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弹的威力有多大有炸弹之母这样威力的炸弹吗

技术派|美军“炸弹之母”首次实战,俄“炸弹之父”威力更甚_网易新闻
技术派|美军“炸弹之母”首次实战,俄“炸弹之父”威力更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技术派|美军“炸弹之母”首次实战,俄“炸弹之父”威力更甚)
GBU-43/B炸弹由美国在2003年研发,被称为大型空爆炸弹。一枚体型巨大的炸弹被推出美军C-130运输机的货舱,在降落伞的作用下缓缓飘向目标上空。刹那间,火光冲天,地动山摇,蘑菇云腾空而起,方圆数百米目标皆化为焦炭······这不是核弹,而是一枚空气燃料炸弹。在美国1995年经典影片《恐怖地带》中,令人感到恐怖与震撼的除了那通过空气传播的致命病毒,就是影片末尾用来夷平小镇的燃料空气炸弹了。但是,电影归电影。在现实的生活中,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军在阿富汗投下一枚绰号为“炸弹之母”的GBU-43/B炸弹,系该型炸弹在实战中的首次运用。GBU-43/B炸弹由美国在2003年研发,被称为大型空爆炸弹(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简称MOAB)。由于MOAB也是Mother Of All Bombs的缩写,再加上其令人骇然的巨大威力,因此又得名“炸弹之母”。实际上,GBU-43/B仍是由燃料空气炸弹发展而来,是美国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其毁伤能力仅次于核弹。据悉,GBU-43/B弹长近10米,直径超过1米,有9.5吨与8.4吨两个版本,使用由黑索金、三硝基甲苯和铝组成的H6高爆炸药。由于其巨大的体积和重量,必须从C-130或C-17运输机之类的大型飞机上投放。除了高温与吸氧,这型炸弹最主要的杀伤方式为威力巨大的冲击波,毁伤半径可达100米以上。据美媒报道,单枚炸弹即可破坏九个街区一样大的区域,可用于杀伤人员,打击掩体,清除雷场等目标。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约翰·尼科尔森将军说,“伊斯兰国”越来越多地利用碉堡和地道来“加固他们的防御”,美军针对这种情况丢下了这枚炸弹。目前,GBU-43/B此次打击造成的伤亡仍在评估当中。但作为其前辈,BLU-82“滚地球”却多次运用于实战。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就曾使用BLU-82炸弹对塔利班武装实施打击,为北方联盟武装撕破塔利班防线立下汗马功劳。此外,美军还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早期的燃料空气炸弹CBU—55B,用于开辟直升机降落场和毁伤藏匿于山洞中的越南军民。除了美国,另一军事大国苏联也是这一领域的翘楚。1985年,侵阿苏军也曾在阿富汗东部地区对游击队使用过燃料空气炸弹,结果炸出一个直径9.1米,深5.5米的大坑,半径400米范围内的人和动物全部被炸死。继承苏联军火库的俄罗斯也不遑多让,2007年9月就试爆了被称为“炸弹之父”的新型炸弹,据悉其威力为美国“炸弹之母”的四倍。由于其威力巨大且不会产生核污染,有俄罗斯军方消息称,“炸弹之父”将取代俄军的数种小型核武器。据“美国之音”网14日报道,有记者向美国总统特朗普提问此次轰炸要达到什么目标,特朗普没有直接回答,但暗示这可能是要向朝鲜发出强有力的信息。而媒体报道显示,朝鲜可能将于近日举行第六次核试验。
(原标题:技术派|美军“炸弹之母”首次实战,俄“炸弹之父”威力更甚)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有一款导弹足以媲美“炸弹之母” 速度高达6马赫
10:18 
123军情观察室
  就在前几天,美军在阿富汗境内首次使用了素有"炸弹之母"之称的GBU-43大型空爆炸弹。该炸弹重约9.5吨,其威力超过11吨TNT炸药,美国一共仅造了17枚这种炸弹,每枚造价高达1600万美元。这是美国在所有战事中使用过核弹以外最大的炸弹,性能仅次于原子弹。  
“炸弹之母"的确惊人,但中国的东风-15C导弹完全可以与之匹敌。  钻地式"炸弹之母"需要两项关键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完全掌握:一是精确制导和智能引信技术,二是威力先进侵彻技术。  
中国早在2004年就彻底掌握了超高钻地武器所有技术,实验研究的战斗部速度从1200米/秒一1700米/秒,采用钨合金六花瓣厚壁弹体设计,侵彻深度弹体直径比值在50以上。随后中国应用此技术开发出了东风-15C,射程600-700公里,拥有一个细长圆柱体的战斗部,弹头长度为2.5米,直径为500毫米,战斗部重量大于500公斤,材料为厚壁钨合金,装填高爆炸药,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CEP)为15米一30米。  
东风-15C导弹末速在6马赫左右,大约2000米/秒,需要拉起减速和进入末制导,这时导弹速度将降低到5马赫,也就是1700米/
(28人参与)
搜狐新闻客户端网友360... 
04-26 21:32:07
回复狐友:
为什么不是爷爷奶
Titanic 
04-20 09:30:30
愿中国军力越来越强
狐友 
04-20 08:42:17
中国研制出炸弹之子,俄罗斯是父亲,美国是母亲,中国是儿子
站内直通车
Copyright (C)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作者·エロ動畫 日,美国空军试验了历史上最大的常规炸弹之一。这种炸弹被称作 MOAB(Massive Ordnance Air Burst),即“高威力空爆炸弹”。其用途是摧毁非常坚固的目标或者在较大区域内消灭地面部队和装甲武装。   该炸弹的绰号是“炸弹之母”(MOAB也可以解释为Mother Of All Bombs的缩写),既是出于对该炸弹缩写的戏谑,也是对其令人胆寒的威力的反映。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
谁是王炸?美军“炸弹之母”PK俄罗斯“炸弹之父”
  俄罗斯发展“炸弹之父”为了啥?
  过去,巨型炸弹似乎是美国人的专利,除了二战中军事工业高度发达的英国和德国曾问津过这一领域外,罕有国家开发过此类武器。而似乎刚刚从国家解体缓过劲的俄罗斯为什么对这种制造困难、投放不便的武器产生了兴趣呢?
  杭衡美国,争取技术优势 与美国抗衡是苏联人冷战中惯用的作法。当时美国只要有什么新式武器,苏联很快就会推出“对偶”的俄式版本,即使在核武器领域也是这样。例如,为了争夺世界上最大核弹的宝座,美国1954年爆炸了一颗当量2500万吨的氢弹,这对当时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来说犹如当头一棒,无论如何不能让美国人占据最大核弹的交椅。在他直接领导和亲自过问下,1961年夏天,苏联终于制造了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1亿吨当量的超级氢弹,被称为“赫鲁晓夫炸弹”:由于威力太大,国土广阔的苏联竟然找不到试验的场地,最后不得不将装药减半进行试验即使这样,5000万吨当量仍是人类历史上制造的最大爆炸。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急剧下降,不得不放弃了与美国的抗衡,对美态度一向温和,鲜有的几次抗争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西方并没有因此而投桃报李,反而大力推进北约东扩,将包围圈一步步推向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正如俄《真理报》在2007年2月评论普京慕尼黑会议上关于美俄冷战的讲话时所说的,美国无视俄罗斯的公开让步,不断将自己的军事势力向俄周边挤压推进,并一再破坏独联体国家的团结,暗中唆使“颜色革命”。在经济大衰退时期,这个昔日的超级大国对此只能扼腕兴叹。但让西方不曾料想的是,美国策动的伊拉克战争使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石油大国俄罗斯借机实现了经济突围,国内经济连续7年高增长,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为俄罗斯增强军事实力提供了保障。2003年以来俄每年的军费增长都在20%以上,2007年年初,时任俄国防部长的伊万诺夫提文的国防预算计划更是高达31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些新增加的资金除改善军人待遇外,大多用在了发展新型武器上。
  美国近年来通过“炸弹之母”和“巨蓝”的研制,在巨型炸弹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一直稳坐“炸弹之王”的宝座。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夺取这一宝座来证明自己的军事和技术实力。正如美专家所说,俄罗斯推出“炸弹之父”意在强调本国的军队正在恢复“元气”,并重新拥有了赶超美国的能力和诸多最新型装备。我们从“炸弹之父”这一充满挑衅性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抗衡美国的决心。
  打击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目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了两次车臣战争,使俄罗斯感到冷战中发展起来应对世界大战的摩托化步兵武器在弹丸之地的车臣毫无用武之地,因此借鉴美国反恐战争的经验开始大量发展温压武器,以期利用这种武器打击擅长丛林和城市游击战的分裂和恐怖主义分子。大家知道,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正是由于俄军没有打击城市街道目标的适当武器,不得不使用贯穿力和射击角度都较高的防空武器打击高楼内的目标。在第二次战争中俄不得不调用装备数量较少的燃料空气弹药打击内部结构不明目标和集群目标.此外,俄罗斯对盘踞在格鲁吉亚潘吉西峡谷内的恐怖分子营地早已觊觎已久,但由干俄格关系复杂,不可能就近剿灭。使用一般炸弹又难以一网打尽,而“炸弹之父”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这种炸弹对山洞和建筑内目标的特殊杀伤效应是俄特种部队应对车臣山区内恐怖分子的理想选择。此外,从俄罗斯高调公开这种骇人武器的作法上看,也是对境内外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的震慑。
  弥补核、常武器之间的战术空白 从世界弹药发展的趋势来看,核武器有着威力越来越小的趋势,而常规武器有着威力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战场上复杂的战术需要。目前最小威力的战术核武器当量也有1000吨,而1000千克级炸弹只有约1吨TNT当量,即使是“炸弹之父”也只有44吨当量,也就是说此间有900余吨当量的空白区域。按照美俄战争升级理论,战争的升级是双方依次交替扩大战争规模而在武器使用方面,正是由于上述空白造成了“核战争门槛”的存在,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自我威慑”,即由于担心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而不敢使用核武器。如果常规战争使用的武器可以从数十吨一直延续到核武器的1000吨,那么,双方交替使用的武器就可以平滑过渡到核武器,而不至于突然使用核武器,使战争决策者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战争:可见,通过巨型炸弹弥补核、常武器之间的战术空白,使核战争有了更长时间的缓冲期,但也使其发生的可能性变得更大、更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公布“炸弹之父”后不久,美国又透露其正在研制一种装药高达14吨的新型巨型炸弹。如果它的原理类似“炸弹之父”,那么其TNT当量将接近80吨。新的“炸弹之王”正在产生,美俄之间的争夺也才刚刚开始,谁将成为最后的王者?还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西湖雨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祥天母的威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