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城11 2攻略-2有人过了吗

丝绸之路 中国东段北道8 云中城(东受降城,单于都护府,云内州,东胜州,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_edener_新浪博客
丝绸之路 中国东段北道8 云中城(东受降城,单于都护府,云内州,东胜州,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云中城 内蒙古地区出现的第一座封建城市
云中郡,中国古代行政区,曾连续存在两个时期。首次为战国时期赵国、秦代、汉代。第二次为唐代,云中郡取代云州短暂的存在。
战国时期,属赵国的一部份,由赵武灵王置。秦代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辖境约是今日的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西汉时辖境缩小,而在东汉末期废除。
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将云州改为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辖境同云州。乾元元年(758年)云中郡再改为云州。​
云中城作为呼和浩特市的第一个名称,起源于周赧延王五十三年(公元前306年),至北魏王朝灭亡时废止,总共历时900多年的时间。翻阅众多文史资料,犹如穿越时空隧道,仿佛看到古人在这块沃土生活、征战的轨迹,许多可歌可泣,具有深远影响的往事,时至今日仍视为经典,传为佳话。
早在周考王四年(公元前325年),晋国一分为三,建韩、魏、赵,史称三晋。
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历史进入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呼和浩特地区迎来了一位叱诧风云的人物,赵国第六代国君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此时的阴山北麓及河套一带,是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生存活动的地方,为了防止秦国和北方游牧民族袭扰,据《东周列国志》载: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亲自统骑兵略地,北至燕代,西极云中,设置云中郡和云中城,拓地数百里。”另据《归化城厅志》卷一建置记述:“赵武灵王破林胡,攘地自化并阴山,西至九原,筑城河曲曰云中。”据此可以看出这是史册中最早的记述,也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称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全国设三十六郡,云中郡为其中之一。《后汉书》卷二十三记载:“云中郡秦置,十一城,户五千三百五十一,口二万六千四百三。云中、咸阳、其陵、沙陵、沙南、北兴、武泉、原阳、定襄故属定襄、城乐故属定襄、武进故属定襄。”据考证这十一城,有六城在呼和浩特周边。即云中城在今托县古城境内,北兴县在今赛罕区政府一带,原阳县在今赛罕区八拜一带,武泉县在今新城区塔利一带,阳寿县在今托县城关镇,沙陵县在今托县五十家境内。
进入西汉时期,匈奴势力逐步壮大,云中郡是汉、匈奴、鲜卑、羌等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相互往来的地区,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由于云中地处漠南交通要冲,成为北据匈奴的屏障,时任云中太守孟舒所辖士兵,就是防守外族侵扰的戌边军。到汉武帝时,通过文景之治,出现政权稳定巩固、经济繁荣发展局面,而对外防御,也从防守改为进攻。为了扩充实力,将云中郡一分为二,另设定襄郡,以云中城为军事指挥中心。元光六年(公元前134年),“派卫尉李广将军屯兵云中。”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又派将军卫青出兵云中”,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公元前119年,再派大将军卫青,领铁骑五万驻守云中郡。在历次战争中,均以云中为军事要塞,进可攻,防可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到了汉元帝年间,汉匈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战争走向和平。竟宁元年(公元前32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进入长安,朝汉元帝,与汉王朝达成了议和条约,并请联姻以示和好。汉元帝允宫女王昭君与之和亲,嫁于北地,单于与昭君从长安,经河东、杀胡口、定襄、云中,定居于光禄(今五原)塞下。此后的五十多年中,在和亲与王昭君的努力下,双方友好相处,再也没有发生战争,因而昭君出塞的美谈享誉至今。王昭君去世后,其衣冠塚留于呼和浩特南郊,当地人称为昭君墓,近年已在原址建起了宏伟壮观的昭君博物院,成为世代传颂王昭君民族团结的丰碑。
进入北魏时期(公元331年),鲜卑北魏皇帝,将云中城设镇,在城中建盛乐宫,为皇帝北巡时的驻跸之城。直至公元532年,北魏王朝覆灭,云中城逐渐沦为废墟,其名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淡出人们的视线。纵观历史的云中,从战国置名起,经秦、汉、北魏,其城垣经多次修缮、改建,城周不断扩大。据《托县志》记载:“城周长十六华里,南城墙保存较好,北部残迹,高约五米。”云中城经历900多年的岁月长河,作为呼和浩特的第一个名字永被历史铭记。
云中郡与赵北长城
战国赵地,《史记&赵世家》“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秦置云中郡,统阴山以南,今自山西之怀仁、左云、右玉以北、绥远绥远首各县、蒙古鄂尔多斯左乙、喀尔喀右翼、四子部落各旗,皆其地,汉分秦云中郡之东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为云中郡,治云中县,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亦即赵故城也,三国魏废。
唐置云州,后改曰云中郡,旋复为云州,宋曰云中府,辽改为大同府,即今山西大同县治,《清一统志》古云中,在阴山之南、黄河自西来折南流之处,即今归化城以西托克托城地,汉时云中郡治云中县,定襄郡治成乐县,两地东西相距止八十里,初不相混也,后汉始以成乐定襄等县属云中,及后魏初都盛乐,号云中,于是定襄有云中之名,至隋以云中置定襄郡大利县,而云中有定襄之名,然相去不远,犹近故地,自唐以马邑郡云内之恒安镇置云州云中郡及云中县,又于忻州置定襄郡定襄县,于是云中定襄之名,移于古雁门太原二郡,去故地始远,今谓大同为云中,又太原府有定襄县,皆唐以后所名云中郡也。
云中城
定襄郡遗址
敕勒川&
疆至河套,云中城生
云中城,是今内蒙古地区出现的第一座封建城市。战国时期,华夏诸侯国间战乱纷坛,兼并斗争异常激烈。赵国是中原地区的大国,都城设在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公元前353年(赵成侯二十二年),魏国出兵攻占了邯郸,三年后才归还赵国,赵肃侯即位后,力图报仇,经过多年的准备,于公元前333年出兵攻魏,出师不利,大败而回,只得在赵国南面边境兴筑了一条赵南长城进行防御。当时,秦国势力倔起,魏国又虎视眈眈,赵国要保住自己不被兼并,只能走富国强兵之路。
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后,励图精治,必须在军事上改进装备和战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公元前367年,赵武灵王提出采取“胡服骑射”的战术,主要是改变传统的车战和步战,采取北方游牧民族的骑战,用骑兵冲锋突击,速度很快,而且进退都很灵活。骑战再结合使用战车和步兵,便可以在攻防两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同时,这又是中国服饰制度上的一大变革,传统的服装是宽衣博带,不能适应骑马作战。骑战时骑在马背上是双腿外露,脚上要用力蹬夹,还要勒紧腰带,以减轻腹部的颠簸,才能专心致力射杀。所以必须采取北方游牧民族的服式,有明确的上衣和下裤,作战时必须穿短上衣、裤和靴,才能适应骑马作战的要求。改穿“胡服”是中国服饰史和战争史的重大变革,所以在当时就有人持反对和怀疑态度。但是,赵武灵王自己带头穿着“胡服”,并说服动员了贵族和大臣们都穿上“胡服”,组成了以骑兵为主导的庞大军队。赵武灵王组建的这一新兵种,果然在战斗中所向披靡,第二年一举击败了中山国(今河北灵寿县),林胡王献马表示诚服。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乘胜开拓北面疆域,把原住居在晋北及内蒙古中商部的林胡、楼烦等少数族,驱赶到黄河西面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带。赵国势力沿大青山、乌拉山南麓向西推进,扩展疆域到河套边沿。于是,在这片新开拓的土地上设置了云中、雁门和代郡。
传说天鹅,引路云中
赵武灵王设置的云中郡,郡治在云中城,就是现今托克托县古城乡的古城。云中城本应是赵武灵王时所筑,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引用《虞氏记》误为赵武侯兴筑,一字之差,竞将建城时间提前一百多年。实际上赵武侯时,赵图势力还不可能扩张到这片地方。有人引用《史记》。其中一些追述赵国历史的议论来证明,认为赵武侯时曾一度占领过这片地区,但考古资料却证明当时确是林胡、楼烦等少数族居住的地方。《虞氏记》中说赵武侯先在黄河西岸上筑城;刚筑起部分城墙便崩塌了,于是改在黄河东面另选新址;根据蓝天白云里翱翔的天鹅指引,寻找到了合适筑城的地方。说是赵武侯白天见有一群天鹅在云中飞翔,整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上空来回盘旋,鸟群下方的地面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赵武侯看到这个景象后,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决定在这里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这个美丽的传说虽不可全信,却反映了选择在呼和浩特平原中心地带建城的主要原因。云中城所在地方,是呼和浩特平原的中部,有发源于阴山的荒于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南面还有白渠水(今宝贝河)流经平原入黄河,地势乎坦,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训练骑兵和放牧战马的好地方。
秦皇设郡,北击匈奴
云中郡所辖地区内,在注重养马业的同时,又迁来了许多内地的农民,安屯设村进行垦殖,以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军需,供应粮食,并在人口较多的地方设置了县一级政权。由于史籍上没有详细记载所属县名及方位,仅知云中城东面有原阳县,是训练骑兵的基地,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南方的八拜古城;云中郡西部筑有九原城,是边境屯兵的重镇。
云中城于公元前236年被秦始皇所夺取。8[1]
公元前234年(秦始皇十三年)秦国在此设立了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了六国,自立为始皇帝,正式建立了秦朝。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郡,云中郡成为其中的一郡。秦始皇于公元214年派遣蒙恬率领数十万人北击匈奴,收复了黄河河套以南的广大地区,并渡过了黄河,占据了乌拉山以北、狼山以南地带,沿河兴筑了三十四座县城(一作四十四座县城)。这些县城中有的属于云中郡管辖,考古工作人员在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西发现的古城,应是秦始皇时所筑三十四座县城之一,史籍上没有记载这些县名,哈拉板申村西古城的名称已无法得知。
西汉东汉,一分为二
西汉时期,将云中郡划分为云中郡和定襄郡。云中郡治仍在云中城,管领有云中、咸阳、陶林、桢陵、犊和、沙陵、原阳、沙南、北舆、武泉、阳寿等十一个县,约分布在今大青山以南、东起至卓资县西境,西至包头市古城湾,沿大黑河流域南至清水河县喇嘛湾这一片地域内。其中已查明位置的有:沙陵县城址在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东古城,桢陵县城址在今托克托县章盖营子村,阳寿县城址在今托克托县葡滩拐,北舆县城址在今呼和洽特市塔布陀罗海古城,阳原县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八拜村,武泉县城址在今卓资县三道营村、沙南县城址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王莽时期改云中为受降。东汉时期,又重新设置了云中郡,管领有云中、咸阳、箕陵、沙陵、沙南、北舆、武泉、原阳、定襄、成乐、武进等十一座县城。后三座县城原属定襄郡,东汉时将云中郡管辖区域向南伸延,括进了什拉乌素河和宝贝河流域,放弃了陶林、犊和、阳寿三县地,也就是大黑河上游及其东面的地方。
北魏时期,城里生镇
北魏时期又在云中城地方设置了云中镇,成为驻守大青山以南的重要基地;在云中城东建立了云中宫,为北魏皇帝北巡时驻跸休息的地方;在云中城的东北方的山谷口兴筑了白道城。白道为大青山通往山后的重要通道,白道城筑于山谷口外,是重要的军事设施,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北郊坝口子村南。
云中城自建立后,断续沿袭使用约有九百年之久。
古城(郡)遗留编辑
云中城初建于战国时期,经历了秦、汉、北魏等王朝的延续使用,城垣也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初建时的城垣及
城市布局情况也难于弄清。现今地表城墙已基本塌毁,南城墙尚保存较好,残高约5米。现存城墙每面长约2000米,周长约8000米,约合16华里,较汉代郡治的规模大,估计应是战国时期初建的规模,只是历代曾经补筑和改造过。城内西南隅建有一座子城,就是加筑了东、北两面墙,西、南商墙仍利用外城墙。子城长宽各约130米,与规模庞大的外城墙不相配,估计应是汉代加筑的,但因未正式发掘过,还不能做出结论。城内原有许多建筑遗迹和砖瓦碎片,由于垦殖的发展,利用洪水溉灌等原因,城内地表淤积覆盖较厚,早年考古工作者曾在城内采集到各个时代的瓦当,城内出土过北魏鎏金铜佛像;石刻佛像等遗物。城内分布的墓葬数量很多,自战国至北魏时期的都有,其中有些筑有高大封土的墓葬,1956年曾在城外西南方的什尔登村清理了两座,为西汉阏氏壁画墓,对于研究古城的历史和汉代的社会生活,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单于都护府
单于都护府,唐朝安置东突厥降部的都护府。630年三月,唐朝军队俘颉利可汗,东突厥亡。唐朝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
以及定襄都督府、云州都督府。唐高宗设瀚海都护府,治所在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苏农等二十四州。663年,改称云中都护府;664年,改称单于大都护府。后突厥建立后,698年废除,并入安北都护府。720年,重新设立。845年,改称安北都护府(原安北都护府于780年废除)。五代初年,契丹入侵,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都护府废除。
单于都护府是唐朝建立的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管理北方边疆东突厥故地的重要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属关内道。
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唐朝大将李靖俘颉利可汗,灭亡东突厥。唐太宗在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永徽元年(650年)唐平突厥车鼻可汗,“突厥诸部尽为封疆之臣”,乃于其地设瀚海都护府,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府,苏农等二十四州,与燕然都护府壤地交错。龙朔三年(663年),移治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移燕然都护府于碛北,并改名瀚海都护府,遂以碛为界,碛南诸都督府州隶云中。麟德元年(664年),改名单于大都护府,辖境北距大漠,南抵黄河。高宗末年后突厥兴起,尽拔诸羁縻府州。垂拱二年(686年),改置镇守使。圣历元年(698年),并入安北大都护府。开元八年(720年),复为单于大都护府,安北大都护府移治中受降城。会昌五年(845年),改名安北大都护府(原安北都护府于780年废除)。
五代初年,契丹入侵。后梁贞明二年(契丹神册元年,公元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都护府废除。
托克托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开发区腹地,是首府“一核双圈一体化”战略重点发展区。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
明朝东胜卫城、南湖湿地公园、广宁寺、神泉生态旅游景区
呼和浩特站、察素齐站
托克托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地理坐标在东经111°2&30&P-111°32&
21&P、北纬40°5&55&P-40°35&15&P,托克托县平均海拔1132米,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黄河流经县境37.5公里。
托克托县地势为东南高而西北和西南低。
新石器时代,在托县境内黄河北岸黄土台地上发现的“海生不浪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时期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戎狄、林胡等族在这里游牧,“逐水草迁徒”。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赵国赵武侯筑云中城(今托克托县境)。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郡(都治在今托克托县古城村)。县境位居北方边陲要冲,历来为兵家争战之地。
秦代,云中郡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境内置云中县、武泉县(今托克托县黑水泉西汉,云中郡辖11县;其中,云中、武泉、阳寿、沙陵、桢陵5县均在今县境内。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先后建立代国和北魏政权。代王拓跋什翼犍、北魏道武帝拓跋王圭,分别于别340-376年、390-398年在云中之盛乐宫建都。
唐太宗贞观年间,云中城先后设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境内置金河县。
辽、金、元各代,县境皆置东胜州(今托克托县城圐圙大荒城)、云内州(今托克托县古城乡白塔村)。
明太祖洪武年间,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筑东胜卫城(今县城圐圙),又置镇虏卫(今托克托县黑城村)。
明嘉靖中期,西土默特部阿拉坦汗的义子恰台吉(即脱脱,或称妥妥)驻牧妥妥城(托克托城)。
清隆元年(1736年),置托克托厅。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为县,设县公署。民国17年(1928年),国民党设县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伪县公署(县政府)、国民党游击县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存在。
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托克托县政府复主。
民国38年(1949年)9月19日,托克托县随绥远省和平解放而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初,托克托县人民政府成立。
日后,为呼和浩特市辖区。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托托城
津关要塞托托城
在呼和浩特市西南80公里处的托克托县城关镇北,有一座明代古城——托托城,它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托托城,既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古城,又是一座容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的古城遗址:即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古城沿用时间长达900余年,明末清初,逐渐废圮。
美丽的传说
托托城,地处呼和浩特平原西南的黄河东岸,傍河而建,城址设在高于黄河水面的土岗之上。城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城西南有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这里既是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古代黄河的渡口所在,因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历代王朝坚城固守、重兵把关的津关之地。
城西南的黄河渡口,自古就有。渡口史称“君子津”,俗称“君子渡”。君子津一名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据传说,早在汉代的恒帝时期,有一位专作皮毛生意的洛阳商人,带了银两和货物从洛阳出发来云中经商,途中坐了一位老船工的船,沿黄河北行。船行至托县渡口时,因为沿途劳累,洛阳商人突然病倒。老船工把他带到自家调养,但是洛阳商人终因病情严重而去世。老船工又出钱买棺材将他安葬。因为不知道商人来历,老船工便把商人的银两和货物收藏起来,等待有人来取。半年之后,远在洛阳的商人妻子不见丈夫回来,非常着急,就叫儿子千里寻父。儿子一路打听,在渡口找到了老船工。老船工将保存完好的银两、货物一并交给了他。商人的儿子十分感激,临走时拿出许多银两送给老船工,但是老人终未接受。商人的儿子回到洛阳后,在民间到处传播老船工的义举。皇上听说后,连声赞叹:“老船工,君子也”,并且将托县的黄河渡口赐名为“君子津”。
溶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
君子津一带,由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所以备受历代王朝重视。自汉代开始,就在渡口两岸设郡置县。当时,渡口附近的东西两岸,分别设有汉代的桢陵、沙南二县。二县的县城城址就建在黄河两岸的数里处。到了隋唐时期,黄河渡口更加受到重视。隋朝在黄河西岸原汉代沙南县故城处设置榆林郡,并且建造了一座胜州城。唐朝时期,沿袭隋制,仍然设榆林郡,又重新建造了胜州城,使当时的胜州城成为唐朝前期把守黄河关口的军事重镇。
唐景龙二年,唐朝的朔方总管张仁愿在黄河北岸一线修筑了东、中、西3座受降城。其中东受降城就建在黄河渡口君子津的北面数公里处,即今托托城内的西北角,当地俗称“大荒城”,如今,来此处,仍然能够看到古城的城垣遗址。当时,黄河对岸的唐代胜州城与东受降城隔河相望,仅七八里之遥。在军事上起到了扼守水路交通的重要作用。
公元10世纪初,北方辽王朝建立后,东受降故城又被重新修筑、利用。辽王朝在西征后,把黄河西岸原胜州城的居民迁移到东岸的东受降城居住,并且将东受降城改名为“东胜州城”,既区别与对岸的原胜州城,又有庆祝胜利之意。
元代时期的东胜州城,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城的管理和建设。元朝统一中国后,统治者充分利用东胜州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水、陆交通和运输业,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公元14世纪下半叶,明王朝军队进驻东胜州城,改东胜州为东胜卫城,并且废除了呼和浩特地区元代丰州、云内州的建制,将这些州的属地划归东胜卫管辖,东胜卫城的城址就设在原东胜州城。
东胜卫城,最初是利用了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的旧址作为城址,使用后不久即重新扩建,增加了更大的外城垣,并且将唐代的东受降城和辽代的东胜州城旧址一并包围进来,形成了明代东胜卫城最后的形制。
东胜卫城,成长方形。东西宽1930米,南北长2410米,围城周长8.6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城墙高达12米,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古城内建有官署、兵营、民居等各种建筑。古城废圮后,地表建筑遭到破坏,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城内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古老的城墙却保存完好,至今雄姿依旧、巍然屹立。
明代初期,在建成东胜卫城后不久,明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又在东胜卫城的周围,即今呼和浩特的南境,先后兴建了4座卫城。其中包括今托克托县黑城乡的镇虏卫城、和林县新店子乡的玉林卫城、大红城乡的云川卫城,以及与东胜卫城隔河相望的东胜右卫城。这4座卫城与东胜卫城相互拱卫,分别称作左、右、中、前、后卫城,合称“东胜五卫”。这几座卫城自建成后,时用时废,断断续续使用了半个世纪。明朝中后期,由于北方地区蒙古部落的势力崛起、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明朝撤离,这些早期兴建的明代卫城也随之废圮。
15世纪末,北方蒙古部落的首领达延汗统一蒙古大部。其嫡孙阿拉坦汗率蒙古土默特部进驻了今呼和浩特地区。具有远见卓识的阿拉坦汗不仅保持了与明朝的友好关系,还积极接纳汉族人民、引进中原文化、建立草原都市,倡导和鼓励蒙古族人民学习农耕技术,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这些重大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当时的东胜卫城,已经被明朝放弃,阿拉坦汗受命其义子脱脱(亦称妥妥)率兵2000人,驻防东胜卫城。脱脱驻守期间,积极促进边关的互市贸易,发展与内地的和平交往,维护了明王朝的统治地位。由于他的杰出贡献,明王朝对他一再予以褒奖。脱脱驻守东胜卫城40余年,由于他维护了各族人民的利益,维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环境和经济交流,受到各族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取代了原来的城名,改称为“脱脱城”。以后又以谐音取名“托托城”至今。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遗物
托托城,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地下蕴藏的历史遗物也极为丰富。多少年来,在托托城内及其周围,不断有各种遗物出土。在托托城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大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农田和荒野之中,有的则埋藏于地下的大瓮、大罐之内。钱币出土时,少则一枚或者数枚,多则数十斤或者数百斤。这些钱币中有些还是较为少见的钱币珍品。如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北朝的“常平五铢”、唐代的“顺天元宝”、西夏的“天盛元宝”、元代的“至大通宝”等。另外,还有很多图案精美,用于佩带赏玩、祝愿吉祥、消灾避邪的古代花钱(又称厌胜钱),如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松鹤延年、天仙送子、五子登科、吉祥八卦、十二生肖钱等。
大量钱币和其他古代遗物的出土,不仅证实了托托城悠久的建城历史,也客观地反映了古代北方地区曾经有过的社会文明。​
大皇城(东受降城、东胜州、云内州、托托城)
大皇城(城圐圙),拼音念cheng-ku(阴平)-lue(去声),属蒙古语,指围起来的草场)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旧城之间,系明代修建的古城遗址。废弃后,城墙遗存较好,人们把这座废城墙名为“城圐圙”。这座古城是在唐代“东受降城”的基础上扩建的。辽代;为“东胜州”治所,俗称“大皇城”。金代在“大皇城”东边兴建“子城”,即为“小皇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赐名“东胜左卫”,次年扩建东胜左卫城(今城圐圙)。城周长12.5公里,城墙高8米左右,是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建有东、南、西、北四门,并筑有瓮城,是一座屯军大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内迁山西,城遂空废。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午后),俺达汗义子卡台吉,名脱脱(也有写成妥妥),率众长期驻牧于此,这座址城即称为“脱脱城”(今城圐圙)。城圐圙一名流传至今。
津关要塞托托城
在呼和浩特市西南80公里处的托克托县城关镇北,有一座明代古城——托托城,它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托托城,既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古城,又是一座容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的古城遗址:即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古城沿用时间长达900余年,明末清初,逐渐废圮。
美丽的传说
托托城,地处呼和浩特平原西南的黄河东岸,傍河而建,城址设在高于黄河水面的土岗之上。城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城西南有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这里既是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古代黄河的渡口所在,因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历代王朝坚城固守、重兵把关的津关之地。
城西南的黄河渡口,自古就有。渡口史称“君子津”,俗称“君子渡”。君子津一名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据传说,早在汉代的恒帝时期,有一位专作皮毛生意的洛阳商人,带了银两和货物从洛阳出发来云中经商,途中坐了一位老船工的船,沿黄河北行。船行至托县渡口时,因为沿途劳累,洛阳商人突然病倒。老船工把他带到自家调养,但是洛阳商人终因病情严重而去世。老船工又出钱买棺材将他安葬。因为不知道商人来历,老船工便把商人的银两和货物收藏起来,等待有人来取。半年之后,远在洛阳的商人妻子不见丈夫回来,非常着急,就叫儿子千里寻父。儿子一路打听,在渡口找到了老船工。老船工将保存完好的银两、货物一并交给了他。商人的儿子十分感激,临走时拿出许多银两送给老船工,但是老人终未接受。商人的儿子回到洛阳后,在民间到处传播老船工的义举。皇上听说后,连声赞叹:“老船工,君子也”,并且将托县的黄河渡口赐名为“君子津”。
溶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
君子津一带,由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所以备受历代王朝重视。自汉代开始,就在渡口两岸设郡置县。当时,渡口附近的东西两岸,分别设有汉代的桢陵、沙南二县。二县的县城城址就建在黄河两岸的数里处。到了隋唐时期,黄河渡口更加受到重视。隋朝在黄河西岸原汉代沙南县故城处设置榆林郡,并且建造了一座胜州城。唐朝时期,沿袭隋制,仍然设榆林郡,又重新建造了胜州城,使当时的胜州城成为唐朝前期把守黄河关口的军事重镇。
唐景龙二年,唐朝的朔方总管张仁愿在黄河北岸一线修筑了东、中、西3座受降城。其中东受降城就建在黄河渡口君子津的北面数公里处,即今托托城内的西北角,当地俗称“大荒城”,如今,来此处,仍然能够看到古城的城垣遗址。当时,黄河对岸的唐代胜州城与东受降城隔河相望,仅七八里之遥。在军事上起到了扼守水路交通的重要作用。
公元10世纪初,北方辽王朝建立后,东受降故城又被重新修筑、利用。辽王朝在西征后,把黄河西岸原胜州城的居民迁移到东岸的东受降城居住,并且将东受降城改名为“东胜州城”,既区别与对岸的原胜州城,又有庆祝胜利之意。
元代时期的东胜州城,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城的管理和建设。元朝统一中国后,统治者充分利用东胜州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水、陆交通和运输业,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公元14世纪下半叶,明王朝军队进驻东胜州城,改东胜州为东胜卫城,并且废除了呼和浩特地区元代丰州、云内州的建制,将这些州的属地划归东胜卫管辖,东胜卫城的城址就设在原东胜州城。
东胜卫城,最初是利用了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的旧址作为城址,使用后不久即重新扩建,增加了更大的外城垣,并且将唐代的东受降城和辽代的东胜州城旧址一并包围进来,形成了明代东胜卫城最后的形制。
东胜卫城,成长方形。东西宽1930米,南北长2410米,围城周长8.6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城墙高达12米,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古城内建有官署、兵营、民居等各种建筑。古城废圮后,地表建筑遭到破坏,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城内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古老的城墙却保存完好,至今雄姿依旧、巍然屹立。
明代初期,在建成东胜卫城后不久,明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又在东胜卫城的周围,即今呼和浩特的南境,先后兴建了4座卫城。其中包括今托克托县黑城乡的镇虏卫城、和林县新店子乡的玉林卫城、大红城乡的云川卫城,以及与东胜卫城隔河相望的东胜右卫城。这4座卫城与东胜卫城相互拱卫,分别称作左、右、中、前、后卫城,合称“东胜五卫”。这几座卫城自建成后,时用时废,断断续续使用了半个世纪。明朝中后期,由于北方地区蒙古部落的势力崛起、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明朝撤离,这些早期兴建的明代卫城也随之废圮。
15世纪末,北方蒙古部落的首领达延汗统一蒙古大部。其嫡孙阿拉坦汗率蒙古土默特部进驻了今呼和浩特地区。具有远见卓识的阿拉坦汗不仅保持了与明朝的友好关系,还积极接纳汉族人民、引进中原文化、建立草原都市,倡导和鼓励蒙古族人民学习农耕技术,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这些重大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当时的东胜卫城,已经被明朝放弃,阿拉坦汗受命其义子脱脱(亦称妥妥)率兵2000人,驻防东胜卫城。脱脱驻守期间,积极促进边关的互市贸易,发展与内地的和平交往,维护了明王朝的统治地位。由于他的杰出贡献,明王朝对他一再予以褒奖。脱脱驻守东胜卫城40余年,由于他维护了各族人民的利益,维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环境和经济交流,受到各族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取代了原来的城名,改称为“脱脱城”。以后又以谐音取名“托托城”至今。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遗物
托托城,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地下蕴藏的历史遗物也极为丰富。多少年来,在托托城内及其周围,不断有各种遗物出土。在托托城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大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农田和荒野之中,有的则埋藏于地下的大瓮、大罐之内。钱币出土时,少则一枚或者数枚,多则数十斤或者数百斤。这些钱币中有些还是较为少见的钱币珍品。如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北朝的“常平五铢”、唐代的“顺天元宝”、西夏的“天盛元宝”、元代的“至大通宝”等。另外,还有很多图案精美,用于佩带赏玩、祝愿吉祥、消灾避邪的古代花钱(又称厌胜钱),如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松鹤延年、天仙送子、五子登科、吉祥八卦、十二生肖钱等。
大量钱币和其他古代遗物的出土,不仅证实了托托城悠久的建城历史,也客观地反映了古代北方地区曾经有过的社会文明。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托托城
津关要塞托托城
在呼和浩特市西南80公里处的托克托县城关镇北,有一座明代古城——托托城,它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托托城,既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古城,又是一座容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的古城遗址:即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古城沿用时间长达900余年,明末清初,逐渐废圮。
美丽的传说
托托城,地处呼和浩特平原西南的黄河东岸,傍河而建,城址设在高于黄河水面的土岗之上。城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城西南有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这里既是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古代黄河的渡口所在,因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历代王朝坚城固守、重兵把关的津关之地。
城西南的黄河渡口,自古就有。渡口史称“君子津”,俗称“君子渡”。君子津一名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据传说,早在汉代的恒帝时期,有一位专作皮毛生意的洛阳商人,带了银两和货物从洛阳出发来云中经商,途中坐了一位老船工的船,沿黄河北行。船行至托县渡口时,因为沿途劳累,洛阳商人突然病倒。老船工把他带到自家调养,但是洛阳商人终因病情严重而去世。老船工又出钱买棺材将他安葬。因为不知道商人来历,老船工便把商人的银两和货物收藏起来,等待有人来取。半年之后,远在洛阳的商人妻子不见丈夫回来,非常着急,就叫儿子千里寻父。儿子一路打听,在渡口找到了老船工。老船工将保存完好的银两、货物一并交给了他。商人的儿子十分感激,临走时拿出许多银两送给老船工,但是老人终未接受。商人的儿子回到洛阳后,在民间到处传播老船工的义举。皇上听说后,连声赞叹:“老船工,君子也”,并且将托县的黄河渡口赐名为“君子津”。
溶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
君子津一带,由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所以备受历代王朝重视。自汉代开始,就在渡口两岸设郡置县。当时,渡口附近的东西两岸,分别设有汉代的桢陵、沙南二县。二县的县城城址就建在黄河两岸的数里处。到了隋唐时期,黄河渡口更加受到重视。隋朝在黄河西岸原汉代沙南县故城处设置榆林郡,并且建造了一座胜州城。唐朝时期,沿袭隋制,仍然设榆林郡,又重新建造了胜州城,使当时的胜州城成为唐朝前期把守黄河关口的军事重镇。
唐景龙二年,唐朝的朔方总管张仁愿在黄河北岸一线修筑了东、中、西3座受降城。其中东受降城就建在黄河渡口君子津的北面数公里处,即今托托城内的西北角,当地俗称“大荒城”,如今,来此处,仍然能够看到古城的城垣遗址。当时,黄河对岸的唐代胜州城与东受降城隔河相望,仅七八里之遥。在军事上起到了扼守水路交通的重要作用。
公元10世纪初,北方辽王朝建立后,东受降故城又被重新修筑、利用。辽王朝在西征后,把黄河西岸原胜州城的居民迁移到东岸的东受降城居住,并且将东受降城改名为“东胜州城”,既区别与对岸的原胜州城,又有庆祝胜利之意。
元代时期的东胜州城,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城的管理和建设。元朝统一中国后,统治者充分利用东胜州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水、陆交通和运输业,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公元14世纪下半叶,明王朝军队进驻东胜州城,改东胜州为东胜卫城,并且废除了呼和浩特地区元代丰州、云内州的建制,将这些州的属地划归东胜卫管辖,东胜卫城的城址就设在原东胜州城。
东胜卫城,最初是利用了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的旧址作为城址,使用后不久即重新扩建,增加了更大的外城垣,并且将唐代的东受降城和辽代的东胜州城旧址一并包围进来,形成了明代东胜卫城最后的形制。
东胜卫城,成长方形。东西宽1930米,南北长2410米,围城周长8.6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城墙高达12米,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古城内建有官署、兵营、民居等各种建筑。古城废圮后,地表建筑遭到破坏,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城内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古老的城墙却保存完好,至今雄姿依旧、巍然屹立。
明代初期,在建成东胜卫城后不久,明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又在东胜卫城的周围,即今呼和浩特的南境,先后兴建了4座卫城。其中包括今托克托县黑城乡的镇虏卫城、和林县新店子乡的玉林卫城、大红城乡的云川卫城,以及与东胜卫城隔河相望的东胜右卫城。这4座卫城与东胜卫城相互拱卫,分别称作左、右、中、前、后卫城,合称“东胜五卫”。这几座卫城自建成后,时用时废,断断续续使用了半个世纪。明朝中后期,由于北方地区蒙古部落的势力崛起、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明朝撤离,这些早期兴建的明代卫城也随之废圮。
15世纪末,北方蒙古部落的首领达延汗统一蒙古大部。其嫡孙阿拉坦汗率蒙古土默特部进驻了今呼和浩特地区。具有远见卓识的阿拉坦汗不仅保持了与明朝的友好关系,还积极接纳汉族人民、引进中原文化、建立草原都市,倡导和鼓励蒙古族人民学习农耕技术,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这些重大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当时的东胜卫城,已经被明朝放弃,阿拉坦汗受命其义子脱脱(亦称妥妥)率兵2000人,驻防东胜卫城。脱脱驻守期间,积极促进边关的互市贸易,发展与内地的和平交往,维护了明王朝的统治地位。由于他的杰出贡献,明王朝对他一再予以褒奖。脱脱驻守东胜卫城40余年,由于他维护了各族人民的利益,维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环境和经济交流,受到各族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取代了原来的城名,改称为“脱脱城”。以后又以谐音取名“托托城”至今。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遗物
托托城,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地下蕴藏的历史遗物也极为丰富。多少年来,在托托城内及其周围,不断有各种遗物出土。在托托城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大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农田和荒野之中,有的则埋藏于地下的大瓮、大罐之内。钱币出土时,少则一枚或者数枚,多则数十斤或者数百斤。这些钱币中有些还是较为少见的钱币珍品。如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北朝的“常平五铢”、唐代的“顺天元宝”、西夏的“天盛元宝”、元代的“至大通宝”等。另外,还有很多图案精美,用于佩带赏玩、祝愿吉祥、消灾避邪的古代花钱(又称厌胜钱),如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松鹤延年、天仙送子、五子登科、吉祥八卦、十二生肖钱等。
大量钱币和其他古代遗物的出土,不仅证实了托托城悠久的建城历史,也客观地反映了古代北方地区曾经有过的社会文明。
/blog-.html
云中城遗址
云中城建于二千多年前纷乱的战国时期,是蒙古高原历史上所记载的第一座城市,是当时赵国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古城乡(图1)。
现有的云中城遗址,周长约8公里。南墙保存较好,长约1.9公里,宽6.5米,最高可达8米,夯层厚8-12厘米。这座蒙古高原上的第一座史载城市,这座使用时间长达九百余年的古城,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成为了瓦砾与废墟。
公元前300年,赵国占领了今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区,设置了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以管理这块新开辟的土地,并修筑了云中城作为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
云中城位于土默特平原,地势平坦,大小黑河流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块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当年,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武将之一——赫赫有名的李牧就曾在此驻防。
古云中城与托克托县城的空间位置关系(蓝线是考察路线)
古云中城,南城墙中段的外凸城堡
东城门
东城墙以及与南城墙交接处的箭楼
南城墙最东段
沿着侵蚀沟进城,前面就是城堡&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 “特木尔乌尔虎"
,意为“铁垒”,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座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旅游带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青冢”出自杜诗的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文献记载中亦称为“青冢”。据民间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因此历代诗人常常好用“谁家青冢年年青”“到今冢上青草多”,“宿草青青没断碑”之类的诗句寓意。
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发掘,还无法确定埋葬王昭君的具体地点。尽管唐代以后的史实记载确切无误,在青冢周围发现零星汉瓦残片。墓体的汉代夯土层清晰可见,但不是科学开掘出来的,据此有人推为汉代烽火台,到底真假与否,只有科学考古发掘才能做出定论。
有人以为,这里只是昭君的衣冠冢,甚到有人说这是昭君路过这里休息倒出鞋里的土堆成的。关于昭君墓的形成,比较流行以下一段传说:
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单于,来平息汉匈干戈。出塞时,和单于走到黑河边,只见朔风怒号,走石飞沙,他们只好停下来。昭君弹起她心爱的琵琶,顿时彩霞横空,白云缭绕,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不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青草,开满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黑水变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昭君和单于的马队头顶上飞翔和啼叫。于是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走到缺水草的地方,昭君的琵琶一划,地上就出现了一条玉带似的河流,一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美丽的锦囊里取出几粒种子,撒在地上,从此塞外便有了庄稼。她从袋里取出一把金剪子,用羊皮剪成犁、车、羊、马,放在地上,就成了铁犁和木车,木车周围还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和马群、骆驼群。
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
通过这些传说,我们感到昭君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永远怀念她的。正因如此,在呼市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十几座昭君墓。
因此讨论昭君墓真伪已经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了,重要的是昭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剪伯赞《内蒙访古》说得好:“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坟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3米,占地约73亩。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衣袂飘飘,目视远方,栩栩如生。
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说得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昭君墓最早记载,见于盛唐时的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中,如李白的“死留青冢使人嗟”,杜甫的“独留青冢向黄昏”等,白居易《青冢》诗。可见昭君墓当时不仅早已存在,而且远近闻名。稍晚于李、杜、白三人的唐代史学家杜估的其所著的《通典》一书卷179《州郡》中明确记载了呼市青冢的存在。以后历代史书都有记载。清代关于青冢的记载比较详细,张文瑞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见琉璃瓦成堆,青冢前有石虎、石马、石狮、石幢,墓顶有小方亭,亭内有佛画、细布及豆麦等物。这些表达了当地人民对昭君的眷恋和哀思,经过长期的战乱,到解放前夕,只剩下孤单墓体和几尊石碑。
从呼和浩特市火车站乘坐公交1路到南茶坊/小黑河站,再换乘10路到昭君墓(路北旅游点);或换乘44路到昭君墓。
神泉​
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由黄河两岸分布组成。左岸为古典园林景区,景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翡翠湖18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神泉、茶楼、戏台、珍禽观赏园、游乐场、翡翠湖荡舟、黄河母亲广场、喷泉广场、黄河大舞台、酒店、旅游商品店、餐饮等;右岸为库布其沙漠游乐园,旅游项目有沙漠冲浪、滑沙、骑骆驼、沙漠卡丁车、沙漠越野、野营俱乐部、沙雕区、凤鸣谷服务区、沙漠游乐区等。两个景区由跨黄河840多米索道连接,黄河有豪华游轮、渡轮和黄河漂流,也具有古典园林气息和自然地域风貌的景观,给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
神泉生态旅游景区总投资9800万元,共分两期工程完成。于日开始动工兴建,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资6800万元,完成了黄河东岸的各项设施。初具规模,已具备接待游人的条件。二期工程在下半年开始,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2010年底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自然景色优美,黄河流经此处形成山梁、湿地、河流、沙漠为一体的天然生态风景区。景区内有一眼常年流淌清澈甘甜的泉水,神泉因此而得名。
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为AAAA级景点
黄河万家寨水库
黄河万家寨水库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其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是黄河中游八个梯级规划开发的第一个,是以供水、调峰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防凌等综合效益的国家一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8.96亿m3,总装机容量108万kW。
万家寨水库建成后,高峡出平湖,这里许多地段的湖岸峭壁百仞,弯弯曲曲的湖面宛如一条碧绿的彩带,湖光山色秀美怡人,可与长江小三峡媲美。在库区游玩,不但能观赏秀美的湖光山色,还可领略具有浓郁黄河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领略明长城、烽火台的雄伟风采。
黄河万家寨水库主体工程于日开工,日下闸蓄水,日首台机组发电,2000年底六台机组全部发电,2001年底给太原进行了试供水,工程实际总投资49.14亿元人民币。目前工程的单项验收或鉴定已完毕,正准备工程的全面验收,尔后投入正式运营。
万家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9.48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48亿m3,多年平均流量790
m3/s,多年平均输沙量1.49亿t;年供水量14亿m3,其中向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供水2.0亿m3,向山西平朔、大同供水5.6亿m3,向太原供水6.4亿m3。枢纽发电后,电力分别接入山西及蒙西电网。
飞来寺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单台子乡,距万家寨水库5公里,俗称“山神庙”。相传此寺是在一夜之间由一股狂风从南方搬来,故称其为“飞来寺”。万家寨水库建成后,飞来寺西的沟谷变成了“湖”,使飞来寺周围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关于这飞来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当地的老人们讲,传说在一千多年前唐末宋初的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既没有风的呼啸,也没有云的飘移。就在人们已经进入梦想的时候,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龙卷风挟着一样东西从天而降。等大风过后,疑惑不解的人们才惊奇地发现,一座庙堂竟然出现在山神庙。就这样,当地的人们把这座在一夜之间出现的庙堂取名“飞来寺”。
飞来寺古老的传说与优美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八方的来客,值得到此一游。
托县鲤鱼极富盛名,历史上曾是进贡皇室的佳品,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吸引了四海来宾。
一年四季,你踏入托县这片土地,湿漉漉的黄河气息会向你扑来,你会在市场上看你到胡蹦乱跳的大鲤鱼。那卖鱼吆喊声,真是百听不厌。
“开河鱼,开河鱼,吃鱼要吃开河鱼。”
“五月的鲶鱼小人参,赛过灵丹妙药。”
“活鱼,活鱼,不活不鲜不要钱。”
倘若你是买鱼的,鱼贩子便递上一脸殷勤的笑:“称几斤?”你未置可否,他便得寸进尺了,“你看,还动呢” 。
有人说托县鲤鱼味道鲜美,是水的缘故,其实不尽然,也是做法上的妙法。佐料齐全,更重要的是辣椒炝得色质鲜红,茴香放得恰到好处,所以炖出的鱼色香味俱全又是极富营养的美食。
随着托县经济的发展,黄河、南湖、葡萄湾、古城墙、神泉等旅游点的开发,饮食文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托县黄河大鲤鱼以其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成了宴请宾朋的佳品。
托县开河鱼
北方人在每年开河期间要吃开河鱼,尤其是黄河流域的人们一般以吃黄河开河鲤鱼为最大口福和追求。开河鱼中最有名的是内蒙古、山西、陕西一带的黄河开河鲤鱼。黄河鲤鱼的特点是嘴大、鳞少、脊背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捕鱼盛期在清明时节。如今的黄河鲤鱼多是人工放养,人们不用等开河,四季俱可吃到鲜美的黄河鲤鱼。黄河鲤鱼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味。“托县炖鱼”就是一种,它是黄河沿岸,内蒙古中、西部一道名菜。正宗的托县炖鱼是以香而不辣闻名中外的托县辣椒、八角茴香慢火炖两小时左右而成。整条鱼色泽红艳,香而不辣。全身各处味感均衡未有不入味之处。细腻鲜嫩的质感在唇齿相碰间渗出淡淡的清香袭向你跃跃欲试的味蕾,引诱你的口水泛滥,让你欲罢不能。这一美味你要到云中酒家去尝,他们的食材出自托县,并由来自托县的大厨亲自掌勺。绝对可以向你奉上传说中的“吃得起鱼,吃不起调料”的正宗托县炖鱼。让远眺家乡的你,一解思乡之苦。
“冬初河水,鱼在冰中不食不动,至来春冰开取之,极肥美,其封河时所取则味稍逊。”可以证明,古人早已懂得享受开河鱼。在冬天冰封水面的时候,鱼处于休眠状态,很少进食和活动。经过一冬的净化,鱼体中的一些异味物质渐渐溶于水,鱼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脂肪、肝糖的转化、消耗,让鱼的肉质更加鲜嫩和纯净,所以开河鱼有最纯正的“鱼”味——健康而且鲜美。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冰雪消融的黄河开河鱼又为托克托县的餐饮业带来了大好机遇,四面八方的客人纷至沓来———“吃开河鱼啦!”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托县茴香特定品质
颗粒均匀、质地饱满、色泽黄绿、芳香浓郁
托县彩米是用改造了基因的种子种出来了,是世界上稀有的小米品种,它营养价值特别高,被誉为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食品。人长期食用彩米,可保证人体对硒元素的需求,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有益身体健康。彩米的颜色多样,如绿色、黄色、红色、黑色等。
托县彩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托县莜面名闻遐迩。托县人对莜面情有独钟,三天不吃莜面思谋见就香。
托县莜面有蒸、氽、炒三种做法,有凉汤、热汤之分。
先说和莜面。莜面须放在陶瓷盆里和。一半莜面一半滚水。莜面和得“放了屁”,有了声音,民间有“惊死公公,吓死婆婆”之说,莜面才和好了。和莜面有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然后是制作。有搓鱼鱼、推窝窝、压饸饹等做法。巧媳妇们用双手搓,看得人眼花缭乱。两只手能搓拾几根,其细如龙须。蒸熟以后,入口筋道,极有咬头。推窝窝是在石板上或切菜刀上,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夹一段莜面,用手托推薄,左手食指卷起,立于笼屉之上,薄如蝉翼。最简单的是压饸饹。下好了剂,在饸饹床上压出火柴棍细的条条。
凉汤的制作极有考究。黄瓜,水罗卜,辣辣换。切得碎粉粉、红腾腾、绿莹莹、花生生。加醋、酱油、盐、芫荽、葱花、韭菜、香油、鸡精。根据口味调制凉汤的多少。然后用勺子盛胡麻油炝葱和芝麻。炝好葱和芝麻的胡麻油,须放的凉了才能加入菜中,否则胡麻油的热度影响了菜的脆度。喜欢吃西红柿、茄子蔬菜的,可以上茏蒸熟,蘸盐汤就莜面。
热汤的做法,是用新鲜的猪、羊肉切成丁状或细条,加盐、鲜姜用慢火熬熟。出锅时佐以芫荽、葱花、韭菜、鸡精,滴少许香油。,莜面蘸热汤吃,让你吃得香油辣水,满头冒汗。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滚水正好好。
氽莜面是把和好的茯面搓成筷子粗细,一寸左右长短的“鱼鱼”,蒸熟以后,加入熬好的热汤中,既汤汤水水,又不失莜面的精气。
炒莜面更是做法简单好吃。莜面蒸熟以后,切碎,用胡麻油佐葱花、姜、花椒、盐炒制。用慢火炒得莜面“出了汗”,才味香好吃。
莜面极有学问。看好了火候,带皮山药煮得快熟了,水也恰到好处,然后急火蒸莜面八分钟,锅里的水正好蒸发了,铁锅烤的山药焦黄。满家莜面香、山药香。揭笼莜面三口香,让你大饱口福。有俗话为证:莜面捣烧酒,越吃越有。
托县莜面是寻常百姓家的饮食,如今又以其浓浓乡土风味享誉四方。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55,813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无敌云中城11 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