大神可以普及一下任天堂发布会的知识给我吗

任天堂不重视中国市场吗?为什么? - 知乎297被浏览90059分享邀请回答267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77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4 个回答被折叠()重温那时的记忆——任天堂掌机10年收藏历程丨数字尾巴
码字终于好了,3300个字,85张照片,用来记住我们那个时候的时光。
先从gb开始吧(只有文字), 01年的时候,正当自己高考,那时候学校里看到有人玩gbp,就算是新鲜玩意了,只是想到哇这个掌机还能玩马里奥和侍魂(要知道自己从小学三年级一路玩过来的街机格斗,还只有侍魂),于是按耐不住,在过年的时候买了一块GB,箱说全,价格已经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买了盘合卡,里面好玩也只有魂斗罗与幽游白书,但好景不长,很快gb被我同学借走后就被老师发现没收了,我还被供出来,于是呼我再也没有玩过gb,想想自己与GB直接的缘分也就到此了没有太多的留恋。
03年上大学后,偶尔在国内尚有名气的《X友世界》附赠的光盘上,玩到了《恶魔城晓月圆舞曲》,立马就爱上了这个游戏了,但出于在电脑上玩的并不是很舒服(毕竟LR键要经常用),于是琢磨着过年的时候就直接买了一个gba,当时已经有透明色买了,(而且我当时也不知道要去电玩店买,居然找了家学校边上的小店……)第一次没经验,被js宰了,记得当时要800大洋呢,磨了半天,买的时候送了一张恶魔城,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国产卡带,在10年后的今天,其电池依然有电,有存档,国内厂商能做到这样,真是敬佩啊。
[attach]32885[/attach]
普及一下知识,呵呵,三代恶魔城卡带的特点是,使用的是电池记忆,这也是缺点,在后gba时代,使用的就是芯片了(后面的是洛克人zero)
之后又买了马里奥A4,耀西岛,很好玩,但大部分玩的时间都是在大学宿舍的阳台上玩的,因为gba屏幕太暗了嘛,哈哈。很快的,背光版的gbasp出来了,我第一部sp其实是蓝色的,美版,箱说全(觉着怎么在卖东西……),可惜后来为了nds卖掉了,剩下了箱说,sp可能是我当时觉得最爽的东西了,晚上熄灯后,还可以夜战,津津有味,当时还是一个劲的探索《晓月》里的隐藏道具、通关时间和出城,现在还记记得掌机杂志上很有名的人物,恶魔城中文论坛的坛主——飞鸡,当然还有汉化者施柯煜,经常投稿的窗外不归的云(在我印象中是尾巴大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第一台sp,美版蓝色,周围的全是D卡,呵呵,当时那个时代还很难买正版卡带。
当时记得马里奥A4真的很难烧录,有的模拟器还不支持,后来买了盗版的卡带,存档又掉了,最终我还是买了正版。
我们的太阳,小岛gba名作,也很好玩,恶魔城版的合金装备,记得盗版有个补丁就是R键能调阳光,比正版方便多了,呵呵
一开始接触zero居然是帮女同学通第一关,看到一个女同学在玩这个,第一关怎么也过不去,于是我也试了一下,接着就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了,1-4全买了
大家可能看到4会问为什么不买日版,当时我玩4被日文搞死了,以后有这样的文字型act坚决买美版,呵呵
转转瓦里奥,也是盗版不能感受的好作品!
守护英雄,gba动作act神作,虽然是复刻版,但非常有诚意,推荐大家玩下,几乎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可以控制通关
很快2005年就到了,那时候我也到了大三,说实话05年是网游爆发的一年,而且暴雪的wow也驻扎进了中国,每天网吧里挤得爆满,我却依然沉浸在自己掌机世界中(我大学还真没去过几次网吧……),在04年底的时候就看到了nds要出(04年12 月2日)的消息,那个时候主要的掌机咨询还是来自买的掌机杂志,看了很多相关的报道,心里早就按耐不住了,后来在cngba里有个电玩贩子,广州的,叫什么我记不清了,那个时候在论坛里很红,他研究掌机也很透彻,5月份的一天在论坛里,他发了一个帖子,说收gbasp,贴500元直接换新的nds,我当时想,反正nds也能玩gba,就毫不犹豫的去换了,那个时候淘宝还没有兴起,我走的银行汇款,就这样,我第一次把钱汇给了不认识的人(哈哈,大家可能也有这样的第一次),2个礼拜后,我收到了我的的第一台nds,那个时候是日,我在自己blog上还特意纪念了一下,当时没有把箱说一同拍进去。朋友们看下面这张截图,就知道我当时是多么的开心了,呵呵。
当时拍了张与我东芝电脑的照片(用文曲星的数码相机拍的),发现嘿这个两位外观还真差不多,难道那时候日本电子产品设计都流行这样的造型?
这是当时流行的进口小狗活性炭,做工非常好,价格也不便宜,与我nds合影,安利营养品乱入~~~
当然,玩游戏还得买卡,当时在gba上很好玩叫《瓦里奥制造》(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当时就直接去买了个《瓦里奥摸摸》,遗憾的是可能为了顾及机能的展示,这款游戏不是很难,很快就被我暴击了,哦是爆机,我翻了翻以前的bolg,发现关于这个游戏我也写了篇日志:“感觉上就是为了显示触摸屏跟MIC所设计的游戏,在手感上很出色,但难度偏低,使我觉得250块钱花得不太值,所以昨天便动身去游戏店换了一张卡:马里奥64ds,这款可以称得上任天堂的神作,多个大关卡和小关卡组成,有众多的解迷要素,加上可玩性极高的小游戏,这盘卡应该算得上很出色了。在画面上使用了3D引擎,在触摸屏上可以用手指操纵人物四处跑动,脱离了传统的方向键,老任可谓是花尽心思 ;现在玩了一关不到,很多还不懂,有很多的动作需要慢慢熟练…… NDS果然是好东西…………”
当时有多少粉丝重新玩过这款游戏,非常非常经典!!
当然天天玩一盘卡也不是滋味,受到杂志的影响,我买了张任天狗狗,同样引用我当时的日志:“拿到后立即养上!! 狗的造型非常的不错!还有很多装饰可以戴上,有的可以使狗狗变得超可爱,啧啧,不愧是任天堂DS的开山作啊!不过有一点比较令我烦恼,因为每隔一个小时就可以去跟狗狗散步,而散步却是获得道具的唯一方法,于是不停的散步,尽管自己不想散了,可是为了道具………………而且死狗怎么也累不趴………… ”
05年的9月份,ds第一款恶魔城出来了,当时价格被js炒的超高,但我还是买了,还买了陨石方块,当时的感觉就是陨石方块超损屏幕啊,谁知道后来还出了《为你而死》、《为你而生》、还有损屏之王《应援团》,呵呵,大家应该也有同感。
花屏之王!!应援团!!!
那一年gbasp FC纪念版也出来了,js很坏,卖得价格快赶上nds了
附赠一张马里奥复刻版
逐渐逐渐,到了06年,随着ndsl的出现,我还是再一次的被它高亮的屏幕所吸引了,nds与其对比,亮度和色彩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而且那个年代开始流行“薄、锋”,摩托罗拉手机V3就是很好的时代标记。买之,而且开始用上了gba卡式的ds烧录卡,玩上了中文版的恶魔城苍月与无声版的晓月,同时,也找到了组织,大叔的论坛,幺幺电玩论坛,记得那个时候大叔就开始不断的搞活动,卡带评测、掌机攻略等等,我这里还有当时参加过几次ndsl的个性美化活动,呵呵。
我的黑色的ndsl
参加活动的七喜版ndsl,还有inter标志哦 哈哈,虽然知道是arm芯片
那个年头中国电玩网络发生很多事情,很有名的几个电玩新闻博客都相继关闭(也包括大叔的,还有另外一人,jerryjun为了生活而放弃了他的爱好,当时希望大叔能坚持下去,看来,大叔升华了他的理想,笑),那个时候门派分得很明显,ndsbbs、cngba、ez、a9vg、幺幺,还有靠抄袭其他论坛成果与未知背景崛起的tgbus,可能说tgbus是国内第一个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开设的电玩站点吧。
然而那个年代开始gba烧录卡开始逐渐成熟,当时很有名的是gba link,再来就是gbalfa(m3),当然最后的elink还是整合的所有烧录卡的优点,我个人很喜欢。
那一年任天堂还特意退出了gbm,买gbm的时候,为的是其体积小,易便携,但没想到屏幕虽然清楚,但因为字太小,很不方便,而且续航时间太狗血了,买了之后没过多久就放在那里,,继续折腾ndsl。
黑色的日版 gbm
gbm20周年纪念版
到了07年的时候,nds的销量也逐渐稳定,很多复刻的游戏也应声而起,记得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消耗在《动物之森》的世界里,有趣的小动物,好玩的对话与道具,非常有爱,在逛论坛的时候,也看到很多坛友玩动森时被感动的帖子,当时觉得任天堂的游戏才是大众的游戏,希望神游能够汉化这款游戏,当然这个是个小小的遗憾了,不过通过网友的努力,终于汉化版的《动森》,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倾注了几乎所有电玩论坛顶级汉化组和民间网友翻译的时间与精力,在这里感谢他们!!
08年,雪灾、汶川地震与奥运的一年,那一年有太多社会新闻,工作一年多,开始有了点闲钱,我开始慢慢的赞起了正版的卡带,当时也是神游给力的一年,发布了ique ds的同时也发布了高亮版的gbasp,发现自己为了手握sp的久违的感觉,狠下心买了一台神游的gbasp,之后又从新玩起了gba,那个时候买的神游的几个游戏,马里奥2,银河战士融合与零点任务。从新的通关了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同时也在淘宝上注意了那些全新的,中古的gba卡带,当时非常有恒心把淘宝68页的正版gba搜索页面看了个遍,没过一段时间再看一遍,从那时起也认识了很多电玩老板,雷飞、龙生九种等等,也学会了台湾、日本亚马逊代购(虽然没试过几次)。
gbasp神游高亮版
神游的游戏,没想到还有这么简单的包装,是随机附赠的。
当然也有好的gba包装,当时的nds卡带盒子啊,日本美版的没有吧,呵呵,方形的说明书,可惜里面的截图有够糊。
09年,发布了ndsi,更大的屏幕,磨砂的手感(让不喜欢ndsl的玩家有了选择!),还有网络软件,还记得当年的gba的《瓦里奥制造》中,让我念念不忘的纸飞机和吃种子的小鸟pikko也跃上了单独可下载的软件中,更甚任天堂发布了便携笔记,自己画gif动画的感觉真的很好玩,当时e3的时候,发布了坑爹pspgo,我还特意画了一幅。
我的第一个ndsi
用便携笔记画得gif,呵呵,里面有两位要玩论坛老成员客串哦
09年,可能也是大叔转型的一年吧,从要玩到数字尾巴,只记得和大叔聊天(很少聊),他给我了我一个数字尾巴的雏形,当时我看到拍的图片非常的精美,收藏网页之后,由于工作调动加日夜加班,一段时间过后,收藏的网址失效了,那时我也掉了队,哈哈。
10年是烧录卡大战的一年,也是任天堂开始发威起诉各烧录卡掌机的一年,更者便是iphone及ipad抢占游戏市场的一年,各厂商也开始转型做体感游戏,老任也发布了ndsLL,总觉得2010年虽然热闹,但对于我们老玩家来说,挺孤独的,很少有游戏能够让我眼前一亮,当然,买了wii、360、ps3之后,也有很多好游戏,这不在掌机之列,改天再聊。
沉寂了一年后,2011年的2月27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首款裸眼3d掌机又被任天堂夺了先机,随着几款大作的首发,全世界继阿凡达之后再次掀起一股3d热潮,capcom也逐渐超越了其他游戏厂商,发展快速!但好景不长,随着部分首发游戏的不断跳票,裸眼3d的缺点不断出现,任天堂掌机的销量并没有预计的那么的好,股东蒸发5亿资金,股票下跌20%,是3ds突然降价1万日元的直接原因,说到这里,大家对这十年来任氏掌机的回忆大概也和我差不多,或许以后还会更新,谨此纪念我们逝去的那一段快乐的时光。
首发的《飞行俱乐部》,体验3d的最好的游戏,而且也很休闲,玩的时候非常舒服,bgm也很好听,大家可以考虑收藏
街霸4,网战很给力,不掉帧,比iphone的好多了
任天狗狗,如果大家对nds有爱,请收藏吧,小动物更加可爱
山脊赛车从psp开始就玩了了,专注漂移,但此作不能对战,非常遗憾。
网络合作目前最好玩的射击游戏,生化危机中雇佣兵的单独版,capcom强势之作
这款,不用多说了把,或者等神游版3ds出来后或许会有汉化版,绝对要收藏
====================================================
嗯 那个最近入得复刻版game&watch
大家一起来合影吧
张开还真是壮观……(GBA:我不能翻盖……)
软件上场了!
发完了&&最后发张以前拍的,供大家娱乐一下,哈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21& src=&/v2-f92cca752f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f92cca752feb_r.jpg&&&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v2-0edbca37cddf391be3f0b6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0edbca37cddf391be3f0b64_r.png&&&br&“我们索嗨是这样的”
“我们索嗨是这样的”
觉得还是想说说买了wiiu以来的感受&br&&br&首先,不同意现在在第一的匿名答案,wiiu上现在可玩的佳作有很多,随便写写,马里奥大陆,新超级玛丽u,马里奥赛车,任天堂大乱斗,猎天使魔女2,零,wiipartyu,任天堂大陆,塞尔达传说,以上这些,都是wiiu独占的,素质很高的作品,在所有这些14年+15年的主机里,少有佳作如此之多的主机了,ps4虽然销量生猛,但是回顾2014年差不多都是跨平台或者ps3移植游戏,截止今天,15年3月10日,个人认为ps4上最值得一玩的游戏是ps3移植过来的美国末日,&b&任天堂主机游戏最大的问题,是游戏类型过于单一,并且后劲不足。&/b&&br&虽然这些游戏囊括了赛车,横版过关,3d动作,格斗等等,但是几乎大部分都是三头身的马里奥,而反观ps4,3头身可爱风有小小大星球,硬派枪战有战地风云,使命召唤,3d动作有马上要出的血缘,还有dq,体感有疯兔危机,横版有雷曼,赛车游戏,电影化三a作也有,就不一一列举了,而老任真的在这方面是短板,而且,老任已经声明,15年不会出马里奥系列游戏,那么15年的wiiu上还有什么值得惊喜玩家的作品,真的很让人担忧,银河战士已经很久没有新消息,塞尔达目测还没有相关新闻,这些,才是老任wiiu上真正的问题,但是,尽管如此,&b&wiiu上这些第一方作品几乎每款都是佳作,在游戏性平衡性上,都非常值得体验&/b&,而且多人游戏真的是领先ps4和xbox,家里来3,4个客人,partyu一开,客人都不想走了(笑)。&br&至于“买wiiu不是为了玩游戏”,我表示,要是ps4和xbox除了玩游戏可能还有别的用,但是wiiu我表示,不玩游戏还真没什么大用处了。。。任天堂提供的服务几乎没有大陆玩家可以享受的,youtube完全上不了嘛,而且老任的服务器速度,有时候online对战也不是很行,所以,买wiiu别指望有别的什么功能了,对了,pad手柄可以当电视遥控器用,不过那续航和重量,我一般还是喜欢握着真正的电视遥控器。。。&br&&br&&b&普通日版wiiu是没有遥控器手柄和感应条的&/b&,你需要单买,而我认为,&b&wiiu其实没有过多考虑下载游戏的问题&/b&,即使是豪华版32g,也不适合下载什么游戏玩,一个马里奥赛车的dlc就能用掉2,3个g,更别说下整整一个游戏了,老任还是很传统的,就连猎天使魔女2豪华版,其中附赠猎天使魔女1,要是换了索尼微软,可能这个附赠的1就是下载特典了,但是老任就真的送了一张盘。。。于是,你买猎天使魔女2豪华版会得到两张光盘,一张1的,一张2的,也许,某个角度说这也挺良心的(苦笑)&br&&br&经典手柄确实不错,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没有完全ok,玩猎天使魔女我用的pad,使用起来也确实没有不适,但是我有朋友表示,玩马车,用经典手柄发挥的就明显比pad好。&br&&br&以上就是我大致的wiiu使用体验。&br&好像给任天堂说了好多好话,但是我是索粉啊囧
觉得还是想说说买了wiiu以来的感受 首先,不同意现在在第一的匿名答案,wiiu上现在可玩的佳作有很多,随便写写,马里奥大陆,新超级玛丽u,马里奥赛车,任天堂大乱斗,猎天使魔女2,零,wiipartyu,任天堂大陆,塞尔达传说,以上这些,都是wiiu独占的,素质…
就事论事,拿事实说话,每个玩家选择游戏机是有自己理由的,要么是游戏,要么是体验。&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行说别的玩家是智障那他自己就是智障&/b&&br&第一.xboxone是否处于亏损即将倒闭状态?&br&答案是否定的&img src=&/a6ed949d89ffdac7e6be3c7337dab42e_b.jpg& data-rawwidth=&1604&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4& data-original=&/a6ed949d89ffdac7e6be3c7337dab42e_r.jpg&&目前Xboxone对于微软来说是卖一台赚一台,2013年IHS对xboxone成本的推算,每台机子有28美元的&毛利”。&br&所以题主的微软Xbox部门会迟早倒闭真是无聊。&br&第二.Xboxone目前是主机界老二,销量破了2000多W,任天堂wiiu目前是1300多w台,本来就是一个小太阳只是对比索尼大法来说太暗淡罢了,既然有这么多玩家选微软Xbox那肯定有他们的理由。&br&微软的车枪球总是被国内日系游戏粉丝所诟病,但事实上微软的车枪球阵容对于老外就是那么有吸引力,战争机器,极限竞速,光环,对,这些是Xbox的招牌佳作,最新发售的Recore(核心重铸),光环战争(主机上的RTS),量子破碎,日落过载(超级赞的一个开放世界游戏),杀手本能(优秀的美式格斗),Rare Replay合集等等,这些欧美大作本来就是素质极高的作品&br&光是微软上面的一个光环就能让几百万美国玩家掏钱买Xbox,steam吧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夸极限竞速地平线3登录PC真是爽歪歪,国区打折又便宜还送手办,游戏又棒。&br&3.微软属于那种早期犯大错误搞大新闻现在又砸大钱把玩家拉回来的典型例子,早期瞎尼玛锁区锁二手各种限制,失去了大批玩家和国内基础,微软被黑基本是自己活该。&br&但微软耗得起又赔的起,索尼失去游戏机是亏损,任天堂失去游戏机则是完蛋,更何况Xbox本来就处于盈利状态。这两年微软一直在想办法把被索尼占领的市场夺回来,各种优惠措施,大作频发,降价捆绑游戏销售,还推出了升级版Xboxones来改变外观增加功能,全力来吸引玩家注意。&br&这半年更是疯狂,一大堆优秀大作上了PC,国区win10打折极为疯狂,买一份还送双平台,极限竞速这款超棒大作更是现在搞得steam吧一大帮PC党还打算入Xboxone试试(因为买游戏送双平台)。&br&微软还搞了个新版Xboxone支持4k蓝光播放功能,索尼的4k蓝光播放器就要1400多人民币,只要买个299美元的外观极棒的游戏机还能体验最棒的4k蓝光播放。&br&结果:在&b&Xbox One S发售之后,Xbox One主机不仅连着两个月在北美销售业绩超过PS4,截至上周,其在英国地区的销量也蹭蹭蹭提高了989%。&/b&&br&任天堂wiiu独占吸引力肯定没的说,但对大陆玩家支持率几乎为0没中文,你又能吸引的到多少国内玩家,而且现在都在说wiiu要停产了,接下来几个月又没什么游戏,所以体验方面对于大部分玩家Xbox肯定要优于wiiu,Xbox好歹也有很多中文游戏,第三方游戏也会登录Xbox。&br&索尼现在也知道压力山大因为无人深空和大作跳票,所以10月港服会免现在送的是越来越棒,打折也开始了。&br&&b&所以说良心竞争才是坠吼的,互相竞争这个行业才有发展,索尼行业标杆,微软行业搅局者,任天堂行业的独行者。缺一不可,彼此竞争,互相进步,最后造福的是玩家。&/b&
就事论事,拿事实说话,每个玩家选择游戏机是有自己理由的,要么是游戏,要么是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行说别的玩家是智障那他自己就是智障 第一.xboxone是否处于亏损即将倒闭状态?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Xboxone对于微软来说是卖一台赚一台,2013年IHS对xb…
&p&不请自来。&br&&br&我作为比较早期拥有两台半次时代主机的玩家来说,感觉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br&&br&先说这半台次时代主机WiiU吧,这台机器不太适合和其他两个对比。从机能上来看,WiiU是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家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从Wii时代开辟休闲玩家市场开始,任天堂系列的主机就走上了与其他两家不同的一条道路,山内公信仰的“游戏性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一理念在其钦点的接班人岩田身上发挥到了极致,继承了Wii时代的思想,岩田帝认为只要游戏做的好玩,玩法有足够创新,就不愁这坑钱的主机卖不出去。&/p&&br&&p&可惜再次押宝在3DS上广受好评的第二屏上的岩田帝这次却遭遇了滑铁卢,虽然第一方游戏凭借优秀的可玩性和优化能力在WiiU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由于销量受限而导致的第三方大作的缺失却让WiiU走上了滞销的死循环。尽管任天堂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试图通过独占的方式引进诸如《猎天使魔女》这样的优质第三方作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WiiU在世界范围内的口碑已经难以用几款第三方游戏来挽回。&/p&&br&&p&随着游戏界快餐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任天堂第一方游戏“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的特点慢慢变得没有竞争力,现在的很多年轻玩家并不会关心任天堂出神入化的关卡设计功力,而且对这种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精进的游戏并不感冒,加之与现今主流市场格格不入的卡通风格缺少视觉震撼的画面,让任天堂在玩家群体中处于一个日益尴尬的地位。&/p&&br&&p&尽管任天堂已经公布了WiiU的后继机(也可能不是)NX,但是在目前硬件信息未公布的情况下,很难确认这台新主机是不是任天堂回归主流的妥协。不过随着岩田帝驾崩,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p&&br&不谈游戏而谈游戏机都是耍流氓,所以我会在每台主机后面简单谈一下这台机器游戏的适性。首先如果你希望入手一台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亲朋同乐的游戏,我想没有比WiiU更合适的选择了,且不说大部分第一方游戏都支持共斗或者竞技,很多游戏本身就是为party而设计的。如果你并不特别看重亲朋同乐(孤独游戏狗),但是你很喜欢技巧性高,设计精美的游戏,那么WiiU应该对你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你喜欢高话题度3A大作,喜欢火爆刺激的场面,喜欢通过游戏而带来的感官体验,更多时候只是一个人孤独的撸的话,请你继续读下去。&br&&br&关于PS4和XBO,这两台机器从发售至今就一直处于一个此消彼长难舍难分的微妙关系中,所以我在这里把两台放在一起说。&br&&br&从PS4的表现来看,它继承了PS3后期的良好攻势,并且凭借对手接二连三的错误,从发售伊始就奠定了难以超越的优势。&br&&br&然后我们来看看倒霉催的XBO。微软似乎从XB360的抢先发售中尝到了甜头,想在XBO上故技重施,于是强行发售了一台开发套件不完善,系统辣鸡的半成品,直接导致首发第三方游戏(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第三方游戏)表现基本可以说是惨不忍睹。除此之外,发售之初微软强行装逼力推数字化游戏的理念在被玩家喷过之后竟然就恬不知耻的又改回来了,并且此种自打脸的行为在之后的岁月里又反复出现了多次(比如永远不解绑Kinect,比如DR3是XBO独占,连PC都没有份等等),导致很多替微软强行洗地然后又被微软打脸的软粉纷纷转投大法(比如我)。&br&&br&如果微软能坚持把当时那套数字化游戏政策推行下来,说不定现在又是另一番景象,不过这是题外话,这里不表。&br&&br&之所以要提微软前期犯下的种种滔天大罪,是要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两台机器目前巨大销量差距的原因。本时代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行前期宣传,我的感觉就是索尼这边是一个专业的4A广告公关团队,而微软就像直接从某街道拉了一群宣传办大妈一样。索尼从开始就捏准了微软的七寸,先是在微软公布数字化方向的时候针锋相对的发布了自己的DRM政策,然后趁微软开发套件不完善的时候在各种宣传中极力强调1080P的重要性,加上索大自干五的狂热拥簇(确实相比微软值得拥簇很多),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认为微软的政策还是锁区锁二手时刻在线720P。&br&&br&于是可想而知的是,销量上索尼完胜,而在当下这个销量为王的时代,微软目前的窘境也就不难理解了,向来由于车枪球优势而亲软的动视将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的优先权给了索尼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br&&br&说这么多想表达的就是,如果光从机能来看,微软确实稍逊一筹,但是二者真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对于大部分不具备写轮眼的玩家来说,后Kinect时代的第三方游戏大家基本上不分伯仲,而对我个人而言,由于XBO比较讨喜的视频输出设定,感官上有些第三方游戏的画面表现力反而XBO更好一些。所以如果是单纯以机能来考虑的话,那我觉得两者可以说真的没有用户端的区别,爱咋咋地。我费这么多口舌说这个问题就是因为现在太多人认为“PS4机能完爆XBO于是我们开开心心的买PS4吧”,然后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主机。&br&&br&那么既然不从机能判定,该从哪里判定呢?还是上面那句话,不谈游戏而谈游戏机都是耍流氓。&br&&br&从目前两台机器的尿性来看,各自的特色已经远不如上代那样明显。不管你承不承认,欧美游戏现在才是主流,日式游戏已经日渐式微。包括最近日本正在制作或已经出品的潜龙谍影V,血源,ScaleBound,也都是披着日式游戏的衣服流着欧美游戏的血。所以如果你是个日式游戏厨,我的建议是买掌机,或者用PC,那里才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日式游戏,对于主机,不能说没有,但是日式游戏在主机上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br&&br&那在两台主机都是欧美游戏主流的现在,应该如何选择呢?&br&&br&曾经提到PS,大家想到的就是ACT,RPG,ADV甚至Gal,而提到XBO大家想到的就是车枪球。不过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浮云。目前两台主机都有着丰富的游戏内容,而且大多都是第三方跨平台作品,而且第一方也会制作一些高质量独占作品(比如XBO上Sunset Overdrive,PS4上的血源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某些日本老厂(是的SEGA我在说你)的游戏还是喜欢登陆PS4,尽管销量和质量比一线大作差的不是一个两个档次,不过在XBO上也不乏看到日式游戏的身影(都把5pb的游戏独占了日本市场周销量还是突破不了三位数微软&a href=&tel:&&&/a&)。&br&&br&最后总结下,现在真的很难通过“哪台机器上哪种游戏多”来做决定,只能说哪台主机上有你非常想玩儿的游戏,而另一台主机上的游戏你相对没有那么喜欢,那就很好选择了,如果没有特殊的倾向,我建议现阶段大家买PS4,一方面PS4目前全球销量远高于XBO,这就造成联机对战的时候搜人要比XBO快很多,另一方面对于广大中国玩家来说,语言是很大一道坎,索尼最近致力于中文化的热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所以如果只是想买台主机回来玩游戏的话,那么我觉得PS4挺好。&br&&br&最后的最后,现在游戏界的毒瘤不是微软不是索尼不是任天堂,而是氪金游戏(包括手机,端游,页游,和某些主机游戏),请三家粉丝团结起来一致向外,不要内斗。&br&&br&最后的最后的最后,索尼大法好。&br&----------------------------------------------------&br&感谢评论区&a href=&///people/915fc0336209ceb1ff0a842d7b32b2be& data-hash=&915fc0336209ceb1ff0a842d7b32b2b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915fc0336209ceb1ff0a842d7b32b2be&&@李克&/a& 的指正,不是L5是5pb
不请自来。 我作为比较早期拥有两台半次时代主机的玩家来说,感觉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先说这半台次时代主机WiiU吧,这台机器不太适合和其他两个对比。从机能上来看,WiiU是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家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从Wii时代开辟休闲玩家市场开…
确实很恐怖。吓得很多人裤子都掉了。
确实很恐怖。吓得很多人裤子都掉了。
&p&如何看待《女神异闻录》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p&&p&如何看待《神秘海域》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p&&p&如何看待《古惑狼》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p&&p&如何看待《尼尔》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p&&p&&/p&
如何看待《女神异闻录》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如何看待《神秘海域》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如何看待《古惑狼》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如何看待《尼尔》系列有许多非理智的粉丝?
好消息是wiiu没什么跨平台游戏,坏消息是没跨平台是因为大家都把它无视了。。。&br&&br&好了,提到跨平台,我只想到蝙蝠侠阿卡姆之城和猎天使魔女1。&br&&br&那么说说推荐游戏吧,快下班了不贴图了。&br&&br&超级玛丽u,最最经典的任氏横版过关游戏,真的不用多说了吧,从小到大,超级玛丽有让你失望过么&br&&br&马里奥大陆,3d化的超级玛丽,和横版超级玛丽不一样的体验,也很值得体验,前提是你能受得了二周目的高难度(二周目最后一个大陆我至今没有过去),还有马里奥的可爱滴画风。&br&&br&马里奥赛车,还是那句话,你要先接受这种萌萌的画风,和极品飞车啊,山脊赛车之类的相比画风确实太萌萌的了,各种三头身,还有赛车形象,确实不够硬派,但是这个游戏的平衡性和手感绝对绝对是一流的,你要是觉得这只是随便玩玩拿第一的游戏就太天真了,出色的平衡性,200cc下变态的难度,都说马车是聚会游戏,其实扯淡,聚会游戏需要简单易上手,你要是叫几个没玩过这游戏的朋友一起玩,那妥妥的他们在倒数123,你在正数123,一点意思都没有,你需要一个和你旗鼓相当的对手一起。&br&&br&wiipartyu,绝对推荐的多人聚会游戏,这个游戏简直给我的主机续命100发,没有这些聚会游戏支撑wiiu其实要接灰很久很久,但是,说到聚会游戏wiiu又能满血复活,因为ps4和x1的聚会游戏真的不够多不够好,ps4上能有个双人游戏就不错了(除了体育和格斗游戏),但是这个游戏却不是,里面有大量易上手的小游戏,支持4个人各种其乐无穷,很多来我家玩过一次这个游戏的小伙伴都表示,下次还想玩!还有一个萌(xiong)妹(hai)子(zi)问我,请问这个游戏什么时候移植到ps4上啊,我回答她说哈(yi)哈(ge)哈(mao)哈(xian)。总之,买wiiu你可以不体验别的,但是聚会游戏一定要体验,叫上三五好友去你家耍吧,绝对不会后悔。&br&&br&马里奥聚会8,和上面的游戏一样是个出色的聚会游戏,这个游戏和上面的不同在于,有一个1对4模式,就是一个玩家做boss,另外4个和他打,相!当!有!趣!记得有一关你要做库巴,拿着gamepad吹气喷火打其他人,真的有一种自己就是库巴的感觉!&br&&br&猎天使魔女,这个游戏是一个传统硬派的动作游戏,没有沙箱,没有藏的全世界都是的隐藏要素,就是华丽丽的手感一路干干干,制作人是当年鬼泣的制作人,画风华丽手感一流,当初在ps3上除的1,但是叫好不叫座,现在任天堂出资复活了这个游戏,在wiiu上有1和2的合集,绝对值得体验的动作神作。(很多人买wiiu就是为了这个游戏)&br&&br&耀西,又是萌萌的画风,这个游戏清新靓丽的画面简直可以秒杀各路萌妹子,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毛线风格,毛线做的敌人,毛线做的耀西小恐龙,毛线的boss,高清化的毛线世界,适度的手感,个人感觉这作的手感很不错,全程比较平均,不会太难,也不会因为太简单让你觉得没意思,就是流程有点短。&br&&br&零,wiiu上的绅士游戏,本来用照相机当武器的这个系列非常适合wiiu的gamepad手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作变成了卖肉番,我真的没骗你们,游戏里你会看见各种美女湿身那啥,根本一点也不恐怖了。。。诸位绅士要是想试试,可以尝试一下,不过你要是想玩个地道的恐怖游戏,就算了吧。&br&&br&&br&任天堂全明星乱斗,你要是喜欢任天堂的各种游戏,那在这个游戏里会有各种惊喜,各种小彩蛋,如果你对这个完全无爱,就想玩一个硬派的格斗游戏,可以不用考虑本作了。&br&&br&大金刚,个人认为是wiiu上难度最高的横版过关游戏了。。。没有自虐倾向建议不要尝试,如果你对自己横版游戏很有自信,可以挑战一下,如果马里奥那种游戏整体难度是3星,那这个游戏难度就是7星,而且没有循序渐进,上来就难到你哭着找妈妈&br&&br&&br&马里奥制造,开始我只觉得只是一个关卡编辑器,但是我错了,就算你一关都不编辑,每天只下载网友分享的关卡,都能把你爽翻天。&br&&br&&br&大概想起来这么多,wiiu的游戏虽然真的太少了,但是每作的素质都还不错,如果你对所有游戏都不挑食,也不反感三头身,那么wiiu上差不多所有游戏都值得你体验一遍,wiiu也是目前主机里横版过关高素质游戏最多的主机了,马里奥,大金刚,耀西,马里奥制造统统都有一试的价值,而wiiu也是本世代最最适合聚会的游戏,任天堂大陆,wiipartyu,wiisportu,马里奥聚会,这些我跟你讲,只要你拿出来玩,小伙伴轰都轰不走,玩到找不到北,这种短小精干迅速进入节奏的游戏真心要给任天堂点10086个赞,就算再不想承认也得说,在partygame这个方面,wiiu确实甩了ps4和x1好几条街,先说这么多,想起来什么再补充,也欢迎各位提醒~&br&&br&最后,重要的事说三次&br&&br&别买8g版&br&&br&别买8g版&br&&br&别买8g版!!!!!!
好消息是wiiu没什么跨平台游戏,坏消息是没跨平台是因为大家都把它无视了。。。 好了,提到跨平台,我只想到蝙蝠侠阿卡姆之城和猎天使魔女1。 那么说说推荐游戏吧,快下班了不贴图了。 超级玛丽u,最最经典的任氏横版过关游戏,真的不用多说了吧,从小到大…
&p&PS4 的图形 API 分两种,自有标准的 GNM 和 GNMX,前者更为接近底层,类似 Vulkan 和 DX 12,能够更为充分的调动硬件机能,同时也意味着开发难度更大;后者层级较高,开发效率上较 GNM 有一定优势,当然表现在实际执行效率上可能逊于 GNM。这也可以解释为何 Sony 本社开发的游戏在利用硬件平台机能上有一定优势:因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工和开支。&/p&&p&前面提到类似 Vulkan/DX 12 指的是 API 接近硬件底层,实际上 GNM/GNMX 结合了 DX 11.4+/OpenGL 4.4 以及 SCE 自行开发的部分指令集扩展。&/p&&p&Shading Language 则是 PSSL,以及配合 CPU 部分使用的 C++11 CPU Compiler 。PSSL 支持较新的 Vertex 与 Pixel Shaders、Geometry Shaders、HS DS Tessellatio、Modern Compute Shaders。遵循 PC 平台 ANSI C style syntax,支持向量、标准库、C++ Style Structs with Members、Static and Dynamic Control Flow。此外还有 SCE 自己提供的各种系统库和开发套件负责解码、输入输出、网络等方面。SDK 以 LLVM 和 Clang 为基础。&/p&&p&2013 年的开发文档预览里给出了 Vertex Shaders 的示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truct VS_INPUT
float3 Position
float3 Normal
float4 Tangent
float2 TextureUV
: POSITION;
: TEXCOORD0;
: TEXCOORD1;
VS_OUTPUT main( VS_INPUT input )
VS_OUTPUT O
Output.Position = mul( float4(input.Position.xyz,1), m_modelViewProjection );
float3 vN = normalize(mul(float4(input.Normal,0), m_modelView).xyz);
&/code&&/pre&&/div&&p&以及 Pixel Shaders:&/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amplerState samp0 : register(s0);
Texture2D colorMap : register( t0 );
Texture2D bumpGlossMap : register( t1 );
float4 main( VS_OUTPUT In ) : S_TARGET_OUTPUT
float4 diff_col = colorMap.Sample(samp0, In.TextureUV.xy);
float3 spec_col = 0.4*normalGloss.w+0.1;
return float4(vLight.xyz, diff_col.a);
&/code&&/pre&&/div&&p&此外开发文档预览还指出 PS4 的开发支持 Visual Studio。&/p&&p&PS3 同样有两种 API:较低层级的 LibGCM 与特征接近 OpenGL 的 PSGL。PSGL 以 OpenGL ES 1.1 和部分 SCE 自有标准的指令集为基础构建。两种 API 均以 NVIDIA Cg 为 Shading Language。可能是较低的内存和显存容量所致,PS3 时代的开发人员更为青睐 LibGCM 以提高游戏运行效率。&/p&&p&PSGL 最早可追朔到 PS2 时代,不过没多少人用。&/p&&p&由于 PS 系列主机详细开发文档仅对注册开发者开放,以及 NDA 限制,详细内容无法得知。上述内容肯定与实际情况有相当的出入。所以如果觉得回答似乎言之有物的话就点击“感谢”而不是旁边向上的箭头以免误人子弟......吧?&/p&&br&&p&参考资料:&/p&&p&&a href=&///?target=http%3A///ice-team-amd-other-devs-discuss-apis-sonys-libgcm-first-modern-low-level-ap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CE Team, AMD & Other Devs Discuss API's - Sony's LibGCM First Modern Low Level API?&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s%3A//research.ncl.ac.uk/game/mastersdegree/workshops/ps3introductiontogc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S3: Introduction to GCM&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play/1019252/PlayStation-Shading-Language-f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ayStation Shading Language for PS4&i class=&icon-external&&&/i&&/a&&/p&
PS4 的图形 API 分两种,自有标准的 GNM 和 GNMX,前者更为接近底层,类似 Vulkan 和 DX 12,能够更为充分的调动硬件机能,同时也意味着开发难度更大;后者层级较高,开发效率上较 GNM 有一定优势,当然表现在实际执行效率上可能逊于 GNM。这也可以解释为何…
这个游戏最开始就是Wiiu的游戏,你可以看到游戏里还留下了很多Wiiu的影子,比如林克的那个随身小道具。你看,现在问题反而可以看成,为什么塞尔达要移植到switch上。&br&&br&之所以登录switch我想大概是Wiiu销量不足外加switch首发作品不足吧,明显塞尔达是个花了很多精力和预算的作品,虽然单独发在Wiiu上也能获得几百万的销量,但是作为一个策划了很久,中间为品质还推翻再来得作品,自然作为开发商希望能有更高的销量。所以放到switch上是一个肯定的选择,既可以为新主机护航,又突破了已经失败的Wiiu平台的销量天花板——不管Wiiu用户再怎么支持塞尔达,最多也就1300万的销量了,这是所有Wiiu用户一人买一份的情况,而这基本是不可能得,Wiiu上最受欢迎的游戏像马车8这种的也就800多万销量。而且switch离开了塞尔达首发真就大悲剧了,可以说塞尔达登录switch即是双赢又是不得不这样做的选择,这个新主机首发游戏可以不多,但必须要一个足够强的作品。&br&&br&那么说完为什么塞尔达要上switch,再看看为什么塞尔达还不放弃Wiiu呢。我认为Wiiu的破解反而不是太大的问题,理由是Wiiu的销量实在太低了。即使真的因为破解影响了Wiiu版的销量,我觉得天花板在那里,也不会影响到什么地步的。什么?你说你可以为玩破解塞尔达买一台Wiiu?亲,Wiiu停产了,你想买也买不到了,就算你买到存货,为了一个游戏买一台主机,这也算塞尔达为Wiiu最后做的了。而且Wiiu用户究竟有多少是破解用户也很值得怀疑,这1300万的Wiiu用户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是任天堂的簇拥者,他们支持这个主机的目的就是支持自己喜欢的厂商,所以他们中反过来用破解挖墙角的应该不多。剩下的那些为其他游戏买Wiiu的我认为更加没什么影响力了,猎天使魔女,一共好像才卖了几万套,就算这些用户都破解了,也才1300万分之几万(这个数据有误,感谢指正)。而且不知道你对Wiiu的破解了解多少,Wiiu破解挺麻烦的,就算刷机以后,主机每次关机还得再联网操作才能进入破解模式。所以Wiiu的破解本身应该对塞尔达没那么大影响。而如果塞尔达不上Wiiu了,或者上一个不完全版,那么任天堂得罪的就是他们的核心支持者了,还是那句话,Wiiu这1300万购买者肯定不都是任天堂的死忠,但是你敢说死忠在这些购买者里的比例不高么?到主机生命结束为止上面都是大大量的任天堂游戏,非任天堂风格的游戏总量和销量都不足任天堂自家游戏的一半,Wiiu销量前十没一个是非任系游戏的,这样一台主机,购买者除了支持任天堂没有太大可能性是为了别的了。那么你把一个本来就该在Wiiu上出的游戏取消,或者卖一个阉割版,这个鸽子的威力可是不小,核心粉被得罪以后主机初期的销量会很受打击。而且塞尔达开发至今,Wiiu版应该完成度已经很高,放弃也是一种浪费。&br&&br&综上,放弃Wiiu版塞尔达是一个不划算的决定。
这个游戏最开始就是Wiiu的游戏,你可以看到游戏里还留下了很多Wiiu的影子,比如林克的那个随身小道具。你看,现在问题反而可以看成,为什么塞尔达要移植到switch上。 之所以登录switch我想大概是Wiiu销量不足外加switch首发作品不足吧,明显塞尔达是个花了…
是。可能也没有比任天堂对主机发展贡献最高的厂商了,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游戏玩法的挖掘上。&br&但是任天堂还并不是性能都落后。性能落后只是在掌机DS与PSP对抗中,WII与PS3 XBOX360 混战之后才落后的。(之前FC相对于雅达利2600,N64相对于PS SS,NGC相对于PS2 XBOX可一点都不差)但是别人游戏思想一点都不落后。&br&&br&GAME&WATCH上发明了十字键。&br&FC或者NES拯救了整个视频主机行业。&br&&br&NES上发明了锁区和防盗验证。&br&塞尔达传说的卡带上应用了电池保存。(这也许是日后盗版商不愿意进塞尔达卡带,导致塞尔达知名度没有马里奥高的原因,成本不一样。)&br&还有VR主机失败给其他对手指出弯路。&br&N64上发明了摇杆,然后的马里奥64跟时之笛告诉大家3D游戏怎样做。&br&N64上还有FPS神作007黄金眼,告诉大家怎么样在主机上做FPS。&br&DS引入了双屏操作。&br&3DS引入裸眼3D。&br&WII引入体感。&br&WIIU引入手柄屏幕操作。&br&&br&对了。PlayStation还是任天堂跟索尼共同开发的。后面山内溥看到索尼的阴谋离开了。&br&&br&接下来的NX,有理由相信任天堂一定会拿出新的创造出来。&br&====&br&果然,更新一点任天堂的创意专利,似乎是给NX用的。看起来好像确实是主机+掌机一体化设计。&br&&img src=&/9aee939b54c6dd69a60e6c78de7be644_b.pn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7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br&&img src=&/8dfa0ab1ac_b.pn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8dfa0ab1ac_r.png&&妈蛋。。。这个玩棒球的方式。。。简直醉了&br&单手体感。。掌机体感操作。。不要太赞&br&&br&&img src=&/f1d6dbc163f2edfa44be_b.pn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7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f1d6dbc163f2edfa44be_r.png&&&br&&br&&img src=&/b827a5a9adf8735bddbec2_b.pn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4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b827a5a9adf8735bddbec2_r.png&&手势操作UI和游戏……&br&&img src=&/f10f30d419b29a24df94323dcf98f3a4_b.png&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f10f30d419b29a24df94323dcf98f3a4_r.png&&&br&似乎是光学距离识别&br&&img src=&/f5dc1fa64457ccb71055_b.png& data-rawwidth=&451&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1& data-original=&/f5dc1fa64457ccb71055_r.png&&&br&这个不懂&br&&br&&img src=&/bef70e96b21b1a9acbabe0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bef70e96b21b1a9acbabe0_r.png&&&img src=&/6a87535ffd9ab96edaddf_b.pn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6a87535ffd9ab96edaddf_r.png&&&img src=&/d827fbfde23ccf15aab51d74ad3e82ce_b.pn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d827fbfde23ccf15aab51d74ad3e82ce_r.png&&
是。可能也没有比任天堂对主机发展贡献最高的厂商了,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游戏玩法的挖掘上。 但是任天堂还并不是性能都落后。性能落后只是在掌机DS与PSP对抗中,WII与PS3 XBOX360 混战之后才落后的。(之前FC相对于雅达利2600,N64相对于PS SS,NGC相对于PS2 …
一个是任天堂独占,一个是任天堂独不占。
一个是任天堂独占,一个是任天堂独不占。
wiiu:任天堂的现世代主机,上面许多任天堂第一方作品,许多现在已经不多见的横版过关游戏在这个主机上都能见到,因为手机回答,不上图了,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新超级玛丽,最近刚出的毛线耀西素质也很赞,此主机也是聚会游戏神机,目前的partyu,马里奥聚会,还有任天堂大陆都是聚会神器,绝对让你和小伙伴玩到忘记时间,体感游戏相对于其他两台主机花样也更多一些,剩下的游戏值得推荐的还有马里奥赛车,马里奥大陆,任天堂大乱斗,第三方有鼎鼎大名的猎天使魔女(老牌动作游戏,鬼泣制作人打造)和零(老牌日式恐怖游戏,在wiiu上变成了奇怪的绅士游戏),个人还比较喜欢蝙蝠侠阿卡姆之城,综合来讲,此主机聚会游戏丰富,老牌横版过关游戏丰富,占地比较小,游戏重合度与其他两台主机很小,也就是说,你同时买wiiu和ps4\x1,在游戏选择上最划算,缺点也很明显,因为主机机能和开发环境的问题,第三方游戏非常少,即使有,也是阿卡姆之城这种由上世代主机移植过来的,而任天堂自己的游戏风格也就那几种,三头身,不管是塞车游戏,动作游戏还是射击游戏(乌贼娘)统统都是三头身,即使不讨厌三头身,玩多了也会腻,而且由于第三方游戏少,现在wiiu的游戏后劲不足,今年索尼微软大作频发,但是wiiu新作却不多,而且由于主机游戏分区,在wiiu上完全没有中文游戏,虽然任天堂的游戏大多不需要对日语精通,但是异度之刃这种游戏还是需要中文化才有好好体验。而火焰纹章这种游戏虽然游戏本身就很有挑战性,但是缺少剧情乐趣还是少了一大半。&br&&br&ps4:索尼的本世代主机,其他答案里很多人表示索尼的主机没有那么神,但其实数据证明,此主机确实已经是本世代主机的赢家了,其单季度销量大于x1+x360的销量总和(出自索尼最新财报),其主机独占游戏有战神3(感谢知友提醒,手滑写成4了)神秘海域(还没有发售),血源(硬派动作游戏,难度极高),美国末日(满分游戏),1886(画面出色,但游戏性差强人意),勇者斗恶龙(未发售),小小大星球(横版过关游戏),gt塞车,瑞琦与叮当等,优点是硬件配置在三台主机里理论上最好,机器外形时尚,中文化在三台主机里做的最好,其中有些游戏是只有ps4才有中文的(潜龙谍影ps4中文独占),缺点也很明显,体感摄像头体验较差,体感\聚会游戏不足,至今体感游戏也只有两款,机器风扇声较大(但不影响游戏),与x1主机在游戏重复度上较高,至今两派粉丝互黑的重点都不再是游戏,而是机能(几乎会变成A:我主机机能强。B:胡说,我的才强。并伴随谁也不信谁的10000多种理论),如果你拥有ps4\x1,那么再购入另一台主机的话,性价比不高。&br&&br&x1:微软本世代主机,标榜为家庭娱乐终端,在定位上除了游戏机功能还有许多扩展功能,比如电视盒,但在国内意义不大,并没有国内可以理想使用的电视盒服务,主机独占游戏有:光环,罗马,泰坦坠落,量子破碎,古墓丽影(限时独占),战争机器(未发售),神鬼寓言,体感大冒险等,优点是主机散热良好,硬件质量可靠,主机手柄设计优化出色,非常适合竞速以及射击游戏(手柄扳机键有震动功能),摄像头功能出色,体感游戏相较ps4丰富,友好,缺点是硬件理论上低于ps4,主机不能竖置,由于拥有ps4的玩家比x1玩家多,二手游戏的流通性较ps4差(但不是没有流通性),同时,如ps4部分提到的,游戏上与ps4重复度较高,不推荐同时购买两款主机。&br&&br&总结,不管你选择了ps4还是x1,在资金宽裕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再入一台wiiu,上面的单人游戏值得一玩,而且wiiu极为适合聚会使用,如果有wiiu,组织聚会一定要试试马里奥聚会,一定!&br&但如果只考虑自己进行游戏,可以从ps4或者x1两台中选择一台,两台主机有很多共同大作,在之前的单独介绍中没有提及,比如沙盒游戏神作gta,巫师3,欧美动作游戏神作蝙蝠侠阿卡姆骑士,难度挑战度极强的暗黑之魂2,3,潜龙谍影,欧美rpg顶峰之作辐射,射击游戏神作bf4,使命召唤,以上只列举了一部分,但每款都是绝对值得一玩的神作,而你只要拥有x1或者ps4中的一台就可以享受这些游戏了,再加上主机独占的游戏,游戏的丰富度上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在两台主机的选择上,个人建议优先考虑独占游戏,如果某台主机上有你非玩不可的游戏,就果断选择之,其他考虑因素包括身边的其他玩家拥有的主机(比如你的朋友们都玩ps4,那你如果入x1将没办法和他们联机),主机外形的喜好(有的人就是喜欢大佬美那种傻大傻的设计感)等。&br&以上。&br&回答的比较粗,游戏列举的不全,而且没有详细说明,有疑问可以留言,或者自己百度。
wiiu:任天堂的现世代主机,上面许多任天堂第一方作品,许多现在已经不多见的横版过关游戏在这个主机上都能见到,因为手机回答,不上图了,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新超级玛丽,最近刚出的毛线耀西素质也很赞,此主机也是聚会游戏神机,目前的partyu,马里奥聚会,…
Splatoon从诸多主流秃秃秃的枪林弹雨里穿过去拿了个奥斯卡射击奖就能吹好几年了…&br&&br&这一代主机的主旋律是军备竞赛,大家在面对同一扇锁死的大门的时候。&br&索尼准备掏电锯直接把锁锯断,微软准备一捆麻雷子要把门直接炸爆。&br&任地狱乐乐呵呵从口袋里掏出一捆铁丝,已知其中一根铁丝能开门,但是你得等他慢慢找。&br&铁丝是能解决问题,但是你问问是喜欢电锯炸弹的人多还是乐意等你找铁丝的人多……&br&&br&WiiU的软硬比是7:1,包括早期的?冂犭在内,这7里估计有4盘是任地狱本家游戏,所以整个这个主机你说他们倒赔钱不太可能,但是因为前代过于光辉,肯定这代要被打上失败烙印。&br&&br&硬件设计上应该说是七分过三分功,过在试图直接把DS的单人体验直接拿到家用机上去搞双屏,浪费机能又不讨巧,实际上到中期就算第一方游戏都没掰扯清楚怎么用这个第二屏,绝大多数只有模糊操作辅助效果,约等于多加俩按键…所以就算是超级任豚神谷英树贡献的猎天使魔女2,高桥花大精力做出的XBX,大体上下屏的作用也只有被窝版了。&br&有一些游戏强行让你关注第二屏的结果就是上下扭脖子非常累,在这一点倒是和难兄难弟PSV有相似之处——幻影异闻录要不停的看下屏(电视台迷宫问题尤甚)和夜店大师PSV用背触在蛋包饭上写字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恶心的回忆。&br&&br&三分功的部分在于这个第二屏的其中一个玩法(好像)继承给了NS…如果你多人打过马里奥U,卡比U的话应该会对那个体验比较深刻——拿手柄的人负责跑跑跳跳,拿第二屏的人负责在屏幕上画东西辅助行进(或者坑自己人),NS强调这个东西提出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多人游戏,如果能继承这一点的话可以说它大哥WiiU这个前浪没有白死在沙滩上。&br&&br&PRO手柄可以在很多游戏上代替GAMEPAD,并且体验可能更好…任地狱吃了WiiU的痛,所以新的NS宣传视频能看出这次至少是没有宣传操作方式的幺蛾子,虽然这个机型跟积木块似的,但操作模式都是人类熟悉的左右手柄,就这一点来说至少WiiU起到了一个对他们的警示作用。&br&&br&懒得具体数游戏盒子,不过我这WiiU和PS4软件数量大约相同,&br&单就好玩这个因素来讲,WiiU不幸地要比PS4高一点…特别是我还对爆米花没兴趣。&br&&br&其实现在的生态还是很有趣的,任地狱几经挣扎掏出了一个不那么铁丝的开门方案。&br&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虽然任地狱慢了一点,但是他们好歹还是找到怎么用铁丝了。&br&军备竞赛是恶性循环,好比大家在打开铁门之后马上面对了一扇…咳,钢门,严肃点。&br&钢完了还有合金,合金完了还有精金,精金完了还有脸皮,对着刷机能没个完。&br&&br&索尼:你看我这捆铁丝叫VR!虽然现在的游戏都是4399!迟早有一根好铁丝!&br&微软:你看我这捆铁丝叫WIN10!我相信我可以用爱开锁!&br&任地狱:…………………………
Splatoon从诸多主流秃秃秃的枪林弹雨里穿过去拿了个奥斯卡射击奖就能吹好几年了… 这一代主机的主旋律是军备竞赛,大家在面对同一扇锁死的大门的时候。 索尼准备掏电锯直接把锁锯断,微软准备一捆麻雷子要把门直接炸爆。 任地狱乐乐呵呵从口袋里掏出一捆铁…
机能不行。&br&&br&WII系从一开始就走的差异化竞争的道路。没法强调机能。&br&它的游戏也强调创意(操作体验)优先,而主流游戏一直是机能优先的,即使偶尔有强调创意的作品,也无法引领潮流。主流游戏少,必然造成主流用户少,那么加盟的游戏厂就越来越少。&br&游戏业不是一个靠创意吃饭的行业,它的目标是让玩家高兴,而声光表现的提高是最简单的,远远比新创意简单。游戏史上真正的创意数量很少的,远远达不到每年出几百个游戏的程度,像GTA5,有什么创意可言?无非是对过往创意的整合。
&br&&br&在游戏方式上,PS4这台主机与30年前的FC并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不强调机能,那包括PS4 PS3都没有必要出了,PS2加个体感外设不就行了?&br&&br&打个比方,你是手游开发商,你会去给非智能机开发游戏吗?
机能不行。 WII系从一开始就走的差异化竞争的道路。没法强调机能。 它的游戏也强调创意(操作体验)优先,而主流游戏一直是机能优先的,即使偶尔有强调创意的作品,也无法引领潮流。主流游戏少,必然造成主流用户少,那么加盟的游戏厂就越来越少。 游戏业不是…
刷了正式版回来补充,正式版的联机情况没有试玩的时候好,高峰期连不到服务器、掉线、延迟常会碰到(我这里网络是 北京联通 50M),现在wiiu上第一方联机体验最好的还是马车8。不过还是比大乱斗U的联机体验好非常多,毕竟属于能玩。&br&&br&--------------------------------------------------------------------------------&br&&br&作为一个几乎不怎么玩TPS突突突游戏的玩家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br&&br&本次的试玩不同于以前任天堂任何游戏的试玩,只提供的线上对战的模式,并且考虑到全球市场分三个时段照顾各个时区的玩家在舒适的时间试玩(其实上闹钟在凌晨爬起来玩三次的玩家也不在少数),一方面是在发售前期的最后一次重要的营销方案,一方面进行了在线压力测试,就我的体验来说效果如下:&br&&br&&b&1、连网体验篇&/b&&br&大乱斗U的联机让人失望,天朝网络的玩家基本只能观战或单机或本地多人。而Splatoon的联机体验可以媲美马车8,毫无延迟卡顿,全程60帧很流畅,所以不必担心买回来只能玩单机。在一小时内全球粉丝同时登录游玩的情况下,我大概在第一次开放试玩中联机报错了一次,之后就又连上了,第二时段试玩时没有出现报错的情况出现,可以说本次demo的在线压力测试通过。&br&另外值得称赞的是,联机体验时等待的时间很短(相较于3ds上的大合奏P,虽然联机时毫无延迟卡顿,但因为数据同步的等待时间让人痛苦),且提供了像素小游戏供打发等待时间(实际感觉没玩几下就开战了!不过这个小游戏保存了上次的进度,下次联机等待时可以接着玩。)&br&&br&还有一点就是下demo的时候我个人感觉下载速度和安装速度都挺快的,下载包500多M,安装后1G左右,大概20分钟不到下载+安装完毕。&br&&br&&b&2、操作篇&/b&&br&进入对战前有个教学关,左摇杆走动,右摇杆进行视角调整,使用陀螺仪辅助微调,在使用远程攻击武器时使用陀螺仪可提高瞄准精度,不过也有玩家反应不太适应陀螺仪+右摇杆的方式,其实陀螺仪感应可以在设置中关闭,不过我稍微适应这种方式后感觉陀螺仪操作更灵活,也十分自然,几乎离不开它!&br&&br&其余的操作&br&ZL是变成乌贼快速移动/上墙/突破铁丝网/飞跃平台&br&ZR是射击/攻击,基本上游戏过程中需要一直按着(参考马车8的漂移)&br&R是扔炸弹等副武器&br&X是跳跃键&br&按下右摇杆是使用特殊武器&br&&br&十字键会发出语音,比如come on等等(是不是come on忘了),起到呼唤队友的作用(参考路易鬼屋2联机时的十字键发出的Here、Help等)&br&&br&gamepad实时显示着战况:颜料分布、8个玩家的位置,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当被敌人击中重新从起点开始时,可以点击gamepad上任意一个队友的位置“飞”到他身边迅速重新投入战斗,这点体验保证了游戏的流畅性和快节奏,在战术运用上也很重要。&br&&br&总体来说,作为一个没怎么玩过对战突突突的玩家,感到Splatoon一如既往地体现了任天堂游戏容易上手的特点。至于有没有像马车8那样的高手才知道的奇淫巧计,需要在正式版里去参透。&br&&br&&b&3、对战体验&/b&&br&&br&试玩提供的是随机分配陌生玩家4V4的3分钟一局的模式&br&赢的条件:3分钟内哪队颜色占据地形更多者胜&br&&img src=&/4dbb63bbb85a94aee5e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dbb63bbb85a94aee5e9_r.jpg&&&br&&br&先简单普及一下作战武器&br&Splatoon的武器有三种:主武器,即各种枪类/滚轮,各有所长;副武器,各种炸弹,灵活机动;特殊武器,只能在颜料桶满且颜料占地足够的时候使用,会引起诸如颜料风暴等大杀伤性效果。&br&&br&本次试玩中提供了四个主武器:&br&两种机枪,特点是发射快,但射程短。配合变身乌贼隐藏在颜料里有近身偷袭的搏击感。&br&一种滚轮,在试玩中得到一致好评的武器,对战中的占地盘主力,且近身攻击也很凶猛,对付隐藏在颜料里想偷袭的乌贼是个大杀器,适合新人使用,也是本游戏的特色,像我这种不爱枪枪枪的用滚轮刷地板就很有满足感。&br&一种冲锋枪,射程可以很长,子弹所经之处一整条都染色了,可惜发射时需要蓄力,根据蓄力时间长短射程会变化,适合在占领高处攻敌,不太容易上手。&br&&img src=&/c8c4a3d1a78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8c4a3d1a78_r.jpg&&&br&&br&之前玩家最担心的是本游戏没有语音无法沟通战术,3分钟一局四个陌生人随机组队能配合默契么。但从两次试玩的情况来看,第一次大家都还在熟悉武器中,出现了很多滚轮爱好者(新鲜感+易上手)。当第二次试玩时,一看队友的武器分布基本可以达成一些基本的战术共识,滚轮队员可配合机枪队友开路,作为抢地盘的主力,冲锋枪队友占据高点制敌,使用gamepad迅速“飞”到队友身边更促进了战术配合,武器选择分布趋向平均化,我也尝试到了在无滚轮组大胜双滚轮组的胜利感,所以平衡性并没有刚开始的“滚刷太逆天”的感觉了,毕竟滚刷不够灵活,短机枪近身搏击效率很高。而3分钟一局的时间长度感觉适中,开始一分钟内占己方地盘,第二分钟占中间地带,最后一分钟优势组守城,劣势组征地,享受随时会被逆转的刺激。就这么三分钟一局,一个小时的试玩时间过得飞快,看来也将是个杀时间利器。&br&&br&&b&4、其他&/b&&br&其他的内容都是在直面会/官网/电子说明书或民间wiki中可查询到,如提供单人英雄模式可打boss;街头潮味十足的服装/装备系统;看起来有点恶趣味的祭典;amiibo提供的任务模式/音乐鉴赏(简直就是实体DLC!);还有照顾到色盲/色弱的玩家,可以开启颜色锁定等贴心的设置。从日服/美服/欧服同时开售也可以看出,任天堂对于此作寄予厚望,会有不断的更新(官方说开卖后半年之内免费更新)。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款色彩绚丽,如孩童般打水仗的射击游戏,又是老少咸宜合家欢的节奏,对此我只能说:不买是人?
刷了正式版回来补充,正式版的联机情况没有试玩的时候好,高峰期连不到服务器、掉线、延迟常会碰到(我这里网络是 北京联通 50M),现在wiiu上第一方联机体验最好的还是马车8。不过还是比大乱斗U的联机体验好非常多,毕竟属于能玩。 ----------------------…
这代技术进步相当小&br&上市两年多了,始终没有出现比起PS3质变的游戏画面。&br&主要是计算机图形学过去积累的潜力都挖掘完了(至少是能够实时运算的那部分),剩下的只有光线追踪,但是飞跃性太大,整个硬件设计思路都要变。&br&也有一种可能,是现在3D游戏画面已经相当不错,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br&20年前2D游戏画面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95年的游戏画面和现在的几乎没什么区别。&br&&br&VR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技术方向,就好像第4代开始出现CD媒体,然后在第5代主机普及一样。不过这个技术至少还需要10年,解决了操作问题才能实用。&br&&br&这代主机还有一个劣势,就是刚一推出机能就被廉价电脑给超越了,以前没有这么夸张。主要是因为游戏机业选择跟随PC业发展,不再搞标新立异的独立原理了。相比之下,PS2和同期的电脑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相同的。&br&&br&市场方面,由于游戏大范围的跨平台,推出多台主机的意义在下降。如果微软在这次失败后就不玩了,那以后就真的只有SONY一个主力了,剩下任天堂捡漏。
这代技术进步相当小 上市两年多了,始终没有出现比起PS3质变的游戏画面。 主要是计算机图形学过去积累的潜力都挖掘完了(至少是能够实时运算的那部分),剩下的只有光线追踪,但是飞跃性太大,整个硬件设计思路都要变。 也有一种可能,是现在3D游戏画面已经…
微软:对K、对A&br&索尼:2王炸、2王炸、2王炸&br&任天堂:一个3
微软:对K、对A 索尼:2王炸、2王炸、2王炸 任天堂:一个3
首先马车系列的口碑极佳,它是该游戏类型的开创者,25年来都是一流游戏,玩家几乎认定了它会和前作一样优秀。&br&玩家买了以后发现,马车8又是历代最强的一作,画面音乐满分,系统最复杂也最好玩,手感一如既往的棒,可线上线下联机还有排位系统,&br&下一代主机NS干脆不出马车9了,直接马车8豪华版。&br&&br&&br&而且马车的受众群极广,从妇女儿童到高阶玩家全面兼容,游戏类型还是最流行的赛车;&br&&br&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WiiU游戏阵容薄弱,买它的基本都喜欢任天堂游戏,为了第三方游戏买WiiU的人很少,就算有,一般也会买一张马车8的。
首先马车系列的口碑极佳,它是该游戏类型的开创者,25年来都是一流游戏,玩家几乎认定了它会和前作一样优秀。 玩家买了以后发现,马车8又是历代最强的一作,画面音乐满分,系统最复杂也最好玩,手感一如既往的棒,可线上线下联机还有排位系统, 下一代主机N…
谢邀。&br&&br&我觉得Wiiu对任天堂的意义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尝试。&br&&br&Wiiu无疑是失败了,虽然它上面诞生了马里奥制造和喷射战士这两个新的系列作品,但是生命周期的过短以及1300万的全球销量,这绝对称不上成功。但是Wiiu也给任天堂带来了什么,个人认为有那么几个方面吧!&br&&br&在高清化游戏方面的尝试,其实任天堂比另外两家主机商晚进去高清时代一个世代,Wii其实就该尝试高清化了,但是任天堂选了另外一条路,高清化不仅仅是画面质量变化的问题,成本,制作形式,表现形式都会相应的改变,在没有进入高清的时代,一个几十人的小组还能搞定一个一线游戏,但是高清化之后这明显已经不可能了,而任天堂在Wii之前的时代,公司配置的确还是以非高清游戏为主的,游戏制作小组都是小班底,人数不多,没记错的话,Wiiu发售之后没多久任天堂就调整了公司内的构架,把以前打散的制作组合并在了一起。山内老爷子还掌权的时代曾经说游戏机这个行业是十个作品里成功一个就可以的行业,理由大概就是游戏开发成本低,一旦有一个游戏成功了,盈利又足够支撑所有成本。然而高清游戏时代这个定理已经不能成立了,虽然任天堂的制作人们多次提到过当今游戏开发成本越来越高不是任天堂的风格,但是任天堂早晚也要走到这一步,所以,Wiiu就是任天堂走进高清时代的一个尝试。我们其实看到老任已经努力的去做好了,起码任天堂自己的第一方作品还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拼命在出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即使是老任面对高清化也开始吃力了,Wiiu上第一方作品是不少,但是我们细细数来还是有很多值得一出但是没有出的作品,为什么Wiiu停产这些作品都没出?因为精力不够了。相信在Wiiu的高清化尝试以后,任天堂会更加优化自己的第一方超出效率,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任天堂应该认识到,在这个时代里,自己实力再强没有第三方支持也是白费,Wiiu的第三方少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我想ns应该不会在这方面一点变化都没有。&br&&br&在产品思路上的尝试,我觉得Wii的成功来的太猛烈了,猛烈的任天堂自己都蒙圈,所以任天堂在Wiiu的身上过于乐观,乐观的有些莫名其妙。Wiiu的定位其实还是模糊,在玩法上究竟要怎样的创意?在硬件上究竟要怎样的配置?其实任天堂自己都没想太明白,所以Wiiu当初的宣传片是那个样子的,几十分钟,告诉你Wiiu能这样,也能那样,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尤其是之前的那些非核心玩家,是没看明白的。所以虽然错了,但是也可以理解成Wiiu在帮任天堂试错,所以我们看到ns的宣传不再放那么多内容了,几分钟的小短片,这明显比以前的几十分钟来的有效果。另外,Wiiu的硬件思路应该也是不成功的,除了构架对全平台游戏不友好这个问题以外,gamepad这个手柄也有问题,玩法上不容易有其他的思路,手感也不行。所以这也帮老任试出了一个错误。但是任天堂还是认为Wiiu时代找到的痛点方向没错,所以我们在ns上发现了很多Wiiu的影子。任天堂不是只有这一款失败的硬件,但是不是每个失败的硬件都能把自己的血统延续下去的,比如vb,这作品失败以后你在任天堂后续硬件里几乎找不到它的痕迹(如果不算3ds裸眼3d这个方面的话),而我们在ns上却看到太多Wiiu的影子,甚至于我们会有种感觉,Wiiu只是半成品,ns才是本来的形态。说明任天堂的Wiiu虽然失败了,但是任天堂认为Wiiu抓的方向没错。这个方向就是打破掌机和主机的分割线。&br&&br&所以我认为Wiiu对于任天堂的意义就是尝试,尝试制作高清游戏,尝试自己对于游戏机未来发展的方向。&br&&br&最后,我觉得ns如果真的续航3小时的话,这台主机应该不是用来解决在哪里都能玩的问题,而是解决了在家里哪里都能玩的问题,不是拿出去到处玩,而是在家里可以到处玩。这个痛点到底对不对,就看任天堂的这次尝试结果如何了,你们我是不知道,我是肯定要买买买的~
谢邀。 我觉得Wiiu对任天堂的意义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尝试。 Wiiu无疑是失败了,虽然它上面诞生了马里奥制造和喷射战士这两个新的系列作品,但是生命周期的过短以及1300万的全球销量,这绝对称不上成功。但是Wiiu也给任天堂带来了什么,个人认为有那么几个…
谢邀。&br&这个问题其实无解,我还可以这么问,“想买个好用的手机,但是苹果太贵,小米华为用久了又卡,大家怎么看?”,或者“想换个好电脑,但是外星人太贵,战神又马上会过时,大家怎么看?”&br&&br&我也没办法看,只能说说我的感觉,其实一般遇到选择游戏机的问题我都会直接贴一个链接,是我以前写的关于游戏机选购的文章,但是这次我想说点什么。&br&&br&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也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PS4上的聚会游戏也是有一些的,但是的确,PS4并不适合全家娱乐,用一句赶时髦的话,PS4现在确实没太多partygame,也许以后VR出了会好一些,但是现在这些都是猜测,日,这个日子,PS4上就是没多少聚会游戏。聚会游戏确实是wiiu更多更值得体验,但是wiiu上也确实没办法在游戏的丰富度上和PS4媲美。所以如果你既想体验主流的主机大作,又想带着全家一起玩游戏,我建议你两个都入。在游戏的重合度上两台主机非常低。就好像你想玩游戏,那就买外星人,一步到位,所有游戏特效开满无压力,你想办公进行商务会议,那就选苹果本或者各种高端超极本,续航强速度快还轻便。没办法,有些东西客观条件就是没法兼得。两个对你都重要就只能两个都选。&br&&br&如果你的资金有限,那就问问自己必须和家人同乐么,这个目标是你第一目标的话,我推荐你入wiiu,再入两个游戏,马里奥聚会10和wiipartyu,这个组合完全可以100%满足你的需求,绝对不会让你后悔。当然,你得再买四个wii的遥控器手柄。如果同乐是次要的,那就PS4,富裕的一点钱买个wii也够了,主机自带的wiisport其实也足够聚会应付一下了。另外,wiiu的价格已经稳定很久了,估计老任在17年3月nx发售以前不会有太大变化,PS4呢,如果neo今年发售,那么不管是哪天,发售的时候应该也是PS4老款降价的时候了。&br&&br&以上。&br&&br&更新,很多人提到wiiu上的聚会游戏有语言问题,第一,日文实在看不懂可以玩英文,wiiu是有美版的。第二,你们觉得这样的游戏需要看字吗?有点太矫情了吧。&br&&im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src=&/31ba7e43bf0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1ba7e43bf0b_r.jpg&&&im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src=&/0d45c8c9be81f15da7bcb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d45c8c9be81f15da7bcb5_r.jpg&&
谢邀。 这个问题其实无解,我还可以这么问,“想买个好用的手机,但是苹果太贵,小米华为用久了又卡,大家怎么看?”,或者“想换个好电脑,但是外星人太贵,战神又马上会过时,大家怎么看?” 我也没办法看,只能说说我的感觉,其实一般遇到选择游戏机的问…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天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