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消失的爱人 宋飞叶欣宋飞叶欣版的百度云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 黑龙江省 | 上海市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市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请输入您想要搜索资源的关键词:
职教师范部分
您当前的位置:资源详情 > 2010年5月上半月刊•沂水一中篇时文美文例文
2010年5月上半月刊•沂水一中篇时文美文例文
作者:[河东区教学研究室]王海文 发布时间: 点击:21
&&&&(2010年5月上半月刊•沂水一中篇)&&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时& 文时文•思辨
学术腐败让中国学界恶名远播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撰文,指清华大学教授汪晖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抄袭,一下子引发了一干著名不著名的学者、非学者的大讨论。学术腐败,中国民众早已不陌生。最近的比如一篇医学论文二十几个人连续抄了几轮,比如《晶体杂志》一下子取消了井冈山大学70篇造假文章……学术腐败正在毁掉中国学界的声誉,整治学术腐败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正方:抄袭、剽窃、造假……学术腐败,中国有,欧美国家也有,谁有资格笑话谁?要考虑到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各个领域都会有失范现象存在。这是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就好。◆ 反方: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相当于中国卫生部)下属的科研诚信办公室,从1994年至2001年间,共对106个学术不端的科学家做出处罚,平均每年十来个。看看中国吧,民间倒是有打假网站每年都要揭露出一百多起学术不端,不过被揭露的大多安然无恙。更何况民间揭露的不用想都知道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说发达国家的学术腐败是瑕疵,中国的已经是溃疡了。◇ 正方:今天的中国,比学术腐败要紧的事情多了。而且官方也认识到了学术腐败现状的严重,2009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对7种学术不端行为表示“决不姑息”,制度建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可能一蹴而就。◆ 反方:几个通知、文件能解决,母猪都能变仙女了。中国学术腐败猖獗,首因在于腐败成本低。在美国如果有学术不端,小则申请不到研究经费、丢教职,大则学术生命就此终结。中国则不然,而且中国的情况是,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腐败成本越低,被揭露后越安然无恙。上梁不正下梁歪,半斤八两,谁能追究谁?所以,要整治学术腐败,必须引入学术死刑,一有腐败,让你永世不得翻身,乱世就要用重典。◇ 正方:反学术腐败是一个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仅仅靠制度执行是不够的。学术腐败是学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只能道德解决,目前整个社会的道德诚信机制都有问题,学术道德、学术诚信问题只是一个子问题,因此中国学术腐败问题的解决,长远看依赖于中国社会道德诚信问题的解决。◆ 反方:在一个良好的学术制度之下,也会有学术腐败,这样的腐败可以归结为学术道德;但在制度都不健全甚至糟糕的情况下,学术腐败就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而是制度性腐败。就好比,一个人偷可归结为其道德,一大堆人都偷,而且习以为常,不以为怪。所有人的道德都有问题就意味着制度出了问题,而制度问题只能制度解决。【点评者说】学术圈被誉为良心的最后庇护所之一,遗憾的是它似乎也沦陷了。中国学术制度问题,根本在于学术行政化、学界官场化。学者们的主要心思不在学问上,不抄、不造假,哪里有成果?在中国反学术不端机制执行上,引入“学术死刑”和“赏金反腐”,听起来是可行的。可问题是,目下在“自己调查自己”、“自己监督自己”的机制之下生活得很惬意的学界众生,有什么动机来革自己的命呢?【南方周末】本文网址:/content/43543
再成功的营救也比不上杜绝人为风险对于在井下坚持了8天8夜,终于获救的115名矿工,人们不约而同地用了“奇迹”一词。其中包含着对矿工执著的生命坚持的礼赞,对救援者不抛弃、不放弃的崇敬,更有听闻众多生命得到挽救的狂喜以及对依然在井下尚未获救者的希冀……在我们这个矿难频发的国家,生命的损失、震惊与伤悲冲击得普通人几至麻木,面对王家岭矿难结果的迥然不同,或许只有“奇迹”能涵盖此刻国人的复杂情感吧。然而,王家岭矿难的成功救援并非奇迹。“奇迹”,《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 “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这里包含有极难做到却做到了,或者事物的发展超过了人们的事先预料,超出常理,且发生的概率极低的意思。153人被困,115人获救,王家岭矿难救援行动之成功,在中国矿难史上――尤其是与近些年历次重大矿难造成的惨重伤亡相比――的确十分罕见。据统计,全世界一次性死亡超过10人的矿难,超过80%发生在中国,最近四年中,一次性死亡过百的矿难就有黑龙江鹤岗矿难、山西襄汾矿难、山西洪洞矿难和山东新汶矿难,成功救援总是极个别。在民众心中,重大矿难必然伴随重大伤亡几乎已成了思维定势。在这个意义上,王家岭矿难救援的确超出了人们的事先预料。但如果把此次王家岭矿难和以往的重大矿难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王家岭的成功和奇迹无关,决定救援成功的不过是良好的应急反应加上一点点侥幸。中国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害防治专家组组长武强提到了这次矿难救援中的“人和”。上下一心,反应迅速,部署得力,方案正确,为成功救援提供了最大的保证。同前述重大矿难的救援相比,王家岭或许做得更好,反应更迅速,营救措施更恰当,准备工作更充分,但这一系列的“更”并不必然导致王家岭的成功。相比“人和”,武强着重强调了此次矿难的特殊“地利”。王家岭矿难不是缘于对矿工生命威胁最大的瓦斯爆炸、塌方,它起因于一建筑队凿穿了老矿的地下水。侥幸的是,水量不算大,不足以淹没坑道,大部分人得以撤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不仅如此,水还为工人维持生命提供了可能。我们都知道,在简单运动的情况下,没食物没水,生命一般能维持3-7天,而有水则能够维持两个星期以上,当然水量还不能太大,因为泡在低温的水中,能量因为维持体温大量损耗,人也很难坚持下来。救援人员的尽职尽责,从不缺少生存意志的矿工,还有一丝丝侥幸,成就了王家岭救援的大成功,创造超出社会预期的结果。但救援人员的尽职是本分,矿工求生意志是本能,他们都不属于奇迹,如果说真有谁缔造了奇迹,那只能是剩下的那一点侥幸。奇迹可以凭借偶然,但普通劳动者的生命也依托偶然就难免尴尬。王家岭矿难中,如果最初的井下工程人员也像救援人员那样尽职,就根本不会发生涌水事故;如果煤矿管理者不是急功近利,心存侥幸超能力生产,像后来救援指挥者那样周密部署科学规划,就不会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在不掌握或者刻意忽略充水情况下施工冒进;如果在事故3小时前,调度人员一接到漏水报告就进行核实,也就不会最后置153人于险境。事故发生前的一连串 “失误”,还有事故发生后的一点点侥幸,促成了现在人们所称的“奇迹”。但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几乎所有的矿难都肇始于相似的失误,而逃脱的侥幸只是偶尔闪现。我们赞美王家岭矿难的幸存者和拯救者,能够抓住这一点侥幸把机会转化为成功,但更应记取的是,不是每一个矿难都会有王家岭的那一点侥幸。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再成功的营救,也比不上杜绝人为地把生命推向险境,比不上保证矿工的安全和让他们的家人安心。
汉语的伟大在于包容而非纯洁根据上级指示,央视在转播体育比赛时开始屏蔽NBA、CBA等外文缩略词,分别改称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诸如此类。央视一动弹,观众就发笑,有人叹道:居然可以屏蔽CCTV了。对这事,我有个简明的判断,纯属闲得发慌。CBA缩写,难道不是当年中国篮球职业化时,一门心思跟国际接轨,专门整给大伙儿看的吗?如今猛地这么一记,不是秋后贴崇洋媚外的标签么?难道国境之外看 CBA的人比看NBA的还多?有关部门莫非都拿了MBA的学位,却没干上CEO?品牌价值和市场营销的常识都还给导师啦。现代汉语里夹杂外来缩略符号最多,非数理化课本莫属,对汉语纯洁也不无影响,但没人蠢得建议全部汉化。那么,这事是只碍某些人的牛眼,还是真关乎汉语存亡,倒真成问题。汉语也是人话而非仙乐,自家脏话一箩筐。之所以久经道德净化容颜依旧,乃是因为污言秽语也是语言生态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稍具常识就该明白,一门语言之伟大,在于包容而非纯洁。只因古汉语从西域佛经,现代汉语从东洋和西洋,吸纳了诸多词汇、短语和缩略语,今天的中文才而如此丰饶而优美。古代将外来词汇彻底汉化,与今日让外来语华洋杂处,两种手法,异曲同工,无非都是因势利导,力求达意传情简捷,以受众的理解为第一要务,并无优劣之分。至于有人哀叹,如此中英文杂陈,汉语300年就会消亡。这种无法验证的妄言,才是汉文化里应该立即清理的垃圾。语言当然需要规范,然而其并非文字,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实现的。正如世界潮流,非个人和权力可以阻挡,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再说了,将缩略的NBA,翻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据说不如译为美利坚合众国联邦职业篮球协会联赛准确,也不如恩比哀古奥。而且,现在是低碳时代,不嫌累不嫌拢训酪膊幌痈咛嘉廴镜厍颍扔镅愿呀矗
道德重建从改善官德入手&失去的东西方显其价值,这话同样适用于道德。我开始知道世界上有道德这回事,是在“文革”后期读小学时,那时全国人民都在大批孔孟之道,传统美德成了封资修,父亲揭发儿子、妻子告发丈夫成了最时髦的革命行为。经过“文革”的疾风暴雨,又经过近二十年拜金主义的解构,数千年积蓄起来的道德资源终于被扫除尽净,我们于是进入了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一个既没有旧道德又没有新道德,既没有公德又没有私德的时代,如同《红楼梦》所预言的那样,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现在,大街上每天都在上演的一起又一起标志性事件,会告诉你这场革命究竟有多么彻底,多么成功。前几天,一位古稀老人在北京街头跌倒,数十人前来围观却没一人拉她一把,他们不敢,谁知道她是不是碰瓷的?在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人们总是勇于作恶而怯于行善,他们别无选择。道德多少钱一斤?拜金主义者会从心底发出冷笑。话说有一天,一只蜘蛛雨后出来巡视他的王国。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一切平安无事,晶莹的雨珠正在蛛网上闪闪发光。这时,蜘蛛突然看见了一条长长的丝线,从它的蛛网的边缘一直通向远处的一棵苍天大树。“这肯定是一根无用的丝线”,蜘蛛对自己说。它于是毫不留情地向这根线咬了一口,与此同时,它听到了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巨响。道德就是蜘蛛网上的那根丝线。它是维系文明大厦的底线,如果没有了它,文明的大厦终将轰然倒塌。一个没有了道德底线的社会其实是一个丛林社会,社会失去信任,人对人是狼的说法成为现实,人们只会用爪子和牙齿相向,甚至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庭都成了厮杀的战场。弱者固然常常成了鲁迅所说的人肉宴席上的美味,强者们也随时会被吞噬。弱者渴求公义,强者没有尊严。因此,除了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极少数,很少有人愿意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不管你说它是什么模式。于是,道德重建成了整个民族的焦虑。那么,道德重建从哪里入手?当年鲁国的执政者季康子苦于盗贼蜂起,问计于孔夫子,孔子的锦囊妙计是:“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如果你自己不贪婪,就是重赏之下老百姓也不会偷东西呀!这位大臣后来又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上梁不正下梁歪呀。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民德的提升只能从官德的改善入手。然而,目前的官员道德表现究竟如何呢?在三月的全国人大会上,某位省长大人不满记者的提问,竟然将该记者的录音笔当众抢走,而且至今拒不道歉。此事在表面上看来算不上惊人之举,其实它比贪污腐败更为恶劣。因为贪腐只能算是社会的内伤,还没有人敢于在光天化日下中饱私囊。但是,堂堂一省之长竟然公开在人大会期间如此发威,如此作为,如何能教化一方,又如何能守土有责?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最近发生的另一起“邓玉娇”案。3月25日,中国银行河南固始县支行行长闵志涛,醉酒后当众调戏、猥亵同桌吃饭的几名女子,遭拒后竟然对这数名女子大打出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一位陈姓女子跪下恳求整个事件过程中都在一旁作壁上观的张副县长主持公道时,这位大人反而如此警告他的被暴打的臣民:“姑娘,别闹了,闵行长是有背景的”。言毕,扬长而去。那位行长固然行同禽兽,副县长的话更让人匪夷所思。可想而知,有这样的副县长,才有那样的闵行长。中国古代强调以德治国,将官吏的道德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深受新教影响的美国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更是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对官员的道德要求远在一般公民之上。那些成功的文明深知道德是一个健全社会的底线。社会的改革,政治的清明,法治的建立,最终都得依靠人去实现,所谓治人而后有治法。礼义廉耻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的优良传统,然而众多官员已经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这正是世风日下的首要原因。古人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因为士人官员的言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他们鲜廉寡耻不但严重败坏了社会
周洋的幸运不是社会的幸运&4月7日,长春市政府为奥运冠军周洋举办庆功会,市委书记关切地问周洋:“还有什么困难?”周洋回答:“我父母还没有工作!”高书记当即表态:“相关部门领导都在,可以解决一下了!”(《信息时报》4月8日)口没遮拦为父母要工作的周洋再次祸从口出,“感谢门”之后周洋又一次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但是这一次,周洋的举动却让支持她的网民心凉。不少网民直接批评周洋这是“邀功”,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冠军是一种荣誉,但冠军这一荣誉并不能成为拉关系找工作走后门的工具。或许周洋很清楚自己的幸运,她看到了许多没有机会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未来,退役后一无所长收入微薄的生活困窘;或许她也看到了一些国内冷门世界冠军退役后所过着的拮据生活。所以,在“合适的时间寻找合适的条件”为父母找一份工作,这也是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达着对父母的孝心。自己成为了世界冠军,父母有权利分享这份荣誉,但这份荣誉却不能成为为父母找工作的砝码。周洋的孝心没有错,错就错在她表达孝心的方式上。当周洋急匆匆地说出“父母还没有工作”的时候,她也许没有意识到国人对不公平竞争的痛恨。也许有人认为“富二代”们可以借助上辈的资源在这个社会中活得左右逢源,“拼二代”们为何不可利用自己的资源让上一辈人生活得更为舒坦?如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成立,每一个人都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资源为自身的利益体谋福利,那整个社会的公平又从何建立?要知道,他人的错误和沦落并不能成为我们继续错误和沦落的挡箭牌。周洋是幸运的,同时周洋又是不幸的,幸与不幸的砝码全部集结在这个“世界冠军”上。周洋不是为“冠军”而生,但冠军确实改变着她及其家人的境遇。表面上看,市委书记一个表态解决了周洋父母的工作是对周洋的重视,本质上这是对冠军对金牌的重视而非对人的重视。
时文•写真唐家岭 蛰伏的青春“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还在幻想,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力量,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不怕冷落……冷落!”夜晚,李立国、百万龙在唐家岭市场歌唱。唐家岭,这个已经成为“蚁族”代名词的外来人口聚居地,即将面临大规模拆迁,整体腾退工作将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这是北京今冬的第十场雪。消融的积雪将唐家岭的地面变 得泥泞湿滑。偶尔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走过,他们的眼神纯净而空洞。有不少人戴着眼镜,还有人背着电脑包。尽管春寒料峭,不少女孩子却已经是短裙+Legging的春装打扮。墨镜、休闲装、雪地靴,可以想象,他们走在北京的任何一所大学校园,也并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同――如果忽略他们鞋子和裤腿上的泥点。但这些年轻人和唐家岭一起被人们贴上了很多标签,比如“蚁族”、“蜗居”,比如“向下的青春”。在网络上,他们自称“大唐人”。这里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狭窄的街道上空,密集的电线纵横交错,将天空切得七零八落。街头的小广告从“急聘男女公关、保安”到“免费讲座”一应俱全,而讲座的内容是:“如何走上创业路,赚取人生第一金!”■链接 一本《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让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成为蚁族居住的代名词。唐家岭紧邻中关村,因为交通方便,房租低廉,吸引了大量的大学 毕业生聚集,唐家岭村因为“蚁族”而被关注。该村户籍人口3000多人,外来人口4万左右。 北京今年将启动改造城乡接合部的50个重点村,唐家岭村是重点中的重点。唐家岭将于5月开始启动拆迁,整体腾退工作将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安置房及 多功能产业用地建设工作将在2012年完成,其中多功能产业用地中10万平方米用于公租房建设,但租金尚未公布。实际上唐家岭并不那么遥远。它距离北京的交通枢纽之一西直门只有20公里。如果是从城铁上地站出发,坐447路公交车经过东北旺,再由一条窄路穿过 一片白杨树,很快就可以到达。但这样的距离足以区别两个世界:在那一边,售楼中介门前满是190万、260万的售房广告,房价显示约为2.4-2.8万元/平方米不等;在这一 边,五六万年轻人租住着促狭而逼仄的陋室,甚至是违章建筑,月租由一百多元到五六百元不等。27岁的宋永亮在这豪华小区不远的一家私立学校 做老师。他从没去过唐家岭,但他也承认自己是“蚁族”。不同的是,他宁可在城里租一间240元/月的地下室,然后每天花1个半小时乘公车和地铁来上班―― 为了女朋友上班能近一点。“她真挺不容易的,这些年跟我吃了好多苦。”宋永亮西装笔挺,但音量不高,眼神里甚至已经有几分沧桑。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马不停蹄地做了七八份工作,包括导游、会展业务员、翻译、外贸售货员,还扛箱子批发过酒水。最困顿的时候,他和女友二人一 周都没炒过菜,6毛钱的烧饼买两个,就是他们的午饭。他说他最难过的时候是走在超市边上,女友盯着广告牌说,“我都忘了酸奶是什么滋味了”。唐家岭有不少像宋永亮一样在外地的大 学毕业,他们来到北京工作,或是求职。清晨,长串的公交车接踵而来。成群的年轻人被塞进闷罐似的汽车里,出发,向着北京的各种繁华地段前进。一个女孩子挤在门口,工作人员用尽力气把她推进去,车门却把她的马尾辫夹在了外面。白万龙和李立国在公车站旁架起一只音箱,谈琴唱歌。他们是这一带的名人,因为他们自创的歌曲《蚁族》曾唱哭了前来参访的政协委员。“名人”住在唐家岭几乎最便宜的房间里,放一张双人床之后,几乎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白万龙手里捧一只热水瓶取暖,靠在墙上。李立国说,生活这么惨 是为了追求他们的音乐理想。“必须对自己狠才能创作出好音乐……梵高你知道吗?梵高更狠,他把自己的耳朵都割下来了……”但多数“蚁族”并不是故意想对自己“狠”。他们中很多人来自不发达地区,上四年大学已经让家里负债累累。他们来到北京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屡屡碰壁。宋永亮直接告诉我说,在北京买房是想也不敢想的,“一间厕所都买不起”。他想还是拼命干几年,攒钱回老家买房。“我已经看好了,差不多17万就够, 这样可以把父母从山沟里接出来,毕竟县城的医疗条件都好一些。”“这个社会没有人同情弱者,想要在北京待下去,就必须成为强者。”聊天过程中,这句话他重复过好几次,像是对我们说,也像是对他自己说。当然,“大唐人”也有自己的幸福。洪丽华和沈超来自四川绵阳,这一对男女朋友从高中的时候就在一起。他们下班后熟练地去菜场买菜,回家做饭,一直说说笑笑。门背后的白纸上,是两人留给对方的甜蜜话语。“今天七夕,很开心。”旁边是一副笑脸和串在一起的两颗心。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简易门隔开的厨房里气温低,可以做“天然电冰箱”;但没有洗衣机,洪丽华只好自己洗衣服。屋里没有凳子,他们就在坐垫上吃 饭:一盘青椒肉丝、一盘老家带来的腊肉,就白米粥。关于“前途”,新华字典的例句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但很多“蚁族”看不清前途。同时,觉得没有退路。宋永亮说:“感觉身后的导火线已经点着了,必须拼命跑,不然就把自己炸了。”
新华每日电讯:从孔繁森到龚曲此里纵然苍天会老大地会变,但总有一种不变的精神,会永远令高山仰止、大地起敬。这,就是崇高、忠诚和无私。今天,在龚曲此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 捧读这位“香格里拉之子”、这位把生命融入迪庆高原的共产党员的事迹,我们的眼前不由得闪现出另一位同样把生命献给雪域高原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孔繁森。 15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孔繁森的名字从阿里高原传遍大江南北,直到今天,他的事迹和精神仍在感动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 孔繁森、龚曲此里──一个是地方领导干部,一个是部队大校军官;一个用毕生的精力投身于带领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艰难进程,从而无愧于领导干部的楷模的光荣称号;一个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和睦与社会和谐的神圣事业,从而赢得了促进民族团结的优秀干部的崇高荣誉。虽然他们的经历不同、职业各异,虽然他们的工作地点相距千里,但跨越15年的时空,我们依然发现他们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相似。 在他们的心中,党的召唤就是自己的选择。 孔繁森两次进藏,历时十载。1992年底,当已在拉萨工作6年的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期满时,又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奔赴自然条件更恶劣的阿里地区,挑起地委书记的重担。面对选择,他的回答坚决而又干脆:“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龚曲此里三次放弃离开迪庆到昆明安家的机会,甚至把一双儿女也留在了高原。2007年,重返高原22年、在分区副司令员岗位上已届10年的龚曲此里到了规定的最高任职年限。面对去留,他又一次选择留在高原的理由简单而又真诚:“留在民族地区,发挥一名藏族干部的作用。” 在他们的人生天平上,职责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 孔繁森视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在藏北高原,在生命的禁区,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跑遍了阿里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超过8万多公里……为的是寻求这一藏族地区的发展优势。今天,人们的记忆深处还珍藏着他在暴风雪中把毛衣脱给一位藏族老阿妈的动人一幕。 在龚曲此里的心中,峰峰相依的梅里雪山,如同耸立在天地之间的和谐标志。在云南省海拔最高的迪庆州,他用24年从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他带病行程5000公里,深入牧场、寺庙,为7万多名各族群众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直至虚脱得瘫坐在草地上的场景,令人为之动容。他冒着生命危险指挥修筑的通山路,成为披在高原上的最美的“哈达”…… 孔繁森最喜爱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龚曲此里常说:“一个人心里只要有爱,就要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像每一位心中有爱的人一样,无论是孔繁森还是龚曲此里,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但他们的心中还有一份更炽热、更深沉的爱。正是因为心中装着这样的爱,孔繁森献出900毫升鲜血,抚养从地震废墟上领养的3名藏族孤儿,奉献的是比血还浓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变的承诺,龚曲此里先后资助了17名藏族、汉族、纳西族和傈僳族孩子,捧出的是博大无私的爱……直到去世前,还惦记着藏族群众忠木家住进新房没有,还牵挂着给那几家傈僳族群众准备的年货送去了没有…… 即使是面对生死,孔繁森和龚曲此里也同样泰然处之。进藏之后,孔繁森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救灾途中,忍受着剧烈的高原反应,他在笔记本上写到: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病重期间,龚曲此里仍念念不忘高原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和谐。弥留之际,他留下的遗言是:穿上军装,葬在高原……虽然,他们都过早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们的不朽名字和生命高度,就像他们献身的高原一样巍峨耸立。 狮泉河水日夜流淌,那是人们对孔繁森的绵绵思念;澜沧江水滚滚而去,寄托着人们对龚曲此里的无限哀思。孔繁森和龚曲此里的事迹之所以让人落泪,是因为他们都以自己的形象树立起了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人们呼唤他们的名字,颂扬他们的精神,是因为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这就是:参加革命为了人民,手中有权服务人民,一生一世造福人民。 从孔繁森到龚曲此里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也许,他们经历中的某种相似是偶然的,但他们在党的需要面前,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所做出的同样选择,却是必然的。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永葆先进性,就在于在她鲜红的旗帜下,始终都站立着一批又一批像孔繁森、龚曲此里这样有着同样理想、同样信念和同样追求的共产党人。只要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能时刻恪守党旗下的誓言,只要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够像孔繁森和龚曲此里那样时刻牢记和践行党的宗旨,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新华侨报:“世博中国时间”蕴涵历史契机上海世博会进入最后冲刺,世界再度进入“中国时间”。搭建史上最大的世博舞台,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从中国领导层相继视察世博园区的信息看,官方对世博的定位也很清晰: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场全球瞩目的盛会;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中国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世博盛会。这些政策信号表明,中国政府将上海世博等同北京奥运,以奥运思维运作世博,从而复制北京奥运成功;同时对世博推动中国科学发展,经济转型寄予厚望。这就注定上海世博会的“不一般的精彩”和“不寻常的使命”。举办“后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世博会,对中国来说其实是创新的实践和全新的事业。鉴于北京奥运的巨大成功,上海世博移植“奥运经验”也是情理之中,中国期望上海世博如同北京奥运一样,以“三个展示”定调政治诉求,即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展示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中国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激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超级追求“平安世博”,呈现社会文明祥和氛围;以“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气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与北京奥运不同的是,上海世博会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要小一些,是一场相对自由的多文化对话,但在全球经济危机尚未结束和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更希望上海世博会通过人类先进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中国以往经济发展模式已显示可持续性较差的特质,政府决策加快经济转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不久考察世博园区发令,希望实践园区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希望上海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这是否蕴含着中国欲借重世博助推上海转型起飞、示范引领全国,进而把世博作为着眼于未来全球竞争的“出发站”?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17天的“中国力量”集中爆炸,那么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演绎184天的“中国乐章”舒缓鸣奏,是世界与中国全方位、零距离的对接、对话和对表,更重要是寻找全球化方位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而汇集世界最新理念的各国发展成果正是中国经济转型最宝贵的财富,推助可持续性发展急需借鉴的案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实践则为中国严峻的“城市病”送来最佳处方。这些正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看点,也是重要期待。也许正因为如此,据悉,将先后有3万多名中外记者赶集上海采访报道,创历届世博之最。可以说,“世博契机”不仅是对中国政府能力和国民素质一场重大考验,也是促进经济转型一次有声有色的总动员。它的意义远不在于拉动经济,而在于能否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支点。在某些程度上说,中国更期待世博会能够扮演引领世界经济走向未来之路的重要角色,办好一届“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世博会,提振信心、凝聚人心。
时文•教育
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更真实吗?4月8日,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的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日本高中生上课时打盹的比例最高,达45%,而中国学生打盹的仅有4.7%。如果按照一个班50人计算,在日本的高中课堂上22人打盹,而在中国只有2个人打盹。就此,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高中生太爱学习了,如报道所言,这充分反映出日本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中国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是最积极的。然而,这个结论和我们所了解的事实相去甚远。经历过高中时代的人大都清楚地知道,无论是重点学校、重点班,还是普通学校、普通班,一堂课上只有两三个同学打盹当是极其罕见的状况。亲戚朋友的孩子有读高中的,也可以当面问问,4.7%的“打盹率”是否可信。各大论坛的相关帖子,也对这个超低的“打盹率”表示怀疑。这有两种可能:第一,采样不科学,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是课堂上不打瞌睡的优秀学生;第二,中国学生接受调查时说谎了。其实,当一份调查问卷摆在面前,或是接听一个电话调查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和诚实答案,具体而言,认真听讲是标准答案,而打盹则是诚实答案。中国的孩子,面对镜头、面对调查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选择标准答案。因此,可以说,4.7%的中国孩子打盹是标准答案,而45%的日本孩子打盹则是诚实答案。为什么日本孩子更愿意诚实回答问题?这背后有着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多重影响。最近一期《南方周末》以《会说谎的作文》为题,报道“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报道引述一位老师的话说:“我布置了一篇题为《老师在我心中》的作文,发现同学们都写女老师小叶,无数惊天动地的壮举,比起孔老夫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和叶老师同事这么久,怎么闻所未闻?孩子们的作文编得越来越离谱了,不是老师得癌症,就是父母死了。假话年年更新。”相比而言,日本的孩子表现得更真实。日本父母普遍重视培养幼儿的诚实品德。三四岁的孩子不慎打破了家中的花瓶,如果他勇于将事情和盘托出,不仅不会受到处罚,还会因为诚实而受到表扬。但是如果他拒不说出真相甚至嫁祸于人,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重罚,甚至强行要求将其零用钱或压岁钱作赔偿。奖惩如此分明,使得孩子从懂事开始就在心中树立起“以诚实为本”的信念。而在中国,父母更愿意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世界。少年作家蒋方舟就说:撒谎是中国父母的天职,粉饰世界为孩子维系一个无菌环境。有时候,日本孩子的理想就是当个面包师,大人听了也赞许地点点头,而在中国,孩子往往有着宏伟的理想,不这样说就会被大人或老师小小地批评一下。久而久之,标准答案深深地烙在心中。冬奥会上周洋得了世界冠军之后,没有按照标准答案感谢国家,而是说父母可以过上好日子了,这句实话竟然引来全民赞佩,而后被迫改口,足见说实话要倒霉、说假话才能生存的糟糕的社会氛围。反观日本,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也是“诚实”二字;在公司里,“诚信”几乎是普遍的经营理念。我曾参加一次中日教育交流会,主持人要求双方列举本国教育的缺陷,中方开始商量说什么,当有人提出校园暴力、不尊敬师长等弊端时,立即遭到反对,理由是国际交往,要维护中国形象,不能“实话实说”。谎言重复一千遍,不能变成真理。即使是无害的谎言,也是少说为佳,尤其是接受不记名调查时
201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谁是高薪一族2010年春季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薪水如何?哪些专业毕业生起薪更好呢?根据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春季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低于去年水平,全美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47673美元,这个数字较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48515美元低了1.7%。虽然2010年春季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整体略有下滑,但一些热门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仍有成长。在商学院本科毕业生中,主金融和会计专业毕业生仍是就业市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起薪都比2009年同类专业毕业生的起薪要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平均为起薪为50546美元,比去年毕业生增加了1.6%。会计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为48575美元,比去年毕业生增加了0.4%。另一方面,商学院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不仅没有增加,与2009年相比反而有所下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42094美元,与2009年同类专业毕业生相比下滑幅度最大,达到8%。行销学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也缩水,为42710美元,减幅约为2.1%。作为整体,与计算机相连的有关专业毕业生在2010年就业市场仍是最受欢迎的高薪族,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59149美元,比2009年同类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增长了5.8%。2010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达到60426美元,比2009年同类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了4.7%。工程专业毕业生仍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他们第一年的工资待遇就相当不错。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增加1.2%,为59149美元。在各类工程专业中,化工工程毕业生的起薪上升幅度虽然不大只有1.6%,但毕业生的起薪却很高,为66437美元。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钱途”也很亮丽,平均起薪59326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起薪增加1.3%,为52443美元。2010年毕业的电脑工程专业毕业生起薪与2009年毕业生相比增幅不大,只有0.2%,不过其待遇依然不错,平均起薪为61121美元。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也是类似的情况,他们的起薪资增幅也仅有0.2%,而平V起薪为58881美元。文科专业毕业生历来在薪水上就比商学院和工程专业毕业生差一大截,美国经济不景气他们自然也是遭遇池鱼之殃。2010年美国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较2009年同类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大幅缩水,跌幅高达8.9%,降至33540美元。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聘雇资讯经理考兹表示,2009年度春季毕业的大学生面临了经济不景气的挑战,平均起薪资减幅比2008年下滑2.1%,而2010年的毕业生起薪则比2009年下降了1.7%。
尖子生成商品是教育的悲哀离中招填报志愿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武汉各高中抢生源大战已经硝烟四起。为抢一个尖子生,“三年前学校的花费是1万元,而今年要花近6万元,三年时间翻了6倍。”4月4日,武汉一位省级示范高中招生负责人这样向记者描述目前“招生形势的严峻”。(据《武汉晨报》报道)“生源大战”并非个别地方的现象,而且有由高中向初中甚至向小学蔓延的趋势。有的学校不仅不择手段“抢生源”,还绞尽脑汁“抢师资”。优质生源和师资都在向名校集中,名校的金字招牌闪闪发光,升学率节节攀升,择校费越收越多,利益蛋糕越做越大。这样的“教育成果”是以拖垮薄弱学校、牺牲更多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为代价的,对薄弱学校和大多数孩子来说是雪上加霜。从中央到地方都三令五申要推进素质教育,希望逐步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怪圈。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推进教育公平的宏伟蓝图,但生源大战的残酷现实却把孩子们的公平教育梦想击得粉碎。为何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干得扎扎实实,“生源大战”竟愈演愈烈呢?当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人才选拔机制存在弊端,一定程度上为应试教育与优质生源争夺战提供了生存空间。但是,“生源大战”是否真的无药可救吗?我不以为然。实际上,学校热衷于搞“生源大战”的主要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扩大办学影响,从而谋取经济利益。“生源大战”白热化的根源一方面在于教育评价手段单一、机制死板,给学校造成了潜在的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是部分学校的利益观、价值观失范,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严或者政策底气不足。学校之间“生源大战”愈演愈烈,教育工作者成为与家长讨价还价的商人,优质教育资源与尖子生成为可供交易的商品,实在是教育的悲哀。可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寄希望于学校自觉守住教育品格,就此停止“生源大战”,主动放弃利益蛋糕的愿望,并不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从保证更多人公平教育权利的大局出发,伸出遏制“生源大战”的“硬拳头”,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机制、改革教育评价手段、淡化升学率、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营造公平的教育氛围。只有这样,“生源大战”现象才会逐渐消失,素质教育、公平教育才能真正实施。笔者担心的是,如果地方政府不从教育公平大局出发,而是热衷于名校建设,对“生源大战”不仅拿不出实质性的应对措施,甚至推波助澜,乐于跟所谓的名校共享“教育成果”与“真金白银”,“生源大战”还会愈演愈烈,教育公平也将更加遥远。⑤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4月15日大学主题新闻: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原校长许智宏: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长江日报今天报道,“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中新社日报道,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对照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 Salmi提出的“精英集中、资源充足、管理优秀”的一流大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中国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也许比较清晰。“精英集中”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的大学目前拿到钱后都热衷于盖大楼、请外教。Jamil Salmi说判断大学好坏的标准不是基础设施的优劣,同样也不应该过多依赖与外国或外籍教授的合作,而应该通过吸引优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资源,吸引教职人员和研究人员加盟,加大培养本国教师力度,最终实现“精英荟萃”的目标。  中国青年报评论:掐尖掐不成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青年报日发表了文妍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指出,近来出尽风头的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终于有了结果,39所中学推荐的90名学生的名单开始公示。把“尖子”掐来之后,该如何浇水施肥,倒是值得北大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单靠“掐尖”,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  科技部副部长: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大学人民网日消息,国新办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表示,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这些高校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温家宝:下决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日,温家宝对参加座谈会的教育代表们说:“我们要下决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他略微停顿一下,提高了声音,语气坚定地说:“中国一定能够出现世界一流大学。”深受感染的施一公教授也回应道:“一定能。”  耶鲁校长:中国高校25年内可赶上英美名校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的校长理莱文在出访伦敦时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认为,按照目前的投资力度,中国的名牌大学在25年内将可以赶上美国的“长春藤”名校和英国剑桥、牛津等世界著名学府。莱文同时建议,中国学府应加强培养“批判性思维”。
时文•玉树地震&玉树别哭,我们是你们的亲人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公里。据悉,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19日上午8时,此次地震目前共造成 1944人遇难,216人失踪,12135人受伤,其中重伤员1434人,这次震灾造成15000户民房倒塌,10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这次地震可以说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发生在中国的又一次强震,玉树强震,再一次角触动了中国人的痛楚记忆。现场报道的照片显示,民房90%倒塌,大量人员被埋,通讯损毁严重,电站受到威胁,部分学校小学生被埋,.....家园破碎,同胞罹难,青海在哭泣,救援人员在拼命的抢救着每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多么熟悉的场面,恍然又是昨天的5.12”。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在各省各部门第一时间已开始救援玉树: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发国家改委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补助5000万元;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向表海灾区调拨5000顶棉帐、5万件棉大衣、5万床棉被;公安部调集1630人赶赴灾区;国土资源部急调5架航遥飞机驰赴灾区;交通运输部启动一级响应,调配2架空客A319机往西宁执行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铁道部全力以赴保证挖掘机械,帐篷,医疗器械,药品,棉被,棉大衣安全运达;农业部安排应急救灾资金100万元,调拨2000件防护服,200台机械消毒器具;卫生部组建5支287人的救援队携带医药物资赶赴灾区;武警部队4000名官兵赶赴灾区;兰州军区独立团1002人,解放军第四医院医疗队31人,6辆车随队出发;北京,上海,建,湖北,广东,四川,西藏,甘肃,及全国总工会,红十字会,红基会等各团体倾情奉献爱心来支援玉树。今天政府机构的快速反应,为解救玉树地震灾难赢得了最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我们相信,行动更快的此次救援会让更多的被埋者从废墟中生还,会有更多的生命奇迹发生。玉树的不幸和汶川一样,牵动了我们亿万中国人的心,虽然远隔千里,但我们感同身受,心头发沉,看着网上和电视中那些现成的残垣断壁,那些埋在瓦砾中奄奄一息等待救援的受难者,我们心痛啊……今天我们身为华夏子民,亲人有难我们该怎么办?我只想说: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了玉树受难的亲人,这个月我们少花点,留下点钱,为玉树捐点钱,献上我们微薄的心意,曾几何时中国人在汶川大地震表现出的全民族团结大爱的同情心,令海内外动容,今天,就让我们在汶川雄起的呐喊声中再一次疾呼:玉树别哭!玉树雄起!(人民网强国社区)
青海玉树数十名教师徒手从废墟中挖出61名孩子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拥有3000余名学生的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80%房屋倒塌,数十名教师徒手挖掘废墟展开救援。截至14日21时,共有61名孩子被从废墟中挖出,其中34人死亡。据校长尼玛江才粗略估计,还有200余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下面。18间平房教室全部倒塌14日上午地震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拨通玉树第三完小校长尼玛江才和副校长文明的电话,但均无法接通。中午时分,记者才拨通了文明的电话。电话信号非常弱,文明的声音略显沙哑:“有几个学生没了,受伤的学生也很多。”文明说,学校的18间平房教室全部倒塌了,几乎占了全部教室的80%。学校的两栋教学楼没有倒塌,但出现严重裂缝。学校上午上课时间是8时30分,地震时还没上课,但已有一些学生在教室内上自习。一些在平房教室或在校园墙角附近读书的孩子被倒塌的平房或墙体压倒。教师徒手挖废墟救孩子据文明介绍,地震后,幸存的师生立即组织救援,以最快速度将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救治,但有的孩子仍然没有被抢救过来。救出第一个孩子,大概是在8时20分。他说,大概有60多名教师立即参与救援,徒手挖开废墟。“我们很多人手里都没什么工具,学校一下子哪儿来这么多工具。”文明说,几乎所有的老师手都磨破了,废墟上留下了一道道红色血印,“我们流再多的血,也要救出那些被埋的孩子!”文明说,由于学校附近的水库裂缝了,他们正在组织学生往附近的空旷地带转移。14时许,文明副校长还在和其他老师一起,在学校倒塌的平房校舍废墟上,寻找其他学生。此时,学校已经确认有25名学生死亡。他说,地震发生后,学生家长纷纷跑到学校领孩子。很快,大部分孩子都被领走,但仍有些孩子没有找到。教师们和家长都在努力寻找,几乎已经把学校倒塌的废墟翻了个遍。地震中,三完小一名老师在路边被压死了,另有几名老师被压断了腿。据副校长文明讲,几名教师亲属遭遇不幸,但教师们第一时间抢救学生,包括他本人在内都没有时间回家看看。校长哭诉天黑没办法14日20时,记者拨通第三完小校长尼玛江才的电话。尼玛江才用近乎哭喊的声音说:“有30多个孩子死了,天就快黑了,我们没办法了。”14日21时多,尼玛江才校长已经离开学校的救援现场,去联系有关部门对学校进行进一步救援。“今天我们一共从废墟里面挖出来了61个学生,34个学生当场死亡,其余27人还在学校操场上。”尼玛江才说,“那些受伤的孩子现在得不到治疗,我们州现在根本没有医疗条件进行救治。”“很多孩子现在都相拥在操场上。那些受伤的孩子现在也在操场上受冻。我必须为他们找来可以遮风挡雨的帐篷!”尼玛江才说,他们没有火源,冷了只能让孩子们抱在一起取暖。 据尼玛江才校长粗略估计,该校仍然有200余名学生被埋。
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人民时评)陆侠请震区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相依,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这一次,是青海的玉树,那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存着中国最美最纯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时隔两年,罪恶的地震波,从四川盆地激荡到青藏高原腹地,同样是山川壮美、历史悠久、藏羌文化交融的仙乡,同样是淳厚善良、安居乐业的百姓。据报道,当地85%的民房垮塌,更让人揪心的是,地震发生时,孩子们已经在上课或是早自习,而70%的校舍已经变成废墟,废墟下孩子们的命运更是让人肝肠寸断……一个伟大的民族,再一次陷入悲痛之中。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17分钟后,中国地震网发出准确的地震消息;不到一小时,民政部启动4级应急预案,救灾司赶赴青海;两个多小时后,玉树成立震后应急指挥部……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发改委、中国红十字会等紧急行动起来,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围绕着救援第一要务展开。更令人感动的是,刚刚走出大地震阴影的四川人民成为反应最快的救援力量。仅仅八小时后,四川携带救援物资的第一支救援队、四川的志愿者队伍都已经出现在灾区,可以想见,对玉树人民而言,这是多么及时且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有效援助。这一切,将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一天之中的有效救援,告诉我们,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仍然取得了可贵的进步。比如,及时、沉着而有序的救援表明,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遗产正在转化为一整套有条不紊的抗震救灾的制度性安排,社会主义中国拥有迅速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抗灾救灾的效率和力量;对任何生命坚决不抛弃,不放弃,举国期待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发生;同胞相亲,守望相助,显示了中华民族亘古相传的大善与大爱,这善良与爱,将凝聚全国民心。而汶川曾经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泪的经历、与灾害抗争的经验,也将凝聚成抗御灾害的坚固堤防,护佑生命,改写生离死别的天灾剧本。让我们和两年前一样,迅速擦干眼泪,英勇地直面灾难的挑战,在13亿人伸出的手臂上,让玉树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人尽快绝处逢生,让格萨尔王美丽的故乡尽快重新焕发生机。请玉树的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地、紧紧地相依,我们同悲恸,共命运,我们手挽着手,向突如其来的夺命大灾,宣告一个五千年来压不倒、击不垮的民族,拥有怎样生生不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信念。
飞机失事新华时评:用爱和毅力阻隔风雪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未来几天青海玉树灾区的天气不容乐观。从19日开始将飘起雪花,20日雪还会继续下,夜间气温可能降至零摄氏度以下,而且风力将加大到5级左右。刚刚遭受地震磨难的玉树群众,又将面临恶劣天气的考验。玉树地震发生在清晨,当时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无论是侥幸逃生的人,还是废墟中获救的人,大多身着单衣。房子已经倒塌了,人们只能露宿在外,即使有一顶帐篷可以栖身,但高原上夜间的寒气,仍会无情地侵袭着身体。身处异地的我们,也许无法想像这种生存的艰难,但照片中那些裹着棉被取暖的人们,电视画面上那些寒风中无助的眼神,无不刺激着我们的眼睛,心里的牵挂又怎能放得下?灾情发生以后,从政府部门到广大企业,从高校学生到各地群众,无不伸出了援手。调配和运输物资,捐款捐物乃至奔赴前线,千万颗心共同跳动,灾区人民备受鼓舞。在当前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全力以赴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但让幸存的群众生活得更安心一些,同样是政府和全国人民的牵挂。天要冷了,风要起了,雪要下了!挡风的帐篷,保暖的被褥,防寒的衣物,受灾群众在期盼着。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2.5万顶帐篷、5.2万套棉被褥、1.6万件棉大衣目前已运抵灾区,18950顶棉帐篷正在西宁至玉树途中。我们知道,连日的抢险救人,让灾区的党员干部已疲惫不堪;连续不停地奔波,让满载物资奔往灾区的救援人员劳累至极。但我们恳请大家再坚持一下,尽量抢在降温起风之前,把救急的物资运过去;尽量赶在雪花飘起之前,把运到的帐篷搭起来、衣物被褥发下去。天公不作美,雪后又加霜。灾区的亲人们,请你们挺住,照顾好自己,互搭一把手,在漫天风雪中,守望相助。救援的将士们,请你们加油,用百倍努力,用千万双手,迎着咧咧寒风,温暖玉树。地震能摧毁家园,天寒也可以透骨,但从汶川到玉树,我们越来越相信,大爱终会融化冰霜雨雪,坚持终能创造千万奇迹。
法制日报:不添麻烦也是对灾区的一种支持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17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以及非紧急救援人员等暂不要自行前往灾区。(4月18日《广州日报》)可以想见,刚刚经历过7.1级大地震的玉树灾区,基本生活物资相当匮乏,医疗救护条件极其简陋,道路交通也要比以往更为脆弱,这个时候对灾区来说,多一个人,就要多一份衣食住行负担,多一台车,就要多占用一份道路资源,如果不加强对进入灾区的人员和车辆的组织协调与统筹安排,无疑于雪上加霜,势必要额外增加灾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几天前曾有媒体报道,在全国各地前往玉树的救援人员、志愿者、记者中,有不少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有的甚至要动用救灾车辆和飞机送到成都、西安等地的医院去抢救。这些人本来是去抗震救灾的,结果自己反而成了需要救助的对象,对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了无谓的消耗,这不仅与帮助灾区的主观意愿背道而驰,也在无形中给灾区群众增添了麻烦。由此来看,有关方面要求非紧急救援人员等暂不要自行前往灾区,确实很有必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对于每一个渴望亲临前线参加抗震救灾战斗的人来说,在决定付诸于行动之前,确实有必要好好想想,有没有做好应对高原反应和其他疾病的心理、体能和药物上的准备?对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你是否已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倘若这些条件并不具备,那最好别贸然前往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即便没有身临其境,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为灾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给灾区盲目添乱,不给灾区带去新的麻烦,这也是对灾区群众的一种有效支持。
新京报:不发动全国捐赠是珍惜民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指出,经国务院同意,针对此次玉树地震,拟不发动全国性的救灾捐赠。(人民网4月18日)历次大的天灾民众都予以极大的关注,并慷慨解囊,献出爱心。仅就汶川大地震、今春西南旱灾就充分表明,中国民众尽管不富裕却不缺乏仁慈之心。此次玉树地震不久,就有志愿者奔赴灾区救苦救难,更多的人则自发捐款捐物。国家不组织全国性的救灾捐赠,是在珍惜民力,并不表明灾区不需要捐赠,灾区不接受捐赠。应该看到,政府财政有能力帮助灾区渡过难关,重建家园,现实的问题是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救灾物资运送不够畅达,并不是缺钱缺物,而这个忙民众很难帮得上。还应该看到,近几年天灾不断,每一次灾难来临民众都伸出援助之手,帮灾民解难,虽然心甘情愿却也损耗钱财,尽管不很影响生活,却是不小的负担。此外,还不时地有另行捐赠,比如扶贫、比如救治无医保又无钱的重症病人等。救灾本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有能力和财力就尽可能地不动用民力。民富则国家强盛。所以,藏富于民比财政富裕更为可靠。也不要把灾难当作民众有无爱心、有无奉献精神的试金石,事实证明,一旦国家有难,民众会自动出手支援,就像汶川大地震那样。
9岁小男孩用手挖出奶奶&昨日上午,广东边防医疗救援队正在玉树结古镇灾区巡诊时,9岁的小男孩海格朗拉着官兵的手就跑,“叔叔,你们快去救救我奶奶吧!”原来他76岁的奶奶才旦措姆在地震中被砸伤腿,四天来一直没能动弹,官兵立即赶往现场对老奶奶进行救治,并为其打上了石膏。“房子塌了,奶奶的腿被压在下面了,我不能没有奶奶,我找不到人帮忙,来不及了就用手把奶奶挖出来……”讲起当天的情况,海格朗现在还是心有余悸,但当时“不晓得害怕”。“我坐在这里四天了,我相信不会不管我的,今天你们解放军真的来救我了”。当官兵离开时,老奶奶拉着官兵的手依依不舍,嘴里不住的说着:“扎西德勒,扎西德勒……”军队两次救了我的家人“感谢你们救治我的孩子,军队两次救了我的家人!”16日下午,在青海玉树州税务局工作的吕蔚霞激动地说。地震发生时,2岁多点的小姑娘拉吉正在叔叔的怀里睡觉,叔叔和奶奶被塌房埋住,不幸身亡。幸运的拉吉后来被武警官兵成功救出,仅头眼被石块砸伤。拉吉的妈妈吕蔚霞抱着女儿,心急如焚四处寻医,终于找到了在现场急救的广东边防医疗队。吕蔚霞也是藏族人,“这是特意为了纪念解放军救了我的父亲时取的汉名。”吕蔚霞说,由于祖父母都被军阀杀害,父亲自幼成了孤儿,幸好被一名河北籍解放军收养。“为了纪念他的解放军养父,父亲给我取了汉名。我们一家人对解放军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吕蔚霞动情地告诉记者。幸存小姑娘废墟前当翻译&“我幸运地活下来了,我还小不能去废墟中救他们,我只能进我最大的努力帮助活下来的人,和解放军叔叔一起救更多的人。”在广东边防总队驻扎的玉树民族示范学校广场,官兵设立了野战医院,诊治伤员。由于玉树是藏区,很多伤者都不会讲汉语,给及时救治造成困难。正在官兵犯难时,民族示范学校的13岁藏族小姑娘才巴拉吉主动充当起了救援人员的翻译。“这个吃两颗,一天吃三次……”一上午的时间,才巴拉吉和官兵并肩作战,为救治重症伤员而努力。玉树7岁男孩坚强面对伤痛彭措尼玛被发现股骨骨折、面部挫伤、上呼吸道溃疡严重已经不能进食和言语,随即被部队救护车接到解放军536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接受救治。在接受救治过程中,坚强的小彭措尼玛一声不吭。
美 文•陶 冶
行走在春日的草原上在喧嚣的都市中生活久了,不免厌倦。有时吟着“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句,不禁心向往之。也因此羡慕梭罗,他能在瓦尔登湖自筑木屋,过近三年的幽居生活,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是何等洒脱。走在钢筋混凝土中,一种孤寂常袭上心头。望着都市的万家灯火,又常感慨那么多的楼群,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有太多的欲望。每天奔波劳碌,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更没有时间去看一看天,赏一赏月,读一读星。所以,当走进朱日河草原时,看到那一望无际的空旷的原野时,我的心不禁颤抖了。是冬末春初,满眼是枯黄的矮草,黄到泛白,铺到天边。间或有几个小小的沙丘,但并不阻碍你的视线。远处是白色的羊群,还有黑白花的奶牛或黄牛在安闲地吃草,有的在慢条斯理的走来走去。不远处,一个牧人躺在一个向阳的坡上,并不看他的羊,狗在旁边卧着,静静地看着远处。再向远望,依稀是几个孤零零的庭院与世无争地伫立在空旷中。说不出是一种什么心情。在这样安静的上午,在这样空旷的草原上,空气中氤氲着水气,柔草踩在脚下,发出轻轻的唰唰声,甚至干草的味还会不时随微风钻进鼻孔。就这样,我一个人走了好久,走了好远,什么也不想。后来,走累了,找到一个四面略高,中间低凹的地方坐了下来,后来,干脆迎着太阳,躺在草地上。阳光很暖很暖,天很蓝很蓝。有多久没抬头看天了?又有多久没看到如此纯粹的蓝?每天踩着秒表过日子,奔波在教室公寓之间,计算着柴米油盐的支出,关心着楼价的涨跌,关注着表格上的各种分数……在物欲横流的人群里,我一样迷失着,困惑着,痛苦着,挣扎着。然而,在这样的宁静的大自然中,在这样的一个温暖的小摇篮里的我,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坦然与惬意。我闭着眼,不禁很想睡一觉。眼前却浮现出梭罗的句子:“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对它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它并不像你那么坏。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里他也能找到错误。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爱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济贫院里,你依然还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门前那早春的积雪同在消融。我亲眼目睹,一个心静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若在皇宫里一样,生活得如此开心又如此心满意足。”
心灵的轻松刘湛秋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以恶是治不了恶的。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够累的了。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楚。当然,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里的一个愿望,为社会、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也许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呵护人生的七味良药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既亮丽又黯然、既善良又狠心、既热情又冷漠、既神奇又平淡、既美好又苦涩、既博爱又妒嫉、既正直又小气、既获取又失去等等,总是相辅相成的纠缠着我们的人生圈子。然而,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懂人生的七味心药:“心善,善乐好施;心宽,宽大为怀;心正,正大光明;心静,静心如水;心怡,怡然自得;心安,安常处顺;心诚,诚心诚意。”这样,我们才能医治自己的“百病”从而精神焕发、光彩照人!心善,善乐好施心地善良是每个人天生的秉性,无须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心善了就应该有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不能总是在坐井观天的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肿态。而是自己应当有所心甘情愿的行动,也就是“日行一善”的收获功德的“丰硕果实” 。善乐,是一种自觉的真心付出,是一种自然的真情流露,是一种自序的真挚施舍。和善的与人相处是十分平易近人的礼尚往来,从善如流是大爱无疆的蔓延,积善成德是让爱充满人间的旖旎动人。心宽,宽大为怀俗话说:“心宽体胖。”一个时常都是心宽的人,他(她)每天一定会是满面春风、笑容可鞠的人。苗没有树大,树没有山大,山没有海大,海却没有心大!做人就要记得经常宽大为怀,不要老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而贪小便宜,也不要为了一回绳头小利而斤斤计较,更不要为了一时的升官发财而明争暗斗!假如互不相让的尔虞我诈的话,到头来大家还是两败俱伤,给别人坐山观虎斗的“渔翁得利”了呢!因而,不管在何时何地自己都要宽大为怀,有时候“急流勇退、退避三舍、明哲保身”一下也为未尝不可。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淡定,是一种足智多谋的恬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深沉。心正,正大光明心正是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比较憨厚耿直的固然凸现。心正不是伺机的铤而走险,而是真诚的虚怀若谷;心正不是狡猾的利诱相逼,而是坦荡的助人为乐;心正不是阴险的同流合污,而是透明的开诚布公;心正不是故意的弄虚作假,而是有意的查漏补缺;心正不是冲动的偷梁换柱,而是坚定的持重老成。心静,静心如水心静是生活时自己平心静气的显现、是自己笑看风云的舒畅、是自己洗心革面的超然。静心如水,不是自己象波澜壮阔似的那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驾驭风帆,而是自己犹如纹丝不动的潭水一样静谧安详却慢条斯理的涟漪。如此,静心如水的人往往是静水深流的表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最高境界!心怡,怡然自得心怡就是心中总怀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独特情愫,没有什么芜艾污泽搅混搀杂。记得这样的一句话:“只要自己的心是晴朗的,就没有什么暴风骤雨的时候!”是的,心怡了就会心悦诚服的珍视,就会心旷神怡的珍惜。怡然自得,是这种风调雨顺时的热切希望,是这种五谷丰登时的热烈期望,是这种满载而归时的热情祈望。怡然自得,是自己坚持到底的达观与看开,是自己忠贞不渝的淡泊与明智。心安,安常处顺心安理得是人有了理想的收获之后的沉稳与欣慰,而处之泰然却是一种风华的敦实。当然随遇而安也是自己知足常乐的最大内涵,只要自己能够习以为常的生活面对一切风云变幻,那么自己将会赢得威信与可靠、将会博取崇尚与高雅。心诚,诚心诚意心诚是人最能够表现自己文化、知识、品味、个性、性格、气质、教养、修养、涵养等的一面镜子,没有心诚休想在生活的空间里拥有一席之地。显然,诚心诚意是人际关系交往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同时诚心诚意也是众望所归的一种牢固信赖,诚心诚意更是人们最终必须追逐的一种高风亮节。有了“人生的七味心药”随身携带在自己的左右,那么自己也将是拥有了灵丹妙药,自己也就是可以时刻施展妙手回春。纵然,自己的一生更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走向康庄大道却一帆风顺……&&&&&&&&&&&&&&&& 不要因为贪恋一粒玉米,而失去整个春天冬天到了,一群野鸭正在天空向南飞去,它们编成了一支漂亮的“V”字形队伍,地面上的人们望见了,对它们钦慕不已。在这支队伍中有一只名字叫做“沃莱”的野鸭子。有一天,它在高空向下望,地面上一个类似斑点一样的东西吸引了它的注意。这其实是一个养鸭场,那儿有一群被驯养的鸭子。它们啄着玉米,摇摇摆摆地在场地里走来走去。沃莱见状,欣喜万分。它自言自语道:“成天这样飞翔是多么累啊!我何不暂时去那儿溜达溜达,吃一些玉米,这简直太棒了!”沃莱考虑了片刻,就离开这支野鸭的编队,向左一个俯冲径直朝那个养鸭场飞去。它在那群被驯养的鸭子中间落地,开始也和它们一样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欢快地嘎嘎叫着,当然也毫不客气地吃起玉米来了。与此同时,天上的那群野鸭仍编着队一刻也不停留地继续它们向南迁飞的旅程。沃莱看在眼里,但是它不在乎,它暗想,当它们几个月后飞回来的时候它再加入编队中也不会为时太晚。几个月的时间转瞬而过。当那群野鸭编队北归,飞过养鸭场上空的时候,沃莱望见了它们,它们飞得多么逍遥自在啊。沃莱开始对在养鸭场的生活感到厌倦了,因为在这儿无论它摆来摆去走到哪里,到处都是泥浆,再则就是那些鸭子了。“是到了该归队的时候。”沃莱对自己说道。于是它使劲地拍打着翅膀想重新振翅高飞,但是沃莱曾经吃的所有玉米已经使它的体重增加了不少,而且它已很久没有锻炼过翅膀了。所以,它刚刚起飞就跌回到地面。因为飞得太低,它重重地跌在养鸭场的一侧。它叹息道,“唉,看来我只有再等几个月了,等到它们下一次往南迁飞的时候我再加入它们也不算太迟,到那时,我是可以再度成为一只野鸭的。”春去冬来,时光飞逝。当那支野鸭队伍又一次飞过头顶的时候,沃莱试图从养鸭场上再次振翅腾飞起来,但是,为时已晚,它实在力不从心。以后每个冬天和春天,它都望见那群它从前的野鸭朋友们飞过头顶,并且它们似乎总在对它大声呼喊,但是沃莱所有想飞离地面的努力都成为徒劳。最后,当那群野鸭飞过头顶的时候,沃莱不再刻意去注意它们了,有时甚至浑然不觉;事实上,它已变成一只地地道道的养鸭场里的鸭子了。有时候,我们也会不堪忍受一直过“野鸭”一样的生活,迁来飞去……你是否也贪恋过一粒玉米呢?智慧之光:在我们整个的生命旅程中,一路上会遇到各种诱惑,如果我们忍不住只是想贪恋一粒玉米,那么,我们就会失去整个天空
田野的阳光周收沿着故乡的小路漫步,让散乱的心沐浴在阳光下。这是新年第一次阳光普照的日子,我的心情随着阳光的洒落,出奇地好了起来。田埂路上,雨水刚刚干了,但脚踩在田埂上,还是有点粘泥,我刚买的新皮鞋,踩上好多的泥巴。阳光洒下来,照耀在我的身上,温暖着我的心灵,平静如水。举目四望,田野上空旷无边,田荒凉得很。我的老家缺水,没有河流,靠天吃饭,一般只种一季稻谷,冬天的时候,田地就荒芜了,杂草丛生。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田野静谧、祥和,静静地感受田野所带给我的快乐和新奇。  故乡的往事,如水般闪现在我的脑际,在这片原野上,我们有过欢乐,有过痛苦;有过梦想,有过失望;有过期待,也有过失落。往事如烟,岁月如流,故乡哪个时候都是我们温暖的怀想地,盛载着切切的田园之梦。阳光,温暖的阳光,似水的阳光沁入我的内心深处,让如烟的往事,弥漫着我。在田野上,我的思绪透过阳光散开来。经历苦难的人,最知道幸福的快乐。知道珍惜,是人生的要义。自从读初中后,我就很少在村里居住了,平时都是住在学校里,星期六、星期天和寒暑假才回家,拿些米和吃的东西,住校时我们都是从家里背米的,家里离学校十多里路,背着二十斤米步行也是蛮累的,但为了跳出农门,我只能如此艰苦地前行。与我同时读小学的同学,没有几个能坚持下来的。谁笑到最后,谁就可以胜利。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有点害怕,感谢命运,感谢父母没有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把我从学校叫回来放牛,而是鼓励我努力学习,争取“鲤鱼跳龙门”,学出个人样来。虽然我的父母没有多高的文化,但他们对知识是相当重视的,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我的处境。还记得母亲在冬夜里给我读《红楼梦》的样子,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让我从小就学会善良、真情,影响了我的一生。还记得放学晚归后,晚上七、八点钟,父母焦急地在村里的小路上呼唤我的情景,这些事件对我来说是切切温暖的。没有他们的关爱,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借助阳光和鲜花来为自己打气。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期待最平庸的人也能得到幸福。在阳光中的思考,让我们拥有不一样的情怀。午后,我和几个亲戚坐在田埂路上,享受阳光的赋予,让无边的阳光带给我们亲情和温和,带给我们美丽的心情。看到她们,就想起了我在困难岁月的坚持和向往。午后的阳光比早上更加灿烂,更加温煦,这是新年的阳光,我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去年这个时候,我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发表了《新年的阳光》、《守望新年》两篇散文诗,激情澎湃,对阳光充满了热爱和无限的诗情,我的梦想比起现在来说是更加充足的,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梦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催生希冀与挚热的爱。但是此时我也想起了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的一句话,他说:“让梦想成真的最佳方式就是醒来。”我真的要醒来么?难道就这样放弃了这么多年来的执著的追求?难道就这样告别过去的爱恋么?我在故乡的田野上苦苦地诘问,始终没有结果,不知到前进的方向,其实我的心底还是有结果的,只是我不愿意承认罢了。为了让你幸福地生活,没有一切羁旅的生活,我宁愿选择放弃。但我内心还是隐隐疼痛,痛是暂时的,爱才是永远的。幸福就在远方等待着我们,你自由地飞翔在亮丽的天空中,留下你翔飞的痕迹,我就此遥望,在故乡的田野上……&&&&&&&&&&&& 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长于情深于情,他的词清新婉约,可以直抒胸臆,给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就象从未谋面的网友,每次在网上遇到时候互相打个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牵挂,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再读席幕容的《初相遇》,她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而诗人给它以诗意的注释,让人感觉到初相遇的美丽、温馨和浪漫。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 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人生若只如初见,岂不是人生最好的写照吗?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有人说的对,得到了往往就不会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种境界。或者只如初见,那种淡淡的情怀倒是让人释怀、让人坦然、让人心安。一句心灵的问候,足以让你一生难忘,我想人生这个东西,淡然一点往往会是清风明月,太过执着,则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对于友情、恩怨、功过、得失、钱财……都看的再淡一点,情愿那初见的情节永远留在自己的梦里。 林清玄的《法圆师妹》,他说:“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和荔枝花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开花,默默的结果,在季节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没有选择的结出它的果实,而一个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吧!” “有的心情你不会明白的,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那时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确知些道理,经过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样,你住在这个旅馆,正好是我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领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转身时你没有叫我,我们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见,忧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或者,那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依然那么美丽如初。 今夜春风微送,把我的心扉吹动,多少尘封的往事都清晰地留在我心中,流淌在我的梦里。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不是吗? 我记得了这样一句话: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窗钱钟书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缪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érielé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éal),总是从窗子出进的。换句话说,从前门进来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虽然经丈人看中,还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欢心;要是从后窗进来的,才是女郎们把灵魂肉体完全交托的真正情人。你进前门,先要经门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现,还得寒暄几句,方能说明来意,既费心思,又费时间,那像从后窗进来的直捷痛快?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这当然只是在社会常态下的分别,到了战争等变态时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还讲什么门和窗!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人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我们刚说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饿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所以,有人敲门,你总得去开,也许是易卜生所说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冲进来,也许像德昆西论谋杀后闻打门声所说,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进黑暗罪恶的世界,也许是浪子回家,也许是有人借债(更许是讨债),你愈不知道,怕去开,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开。甚至每天邮差打门的声音,也使你起了带疑惧的希冀,因为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带来的是什么消息。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上面说过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减的。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译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和凯罗(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据爱戈门(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人生旅途泰戈尔我在路边坐下来写作,一时想不起该写些什么。树阴遮盖的路。路畔是我的小屋,窗户敞开着,第一束阳光跟随无忧树摇颤的绿影,走进来立在我面前,端详我片刻,扑进我怀里撒娇。随后溜到我的文稿上面,临别的时候,隐隐留下金色的吻痕。黎明在我作品的四周崭露。原野的鲜花,云霓的色彩,凉爽的晨风,残存的睡意,在我的书页里浑然交融。朝阳的爱抚在我手迹周遭青藤般地伸延。我前面的行人川流不息。晨光为他们祝福,真诚地说:祝你们一路顺风。鸟儿在唱吉利的歌曲。道路两旁,希望似的花朵竞相怒放。启程时人人都说:请放心,没有什么可怕的。浩茫的宇宙为旅行顺利而高歌。光芒四射的太阳乘车驶过无垠的晴空。整个世界仿佛欢呼着天帝的胜利出现了。黎明笑吟吟的,臂膀伸向苍穹,指着无穷的未来,为世界指路。黎明是世界的希冀、慰藉、白昼的礼赞,每日开启东方金碧的门户,为人间携来天国的福音,送来汲取的甘露;与此同时,仙境奇花的芳菲唤醒凡世的花香。人世行客的身影,落在我的作品里,他们不再走什么,他们忘却哀乐,抛下每一瞬间生活的负荷。他们的欢笑悲啼在我的文稿里萌发幼芽,他们忘记他们唱的歌谣,留下他们的爱情。是的,他们别无所有,只有爱。他们爱脚下的路,爱脚踩过的地面,企望留下足印。她离别撒下的泪水沃了立足之处。他们走过的路的两旁,盛开了新奇的鲜花。他们爱同路的陌生人。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消除他们跋涉的疲劳。人间美景和母亲的慈爱一样,伴随着他们,召唤他们走出心境的暗淡,从后边簇拥着他们前行。爱情若被锁缚,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爱情若葬入坟墓,旅人就是倒在坟上的墓碑。就像船的特点,是被驾驭着航行。爱情不允许被幽禁,只允许被推着向前。爱情的纽带的力量,足以粉碎一切的羁绊。在崇高爱情的影响下,渺小爱情的绳索断裂;世界得以运动,否则会被本身的重量压瘫。当旅人行进时,我倚窗望见他们开怀大笑,听见他们伤心哭泣。让人落泪的爱情,也能抹去人眼里的泪水,催发笑颜的光华。欢笑,泪水,阳光,雨露,使我四周“美”的茂林百花吐艳。我们生来都是旅人。假如万能的天帝强迫我们在无尽头的路上跋涉,假如严酷的厄运攥着我们的头发向前拖,作为弱者,我们有什么法子呢?启程的时刻,我们听不到威胁的雷鸣,只听黎明的诺言。不顾途中的危险、艰苦,我们怀着爱心前进。虽然有时忍受不了,但有爱从四面八方伸过手来。让我们学会响应不倦的爱情的召唤,不陷入迷惘,不让惨烈的压迫用锁链将我们束缚!我坐在络绎不绝的旅人的哀戚和欢声的旁边,注望着,沉思着,深爱着,我对他们说:“祝你们一路平安!我把我的爱作为川资赠给你们。因为行路,不为别的,是出于爱的需要。愿大家彼此付出真爱,旅人们在旅途互相帮助。”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失的爱人 百度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