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对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历史与现实

在讨论中国的朝鲜政策选择之前我们先来简单想一个问题:

如果在朝鲜和韩国之间必须得罪一个,你会选择惹恼谁我想多数朋友会选择得罪韩国。原因不复杂得罪韓国的后果不严重,而且随时可以沟通和谈判

再接着问一个,如果在俄国和美国之间必须得罪一个你会选择惹恼谁?我想多数朋友会選择得罪美国原因也不复杂,得罪美国的后果也不会那么不严重毕竟中美之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沟通和谈判经验。

如果你同意以上答案的话再来看中国目前的政策选择,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

得罪不怕得罪的,得罪了也问题不大的然后和惹不起或者不好惹的国家谨慎相处,避免一不小心把关系搞砸了就会大祸临头

在目前中国的官方媒体和官方学者的发言中,基本上美国、日本被当成最大的敌人鈈是天天搞阴谋破坏就是在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而韩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国甚至台湾地区领导人或者香港嘚部分人士,都是应该被“修理”的对象所以,在环球或日报上提到上述国家和地区,都是高声宣称要让人家付出代价或者采取制裁措施的

但是提到俄罗斯,一水儿的正能量影响“团结”的话能不说就不说、能不提就不提。

反过来如果普京说了什么有利于中国的話,中国的媒体上几乎可以用“欢呼”来形容很多情况下,俄罗斯并没有做什么、或者说什么中国主流媒体都会积极渲染是“中俄联掱“或者”普京出手“……

即便是说到朝鲜,也只是要求回到谈判桌上来要求“半岛双方”保持克制,避免生战生乱

凡说到反对朝鲜進行核试验,一定要说目标是“朝鲜半岛无核化“而不是要求朝鲜弃核

直白地说,中国目前的政策选择或者爱憎喜恶虽然有着过去的曆史和政治渊源,但也非常的功利

上述种种,如果中国不是一个地区大国不是一个志存远大、放眼世界的崛起大国,不是一个想要和當今世界霸主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国家恐怕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

很多网友不是经常说国家之间除了利益还是利益吗。

但是中国不是一个想当世界大国,或者至少是成为地区大国的存在吗大国,必须得有大国的追求啊!

那么作为一个大国,除了利益之外还应该有什么追求吗?当然应该有

首先,你应该是周边地区秩序的制定者或者主持者掌控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局势。正如濠哥此前经常说的周边都搞不定,如何搞定世界
其次,大国应该有追随者没有马仔,能叫大哥吗
第三,周边事务的解决基本上要由這个大国决定或者参与。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也会主动与大国协调并考虑大国的态度。

简单地说大国是绝對不能被边缘化的,也是不可能被边缘化的

在周边各方眼中的中国定位

在昨天的预告中,濠哥说在朝鲜半岛的这一轮博弈中,为何曾經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被各方边缘化因此本文将解读“在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上,中国的面孔为何如此模糊“

有网友留言说,“这句話本身就是个笑话没有中国的参与,哪个国家有能力解决朝鲜核问题既使中国参与不一定能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但没有中国嘚参与肯定解决不了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中国不是谁想边缘化就可以边缘得了的。”

这位网友的留言何尝不是濠哥的期望呢是啊,Φ国如此之大怎么可能被边缘化呢?

那么事实如何呢可以看两点:

一是周边国家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是不是会考虑中国的态度和立場如果考虑,中国就没有被边缘化;不考虑就是被边缘化。
二是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是解决问题的一方,还是被当成有问题的一方甚至是制造问题的一方?如果是解决问题的一方你就是老大;如果你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让问题更复杂你就不可能是老大。极端情況下周边国家就得寻找真正的老大,来解决你的问题了

如果用上述两个标准来衡量中国是不是被边缘化,可能结果不是那么让人开心

比如曾经有一个段子,朝鲜领导人打来了电话说要就进行核试验征求中方的意见,然后电话里就开始读妙了朝鲜的人造地震发生了。

再比如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中国几乎把狠话说光了,人家还是决定要部署

反过来在朝鲜发展核武的问题上,恐怕不少国家都昰要求中国如何如何的

在周边地区的视野中,中国的形象如何不难猜测。

中国朝核政策的成效评估

当然站在官方的立场上,中国的態度很明确朝鲜核问题的由来和症结不在中国。在谁那当然是美国。难道还能是朝鲜

9月27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會上表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朝鲜半岛近邻,中方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维护国际核不扩散的大局出发一直同各方一道為推动半岛核问题的妥善解决作出努力。中方将坚持这一立场也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

中国的立场是什么综合中国领导人和外事部门嘚多次反复表态,可以归纳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和无核化不生战、不生乱,朝鲜问题各方尽快回到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来

1.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六方会谈机制早就停摆多年,口头上有实际上没有;
2.朝鲜半岛已经有核化,去核几乎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去核的匼作机制;
3.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现实是半岛局势很紧张,一点儿都不稳定
4.中国总是强调朝核是美国的问题,泹是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影响中国的安全、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

如果美国人能够认识到朝核真的是美国的问题,那么着急的应该是媄国,向美国强硬施压的应该是中国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美国长期采取对朝鲜忍耐政策且不断地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配合联合国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

或者,朝核是谁的问题我们且不去讨论个子丑寅卯来关键问题是,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几乎没有一条能够兑现还努力个什么劲呢?

再进一步如果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几乎每一条都不可能达成,那么我们抱着这一套政策是要对付谁呢

在朝鲜半岛,Φ国有血的教训也有血的代价,还有让人欲哭无泪的结局

这一点,深深的恐惧在中国人的心里

所以,理解中国的半岛政策必须先來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在朝鲜半岛担心什么?

如果不知道如何获得至少不要轻易失去。

所谓“不知道如何获得“是说中国已经无法掌控朝鲜,这是现实掌控朝鲜,已经不能成为中国的努力目标

所谓“至少不要轻易失去“是说,中国别被朝鲜领导人当成敌人如果朝鮮是祸水,至少别把祸水倒向中国

中国不仅有朝鲜战争的教训,还有中苏交恶的教训相同的体制或意识形态,并没有带来相互的认同戓友谊签订过的友好盟约也没有什么大用,友谊的小船照样说翻就翻而且后果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敌人更可怕。

这就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個问题在朝鲜半岛,中国宁可得罪韩国也不愿意得罪朝鲜。

所以目前,貌似中国已经被朝鲜领导人绑架了

这是中国之所以被动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中国历来宣称朝鲜是美国的问题,而美国又是当今中国崛起的最大敌人如果中国主动解决朝鲜问题,不是在帮助美国人取得胜利吗不是所谓“亲者痛仇者快“吗?当然不能

目前的中国就陷在上述困局中,进退失据左右被动。

目前的最大可能昰消极等待

在朝鲜上月进行了新一轮核试验之后国际社会正在讨论对朝鲜实施进一步的制裁,美国官方已经在与中国接触要求中国参與制裁,还公布了一些中国企业违犯联合国制裁决定向朝鲜提供帮助的证据

有人就说,中国不会屈服美国甘当扼杀朝鲜的“刽子手“

對此只能呵呵。谁告诉你“敌人的敌人”就一定是朋友一个不受中国控制的朝鲜,是不是中国的朋友不是中国说了算的。

俄罗斯媒体朂近报道了俄罗斯远东研究所专家拉林的观点他说,中国执行的是一种微妙的外交一方面,它根本不愿看到朝鲜导弹核潜力的增强尤其是考虑到平壤当局的冒险政策。从政治角度看这会引发难以预测的毁灭性后果。中国是想让平壤冷静另一方面,美国的计划旨在讓朝鲜成为美国的俘虏或者朝鲜出现动乱、骚乱、动荡,最终还是让美国占据这个空间这将发生在同中国交界的地方。也不排除会有夶量朝鲜难民涌向中国所有这些当然中国都不愿看到。

但是中国面前面临来自美日韩一侧的战略调整压力

9月28日,美国国务院制裁政策協调员丹尼尔·弗里德在国会听证会上称,华盛顿不排除对与朝鲜合作的中国企业实施新制裁的可能性。中国银行与企业应被告知与朝鲜进行商业来往所存在的“风险”

分析认为,美中新一轮对抗可能使解决朝鲜核导问题更加困难

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地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包括中国主动向朝鲜洪水受灾者提供无偿帮助。

但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核开发与导弹政策激进而又急切。一年内實施了两轮核试验和多次导弹发射试验的做派比起其先辈有过之而无不及

朝鲜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中方也早已明白。

朝鲜在第五轮核試验之后不久就宣布成功实施了大功率火箭发动机试验,这种迫切之情或预示着将有新一轮的发射朝鲜急于达到拥有核武器的目标,並证明其具有打击美国的实力最终的期待,并不是真的要与美国展开一场核战争而是要与美国进行谈判,要求与美方就承认其核能力、和平机制、军事安保问题展开谈判最终保障朝鲜政权的安全。

朝鲜领导人想要的这种安全中国提供不了。但是得罪朝鲜领导人的事中国也不会做。

因此在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上,中国大概率会继续背着黑锅消极等待无论如何,朝鲜“兄弟”也不能倒在中国人掱上

于是,等待变盘的时刻等待变局的发生。

热心网友提供的各种优选方案都不会摆上领导人的桌子。

我们能做的就是祈祷和期待平安!


原标题:朝鲜半岛观察|傅莹: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 【走出去智库】

5月1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谈话称,目前半岛局势是50年来最严重的朝鲜將继续坚持拥有核武力政策,这样美国才不能把它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为无所顾忌地用在朝鲜身上

自2009年以来,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呈現“制裁-试验-再制裁-再试验”恶性螺旋式升级态势直至目前呈现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对于过去50多年来的朝鲜半岛局势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姠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的傅莹有很深入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走出去智库(cggthinktank)今日转发傅莹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撰写的近两万字长文为中国企业提供參考。该文详细回顾了朝鲜核问题的由来、演进路径朝鲜和美国在此问题上的互动过程,中国促成六方会谈的不懈努力以及未来解决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可行性选择。

半岛局势牵扯到的国家越来越多特朗普最近在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话时,竟然也谈到朝鲜问題走出去智库(cggthinktank)认为, 中国应当发挥更大作用努力促使当前紧张局势慢慢降温,为未来主导和平谈判争取主动权对于中国企业而訁,详细了解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由来准确把握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方向,对于在东亚、东南亚乃至美国开展投资也至关重要

1、Φ国不掌握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钥匙,在说服朝方停止核项目上也缺乏关键筹码;而被朝鲜视为安全威胁来源的美国对朝方安全訴求这个解决核问题的关键条件不愿予以考虑。

2、冷战初期面对巨大的外部生存威胁,朝鲜选择主要依靠苏联获得安全、经济和能源的保障和支持并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有限的核研究。但苏联无意帮助朝鲜进行核武器的研发在向朝传授核物理知识时并没有提供铀浓缩囷钚生产技术。

3、苏联/俄罗斯和中国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主动顺应潮流改善和发展了与韩国的关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半岛停战直接当事方之一的美国,没有采取明显的对应措施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它的盟国日本也没有,从而错过了“交叉承认”“恢复外交关系”的良机

4、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间,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6次不定期核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1993年3月美韩恢复曾于1992年暫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而此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要对朝鲜进行“特别核查”。面对双重压力朝鲜宣布退出NPT,这导致第一佽朝核危机的爆发

5、自1993年6月起,朝美双方分别在纽约和日内瓦进行了三轮高级别会谈双方最终签署《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同意放弃石墨反应堆美国提供融资和重油援助。整个谈判过程中国及其它国家都没有参与。

6、美国对朝鲜的政策一直把“弃核”和“政权崩溃”搅合到一起考虑以致于常常混淆了哪个是主要目标。 而平壤很难理解这些变化因此他们认定美国从一开始就不是認真的。

7、鲍威尔访华后中方于2003年春派特使访朝,虽不乏困难但访问基本上是成功的,朝方同意尝试三方会谈但朝鲜的根本立场并沒有改变,还是希望与美方直接谈理由是核问题由美国对朝安全威胁引起,要解决也必须是朝美直接达成协议中方把朝鲜的要求和意見转达给了美方,而美方则坚持不能再与朝鲜单独谈

8、回顾奥巴马政府两任的八年,美国总是将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和朝鲜内部问题放到一起考虑 确实,媒体关于朝鲜政权“残暴性”的说法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的不安奥巴马采取的是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其内涵僦是无论朝鲜怎样显示姿态,美国就是不对朝鲜的安全关切做任何实质性回应

9、未来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有三种选项,一是继续核試、制裁、再核试、再制裁的恶性循环二是朝鲜政权垮台,三是通过谈判缓和朝核危机直至彻底解决。现实的选项是和平谈判解决危機这也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文/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亞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随着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升温國际社会上不断有人在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在管住朝鲜上负起更大责任?

中国是自2003年起应美方要求斡旋半岛核问题并且主持多边谈判的。作为發展中国家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朝核这个涉及地区安全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坚决反对核扩散。

自从承担起斡旋责任以来中方明确要求朝鲜停止核研发,也督促其他各方尤其是美方,关注和解决朝鲜提出的合理安全关切然而,美国与朝鲜之间深刻的互鈈信任使得多年来谈判达成的协议总是得不到落实中方坚持不懈地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努力斡旋并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参加了對朝鲜核导活动的制裁但是,中国在督促美国和朝鲜承担起应尽责任的问题上缺乏强制力

中国不掌握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钥匙,在说服朝方停止核项目上也缺乏关键筹码;而被朝鲜视为安全威胁来源的美国对朝方安全诉求这个解决核问题的关键条件不愿予以考慮。美朝双方的意图南辕北辙致使朝鲜半岛核问题陷入困境。朝方伺机推动核导发展进程2005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和难以计数的導弹试射。与此同时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制裁也层层加码,美韩针对朝鲜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不断升级半岛对抗和对立的气氛日趋紧张,和平谈判迟迟无法重启目前的局势相当危险。

在国际舞台上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享有国际法赋予的主权权利强國通常拥有比较大的主动权,同时也必须承受自己言行所引发的结果小国或弱国会对强国的压力做出反制性应对,同样也会付出代价國际形势就是在国与国之间对具体问题的处置和应对所引发的波澜涌动,国家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折冲甚至导致局势走向与预期不同的方向。因此中国方面认为通过和谈解决核问题是一个“帕累托最优选择”。虽然不能满足当事各方的最高诉求但却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然这也需要各方都承担责任都做出应有的妥协。目前和谈未能取得成效恰是由于已达成的協议得不到全面执行,并由此导致谈判的中止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为了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支歭通过对话妥善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半岛南北双方间只有一线之隔,又都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朝鲜的边界线有1300公里的,如果半島双方发生武装冲突必然危及地区和平,导致大量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并且使事态滑向难以掌控的方向。过去几十年在世界许多地区發生的轻率动武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

本文试图梳理近年来朝核谈判的经纬,包括从三方会谈到六方会谈再到会谈破裂的历程所讲述的倳情有些是笔者亲身经历的。本着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面目的态度笔者希望帮助人们了解:事情何以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和谈成功的机會何以被一再错过?但愿这些回望可以为将来更明智的选择提供借鉴。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打开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锈锁”,还是要找到那把钥匙

《美朝框架协议》与第一次朝核危机

说到中国在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中扮演的角色,2003年是一个分水岭关于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国际多边解决机制在这一年诞生,中国作为多边谈判的重要斡旋者被卷了进来。在此之前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一直是甴朝美两家在谈。事情要从2003年2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说起当时笔者作为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加了接待。 鲍威尔来中国有两个重要嘚背景:一是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二是海湾地区局势日益紧张美国对伊拉克军事行动已箭茬弦上,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为避免陷入中东和东亚两线压力的困境派鲍威尔到中国游说。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錦涛会见了鲍威尔一行。鲍威尔提出希望中国出面斡旋朝鲜核问题并表示美方无法再相信朝鲜,但是愿意采取多边方式寻找解决办法建议由中国邀请美国和朝鲜派代表来北京“谈一谈”。

鲍威尔访华是因第二次朝核危机而起而危机之所以在此时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朝框架协议》没有得到执行导致双方关系破裂。时至2003年美国并未在指定时间用两座1000兆瓦轻水反应堆替换朝鲜的石墨核反应堆和其他相关设施,而朝鲜也没有完全履行协议其背景则是朝鲜半岛局势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风起云涌和相关国家关系的演变。正如《美朝框架协议》这一名字所体现的美国和朝鲜是这段历史的主角。

考察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根源需要追溯到对朝鲜战争的战后处置。這场战争从法律意义上讲至今没有正式结束。

1953年7月27日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为一方,以联合国军总司令为叧一方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但是那只是一纸停战协定而非和平条约,也就是說相关国家虽然休战了,但仍处于战争状态 这是朝鲜半岛局势长期以来稳定不下来的重要根源之一。

停战协定签署之后以北纬38度线為军事分界线,朝鲜半岛一南一北继续处于分裂状态南方即大韩民国,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扶持北方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囷国,其背后则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半岛成为全球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前沿。在美苏对峙相对处于均衡的情况下朝鲜半島在相当长时间内基本上是平静的。

战后朝鲜半岛军力部署基本上是南方占优美国在韩国保留了驻军,并于1957年起在韩部署了包括战术核武器在内的一系列进攻性武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美苏核裁军倡议的实施美国全部撤出在半岛的核武器,改由美军在美国本土和太平洋总部辖区的核力量承担对韩国的核保护义务

冷战初期,面对巨大的外部生存威胁朝鲜选择主要依靠苏联获得安全、经济和能源的保障和支持,并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有限的核研究1959年,朝鲜建立了以和平利用核能为目的的宁边原子能研究所;1965年朝鲜拥有了自己第一个2兆瓦的小型轻水反应堆此后苏联专家便回国了。需要提到的是当时的苏联无意帮助朝鲜进行核武器的研发,在向朝传授核物理知识时并沒有提供铀浓缩和钚生产技术

上世纪80年代,朝鲜开始建造一座5兆瓦电功率的天然铀石墨气冷堆反应堆建成后可以年产6公斤武器级钚。從这时起美国开始注意到朝鲜发展核能力的意图, 并在1985年通过向苏联施压敦促朝鲜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作为交换苏联与朝鲜签署了经济、科学与技术协定,承诺提供新的轻水反应堆但后来苏联并没有履行该协议,而朝鲜在加入NPT之后也没有按条约履行过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的“义务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苏联的衰落和解体以及冷战的终结彻底打破了半岛的均势朝鲜陷入极度的无依靠囷不安全感,国家面临一种“系统性困局” 经济上,朝鲜失去了来自苏联的援助和支持工农业生产一落千丈。而韩国经济则在上世纪70姩代起飞并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1991年9月17日第46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朝鲜和韩国同时加入联合国的决议。1991年《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到期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没有声明自动续约(进而在1994年宣布废止该条约)。1991年10月5日金日成主席访华与中国领导人讨论了苏联垮台后的国際形势和对策。邓小平在会见时表示中国此阶段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是观察,少露锋芒沉着应对” 。 “韬光养晦”成为中国外交嘚指导思想当时中国早已脱离苏联阵营,冷战结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要扛起领导社会主义阵营的大旗

接踵而至的是1992年8月中韩建交,当時中韩两国各方面的民间交往已经在快速扩展建立外交关系势在必行。而朝鲜显然对此感到不满和失望也更加孤立。此后中朝高层互訪几近中断直到1999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访华方得以恢复。

时至今日人们也许仍不能对当时朝鲜深重的危机感有足够的了解。需要认识到的是上世纪90代年初的一系列变故深深刺激朝鲜决定“走自己的路”, 这包括在安全问题上的“核选择”在这┅系列变故中,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则是:苏联/俄罗斯和中国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主动顺应潮流改善和发展了与韩国的关系。形成鲜奣对比的是作为半岛停战直接当事方之一的美国,没有采取明显的对应措施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它的盟国日本也没有,从而错过了“交叉承认”“恢复外交关系”的良机

1990年前后,美国根据卫星图片认为朝鲜正在秘密研制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要求依据《核不扩散条约》(NPT)对朝鲜进行核查。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间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6次不定期核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1993年3月美韩恢复曾於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而此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要对朝鲜进行“特别核查”面对双重压力,朝鲜宣布退出NPT这导致苐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 。当年4月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而朝鲜则认为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夲质是朝鲜同美国之间的问题,而非朝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间的问题因此只能由朝鲜和美国通过协商解决。

199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上台后,由于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判断自身面临的最现实和直接的安全威胁是日益增长的核武器与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朝鲜核问题成为克林顿政府在亚洲面对的首要课题,美国开始重新审视朝鲜半岛局势

在美国,施壓和强硬立场一度占据主导地位1994年6月16日,美参议院通过决议敦促克林顿采取行动让美军做好“威慑,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击退朝鲜袭击”的准备但经过评估,美认识到对朝采取军事行动会引发朝军对韩国的攻击造成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就在美商讨和评估军事方案之際美国前总统卡特赴平壤访问,并面见了当时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并传回了朝方愿就核问题与美国谈判的信息,这促使克林顿政府改变态度选择了谈判的路径。

自1993年6月起朝美双方分别在纽约和日内瓦进行了三轮高级别会谈,双方最终签署《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嘚框架协议》(以下称美朝框架协议)其主要内容包括 :朝鲜同意放弃处在建设过程中的两座石墨反应堆。作为补偿美国将组织和领导一个國际财团,以融资方式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向朝鲜提供价值40 亿美元、总发电能力为1000 兆瓦的两台轻水反应堆为解决反应堆替换过程中的能源问题,美国将每年向朝鲜提供50 万吨重油在上述整个过程中,主要是朝美直接谈判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并未参与。

《美朝框架协議》签署后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了下来,但是协议的落实工作进展缓慢美国牵头成立了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KEDO),从国际上募集了一些资金开始向朝鲜运送重油以帮助朝鲜弥补能源短缺造成的困难,宁边反应堆中8000根废燃料棒则被取出封存然而美、日、韩帮助朝鲜拆卸石墨减速反应堆并为其建设轻水堆的工作却一拖再拖,没有落

可以看到,克林顿在第一任期内成功化解了第一次朝核危机在第二任期,他试图通过与朝鲜加强接触来彻底解决核问题1999年10月,美国官方发布了《美国对朝政策评估:成果与建议》指出要“采用全面、综合的方式应对朝鲜核武及弹道导弹项目,以双边谈判为核心手段辅以与日本和韩国的三边协调”。但是在对具体承诺推进的过程中双方却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意愿和行动力,框架协议中的大部分内容未能及时得到落实

到了克林顿执政的后期,朝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一度打開了一条缝隙 2000年10月9日,朝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作为金正日特使访问美国10月23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对朝鲜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历史性访问并与金正日会面。奥尔布赖特访朝期间向朝鲜领导人转达了克林顿总统对改善美朝关系的设想,与朝方就朝鲜核導问题以及将朝从“支恐名单”中删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互设联络处和将联络处升格为外交代表处问题进行协商,也探讨了安排克林頓访朝的可能性

奥尔布赖特回国后,美方甚至把安排克林顿访朝、进而促成金正日访美提上了日程但由于美国当时已进入总统换届周期,跛脚状态中的克林顿政府没有时间和精力实现这个愿景了据奥尔布赖特回忆,就在离开白宫前一天克林顿还向她表示,自己应该詓平壤而不是留在华盛顿为巴以问题做最后的斡旋

多年后笔者与奥尔布赖特就此交换过意见说到那时也许是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題题的重要机遇,可惜错过了

从第二次朝核危机到六方会谈

克林顿政府曾希望新一届美国政府能够沿着自己任上开创的涉朝问题“新局媔”走下去。然而在2000年大选中胜出的共和党新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小布什)被新保守主义分子包围着,他在竞选期间就不断批评《美朝框架协议》更把矛头指向朝鲜政府,抨击对朝接触政策反而帮助这个政权避免了崩溃显然,美国对朝鲜的政策一直把“弃核”和“政权崩溃”搅合到一起考虑以致于常常混淆了哪个是主要目标。 而平壤很难理解这些变化因此他们认定美国从一开始就不是认真的

小布什总统上任伊始就重审对朝政策推翻了克林顿政府改善关系的政策。八个月后2001年9月,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宣布發动“反恐战争”。值得一提的是“911事件”后,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在第一时间表态说这是“令人惋惜和悲剧性的事件”,强调“作为聯合国的成员朝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对其的支持,这一立场不会改变” 朝鲜的这个表态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对美强硬姿态,但尛布什政府对此没有给予理睬在200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小布什总统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2002年10月,美国情报部门宣称发现了朝鲜的秘密核计划并掌握了朝鲜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技术和设备采购的证据,将朝鲜与巴基斯坦秘密核交易的证据一并曝光小布什政府东亚及呔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紧急赴朝,在与朝副外相姜锡柱的会谈中,他当面拿出朝鲜进口用于铀浓缩离心机的“证据”,而姜毫鈈掩饰亲口承认这一切都属实

这件事引发美国朝野震惊看起来,朝鲜在声称放弃研制以钚为原材料的核武器的同时又在“明修栈噵、暗度陈仓”,偷偷研发以铀为原材料的核武器小布什政府认为朝鲜背弃了《美朝框架协议》,由此宣布终结双边谈判而在朝鲜看來,美国方面也没有履行框架协议中的全部承诺这次关系的破裂直接触发了第二次朝核危机。

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开始拉盟国一道在東海、黄海至印度洋一线实施“防扩散安全倡议”(PSI)。2002年12月在美国授意下,西班牙海军在也门外海拦截了载有“飞毛腿”导弹的朝鲜货船“小山号”后来,在得到也门政府作出仅供本国使用且下不为例保证的基础上放行是为“小山号事件”。

当年11月14日美国主导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KEDO)决定停止向朝鲜运送重油。朝方则认为美国中止供油属于违约并于12月12日宣布,将重启根据《美朝框架协议》冻结的核計划2003年1月10日,朝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核武器。同时中国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分歧。既然《美朝框架协议》执行不下去了而美国又希望中方能够絀面斡旋,帮助解决问题并派国务卿鲍威尔到北京来游说,经过慎重研究并考虑到促朝弃核也符合中方利益,中国政府决定接受美方嘚请求初步考虑邀请朝美双方来中国进行三方会谈。 鲍威尔访华后中方于2003年春派特使访朝,虽不乏困难但访问基本上是成功的,朝方同意尝试三方会谈但朝鲜的根本立场并没有改变,还是希望与美方直接谈理由是核问题由美国对朝安全威胁引起,要解决也必须是朝美直接达成协议中方把朝鲜的要求和意见转达给了美方,而美方则坚持不能再与朝鲜单独谈任何会谈必须在有中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荇。朝美双方的要求是完全拧着的中方抓住“谈”这个基本共识,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居中斡旋终于双方都同意派代表到中国来谈一谈,美方与朝方可以在三方框架内接触

中国外交部于4月22日发表了公开信息,表示:“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这也是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基于上述共识将邀请朝鲜和美国派代表团来中国进行会谈。”中方通过积极介入把各方拉回到叻谈判桌前。从2003年4月到2007年10月举行了一轮中、美、朝三方会谈和六轮有韩国、日本、俄罗斯加入的六方会谈。过程充满曲折但对话使得朝核态势基本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六方会谈中所形成的三份文件--2005年的《9·19共同声明》、2007年的《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为通过对话談判和平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打下重要的政治基础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协议在达成后却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变故往往得不到执荇会谈常常陷入破裂,局势一再地卷入螺旋上升的紧张状况

2003年4月23至25日,中朝美三方会谈在北京举行笔者作为当时的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与朝鲜外务省美国局副局长李根和美国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凯利分别率团与会但是会谈还未正式开始便戏剧性地遭遇僵局。 小布什总统有令在先禁止美国代表团成员同朝方单独进行任何形式的会面,而朝方则希望能与美方单独谈三方会谈的前一天晚仩是中方主办的宴会,美朝代表都出席了席间,朝方谈判代表李根借敬酒的机会与凯利单独说话直接告诉美方,朝鲜已经对乏燃料棒進行了后处理凯利随后把李根对他讲的话转述给笔者,生气地说他需要请示华盛顿如何应对。第二天早上美方代表团声称不能与朝進行任何直接接触了,只能三方一起谈 朝方代表团则因此而拒绝出席三方会谈。经过中方居中反复劝说朝方放弃了退出会谈的打算,泹是三方会谈实际上也只是中方分别与朝方和美方

这次三方会谈的尝试虽然艰难且不令人完全满意,但朝美两国回到谈判桌前让国際社会看到了外交对话的可能性,紧张气氛开始降温朝方提交了一份以放弃核开发和导弹试验换取美日韩经济援助和体制保证的“一揽孓计划”,这个方案体现了朝鲜的基本立场和思路实际上成为以后几轮会谈朝方方案的基础。

三方会谈吸引了韩国和日本的强烈关注國际社会对会谈也更加关注。美要求扩大多边会谈让韩日加入进来,对此中方没有感到困难同时认为也应该让俄罗斯加入。面对各方釋放的信号中国继续发挥作用,进行了大量静悄悄的外交斡旋活动穿梭访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围绕核问题,朝鲜的态度是一以贯の的即:朝鲜面对美国敌视政策,需要发展核武器来保障自身安全朝鲜对美方已经无法信任。 而中方表示坚决反对朝鲜走拥核的道路泹是可以理解朝鲜安全关切,支持多边谈判寻求和平解决办法而且愿意承担沟通协调并主办更多会谈的责任。

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成为朝鲜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援助国,朝方需要维系两国合作关系认识到应尊重中国这个友好邻国的意见,对中方的和谈建议难以回绝而媄国方面的态度则是非常强硬,小布什政府的立场是:保留军事解决的选项如何选择要看朝鲜参加谈判的表现。中方向美方转达了朝鲜的意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清晰的立场:中国坚决反对任何采用军事手段的企图,但是可以支持通过和平谈判找到解决核问题的妥协方

由此可见,无论是美方还是朝方各自都有两手打算 :美方是可以谈,不行就打;朝方是要么谈出一个结果要么拥核自保。而中方采取的策略昰全力推动谈判同时坚决打掉双方另外的企图。

笔者记得在一次访问华盛顿的过程中美方一再表示:“可以谈,但是军事解决的手段也茬桌子上” (We can talk, but the military option is also on the table。)中方不同意强调如果美方坚持保留军事解决的选项,朝方就要坚持保留拥核的选项了后来,美方对措辞做了调整表礻“军事解决的手段还没有离开桌子”。(The military option is not off the table)这个说法和前面的提法相比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对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但美方很坚歭说这是总统的意思。笔者曾经开玩笑地问美方同事如果“没有离开桌子”,又不在桌子上面会是在哪里? 他说,你可以发挥想象力而当笔者把这个话转述给李根时,对方瞪大了眼睛问我:“那是在哪里?

2003年7月与朝鲜打过多年交道的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作为特使前后訪问朝鲜和美国,劝说双方重启对话在朝鲜,戴秉国一行在与朝方同行长时间会谈之后受到金正日的接见。会见结束时金正日说:“既然中国同志说可以再谈,那我们就再试一试吧

这一轮斡旋的结果是,美方同意派代表团尽快到北京来谈在形式上,美方希望能让韓日都加入进来也不反对中方建议的让俄罗斯参加。如果朝鲜希望三方谈美方同意再进行一次三方会谈,但坚持必须紧接着就进入六方会谈中方把美方的意见转达给了朝鲜,朝方的回应很痛快说,只要美方同意与朝方直接接触其他要求都可以同意,也不妨就直接進入六方会谈

鉴于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敏感性和朝美对立的严重性,六方会谈会场的设计和布置都成为困难的政治问题由于六个國家关系微妙,无法安排在长条桌子对面我们把桌子围成一个六边形,这样每个代表团都可以坐在桌子的一边 会谈确定在钓鱼台国宾館宽敞的芳菲苑进行。

更难的是如何安排朝美对话朝方高度重视与美方的双边接触,要求必须在独立的空间与美方谈;而美方则坚持不能茬单独的房间谈美朝接触时须与其他代表团“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想出办法在芳菲苑大厅的角落用屏风、绿植和沙发隔出几个独竝的喝茶空间,用于会间休息其中一个专门保留给朝美代表团对话用。

我们分别邀请了朝鲜和美国驻北京的大使馆官员来考察他们都認可了,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其实后来美朝对话越来越重要和深入,他们主动要求转入了“单独的房间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第一轮六方会谈茬北京召开 由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主持开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任中方代表团团长参加第一轮六方会谈的各国代表团团长昰: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朝鲜副外相金永日、俄罗斯副外长亚历山大·洛修科夫、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李秀赫、日本外務省亚洲和大洋洲局局长薮中三十二。

朝方仍坚持一揽子解决核问题提出的方案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都要求美国“同时行动”

當年一则来自利比亚的声明引人注意。那年12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宣布“彻底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全盘交出了手中的核研发成果。美国随即解除对利制裁摘掉了利“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帽子,并建立了外交关系一时间,利比亚荿了西方国家眼中消除核生化武器和远程导弹的“模范生” 也许美国曾试图以此为例打动朝鲜,但八年后利比亚局势的剧烈变化及其后果对朝鲜在核问题上的态度产生了反向的影

2004年2月25日至28日,第二轮六方会谈在北京继续举行会谈焦点在于解决核问题的目标和第一阶段措施。会谈中美坚持朝应同利比亚一样,先放弃核计划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中、俄、韩三国则倾向“乌克兰模式”强调若朝主动弃核,应尊重其主权并给予安全保障

本轮会谈通过了六方会谈启动以来发表的第一份书面文件--《主席声明》。 声明强调:各方表示致仂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各方表示愿意和平共存,并同意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解决核问题及其他关切

同年6月23ㄖ至26日,第三轮六方会谈召开朝方仍坚持“冻结换补偿”,但首次表示冻结是为了最终弃核美方也展现一定的灵活性,提出了五阶段嘚弃核方案第三轮会谈虽然没有实质性协议,但是最终达成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原则解决为什么会囿朝核问题题的重要共识。这是中方在开启六方会谈以来就反复强调的要求美朝相互同时迈出步伐。

第四轮六方会谈与第三轮间隔了13个朤之久导致会谈中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小布什政府在连选连任前后对朝态度更趋强硬多次将朝鲜领导人称为“暴君”,将朝鲜称为“暴政前哨” 另一个原因是,韩国在2004年9月初承认曾秘密提炼武器级钚和浓缩铀材料这引起朝方强烈不满。2005年2月10日朝鲜宣布已经制造絀核武器,并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美国则在6月底首次对朝实施金融制裁。

中国并未放弃斡旋13个月后朝鲜同意重返六方会谈。第四輪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和第二阶段会议分别于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和9月13日至9月19日在北京举行这轮六方会谈最大的成果是在9月19日达成了《第四輪六方会谈共同声明》(以下称《9·19共同声明》)。这是一份成功地凝聚了各方共识的重要文件其意义在于:朝鲜首次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计划,韩国也明确表态不发展核武器;美国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提供轻水堆;美、日首次正式承诺将采取步骤实现与朝鲜关系正常囮;首次谈到朝鲜半岛和平机制问题和东北亚安全问题

这是六方会谈以来达成的第一份共同声明,作为解决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路线圖《9·19共同声明》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但曙光却又很快被美国对朝鲜金融制裁的乌云所遮蔽

2005年9月23日,几乎就在六方会谈进行的同時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根据情报机构提供的信息公开指责澳门汇业银行替朝鲜在该行开设的多个账户“洗钱”“流通伪鈔”,所获资金用于“支持恐怖主义”此前的9月9日,美国已提出冻结朝在澳门汇业银行的2500万美元资金10月21日,美又宣布将8家朝鲜企业列叺黑名单冻结其在美资产。汇业案虽然表面上看与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没有直接关联但对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解决进程产生了偅大影响。

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时朝鲜代表团如仍如期而至。但在第一阶段会议之后美国于12月开始对朝實施金融制裁。面对美国不断加大的制裁力度朝鲜公开声称,若美不肯取消经济制裁将不再重返六方会谈。而美国没有松手2006年4月美國财政部进一步加大了对朝鲜的制裁力度。

由此开始今天已被人们熟悉的围绕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制裁-试验-再制裁-再试验”的恶性循环开始了。 美国不断升级的制裁没能阻止朝鲜升级武器试验的步伐2006年7月5日,朝鲜向日本海试射7枚导弹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哋下核试验

同年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了美国提出的1718号决议决议要求:所有联合国成员对朝鲜实施与核武器及技术、大型武器和奢侈商品有关的禁运;要求朝鲜不再进行核试验,暂停与弹道导弹有关的所有活动

2006年10月,中方与六方会谈其他成员展开了新一轮密集磋商和协调终于在11月1日,朝鲜宣布重返六方会谈同期,美国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在参众两院同时占据多数,力主对外逞强和军倳冒险的“新保守主义”在美国退潮对朝强硬势力在小布什政府中的影响也随之下降。

2006年12月18日至22日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召开。2007年2月8日至13日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继续进行,会谈的最大成果是通过了共同文件《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以下称《2·13囲同文件》)《2·13共同文件》主要包括一系列平行行动,包括朝方以最终废弃为目标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以及申报和最终放弃全部核項目。朝美将开始双边谈判美将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的程序。其中朝鲜同意申报所有核计划是一个很大进步。

《2·13共同文件》簽署后半岛局势出现了一定程度好转,朝韩部长级对话恢复2007年3月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赴朝商讨关闭和封存宁边核设施嘚具体细节。同日朝鲜副外相金桂冠访美,这是凯利2002年10月访朝后朝鲜对美国的一次“破冰之旅”,也是朝美第一次就关系正常化问题開展谈判

与此同时,对朝制裁日益成为阻碍《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履行的障碍朝鲜坚持将取消制裁作为关闭宁边核设施的┅个先决条件,但美方却不能同意

2007年3月,在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于北京召开之际美方宣布汇业银行涉朝资金将被转账到中国銀行,朝鲜承诺将这笔资金用于人道主义和教育中间的一个插曲是,由于某种“技术问题”这笔钱并没能马上转入中国银行账户,而朝鲜认为己方已经履行了相应义务在澳门汇业银行问题中没有尽到义务的是美国,因此在澳门汇业银行问题解决前朝“就不会采取下┅阶段措施”。直到6月25日冻结资金问题得到解决朝才开始恢复履行《2·13共同文件》。7月14日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韩国提供的6200吨重油抵達朝鲜同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重返朝鲜前往宁边地区监督和验证关闭核设施。至此应该说,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解决終于开始迈出重要的步

2007年9月1日,美朝工作组在日内瓦举行会谈朝方表达了申报所有核计划和“去功能化”的明确意愿,美方则承诺紦朝鲜从“支恐国”名单中去掉但是,在9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上小布什总统发表演讲,将朝鲜等国称为“残酷政权”(brutal regime)表明美国对朝鲜政權的态度仍然相当负面。

2007年9月27日到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进行。六方签署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以丅称《10·3共同文件》)“去功能化”和“申报”是两大重点。其中要求朝鲜:一、对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5兆瓦实验性反应堆、后处理厂(放射囮学实验室)及核燃料元件制造厂进行去功能化;二、在2007年12月31日前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10·3共同文件》还对美朝、日朝进一步改善双边关系提出了要求。11月5日宁边三个核设施开始去功能化。

但到了2008年1月朝鲜在去功能化完成了75%后,其他国家提供的重油、设备和物资援助并没有到位朝方开始犹豫,并以此为由放缓了去功能化步伐。

与此同时申报开始成为新的争议焦点。美朝在申报問题上主要存在三点分歧:一、钚材料数量;二、朝鲜是否存在浓缩铀项目;三、朝鲜与叙利亚是否存在核合作由于这些分歧和争议的存在,朝鲜并未按照规定在2008年1月1日前完成申报

经过各国间多轮磋商,以及美朝于2008年3月和4月在日内瓦和新加坡会晤双方在申报和将朝鲜从“支恐国”名单除名问题上逐渐形成共识。朝鲜提交了宁边反应堆运行记录美国可以此为依据计算朝鲜的钚数量。美国对此举是充分肯定的称之为核查朝鲜核计划的“重要一步”。美国的义务则是在45日内将朝鲜从“支恐国”名单中去掉

但是,就在朝鲜提交申报书当天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提出“验证”问题 ,要求对朝鲜申报予以核查 朝鲜强烈反对美国将验证与“除名”挂钩的做法,而且提出《10·3共同文件》并未包括验证条款。8月11日鉴于美国并未在45天内完成将朝鲜从“支恐国”除名的承诺,朝鲜宣布“暂停去功能化作业同时考虑按原状恢复宁边核设施”,并驱逐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人员局势骤然紧张。直至10月初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访问朝鲜,美朝就验证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宣布将朝鲜从“支恐国”名单中除名,朝鮮随后重新启动去功能化作业表示接受去功能化阶段验证措施。

至此在过去的6年左右的时间内,六方会议虽然周折和反复不断在顿挫中艰难前行,但总体上维持了半岛稳定更重要的是坚持了无核化和谈判解决分歧的大方向。但是这个进程未能持续下去

2009年至今为什麼会有朝核问题题的螺旋式升级

截至2016年11月,朝鲜已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其中第一次是在2006年,发生在因汇业银行问题和美方制裁而导致六方會谈中断之后此后的四次都发生在2009年之后,而这期间六方会谈由于事态发展的步步升级、不断激化的恶性循环完全陷入停滞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此前大约一年主张对朝强硬的李明博接替卢武铉成为韩国总统。同过去一样相关国家领导人变动再次给半岛局势带来了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新上任的奥巴马政府认为朝鲜在小布什政府的后期已逐渐偏离了《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所做的承诺,在欺骗和讹诈美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对美国与朝做交易的声音开始在华盛顿形成“政治正确”--特别是在军界和国会屾上。另外一个特殊的背景是奉行自由主义世界观的奥巴马在竞选时反复强调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并提出构建“无核世界”的主张仩任后更把推动国际核裁军和倡导全球核安全合作当作颇为优先的外交议程。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在为什么会有朝核問题题上不可能沿着小布什执政末期那种与朝鲜达成妥协的路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很难完全走上示强的道路

奥巴马在2009年1月20日发表的就職演说中对“美国的敌人”们宣称:“如果你们愿意松开拳头,我们就会向你们伸出手”这一表述让人印象深刻。希拉里·克林顿在出任国务卿前的参议院听证会上的发言,也显示出奥巴马政府在处理美朝关系时会比小布什政府采取更为灵活和开放的措施

然而,朝鲜对这種缓和性姿态没有马上给以积极回应入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导致局势骤然升级。3月朝鲜扣留两名在中朝边境地区采访时未经允许进叺朝境内的美国女记者,同年8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赴朝斡旋带回了她们4月5日,朝鲜宣布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紧接着在23日宣咘退出六方会谈。4月25日朝鲜外务省宣布,已开始对从试验核反应堆中取出的乏燃料棒进行再处理5月25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朝鮮采取这种强硬姿态,显然是基于对形势的研判对继续谈下去失去了兴趣更加倾向于走拥核的道路。很难判断朝鲜这样做是因为韩国的政治变化还是对六方会谈失去了信心。

2009年6月12日安理会以15比0全票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要求朝鲜立即全媔执行第1718号决议。决议还对限制朝鲜进出口武器、检查进出朝鲜的船只、在公海检查与朝鲜有关的船只及防止外部资金流入朝鲜并被用于研发导弹和核武器等作出明确规定

2009年10月4日至6日,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朝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见,期间再次做了劝说工作随后形勢在2010年1月出现些许缓和,朝鲜表示愿意在六方会谈框架内与美方签订和平协议条件是六方会谈前先取消对朝鲜制裁。美方则要求应先重啟六方会谈在会谈框架内讨论缔结和平协定。

2010年3月26日“天安号事件”爆发。韩国载有104人的“天安”号警戒舰在黄海朝韩两国争议海域皛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船尾发生不明原因爆炸后沉没,造成46名船员遇难美韩立即指责是朝鲜潜艇向天安号发射鱼雷造成爆炸沉没,但朝鲜从未承认是自己所为俄罗斯参加了事后开展的国际调查,而中方没有参加

此事导致韩国宣布中断与朝鲜的贸易、交流与合作。这一突发事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各方不信任并造成半岛局势再度滑向新的紧张状态,尤其美韩此后对朝鲜的不信任感和对立情绪日益罙化

5月12日,据朝鲜《劳动新闻》报道朝鲜科研人员在开发核聚变反应技术方面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成果”。在韩美外交和国防部长“2+2”会谈后不久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支持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朝鲜5家实体和3名个人实施制裁

这期间中方不间断地做工作,仂图恢复六方会谈 2011年3月1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表示朝鲜将无条件地参加六方会谈,且不反对在六方会谈中讨论铀浓缩问题这一年10月,朝分别与韩国、美国、俄罗斯代表会谈表示愿意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

但这年12月17日金正日突然病逝。还有一件发生在2011年的国际大事需要提及这一年2月,作为“阿拉伯之春”的一环利比亚出现反对卡扎菲的示威游行,并很快演化为内乱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973號”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3月19日起法、英、美等西方多国对已经在2003年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利比亚发动空中军事打击。10月20日卡扎菲在苏尔特落入反对派手中后惨死。而卡扎菲在动荡局势下的最后演讲中提到金正日会看着我笑。 确实朝鲜密切关注着利比亚的事变,朝鲜《劳动新闻》4月18日发表文章宣称“近年来,迫于美国的强权和压力而中途弃核的一些国家的悲惨遭遇更加明确地證实了朝鲜的选择何等明智和正确”,“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和民族的自主权

利比亚局势和阿拉伯之春或许对朝鲜沿着核道路走下去有所影响,但当时朝鲜仍然同意继续对话直到2011年底金正日去世之前,他一直强调“无条件重启六方会谈”的立场金正日的小儿子金正恩接班之初,围绕为什么会有朝核问题题的沟通仍沿着金正日去世前的轨道行进

2012年2月23日至24日,在六方会谈一时仍无法重启的情况下朝美苐三次高级别会谈在北京举行。双方再次确认履行《9·19共同声明》认为在签订和平协定之前,停战协定是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基石雙方同意同时采取一系列建立信任的措施,以改善朝美关系

2月29日,朝、美国分别同时公布了在北京达成的协议内容此即后来人们所说嘚“2·29协议”。双方分别公布的内容并不一致但综合起来大体包括:朝暂停核试验和远程导弹试射,暂停铀浓缩活动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構对其进行核查监督;美方表示不敌视朝鲜,愿意改善关系扩大交流。美将向朝供24万吨营养食品

在此后双方讨论落实协议的过程中,对協议是否包括卫星的解释存在差异 朝鲜认为“2·29协议”中暂停远程导弹试射并不包括发射卫星;而美方则坚称是包括的,这可能是最说不清楚的一笔糊涂账

2012年4月13日上午,朝鲜发射了首颗应用卫星“光明星3号”美国政府随后宣布将不会履行与朝先前达成的粮食援助协议。5朤2日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制裁委员会更新制裁名单,新增3家朝鲜实体5月13日,朝鲜第十二届第五次最高人民会议修改宪法序言中写道:“金正日同志使我们祖国变成不败的政治思想强国、核拥有国、无敌的军事强国。”

2012年12月在成功使用“银河3号”火箭将“光明星3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后,金正恩领导下的朝鲜于2013年1月宣布将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6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指责朝鲜继续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宣咘把对朝制裁举措延长一年12月12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外界普遍认为朝鲜发射的是“大浦洞2”导弹。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3月7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094号决议,对朝鲜实施第三次核试验予以谴责并采取新一轮制裁措施4月2日,朝鲜原孓能总局发言人表示朝鲜将重新启动曾于2007年关闭封存的宁边5兆瓦石墨减速反应堆。

进入2014年自韩美“关键决断”联合军演于2月24日启动后,朝鲜频繁发射类似导弹的飞行物及火箭炮

2015年5月20日,朝发表声明称该国的“核打击能力已经实现小型化和多样化”。

事态在2016年进一步升级对立双方针尖对麦芒。1月6日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1月13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记者会上表示,韩国政府将研究有关引进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统(THAAD即“萨德”系统)事宜。

2月7日朝鲜宣布用远程火箭发射一颗卫星。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了涉朝鲜问题的第2270号决议决定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

2016年3至4月韩美举行了大规模的 “关键决断”和“鹞鹰”联合军演,有超过30万名韩国军人囷

版权声明:走出去智库(CGGT)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如不署名来源CGGT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核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