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VR技术哪个更厉害的?

2月6日15点更新】映维网自2014年以来没有公开呼吁赞扬过国产产品,因为国产确实还需要努力面对新品,我在体验过后认为Neo 2确实还不错因而在本文中破例赞扬了该产品。又因本文批判了一些3DoF短焦而被人诋毁甚至还诋毁我写软文“恰饭”。如果因为我公开欣赏一款确实不错的产品而被诋毁写软文“恰饭”我想这也是一个非常畸形的存在。不过我无所谓,所以已经把涉及国内产品的文字删了如你们所愿,但我也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映維为榜样切莫说某某国产产品好!另外:映维网所有软文都挂在“”分类,欢迎询价根据对映维网支持度给予不同价格。

2020年02月06日)茬2019年11月我写了名为《》的文章,深度探讨了AR的市场发展随后又在11月的第19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上,我又深度分析探讨了VR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今天,我希望通过本文进一步拓展一下我当时的分享(更新阅读

OC6首日主题演讲:扎克伯格等(英文字幕)

如果不能播放请先開启浏览器Flash支持

其实关于VR,我在过去文章中分析了很多很多了包括《》、《》、《》、《》。

OC6次日主题演讲:卡马克主场(英文字幕)

以前文章中虽然有一些预测性言论在事实发展后存在出入但整体趋势依然没有发生改变。另外2019年超短焦VR头显的多头介入,让一些人開始妄想一种“徒有其表”的愿景事实上我认为VR发展进程并不会因为3 DoF超短焦VR头显的介入而发生任何变化。

对于本文我要讨论的我可以先抛出部分结论:未来属于 这样的6DoF一体式VR品类,这已经是铁定的事实VR接下来的发展主进程也会坚定地围绕该路线走下去。Oculus Quest是第一款我公開呼吁推荐的产品(我从没公开呼吁推荐过、、等)

有的人看到大FOV的头显设备就说这才是牛逼突破性产品;有的人看到形体轻便的头显設备就说这才是牛逼突破性产品;有的人看到大分辨率头显设备就说这才是牛逼突破性产品……

VR仅仅是一个大FOV吗?VR仅仅是一个轻薄设计吗VR仅仅是一个高清显示屏吗?我们很多人去评论VR时都会局限于单一因子而缺少整体全局观。(当然站在创业者角度,尝试从单一/部分洇子突破也是一种方式)

我想先重新强调一次AR/VR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参照地位如果将桌面计算机(PC电脑/服务器)和移动计算机(手机和平板)当作计算机历史上的第一次浪潮,那么AR/VR就是计算机历史上的第二次浪潮正如首席科学家迈克尔·亚伯拉什所说,AR将对标并升级移动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VR将对标并升级桌面计算机(PC电脑/服务器)(这段故意加上了AR)

桌面/移动计算机可以提供一种模拟的二维数字體验,允许我们在实际身处之地体验任何虚拟或真实的世界AR/VR则可以提供一种模拟的三维数字体验,允许我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任何虚拟或嫃实的世界而不受实际身处之地约束。相比之下AR/VR带来了模拟数字体验的维度提升感知提升。(这段故意加上了AR)

维度提升要求能通過光学技术在显示屏上呈现三维立体图像;感知提升要求不再局限于眼部和手部运动而扩展至全身运动,并升华了角色化身

长远来看,维度和感知的提升要求我们的VR系统设备必须具备空间扫描建模、空间定位追踪、全身动捕、、手部追踪、面部追踪等前沿技术能力而苴都要求6DoF、实时和高精度。所以当你说一款不具备前述任一技术能力的轻薄短焦3DoF VR头显是颠覆性时,你可能根本不能想象出未来的VR会是一個什么样的超高科技文明

Nolo”跟我争论说将空间定位追踪系统做成可拆卸配件是未来趋势。很遗憾告诉你不仅仅空间追踪系统不会做成鈳拆卸的,而且前述我所列的很多技术都会高度集成到未来的VR系统中在桌面/移动计算机上,你见过可拆卸的CPU、GPU、内存、硬盘当配件吗當然外置eGPU是有一些,但也是给极少数特殊用户所有这些技术都是未来整个系统的核心技术,他们大都会是高度集成而未来发达后的VR系統可供消费者自由配置的配件部分可能有:手套、控制器、服装等。

6上扎克伯格所列出的路图里程碑设备只有2014年的Rift原型机,2016年的Rift和2019年嘚Quest。显然扎克伯格非常清楚,在6DoF的路上有严重核心技术缺失的3DoF头显根本不值得一提。

Oculus Quest已经具备空间扫描建模、空间定位追踪、手部追蹤能力未来将进一步改进提高这些能力,然后再集成全身动捕、眼动追踪和面部追踪技术这就是VR的未来发展路线——全功能6DoF一体式VR头顯。

在2019年5月份的F8大会上Facebook演示了用限量传感器实现高质量全身动捕的解决方案。当时就有人反驳我说这个演示采用的是“外向内追踪”洏不是“内向外追踪”,怎么能集成到Oculus Quest上呢其实,我已经屡次提过未来还会有很多技术先在系留VR上试验,然后再想办法移植到一体式VR仩Facebook整个方向都转向“内向外追踪”了,Rift S、Quest都是“内向外追踪”怎么可能还会往回走?

第一代VR头显设备可以分为系留VR(通过线缆连接包括PC VR和主机VR)、手机VR(接手机使用)和一体式VR。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至2019年,Gear VR、、 View等手机VR产品相继被市场淘汰尽管如此,2019年中国市场又冒絀了不少采用短焦光学设计方案的手机VR产品(也可以接PC电脑)我将在后面讨论。

关于手机VR的“辉煌”成绩和失败原因我已经说过很多次叻单就在两年8个月内实现了1000万销量,如果加上其他各种盒子三年Cardboard类VR盒子销量达到了亿级。Google Cardboard的继任者Daydream View发布就得到三星、、LG、小米、华为、中兴、华硕、阿尔卡特等手机厂商和EA、游戏、Otherside 、Minority VR、育碧、Resulution

总结的失败原因是要求用户将智能手机插入头显但无法访问一整天都在使用嘚应用程序会造成巨大的摩擦。Oculus总结失败原因是用户有点过度忧虑设备续航能力,繁琐的操作(拿手机插入Gear VR再启动)导致糟糕用户留存率。

自2016年、和PS VR上市以来接下来每年都有人指望Rift 2、Vive 2、PSVR 2的上市。虽然我又在过去屡次强调VR头显的研发周期很长不能指望第二代的快速登場,但我在2018年OC5之前依然非常期待在2019年及之前看到第二代Rift原型的确定性消息(Half Dome还没有官方确定为Rift 2原型机)但这个期待很快就被2019年初登场的Rift

從Rift到Rift S,从HTC Vive到Vive Cosmos主要区别都是将“外向内定位追踪”改成“内向外定位追踪”。为什么要发布一款主要仅改了追踪方式的VR头显呢因为第二玳技术离我们实在还是遥远,而“外向内定位追踪”确实复杂难用

Oculus CTO卡马克在OC6上总结Gear VR失败就说了,繁琐的操作会导致糟糕的用户留存率楿比之下,“内向外定位追踪”系统可以让用户省去空间布设硬件流程省去复杂追踪系统校对工作,省去多余线缆接口操作等大大提高了易用性。

Rift S在上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转变的成功截止2020年01月底,半年时间Rift S在Steam平台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24.34%,而已经上市四年(卖了三姩多目前已停产)的Rift才30.36%,HTC Vive才26.91%

其次,在活跃头显比例上Rift S已经达到0.32%,而Rift和Vive分别是0.40%和0.35%当然,同是“内向外定位追踪”的新品Vive Cosmos在Steam上的表现數据不出彩是有多方面原因包括产品本身和竞争环境问题。

另外PS VR 2可能会在今年或明年登场。从目前已有的专利来看()索尼已经申請了多份“内向外定位追踪”专利,我猜PS VR 2很可能也会从“外向内定位追踪”改成“内向外定位追踪”其他可能会增加显示技术配置、眼動追踪配置、透视功能配置等。但我认为PS VR 2总体上不会有多少令人特别惊艳的技术也扛不起“第二代VR”的大旗。

值得一提的是 Valve Index还是采用“外向内定位追踪”,为什么呢这其实是一个市场分割问题,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些重度硬核玩家并不会在乎复杂的流程。当然这蔀分用户肯定偏少毕竟谁大部分人渴望更简单轻松的生活体验。未来在市场份额这块蛋糕上,“外向内定位追踪”肯定会有他的份额但大部分份额肯定是“内向外定位追踪”占有。作为一个竞争者追求不同发展方向的市场份额无可厚非。

手机VR失败了3DoF一体式VR头显登場了,接过了手机VR的使命——让更多人初入VR体验然后,6DoF一体式VR头显登场了正接过PC VR的使命——让更多人畅玩VR体验。

也就是说Facebook的VR 1.0产品矩阵Φ并没有“手机VR”是因为Facebook没尝到手机VR的好处吗?而事实上Facebook早在2015年就已经推出了迄今最优秀的手机VR设备——Gear VR,并且也尝试过采用短焦光學设计的手机VR在2019年的OC6大会上,时任Oculus CTO卡马克说在短焦VR和Oculus Go选择上,他们最终选择了Oculus Go

插手机的短焦VR有什么问题呢?显然它依然存在卡马克總结的Gear VR失败教训:用户有点过度忧虑设备续航能力繁琐的操作(头显插入手机再启动)导致糟糕用户留存率

Focus时就有说“在当前环境下头部6DoF+手部3DoF的一体式VR是畸形的存在”,现在依然是如此用户对各自的功能也分得很清楚。头手3DoF一体式VR主打观影头手6DoF一体式VR主打游戏。對于头部6DoF+手部3DoF的一体式VR它即玩不了6DoF游戏,也仅比3DoF一体式VR多了一个可以随便走的功能而事实上,3DoF一体式VR基本上都是原地就坐式体验甚臸6DoF也大都只需在固定安全区自由移动。

虽然Oculus Go迄今销量比Gear VR少很多但Facebook表示Oculus Go的活跃度远远高于Gear VR。我相信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很多Gear VR都是半卖半送嘚,且需要搭配手机使用耗电和繁琐操作导致很多用户都爱玩不玩(卡马克总结的失败教训),最终变成积灰相比,Oculus Go是独立的专用设備解决了耗电忧虑(不消耗其他设备电)和繁琐操作问题,很多用户也都是出于实际需求才购买所以才会出现,销量远比Gear VR底但活跃遠比Gear VR好。根据Facebook在2018年OC5上公布的数据80%的Oculus Go用户从未拥有过Gear VR或Oculus Rift。

在Oculus Go实际使用上Facebook公布数据说,80%的时间是花在视频上20%的时间是花在游戏上。而在Oculus Quest嘚实际使用上Facebook的定位是,80%的时间是花在游戏上20%的时间是花在视频上,把Quest定位成一款游戏机Facebook已经在2019年表态说,Quest用户生态的实际发展表現非常符合游戏机生态

Oculus Go和Oculus Quest的2/8分布表明,视频用户和游戏用户还是有较大差异性也就是说这是两个交集较少的用户群体。

我在去年的文嶂《》中已经详细阐述了Oculus Quest的意义和地位——Quest引领VR进入游戏时代简单易用实惠的Oculus Quest首次验证了一个积极活跃且大家都会有钱赚的VR生态消费市場。自2019年5月发售以来Oculus Quest一直都处于脱销状态,需求远超出Facebook的预期

5. VR应具备什么?

为什么有的VR失败了有的VR成功了?为什么我坚决不看好接掱机的3DoF 短焦VR呢成功的VR应具备什么特性呢?

我认为任何一款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电子产品都应该同时具备“易用”、“实惠”、“价值”這三个特性缺一不可。“易用”就是指简单不繁琐我在前文评论的手机VR和外向内定位追踪都存在繁琐不易用的特点。“实惠”就是指價格是绝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承受得起的价位比如观影机我认为应在2000元以下(美国200美元以下),游戏机应该在4000元以下(美国400美元以下)“价值”就是指这款产品能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包括娱乐乐趣、实用效率等等

当前市场上,很多产品都存在“繁琐不易用”和“价格贵”的问题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消费的主要因素。比如最初的Oculus Rift(包括Touch)需要800美元,这导致其销量一直不理想最终在连续降价箌399美元之后,Oculus Rift在HTC Vive的主场Steam平台打了一个翻身仗从2018年01月开始成为Steam平台最受欢迎的头显设备。

让我们日夜念叨的第二代VR至今还没出现我们还會有第二代VR吗?当然会有Facebook已经说了,Quest是VR 1.0的终篇VR 2.0才是大戏。

前面我已经提到2019年的PC VR新品Rift S、Valve Index、Vive Cosmos等虽然时隔三年,但这些新品都扛不起VR 2.0的大旗当然,我前面还提到将于2020年或2021年推出的PSVR 2我也说了这款产品应该不会有太大惊喜,应该也扛不起VR 2.0的大旗

要再深入去思考VR 2.0,我认为需偠先评估当前趋势下的发展可能性

7. 一体式VR与系留VR的汇合

一体式VR和系留VR最终很有可能融合起来。

这些年行业一直在努力的无线VR体验本来都局限于将原本的PC VR无线化但Oculus Link的推出让大家意识到,原来也可以用一体式VR设备玩PC VR内容在OC6大会上,扎克伯格也坦言有了Oculus Link,你的Oculus Quest就是一台Oculus Rift了从目前索尼已有的利来看(),索尼也已经申请了多份“无线VR”专利

当你的一体式VR能玩系留VR内容,但系留VR不能玩一体式VR内容时用户鈳能会偏向于购买一体式VR。当然前提是一体式VR并不会比系留VR贵太多。但在399美元的Rift和399美元的Quest面前价格已经不是阻碍了。

在2019年的OC6期间卡馬克已经说了,Oculus Link已经为无线PC VR打下了基础也就是说用Oculus Quest无线玩Rift内容是可期待的。

在另一边厢的高通阵营即非Oculus品牌的一体式VR大本营,高通已經在为一体式VR研发无线PC渲染功能即将一体式VR和PC结合起来。当一体式VR的PC渲染功能非常成熟之后用一体式VR设备无线畅玩PC VR内容也就水到渠成叻。

那么在这种一体式VR和系留VR混乱的情况下未来会怎么发展呢?

对于一体式VR在移动网络云服务不彻底成熟之前(当前的5G是不够的),┅体式VR会一直存在同时它也将可以畅玩系留VR内容(索尼未来的无线VR会不会做成一体式没影响)。这段时期内一体式VR的软件内容会分成兩个内容生态:移动端内容和PC主机端内容。

当然移动网络云服务彻底成熟之后且我们也有了应对“突然间移动网络拥挤卡顿带来的高延遲副作用”的解决方案(现在4G可以流畅播放视频呀,但也会经常出现网络拥挤卡顿导致视频播放暂停),这段时期内一体式VR的软件内嫆会分成三个内容生态:移动端内容、PC主机内容、云端内容。当然这个时期的到来还非常遥远,可能要10~15年之后

当然移动网络云服务彻底成熟并完成取代移动/桌面计算设备之后,一体式VR的软件内容会逐渐合并成一个内容生态:云端内容当然,这个取代还非常遥远可能偠15~25年之后。

对于系留VR我在去年的文章《》中已经分享过,系留VR和一体机VR的未来发展历程很可能会类似于服务器和个人电脑也就是说系留VR(我很期待索尼未来将如何战略规划PSVR)未来会走向高性能应用场景路线,而并不会再面向大众消费市场我觉得有望在Oculus Rift 2上看到这个方向嘚发展线索。

而当然移动网络云服务彻底成熟并完成取代移动/桌面计算设备之后一体式VR和系留VR其实不再有区别,届时可能不是叫“一体式VR”和“系留VR”了那时候很可能就会变成只有一种VR设备,且会提供高配、中配、低配等选择即各类VR头显设备合体了。

8. 短焦VR头显是新星嗎

我在前面的讨论中其实已经讲了非常多了。

短焦VR是未来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的3DoF 短焦VR没有未来

VR涉及一篮子技术,我们要实现VR赱向主流就需要将这一篮子技术实现集成起来,而不是抛弃某一技术制造“徒有其表”的产品这些技术就包括我前面提到的空间扫描建模、空间定位追踪、全身动捕、眼动追踪、手部追踪、面部追踪等,而且必须是6DoF

+全身动捕+面部追踪 —> ……

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集成优先,只有在当个发展阶段的技术集成基础上再去努力实现形状尺寸轻薄化才是可取的否则你抛弃某个核心技术就是开倒车。

如果今天某個厂商推出的短焦VR设备集成了合格的头手6DoF功能(华为VR Glass+Nolo不合格我前面已经提了,集成是必须而且还有更多技术等待去集成),我愿意承認这是一款值得佩服的优秀产品

未来Oculus有可能推出短焦VR头显吗?短焦光学设计有它的优势可以让机器更轻薄,我认为Oculus推出短焦光学设计嘚VR头显也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它具备了应有的技术集成。最新的Half Dome原型机就很可能是采用短焦光学设计不过目前没有得到确切验证

当嘫如果你说只是一个类似Oculus Go那样的3DoF短焦VR看片机,那讨论不讨论都无所谓了还记得我在最前面说的吗?扎克伯格只有把2014年的Rift原型机2016年的Rift囷2019年的Quest列为发展路图的里程碑产品,而Oculus Go靠边凉快了

9. 未来可期的战场:硬件

在6DoF一体式VR没有降到200美元(2000人民币)以内前,我觉得主打观影的3DoF┅体式VR会一直存在新一代Oculus Go也有望在今年的F8大会上发布,预计采用4K Flast-LCD屏

另外,对于通过数据线外接手机的短焦3DoF VR头显当前有运营商的填白坑需求,但再过一年半载之后这个需求会开始萎靡从谷歌和Facebook总结的手机VR失败教训看,当前接手机的短焦VR并没有解决他们踩过的坑(所以峩叫它白坑)而未来数年内也看不到解决方案,所以我相信它们走不长路

当然,始终还是有细分市场需求一些初创公司有往这个领域开辟一条新产品线。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能多多少少也能造一些血。当然如果你后来的,本身就是缺胳膊少腿的还说超越Oculus Quest那僦另当别论了。

我始终认为尊重领行业领先者是我们行业应有的务实态度,因为AR/VR根本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我们需要领先者带着大家┅起务实地走向未来。在这条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劈荆斩刺的垦荒路上只有你尊重了别人的贡献,人家也才会尊重你的贡献

再说,Daydream有那麼多优秀硬件厂商、内容厂商的支持都失败了Gear VR有那么多销量和优秀软件内容都失败了,“一穷二白”的生态凭什么相信自己能成功呢銷量比得上Gear VR的800万吗?内容库比得上Gear VR内容库吗

对于系留VR,我已经在前面详细阐述了很多属于VR 2.0的系留VR会有突破性进步,但新的迭代可能没囿比如我不指望PSVR 2会有多惊艳。应该会属于VR 2.0的Rift 2可能会具备:眼动追踪、手部追踪、全身动捕、面部追踪、变焦显示等功能另外,有一个夶家可能都早已知道的趋势是——系留VR可能会逐渐无线化当然,无线之后我们也不能再叫“系留”了,因为“系留”表示有线缆栓住嘚意思

对于6DoF一体式VR的硬件发展路图,我在前文已经阐述了非常多将逐渐将眼动追踪、手部追踪、全身动捕、面部追踪等技术集成到一起。我预计2021年~2022年会有新Quest迭代升级芯片组、显示屏等配置,但可能不叫Quest 2比如可能叫Quest S,因为我预计VR 2.0还没那么快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傳言将于2022年发布一款将跟Oculus Quest竞争的AR头显如果这个传言是真,我更相信这款设备应该是一款VR头显当然,如果苹果要称其为AR应该也没问题洇为当前Quest的透视已经能做点AR小玩意了,三年后可能性就更大了

10. 未来可期的战场:内容

瓶颈技术的逐步突破完善再集成,是VR向前发展的必嘫趋势但另一边厢最不可忽视的就是生态建设,其中核心就是发展内容库

XR荣誉技术大使的身份接受了CSDN的采访,期间我谈到XR向前发展面臨的一些挑战主要问题还包括硬件升级迭代带来的交互差异与旧内容的不兼容性。这个问题在Oculus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有人还记得Oculus最初的内容发行平台叫什么吗?在消费版Rift还没上市之前Oculus的内容发行平台叫“Oculus Share”,上面有300多款Demo级VR内容但是Oculus Rift上市之后,首发内容只有40多款洏Oculus Share被关闭。Oculus Rift S推出之前Oculus又重新严格测试了每一款Rift内容的兼容性。

Oculus Go发售前Gear VR上已有1300多款内容,但只有1100多款内容支持Oculus Go首发Oculus Quest发售时,已经有2000多款VR内容(Rift+Go)的Oculus只能拿出66款Quest首发内容当然,从Rift PC平台到Quest移动平台的跨度确实大拿来类比可能不是很合适。但我想表达的是硬件的迭代升級很可能会造成内容库的衔接断层。

好消息是Facebook已经着手解决了这个问题在2019年的OC6大会上,扎克伯格宣布了“Quest前向兼容(Forward-Compatibility)”保证——即向開发者保证开发者当前研发的每一款Quest内容都会兼容下一代Oculus Quest头显。可以说未来Quest内容库不会出现大面积严重断层这种情况。OC6上的这个消息鈈是特别亮眼很多人甚至没当一回事,但如果搞了三年你的内容库又得推倒重来猴年马月才能保证能给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选項呢?

在2019年的OC6大会上扎克伯格说,为了达到我们追求的VR时代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但主要两件事情是:研发一系列技术和构建内容生態对于一系列技术,我在VR发展路图上已经提到了很多对于生态,重点是培养开发者社区丰富内容库。

对于这两件驱动未来的大事紮克伯格认为,一切始于Oculus Quest扎克伯格说:“为了实现这个未来,Quest是个了不起的起点

11. 未来可期的战场:技术储备

Facebook AR/VR首席科学家迈克尔·亚伯拉什曾说:“。”

亚伯拉什的这句话非常霸气,也非常现实残酷在前文我提到了的技术栈中,有多少厂商都在储备呢

空间扫描建模、空间定位追踪、眼动追踪、手部追踪、全身动捕、面部追踪等等。这些全部储备且已有丰硕成果的目前只有Facebook单单一个6DoF控制器追踪就拉開了巨大差距,更不用说很多AR/VR厂商至今对手部追踪、全身动捕、眼动追踪、面部捕捉等技术还没有多少储备甚至完全没有储备,个别厂商的演示也是停留在非常粗糙的早期

面对Facebook未来将来势汹汹的VR 2.0,将来VR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个抱团联盟的打法头显、手部追踪、全身动捕、眼动追踪、面部捕捉等各厂商形成联盟,以提供尽可能最佳的技术组合去对抗Facebook

正如Facebook所想,VR 1.0只是开胃菜以Oculus Quest领衔,但VR 2.0才是大戏遗憾的是,2016年在OC3亮相Quest原型机时我并没有看透Facebook的高度前瞻性战略,待两年后我用力呼吁时其他厂商已开始有点望尘莫及,甚至还有个别厂商至今還在开倒车

值得庆幸的是,还是有一些优秀的厂商在紧紧追赶Facebook随着迈进2020新时代,我希望从我这里看到了未来潜力的资本能尽快重金支歭这些优秀的厂商我相信你们会得到时代潮流的厚爱回报。

PS:想阅读我的每周点评请加入付费

PS:如果有空的话我今年还会争取写一篇哽详尽的AR/VR文章,详细阐述AR/VR这一将颠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全新计算机时代革命呼吁资本支持优秀AR/VR创企。

注明:洞见系列都属于映维网創始人刘卫华独立思考创作的行业评论性文章或采访文章】

VR行业前景不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VR作为一个倍受多年关注和研究的新兴产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仅在2015年就有200多家风投企业对VR行业投入35亿美元

不仅如此,在我国国内目前也已经有很多企业试水华为、小秘、聯想等硬件企业正在争相进驻。同时还有一些明星以及影视导演,都准备即将涉足VR影视制作

虽然VR的硬件和内容市场双双被业界看好,泹目前发展以及VR技术的体验仍侧重于游戏和影视制作方面而游戏以35%占据主要发展方向。

据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75%的受访者对VR产品有過了解和关注,超过40%表示会在2到3年内购买VR产品。而《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的调查也提到综合第六次囚口普查数据,这个人群中VR潜在用户为2.86亿

不止如此,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VR/AR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1820亿美元,其中硬件1100亿美元软件市场720亿美元。

VR于人类而言的运用远不止于游戏和视频报告中把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划分为9个行业,分别是视频、游戏、事件直播、视频娛乐、零售、房地产、教育、医疗保健、工程和军事由此看出,VR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大的而这些也是VR前景被看好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