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年一虎一席谈谈2017 是荣耀还是毒药

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是“荣耀”还是“毒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一款皮肤卖了1.5个亿&到&13岁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被父亲训斥后跳楼&,这款火爆游戏如今所面临的,已不再是刚刚实现快速增长时的赞赏和艳羡,人们正用
从&一款皮肤卖了1.5个亿&到&13岁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被父亲训斥后跳楼&,这款火爆游戏如今所面临的,已不再是刚刚实现快速增长时的赞赏和艳羡,人们正用更为谨慎的目光重新审视它。近日,人民网连发三篇文章评论《王者荣耀》,从游戏本身、手游监管以及移动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阐述,引发了广泛的舆论效应和深刻的社会反思。一评: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作为一款产品,《王者荣耀》是成功的。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截至5月底,注册用户已突破2亿,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这款游戏引发的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尖子生因手机被没收从4楼跳下,苏醒后第一件事是要求打《王者荣耀》&&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值得我们警惕。二评: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但是《王者荣耀》作为舆论焦点,并没有因为推出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而变得平静,相反的围绕游戏与孩子、游戏与健康、游戏与监管等方面的讨论仍然在持续发酵。无论是壮士扼腕还是勇于担责,游戏出品方已经做了充满诚意的让步。然而,目前政府和游戏制作方的监管方式主要针对网络游戏、页面游戏,而针对手机游戏尤其是&社交游戏&的监管和规范还存在空白地带,加强监管刻不容缓。三评:过好&移动生活&&倡导健康娱乐一件事能引发舆论的持续关注,必然有其特殊之处。正如《王者荣耀》引发的热议,应进一步促使人们思考如何过好&移动生活&。移动互联的时代要求我们坚守共同价值,平衡好群己权界,坚守价值的共识排序。共享单车再多,也不能堵塞应急救援通道;无人机拍摄再炫,也不能干扰航空飞行;自媒体平台再拓宽了信息发布渠道,也不能恶意造谣传谣。除了坚守价值,&移动生活&还少不了前瞻意识和时代敏感。一款全民性的手游,不仅要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还要习惯&站在今天想未来&和&站在未来看今天&,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打上&系统补丁&,才能保证其未来的竞争力。小编认为,《王者荣耀》争议的背后是社会各界对孩子未来的担忧,而谁才是孩子未来的第一负责人,无疑是横在众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显然,把所有问题推给游戏出品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不让土地杂草丛生,最好的做法是在上面种满麦子。对于未成年人玩网游一事,宜疏不宜堵。现在的孩子被称为&数字土著&,不可能不接触网络和网游。物理阻断、心理阻断的方式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过度的保护还会激发逆反心理,最后得不偿失。而&疏&是给予未成年人玩网游积极地疏导,为青少年儿童设计更具吸引力、更有获得感的校内外活动体系,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的爱好。只要有恰当的引导与管理,通过游戏也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意识、协作意识、全局意识、时间管理意识等等素质。 (凤凰网安徽:沈淑薇)
[责任编辑:周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曾经的互联网江湖,众多创业者对腾讯闻虎色变,只要腾讯跟风抄袭某一个项目,创业者的原创项目必死。如QQ游戏翻版联众,联众丢失中国第一休闲游戏门户的宝座;腾讯上线的3366小游戏,斩杀4399小游戏平台;QQ农场上线,开心农场直接挂了。据统计,腾讯一共出现了70款仿品,将其他互联网公司逼得无路可走。
2010年7月,互联网江湖的愤怒达到顶峰,《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题为《&狗日的&腾讯》封面头条文章,文中把腾讯作为互联网公敌进行批判。后来腾讯有所改变,致力于品牌建设,但是,这一切又都毁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里。
王者荣耀是腾讯游戏开发并运行的一款手游,据说,这款游资最高日流水突破2亿,最高月流水超过30亿,可是这个网游界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日渐成为腾讯的耻辱。接连不断的负面新闻曝出给荣耀蒙上了阴影。
小学生是沦陷王者荣耀游戏的重灾区。在杭州一所知名的公办小学里,一个四年级班有42人,有24人在玩&王者荣耀&;上海静安区的一所公办小学,30多人的班级中,近20人在玩《王者荣耀》。一位老师发文担忧地说,&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
一位6年级的孩子痴迷玩《王者荣耀》,被爸爸没收了手机以后跳楼摔成重伤,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要玩游戏。一名小学生玩王者荣耀把环卫工妈妈4万元积蓄花光了。很多孩子已经意识到了沉迷于游戏不对,但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些孩子哭着喊,&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对此,我们做家长的真是很心痛,腾讯又恢复了它&狗日的&一面。尽管这款游戏首页标明&本网络游戏适合年满16岁以上的用户使用&,但游戏设计者没有把好年龄关,这让很多年龄低于16岁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游戏中。是时候该整顿了,小学生是最没有自控力的群体,我们不能让一款游戏毁了他们最好的时光。
在此,我呼吁腾讯公司设置严格的年龄验证措施,最好是用身份证扫脸开户;已经注册的账户,需要实名认证才能玩,否则冻结。另外建立家长监控系统,充值等行为需得到监护人许可或事后追认,否则无效。大家还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大家献言献策,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
Copyright (c)
JsDu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 可在设置中重新打开噢!
30秒后自动关闭
“荣耀”还是“毒药”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Copyright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本奖品由提供
红包雨下完了,下次早点来噢~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王者荣耀》风靡校园 是“荣耀”还是“毒药”?_中国江苏网
&&&&&&&正文
《王者荣耀》风靡校园 是“荣耀”还是“毒药”?
  最近《王者荣耀》这一款手机游戏引起了关注和争议。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突破2亿,也就是说,每7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是《王者荣耀》的注册用户。但是,在部分老师和家长眼里,《王者荣耀》却被称为"王者毒药",因为孩子常常沉迷其中,杭州一位中学老师,甚至公开声讨,《王者荣耀》是新时代的"黑网吧"。
   跳楼少年 “怎么不会飞?”
  6月22日晚7时许,杭州13岁的学生张林(化名)从住宅四楼的天台跳下,造成双腿严重性骨折。6月29日,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西苑病房里,张父向新京报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当天,张林和父亲在家中吃晚饭,其间,张父教训了他几句少玩“王者荣耀”,张林突然从家冲到了天台上,父亲紧跟上楼,“他看了我一眼突然跳了下去。”张父吓得双腿发软,急忙跑到一楼,听见摔伤的张林自言自语了一句,“怎么不会飞啊?要知道这么高我就不跳了。”张父事后推测,“估计是学游戏里哪个角色。”经医院诊断,张林双腿严重性骨折,可能留有后遗症,所幸无生命危险,但几万元高昂的手术费令家庭不堪重负。
   社交雪球 “国民游戏”每天开8000万场
  “这几天所有人必须冲上钻石段位!”作为王者荣耀中一个战队的队长,王磊(化名)在游戏中下达着命令:“务必要拿到赛季奖励!”
  按照王者荣耀游戏规则,每隔几个月就会将所有玩家等级清零,系统习惯将这一周期称为“赛季”。玩家则需要在下一赛季里从最底端的段位,重新向最高段位发起冲击。
  王磊大学毕业刚两年,现在是杭州一家外贸公司的员工。就在一年前,王磊的生活被王者荣耀全面渗透。
  他告诉记者,自己微信群中出现最多的话题就是朋友相互邀约进行游戏,好友们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里发布着自己的战绩截图。就连朋友聚会,彼此的开场白都是询问对方游戏等级。
  事实上,正是这种滚雪球的熟人社交推广模式,让王者荣耀在诞生不到两年内,从一款普通的手机Moba游戏,发展为如今官方数据公示注册用户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5000万,每天开局8000万场的“国民游戏”。
   重金装备 11岁少年盗刷父亲9000元
  6月24日晚11点,参加完西安某小学六年级毕业典礼,满头大汗的成亮(化名)刚走出校门便掏出手机,进入了“王者荣耀”的世界。成亮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在3V3模式中,他的射手“鲁班七号”和队友“曹操”夹击对方的“牛魔”,一阵厮杀,“牛魔”的血条终于见底倒下。“拿下人头”,成亮小声说。
  成亮告诉记者,“王者荣耀”最吸引他的是对战性。采用组团作战方式的“王者荣耀”,对成亮这样的玩家来说也是社交工具,他们喜欢在微信或QQ上分享战绩,邀请好友加入战队。成亮自己的账号被封后,还会无偿帮同学打升级,他在班上成为了受欢迎的人。
  成亮这一局已临近尾声,“鲁班七号”冲到对方水晶基地,几秒内实现了一次“三连杀”,又过了几秒,屏幕上显示出了“胜利”两个黄色的大字。
  在胜利之下,有金钱的影子隐现。从几千到几万,一些小玩家乐此不疲地投重金购买装备、参与夺宝,以弥补操作的不足,或只为看起来“炫酷”一点。
  去年4月至8月期间,时年11岁的成亮为购买“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两款游戏中的装备和英雄,盗刷了父亲银行卡内6778元,其父发现后委托律师赵良善将腾讯公司告上法庭,现已要回款项,成亮的账号也因此被封十年。
   暴利皮肤 一款皮肤上线一天卖1.5亿
  除了“十连胜”的战绩,另一件令成亮自豪的事就是他曾集齐了当时几乎所有英雄和30多款皮肤,包括极稀有的“武则天”,这些自然离不开父亲银行卡的“帮助”。对成亮来说,好的英雄和皮肤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操作的不足。据国外数据机构统计,《王者荣耀》目前已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的游戏,一季度收入60亿元。刚上线的赵云皮肤一天就卖了1.5亿。
   不能中断 玩家挂机次数多会被封号
  自2011年“英雄联盟”(简称LOL)在中国内地运营以来,玩家群体低龄化现象逐渐显现。被称为手机版LOL的“王者荣耀”,相较于前者更易上手,吸引了更多低龄人群加入。对多数低龄玩家而言,很多人没有那么多耐心去研究一款大游戏,他们多是同时玩着几款,越快餐化的游戏越对他们胃口。
  有资深玩家向记者主动提及对游戏设计的不满,小李说,她的水平算中等,一局20到30分钟,时间偏长。小李谈到,一局开始必须全神贯注,两只手都被占,有急事也顾不上处理,不仅是因为想赢,如果挂机会被骂惨被举报,次数多了甚至会被封号。媒体曾曝出因打断孩子玩手游,母亲遭孩子连续飞踹等极端案例,孩子此举更被疑有模仿游戏情节的可能;一些受访家长也提到,一旦游戏开打,孩子吃饭时也抱着手机不肯放,网卡时心情急躁,输了还会跟父母大吵。
  《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公开信:
  为了爱,为了梦想
  我是李旻,《王者荣耀》的制作人。7月2日,围绕这款游戏,我们刚刚推出了可能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系统。包括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等内容。具体的措施,可以参阅相关公布的内容。
  而今天,我写下这篇东西,是想作为一名游戏人,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关于我们真实的心情与我们的梦想。
  和全世界所有的游戏制作人一样,《王者荣耀》对我来说,就如同亲生骨肉一般。对我所在的腾讯天美游戏工作室群来说,这款我们为之奋斗了无数个日与夜的作品,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孩子。
  我很感慨。因为今天事情的缘起,是因为很多人太过喜欢《王者荣耀》,而其中有许多未成年人,这引发了一些批评与担忧。而仅仅在一年多以前,我还在为《王者荣耀》能不能存活下去还感到焦虑。我无法忘记,就在游戏开测的前一天,我和两个同事躺在公司旁边小旅馆房间的地板上(因为只有一张床),彻夜难眠,心想“这次是不是又失败了?”
  《王者荣耀》作为舆论焦点,并没有因为推出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而变得平静。围绕游戏与孩子、游戏与健康、游戏与沉迷、游戏与市场、游戏与教育、游戏与监管等方面的讨论一直进行。从一定意义上说,《王者荣耀》不仅点燃了手机游戏的热潮,而且为相关方出了一道新课题。
  这道新题与游戏的特点密切相关。从风靡的原因看,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门槛低,操作简单,入门容易,便于不同年龄、职业、身份的人参与其中;其二,团队作战带来的社交功能满足了游戏之外的人际需求。可以说,玩一款游戏和注册一款交友软件的简易程度相当,算得上是“社交游戏”。或许,游戏的社交化及其产生的后果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想,不过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自我娱乐的需求还是对外社交的需求,无数游戏玩家包括未成年孩子沉迷其中,决非好事。一道从未有过的“社交游戏”监管难题,亟待破解。
  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在监管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例如,这次推出的升级版防沉迷系统就是举措之一;再如,早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2010年发布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从目前来看,监管的力度和效果与人们的期待存在较大距离。更重要的是,此前的监管方式主要针对网络游戏、页面游戏,而针对手机游戏尤其是“社交游戏”的监管和规范还存在空白地带。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新情况制定规则和办法,就需要及早地纳入议事日程。
  游戏不是天然的恶,但监管是少不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当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化、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手机不仅成了人体的延伸,更是作为一种移动终端集纳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果不从源头、过程中把好关、站好岗,很容易让用户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受害的就不止用户一人。如此看,“社交游戏”的监管不该只堵不疏,而应树立“大监管”理念,游戏制作方的源头设限、政府部门的审核监管、家庭成员的陪伴监护等,一个不能少。
  正如《王者荣耀》游戏要求团队协作一样,真正让一款游戏成为全民追捧且健康向上的产品,也需要协同的力量。如果开发团队只考虑市场效益和用户数量,对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放任自流,纵使在短时间内能取得佳绩,也会因过度消费用户而败下阵来。如果政府部门只在一些节点上把一把、管一管,对游戏全流程置之不理、对社会效应视而不见、对新动向缺乏敏锐,纵使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也不过是形式大于效力。如果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或者不管不问,或者一封到底,纵使气急败坏也无济于事,与其关上游戏的门还不如打开疏导陪伴的窗。“游戏世界的规则很简单”,但引导游戏的规则却不能过于简单,只有各方力量的手紧握在一起,才能让游戏成为精彩生活的有益补充。
  很多人玩游戏的目标就是“赢”。有的为了盈利,有的为了高分,有的为了称赞,有的为了排遣空虚,但是当游戏超出了娱乐的边界而成瘾时,“连《王者荣耀》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掌控人生”。那一刻,或许赢得了游戏,也已经输给了自己。由此,不管是游戏制作方、政府部门、家庭、学校等,都不能只顾眼前的输赢,只有站在同一战队,才能打赢这场“社交游戏”的监管战。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调试和内测,腾讯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祭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具体看来,首先,公司将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其中,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除此之外,《王者荣耀》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与现有的成长守护平台双管齐下,限制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
  其次,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腾讯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2月份,腾讯率先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该平台覆盖了腾讯运营的数百款游戏产品,其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相关绑定账号登陆游戏和相关消费的实时提醒、查询、设置等。家长通过该平台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后,即可以对具体每一款游戏的登陆时段和消费进行限定。相关账号一旦发生登陆与消费,家长也会在第一时间收到短信及微信通知。
  最后,强化实名认证体系。早在今年5月份,腾讯已经开始在旗下移动游戏中陆续推行实名认证。没有完成腾讯平台实名注册流程的账号,将无法进入《王者荣耀》进行游戏。《王者荣耀》开发团队表示,未来实名认证系统将实行进一步强化措施。
  【"游迷"小伙伴不少 专家支招】
  案例确实触目惊心,一些孩子竟然偷用家长手机购买Q币或者给《王者荣耀》充值,数额更是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有的甚至因为充值数额较大,让家庭陷入了经济困境。到底该怎么办?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该由谁来负责?如果家里有个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们直言不讳的说,身边玩这游戏的同学非常多,而且有些同学会拿着家长的手机偷偷充值。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低年级的孩子自制力较差,玩游戏的时间会控制不好,高年级的要稍好一些。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坦言,未成年人,特别是12岁以下未成年人,一旦沉浸在游戏中,神经会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他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才会出现长时间游戏和反复充值的情况。作为监护人,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应该给予更多陪伴、指导和引领,让孩子不会有成瘾的行为。而对于已经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要讲究方式方法、循序渐进。
  暑期到了,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出去旅旅游,或者根据孩子各自的兴趣特点,分散他们对游戏的热情,转移兴奋点。
  【未成年人充值 腾讯承诺可退还】
  针对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为游戏充值事件,记者拨打了腾讯客服专线,腾讯客服表示,监护人能提供相应材料就可以申请退款。
  该客服人员表示,只要核实确认充值是未成年人操作的 ,腾讯将会返还一定的充值金额,至于具体返还数额还要再协商。此外腾讯方面表示,从7月4号开始,将强化实名认证,游戏端采取限玩措施,一旦超出时限,玩家将被系统强制下线。
  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超出时限将被强制下线;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限将被强制下线。同时,成长守护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孩子游戏时间和充值状态,家长可以绑定设备,对孩子实施一键禁玩的操作。
责任编辑:孟涛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虎一席谈20170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