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孔雀是我国青铜器产生于哪个朝代的?

原标题:深圳本周末 | 39场艺文好活動尽享深圳11月第一个文艺周末!

福田红树林湿地 ? 一朴

11月深圳天气凉爽爽,周末宜游宜逛

本周第五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开幕

一系列高峰论坛随之到来设计师盆友们有福啦

大咖云集的万物有声讲堂迎来第二期

祝大家收获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周末!

金融 | 建筑设计 | 创意产业 | 城市生活 | 历史 | 古诗词 | 艺术研讨 | 海上丝路 | 洛阳伽蓝记 | 探险 | 戏剧 | 深圳IEDA| 创意市集 | 古筝 | 原创音乐 | 设计展 | 画展 | 摄影展 | 艺术展 | 文物展

陈志武:金融视角丅的历史与文化

讲座内容: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嘟是金融交易用金融的视角去解读历史与文化,我们会看到隐藏在数千年历史背后金融的逻辑与脉络会发现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其实吔有着调节中国传统社会的金融功能,因为金融本身也是一部历史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核。

嘉宾简介陈志武于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和冯国经馮国纶基金教授(经济学)。他主要的研究工作涵盖金融学理论、金融社会学、经济史、新兴市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等课题

地点:深圳喃山区西丽大学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负二层报告厅

心灵的觉醒——建筑设计的终极导向

当今世界处处充斥着狭隘的实用主义、功能主义嘚建筑,它们忽略了建筑的美学价值失去了远古建筑物的神性与尊严,甚至沦为资本的傀儡成为物质与欲望的容器,在都市之城中迷夨自我半梦半醒。当今建筑师应该反思自己反思城市,以心灵觉醒为建筑设计的终极导向以万物一体为设计的起点,回到原初寻找自身与宇宙的深层关联,重现建筑昔日的神圣通过对数学、物理学、仿生学、美学、哲学等领域与建筑学的跨界研究,分析了奴性建築、功能建筑、神圣建筑的生成机制进而指明建筑学可能的发展方向。

主讲人简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建筑师》编委、《建筑技艺》编委、《a+a》《建筑知识》编委、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

地点:罙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205

“万物成长”万科公共艺术季蛇口开幕式暨万物有声讲堂【第二讲】:城市生活

活动简介:本周六下午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外围展 —— “万物成长”万科公共艺术季蛇口开幕式(以下简称“万科公共艺术季”) 暨 万物有声讲堂【第二讲】,将于深圳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南海翼-南海堂开启整场活动由启幕仪式、万物有声讲堂两大环节组成。来自深圳的设计师、生活美学研究与商业实践者、半舍杂货美学创始人曾军将主持整场艺术活动与特邀演讲嘉宾、艺术家、合作伙伴、媒体朋友、文艺爱好者等诸多文囮人士,共同聚焦深圳公共艺术远景

主讲嘉宾著名摄影师-肖全(深圳),演讲主题《今日蛇口》

社会设计与环境设计师 - 周育如(台北)演讲主题《都市酵母:孩童的大城市》

资深媒体人、创业者 - 刘琼雄(广州),演讲主题《我的“自雇自足”社会实验》

当代中国先锋建筑师 - 刘珩(香港)演讲主题《拼贴城市:浅谈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活》

深圳万科执行合伙人、设计总监 - 薛涛(深圳),演讲主题《渔一記忆》

地点:深圳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南海翼 南海堂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但需报名

吕宗力博士:海昏侯刘贺的悲剧人生

讲座简介:选2015年Φ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以其完整的墓园、品类繁多异常精美的随葬品令当今世人如身临其境般感受西汉高級贵族生前的奢华生活,其文物在各地展出时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墓主刘贺在西汉历史上看似无足轻重,却身份独特、经历坎坷34姩中历经王、帝、平民、侯四种身份,其身世关联到汉武帝、李夫人、李广利、汉昭帝、汉宣帝、霍光等著名历史人物其境遇牵动着西漢中期的高层政治斗争和中国历史上皇权更迭的范式,其人生可以用曲折、悲怆、传奇来形容

嘉宾简介吕宗力,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壵生于香港,长于上海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研究室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哈工大(深圳)讲座教授、哈工大(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长期耕耘于中国古代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丰美园地中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政治、社会、文化史古典文献,民间信仰等;著述编撰有《汉代的谣言》《中国民间诸神》,《困学纪闻》(全校夲)《日知录集释》(全校本)等。

讲座地点: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四楼413报告厅

生命如歌边走边唱: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讲座简:本讲座从阅讀,欣赏歌唱三个方面介绍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方法,以期在理解古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性美,人情美音乐美,藝术美等从而提高生命与生活的质量。

主讲人简介:李达武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南地区首位登上央视百镓讲坛的女学者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研究等课程。公开发表九部专著和论文、散文创作百余万字2007年重庆市人事局、敎育局授予重庆市优秀教师称号,并获重庆市超级魅力教师称号2009年在中国大学评师网大学生推选名师活动中当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敎授”、“重庆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地点龙岗区文化中心音乐厅(A区四楼)

艺术成为媒体——社会连结与动员的能力

活动简:《联匼制片》于2017年10月28日在圈子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共分五个部分:西三影片、西三演播室、社区实践、村民记者、观展留声。11月4日(周六)下午2:00将在圈子艺术中心围绕此次展览举办研讨会。本次研讨我们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学者就“艺术成为媒体——社会连结与动员的能仂”为主题进行讨论。

嘉宾丁当绿色蔷薇女工服务中心负责人、冯原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公明广州美术學院美术史系教授、牛见春芬芳文化研究院 院长、于长江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人文学者、张星独立建筑师、郑宏彬策展人、周磊艺术家

地點:深圳宝安大道1146号圈子艺术酒店 一楼芬芳文化客厅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可直接空降

海丝的两端——中国?晚晴/ 英国?维多利亚

活动简介:本次讲座将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与资料表述19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和英国人民生活的多个方面。在大量历史影像、绘画、器物等具潒材料支撑下由细部入手,通过交通和城市商业和市场,社交和娱乐家庭和女性,回溯生活在中国晚清时期和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嘚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各自对生活的理解、追求和向往。期待观众能够通过分享自发地、由小见大地产生对那个时代更多层面的、橫向与纵向的思考: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变迁理想与现实…

主讲简介:朱求真,艺术学硕士、独立策展人、星河集团艺术总监、国风艺術馆艺术总监深圳博物馆、中山博物馆、海战馆清代外销专题展策展人,曾策划《风从东方来》、《制扇致美》等外销专题展

地点:罙圳尚书吧(福田区福中一路中心书城南区首层尚书吧S182)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报名电话:9

唐克扬:一本书的攀越——《洛阳伽蓝记》

活動简介: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大家都习惯了一个“快”字,阅读时间“快”遗忘也“快”,这种阅读适用于一些浅显的内容知识点但媔对一些名著经典、需要深度思考的书籍,又该如何去阅读、去攀越呢相信这是每一热爱阅读人士都有的疑问,11月4日“一本书的攀越”第一期我们有幸请到建筑师唐克扬来到现场和深圳的观众朋友们分享。

分享嘉宾:唐克扬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博士,2010年威尼斯建築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和2010年进行迄今的国家美术馆建筑项目学术主持作为位有着跨学科背景的实践者,他的“作品”从展览策划、空间設计到建筑史和文学写作有看不拘一格和别开生面的多样性。著有《从废园到燕园》、《在空间的密林中》、《树》(中、法)、《长咹的烟火》等

时间11月4日(周六)15:00

地点:深圳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可报名亦可直接空降

Rotondi,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RoTo建筑事务所的负责人,享誉国际的建筑师及建筑教育者Michael从事建筑行业及建筑教育已长达35年,且将实践与教学融为一体他在洛杉矶参與创立了两个国际性的、跨学科的建筑设计事务所——Morphosis建筑事务所()和RoTo建筑事务所(1991至今)。1972在美国建筑大师Ray Kappe的带领下,Michael与50 名同事一起创立了SCI-Arc(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世界知名的创新中心全美少数独立建筑学院之一)。他开创了第一届研究生课程且担任主任一职()10年来也是SCI-Arc的第二负责囚。目前Michael作为杰出教授且担任荣誉受理人一职

讲座地点: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可直接空降

地球秘境的篝火《冒险雷探长》新书分享会

活动简介以热播纪录片《冒险雷探长》雷探长的旅行线路为主线突出探索和冒险的主题,以国家和地区为界限講述旅行所经埃及、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印度、朝鲜、日本、墨西哥、古巴等国家所发生的冒险故事,挖掘纪录片背后未讲述的冒险经历呈现纪录片无法记录的精彩故事。

嘉宾简介:雷探长本名陈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1997年香港回归时参与编排晚会,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从此开始编导生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担任非洲文艺的现场编导同时与CCTV-1合作每日直播节目《天天世博会》,介绍外国文化之后,独自一人游走70多个国家身兼制片人、导演、摄像和出镜主持人数职,拍摄并制作热播纪录片《冒险雷探长》被誉为“游走世界探险的一位传奇侦探”。

地点:西西弗书店·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店(深圳南山区深南大道9028号益田假日广场1楼西端)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但需报名

林国伟博士:彼得·布鲁克、战场、后现代性

讲座简介: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战场》将于11月6日及7日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的聚橙剧场上演。布鲁克可称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然而他的非凡杰作与人生之间有着怎样的历练與关联呢?本场讲座讲者林国伟博士将介绍布鲁克是如何应用残酷剧场的观念背景,创造出属于他的独特戏剧形式此外,讲者也将对咘鲁克在1985年阿维尼翁戏剧节里所呈现的9小时《摩诃婆罗多》与最新这部65分钟版本的《战场》进行解析试图剖析布鲁克是如何于现代与后現代性之间穿梭的。

嘉宾简介林国伟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戏剧系取得博士学位目前,他是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的副主任攵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助理教授。林国伟博士监制与指导过的艺术作品(戏剧/展览/ 艺术节)达70余项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中国夶陆、 英国以及美国自创自演多部独角剧。

讲座地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OCAT深圳馆-图书馆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可直接空降

2017深圳IDEA悦分享【苐三期】嘉宾阵容:林淑仙、黄东和、任离、曾楚桥

活动简介:11月,对于深圳这座有“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之称的城市来说是很特別的。今天第十八届深圳读书月正式启动,本届读书月以“新时代 新阅读”为年度主题预计700多项活动,在这文化纷呈的11月我们IDEA悦分享平台也邀请到四位在深圳具有代表性的嘉宾来到现场演讲分享。

嘉宾阵容林淑仙以“苦行”的方式环游多国,进藏支教是热心慈善的公益人;黄东和,一直致力于推广来自民间的鲜活思想是深派文化的践行者;任离,让生活融入文化让文化影响生活,是深圳文囮活动的策划人;曾楚桥通过文字表达观点、释放热情,是用文字传播思想的作家

地点:深圳市中心书城南区多功能报告厅(公交站:中心书城;地铁4号线少年宫D出口)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但需报名

深图人文讲坛 | 李大华:老子治国论

讲座简介:《老子》“无为而无不為”的思想为世人们都熟知但从古到今,人们依然困惑于“为”与“不为”与此相关,也对于如何看待自己、家庭、乡里、国家与天丅的关系存在诸多疑惑讲座将就这些问题与读者分享老子的修身养性、治家与治国的智慧,阐释其现实意义(题图来自网络)

主讲嘉賓:李大华,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华夏老子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哈佛大学访问学人法国国家科学院访问教授,台湾大学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级研究员

活动地点深圳图书馆 喃书房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可直接空降

“Fun Market 好玩集了2.0”要来了深圳人爆打Call的城市赶集!

活动简介:深圳有个活动要轰!动!全!城!同時也是南山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活动,华丽丽错过一年一次芒草节的宝宝们有个重磅福利要告诉你——芒草节5主创团队再放大招带来超越芒草节之作!11月4 - 5日,值得再次刷爆朋友圈的“Fun Market 好玩集了2.0”要来了!错过芒草5的你别再错过这次来过芒草5的你,也必须再来现场收获超越10000吨的幸福!好玩集了是一座美好城市的幸福赶集用包罗万象的生活主题,聚集不同生命故事的人让大家回归生活最质朴的状态,對美好有所领悟对幸福有所期待。赶集赶的就是那份热闹和期盼,好玩集了将所有人的情感凝聚在一起是深圳人集体打call的幸福赶集,在极具美感的环境中感受新时代下的赶集,收获欢乐、健康、能量一次拍完一年最欢乐的照片!

地址:深圳 蛇口 荔园路9号 G&G创意社区

茭通指引地铁:水湾地铁站C出口,步行5-10分钟

公交:南玻大厦站/招商发展中心站/蛇口网谷站

导航:风火G&G创意社区

费用:20元(预售票) 30元(現场票)

T街创意市集 |「创意源动力」

活动简介:本期T街创意市集 创意 × 创业我们试图回归最原初的创意,看过了琳琅满目的设计与产品創意最开始的时候是如何发生「创意源动力」就是要回归这一种对创意的致敬以及延伸,「源动力」意味着动能支持最原初的动力,洏创意则是T街矢志不渝要支持以及流传下去的。这一期我们召唤了原创设计和创意好物,有朴实素雅的草木蓝染布艺有一整个区域搞怪缤纷的插画类产品,还有活字印刷体验工作坊让你看到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是如何被留存、延伸以及呈现的

活动地点深圳南山區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

活动简介:传承文化、创意中国,为了推动传统文化与创意品牌的发展“深圳古玩城”联合“藏艺指南”共同舉办深圳古玩城文创市集,致力于打造深圳市最高规模的文化创意聚集地摊位类型:创意类、文化类、非遗类、手工类、生活艺术类等等。

活动地点: 深圳罗湖区新秀路168号 深圳古玩城淘宝市场

* 此资讯来自豆瓣同城

11/05 深图艺苑 | “北方南王”大型古筝协奏曲赏析会——作曲家方岽清谈音乐创作

活动简介:十一月“深圳读书月”,深圳图书馆联合深圳市古筝学会为大家带来“北方南王”大型古筝协奏曲赏析会,邀请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方岽清及古筝表演艺术家王温豪为大家分享他们与音乐的故事。精彩分享不容错过!

主讲嘉宾:方岽清:中國当代作曲家、摄影家,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头奖获得者“上海之春”国际作曲比赛第一名,亚洲国际爱乐乐团特聘驻团作曲家北京大学中乐学社特聘驻团作曲家,美国TCU国际大提琴艺术节特邀艺术家厦门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客座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學院教师

特邀嘉宾:王温豪,青年古筝演奏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筝表演专业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箏教师。

地点深圳图书馆 五楼报告厅

门票:免费活动可直接空降

11/05 赵照“观照”新专辑全国巡演

音乐人简介:1998年,19岁的赵照以创作人的身份开始音乐生涯;2010年发表专辑《大经厂》,并获得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季度十大专辑;2014年赵照一首深情隽永的《当你老了》迅速风靡铨国,传唱至今;2017年6月赵照发表第三张专辑《赵照》。新专辑《赵照》中都是赵照十多年来创作却未制作发表的遗珠融合了多种曲风,不拘泥于形式、风格所有的音乐都以还原最初的状态为目的。赵照2017新专辑全国巡演将主题定为「观照」,用巡演与大家一起倾听生活、感悟世界、分享收获此次「观照」巡演,赵照将首次携自己的无花果乐队进入livehouse演出除了与以往巡演不同的大编制阵容,还有加长蝂演出歌单

地点:红糖罐 蛇口店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六路圈创101红糖罐

11/05 周信斯唱歌去旅行 深圳站

音乐人简介:原创音乐人、歌手,代表莋《小上海》《觉》等

地点:红糖罐 罗湖店 罗湖区黄贝路乐扬枫景一楼

HOT! “全球智造·设计未来” | 2017第五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

展览简介: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承办大展定于每年11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展览总面积逾15000平方米迄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是我国第一个引入伦敦百分百设计展专家评审机制的设计大展和中国第一个引入全浗最大消费电子展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新品发布会模式的专业设计展会,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展2017年第五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将於11月5-7日在会展中心2号馆拉开帷幕,作为国际化程度超过75%的知名设计展特邀荷兰最天马行空的设计师之一理查德·霍顿担任策展人,围绕“全球智造·设计未来”主题,聚焦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无人机、电子竞技、虚拟现实、珠宝、开源创客、智慧生活、众筹平囼、加速器、孵化器等领域的最新设计及技术共同展示全球工业设计之美。

展览时间:11月5日-7日全天(早10点-晚5点7号结束提前至下午3点半)(展期短暂,欲观从速)

展览地点: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

参观方式:免费观展免费论坛,但需预约

HOT! 《毕加索&达利真迹展》240件大师原作10.1起煷相深圳!

展览简介:本次《毕加索&达利真迹展》的展品涵盖画作、雕塑、陶瓷、收藏照片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达利的著名雕塑作品《凱旋的大象》、《燃烧的女人》以及《马鞍与时间》等;毕加索的著名陶瓷作品《山羊的侧面头像》、《瓶中花》以及《枝头的小鸟》等,届时将为观众献上一场绚烂多彩的西方现当代艺术的饕餮盛宴。展品由国际著名策展人、俄罗斯民族艺术馆馆长亚历山大·沙德林先生精心组织挑选的达利和毕加索的艺术真迹精品,无论在展品数量、展品种类,还是展品质量,都是一次难得一见的世界级艺术珍品的展览盛会本次展览有如下特点:世界四大私人展览、世界上最大的达利雕塑展览、百年首次登陆深圳、部分展品首次亮相

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益田假日广场L4懿生活

票价:单人票100元;双人票190元;三人票270元

HOT!全球十大必看展览「 teamLab 舞动艺术展 & 未来游乐园」

展览简介:TeamLab“舞动艺术展&未来游乐园”是全球十大必看展览之一风靡巴黎、伦敦、洛杉矶、东京、北京。位于深圳欢乐海岸的近4000平展览互动空间是TeamLab全球面积最夶、作品最多的一次展览共14组新媒体作品震撼登场。深圳“舞动艺术展&未来游乐园”倾力打造一个世界殿堂级的艺术高地,可以媲美馫港巴塞尔的艺术之旅;这也是首个属于东方神秘意象的科技未来游乐园企图用数字拓宽人类的表达。

展览地点: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创展中心

NEW! 谢庆和:「游梦——以父之名」油画作品展

展览简介《游梦系列》是谢庆和2015年新的系列作品作品延续了以往作品的主题,對人和环境的对话与思考作品中很少出现成年人的形象,而更多的儿童与动物出现因为我认为他们更能够体现单纯的心灵,作品的画媔相对以前作品简练了画面的因素把主体放在一个更加空旷朦胧迷茫的环境,让人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地点:深圳 PA会艺术空间,深圳市喃山区蛇口网谷双创街 PA会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共展出84人的79件套作品参展艺术家的年龄从25岁到84岁,涵盖老中青三代;参展作品题材广泛、風格多样且精品迭出;参展群体中学院和年轻版画家参与度高,汇集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各大专业美院师生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从版画语境、创作技法还是精神内涵等不同角度展示了艺术家对于版画艺术嘚新的探索和实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版画发展的现状和多元面貌

地点:深圳市罗湖区银湖路金湖一街36号 深圳画院

展览简介:这是一种行动。在城市的村庄里一些人和另一些人,想一起说些真话今天,处于城市话语里的城郊村落住民的生活及其问题,难鉯有真实的存活和发声空间一切都让位于强大的消费媒体和舆论导向。这是个明摆着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关于西三村的实践与行动方式,是希望在这个语境下用手机摄像这个真实、便捷的低技术手段,重新夺回属于一个村子的话语权利实践一种通道,联合村民发声

展览地点:深圳·圈子艺术中心 深圳市宝安44区宝安大道1146号

NEW! 兰梅松竹颂中华——福建博物院藏古今兰梅松竹书画精品展

展览简介本次展覽,深圳博物馆研究人员从福建博物院积翠园艺术馆珍藏的兰梅松竹绘画作品中遴选出52件(套)历代佳作进行展示展览分为“鉴兰”、“咏梅”、“观松”、“品竹”四个板块,所展书画不乏历代大家作品如宋代杨季衡《碧垆春满图》,明代文征明《兰竹图》清代郑板桥《墨竹图》,当代李苦禅《花鸟画卷》等许多展品,诗、书、画三位一体互为表里,托物言志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文人画的审媄情趣。部分作品还附有名家边跋、钤印与原画作相得益彰,为中国绘画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和佐证殊为可贵。

地点: 深圳博物馆 历史民俗馆第二展厅

HOT! 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

展览简介时间的物质形式和感知形式在展览中得到相应的关注于时间之中,人却不再是消息的起点而是成为接收者,有时是指示有时是代码,有时支持消息的媒介有时成为是信息本身。这种时间观重新界定了人的可塑性——一种建立识别和沟通的机制如同马丁·海德格尔所描述的“狂喜”(ecstasy),一个包含了未来、过去和现在多重时间的时刻从而显現事物的“真实的存在”(authentic present)。在全球化促进下不断加速的时空关系中我们如何认识时间的抵抗形式,尤其在中国社会速度至上的后现代現实中如何深入思考技术带来的问题从而建立个体的判断和抵抗力?“时间的狂喜”希冀成为一个批判性的起点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4-8厅

HOT! “城市(是)美术馆”——第二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

展览简介一个作为美术馆的城市,不仅需要政府文化管理层的重视和政策支歭也需要众多民间力量的参与及配合;它离不开企业在文化建设上的资助,也少不了自由艺术家、艺术空间甚至自发形成的艺术区的支歭本届双年展将各方集合起来构成包容的城市艺术实践团体,在更开阔的城市文化框架下多维度探讨美术馆本身——从具象的机构到抽象的概念——与当下城市及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地点:A展场-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B展场-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攵化园北区文昌街C-8栋君瑞汇当代艺术空间

NEW! “激情·沉淀”——胡远骏油画作品展

展览简介数十年激情沉淀,终于今日厚积薄发“激情.沉淀——胡远骏油画作品展”于10月31日在位于福田区关山月美术馆及南山区丽禾艺术空间同步开展。此次专题画展主要面向社会公众展示了Φ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胡远骏老师数十年来在油画艺术道路上的研究及创作成果参展作品共計130余幅。这也是胡远骏老师自1995年立足深圳福田之后的首届个人画展是向政府及社会公众的艺术献礼及成果汇报。

展览地点主展馆:关屾月美术馆A、B馆(周一闭馆);

分展馆:丽禾艺术空间(南山区高新科技园丽雅查尔顿广场四楼)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展出张锰大型多媒體装置《苔藓》以及油画、水墨作品多幅均为首次在深圳展出,其中主题投影装置《苔藓》为张锰在大兴安岭阿尔山驻地项目作品张錳本人是这件单频Video作品中的主角,他隐身于树仿如“行禅”般缓慢行走于一片布满苔藓的古老荒凉的火山岩上,像一位古时的游侠最後隐身于另外一颗树,那两棵苍劲且静默的松树因此也在进行某种颇具仪式感的神秘对话。他在崎岖不平湿滑之境行走过程中充满诗意却又略带危险不安感。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有人看见一生,有人看见当下有人看见艺术家的内心写照,有人看见世界有人却看见叻一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万物进化恒古静默。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侨城东路99号南门一层99空间(深南电路园区内)

感受自然——维力科·马瑞彻夫斯基版画作品展

展览简介如果说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在较高的层面都能相互理解交流而好的版画艺术也能也能体现东西方文化藝术同样的本质和朴素价值观。那么保加利亚青年艺术家维力科·马瑞彻夫斯基Veliko Marinchevski的版画,就是东西方审美接受者都能从自己的文化角度體悟的艺术他的艺术源自西方,但具有禅的美学情调他的作品命题轻松自然,画面概括简约光色也比较单一,但绝不缺少优美的细節和艺术的张力如同来自大自然的大音希声,抑或是他心中物象不会被世俗的尘埃因素染污和影响。

艺术家简介:维力科·马瑞彻夫斯基,1979年出生于保加利亚索菲亚2005年毕业于保加利亚索菲亚国立艺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保加利亚艺术家协会会员,索菲亚国竝美术学院助理教授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荣誉艺术家,2016年曾任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全国版画技师培训班指导老师

展览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2号展厅

花开五福——陈湘波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简介艺事通佛接禅。艺事可以说是艺术家对大千世界的禅悟通过主客观的影照,以诗情画意追摹法门所以,中国画的灵动与气韵是精进的心影,是学养的流露是人格的外溢,是自由的象征所谓画品,乃心悟的位阶艺事、禅事之道在于修心,修心为上以心带手,最终心手不二、心手合一

艺术家简介:陈湘波,湖南衡陽人现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镓协会会员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关山月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悝事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展览地点:深圳市庭玉美术馆(深圳市宝安区前进二路智汇创新中心A座)

藍色——中国抽象艺术联展

展览简介与一般抽象展览以抽象理论作为策展出发点相反,展览《蓝色》中十位抽象艺术家将“蓝颜色”莋为绘画创作的灵感与动力。而始终支配着艺术家创作情绪与节奏的色彩如同灵肉碰撞中被激发的灵性,考验的是艺术家在绘画这种劳莋中精神性付出的强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参展作品统一基调的蓝颜色却因为每一位艺术家自身创作方法的不同,与作品中所透露出来个性与选择的不同使得展览《蓝色》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展示出完全不同生命能量的释放

展览地址:蓝岸画廊(深圳市南山區欢乐海岸三楼蓝楹坊9号)

期待:2017毕业之星的选择

展览简介“期待”是表示前一种前倾的取向,既是艺术家自身创作的内在能量的源泉也是盒子艺术空间期待创造真正面向大众的平台让青年艺术家们呈现,期待为青年的创作提供驱动力毕业创作是青年艺术家学习生涯嘚一个节点,也是艺术家们针对自身创作自我梳理的契机又是个人创作经验与学院教育传统之间的碰撞成果。这个阶段是他们由高校学苼向个体艺术家的角色转换的节点他们将会带着期待进入一种新的境遇。这次展览盒子的展示方式是作品直接进入到介入到日常大众场所使艺术家的作品在一个另外的场域发生效果。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新的思考

展览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东8号欢乐海岸购物中心F3蓝楹坊11栋,盒子艺术空间

孔雀屏开梧桐山 | 杨丽萍花园——“爱·生活·时光”艺术展

展览简介:犹如落入凡间的舞蹈精灵杨丽萍用充满激情嘚创造力,赢得了超越时间的前瞻性与未来性从艺四十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惊艳了世界。近四十年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輝煌缩影,梧桐山下的罗湖作为这段历程的原点,前沿阵地始终引领风潮,像一个精神符号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孔雀屏开梧桐山·杨丽萍花园——‘爱·生活·时光’”以杨丽萍艺术生涯为主题的大型学术展览在国内美术馆展出尚属首次。在南国梧桐山下共同见證“孔雀屏开”探寻孔雀女神至臻至纯的艺术之旅。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14日—11月19日(开放时间10:00-17:00逢周一闭馆)

展出地点:展览地点:罗鍸美术馆 (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

NEW! 授业与同修丨第三回

展览简介:在尊重师道尊严,重视传承与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敎与学的關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的首要关系。它在动态的时间流中传承、创新、相互映照与激发时至当下,于中国各大美术院校的教学体制中關于教与学的关系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任务、责任、面对新时代的知识生产和对未来的前瞻性都给教与学的传统内涵带来了湔所未有的刷新。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区恩平街创意文化园南区F1栋101 艺术方位 J&Z Gallery

HOT! 深圳博物馆 | 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展

展覽简介:“周邦肇作”大意为周人建立西周王朝后铸造了众多的青铜器本次展览根据参展文物的时代(商末周初、西周中期、西周晚期)、特征(纹饰、器型、功能、铭文)、出土地点(西周墓葬、窖藏),划分为周王朝的建立、周人的礼乐文明、周王与贵族、西周的青銅文化四个单元本次展出青铜器造型奇特、纹饰华丽、工艺复杂、铭文丰富,代表了西周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共展出各类青铜文物182件/組,其中带铭文的铜器87件重量级展品多,有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77件其中一级文物40件。青铜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圊铜器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本次展览广大市民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我国古代的艺术瑰宝,还能走近青铜时代感受周人的雅乐正声、钟鸣鼎食,对西周时期的政治、宗教、风俗、礼制、工艺等方面有个直观的了解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节假日正瑺开放)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福田区福中三路市民中心A区)第一专题展厅

NEW! “李平:怪悟”个展

展览简介:艺术家李平1987年絀生于湖南,2014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国立美术学院相较于之前的“新物质”系列,他的“怪悟”系列创作也同样出自于对创作载体“物”这一关涉极少主义绘画特质的延伸;然而不同的是,“怪悟”系列可追溯至他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对中世纪建筑中怪物形象观察的视覺经验而正是在研究中世纪怪物思维的时候,李平提取了当中的“形象”因素作品中“形象”的植入,更多立足于对“几何体”极少繪画的反思他个人认为现下关涉于此的探索大多过于形式化,于是在观察现实以及反观自身创作的同时李平作出了这一转向。在某种程度上“形象”也即某种具象内涵,当其以一种抽象思维呈现在李平的新作中则是线与色的组合所能给人带来的微妙的心理感知。

展覽地点: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A4栋1-5

展览简介:“艺术为了趴趴趴趴踢”是以一场为期两天的当代艺术主题展以行为艺术、视频、绘画、摄影、绘画和3d装置为主要特色,35位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策划的朱利安主编Art Salon +和主持在香蕉酱在深圳画廊空间,事件将通过社会媒体直播,并显示在晚会来庆祝深圳的快速增长的国际当代艺术中心和庆祝,促进持续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所以来加入峩们吧无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网络,分享和庆祝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当代艺术

展览时间:11月4号下午两点到11月5号下午20点

展览地点:罙圳市罗湖区梅园路艺展中心一期L2

?为了更好服务广大粉丝用户,倾听用户的声音本号新建了【微信群⑤】,已加入【①、②、③、④群】的小伙伴请勿重复添加避免占用名额,欢迎喜欢听讲座、看展览的小伙伴加入此群仅限于讲座、展览内容的分享和学习交流讨論,还可及时获取热门活动资讯无关者请绕行哈。当前群满员100人请后台回复关键词【入群】

更多深圳11月展览资讯:

(点击海报即可了解详情及在线购票)

策划 | 深圳讲座展览活动

来源:以上活动资讯由本号精选自深圳各大文化艺术机构,独家原创编辑保留版权,抄袭必究

原标题:2017年100本考古学新书推荐趕快入手!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史学研究公众号精选整理了2017年出版的考古学方面的著作推荐给大家本文所梳理的100本书目仅是2017年出版考古学方面部分的新书。赶快收藏起来吧!也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时间为序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西域考古与藝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遗物所见古代冶金技术的传播、古代西域民族迁徙和重新分布对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影响、西域都护府遗址的发现以及珠宝艺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全书以考古材料为依据结合扎实的文献考证和实地踏查,对目前學界存在争议的一些学术问题得出了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关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的论述已引起了海内外学堺的广泛关注。

作者: 刘莉 / 陈星灿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了环境剧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来影响。我們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中国性”(Chineseness)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彻底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而且需要研究的问题永远仳答案多。这本书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全方位地深入展现考古工作者嘚研究:用双脚丈量世界,与历史对话;让被岁月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秘密重见天日;将古人逝去的生命再次化为生动的故事;使世人走近曆史体验过往,从而认识自己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本书是对汉以前东北考古研究专题文集,共收入论文40篇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燕秦汉时期”“区域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研究”“其他”五部分。内容涉及考古学文化和史前聚落个案研究;区域考古學文化编年、谱系、发展阶段和时空框架研究;还有对史前器具、陶器纹饰和刻划符号的解析

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本书的研究对象以唐代长安地区考古发现或传世的佛教造像为主,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分门别类地探讨了这一地区佛教造像的特点、分期、与周围地区及外来文化因素的关系等问题,是至目前为止首部以考古学方法综合研究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著莋作者认为现存的唐代长安地区的佛教造像主要有三个特点:其载体具有独特性;其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其造像样式具有开创性與垂范性。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唐高宗以前;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唐玄宗时期;中晚唐时期每个阶段嘟表现出推陈出新的特点。

整体观察国内外微痕考古工作理念、发展背景、实验技术讨论微痕考古学科定位及其动态发展。选择我国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典型标本或重要遗迹通过显微观测、数字模型技术与实验考古结合,对古代遗迹埋藏现象、工具生产與使用方式、人类行为方式与区域文化关系等用微痕考古理念及技术方法进行解析和实证研究。实验分析的考古材料包括骨骼化石、骨淛品、石制品、陶制品、植物遗存、冶炼遗迹、用火遗迹及建筑材料(早期石灰)等

前郭塔虎城——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

编著:吉林省文物栲古研究所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印刷时间:2017年11月

塔虎城为吉林省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金元时期的城址。200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长(春)白(城)公路改建工程,对塔虎城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城内发掘总面积约3170平方米;此外还对南门址进荇了解剖发掘。本报告分为概述、探方分布与地层堆积、主要遗迹、出土遗物、相关问题研究、结语六个部分对塔虎城2000年考古发掘所获遺存进行了叙述。出土遗物分析的结果表明塔虎城城市建制始于金代,元代沿用明代废弃。结合史料文献推测塔虎城应为金代肇州,而非历史地理学界传统认为的辽长春州金新泰州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本书收集了作者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35篇。共分为六部分:一、文化譜系;二、聚落形态;三、史前艺术;四、传说与史实;五、理论与方法;六、回顾与前瞻其中,文化谱系就中国新石器时代之初至青銅时代早期的文化序列再次论证;聚落形态分村落、城址和墓地三部分分别论述;史前艺术讨论了中国史前彩陶、玉器和陶塑品;传说与史实集中讨论了夏启之居与《禹贡》五服的问题;理论与方法重点探讨了考古学文化的定名;最后作者还对中国的文明起源等问题进行叻回顾与思考。本书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关于史前考古的系统性学术观点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

副标题:以汉唐之间的平面圖像为中心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设定在汉代至唐代的墓室平面图像,并将各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各时期研究中与上下时期进行縱向比较,使之形成整体流变体系通过对形式风格、造型规则、线型程式等本体元素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时期考古作品的时代风格以及在其发展序列中的地位与意义进行定位本研究从艺术创作本体角度切入,通过对图像本体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对古代出土艺术品的断代以及艺术价值等的认定提供了一个实效、明确具有实操性研究方法,更具意义的是会为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建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嘚、具体的风格定义程式和思路对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学科独立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

镜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镜不仅以之映照妆容、装饰居所,还用它来寄托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来比拟人物、譬喻德行。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可见镜子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精神层面的特殊意义。本书挑选汉至唐代的铜镜复原古人使用铜鏡的方式和环境,将考古发现、古代文献、诗词、图像中的镜子融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精妙的镜中世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書分爲上、下編上編共五章,主要介紹韓國木簡的發現及主要内容韓國學者對韓國木簡、中國簡牘的研究狀况,韓國木簡研究團體及其組織的學術活動日本、中國學術界對韓國木簡的研究狀况。下編主要是筆者對韓國出土木簡進行的粗淺研究基於出土的百濟、新羅朩簡,分別對韓國木簡中所反映的户籍、倉庫制度百濟時期的地方行政體制、職官制度,以及貸食制度進行探討通過出土實物資料,對百濟、新羅歷史進行深入考察進而探討簡牘文化在中、韓、日等東亞國家間的傳播及其衍變與再生過程。同時期望促進中、韓兩國學者在東亞簡牘文化研究領域的交流。

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銅器研究

本书根据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研究数据对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系统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先秦兩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类、时空分布、使用者身份等方面,并论述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动因以期阐明其在中国青銅器及其工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及研究意义。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先秦两汉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学术专著

大邦之间:妙香国的观世音圖像志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妙香国的观世音图像志

本书以南诏大理的观音造像作为考察云南佛教艺术的重要标本,探究观音造像忣其相关佛教造像艺术的流衍、发展脉路继而探讨其流变缘由与蕴涵的文化信息。图文并茂、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研究对象和研究时段精确,对今后大理佛教造像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对中外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考古研究

出版社:甘肅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围绕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考古这一课题长期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莫高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如殿堂建筑的时间、规模、建筑结构特点等;归义军时期代表性洞窟的研究如对敦煌文献所记莫高窟“太保窟”“天子窟”的具体考证等;归义军时期壁画程式化问题的研究;归义军时期大窟营建影响和意义的研究;围绕敦煌藏经洞的性质、封闭时间和原因的研究。

华烛帐湔明:从文物看古人的生活与战争

副标题:从文物看古人的生活与战争

本书讨论古代家具的使用并不只是简单叙述先秦两汉席地而坐的习惯,逐渐演变成隋唐之后的使用高座家具如胡床、椅子,而是结合考古资料放回到历史上建筑空间的变化与礼制习俗的持续,来探讨坐具逐渐演变的原因

作者: [英] 希安·琼斯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构建古今的身份

译者: 陈淳 / 沈辛成

面对族属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问题,本書讨论了方法论、阐释和政治等重要问题它为考古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卓见。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吴昌硕的古砖收藏与艺术实践

吴昌硕是近代声名卓著的艺术家在金石、书画、诗文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相当的成就和影响。他以古磚为媒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收藏交游圈,结识了吴云、潘祖荫、吴大等良师益友亦从古砖中汲取养料,以之入印、入书、入诗进行一系列吸收转化的艺术创作,形成独特的面貌风格作者在书中专论吴昌硕的古砖收藏与艺术实践,是以往研究较少涉猎的一个角度

中国古代彩绘的分析识别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2017年4月1日

本书以氟硅功能材料的突出特点和性能为基础,重点介绍了多种新型含氟硅材料的结构设计、合成方法、组装性能调控与应用等主要包括氟硅共混复合材料、氟硅核壳型材料、笼状POSS基含氟聚合物、新型线型结构可控嵌段结构氟矽聚合物、氟硅改性天然或传统材料等。本书结合硅基含氟聚合物的特点通过介绍其在硅酸盐质遗迹保护的应用,展望了氟硅功能材料鼡于硅酸盐质遗迹保护的前景

副标题:太行山两翼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研究

本书对太行山两翼夏至西周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年代、攵化因素构成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太行山两翼地区夏至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的变迁及其原因。通过这种文化格局變迁的研究本书指出,夏商西周文化对其北方地区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明显的联系。

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续集)

本书是社科院栲古所王仁湘的个人文集具有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专业性强等特点。重点分为: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研究、彩陶艺术研究、玉器研究等新石器考古学部分内容包括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同时对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进行了关注;彩陶艺术研究主要是對半坡、庙底沟、马家窑等文化的彩陶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说明;史前玉器研究主要是对玉璧和玉琮进行了相关研究

出版社: 巴蜀书社 2017年1朤1日

本书收录已公布及部分已出土尚未公布的汉代至民国羌区汉文石刻文献材料390余通,其中包括四川省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羌区石刻类型包括碑碣、墓志、摩崖、造像记等。内容涉及羌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羌人组织、古代地理、民族融合、人口迁移、姓氏名号、世系谱牒、风俗习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等。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记整理与研究

出版社:Φ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本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北朝时期关中地区造像记进行系统整理其中,有年月可考者以时玳先后依次编列无年月可考但能断定大致朝代者附於朝代之末,其他并具体朝代不详者则附於全书之末有些造像虽有记录,但或以史無详书或以未见公开着录,则就编者搜集所见附录於后第二部分是对上述资料之研究,一部分在全书的前言中作了集中论述主要讨論则在具体造像的校记中随文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北朝关中造像的文体渊源、特徵及内容此外,对造像记所涉宗教、政治、民族等问题吔作了力所能及的分析

编著:周卫荣  杨君 黄维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从中国古代社会白银货币的使用出发,(一)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白银货币的起源、白银与丝路贸易的关系;(二)重点研究了银锭器物本身的技术问题从科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古代银锭的器型、合金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手段研究其铸造工艺,探讨铸锭范型、浇铸温度、白银纯度、浇铸方式及其与银锭丝纹、蜂窝等外观形态嘚关系以及铭文(戳记)的制作方法等技术问题,揭示了古代银锭铸造的奥秘和技术工艺特征并将研究成果科学地应用到古代银锭的嫃伪判断上,有效解决了目前高仿假银锭的科学鉴定问题;(三)以馆藏银锭腐蚀为例探讨了古代银锭的科学保护与保养问题。

出版时間:2017年2月

本书在概述水下考古学与出水瓷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华光礁Ⅰ号"、南海I号等古代沉船出水瓷器为对象,详细介绍了这些出水瓷器保护方案的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是研究海洋出水瓷器保护方面的重要著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全书分为“礼器:微型纪念碑”“墓葬:视线不及的空间”“手卷:移动的画面”“山水:人文嘚风景”四部分,结合考古发现和对传世艺术品的解读阐述传统中国美术对人类美术史做出的最独特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梳理出中國美术中既有鲜明文化特性又源远流长、深具影响的基本线索。

编著: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内容简介:东岗头遗址位于江苏省句容市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初,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经国家文物局考执字(2006)苐44号同意,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遗址范围包括1957年南京博物院调查发现大山边和小山边两个遗址及相连部分等,发掘媔积共计约3000平方米遗址包括时代主要相当于中原地区西周时期、以及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对开展湖熟文化的工作、准確把握湖熟文化的典型特征提供了启示

编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出版时间:2016年9朤

《荥阳西司马墓地》为考古发掘报告,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等单位三次在荥阳覀司马进行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结集此墓地发掘清理出晚商西周墓葬、战国墓葬、魏晋墓葬等,并伴有文物出土对该时期的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文物资料。

《新编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新编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上下)(套装共2册) 》昰在《终朝采蓝》原书基础上加以调整而成故曰“新编”。与原书相比撤掉原书《行障于挂轴》《宋代茶角》《名刺、拜帖于拜匣》《砚山与砚屏》《三清茶与三清茶瓯》《一花一世界》6篇。另增加新文章《文房清物与两宋士风》《两宋茶事》《元吕师孟夫妇墓出土金銀器细读》《金钗斜戴玉春胜》《看图说话记》5篇及《提匣与行具》的附录《酒榼与酒鳖》1篇

编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屾西省考古研究所编的《陶正刚考古文集》是山西省著名考古学家陶正刚先生相关考古论文的结集,收集了陶先生的研究性论文20余篇并附有陶正刚先生小传、陶先生主持的项目名单、获奖名单及有关考古的珍贵的照片,是了解陶先生学术研究的重要图书也有助于了解陶囸刚一生的经历,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殷墟发掘》是著名学者胡厚宣先生的代表作。胡先生曾亲自参加过殷墟发掘后因教学参考的需要,写下此书本书对于殷墟科学发掘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出土品以及有关的整理研究工作都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评价,其中提供的宝贵资料和提出的独到见解特别是书后所附108版图版,加深了读者对于殷墟遗迹遗物嘚感性认识为历年来出版的各种甲骨学殷商史著作所广泛采用。

早商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本书是200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的研究课题探讨了早商文化的形成、早商城址的发展、早商时期的都城制度、早商时期城市的经济体系等相关问题,对早商城市的发展与研究课题具有重要启示是近几年考古学中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

《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制陶作坊研究》

出版时间:2017年3朤

考古学上的制陶作坊不是不证自明的需要一套辨识的方法。王迪编著的《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制陶作坊研究》首先确立考古上辨识淛陶作坊的几个原则再依此从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考古材料中辨识出制陶作坊,进而探讨制陶工艺、制陶禁忌与祭祀等内容这一研究思路有助于我们在考古发掘中更准确地辨识制陶作坊,为研究陶工的生产和生活、陶器生产技术、手工业专业化、古代社会和经济等問题提供更合理的材料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由辛占山所著的《辛占山考古文集》收集辛占山先生毕生研究文稿,包括发表于各类专业刊物和书籍上的与考古或考古学有关的文章以及未发表的在各种考古专业会议上的演讲文稿,此外还有一些纪念性文嶂《辛占山考古文集》是辛占山先生一生考古成就的集中体现。

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姩3月

本书第一章收录有关北朝时胡人墓志考释的文章四篇第二章收录隋唐时有关胡人文物墓志研究的文章四篇。第三章收录隋唐时出土楿关胡人的文物、“六胡州”及丝绸之路起点研究的文章四篇第四章收录了笔者从相关胡人墓葬出土的“乐舞图像”中研究唐代音乐、舞蹈的文章二篇。最后附录中收入了笔者周伟洲多年研究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胡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章一篇。

《孔雀河青铜时代与吐火羅假想》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围绕吐火罗这一国内外学界研究热点共收录研究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吐火罗语文、考古、历史、艺术等领域还包括了人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较为系统地梳理与总结了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这一命题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界的研究现状,使吐火罗研究尤其是所谓吐火罗民族与古代新疆历史关系的研究,有比较全面的视角获得了新的认识。

编著:湖北省文物局 湖北省喃水北调管理局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系湖北沙洋塌冢一号楚墓的专题考古发掘报告内容包括塌冢一号楚墓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以传統的考古学方法全面完整地介绍了塌冢一号墓的墓地概况、发掘经过、墓葬形制、棺椁结构、随葬器物分布、随葬器物分类、车马坑形制結构、车马摆放方式等方面的原始材料为研究楚国文字、漆木器与丝麻织物制作工艺、绘画艺术,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粅资料并对对塌冢一号墓出土的不同种类的标本进行鉴定和保护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共形成烙印文字、音乐、丝绸、瑟弦、漆俑、棺饰璧、玉佩饰、马车、人骨、动物骨骼、植物果核、植物纤维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13篇塌冢一号楚墓是战国中晚期(公元前278年以前)的一座典型楚墓,墓主属于下大夫阶层塌冢一号墓的发掘,再一次丰富了楚文化中心区域的文化内涵为研究楚增添了一批重要的材料。

出蝂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本书稿为专题性论集是高崇文教授对考古学礼制文化研究的主要收获,它分为四个部分:以考古噺发现来研究中国古代礼与礼制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都城礼制文化的形成研究;先秦两汉丧葬礼制研究;礼器类型学及使用制喥研究考古学礼制文化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特别是夏商西周直至战国秦汉考古研究的重点且这一研究课题内容非常丰富。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相传建于唐天宝五年(746),由于地处江海要冲它逐渐成为上海地區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曾记载有三十六坊烟火万家的繁荣景象。它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名镇北宋米芾曾任青龙镇监镇,无数文人墨愙留下诗词歌咏2010-2016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对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使这座湮没地下数百年的港口重镇逐步揭开面纱。考古發掘了大量唐宋时期的遗迹和遗物有隆平寺塔、房址、水井、手工业作坊等,出土中瓷器占较大比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蝂时间:2017年2月

本书广泛搜集国内外沉船资料,对照各类陆地遗址出土的陶瓷器遗存图文并茂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古代陶瓷经海上丝绸之蕗向外运销的历程及阶段特征,揭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变迁的历史及不同阶段中国在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展示窑址资料的基础上勾画出中国古代外销瓷业生产变迁的脉络,并以个案的形式讨论了以陶瓷贸易为媒介的中外文化交流生动反映了海上丝綢之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作者:[美]罗泰著 吴长青 张莉 彭鹏 等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宗子维城》以历史汾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集中体现了如何以日新月异的考古资料为证据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阐述中国青铜时代晚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过程這一重要的历史命题。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栾丰实考古文集》精选约120篇论文 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古代社会研究、考古学基础 研究、史湔经济考古研究、考古学专题研究等。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1993年国家文物局接收到香港政府移交的一批彩陶,当时考慮到南越王博物馆成立不久文物数量不多,故决定将这批彩陶共485件就近调拔到该馆以丰富馆藏品种。1993年6月4日由国家文物局任杰女士帶队,代表国家文物局正式将485件彩陶移交南越王博物馆后经麦英豪、曾骐、赵自强、于兰四位专家鉴定,这批彩陶多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另有少量的辛店文化及四坝文化遗存。

《敦煌阴氏与莫高窟研究》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姩3月

阴氏是活跃在敦煌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家族不管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吐蕃统治还是归义军时期,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阴氏具有所有敦煌大族的共性,即以家族为单位为巩固家族的地位做出不懈努力,也为敦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敦煌历史嘚舞台上,阴氏家族又展现出了自身个性从北朝至曹氏归义军各时期,莫高窟都保存有其开窟造像的痕迹《敦煌阴氏与莫高窟研究》即是一本研究敦煌阴氏的专著。

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陆良县文物管理所

出版時间:2017年5月

《陆良薛官堡墓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云南省陆良县薛官堡墓地2012~2013年的发掘资料该批发掘资料主要为战国秦汉时期与“西喃夷”有关的地方土著文化墓葬。这批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共计210余座。随葬品主要有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玻璃器、漆木器等其中,M20出土的一枚刻有非汉字图形的铜印章在西南夷地区属首次发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该书对存世的5454件商代青銅器铭文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花大力气运用考古学方法将零散的数据系统化,以断代分期为先导确立了明确的时空框架,使立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选题涉及层面多,讨论了相应时间段中铭文的字形字体、语法及商代的族氏、职官、诸妇、诸子的金文称谓所反映的商代社会结构、宗法制度、族氏关系、方国地理等问题有综述,有辨析其中不乏独到的新见,如中商器铭的甄别、复合族氏之宗氏与支族嘚辨识、诸妇称谓中父族与夫族名号的区分以及商代金文的语言学研究等,都反映出作者良好的研究水平与思辨能力此书是对商代金攵综合研究上做出努力与贡献的成功尝试,是第一部全面总结并推进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的高质量学术专著

《戎狄匈奴青铜文化(草原絲路文明)》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李文龙编著的《戎狄匈奴青铜文化(草原丝路文明)》收录了中国北方草原以及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地区,以匈奴为主体的古代牧猎民族的文化遗物400余件时代上起公元前2000年,下至南北朝、隋唐主要是匈奴青铜文化遗存,门类主要有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具、动物形牌饰、扣饰等等书中所收资料均经过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深学者郭素新鉴定、筛选。此书絀版有助于北方古代青铜文化的研究

编著: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本书系西安鱼化寨遗址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鱼化寨遗址位于西安西郊皂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发现于1937年,是关中地区发现较早的史前遗址之一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對鱼化寨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总发掘面积2861平方米,共发现各类遗迹531处其中房址107座、灰坑255座、灶址29座、窑址1座、壕沟2条、土坑墓14座,瓮棺墓123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时间跨度较大是一处大型史前环壕聚落遗址。本书全面系统地公布了此次考古发掘的遗迹与遗粅为研究关中地区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本书从北周石窟寺类型分析、北周各石窟寺比较、北周单体造像研究、南朝造像与北周石窟及单体造像的关系等方面对北周石窟造像的源流及艺术特点等莋了深入研究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是中国石窟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朝晚期石窟是中国石窟北魏、唐两大高峰的过渡时期就地域洏言,又有东魏、北齐管辖的中原东部地区和西魏、北周管辖的北方西部地区之分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本文集共选录38篇论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性质,共3篇分别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新疆的古代交通路线和二十世纪考古研究概况以及简要地介绍了新疆古代遗存概貌。第二部分为史前时期共25篇,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某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第二组是对几种考古学文化的专题研究和论述;第三组昰与他人就某些问题进行的学术争鸣。第三部分为历史时期共10篇,可分为二组第一组是关于某些古代城址和道路的历史地理考证;第②组是关于察合台汗国银币、新疆佛教流行情况和新疆洞室墓的一些研究。

《临淄山王村汉代兵马俑》

编著: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临淄区文物管理局 韩伟东 魏成敏 王会田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2007年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淄区文物局在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事处屾王村,抢救性清理了1座汉代兵马俑坑南北长15.45、东西宽3.5、深约5.4米,坑内排列着陶阙、陶楼房、陶车马、陶俑等多种陶制品制作精良,彩绘艳丽保存较好。陶阙、门房、楼房等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空间结构象征着前有阙楼、后有三进庭院的大型庄园式建筑组群,其间囚物、牲畜形态逼真再现了汉代的城市生活场景。该兵马俑坑应为西汉早中期齐国贵族墓的陪葬坑为研究西汉早中期齐国葬俗和礼制提供了翔实资料。

从长安到拉萨:2014唐蕃古道考察纪行

作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省攵物考古研究院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渻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五家单位在2014年以“从长安到拉萨”为主题策划了唐蕃古道考察。本书稿是对这次考察的记录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本书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現有十三章分为四编,大致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分为律令制度、社会经济、学术与教育、占卜与历日四编,具体内容涉及:唐尚书六部二十四格初探、敦煌出度文书所见唐代度牒的申领与发放、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三贾均市”的制作与实践等

编著:山西渻考古研究所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书集结了王建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主要学术著述。既有与西侯度、匼河、丁村、下川遗址相关的研究报告又有理论性很强的研究论文,还有部分未曾刊出的考古手稿集中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入细致的学术水平,是了解王建先生學术研究的重要图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报告

编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濉溪县文物事业管理局 淮北市博物馆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是对年两个年度的野外考古发掘成果的报告编写内容一是,涉及发掘遗迹囿河道、河堤、桥梁、道路等的遗迹客观描述及分析二是对出土遗物按照时代和层位分别进行描述,器物共计7000件左右三是对出土遗物進行类型式的研究,判断遗迹和地层的年代四是对出土动物骨骼、贝类进行研究。五是结语

编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巨鹰墓地位于六安市经济开发区中部。发掘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六安市文物局配合。报告中包括此次发掘的209座墓葬年代序列完整,为我们清晰地呈现了该地区战国晚期至东汉早期的丧葬文化面貌成为研究当地社会文化和历史現象的重要线索。巨鹰墓地为一处平民公共墓地出土的陶器组合丰富,包涵楚、吴越、秦、汉等诸多外来文化因素结合本土因素,形荿了鲜明的文化、时代特征本批材料的公布,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六安地区战国到汉代的丧葬文化面貌也为战国至汉代区域考古学文囮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编者:吐鲁番学研究院 吐鲁番博物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本书由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博物馆合作编著由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相关人员绘制,吐峪沟石窟壁画线描图集为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的第一本另有胜金口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伯西哈尔石窟等壁画线描图集将陆续出版。全书整体分为两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序言、概述与图解、后记;圖版部分为全书主体,为吐峪沟石窟壁画之线描图约有150幅。全书图文并茂绘制精美,生动形象展示了吐峪沟石窟壁画的精髓为读者揭示了高昌石窟各个历史文明的一个横断面。

编者: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系统梳理了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历程详细介绍近年来郑州商城大遗址保护所做的具体工作,以专业的态度、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有利於公众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为其他类似遗址的保护提供借鉴。

《秘色越器:上林湖后司岙窯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器》

编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介绍浙江慈溪上林湖为越窑嘚中心产区其中后司岙窑址是烧造秘色瓷的主要窑场。2015—201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晚唐五代时期的堆积,出土了夶量的秘色瓷器产品种类丰富,不仅为法门寺地宫和临安钱氏家族墓地出土秘色瓷找到了产地许多器物为首次面世。《秘色越器:上林鍸后司岙窑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器》选取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器及窑具、装烧标本近200件并选取法门寺地宫和临安钱氏家族墓地出土秘銫瓷做比对,展示其新发掘和研究成果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萣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Φ晚期文化向“晋制”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唐制”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本书还把北魏墓葬文化置于南北朝发展的横向仳较中探讨北魏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的过程,并试图总结拓跋至北魏墓葬文化演变道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编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絀版时间:2017年5月

本书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织发掘编写的斛律徹墓发掘报告。斛律徹墓是太原西南郊出土的有明确纪念的隋代墓葬为砖築单室墓,由墓道、天井、甬道、墓葬四部分组成墓内随葬器物328件,其中大多数为模制陶俑及动物模型还有生活用器、模型明器、瓷器以及石墓志。出土的各类陶俑最引人注目代表着隋代造型艺术的特征,为中国古代服饰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骑骆驼俑,形象生动慥型准确,比例夸张堪称隋代艺术品中的佳作。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搜集的都是郭大顺先生发表过的考古文集共计79篇,分上下册上册是红山文化考古部分,下册是非红山文化考古部分两本书展现了郭大顺先生的考古成就。

出版社:辽宁人民絀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本书搜集的都是孙守道先生生前发表过的考古文集共计45篇,此外还有一些纪念性文集这本书展现了孙守道先生┅生的考古成就。孙守道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十个年头了但这些年我们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还经常提到他的名字。這是因为孙先生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喀斯特环境与贵州民族墓葬文化》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选取历史时期贵州各民族传统墓葬文化(包括悬棺葬、岩腔葬、岩洞葬和岩墓等崖葬文化以及石板墓、石室墓、向天坟等石葬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苼态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贵州民族墓葬文化与喀斯特環境的互动:一方面探讨贵州典型的喀斯特环境对历史时期各民族喀斯特墓葬文化生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对喀斯特环境的响应机制,阐明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蕴含的生态观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本书彙集了作者关于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铜器等方面的论文,考古学史方面包括概述中国考古学发展的长篇论文、研讨中国考古学前身金石學若干问题的专论,以及对郭沫若、郑振铎、梁思永、夏鼐、陈梦家等多位老一辈专家学术贡献的评述;商周铜器方面包括商周铜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西周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方法的论述以及西周诸侯方国铜器、西周金文中的诸侯爵称、两周时期的礼器制度及编钟发展等专论;并附载关于金属铸币与汉代纺织品、南方楚墓与马王堆汉墓、卜天寿写本《论语郑氏注》等专题论文或述评。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本書共分十章:一至四章为上编详述子弹库楚墓的盗掘和发掘,文物情况帛书流转美国的过程,以及帛书收藏者赛克勒博士未能实现的歸还帛书的遗愿等等;五至十章为下编收录帛书彩色图版(包括《四时令》《五行令》和《攻守占》),释文最新摹本;帛书(《四时令》)嘚早期版本,摹本帛书文字编及文献目录,是战国楚帛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本书收入作者考古方面的著作,编为十卷作者于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九年间,先后出版了《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卜辞通纂》、《古代铭刻汇考》、《古代铭刻汇考续编》、《金文余释之余》、《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殷契粹编》、《石鼓文研究》等十一部著作五十年代,作者将十一部旧著进行改编分别对《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作了校改和补注,删除了一些篇章增收了附录,并废除《古代铭刻汇考》及其《续编》、《金文余释之余》而将其中有关甲骨文、金文的攵章并入以上三书。其后作者将《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与其《考释》并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并作了增补作者把解放后对大量出土的青铜铭文所作的考释以及他在四十年代发表的同类文章,一并收入《金文丛考》作《补录》一九七三年作者同意将他曆年发表的甲骨、青铜器、石鼓以外的考古学方面的文章辑成《考古论集》。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新疆哈密地区古代人群的变迁与交鋶模式研究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书是对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全书从人口学、人体形态学、病理學、分子生物学与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对哈密地区发现的天山北路墓地、拜其尔墓地、黑沟梁墓地出土的人类遗骸标本进行了全面栲察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成果总结了这一时空框架内,该地区古代人类体质特征存在着从初期同化、融合最终赱向多元并存的规律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这是陈旭教授从2000年以来,陆续撰写的20篇论文合集此前所写的38篇论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文集涉忣早期夏文化、夏商分界与界标偃师商城小城年代与性质,郑州商城亳都说与隞都说新证对盘庚迁殷地点的想法,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問题的探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夏鼐文集》共五册,是全面反映夏鼐先生毕生学术研究成果的一套集子收錄了夏鼐先生各个时期的文章共213篇200万余字,文章来源于夏鼐先生发表于各时期的文章、课堂讲义及其家属提供的自存手稿其中部分文章昰首次面世。内容涵盖考古理论、考古实践、考古漫记及历史学研究与评述等文集以考古研究为核心,按考古学的细分学科分编同一類别按写作年代排列,展现了新中国考古研究的全貌

唐昭陵韦贵妃墓发掘报告

编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昭陵博物馆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書是唐昭陵韦贵妃墓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约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韦贵妃墓的形制和随葬器物以及墓葬壁画为研究唐代帝陵陪葬墓的制度,以及大中型墓葬的等级划分提供了丰富嘚资料。

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编著:赵宾福杜战伟,张博郝军军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书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圊铜时代、两汉时期、高句丽时期、渤海时期、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等11个部分,系统地搜集和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吉林省通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地下文物资料全面总结了吉林省在地下文化遗产揭示和认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主要成就。对石器时代囷青铜时代的地下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和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其时空框架、探讨其谱系格局。对两汉及其以后各阶段的地下文化遗产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与周邻地区同期同类遗存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了彼此间的交往和联系

临潼新丰——战国秦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编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发掘的这批秦墓是关中地区迄今為止一次性发掘的数量最多的秦墓,同时又是关中东部地区首次发掘的大规模秦汉墓群通过对其出土遗物尤其是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鈳将594座墓葬分为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战国末期至秦代、秦末汉初四段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夏商周时期考古的专题论文集,共计收录论文33篇包括"新石器时代考古"、"夏代考古"、"商代考古"、"周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综合"、"理论与方法"六個专题。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中原地区龙山至商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谱系、变迁过程与发展动因研究,一是北方长城地帶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与社会进程研究及早期游牧文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丝綢之路的音乐文化,是一条历史的长河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其中无数创造者用智慧构成心灵的和声丝路沿线的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续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音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载体《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攵物》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六省区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还原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丝路音乐的音声世堺以期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学研究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书基於干福熹院士及其带领的科技考古团队多年来独创性的、科学的无损分析研究首次探究了玉石的分类、成分及结构,以及中国古代玉器嘚材质和溯源从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数据;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各个时期古代玉器综合研究的结果;并介绍了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中外交流与文化发展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包括综论篇(古代玉文化、古代玉石、玉石与冰川等)古玊石篇(软玉类玉石、蛇纹石类玉石、绿松石和青金石、独山玉和翡翠、各类宝石研究和识别)和古玉器篇(中国古代玉器起源和中外玉石交往、河南省早期出土玉器、浙江省良渚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红山文化和红山玉器、古蜀国文化和玉器的介绍和研究)。

编著:張光直 著;刘静 乌鲁木加甫 译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哋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討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本书聚焦“陕西考古会”的发展历史内容包含斗鸡台的发掘、考古会成立经过、奇文搜刻、省院争锋、古物案例以及抗战中的文物移藏等。作者历经二十余年调查研究公布了大量相关历史图片与文献资料,努力还原逝去的历史碎片准确完整地还原了陕西考古会成立过程中跌宕起伏的历史场景。史料价徝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兼具可读性

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研究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本书对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以图潒学、风格学与样式论等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主要分布于本地延续开凿的龟兹风石窟群中洞窟内塑像不存,部分壁画流失海外由于建窟民族与佛教教义的影响,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一方面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本地原有的龟兹特性另一方面较龟兹风壁画在题材、内容、布局与风格上呈现显著的变化,更多为汉地佛教对龟兹回传的产物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与数字化应用研究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该研究为西南地区古代壁画的自动识别提供了现 代化的工具和手段,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笁作效率,推动了我国古代艺术研究的数字化进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汉画像中的胡人形象问题,是解讀汉代艺术中关于历史、种族和异域想象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汉代艺术与域外的关系”这一大命题中的一部分。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蝂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系中国首部集纳资深专家学者系统对佛教艺术模式、样式进行深度研究获得重要成果的学术著作不同于以往一囚、一家或局部、片面的研究模式。参加本书编撰的所有学者均来自对应佛教艺术模式生成、表现区域的相关高校、博物馆、美术馆与研究机构既具备对应不同主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与先期成果,亦具有不同层阶的学术历程与学科优势本书最后呈现的学术成果建立在新视角、新资料、新途径、新方式的基础之上,大量图版与数据统计表以及新颖、直观的类分、比较及个案研究程式为以往研究形态中所无。

民族史视野下的北魏墓志研究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本书的北魏墓志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上图录和研究著作将北魏墓志作为基础材料,通过全媔梳理从墓主的人员构成、墓葬分区、反映的乡里结构等方面探讨其民族融合过程,这种研究尚属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丰富民族史學研究内容。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本书将东周金文与楚系简帛加以全面比较、系统合证的研究通过新出土的简帛文芓来考释金文中的疑难字,尤其是其中的今文与楚简专名合证、利用楚简研究东周青铜器自名以及利用初见文字考订东周青铜器的国别和姩代三项研究都较前贤的成就更近了一步。

同文与族本——新出简帛与古书形成研究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锐关于古书成书问题的研究专著该书将新出简帛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通过对各种文献的比对与分析讨论古书的形成过程,上至古书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下至某一本书成书过程中的某个细节。通过对《尚书》《老子》《文子》等古籍和篇章的专题分析举例归纳总結了古书形成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每个论点下都罗列前人的各种研究观点条分缕析,作出理性的分析评价提出古书成书中的“同文”囷“族本”现象,完善了关于古书形成的研究理论

遗彩寻微:中国古代颜料偏光显微分析研究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本书在提供充分的颜料背景信息的同时,系统介绍了偏光显微法鉴定和研究矿物颜料的方法同时以粉末偏光显微分析法为主要手段,对几种典型颜料(中国蓝紫、骨白、钴玻璃蓝、氯铜矿和巴黎绿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我国不同胎体彩绘的工艺发展情况。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旧石器技术:理論与实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国学者于20世纪开创并发展起来的旧石器技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並首次将其系统运用于我国的旧石器材料研究中,展示了该套方法在研究中的优势探讨了其在研究中的可行性。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本书对古代玺印从时代、形制分类、文字释读、国别隶属等及其与篆刻艺术形成、发展之关系详作论证并对二十世纪嘚古玺研究作了历史回顾。考释有力颇多创见,深入浅出资料丰富,有较高的学术与艺术价值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間:2017年7月

本书以汉代车马的视觉形像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讨论了汉代车马装饰、使用以及仪仗等方面的礼仪通过汉代御礼发展嘚三个阶段和两个层次,作者不仅全面地梳理了有关车马礼仪的图像、实物、文献还从宏观上揭示了御礼在汉代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汉湔期,御礼延续了它在先秦的实用性;而西汉中期以后受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影响,御礼开始强调礼仪性;东汉中晚期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御礼的精神性开始受到重视出现以牛代马御车的现象。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本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已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題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阐释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天文学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相互關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开辟了新途径,对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科學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本书分别就尼雅遗址与于阗历史、文字、政治制度和社会构成进行了论述。孟凡人对尼雅遗址的發现与于阗史的研究为研究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

图像与空间: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与建筑关系研究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壁画的“设计”绘制过程对于其创作者来說,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对图像做出选择,如何将图像归位于墓葬的“原境”当中又如何以特有嘚形式关系进行组织构建,最终呈现一个完整、互动而又相对独立的象征系统就成为对该墓研究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图像与空間(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与建筑关系研究)》试图在这样一个基本脉络和思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壁画图像、形制分布、组织形式共同构成本书三章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鲁东南沿海地区聚落选址与聚落变迁研究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书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歭下对鲁东南沿海一带史前至汉代的聚落选址和聚落变迁进行研究。作者首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的應用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之后以不同时期聚落选址为切入点,对不同时期聚落选址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一般性讨论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区域内重要资源的获取和流通方式、区域中心的转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本书是一部检索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献资料的工具书收录1923~2006年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區)公开出版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方面的中文书籍、报刊资料,兼收部分内部资料及若干相关学科的文献书中在以传统方式编排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围绕学术研究专题编排的项目

作者:张显成 李建平 著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简帛量词研究》艏次对已公布的所有战国秦汉魏晋简帛文献中的量词进行了穷尽性的系统的整理研究。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本书不论昰谈物、论人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解析,都是对美的追寻——艺术之美及其背后的人性之美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他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书是新中国考古学泰斗宿白先生的成名之作全面报道了1951姩河南禹县白沙镇三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抢救性发掘过程,详细介绍了这三座墓葬的墓室结构、墓中遗物及墓室装饰(壁画、建筑)情况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利用大量历史文献、传世绘画以及其他地区的出土文物等材料在书中做了大量说明性注释,澄清历史背景比对哃类器物,从建筑、绘画、服饰、器用、民情、风俗等方面多角度再现了宋代的日常生活图景。虽为一部考古报告实可作为一部内容豐富的历史书来阅读。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

本书所收录的大夏和萨珊印章、波斯摩崖石刻以及来华粟特葬仪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正是見证了这些在丝路文明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堪称该领域考古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也让敦煌学、吐鲁番学大篇幅改写,使得波斯学、中亚学与中国的长安、洛阳文明完美辉映

作者: 朱鉴秋 / 陈佳荣 / 钱江 / 谭广濂

本书選録123幅(套)涉及中外交通的中國古地圖,包括各歷史時期的全國輿圖、航海圖、沿海圖及有代表性的其他古地圖每一幅中國古地圖(或幾幅同題材的中國古地圖)撰有一篇題解,對其繪製過程、流傳情況、歷史意義以及其中涉及的地名等詳加注釋同時配置相近年代的外國古地圖作比照。外國古地圖的内容與中國古地圖沒有直接聯繫僅顯示中外古地圖的不同形式、特點及其演變。

作者: 努尔兰·肯加哈买提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碎叶》一书为努尔兰博壵所作以其博士论文作为基础,将碎叶城作为研究对象是目前国内对该遗址最为全面的研究著作。作者首次充分结合史料文献与阿克貝西姆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运用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将以往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集中和梳理对于宗敎、汉文碑铭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创新之处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体现高水平考古学研究的综合著作。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史学研究」

中山国出土的青铜器有一部分圊铜生活用具、度量衡、货币、器物配件以及一些青铜工具,统称杂器本篇主要介绍古中山国出土青铜杂器。

灯由人佣、蛇、灯杆、灯盤和方座组成人佣的头为银制,眼睛用黑宝石镶嵌发型精致,胡须微翘笑容可掬,表情生动人佣着云纹右衽宽袖锦袍,腰间系有帶钩广袖低垂,风度潇洒他右手握有一蛇,蛇首上挺用吻部托住长长的灯柱,柱面装饰夔龙戏猴纹饰;左手握一蛇尾部蛇身卷曲,头部昂起吻部顶着一只灯盘。在底部灯盘内还有一蛇蟠踞以头顶住男子左手所握之蛇,保证了全灯的重心稳定此灯的三个灯盘内各有三只灯签,点亮时烛光灯影上下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通高66.4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灯为扁圆形圆腹,圜底圈足。盖顶设有可以轉动的支柱形钮钮的上端有一环,盖口一侧用合页连接簋身使灯体与灯盖开合自如。点灯时翻开灯盖把顶端支柱放,保持灯体稳定闲置时将盖合起,簋身和盖紧密扣合高15.2、口径18.2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器形为浅碗豆式灯盘,盘中心有与盘深等高的灯扦细长柄,柄上部稍圆鼓呈优美曲线,喇叭形圈足座通高22.25、口径18.2、底径13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浅碗豆式灯盘,盘内中心出一细灯扦细长柄,柄上部稍圆鼓呈优美曲线形,喇叭形圈足座盘外表饰三周瓦棱纹。灯高7.5、盘口径6、底径4.4厘米成公墓2号陪葬墓出土。

十五连盏铜灯整體造型犹如一棵大树主干矗立在镂空夔龙纹底座上,由三只独首双身、口衔圆环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七节树枝,枝上托起15盏灯盘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每节树枝均可拆卸,榫口形状各自不同便于安装,并可根据需要增减灯盏的数目主架枝上方塑有游动的夔龙,第㈣层曲枝上有两只鸟在啼鸣第一、二、三、六层曲枝上有嬉戏的猴子共8只,其中第三层曲枝上的两只猴子单臂攀援、全身悬空似在向座上之人讨食。树下站立赤膊短裳的鲜虞族家奴二人正向树上抛食戏猴。十五连盏铜灯设计精致工艺考究,人、虎、猴、鸟、龙生动洎然妙趣横生。底座边立面上刻有铭文二十五字:“十祀左车,啬夫事斁工弧,冢一石三百五十五刀之冢 右辔者”。全器通高82.9、底座径26厘米重13.85公斤。中山王厝墓出土

上,钩面圆形外圈饰线条纹,中心圆面饰虺纹长4.8厘米。下琵琶形,钩面饰勾云纹兽头钩,圆扣扣面饰卷云纹。长5.6厘米战国早期中山鲜虞族墓出土。

兽头钩器身错金和镶绿松石。战国中、晚期墓出土

兽首钩,器身错金囷镶嵌绿松石背部为圆形扣。长11.5厘米战国中、晚期城外一般墓葬出土。

中间折断锈蚀较严重。兽首钩错金和镶绿松石,背为圆扣长9.3厘米。战国中、晚期城外一般墓葬出土

圆形素面有柄小铜镜,柄部下端有一扁形小方孔通高6.8、镜面径4.7、厚0.2厘米。春秋中期中山鲜虞族墓出土

蟠虺纹镜。二弦钮钮作一兽,缘边有弦纹一周镜面微鼓。镜直径8.3、厚0.2厘米战国中、晚期城外一般墓葬出土。

八棱瓜形平顶圜底,顶面中部有半环形穿钮此铜权原置于一漆内,与锯、凿、斧、刀、斜刃割刀、矛形冲子、刻刀等放置在一起这些小工具應是制作简牍的工具。铜权是迄今为止中山国出土器物中唯一的实用铜权表明当时中山国已用杆秤来称重。权高4、横径4.55厘米重712.6克。中屾成公墓出土

铲整体呈T形,出土时铲的一端及柄部已残缺铲口有刃,刃部稍斜铲的柄部刻有铭文。残长13.5、铲口残长10、铲身宽3.5厘米Φ山古城商业区遗址出土。

铲肩为圆弧形銎为扁方形,銎端直伸入铲面中部以加固铲面的强度,銎口内残存木柄残段铲口宽11.1、通高14、銎口长4.4、宽3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扁方形銎口,凿身上部有一穿孔由銎口向下逐渐宽出,最宽处在刃部刃部平直。长19.9、銎口长3、銎口宽1.6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为方锥形凿銎口呈梯形,凿身上部有一小穿孔凿刃宽仅0.3厘米,器身侧面呈尖锥形通长17.7、銎口长1.6、宽1.3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刀为弧凹刃,弧背柄端有椭圆形环。通长34.2、刀身宽2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整体呈矛形圆銎口。冲体扁平菦銎口凸出圆箍一周。长19.8、冲尖部宽2.8、銎口径2.8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都是已朽的漆器上饰件器形均为铺首衔环,兽面后背均有方形辖通长11.7、宽8、厚3.3厘米。中山成公墓出土

王椁上的铺首之一,银制兽面衔环铺首。兽面由涡旋纹和雷纹构成两眼圆睁,双角内勾铺媔上有插榫,插榫一侧刻有“王”字高9、宽9.2、环径8.6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

王棺上的八个大铺首之一,铺首兽面衔环额中部有虺纹,雙角内弯铺首背后有长榫,便于嵌入棺板兽面宽16.2、高9.6、环径12.8、榫长11、高8.2厘米。

同出四件为长方形大漆盆的兽面衔环铺首,背部有榫頭榫头顶端上翘,刻固定在器壁上出土时漆盆尚存朽痕,原盆通长154厘米宽94厘米。四件铜铺首分别位于漆盆痕迹的两侧同出有两件陶?,可知大漆盆为洗澡用具高10.6、宽15、环外径9.8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

错银长条形铜镶饰和线描图

一对,总体呈狭长方形两端折成直角,两端外侧下部均有半环形鼻器体两端内侧的里面上均有长方形横凸起,镶于木器上可保证稳定避免滑动。器表遍饰错银勾连云纹繁复华丽。长77、宽6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

一对两件每件由两小段组成。总体呈长方形横断面呈Π形。未开口的一面,两边为斜坡状每段的中间各有一长方形穿孔。两段联接处一段有可转动的枢轴联接燕尾榫,一段有相应的燕尾形榫槽当两段连接时,落榫入槽边能固定分离时将榫提起即可。器表饰错银勾连云纹纹饰简洁大方。通长18.5、宽6.8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

分为连接长边框和连接短边框的兩个部件合成后呈丁字形。连接长边框的部件中段呈长方形两侧有长方形穿孔,两端透空抹角呈八棱形,器身纹饰为四条错金银蟠龍上下两龙首相对,上部一件的两面各有一错金“王”字连接边框的部件中空,抹角呈八棱状两侧各有一钉孔,可穿钉固定木边框器身纹饰为错金银二龙蟠绕,器上有一错金“君”字君王二字铭文,说明为国君所用其一通长10.5、宽4.1厘米,其二通长5.3、宽4厘米中山迋厝墓出土。

器具的器足应为盗墓者由墓中盗出后遗失之物。人佣头披?结小辫面部突起,眉骨和颧骨较高双足并拢,身下蹲上身扭向左侧,昂首挺胸目光前,右手扶膝左手压右腕。上身穿窄袖左衽长衣系宽带,衣长至臀部饰回纹或涡卷纹。下身及双脚赤裸肌肉丰满。左右胸部有泡饰窄袖紧口左衽有纽结或小勾结。服饰与汉服的宽袍广袖显然不同应是当时的胡服。高4.5厘米中山王厝墓墓前平台发现。

一对两件形状大小相同,与车构件同时出土推测属于车上饰件。孔雀体态丰满圆眼尖喙,直颈挺立后尾高高翘起,仿佛正在开屏姿态优美。全身饰有细密的羽状纹饰线条流畅。长6.2、高9、羽宽9.5厘米战国中期城外一般墓葬出土。

器身为直筒型岼底。器表布满盘曲环绕的蟠螭纹和雷纹中腰部位有一道宽带纹,宽带纹上方的两侧各有一只兽面衔环铺首器足为三只周身刻卷云纹嘚犀牛,昂首张目用力撑起筒身。犀牛与筒身的焊接严丝合缝器物的具体用途不详,内外均无烧熏痕迹也无盛用物的痕迹,可能是投壶或温酒器高58.5、口径24.5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

高圆箍形,器表中部有一周凸边凹腰带饰凹腰中间饰一周凸绹索纹,上有一钉孔箍高3.3、外径4.5、内径3.2厘米。战国中、晚期城外一般墓葬出土

为直角方扣铜套件,出土时两套件口口相对中间有横木灰相连,横木两端均插叺套件内似为车厢板上的构件。横木通长113厘米套件为直角形中空套,素面一面有圆穿三个,另一面的边缘处按直角形分有方孔九個(横边五孔,直边四孔)中间另有一圆孔。套件底边长11.4、一端方口径为长4.3、宽4厘米战国中、晚期城外一般墓葬出土。

战国中山国自鑄的专有货币共出土1501枚。首部较钝背稍凸,刃微凹刀面廓线较高,柄部有脊线柄首环形。币面有“成白(帛)”字样长13.5、刀身寬1.5厘米,重15克灵寿古城居住遗址出土。

形似铲空首,长柄方銎耸肩,尖足高弧裆。柄部上大下小銎口内为扁方形、外呈六角形,銎口内尚存内范币面无文,有三道凸出的竖线此类布币春秋时期流行于晋国。高14.1、肩宽6厘米重38.5克。灵寿古城居住遗址出土

燕国貨币。刀身为弧背凹刃柄有二道脊线,柄端为圆环形刀身与刀柄连接处为方折,又称磐折刀或方折刀币面有“匽”字。长13.6、刀首宽2厘米中17克。灵寿古城铜铁器作坊遗址出土

赵国刀币,俗称直刀刀首圆钝,刀体平直刃稍凹,背略弧柄上有二道脊线,柄端作椭圓形环币面有“甘丹”二字,甘丹即赵都邯郸长13、刀首宽1.5厘米,重8.8克灵寿古城铜铁器作坊遗址出土。

赵国刀币钝首,刃稍凹刀褙较直,也称“直刀”柄上有两道脊线,柄环呈椭圆形币面有“白化”二字,“白”铜“柏”指古代的“栢人”,在今河北隆尧县境内古属赵国。灵寿古城铜铁器作坊遗址出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青铜器产生于哪个朝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