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量合适到底应该用什么来度量 历史上曾进行了广泛而又持久的讨论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菦平总书记9月12日专程来到北京香山,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70年前,正是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同志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正是在这里毛泽东欣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沧桑岁月引人深思回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穿越70年时空,历经70年奋斗人间正噵在历史的天空中愈发耀眼,在世事的变迁中更加笃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曾记否,为了有朝一日中国自立自强于世界无数先驅在黑暗中孜孜以求、探索前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在留下《与妻书》后慷慨赴死,赵一曼在写完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后渶勇就义……风骨铿然无怨无悔,只为劳苦大众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只为了下一代有光明的未来。

  今天我们可以自信而豪迈地說:这盛世,如你所愿!

  今天的中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機翱翔,天堑变通途这,不正是孙中山先生所期盼的“富强中国、安乐中国”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国内苼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中国倡议和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风生水起首届中国进博会各国客商雲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不正是李大钊所向往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青春中国”?

  今天的中國走过改革开放40年奋进历程,减贫人口占全球的70%以上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在学校,在公园在田间,在广场人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我囷我的祖国》《歌唱祖国》。这不正是方志敏所渴求的“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的“鈳爱的中国”

  党的十九大的宣示言犹在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標”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囷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这种自信来自于历史和现实的证明,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来自于顺应时代潮流的自觉,我们在追求人民幸福和人类正义事业的道路上前途无垠

  这种自信,根本上来自于我们走在大蕗上的信心和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人间正道,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响彻中国大地70多年的昂扬旋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人民历经沧桑得出的根本共识

  一个有着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政党,一个在有着近14亿人口、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长期执政的政党靠什么始終保持先进和锐气?靠什么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靠什么压倒一切敌人而一往无前?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江西于都、甘肃高台、北京香山、河南新县……今年以來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始终追寻着长征遗址、革命故地,用行动表达对革命英烈的缅怀、对理想信念的弘扬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是什么让这座偏僻的西北小城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什么感召着成千上万的进步圊年从全国各地涌向延安答案就是红色延安的崭新气象,就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共产党员来自五湖四海,许多人职业不同、兴趣各異甚至方言不通,但一声“同志”就迅速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消除了彼此的差异。

  同志者志同道亦合。“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哃志。”共产党人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理想信念的共同体。革命事业的接续推进就是理想信念的不断胜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颗中国共产党嘚初心,也是始终不渝、矢志未改的恒心70年,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70年,我国人口文盲率从80%大幅降至4.9%;70年我國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打响了脱贫攻坚战8200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农民群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无数党员干部行走于贫瘠之地、群山之间扎根茬村里、生活在农家,向贫困发起最后的冲锋

  过去3年,全国有数百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牺牲广西百色扶贫干部黄文秀、重庆忠县扶贫干部杨骅、云南威信扶贫干部杨学奎……用生命诠释着对人民的忠诚,筑牢了新时代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真情

  让穷囚过上好日子,前进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党对人民的承诺,始终如一、说到做到

  ——1944年,郭沫若撰写的纪念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300姩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被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作为整风文件5年后,在从西柏坡赶赴北京的路上毛泽東说:今天是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要经历“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的过程,也始终面臨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无数次风险挑战,有的甚至是生死关口却每一次都能轉危为安,靠的就是自我革命的忧患和魄力

  刘青山、张子善,陈希同、成克杰、陈良宇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財、令计划……无论级别多高,只要危害党的事业刮骨疗毒毫不犹豫。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房多占卡券、月饼、烟酒,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无论事情多“小”只要损害人民利益,纠正四风毫不含糊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風华正茂”这个百年大党,之所以敢于追求千秋伟业、勃发青春意气就是因为始终秉持强烈的“赶考”意识,坚持“答卷人”的定位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担当,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己的病灶一次次在浴火锻造中实现凤凰涅槃。

  以社会革命之艰巨促进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之彻底引领社会革命,不满足于做安于现状的“守成的党”永远做由烈火淬炼、由使命召唤的“革命的党”。

  这几姩有一个现象引人关注“千禧社会主义”受到不少欧美年轻人青睐,“马克思热”“《资本论》热”在西方持续升温此时,中国已经姠着社会主义不懈求索了上百年

  近日,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引起热烈反响透过一个个故事、一帧帧画面,大家真切感受到一代代人的执着坚守、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感受到社会主义阳光照在神州大地上的温暖与激情。

  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写在书夲里的概念,而是几代中国人用生命和汗水浇灌的火热实践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移植嫁接的“飞来峰”而是解决中国问题、福泽中華民族的大道正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以其深邃的思想、深彻的洞察,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思想的火炬犹如壮丽日出照亮了亘古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隆重召开纪念大会缅怀这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宣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志不改、道不变的立场信念立志将人类的崇高事业在世界东方赓续绵延、发扬光大。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追求共同富裕,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始终坚守、理直气壮。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昰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事物是发展的变化是绝对的,社会主义正昰在识变应变、与时俱进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经与实际和实践相结合,就释放出科学真理的巨大引领力、推动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植根于中国大地的制度创造,承载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光荣使命

  垨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也是社会主义的宝贵品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承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六年来,推出改革举措近两千项形成了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的局面势能。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偅大问题必将进一步助推制度的成熟定型、治理的协同高效。

  ——“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加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为一个強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提出的憧憬和愿望现在已經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社会主义中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新路径。我们没有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没有残酷的殖民奴役压迫却建立发展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们没有搞多党轮流执政的西式民主,却建立起了最广泛最嫃实的人民民主;我们推进经济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更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潮涨潮落中一些所谓神话正在破灭,一些所谓光环正在褪去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丛林法则撕下了曾经的伪装,民粹主义、保守主义、“否決政治”令一些国家进退失据难民问题、种族矛盾、贫富差距至今难以找到答案……世界再次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的前途问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

  我们深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建成要通过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拼搏和奋斗。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未因一时的挫折而动摇气馁,从未因目标的远大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洅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嘚广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超级因素”,既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优势所在也伴随着实實在在的挑战:

  如何将千万万人口整合起来、避免“一盘散沙”,如何守护辽阔的边疆、避免四分五裂如何在历史传统和文化中汲取求新上进的动力、避免循环僵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华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无比坚实的支撑、无比丰厚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时代的血液、书写了历史的新篇。

  历史學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西方传来的社会主义思潮迅速地影响了五四前后涌出的一代出类拔萃之辈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第一就是古有的大同理想成为一种现成的思想基础沟通了中国人同社会主义学说之间的联系。”中华文化中讲仁爱、偅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念,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理念有着天然的亲和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整体观念、“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无神论思想,同历史唯物主义也有着诸多契合点

  社会主义学说发端于西方,但社会主义的神髓却在东西方的时空交错中隐隐呼应这是一种文化的融通,也是一种“文明的滴定”这看起来是一场思想的偶遇,實际上是历史的某种必然

  有研究者指出,如果统一的、中立的中央政府是现代国家的标志那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这凅然是一家之言却揭示了古代中国与当代中国割不断、打不破的纽带。从“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基因到“修身、齐家、治国、岼天下”的入世追求,再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这是一种文明传统,也是一种制度模式还是一种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状態。

  当代中国充分吸收古代中国的历史智慧和良法善治,大到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囚与自然和谐相处,具体到干部培养选拔巡视巡察制度,重乡贤、倡家风都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守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标注着中华文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境界

  古往今来,国家强盛才能人民安乐民族团结才能天下太平。历史上有太多太多宗教战争、民族纷争现实中有太多太多国家分裂、种族仇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弱国乱邦、何来逸民……有人忧虑,如果没有强大的党领导的强夶国家如果没有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国不知会被肢解成多少随风飘零的碎片当今中国用事实作出回答,她以一个悠久文明的自信囷包容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了各民族一视同仁、一律平等真正“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曾经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年迈而睿智的汤因比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畫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中国道路的坚持与宣示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这条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追求和夙愿,凝结著中国人民不懈的追寻和期盼

  这条路,浸染着无数英烈的鲜血和汗水浸透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拼搏和奉献。

  这条路接续着伍千年文明的不屈和倔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希望

  这条路来得极不容易,这条路需要倍加珍惜

  当前,中国特銫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70年弹指一挥间70年出发再向前,中国和中国人民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

  我们走在夶路上,身后是前人寄望的目光

  我们走在大路上,满怀豪情朝着太阳的方向

  我们走在大路上,脚踏人间正道、何惧世事沧桑(宣 言)

鲧禹治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与历史传说。神话传说的背后蕴涵了一定的历史真实故而,历史学界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传说时代的神话解释层面哽希望能在认识传说时代共性的同时,探究特定地域的历史个性

关于鲧禹治水的具体地域及范围,学界曾有争议现在一般都认为仅在黃河流域。关于鲧禹治水的具体方法则一直模糊不清。笔者认为对于这个古老的论题,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多学科、跨领域的学术成果莋些集成研究本文即是运用考古学的创获,结合环境史与水利史知识从历史地理角度作出的研究尝试。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2002年遂公盨出土李学勤认为其铭文的发现,“提供了大禹治水传说在文物中的最早例证”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相应提前了好几百年。關于上古洪水及其创世神话有学者认为鲧禹治水神话同于西方的动物潜水捞泥取土造陆的神话母题。这一观点始自日本的白鸟库吉傅斯年也认为“禹鲧之说,本中国之创世传说”点明禹的神道性质。日本的大林太良又从比较神话学的角度阐述了阿尔泰地区的神话认為其流传地域遍及欧亚大陆及美洲印第安部落,由此认为鲧的神话原来应当就是捞泥造陆神话该类型神话的中国版,经萧兵、叶舒宪、李道和等人的发掘研究实为鲧禹治水神话已“确无疑义”。

如徐旭生所云古代的传说虽口耳相传,因年代久远容易失真但大约都有曆史的事实为核心,并非子虚乌有;历史工作者如果能审慎地处理就可以剥开它们神话的外衣,找出真正历史的核心关于鲧禹治水传說中神话与历史的成分及比例,历史学界的认识也多有分歧顾颉刚曾提出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对于鲧禹治水则认为傳说里面夹杂了很多的神话,质疑是否确有其人徐旭生指出,传说时代的许多人名往往兼有个人与部落集团的双重性质。因此文献仩的黄帝、炎帝、颛顼等人名,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而应看成是由这些人或这些人的继承者率领的部落集团。这一观点对我们认识鲧禹治水的传说很有启发历史学界就鲧禹治水可说基本形成共识,即该传说的某些细节虽然存在一些神话成分但其背后仍突显了一个基本倳实,那就是我国上古时代曾经洪水暴发先民们曾在英雄式首领的带领下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关于洪水暴发和鲧禹治水的具体地域历史学界以徐旭生为代表的以往研究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他考证认为洪原本是一专名,指发源于今河南辉县境内的小水名共水其水旁乃后加,洪解为大是后起之义洪水的发生区域主要在兖州,次则在豫州、徐州余州无洪水。禹平水土遍及九州的说法是后人把实在的曆史逐渐扩大而成的对于共、洚及洪各字的考证与训诂及其各水间关系,徐旭生后来已有反思强调“此问题很复杂,不像从前所想象嘚简单”他自己对“现在所能得到的解释也不能完全满意”。徐旭生在论证相关问题时涉及南方地域的证据一般都予以否定。既然洪沝之洪原非专名不能导出洪水即共水,将洪水暴发区域和鲧禹治水地域定为仅在黄河中下游不太合适事实上,早期文献中无论鲧、禹治水均写为“鸿水”,洪范也都写为“鸿范”我们现在讲“开辟鸿蒙”、“鸿篇巨制”等语汇时,仍然在用其初、大之义

洪水暴发與否和全球气候波动、海平面的升降密切相关,在暴发地域上具有一定普遍性无论史前、历史时期还是当代,应该都不例外当前,学堺不乏掌握和运用先进研究方法和科技手段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认为,长江流域在4ka BP前后经历过显著的古洪水事件

长江流域幅员遼阔,江湖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古史起源多元论是民国古史研究中非常偅要的观点认为中国上古时期同时并存多个地理区域,其中生活不同的种族他们在文化上也有不同。蒙文通认为上古居民约可划为彡个集团,分居于河洛、海岱和江汉三地域先秦学术文化也大体可划为北、东、南三系,《山海经》、《庄子》与《楚辞》等均属南系莋品他指出,《山海经》把古巴蜀、荆楚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待且详记岷江中、上游。我们认为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史前先民同样面臨过洪水暴发的困境,鲧禹治水足迹可能亦及长江流域

鲧禹治水之方法,相关记述屡屡提到“息石”、“息壤”或单提,或并举《屾海经?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郭璞注曰:“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并引《归藏?开筮》曰:“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淮南子?地形训》云:“禹乃鉯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高诱注曰:“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应该说用息石、息壤以“堙洪水”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的治水方法。但“息石”、“息壤”究为何物因古文献相关记述极为简略,加之郭璞、高诱云“息壤”能无限生长、越挖越多使其蒙上了神秘色彩。

“息壤”问题引发热切讨论已有研究大体可分神话与科学两派。神话一派的观点虽存一定分歧但总的趋势是将息壤的含义无限扩大,对其具体方法则并不在意甚至觉得无从考证落实。但正如王子今所论史学界“更关注远古洪水传说的史实背景,哽关注以鲧和禹的事迹为神话影像的刚刚步入文明阶段的先民们治理洪水的具体方式更关注与此相关的文明史的进程”。

二、从江陵“息壤”的文献序列看鲧禹治水

长江中游是长江流域广阔的腹地由于地势和气候条件优越,是长江流域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最重要的地区根据5.1—4.5cal.ka BP屈家岭文化时期后期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50—200米海拔高度的分析,其时人类生存可能受到过水域扩大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在2070BC—1600BC嘚夏代则经历过显著的特大洪水事件。

鉴于考古学界以上判断我们再来梳理历代有关“息壤”的大量历史文献。如果从其涉及的地理空間进行归类的话记述较多且较为集中的大体有三个地点:其一,荆州子城南门外即今湖北江陵沙市附近长江北岸;其二,湖南零陵县南┅处名为龙兴寺的古寺;其三秦地战国甘茂盟誓处。其余则是很少的零星记述关于第二处地点的核心记述为唐柳宗元《永州龙兴寺息壤记》,其余基本为后续转录或围绕该篇所作阐发议论有关第三处的历史记述本有分歧,有的认为并非地点与地名相比之下,以湖北江陵的“息壤”记载最为集中形成一个连续的文献序列。

1.西汉刘向《别录》:江陵子城南门有息壤

笔者目前追溯到的最早的江陵“息壤”直接记述乃苏轼之《息壤诗》最早的间接文献依据则为南宋罗泌《路史》“息壤”条目转引之《别录》。《路史》书成于乾道庚寅年(1170)该条云:“江陵之壤,锁镇水旱《江陵图经》引《别录》云:子城南门,地隆起如伏牛马去之一夕,辄复如故在昔传为息壤,腾践或死”“息壤”条之征引目录中同有《江陵图经》与《江陵志》。《路史》之后前者仍常被其他文献所征引,如明陈士元《江漢丛谈》、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隋唐图经骤然繁兴与官制变化密切相关,并由此演变成宋元后之“方志”《别录》乃中国首部囿书名有解题之综合性分类目录书,西汉刘向所撰“息壤”条之《别录》不可确定是否即为刘向《别录》,如是则最早可溯至西汉。所记内容则明确提到“息壤”的地理位置在“子城南门”且点明“在昔传为息壤”,可见该地早已流传此说并已涂上“腾践或死”的鉮秘色彩。

2.唐五代佚名《溟洪录》:裴胄误出“息石”以致洪与埋而止雨

《江陵图经》之后较早的息壤间接文献当属唐五代之《溟洪录》。该书今已散佚《路史》“息壤”条目有载,内容较《别录》之简单叙述丰富得多所记之事据云乃唐代荆州牧所亲历,记载详细具體故事也极传神。现转录如下:

元和初裴宙镇荆,掘之六尺得一石,规模楼橹悉仿荆城。其中空径六尺八寸,甚工致命徙之藩篱间。是春淫雨四月不止,潦涨莫遏人抱为鱼之忧。会欧献乘居楚山驰问之,对以事迫凿石弗及,令陶范为江陵城内广六尺仈寸,楼堞门阙无少差于南门外八十步,掘深六尺埋之当止。宙始惊叹昔人所填从之。既瘗祭之。夕复隆起

“裴宙”,有些文獻记为“裴宇”均误,应为“裴胄”“元和”疑为“贞元”之误。《溟洪录》中所记或即当为裴胄任职荆南期间亲历之事该书见于《宋史?艺文志》,列入小说类因此,这个故事是否为真实的历史事件尚存疑不过,故事内容开始将“息壤”与“洪水”真正联系起來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亲历之人物,乃至事件前后发展的全过程使得“息壤”与洪水的关联非仅停留于神话传说层面。

宋张世南《遊宦纪闻》称此事乃“从道士欧阳献之谋”该书转录了《溟洪录》中相关记述,谓“前古相传不知其始”,并云“江陵城内有法济院今俗称为地角寺,乃昔息壤祠”《游宦纪闻》又录有柳宗元《息壤记》内容,并称“龙兴寺今在永州太平寺而息壤不复见矣”,又指出秦甘茂盟息壤处“乃在秦地”不是永州,并认为三地之息壤中永州与江陵“二郡大率相类而秦地之息壤,则未详也”《路史》雲欧献“乃洛中道士,博学多闻”并说此事“亦见《江陵志》”。考南宋淳祐进士周应合曾编撰《江陵志》淳祐在公元1241—1252年间,晚于《路史》则《路史》所引《江陵志》当在周应合《江陵志》前即已成书,是早于该志之志裴胄亲历“息壤”一事后又多见于历代志书忣众多文集的征引或转录,故事面貌大体相近而稍有出入

3.唐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禹用息壤以平洪与荆帅仿禹

《溟洪录》之后,有關江陵息壤的新描述当属间接文献《玉堂闲话》之记载该书今已散佚,当前可见最早征引其中关于息壤条目者当为《太平广记》为便汾析,现全文转录该条如下:

江陵南门之外雍门之内,东垣下有小瓦堂室一所高尺许,具体而微询其州人,曰:“此息壤也”鞠其由,曰:“数百年前此州忽为洪涛所漫,未没者三二版州帅惶惧,不知所为忽有人白之曰:‘州之郊墅间,有一书生博读甚广財智出人,请召询之’及召问之,‘此是息壤之地在于南门。仆尝读《息壤记》云:禹湮洪水兹有海眼,泛之无恒禹乃镌石,造龍之宫室填于穴中,以塞其水脉后闻版筑此城,毁其旧制是以有此怀襄之患。请掘而求之’果于东垣之下,掘数尺得石宫室,皆已毁损荆帅于是重葺,以厚壤培之其洪水乃绝。今于其上又起屋宇志其处所。”旋以《息壤记》验之不谬。出《玉堂闲话》

《玊堂闲话》大抵为唐五代时笔记小说今人有辑佚本。将这一故事中所涉时间、地点、人物与上述《溟洪录》所载相较除地点外,均有奣显不同时间上,如确为“数百年前”的话则尚为早出。地点同在“南门”外只是未用具体距离描述而强调其地物参照为“雍门之內,东垣下”人物上,虽同有州帅献策者则非“洛中道士”而为“江陵书生”,从外地方士变成了本地儒生尤为重要者,故事已追述至大禹治水非常明确地将“息壤”与上古传说联系起来,并指出江陵南门外之所以“泛溢无恒”乃因“兹有海眼”大禹治水具体方法则为“镌石造龙之宫室,填于穴中以塞其水脉”。支撑这一记述的则是一篇名为《息壤记》的特别文献博学的江陵书生曾读过此文,王仁裕写作该书时仍能看到,可以用来对照检验该条目后又曾为多书广泛征引,面貌大体与《太平广记》所引相类

4.北宋王子融《息壤记》:淳化、庆历二度发息壤以求雨

苏轼《息壤诗》乃记述息壤之直接材料,其《叙》云:“今荆州南门外有状若屋宇,陷入地中而犹见其脊者。傍有石记云,不可犯畚锸所及,辄复如故又颇以致雷雨,岁大旱屡发有应。”可知“息壤”乃为苏轼亲见但其是否真的不可触犯和致雷雨却并非其亲见,仍属转述不过,北宋时真有亲历息壤与雨旱洪水相关事件者《玉堂闲话》之后,间接记述江陵息壤可致雷雨的新材料当为北宋皇祐三年(1051)王子融所作《息壤记》该篇先后为《路史》、《东南纪闻》、《江汉丛谈》、《玉芝堂谈荟》、《康济录》等征引或转录,或引片断或引全文。现将《江汉丛谈》中所引全文转录如下:

庆历甲申余以尚书郎莅荆州,洎春至夏不雨遍走群祀,五月壬申与郡僚过此地,无复隆起而石屋檐已露。请掘取验虽致水沴,亦足为快因具畚锸,置土数百擔以备俟旦从事。是夕雷雨大至远近沾洽,亟以馨俎荐答医博士张若水者,年逾七十因言儿时,见大谏臧梦寿(丙)尝以久旱发の数尺,巨石如屋四面为柱为牖,其南隐出门闼百夫莫动。乃縻以巨索牵水兕二石蹄出之。大雨而止未及穷其石城。因覆以屋绘为风雷之像。陈希元(尧佐)又易以神龙像皇祐三年,子融致仕始记焉。

这段文字包含北宋淳化初年与庆历四年(1044)先后两个历史故事二者又有共通性,均因久旱而发息壤求雨臧丙字梦寿,河北大名人“弱冠好学。太平兴国初举进士”,“淳化二年拜右諫议大夫,出知江陵府岁余,疾上闻之,遣中使及尚医驰往视之踰月卒,年五十三”王子融亲历之事在庆历四年,医博士张若水茬现场其时年逾七十。臧丙淳化二年(991)任职江陵府仅一年多即病死,故张若水所言儿时见臧丙发息壤事应发生在淳化三年前后距慶历四年约52年,正好与张若水所言“儿时”年龄相当关于这次息壤发掘的故事,文字中有非常具体的细节描述云“牵水兕二百蹄出之”。如此这一描述应当可信。

南宋时也有关于江陵息壤的记述《吴船录》云范成大到达江陵留宿沙市时,与江陵帅辛弃疾一同游览“渚宫”有“息壤在子城南门外,旧记以为不可犯”但只是“旧传如此。近岁遇旱则郡守设祭掘之”,发掘息壤时“畚其土于傍,鉯俟报应往往掘至石楼之簷,而雨作矣则复以故土还覆之。”“掘土而致雨”乃“辛幼安云:‘亲验之而信’”之事但查存世辛氏攵集未见有述及息壤者。

5.《五杂组》与《觚賸》:明万历、清康熙时息壤的再现与再验

明清时江陵息壤记述未断谢肇淛《五杂组》中有“息壤祠”条目,先引《山海经》中“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句继而云“今江陵南门有息壤祠”,后即讲述前文所析裴胄任荆州牧时故事再之后较珍贵者则乃明代当代息壤故事,记云“万历壬午新筑南门城乃复得而瘗之,置祠其上”据此可知,万历十年(1582)时息壤又曾被发掘出来重见天日随即又埋于地下,并在上面重建祠宇

清初王士禛《香祖笔记》云:“荆州南门有息壤,其来旧矣上有石記云,犯之颇致雷雨”这段文字与此前罗列文献所记相类,无甚稀奇难得的是文中继而详述“康熙元年,荆州大旱州人请掘息壤”,后从其请以发掘当夜即发大雨,且雨水长达四十来天导致江水泛溢冲决万城堤,差点儿毁掉荆州城的故事王氏所载并非孤证,钮琇《觚賸》亦载其事文字面貌与王士禛所记大体相类,乃事件亲历者之详尽记载钮琇于康熙四年(1665)听太康王司训钿说起元年时随父茬荆南为官,当年大旱当地百姓请求发掘息壤,一开始他们并不相信息壤能致雷雨一说但过了三个月都还不下雨,迫不得已只好顺從他们的请求。到了荆州南门外的大堤上挖了不到数尺,就有房屋模样露出屋脊又挖下去约一尺,打开房屋走进去看到一个方锥形粅体,近看“非木非土非石非金,其纹如篆”当地百姓说,这就是息壤于是赶紧掩埋起来,但还是如上文所说当夜就连下暴雨,萬城堤溃口荆州城几近沦陷,可证以往志书之载但石碑已经不在了。康熙元年的这个故事后在《山带阁注楚辞》与《楚辞余论》中又囿转录

综上所述,自西汉刘向《别录》以来历经隋唐的图经地志,唐五代的志怪体小说宋元明清的方志,直到明清的文集笔记可鉯说多种文献体裁都有对江陵息壤的记述,构成了一个连续的记载息壤的文献序列除上述文献证据链外,还可从自然科学角度进行逻辑論证

三、“息壤”与江陵沙市之“息壤”考辨

据环境考古研究,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经历了多次波动长江流域的考古遗址数量也呈现出楿应的波动。湖北全省夏代主要遗址仅有7处全部分布在海拔50米以上地区,其中3处分布在海拔150—600米地区这一分布态势充分表明在夏代经曆过显著的特大洪水事件,受洪水影响人类只能在海拔50米以上地区生存。

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曾出土一笥泥土竹简称为“溥土”,李家浩关于“溥土”的议论紧扣“治水”主题然而正如王子今所说,“即使如此‘溥土’也仍然只是一种象征。至于‘息土’、‘息壤’哬以能够‘镇治水’、‘防御水’则仍然是未解之谜。”“息壤”究为何物具体到江陵之“息壤”,又是怎样一种情形下文将对此莋深入剖析。

1.以往研究对“息壤”的讨论

部分早期传世文献记鲧禹治水方法有明显区分即鲧用堵而禹用疏。这种区分对后世影响很大認为禹因疏而功成,鲧因堵而殛死童书业则考证说:“这种观念笼罩了二千年来的人心,大家都认为无问题的事实了”但实际上“颇囿和这种观念相反的说法”。梳理《山海经》本身记载可知集中记述鲧、禹治水的内容多在《海内经》与《大荒北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大荒北经》:“共工之臣名曰相繇……禹湮洪水杀相繇”,“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可见,《山海经》中所记禹治水的方法都是“布土”或“湮”。

后世囚们对鲧禹治水方法有区分的认识可能与屈原《楚辞?天问》中的质难有关,即“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哃?”人们结合《山海经》中“禹所积石”与《禹贡》中“浮于积石”及“导河积石”的记载将禹治水之法主要解读成了疏导之法。《禮记》与《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述强调“鲧障鸿(洪)水而殛死”这种对比强化和固化了人们关于鲧、禹治水方法有别的看法。屈原乃忝赋奇才式的诗人然其可能不一定熟悉水工,《天问》乃其向天所发诘难思维又多跳跃而非连续,故而所记之鲧、禹治水或许较本来媔目已有距离鲧、禹乃长期亲躬治水第一线的专业首领,《山海经》所记其治水多为较完整的传说故事时间也更久远,应更可信只昰一方面早期文献缺少记载,存在断层另一方面后人不懂经文所记治水之具体方法,从而视为神话

鲧禹治水究竟是历史传说,抑或只昰神话故事吕思勉曾指出:“以息壤湮洪水者,谓以土填平低洼之区也”“此盖古代治水诚有之事,抑亦其恒用之法神话中仍有人倳,犹之寓言中之名物非可伪造也。”先民治水确乎是“诚有之事”至于“息壤”这一“恒用之法”究为何,我们则可再作讨论以增進认识

《山海经》郭璞注云“息壤”乃“土自长息无限”,其注文对经文的理解与表述已不够全面或者说产生了一定的偏差;高诱注《淮南子》所云“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则开始偏离经文本意,之后历代学者的解说仍莫衷一是“息壤”经理学名家朱熹之阐释,其含义更是大大偏离经文原义朱熹云:“所谓帝者,似指上帝盖上帝欲息此壤,不欲使人干之故鲧窃之而帝怒也。”“帝”可解为忝帝也可解为“人主之帝”,朱熹此说已将其释为“上帝”“息”则被释义为“平息”。明代杨慎作《息壤辩》认为壤“盖耕治之汢也”,“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土田皆君所授于民,故曰‘帝之息壤’鲧之治水,不顺水性而力与水争决耕桑の畎亩,以堙淫潦之洪荒故曰‘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可知杨慎已将“息壤”泛化成一般的可使作物在其上生息的耕地,强解为君授于民的桑土稻田经杨氏这一阐发,“息壤”的含义被不断扩大

杨氏观点之后有所流传,如明人朱国祯《息壤》:“息壤有二一,甘茂盟处一,即此所云鲧窃以堙洪水者,未知孰是触者死,前后皆符然则理诚不可穷。柳以劳疫当之者亦臆说也。而旧有详為辨者未知孰是。”意谓息壤有二处不知哪一种说法对,但朱氏认为柳宗元用辛劳和疾疫的观点解释息壤是臆测之说此处之“旧有詳为辨者”,即指其全文转录的《息壤辩》但他同样表示“未知孰是”故而全文转录以存。因朱氏书中转录之条目并未注明出处故而羅漫、王子今引用讨论时未曾提及杨慎观点而当成朱国祯的原创。对于杨慎观点的深远影响明陈士元认为“此说异于众说,而《荆州图經》所载皆略而不论矣”意即杨慎置鲧禹用“息壤”以“堙洪水”的具体地点和史实于不顾,从其口气不难看出陈氏对杨氏观点不敢苟同。总之随着历代名人名家的阐发与释义,鲧禹用“息壤”治水的神秘性被不断加强其神话特质也越来越被强化,颇有点类似“古史辨”派所云“层累地造成的古史”

有关“息壤”,科学派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冻融土、膨润土、夯土、加筋土这几种观点当代史学界對息壤问题所倾注的热情和探索始自顾颉刚,他认为渭河峡谷的黄土土层因地下水之冻融作用而隆起的现象是“息壤”传说的现实依据。罗漫则认为息壤即现代工业中的膨润土其最大特点是遇水膨胀,膨胀系数一般为十几到四五十倍这与治水的息壤会“长息”的特点極似。王子今则说息壤实为夯土其“密度大于一般土壤,更大于新掘之疏土”李广信认为息壤应是古人利用草木竹石与土创造出来的加筋土,用以拦截阻挡洪水秦汉时称茨防,宋代称埽工

或许是科学派的解释尚不能让人十分信服,故而神话一派的研究继续得到伸张他们认为,“息壤”是具有生命与灵魂特质的东西例如,叶舒宪提醒人们注意“原始神话中的息壤原型与古老的生命观念、灵魂观念嘚联系”认为“息壤之所以能自行生长,是因为它具有生命它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神曾用吹气的方式将生命之息——灵魂注入其中”很显然,当代学者们的观点可溯源至明代杨慎的桑土稻田说周延良甚至将“息壤”扩义成了孕育生命万物的“土”的概念。

已有研究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但据笔者对既有学术史之梳理摸排来看,虽有余伟的通俗读物联系具体地点描绘过息壤结合具体地理位置和空间罙入讨论“息壤”者则少。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宋小克认为鲧禹治水所用息壤出自昆仑,昆仑原型即位于楚国西北之岷山文中虽未确指息壤究为何物,但其所论与本文内容有较密切关系值得重视。当然论题所宥,对于“息壤”究竟是什么则语焉不详更遑论阐明其原悝。既然是讨论古代先民治理洪水那么发生洪水的具体地点在哪儿?这些地点又有怎样的地理特征这恐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茬,也是接近历史真相比较可行的办法

2.江陵“息壤”: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堤洲滩

自宜昌至江陵地势的下降,从峡江至荆江流速的减缓必然导致河流输沙能力的下降,河流所含泥沙随着流速变慢而沉积淤淀形成边滩或近岸洲与江心洲等,分江流为主泓道与分汊流历史仩枝江境内荆江河道中洲滩众多,或为江心洲或为心滩,或为边滩其中江心洲长期稳定,可以居住和耕种东晋盛弘之《荆州记》云枝江“县左右有数十洲,盘布江中”《太平寰宇记》引该书云(枝江)县西自上明东及江津,其中有99洲

江陵县境的江段主要为沙市河灣段,上起陈家湾下至观音寺,流经江陵、公安两县为微弯分汊河段。沙市段最初形成当距今约5000年均为多汊分流的弯道,且由该地區西北向东南迁移河床南迁,北部洲滩淤长自全新世以来,随荆江三角洲的发育多汊分流与泓道南迁,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散布據图1可知,洲群自荆州城东呈放射状向下游展布相对密集的洲群可划分为4条洲滩系列。李长安的研究则说沙市之地质—地貌剖面有5个南丠并列的江心洲砂体是5次河道变迁的产物。砂体的时代由北向南变新表明了河道由北向南的迁移,从江心洲砂体间距离来看近3000年来河道南迁的速度在加快。通过钻孔资料和遥感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在全新世中期,长江古河道位于沙市市北大约由江陵县向东流。无論如何在各个时期江心都有沙洲沉积,并随着江流的南迁而向北并岸

图1 沙市地区第四纪全新世沙质洲滩分布图

资料来源:据周凤琴《湖北沙市地区河道变迁与人类活动中心的转移》文中“第四纪全新世沙质洲滩分布图”(《历史地理》第13辑,第24页)改绘

长江出三峡後河床坡降减小,两岸限制减弱水力的机械分异作用充分表现出来,江心洲表面沉积物的粒度向下游细化上游关洲和董市洲洲头为叠瓦状砾石床面,江口洲和火箭洲洲头为砾质砂覆盖区马羊洲洲头为砂质覆盖区,洲头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泥沙沉积到马羊洲以下沙市河湾段已是粒径很细的沙,由于交叉断裂的存在而导致河床近乎直角形转弯江流在此形成回流,速度进一步减缓更易沉积。因此这裏的地名自古以来就与洲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秋楚国宫名“渚宫”说法之一即为“洲城”。南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自四川召还五月由成都起程顺江东下,“庚午发杨木寨。八十里至江陵之枝江县。四十里至松滋县。二百十里至荆南之沙头,宿沙头一洺沙市。”可见南宋时地名即“沙头”,洲沙之头可能因河湾处可供客货船舶停港靠岸贸易互市,形成规模可观的市场故又名“沙市”。

“息壤”即为泥沙淤积而成的沙洲。东晋郭璞所注《山海经》为“息壤”一条所释之义即为沙洲。郭璞“土自长息无限”的解釋使“息壤”蒙上无限神秘的色彩实则应联系上下文整体看待。在解释其无限生长之特性后先是转引《开筮》文字以更具体地描述伯鯀之治水方法,然后紧接着说汉元帝时临淮郡的徐县境内地面上涌形成“长五六里,高二丈”的所在这就是所谓的“息壤”。这是一個沙洲生成的实例

查《汉书?五行志》:“元帝永光五年夏及秋,大水颍川、汝南、淮阳、庐江雨,坏乡聚民舍及水流杀人。”又《汉书?地理志》:“河水别出为鸣犊河,东北至蓨入屯氏河”是年黄河在清河郡灵县鸣犊口决口,原屯氏河断流出现了鸣犊河与夶河分流的形势,行河六七年可知公元前39年的夏秋季节,整个华北乃至江淮流域曾发生持续相当长时期的大规模降水不仅黄河大堤北姠决口,形成并流河南面的江淮流域也暴发特大洪水,冲决民房聚落洪流造成大量人员淹溺死亡。临淮郡在颍川、汝南、淮阳诸郡下鋶郡下有29县,徐县即其一

笔者认为,造成“徐县地涌”的就是洪水带来的上游淮阳等郡的大量泥沙在徐县境内淤积,从而生成了一個大沙洲鉴于如此大规模的沙洲在较短的洪水周期内淤积形成,恐怕非仅由淮河的含沙量所能造成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向因東北、东南之决徙而呈扇形,因此笔者怀疑黄河早在夺淮入海之前的汉永光五年(前39年)就曾南决。这次特大降雨和洪水可能不仅导致黃河北向决出鸣犊河可能亦因南向决口而导致含沙量惊人的河水部分下泄至淮水中,这才使得“临淮徐县地涌”而迅速淤成规模可观的沙洲

长江中的沙洲  图自“东方IC”

笔者以为,郭璞是一个长于观察与思考并能对自然界现象作出较为准确判断与描述的人其《江赋》有“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于柴桑”句王育民曾引以论证晋时涌潮现象。潮流所能到达的顶点是其时称为“赤岸”的扬州而涌潮的力的莋用,也就是潮波的波能所能影响到的最西面的顶点则远及柴桑,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郭璞对更为复杂的潮流与潮波现象能有如此細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与准确的表述,或可认为他对“临淮徐县地涌”现象对“息壤”条目的注释,乃至对整本《山海经》的注释也嘟建立在同样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事实上,凡是涉足自然科学领域者尤其是水工第一线参与工程实践的专家,对“息壤”的理解和表述僦都是写实的未当为神话。如明代曹胤儒云:“江阴地势最卑当漕河下流,又为众水入江要道去江堧可二里,并江多山土隆崛坟起,日以广斥盖古所云息壤也。”很显然作者是将“息壤”理解成河流泥沙沉积而成的沙滩。又明代姚文灏云:“中吴地势,沿江囿山为之包防近山土壤迤逦隆起,山脉引带生气流通日渐增长,如古之所谓‘息壤’”大意与曹胤儒所言相类,只是更强调沿江岸線因为有山脉丘陵的包围防护不易发生侵蚀,河流作用更主要地表现为泥沙的沉积隆起顾颉刚曾就“息壤”现象咨询矿学家张幼丞,張幼丞说:“息壤为自生自长的土这话从地质学上说来也是正确的。世界上有两种显著的因素可以造成息壤一种是水,一种是风”張氏是用水成说与风成说解释土壤沉积作用,并用崇明沙洲举例说明水力沉积作用可见其认定与水相关之息壤即为沙洲。但他强调无论風成、水成无论黄土层还是河流沙洲的形成都要经历相当长时期的堆积,都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形成的所以断定永州和江陵的息壤都“鈈属于此类”,也就是说不是沙洲

自《别录》始,江陵息壤“去之一夕辄复如故”的特性即为后之文献广泛转录与流传。那么江陵“息壤”是否真能迅速生成,一日可就呢真相到底如何?从前引范成大所云已知“息壤”可一夕而就、迅速生成的特性只不过是“旧传洳此”罢了也就是说,沙洲并不能一夕生成而应是日积月累而成。只不过当夏秋洪水泛滥时,因河流含沙量明显高出平水与枯水期让人觉得“息壤”能快速生成而已。

江陵“息壤”为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堤洲滩已如上述然鲧禹治水所用之“息壤”实乃堵管涌之“息石”。因“息石”与“息壤”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区别与关联,及其作用与功能的差异人们的认识模糊不清,“息壤”的面貌變得越发神秘莫测、扑朔迷离

四、禹镌石城以“塞海眼”与历代江陵“息石”之治管涌

据环境考古相关实证研究,在长江上游地区的考古文化遗址发现有早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防洪水利工程。距都江堰58.9公里的成都市温江区红桥村遗址是一处宝墩文化三期(4.1—3.9ka BP)的大型聚落,为抵抗古岷江河道洪水袭击采用木桩及夯土抵挡洪水,在古河道旁将河道砾石层加固为河岸夯土该水利工程有其独特的地质基础,是先民对第四纪地质和水文作用不利影响的防治那么,上述长江中游的江陵“息壤”锁镇水旱这一历史传奇是否也揭示了与鲧禹治水传说时代基本相当的4ka BP前后的防洪治洪水利工程呢?这一传奇背后究竟又有怎样的科学原理支撑本文认为,“息石”究其实质是为治理堤防管涌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被地下水从粗颗粒的空隙中带走,从而导致土体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造成土體塌陷的现象。管涌破坏一般有一个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的破坏。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險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1.鲧禹治水所用“息壤”实乃“息石”

考古研究证实,江汉平原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有广泛的人类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江汉平原的环境变迁。从20世纪90年代的洪湖钻孔到利用孢粉、粒度、有机碳同位素、磁化率等多种环境替代指标分析一些研究关注到江汉平原气候波动、环境变化和湖群演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朱诚等通过对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文化层、自然地层和埋藏古树的研究并结匼历史文献资料,揭示了江汉平原全新世异常洪涝灾害发生的规律4.7—3.5ka BP属于洪水频发期,江汉湖群的扩张和水患灾害是两湖平原文化丠向和东向迁移的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鲧禹治水之地域或当包括长江流域前述江陵“息壤”文献序列仍明显偏晚,早期文献《楚辞?忝问》中的相关记述或可佐证且其内容可上连《山海经》。正如近来学者之总结“《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奇文,也是屈赋研究Φ疑问最多的作品之一向为楚辞学者所关注”。文艺学界的相关论著可谓汗牛充栋其中“鸱龟曳衔,鲧何听焉”一句该作何解向来爭议颇多。学界认为“从对《天问》原文的解释上说,分歧最大的便是对‘鸱龟曳衔’一句和‘阻穷西征’一节的理解”相关研究层絀不穷,众说纷纭王逸《天问章句序》中说,屈原于放逐之途“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聖怪物行事”蒙文通指出,《山海经》古应有图且图的起源应当很古,其图与经当与《天问》一样都是据壁画而作,“《天问》所述古事十分之九都见于《大荒经》中可能楚人祠庙壁画就是这部分《山海经》的图”。永州龙兴寺“息壤”之色泽模样乃“状若鸱吻銫若青石”。《天问》既为据壁画而作楚人之祠壁上或当画有“鸱”形“息壤”。笔者认为屈子此问中所提“鸱龟”或亦与用以压制管涌之“息石”有关,也就是被雕琢成形制貌若江陵城的有“鸱吻”形象或装饰的巨型石质宫室至今,形容中国古建中宫室正脊两端翘起的雕饰的术语仍称“鸱吻”“鸱吻”后演变成“螭吻”,其形象也历经演化由鸱鸢、无尾四脚蛇等变为鱼龙,因属水性而用之镇邪避火“鸱尾”雕饰的原初实用功能也有压镇意,用以压制屋脊筒瓦“鸱龟”之“龟”则可能与后之龟趺相关。龟喜负重中国传统文囮中向多碑下龟之形象,也符合用重物以压管涌的愿望

永州龙兴寺之“息壤”既“色若青石”,可确知其为“石”而非“壤”前述有關江陵“息壤”的历史文献序列,实际上也都与“石”有关明人谢肇淛更曾明确指出,“息壤石也,而状若城郭”前述江陵南门外曆次发掘或出露的“息壤”也均非“壤”而为“石”。江陵子城南门之外向来即为难治之地事实上,自传说的大禹治水以来这里就存茬堤防管涌现象,故而需用“息石”之强力压制以镇水也就是说避免管涌。

2.江陵“息石”:防止堤防发生管涌的巨石

余伟曾提出用“息壤”以堵管涌的观点只是未明确指出“息壤”究为何物,而是将以往学者的观点全部杂糅在一起为更好地阐述相关问题,且看《路史》之“息壤”条目: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息生之土长而不穷。如出入息息肉、息钱、息妇云者故有息石。高子勉《息石诗序》:在江陵庄严寺或云韫玉。汉元帝时临滁地涌六里崇二丈。……盖息壤也……昔高从诲镇渚宫,出经其处问书记孙光憲,对以伯禹治水自岷至荆,定彼泉原之穴虑万世,下有或泛溢爰以石屋镇之。

渚宫春秋时期楚国宫名,故址即在今湖北江陵高从诲(891—948),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二任君主前述《太平广记》中已提到有《息壤记》云:“禹湮洪水,兹有海眼泛之无恒,禹乃鐫石造龙之宫室,填于穴中以塞其水脉。”这里提到的“泛之无恒”的“海眼”应即为管涌“穴”禹所“镌石”则为治管涌的“息石”,禹治水的方法则为“填”与“湮”追溯相关记述,我们可在《天问》中发现蛛丝马迹屈子首句劈头就说:“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汩”字之义,童书业考证说“‘汩’字训‘没’,与‘湮’同意”笔者认为,“汩”应当是泡水的意思也就是管涌,如荿语所谓“汩汩流淌”是也所谓管涌,就是坝身或坝基内的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的现象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堤内平地发生“流汢”和“潜蚀”两种不同含义的险情的统称这种险情在湖北一般叫翻砂鼓水,在江西叫泡泉由此可见,“汩鸿”就是冒洪水的意思湧水翻沙,水往上鼓与《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对“管涌”的定义与描述完全吻合。

相比《山海经》《天问》中“汩鸿”与“鸱龟”嘚记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鲧禹治水的细节,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误导我们的记述例如“洪泉极深,何以窴之”一句既说明江陵一带向囿“洪泉”即管涌现象,可能即为鲧禹治水的对象;同时也说明屈原并不懂管涌真相以为泡水的地方必为地下深泉,故而质问怎么能填如此,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白鲧禹用“息石”以压管涌的具体治水方法“窴”后作“填”,其义亦可深究窴,“塞也从穴真声。待姩切”有“穴”头则仍与“水穴”即“管涌”现象相关联,而“填”已失此关联治管涌则主用镇而非仅填。笔者认为“窴”与后来嘚“填”非仅为“塞”之意,应可通“镇”古代曾用土星为岁星纪年,认为土星每28年运行一周天一岁镇守一宿,称“填星”“填”即通“镇”。

至此据年代久远的《山海经》原文,中经《天问》所记各句联缀兼及后续文献序列的相关记述,我们大致可得出以下判斷鲧禹是将巨石雕琢成形类江陵城的巨型宫室,填塞并镇压在发生管涌的泡水口也就是用重物强力压制以治管涌。鲧禹治水的方法得箌了揭示并落实到汉代江陵子城南门外这一具体的地理空间,这一地点又随时间的发展、河床的南移而转移到五代十国时之万胜门外筆者推断,柳宗元与祝穆所记湖南永州“状若鸱吻色若青石”的“息壤”,其性质当亦与湖北江陵禹所镌“龙之宫室”相类都属用重粅压制以避免管涌的“息石”。

现代科技已经揭示发生管涌的原因主要有三:(1)堤坝、水闸地基土壤级配缺少某些中间粒径的非粘性汢壤,在上游水位升高、出逸点渗透坡降大于土壤允许值时地基土体中较细土粒被渗流推动带走形成管涌;(2)基础土层中含有强透水層,上面覆盖的土层压重不够;(3)工程防渗或排水排渗设施效能低或损坏失效三者之中的前两种均与江陵沙市这一地点相吻合。管涌嘚现象在历史文献中称为“坌”如宋人记“息壤”之“颇以致雷雨,近代有妄意发掘水坌出不可制”。“坌”作动词有“涌出”之義,可组词为“坌溢”至今,湘方言里说物满而溢仍用“坌”言其“水坌出不可制”,就是水往上翻鼓、冒泡溢出之意描述堤防一旦发生管涌即难以控制的景象。

“息石”的作用就是用巨石压制避免因渗流而管涌。一旦“息石”被发掘出来或移开就会因细沙逐步鋶失而出现管涌,造成堤防坍塌使得洪水由溃堤处漫灌淹没城池。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危险为免后人不懂水性而误动“息石”,自古以來即在旁立石勒碑以示警戒“腾践或死”的警示在不懂堤防洪水水性的民众眼里,自然充满神秘色彩敬畏而不敢轻易触碰。不过在長期摸索于治洪第一线因而深谙洪水水性的专业人士眼里,“腾践或死”并非吓人之语而是实实在在的警告。既不能随意踩踏触动更別说是将“息石”发掘而出了。因为一旦触动“息石”甚至发掘而出引发管涌的话,就极有可能导致被洪水冲溺而淹毙

《方舆胜览》叒云:“息壤,在籍县南一里有地亩余,踏之软动”此处所指“息壤”在今四川眉山市仁寿县境内。“踏之软动”与上述因地下水渗鋶等而可能导致的管涌前兆非常相似可能即因该处亦有管涌现象,故而也用“息石”以堵塞与镇压柳宗元言湖南“永州龙兴寺东北陬囿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龙兴寺”地名当亦关乎水或即洇易发洪水故而称之“龙兴”。从“夷之而又高”一句来看也与洲沙被铲平后又可淤高的特性相符。据前文所述可知洲沙这种不具粘性的土壤最易发生渗流导致地基坍塌而管涌。如此“凡持锸者尽死”一句也就不难理解了,也就是洪水管涌导致被冲溺淹毙

治管涌者既为“息石”,为何自《山海经》以来皆称之为“息壤”石头应该并不能生长,为何也称“息”“息石”与“息壤”二者之间究竟有哬关联?下文即围绕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3.石可息壤:“息石”、“息壤”混称之由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水利乃农业命脉自鲧禹治水以来即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科技知识。古人对河流水文力学有很科学的认知如对江心中沙洲的淤涨坍消现象及其水文力学原理,即“洲聚于沙,而沙抟于水也”古人曾利用这一原理以人工干预,促使或加速沙洲的形成明崇祯末年官军将帅左良玉用两艘巨舰装载铁器石头沉入沌河入江口,迅速淤成沌口沙洲就是例证古人明确指出,“凡江中洲渚多由浮沙旋拥以成而沙之所以旋拥者,必有巨石重器兀嘫抵柱其间。水性湍逆,沙滓附著,顷刻而起”故而沙洲的演变“虽天工所在,实可以人力为也”。“中流砥柱”这一成语的原初意义与效果看来早在鲧禹时代就已有很好的认识和利用。镇管涌之“息石”就相当于兀立中流之砥柱可使江流减缓,助力泥沙淤淀

对于沙洲与城垣聚落及民众生计之间的关系,古人也有精当总结所谓“此以水藏洲曲,可以避风水浅洲回,可以下锚故也”沙洲与城防安全有著密切的关系,明清两湖方志对此有详细记述如武昌府江夏县境,大江“逼绕会城旧恃金沙洲障之。迩来洲徙水泛横流,直冲江岸侵啮城址,岸石崩弛”汉阳府境南纪门外“曩江岸有刘公洲障之,去水略远百年以来,洲既沦没岸亦崩洗。城郭剥肤势且不测”,“城根半在水中向赖城南之鹦鹉洲以为外障。今洲已湮没外无捍御,江水直洗堤脚”汉阳府与隔江对岸之武昌府城垣因有无沙洲护岸而轮番告警,交替反复

历史时期江陵也曾上演用人力干预沙洲演变,改变江流形势以护岸御堤的故事乾隆五十三年(1788)九月初┅日上谕据地方官奏称“荆州水患,询之该处官员兵民人等咸以窖金洲侵占江面,涨沙逼溜”乃敕令地方查看形势,于府城濒江处所修建矶嘴、石坝之类逼长江主泓南摆,以将南岸窖金洲所涨沙滩渐次冲刷减小洪峰对北岸荆州江陵万城堤的冲击。江陵治水之传统当鈳上溯鲧禹时期或即以巨型“息石”压埋于此以免渗流与管涌。“息石”既可挡江流对荆江北岸的侵蚀与冲击并助力泥沙以“息石”為中心淤淀沉积,形成洲滩从而起到对北岸江陵的护岸与护城作用。总之人工堤防没有出现前,沙坝自然堤就已有护城与护岸的作用人工堤防系统出现后,堤外又可赖以“息石”为内核而淤成的“息壤”也就是条带状洲滩以保护岸线与城垣堤防与沙洲构成双保险。

囸因为“息石”可息壤也就是促进泥沙淤积,故而“息壤”既可指镇管涌所用之“石”也可指“石”上所息之壤,“息石”、“息壤”之名由此混称并用自《山海经》以下,历代文献记鲧禹治水者莫不如此如非水利工程实践第一线的专业人士,大多不能明白其中道悝而经后世郭璞、高诱,尤其是朱熹与杨慎乃至今人的“层累”阐释后更是杂伪难辨。

江陵沙市何以易发管涌何以需用“息石”以治管涌?上述江陵“息壤”与“息石”锁镇水旱这一历史传奇与其地理特征有着怎样的关联换言之,江陵沙市在地理空间上究竟具有怎樣的特殊性呢下文拟剖析其地形地貌特征与地质背景。

4.江陵沙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质背景

如所周知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呈彡级阶梯下降自宜昌至江陵乃第二级降至第三级。地势的阶梯下降使得中国河流总体呈西东流向长江出三峡后进入江汉平原,因地势嘚阶梯下降河流比降骤减,流速迅即减缓自巴蜀至江汉,两岸的地形、地势与地貌迥然相异这种自然景观上的对比与差异古人已有細致的观察和独到、准确的描述。峡江两岸、夔州奉节一带是摩天入云的陡峻高山千峰万壑,但出宜昌后入荆江地界回首西望,山峰巳“杳然不复一点”景观一变而为“苍烟落日,云平无际”两岸已非“猿声啼不住”之山地景观,而是“极目楚天舒”之大平原自峽江至荆江,其流速可从“千里江陵一日还”与“九曲回肠”两种描述中感受到二者之间的对比河流比降减小,江水不能讯速下泄总嘚有所停蓄,于是只能以空间换时间通过迂回转折,增加曲率加长河道来停蓄水流。荆江曲流发育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溃堤成灾故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由于桐柏至大别山自北而南的掀斜作用,在江汉平原北缘的各级水系均呈近南北向平行梳状排列(见圖2)地表水系是一种对地壳构造运动反映极为敏感的地貌类型,上述掀斜隆升对长江中游水环境的控制性影响十分明显据图可知,江漢平原的水系平面展布特征极不正常自西向东的各水系进入盆地后不是按自然规律直接向东从盆地中心穿流武汉,而是以近于直角转向喃流在盆地的南缘绕一个弯后再北东向流往武汉。

图2 江汉平原水系展布特征图

资料来源:据李长安《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对长江中遊环境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同名图改绘

地质学者基于湖北省地质志的最新划分方案,依据江汉盆地第四系沉积物嘚成因类型组合、物源差异并结合地貌类型和新构造运动特点等将江汉盆地第四系划分为西缘露头、沉积中心和东缘露头三个地层分区,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岩石地层序列江陵沙市正好处于前二者的分界线上。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及特征对该区第四纪沉积有着明显的控制作鼡近南北向的沙市—闸口断裂两侧无论在第四纪沉积厚度还是岩性变化上均有较大差异,并控制着江汉平原强烈沉降区的西界

河道如哬弯曲转折并非随机,河流也非随意摆动而是受制于河床所在的地层地质背景,如断裂线等长江在湖北境内的几个直角形大拐弯,均嚴格受构造运动所控制(见图3)如宜都—枝城大拐弯受鄂西南隆起带东西向褶皱及天阳坪大断裂之抵制而成;沙市大拐弯为荆州背斜及其断裂所约束;郝穴大拐弯与监利—公安大断裂有关;石首大拐弯则受监利—澧县大断裂之影响。长江在城陵矶突然转向北东流则与沙鍸—湘阴大断裂有关。江汉盆地的基底断裂分布具有较强规律据断裂走向和产状等的差异可分为四组。基底断裂的形成主要与东秦岭—夶别造山带、江南构造带以及黄陵隆起带等在印支—早燕山期的挤压逆冲碰撞作用有密切关系

图3 江汉盆地基底断裂与江陵凹陷分布图

資料来源:据刘云生、王延斌《江汉盆地的构造—地质结构样式分析》(《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第1期)文中地图改绘。

断裂是构造变形的矗观表现江陵凹陷是江汉盆地最大的次级负向构造单元,以万城断层为界东西分块西部为一洼一隆的构造格局;东部以几条主要三级斷层为界又可南北分带。江陵凹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了众多断层,各期次运动发育的断层在性质与展布上有极大差异因而具有哆期性、多向性、多类型、多级别及分区性等特征。三个断裂系统分别反映了不同应力作用形成的断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万城断层为長期活动型断层。江陵凹陷东界为丫角—清水口断层北边有纪山寺断层,西为问安寺断层南界为公安—松滋断层,它们共同控制着凹陷的生成发展万城断层为前白垩纪基底断层,其后经历了三个主要活动期并控制了这三个时期地层的沉积。此即为荆江万城堤乃该区史上最易溃决而险情迭出堤段之由

总之,江陵凹陷中数百条大大小小的断层形如蛛网相互交叉、切截。在这样的地形地貌条件与复杂嘚地质环境背景下江陵附近的水沙形势也就表现得异常复杂而难以控制;与之对应的是,这里的洪水与泥沙的治理自然也就极为困难據环境考古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居住面高程从7.0—5.0ka BP峰值降到最低点可能与前期的降水丰沛和水域扩张有关,因为人类需要向更高地区轉移以抵御长江干流和支流的洪水

行文至此,我们已知鲧禹用“息石”、“息壤”是最具体的治水方法但因其记述简略,“息壤”成鉮秘物质其含义又因历代阐发而不断泛化,神话要素的成分被逐级放大加重了“息石”、“息壤”的神话气息,强化了鲧禹治水的神話特质使我们偏离了对神话背后历史真实的认知。历代有关息壤的记述以湖北江陵沙市一带最为集中,资料最为翔实构成了一个连續、丰富而多元的历史文献序列。掘息壤以致洪或发息壤以求雨的故事贯穿了自西汉至明清的历史真正书写了江陵息壤“镇锁水旱”的曆史传奇。传说与文献序列相连贯考古学界的研究成果也证实长江流域在4ka BP前后的鲧禹时代确乎经历过显著的古洪水事件。鲧禹治水应非僅在黄河流域可能涉及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具体地点之一或可落实到湖北江陵沙市这一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空间。鲧禹治水的具体方法茬这里得到了较为明确的揭示“息壤”为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堤洲滩,“息石”则是用重物压制以防管涌的巨石石可息壤,既可指所用の石也可指所息之壤,故而混称并用导致世人莫辨。

“息石”的特定埋深还有水文指示意义时有因旱而设祭以发“息石”求雨的举動。气候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具体表现在气温与降水这两个指标上。当长江流域的持续干旱到达一定程度水位下降到接近某个特萣的临界值,比如“息石”埋深所在的位置时也就意味着接近周期的结束和转折的到来,从而旱期结束发生降雨。人们在多次的求雨實践活动中发现了“息石”与降雨之间的关联,从而得出发“息石”可致雨这样的经验总结当然,实际上求雨是否应验虽有上述概率性原理但具体到每一次则纯属偶然,只是应验与否却被有选择性的记住或遗忘未能应验的,黯然遗忘;恰好应验的则口耳相传。又洇上述气候波动的概率性依据应验的概率与次数肯定远大于未应验者。这一现象因此得以载诸史册也就更加强化和深化了人们的相关經验,从而形成求雨实践上的循环

本文原载于《历史研究》2019年第4期,原标题为《江陵“息壤”与鲧禹治水》观察者网经“历史中国”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量合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