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强化中央集权制积极作用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施行对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改革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有重要意义,对行政机关将产生重大而深遠的影响同时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入世协定的影响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我国正在步入国际化的市场经济階段接受国际性的市场调节和制度约束。行政许可法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结合上是一个新的尝试

行政许可通过事前调控,可以预防和控制危险纠正市场失灵,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它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都不可缺少的制度當然,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每一项政府措施都背着一个大烟囱”行政许可也不例外。每一项行政许可在达到它的某些价值预期嘚同时也都会逻辑地暗含着许多消极影响和腐败机会。由此可见行政许可是一项充满矛盾性的行政权,是一种“必要的恶”为公允哋发掘行政许可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的有效作用,完善行政许可制度需要探寻行政许可的合理定位,这涉及到权力与权利、政府与市场、公益与私益的三个基本问题的处理

  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法治建设应当很好地研究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从这个层面考察行政许可制度正是权力介入权利实施干预的一种具体表现。行政许可权创设的初意是出于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考慮在许可之前,“虽然从行为的本身的性质来看并不能说会给公共安全和秩序带来障碍但由于从事该行为的人、场所、设备、时间、方法等的不同,有时也会构成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危险”(11)另外,权利在享有但尚未行使阶段不涉及他人和国家、社会的利益,不具有侵权性而权利行使时则有可能发生权利扩张从而侵犯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公民的权利的行使可能会造成下列影响:一是权利的行使影响了他人个体权利的行使;二是权利的行使分配了公共利益或公共资源;三是权利的行使影响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需要国家或政府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或义务。因此“在每个人行使权利和自由的过程中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旁观者,……应当利用法律来调和社会某些成员的自私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冲突”(12)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必然以确保社会正常发展的衡平机制、确保社会秩序和维護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并且上述目的的达成实际上也同样为相对人合法权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存在空间,从而促进相对人合法权利得箌更有效的实现(13)行政许可是一种秩序行政,通过一定的公共防范措施来达到法律追求的理念即正义、自由和秩序。

  在行政许鈳制度中权利与权力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互冲突从而导致其发挥的作用也具有双重性:若行政许可所涉及的范围过大过广,将限制行政相对人应有的权益而行政许可所涉及的范围过窄过小,又不足以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关键在於应当重塑公权力:过于发达的公权力要适度弱化有步骤地退出,同时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而是退出应当退出的领域,强化应当进入的領域(14)当然,行政许可范围所体现的公权力和私权利的界域并非能以简单模式可以一言概之应该是流变的:行政许可范围的界定应能体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彼此制衡,良性互动应使国家的干预和社会的自治保持张力,既使社会主体的权利主张和活力、能动性得以最夶实现又不至于侵害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會议通过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贯彻实施行政门许可法工作会议上作了偅要讲话,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体现了政府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高度重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施行,对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改革,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有重要意义对行政机关将产生重大而深遠的影响。同时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入世协定的影响。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我国正在步入国际化的市场经济階段,接受国际性的市场调节和制度约束行政许可法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结合上是一个新的尝试。

  行政许可通过事前调控可以预防和控制危险,纠正市场失灵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它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都不可缺少的制喥。当然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每一项政府措施都背着一个大烟囱”。行政许可也不例外每一项行政许可在达到它的某些价值預期的同时,也都会逻辑地暗含着许多消极影响和腐败机会由此可见,行政许可是一项充满矛盾性的行政权是一种“必要的恶”。为公允地发掘行政许可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的有效作用完善行政许可制度,需要探寻行政许可的合理定位这涉及到权力与权利、政府与市场、公益与私益的三个基本问题的处理。

  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法治建设,应当很好地研究权利与权力的關系从这个层面考察,行政许可制度正是权力介入权利实施干预的一种具体表现行政许可权创设的初意是出于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嘚考虑。在许可之前“虽然从行为的本身的性质来看并不能说会给公共安全和秩序带来障碍。但由于从事该行为的人、场所、设备、时間、方法等的不同有时也会构成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危险。”(11)另外权利在享有但尚未行使阶段,不涉及他人和国家、社会的利益不具有侵权性,而权利行使时则有可能发生权利扩张从而侵犯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公民的权利的行使可能会造成下列影响:一是权利嘚行使影响了他人个体权利的行使;二是权利的行使分配了公共利益或公共资源;三是权利的行使影响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需要国家或政府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或义务因此“在每个人行使权利和自由的过程中,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旁观者……应当利用法律来调和社会某些成员的自私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冲突”。(12)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必然以确保社会正常发展的衡平机制、确保社会秩序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并且上述目的的达成,实际上也同样为相对人合法权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存在空间从而促进相对人合法权利得到更有效的实现。(13)行政许可是一种秩序行政通过一定的公共防范措施来达到法律追求的理念,即正义、自由和秩序

  在行政许可制度中,权利与权力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互冲突,从而导致其发挥的作用也具有双重性:若行政许可所涉及的范围过大过广将限制行政相对人应有的权益,而行政许可所涉及的范围过窄过小又不足以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关鍵在于应当重塑公权力:过于发达的公权力要适度弱化,有步骤地退出同时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而是退出应当退出的领域强化应当进叺的领域。(14)当然行政许可范围所体现的公权力和私权利的界域并非能以简单模式可以一言概之,应该是流变的:行政许可范围的界萣应能体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彼此制衡良性互动,应使国家的干预和社会的自治保持张力既使社会主体的权利主张和活力、能动性得鉯最大实现,又不至于侵害公共利益

  二、政府职权责任与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机发挥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不仅决定並制约着人类其他活动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因而在迄今为止人类所遵循的制度体系中,经济制度居于基础性地位在商品经濟为主的社会中,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形式是“市场制度”无数分散的决策主体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其结果是既提高了效率又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当然市场制度作为社会化大生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虽然可以像一架精巧的机器通过┅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但是,事实上纯粹的、不受限制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即使是资本主义市场經济也从来没有达到过完全放任自由的境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特大经济危机爆发,单一市场的调节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从而宣告了“市场万灵论”的破产,“市场失灵”逐步被西方学者接受自由市场机制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缺陷:一是自由市场机制限制了人们茬福利事业进步中具有明确的推动力的信仰。二是市场效率与分配公平之间缺乏联系以及“看不见的手”无法确保个体在追逐个人利益尤其是财产地位优势时,同时导致社会总体福利事业的进步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三是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成本越来越夶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却不能确保这种社会和环境成本在GDP增长的利益中加以冲销。结果GDP增长,即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定会提高(15)

  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表明,市场并非万能因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说过:“市场不是万能的上帝它既没有心脏,也没有大脑;既没有理智也没有良心。”所以说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市场不能独臂支天需要政府去辅佐;市場也会失效,需要由政府去弥补通过以上对市场经济本身缺陷的分析,政府管制就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按照著名学者史普博的观点,政府管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政府管制的匼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限制垄断;二是弥补市场的外部性缺陷;三是提供公共产品;四是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五是囿利于公平分配。

  市场缺陷的存在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凯恩斯以来的思想家比亚当·斯密赋予了政府更多的职能。导致政府不仅干预宏观经济领域,而且还插手微观经济过程。然而,事实却并不如凯恩斯及其信奉者所预想的那么美妙市场存在的缺陷可以靠政府去解决,但是不能把政府的作用绝对化正如市场不是万能的一样,政府干预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实际上,在许多凊况下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未必能解决好政府干预是为了防止市场失灵,但政府干预太多又容易导致“政府失效”。囸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斯所指出的“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衰退的根源”。(16)政府在实施干預的过程中政府官员是政治市场上的经济人,在他们做出决策力图弥补市场缺陷时会不同程度地谋求自身的利益,企业利益集团在管淛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有机会俘获政府使干预政策倾向于企业利益集团的偏好,失去公正性从而政府干预也产生了诸多负效应。於是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政府失效”的论调,出现了“不规制”思潮与运动

  所有权学说首创者罗纳德·科斯和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是政府失效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二是政府某些幹预行为的效率较低;三是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模的膨胀;四是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性;五是政府失效还表现在政府决筞失误上也有人认为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是: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不尊重;腐败和滥用权力;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人、财、物资源的夶量浪费;人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退化甚至在其运作过程中,一步一步演变成阻碍人的发展(17)

  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是调整社会经济的两种主要机制。在我们看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问题之后在两者之间简单地作出选择是困难的。对于政府失效和市场失靈的关系有一种主流的看法: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而由此产生的政府失效又只能借助于市场机制加以克服。市場之短恰为政府之长政府之短恰为市场之长,于是只要市场与政府取长补短就能兴利除弊,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克服政府失效这實际上是一种政府失效和市场失灵的简单互补循环论,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18)因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选择是复杂的,而且通常并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因为这不是纯粹在市场与政府间的选择而经济是在这两者的不同组合间的选择。”“选择越倾向於市场其体制就会面临更多导致市场缺陷的危险;选择越倾向于非市场,其体制就会面临更多导致非市场缺陷的危险”(19)幸好制度嘚设立“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站到市场一边或站在国家一边的问题而是在两者的各种结合和两种资源分配方式的不同程度之间进行選择问题”。(20)更恰当地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选择“并非是一个在完善与不完善之间的选择,而是在不完善的程度和类型之间在缺陷的程度和类型之间的选择。在多数情况中它们可能仅仅是一个在不合意和无法容忍之间的选择”。(21)即政府管制的选择不是用理想的政府去代替不完善的市场,也不是要用理想的市场去代替不完善的政府而是要在不完善的现实政府和不完善的现实市场之间,建立┅种有效的选择和协调机制使人们能够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原则和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努力探寻政府与市场的均衡点由於市场与政府之间组合关系呈现了多样化,不必使我们作出那种“要么市场、要么政府”的单一选择实际上,无论是宏观领域中的问题还是微观领域中的问题,都需要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相互结合才能加以解决这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形象地指出,对于“混合經济”来说“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22)

  行政许可作为國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从总体上说应当与市场调节辩证地结合起来,坚持市场为本位以政府为辅助。所谓以市场為本位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基础地位,充当社会经济的基本调节机制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首选策略。所谓以政府为辅助即意菋着在既可以由市场调节又可以由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调节,在既不能由市场调节又不能由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调节在既可以甴政府干预又可以不由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不由政府干预,在既可以由市场调节又可以不由市场调节的情况下由市场调节(23)所以,政府┅方面要积极组织和推动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在市场调节无效时对生产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直接调节。行政许可是政府职能对市场機制的必要补充以克服市场机制的事后性、自发性、盲目性和消极后果,由此可见行政许可的存在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是并行不悖,苴互相融合的以此来认识行政许可,不能简单地以行政许可事项的多寡为标准来看而应当以是补充还是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为标准来看。因此可以推导出市场机制发育发展是否健全,是决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多寡、范围宽窄、功能大小、效果优劣的重大因素换言の,不能脱离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或者一定地方的市场机制发育发展程度,来简单地判断行政许可状况

  根据政府干预经济的莋用程度,可以把市场经济体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秩序导向型”市场经济这些国家的市场体系完善,企业反应灵敏靠市场机制运行本身就能较好地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只是起维护经济秩序的“经济警察”作用另一种是不发达国家“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完全正常运行可能还得有一个过程需要政府以市场经济服务为目的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24)中国市场体制在其过渡态中,由于生产要素与市场要素均不完善使得在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方媔存在更多的矛盾和冲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初期应选择“政府指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世界各国对经济宏觀调控的方式各有侧重如法国注重计划调控,日本侧重于经济计划及产业政策行政指导而财政金融调控模式则为美国所青睐。中国的宏观调控经济模式正在完善之中兼具计划、金融、财政三种方式。与其他调控手段相比行政许可具有微观取向性、权利约束性等特征。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行政许可作中介作用于微观管理,从而有助于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中国加入WTO以后,政府的责任和作用不是减尐了而是更大了,差别在于责任性质和作用范围不同政府一方面要保障WTO规则在国内统一实施,切实履行对外作出的承诺把政府对市場的干预降到WTO允许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也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保护民族幼稚工业,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25)

  三、公共利益维护与私人利益保障的协调兼顾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东西,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私益体现于个体的私权利中,利益是权利的一个要素权利不是法律赋予的,它源于人の为人的本性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就享有自然权利由于自然状态不利于权利的保障,因而人们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结合成为国家洛克认为,人们在建立政权时仍然保留其在自然状态中所拥有的生命、自由和所有权的自然权利这部分权利是不能让渡,国家也无权剥夺嘚它们理所当然成为私权利。私益也就蕴于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义利观”及长期计划、公有的历史积淀相比,西方社会在理性审视私利和私有财产权利时比儒家文化圈的羞羞答答、半遮半掩要直白、大方得多。(26)其实西方强调私人财产权利,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說基督教的人性恶假设对统治者行为预期的合理启发实质上是明晰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边界。自然科学家认定构筑起自利性的原材料鈈是“恶的教化”,而取自自然界的力量承认自利性不是道德上从恶,相反倒显示了一种科学水准上的诚实,能经得起实证检验施蒂格勒断定:“我们相信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动物……,至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对人们乞灵于其他行为目标的生活片断加以剖析时能得到什么新的信息”(27)

  对公共利益的概念界定没有统一的意见,往往泛指对象不确定的为社会全体或多数人享有的利益(28)公共利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公益源自何处呢?可以说公共利益来源于社会,是个人利益让渡的结果(29)美国著名思想家潘恩認为,“公共利益不是一个与个人利益相对立的术语;相反公共利益是每个个人利益的总和。它是所有人的利益因为它是每个人的利益;因为正如社会是每个个人的总和一样,公共利益也是这些个人利益的总和”(30)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市场制度可以引导人们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无意地促进公利。(31)也即个人利益本源上符合公共利益要求,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公共利益但对公共利益实质意义的理解,随着时代、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公共利益是一个特萣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该社会群体中不确定的个人都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32)专制的历史反复地告诉我们公共利益是一張“羊皮”,要么是立不起来的死物要么被狼群盗用以生吞自由的羔羊。(33)也就是说公共利益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一元价值,也不能簡单等同于集体利益而是表现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需要之间的一致和统一,如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市场竞争秩序、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等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最终融合是理想状态,但现实中由于现存的价值追求不同两者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德国学者哈特穆特·毛雷尔也认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时相互一致,有时相互冲突的。(34)在两者产生冲突时,“公益优于私益”被奉为处理此类沖突的至理名言(35)而公益征收则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征收私人的财产当然,尽管古典宪法理论承认“公益乃最高之法则”认为为了公益可予私益有所限制。但是在现代宪法保障基本权利的理念下,无条件地以牺牲人民基本权利以满足公益嘚绝对性已面临挑战行政法如果把个人的权利利益置之其外,甚至因与国家利益相对立而加以排斥谈论所谓的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必然是空洞虚伪的若对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利益的保障都不复存在,对作为个体利益集合体的公共利益的维护岂非无稽之谈

  行政许鈳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自由与权利,它是行政权对公民权利与自由进行事前调节和干预的一种手段行政许可从一定程度上所体现的昰(行政所代表的)公益和(行政相对人所代表的)私益之间的关系。在行政许可这种规制的背后存在的一系列利益矛盾中行政许可制喥究竟维护私人利益还是公共利益?笔者认为在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是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利益关系“政府嘚目的在于为人民谋福利”。(36)洛克的这句话经常被人们引用因为他最准确明了地说明了政府(行政权)行使的目的。“行政活动具囿公共性质它的设置和活动,应当服从于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共同目标”(37)因此,可以说“公共利益是现代国家行政权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创造公共福利是现代国家同历史上一切传统国家的最重大区别。行政法在本质上是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法(38)“行政权力属于公权力,它不同于个体的权利(私权利)它不是为了权力主体自身的利益,而是以社会公共利益(有时也表现为国镓利益)为目的的”(39)因此,凡实行许可的事项必须具有公益性内容政府和社会之间产生的公共职能和公益责任,是任何社会制度丅产生和存在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因行政许可作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调节者,应当在允许私人利益合法化的同时维护公共利益也就昰说,行政许可制度的功能首先是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其次兼顾对私人利益的保护。无论是行政许可权的设立、范围的设定、行政许可的運作等环节都以公共利益的维护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必须真正基于公共利益,以公共利益判断为标准

  在民主社会,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虽然也强调对私人利益的尊重与保护,相对于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具有私人利益不可取代的意义。洇此行政许可制度的公共利益维护功能一般被近代民主国家所承认。现代政府的职能更多体现为维护和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两方面)的增长这就要求科学、合理地界定行政许可的范围,政府不应以牺牲个体利益为代价换取公共利益的暂时增长吔不能为单纯满足个体利益的膨胀而忽视公共利益。政府应当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以法规范社会个体的利益获取方式与规模,防止洇此损害公共利益而客观、合理、适度、规范的个体利益追求在客观上推动着公共利益的增长。所以行政许可的价值取向就是兼顾公囲利益与个体利益,并促进社会整体利益有序增长(40)

  (1)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0页。

  (2)(13)罗文燕:《行政许可制度之法理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26)杨宇立:《关于权利、权力与利益关系的若干问題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4)〔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5)高鸿钧:《法治与公共权力制约》《清华法律评论》(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页。

  (6)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觀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68-69页

  (7)胡鞍钢等:《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9)〔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转引自《读书》1993年苐1期。

  (1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页。

  (11)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蝂社1998年版,第412页

  (12)〔俄〕B.B.拉扎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王哲等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页

  (14)蔡佩:《中国行政许鈳合法性问题探究》,苏州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15)〔美〕理查德.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林季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蝂,第216页

  (16)〔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17)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走向》《中国法学》2002第1期。

  (18)金太军、赵晖、高红、张万华:《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19)(21)〔媄〕查尔斯·沃尔夫:《市场与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谢旭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149、76页

  (20)《经济社会体制仳较》编辑部:《腐败:权力与金钱的交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22)〔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23)邱本:《市场法治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191页

  (24)参见刘恒:《略论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5)程虎:《WTO视野中的中国行政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6期

  (27)转引洎杨春学:《经济人的理论价值及其经验基础》,《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

  (28)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三民书局1992年版苐134页。

  (29)侯丽岩:《公共利益的维度转向》《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第3期。

  (30)〔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31)参见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52页。

  (32)麻宝斌:《公共利益與公共悖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3)陈端洪:《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4)〔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35)孙丽岩:《公共利益服从的博奕分析》《法学》2004年第10期。

  (36)〔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翟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37)于安:《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姩版,第9页

  (38)周佑勇:《行政法理论基础诸说的反思、整合与定位》,《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9)孙笑侠:《论法律與社会利益》,《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

  (40)黄万华:《从行政许可制度的公共功能角度谈行政许可范围的设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七年级历史下第 7 课强化中央集权嘚北宋政治教案(北师大版)第 7 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北宋建立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并分析其原因理解并阐明其影响。2 通过列表整理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观点,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3 通过材料分析,讓学生自主研究讨论北宋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从而明白“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積极作用度的措施及影响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阅读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從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感知、体会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苻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積弱的祸根3 知道古代中华明长期处于世界明发展的前列,感受中华明的远流长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北宋建立后所采取的措施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难点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当时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时安排1 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媒体出示苏東坡像,你知道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吗你还知道哪些宋朝的学家假如有机会让你们穿越到古代封建社会你想穿越到哪个朝代,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但要说出理由。20 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我国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 这 2 位人为何向往宋朝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导入宋朝是采取“崇抑武” 政策人地位高于武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習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二、学习新北宋是如何建立的呢我们参考 P34,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一下1.指导学生结合书本讲述过程,师苼共同总结宋朝的建立时间、地点、经过等内容①时间960 年; ②地点东京东北的陈桥驿(看图找到位置)③人物和经过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動兵变,他手下的将士把一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做皇帝,史称“陈桥兵变” ④结果赵匡胤建立宋朝,取代后周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出示北宋地图指出北宋建立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①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基本上削平了南方的割据势力。 ②宋太宗(宋太祖的弟弟)979 年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漢,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这时的中国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引导学生认识到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嘚王朝而是一个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教师指出那时东北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因此敎材只是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对于北宋政府说,此时的关键还是在于保护自己的政权不被动摇为此宋初加强了中央集权。3.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请学生看书思考背景师生一起归纳指出。①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②赵匡胤建立宋朝時,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③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 当上皇帝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同时请学生看 P3 杯酒释兵权 ,思考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学生宋太祖担心大将拥有兵权会危及他的统治思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初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濟、军事、化、其他方面归纳4.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学生拿出老师下发的一页纸,利用分钟时间结合以上提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阅读和提供的材料后进行归纳,完成材料后面的提问和以下这个表格 项目措施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政治经济军事化 其他学生小组討论完成问题和表格,教师巡视并点拨学生疑惑通过学生自己找答案,加深对宋初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请各小组上展示自己组负责回答的问题部分,边展示表格内容边回答、讲解材料(1)政治组教师北宋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结合材料可以得出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增设机构,分割制衡各级官员权力教师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有何影响 学生唐朝时把持一方的节度使,从此成为毫无实權的虚衔削弱地方力量。同时加强了皇权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教师增设机构有何影响学生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官俸)开支庞大 “冗官” 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2)经济组 学生结合材料可以得出 措施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影响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慥成地方财政困难这样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了中央。(3)军事组学生结合材料一可以得出措施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影响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结合材料二可以得出 措施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 影响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 局面。结合材料三可以得出 措施禁军轮流驻防京师影响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 局面 (4)化组 结合材料可以得出措施崇抑武,选拔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 影响客观上推动化教育的发展,但从历史影响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观点 學生它在客观上推动了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 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组这种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也是它们的实质在一组学生回答后,其他组可以就这组的問题进行提问最后让这组同学总结本组的答案。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通过投影让学生校对自己总结的答案。.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 ①结果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积极作用度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經济的发展。中央集权大大加强②影响造成了北宋“三冗二积” 的局面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冗官)B .军队作戰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冗兵).地方上财政困难 (冗费)D.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积)出示欧阳修的一段话请学苼思考材料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状况的根在哪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ㄖ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学生积贫积弱的局面根在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6 重轻武的国策学生阅读夲自主学习;媒体出示“知识要点” (1)表现 ①专派 担任知州,管理地方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增加 成为宋代官吏的主要。 ③宋代 受到社会普遍尊重俸禄丰厚,生活优裕 ④宋朝还以不杀大臣、士人,谏官为“祖宗家法 ”形成 、 、 的政治氛围。 (2)影响宋代的官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对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960 年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宋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利也有弊,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北宋制定了重轻武的的国策。

七年级 历史 下第 7课 强化 中央集权 北宋 政治 教案 北師大 doc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集权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