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视角,梳理不同阶段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作用边界和角色职能

政府经济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演进与思考
我的图书馆
政府经济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演进与思考
政府经济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演进与思考
摘 要: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有政府与市场两种。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公益性、市场性分析不难发现,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合理、有效及充分发挥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分析也论证了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能力的重要性。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方式不难发现,不同历史阶段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配置方式。当前,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期,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应充分发挥非盈利组织等机构作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关键词:政府经济学;资源配置方式;准公共物品;演进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解析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政府行政职能的角色一直被定义为“守夜人”,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条,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以理性经济人假定为基础,极力推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政府干预。尽管市场机制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或缺陷性,容易形成“公共的悲剧”,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市场失灵现象为政府干预市场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供了空间,因为“政府的显著特征是拥有对全体的社会成员的强制力,因而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明显优势。” 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管得越多越好。实践一再证明,政府也会产生“政府失灵”现象,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干预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表明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政府职能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应在于成为一个好的“守夜人”。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政府更多的应是一种有限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个好的“掌舵者”而不是“划桨者”,适度放权并舍得放权,将市场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领域纳入政府管理范畴。将上述行政管理关于政府职责的基本理论迁移至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不难发现,职业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政府与市场作用如何恰当、合理、有效发挥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政府保基本、促公平过程中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政策(制度)资源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的不同用途做出的优化与选择。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从整个社会宏观视角看,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主要采用强制、计划、命令等手段,全方位发挥调控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由调节资源的配置。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可以说,两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消除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行为,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应该成为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
  2.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又称混合经济学,是研究政府与市场作用如何有效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张温和的政府干预,主张“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
  3.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不纯粹公共物品,它没能严格地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纯公共物品特征。由于准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需要通过采取措施限制使用者的数目。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是大量存在的,它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如大多数城市的公用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等。
  广义职业教育是指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在内的所有相关范畴。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属性与特征。本文将职业教育定位为准公共物品,原因在于: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纯公共物品特征,其配置方式应以政府供给为主;大多数学校范畴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发展区域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其配置方式宜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职业培训则更多地呈现出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其配置方式应主要通过市场手段与机制来实现,但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培训却呈现出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应当采取市场调节加政府补贴等供给方式。鉴于此,为方便研究,也便于聚焦问题分析,本文将职业教育简化为准公共物品予以分析。
  二、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脉络及特征
  自改革开放至今,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由强制、计划的单轮驱动时期,至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机制的探索时期,逐渐向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双轮驱动时期转型。系统梳理其基本脉络与特征,对于探寻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规律不无重要意义。具体分析论证如下:
  1.以政府强制与计划为主要特征的单轮驱动时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期)
  从政策文本来看,以职业教育招生就业政策为例,劳动人事部在《关于改革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等问题的意见》中要求,“1983年以后招收的学生,毕业时根据需要和三结合的就业方针,统筹安排,择优分配,不合格的不分配。”文件中对于学生就业的计划分配与政府强制的色彩是非常鲜明的。
  从政策实践来看,和国家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此时期,在中专、技校的招生与就业政策上采用的是国家统包统配的制度,招生培养与就业分配紧密结合,各经济建设部门根据需要决定招生的数量与专业,学生毕业后按计划统一分配。在招生管理方面,中央教育部门统筹规划,提出纲要,由各大区统一部署,实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统一招生体制,建立各级招生委员会,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组织省内的招生工作,负责统一组织考试命题,安排考生报名、政审、体检工作;组织考试、录取工作以及处理招生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从研究文献来看,庄西真指出,政府强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调节的主要手段是计划,配置过程是自上而下,先宏观后微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种体制一直是我国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
  2.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机制的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14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市场调节机制逐渐被运用于职业教育的相关领域。企业办职业学校纷纷面临停办或被剥离的困境,民办职业学校逐渐发展壮大,但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特征仍然尤为明显。
  从政策文本来看,仍以职业教育招生就业领域为例,1994年7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要求:“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重申,“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从政策实践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职业教育的招生就业逐步从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自主择业方向转变。大多数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转型为实行统一招生计划、统一录取标准、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通过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体制。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投入空前加大。职业教育政府主导、政府重视与支持、政策跟进的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伴随着政府主导模式的推进,跌入低谷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又好又快的迅速发展时期。
  从研究文献看,肖化移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在市场和政府的相互调节下运行的。完全的市场调节或者完全的政府调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完全市场调节下的职业教育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因而,政府的宏观调节就显得格外重要。”董仁忠认为,从“大职教观”的视角看,政府提供的职业教育纯公共产品总量严重不足,供给也不平衡;政府垄断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政府对职业教育共用资源供给投入不足,未能建立起市场机制;职业教育俱乐部产品供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状不容乐观;职业教育私人产品供给管理混乱,政策法规缺位,品牌意识差,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当所致。周波、胡望舒[认为“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应明确职业教育公益性的产品属性,充分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履行政府职责,并以规范有序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化取向的职业教育发展。”
  3.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作用发挥的“双轮驱动”时期(2014年以后)
  2014年,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用改革的办法激发职业教育活力,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被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在政策设计的理念层面,国家积极推崇市场作用的更加充分的发挥。
  从政策文本看,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基本原则为“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从政策实践看,伴随着习近平 “新常态”执政理念的推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在包括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召开之际,李克强总理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者时指出,“中国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办好办大职业教育。”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也认为:“改革让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在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中,培养出受欢迎的学生。”
  从研究文献来看,马成荣、陈向阳认为,“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应从发挥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发挥行业组织等第三方作用3个方面对职业教育体制改革,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耿金岭认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紧密关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高等职业教育自身蕴涵着市场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学会适应客观条件变化,招生就业要进一步适应市场规律,办学模式要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教学组织要进一步适应市场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标准应当重新构建,如评价理念、评价指标及评价过程等。”王国光认为,“政府和市场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和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和限度。发展职业教育既不能政府全包,又不能完全推给市场。”
  三、职业教育的属性、价值及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相关性
  1.职业教育的属性分析
  职业教育的属性有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教育性之说,亦有多样性、适应性、产业性、职业导向性之说,但其基本属性应当是公益性与市场性。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公益性是其重要的基本属性,其公共性特征必然导致其容易产生“搭便车”和“囚徒困境”问题,要求政府对该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公益属性也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民生而不以营利为目的,且政府对职业教育管理的职责、范围与限度也应当围绕职业教育的公益属性予以框定。
  职业教育的另一基本属性是其市场性。同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而言,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特征尤为明显,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最为有效,对个人就业贡献最为显著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可谓天然而生,市场作用在职业教育领域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其作用的边界与限度应当围绕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展开。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两大基本属性决定了其既不能由政府全包,又不能完全推给市场。政府作用发挥是非常重要的,排斥市场的作用亦是不可取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强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是利弊参半。
  2.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与定位分析
  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及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位职业教育界青年学者在漫谈职业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时曾经犀利地指出:对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过度强化,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职业教育脱离本真的价值。他认为,当前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正在走向一种偏差,脱离了职业教育本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有之义。在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暴露出了把职业教育导向社会本位的极端功利主义、片面追求职业教育外部功能的“异化”状态的危险。
  同其他教育类型一样,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人,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其“教育功能”是首要的。无论何种教育,人都是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职业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也应是“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是现实生活中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笔者赞同该观点并进一步认为,职业教育迎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功能与定位在某种意义上源起于其公益属性,也意味着政府在这一公共领域作用发挥的必要性;职业教育满足学生个人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一定程度上源起于其市场属性,即职业教育作用于私人领域,需要市场调节机制在其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在所谓的“公”“私”矛盾、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共同作用于职业教育这一准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寻找政府与市场作用发挥的契合点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3.如何寻找政府与市场作用发挥的契合点
  在实际职业教育管理过程中,问题不是集中在是否需要市场或是否需要政府干预,而是集中在如何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与政府对市场的合理干预之间的平衡方面,即如何采取市场与政府更有效的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而且职业教育具有经济属性,认为政府不应该过多地承担职业教育责任,职业教育应该走产业化道路,交给市场来办。对职业教育而言,自身有其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冲动,社会有其需要服务和奉献的领域与功能,但最完美的做法是找到二者发展的共赢结合点,而并非是一味地、片面地强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负责任地、一刀切地将职业教育推出体制、推向市场。
  研究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如有些经济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学生有强烈的升学需求,中职毕业生争相就读高职,而在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读完中职不想升学选择直接就业,导致该地区高职对口单招出现“倒挂”现象。结合我国面向万千、包罗万象的职业教育实际,巨大的区域差异、供需差异和观念差异,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这种实际存在的差异尤其明显。建议在选择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时切忌一刀切、一概而论,在加强区域范围内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规律研究基础上,找准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风筝线”,可尝试采用“负面清单”的做法,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责范畴,避免“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互打架的情况和政府职权“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现象的发生。
  寻找这种共赢结合点,取决于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制定和顶层设计能力的发挥。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政府与市场两者的作用不可或缺,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制订、执行与督导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引入市场竞争,让“看不见的手”在“看得见的手”的引导下,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才是职业教育长久发展和日益兴盛的必由之路。
  四、新的历史机遇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路径选择
  2014年是职业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教会,习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可以说,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黄金时期。在新的历史机遇期,职业教育及其资源配置方式可选择如下发展路径:
  1.政府权力下放和边界的逐步明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
  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政府职能转变已提上议事日程,伴随着政府权力的逐步下放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趋势已日趋明显。改革是活力之源,在此宏观背景下,如何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政府管理在职业教育领域所必需面对和解决的一个新的课题。
  沿着这一思路分析政府职责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因地制宜地进行具体分析。中国幅员辽阔,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差异性巨大,本着适合发展需要的就是好的、有效的政策设计理念分析政府职责问题,应将政府职责问题细分为中央政府职责与地方政府职责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服务的重心、政策文本及理念思路落地的关键环节在地方和区域,尤其是省级政府。
  对中央政府而言,职责设计的关键“抓大放小”“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于宏观政策与制度的顶层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政策原则方向的引导、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反馈调整,中央政府将这些该管的管起来,并且管好;将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教材的选用、办学模式的选择、学时学制与教学等微观领域等放权交由地方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管理。对于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而言,职责设计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推出、路径的具体设计和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以《职教法》修订为例,笔者认为,在处理宏观与微观关系时应分类处理、分别对待,国家层面的《职教法》不宜过细,省级区域层面在制订本区域《职业教育条例》时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某种程度上越具体越好,地方层面的法律制订得太过宏观,往往会导致弹性加大,在实施过程中偏离预定目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自治区没有专门的省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事实上,省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建立的重要意义远远不止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提升与拓展,更是省域职业教育决策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各种制度设计有效落实的机制保证。职业教育研究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各地均逐步建立专门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
  2.市场机制的健全完善与竞争意识的逐步渗透: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趋利避害,解决这一难题,有学者认为,将有关公共产品的决策权下放到最低决策单位,实行地方和社区分权,建立地方自治和社区自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权,是改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通过产权制度安排多方合作举办“股份制”的职业教育,通过政府发放职业教育券,鼓励职业教育受教育者 “用脚投票”,以促进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乃至一般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改善职业教育这一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问题。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由于其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政府责任不可推卸,政府决不能因为市场可以解决若干问题而放手。但政府供给和政府生产是两个概念,政府供给方式有多种,政府亲自生产仅是其中一种。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组织直接提供职业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预算安排或政策安排等某种适当方式将职业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委托给私人部门进行生产,政府则为准公共产品的私人生产者提供制度激励。
  3.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作用的更加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现代公共性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探讨在国家与市场之外的行为和交流领域内,能够发挥公共性作用的团体组织。公民社会被定义为不同于国家和市场的、多样的运动相互交流的第三领域。公民社会并非对国家和市场的“取代”,它对于国家和市场具有对抗性和补充性这样一种双重关系。
  由于公共管理打破了政府垄断社会治理的局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合作治理的状况。作为社会治理中的一支新近成长起来的力量,非营利组织具有正规性、非营利性等特征。由于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市场机制不能完全地实现对它的供给,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而政府的特性也决定了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有限性,这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失灵”。在此情况下,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自治就成了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下的替代性选择。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积极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或许是一条对现有的、相对薄弱的职业教育资源予以整合与优化配置的第三条道路。自然,这种选择合适与否,纯属理论层面的理想化推论,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予以探索和加强实证研究。
公众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本文摘编于徐桂庭《政府经济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演进与思考》,详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15年第27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馆藏&15052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发布时间: 12:24:51
资源格式:PDF
内容详情:
andputsforwardtobuildtheeffectiveinteractivepathThelastistheconclusionofthispaper,makeasummaryandoutlookfortheresearchofthispaperKeywords:DisplineUniversityCitycultureInteraction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V目录绪论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四、研究内容及意义五、本研究创新点第一章大学与城市一般关系探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大学与城市关系历史考察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大学与城市关系现实观照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学科视角特殊价值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大学学科发展历史梳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选取学科视角特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基于学科视角大学与城市文化estalentandsocialserviceisthenaturalmissionoftheuniversitySecondly,thegenerationofuniversityandthedevelopmentofcitycivilizationissynchronized,isthesymbolofanewformofcivilizationAnddisciplineisthebasicunitofuniversity,istheallactivities’mainshaftoftheuniversity,bearingtheweightofthethreebasicfunctionsoftheuniversityIntheperspectiveofdisplineinterpretate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
&&&&&&&&分类号G64密级UDC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学科视角的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学位申请人:王文卿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指导教师:李素芹教授二○一五年五月万方数据ADissertation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EducationTheinteractionresearchabouttheuniversityandthecity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ofthediciplineGraduateStudent:WangWenqingMajor:EducationprincipleSupervisor:Prof.LiSuqin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Yichang,443002,P.R.ChinaMay,2015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三峡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内容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日益凸显。&&&&&&&&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打造有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发达的文化产业,离不开若干聚集着高层次人才、蕴涵着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各类大学。&&&&&&&&现代大学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相伴随,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反哺着城市。&&&&&&&&这种特殊的历史渊源关系,使大学自然而然地成为城市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大学的出现是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和传播人类文明为最终目的,换言之,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大学天生的历史使命。&&&&&&&&其次,大学的产生与城市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象征。&&&&&&&&而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单元,是大学全部活动的主轴,承载着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以学科为视角诠释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不仅能够促进两者的有效互动和融合发展,更能彰显学科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今天,面对不少城市呈现出来的文化稀薄之势,从学科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探讨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逻辑、建构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框架已成燃眉之急。&&&&&&&&本文基于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以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理论、学科分类理论为指导,以学科为视角,运用历史分析、理论思辨、定量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线索,由外向内层层剥笋、由宏观向微观步步细化,首先探讨了大学与城市的一般关系,然后阐述了学科视角的特殊内涵,继而从学科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针对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构建两者互动的有效路径。&&&&&&&&本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相关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等。&&&&&&&&对大学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历史梳理并对大学与城市关系的现实观照进行了探讨;第二章是阐述学科视角的特殊价值,首先梳理大学与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然后阐明选取学科视角的特殊意义;第三章是从学科视角出发探讨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从互动的角度分别阐述大学学科与城市文化的相互影响;第四章是以一个个案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两者有效互动的路径。&&&&&&&&最后是本文的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和展望。&&&&&&&&关键词:学科大学城市文化互动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onofurbanization,thesignificanceofcityculturalconstructionisgrowing.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eculturalconstruction,improvetheculturalquality,relyculturalqualitytoshapetheimageofthecity,citybrand,andrelytheculturalatmospheretocohesionpeople’sheart,promoteurbandevelopment,hasbecometheimportantcontentofurban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Whilecultivatecitizenswithmodernquality,makesthecityculturewithpersonalimage,miningcity'shistoricalandculturalresources,cultivatingadvancedcultureindustry,dependsonanumberofuniversitieswithhigh-levelpersonnelandcontainsmodernideas.Thebirthanddevelopmentofmodernuniversity,accompaniedbytheriseanddevelopmentofmoderncity.Citygavebirthtotheuniversity,andtheregurgitationofuniversityfeedingthecity.Thiskindofspecialhistoricalrelationship,naturallymaketheuniversitybecomeanimportantpartofcityandurbanculture.Firstofall,theemergenceofuniversityistothestudyprofoundknowledge,cultivatehigh-leveltalents,creatsanddisseminatieshumancivilization,inotherwords,innovatesknowledge,cultivatestalentandsocialserviceisthenaturalmissionoftheuniversity.Secondly,thegenerationofuniversityandthedevelopmentofcitycivilizationissynchronized,isthesymbolofanewformofcivilization.Anddisciplineisthebasicunitofuniversity,istheallactivities’mainshaftoftheuniversity,bearingtheweightofthethreebasicfunctionsoftheuniversity.Intheperspectiveofdisplineinterpretate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universityandcityculture,cannotonlypromotethedevelopmentofeffectiveinteractionandfusion,andcanbetterrevealtheuniquevalueandcharm.Today,facethethinofthecity'scultural.Intheperspectiveofacademic,comprehensivelyandsystematicallydiscussestheinteractionlogicbetweenuniversityandcitycultural,constructinguniversityandcityculturalinteractionframeworkisinurgentneed.Basedonthetheoryofhighereducationpoliticalphilosophyin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andregionalsocialinteractiontheory,displineclassificationtheoryastheinstruction,intheperspectiveofdispline,usingthetheoryofhistoricalanalysis,theoretic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combinedwithcasestudymethod,takeexamplebyrelatedresearchathomeandabroad,followfromgeneraltospecific,fromhistorytoreality,fromtheorytopracticelogicalclue.Thispaperdiscussesthegeneralrelationshipbetweenuniversityandcity,andthenfromtheperspectiveofdisplinedeeplydiscussingthe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Vrelationshipbetweentheuniversityandcityculturalinteraction,andaccordingtothedevelopingactualityofculturalinteractionbetweenYichangandThethreegorgesuniversity,analysestheexistingproblemsandbuildtheeffectivepathofinteraction.Thispaperconsistsoffiveparts:theintroductionpart,mainlyintroducedthereasonofselectedthistopic,relatedresearchbackgroundandresearchcontent,researchoftheoreticalsignificanceandpracticalsignificance.Thefirstchapterdetailedthehistoryrelationshipbetweentheuniversityandcity.Andprobesintothegeneralrelationshipbetweentheuniversityandcityculture.Thesecondchapterisexplainethespecialvalueofselecteddisciplineasview,firstcardingthehistoricalcontextbetweenuniversityandthedevelopmentofthediscipline,andthenexplinethespecialsignificanceofselectdisciplineasAngleofview;Thethirdchapterstartfromthedispineperspectivetoexploretheinteractionbetweenuniversityandcityculture,firstparsingtheconnotationofthecityculture,secondly,fromtheAngleofinteractionexplinethemutualeffectbetweenuniversitydisciplinesandcityculturer;Thefourthchapterisacaseforempiricalanalysis,thispaperdiscussesthecurrentsituationofinteractionbetweenThethreegorgesuniversityandYichangcurture,analysistheexistingproblems,andputsforwardtobuildtheeffectiveinteractivepath.Thelastistheconclusionofthispaper,makeasummaryandoutlookfortheresearchofthispaper.Keywords:DisplineUniversityCitycultureInteraction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V绪论.................................................................................................................................1&&&&&&&&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1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2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12四、研究内容及意义..................................................................................................16五、本研究的创新点..................................................................................................17大学与城市一般关系探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历史考察.........................................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大学与城市关系的现实观照.........................................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学科视角的特殊价值....................................................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梳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选取学科视角的特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基于学科视角的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城市文化对大学学科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大学学科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基于学科视角的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的个案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宜昌市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透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学科视角下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建设的互动现状..............................39第三节学科视角下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存在的问题..............................42第四节学科视角下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的有效路径探析......................44结语....................................................................................................................................51参考文献..........................................................................................................................53后记....................................................................................................................................56附录一:基于学科视角的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访谈提纲....................58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9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复杂体,广义上,它包含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化,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制度文化,以及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即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就是指精神文化。&&&&&&&&就人类所创造的的城市而言,文化的“精神层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刘易斯o芒福德(LewisMumford,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没有文化,城市就失去了她的精神维系。&&&&&&&&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品味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有人预言,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一个城市是否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她的文化力即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精神擦亮城市面孔,文化决定城市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较量的力量是城市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数量快速增加,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外国评论家评论认为,中国“用20年的时间经历了欧洲两个世纪才完成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①然而,在城市硬件不断现代化的当代中国,中国城市建设日益凸显出城市的文化缺失和特色危机的问题,“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十分贴切地指出了中国城市建设在文化特色方面的问题。&&&&&&&&大学是城市中的文化高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集中在城市,大学与城市文化有着与生俱来、血肉与共的密切联系。&&&&&&&&大学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繁荣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的重要阵地。&&&&&&&&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大学在研究文化中不仅能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从城市文化资源中获取特色的营养成分,培育自身特色,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还能为引领城市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服务,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文化普遍呈现出:“城市生活压抑,文化气息缺乏,缺乏积极昂扬的城市精神。&&&&&&&&”②城市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对大学的哺育不足。&&&&&&&&而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与城市文化存在某种程度的隔阂,由于沟通不畅,对城市文化的贡献不足,导致大学与城市文化的发展缺乏同步性和高度相关性,没能充分发挥大学对城市文化的提升作用。&&&&&&&&考察现代大学发生史可以看到,学科是大学这个大厦的基地和框架,大学其他结①[美]扎卡里.强悍然而尚显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兴起[J].新闻周刊,2007(12).②尹建华.杭州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EB/OL]./portal/n1203c93.shtml,.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构、制度都是围绕学科而形成的。&&&&&&&&学科被认为是“大学组织的细胞”,是承载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和大学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大学的声誉源于学科的活力,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同学科的集合,只有学科才能集中体现大学的人文观念、科学精神和学术制度,只有学科才能广泛调动大学资源实现汇聚队伍、凝练方向和创新机制,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创新机制和发展活力决定了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作为文化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子系统,大学的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也是依托学科来实现的。&&&&&&&&城市文化的发展,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外部因素,为学科提供生存发展的营养,影响学科建设的方向、组织模式、管理体制等;城市文化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求大学向社会开放、引进社会价值需求,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学科必须以更灵活的姿态以城市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因此,研究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以学科为视角构建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的有效路径,不仅是推进文化立市、推动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学转变方式、提升自我的战略性创新,充分发挥其服务城市的职能所在。&&&&&&&&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1、核心概念界定1)文化文化是什么?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所给出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虽然并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为大家所广泛接受的定义,但它们将构成我们阐释文化内涵的基石。&&&&&&&&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在中国人的视野里,语义多出,理解各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所谓:“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但其中“文”、“化”二字尚未连接在一起,到了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但其含义不同于现代。&&&&&&&&西汉时期学者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凡舞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也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都指的是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可以引申为以德治天下,其中包含着培养和教育的意义。&&&&&&&&到唐代中国进入鼎盛时期,大学问家孔颖达别有见地地指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形态的东西。&&&&&&&&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文化的各种探讨一直就没有间断过。&&&&&&&&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至此,文化的理论框架已初具规模。&&&&&&&&西方对“文化”的探讨。&&&&&&&&西方人论述“文化”的时间比中国人晚。&&&&&&&&英文中“文化”(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文中的“colo”、“cultus”、“cultum”等词,包含有“栽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培、驯养、耕作”等涵义。&&&&&&&&所以英语里面“culture”的原始含义就是指通过人工劳作,将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加以驯化和培养,使之成为符合人类需要的品种。&&&&&&&&后来,随着“culture”一词的不断使用,它的涵义亦不断扩展,其所蕴涵的客观现象,从原来的人对自然本身的照管、驯化,逐渐引申为人对自身本能状态的教化、培养和修炼,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培养和照料活动。&&&&&&&&“文化”一词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术语。&&&&&&&&在近代,给文化一词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E.BTylor)。&&&&&&&&他被认为是国际上第一个全面为“文化”进行定义的人,并提出了关于文化为“最复杂的整体”的概念。&&&&&&&&他在1871年所著《原始文化》中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①在我国,“文化”一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其相适应的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综上所述,文化至今仍是一个歧义纷争的概念,但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生活方式说,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整套的生存式样;二是能力、习性说,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种种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三是意识形态说,认为文化主要指人的精神生活领域。&&&&&&&&三者都深刻地谈到了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却都有失之偏颇之处。&&&&&&&&海纳百川,文自成峰。&&&&&&&&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文化作出如下界定: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源于客观世界又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艺术、知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制度、行为和由此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城市文化由于城市文化理论研究还滞后于实践,一般借鉴成熟的企业文化理论对其内涵和构成进行解析。&&&&&&&&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城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城市与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城市是文化的体现,是文化实体。&&&&&&&&一些专家、学者、城市建设者们在剖析城市文化涵盖面时曾指出:“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列,在整个意识形态中,是一个处于最高层次的范畴。&&&&&&&&”②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历史积淀的物化地,它天然就是文化①[英]爱德华.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艺出版社,1992:1.②连玉明主编,学习型城市[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56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的汇聚中心或传播中心,体现着人类文化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最大博物馆。&&&&&&&&正因如此,西方社会学家阿.霍雷指出:“在文明史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城市曾起过,并至今依然在起着重要作用。&&&&&&&&确实,城市和文明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①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本身就是文化,研究城市文化就是研究城市的发展。&&&&&&&&狭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主人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道德规范、社会意识、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等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和强大支撑。&&&&&&&&狭义的城市文化包含在广义城市文化之中,是城市文化的精神层面。&&&&&&&&因此,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本文中所述的城市文化主要是广义的城市文化。&&&&&&&&3)学科学科承载着多种含义。&&&&&&&&所谓学科,有科学研究意义上的“学科”,有教育层面上的教学知识分类与科学研究二者共同作用下的学科,还有作为科学技术层面上的学科。&&&&&&&&从一般意义上讲,有代表性的学科概念约两种,第一种解释是“学科”是对知识进行划分或分类的单位。&&&&&&&&这种解释在一些工具书和文献中都能见到,如《辞海》对学科的含义解释为:其一,是作为学术分类的含意,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从这一层面理解,学科乃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其二,学科为“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②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学科”词条中解释说:教学科目,也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体系。&&&&&&&&学科和它相应的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应当把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基本事实交给学生,并能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的内容应该是科学上有定论的、比较稳定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科的体系既要反应科学的体系,又要合于教学的要求等等。&&&&&&&&③在英文文献中有两种解释,分别为discipline和subject来表示。&&&&&&&&前一种即“discipline”,其主要含义包括学科、学术领域、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约束及熏陶等。&&&&&&&&而subject一词,即是“教学科目”之意。&&&&&&&&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涉及学科这一概念时,主要取前一种含义,①陈一筠主编,城市与城市社会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89.②辞海[S],上海辞书出版社,.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即学术的分类;如学者丁雅娴将学科含义看作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①第二种解释为:学科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功能单位,也可称其是“知识劳动的组织”。&&&&&&&&在高等学校内按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专业领域设立学科并配备学科组织成员。&&&&&&&&近来也有学者将“学科”这一概念置于现代大学层面上作“学科制”解释,其内涵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界定,如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认为,学科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②它是按照学科类别并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组织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结构与学术运行机制。&&&&&&&&同时,伯顿.R.克拉克还认为:“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在每一领域里,都有一种新成员要逐步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发达的系统中尤其如此。&&&&&&&&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和艺术史学家,先是作为学术然后通过工作期间的学科同行的相互接触,才成为他们的特定学科的合成成员。&&&&&&&&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有关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③应该说,学科的一般概念就在此。&&&&&&&&本文中的学科就是指大学为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目标而按照学问划分的具体分类,以进行某门学问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及应用此门学科服务社会的学术组织。&&&&&&&&2、相关文献综述&&&&&&&&1、关于城市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对城市文化的研究西方国家城市化、现代化起步比我国早,城市化程度比我国高,因而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无论是起步时间还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国内所不及的。&&&&&&&&帕克对城市文化是非常重视的,以他为首的芝加哥社会学派从年间风靡一时,影响深远。&&&&&&&&该学派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沃斯,则直接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研究了城市主义。&&&&&&&&其发表于1938年的《作为生活方式的都市化》开篇写道:“就像西方文明的开端是由游牧民族定居于地中海盆地所标志的那样,人类现代文明开端的显著标志则是大都市的成长。&&&&&&&&”对城市文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刘易斯.芒福德,他于1938年发表《城市文①丁雅娴.学科分类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38.②[美]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③[美]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化》(TheCultureofCities)一书,开始享誉世界。&&&&&&&&最负盛名的是1961年出版的《历史上的城市》(中译本为《城市发展史》)。&&&&&&&&这本书至今仍然被公认为属于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芒福德认为,《城市发展史》一书的内容可以替代《城市文化》一书中有限的历史叙述部分,《城市文化》最初四章中的内容就贯穿在《城市发展史》的第18章中。&&&&&&&&他认为,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是对人类更高一级生活有重要意义的那些功能。&&&&&&&&他说:“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容器,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①历史上的城市,最早是一个神祗的家园,一个代表着永恒价值和显示神力的地方。&&&&&&&&芒福德将城市起源、发展、演化与宗教联系起来,主要学术目的大概在于论证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永恒价值”及其重要性,没有它,就没有人类城市文明,人类文化将成为无目的的盲目过程。&&&&&&&&因此,他综合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和目的论思想,提出了一句极其富有形而上学色彩的论断:“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进人民自觉地参加宇宙和历史的进程。&&&&&&&&”虽然芒福德的论断具有一定的宗教思想,但是它也给城市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即城市研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主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文化研究作为人文学术应有的品格。&&&&&&&&2)国内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国内最早介绍城市文化的一本专著是王伟光等于1990年著的《现代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②一书,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出发,对现代城市文化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说明和论证;对现代城市文化管理的理论、方式、手段、组织机构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书中有的观点很有前瞻性,对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00年任平著的《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③,主要是从哲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论述城市文化的。&&&&&&&&作者把城市文化的解析置于社会交往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平台之上,梳理了古典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城市文化理念。&&&&&&&&2002年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④一书主要论述了受全球化影响的中国城市文化进行比较。&&&&&&&&除此而外,有的书是专门研究某一城市或区域城市的城市文化的,如杨苗青等主编的《文化都市—大城市以文化论输赢》⑤研究的是广州的城市文化;黄志云主编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论》⑥研究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文①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源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3.②王伟光等.现代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0:67.③任平.时尚与冲突一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89.④陈众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稍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3.⑤杨苗青等主编.文化都市—大城市以文化论输[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96.⑥黄志云主编.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2.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化;陶志刚主编的《现代城市文化》①主要是研究大庆的城市文化。&&&&&&&&论文方面,黄灵万的《关于城市文化的哲学和美学思考》②和卢嘉瑞等的《浅谈城市文化建设》是笔者所见到的最早的两篇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论文。&&&&&&&&前文主要从社会哲学、经济哲学和美学三个角度对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后文认为城市文化包括设计文化、建筑文化、自然环境文化、交通文化、居住人口文化、商业文化、人文景观文化等,城市文化建设要遵循经济实用、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和全民参与的原则。&&&&&&&&汪彦明的《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一文主要分析了文化与经济的整体发展观,城市文化建设的功能与价值体现,而建设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赵立平的《论城市文化建设》认为,文化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要特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必须重视现代市民、形象文化、历史文化资源、高校及科研机构和艺术团体、文化产业、群众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加强规划的制订,加强协调,抓好重点,体现特色,是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朴树森的《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③提出要把城市文化建设摆到及其重要的位置,建设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现代化文化中心,要全面推进新世纪初的城市文化建设。&&&&&&&&冷云生等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思考》,④提出要首先用系统的联系的观点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必要的界定,提出了在广义背景下的狭义文化建设的定义,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结论、杨梅芳的《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⑤,认为中国当代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基本要素和具体措施,应站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进行总体思考,只有正确把握城市文化特征,遵循城市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城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童中贤的《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认为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更重视城市的文化建设,其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尤其重要。&&&&&&&&近两年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有的省、市注重结合本地区特点上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好现象,能有效推动城市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中国的城市文化研究是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而兴起的,因而在体系架构上保留着西方研究思路的影子。&&&&&&&&当然,纵观上述文献可以看出,不少学者还是写出了视角独特、有深度的著作,表明我国学者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已经体现出了本土化,呈现出多元化的优势,对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①陶志刚主编.现代城市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52.②黄灵万.关于城市文化的哲学和美学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1997(04).③朴树森.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N].人民日报,2001(12).④冷云生等.城市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思考[J].系统辩证学报,2002(01).⑤杨梅芳.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01).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2、关于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国内外研宄现状1)国内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研究郄海霞在《美国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形成特点以及相关思考》中归纳美国大学与城市关系的主要特点,即早期的城市发展倾向、在空间选择上重视小城镇而轻视大城市、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后天性以及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上特点的地理、经济和文化根源,指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空间选择上偏重大中城市,在布局上存在失衡的现象;大学相对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和城市社会的理念;传统消极观念思想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和城市间的深度互动。&&&&&&&&冯敏在《对高校发展与城市建设互动双赢的几点思考》中对高等学校和城市的融合趋势做了详细阐述,以浙江树人大学桐庐校区的建设为案例,从学校融入城市和促进城市发展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大学和城市互动发展并且实现双赢的主要措施,对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朱玉明在《建立互动机制:促进城市和大学双赢》中分析了城市和大学分工协作的互动机制以及两者互动不够充分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大学和城市互动机制:协调议事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决策咨询机制。&&&&&&&&王海稳在《试论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困境及实现》中对大学和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制约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保障。&&&&&&&&他认为,大学和城市的实力是实现两者互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转变观念、把握规律、形成合作共赢的战略思维,要结合实际、优势互补、找准互动发展的结合点,要健全合作机制,力求大学与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实现两者互动的有效保障。&&&&&&&&2)国外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研究从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到19世纪初,大学办学发展方向主要以培养人才为主。&&&&&&&&到了19世纪,纽曼(JohnHenryNewman)在《大学的理想》(TheIdeaofaUniversity)一书中写道:“大学是一个教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按照纽曼的理解,大学的功能是教学,而培养学生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他看来,大学的目标是通过一种自由教育将学生培养成文明社会的绅士,而培养绅士还不是大学的最终目标,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文明。&&&&&&&&①1848年在美国成立的威斯康星赠地大学的校长范海斯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被总结为闻名遐迩的“威斯康星思想”,其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内涵是大学将整个州作为大学的校园,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教育和函授教育,把知识和技术带给全州人民,进而实现“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唯一思想”。&&&&&&&&②第二层即为高等教育与州政府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与城市政府合作的①黄海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②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第一所美国大学。&&&&&&&&①威斯康星思想充分证明了大学与城市之间可以构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实现大学与城市协调发展。&&&&&&&&1963年,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克拉克.科尔出版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的大学观,认为现代大学发展除了自我的性格,已经彻底的参与到社会中去,不自觉的成为社会的“服务站”。&&&&&&&&②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德里克.博克出版的《走出象牙塔一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一书是西方论述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经典之作,提出了大学应该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让,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最终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技术转让使大学获得了新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学术的发展。&&&&&&&&1990年倡导大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杰出领导人,美国州立大学学院协会会长—奥斯塔在一次演讲中倡导建立“相互作用大学”,“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发展战略是使学校与它所在的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实践证明,“相互作用大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为高校自身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市场空间。&&&&&&&&③2005年牛津大学的校长约翰.胡德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演讲《大学对城市的影响》,指出大学和城市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大学出现至今的1000多年中,全球许多大学都创造了不同的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模式。&&&&&&&&④3、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方面;二是从大学文化如何推动城市社区文化角度进行研究;三是从互动的角度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研究。&&&&&&&&第一,关于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方面,美国学者托马斯·本德(ThomasBender)在《UniversityandCity:FromtheMedievaltothepresent》一书中认为,虽然有时候城市的发展威胁到了大学学术的稳定,但是有的时候处于危机中的大学是被它周围的城市能量所拯救的。&&&&&&&&相反地,有时候大学提供了延续城市文化生活的要素,但也有时候大学从城市中淡出并且破坏了文化的根基。&&&&&&&&国内学者刘文俭、高晓洁在《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探析》中指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近期的研究文献有刘欣的《论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第二,从大学文化如何推动城市或城市社区文化角度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叶云明在《高校校园文化如何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和谐发展》一文中指出,高校要发挥校园文化的文化资源优势、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引入社区文化建①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②[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6.③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宁波.2006:41.④约翰.胡德,邵常盈.大学对城市的影响[R].复旦教育论坛,2005.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设中、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引入社区文化中等,从而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和谐发展。&&&&&&&&王宗光的《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认为,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具有超越、导引和辐射作用。&&&&&&&&此外还有孙天胜、戚洪的《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刘欣,陆启成的《论高校在城市文化繁荣与发展中的作用》;杨英法、毛瑞新的《高校应在文化强市中有更大作为》等等。&&&&&&&&第三,从互动的角度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如:孙雷的《论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孙德菁的《大学文化与青岛城市文化互动影响》,韦心勤,欧军明的《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探析——以南宁市五合大学城为例》等。&&&&&&&&此外,与大学文化-城市文化关系相关的文章还多见于报纸,如《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推进作用》,该文认为高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高校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者,城市的文化与形象建设离不开高校的文化与形象建设,在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居民的文明素质方面,高校的作用不可忽视,建设高校文化,可以推进城市文化的发展;杨英法在文章《以高校文化提升城市文化产业》中认为,提升城市文化,必须倚重高校,高校是所在城市的文化精英单位,精英文化是所在城市的先进文化。&&&&&&&&由于大学是一个综合性、概括性的概念,很难找到对大学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所以我们对国内外大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简要梳理,从成功经验中总结提炼。&&&&&&&&针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内容与结果,进而了解文献与研究的相关性,作为研究的基础依据。&&&&&&&&进一步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研究文献梳理,认为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大学引领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有渗透作用。&&&&&&&&但是缺乏专门针对大学与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更多见于大学与城市物质文化方面的相关关系研究。&&&&&&&&我国大学在借鉴国外大学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丰富的实践形式和服务模式,但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参与城市服务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因此,进行大学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于大学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均有益处。&&&&&&&&4、关于学科的研究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在大学教育的语境中,学科之于大学生存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作为知识机构的大学,自诞生之时,有关“学科”的话题一直在大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以伯顿.克拉克为代表的研究者明确指出,大学是以知识为原料的基本组织机构,学科是大学的基本构成单位。&&&&&&&&随着知识生产制度的不断演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形式,学科的含义和学科的分类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有关学科的系统研究大体上遵循了学科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大学学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探究路线,对学科的理论及其相关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早在1991年,陈燮君《学科学导论》的出版,使得“学科”本身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该书从学科结构、学科文化背景、学科方法、学科创造、学科战略、学科动力、学科环境机制、学科协同发展、学派发展、学科发展趋势等问题分章节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这可以看做是一本关于学科研究的专著。&&&&&&&&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翻译出版了华勒斯坦主编的两本重要著作《开放社会科学》(1997)和《学科.知识.权力》(1999),这两本书对推动关于学科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开放社会科学》回顾了从18世纪到1945年各门社会科学重建的历史,分析了“二战”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给传统社会科学框架带来的挑战,重点思考了今天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科学”这一问题。&&&&&&&&《学科.知识.权力》一书从学科作为规训方式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知识—权力”体制的构成。&&&&&&&&与《开放社会科学》相对应,《学科.知识.权力》从微观层次上探索了知识的生产方式,在肯定传统学科分类意义的基础上,从知识的具体特征出发,在结合社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学科分类体系。&&&&&&&&同时,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国家、市场和学术三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在理论和实践中加强学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启示。&&&&&&&&①比切尼的研究渗透了知识社会学的诸多理论和观点,因此,这一研究从新的视角对知识、学科、大学学术及其组织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从理论层面上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庞青山的研究。&&&&&&&&她从学科的概念出发,一步步增加概念的属性,从学科到学科分类再到学科结构和大学学科结构,紧扣大学学科的内涵及基本特征,逐步探讨了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等问题。&&&&&&&&②学者李铁君的《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研究则比较全面地对大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静态描述,首先对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容、目标、作用、学科制度化、学科结构与布局、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接着以比较的视角对国外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我国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学科建设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科学研究、学科梯队优化、人才培养、学科评估等方面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最后,从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跨学科研究、产学研结合等方面预测了我国大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从实践层面上看,罗云博士的《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研究以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为论题,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指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应该确立①Becher,Tony&Trowler,PaulR.(2001)AcademicandTerritories,Buckingham:SRHEandOpenUniversityPress.pp36.②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6.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的科学理念,分析了若干国外知名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可以肯定的是,本研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简要述评:前人的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大学与城市的互动,理论探讨比较多,实证研究偏少,略显空泛。&&&&&&&&对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构建两者的互动路径,缺少深入具体的分析与对策。&&&&&&&&在大学与城市的互动中更多地强调大学对城市的功能,而忽略了城市对大学的哺育,弱化了两者有效互动的最大价值与实际意义。&&&&&&&&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来看,缺乏新意,不免落入窠臼。&&&&&&&&目前,对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中所呈现的内容与诠释的价值还比较单薄,系统性和深入性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值得继续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而以学科为视角,从微观领域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更是前人研究的空白,这也为本研究找到了一个创新的空间和一个让思维逐渐深入的平台。&&&&&&&&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1、理论基础1)政治论: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的哲学基础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代表了人类理性的最高成就,既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存在必然性,同时又与周围世界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大学要孜孜不段地追求客观真理,不断开掘和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与客观世界不断进行交流、协作,以科学和知识来改造客观世界。&&&&&&&&因此,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自身不断完善,并与外界不断适应的过程,发展与适应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贯穿了大学发展史。&&&&&&&&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了大学存在的两种哲学依据:“在20世纪,大学确立其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认识论观点倾向于以“闲逸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大学存在的目的,认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由此,“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研究机会,而在于‘富有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了知识”。&&&&&&&&认识论观点的代表人赫钦斯认为,大学存在的目的不仅是对知识探求的好奇,“任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何社会都应该有大学这样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到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但“如果不能避免大学的政治化,将会导致‘学术贬值’”。&&&&&&&&他把大学愿意承担外部社会机构付钱的任何任务看作是学术界弊端的根源。&&&&&&&&而政治论的观点则认为:“人民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处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深远影响。&&&&&&&&如果没有学院和大学,那么,理解我们复杂的社会问题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过去根据经验就可以解决的政府、企业、农业、劳动、原料、国际关系、教育、卫生等问题,现在则需要深奥的知识才能解决。&&&&&&&&而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和人才的最好场所就是高等学府。&&&&&&&&”①城市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大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聚集。&&&&&&&&现代城市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城市,就出现了对于社会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是经济社会活动开展的地域依托,是孕育文化的母体,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城市就被赋予了政治体、经济体、文化体等多元的功能,使城市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作为一个多元的综合体,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转型升级,经济的稳步增长、文化内涵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必定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而现代大学的出现对城市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意义,已经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城市发展过程中,汇聚了大批的社会精英,产生和吸引了众多的科学研究机构,不断产生各种新的文化成果和思想观念,推进城市发展,并通过对社会的辐射、渗透和影响而推动社会进步。&&&&&&&&在城市的这些变化中,大学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城市拥有了大学,就如同拥有了文化的源头活水。&&&&&&&&加之现代大学多学科的特点,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可见,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的哲学基础。&&&&&&&&2)学科分类理论英国学者比切尼(Becher)在吸纳Collins(1975)基于知识认识论和研究群体社会特征的学科分类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科的认知纬度和社会纬度的学科分类体系,这两个纬度既代表了学科的认识论方面,又代表了学术共同体(academiccommunity)或学术部落(academictribes)的社会特点。&&&&&&&&②从学科的认知纬度来看,比切尼把学科划分为硬学科与软学科、纯粹学科与应用学科。&&&&&&&&一般而言,硬学科具备完①王承绪主编.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5.②Becher,Tony&Trowler,PaulR.(2001)AcademicandTerritories,Buckingham:SRHEandOpenUniversityPress.pp35.zkq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善的理论结构,揭示了普遍规律,产生因果命题、集聚知识,依赖于测度;而软学科没有清晰的边界、没有专门的理论结构,它主要集中于定性问题、宽泛而不严密的问题。&&&&&&&&在硬学科研究领域,方法决定研究问题;在软学科领域,则是问题决定方法。&&&&&&&&纯粹知识基本上是自律的,而应用知识领域基本上都受到了外部影响。&&&&&&&&比切尼认为,认知纬度的分类是相互关联的。&&&&&&&&其次,从社会纬度来看,学科可以划分为聚合性领域(convergentfield)和分散性领域(divergentfield)、城市探究领域和边远地区探究领域(urbanorruralfieldsofinquiry)。&&&&&&&&①集中性领域维持合理的一致性标准和程序以及一个相对稳定的精英地位;而分散型领域则不具备这些特点,研究者要忍受一系列反常的智力活动。&&&&&&&&城市探究领域占有了知识疆界中很狭小的一部分,他们交流的方式很集中,人员数量充足,可以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问题可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而边远地区探究领域则拥有一个宽泛的知识疆域,由于研究人员数量有限,研究问题的解决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比切尼依据探究目标的特征、知识发展的属性、研究者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探究的过程、结论真理性的程度和验证的标准以及研究的结果等方面对不同知识领域的认识论特征进行了论述,并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学科分类模型。&&&&&&&&比切尼(TonyBeoher)的知识属性及其学科分类②学科群学科知识特征代表学科纯科学—“纯硬科学”累积性;原子性的(晶状或树状的);关注普遍性、数量和简单化;非个人的,不受主观价值观判断影响;知识证实和废弃的标准明确;现在和未来发表重大问题具有一致性;以发现或解释为目标物理学等人文学科和纯社会科学—“纯软科学”反复性;全面性的(有机体或河状的);关注特殊性、质量和复杂性;个人的,受主观价值判断的影响;知识证实和废弃的标准有争议;重大问题的发表缺乏一致性;以理解或说明为目标文学、历史或人类学等①Kekale,Jouni(1999)‘preferred’PatternsofAcademicLeadershipinDifferentDisciplinary(sub)Cultures,HigherEducation37:217-238.②Becher,Tony&Trowler,PaulR.(2001)AcademicandTerritories,Buckingham:SRHEandOpenUniversityPress.pp36.zkq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技术学科—“应用硬科学”目的性;重实效(凭借硬知识获得技能);关注物理环境的控制;运用启发式方法;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判断标准是目的性和实用性;以产品或技术为目标机械工程学、临床医学等应用社会科学—“应用软科学”实用性;有用性(通过软知识获得技能);关注(准)专业实践的强化;大量使用个案研究;以礼仪或程序为目标教育学、法学、行政管理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与知识生产密切相关。&&&&&&&&因此,知识类别的区分是学科分类体系形成的基本原因。&&&&&&&&“知识门类是知识领域内不同的机构,这种机构的性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型组织机构,而是文化领域里建构和使用的一套符号,这些符号规定了其成员活动的场所、规则与要求。&&&&&&&&”①通过追溯基于知识分类的学科分类历史,可以发现,基于知识性质与知识结构的学科分类都是围绕着知识自身而进行的,知识逻辑是学科形成与发展的本然逻辑。&&&&&&&&但是,比切尼的学科分类体系则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了人们对于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即尽管知识自身的分化和综合是对现有学科知识系统的重组和改造,是学科分化和综合的逻辑基础。&&&&&&&&但是,知识内在的演变逻辑并不是学科发展演变的惟一逻辑规则,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也是推动学科知识不断演变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学科知识具有社会建构的特征。&&&&&&&&所谓社会建构通常是隐喻事物或知识形成的社会性质,也可以说,是指事物或知识本身的社会可改变性(包括其过程和结果),它所蕴含的是这样的一个理念,即事物或知识的结构,内容和形式等是通过社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而得以形成为其自身的。&&&&&&&&②2、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法:历史是一面镜子,具有反映过去和透视未来的功能。&&&&&&&&通过追溯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历史脉络以及学科发展的历史梳理,可以归纳它们的成长逻辑,并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1)文献法:搜集与城市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含正规出版物和政府内部文件),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对本研究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作为研究的基础性材料。&&&&&&&&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大①[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著,姜智芹译.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2②贾莉莉.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30.zkq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学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和一般性结论,避免“瞎子摸象”的盲目性。&&&&&&&&3)实地调查法:通过到宜昌市相关单位和对本校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直观、具体、生动的第一手材料。&&&&&&&&4)访谈法:选择校领导、校文化部门进行访谈,从宏观层面了解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的现状。&&&&&&&&依据学科性质的不同,分别对相关学院领导进行访谈,从微观层面了解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结构、科研、社会服务是如何与城市文化进行互动的,并作出定性判断,为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理论支撑。&&&&&&&&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了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了解并掌握国内外近代和当代对文化、城市文化以及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研究进展与动态及其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和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归纳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先对宜昌的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状况和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的现状做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定性判断。&&&&&&&&针对三峡大学与宜昌市文化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两者互动的有效路径。&&&&&&&&四、研究内容及意义&&&&&&&&1、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绝大多数城市缺乏文化特色为切入点,以文化和互动为核心概念,以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为主线,运用政治论: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的哲学基础和学科分类理论,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支撑;其次,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为本研究建构研究视角和方法;再次,以历史为脉络梳理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然后,以学科为视角对探讨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以三峡大学和宜昌市为个案进行分析,探究两者的互动路径。&&&&&&&&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与价值本研究以如何利用大学与城市文化建设各自的优势形成互动发展等理论命题,从学科视角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对于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理论,深化学科分类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丰富城市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推进城市化发展机制都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2)实践意义与价值探究大学与城市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分析总结经验,有助于提高城市建设者和高校管理者对于文化特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为其如何将文化元素纳入到城市规划和高校建设提供借鉴的参考依据。&&&&&&&&同时,对于增强城市和大学的核心竞zkq万方数据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争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引导并促进大学的多元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此外,文化的繁荣作为一种“眼球经济”,必定能够增强城市和高校的外部吸引力,带动投资、就业、求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五、本研究的创新点&&&&&&&&1、本研究首先从历史角度梳理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具有学理上的创新。&&&&&&&&在现今大学与城市关系发展的探讨中,所缺少就是基于历史的细微思考及冷静的追根溯源。&&&&&&&&本研究从源头上探寻大学与城市的关系,进一步厘清大学与城市发展的历史渊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历史轨迹,更为全文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理论积淀。&&&&&&&&2、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以学科为视角探讨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使大而空、难以把握的研究命题落归实处,更“接地气”,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更加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