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泰国的武阳君爱鸟是叫什么

初一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_学霸学习网
初一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
第 3 课 华夏之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 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 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 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 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 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 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全课围绕主题,向学习者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首先,介绍 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 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 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子目。第一,通过介绍炎、黄战胜蚩尤,进一步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 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第二,我 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 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 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有关他品行、才能、功绩的传说,反映了后人对他的尊敬。至今,世界各地的炎 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凭吊,足见他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讲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1.说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 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2.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 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结合尧、舜、禹的功德讲解,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二、教法建议 1.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录像 《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 , 2.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或挂图的形式展示《黄帝》图、 《炎黄战蚩尤示意图》 ,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以 及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对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征战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3.教师直接提出问题: “涿鹿一战是怎么一回事?”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对征战的部落双方、征战的 过程、 征战的结果作出解答。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得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认识。 4.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孙中山的一段话和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提出设问: “后人为什么称 黄帝是‘人文初祖’?”要求学生找出可以论证此结论的传说依据。在学生思考解答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互相交谈, 并适时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讲述。 5.教师展示出《祭黄帝文》 ,以加深对黄帝功绩的认识。再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黄帝的评价和感受,表达对祖先的传颂、 尊崇和怀念。然后可回放《祭祖盛典》 ,让学生再次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 6.教师在讲述尧、舜、禹的“禅让”时,首先,应向学生说明“禅让” 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 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第二,由学生阅读有关小字的材料,解答说明。第三,教师设问: “谈 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要求学生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大禹治水的故事) 。 7.为了说明“原始社会的终结” ,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完整认识。教师可以作一图示讲解 说明。 8.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 ,引导学生开好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历史故事会。 三、学法建议 1.指导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炎黄战蚩尤、华夏族、黄帝──华夏始祖、 尧舜禹的“禅让” 、原始社会的终结、约前 2070 年禹建立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明确本课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识,并 能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2.学习本课后,要指导学生联系、归纳前两课的有关内容,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 社会的演进过程。 3.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收集、查阅、整理其他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宽知识,丰富对本民 族历史的了解。 参考资料 华夏之祖即黄帝。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 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 ” ,后 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 之说。 “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 《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 ,称 为夏族,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对黄帝陵的祭奠在我国由来已久,表达了我国尊宗敬祖的传统习俗和对华夏之祖的敬仰之情。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曾 到桥山黄陵祭过黄帝,至今尚有他筑的祈仙台。现黄帝庙内有 70 块石碑,记载着各朝各代皇帝祭黄之文。抗日战争前夕, 1937 年的清明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有一次大规模的祭祀黄陵活动。当时边区政府派林伯渠为代表,参 加这次民族扫墓盛典,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保卫中华民族的决心。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共同撰写了《祭黄帝文》 。 近年来,每逢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都到此祭奠自己的祖先。课文导入框里的插图,是近年我国人民 祭奠黄陵的盛大场面。 蚩尤部落 我国古代东夷族的一支,活动在今天的鲁西南,又称九黎族。古代传说蚩尤有兄弟 81 人, “铜头铁额” “兽身人语” ,骁勇 异常。这大概是指他们共有 81 个氏族结合成联盟,并以铜做兵器,身上包上护身的皮衣。古书《山海经》有一段叙述蚩 尤攻黄帝的神话: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尤攻之冀州之野。应尤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 女日魃(bá) ,雨止,遂杀蚩尤。 ”从这段记载看,蚩尤简直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来帮他打仗。 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名叫魃的天女才止了雨,战胜了蚩尤。 黄帝为什么称“轩辕” 黄帝为什么称“轩辕” 黄帝为什么称为“轩辕氏”呢?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车战法。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 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做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 , 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 。因此发明这种车战法的黄帝,就又称为轩辕氏了。 黄帝及其属下发明的古史资料 关于衣食住行, 《路史》记载黄帝: “正衣裳,制衮(gǔn)冕……深衣大带,玄衣c裳。 ”衮冕为古代帝王的礼服冠帽,玄 衣是黑色上衣,c裳为浅红色下裳。 《古史考》载: “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新语》说: ” “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 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汉书》载: ” “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古史考》记: ” “黄帝作车,引重致远。 ”他的部下仓 颉造字,则有《世本》的记载: “苍颉作书。苍颉,黄帝之史官。《吕氏春秋》载伶伦编乐谱,有“黄帝令伶伦作为律” ” 和“命伶伦与荣将(人名)铸十二钟,以和五音”等。 汤阴、 汤阴、洛阳的古井 考古材料表明,现已发现的最古的井为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在黄帝活动过的中原地区,则有河南洛阳矬李遗 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恰与黄帝时代相符。 四五千年前的蚕丝和绢布 指在浙江湖州钱水漾遗址出土的丝带、丝线和绢布,以及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切割整齐的半个蚕茧,说明那时我 国先民确已养蚕缫丝织布。 半坡、 半坡、大汶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彩陶,上面已有形似文字的刻画符号。我国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认为: “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 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距今四千多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郑州二里岗陶器上也曾发现一些象形符号,更接近史 书上所述的“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而初创的文字。 尧舜高尚品质的史料记载 《韩非子》载: “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翦,采椽不郏萧抑常嫁街浼嗝胖坏杏 此矣。 ”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中用白话译成: “他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就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山上 采下来的粗糙木头架好就算事,连刨都不刨光一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天气冷了就 加上一件鹿皮披衫挡风寒,使用的器皿不过是些土碗土钵子。 ”关于舜的谦让品德对周围人好的影响, 《史记》记载说: “舜 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 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舜在历山耕田,不多久,当地的农人,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到晋泽地区去打渔,不久那里的渔民 也争着互让渔场;舜又到河滨去制陶,不久河滨陶工的陶器制作得既美观又耐用。舜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镇, 三年就变成大都会了。 尧、舜、禹的禅让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 后继人问题,兜(Huān Dō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 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 20 年,又代尧摄行政事 8 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 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 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 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 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学术动态 黄帝、 黄帝、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性质 关于黄帝、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性质,近年来史学界有许多新著论及,大致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一种以新出 的白寿彝总主编、徐喜辰、斯维至等编写的《中国通史》第 3 册为代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属于原始社会向阶级 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主义时期” 。王玉哲所著的《中华远古史》也持这种观点。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基本采用这一 观点。另一种观点与上述观点不同,认为从黄帝时代起我国已形成以黄帝为王族(国族) 、以西域国族为属从的国族联盟 制中央政权,不再是部落联盟制时期。禅让制是轮流坐庄制的议会制,形成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政府形式。四岳十二牧 已是一套完备的政权内阁制度。因此,自黄帝到尧舜禹,中国已是中央王朝政权与地方政权联盟的共和统一政权。还有学 者更主张将唐尧、虞舜的时代和夏商周一样看待,作为“朝代” ,认为古书将“虞夏商周”并称,说明了这一特点。有的 学者还强调,应将尧舜时期的历史传说和考古成果结合起来进行论证,认为尧时应与新石器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考 古成果作相应分析,虞舜时代则应与龙山文化豫东大平原的造律台文化作相应分析,使尧舜时代的历史传说与考古实物互 相印证。 图画说明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中有许多盛赞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画面上的七幅小图就是根据对黄帝的传说和记载绘制的想象图。 左一是仓颉造字,左二是养蚕织布,左三是造船,右一是制造的指南车,右二是观察出天文的星座,右三是建造宫室,中 间上面是尝百草、创医术。 山西临汾的尧庙 据传说,尧在山西南部的平阳建都。平阳即今临汾。尧庙坐落在临汾城南,庙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等宏伟建筑。 这些古迹始建于晋唐两代,以后多次修建。此图为尧庙中的五凤楼,原建于唐代,现存为清代重建。楼高 3 层,12 檐, 约 19.3 米,斗拱雄浑古朴,十分壮观。传说这里是尧帝高居远眺,与部落首领们商议大事的地方。 禹 这幅画像选自山东嘉祥武氏词的画像石。禹以治水成名,做了首领。画像即为禹治水为形象。他头戴斗笠,右手执锸(翻 土工具) ,右手做招呼状。身穿直裾短袍服,领口、袖口都饰有花纹,显示了他非同常人的地位。 第 4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 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 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 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 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 2070 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糜残暴和武 王伐纣,西周的建立。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本课的重点有二。其一是夏朝的建立。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 方面的重大变革。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言其为重点,主要在于二者都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在不正面介绍宗法制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明了分封制的内容,难度更大。 二、教法建议 1.讲述夏朝建立时,建议教师根据课文绘制一幅《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 ,并用投影或其他方式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阅 读《自由阅读卡》 ,参看卡下面的宫殿遗址。使学生对夏朝都城建立的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为直观的认识。随后引导 学生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2.讲完夏朝建立后,建议教师说明,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一个整体了解。 3.讲述夏桀暴政时,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看本目中《夏桀把人当作坐骑》图和阅读本目小字,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4.讲述武王伐纣的过程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参看本目《牧野之战》图,并参阅有关资料自制《武王伐纣路线》图。利 用投影或计算机边展示,边讲述。 5.讲述分封制时,建议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 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 6.建议教师在本课小结时,将夏、商、西周三幅疆域图制成复合式投影片或计算机课件,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 中 了解夏、商、西周疆域的不断扩展。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课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本课要了解的主要知识。本课的基 础知识(供参考) :夏朝建立及统治中心地区、夏桀的暴政、商朝的疆域、盘庚迁殷、暴君商纣、武王伐纣、分封制、西 周灭亡。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表述。 2.通过组织学生对本课“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商 。 汤灭夏和武王代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两题的讨论,指导学生将前课中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原始社会的终结,与本 课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有机地联系起来, 进行比较, 得出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的认识; 指导学生总结出奢糜残暴是夏桀、 商纣的共同之点,认识到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 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 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资料 后羿和嫦娥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古书《左传》和《淮南子》里记载了他们的故事。据说,后羿是夏朝初年的 一位部落首领,善于射箭,曾将天上的十个太阳射下九个,免除了天下的大旱,后来又射杀恶禽猛兽,为民除害。嫦娥是 他的妻子。 《淮南子?览冥篇》记载说: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穑存隙穑┣砸员荚隆 ”意思是说,原来长生不死 药是西王母送给后羿的,后来后羿和嫦娥夫妻不和,嫦娥偷吃了这种不死药,飞奔向月亮,却从此回不来了。至今我国民 间尚有月中嫦娥的故事。毛泽东著名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所说的“寂寞嫦娥舒广袖” ,就指这件事。 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禹在年老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事先举荐皋陶(Gāo Yáo)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东夷的伯益做 继承人。但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 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权力。禹死后,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去表示谦让,让各氏族、部落来决定由谁继 位。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位。伯益率东夷军队,打败启的军队,并将启俘获,囚禁 起来。不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队伍,向伯益反攻。最后,启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 替了禅让制。 禹都阳城 学者们认为,今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址就是禹都阳城遗址。在那里发现了城堡遗迹,还出土陶器、骨器等,并有青铜器的 残片。 夏朝的国家机器 夏朝已有政府官僚机构,古书上记载夏朝有“六卿” “六事之人” “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 。还有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记载,说明已有刑法。夏朝的监狱叫作“夏台” ,据《史记?夏本纪》载,这里曾拘禁过商首领 汤。监狱、刑罚、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 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他: “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 笑之以为乐。 ”还说他“自比于日” ,自夸说: “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因此,百姓们才骂他: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史记?殷本纪》与《尚书?汤誓》 )后一句译成白话意为: “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灭亡啊, 我们愿意与你同亡! ” 古书记载商汤以德治民 《淮南于?务篇》“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描薄赋,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 : 亲附,政令流行。 ” 盘庚迁殷 商朝建立后,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商朝历史进入中衰 时期。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王先后五次迁都:仲丁自亳迁于嚣(今河南荥阳) ;河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 ; 祖乙居庇(今山东定陶) ;南庚自庇迁奄(今山东曲阜) ;盘庚自奄迁殷(今河南安阳市) 。盘庚迁殷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 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王朝结束了 屡次迁都的动荡岁月,直至商亡再也不曾迁都,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盘庚迁到新邑之后,当时并没有 把这个地方叫做“殷” ,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 ,商朝也不称为殷朝。周灭商后,为了表示对商人的轻蔑,便把商都 附近商王的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人。于是,商朝也就称为“殷”或“殷商” 。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灭纣以后 遭到破坏,逐渐废弃,成为废墟,故称“殷墟” 。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叫做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把殷都向南扩大到朝歌(今河南淇县) ,向北扩大 到邯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 ,在这广大地区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 声” ,有所谓“北里之舞” “靡靡之乐” ;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 满了鹿台。他任用坏人,迫害正直的大臣。如重用贪财好利和善于逢迎拍马的费仲,提拔善于挑拨离间的恶来。他废除贬 斥了受人们拥护的贤人商容。他用“炮烙之刑”残害人民,还用其他酷刑残害向他进谏的忠臣。用挖心酷刑处死向他进谏 的叔叔比干,逼得向他进谏的哥哥微子逃亡,另一哥哥箕子虽然装疯也没能免遭囚禁。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 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纣王残暴,暗中叹息几声,便被纣王囚禁 在h(you)里(今河南汤阴县有h里遗址) 。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发动对周边方国的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 对东夷的战争。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可收拾。武王伐纣时,商 王朝众叛亲离,军队倒戈,商纣逃回商都,于鹿台自焚而死。 周文王在位 50 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 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 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 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 。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 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 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 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 。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 势。 姜尚,字子牙,又叫姜子牙。他的祖籍原在东夷地区,据说,祖先在舜时为“四岳”之一,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 在吕,姜为其族姓。夏、商时代,姜姓子孙有的变成穷人,姜尚就是其中的一个。姜尚因其祖先曾被封吕地,故又称为吕 尚。他因家贫,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当过屠夫,也曾在盟津开过酒店。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 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他听到“西伯” (周文王) 正在广求贤良,于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条叫兹泉水的源头凡谷钓鱼,等待文王。有一次西伯出猎路遇吕尚,谈得十分 投机。文王大喜,说: “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贤人来辅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贤人吧! ”因此便称他为太 公望,并且拜他为军师。太公望替文王谋划了许多军国大计,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周文王 在太公望的谋划下,使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大大超过了商朝。文王病死,太公望又辅佐文王之子周武王,被尊 称为“师尚父” 。太公望辅佐周武王,继续加强周国力量,争取各方国诸侯,为最后灭商选择了战机,发动了伐纣之战。 牧野之战,师尚父率先锋在前面挑战。最后攻入商都,推翻商朝。由于姜尚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被周王朝分封在齐, 成为历史上齐国的祖先。 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名发。周武王继承其父遗志,完成文王未竟事业,终于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 武王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还任命召公、毕公等 人为助手。他还营建新都――镐京。周武王抓住商纣王统治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率师东进,观兵盟津(今河南孟津,古 黄河渡口) ,大会八百诸侯。这是对商朝的一次武力试探,也是伐纣战争的预演。盟津之会后二年,商朝统治核心严重分 裂,商纣王彻底孤立,伐纣时机成熟,周武王亲率大军伐商,在盟津会合各路诸侯,联合西南地区和江汉流域的庸、蜀、 羌、、微、卢、彭、濮等少数民族参战,从盟津渡黄河,杀奔商都朝歌,战于商都郊外 70 里的牧野。纣军全线溃退, 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武王在此举箭连射三发,用铜X砍下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杆上示众,商朝灭亡。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 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封国是世袭的,封 国之内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 国人暴动 西周第十个国王厉王,是一个贪婪残暴的君主。厉王好利,他任命“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将至”的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 所谓专利,就是专山林川泽之利,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攫为己有,不许人民采樵渔猎。厉王实行专利,触犯了社会各阶 层的利益,失掉了王室贵族和统治集团的支持,损害了广大平民即“国人”的利益,使他们忍无可忍,纷纷议论和抨击厉 王暴政。厉王把国人的议论诬蔑为“诽谤” ,特请卫国巫师来监视人民,侦察国人的私议并按他的旨意,假托神灵,指控 国人“谤王” ,进行杀戮。国人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见面,以目示意。厉王自鸣得意说: “我有办法消除诽谤,现在都不敢 议论了! ”召公劝他说: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溃决,伤人更多。 ”厉王根本不听劝谏,继续一意孤行。 厉王的三年高压统治,终于激起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公元前 841 年,国人冲进王宫,厉王狼狈出逃,渡过黄河,逃到 彘(今山西霍县) 。厉王的太子静逃到召公家中,起义者包围了召公的家,要他交出太子静。召公让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 静,交给起义者杀死。参加这次起义的是以平民为主体的各阶层群众。国人暴动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 的群众性武装暴动。残暴的厉王统治被推翻了。 西周的灭亡 周幽王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聩的末代天子。幽王即位后,交相发生的旱灾和地震使周朝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陷 入混乱和动荡之中。昏庸的周幽王对此竟然不闻不问,终日沉醉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他十分宠爱美妃褒姒,在其生下 儿子伯服以后更加宠爱。他废了原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幽王和褒姒不仅竟日饮酒作乐,不 理朝政,而且还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幽王为了穷奢极欲,提拔擅长逢迎拍马、钻营私利的虢石父为卿士,加重 剥削,激起了民众的普遍不满。申侯对于自己的女儿申后被废十分恼怒,他联合缯(Zèng)国、犬戎,对幽王大兴问罪之 师,共同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幽王虽然烽火报警,但各国诸侯害怕再次被戏弄,都没有发兵前来勤王。镐京被攻下,幽王 带褒姒逃到骊山山麓被戎人杀死,褒姒被掳。从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杀,统治了约二百五十年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 了。 学术动态 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 ,被列为我国国家“九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一本《夏商周断代工 程
年阶段成果报告》已经面世,还将出版一本《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集》和一套《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 。 什么叫“夏商周断代工程”呢?简而言之,即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每朝每代帝王的年代断清楚。根据“夏商周断 代工程”项目办公室所宣布的研究目标为:一、为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 年)以前各王,给出比较准确的年代;二、 商朝后期(武丁以下)各王,给出比较准确的年代;三、商朝前期,给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四、夏朝给出基本的年代 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一步,是西周自公元前 841 年前各王在位年代实数的确定,而关键的一年是周武王伐纣 灭商之年。经过学者的辛勤劳动,已测定此年为公元前 1046 年,由此已推算出自周武王以后成、康、昭、穆、共、懿、 孝、夷和厉王各王的实际在位年数。其次,夏商周断代工程还大体推算和测定出商朝的始末年代,分别为约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046 年,其间最重要的盘庚迁殷年代为约公元前 1300 年。第三,夏朝的始末年代也已推算出大致框架:约公 元前 2070 年至约公元前 1600 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已于 2000 年 11 月初在我国各大报纸公布《夏商周年表》 。 图画说明 青铜鼎 第二单元开始一页右上面的青铜鼎,是清代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时期的毛公鼎(此鼎与教材第 39 页西周毛公 鼎为同一鼎) 。因为毛公鼎是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也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因此把它作为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的图标。毛公鼎的具体内容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夏桀把人当作坐骑 这是根据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上夏桀以人为辇的图摹绘的。夏桀残暴,以人为辇。这幅图所绘的两个女子似宫女,她们 被绳索捆绑在一起,双膝跪地,作为夏桀的坐骑。夏桀跨在人辇上,肩上扛着武器,正合《史记?夏本纪》中说“桀不务 德而武伤百姓” 。武氏祠俗称武梁祠,建于东汉桓帝时,祠内石刻除画像石外,还有石狮、墓碑等。 商朝铜鼎 这是 1989 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的商朝铜鼎。鼎高 97 厘米,重 49.2 千克。鼎是烧煮或盛放鱼肉的器具,方腹平底, 折沿上有一对圆拱形凹槽式立耳,耳上各铸一卧虎。方腹的四面都饰有兽面纹和乳钉纹,四足饰羊角兽面纹。该鼎形体硕 大,装饰华丽,铸工精良,是江南地区商代青铜器的一大发现。 牧野之战 这幅图是 1959 年画家王弘力绘制的。画面右方是周武王的军队,左方是商纣王临时武装起来的军队。商军在阵前倒戈, 他们手执棍棒或长矛同商军官英勇搏斗,还有的人高举双手向浩浩荡荡的周军欢呼。 西周等级示意图 西周的等级制度是周初建立政权、巩固统治的一个重大措施。它不仅巩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他们 共同对平民和奴隶的阶级统治。如图最上面一层是周天子,其次是诸侯,第三层是卿大夫,第四层是士,第五层肩扛劳动 工具的为平民,压在最底层弯着腰的是奴隶。 第 5 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 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 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 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 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 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首先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 一子目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 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又在第二个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农业及畜牧业繁荣的 表现;最后,以“奴隶的悲惨生活”这一子目明确了自夏至西周奴隶制繁荣的基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 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 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 生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 起来。教师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 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 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先生动具体地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 2.教师可通过直观的手段,如计算机、投影或者挂图,向学生展示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使学生对商代青铜制造业的高 超工艺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对青铜文明这一内容进行学习的兴趣。 3.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们普遍使用的是什么工具?青铜器与之相比有什么 优点?” 为帮助学生作出结论,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物参考,使学生体会青铜器坚硬、轻便、锋利等特点,从而使学生 认识到人类进入青铜时代是巨大进步。 4.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有条件应配以模型或照片,讲述司母戊鼎及四羊方尊的特点及其冶炼过程,使学生对当时青铜 制造业的高超水平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5.对于“三星堆文化” ,教师应介绍其概况,并引导学生回忆: “在前一课中,我们所学习的夏、商、西周三代的统治中 心在什么地区?”再联系“三星堆文化”主要覆盖地区,使学生得出“我国青铜文化不仅水平高超,而且分布地区广泛” 的特点。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除青铜制造业外,夏、商、西周手工业的其他门类,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发达的手工业不 仅是青铜制造业“一枝独秀” ,而且是全面发展。鉴于学生对于漆器欠缺了解,教师可用简明的讲解配以实物的形式,使 学生对其有初步认识。 7.教师提出问题: “夏、商、西周的手工业规模庞大,占用大量的劳动力,专门生产粮食的人就少了。你认为手工业繁荣 的基础是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手工业的繁荣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结论,再引导学生学习夏、商、西周时期农业 及畜牧业发展的情况。 8.教师提出问题: “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 时文明的象征呢?” 经过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深入浅出地解释“青铜文明”的概念。 9.教师可通过对“商朝戴枷的奴隶俑” “人牲” “殉葬”或安阳商王大墓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的残 酷、野蛮的本质,并得出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这一历史结论。 本课涉及内容距今年代遥远,学生相关知识储备较少。教师的教法及语言应尽量平易通俗,并利用本课插图、照片较多这 一有利因素辅助教学,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插图的能力。如有可能,还可结合某些出土文物,进行一些考古学知识的介 绍,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如: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 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要求学生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 “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 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使学生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参考资料 三星堆文化发现于四川广汉,1929 年开始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 1980 年、1986 年几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 稀世之宝,包括造型奇特、制作精美的金器、青铜器和玉器、漆器等。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全用金箔,说明制作者对金 的延伸性已有很深了解。 青铜神面具、青铜雕像, 造型生动,有古蜀人“纵目” 的特点 (如同戏曲化妆成坚眉竖目的形象) 。 三星堆的青铜树,是祭祀用品,有学者考证它与我国民间习俗“通天树”或摇钱树有关。《三星堆文化探秘》 ( ,昆仑出版 社 2001 年版)学者们认为三星堆文化距今年代约三千多年,是商朝时候我国西南成都平原上古蜀人的文化。 商代的陶瓷 商代已出现釉陶,郑州出土的商前期釉陶相当光亮,具有原始瓷器的特点,釉色以青绿为主,少数呈褐黄色。这种瓷器在 湖北黄陂盘龙城商遗址和江西吴城商遗址也有发现。这些原始瓷器的发现,把我国瓷器发明史推前了约一千年,提早到了 三千多年以前。 周代交通发达 《诗经?大雅?大东》曾形容西周的大道: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是说周的道路像砥石那样平整, 像箭那样端直。但这样的道路只供“君子” (统治阶级)使用,一般平民只好在路旁看看而已。 商朝用奴隶作祭品和殉葬品 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作祭品,称为“人祭” “人牲” 。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称为 “人殉” 。河南安阳侯家庄的商王大墓,墓的里里外外,人殉及追祭时的人牲,总共约三百人。 学术动态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 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夏商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的历史范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提到夏朝时说: “夏代奴 隶数量较多”“夏代王室贵族对奴隶不仅强迫他们劳动,而且还任意杀戮” , 。谈到商朝阶级关系时,也较详细叙述了商朝 奴隶制的残酷压迫,如“人殉” “人祭”等等。说到西周社会经济时,则明确提到: “西周社会中,奴隶制十分盛行” 。一 些通史、专史,如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詹子庆等主编《中国古代史》和孙淼《夏商史稿》 、郑杰祥《夏史初探》等或 将夏、商、西周史全放在奴隶社会编中叙述,或认为夏朝和夏商为奴隶社会。张传玺的《中国古代史纲》亦认为夏朝商朝 为奴隶社会,而西周则为“封建领主制社会” ,至战国以后,便进入“封建地主制社会”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主张: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其阶级形式是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不管其具体情况如何复杂,奴隶 社会中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关系,总的划分,从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来说,就是这样的。 ”该书 认为商殷已进入奴隶社会。西周统治者为奴隶主贵族,但广大被统治者则分为平民和奴隶两大部分,而“西周时期的奴隶 数量并不太多” ,大部分劳动者是称为“野人” “庶人”的庶民,他们的身份是不完全自由的农民。 图画说明 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本课导入框有一幅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这是 1959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的展品。画面反映了司母戊鼎 的浇铸过程。在商代,当时人们使用坩埚熔炼青铜,每个坩埚能熔铜 12.5 公斤,铸造这样一个大鼎约需 80 个坩埚。当 时,制作青铜器,还要进行两大项工作,第一步是要对矿石进行熔炼,其中包括选矿、初炼、提炼和加锡等。第二步就是 具体铸造青铜器的过程。它包括制模、翻范、合范、浇注、打磨修整等。这一道道的工序,缺一不可。正像古书所说,铸 造一件精美青铜器必须具备“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当时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些工序铸造了世界上 最大的司母戊鼎。近年来,一些中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司母戊鼎进行了化学定量分析,结果符合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的铸器的合金比例。这幅图画生动地再现了商朝铸鼎的场面。 司母戊鼎 这是 1939 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因鼎宽大得形似马槽,人们又称它为马槽鼎。鼎重 832.84 公斤, 高 1.33 米,口长 1.10 米,壁厚 6 厘米,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纹饰以云雷纹为底纹,耳的外郭饰一对虎纹,虎 口相向,中有一人头,似被虎所吞噬。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中间以短扉棱相隔,足部饰兽面纹, 下有三道弦纹。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科学家们分析大鼎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用 21 块陶范铸成。双耳是先铸成 后再嵌入鼎范内, 鼎身其余部分都是一次铸成。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它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此鼎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这是 1976 年在陕西扶风出土的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器高 16 厘米,口径 12.1 厘米,分上、下两截,上半截为长方形 鼎,两侧各有一附耳,鼎身四角铸有卷尾行龙;下半截为方座,中空,内可燃炭火以煮熟食物。方座两侧有方形窗孔,正 面有两扇门,右门上有受过刖刑(砍脚)的奴隶做成的门闩,可以开关。方座下有四足,足上还铸有“怪兽似猴似鹰” 。 整个器具装饰华丽,构思精巧。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这是 1986 年在我国四川省成都市东北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像。它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古蜀国人制作的。像高 163.5 厘米,躯体修长,身着左衽长袍。青铜人的右臂向上曲举,左臂向下弯曲,宽大的手掌空握,好似握着什么器物。 长袍下部雕有饕餮纹,下摆成燕尾状。面部方正,大眼睛,直挺的鼻梁,方额大耳,耳垂还穿有小孔。脑后垂长发辫,头 戴华丽高冠。双脚赤裸,站在一方座上,神情肃穆庄严。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个铜人可能是古蜀人掌握祭祀大权的巫师。 铜像采用分段浇铸法铸成,说明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商朝玉虎和玉象 这是 1979 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朝玉虎和玉象。玉虎高 3.1 厘米,长 14.1 厘米,身体长圆呈碧绿色,作行走状。 玉虎为方首双耳,方形目,八字形须,张口露齿,长尾下垂,尾尖上卷,身饰云纹。玉象身体肥硕,长鼻上伸,小眼细眉, 大耳下垂,身上饰有花纹,造型小巧可爱。从这两件玉器可以看出,商代玉雕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商朝戴枷的奴隶俑 这是 1937 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戴枷的奴隶俑。陶俑一高一矮,男俑高 6.1 厘米,女俑高 5.5 厘米,男俑的双手 被枷在背后,女俑双手则枷在胸前。这两件俑为灰陶,俑的形象比较粗糙。仅捏塑出人的五官和身体的大概形象。这两个 陶俑的出土说明了商代奴隶的悲惨处境。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夜晚,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 奴隶主又给他们戴上枷铐。 在西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 在西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 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的记载,见于西周中期的鞫γ摹鞫υ缭谇宄昙浠俚簦纸鲇卸δ诿耐仄馈C 文约四百一十字,共分三段,其中第二段记载了奴隶主髟蛄硪桓雠ブ髀蚶疵纸信恪⒑恪Ⅰ睢⒉帧㈨虻奈迕ィ 其代价是用一匹马加一束丝, 双方并订立了契约。 这幅图就是根据上面的内容绘制的, 它说明西周奴隶的地位是何等低下。 第 6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大国间 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 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 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 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 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 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 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齐桓公称霸和秦赵长平之战,上述特点明显。教材 弱化了对战国兼并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但从教材“有些诸侯中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东方六国再也无 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二、教法建议 1. 教材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本课,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交待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历史过程。 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并总结出昏君误国的历史教训,反衬本课即将学到的几位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国君。 2. 教师应向学生交待清楚“东周”的概念内涵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进而引申出王室衰微这一时代特征。建议教师 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应当说明王室衰微的情况,并指导学生思考: “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有何因果关系?” 3. 讲清改革与争霸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为防止教学过程的简单化和枯燥,建议教师采取边叙边议的教法,边叙述 改革措施,边与学生讨论措施的作用。最后形成对改革与强国之间关系的总体认识,可由学生去评说。此外,讲述管仲改 革可从人与自然、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地利)之间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多层面认识历史。教学中可设计一些问题启发 学生思维,如“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 “如何通过改革,把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 “改革与 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 4. 指导学生归纳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霸主地位确立的方式。并提出问题: “春秋大国霸政的确立,对于当时的统治 秩序有什么影响?” 5. 战国七雄的形成与诸侯国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相联系,教师讲述时要从社会发展和变革史的高度,讲明时代赋予七 国兼并战争的新意义。 6.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城濮大战与长平大战的不同特点,不仅认识战争过程本身的不同,而且认识争霸战争体现出的 不同时代特征。春秋时期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 战国时期的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政治。因此,春秋政治是“争霸” ,战国政治是“兼并” 。历 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7. 学生阅读本课“自由阅读卡”“诸侯争霸时打仗的‘小车’是什么样的?”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车兵战是春秋时期军 : 事作战的主要样式,到了战国时期,车兵战地位下降,步兵和骑兵战作用上升。 三、学法指导 1. 指导学生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形成春秋争霸大国和战国七雄的时空观。在教师的提示下,尽可 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并存的特点。 2. 吴越争霸,特别是舔尝苦胆的故事,学生较熟悉,可由学生自学或讲述。同时告诉学生,由于年代久远,在故事的流 传过程中,也增添了许多虚构的成分。培养学生从传说和故事中探究历史真实的科学精神。 3.“围魏救赵”内容设计成学生活动。教师可提供与这场战事相关的政治、军事和地理方位因素,由学生分小组设计出多 种救赵方案,介绍方案特点,评价优劣,在比较鉴别中认识国魏救赵战例的典型意义,认识军事谋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参照附图)4.学生在比较城濮大战与长平大战的不同特点时,可在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基础上,将大的比较项分解成小的比较点, 如从军队规模、持续时间、用兵谋略、战况结局等方面分析。此外,还可请学生谈谈从赵括空谈误国的史鉴中得到的历史 启示。 参考资料 “春秋” 战国”名称的来历 春秋” 战国” “战国 “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 编年史名为“春秋”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 481)共 242 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当, 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 《春秋》 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 770 年 (周 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 476 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 295 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 。 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 “战国” 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 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 475 年(周元王元年) 《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 221 年(秦王政二十六年) 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 255 年。 周王室自身实力的削弱 西周盛时,以镐京、东都为中心,王室有直接管辖的王畿方约千里的土地。所有渭、径、河、洛地带都是周的王畿。西边 的关中平原,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兴起的根据地,称为“宗周” ;东面的河洛地带,以东都王城为中心,是保卫宗周和 镇抚东方的重镇,称为“成周” 。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王畿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成为控制全国的基 地。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王畿还有约方六百里。后来有的赐给立功诸侯,有的被诸侯侵夺,有的被戎族占据, 有的封给王族、公卿大夫作采邑,最后所余无几。天子局处在成周约方一二百里的一隅之地,地盘还在一天天缩小。 西周盛时,王室设置了庞大的军旅。用于宿卫宗周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 ;在成周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 周八师” ,共 14 师达 14 万人以上。这就是周王朝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武力基础。诸侯国大国一般不超过三军, 小国只有一军,诸侯国的军队周王都能调遣。平王东迁以后,王室只能有三军、二军甚至不足一军了。 王室地位的变化 西周盛时,周王对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威。各封国的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报告封国内的情况,听取周王及其辅佐的指令; 如临时发生重大事故,还要及时向周王报告。他们都必须向周王贡献本封国的产物和周王需要的东西。他们有保卫王室的 义务,包括为周王提供作战的军队。对周王的死丧、嫁娶、巡游,他们也要尽特定的义务。如果他们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 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收回或削减他们的爵禄,可以废除和另立国君,甚至灭掉他们。如康王时,晋侯建造 的宫殿过分宏美了,就受到周王的谴责。共王曾灭掉封在密须故地的密国。夷王曾朝会诸侯,烹死齐哀公。在这种情况下, 当然不可能出现大国争霸的斗争。 诸侯定期的朝聘贡献(古代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叫聘,诸侯在非朝觐述职之年,就派卿大夫聘周)是王室的重要收入,王 室东迁以后失去了这个重要收入。按照鲁史《春秋》所记,242 年里鲁君朝王仅三次,鲁大夫聘周仅四次。鲁是周公的后 代,与王室最亲近,朝贡几乎全废,其他诸侯的朝贡自然不会比鲁多一些。与此相反,天子却经常向诸侯进行聘问,周桓 王在位二十多年,五聘于鲁。东周天子地小贡少,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强大诸侯。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子在 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东迁后,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霸主实际上取得政治上的最高地位,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也不得不依附于强大诸侯。 齐桓公和管仲 齐桓公是春秋初年首先称霸中原的第一个霸主,在位四十多年,能信用以管仲为首的一批贤才,改革齐国的政治经济,顺 应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形势,执行一系列成功的内外政策,推动了齐国的社会发展。他组织中原各国抵御戎狄等落 后部族的侵扰,捍卫了华夏先进文化免受摧残,在历史上是有功绩的。齐桓公不愧是受到孔子尊崇的春秋初期的著名政治 家。 管仲青年时,家庭贫困,曾做过商人,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一百多年后,孔子赞叹齐国的霸业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百姓受惠直到今天。没有管 仲, 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 左开衣襟, 成为蛮夷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这正反映了齐桓公的霸业在华夏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有着特殊的作用。 晋楚争霸的主要活动 1.公元前 636 年(周襄王十六年) ,流亡在外 19 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在秦国的援助下,62 岁的重耳当了晋国国君, 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赏赐随从他流亡的臣属,功大的封邑,功小的尊爵。晋文公信用功臣,改革内政,实行免债 薄赋,救贫济弱,减轻关税,便利交通,促进商业,宽恤农业等发展生产的政策;坚持举用贤能,论功行赏的用人政策; 扩充加强军队。全国建立上、中、下三军,各军设将佐二人,中军将位最尊,指挥全军,称为中军元帅(后世元帅、将军 之名始于此) 。这些改革使晋国财富充裕,国力强盛,为争霸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 635 年(晋文公二年) ,晋文公亲自率兵勤王,因为王弟太叔子带勾结狄国军队赶走了周襄王,勤王安周是求取 霸业最好的捷径。晋文公很快打败狄军,活捉太叔子带,护送周襄王回洛邑,立下了安定周王室的头功,被视为齐桓公再 世,在诸侯中建立了威望。 3.公元前 632 年(晋文公五年)晋楚城濮之战。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双方兵力只能据参 战兵车数来估计。一种计算是引《司马法》的说法,每车甲士 3 人步兵 2 人;另一说法据孙诒让《周礼正义》卷 54 认为 《周礼》所说军队编制:五人为“伍” ,五伍为“两”“两”就是兵车一乘。具体地说就是每车甲士二伍十人,步三伍十 , 五人,甲士中最勇者三人居车上,为甲首;余七人在车的左右,步卒跟在车后。这样每车甲士、徒兵共 25 人或 30 人。后 一说法比较符合春秋时的实际情况。 《诗经?鲁颂?s宫》载“公车千乘……公徒三万” ,也是这个比例。据此城濮之战晋 出动兵车 700 乘,兵力估计为二万左右。楚出动兵车一千四五百乘,兵力估计为四万左右。 城濮之战居于劣势的晋军取得胜利的原因:①战争之前,晋国采取了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 措施,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可靠的基础。②晋国在外交上开展了一系列灵活巧妙的斗争,扩大了自己的同盟军,孤立了楚 国。例如晋先打下楚的盟国曹、卫,然后暗地里答应曹、卫复国,只要他们与楚绝交。曹、卫果然与楚绝交,使楚陷于孤 立。又如晋利用齐、秦同楚的矛盾,同齐、秦建立联盟,陷楚于不利的境地。③“退避三舍”不仅使晋军赢得政治上的主 动,在军事上也使处于劣势的晋军避开了在不利条件下同楚决战,保存力量,待机破敌。在决战中晋军避开敌人强大的中 军,选择比较薄弱的两翼冲击。又伪装败逃,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使自己在局部上占据优势,再 从局部的优势转变为全局的优势。 4.公元前 597 年晋楚(bì)之战。城濮之战后,楚北上受阻,转而向东发展。楚庄王即位,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为 争霸奠定了基础。接着率兵北上,在周的直辖区耀武扬威,并遣使问象征王权的九鼎之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于 是晋、楚为争夺郑国大战于。晋军将帅对和战问题争论不休,步调不一,迟疑不进,在楚军突然进攻下大败,诸军争舟 渡河,自相砍杀。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鲁、宋、郑、陈诸小国又相继依附楚国,楚庄王一时称霸中原。 5.公元前 546 年,宋大夫向戌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各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举行有 14 个国家参加的弭(mǐ,停 止)兵大会。会议作了“晋、楚之从交相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决议,即原来晋、楚各自的属国,现在变成晋、 ( 楚双方共同的归附国,对晋、楚尽同样的义务。晋楚两大国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互相瓜分霸权,形成了均势。 勾践尝胆, 勾践尝胆,立志报仇 《左传》 《国语》 《越绝书》都没有提到勾践尝胆的事。 《史记》《吴越春秋》则有尝胆记载。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 : 王勾践反(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吴越春秋》“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苦身 ” : 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 把“卧薪尝胆”作为一个词汇来用,始于宋朝。苏轼在《拟孙权答曹操书》中说: “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 迈,而叹功名之不立”《苏东坡集续集》卷 9《拟作》。不过这里说的与勾践毫不相干。到明朝时,勾践卧薪尝胆的说法 ( ) 越来越多,清初吴乘权在《纲鉴易知录》中则正式地说: “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明冯梦龙改编、清蔡 元放修订并评点的小说《东周列国志》 ,又几次渲染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因而人们就信以为真了。实际上尝胆史有所 载,而卧薪则为后人附加,不足为信。 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晋国的六卿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威胁着以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公元前 550 年,新兴势力联合起来,打垮了旧贵族栾氏,完全占了上风。晋国六卿已经代表 新兴地主阶级控制了晋国政权。在新旧势力斗争的同时,晋国新兴势力内部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公元前 493 年,范氏、 中行氏同赵、韩、魏交战,结果范氏、中行氏两家彻底失败。赵、韩、魏、知四家尽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公元前 453 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起来灭掉知氏,三分其地。几年后,三家又把晋君所剩不多的土地分去大半,晋君反而要去朝 见三家。公元前 403 年,周天子正式册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就是“三家分晋” 。 田氏代齐 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逃往齐国。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官名,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 ,这是陈氏在齐国立 足的开始。陈氏即田氏,古代“陈” “田”同音通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田氏得到齐国国君的宠信,与公室关系非 常密切。春秋中叶以后,由于齐国奴隶和平民反对奴隶主、反对公室的斗争广泛开展,旧制度的崩溃和公室的灭亡已成必 然的趋势。田氏适应形势的发展,走向背离公室的道路,形成了以田氏为首的新兴地主集团,同以国君为首的奴隶主贵族 集团展开了长期的斗争。田氏家族用减轻剥削的办法,如把粮食借给民众,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以此争取民众,收揽 人心,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齐国十余家大贵族――国氏、高氏、奕氏、鲍氏、弦氏、晏氏等, 陆续为田氏并灭。到公元前 476 年, “齐国之政皆归田常” ,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公元前 391 年,田和把齐国最后 一个国君迁到海上,给他一城之地,田和占有齐国。公元前 387 年,田和向魏侯及楚、卫使者“求为诸侯” ,魏武侯代他 向周安王和诸侯提出这一要求,周安王答应了。公元前 386 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齐侯,沿用齐国号,变姜氏的齐国 为田氏的齐国。这即所谓“田氏代齐” 。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激烈、更频繁、规模也更大。各大国都拥有雄厚的武装力量,秦楚两国各有步兵百万, 车千乘,骑万匹;赵、齐、燕各有步兵数十万;韩国兵力最弱,也有步兵三十万。作战时常常动员兵力数十万。一次战役, 被斩首的士兵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兵力估计不过二万,楚兵力估计不过四万。公元前 341 年 马陵之战,魏国动用“十万之军” 。公元前 293 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 260 年长平 之战,秦竟活埋所俘赵军四十多万。各国军队人数的增多,虽与人口增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士兵的主要成分由贵族奴隶 主和“国人”改变为农民,作战时所有适龄农民都有可能被强迫编入军队。 春秋时作战都用兵车,战败一方的车阵一乱,就很难整顿,所以几次大战都是一天之内分胜负。战国时步兵、骑兵成为主 要兵种,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也“旷日持久” ,有时长达三年五年。 为了防备敌人的进攻,各国边境修筑了大规模的防御工程,其中比较长的称为长城。 长平之战 公元前 262 年,秦攻取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 ,使韩国上党郡完全和韩本土隔绝。韩国想献出上党向秦求和,郡守不愿 降秦,把韩的上党郡 17 县献给赵国。秦国派兵攻赵。赵将廉颇驻守长平,筑垒固守,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 260 年,赵王急于求战,不满廉颇凭险固守以疲秦军的战略,中了秦的反间计,起用赵括代替廉颇,率兵大举进攻。秦将白起 佯败后退,诱敌追击,到预定地点,用伏兵把赵军分割包围。秦王亲自赶到前方,把全国 15 岁以上的壮丁悉数调到长平, 堵截赵的援兵和粮食,赵军被困,46 天饥饿乏食,突围失败,赵括被秦军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除 240 个年幼 的回赵国报信外,都被活埋。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战国晚期,魏楚以及齐国先后衰落, 只有赵国比较强大。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被消灭了四十多万军队,丧失了强国的地位,秦国则变得更加强大了。到公元前 246 年,秦王嬴政即位的时候,泰国已是“地方数千里,师名(军队号称)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 了。 廉颇 赵国名将。蔺相如完璧归赵,又随赵王到渑池与秦王相会,使赵工没有遭屈辱,因功拜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 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容忍谦让。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惭愧,就肉袒负荆,登门请罪,两人成为团结御侮的刎 颈之交。长平之战时,赵王信秦反间,起用赵括为将,蔺相如谏:赵括徒能空谈兵法,不知变通,如胶柱鼓瑟,难以应变。 赵王不听,遂代廉颇,以致全军覆没。 白起 泰国名将。善用兵。攻魏,取大小 61 城;攻楚,拔郢都。长平之战,赵国中反间计,用赵括代廉颇为将以击秦,秦就用 白起为上将军,覆灭赵军。后为相国范睢所妒忌,遂称病不起,被迫自杀。 图画说明 晋军猛冲楚军 这是一幅描绘城濮之战的想象画。当时楚军势力大,分左右两部进攻晋军。楚军右部攻至前面,发现晋军战马蒙着虎皮冲 了上来,战马吓得狂奔乱跳,右部弃阵逃跑,死伤无数。楚军左部在进攻中也遇到了麻烦。晋军将大旗竖在战车上,用战 车拉着树枝扬起尘土,假装逃跑,以迷惑对方。楚军以为晋军败了,便全力追击。晋军预先埋伏的精锐部队向楚军拦腰杀 来,假装逃跑的晋军又转回来一起夹击。楚军一片混乱,收兵败逃。晋军猛冲楚军,大获全胜。 身穿甲衣的战国骑兵和战国兵器 战国骑兵图是参考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金银错铜镜上的骑马武士射虎图纹饰绘制的。骑兵头戴貂皮暖帽,帽顶左右插着羽 毛。帽子两旁有带子,系于颌下。骑兵身穿战甲,在战甲和战马身上有许多圈点,是纹饰并非是甲片。武士手持短剑,骑 在马上,怒目而视。原图还有一只猛虎,武士正用短剑刺向张牙舞爪的猛虎。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兵器形式和数量较以前有所改进和提高。画面左边的兵器叫戈,戈柄细长,用皮条将戈横绑在戈柄 上。画面中间的兵器叫矛,矛细长,矛头双刃,装在柄上。画面右上的武器叫三戈戟,长三米多,由矛和三个戈合在一起, 更增加战斗威力。最下面的两种武器为连体戟。这些武器是战国时的主要兵器,用以砍杀、钩杀和刺杀。 第 7 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 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商鞅、李 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 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 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 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 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 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 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 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 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或讲述后,提出: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 教师可归纳为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 。从此直接引入新课。 2. “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一目,可让学生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提供的材料,自己归纳整理。如有 条件,制作教学软件,演示有关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以加深理解。 3. “著名的都江堰”一目,教师可制作都江堰的图片或教学软件,展示其防洪灌溉的原理。或者让学生根据教材叙述,画 出都江堰防洪灌溉示意图。 4. “商鞅变法”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内容,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 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 由此正确理解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述其改革措施时,应让学生逐项分析它的历史作用。 可利用板书或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图示设计如下:通过图示,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军队战斗力,使 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讲清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就是突破本课难点的一种主要手段。 5.讲完三个目的内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变法运动与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战国社会生产力发 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主要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 1.注意前后联系。学习本课时,应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2.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只有通过 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 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 样的作用?要指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3.综合归纳。在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商鞅变法” “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著名的都江 堰”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深化对变法的历史背景、战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的理解。 4.人物评价。引导学生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在课堂 活动和讨论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真理愈辩愈明。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知道什么看法 是对的,什么看法不对,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参考资料 铁的冶炼和铁制工具的推广 在商代,铁的使用已经开始了。1972 年底,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铁刃铜X。这件兵器,在铜质的X身前 部嵌铸以铁质的X刃,刃部经科学鉴定,证明为经过锻打的铁。这铁不是人工冶炼的,而是来自陨铁(陨星炸裂坠于地面 的陨石中,有含铁质较多或是纯铁的叫陨铁) ,因当时尚不知人工炼铁,所以陨铁的使用在社会生产上没有实际意义。 西周末春秋初,秦襄公(前 777-前 766 年在位)时代的诗《诗?秦风?驷》有“驷孔阜”之句,说驾车的四匹马, 色黑如铁,特别肥硕。以铁形容马的颜色,说明铁已经使用并为人们所熟悉。那时候的铁是熟铁,通常叫“块炼铁” ,是 矿石在 800~1000℃的条件下,由木炭还原得到的,出炉时是含有大量杂质的固体块。这种铁有几个缺点:一是炼完一炉 后,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产量小。二是需要反复锻打,才能制 造一些形状简单的器物。三是含碳量很低,质地很软。由于上述缺点,这种铁不可能普遍应用。从目前出土的铁器看,至 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生铁是在温度 ℃的条件下冶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 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含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冶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所以由块炼 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欧洲直到公元 14 世纪才炼出了生铁,比我国晚了 1900 年。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 春秋晚期的一件铁块,经科学分析,是白口生铁。这是到现在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生铁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 物。 铁制工具的推广,从文字记载看, 《国语?齐语》记载: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I(Chú,锄)” 。“美金”指 青铜, “恶金”指铁,是用来铸造生产工具的。可见,春秋中期齐国已使用了铁制农具。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前 513) 记载: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可见当时晋国民间铁已不少。 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文字不多,总该有一些条文,这个鼎不会太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 铁也不会太少,否则,就不可能铸成功。可见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从出土文物看, 江苏六合程桥春秋晚期吴国墓、 湖南常德德山楚国墓、 长沙楚墓, 还有山西侯马北西庄遗址等出土的铁器, 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郑qiāng,古代的一种斧子) 、铁n(bó,锄田去草的农具) 、铁锸、 铁铧、铜剑等。这些铁器,有的是用块炼法炼出的熟铁锻造的,有的是用生铁铸造的。课本(插图)上的《春秋铁器》为 湖南长沙出土。根据地下发掘,结合文献记载,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使用。当时一些钢制工具(如铜锄、 铜铲等)和大量用木石骨蚌等原料所制农具都还在生产领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铁器的使用在春秋时期还处于初期阶 段,但它却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解放以来,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包括齐、楚、 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广大地区的战国中期遗址,都有铁器出土,而且种类多,数量大。在河南辉县战国魏墓中,出 土 58 件铁农具,有犁铧、、锄、锸、镰、斧等,其中两个“V”形的犁铧,虽还没有翻土镜面的装置,但已能起破土 划沟的作用。课本上的《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即为辉县出土的铁器。铁农具广泛使用,排斥木、石农具而取得主导地位。 牛耕 原来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耕作的人用手把着耒耜的柄,用脚踏着刃部,把锋刃刺入土中,向外挑拨,才能 把一块土掘起来。耕地就是把土一块一块地挨次掘起来,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块,退一步。这种后退间歇的耕地方法,用力 多而效果差。传说早在商代就用牛驾车,也有人根据甲骨文“犁”字初文的象形,认为商代已有牛耕,但论据不足。到了 春秋时期,牛耕已经使用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耕地就变为连续向前,用力少而效果好,这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当时还开始用马耕田,商鞅为了重视农业, 规定: “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 ” “古者” ,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 “止则就犁” 。汉人说的 “古者” ,当指战国和秦。畜力与铁器的结合,给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 都江堰 李冰约于公元前 256-前 251 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一到成都平原,流速突然减慢,所 夹带的泥沙石子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每年夏秋水势骤涨,灌县以下常常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会出现干旱。为了 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因势利导,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都江堰市,兴修 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渠首和渠道两大系统组成。渠首工程包括都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要部分。都江鱼嘴是建在岷 江中流的分水建筑工程,它把岷江水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都江 堰市城附近的岷江南岸,凿开玉垒山脚,形成一个被隔开的石堆即离堆和一个狭小的进水口就是宝瓶口。内江水通过宝瓶 口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大小水口都安置“斗门” ,需水时打开斗门,水多时可关闭斗门。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 水门” 。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堆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紧接内金刚堤和离堆之间修筑了飞沙堰,用以调解 内江水量,洪水猛涨时,内江水可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确保内江灌溉系统的安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 具防洪、运输功效的综合水利工程,既解除了岷江泛滥之灾,又便利了航运,灌溉农田 300 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 从人,不知饥馑” ,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华阳国志?蜀志》。都江堰地点选择恰当,工程布置合理,配套严密完整, ( ) 修建就地取材,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两千二百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总计分支河渠五百二十多 条,渠道总长约一千一百多公里,解放前工程失修,灌溉面积缩小至二百余万亩。解放后大力整治扩建,现在灌溉面积已 扩大到八百多万亩。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春秋年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大量的旷土隙田逐渐得到垦辟。一些奴隶主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耕地面 积急剧增加,私田大量出现。 “公田”是不能买卖的,私田却真正是私有财产。 “公田”是要给“公家”上一定赋税的,私 田在开始时却不用上税。与此同时,贵族还企图在公田上确立自己的私有权。以前公田属于代表奴隶主国家的周王所有, 周王有权处置所谓“天下”的全部土地。他对于各国诸侯、卿、大夫受封土地的干预,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随着历史的 发展,上述情况开始改变了。还在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就已经在抗拒周王夺取他们的土地和人民。到了春秋时代,一般 的奴隶主贵族和一些国家的国君,与周天子争夺公田的斗争更加剧烈起来,许多诸侯、卿、大夫,事实上已经把公田逐渐 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就是周天子也不能任意侵犯。公元前 580 年,晋大夫s(xi)至公然与周王室争田,双方各不相 让,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最后取得晋侯的支持,王室才收回这块土地。大小奴隶主贵族,相互间为了一田一邑引起纠 纷的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已经丧失,土地王有的概念已不起作用,土地私有权得到事实上 的承认。 封建生产关系和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伴随着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和发展起 来。一部分奴隶和平民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贵族奴隶主的控制和束缚,成为自 耕农。 还有一部分贵族, 由于种种原因转化而为自耕农, 例如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 被赵氏战败后流亡齐国, 其子孙就 “耕 于齐” 。又如楚国大夫伍奢次子伍子骨,在其父被杀后出奔到吴,一度“耕于鄙” 。这种自耕农,随着奴隶制的瓦解,数量 不断增加。至于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有的是由奴隶主贵族分化而来;有的则是获得土地赏赐的军功地主;还有一些是从 平民上升而成。他们在奴隶大量逃亡,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面临崩溃的时代,看到“公田”上茂草丛生,遮没道路,庄 稼烂在田里无人收割,堆在场头的没有碾打完毕。这种“公田不治”的景象,使他们感到奴隶制剥削已无利可图,便改变 剥削方式,把土地划分为小块,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耕种,从中收取地租。从此,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便 孕育成长起来。这种依附农民,身份与奴隶不同,他们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有条件获取一部分收获物归自己所用。奴隶 身份的改变,提高了他们对劳动的兴趣。 《吕氏春秋》指出: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 ” 作”指奴隶在国有土地上的集体耕作,由于缺乏生产积极性,隐藏力气,进展缓慢; “分地”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由 于劳动积极性提高,使出了力气,所以进展迅速。这是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商鞅 商鞅(约前 390-前 338)是卫国国君疏远的宗族,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在秦因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 商鞅早年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 “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 ”惠王沉默。公叔痤又说: “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 ”惠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商鞅说:惠王问谁可为相,我推荐你,未被采纳。我 先君后臣,已建议既不重用,当杀之,勿为别国所用。现在你应迅速逃走。商鞅说: “惠王既不按您的意见重用我,又怎 能按您的意见杀掉我呢?”商鞅并未逃走。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才来到秦国。 公元前 359 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 不易器。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 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 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 ( 《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 ) “循礼”的复古主 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从公元前 356 年至前 350 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 356 年,而不是公元前 359 年,杨 宽《战国史》185 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 “ 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 ’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 ,六年 因‘百姓便之’ ,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据此则下令 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 《战国策?秦策》一说: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 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 ’ ‘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 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 ’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 356 年) 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 19 年,以整年来计,正是 18 年。 ”据此,商鞅第一 次变法应在公元前 356 年。 公元前 340 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 “寡人恨不用公叔痤 之言也。 ”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 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 338 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 ,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关 下,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 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 356 年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三点: 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增加了连坐法。就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 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 ,什、伍同罪连坐。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 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 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 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 “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意思是尽力从事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阳君爱鸟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