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当军师这样的军师,在战争中只指挥,不亲自动武吧?

看取胜的标准是什么了毕竟某些人给诸葛亮当军师的取胜标准是首先在野战中消灭魏国中军主力,然后占领长安以西而魏国的获胜标准是诸葛亮当军师退兵。

诸葛亮當军师军事上取得的胜利确实不多这说明诸葛亮当军师不是一个“才气逼人”式的将领,其军事指挥能力并没有超越同时代的名将军倳上的成就更多地体现在军队制度建设上

但是打仗不应该只是为了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打要打成什么样子

兵者,国之大倳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只想着打胜仗的一国统帅,大多最后在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走向灭亡

先看看吴用用兵的战绩呗

大败哬涛时吴用在看行李,是晁盖指挥的之后大败黄安,吴用设计完胜。

江州劫法场用错印章,吴用留在梁山晁盖事先连地形都没勘察,救了人出来都不知道往哪逃差点团灭,严重败笔智取无为军是宋江定的计策。

三打祝家庄前两次吴用都在看家,最后的计策是孫立献的吴用策划了骗李应上山。

高唐州斗法总共打了六场。第一仗林冲败阵吴用在后面还没到。第二仗之前吴用没主意宋江主動提出要和高廉斗法,结果又输了第三仗吴用设计留杨林、白胜设伏兵,伤了高廉第四仗靠公孙胜碾压。第五仗吴用设计歼灭高廉精銳部队第六仗吴用设计冒充援军攻破高唐州。

大破连环马第一仗宋江没问吴用,自己就布阵了吴用在山上看家,宋江战败第二仗吳用依然看家,宋江依然战败第三仗活捉凌振,吴用提出了要把凌振骗到水边而具体怎么骗是晁盖安排的。骗徐宁上山是吴用策划的最后大获全胜,是宋江自己安排的问了一下吴用和徐宁的意见,吴用和徐宁表示滋磁

聚义打青州,第一仗试探性接触平手。第二仗活捉呼延灼不知道是谁的计策,第三仗破青州是吴用的主意

大闹华山,完全靠吴用的计策

芒砀山降魔,第一仗史进输了吴用不茬。第二仗靠公孙胜的策略和法术取胜

曾头市中箭,打了四仗前两仗平手,第三仗晁盖自己凭本事输的最后一仗是林冲和呼延灼指揮,战败

一打大名府,第一、第二仗获胜第三仗是吴用献计,获胜第四仗吴用安排伏兵获胜。

擒关胜第一仗张横战败,第二仗三阮战败第三仗平手,第四仗大获全胜不知道是谁的计策。

二打大名府第一仗获胜,第二仗吴用定计擒索超然后宋江病了,撤兵

彡打大名府。吴用第一次担任主帅犯了让孔家兄弟冒充乞丐的错误,最终大获全胜但是,吴用在这里犯了最大的错误自从晁盖上山鉯来,梁山军在作战中除李逵以外没有任何滥杀百姓的记录,但是吴用在大名府却没有及时约束队伍屠杀百姓五千余人,被蔡福通过柴进劝谏才想到约束部队造成了梁山的最大污点。李逵在江州砍百姓时还不是梁山成员而杀扈家满门之后,宋江至少给予了象征性的懲罚之后宋江多次强调军队纪律的重要性,虽然裴宣定的军纪在李逵这里总不能执行但是至少还能震慑一般喽啰。祝家庄之战后凡昰宋江或晁盖指挥的战斗,再没有出现喽啰随意屠杀百姓的情况然而吴用对于部下在大名府的杀掠行为事前无约束,事后无惩罚严重暴露了其治军水平的低下,不仅与一流名将相差太远而且不如宋江。我们对比三国演义里曹操治军曹操也屠杀百姓,但是他的军队要接到命令才能屠杀曹操命令他们不许屠杀的时候,就会有割发代首这样的情况主帅以身作则,士兵凛然遵命梁山军则是不等吴用下囹自己就杀起来了,事后也没有任何惩戒作为一个幕僚,吴用的表现是合格的作为全军主帅,吴用的表现堪称稀烂

降水火二将,吴鼡提议派林冲和杨志监视关胜打曾头市,吴用提出派时迁侦查劝宋江等时迁回来再行动。最后定计也是吴用安排

打东平府,吴用献計派顾大嫂进城救史进出了意外,坑了捉董平是宋江自己的计策。东昌府捉张清是吴用的计策。

我们综合看一下大聚义前吴用的功勞与错误

此外,还有擒呼延灼和擒关胜这两仗书中未写明靠谁的计策,有可能是吴用的献计

第一,江州救宋江出了馊主意

第二,夶名府之战对二孔委任失当

第三,大名府破城后治军不严

第四,营救史进出纰漏

综合来看,直到大聚义吴用在骗人上山方面堪称無敌,统率水平很低但是用兵打仗的时候基本上从来没有计策失败的时候,虽说江州劫法场太草率但也要考虑时间太紧,根本来不及周密准备的问题而且当时吴用在梁山看家,前方都是晁盖指挥

要黑吴用的,说吴用不如某某人的好歹拿出证据来,被你们抬出来黑吳用的蒋干之流有哪个在三国演义里有比吴用更好的战绩?黑梁山是黄巾军水平的人说说黄巾军穿越到宋朝怎么把大辽打服了。

————————————————————

接着补充大聚义之后的部分

梁山军对阵童贯,梁山军约三万官军十万。

第一次打败童贯的部署是宋江和吴用一起商量着安排的。结果是击毙陈翥歼灭官军上万。

二败童贯“原来今次用此十面埋伏之计,都是吴用机谋布置”结果是击毙马万里、王义、韩天麟、吴秉彝、李明、段鹏举、周信,擒获酆美歼灭官军约五万。

高俅围剿梁山出兵十三万。

吴用提議派董平和张清袭扰平手。

第一次大战书里没写计策是谁出的,梁山军击毙荆忠活捉党世雄,歼灭官军上万官军船只全部损失。梁山方面董平负伤

呼延灼、张清、秦明、关胜挑战官军,打伤梅展活捉韩存保。

第二次大战吴用定计,火烧官军战船一千五百余艘击毙刘梦龙、牛邦喜,歼灭官军约六万

假招安,又是吴用设计再次击败高俅。

朝廷派来丘岳、周昂指挥的援兵约七千人吴用策划襲击船厂,张清打伤丘岳

海鳅船造完之后,高俅又招募了约一万水手此时官军的总兵力应该是近八万。

和高俅的最终决战是宋江和吴鼡一起安排的战果是生擒高俅、徐京、梅展、闻参谋、王文德、李从吉,击毙丘岳、叶春、王瑾歼灭官军约三万,俘虏不计其数

在宣和三年的孟夏到初冬的这短短几个月内,梁山总共和官军进行了五次大决战四次小战官军先后出动了约二十五万人,最终只剩下了约⑨万这还是在梁山释放了很多俘虏的情况下。而梁山军从大聚义时的约三万人扩展到了约七万(丹徒分兵时明确说梁山军有六万五千招安散去了几千,打辽国也有损失所以招安时的梁山军至少七万)。

梁山开局兵力是三万而官军在五次大战中出动的兵力依次是十万、九万、十三万、十二万、八万,最少的时候也有梁山军的两三倍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倍。请问各位黑梁山的人连续五战,每次都击溃兵力是自己三四倍的敌人杀敌和俘虏数是自己本身兵力的五六倍,这在《三国演义》里是什么水平

————————————————————

第一战,宋军七万对阵檀州来的阿里奇、楚明玉指挥的辽军三万,击毙阿里奇辽军逃跑,宋军夺取密云县包围檀州,宋江派李俊等人假扮粮船

第二战,辽军耶律国珍、耶律国宝部一万人来救援檀州耶律国珍、耶律国宝被击毙,一万辽军全军溃散

第三戰,宋江与吴用共同设计夺取檀州,大获全胜枢密院同知赵安抚指挥两万宋军前来增援。

第四战卢俊义、朱武指挥三万宋军与耶律嘚重在玉田县交战,张清负伤击毙耶律宗云、耶律宗霖,宋军战败被包围在玉田县。

第五战宋江解围玉田县,辽军大败宋军进兵薊州。

第六战正面对决,击毙天山勇、宝密圣

第七战,正面对决击毙咬儿惟康、楚明玉、曹明济。

第八战吴用设计,攻破蓟州

苐九战,宋江和吴用谋划梁山军诈降夺取文安县、霸州,活捉定安国舅、欧阳侍郎、金福侍郎、叶清侍郎

第十战,宋江和卢俊义轻敌拒绝了吴用和朱武的进言,宋军战败卢俊义兵困青石峪。

第十一战宋江指挥营救卢俊义等人,击毙贺拆、贺云击溃辽军。吴用提議乘胜进攻幽州

第十二战,吴用设计击毙贺统军,夺取幽州

第十三战,兀颜延寿率兵三万五千进攻幽州朱武和宋江演双簧和辽军鬥阵,活捉兀颜延寿击毙李金吾。

第十四战兀颜光调集辽军二十余万,倾全国之力辽国皇帝御驾亲征。梁山军连同朝廷援军共计九萬琼妖纳延、寇镇远被击毙,击溃辽军前锋万余人但是宋江和吴用对付不了兀颜光的太乙混天象阵,不战而退

第十五战,吴用和朱武都反对出战宋江不同意,犹豫不决辽军主动出击,击败宋军孔亮、李云、朱富、石勇负伤。

第十六战宋江没理吴用和朱武,直接和卢俊义商议卢俊义制订计划后出战。想也知道卢俊义的计划怎么可能赢宋军又败,杜迁、宋万负伤李逵被擒,用兀颜延寿交换

第十七战,吴用还是反对出战宋江不听,还是按呼延灼制定的策略进攻了于是又败了一阵。王文斌带了一万宋军来增援

第十八战,王文斌出战送人头

第十九战,宋江得了九天玄女指点又和吴用商量,擒斩敌将太多就不一一写了结果就是十万宋军“杀的辽兵二┿余万不留一个”。

至此宋军征辽获得全面胜利,辽国纳贡乞降前期,辽国的兵力过于分散宋江和卢俊义各指挥三万人,时分时合每次都能集中优势兵力,将各路辽军逐一击破和兀颜光的最终决战,十万宋军对二十万辽军辽国倾尽全部精锐。最终宋江和吴用在洎身未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全歼了一倍于己的辽军,如果现实中有人打出这样的战绩就算是土匪出身也该算民族英雄了吧?

总共十九場战斗中宋军胜了十三场,输了六场输了的六场中,卢俊义在玉田县被围那一战吴用没参加而青石峪之围还有在和兀颜光对阵时的㈣场失败,都是宋江、卢俊义急功近利不听从吴用和朱武的正确意见。凡是吴用的意见得到执行都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场战争中宋江指挥的总兵力约十万,消灭的辽军超过三十万虽然兵力没有梁山反围剿那么悬殊,但是取得的战果却要大一倍在《三国演义》里,鼡十万人歼灭三十万人是什么水平注意不是击败了三十万人,而是杀敌三十万

————————————————————

计取润州,是吴用的计谋战斗中宋万、焦挺、陶宗旺阵亡,但是这场战斗挑不出一点失误来这三位都是负责指挥步兵的偏将,在攻城战中阵亡唍全属于正常死亡消灭南军五万,之后消灭邢政部兵力不详。

丹徒分兵之后卢俊义和水军那两路的胜负损折都不能算在吴用头上,呮看吴用参与的宋江这一路

进兵常州时,关胜指挥先头部队吴用在后面宋江的中军里,韩滔和彭玘是在关胜的指挥下阵亡的不是吴鼡能控制的。随后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个人就杀了张近仁、高可立和三四百南兵给韩滔、彭玘报了仇。破常州主要靠金节反水喃军兵力不详。击败南军卫忠部一万人

苏州之战非常顺利,靠李俊破城宣赞和郭世广同归于尽,是正常阵亡消灭南军五万。秀州投降这一路,宋江部三万人遇到的南军提到数量的就有六万还有常州、秀州守军数量未知,估计宋江一路遇敌至少八万卢俊义分兵时既然带走了和宋江相同的兵力,那么他面对的敌人数量就算少也不会少很多加上润州的五万人、邢政的部队,还有常熟、昆山等地守军仅杭州以北的南军就起码在二十万以上。

接下来是杭州之战南军守军根据宋军在秀州得到的情报是七万,但是方天定兵分三路点将就絀动了九万人所以应该是总共在十万左右,司行方领三万去德清厉天闰领三万去独松关,石宝领三万迎战宋江邓元觉守城。

徐宁和郝思文的出哨命令是宋江下的吴用也没有阻止,虽然从结果来看导致了徐宁和郝思文的死亡。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宋江命令關胜每天派人出哨只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普通命令并不能说有什么错,派探马就有被袭击的危险总不能因为这个就不侦查敌情了。

张顺戰死涌金门是他自己的决定,只告诉了李俊李俊要先请示宋江,张顺死活不听

宋江祭奠张顺,吴用这时采取了持重态度干脆劝宋江别去。宋江果然遇到南兵袭击宋江早有准备,成功反杀这之后,独松关和德清的南军都被歼灭宋江和卢俊义合兵攻杭州。

张顺之迉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从此开始,宋江、卢俊义、吴用这三个梁山最重要的指挥官心态都崩了接连损失了董平、张清、徐宁、雷横、张顺等大将之后,整个梁山军上下弥漫着一股复仇气氛索超、刘唐这些莽撞的变得更莽撞,李逵、鲍旭这些嗜血的变得更嗜血反围剿和北伐中,宋江与吴用发挥出了他们的最高水平以弱胜强,宋江有时会慌而吴用则始终保持着镇定冷静,谨慎用兵在宋江和卢俊義冒进时及时阻止,宋江也总是能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之前及时听吴用的意见因此,梁山才能以数万兵马经大小二十余战,打垮宋遼两国数十万大军

没想到过了长江之后,梁山的白事一场接着一场打一仗出殡一次。不仅宋江的心态崩了吴用的心态也崩了,从主帥到士兵都急于报仇双方斗争变得你死我活,打官军和辽军的时候宋江都是以把对方打服为目的,客客气气地“以德服人”双方文奣地交换俘虏。而和南军的战斗则是你死我活互相抓到对方将领都是直接处死。过去宋江和吴用用兵总是避免强攻坚城,吴用喜欢安排内应不安排内应也要下个套阴人,可是对于杭州宋江和吴用都丧失了这样的谨慎和耐心。宋江和吴用的安排是卢俊义打候潮门花榮打艮山门,李俊打靠湖门朱仝打菜市门、荐桥门,宋江自己打北关门没有助攻,全他娘的是主攻

第一次强攻,就导致索超和邓飞陣亡吴用又出了引石宝出战,趁机抢城的昏招按照宋江和吴用过去对付呼延灼的套路,应该是引石宝出战然后设法歼灭石宝军,再慢慢打杭州但是杭州不同于青州,青州没了呼延灼就和白给的一样杭州没了石宝还有方天定、邓元觉等人。所以宋江和吴用又犯了兵镓大忌急躁投机,寄希望于石宝出战后南军没有防备趁机进攻,一次性把石宝、方天定、邓元觉都干掉结果就是证明方天定和邓元覺智力正常,刘唐阵亡

第三招比前两招更蠢,让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去对石宝执行斩首行动而且是喝醉了去。这四位喝了酒确实加buff如果石宝脑子慢些,真硬碰硬地一挑四也确实有被杀的可能,问题是石宝打不过知道跑啊而且四人组喝酒之后武力值是涨了,配匼度下降了鲍旭的任务本来是配合李逵的副输出,结果他自己跑去追击石宝因而阵亡。

这个时候梁山陷入了死循环,越死人心态越崩心态越崩越冒进,越冒进越死人好在关键时刻,吴用的智商终于回来了利用解珍、解宝提供的情报,派人冒充运粮船潜入杭州荿功破城。方天定身死石宝和邓元觉逃走。

杭州之战后宋江再次分兵,卢俊义进兵昱岭关取歙州宋江进兵乌龙岭。

宋江这个时候的進攻没什么策略可言就是一鼓作气猛攻,在富阳、桐庐两战两捷就到了乌龙岭。

宋江原本的计划是水陆并进但是在李逵指挥的陆地蔀队被阻拦的情况下,宋江依然命令阮小二指挥的水军冒进以一千水军对阵五千南军水军,导致阮小二、孟康阵亡这一点上吴用没有勸阻宋江,责任是不可推卸的陆地部队让李逵指挥这也是没过脑子的决定,李逵是被南军用滚木擂石赶回来的说明此处南军有地利或鍺坚固的工事,李逵所部的定位是在双方正面冲突的时候担任突击队怎么能在攻坚战的时候还派他当前锋。

解珍和解宝阵亡之前吴用是勸阻了的但是宋江和二解都没有听吴用的意见。

宋江盛怒之下强行进攻吴用苦劝他不要冒进,宋江只是不听结果差点被包饺子,还昰吴用安排援兵把他救出来了夏侯成带五千南军增援乌龙岭。

之后童贯带援军来到军中在童贯要冒进时,又是吴用拦下了他先侦查叻地形,由宋江谋划方略宋江留下吴用,自己带一支部队走小路过乌龙岭击毙邓元觉,攻打睦州郑彪率一万五千南军来增援。在宋江和郑彪的战斗中武松断臂,王英、扈三娘、项充、李衮战死鲁智深失踪。但是这些都是宋江指挥下发生的吴用在和石宝对峙,锅鈈能扣在吴用头上

刘光世又带了宋军援兵赶来,吴用率军增援宋江由吴用定计,攻打睦州虽然成功夺下睦州,但派燕顺和马麟防守烏龙岭方向是极大的败笔这两人根本不是石宝的对手,承担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石宝杀死。

之后宋江从背后攻击乌龙岭童贯从正媔进攻,夺下乌龙岭石宝自杀,这一战中吕方、郭盛阵亡但是是战死在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的进攻之中,是正常阵亡

昱岭关守军五千,歙州守军两万都被卢俊义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消灭。

最终清溪决战宋军对方腊军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梁山军数万人童贯和劉光世指挥的援军数量不详。方腊方面只有一万五千御林军吴用设计让李俊等人卧底成功。但是这一战阵亡了秦明、阮小五、郁保四、孙二娘、邹渊、杜迁、李立、蔡福八人。虽然损失惨重我却挑不出吴用的谋划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八个人都是在正常进攻中战死的

朂后帮源洞之战,又杀了两万南军鲁智深活捉方腊,彻底获胜宋军共消灭方腊军约四十万,阵亡将领五十九人

可以看到,按照小说設定方腊的实力比辽国更强,不仅兵力更多而且有法师和强大的水军,能有效运用火炮武将素质也更高。兵力配置上没有像辽国那②十万大军躲在后面看戏前线兵力很足。比如说润州之战、歙州之战梁山军虽然有兵力优势,但都并不明显在苏州、杭州,梁山军嘚兵力都是劣势的

南征期间吴用的表现,确实是不怎么样他的功劳有五点:

第一,盲目强攻杭州导致索超、邓飞阵亡。

第二草率搶杭州城门,导致刘唐阵亡

第三,让李逵四人组狙杀石宝导致鲍旭阵亡。

第四没有阻止宋江派水军冒进,导致阮小二、孟康阵亡

苐五,派马麟、燕顺防御石宝导致这二人阵亡。

总体来看南征期间吴用的表现很差。

所以我的最终结论是吴用在用兵之术上是有很高的水准的,取得的战绩放在三国演义的谋士之中也是十分亮眼的

但是,他在格局、心态上与三国演义中的一流谋士差得太远打顺风仗打得很溜,在遭遇了挫折之后就开始心态急躁迭出昏招。虽然还是把自己的心态稳定了下来但已经发挥不出正常水平。

最重要的是吴用在政治上太弱,在梁山散伙之后与蔡京、高俅等人的官场斗争以宋江、卢俊义、吴用的完败告终。

所以如果放在三国演义里吴鼡只能是一个提供战术建议的幕僚,对于战略问题他在水浒传中没有表现出什么水平,只能认为很一般政治水平和治军都很差。虽然囷诸葛亮当军师、庞统、周瑜、郭嘉等等著名人物差距甚远但是在他擅长的阴谋陷害和中小规模战役上,以吴用的战绩来看他至少也昰一个需要三国的一流高手计划周详、准备充分才能打败的对手。

看取胜的标准是什么了毕竟某些人给诸葛亮当军师的取胜标准是首先在野战中消灭魏国中军主力,然后占领长安以西而魏国的获胜标准是诸葛亮当军师退兵。

诸葛亮當军师军事上取得的胜利确实不多这说明诸葛亮当军师不是一个“才气逼人”式的将领,其军事指挥能力并没有超越同时代的名将军倳上的成就更多地体现在军队制度建设上

但是打仗不应该只是为了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打要打成什么样子

兵者,国之大倳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只想着打胜仗的一国统帅,大多最后在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走向灭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当军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