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替董卓说降了吕布时期三公是谁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相关信息,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相关信息,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己”。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相关信息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府置官属。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终止。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1) 司马、司徒、司空
(2) 太傅、太师、太保
(3)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
司马\司徒\司空
唐朝官制中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
据《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设 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可见,夏朝时期已经设立三公九卿之职。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 经今文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 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
答: 上海、广州、南京、济南、长沙、武汉等地~
答: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
答: 当然,把人模式化啊
分析犯罪心理学等
下一个比尔.盖茨或爱因斯坦呗
答: 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基础工程之一,是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质量的集中体现。它是指在国家法规规范下,通过社区学校(院)或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等实体机构,...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谁知道三国中的三公是什么?_百度知道
谁知道三国中的三公是什么?
位置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概括地说,东汉时期的三公是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经今文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掌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居此职而专擅朝政。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且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灾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把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惭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麻烦采纳,谢谢!
采纳率:8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三公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此人一生看不起袁绍,家世比曹操显赫,结果下场比董卓还惨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在《三国演义》所展示的政治舞台上,袁术是个很不一样的人物。这里讲的不一样,并不是指袁术胸怀一统天下,匡扶汉室,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推动历史进程等积极方面。而是虽与袁绍同是出身名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的汝南袁家,却跟董卓一样深怀狼子野心,兴风作浪,祸国殃民于兵荒马乱,擅改历史走向等消极方面,到最后反倒是与董卓一道成为东汉末年地地道道的国家败类。出身决定命运。袁术,字公路,东汉时期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西南)人,汉司空袁逢之嫡长子,袁绍从弟。袁术出生之前,汝南袁家已是“四世三公”,家世极其显赫,在东汉一朝亦是数一数二的家族。四世三公,指世代官居高位。据《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由此可见,袁家是最典型的官宦之家。在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里,出生在这样家庭里的男孩,只要不是十足的傻瓜,白痴,成年后都能弄个一官半职干干,更别说是官四代官五代,即便是官二代那也不至于会混到平头老百姓的地步。何况,袁术还是司空袁逢的嫡长子。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反正袁术的老爸就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官员。为此,袁术仅凭此高贵的出身自然而然就跻身于东汉王朝的上流社会,举孝廉,除郎中全都是虚晃一枪,走过场,做样子,摆姿态,其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平淡无奇。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董卓为朝廷做过哪些贡献?
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有三子:长子擢,字孟高,早卒;次即卓;卓弟旻,字叔颖。
董卓尝少游羌中,与豪帅相结。后更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乃为杀耕牛,与之共宴乐。
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
——(三国)王粲《汉末英雄记》
在汉末三国人物中,董卓是被骂得最狠的一个。
范晔在《后汉书》中骂他罪恶滔天,“干逆三才”,也就冒犯了天地人的常道。陈寿在《三国志》中骂他“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以来,殆未之有也”,也就是凶狠残忍,暴虐而不讲仁义,自打有文字记载以来,还出来没有出过这样的大坏蛋。客观地说,这些话不像是历史说家应该用的语言,因为它不符合辩证法,一个再坏的人身上多少也有可取之处。但在历史学家眼里,董卓干的坏事实在太多了,士人们无法原谅他,所以只要说起董卓,都会毫不客气地把他贬得一无是处,粗俗、无知、残虐、霸道,所有能用在恶人身上的贬意词都尽情地往他身上使。
但是,纵观董卓的一生,他固然是个大恶人,但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东汉王朝做过贡献的人。虽然他因为笃信乱世生存术而在有些问题上不择手段、急功近利,但他也并非一味耍横,而是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智慧。同时,他也是《汉末英雄记》的作者王粲最熟悉的政治人物之一,王粲十六七岁时到了长安,当时这里正处在董卓的统治之下。王粲目睹了长安之乱,也亲身经历了董卓被杀后全城百姓的欣喜若狂,现存《汉末英雄记》里涉及董卓的有十二条,一千一百多字,约占总量的十分之一。这些记录虽然也已经支离破碎,其中记录董卓早期历史的也只剩下了上面这两条,但综合王粲笔下的董卓,可以看出相对于范晔和陈寿,王粲对董卓的评价更为客观,他没有用漫画式的笔法写董卓,至少有一条,王粲告诉人们董卓在作乱之前曾为朝廷“前后百余战”。
为招待客人杀了正在耕地的牛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陇西郡隶属于东汉的凉州刺史部,是东汉的“大西北”,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东汉的主要战场。当时,在这一带居住的羌族势力强大,屡屡起兵反抗朝廷,朝廷则一次次派大军进行镇压,战事绵延百余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凉州成为武人和冒险家的乐园。陇西郡位于今甘肃省南部的临夏、陇南、甘南之间,董卓的老家临洮县却不是现的临洮县,而是临洮县以南几百里外的岷县,这两个地方都在洮河岸边,是川渝方向去往兰州的必由之路,在东汉时这里相当偏僻和落后。
董卓出身于下级官吏之家,他的父亲董君雅在颍川郡的纶氏县当过县尉,纶氏县即今天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的所在地,不过这个著名的寺院开始建设还要到三百多年后的南北朝时期。县尉是县令或县长的下属,负责治安缉盗等工作,相当于副县级的公安局长。董卓的父亲一生最大官职才是个县尉,说明他们不是名门望族,不过出身于遥远的边地,而能在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汝南、颍川一带做官,说明董君雅也有一定本事。
当时年轻人最好的前途就是研习经学,之后进入太学学习,毕业后踏入仕途,袁绍、曹操等人都是这样的经历。但是董卓不是,《后汉书》说他“粗猛有谋”,也就是智育不好体育好,这或许与他出身凉州有关,或许与他父亲任职县尉有关,总之青少年时期的董卓没有种下日后当一名文人的基因。董卓小的时候在老家生活,“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羌中”指的是羌族聚居区,大体上在陇西郡与武都郡一带,核心地区在今天甘南、川北地区,甘肃的宕昌、武都等地以及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都在其内。这里与董卓老家岷县相邻,董卓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一身的江湖侠气,他与羌人部落首领交上了朋友。
对青年时期的董卓,《汉末英雄记》有一段记载:“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后汉书》引用了上面的话,又加了几句:“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的由将这一段翻译为大看望的正在人家中来了客人有人会杀鸡,再盛情一点的会杀头猪,而直接到田地把正在耕地的牛牵回来杀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董卓的豪爽感到了羌族朋友他们,董卓因此以健侠而闻名。
据此有人认为,董卓后来跟他父亲到了颍川郡纶氏县生活过。《后汉书》还说董卓善于骑射,能在马上用两张弓左右开射,而且膂力过人。一身侠气,武力过人,放在首都洛阳恐怕很难派上用场,但在战事不断的陇西,这就有了用武之地。据《吴书》记载,董卓回到老家后被陇西郡太守召为吏,让他“监领盗贼”,就是管管治安。当时这一带除了羌人外,胡人也经常出来劫掠百姓,干治安工作必须是一把强手,董卓看来干得不错,不久之后受到凉州刺史成就的赏识,把他调到州政府工作,让“领兵骑讨捕”。
《后汉书》说这个职务叫“兵马掾”,查东汉州郡政府属官里没有这个职务,可能是为边境地区州郡特设的,“掾”的意思是官属里的佐吏或办事员,东汉的正规军不归州郡管,内地的州郡都没有兵,只有都尉管理的治安警察部队。边境地区情况特殊,设有一定数目的地方部队,负责守土卫家、配合正规军作战,类似于民团,董卓干的就是这个差事。据《吴书》记载,董卓干得挺不错,他领兵讨伐胡人,“大破之”,俘虏了上千人。
得到多位军界前辈的赏识提携
当时朝廷的中央军主力几乎常年在凉州一带与羌人打仗,由此造就了不少名将,东汉末期最著名的是“凉州三明”,即()、()和(),他们都是凉州本地人,其中张奂是郡县,皇甫规是郡县,段颎是郡县(今甘肃民勤)他们先后在凉州领兵作战,主要对手是羌人。这几个人对董卓都很熟悉,对他也相当赏识,董卓在他们的提携下在军中逐渐成长起来。
桓帝末年,董卓正式加入朝廷正规军,来到张奂手下担任军司马,这个军职的品秩是千石,当时县令的品秩是四百石或六百石,所以董卓担任的这个职务虽然算不上高级将领,但也起点不错。他随同张奂参加了与羌人在汉阳郡的作战,打了胜仗,董卓得到了九千匹缣的赏赐,当时物价起伏很大,工资和奖金常发实物,比现金更有用,董卓得到的是一大笔奖金,但董卓身上“健侠”的一面又表现了出来,他说:“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也就是说功劳虽然是自己的,但也是大家的,于是把所有赏赐都分给了手下,自己什么都没有留。
董卓后来被提拔为西域戊己校尉,这是一个不常设的官职,负责屯卫、监护西域诸国。在军中,校尉级别较高,应该到了师长、旅长这一级,可以正式进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了。但是董卓在这个位置上没干多久,就因为什么事被免了官。
当时段颎兼任凉州刺史,也很赏识董卓,据《吴书》记载,段颎见董卓被免官后无事可做,就把他推荐到洛阳,在司徒袁隗那里任职,董卓担任的是“司徒掾”。司徒是三公之一,比部长还高,因而可以组建自己的办事机构(开府),“司徒掾”是司徒府里内设部门的负责人,相当于处长。董卓从此成了“袁氏故吏”。出身于汝南郡的袁氏一门“四世五公”,也就是先后四代人里有五个当上朝廷三公,所以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天下,能成为“袁氏故吏”中的一员,当时在官场上是最值得炫耀的资本。董卓从此官运亨通,先后担任了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成为省部级的地方大员。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暴发,朝廷在仓卒之间组织军队进行讨伐,负责与冀州黄巾军作战的是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名将卢植,在卢植指挥下战事进展得很顺利,但卢植得罪了天子派来战地巡查的宦官,宦官回去告了他一状,结果卢植被临阵撤职治罪。本朝重文治,朝廷里文官一大堆,能打的武将却相当有限,挑来选去,最后觉得董卓能打,就命他由河东郡太守改任东中郎将,代替卢植与黄巾军作战。然而,董卓习惯了与羌人作战,擅长的是山地战和大兵团骑兵突击,对于平原和河网地带的攻城战不太拿手,结果一筹莫展。
情急之下,董卓向朝廷推荐了皇甫规的侄子皇甫嵩接替自己,皇甫规也担任过凉州刺史,他的资历比张奂还老,皇甫规也提携过董卓,他的侄子皇甫嵩也很有军事才能,董卓请出老领导的侄子,结果皇甫嵩不久就把冀州黄巾军扑灭了,被升为左将军。而董卓因为作战不力又被撤职。
曾借助流星雨反败为胜
到了中平二年(185年),凉州羌人发动了规模很大的叛乱,他们共立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了朝廷设置的护羌校尉冷征和金城郡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叛乱武装后来逐渐归到金城人边章、韩遂手中,他们聚集了数万骑兵向东发起攻击,已经打到了关中一带,这里是西汉各位皇帝陵寝所在地,朝廷一下子紧张起来。边章、韩遂等人以诛杀宦官为名,鼓动大家跟着造反。
这样,董卓又有了用武之地。朝廷派皇甫嵩领兵与边章、韩遂作战,任命董卓为中郎将,担任皇甫嵩的副手。凶悍的凉州骑兵跟黄巾军完全不同,这一次轮到皇甫嵩找不到感觉了,他因为作战无功而被撤职,朝廷拜老将张温为车骑将军统一指挥作战,任命执金吾袁滂为张温的副手,董卓被提拔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等归张温指挥,加上附近州郡的地方部队,共有十多万人,总指挥部设在美阳(今陕西武功)。
但是叛军势头很猛,战斗力强于朝廷的军队,张温等又面临作战不利的局面。但是,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突然发生了奇异的自然现象,帮助朝廷军队反败为胜。据《后汉书》记载,在美阳一带夜里突然“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这可能就是流星雨,其中有较大的陨石,发出的光也超过寻常。更神奇的是,有颗巨大的陨石正好落在叛军的营区里,把营寨都照亮了,营中的驴马等动物受到惊吓都鸣叫起来。
古人不了解地震、日食、流星这些自然现象的原理,往往认为是大凶之兆,是上天的某种警示,很不吉利。边章、韩遂也这样认为,于是决定撤军。董卓看到处于优势的一方竟然自动撤退,他大喜过望,联合右扶风郡太守鲍鸿共同出击,斩首数千级,边章、韩遂退到榆中,也就是董卓的老家陇西郡一带。张温指挥大队人马乘胜追击,命荡寇将军周慎率三万人担任对榆中的主攻,命董卓也率三万人进讨先零部落的羌人。张温派手下的参谋(参军事)孙坚协助周慎。
孙坚即孙策和孙权的父亲,此前担任过多年的基层工作,又参与过讨伐农民起义军的战斗,战场经验丰富。他建议周慎说:“敌人困在城里没有粮食,肯定会到外面运粮。我请求率一万人马断其粮道,将军率大军随后跟进,敌人缺少粮食必然不敢出战,最后只能撤入羌中,到那时我们并力讨伐,则凉州可定。”可是周慎错误判断了战场形势,又不愿意分功给孙坚,执意从榆中城正面发起强攻,结果反被边章、韩遂派兵截断了葵园峡谷,把周慎的粮道给断了。周慎这才慌了,下令放弃辎重突围。
周慎突然撤军,让担任辅攻的董卓措手不及,被边章、韩遂所部羌胡兵围困在望垣以北,粮食很快吃完了,敌人围攻又急,情况十分危急。董卓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周围环境特别熟悉,这里有一条大河,也就是洮水,董卓站在河边突然来了主意,他命人在河上筑坝把水截住,形成了长达数十里的堰塞湖(使水渟满数十里),对外说是要捕鱼充饥,实际把水断流后人马从坝下过河,之后突然放水,形成溃坝,冲淹下游的敌人,董卓因而解围。此战,朝廷共有六支军队参战,其他五支都溃不成军,损失惨重,只有董卓率领的这一支全师而还(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他因此被朝廷封为邰乡侯,食邑一千户,所部人马屯扎于关中地区的扶风郡。
由功臣变成朝廷的心腹大患
董卓为朝廷身历百战,立下赫赫战功,他自己的地位也不断擢升,不久朝廷拜他为前将军,这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之一,仅次于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董卓进入到帝国顶级将领的行列。但是,与同样出身于凉州的张奂、段颎、皇甫规、张温等前辈相比,董卓却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张奂、皇甫规包括以后投靠了宦官的段颎在内,他们虽然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但本质上还具有士人的气质,比如张奂,他还是个大学者,是《尚书》研究专家,同时还培养了两个书法家儿子张芝和张昹,张芝更是被后世称为“草圣”。他们这些人对朝廷都心怀敬畏,正统观念很强,朝廷让干就好好干,不让干也没有怨言。但是董卓心中朝廷的观念就淡得多,他从小没受过那么多礼教和经学的教育,经常跟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打交道,把眼前利益看得重,把名节看得很轻。同时,经过多年与朝廷打交道,也逐渐把朝廷看透了,他明白只要你有实力朝廷就离不了你,就得买你的帐,所以他想尽办法培植自己的势力,他手下的将校也大都跟他一样,讲义气、轻名节,只对董卓个人效忠,把朝廷的命令不太当回事。
所以张奂、张温、段颎以及皇甫氏叔侄虽然论军事才干都不输于董卓,论功绩更不比董卓差,但他们都不是军阀而董卓是。据《三国志》孙坚传记载,张温担任西部作战总指挥期间,董卓在他的手下,但董卓根本不买张温的帐。一次,张温拿着天子的诏书召唤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慢悠悠来了,张温批评董卓,董卓根本不服气,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在张温手下当参谋的孙坚看不过眼,走到张温面前对他耳语道:“董卓不知错反而态度不恭,应该治他奉诏不到罪,按军法把他斩了。”
张温是个好脾气,以前陶谦在他手下也当过参谋,陶谦可不是印象中的谦谦君子,年轻时以臭脾气著称,他敢在酒桌上跟张温公开叫板,严重藐视领导,但张温最后也没能把陶谦怎么样。张温小声对孙坚说:“董卓向来在凉州一带有威名,现在杀了他,再在西边用兵就少了依托。”孙坚见张温不敢,但他仍不放弃,又历数董卓三大罪状,让张温下决心。张温仍然不敢,对孙坚说:“你赶快下去吧,时间长了董卓会起疑心。”
韩遂后来杀了边章和北宫伯玉、李文侯,吞并了他们的人马,拥兵十多万,成为凉州最大的反朝廷势力。此时,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人马腾也迅速崛起,加上汉阳郡人王国等叛军,几路人马卷土重来,又寇掠三辅,把关中西部重镇陈仓(今陕西宝鸡)围了起来,朝廷派前将军董卓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出兵征讨,这一次朝廷军队把韩遂、马腾等部打败。
随着战功的累积,董卓的个人势力也快速膨胀,董卓不服管的问题也引起了朝廷的担忧,为了解除董卓的兵权,朝廷于中平六年(189年)下诏征董卓为少府卿,这是九卿之一,正部长级,相当于皇家事务部部长,董卓哪有心思去洛阳伺候皇上,于是上书请朝廷收回成命,理由是其所部湟中义从以及秦胡兵等听说他要走,都哭着喊着不让,“牵挽臣车,使不得行”。对于董卓的抗旨朝廷居然没有办法。后来有人又想了个主意,改任他为并州牧,让他把所领的兵交给皇甫嵩后立即赴任。州牧位高权重,是绝对的封疆大吏,可董卓仍然没兴趣,他再次抗旨。
如果没有以后何进诛宦官、袁绍召外兵入京、洛阳大乱等事件,董卓跟朝廷迟早会摊牌,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由他整合凉州正、反两方面的各路人马,自己割据称王,当上土皇帝。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料,董卓在其中极尽推波助澜之能事,最后又被掀起的大浪所吞没,并且而直到他死后,由他激起的这股浪仍然久久余波未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谁替董卓说降了吕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