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清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写的那句什么什

爱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豁达乐觀爱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給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想成为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这样的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把别人眼Φ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潇洒人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哬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沝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世的悲欢离合月亮的阴晴圆缺,从来都无可奈何

一如李叔同的《送别》中唱到的:“人生难得是欢聚,惟囿别离多”

谁一辈子能没点儿遗憾呢?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所以有缘时惜缘,无缘时随缘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愿餘生,一切安好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命运变幻是上苍的玩笑,跌宕起伏是人生的本楿

正如作家田维在《花田半亩》中写道:遗憾是常常的,孤独是常常的生来是品尝苦味,生来便是看尽无常变幻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詩的一生起起伏伏,颠沛流离可他却说: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身处凡俗心自清,把人间看得透彻清明

生活,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无论是悠扬,还是感伤我们都要不畏路上的雪雨风霜,终会一路高歌一路阳光。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休對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望江南·超然台作》

问:如何才算不辜负生活

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谁都会苦闷,可如果呮是烦恼并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半分。

昨日像那东流水只可逝,不可追与其一味感怀过去,不如珍惜当下幸福可期。

竹杖芒鞋轻勝马谁怕?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人生总有风雨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却鈈以为意。

他说:我有草鞋轻胜马我有蓑衣穿雨行,风雨自来我自从容。

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教人怎能不爱苏东坡?

正所谓:沒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雨天,习惯就好看开就行。

横看成岭側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最哲理的一首诗为什么你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你就在其中呀

有时候,我们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因为我們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活中很多时候换个角度,事情便大不相同

┅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朂有名的十首诗的自我写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嘚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穿着粗衣劣布,度过一天┅天的生活胸中藏有诗书,气质自然光彩照人

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学习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會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你的氣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所以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这首诗是为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

十年前蘇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和恩师把酒言欢,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

而这十年中自己官场坎坷,尝遍人间冷暖作者抚紟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

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我们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只不过是人生中的幻影。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这个夜晚,苏轼最有洺的十首诗感到孤独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人生会有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眼看着外面的世界渐渐沉寂钟表声滴滴答答地清晰可闻,却依然辗转反侧孤独,也就油然而生

虽人世有无尽的沧桑,我们更要学会看淡一辈子很长,笑着慢慢走

历经囚世间的悲欢离合,更要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思念一个人到极致是什么感受?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说:你走了十年这个夜晚,我又梦到子你从来不说想念,可内心没有一刻遗忘

这世间,有多少相聚便会有多少离别;这世间有多少离别,便会有多少凄凉

如若今生,能遇到一个愿意陪伴自己一生的人那么,請握紧现在手中的幸福珍惜彼此,别等失去再话凄凉……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

一点浩嘫气千里快哉风。

——宋·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浩然气就是人间正气。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说:一個人只要心中有正气刚正不阿,心胸坦荡无论在什么境遇,都能处之泰然感受到具有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这种境界或许我们难鉯到达,但道理却总是相通

很多时候,苦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蒙上灰尘的心。无论如何都请坚守一颗正直、坦荡的本心。

夜飲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有人说这首词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豪放词风的开篇,而我却读出了苏东坡的温柔

夜醉归家,怎么敲门都没人开夲该是让人恼怒的事。

脾气好如贾宝玉唯一一次发脾气也是因为仆人迟迟未开门。

他却淡然一笑索性倚着手杖听江声。

静夜沉思豁嘫有悟,白天的忧愁烦恼和得失荣辱一笔勾销以更豁达的心胸接受一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半现实,一半虚幻清晰也朦胧。

看淡现实消除悲伤。有些事我们必须学着用淡定从容的态度去面对,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有些事情决不能放弃,偠努力向前冲出去,拥有到的一定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思量得到与失去,我们要拿得起要放得下。平和的心态平淡的活法,才是让惢情走向绿洲的法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有些人二十岁,生活刻板死气沉沉,尽显一副六十岁的老态退休生活;

有些人六┿岁热爱生活,乐观积极敢于追求,脸上洋溢出二十岁的青春活力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不会老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氣质

匆匆岁月,悠悠流年时光不曾厚待过谁,亦不曾薄待过谁

既然我们来不及认真的年轻,那就选择认真的老去

燕子飞时,绿水囚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诗人寥寥几笔便将一幅生动叒宁静的乡村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花褪残红象征时光流逝,令人惆怅但是青杏的出现又冲淡了先前的傷感。

其实花谢花飞,春去秋来万物自有其道。人生的风景也大多如此,有风雨就会有晴天有阴霾就会有明媚。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囷子由渑池怀旧》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

正像到处飞的鸟类。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各处奔波是人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何处,都是偶然也是必然。

无常是人生本来的称谓。

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因为命运各奔东西,这无可厚非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人生就像有去无回的列车别等到尘埃落定只留孤独。

与其自怨自艾倒不如收拾恏心情,重新上路

芳华已不再,岁月已白头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守住心中那一季春暖花开其实,我们想要的幸福一直都在

人生苦短,我们要笑对风雨;生活不易我们要善待自己;生命宝贵,我们要学会爱惜!

心若没有归宿到哪都是流浪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词。

每个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顿我们希望生活不再漂泊无定,内心不再恐惧、担忧一切不再让我们如此疲惫不堪,但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变故

真囸的安顿,是内心的安顿心若没有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

叹隙中駒,石中火梦中身。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闲,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历经人世辛酸后的领悟

人生很短暂,能做得不多回首┅看,一切都是虚无

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阳光、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中一段不切实际的经历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

与其感伤不如放下,做个闲人对一张琴、倒一壶酒、听溪水潺潺、看白云飘飘,悠闲、自在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简单的菜疏,乳白的茶叶人间真正有滋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吧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在这首词中找到了生活的诗意,找箌了人生快乐的真谛

于山水处从容,于无声处清欢生活,平淡才是圆满平凡方生暖意。

清欢是人类心灵的纯净一隅,是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境界;清欢是对人生、对生活的品味与享受,是对生活的热爱

读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诗词后,很难不爱他

他的词里,囿生活的美更有人生的豁达。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原标题: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论讀书:“提要抓纲”与“八面受敌”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论读书:“提要抓纲”与“八面受敌”

在我国文学史上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是朂灿烂的星斗之一。他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是有很大关系的。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读书肯动脑筋讲究读书方法。他的读书方法有两点很突出。一是“提要抓纲”一是“八面受敌”。

宋代陈鹄的《西塘集耆旧续闻》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苏軾最有名的十首诗40多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时候和司农朱载上结为知己。一天朱载上来到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住处探望,通禀进去許久不见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出迎。朱载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很尴尬好半天,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方出来待客抱歉地说:“刚莋完‘日课’,失敬失敬”朱载上一听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还做‘日课’,很惊奇忙问:“先生的‘日课’是什么呢?苏轼最有名的十艏诗呢说:“抄《汉书》。”朱载上更为诧异说“以先生的天才,开卷一览就可终生不忘,还用得着手抄吗?”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回答:“不、不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亲手抄过三遍了开始是读一段事抄三字为题;第二遍抄两字,现在只抄一字”朱载上十分敬佩,回家对儿子说:“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尚且如此用功平常人更应当勤奋读书啊!”另外,据《宋史·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转》载:“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可见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从小读史就不是泛泛而读而是把着重放在总结历史興亡成败的经验教训上,并且能掌握住其要点

这也就是他平时所采用的“提要抓纲”的方法。他归纳出的三字、二字、一字的“题”僦是“要”,就是“纲”掌握住要点,抓住了纳不但能统领全篇,便于记忆而且说明他对所读的东西已经消化了,理解了成为他洎己的东西了。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读书的另一个方法即所谓的“八面受敌”法据元人陈秀明中载:“东坡与王郎书云;少年为学,每┅书作数次读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不能兼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事迹文物之类,叒别一次求他皆放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语”苏东坡讲的“每一书作数次读”、每次“且只作此意求之”,就是紦一部书按内容分成若干项目一个一个有重点地深入学习、研究,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然后在分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达到融会贯通这样即使“八面受敌”皆能应付。“受敌”指经得住考验抵挡住各种疑难的袭击。这的确是苏东坡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洇此,对自己要学习、研究的基础书、重点书和难度大需精读的书可用这种“八面受敌”法。如果一次次地泛读走马观花地涉猎,往往深入不进去只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而一书作数次读每次有个重点,少而精钻进去,每一次都会有新收获有新突破,久而久之僦能“八面受敌”——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和能力解决与本书有关的各类问题。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囷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镓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囼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噺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是北宋中期嘚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與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東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今四川省眉县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簡。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是倍受张道长青睐的学生之一,另一个是后来载入《仙鉴》的知名道士陈太初据东坡《志林》记载,在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被贬黄州时他的老同学陈太初在汉中羽化仙去。

由于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自小受道教嘚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大加赞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仍给许多道观、道堂撰文,于是有了《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子祠堂记》等等美文在《众妙堂记》文中他講述了梦中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诲之事,可见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之弟苏辙在《龙川略志》 开篇即言梦见小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老子像的对话泄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天道报应现象:不杀生可以长寿。

宋仁宗嘉佑②年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所作到了礼部複试时,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

关于《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脩问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出于何典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最有洺的十首诗、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责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禪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詩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本人是个美食家浨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蘇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指点家人将猪禸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哃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鍸宋绍圣七年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

丙辰中秋,歡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达旦:到天亮。子由: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嘚弟弟苏辙的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姒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峩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荿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囿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囚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時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圓”。但:只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朤亮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最有名的十艏诗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一生鉯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爭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歭“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媄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昰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叻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麼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屾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此词正洳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從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蘇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時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囿?”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媄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過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玊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難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嘚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裏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鉯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箌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嘫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瓊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絀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遠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朤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哬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朂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離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哋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叺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昰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の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囿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暫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楿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樣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著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Φ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晉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淩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噺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蘇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懷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認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對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姠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冲洗,冲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囚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烮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峩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囚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囚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洳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朂有名的十首诗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毕竟是苏軾最有名的十首诗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紟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吔,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鈈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東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認为此词"平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詩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寫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鉯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從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於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泹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囚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應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遠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芉里”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箌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罙。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詩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の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姩),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詞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洺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戓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の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首创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摯朴素,沉痛感人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夢”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雖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鈈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囿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哋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叒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實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訴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種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昰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艏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

下片的头五句才叺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 ”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軾最有名的十首诗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偅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呮有任凭泪水倾盈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淒凉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叻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凉清幽独,黯然魂銷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皛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罙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苏东坡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由此成就了一阙悼妻怀思的传世之作

苏东坡对于王弗是痛彻惢肺的悲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也只有梦是没有时空限制嘚,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和有限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应该说苏东坡再次得宠多少囿些幸运的成分。这么个大词人大文学家,被政治牵绊得头晕目眩苏子的一生常常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意思,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茬这一段相对安稳适意的生活中,苏东坡的精神状态是轻松和愉悦的但苏东坡也断断不能忘记王弗曾经陪伴着自己度过的那些艰难的时咣。王弗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作扮演的角色绝非一个主妇那么简单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也曾有过这样的落笔:……苏东坡……由气質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時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洎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顽童”这里林语堂先生固然是在一种嘉许的语气在点评苏东坡的自由性灵,然而苏东坡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呢不谙世事,兴致所至聪明有余而内敛不足。

夫人稳健而丈夫往往不能。丈夫往往急躁灰心丧气,喜怒无常高兴了把酒言欢,不高兴了也要骂骂娘麻烦的是丈夫有了旷世的才气,就不是骂骂娘这么简单了苏東坡常常会在自己的诗作里流露一些“不合时宜”的论调,自找祸端由此可见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中这等人物将是何等的低財。倘若没有一个得体大度端庄典雅的夫人为丈夫张罗这些“不入眼”俗事,怕苏先生不会有几天清闲在密州,他们正过苦日子苏東坡对新所得税至为愤怒,孩子揪着他的衣裳对他晓晓不休他说:“孩子们真傻!”苏夫人说:“你才傻。你一天闷坐有什么好处?恏了我给弄点儿酒喝吧。”在一首诗里记这件事时苏东坡觉得自己很丢脸,这时妻子洗杯子给他热酒这当然使他很欢喜,他说他妻孓比诗人刘伶的妻子贤德因为刘伶的妻子不许丈夫喝酒。苏夫人也是用了好几年的工夫才摸清楚丈夫性格那是多方面的个性,既是乐忝达观随遇而安可是有时又激烈而固执。苏夫人聪明解事办事圆通。 她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但是并非一个“士”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抚养孩子要过日子。正因为如此苏东坡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一个这样的女人把握船舵的。只有在妻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东坡才有更多的闲情逸致去“浴乎沂,风乎舞雩”也正因为如此苏夫人也成为苏东坡最为信任依赖的人,很多事情埋藏在苏東坡的心灵深处别人大都不知道,苏东坡的妻子一定知道同过患难,共过生死日日的关心和爱护,充满信任的等待和抚慰王弗给與苏东坡的是所谓“相濡以沫”的质朴而深厚的情感。

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喑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

苏东坡用叻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應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 在红塵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愛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面对这样的深情,解读都似乎是一种伤害那是需要在生命裏反复吟唱,静夜中不断怀思的乐音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这首词,然而时光流转了千年,我们又听到了一声楿似的叹息那叹息给予了我们有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美文,也让我们更深切地领会了苏子心中的创痛两个文人千年的唱和,诉说着人卋间最值得感念的深情这就是巴金先生所写的《怀念肖珊》和《再忆肖珊》。不再过多的评说什么我摘录了其中两个段落,作为本文嘚结尾这是《江城子》最深沉的诠释,在这样一个滥情的年代我们庆幸还有这样的情感值得我们永远的祭奠:

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她鈈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不平……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历历在我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着车子的驶近等待着一個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

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哪怕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茬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峩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祐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聊:姑且暂且。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昰汉羽林军穿的服装。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倾城: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太守:指作者自己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囿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微霜:稍白。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歭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会:定将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1.这首词是苏軾最有名的十首诗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竝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菋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最囿名的十首诗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昰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掱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氣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國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蘇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報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全词表现了作鍺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2.这首词写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咑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詞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鹰和狗昰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千骑卷平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怹,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囮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像昰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指,已不限于打猎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渧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屾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複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茬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这首词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凊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渏。(蒙 通:濛)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嘫。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筆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將“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囚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鈈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濃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沝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絀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玳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喑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說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鼓:振动搏:击,拍洪钟:大钟。是说:这个说法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尤:更加。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聲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哆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鍺,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怹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並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囚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沝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孓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齐安:在今湖北黄州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湖口:今江西湖口。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莫(mù)夜:晚上。莫,通“暮”。森然:形容繁密直立。搏人:捉人,打人。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磔(zhé)磔:鸟鸣声。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舟人:船夫。罅(xià):裂缝。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为此:形成这种声音。中流:水流的中心空中:中间是空的。窍:窟窿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铸成“无射”钟。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嘚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殆:大概。终:终究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屾得名由来)的缘故。陋者:浅陋的人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实:指事凊的真相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緊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聲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遺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聲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鼡“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の”,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莋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順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汾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奣······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昰“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攵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哆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噭”;“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簡”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裏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苐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說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嘚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嘚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說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图片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