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世界罪血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遍地都是“独角兽”公司 硅谷泡沫真的来了! _ 东方财富网()
遍地都是“独角兽”公司 硅谷泡沫真的来了!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突然之间科技圈成了吸金福地,单单美国就涌现了100家估值至少达到10亿美元的“独角兽”级初创公司,如此“钱”途大好是不是泡沫的迹象?硅谷无法回避这个问题。钛媒体编译了《纽约时报》科技与商业专栏作家、记者尼克·比尔顿的长篇评论,那些依然在极力反“泡沫说”的人,足够清醒么?
  今年6月初的一个星期四上午,加州门洛帕克市沙山瑰丽酒店(Rosewood Sand Hill Hotel),这里舞厅大门紧闭,正在举行私人演示会。面积约260平米的舞厅内,天花板上垂下富丽堂皇的枝形吊灯,饰以银缂丝的丝绸幕布覆盖墙面,仅就舞厅这份气派,这座开阔的度假酒店也当得起五星的评级。舞厅的舞台后墙挂一个大大的名牌,写的正是硅谷最负盛名的风投公司之一——安霍创投(Andreessen Horowitz)的名字。
  出席的投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商务便装,衬衣领口的第一颗扣子显然都没有系上。远望酒店之外,隐约能从汽车轰鸣声中分辨出几辆宾利和特斯拉车沿着沙山路行驶,把其他硅谷顶级风投公司的人员送到各自的办公室与创业者会面,评估新一批初创公司,搜寻下一家不容错过的投资对象。
  寒暄几句之后,安霍创投的管理合伙人斯科特·卡普(Scott Kupor)走上舞台,告诉与会的投资者他们未来的投资方向——这家常被硅谷人士简称为A16z的风投公司已经累计投资数亿美元,投资对象既有Instagram、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业内大牌,也有许多初创公司,比如最近估值约20亿美元的英国杂货配送公司Instacart.
  和常见的投资者会议不同,这次演示看来还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眼下,不少投资者正在为科技业可能存在的泡沫而忧心忡忡。
  在这场宴会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卡普正急于平息这类担忧。他承认,现在的形势和1999年臭名昭著的互联网泡沫时期有些怪异地相似,比如在科技业初创公司之中,估值至少10亿美元的所谓“独角兽”在数量上已占据优势。然而,他在题为《今时不同往日(Its different this time)》演讲PPT中满怀信心地向观众证明,这种担忧属于多虑。他用PPT里的图表强调:目前科技业的IPO交易在减少,而IPO数量正是预示上一次互联网泡沫最终在2000年3月破灭的要害指标。
  20世纪末的泡沫持续发酵时期,几乎每天都有一家科技公司上市,如今科技公司的上市交易大概每周只有一例。卡普还指出,“现在资金正在回流,并没有通过公开市场流入上市公司的金库,而是赶上融资的末班车,为初创公司输血。”所以,卡普认为,现在没什么可担心的。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金正恩 VS 希特勒
  过去一年,美国其他地方都在热议同性恋婚姻、国内警察的暴力执法、奥巴马医改等问题,而硅谷无法回避的话题却是,我们是否身处科技泡沫。在这场硅谷大辩论中,安霍创投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也许称得上是“反泡沫说”的领军人物。搜索他在Twitter的言论可以发现,“泡沫(bubble)”这个词被他引用了300多次。
  无论是谁,只要让他发现有支持泡沫说的蛛丝马迹,都会成为他反复嘲讽和驳斥的目标。他的其中一个观点是,手机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进行买卖的方式,从日用杂货到出租车服务等方面,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革新。
  安德森的论点倒是有理有据,但针对泡沫的争论仍然不可能停歇。部分原因在于,泡沫的迹象越来越多,简直随处可见。2011年夏季,硅谷还在奋力挣脱上次泡沫破灭的魔爪——共损失6万多亿美元,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势仿佛让人回到1929年的华尔街崩盘年代。2000年,一些初创公司CEO的个人财富在几小时内就蒸发了几百万美元,还有人眼睁睁地看着个人全部身家在几个月内化为乌有。当时我初抵硅谷进行采访时,LinkedIn是唯一一家公开上市的互联网媒体。也是那个时间段,鲜有人识的初创公司Uber空有一个吸引眼球的名字,刚刚获得了一笔当时足以称为“巨款”的风投融资,那也才区区1100万美元。硅谷是现实的试练场,绝不是电视节目秀场。
  可我注意到,就在几个月内,私人资本开始回流,一大批初创公司正在按自己的蓝图重新塑造这个城市。我被各种各样的人推销他们的应用,可那些APP都不过是用来帮忙找停车位、或发信息告诉别人我会迟到。Facebook上市不久之后,我学到一个新词“TNR 250”,这个英文简称用中文翻译过来全名应该叫做“250位暴发户(The Nouveau Riche 250)”,指代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内部的一个秘密团体,即250名元老级员工。随着公司成功IPO,不少TNR 250的成员都成为千万富翁。股市的财富效应迅速扩大,TNR 250成员私下谈论的话题变成自己感兴趣的采购清单,其中包括游艇、飞机、街头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自画像,甚至还有热带岛屿。
  无论何时,哪怕我只是在报道里提到“泡沫”这个词,就会沦为硅谷人的出气筒。可后来,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泡沫。“独角兽”的数量飞速增长,目前仅在美国就有接近100家。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价最近创史上新高,超越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创下的记录。很多投资者都在担心用以衡量股票股本与盈利之比的指标,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教授首创的周期性调整市盈率。《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该指标显示科技股已经“充满泡沫”。
  事实上,即使一些最积极冒进的风投最近也开始畏缩。在开头安霍创投的演示后不久,私募股权投资公司Elevation 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罗杰·麦克纳米(Roger McNamee)向美国财经新闻网CNBC表示:“我们最近会找个时间做一下调整。”
  在风投资本家青睐的社交平台Twitter上(不少人还在该公司上投放了本钱),安霍创投的劲敌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比尔·哥雷(Bill Gurley)也表达了和麦克纳米类似的情绪。哥雷在Twitter上说:“要是说我们现在没有泡沫,是因为情形还没有1999年那么糟,这就好比在夸金正恩这人不错,因为他没有希特勒那么罪大恶极。”(哥雷本人拒绝对这一引述置评。)
  尽管有些人不情愿承认,甚至对泡沫一词都很敏感,理解硅谷现状的最佳方式还是回顾上次泡沫历程。上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前数月,NBA达拉斯小牛队的老板马克·库班(Mark Cuban)早早出手,将一手创立的以57亿美元出售。库班对我说,无论如何,我们都毫无疑问正面临着又一场科技股泡沫,这次也会跟上次科技泡沫一样,要是泡沫真的爆裂了,许多人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是狂妄自大”
  或许,最清晰透彻地了解科技业的方法,其实是去观察其企业建筑群。顺着美国280号州际公路进入旧金山境内,映入眼帘的景致和美国其他地方无异。这条公路左边,阵阵浓雾从双子峰滚涌而下。路的右边,几十艘大型集装箱船停靠海湾,远看就像不起眼的沧海一粟。
  在旧金山,约半数土地用于修建住宅,而如今,旧金山地区的办公用地却增长了15%。可想而知,新增的大部分商业用地都是为了满足科技业初创公司的需要。向南走,往库比蒂诺方向走大概50英里,你会看到苹果公司壮观的玻璃结构新总部“飞船”,它占地面积26万平米,能容纳员工1.2万余人。附近还可以见到Facebook新近入驻的总部大厦,它带有屋顶花园,号称是全球最大的开放式办公楼。谷歌正计划在新设计的总部园区内起用一批名为crabots的自动工程,它们实质上是小型的起重机,可以在短短几小时内挪动办公室墙壁、地板、天花板,从而改变整个办公空间。
  不过,硅谷在建的最雄伟建筑可能莫过于320多米高的摩天大厦。这幢玻璃结构的新地标由云计算公司Salesforce所有,它很快将成为旧金山最高的建筑,比该市现有的最高摩天大楼泛美金字塔还高60多米。
  《繁荣萧条学:聚焦金融泡沫破灭前》(Boombustology: Spotting Financial Bubbles Before They Burst)作者、耶鲁大学讲师维克蓝·曼莎拉马妮(Vikram Mansharamani)指出,过去几乎每次大泡沫破灭前都会兴起建摩天高楼的风气。回想纽约那些叱咤风云的高楼——华尔街40号的川普大楼、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它们无不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到来前施工。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在上世纪90年代亚洲经济危机爆发时竣工。台北101也曾是全球最高建筑,它奠基之时,互联网泡沫正处繁荣巅峰期。
  上述一些高楼大厦之所以当时能拔地而起,是因为建造者以为市场会继续走高,因而会有足够的租户入住。曼莎拉马妮还提到了另一个让人担忧的指标——艺术品市场过热,这体现市场过于自信。还有些经济学家提到名为“妓女泡沫”的先导性指标,根据该理论,当市场泡沫程度越来越严重时,连做皮肉生意的女子都会蜂拥入市。
  1999年主宰业界的那种狂热正死灰复燃,而且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2013年,旧金山湾区的高科技领域员工平均年收入接近19.6万美元,其中有些员工还在股市中斩获了几百万美元。即便是一些实习生,也能挣到7000美元以上的月收入,折合年收入约有8.4万美元(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也不过5.3万美元左右)。科技业广受推崇的猎头Rich Talent Group的创始人贾纳·里奇告诉我,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她从未见过如今这么激烈的高薪挖角战争。里奇说:
  “我曾经目睹两次生命周期,当时一切进展非常顺利,接着就崩盘了。我认为,现在我们就处在需求曲线的高峰。”
  其他科技业猎头注意到,和1999年一样,如今任何细枝末节的招聘条件都会再次成为劳资双方谈判的议题,待遇方面越来越注重慷慨的股票与股权奖励方案,因为那可能最终给员工带来几百万美元的收益。而且,现在也和1999年那样,雇主盛行以层出不穷的工作福利吸引员工,比如提供精美菜式的自助餐厅、健身房、露天平台和独特设计的格子间。如此取悦员工的倾向营造了纵情声色的企业文化氛围,无不让人回想起上次的泡沫。
  在今天的硅谷,一名Facebook员工的生日派对都会办得如同精心策划的婚礼,现场要布置冰雕和巧克力喷泉,还会请几位性感的女服务员,让她们挎着卖香烟等物品的小箱子挂在腰间,在场内游荡,这样一来,玩二十一点的宾客也可以趁机瞄一瞄她们的胸部。每天晚上都有十几家风投公司在市内的五星级餐厅、或者硅谷自己的“亿万富豪大街(Billionaires Row)”举行贵宾晚宴,为设计师、首席科技官或者年轻的企业家提供聚会和交流的机会。这一切的奢靡玩乐,都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吸引华尔街家、模特、大学辍学生和任何怀有创业梦想的人涌入硅谷。正像业内流传的一句话所说:“美女都亮相了,你就知道泡沫来了。”
  “披萨经济”的重演
  一些硅谷的工程师和风投资本家坚称,今时不同往日。他们认为,过去人们只是在不择手段地捞钱。现在,他们是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越来越多的技术的确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或是致力于将人类送上太空,或是着力消除因疏忽大意发生的交通事故等。可是,就像美剧《硅谷》里说的那样,现实的硅谷也有这么滑稽的一面:所谓让世界更美好,不过是用最少传递信息方式来减少运输层、缩短运输流程。放眼全硅谷,大部分名声赫赫的初创公司实际上都是经过美化包装的“配送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尝试的无非是上世纪80年代达美乐披萨(Domino s Pizza)的老路。那家披萨外送公司宣称,可以在半小时左右将热腾腾的披萨送货上门。打车拼车服务Uber、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谷歌快递(Google Express)、跑腿网站TaskRabbit等这种性质的新业务,其实就是在用计算机算法尽快将物品或者服务送到目的地。一名技术专家曾经在Twitter上发表过一条自己无意中听到的观点:
  “旧金山科技圈不过是在努力解决一个问题:哪些事情是妈妈再也不会为我做的?”
  也许这正是现在的硅谷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最大的相似之处,活跃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在做同样的事。而今,美国64%的成年国民是智能手机用户。即使新生代配送公司能将立足点从台式机转移到手机,跑腿这种差事也尚未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商业模式。
  不过,现在这些公司靠跑腿还能撑得久一点。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连续推出多轮量化宽松,中央银行以购买债券的超常规宽松措施刺激经济,为金融系统带来大量资金。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索恩伯格(Christopher Thornberg)因成功预测2007年美国房产市场崩溃而闻名业内,他评价:“整个世界里,满满的都是钱。”纽约投行Tiger Global Management参与了短租平台Airbnb一轮15亿美元的融资。这些初创公司无形中一起助长了“FOMO”的风气,这一硅谷行话的全称是“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它是绝大多数风投机构无法忽视的下一个重大问题,因为风投也要对自己的投资者负责。
  这又是形势特别复杂的地方。这类初创公司大多是私人企业,有自己的一套资产负债表,它们不必遵循美国证监会或者公开市场认可的做法为本公司估值,换言之,这类公司可以做出超高的估值,有时还会捏造估值。一位成功的风投资本家告诉我,最近他和一家希望获得新一轮融资的“独角兽”会面,当时他问那家公司的CEO,为何给自己的企业估值10亿美元。对方回答:“我们需要10亿美元的估值,这才能招新的工程师加入。所以我们认为那就是公司的估值。”
  上述后续阶段的投资体现了硅谷中弥漫的监管缺失、强烈嫉妒心和幸灾乐祸心理,很多泡沫观察人士正是为此担心。首创独角兽一词的风投公司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艾琳·李(Aileen Lee)称:“过去一年半,独角兽基本上增加了一倍,可其中许多独角兽都不过是纸上谈兵,它们的估值也许在一段时间内都不符合现实情况。”艾琳还承认,其他一些公司或许永远也融不到钱,没法真正配得上“独角兽”的称号。它们将得到新的封号:“独角尸”.
  泡沫爆破!
  然而,和15年前相比,现在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差别:直到1999年至2000年那场互联网泡沫崩溃的前夜,当时还很少有人希望那场盛宴收场。那时,科技业IPO俨然日常的即兴节目,动辄市值翻倍,有时在首个上市交易日股价就会暴涨。因此,从大学生、银行家、教师、退休老人到加油站服务员,各行各业人士都将资金投入硅谷这个聚宝盘,希望获得巨大回报。此情此景仿佛全民上阵赌马,人人都去挑选中意的赛马,看上去任何一匹马都能让自己一夜之间身价激增,至少账面上是如此。
  而这一轮显然不同。似乎社会各界都希望迎来一场科技泡沫,期望它破灭,你问我都有哪些人?看吧,既有因拼车服务应用Uber而失业的出租车司机,也有发现因为越来越多人选择Airbnb平台而渐渐客房空置的酒店管理者,还有因Facebook各类订阅新闻的算法所赐失去读者的报业媒体,以及与亚马逊抗争不止的书商和零售商。
  或许最翘首以盼的还要数旧金山本地居民。如果天价房租能跌一些(哪怕租金仍然略微过高,也比天价要好得多),或者在周一晚上能订到一家像样的餐厅吃饭,他们就要欢天喜地了。
  安德森反对泡沫说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他的部分依据是,泡沫在现在还没有爆破,可泡沫破灭的时点很难界定。据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早已观察到,市场保持非理性状态的时间比企业维持偿债能力的时间要长。因此,早早的预警泡沫也是泡沫周期的一部分。
  真正的差异可能是,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等科技业巨头现在无可争议地融入了我们的社交生活。或许这次泡沫破灭不会像上一次那么突然,规模不会那么大,也不会酿成那样的灾难。届时,情况可能类似于一辆笨重的拖拉机轮胎上破了个小洞,所以行驶速度慢了下来;也许这次的泡沫爆破会由许多动静和规模都比较小的泡沫破裂组成,更像是一次市场调整。
  它的导火索会是一些看似不相干的因素,比如希腊金融系统崩溃、中国股市大跌,或者,呃,美国房产大亨特朗普竞选总统获胜——但愿这事不要发生。
  但是,无论这次泡沫出于什么原因破灭,一些人担心这次会比上次带来更糟糕的后果。上次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互联网产业还是襁褓中的婴儿。而今,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到2011年,互联网相关的消费与支出已经超过了农业和能源业。
  讽刺的是,无论这次泡沫何时爆破,无论以何种形式破灭,最终受到保障的都会是风投自己。大多数风投资本家都吸取了上次泡沫的教训,这次他们签订合约,以确保一旦科技企业破产、或者不得不部分出售时,一切剩余资金都将直接归风投所有,用硅谷的说法就是确保投资者能收回所有投资。然而,还有许多人依赖经营跑腿生意的初创公司过活,风投的防范措施可不会给这些人提供保护。它们也不会帮助那些因相信Zynga、Yelp或是Twitter的夸张宣传而投入积蓄的家庭小业主,任由后者的财富不断贬值。
  不过,别担心,不是还有人一直在说“今时不同往日”嘛。
(责任编辑:DF154)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个性化推荐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虎嗅】“国民老公”王思聪陪你玩的移动电竞 一场虚假繁荣的游戏|界面新闻 · 科技穿过热闹的街道,来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电竞风云馆。尽管地理位置优越,但是这片几年前拔地而起的场馆似乎并没有像它的开发商游戏风云宣称的那样成为&中国的电竞中心&,只有到了比赛日才会门庭若市。
旁边的土地还在开发,挖掘机轰鸣作响,一家开业不久的服装店打出了转租的招牌,但租金令人望而生畏;向上望去,高耸的住宅楼毫无生气,偶尔有几个窗户透出人影。简单的安检之后,我进入场馆,找了个位子坐下,和旁边的玩家攀谈起来,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hi,哥们,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个比赛的啊?&
&通过一个QQ群,里面朋友说周六这里有比赛,我就过来看了。&
&台上的游戏(指《全民枪战》)你玩过吗?&
&没玩过,我就过来看看。你玩过吗&
&我玩过,但我今天主要任务是采访他们老板。&
&啊,你是记者啊?那你待会是要采访马化腾吗?&
&不是啊,我采访应书岭啊,英雄互娱的CEO。&
&英雄互娱?这不是腾讯的游戏吗?&
而在场馆的另一端,英雄互娱CEO应书岭站在观众席台阶的一侧,和走上台阶的几位穿着考究的游戏公司大佬一一握手寒暄,这些人中有万维昆仑CEO陈芳,游族网络COO陈礼标、巨人网络副总裁彭程,以及天象互动CEO何云鹏。一位高管笑着对应书岭说道,&我们这次是向你学习取经的。&应的副手,前真格基金副总裁,Daniel(吴旦)站在一旁,双手交叉在腰后,和宾客们保持着礼貌而又不失风度的距离。这位加拿大籍、面相俊朗酷似明星的英雄互娱CIO,此刻沉默不语,微笑着看着他的老板和几位游戏大佬谈笑风生。
场馆里正循环播放着游戏宣传片,原定于2点半开始的《全民突击》8进4比赛由于设备和现场网络问题,不得不推迟了1个多小时,工作人员手慢脚乱但调试无果,从全国各地奔赴上海的选手们不得不离开展台上的比赛位,去临时的媒体采访间完成比赛,并且需要通过猜拳选择谁能用网络更好的那一间&&
尽管穿着深V短袖,风情万种的女解说为现场带来了一丝春意,但这个英雄联赛看上去更像是毫无经验,秩序混乱,由一般乌合之众临时拼凑的戏台。连应书岭自己也承认:&前几个小时现场非常糟糕。&但这并没什么关系,再过几个小时,这些和应书岭相谈甚欢的游戏高管们将和应一起站在舞台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国移动电竞联盟。
在这串长长的联盟名单中,除了组织方的英雄互娱外、还有王思聪的熊猫TV、香蕉计划,以及ACE(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昆仑万维、完美世界、巨人网络、游族网络、恺英网络、天象互动等17家游戏公司,在台上高管们浇满象征成立的香槟塔那一刻,似乎连场馆里的保安也相信,一个新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但真的是这样吗?
移动电竞崛起的势头愈发明显
这场联赛之所以引入注目,是因为举办的是基于手机游戏的的电竞比赛。所谓移动电竞,其实就是手机端,带有竞技对抗性质的游的统称。得益于手游的快速发展,电竞行业的持续火爆,以及一大批copy to mobile游戏的诞生,使得移动电竞这个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对于竞争已呈现白热化的手游而言,这似乎是片还未开垦的处女地。在笔者看来,移动电竞崛起的几个必要条件已经具备,包括内因和外因:
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人手一部高性能智能手机);
手游研发趋向精品化(高成本,大制作);
底层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4G,三四线城市wifi覆盖范围);
渠道(应用商店)流量增长停滞,发行商需要新的流量来源;
直播平台的内容需求。
但何时崛起,或者说能否崛起,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确切地说,移动电竞目前仍处在萌芽阶段,绝大多数人对于在手机上进行复杂的游戏操作表示怀疑(包括笔者在内)。甚至各家游戏公司对移动电竞的定义都存在分歧。比如腾讯的GQC全民竞技大赛中便有《欢乐斗地主》,英雄互娱举办的英雄联赛上有《天天炫舞》,以及莉莉丝举办卡牌类型的竞技比赛:《刀塔传奇》巡回赛。
但这并不妨碍游戏公司对于移动电竞报以极大的热情。以腾讯为例,腾讯互娱从今年7月开始,推出《天天超神》、《王者联盟》以及10月28日刚刚上线的《王者荣耀》等好几款MOBA类游戏,FPS方面,除了9月份推出的《全民枪王》外,旗下三大支柱产品的《穿越火线》也将于年底推出手游版。
另一方面,尽管资本寒冬,但一些打着移动电竞概念的公司还是备受资本青睐,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下面是来自游戏陀螺的整理:
2015年7月,MarsTV完成1亿元B轮融资,将上新三板或成首只电竞股
2015年7月,电竞赌博公司Unikrm获700万美元融资
2015年8月,电竞内容提供商七煌宣布完成6000万A轮融资
2015年8月,《虚荣》开发商获2600万美金B轮投资,将重金投入移动电竞赛事
2015年9月,移动电竞公司Skillz二轮融资1500万美元
2015年9月,王思聪涉猎移动电竞领域 8000万入股英雄互娱
2015年10月,俄罗斯电竞网站Virtus.pro获1亿美元投资
2015年10月,电竞生态企业&蓝游文化&宣布获得1100万美元融资
2015年10月,游戏直播ImbaTV完成近亿元融资,王思聪参投
不论是游戏公司还是资本都相信,既然手游用了2年时间走完端游十年的路,那么移动电竞一定也能复制现在的繁荣,为了这个梦想,他们不惜赌上整个未来。
同床异梦的电竞联盟
有了电竞游戏,自然少不了电竞比赛,而比赛之间的抱团取暖,似乎成了题中之义。
由英雄互娱牵头的中国移动电竞联盟就是这样一个产物。虎嗅之前报道(质疑)过英雄互娱,,从一开始便打出了移动电竞的概念,如今拉上了十几家游戏厂商组成的电竞联盟,不但有上海本土的游戏公司(游族,巨人),也有来自北京的老牌游戏大厂(畅游,昆仑万维),甚至包括南方的新贵银汉游戏,阵容堪称豪华。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对抗来自南方的&双塔&:腾讯和网易。
出生于82年的应书岭无疑是这个联盟里的标志性人物,他早年在投行,中途进入游戏圈,他的商业智慧中呈现出冷静的决断能力,而骨子里又有狷介狂放的一面,一个细节便是:在如此正式的场合,应书岭身着灰色的燕尾服和水洗的深黑色牛仔裤,脚上却踩着一双&上海飞跃&牌的白色帆布运动鞋,和会场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此刻,这位上海籍的游戏大佬站在舞台的正中央,享受着来自台下观众的欢呼和同行的赞许,是否会有上海滩老大的错觉感呢。
只不过这个由发行公司组成的联盟更像是松散的大学组织。很多公司自身都没有像样的手游产品,更别提什么移动电竞了,之所以加入这个联盟,更多是看中它的宣传和推广能力:把线下的联赛作为游戏入口之一,在游戏上线初期通过比赛形式的运作,吸入大量的用户再进行转换,说白了,这更像是一种营销心态,而不是竞技心态。
而那些声称要&深度合作&并且手握重磅产品的公司,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绝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巨人为例,此前巨人拿到了美国Super Evil公司研发的移动竞技类手游《虚荣》的独家代理,随后便积极推广这款电竞大作。自己也组织电竞比赛,在海外举办了《虚荣》国际高级联盟锦标赛(VIPL),在巨人网络的积极推动下,VIPL在Twitch获得了累计990万次的播放量,随着《虚荣》国内版上线日期的临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巨人愿意将线下比赛的举办权交给英雄互娱打理。
回头看这个新成立的英雄赛事,甚至仓促到连新章程和赛制都没有确立,也就是说,连具体举办哪些比赛,有哪些游戏,怎么比,都没有着落。各家游戏公司对于联盟里的责任义务也是闪烁其词,互相推诿,仅表示将旗下游戏的线下比赛权统一交给英雄联赛,而被问到有哪些游戏将登陆英雄联赛,又不得而知。看上去,这个由英雄互娱牵头成立的英雄联赛更像是酒酣饭饱后的一时兴起,而不是严谨审慎筹划的产物。而事实的确如此,应书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联盟的确是我和其他几个游戏公司高管在饭局中讨论出来的。&#你们游戏圈都这么任性吗#
说白了,这些线下联赛都是发行公司在推动和组织,基本上都是出于产品宣传的需求,电竞赛事线上+线下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播放量, 对于发行公司而言诱惑是巨大的,套上移动电竞的时髦概念,再如火如荼的办上几场高大上的线下比赛,你看,移动电竞元年就到来了。
螳螂捕蝉,腾讯在后
在腾讯内部有一种说法,游戏分两种,一种是腾讯的游戏,另外一种是非腾讯的游戏。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另一个方面也反应出一种心态:这家目前游戏收入全球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公司,早已不把单个的公司视为竞争对手,而将整个非腾讯系的游戏产品纳入竞争的范畴。
从腾讯互娱的策略就可以看出来,以手游为例,腾讯把整个游戏市场进行分类,比如FPS、消除类、跑酷,然后全面出击,找到这个品类中排名第一的游戏产品,模仿(抄袭)+创新,加工出炉后,再通过腾讯的生态体系输出,争取每一个细分垂直的游戏品类中都要做到第一,几年以来,腾讯互娱一直贯彻这样的战略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让腾讯稳居市场龙头的地位。
面对汹涌而来的移动电竞,腾讯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风口,在上个月结束的腾讯国际开发者大会游戏专区上,腾讯互娱光子工作室负责人陈宇表示:电竞确实是好市场,腾讯对电竞的坚持,对整个行业也有一定的触动,在手游领域希望有更多公司能够加入进来,有更多的流量在这里迸发。
事实上,腾讯的三大王牌游戏产品:《英雄联盟》、《穿越火线》《DNF》中,两款是竞技类游戏,在对待竞技游戏这件事上,腾讯比任何一家公司都显得更有自信,就在昨天(11月28日),腾讯发布了一款酷似《英雄联盟》的&5V5即时对战&的MOBA《王者荣耀》,对手自然是现在如日中天的《自由之战》以及即将登陆国内市场的《虚荣》,而年底的《穿越火线》手游版,显然冲着英雄互娱的《全民枪战》去的。
此外,腾讯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也在26日结束,这是一个类似英雄联赛的线下电竞比赛,和英雄互娱一样,比赛项目均为腾讯旗下的游戏产品,而真正亮点在于活动中腾讯互娱宣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电子竞技部的合作,双方将就会建立一个移动电竞标准,这意味着移动电竞刚刚起步,腾讯就已经站到了行业标准的制高点上。对于有志于发力移动电竞的游戏公司来说,这无疑是绝杀。
移动电竞产业链:为时尚早
成熟的电竞产业链,上游是游戏厂商,中间是俱乐部、电竞选手、赛事、直播平台,下游是观众,周边衍生品,和增值服务,这是一套已被印证为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反观移动电竞,除了上游厂商的狂欢外,中间和下游几乎是断层的。
尽管IG战队中也有《炉石传说》的电竞选手,但公允的说,国内目前几乎没有职业的移动电竞选手,尤其是针对国内的游戏产品,理由很简单,电竞选手也是类似二次买卖的模式:通过玩游戏吸引观众,再把观众卖给广告商,但除了极少数游戏,绝大多数手游号召力极为有限,
并且生命周期短,职业选手迁移游戏的成本太高,导致这个在电竞市场人人追捧的职业到了移动电竞成了无人问津的角色。
问题还是出在操作性上,传统键盘+鼠标的模式意味着通常至少有5根手指在操作游戏,而在手机上,只有两个大拇指,甚至加上第三指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无疑加大了操作的难度,而游戏公司的做法,则是化繁为简,不断给游戏做减法,比如优化射击,自动攻击等等,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竞技元素大量减少,变成了一款见面就杀人的无脑游戏,降低了竞技的趣味性。这也是很多人诟病移动电竞没有技术含量的由来。
目前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正如一位玩家所言,电脑最早被设计出来,也没想过几十年后会有5个人连排坐在一起进行游戏比赛,或许过了几年,移动电竞会是另一番风景。正如达里奥&福的名作《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结尾那样,大幕轰然倒下,达里奥&福露出他的笑脸,对于移动电竞来说,这或许是一段新的开始。
来源:虎嗅原标题: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美世界修真声望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