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转行做微商面膜哪个牌子好,有什么牌子的面膜做得比较好的?

  微商火了。诱人的广告词、精美的图片,滚动“刷屏”。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一新的销售方式,已经占领了各大社交平台。各种广告无处不在,充斥了你的朋友圈、QQ空间、微博……然而,微商的火,更多的是其营销手段和产品质量引发的讨论——微商,真的是致富的一条捷径吗?

  如今,只要打开社交软件,基本就能看到微商的身影。喧闹不息,刷屏不止,一片“繁华”之下,有人不胜其烦,有人跃跃欲试;有人赚得盆钵满,也有人亏得叮当响。

   用户说:不厌其烦拉黑微商

  “现在满屏都是广告,没法看了,化妆品、衣服、各种饰品什么都有。”小程的微信好友有157人,其中二三十人都在从事微商,身边认识的朋友就有七八个。微信、微博、QQ、陌陌,几乎所有的社交软件,都被微商占领。除了一般的图文广告,小程还在微拍、秒拍等平台上看到了“新品种”视频广告。

  小程偶尔也会淘一些产品,但越来越频繁的广告,让他不厌其烦,对一些账号屏蔽甚至拉黑。“大部分时候这些对我来讲就是垃圾广告,干扰了我的生活。”在小程看来,越来越多的微商广告让人不胜其烦,营销效果也非常有限,挣钱变得越来越难。

   赚钱的说:生意已大不如前

  在合肥上大学期间,小李就有了自己的服装淘宝店。然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出现了困难。2013年大学毕业,小李完全放弃了淘宝店,开始关注微信朋友圈的商机。“当时朋友圈很火,但从事微商的还不多,我当时就随便晒几款产品,有人需要我就帮忙代买,赚点辛苦费。”谁知,后来要货的朋友越来越多。

  之后,小李又转做面膜和化妆品。通过一步步摸索经营,微店的生意火爆,小李告诉记者,头半年的时间就赚了15万,“后来与厂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生意也快速发展,一年能挣几十万。”但随着微商越来越多,小李的生意也受到了冲击,“做的人多了,市场也很混乱,影响了微商的形象。”小李说,目前的月入也就一两万左右,“钱越来越难挣了。”

   赔钱的说:货难卖就关店了

  小曹最近将自己囤下来的面膜,全部送给了朋友,她的微店也就此“关张”。

  去年年底,小曹开始做微商卖面膜,开始是做一款产品的代理,“其实就是个销售员,货源从上家拿,卖出去之后赚个差价。”然而,随着一级级代理,“越到后面面膜价钱越高,加上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底层的代理基本很难挣钱。”

  因此,小曹也尝试过自己采购。两个月前,小曹一次性采购了7万元的打折面膜,但至今还有七成存货,“货期拖得越长越难卖了。”此外,“天天发广告很多人都把你拉黑了,自己也不想干了。”小曹算了算,自己一下子亏了5万块钱。

  微商,笼统地说就是通过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进行产品展示与销售的卖家。目前微商行业主要有B2C和C2C两类模式。B2C模式即通过搭建一个微商管理体系,提供完整的分销方案,有专用的销售系统,卖家依靠销售进行提成;C2C模式则是通过品牌商找一级总代理,由一级总代理往下,层层发展代理商销售产品的纵向模式,这也是最有争议性的微商模式。

做微商最终的是找货源。货源的好坏决定着微商的成功与否,所以在选择货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

近几年来,面膜引领了美容品的全新消费趋势,2009年面膜产品市场份额已超过45亿元,随着面膜市场销售的快速增长,我国面膜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将日趋成熟,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细分、产品功能诉求和渠道建设上。目前,面膜行业处于产品竞争状态,品牌起伏较大,中低档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上升,高端产品也表现出较佳的市场前景。

原标题:面膜微商自曝传销黑幕

  微商退货却找不到门路。刘先生提供截图

  “发朋友圈就可月入数万,全国已有10万代理。”哈市的那先生和黑河的刘先生就是被这样一款面膜产品打动,交了万余元买产品成为一级代理。然而,刘先生和那先生渐渐发现,所谓的美容奇效和代理们月入数万都是骗人的,自制的效果反馈、虚假的收入截图,自我“包装”吸粉……两人发现真相打算退货时,却发现上级代理改了行,退货找不到门路,万余元投资打了水漂。

  哈市的那先生和黑河的刘先生都是工薪族,想在空闲时间赚点钱养家。去年3月,两人被微信好友拉进了一个群,群里有人销售某品牌的面膜,对方称她现在在朋友圈卖面膜就能月入过万。对方拿出了公司简介、车间照片、营业执照和许可的电子版。那先生和刘先生急于赚钱,没有验证这些东西的真伪,就加入了该品牌团队,成为一名微商代理。

  代理分五级,不同级别的代理拿货的价格也不相同,代理级别最高的“官方”每月要进300箱,每箱30盒,进价50元/盒;级别最低的“三级代理”1箱,每盒130元。不管多少钱进货,面膜的全国统一零售价为218元/盒。厂家还规定,代理要继续招“下线”,“下线”再拿货,自己还可以得到每盒5元钱的提成。

  那先生和刘先生都对这种不耽误工作的兼职感兴趣,联系上代理,一次进了5箱面膜,交了12000元钱。接下来,两人开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店做起了面膜生意,但收入寥寥无几。

  如何赚钱呢?上级代理指导那先生和刘先生时语出惊人,“不造假是赚不来钱的”,随后便“手把手”地教。第一步是伪造每天的交易记录。两人按对方所说,先将钱转账给他们的上级代理,上级代理再把钱还给他们,他们将收到的转款记录截图,发到朋友圈,营造客户购买火爆的假象。上级代理还告诉他们,再用一部手机注册自己的微信小号,自己跟自己聊天制造顾客使用面膜后的反馈效果,再截图发到朋友圈。

  那先生和刘先生的上级代理还教他们“引流”、“公开课”、“谈判”等。所谓“引流”,就是一天换几个头像和网名,在各种微信群里发“求职广告”,自称“想做微商,求有货源的商家带我”。这样就会有各种微商加你,好友瞬间多了,接下来“沉寂”一段时间,让大家忘记你是要做代理的,过一段时间再冒出来推销面膜产品。

  “公开课”就是洗脑的过程。那先生和刘先生的上级让他们两人将自己扮成打拼成功的单身妈妈或是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他们通过代理这款面膜月入数万,一会儿出国旅游,一会儿买豪车,用这些炫富的方法吸引更多梦想致富的人成为两人的下级代理。

  “这不就是在骗人吗?我们是不是在参与传销?”刘先生和那先生质疑。两人还听说有人使用面膜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决定退货不干了。可此时,那先生发现他的上家早已转行,自己不知道找谁退货,而刘先生的上家以半价收了一部分货,再卖给别人。

  刘先生和那先生还发现,像他们一样被骗的还有近百名代理,他们组建了一个群想替自己维权,揭开该品牌面膜的“黑幕”。

  对二人所反映的情况,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葛陶然介绍,传销具备几个特点: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幌子;按照一定顺序分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组织者利用巨额利润诱骗、鼓吹营销模式,洗脑授课,制作虚假购买记录和谈话记录,诱骗他人加入骗取财物。如果该款面膜的组织代理层级达到三层或以上,人数达到30人以上,就可以认定其是非法传销。

  慎重寻找投资对象,选择网络加盟商、渠道商之前,查询其登记注册、经营资质等基本信息,判断所谓高额回报是否符合正常经营规律。

  多方了解投资项目,对网上宣传的基金、股权、股票等,应通过证监、银监、工商等部门核实,了解国家对其是否设定准入门槛、有无限制性规定等。(刘继滨 刘雪晴 孙莹)

(责编:邹慧、张喜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商面膜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