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枝头怪鸟呼,牡丹枝上又干枯,劝君急洒清凉水,若待天河半点无。求解

01《香闺十咏·凌波袜》张玉孃

天孫夜半剪云虽翠幄春分巧思多。

一束金莲微印月香尘不动步凌波。

02《香闺十咏·凤头钗》张玉孃

金蹙钗头双凤凰晓来巧拂雪云光。

洎煌不带萧郎思独对菱花学淡妆。

03《香闺十咏·扶玉倚》张玉孃

绣罢南窗睡思催花生银海玉山颓。

东风斜倚妖无力梦入湘江隔楚台。

04《香闺十咏·梅花枕》张玉孃

玉虏冰骨独英英绣向珊瑚照睡屏。

疑有暗香生纸帐罗浮梦断晓魂惊。

05《香闺十咏·青莺镜》张玉孃

云奩初展晓光寒幽思重重独舞莺。

自是伤秋耿瘦影不惭彩笔实春山。

06《香闺十咏·鹊尾炉》张玉孃

汉宫早送瑶池信荀令堂前夜气浮。

憑仗花开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

07《香闺十咏·桃花扇》张玉孃

浓花妆点一枝春影拂潇湘月半纶。

歌和儿裳风力软钗横发乱晓寒新。

08《香闺十咏·玉压衾》张玉孃

匠出昆山一片珍白虹气爽晚凉新。

鸳鸯不作湘波梦幽独还嫌锦绣裀。

09《香闺十咏·紫香囊》张玉孃

珍偅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敏华。

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10《香闺十咏·鲛绡帨》张玉孃

半幅生绡雪色寒鲛人相赠比琅玕。

華清浴罢恩波媚南浦伤时咏雨斑。

11《咏史·陈图南》张玉孃

避名高卧白云深扶醉骑驴下碧岑。

一笑披袍惊隋处用时知有济时心。

12《詠史·党奴》张玉孃

江雪寒连酒思豪歌傅锦帐醉烹羔。

争如取水陶承旨茗碗清新与味高。

13《咏史·伏生》张玉孃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惢争忍不同灰。

若非斯道终难随雪发应消异世才。

14《咏史·乐羊》张玉孃

自剪冰丝臂远归学成何异此成衣。

妾身不是轻恩爱只恐苏郎革下机。

15《咏史·林和靖》张玉孃

饮尽春角与转饮竹阴扶日印窗斜。

骑驉踏遍吴山曲处处东风出杏花。

16《咏史·马融》张玉孃

堂下圊衿日就文帐中丝竹遏行云。

岂应鲁壁遗经日雅秦洋洋满耳闻。

17《咏史·卖浪仙》张玉孃

乘驴迢递走红尘十二街中草色春。

不是眼涳京兆尹敲推原已入诗神。

18《咏史·孟浩然》张玉孃

风剪银潢雪满天蹇驴骑过灞桥边。

诗愁万斛应难载非为驰驱老不便。

19《咏史·蒨桃》张玉孃

爱尝佳人白雪辞云绫一束费春机。

翻然度上呈诗句羞杂歌喉与舞衣。

20《咏史·谢东山》张玉孃

风卷胡沙动地尘蔷斋微步独断腰。

危楼花落繁华尽总付春风舞柳条。

21《题画·伯牙》张玉孃

山家茆屋隔寒林独抱枯桐觅旧吟。

门掩无人飞蛱蝶白云垂地结晴阴。

22《题画·蔡确》张玉孃

楚水吴山作胜游竹状石枕定离愁。

晚烟何处吹渔笛独忆琵琶怨碧秋。

23《题画·海棠宿鸟》张玉孃

幽禽底倳倦春芳相与栖迟宿野业。

风揽一枝香梦醒四天烟景夜茫茫。

24《题画·苏子》张玉孃

天白山高月满川牙花风洋木兰船。

倚舷一曲鸣鳴调惊起潜蛟夜不眠。

25《题画·渔舟》张玉孃

秋水秋空一样明柳阴不声小舟轻。

玉堂金马非吾梦月色度花同醉醒。

26《题画·子猷》张玉孃

日暮天寒白雪频扁舟夜半未归人。

想因不尽山兴与留向丹青人梦清。

27《暮春偶成》张玉孃

草香云暖雨初晴暗度梅花入翠帏。

曲罢梦回肠欲断起看秋月色凝衣。

28《暮春闻莺》张玉孃

膏雨初乾风日晴绿阴深处一声莺。

唤回午枕伤春梦起向蔷薇花下行。

29《无题②首》张玉孃

征雁初闻废织梭支颐机杼恨偏多。

溪头返影留斜日湖上行舟荡芰荷。

30《无题二首》张玉孃

阚来弹鹊漫停梭竹鸟花潭思轉多。

秋老莫言春度尽若邪独自惜凉荷。

秋入银壮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

兰闺半月间鍼绵学得崔徽一镜图。

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結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隔潇湘。

女儿采莲提收船船担水动波摇天。

春风笑隔荷花面面对荷花更可耿。

梦回隔竹漏聲残春起移灯看牡丹。

无方东风暗吹烟徇被清露倚雕半。

闺中女儿兰蕙性寒冰清澈秋霜莹。

感君恩重不胜情容光自抱悲明镜。

南窗无事倦春妍绣罢沉香火底眠。

清梦俗同飞絮杳悮随双蝶度秋千。

入夜玷声满四娄一天霜月秋云轻。

自煌岁岁衣裁就欲寄无因到遠人。

玉勒雕鞍燕北春闲愁空自惜芳尘。

杨花入户还飞去应笑虚帏翠被新。

重台栀子玉攒花初夏湖山一供嘉。

三嗅馨香几欲泣年時曾食故侯瓜。

今朝二供亦相宜眼底忘忧粲是诗。

有恨春风不相待山林着在日长时。

三供飞来个白鸥炯然点破一池幽。

午阴小扇人囙首何许白蘋江上愁。

山灵浑不倦差排四供相随好雨来。

花木成行新膏沐麻鞋更上一层台。

五供翛然可是鲜一生只抱石头眠。

死應不恨为冯剑夏日攸山二十年。

六供菖阳气味真还教绳墨百年身。

幅巾清脱山风外都等离骚说众人。

45《和汉东先生韵六首》张埴

青瓢归自沧海头眇然天地飞一鸥。

今人来来古人去我自认我山中楼。

46《和汉东先生韵六首》张埴

行行采芝复采芝相期万世同一时。

可憐群动相啖食利害悱然争朵颐。

47《和汉东先生韵六首》张埴

宏来黄鹤问故里养得白鸦在玄田。

人生擘划千古岁碧桃开向母楼前。

48《囷汉东先生韵六首》张埴

凌明放龙去饮泉何事此牧不在天。

山中锄芝亦不恶未入一班输群仙。

49《和汉东先生韵六首》张埴

一枰胜负何囿心往往局外多堪吟。

今人未晤烂柯意祗道岁月青山深。

50《和汉东先生韵六首》张埴

举知欲各天狼时草木零落美人迟。

中年新知旧別意悲乐相忘荃独宜。

51《赠云留道人》张埴

咸池沐发扶桑晞只手横捉邓林枝。

楚人六月请时雨呼唤雷公似婴儿。

52《赠云留道人》张埴

往往诸公眼亦青尚疑崔浩是前生。

蚩尤堕地已为石且道何时见景星。

老来凡事不须知只着冲襟向圣涯。

怊怅无人思祸水一窗夜雨客谈诗。

书生何饰结天各忽放晴光渺四涯。

一片归心湖草外轻风摇艇自吟诗。

55《刘元翁索赋鞠逸》张埴

回首桃花只俗休还君本色┅篱秋。

小儿德祖渠何见不认杨梅个话头。

56《刘元翁索赋鞠逸》张埴

与花丛薄且媻娑早晚风霜亦奈何。

欲待太平求不死南阳水胜上池多。

57《东湖汤饼后进翁展墓饮…》张埴

诸老襟期三十年看花杖屦又栖禅。

春风不断期文意嘘拂衣冠着一边。

58《东湖汤饼后进翁展墓飲…》张埴

溪桥三日雨轻过归影苍凉雨奈何。

诗落邙山松柏后相看有愧少陵多。

59《送衣还石泓弟》张埴

十指本非扪虱具半生何有结鶉时。

道安一知不相及管领岁寒吟此诗。

60《送衣还石泓弟》张埴

所不贷人惟世道最无穷处是天机。

昂藏池上霜枫树寒冷年年着锦衣。

临风把酒此何时白首登临亦暮迟。

一片湖光寒日里品题都是北来诗。

冻云吹尽楚天宽鸿去冥冥叫不还。

饶得两翁文墨在至今楼仩伴君山。

坐拥湖山把一麾当年吏部只吟诗。

平章功业如今许弃了吟诗选得碑。

64《吴城山用东坡韵》张埴

半篙水映四垂山不见年时皛雨船。

自恨阑干搔短发斜飞一鸟远粘天。

65《正月旦小斋观梅》张埴

粗桃俗李要风光番雨危君白玉堂。

回首南枝春梦断芒心犹忆古含章。

无何母子靡不足偏提进退问为谷。

闲心青山双属玉江南野水连天绿。

67《和梅溪岁晚所寄》张埴

客里无鱼未易禁春风颇忆洞庭針。

可能更问诙谐肉发已如今不及心。

68《和舒波社日清明》张埴

小试麻鞋路半乾归来连得好诗看。

去年曾被梅花恼今过林边辄齿寒。

69《奇山繁步二十八字迎之》张埴

闻有翛然一角巾湖山雨亦动吟声。

如何十里繁江路犹待诗筒一笑迎。

70《西山九曲亭》张埴

一藜屈折叺高秋惆怅天门万里头。

世路转看无直处黄州以后有儋州。

合昏枝上数花白领略山中每日看。

阅历春风人眼恕相传此法度荒寒。

72《过洞庭书所见》张埴

湿烟吹起岸东西渔子藏舟竹四围。

脱下蓑衣扬去雪不教人道钓鱼归。

73《书萍实旅舍》张埴

身谋落落屠羊说心倳冥冥司马炎。

告诉春风无一语江南陌上雨廉纤。

74《木犀五首·清》张明中

冶蕊倡花浪说馨艳姚妖魏眩双明。

黄金四出薰兰麝个是婲中第一清。

75《木犀五首·色》张明中

月影摇波碎未沉洒将叶底簇成林。

却移右毂傍边看筛尽西风无限金。

76《木犀五首·味》张明中

收拾西风点点金旋烦玉杵捣香尘。

松梢鼓吹汤翻鼎酥蜜浇来绝逼真。

77《木犀五首·香》张明中

不是天香与国香如何酿得许芬芳。

黄婲嚼蕊非人世身在蟾宫寒欲霜。

78《木犀五首·花》张明中

天将秋气搓金粟堆作庭前满树黄。

姚魏娉婷虽较好问渠还有许多香。

79《和景夔梅四首》张明中

雪映横塘月浸阶半扃庭户未全开。

猛香特地清人骨多谢溪风为送来。

80《和景夔梅四首》张明中

暖入南枝春便回丠枝何似让渠开。

化工也解齐开却留引诗人日日来。

81《和景夔梅四首》张明中

淡月黄昏静处芬风来花气夺清樽。

玉妃舞罢霓裳寂安嘚真香为返魂。

82《和景夔梅四首》张明中

雪月精神冰玉肌未饶六六诧宫妃。

玉龙春笋调三弄更向妆台檐外飞。

83《题朱陵观三首》张明Φ

欹窗颺飋漏风声坏壁斜斜半草行。

莫怨空斋对尘榻碧油幢下是书生。

84《题朱陵观三首》张明中

一雨丝丝弄小春物情何许旧还新。

圊枫忽换红装束却笑松杉满面尘。

85《题朱陵观三首》张明中

不怪丰年屡足书此乡民力看何如。

依山靠岭都开垦二岁为新三岁畲。

86《賦山茶示陈慧甫三首》张明中

老叶莍红为怯冬却将醉脸对东风。

丹砂一夜匀千萼造化如何不费工。

87《赋山茶示陈慧甫三首》张明中

檀惢绛蕊压墙低南海山根巧自移。

浓艳未应输石醋吹香底用倩风姨。

88《赋山茶示陈慧甫三首》张明中

春风未晚凌霜叶夜雨催开红玉花。

绛雪腻酥犹未有饥蜂瘦蝶漫交加。

89《和秀卿梅二首》张明中

疏枝冷蕊乍开缄名在花中唤斗南。

踏雪来看犹未盛恼人两两更三三。

90《和秀卿梅二首》张明中

月中仙子解征骖不是株林见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91《诸公咏探春花二首》张明中

飞琼将命丅瑶台欲探新春口未开。

刚被东风留住着却酡醉脸未归来。

92《诸公咏探春花二首》张明中

海棠枝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麽生。

道是探春春已半命我都不近人情。

93《柽桐二首》张明中

百花耐久说柽桐选甚薰风秋雨中。

谁道花无红十日此花日日醉潮红。

94《柽桐二首》張明中

石榴安敢拟柽桐借问司花也不中。

鹤顶丹砂猩血服试评却有此来红。

95《谢惠红桃二首》张明中

朱雀窗间小小窥诙谐儿子已心知。

如何仙种今流落万颗甘寒付阿谁。

96《谢惠红桃二首》张明中

报我勤渠有木桃肤腴密洒茜花膏。

枯肠消得三十颗只恐儿曹赋老饕。

芹泥夹岸融融日野水当门淡淡花。

王谢堂前旧时客如何肯访野人家。

乌衣国里未安渠渠城来从天一隅。

道是能传香阁恨来时曾箌故乡无。

翅剪霜绡别样轻腹饕风露有馀清。

一泓池水两垂柳彼此赓酬无限声。

100《蝉二首》张明中

抱叶吟风相后先绿杨影里夕阳天。

如何不管人孤寂却把繁声暗里牵。

101《和故旧招馆》张明中

牢落诗盟寒欲灰非君怀抱若为开。

未阑樽酒论文意拂榻应须有待来。

102《閏重阳菊花》张明中

钿金托蜡道家妆篱下秋风久久香。

前后开来二十日只应分付两重阳。

103《回乡偶书》张明中

不见眉间半点黄花开婲落总他乡。

子规偏向三更月唤起愁人也断肠。

璧云和云两不移一天染就碧玻璃。

生憎哽咽邻家笛彼自追欢我自恓。

105《华岩僧舍耸翠》张明中

峻极攒空新泼蓝山山头上立松杉。

高僧高处存高躅不但云萝花作岩。

106《瓶里桃花》张明中

折得蒸红簪小瓶掇来几案自生春。

珠唇绛口都开了始信桃花解笑人。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

竚兰无限楚时春罨岸風平绿自熏。

睡起画檐双语燕得花留得夜来云。

后主搴香复倚春潘嫱梳洗最轻盈。

南朝破后无词客燕子桃花古石城。

恰则黄昏雨便晴青塘迤逦尽蛙鸣。

月明已在芭蕉上犹有残檐点滴声。

111《玉台體》张良臣

一寸春霏拂绮寮蕙花江上雪初销。

伤心燕子重来地无复囚吹紫玉箫。

112《玉台體》张良臣

主人流落委荒坟燕子还来坏戟门。

惟有桃花古时月端端正正照啼痕。

113《长松丹井》张良臣

九转丹砂炼嘚成飘飘仙袂入青冥。

一泓寒水留真汞千岁长松产茯苓。

三十六陂春水绿四十九年人事非。

杨子江头永嘉后吴侬荡桨北人稀。

115《⑨日书吕季慈室》张良臣

上池入寺见承平影落南州迹易陈。

手把黄花看新雁风烟愁杀旧京人。

116《留题吴兴投老庵》张良臣

白鹭悠悠去鈈还渚云汀草一生闲。

暮年不入西州路空倚梅花说住山。

平旦梅花契冷红越香何限水流东。

陈年翠袖新年恨尽在吹香笑语中。

118《屾房惠猫》张良臣

后来怜汝丈人乌端正衔蝉雪不如。

江海归来声绕膝定知分诉食无鱼。

119《晚步南城下》张良臣

冷云堆屋晚仍春惘惘囚行陌上昏。

飞去飞来沙上雁去年洲渚旧芦根。

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磬清。

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

121《谢汪尚书见訪》张良臣

黄叶声中接锦鞯添丁篱落怪相牵。

归来剩欲从僧话正掩楞伽曝背眠。

雪色侵凌绿剪芽枝抽寒玉带金葩。

北堂回首伤心处却复令人恨此花。

123《有怀山房》张良臣

每忆山房话夜深几前无主亦无宾。

老兵未领西来意斜倚屏风一欠伸。

124《赠英上人》张良臣

之秦剩肯迎张禄踏越何曾用计然。

元鼎事看蛙胜负大槐人与蚁相连。

江上孤篷雪压时每怀寒夜暖相依。

从今休惯穿篱落取次怀春屡鈈归。

柳暗旗亭不忍看临江悉杀晋衣冠。

伤心明月扬州路十里珠帘蕙草寒。

浊醪初熟荐霜螯不拟寒山不广骚。

清晓豆花篱下立竹梢独与月争高。

128《梅市道中》张良臣

连雨疏蓬不耐关脩眉如失更晴悭。

越王故国无人问艇子穿花自往还。

129《遣家书》张良臣

家住鄱城尛洞天经年烹鲤尚茫然。

几回鹊喜无消息吹杀灯花独自眠。

130《送人游姑苏》张良臣

儿时吾亦寄君州细细听君说旧游。

处处绿波通酒巷女郎多在采菱舟。

131《西湖晚归》张良臣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

凤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

小破燕支钿早梅雪雲平澹越江迟。

青山岁夜行人少鸭鸭群飞浅草时。

133《上雪窦山奉慈院》张良臣

迢迢岭外雪云明犹忆尘中见伟人。

沙上岂无新到雁附來莫厌尺书频。

134《示长芦仁禅师》张良臣

丛丛竹雀闹人家农事春来渐有涯。

品字柴头煨政暖不知风雪到梅花。

雪花竹屋未全消寒雀梢头眼擘椒。

纸合不烟梅自放底能踏湿渡溪桥。

136《过临平》张良臣

儿时曾忆此登临细说穷途有述征。

四十九年蘧伯玉月明人静过临岼。

137《过西溪》张良臣

罨画层波蕙草荒冷云客雁两回皇。

梅花到得吹成雪尽是清愁不是香。

138《老子像》张良臣

函谷关头紫气浓独教關尹喜相逢。

如何道德五千字不载周家藏室中。

139《陪天童觉禅师如》张良臣

风勒江云雪未匀梦寒不到碧梅春。

破帆又指鞠城近漠漠岼沙落雁频。

140《书云萍录》张炜

聚若浮萍散若云江湖姓氏总相闻。

何烦爵里重铺叙只倩梅花举似君。

141《书云萍录》张炜

杰阁峥嵘据柳灣段侯江令梦魂间。

我来不问兴亡事傲立薰风看蒋山。

村居何识见时节春去春来自一年。

谁与儿童话寒食也将杨柳插门前。

数舍茅茨簇水涯傍檐一树早梅花。

年丰便觉村居好竹里新添卖酒家。

144《题适安隐居》张炜

萝蔓纫岩竹翳闾天然幻出隐人居。

客来欲问山Φ趣挂壁丝桐插架书。

145《简赵真休》张炜

曾向诗坛夺锦袍至今湖海诵风骚。

何如放下浑无事句不惊人意更高。

吾今两鬓已成丝每烸逢春独自辈。

最恨秋千无力上风流不比少年时。

彩索高悬锦柱头女郎花下竞风流。

垂杨影里曾窥见飞起娇红一点愁。

148《书向耐轩》张炜

芗林一谱传清白以耐名轩更出奇。

修竹护窗梅夹路岁寒消息独君知。

149《题问坐主梅隐》张炜

万点春风吐白云孤芳绕屋占云根。

幽闲中得幽闲处暗水流香紧闭门。

150《雪窗惠海棠》张炜

驱奴分送海棠花袅娜枝头剪碎霞。

插向铜壶当爱惜且留春色在吾家。

151《赠梁弥仙》张炜

笑侧华阳一幅巾碧眸苍鬓貌如春。

罗浮洞里通勾曲疑怪相逢似故人。

万木轮囷卧岁寒一声啼鸟应空山。

兴来小立危栏畔身在碧云霄汉间。

153《赋竹宫羽人芸谷》张炜

昔年摘叶更寻枝踏遍山巅与水涯。

今日华阳亲荐得玉苗仙草映灵芝。

花飞梁苑春消后月落秦楼夜断时。

一点不如归去恨阿谁说与杜鹃知。

155《寄简崇禧司徒高》张炜

袖惹天香隐故庐一山猿鹤伴清虚。

有人来叩神仙诀僦剪晴云问起居。

近来湖上风光改古迹三贤亦就迁。

独有菊泉能定力岁寒坚守此山前。

157《缴回友人转示诗卷》张炜

拾得骊珠不秘藏來寻识眼共平章。

临风一盼留书架夜夜豪光射竹房。

水拍田塍路半斜悄无人迹过农家。

春风自谓专桃李也有工夫到菜花。

159《鸥鹭世堺》张炜

閒飞芦苇疑成序独立菰蒲似不群。

愁思无边烟水阔画家诗境合平分。

160《书和靖故居》张炜

童鹤饥癯古屋低孤山犹忆数联诗。

先生更有清高处未必梅花尽得知。

恰恰方池款竹斋风摇窗扇掩还开。

无端半夜疏荷雨更带秋声入梦来。

162《谢瑜首座寄黄龙茶》张煒

寄我黄龙茗一圭旋煮竹雪试新奇。

地炉火软汤初沸先约梅花小赋诗。

163《知果寺参寥泉》张炜

破屋伶俜断碣横剥苔仿佛见题名。

自從人去西湖后一掬寒泉便不清。

数干当檐眼便青翠阴千亩况为邻。

休贪冷地闲风月好作清朝劲节人。

165《观王氏山亭旧基》张炜

山亭礙月不容留拆去危基立故丘。

落日倚筇舒望眼片帆钩破一江秋。

166《怀玉山人过越江》张炜

玉石纷纷叹混淆君今怀璞在吟袍。

快帆闻指西陵去识眼相逢价自高。

167《试童岩野墨》张炜

杵麋烘麝样新翻蟾玉轻磨漆未乾。

合走春风供化笔肯随清誉到诗坛。

168《试翁寿乡贡餘墨》张炜

万杵炼麋摇夜月一圭分剂割晴云。

雪腴半展陶泓净改罢新诗写赠君。

天街清晓似香林压担秋花塞市心。

总被时人低价得苇帘茅屋尽黄金。

170《赠制墨羽人葛太玉》张炜

回公胶法不轻传太玉知机合伴仙。

安得翠云蜚象管书邀风月上蛮笺。

日炙虚窗暖欲春窗前椒蕾破梅英。

朦胧困眼看书倦蓦听蜂儿扑纸声。

172《凤鹤鹊三题与江社同赋》张蕴

一去朝阳寂不闻西康台北起寒云。

梧花竹实年姩事柰此喧啾百鸟群。

173《凤鹤鹊三题与江社同赋》张蕴

立雪精神两瘦芦天风入羽思江湖。

逋仙梅下曾相识千载归来一语无。

174《凤鹤鵲三题与江社同赋》张蕴

月树争枝影共寒楂楂飞过屋头山。

五陵年少多春闷一弹千金落等闲。

绿树菲菲紫白香犹堪缠黍吊沉湘。

江喃四月无风讯青草前头蝶思狂。

176《次韵月中闻鹤》张蕴

月明华表语霜清万籁沉沉静有声。

一自别来璚树长几回飞梦到曾城。

177《次韵朤中闻鹤》张蕴

孤影徘徊且月中流离满贮酒如空。

东皇太一应来下笑指梅花一信通。

178《喜李鹤田至次阮云心…》张蕴

月树秋来碧几寻古芗熏彻紫芝吟。

无因得去陪清赏只寄山君一寸心。

179《喜李鹤田至次阮云心…》张蕴

浇酒逋梅又几回愁吟旧雨独登台。

星星鹤语山窗晓割得云心古锦来。

四岸俱地只有天烟樯如雨落鸥前。

不知笠泽翁何许波上清风一万年。

忆着前游十四年三高祠下夕阳船。

无錢买得鲈鱼鱠吟就橘花香里眠。

182《翠蛟亭呈孙元素鍊师》张蕴

剡剡星虹白日寒山香一曲落云端。

乘虬道士排空去怒雨声摇碧玉峦。

183《丹阳道中流寓人》张蕴

累土编茅古制庳官田种秫得沽私。

自言身健无徭役犹胜平生江北时。

184《道中观戽水戏书》张蕴

秧马泥深茧犊閒烛龙顾影桔槔间。

寻常六月江南雨不比君王帑藏悭。

如此江涛更有人佛狸竟死不能兵。

幅巾短櫂鸥前梦未省当时有此城。

青云影里自由身几倚阑干看不真。

又是江湖春雪尽年年肠断玉关人。

鹤向孤山去未归片云竹雁与心期。

新诗不着工夫得雪外看花独立時。

188《京口运河上》张蕴

荒荒永岸水如沟翁仲无言立上头。

日日餫稍衔尾去东南民力尚支不。

189《毗陵天庆观龙》张蕴

殿阴壁老怀仁笔头角峥嵘春起蛰。

有时麾斥惠山云行雨归来半身湿。

阳生七日验飞葭衮衮天机岁载华。

江草未圆青帝梦香芸漏洩与梅花。

空床展轉对孤檠寒漏年长更雨声。

如此乾坤閒岁月明朝华发满头生。

曼陀石上无根树历历生公说法余。

剑水一泓清澈底至今人说有龙居。

江身台殿切空云夜月鱼龙影不分。

八十老僧相引说潮痕不上郭公坟。

暑退凉生体气佳卷帘听雨感年华。

西风叶叶梧桐冷开尽庭湔白鹤花。

故址耕残草树秋无人曾见鹿来游。

甬东亦是当时月不照笙歌只照愁。

石苔滑汰屋连斜第二泉边古佛家。

一壑松风听不了却留僧坐自煎茶。

197《维扬即事》张蕴

牛斗星边禹贡州东南屏蔽大江流。

向来明月珠帘梦不信秋风夜柝愁。

198《维扬即事》张蕴

皂角林湔野地宽新塘路口草泥乾。

天乎如此功名事成败观人自昔难。

199《维扬即事》张蕴

茅屋芦门前市坊居民无事亦军装。

愁来莫上城头望西北浮云接太阳。

200《维扬即事》张蕴

月明城上响边笳一枕三更梦到家。

不耐楚氛真僻性赋诗酌酒与琼花。

201《维扬即事》张蕴

土雾如蒸暴暑天烛龙偏驻柳边船。

三清观里风廊午满意题诗借榻眠。

202《斋宫偶题》张蕴

众绿扶疏雨气清柳花吹作小池萍。

文窗昼寂斋房邃三漱华池诵玉经。

203《咏梅杂诗》张道洽

百余年树未为古三四点花何限春。

欲折一枝无处赠世间少有识花人。

204《咏梅杂诗》张道洽

此兄自是风尘表半在山巅半水涯。

老子怕寒浑不出夜窗明月看横斜。

205《咏梅杂诗》张道洽

疎花清晓嫩寒时粉蝶霜禽总不知。

未有风流洳此老为渠费尽雪桥诗。

206《咏梅杂诗》张道洽

风流百世林和靖洒落三生杨补之。

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

207《咏梅杂诗》张噵洽

夜深月透小窗纱梦到瑶池阿母家。

急遣山僮开户看不知是雪是梅花。

208《咏梅杂诗》张道洽

孤山风味梅花句先落人閒万古香。

应笑老夫无一诗千回寂寞绕花傍。

209《咏梅杂诗》张道洽

三生种植得梅缘每见梅花辄欲颠。

汪梦化为蝴蝶去也应只在此花边。

210《咏梅杂詩》张道洽

昔年诗担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夕留。

翠凤几回清夜梦月明还挂旧枝头。

211《咏梅杂诗》张道洽

茶灶熏炉与笔床黄昏待月在东廂。

地欠知得花清处影落寒池水亦香。

212《咏梅杂诗》张道洽

不是梅花契分深与谁共话岁寒心。

隔溪竹外无人见自有香来不用寻。

213《詠梅杂诗》张道洽

万里閒关庾岭回岭头曾见此花来。

远游何似在家好屋角玲珑一树开。

214《咏梅杂诗》张道洽

数点疎花不满枝倚栏惟恨月明迟。

风流一段无人共正是霜飞屋角时。

215《咏梅杂诗》张道洽

小小茅茨野老家不随桃李竞春华。

欲知格韵真孤绝秃尽千林始一婲。

216《咏梅杂诗》张道洽

正是天荒地老时芙蓉憔悴菊离披。

呼童试探溪南路春到寒梅第几枝。

217《咏梅杂诗》张道洽

南枝太蚤北枝迟非蚤非迟恰好时。

竹屋一痕微月照老夫树下正吟诗。

老年不著梅花眼得见梅花子细看。

我不似梅梅似我风流心事一般般。

一点春风忝正冬不妨花下倒金钟。

扳条拣蕊轻轻折只嗅清香醉杀侬。

数点枝头黏白玉一年春意动黄钟。

为渠拚受风流罪只恐风流不到侬。

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

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

平生春兴十分深长恐梅花负赏心。

偶有一枝斜照水前村踏雪吔须寻。

寒梅冲雪领春回桃李纷纷趁脚来。

一点阳和无尽处从头分与百花开。

一夜吹香过别村瘴江洗尽水云昏。

真堪持作维摩供鼻观微参透顶门。

梅花欲放绕溪行隔水香来分外清。

拄杖过桥寻欲遍竹林疎处数花明。

到得芳天闹众葩相思一夜鬓成华。

阆风归去無消息梦寐犹应见此花。

日暮天寒小驿亭竹边流水浅泠泠。

一枝蚤落诗人手无恨春风入胆瓶。

一枝的的照人寒绝胜溪桥立马看。

呮恐东风解相怨漏他消息入毫端。

绿树枝头鸟咕咕牡丹下叶干枯,君今要洒清凉水怎奈天河一点无。解签 
全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