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旅游攻略高定村为什么有仙鹤这个故事

侗族村寨--高定村简介
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定村
侗族村寨一般由鼓楼、风雨桥、鼓楼坪、戏台、井水、石板路、鱼塘、田园、风水林、寨门等要素构成。在高定村,这些侗族的特色性标志都一一具备。高定村位于独峒乡内,距县城50多公里,高定村以吴姓为主,有560多户人家,2000多人,据传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江西、贵州等地迁来的。寨子四周竹林苍郁,古树参天,村里石板路曲折延伸,吊脚木楼鳞次栉比,七座鼓楼交相辉映,极尽典雅雄伟之风姿。
高定以独特的鼓楼群方式,诠释了一种民族建筑的美丽与绚烂。站在有不同的角度观望鼓楼群,都会有不一样的情趣,遥望,则互相呼应,雄伟之中透出几许柔情,近看,则各自争雄,卓然独立,这既体现高定人的审美情趣和建筑理念,也是高定人坚忍不拔、合作向上精神的体现。
高定鼓楼群总的建筑特色是整座楼身不用一颗铁钉,由合抱的杉木柱榫接而成,横穿直套,扣合无隙,结构异常严谨。
鼓楼均为奇数层,一般楼高三到五丈,是整个侗寨中最高的建筑。鼓楼的顶上都安放形如葫芦的饰品。这葫芦饰品不仅仅只是作为装饰,更有侗族人民对本民族祖先的虔诚。相传天下发大水,只有侗族的姜良姜妹两兄妹躲在一只大葫芦里避开了那场灾难,但世上只剩下他们两人了。于是兄妹俩舍身成仁,用身上的肉、骨和内脏分别创造出了侗族、苗族和汉族。日后,侗族人为了纪念这兄妹,故鼓楼顶做成葫芦形。仰望这葫芦形,闭目凝神,会觉尘世间的烦躁慢慢地消失,一种神圣的精神将灵魂洗涤。
高定的鼓楼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寨中的吴姓六雄鼓楼有别于其他的鼓楼,呈八角形。相传,300多年前,从贵州省洪州镇六雄村(又名高山村)迁来的一族人,他们建造八面鼓楼,寓意人丁兴旺。八面鼓楼,飞檐斗拱,巧妙结合,架起高楼,有干栏之美,宫殿之丽,宝
塔之姿,楼阁之貌。
而鼓楼群中,最为著名的是一座有十三层檐瓴的独柱鼓楼,建于1990年,属吴姓五通族,整座鼓楼只有一根主柱,砥石厚重稳固,边石精心雕刻,主柱足足有
80公分大,主柱上有8根呈放射状的横梁与鼓楼四周的八根边柱相联,既美观又结实。独柱鼓楼造型奇特,仿若一棵挺拔的大杉树,也许独柱鼓楼的设计是受杉木引起灵感吧。据明代邝露的《赤雅》中记载:“(侗乡)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锦鳞焉。男子歌唱饮,夜归缘宿其上,以此自豪。”高定寨里的独柱鼓楼则形象地再现了“独脚楼”的模样。登上独柱鼓楼的二楼,凭栏远眺,木楼俨然,洗尽铅华,归于平淡后的真醇,翠竹成行、绿树点缀,望之悠然忘情,欲辨已忘言。
高定侗寨始建于1573年,位于三江县城西北约55公里的独峒乡三省坡脚底。西邻贵州黎平县,北邻湖南省通道县,五百座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七座按宗族建的鼓楼,飞檐叠翠,争妍斗艳。
20世纪20年代,高定村才正式列为县政府的一个行政村,属独峒乡管辖,全村编为9.3甲(实际应为20甲),并任命有村长、保长、甲长。村长由村上的一名款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江县于1949年12月18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高定村属于独峒乡的一个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高定村作为一个高级社,属独峒区干冲乡所辖。1987年独峒公社改为乡,高定大队即改为村公所,同时设立村民委,下属10个村民小组。1957年村上有第一批党员入党,同年设立了党支部。在这之前,有两人参加革命工作,在外地入党。
该村文化户较多,这些文化户擅长民间文艺,传承了侗族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所收藏的各种侗族生活用具,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侗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高定于2006年被评为柳州市首届
“十大美丽乡村”之一。高定侗寨也像其他侗寨一样有祭桥的习俗。高定原有桥,后被水毁,至今未建。每当农历初一和十五,老妇和小孩带着祭品都到桥上祭祀,以求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生平安。
高定村以吴姓为主,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人,据传是明万历年间由湖南等地迁来的,是一个仙鹤引路择地建寨的侗寨。高定村的旧寨址,原在距现寨址一梁之隔的“岑寨考”(即旧寨址之意)。当时,据说仅有几户人家,在此地居住多年,人口总没有发展,大的家畜也难养活,连各家各户养的鸭、鹅,也成批死去。几户人家仅剩下一只母鹅,有一天,也翻过山梁找不见了。过了一个多月,人们在现今的居地发现,这只母鹅与一群白天鹅(当地称白天鹅为仙鹤)一起在这里做窝下蛋。仙鹤做窝下蛋之地,背风向阳,有一股暖气散发。人们沿着仙鹤飞落的路线探察,惊奇地发现,这里有多处泉水冒流,冬暖夏凉,而且几处的泉水都有一种甘甜味,喝了感到十分爽口舒服,使人力气倍增。春天,在泉水流过之处,水草茂盛,鲜花遍地,蝶飞蜓舞,鸟叫蝉鸣;冬天,在泉水汇流成的溪水之上,热气升腾,聚成一条长长的雾霭,像飞龙一样飘游久久不散。当雾慢慢消失,便可看见清清的溪水之下,鱼虾成群,互为戏耍,悠哉乐哉。如是,老人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这是一块宝地,是神灵让仙鹤为我们指引的建村立寨宝地。几天工夫,几家人便都搬了过来,开始在此建村立寨。也许是村寨开始落脚之处在半山腰(高处),而且地势不平(较陡),故把村子的名字称为“高定村”(其意为高而陡的村寨);也许是因为原来的居地没有经过选择而作为临时住地(打算搬迁),而现在的住地是经过仙鹤引路而选定的住地故称为“高定村”(其意为神灵早就确定的居地)。
在新寨址建寨之初,其中有的住户是苗族人。这几户苗族人,原来在称为“干务”的地方居住,此地至今仍有苗家屋场之称(距现居地有4里路),后来便搬来与侗族人一起居住。苗族的几户人家(几兄弟,其父名叫“坦”),也许其人口发展较慢的原因,曾三次被侗族赶走至孟江河下游称“三转”的村子居住,但传说苗族兄弟被赶走后,那年种的稻谷还没成熟就枯萎了。因此,又三次把苗族兄弟请回来定居,并以寨中长流的一条水沟(自上而下)为界,侗族住房建在水沟的西侧,苗族住房建成水沟东侧,任其各自发展。侗族、苗族人并共同建造了一座大鼓寨(村寨鼓楼),做起芦笙,每年进行芦笙比赛。从此,相安而处,互为通婚,繁衍子孙后代,共同发展成为今天的高定村。随着时间的推移,侗族迁入村寨的氏族及户数逐步增多以及互为通婚等原因,苗族兄弟的语言和习俗逐步消失并融合成为了侗族(但他伸头至今仍自称为“吴家苗”,他们的葬丧习俗及节日祭祖活动,仍保持苗族的一些传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江高定村&岜团桥
地点:三江县独峒乡高定村&岜团桥
时间:二零一一年四月三十日
事件:继续清明之后的三江游。。高定——柳州市最美的乡村之一。岜团桥——双层风雨桥,又一国宝。。
独峒乡位于广西省柳州市三江县西北部,是湘、黔、桂三省交界处,西与贵州省雷洞乡接壤,北与湖南省独坡乡毗邻,距离县城 47
公里,全乡面积 179 平方公里, 15 个行政村, 44 个自然屯, 173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8307 户,人口 41975
人,劳动力 24160 人。全乡耕地面积 19902 亩,其中,旱地面积 4613 亩,水田面积 15289 亩,人均水田 0.38
亩,山林面积 11362 公顷,人均有粮 170 公斤, 200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233 元。
从县城到独峒约2个小时,这是独峒乡上的主要街道,,显而易见,也已是立面改造过后了,包了层木皮,,看上去效果还好。。。
独峒乡的市场,,恩,其实挺典型的乡镇市场。。杂乱,但是啥都有。。
独栋的新鼓楼。。很遗憾,因为要去高定,就没有时间在独峒乡上逛逛了。。。
新鼓楼下的行医老人。。神呼呼的老人家
高定村地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处。距三江县城60公里,高定村以吴姓为主,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人,据传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湖南等地迁来的。
高定村寨门啊。。
高定村共有7座大大小小的鼓楼,(弱弱的说我只看到了5个)。寨子正中间的大鼓楼是全村共用的,其它小一点的都是各姓各分支用的。走进三江的高定侗寨,你则会看到另一幅美丽的景象在这里,寨子分布于斜坡的坳间,四周竹树簇拥环抱,风景秀美
吊脚木楼和六座鼓楼交相辉映。
说实话,第一眼当时看到高定这村的时候,还是相当震撼的,,超级大的村,在龙胜,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村组。。
连塘边的亭子。。
上山看鼓楼去。。
高定村独住鼓楼。。。顾名思义。。请往下看。。
恩,其他鼓楼都是四颗柱。这个鼓楼而是由一个主心柱支撑。。所以叫独柱鼓楼,为三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木壁之上。。后来才知道,这个东西就是这里的彩调的词。。。
这就是传说中的所有热公用的大鼓楼了。。前面有一个很开阔的公共空间。对面就是绵延山坡的房子啊。。。
鼓楼旁的古井。。。
鼓楼三号。。可惜关门进不去的,旁边的一堆小孩在玩耍,一个小姑娘害羞的在柱子边看着我们。。
好吧,不知道为啥,这边的牛粪上都插着草或者花。哈哈哈
山坡上的另一组。。
在山上兜了一大圈,,时间关系该下山了。。。
恩。溪流边的古井二号。。
这个东西应该算是凉亭吧。。不过超级喜欢啊。。好现代的风格。。。
村内一角。。。
2000年修的高定桥。。。
高定村是两山间有一坳,所有建筑都沿着山坳向山坡层层而建,山坳中间有一排连塘,隔开两片寨子,据我猜测,这些连塘有以下作用:一是作为村民养鸭等生活池塘,二是也可作为消防池塘。三可能风水上也是有一定说法的,这个我不懂。反正我觉得这些连塘还是挺有意思的。。
连塘的末端就是进村口的那个亭子啦。。。
这位阿姨穿的靛蓝色衣服,就是这边典型的侗装。。独栋这片的侗族人都穿这种样子的衣服。。
回去下一个站点,去岜团。。路上看到一个很震撼的广告。。。
之后来到:岜团桥——人畜分行的风雨桥
日,岜团桥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岜团桥,亦称岜团风雨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岜团寨旁的苗江上,规模略小于程阳桥。该桥建成于清朝宣统2年(1910年),桥长50米,桥台间距为30.14米,二台一墩,两孔三亭,结构形式与程阳桥相似,不同之处是在人走的长廊边另设畜行道小桥,成为双层木桥,两层高差为1.5米。它在木桥立体功能分工方面属国内外首创,与现代的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誉为"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民间桥梁建筑的典范。  
岜团桥是座造型独特的人畜分道风雨桥,它与程阳桥齐名,是桂中地区仅存的两座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岜团桥很注重利用地形地物,桥的西岸只有一条向南通道;而东岸向东、向北各有一条乡道。工匠们就在东岸桥头置两个出入口,并设桥阁使两个出入口相通;而西岸南出入口则顺应道路方向与桥轴构成80度转角,前置桥门牌坊。  
这座桥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两位侗族梓匠所建,各从一头建去,各有风格,却浑然天成地统一在整体中。该桥造型庄重典雅,结构独特,亭阁的瓦檐层迭,檐角高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珍品。该桥支书角重檐,几十株参天珍衡树种五针松荫护桥头,桥与山水及侗寨风光紧紧相连,与山水及侗寨构成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图。  
西岸南出入口
人行的上层桥内。。
牲畜走的下层桥内。
风雨桥中的关岳庙。。恩。关羽和岳飞。。
嘿嘿,不解释,,偷拍之。。。
从风雨桥向外看,就好像一幅镶在相框中的画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风雨桥是“山水画廊”的原因。。
恩,很可爱的岜团桥的看桥老人。。话说让我们买票,资金用于修缮国宝,,恩恩,我觉得这个票是必须买的,比XX景区的门票好多了。。20块。。第240号。。。
岜团村。。。
好吧,回三江了。。沿路风景。。
茶山。。。
俯瞰某村。。。
路过某村。。。
其实高定和岜团还是很值得一去的。。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西三江高定村为什么有仙鹤这个故事-百谷歌【新春走基层】广西三江侗寨举办春节活动 推崇尊老爱幼传统美德_凤凰资讯
【新春走基层】广西三江侗寨举办春节活动 推崇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荣蓉):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崇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春节期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高定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数百名老年人与儿童在侗乡鼓楼齐聚一堂,共庆新春。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广西三江侗寨举办春节活动 推崇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新春走基层】广西三江侗寨举办春节活动 推崇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侗族芦笙队吹起芦笙,侗族姑娘们撑起花伞,为老人们表演多耶舞蹈(摄影:荣蓉)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荣蓉):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崇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春节期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高定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数百名老年人与儿童在侗乡鼓楼齐聚一堂,共庆新春。高定村今年的春节活动有芦笙表演、侗族大歌比赛、刺绣、下棋等项目。在活动中,老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一字排开,坐在象征着侗族村寨的权威和灵魂的鼓楼前,侗族芦笙队围绕他们吹起芦笙,姑娘们撑起花伞为老人们表演多耶舞蹈,为新年祈福。村民们还为寨子里的小朋友准备了数十箱糖果,在文艺节目开演前分发给孩子们。在活动现场,老人和孩子们欢笑声不断。老人们围着篝火下象棋,谈笑风生;孩子们吹响欢快的芦笙,跳起热情的多耶舞,其乐融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17
播放数:439975
播放数:1386724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三江侗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