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弹到核武器 苏联解体乌克兰军火后搞丢了多少军火

疯狂伊万---彪悍的苏联核武器暴力美学 - 军迷老武的日志,人人网,军迷老武的公共主页
老武的暴力刷屏开始
疯狂伊万---彪悍的苏联核武器暴力美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Attention!&& & & 先看个视频 文章最后有个非常棒的音乐 梦之安魂曲 &如果两个视频同时打开 先关掉梦之安魂曲&& & & 看完第一个视频务必先跳到尾页打开梦之安魂曲哦!在这个音乐下看完剩下的文章会非常带感 在评论里 各位军迷可以和为国争光的侃爷探讨各种军事知识 那么 我们就欣赏这些毛子的核武器暴力美学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迷老武整理ed&&& & & & & 那么 我们就开始这次暴力美学的欣赏吧看个视频先这视频的音乐我各种求啊
&震惊不?没关系 下面我们开始看看侃爷给我们的牛逼神作 很多都是他原创乃至自己去军事博物馆实拍的哦 大家猜猜这个技术控吧&&这个家伙 不但是技术流宅男 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女友是美丽的毛子。。算了 歪楼了 开整!&&
【红色帝国的疯狂】苏联死亡核爆试验,百名空降兵扑向爆心
题记:希望核战争永远不要出现。珍惜地球,反对核武器。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首次热核爆破试验场景
&&& 日,在冷战最为激烈的时刻,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举行了一场大规模核战争实兵模拟演习。在3.8万吨梯恩梯级原子弹爆破后一小时内,272名未穿任何防护服的苏军官兵乘直升机深入&死亡之都&,在核爆中心成功空降,遏守核弹撕开的敌方防线缺口,一直坚持到主力部队赶来,表明苏军即使是在&辐射地狱&里也能勇猛杀敌,击溃美军。&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内的防护掩体
&&& 苏联官方称此演习是为了实战演练核打击后战术空降兵的战斗使用,目的是遏守杀伤区域,直到攻击部队主力从前方赶来。实际上是想通过实兵核爆试验来查明,在近四万吨级原子弹爆破之后,经过多少时间可以向核爆中心派出战斗部队,深入接近距离多远,在达到致命辐射剂量之前能够坚持多久。当时美苏都在积极备战核战争,包括高级军事指挥官在内,很少有人关注已方官兵深入核爆中心后会遭到什么伤害,对健康产生什么致命影响,演习组织者最为关心的是互相发动核打击后能给敌人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 最新曝光的有关此次核弹实兵空降演习的绝密材料表明,演习指挥炮兵元帅涅杰林向时任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汇报时总结称:&根据演习中使用的原子弹杀效果可以得出结论,敌方战场防御枢纽将被可靠压制,从而可以在爆破之后空投空降兵。在200-300米高度爆破后15-20分钟后,在辐射剂量为5伦琴以下条件下,空降兵可以根据辐射水平在距离爆破中心400-500米处从直升机上空降。&
日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进行首次核爆破试验场景,代号&第一闪电&
&&& 不过,现在极少有人知道日3.8万吨级原子弹爆炸后272名空投官兵蒙受的实际辐射剂量,当时没有配发单兵辐射剂量测试仪。军事专家认为,当时苏军官兵蒙受的辐射剂量绝对不会低于50伦琴,达到了规定的最大年辐射水平。随后不久,许多参演官兵患上了辐射疾病,关于此次演习的所有文件立即受到保密处理,所有参演人员都签名保证保守机密25年,许多材料被直接销毁。
&&& 俄媒体近日得到了有关此次演习的几份材料,首先是一份当年参演部队名单。空降兵新闻局长切列德尼克上校透露了他多年前偶然得到的两页文件,主要内容是:空投到爆破中心的有第105近卫空降师345团2营队员和指挥官。还有1个兵连、1个通信连、1个57毫米火炮排、1个化学防护班。师里其他几支部队也有参与。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今日面貌
&&& 为做好核战争空降实兵演习的士气和心理上的准备,苏军决定先进行由远到近的实弹模拟试验。日、9月2日,在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分别爆破了2枚原子弹,8月30日投掷了1枚氢弹,空降兵在远处视线可及核爆中心的地方空降。9月10日,2营官兵在核爆中心这一名符其实的&死亡之都&发起了实战冲锋,一架图-16远程轰炸机投掷的原子弹在距离地面270米的空中爆炸,43分钟后,空降兵分乘27架米-4直升机在距离核破中心650米处空投,10分钟后进入既定边界,开始实弹演习,2个小时后接到命令退出战斗。
&&& 在严格的保密规定下,所有参演人员不能保留当时的回忆录,但是第105师345团第2伞降营中士鲍里斯-科哈诺夫演习当天的日记却完全意外且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科哈诺夫中士在日记中写道:&凌晨1点我们被警报声惊醒,站队,检查着装。像在前线发动冲锋前一样,把文件交给连司务长。直升机飞来了。然后是爆炸。冲击波过去了。没有恐惧,多的是好奇。我们在直升机里坐好。在空中根据命令戴上防毒面具,在一片漆黑中空投。草原上灰尘密布。根据信号弹判定方向,来到明亮地带,走了约1公里的距离,占据防御阵地,所有类型的武器全部开火。演习指挥涅杰林元帅领着一队将军们经过我们的阵地。然后派我们赶到消除放射性污染地点,在那里脱掉作战服,换穿新服装。第二天开座谈会谈此次演习对国家国防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被摧毁的掩体
&&& 数年前,科哈诺夫曾把上述参演部队名单和演习当天日记两份材料寄到俄空降兵司令部,但未被存档。现在要想找到50年前的参演官兵事实上已不可能,极少有人在世。在国防部中央档案馆内1956年苏军第105空降师第345伞降团全体人员名单上,没有当年参加核战模拟演习的第2营官兵的姓名,没有运送空降兵空投的第129直升机航空运输团的全体人员名单,也没有在演习中负责通信保障的第730独立通信营R-104电台班组人员名单。
&&& 近日,俄媒体还得到了另外两份与此次核战实兵模拟演习有关的文件。在空降兵第105师日签发的部队演习准备命令中对各项准备活动规定得非常详细,想到了演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细小的事情,甚至规定每名士兵要各准备两套背心和内裤,各带三双裹脚布,规定了7个行军锅所需携带的干柴数量,但只字未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护设备。演习总结时的奖励命令表明,共有6名军官和上等兵得到嘉奖和贵重奖品,17名士兵获得10天探亲假的奖励,14人提前晋衔,113人嘉奖。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位置示意图
&&& 这次核武器实战演习是苏联时期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日,苏军曾在奥伦堡州托茨基靶场举行代号&雪花&的第一次核战演习,投掷了一枚代号&塔季扬卡&的4万吨梯恩梯当量的原子弹,共有4.5万名官兵、300多架飞机、600辆坦克、500多门火炮参加。当时,无论是军方,还是科学家,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种可怕武器可能对参演官兵健康造成的致命危险。不只苏联在自己士兵身上进行核试验,美国也在年间进行了8次核弹实兵演习,试验结果和辐射危害后果至今仍严格保密。
&&&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于1948年建成,日进行首次核爆破试验,日进行最后一次试验,此间共进行456次空中、地面和地下核试验。苏联解体后由哈萨克斯坦继承,日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下令关闭这个核试验场,2000年7月试验场内186个坑道和隧道中的最后一个被彻底炸毁。
&&& 衍生一下,再说说这个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的其他事件。&
&&& 由于四十年历史里这里共进行了456次核爆炸。周边的居民成了不知情的实验品,有意或无意的暴露在原子弹爆炸后留下的阴影中。三代哈萨克斯坦人被核辐射毁灭 -受影响的人被认为超过了一百万 - 导致的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癌症,先天缺陷,畸形,早衰以及心血管疾病。在该地区的期望寿命比哈萨克斯坦全国平均值少了七年。其中最严重的地区是哈萨克斯坦赛梅伊市。【注:坦赛梅伊市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重新命名,苏联解体前叫塞米巴拉金斯克市】&
哈萨克斯坦赛梅伊市
&&& 疯狂的背后---辐射后遗症:&
&&& 护士Larissa Soboleva怀抱着两岁的Adil Zhiyaev。因为母亲在冷战时期受到了苏联武器测试造成的辐射,Adil自出生便双目失明,并受到婴儿大脑性瘫痪和脑积水的折磨。他被双亲遗弃,现在在这所孤儿院接受照料。&
&&&&16岁的Zhannoor生来就患有小颅畸形和六度脊椎侧弯 -一种由于受到高强度辐射而造成的脊椎畸形。由于畸形伤害到了Zhannoor的大脑发育,她永远成了植物人。她无法思考,大小便无法自控,无法说话,连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
&&&&Berik Syzdykov由于在母亲子宫内受到核辐射,他先天畸形双目失明
&&&&哈萨克斯坦赛梅伊的一个康复中心,孤独的七岁小女孩Valeria Zholdina正玩耍着一些光纤灯。她出生时便有发育方面的问题,并且最近才学会走路。这些光纤灯是为了提高运动控制能力而设计的
&&&&13岁的Zhanbolat Turysbekov在屋里看着电视,他的妹妹Aida则在玩耍。兄妹两人生来就患有脊椎萎缩,并且无法行走
&&&&哈萨克斯坦赛梅伊,父亲正在给18岁的Nikita Bochkaryov洗澡。Nikita患有脑瘫,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四肢,要由家人长期照料
&&&&星空注视着这座已经被遗弃的&查干&军事基地,这里紧邻着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这座城市在冷战期间是一个空军基地,停放着等待投放核武器的飞机。当苏联瓦解核试验停止后,这里被遗弃,成了草原中的一座鬼城&
&&&&日,在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这个第一次地表核爆炸试验进行的地方,核科学家们正用盖格计数器测试辐射水平. 在冷战时期,苏联进行了456次的核武器爆炸试验,使这个区域具有高度放射性,探访这个区域也是危险重重。
(注:一般对人无害的大气辐射量是0.000012伦琴,但在这个试验场的辐射量是这个标准的4000万倍,也就是480伦琴的辐射量。而一个正常人每年吸收2伦琴不受影响,400伦琴则可致命。)&
& & & & &再来个猛的!
【蘑菇小魔鬼】冷战时期的核地雷
核地雷是指装有核爆炸装置的地雷,亦称原子爆破装置,属于战术武器的一种。主要用于核爆炸时构成的地形障碍和放射性污染来阻滞敌军行动,迟滞敌坦克群的开进,有时也用来破坏敌后方的潜在军事目标,如机场、指挥所等。
&&& 核地雷的外形很普通,没有固定的特殊形态,有的宛如行囊,有的像提箱。其构造都由战斗部和成套组合件构成。战斗部装填不同当量的核装药。成套组合件包括:发火装置,用于接受起爆地雷的信号,并将战斗部内的核装药引爆;定时器,用于选择装定地雷起爆的时间,保证准时启动发火装置;防护包装套,用于保护设置在地下、水中的核地雷战斗部避免受压、受潮和受光、电、磁等物理场变化的影响而损坏;判读器,用于采取遥控起爆时,判读发火装置的有关数据。将各部分按设计要求用导线相连,便成为一枚核地雷。
&&& 核地雷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小。像美国研制的山脉型核地雷,爆炸威力为10吨梯恩梯当量,其长度仅910毫米、直径380毫米、重45.36公斤,一名士兵即可背运。所以,核地雷的保管、运输和安放都比较简便。在预有准备的条件下,一般10分钟之内,便可设置好一枚核地雷。
&&& 核地雷起爆景象
&&& 能以极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构成难以克服的巨大炸坑,对部队机动起巨大阻滞作用。据美国效应试验证明:一枚相当于一万吨梯恩梯爆炸威力的核地雷在地面上爆炸时,能制造直径90米、深20米的大炸坑。但是,炸坑大小不仅与核装药的当量有关,而且与地雷埋设的深度密切相关。试验数据证明,一般核地雷的梯恩梯当量增大10倍,炸坑尺寸约增大1倍;若当量不变则在最佳埋深时炸坑最大;埋得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炸坑的大小。
&&& 能造成大面积的放射性沾染区,妨害部队的作战行动。核地雷爆炸后,放射性物质90%以上留在土壤中及其炸坑附近,5%以沉降物形式散落开来构成沾染障碍区。在风速为5米/秒的条件下,核地雷的放射性沉降物散落区长达14.5公里。放射性沾染比克服炸坑更加困难。乘坐车辆去克服这类障碍,至少要两昼夜。
&&& 能以巨大的爆炸威力直接摧毁军事设施和兵器、装备,杀伤有生力量。据分析,一枚2000吨梯恩梯当量核地雷爆炸,可摧毁或杀伤180米距离内的坦克、260米距离内的装甲输送车、950米距离内的暴露人员。当对方装甲部队沿3公里正面发起进攻时,仅一枚核地雷就可摧毁其12%的坦克、17%的装甲输送车。&
&&& 核武器的基本背包(中英文术语&原子爆破弹药&),美国的MK-54,一个有40厘米直径60厘米的圆柱上,由重六十八公斤。的MK - 54被传递到同潜水员和伞兵帮助的目的,并以机械计时器的破坏。爆炸的权力是从0,1到1千吨。
&&& 有放就有排,这是美国最小的核武器版本&-&排雷弹称重长达4.5公里范围内23公斤W54和产量从0.2到1千吨。根据各种消息来源,美国核武库是300-600这类弹药。
&&& 在苏联军队提供的两种类型的设计核弹头:地雷和便携式破坏地雷。作为军队的术语&核背包&(超频- 6)。供特种部队和克格勃专用。弹头被放置在一个金属箱,箱中的含铅组织特例穿着,并转移到他背上的肩带,像一个背包。这些设备的第一个版本有60 & 40 & 20厘米尺寸,重量40公斤,并配备有一个计时器。为了准备矿井爆炸一男子20分钟失踪。当时开发了一种更紧凑的设备重达30公斤和45 & 35 & 30厘米的尺寸。的OC - 6具有热收费,它适用于超铀元素钍和加州。电力收费为0.2至1.0千吨TNT当量。弹药的能力改变了整个沙漠面积为800米半径一千吨。核电包有强大的冲击波,并拟在深入敌后的战略目标被摧毁为主。&
&&& 冷战时,在西德边界埋放的美军核地雷,在英国组装,代号&蓝孔雀&
&&& 冷战后,俄罗斯和美国同意销毁的迷你核武器及其他的更多产品。在美国核地雷&潘泰克斯&工厂被关闭,据一些消息来源,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有数百枚手提箱核弹丢失。另一方面,在1992年,当时俄罗斯有大约200枚核弹头,能够导致世界毁灭。
&&&&2000年4月期间,由于《第二批核武器裁减条约》的考虑,再不扩散核武器,伊万诺夫指出,在俄罗斯所有核地雷销毁。毁灭的技术是所有其他核武器一样的:它们被发送到工厂卸除。
连苏联的坦克都那么彪悍。。。。
【红色帝国的核战猛虎】记苏联核战坦克&工程279&
1956年苏联国防部提...
阅读(8120)|
我去 梦之镇魂曲啊 太压抑了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苏联是核大国,解体后怎么只有俄罗斯是继承苏联的核武器,当时除俄罗斯之外的国家,比如白俄罗斯,乌克兰没有提出分核武器吗?是没有资格吗?为啥没资格呢?散伙分家按照个体平等原则,也有权力分一份核武器吧!美国为了公民权力,人人都有能持枪,俄罗斯之外的原苏联国家,也应该有权力在继承和生存的压力下分到原苏联的核武器吧!现在核武器从战略武器走向常规武器慢慢变成世界大势了,过程出现了,只是速度很慢。主要跟美国的反导计划进展有关,如果美国反导计划积极进展,超出中俄欧,核管制将会出现松散。核大国的生存战略已经阻止世界文明进步了,没有破坏那有进步,没有毁灭那有创新?就像火药枪的发明,然后普及,促进人类科技发展一样,火药枪在当时世界也相当于核武器今天在世界的价值吧,核武器的普及将会成为人类下一次科技大进步的起点,更多防范核武器的发明,更多经历核战争存活下的人类,将会极大促进科技的发展。核普及的发生标志应该是,目前全球核持有国的数量无限接近,比如美国1000,俄罗斯950,中国800的时候。所以朝鲜日本有核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中国也要做好核扩散的准备。只有紧跟美国做好反导研究和核扩散,才能在未来时间处于有利地位,而不是反核。因为核武常规化已经无法阻止。美国的核扩散对象应该是日本朝鲜半岛东欧国家,中国最好和俄罗斯一起准备扩散到中东和非洲,甚至美洲。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乌克兰分到了,后来自动弃核的  
  别的国家不清楚,乌克兰是自己主动放弃的,貌似他们认为小国保有核武器更杯具。
  小国又没有后台玩不起那东西的,乌克兰继承了好多军事遗产又如何,除了找中国变现什么用都没有,给他核武器,想销毁都没钱,不是多此一举吗。更重要的是,强拆他的美国不想核扩散,所以没有核扩散  
  回复第1楼(作者:@量子可乐 于
10:07)  乌克兰分到了,后来自动弃核的  [来自UC浏览器]  ==========  还是美国出钱帮他销毁的,所以说给他一点意义都没有  
  @量子可乐 1楼
10:07:11  乌克兰分到了,后来自动弃核的  -----------------------------  途中遗失几百颗
  貌似都到分了...但只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这四家分到了战略核武,其他的都只有战术核武器,,战略核武器才有威胁,没有战略核武器的情况下有了战术核武那是找死..但后来除俄罗斯自身外其他的都依照美俄的约定交出了核武或销毁了....借口么,防止核扩散..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查看: 80566|回复: 9
中国核武器小型化(回答“中国只实验4次就能解决核武小型化的难题?”)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文主要是想探讨:我国的核武器一共发展了几代,跟其他四个核大国相比现在到底是什么水平,核弹头小型化程度如何,ICBM和SLBM究竟有没有MIRV及水平如何。
首先回顾一下可以完全确认的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大概历程:
  日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日 氢弹原理试验成功。
  日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日 第一颗中子弹爆炸成功
  日 最后一次核爆炸试验(第45次)
  一.我国的核武器究竟发展了几代
  注意,这里的分代不是传统技术意义上的所谓原子弹是第一代,氢弹第二代,中子弹第三代,其它特殊效应核武器算第四代的划分,而是指核武器装备本身。徐志磊薛本澄等的介绍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一代”和“新一代”。综合其它材料,个人认为我国已经装备的核武器应该有三代或是两代半。第一代,应该是从66年第一次核试成功到80年代初期,典型代表是裂变型万吨级可用于战术核武器,聚变型百万吨级可用于飞机空投或战略核导弹弹头,相当于美国50-60年代水平;第二代(或算做半代)从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成功实现核装置初级的小型化和突破中子弹,典型代表是中子弹和JL-1的弹头,相当于美国60年代末到70年代水平;第三代从80年代末开始研制到90年代中后期完全成功,实现了热核武器弹头的小型化,典型代表是DF31系列和JL2系列的弹头,相当于美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水平。
  二.小型化进程
  要讨论我国核武器小型化,不得不提及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报告中一口一个steal,很是让人厌恶,似乎中国的核武器现代化全是建立在偷美国技术的基础上。但报告中泄露的一些信息有助于分析我国核武器现代化的进程和现状。当时为了反驳考克斯报告中对我国核武器小型化和中子弹技术的指控,我国公开的报道中宣布:早在70末到80年代初,我国就相继掌握了小型化和中子弹技术。但根据其他一些报道材料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邓稼先在84年底一次核试验成功后作诗“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此次试验应该是二代核武器的关键——小型化的初级,许鹿希访谈的报道中有把此次试验跟中子弹联系起来的迹象,个人认为不是很确切,当然中子弹的成功也必须要有小型化的初级。而中子弹的原理性试验,应该在70年代就展开了,有关邓稼先的报道中有70年代“三次冷试验”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被围攻的内容,估计跟中子弹原理或是三相弹原理试验有关。薛本澄的材料中说“研究中子弹所必需的一种特殊结构的材料。十几年的协同攻关结出了硕果,1988年一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中子弹技术。”似乎可以得出,我国在70年代就已初步掌握中子弹原理,但一直到80年代后期才突破了关键的工程上的难点使中子弹可以实用化。中子弹的难点在于小型化的初级和如何避免引燃的聚变反应中释放出的中子被初级吸收而使得整个装置变成一个“增强裂变弹”而不能释放大量中子。考克斯报告中说“in late 1970s, PRC steals classified design information on W70 neutron bomb” from Los Alamos, 但没见过有关那时候两国核技术交流的报道。徐志磊的材料中说“指导和解决特殊性能氢弹技术攻关中关键核心部件的工程设计与材料制造技术难题。这种弹是一种物理过程极其复杂,设计必须非常精细,对结构材料有许多新的特殊要求的特殊性能氢弹,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设计这种弹的技术已接近国际同类水平”。“接近国际同类水平”可能是指中子弹的小型化和实用化程度跟美国还有一定差距,美国有203mm炮弹用的W79和155mm炮弹用的W82。有“消息”说我国的核装置可以做到像篮球那么大,显然是指的是内爆式的初级,这种尺寸的初级离装进155mm炮弹还是有一定差距。
  核武器的小型化其实应该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小型化的初级也就是“扳机”,第二是小型化的先进热核弹头的设计。小型化的初级是所有先进核武器的前提,我国应该是80年代前期完成的,这也是我国公开宣称的“小型化”。而更关键的其实应该是后者,也是考克斯报告中气急败坏指控中国窃取美国先进核弹头技术的地方。考克斯报告中说:
  1. U.S. learns that in 1985, the PRC stole, through Peter Lee, classified information on miniaturized nuclear tests.
  2. “Walk-in” document confirms the theft of information on the U.S. W-88 sometime between 1984 and 1992, and on the W-62,W-76,W-78,and W-87 sometime prior to 1995.
  关于第一点,有关邓稼先的报道中曾有描述85年邓稼先住院后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工作,当他分析发现其它核大国的核试验数据“越来越接近理论极限”后意识到…,终于在临终前完成了给中央的报告要求加快核试验进度。邓稼先分析的估计就是我国通过特殊渠道得到的美国当时核试验的数据。
  关于第二点,薛本澄的材料中有:“1989年初,院里决定由薛本澄…提出一种新型核装置的概念设计,性能应该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经过10个月工作,专家们就这种新型装置的原理、…当1999(应为1989)年末,薛本澄…其后不久,他又受命…提出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影子弹头”的要领设计。这些研究成果对后来我国核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猜测,我国可能的确通过某些渠道得到了美国先进核弹头的某些信息,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指路的作用,或是印证自己的设计思想。考克斯报告中指出中国获得了美国先进核弹头的技术细节,公开版中隐去了那些“技术细节”,但从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可以得知,美国认定的中国文件中描述的W88的机密包括其椭球状而非圆球状的初级,似乎还有对某个部件厚度的精确描述。椭球状的初级被视为一个关键的技术秘密,其有利于将核装置塞进MIRV狭窄的鼻锥部,实现小型化。但设计难度比常规圆球状的初级更大,因为其非对称性导致爆炸状态计算更为复杂。我国当时反驳说那些所谓的技术细节很多现在在网上都可以查到,还有就是科学的道路都是殊途同归云云。较公正的西方科学界指出“As far as can be determined from public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there appears to be no real evidence of China obtaining actual nuclear warhead designs from the
  U.S. At most the information seems to have been information about warhead design and technology, possibly quite sketchy, that would help guide Chine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own the most productive tracks. Without detailed designs of warheads (&blueprints&), Chinese weapons would necessarily be based on indigenous designs even if they incorporated design features and concepts derived from U.S. systems.”(资料来源)。本人认为这种分析是比较中肯的。
  综上,我国热核弹头小型化最后完成应该是90年代中期。关于“影子弹头”,我的理解是指突破了理论设计原理后,提出的多种工程设计模型,也是各核大国完成核试验要进入计算机模拟阶段后设计核武器的必经之路。核武器的设计包括理论设计和工程设计,邓稼先、于敏等都是搞理论设计的,薛本澄、徐志磊等是工程设计。在核武器研制初期,主要需要是理论原理的突破和验证,而后期当有丰富的理论原理基础和大量核试验数据后,工程设计变为关键。
  三.六次突破
  于敏的访谈材料中讲到我国核武器一共有六次突破。猜测分别是: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小型化初级,先进热核弹头设计,计算机模拟。他的访谈材料中关于我国核武器小型化也说“另外3次是掌握了高比威力、小型化核武器的设计技术,其中包含很多环节,最后成功是在八九十年代。”
  四.核武器的现代化水平与其它核大国相比较
  薛本澄和于敏的材料中说,“提出一种新型核装置的概念设计,性能应该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 “经过这4次重大突破,当前我国核武器的设计水平与国际水平处于同一档次。可以做成武器。武器是硬邦邦的,真能实战、应用埃”。核武器的发展在冷战后明显放慢,所以所谓的国际水平也就是美、俄、法80-90年代的水平。据称美俄小型化的道路有所不同,美国是精密化路线,俄国是简单可靠化路线,而似乎据美国称我国的路线是类似美国化的。国外公开材料对我国核武器小型化的分析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像考克斯报告时期似乎中国依靠“偷来”的美国技术马上就会赶上美国,另一方面近两年又有报告说中国最后的系列核试验只是把核武器重量从kg减到600-700kg, 而且不相信DF31和JL2系列会有MIRV能力(因为小型化程度和投射能力的原因)。其实JL-1的弹头已经是1000kg以下的,而那应该是我国第一步小型化的成果,即80年代中后期第二代的水平。90年代研制的最新一代热核弹头水平肯定应该更高,保守的乐观估计,应该达到美国W76水平,跟法国差不多。结合西方的估计,个人猜测大概会有一种150-250kg重的8-10kt当量级别,或者是300-500kg重20-30kt级别,再加上一种600kg重0.5Mt级别,或是1000kg重1Mt级别的弹头。因为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等的限制,加上重入载具后的总重量跟美国的相比估计还是有差距。
  五.ICBM和SLBM的多弹头化
  美国最新的报告仍然坚持中国没有部署多弹头。这个结论目前也许是正确的。战略需求的不同以及投射能力的限制,可能是部署MIRV的障碍。DF5A的投射能力是完全具有部署MIRV的能力的,即便是采用JL-1的弹头也足以携带5-6个多弹头。但是考虑到DF5A的部署方式在第一次核打击下的低生存性,这种花巨资把为数不多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DF31和JL2系列,因为战略形势的变化使得增加射程和突防成为首要考虑,根据目前掌握的重量及尺寸等情况,即便其投射能力按乐观的估计能够最多携带3个左右的MIRV,但会缩短射程,而且没有富裕的载荷提供突防设备。从汪德武的材料中似乎可以看出某种类似俄罗斯白杨的突防方式。个人对此种所谓机动突防方式持保留态度,觉得重量代价过大,可靠性低,效果未必经得起考验。白杨M在弹重47吨,投射能力1-1.2吨的情况下,仅能携带一枚0.5Mt当量的单弹头,如果此数据属实,效率实在太低。相比之下,觉得低可探测弹头、诱饵、外加干扰措施的综合突防方案性价比更高。个人猜测,DF31A近12000km的射程,是携带一枚300-400kg重20-30kt级别的单弹头,外加一些突防设备。JL2也应该类似。不过因为SLBM较高的生存能力、可以接近发射和为了保证足够的单艇打击力,在JL2上部署3个左右的MIRV也未尝不可。
  下面是国外网站上我国核试验比较全的资料,稍微做了些整理:详细
  1.我国的核武器起点较高,首爆是内爆式,第三次试验就是Fusion Boosted Fission Weapon, 并在法国之前试爆了氢弹。很可惜,毕竟我们国家穷,底子薄,后来被法国赶上和超过。法国于96年初完成最后的系列核试验,比我们早了半年,而且法国最后的核试验只是为了验证核武器的可靠性,其最新一代的核弹头在其95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前应该就研发完毕。
  2.76年第21次试验是最后一次大当量试验,说明DF5的弹头核装置应该此时既定型(但似乎弹头的防热问题拖后了一些时间才解决)。这应该标志第一代核武器的完成。此后的一系列小当量试验应该是战术核武器试验和小型化初级的试验。
3. 第二代核武器应该主要是战术核武器包括中子弹,和JL-1的弹头。比较奇怪的是,当84年试验“二代轻舟已过桥”后,中子弹还没最后成功,却跟着是22年核试验史中从未有过的长达2年没有核试验。估计此时是等待那“特殊结构的材料”。85年邓稼先住院,开始起草那份带来接下来10年“爬陡坡”的报告。跟JL-1弹头相关的核试验可能是第28、34、37次,按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精打细算的习惯,决不会为了一个JL-1的弹头进行跨越10年的多次试验。最乐观的估计是第28次(80年),最有可能的是第34次(87年),最悲观的估计是第37次(90年)。第28次也有可能是DF5的集束式MRV弹头(1Mt)。
  4. 第37次也有可能是第三代热核弹头的首枚原理验证(200kt),但可能性很小。第三代先进弹头,结合薛本澄材料中的信息,89年初提出计划,89年底拿出“影子弹头”方案,90年初开始“使‘概念’变成实际东西”。 应该基本确定是从92年的第38次核试验开始。可以明显看出两种级别的弹头,也是国外的分析结果。一种是第38次的650kt级别的,另一种是之后一系列试验中的100kt级别的。估计前者是作为DF31、JL-2等的单弹头,后者是MIRV。依据当量和综合其它资料猜测,后者很可能就是W76的翻版。96年6月8日那次试验国外根据地震数据分析是两次几乎同时起爆的核爆,猜测可能是为了验证核弹头防核辐射的加固能力。但比较奇怪的是,650kt级别的试验只进行了一次,而后面100kt的试验却进行了好几次。
5.第26次(79-2-2)和第40次(92-11-2)在其它资料来源中没有被列出。第27次(79-9-13)估计就是邓稼先“手捧碎片”那次。
  最后列出文中提到的大部分公开材料。有意思的是,目前很多官方网站上薛本澄的材料已没有了原来有的部分内容。邓稼先的材料中也没有了他在病床上分析“国外核试验数据”的信息。
作者:香烟★红茶
中国核武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写得不错。。。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就是说现在基本都是单弹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美国人解决核武小型化也没用太多次的核试验。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关于“DF31A近12000km的射程,是携带一枚300-400kg重20-30kt级别的单弹头”有疑问,难道弹头当量只有2-3万吨,那威力也太小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关于“DF31A近12000km的射程,是携带一枚300-400kg重20-30kt级别的单弹头”有疑问,难道弹头当量只有2-3万 ...
笔误吧 应该是200-300kt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一直很不懂,为什么五核大国中.只有美\俄报有上千枚弹头?难道英\法\中不需要?
一种表面说法是各个国家的战略定位不同,就像普京前段时间说的,当今世界上能抹掉美国的只有俄罗斯!就是说美俄奉行的是核毁灭政策.
那么问题来了,核毁灭肯定比有限核摧毁政策更加有效更加有分量.这从苏联解体来西方国家一直对俄罗斯忌惮看得出来.那么其他三国特别是中国作为这个西方意识主导的世界上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换句话说,西方就从没相信过中国),为什么不也使用核毁灭政策呢?如果是这样,这段时间什么南海争端啊,钓鱼岛问题就是不是没这么费尽了呢?
另外一种说法是,创建\维持一个庞大的核核武库需要很多的钱?照理来说,对于英\法这些西方经济强国应该不成问题,而如果是21世纪初以前的中国或许真是个问题.而以现在中国的国力来说应该是想不想造的问题了.毕竟俄罗斯没多少钱都维持这么庞大的核武库这么多年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世界上有美俄这两个能毁灭地球的流氓还不够吗?!我觉得恰恰因为有这些个流氓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你也有同样的能力,不是更能让人家害怕嘛!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slgx 于
19:37 编辑
就说一点:要做中子弹以及第三代小型核武器,早期扳机采用的裂变构型--枪式和内爆式就不能再用了。
因为技术路线上的跟踪(前两代不是),所以考克斯报告说土鳖抄袭/借鉴/了美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关于“DF31A近12000km的射程,是携带一枚300-400kg重20-30kt级别的单弹头”有疑问,难道弹头当量只有2-3万 ...
射程是关键,如果只打到西海岸,就可以放多个弹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绿林好汉 于
18:48 编辑
一直很不懂,为什么五核大国中.只有美\俄报有上千枚弹头?难道英\法\中不需要?
一种表面说法是各个国家的战 ...
没有美帝那种经济实力——对前苏联来说是硬拼蛮干不计后果。
PS.美苏两国巅峰期核弹头均数万枚,上千的仅仅是洲际导弹所带弹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思苏联解体考试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