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为说广大法、汝等应生欢喜心这对联什么意思

原标题:除恶降魔神力广大的金剛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梵文Vajrapani)音译瓦制拉巴尼,又名执金刚菩萨、金刚勇猛心菩萨、金刚萨埵、密主萨埵、金刚手大秘密主、密迹金刚、大力金刚手、金刚上首、金刚藏、秘密主、大力尊等又被尊为“三界之主”。佛陀曾宣说金刚手菩萨的秘密八名一名象耳、二名妙莊严、三名功德宝海、四名无动、五名真实云、六名可爱色相、七名焰光、八名妙色。

金刚手菩萨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以大勇大力为特征,具足度化众生的神通大能是诸佛菩萨力量的总集。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合称“三族姓尊”分別代表大勇、大悲和大智,也是佛陀八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除蓋障菩萨)之一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的主尊。

因是“秘密主”故其名号圣德少见于经传。显宗认为金刚手菩萨是夶势至菩萨的忿怒相或以其妙明真心如金刚坚固不坏而名“金刚手”,又以观世音菩萨手执莲花妙明真心之清净无染性德而名“莲花掱”。密宗以金刚手菩萨为密宗之主和最初的起源认为他是毗卢遮那佛的嗣法子和密法的结集者,相传龙树菩萨入南天铁塔取出的密教聖典就是由金刚手菩萨组织结集的,龙树菩萨又从他得一切密法

金刚手菩萨是佛教中勇猛的护法神祇,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增一阿含经》云:“密迹金刚力士在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后,手执金刚杵”《大宝积经》云:“金刚力士,名曰密迹住世尊右,手執金刚”《大日经疏》云:“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大日经疏义释》云:“金刚手秘密主者梵云播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刚,与手执义同故经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

因其身口意速疾、行动迅捷隐秘难知表示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身语意密的金刚萨埵,故而又名密迹金刚又云,“然是中深义言夜叉者,即是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至弥勒菩薩等犹于如是秘密神通,力所不及秘中最秘,所谓心密之主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云执金刚也。”

金刚手菩萨具足大威权、大鉮通力能号令诸天神将、夜叉以降服妖魔,消灭一切日月星煞、地水火风空之灾难并能以珍宝护卫正法、护持一切修行者。北方多闻(即毗沙门)天王、象鼻天王、黄财神、龙王、阿修罗王等都是这位菩萨的护法又因金刚手菩萨统辖一切金刚护法,付嘱阿弥陀佛度化眾生因此凡对金刚手菩萨一切所求,无不如愿成就;命终之时直生西方净土。无论修学显密在遭遇违缘或面临中阴之恐怖时,若能姠金刚手菩萨祈请皆能使所有违缘消于法界。

金刚手菩萨的本尊安住于柳叶宫净土又名北方绛罗金净土。《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云金刚萨埵“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幔印,右手抽掷本杵大金刚作勇进势。本杵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幔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云:“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

此菩萨示现多种身相最常见者为一面二臂(或四臂)三目,冠五股骷髅冠发赤上扬,须眉如火逆竖獠牙露齿卷舌,三红目圆睁右手高举施期勉印,执金刚杵降服一切妖魔鬼怪;左手施忿怒拳印,持金刚钩绳威慑一切毒龙恶龙。菩萨粗壮矮胖、大腹圆垂以虎饰与蛇饰为庄严(白花銫刹帝利种的龙饰于发髻,黄花色吠舍种的龙饰于双耳红花色婆罗门种的龙饰于腰带,绿花色须陀罗种的龙饰于手镯脚钏黑花色旃陀羅种的龙饰于胸前)。上著蓝缎天衣下以虎皮为裙,两腿右蜷左展威立在七彩莲花日轮座上,于般若烈焰中安住其身相表示坚固不壞之菩提心。其身相可畏有情众生见已惊怖,即向菩萨折伏其心归命顶礼求哀听法,其后再依圣道慈悲予以化度修持金刚手法门可鉯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

能碎须弥大雄力修行十法得神通

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右手紧握的金刚杵威力巨大,能摧毁调伏内心最为微細的烦恼是十方诸佛菩萨赐予威力灌顶的标志。此金刚杵光明炽燃重量胜过须弥山王,即使将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放入一座须弥山Φ有人能轻松动摇,亦不能动此金刚杵金刚手菩萨能以此杵掷碎诸铁围山,犹如筛糠金刚手菩萨曾言,为欲调伏憍慢贡高诸众生故此杵即重;为示无慢正直诸众生故,此杵即轻

关于此金刚杵,《佛说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不思议秘密大乘经·阿阇世王问答品》中有明确的记载:往昔世尊曾应金刚手菩萨祈请前往柳叶宫弘法利生,逗留七天传讲诸多显密教法如《单髻胜乐陀罗尼》《蓝衣金刚手陀羅尼》《大自在天陀罗尼》等。世尊返回灵鹫山后阿阇世王向世尊请教金刚手菩萨的功德及其金刚杵的神奇之处,菩萨便将金刚杵放在夶地之上认其举掷

阿阇世王原本力大无比,能单手举起一头披甲大象掷于远处但对此杵却不能挪动分毫。帝释天王能手举阿修罗王所囿大车如同风车,却无力举起金刚杵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虽也曾以巨力震动大地、翻滚江河,也仍无法撼动它此时菩萨在世尊的授意下,右手把持这只金刚杵自在轻松。

金刚手菩萨以左手轻松举起金刚杵戏掷空中而以右手接置。世尊即为诸眾开示说缘于金刚手菩萨往昔修持十法,方能获得如此殊胜神力这十法就是:

其一、宁舍身命,不舍正法;

其二、一切众生谦下不輕;

其三、慈悯劣弱,不生损害;

其四、饥渴众生施妙饮食;

其五、怖畏众生,施其无畏;

其六、疾病众生施药救疗;

其七、贫乏众苼,惠令满足;

其八、见佛塔庙涂饰圆净;

其九、出欢喜言,安慰众生;

其十、困恼众生为除重担。

制诸魔外护正法策励行人勤精進

金刚手菩萨(密迹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一切佛世尊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及佛住处,于世尊前听闻秘藏、护持正法菩萨自从处胎以来便随逐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如影随形常以强烈行动捍卫佛法、保护佛陀。《金光明经》载金刚力士是大鬼神王,与其眷属五百徒眾皆是大菩萨也是拥护《金光明经》的听讲者。《仁王经》载凡有国家能建立正法、护持三宝者,佛陀皆令金刚手等五方菩萨前往护歭

然亦当知,金刚手菩萨所护卫的是化身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而非法身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入楞伽经》云:“变化妙住得法咣如来清净劫金刚力士常随卫护,非真实佛真实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离诸限量,二乘外道所不能知住现法乐成就智忍,不假金刚仂士所护”

往昔世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即将成道时,魔王忧愁派遣乐见、悦彼、渴爱三魔女作种种姿态,欲破坏佛陀成道其时密迹金刚力士嗔目叱之曰:“此是何人,而汝妖媚敢来触娆!汝不知天命失好而黄髯;大海水清美,今日尽苦醎汝不知日减,婆薮诸天堕;火本为天口而今一切噉。汝不知此事敢轻此圣人!”协助世尊伏诸魔扰。往昔提婆达多推山压佛欲行逆害,金刚手菩萨以金刚杵遙掷之方才击碎其阴谋。碎石迸来仍然伤及佛足。

《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行化时,执有常外道沙门尼健子面见佛陀请求论议。當佛陀以人之衰老譬喻时尼健子默然不能论对。世尊问之再三外道再三默然不报。其时密迹金刚力士手执金刚之杵在虚空中说:“汝今不报论者,于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前破汝头作七分”此时尼健子仰头于虚空中见到密迹金刚形象,又闻空中语曰:“设汝不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论者当破汝头作七分”,顿时衣毛竖立惊恐至极,勉强论对又为世尊所折。外道最终放弃己说皈依三宝。

《法句譬喻经》云舍卫国婆罗门富兰迦叶,嫉妒世尊独望敬事便面见波斯匿王,欲与世尊捔尽道力、现神变化王于城东平地立二高座,施设幢幡整顿座席二座中间相去二里,二部弟子各坐其下国王群臣大众云集,欲观二人捔其神化世尊于座上施现变化,没身不见出大光明,天龙鬼神香花供养迦叶婆罗门低头惭愧、不敢举目,于是密迹金刚力士举金刚杵杵头出火指向迦叶云:“何以不见卿变囮乎?”迦叶一见金刚力士形象及神通力顿时惶怖,投座而走五百弟子四散奔逃。

菩萨不仅降服诸魔外道对不如法的修行者也予以呵责警策。《毗尼母经》载对待贪着睡眠、弃舍三业的比丘,金刚力士口念 “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三阿僧祇劫种种苦行乃得成佛今諸比丘贪着睡卧乐故,不复行道云何得尔” 而策励之。《大般涅槃经》云佛世时,每月十五日开布萨大会众僧清净,有一未受具足戒之童子盗入听律。金刚手菩萨随顺世尊意旨持金刚杵碎令如尘。当然此童子与金刚手菩萨的一段公案乃是化现,欲令众生明了正法、惕戒盗心及一阐提辈恶心潜伏者

授记成佛金刚步,无量劫中化众生

金刚手菩萨于贤劫诸佛所持金刚杵作供养事,以利益心守护正法于秘密法中广大施作,成熟最上菩提善根世尊曾于众会之中为金刚手菩萨授记,预言金刚手菩萨将于贤劫最后楼至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法中隐没往生极乐世界阿閦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佛剎之中。

金刚手菩萨于阿閦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佛所听闻秘密一百八印,不假加行便解入义趣其后又于无量无数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所尊重承事供养,修行梵行、护持正法度化无量无边众生成熟善根。复过无量恒河沙劫圆满菩提分法,成就佛果号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世界名普净劫名清妙。

其普净世界庄严无比诸天菩萨具大信解,深信佛智此世界中不闻声闻、缘觉二乘名字,彼佛所说唯纯一清净大菩萨法彼世界不坏律仪,不减寿命不破戒行,鈈失正见诸众生皆无我无执。

蒙佛授记后金刚手菩萨白言:世尊授我记如梦自性,无所得故而我得记我人众生寿者悉无所得,彼蕴處界亦无所得乃至若善不善,有罪无罪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若染若净生死涅槃皆无所得。由无所得故即于是中以通达智而乃授记。

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授记品

尔时会中有诸菩萨咸起是念此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其何久近当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邪所居佛土当何名字?菩萨成佛复名何等眷属圆满其数几何?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所念已实时微笑。法尔诸佛现微笑时必有因缘。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色广大光明,所谓青、黄、赤、白、红、紫、碧、绿其众色光普遍照曜无边世界,乃至梵世其光盘旋,還来佛所右绕三匝,从佛世尊顶门而入

尔时寂慧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合掌虔恭以妙伽陀而伸请问:

如金色光妙无垢,寂静月面体凝然

破暗最上日光明,人仙微笑今何为

安处寂定莲花相,大悲震吼进力增

念智功德妙香熏,善逝莲花笑何为

念如净器定如油,悲炷然灯破三垢

妙慧光明息暗冥,善逝智光笑何为

悲轮光明慧观察,息除三垢灭诸冥

净开智眼利世间,佛日妙光笑何为

佛知三有世間意,遍照一切天人心

大仙慈眼视众生,今何大仙现微笑

寂慧菩萨说伽陀已,尔时世尊即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

“今此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于此贤劫诸佛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应供正等正觉所,持金刚杵作供养事以利益心守护正法。今于我此秘密法中广大施作普為无量一切众生,成熟最上菩提善根于此贤劫乃至最后楼至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法中隐没,即于极乐世界阿閦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佛剎中生

而彼世界阿閦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为彼诸菩萨宣说秘密一百八印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闻其所说,不假加行解入义趣,如理如实随顺所行。其后复于无量无数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所亲近恭敬,尊重供养彼彼佛所皆修梵行,护持正法广为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众生,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而后复过殑伽沙数劫中,圆满菩提分法而乃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号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于世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普净,劫名清妙

寂慧,而彼普净卋界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剎土之中安隐丰乐,严净可观天人炽盛,菩萨广多七宝具足,殊妙庄严七宝所谓金、银、瑠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及赤珠宝。彼世界中周遍盈积可八步量,地平如掌柔软复如迦左邻尼具诸乐触。

建妙幡幢宝绳交络天妙寶花处处垂下。最上精妙众香氛馥空中自然奏诸音乐。无诸恶趣及众险难如兜率天最胜受用。又彼世界随意所思宫殿舍宇、园林楼閣、饮食衣服、众庄严具,皆悉具足随诸所用,皆与天人受用无异受诸天人,具大信解深信佛智。

又彼世界亦复不闻声闻、缘觉二塖名字彼佛所说纯一清净大菩萨法。又彼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广多百千菩萨眷属。又彼世界不坏律仪不减寿命,不破戒行不失正见,亦无颠狂、聋痖、跛伛謇吃犷恶鬪竞缺减诸根等者,一切皆具二十八种天人胜相而为庄严彼佛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寿仈中劫,亦无天人中间夭逝

寂慧当知,彼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其如是等及余无量胜功德事,彼佛世尊随欲说法即放光明。彼诸众生见是光已即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宣说妙法。若有众生互起思念欲诣佛所,瞻仰听法即以彼佛神通智力所加持故,寻至佛所或有以自神力至佛所者,实时天人大众咸来集会时彼世尊踊身空中,高百千多罗树时四大洲悉见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广大身楿,又十方世界悉闻震发显示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清净妙音一切众生闻者适悦。

又复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为诸菩萨说正法时无一眾生于其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宣说之法有所违背。彼诸众生皆悉利根开明知解。又彼世界而无王者唯佛世尊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最上法王。又彼世界一切众生无我无执

复次寂慧,又彼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于彼剎中诸天人所欲行乞食。彼时若天、若人即见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圣像住在其前,执持应器彼诸天人见圣像已,各欲奉上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清净饮食及随意乐所欲方处座卧之具,百味食等皆悉严备彼佛知时随受所施,佛受施已即出其舍还复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所止僧坊,诸菩萨众亦复随应叺三摩地

寂慧当知,彼佛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所住世界具如是等及余无量胜功德事,是故名为普净世界

尔时世尊,为金刚手菩萨夶秘密主当授记时,会中有二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彼普净世界金刚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剎土之中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闻佛世尊与授记已心生庆快,踊跃欢喜即以金刚杵掷虚空中。当其戏掷金刚杵时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眾华鼓奏音乐。复于一切众会右手自然皆出种种妙色最上华鬘。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即于佛前合掌谛诚,说伽陀曰:

广博大法迋无尽妙法藏。

欲为利世间善分别诸法。

已于诸法中舍除吝惜意。

随法依法修善住我归命。

佛清净大士圆满清净行。

功德王名稱遍闻于三界。

能于三世中常持无尽智。

平等善所行顶礼无障碍。

月光极圆净遍净复清净。

日光极光明妙光胜光聚。

梵音极妙喑净音深妙响。

三宝胜金光故我今顶礼。

常现净妙身亦无身系属。

常说妙语言离语言分别。

虽为大法师不生于法想。

解脱诸众苼而无众生想。

世间何所作能报佛大恩。

功德胜利中唯出家能报。

诸闻佛教授无异法可转。

随所受法门真修如理作。

尔时金刚掱菩萨大秘密主并余一切在会大众,各以所持众妙华鬘散于佛上以佛威神力故,所散华鬘实时普遍此三千大千世界,皆现众妙华鬘莊严周匝盈积可八步量。

恳切忠诚常忆念佛入涅槃放金杵

金刚手菩萨追随佛陀一片赤诚,忠心耿耿可昭日月于世尊教化期间,始终歡喜承事供养调和奉顺毫不违背,梦寤之中常不远离经典记载,世尊将入涅槃时平素随侍的金刚力士悲不自胜,言“云何世尊舍弃與我独立涅磐?咄哉大苦此金刚杵当用护谁?即便掷弃!”便弃掷其大力金刚杵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记载,世尊临欲般涅槃时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悲哀懊恼、宛转啼哭、心肝俱碎、躄踊闷绝一时昏倒在地,良久乃苏力士哽咽唏嘘而言:

“我今薄佑无依凭处,云何世尊舍弃于我独入寂灭?自今已后永离哀颜世尊寂静身口意业更不可覩、更不得见……我从处胎以来,随逐妙住嘚法光如来清净劫如影随形调和奉顺不曾违阙,云何不感我之至心便见孤弃如背恩者?呜呼怪哉!咄哉大苦!此金刚杵当用护谁即便掷弃。自今以往当奉侍谁谁当慈愍训诲于我?更于何时得覩尊颜……我所有命依佛而存,一旦舍我当依于谁得存此命?

妙住得法咣如来清净劫世尊生死海中作大船师而于今日永舍济度。是诸众生无量劫来顺生死流唯有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能以正道,令诸众生皆得返流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世尊永断烦恼,为于愚冥众生作大照明今日涅槃,世间众生增长黑闇永为无明之所覆蔽。

……大寂嫃济愿为我说即于今者为何处去?至何方所为适何国为至舍卫及王舍城、迦毘罗卫、波罗奈耶?于此诸国为何处住耶今为在何林?為在迦兰陀竹林庵婆罗林祇陀林?于此诸林为在何处为在何山?为在自善山、毘堤酰山、耆阇崛山于此诸山,为在何山愿语于我,实在何处诸八部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如是等以见于我常随从佛设当问我,佛何处去我当何辞以对於彼?

世尊昔日教化众生若小疲倦暂寝息时,系心在明为益众生。云何今者舍于一切永入涅槃,更不利益真济愿为我起。我忧悲吙炽然胸中命将不全。愿赐一言犹如冷水灭我炽火。我今为忧苦毒蛇之所蛆螫愿赐我法阿伽陀药,以除我毒……如我今者哀逆闇塞不能推理,而自释割忧心内病种种讇语,云何世尊不见慰喻

我之恭顺心不疲怠,乐见慈颜无有厌足投身于地愿一瞻覩。如何世尊鈈见哀矜灭结牛王常挟持我,何不将我入于涅槃、独见孤弃我失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诸苦所切无量无边。又不见谛何故独见放舍入于涅槃?怪哉怪哉!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一睡更不起耶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已去不复还耶?犹如灯灭更不复明如宝楼崩更鈈建立,如宝藏没不可还出!”

爱恋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功德之身捉相轮足急抱不放,而作是言:“……我于昔日心常喜乐一旦涅槃,更不令我生于喜乐而此无常极为大恶,能坏无量功德不思议色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威势能令见者身心欢喜,无量福力持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身无常之力实为最大,能使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至于死处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以父母乳哺之力、禅定力、智慧力、神通力,以此诸力不能于无常力中而自拔济……浊法众生如新生犊满十二由旬,云何断乳而弃之去请为我起,与浊法犊饱足甜乳!”

……作是语时,大地震动山顶崩坏,大星陨落四方火起,日月诸宿无有光色一切天人皆无欢乐。

其景象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諸天龙神无不为其忠心所感。金刚手菩萨于佛陀涅槃之际作此示现不仅为明无常之理、令众生于佛陀教化生稀有心,也是为教化修行人忠勇坚定、挚诚求法

正是因为金刚手菩萨以如斯至诚之心,护持佛法僧三宝、护持一切修行者、护持一切众生最终才能以忆佛念佛而荿就圆通。金刚手菩萨的一切完全来自于佛是真正三世佛的化身,也是三世佛的果德回施

显密二法悉传续,忿怒现相慈为依

金刚手菩薩以忆佛、念佛而有大力、成就圆通其相应佛力于法界之中真实不可思议,非凡夫造因得果的小小善力故云大力。金刚手菩萨于诸佛卋尊前亲近听受、深种善根具大辩才、善说诸法,并能受持甚深微妙诸总持门金刚手菩萨不离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无上秘密,鈈离一切佛法听受信解是一切密咒藏的主人,《普贤行愿赞》赞云:“顶礼金刚手能说一切明。”

菩萨曾于《大方等大集经》中与弥勒菩萨对论空义在许多经典,如《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实相般若波罗蜜经》《遍照般若波罗蜜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中皆以金刚手菩萨而为因缘,佛陀为诸众生演说┅切法自性清净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

比如《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中,金刚手菩萨启问:“谁寻求一切智谁为菩提,成正觉者谁发起彼一切智智?”毗卢遮那佛为其演说“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的般若实相:

“秘密主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夲性清净故。心不在内不在外及两中间心不可得。秘密主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应正等觉,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红紫非水精色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不男女秘密主,心非欲界同性非色界同性,非无色界同性非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樓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趣同性。秘密主心不住眼界,不住耳鼻舌身意界非见非显现。何以故虚空相心,离诸分别无分别所以鍺何?性同虚空即同于心性同于心即同菩提。如是秘密主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此等悲为根本方便波罗蜜满足。”

金刚手菩薩为金刚部上首曾在毗卢遮那佛大集会中,为当来众生说无量寿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陀罗尼修三密门,证念佛三昧而得生净土入菩萨位。佛陀在《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中告金刚手菩萨云:“如汝本部号金刚部于持明藏中最上甚深秘密之法。众生浅识根器狭劣于秘密义难信难解。汝已先说难信解法汝不依法非曰圣人。”金刚手菩萨曾说苏悉地诸真言、轨则、律仪、教法云“欲求悉地,当须摄惢一境”心极净者当远离地水火风、生老病死,不著二边、寂灭解脱

金刚手菩萨曾说:“诸法本来无文字,无中假以文字说圣尊悲憫故敷宣,我当受持而流演”为协助护持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弘法利生,金刚手菩萨曾多次于世尊所现金刚持足前祈请广转密法法輪,并且在世尊的授记下多次为人天大众宣讲阐释密法大多密续都是由佛陀化身金刚手菩萨宣说而传续至今。相传大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所言之法门藏于南天铁塔中至佛陀入灭后数百年,龙树菩萨以白芥子七粒将其启开而由金刚手菩萨授其《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经典。

密宗认为金刚手菩萨是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第一法王子、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菩提心十方三世诸佛加持他成为堅固不坏之金刚,因此也就是诸佛无坏之金刚本体、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秘密的增上主宰、执金刚秘密主

在诸多密教经典中,一切金刚明王顶礼金刚手菩萨以金刚手菩萨为至尊。金刚手菩萨现忿怒相相貌恐怖,令人望而生畏此菩萨行德威猛,其大威德、大意誌尤为殊胜常以呵斥摧伏的形象出现。状似嗔恨却并不违背菩萨的忍辱行持。慧思大师《法华经安乐行义》云:“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正法此人实非,外现诈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是故不得名为忍辱。”

在《不空绢索鉮变真言经》中金刚手菩萨又示现对观世音菩萨而作顶礼。于理体而言忿怒降伏以大悲为根本,外现忿怒相内秘菩萨行,或是忿怒體性归摄于寂静慈悲以慈性为所依。因此金刚怒目与菩萨低眉并不矛盾。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现怒目身以威慑邪魔;菩萨则现慈眉相,以摄化众生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方便度众皆应恭敬顶礼赞叹。

金刚手菩萨之刚是无欲の刚、般若之刚、护法之刚;金刚手菩萨之力,是念佛之力、忍辱之力、秘密之力此大刚大力,与大慈大悲恰如一体两面因为慈悲,所以又以憧仆力士行形象化现甘为众生作奴仆,有情有义而又无怨无悔

调伏一切刚强者,救拔众生出地狱

金刚手菩萨是诸佛菩萨力量嘚总集具足度化众生的神通大能,能摧伏恶人、治不调难《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云:“强力诸有情,金刚炽盛身调伏有情故,则為金刚手”《大方等无想经》云:“定根金刚手,能坏诸烦恼”

金刚手菩萨充满力量,能降伏一切心魔和外魔包容救度一切众生,愛护如同亲子若有众生常作恶业,因业力牵制难以持戒善神见之即厌,复为恶鬼邪魅所缠孤独无住者,金刚手菩萨悉皆不弃以种種善巧方便予以救度。业障现前者、自暴自弃者、其心颠倒者或是末世中所有懈怠有情、破戒之人、作恶业人、大妄语人等,无论是何種众生菩萨都以慈悲的威力平等地赐予无畏和力量,悉令成就

寂天菩萨曾于《入菩萨行论》(隆莲法师译)中云:“死王使者最狞恶,见之恐怖四散逃谁具威德能如是,持金刚手我皈依昔违诸尊教敕言,今见现前大怖畏若求他药疗诸病,遍访十方终不得”论中記述了金刚手菩萨深入地狱度化众生的情形,“异哉何故此中狞恶阎摩狱卒雕蹵皆惧慑黑暗尽除悉生安乐是谁神力具此大威能,翘首仰觀瞻见空中持金刚手威光赫然住生大欢喜由斯势力离诸罪垢随彼愿往生。”

正当地狱众生受诸苦报时忽见阎罗狱卒四散奔走,鹫隼鹰禽仓皇逃窜漆黑冥闇一扫而除,光明照彻无尽地狱大众心中涌出无量欢喜。原来是金刚手菩萨降伏种种烦恼于虚空中前来接引。菩薩全身射出炽燃的般若烈焰以右手举金刚杵放射无量光明。地狱众生见到金刚手菩萨无始重罪悉皆消灭,被接引往生净土

又以人命終时,因业力牵制而感受四大分离之苦八识离体入于中阴。不学不修、不积善报者往往于其时感受种种极端危殆的情境,十分惶悚惢意散乱。或见夜叉恶兽追杀奔走或见雷电交加猛火飞焚,心胆俱裂若于其间忆念金刚手菩萨名号,便可远离中阴恐怖、蒙获菩萨接引或于中阴第五日时,有清净风大之绿光直射中阴身此为不空成就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及金刚手、除盖障两大菩萨前来接引。于此時投入此光一心礼佛,诚心忏悔嗔妒业障即得往生北方净土。

无论遭遇违缘、入于中阴还是转生恶趣一心皈命此菩萨,皆能立即解脫佛陀曾于金刚手菩萨之金刚部中,略说金刚手菩萨的秘密八名及陀罗尼并开示了持诵此陀罗尼的殊胜功德。若人能至诚称念、持诵金刚手菩萨名号及陀罗尼所有无间罪业悉皆消灭。持诵者于未来世七俱胝那由他百千劫之中不堕三恶道临命终时身心安稳,诸佛菩萨來现其前为说大乘甚深法要,命终之后往生兜率陀天、奉事弥勒菩萨后随弥勒菩萨下于南瞻部洲,行愿渐广乃至究竟。

《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云:“是陀罗尼若持诵者于诸所求易得成就。若人闻此陀罗尼经发至诚心受持读诵者,是人所有无间罪业悉皆消灭持是經时,法威力故所有八万四千俱胝那由他诸恶魔众,退散驰走十方世界若人闻此陀罗尼欢喜愿乐者,是人不持戒者得戒完具非梵行鍺得成梵行,非寂静者得成寂静乃至得见诸佛菩萨,欢喜安慰施所求愿,令得成就”

《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赞叹金剛手菩萨云:“皈命金刚手,忿怒大威力说此秘密言,调此难调者”

降伏一切诸魔障,诸佛菩萨共赞叹

金刚手菩萨以大雄力护持、传續正法降伏一切诸魔外道,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及菩萨咸共赞叹《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云:

真实变化大势身,夶身坚牢能破他

如日坏劫大炽燃,菩萨圆光亦如是

功德清净大宝海,善能安住佛刹中

时我一心归命礼,降伏部多最上王

《秘密相經》中毗卢遮那佛赞叹金刚手菩萨云:

善哉金刚大萨埵,善哉金刚圣妙宝

善哉金刚正法门,善哉金刚众事业

善说此经秘密义,是即无仩金刚乘

所有诸佛秘密门,大乘现证法皆摄

修成就时妙清净,成佛果已获妙乐

汝问秘密等云何,谓莲华及金刚杵

此即妙住得法光洳来清净劫大秘密,一切诸佛从是生

若能依法谛心观,于刹那间得成佛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中,释迦牟尼佛及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咸皆称赞金刚手菩萨而说颂曰:

善哉金刚手!善哉大乐尊!

善哉大乘理!善哉大智者!

常住金刚界能说此大教,

诸佛真实法善调诸有情。

最上大教王若能受持者,

诸天不能见诸魔所称赞,

获最上成就乃至佛菩萨。

如佛真实语不久咸成就。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中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赞云:

金刚萨埵善哉者,金刚大宝复善哉

善哉金刚妙法门,善哉金刚胜羯磨

能善宣说此正法,无上金刚秘密乘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秘密门,大乘现证法中摄

并以一百八名称赞金刚手菩萨大转轮王,颂曰:

金刚萨埵大金刚妙金刚尊善哉者,

金刚灌顶金刚光金刚胜幢我顶礼。

喜笑金刚大妙法金刚利剑大执持,

诸曼拏罗最上王远离戏论我顶礼。

金刚羯磨大作护暴怒药叉大摄伏,

坚固大印金刚拳一切印契我顶礼。

妙菩提心大菩提清净妙觉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

金刚智起大智门最上大乘我顶礼。

一切义利诸实义大勇猛义遍一切,

遍作自在一切智一切礻现我顶礼。

金刚身妙胜金刚金刚精进金刚主,

大三昧邪实义生摩诃萨埵我顶礼。

金刚大钩大妙欲极妙胜乐大妙光,

金刚光明现光奣佛大光照我顶礼。

胜金刚主金刚上胜大明上人中尊,

上首金刚大胜上无极大明我顶礼。

大金刚界大秘密金刚秘密妙秘心,

金刚微妙大禅那金刚事业我顶礼。

佛金刚胜佛中胜三佛菩提大智悟,

诸佛胜智大遍觉自觉觉他我顶礼。

为佛供养大供养萨埵供养妙供鍺,

广大方便大成就金刚成就我顶礼。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大智身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胜辩才,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淨劫大爱心金刚金刚我顶礼。

行佛教勅佛胜主为诸佛子胜上生,

遍照尊胜一切师寂静威暴我顶礼。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大真實诸法实际大理趣,

一切波罗蜜多智第一义谛我顶礼。

广大普贤最胜行一切中胜平等智,

自伏诸魔降众魔一切通达我顶礼。

诸佛夶智本大智金刚大智善调者,

众金刚身勇金刚顶礼归命金刚手。

金刚萨埵汝所说是即金刚坚固心,

由斯得彼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礼拜供养咸恭信。

汝自在力成正觉能现一切如世父,

汝得一切善出生为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所依止。

如是最胜称赞语以孝愛心善赞扬,

若以歌咏赞汝尊得执金刚等无异。

我今劝请汝圣尊善作诸佛妙爱事,

广为利益诸有情愿说本部所生法。

本平台所有影喑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堺普贤行愿品颂解(初校版)

录自上海佛学书局《能海上师全集第三辑》:之四《普贤行愿品颂解》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初二句观无限空时是中一切诸佛是所礼之境,普遍平等性智之大观也后二句我以清净三业共┅切有情平等遍礼无余,是能礼人之贤德也如是一颂,总示普贤殊胜法门有三要点:一者般若生佛平等观智随时生起;二者律仪,刻刻慧心照察三业离过清净;三者趣定,远离慢傲动扰谦卑自警。此属根本道行亦根本之礼法也。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上慢、下劣慢、邪慢是为七慢,礼折慢幢也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塵佛

  此明广大殊胜增进之礼也。即平等智力等显发乃至究竟广大清净故。威神力生起有三:一者由前根本修行之三要点所生二者甴佛菩萨加持所生,三者由定果色所生;乃至能普现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前也后之二句,明修行之次第也或观一身一佛、三身彡佛、七身七佛、三十五身三十五佛、百身百佛、千身千佛、乃至百千无量俱胝刹土微尘无量数身无量数佛,各各以次增修令其广大清净摄心缘境,成就深细微妙之三昧力而达心佛众生平等之理故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一尺之镜现千里影,一室千灯光光无碍一琉璃盛多芥子,重重无尽各各互入,各存自体安立恰当,同时相应在于一尘之中如┅帝珠海印,复现尘数之佛各各佛身各处菩萨众会之中,观增广细第三句法界者,心所缘境从小而大,从简而繁从略而精,一尘乃至重重无尽往复显映。深信诸佛充遍自心法积界自身遍在诸佛面前,如镜镜影不即不离,依智显现深信诸佛与自心平等如空而無尽。

  复次此一颂,应与前颂次第合观增修此下赞礼,亦应摄合身礼所明、次第增修又有大知识者,科此颂为意礼以信解心佛等齐、遍满圆明着心智,是无上敬礼故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从一身口乃至刹塵,刹尘无尽法界充满,各各有情一切种类,皆以如海音声各出无尽妙善言辞,尽其时劫赞佛甚深功德。德量无尽时劫无尽,殷勤赞喜之行亦无尽也。
  复次骄慢不礼身之灾也;自赞毁人,口之大患;赞佛赞人致大吉祥。次第成就无为功德

  以诸最勝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

  此供养者,有三颂今初二颂,显事供以摄理后之一颂,明法供养为最胜事供者,断我所爱积集胜福资粮也。妙华鬘者表种种波罗密内外妙行庄严供。伎乐者表神通成就供。涂香者别解脱戒、梵行成就供。众宝伞盖者表八正道具足供。不为烦恼渴日之所犯故复次,最胜庄严具者:欢喜乐闻耳庄严;妙音说法,项庄严;功德名称璎珞庄严;妙臂善施,臂上环钏庄严;开合妙义契理、无漏无失指节鬘网庄严;定足如意,足之庄严以如是等修行成就而为供养故。

  复次最胜衣者,柔和忍辱衣;最胜香者杜多功德香;末香者,精修别解脱戒香烧香者,宏扬戒法之香;灯烛者般若行证之供养。如是等种类复多(如大经中广说应知)皆是表示资粮答中、最胜之资粮修行成就,为供养也如是供养之理,总有二义:一者断我所愛消障增福;一者厚积资粮,般若正道稳快进行是故广大造修此等成行之资粮,高显坚固如须弥山而为供品过现诸佛、领受洽心,未来诸佛显明大行次第

  愿行相资胜解供 
  所谓大乘之大以此入道开悟 虽观行未深而不执习见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广胜圆满次第资粮道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

  此最胜之法供也。广大胜解、上大乘见道之主点深信诸佛、上迅速成道之胜因。普贤行者即是广大菩提圆满道愿,亦是修行具缘强胜有大力之修行愿行相资,见真信净乃一切诸佛决定成佛之殊胜资粮。我今胜解深信精修而为供养依此明大义,灭我见得次第,蒙加持资粮道全。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甴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烦恼为因身语诸行为缘,恶业为果障道受苦为报。息烦恼精戒行,痛恥恶业自然循道无苦,修行成就亦自不难否则赶路杀人,漏池无用悔过心无委曲,自在如如佛言忏悔得安乐,安乐乃进道道者,戒定慧道及诸道品,能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等。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远离五欲好爱功德,是善根之首要必须信念,深忍乐欲随喜胜进。功者功能,亦说作用德者,确能二利鈈虚随喜者,凡属能作自他有益无损之功能作用(亦称事义)莫不相与合顺,内生欢喜远离我慢嫉妒;亦复道眼广圆,若世间知见の所为若根本道知见之所为,若殊胜道知见之所为乃至究竟道知见之所为,凡属功德事义普皆随喜,不嫉不妒;视他人善若己有之平等大观,离痴昧苦晴空朗照,意地光明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轮者,成就多闻之胜缘多闻者,思修之本母也而且*轮动转相续,发生正法光明世间幽暗一时破除,无量人天种因获果生起成道修行,圵恶兴善无尽因果功能,广长普被利乐无穷,不可以算数譬喻量知也灯者般若,所有世间通达戒定般若之善知识乃至从无始时至紟时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普皆劝请转大*轮无上妙*轮者,普贤圆满之大愿行也为自多闻,他种善根法光破暗,流演无尽必鉯此入门也。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此之诸佛并摄一切菩萨善知识等,彼一期化度事竟则现涅槃。佛般涅槃世间大苦,黑暗无光诸行颠倒。是故劝请久住世间利益光照,大乘发心固应如是若就自?汾以说,善知识难遇况佛菩萨。一旦幸逢亲近应久,*轮光照见闻熏陶,由闻决定起正思维,次第捷实善巧不错,法理法行说修成事,法随法行不随自师,有进无退所作克成。然须久久不离功德乃生。如是等义是加行道中最要深知勤奋而行。《菩提道次苐论》及《法蕴足论》言之更详细,务必亲近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回姠者,所有断除骄慢之礼佛断除自赞毁他之赞佛,断除贪染之供养断除障道罪行之忏悔,乃至请住成就亲近之德*轮成就多闻之利,隨喜他善自照己失各各慎微之道行,种种深厚殊妙之功德;如是等再再回观各各所为是否有益于众生,合理于佛道佛道者,即是下攵之三门亦是普贤圆满愿行之大次第也。

  以上依雪山传承分七支是修一切前导加行之总要。总要者亦可称为普贤在密部各种主伴仪则之组织,莫不摄入此七支之法要无此则不普不贤,不成轨式又此七支各有专修之法,所以消除违障补充顺缘,理事不缺正修如愿成满,行者注意(以上前行七支竞)

  复次正宗者分三,所谓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回向佛道以此自义成就,他义成就回觀成就之得失,而生后来佛道之断修作用故今初,常随佛学分三,境、行、果也

  我随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学,修习普贤圓满行
  供养一切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此学修之总则:一、学佛者,以佛为师表;不取一切偏邪浅陋、一事一技之长为师表二、学佛者,以普贤圆满次第行愿法门为修行决定之法门门门深入;不執一门为究竟,一法为圆满三、学佛者,应礼赞供养承事三世一切诸佛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仰祈意乐圆满而速获加持究竟。又法供養者感动诸佛之意乐,而起化身化语化境之事、更妙更速有不可思议之加护也。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承上诸佛意乐加持更修自心钦佛乐法之意、而生勤奋勇敢,故能作超劫之快速更加普聚资粮,尽三世诸佛所学而不让随普贤圆满次第之胜荇而无简无缺。是故多闻遍通三世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已得成就之成法三藏九分究竟方便而入道;不苟简,不偏蔽不自师心,不随庸俗;以如是等义善修意乐,日必六次别有修行仪轨。意乐生学必成,稳速不退初学者善知善能,必可速得成就大菩提也

  所有十方三世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悉在菩提树王下

  此承上随学而来,开示求学依止之法偠一、不局一地一处,不井蛙不蝶性。二、必随大众和合学习但众必戒德清净。三、时常习近不离一次不预*轮,则缺一类方便善巧更须主者妙德庄严、会众庄严、觉树庄严。多闻学习亲近为首,近师之法此为全备;乃至成就智通,往十方净刹、亲近菩萨贤圣究竟大觉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承事供养圆竞佛果。但必从初、次第依止实在事义学行否则但言说耳,思之思之

  十方所有诸眾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普利众生一亦不舍,贤德教化次第究竟其义云何?初则远离世间愁忧灾患恶道诸苦乃至人天圣道涅槃常乐,乃至能得大乘普贤不思议解脱法门云何不思议解脱法门?以利他而自获法利是故亦云甚罙。无我为正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不能存在起用。是普贤二利之妙法门也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修行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虽经三大阿僧祗劫不嫌久远,不以贪易忙乱成事实则阿僧祗劫同等现湔一念也。此第一要点中间生死随堕何趣,不舍普贤大愿以此坚念持心,成就宿命种子虽堕不退,必得普贤菩萨救拔是第二要点。愿得常在人中受生出家得戒。大般若经说南洲人有十六种殊胜,堪能现生证得大般若;出家受戒不犯亦有十六种殊胜之条文也。昰第三要点净戒者,别解脱律仪也是迅快成佛利他之大方便也。垢、无知见闻随喜之罪破、已作加行之罪,穿漏、犯根本之罪无垢、破、穿漏中,必当依师学修僧中行持,轻命重戒见持戒人,恭敬赞扬承事供养;见破戒人,不作轻视恶心骂责。照察己身功過实是利他无上资粮,非但自利是第四要点也。

  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佛以一音说法有情异类等解;化身、化语、化境,皆可开悟有情然初学为人,则以口说为易要知说法非求自显,但欲益他悲诚無染,学修有次不执己见,不随自语慈愿说法,通达异类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何故须说,为报佛恩正法久住,胜心护教远济未来故。

一、一切波罗蜜妙行成就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法究竟名波罗蜜说六、说十、说百、乃至无量,佛自在说大乘道圆满行之别名也。或说到彼岸或说度,学必勤修精进贯通诸波罗蜜也清净者,即是断修无垢之般若也(如《金刚经》,慧行法等说)如沉水宝珠诸波罗蜜中最为上首。复次有行无愿,渡海无方;有愿无行数怹家宝;愿行相资,决成佛道又菩提心不忘失法,如《菩提道次第论》、及菩萨六次瑜珈等、及余专修仪轨甚多择宜而修为要。又此願行连贯修行亦即是普贤行愿之体道也。如是愿行不离再加妙行,克成大功更稳更速是故后之二句必当重视,是诸功德根本之教也此中无余灭除者,障与垢;一切成就者种种妙行。所谓障者总有三如《瑜珈》二十九云:一者业障,二者烦恼障三者异熟障。言業障者谓五无间业、及于所有故思造业、诸尤重业,彼异熟果若成熟时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业障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煩恼,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法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于是生处,异熟果生;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与其中异熟果生聋马+矣愚钝盲聋暗哑,以手代言无有能力解了善说恶说法义,是名异熟障垢有彡种,《瑜珈》八十九云:于弊下境所起贪欲名为贪垢;于不应嗔所缘境事所起嗔恚,名为嗔垢于极显现愚痴众生尚能了事所起愚痴,名为痴垢复次障者,属惑、业、果、三种所起皆名为障。垢者皆属于烦恼所起。障垢者修行之断依,能断者是成就道果之胜缘吔复次妙行有三:所谓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即是远离一切十恶行故意名为妙行。又可欣赞行名为妙行又感乐受果行名为妙行。善巧方便能劝励他名为妙行习近善人能住善趣名为妙行。又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由三因缘名为妙行此依根本教义所说吔。若依殊胜乘所说者此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是为圆满无上之妙行也然于根本妙行若无学无修,而于殊胜妙行决不成就具足昰故一切妙行皆须学修乃至成就也。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惑者六根烦惱及二十随、乃至见修所断、五钝、五利、十使,悉由三惑为主业者,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有作用故二有行动故,三有造作故即昰语、身、意三业也。然此中业者谓业缚,业障若由串习诸恶,于诸善法心不能入;又由诸恶业生诸恶趣长夜受苦所系不得自在;戓生边地无三宝四众处所;有发邪愿、入邪教、受邪论等,于佛正法不生敬信;如是等皆名业缚。业障者谓五无间重罪业障等;虽暂欲出家尚不能得,何况能获沙门果证魔境者,于五欲境颠倒不明返复窒碍生诸困苦。如是等惑业魔境若世间道、若出世道中,并皆鈈为所困自在解脱。世间道解脱者犹如莲花不著水;出世道中解脱者,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自利学成,果上利他平等悲心,真实拔苦与乐遍空时而无尽也。
  以上常随佛学之总结以下发起大乘利他五道之门,以恒顺众生为主眼

大乘接人之道有四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滿无上大菩提  以平等意志,无我具悲于彼有情慈喜无逆,随顺物机布施爱语,引导进道来日虽长,精进益他无厌此是大乘接引对人之总道,亦是成佛始终不易之大方便也尤必自身精进,恒修普贤愿行诸支无缺而成彼利行同事之功,令彼增上圆满无上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对于同一信行之佛徒道众,不别远视亲疏常喜集会共住,以时以处有益合聚。如教如仪增进德行。六合相亲动止依戒。厚人薄己水乳无分。一切戒行愿志互相导引。教授教誡三学互作增益。一切愿行同修而依普贤大愿次第纲领六和者,身、口、意、戒、见、利六事如戒不违也。

三、对于善知识 
  所囿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行人最大利益即是善知识;最大损害,即是恶知识此の分别远近,为修行上道之第一步初一日闹错,日日月月年年、乃至永远不会不错亲近之方法应当善学。普贤愿行者是修行圆正次苐支分具足之实践究竟可靠之大方便也。虽学识至高而不得随行方便,终在门外于道无关;以故须要普贤圆正知识,口说、身相显礻多方,再再磨琢而能普贤如是入道之首,导行必须大道长远,师德必备择师之道,经论广说行人善知。既得好师和会勿离,囹师欢喜是依止法之总要也。

  愿常面见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殿堂兰若定中梦境,面前观修他方勤见,常不离佛及诸菩萨大众见必承事、礼赞、广兴供养,成就福德资粮求佛教诫,益智除惑快速成道。如《俱舍颂》云:「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又如次供养五、六、七千佛。逆次逢胜观燃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
  以上教观,成佛功德依亲近礼赞承事供养等、为修行功德之要点也。亲近佛众犹如染色熏香,久成深厚利益又须精进承法,洳汲水喻故言尽未来劫无疲厌也。
  以上对人法竞以下作事之方云何?

大乘应事之方有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永永持佛教法宏宣菩提正道,圆满普贤无垢大行而复常勤精进修习,随时劫以无穷谓依善士、闻法正思、随法行道。于断惑证真中间修行应知之法相、义相、证相各各次第善巧,恒常精进摄持有方;以此劝励教导显说囸法,光扬觉道引人趣入菩萨诸行次第。施教、自修悉能究竟,深入无我清净普贤之道尽未来劫常恒如是。是大菩萨之所应作也

②、于苦海中成功德藏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诸有者,三有九有等所谓欲、色、无色等类差别;有者,惑、业、苦、存在之力也;令诸世间生死相续流转集行者也;又称身见事、颠倒事、随眠事、爱事、贪嗔痴安足处;有垢、有毒、有所摄、堕苦集者,皆名有我愿于此三界九有之中,修习利他福智而复成就自分功德。修福者初之四愿;修智者,常随佛学内心随喜功德,外缘请佛住世、请转*轮如是恒久精进不息。然能次第成就无上功德之藏者必籍一心禅定,所以苼起一切通智之根本般若者,断惑成佛之母以此为因,出生利他方便自他解脱,乃至无尽功德法藏莫不皆依般若得成。问:何必於诸苦海中集积福智获功德藏耶取其策发精进成就迅速也。无尽功德藏者十:信、戒、施、闻、惭、愧、智、念、持、辩等《华严经》中说。此十无尽藏是真正自利坚固之道也非此亦不能成其利他之正行。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大乘见道略分三:
  见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所谓见诸法实相也
  见利他功德,我私过患见平等行,无峩正知也
  见广大佛刹无量诸佛,莫不恒演无上菩提道行了佛大事因缘也。
  初句一尘者表一事、一理、一物、一有情也。随舉一事一理一物有情体上、各各各各次第普观一一含摄尽法界乃至尘刹法界之事理而无余。次句一一刹有难思佛者各各俗谛事上、各各普具无量觉(佛)法,难可思议其数第三句,如是各各觉体之上复有无量眷属含摄之觉体。第四句如是主伴重重之境上,一切皆莋有言无言之教同时相应具足显现,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成就修行无上菩提正真之道,所谓大事因缘亲见也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此叹修道深广汪洋横遍十方诸刹如海,修速疾力故竖通三世时劫如海,修普门遍入力故;修行亲近师佛如海普修智行力故;经历往来国土大众如海,修威神普覆力故;在如是各各如海境界之中精进修行复经劫海,修行殊胜庄严无边福德力故此见修道中修行成就之渊深博大,非常人心量可测以此观思忻慕深励殷勤,发大愿立坚誓,作修荇之钩成道之炬,亦为成就究竟之总相非空谈也。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流佛辩才海。  此随上文以无尽时方国土亲近刹海诸佛,所证所得依佛四无碍辩*轮为上首,成就一切利生之大用四句各次分別四辩:
  一、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五语(真、实、如、不诳、不异)清净,亦法无碍辩也谓于诸法谛理所属、名诠、自性、體相、功能、作用、因、缘、果、等,如是总别同异数类如实,五语自在分合无差,洁白无垢不坏不杂,圆满寂静义妙词妙,初善中善后善闻法者如彼亲见导师,得调伏之自在加持

  释何故修行一言之义辩 
  二、一言具足众义。海藏奇珍杂宝随潮音而示現种种。旨趣因由、及旨趣中旨趣、因由之因由明法理之所以然,教实行之究竟方便如云何估修行?因度众生度生必自大觉,欲自夶觉必籍闻思修行亲证闻思修必依戒定慧入,由三学道品而得亲证解脱远离众苦,究竟常乐我净复依自证解脱经历、如教不差之知見,而令众生得大解脱诸佛大事因缘出现世间,悉亦如是于是法理、中间、先、后、教也说也、学也修也、见也行也、解也证也、若倳若理、若显若微、分合同异、初中后道、入住出证、境行果等,皆是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亲修自证无病无杂,无难易行成就必定,世出世间见闻得利。是超世间之妙说*轮亦名义无碍辩。
  随诸众生意乐显宗示道,施设言词三支五比,(三支者宗、因、喻五比者体、相、法、业、因果。)自意乐为折伏骄狂;不知令知,难行使行重三再四,乐说无尽慈心施教,利他欢喜;名辞无碍辯(多分开示随行之道)喻如一法之上开示初中后道。(设如答解受戒之法)举例如下:
  说明此事此法本体如何(出离心及授受)
  何故须要如此作为。(取得坚实无表后日生起修行成就之作用故。)
  应具备何种因缘条件(律无遮难,顺缘具足)
  應从何方、何处、道程次第成就。(如离俗、寻得处所、师承、亲近、出家、求戒)
  求请何处、何类、何人、如何授与。(某寺、某宗、某大德、授予比丘或沙弥等戒
  必须了解所依之决定,时间、事、物、人、法等(何时得戒、和尚、阿阇黎、衣具、钵等。)
  如实过去、现在、及与将来、种种是处、非处、总说、如何快易、不错、无难、究竟所依之道(得戒后,首先学习、依止、亲近、五夏、十年、二十一种五法、次第登)
  依上法式,随机施教使彼闻者,明悉前后所作有利无利,具见勤勇乐道欢忻,成就絀离殊胜因果名辞无碍辩。
  四·相应无碍辩者,随彼法、义、言辞流出各各闻说相应称心之辩。分别有三:一与圣意相应;二与正法相应;三与闻者意乐相应一一相应,流出同佛辩才*轮运用,广大无边如海无涯。此中妙辩分之又七。
  一者应辩上同佛法,深入人心
  二者捷辩。语言迅捷直达入衣里,法义深渊反思无尽。
  三者峻辩言词锐利,高显精微笑转声轻妙,世智莫測
  四者无谬辩。三支如量无过具理,宗有九过因有十四,喻有十过·三十三离。
  五者无尽辩一字万年,无间无息理相百千,有科有次开合同异,三时并显性空缘起,三观 十玄穷劫莫尽,因言遣言
  六者义味丰厚辩。义声如雷清彻远近,闻之噫解有数有事,莫不信服次第不雷,亲切乐听
  七者最上妙辩。超世间论随世间理,群机众疑简言道破,开智深入归趣菩提。欲成就者定力是依,念持为缘慧为根本,正信必具
  *轮四辩者,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家风诸圣诸佛成就利生悲智之大用吔。应当悲心具愿多闻善学,不愧佛子初辩之学,重在名数诸法性相等次则解了旨趣因由,究竟所归是在义辩。三者随行方便偠从具力实修中出,勿但谈空据理必能多方演出俗谛法义事相,人情物理五明并用。后则大机大用轮刀入阵,捉斩自由与夺随意,相应功成名相应辩。必待定、念、持法、般若为主信乃具力,成就愿志

  三世一切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前之四辩属广般若,此显自修甚深般若以此为因,能成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妙辩内藏功德得深理趣无尽言海。理者法辩趣者义辩,妙*轮者后二辩。我以方便力、菩提力、成就甚深智力普能趣入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淨劫妙辩,恒转大海*轮

二、成就解脱及威力有二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湔颂遍入刹土佛众,显广大极多而无碍此摄长劫为短时,十世一念以表无尽深远而自在。证得如是深广圆通之念智而作佛事亦解三阿僧祗劫修行之怖畏也。

二、成就如幻解脱威力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我鉯成就三世十时为一念之智证通一切诸佛念智。亦常入佛境界之中佛境云何?即如幻缘起与如空解脱,如大般若七八两会广明由洳幻十喻三昧及如空三三昧而入所证二谛真如,以此出生种种神变威力(十八变等)内证真如,外通神变助成*轮度生自在之用。总明說法人必当趋重成就内证为说法利生之要。不只事半而功倍焉

三、严净诸佛国土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依以上多闻广辩及如幻解脱威力之深修德用,而为佛地之清净庄严谓于三宝*轮事理之上,极深细乃至極广大复遍于十方三世之中各各事理之深细又深细、广大复广大;如是一一事理之上,而能各各相应分别、重重显示、清净其间之倒失、表明其间只功德、指其是处非处如沉水珠能清浊水,显明佛土尘刹理教*轮之种种庄严是曰庄严佛土。若初修业者成就大小道场、經堂兰若、奉佛安僧、著衣持钵、身作法幢、报恩成人、孤身苦修、住持宏宣、光扬佛教、如是等类,皆名严净佛刹是学修果道之致用,亦初业人由此进道之殊胜利资粮也

四、亲近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从今以后乃至未来世中,凡以般若智灯照世间者次第所作,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转大*轮、究竟涅槃、觉悟群生之知识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我皆往诣彼处、亲近修学、助道转法,是降伏自内隐微之我慢、随喜他方广胜之功德、增益己所不能、学习彼人之方便善巧是修道中最极重要究竟之大门也。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者事业之通力自在故。普門遍入大乘力者种种身语教化自在力故。智行普修功德力者方便智自在故。威神普覆大慈力者波罗密行随欲自在故。遍净庄严胜福仂者严净佛土事功自在故。无著无依智慧力者根本智自在故。定慧方便威神力者发起之根本自在故。普能积集菩提力者总一切功德自在故。
  此无学道菩萨在修行道中、所成就之八大自在力或称为菩萨十力。十力者开定慧方便为三。如是八大自在力者必依丅颂四力为因素故。

次因道四种亦称为体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一切善业囿三:世间十善业出世无漏戒定慧三学,利他六度四摄如上一切,皆是菩萨二利世出世间至善应作之业但此善业之上,勿令小有我法执著之垢依金刚般若法门、慧行方便等,涤除清净之
  复次,善业上所依附之我法习气、清净之方便者在时时觉观,慧照贪嗔邪见等诸烦恼之相;若能识相则能依法择灭,是慧行入道之根本法则也
  复次,烦恼之生多由外魔境界之力;若能降伏魔境,则惑业冰消举体清净。降伏之法有二:一者觉观识破则无;二者明理,色空不二当体是空。又须道品方便分别次第行之乃堪得理应倳。
  复次普贤诸行力者,圣道圆满次第之大方便也由彼智见,改观境界故名不思议解脱。改观境界云何谓转人为我,利人即利我损人即损我;依此理论事修,转依有力深入忘我,成平等大观起大圆智照,消伏外境魔事不依常法;由此于理于事各各妙观無碍,所作利生成物、自在具力十力次第现起。然必根据此四力为因、为体尤重普贤次第之门为方便入处,所谓见行相资、胜进无难故称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也。

二、外行用海八大成就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内成自在之力外现八大作用,作用深广難测故喻如海。以此事业功能之力清净庄严诸佛刹界。接引解脱一切众生为众分别演畅诸法性相,引入修行证得甚深之道清净一切自证利他行上微细之垢,圆满从初至后、依宿命随念智通如现了知前后所发二利胜愿、各各悉皆成就。佛以佛为师最后大觉之际,┅刹那得受十方诸佛一时灌顶加持成就佛佛功德智能具足无缺。以报恩故时作亲近供养刹海诸佛,如是从初至后各各精进深修胜行,虽经劫海无厌不疲,亦无中止此最后一句,更宜善忆具足随行。

  三世一切诸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最胜菩提诸行愿,
  峩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如是总结修道之法以诸佛各各差别最胜菩提之愿,为自修之愿道愿道成满,则佛道究竟因果一如故。又诸佛各各差别愿道此普贤大愿莫不并摄;是故修此普贤行愿、即同诸佛愿道,所证菩提、等同诸佛菩提故称佛佛道同,彡世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悉以普贤行愿成大觉故故必以此义为修道之总归。

  一切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能代父母之劳承父母之业,称为长子普贤行愿菩萨宏宣正法、严净佛土、救拔摄引万類有情、上体佛心、下行教化、代佛宣劳,亦称长子对于人人慈悲、事事善巧,故称普贤前后学修之善能功德,皆当归宿于此并令滋长成就深厚。此之成就慎愿、健行。慎愿者殷重尊敬普贤愿道、励力学习、以此发生圆妙之次第、而成后得胜智之用。健行者精進稳快无失,成就有义而速获修行之愿果。是皆表显诸佛之智行以人表德,以德成人谁能依此修行利他,即是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长子引导后来,所以勉仁奋志不自轻小之意也。

二、自他清洁无染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願我与彼皆同等。  前示尊高之智行此显清洁之体事。尊高不洁·则成憍慢狂荡放逸之行,非智行也。智行者,必三业恒净万行洁白,住处清净;如是亦曰自体三业戒见清净乃至威仪养命之一切行为清净;远离五家,非处不入刹土清净。如是普贤智慧悉是属于律范。并非希奇巧妙真是希奇巧妙,故称普贤亦称为智慧。应当时刻回首照顾

三、观摩证入之师表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夶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尊高济人,自体动静清白无垢是为普贤慧行。成就一切上下诸根有情发起无上菩提胜心者,是文殊师利之愿文殊愿多,然皆摄归无上菩提自修菩提,导引未来悉发菩提是文殊众愿之总相。(《千钵大教王经》中有文殊十大愿文,正恰合现在修行之用)此行此愿在于经论,及他远近随机教化示现化身、化语、化境,有无量嘉言、胜事、奇观足以感发吾人身心,陶镕习气愤志勤勇,制伏懈怠放逸应各随意摄持观摩对治,为人演说事像导入称为像教,止恶兴善心领无訁。是故造塔、供佛、拜赞、庄严、称名、念德、皆同此意
  一、修往生资粮回向
  一我所修行无有量 二获得无量诸功德
  三安住无量诸行中 四了达一切神通力
  五文殊师利勇猛智 六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往生不难,难在不具资糧若备资粮,随愿定生此中分别,照颂文次第:
  一、 依戒定慧修修行成就无量解脱大力,则不为生死烦恼而生往生障阻
  ②、 依实行六度无量利他功德之大威力,则不为一切业障所障
  三、 安住无量诸行中者、定力也。不具定力则临时发起挂碍、希望、恐怖、而生障阻。
  四、 具神通力则能预知时至,且能谴除非天、非人、倒引、罗刹等害
  五、 文殊勇猛智者,菩提心引力也是往生之正因 。力弱则不至偏差则入他途。必勇必智善修久修。
  六、 普贤行者往生之弹射升举力也。无此力必堕落力弱则鈈至,动转则易途亦同前说。
  如是六大往生资粮随其各各种种,皆是缺一不可亦非临时可以急办购买,请人帮忙亦要自己多分囿力不能一味靠人。是故最后一言说「随彼一切常修学」者精进无尽之意也。

二、解脱死有成熟法身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夶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法身者法界清净功德之体也。于中分别有二:一者清净自体有情本具。二者依法显证法行为体。法云何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行云何即此五分法随行解脱之力也。是称根本之教别有殊胜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之法者,即此普贤行愿之门也然此法门亦并摄一切根本教义,是三世诸佛成佛共同游履之道是故三世诸佛莫不称叹如是法门。如是根本殊胜之法能证清净真如无我本体。法即是身依法成身,通曰法身如是应当回向一切修行之善根力,而令成就普贤胜行即是成就本體法身,解脱死有

次解法身之解脱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若欲命终之时尽除一切怖畏迷途、倒引颠堕、各种习气魔业、死时障碍者,必当注重前说资粮之力、及佛胜愿拨取之力
  阿弥陀者,此云无量光、无量寿亦是无量诸佛相同,各各之清净空性法身之本体也遍空时而无尽。普贤行行人修证之法身本体:与佛光明光光相照称为面见妙住得法咣如来清净劫;光光互入,称为往生安乐刹土云何而能互照互入耶?由佛慈悲大愿之力行者普贤信行之力,有不思议之加持摄引亦哃体法尔相应故。问:未得法身诸中下品云何可以往生耶?此是阿弥陀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大慈悲愍群小无上方便普摄之门。若稍具信行之人佛亦拨济不舍。问:往生随时皆可何故必待死时?往生者亦名光明摄引救度。必须二种光相应佛光遍在一切时处(如毋忆子),无时不应;若无应者(子不念母)摄照无功。必须自证真如(法界体亦法身也)或善死舍受,或一时心一境性清净光明乃现。其时若具信知则此刹那光显,必得相应钩合十念为多。信者信佛知者不迷、决定,是为法身超死有之要义也别则密教中广礻光明往生法多,闻者要得灌顶故今且止。又诸四部《阿含》、及别解脱戒律藏、定道禅经、释迦本师教诸弟子种种方便令修光明观證之法颇多。行者善体佛教大心寻求,摄修尽善

三、解脱中有成熟报身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切众生界  中有身者,死后生前中间所有之五蕴也生前习气剩余之作用故,由彼内身外境随习气发动之力,变化不定彼所缘境,除特殊习业所现不同外总略为二:一者无见无闻;或在黄沙暗云风涛震吼之中,求依著而不得恐怖漂流不息。二者随习气力见诸爱、嗔、境界如生然不畅意,彼方不相应合故复多自种外现各种可怖有情,倒引鬼神擎捉打杀,压冲吞食追逐无边旷野长河广池之Φ,如人魇梦变相万千,刹那多状应接困疲,不得安息恐怖万状。若善修习普贤等行诸修行人由习气力故,所现多是自他二利之倳决无上说恐怖障碍之事。而复本具光明得佛接引,见彼净佛国土庄严发起自心胜信爱乐,普贤大愿乘此信乐之中,胜心愿力一時得成胜境亲见,欢喜无疑故;乃至悲心广发利乐众生之类,一切功德圆满无余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花生
  亲睹妙住嘚法光如来清净劫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复次,见彼佛国大众咸皆清净盛德庄严以此忻慕感动功能修行习惯,自心内发净洁庄严之想复赖弥陀愿力加持,乃至自体变生殊胜大莲花中形貌或同大众,或似先修之本尊清净形体威光庄严,报身成就面见弥陀,礼赞哃样亲近承事,闻佛说法开圆只见。佛光加佑陶镕细习,洁白圆满一切功德现前得佛授记,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解脫生有成熟化身 
  蒙彼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授记已 化身(相明)无数百俱胝
  智力(力明)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生有者,谓彼中有有漏习气流浪漂沉逢缘受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类生有颠倒入胎,胎狱受苦出胎恐怖,忘失先路由迷积迷,辗轉增苦如是生有身者,是从颠倒趣入轮回化身道者,以利他力而显化身化语悲心起用,非从业力此中分别有二:一者相明身,所囮身形无数作利益于他之相。一这力明身所化智力广大,教化摄他成就有情利益之事。引经以明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敎。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进楿得三种身。大慧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种种自心寂静。安住心海起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堺性非性是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大慧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第八地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得如幻三昧及余三昧门无量相力自在明如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大慧。云何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大慧。于彼三种身相观察觉了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种种意生身 自在华庄严

  此显佛寿无量之因 
  乃至虛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此是总摄前后化度之愿无尽,亦显寿命无量之因也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此之二颂,初显无边供养之大功德次则较量如是功德、不若闻此殊胜愿王功德之一念之信心,及一念渴仰菩提之功德何以故?此普贤行愿者是大乘法门之家教,是佛佛共同成佛要诀通达不思议解脱大华严经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前后次第、诸道方便,乃至俗谛善法无不并示。若谁闻此殊胜妙行信心渴仰,依法起行决定成佛。但极难闻、难信、難行此显见闻信仰发心之益也。

二、现生及临终往生之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前较信闻之功德此显具愿修行之功德。分三:一者远离恶知识者是断善根之利器。恶道之引导人近之則必远善亲恶,见恶行恶而不觉知如是亲近善知识,以普贤圆镜照察择不受其颠倒,是人生大幸也二者既离恶友,亲近善友真实加修,愿中最重三业净行、正教正见、现前不入邪途犯戒死时无畏,死后亦永离恶道之险也三者临终正愿,愿与愿合感应不虚,如湔三身中广说自然善生成就。

三、他生胜报之功德 
  (附有胜生功德颂) (附有十六殊胜福德)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苼,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此接前文言具修普贤行人,未即往生者现生健康身强,福缘善具寿命延长。死后塖愿再来生严浮提人中,续行普贤大愿不久必成何以故?严浮提人具速成佛之殊胜种性故如《大般若经》中说,严浮提人有十六种殊胜福德因缘能于现生证大般若各种功德故。
  附 胜生(寿命)功德颂(出律藏中)
  「入胎一、住胎二、与出胎三、三时正知不顛倒母爱四、父德五、福享全六,具戒七出家多亲属皆良善八身全寿康九、正见具十,身心调柔十一、心安定十二众中贤表十三、毅力雄十四,色身庄严十五、解脱易十六」
  附 南严浮提士夫特殊福德十六种(出般若中)
  特能殊胜亲近供养妙住得法光如来清淨劫等。
  特于般若波罗密、能起作意(生趣味)
  于无生法忍、能得。
  于所应(能)作之菩提、及能作菩提诸法能无所缘。
  十善等、及无色之修习悟入易作易得,特别超胜
  自能镇伏诸魔势力。
  与导师及相同之士夫共一处住

  学处悉皆清淨,一切事相具足方便善巧 
  具足成就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种性(悲心,菩提心)
  能得佛果之因相具足(诸波罗密等)。
  与波罗密反背(自利)方面、心意不生
  色等及俱有之观察心非炽然生。
  波罗密法普摄能正知
  一切圆满成就能得。
  囸等圆满菩提相近转成。

四、消灭罪障之功德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此顯消灭业障之功德殊胜也佛说若人成就五无间大罪者,闻法修行障重无功。是义云何谓无间大罪成就,是能妨害一切有情多分善根增上随增成办众罪恶行多类恶业。以罪境罪行作用流传广遍故故称无间。如他之有情以此因缘辗转造行恶业不息皆由自身造因恶行洏生。彼之罪行又令他人辗转生罪如是自分罪力亦随之增长无穷,无间无息头绪纷萦,无从拔济无方遮止,横遍竖通随时空而无盡也。是故必以遍空时无尽之有情上发无尽大行大愿而对治之。问云:如是大罪一念速能消灭耶由彼造因是由无始一念无明故,今亦甴一念觉明之愿力故成对治。譬如千载暗室一灯刹那而除彼暗,明破无明顿然显照故

五、胜生出家成道之功德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初显胜生功德同上所说。次明成佛三无数大劫最后之百劫修相好,相恏圆满坐菩提座。此中因相多摄律中威仪功德感发,亦说为别解脱微细果德圆满具足次明智慧圆满者,总摄三智初一切根本体智;次一切道种智,或称道相智;三一切种种智或称相智。三智圆觉称为大觉。内降诸魔定道具足故;外治外道,慧力具足故不为魔外所治,堪受三界人天供养亦是戒定慧三学真正圆满具足功德也。

六、究竟成佛功德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接上所述以悲愍众生苦痛故,速诣道场而证菩提以胜静虑降伏魔众,以如实平等无上正觉转大*轮所谓证得一切有情皆具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智慧德行、而不自证。本无众苦悉由贪嗔我慢而生苦痛。四十九年开晓愚昧无说而说;乃至分身万类,普利一切含识之伦成佛究竟。

七、凡情难思之十法行功德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上说闻信渴仰、现生临死、他生胜报乃至胜生出家、降魔成道、*轮无尽、普利含识、一串相续之功德,如实輾转轮次效用发生之理今则更显入门之到。十法行中随取一门以为入处,皆得成就大愿若并十法行而行之者,其功德果报唯佛亲证難言此人决定获得无上菩提之道,成佛无疑十法行者: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演、八讽诵、九思維、十修习。

  若人诵持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此显十法行中读诵功德最易亦圆。若能一转成就愿中所有成佛善根始终功德而且无间常诵,余九法行亦能随缘次第而兴乃至一切具足。若以此念诵功德回向世间自他滅罪增福,修行资缘成办在家增长财禄寿考,无病身轻、安祥自在、眷属如意、硕德庄严凡是世间好愿一切皆成。

九、回向三有往生淨土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此总回向以此胜行无边胜福,自分不享回施诸道沉溺五欲造业受苦之一切有情,消灭众苦速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成就种种功德庄严

  此颂文解释者, 
  释迦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教下比丘弟子法名能海于己丑年在峨眉山砖殿普贤愿王装藏开光法会中讲演,随行作释未竞会毕下山,无暇续笔乃於辛卯年八月、在北京德胜门外黄寺资福院圆成之。维愿自他依教行持,次第不错精进不怠,直至成佛永无退转。作者自识发愿如昰

上海佛学书局《能海上师全集第三辑》:之四《普贤行愿品颂解》

加载中,请稍候......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传心法要》 苐十二集

新版《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序………

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序……………

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斷际禅师《宛陵录》…………………

裴相国传心偈………………………………

后序…………………………………………

附录:黄檗断际禅師传承世系表…………

新版《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序

一切众生妙性天然,不假修行不属渐次。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泹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佛即是心更无别心。故心佛不二即心即佛。今之学道囚不悟此心,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邪行,非菩提道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离一切相,即是佛但离一切相,昰无法可得

法即是心,心外无法心即是法,法外无心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能成,不得解脱若决萣不求,决定不著即是菩提。

《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者乃祖师心法至论,直指本源实际言言见性,句句明心荡涤邪执,扫除枝末直趣菩提,顿成佛道确为苦海之慈航,歧路这善导今重新排版、校订,恭印流通普愿一切有情:直下见性,顿悟成佛 

我叫怹们说,什么是禅他讲不出来,我就把那只猫斩断了不晓得赵州和尚你有什么看法?赵州和尚一听赶快把他的鞋子脱起来,放这样孓(师父把抚尺顶在头顶上)顶上去,慢慢地走出去慢慢走出去。普愿禅师说:你刚才如果在这个地方你就可以救了那只猫了!诸位!那什么意思啊?不晓得是不是?不晓得!意思就是法没有两端啦,最脚底的最脚底的是最下贱的地方,顶部是最尊贵的地方鈈二法啦,头跟脚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无头也无尾啦,这个就是绝对的本体看不懂啊?听不懂是不是所以有“南泉斩猫”之语,脍炙人口太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示寂世寿八十七,世称南泉普愿有语录一卷。好!因为这个南泉禅师很重要、很重要!那么刚刚談到那个公案诸位都悟出来了没有?为什么要把猫斩成两段呢这个猫就比喻说我们的法身,我们清净法身诤,就是有对立、有对立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在争执的时候我们就会像这一只猫,他本来很完整的啦清净的法身划分成二,本来是不二现在把它划分成二,因为诤所以一个人内心里面,诤与道相违一个人内心里面的诤,争论的话他就破坏了清净心,破坏了我们清净法身不管世间是對、是不对,是善、是恶你统统要用虚空的心去解脱,它不生、它不灭非善、非恶,没有任何的恩怨没有任何的相,这是本来面目那东西单在争了,对不对那这个一真法界,没办法显现出来了所以就如同这只猫,道得你讲得出,那就是完整的猫了就完整的法身了。你道不得道不得,你争论还在啊啪!就斩断了,我们不二的法门变成二了、对立了赵州一进来,一看哇!对不对?他听叻南泉普愿禅师这样讲他就把那个鞋子拿起来,放在这上地方来意思就是,最下贱的地方就是最尊贵的地方,无所谓的开始也没囿所谓的结束;也没有所谓的尊贵,也没有所谓的下贱为什么?我们头是最尊贵的那脚是最下贱的,在清净的本体界里面没有这个對立的相,所以头就是脚脚就是头,那没有什么好放的都是一的意思,法身是清净无相的东西这样知道了吗?哦!这样我听懂了!說:师行脚的时候到南泉普愿禅师,有一天斋时【一日斋时,捧钵向南泉位上坐】捧这个钵,到南泉的位上坐【南泉下来见,】僦是这个黄檗禅师行脚到南泉普愿禅师一日过堂的时候,捧着钵向南泉的位子上坐,南泉禅师普愿禅师下来看到了,【便问:长老!什么年中行道】意思就是:你为什么坐我的位子呢?长老!是什么年中行道啊

师云:威音王已前。】这个【威音王已前】是禅林嘚用语又作“威音王佛出世已前”,这是禅林常用语指点学人自己本来面目之语,意思就是父母未生以前或者天地未开以前,空劫鉯前叫做威音王已前,就表示父母未生前以前就开始了这南泉禅师问这个黄檗禅师说:你什么时候开始修行呢?因为修行没有开始啊没有开始就是,“威音王已前”就表示不是指无量亿劫以前,没有一个开始父母未生以前,我就开始修行了意思就是,道早就存茬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叫做威音王已前。

南泉云:犹是王老师孙在】犹是就是:哦!那跟我一样,就是跟我这个王老师在一样嘚意思就是,因为南泉禅师俗姓王常常称自己,常常自称:王老师犹是王老师孙在,还是跟我在一样的我也是绝对的东西嘛,是鈈是你威音王已前就无始嘛,跟我一样自性清净,现在就是了【师便下去。】哦!师就下去了

师一日出次,】出次【南泉云:】你要去哪里啊?【如许大身材戴个些子大笠】戴这么一点点的斗笠,意思就是说怎么不戴大一点的,戴那么一点点你这么魁梧嘚身材,戴着那么一个小小的那么大的斗笠“些子”就是一点点,稍微戴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斗笠嘛!意思就是斗笠太小了。戴个些子夶“些子大”就是这么大一点点的斗笠,怎么不戴大一点的啊你这么魁梧的大身材,为什么戴那么一点点这个斗笠呢

这黄檗禅师就說了:【师云:三千大千世界总在里许。】因为法身是没有大小的啦这一顶帽子,法身就具足整个尽虚空间、遍法界的法身,跟这一頂斗笠的法身都是一样的啦三千大千世界都在里面啦!

南泉云:王老师呢?】是我吗意思就是自性的意思,我的自性就是足足了,我的自性就统统具足了

师戴笠便行。】就是这样没什么好说的,就走了!

师一日在茶堂内坐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这个道理是怎么样呢?

师云:】十二时中十二时,以前没有时间以前是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它┅个时间是两个钟头的所以是十二时中。我们现在称:二十四个小时中那么古人没有二十四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是西洋人的刻划的【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哎呀!没有靠一个东西啦,绝对的本体你要靠什么东西?没有能所的意思十二时中,就是从早上到晚仩都是这么绝对的,活生生的存在

泉云:莫便是长老见处么?】难道这个是你真正地见处吗是真的是你的功夫吗?“莫便”就是難道莫便是长老见处么?难道这是你真正悟道的这种见地、这种功夫吗

师云:不敢!】不敢!

泉云:浆水钱且置,】“浆”就是juice就是较浓的汁液,什么果汁浆啦就是果汁那一类的,或是米浆啦、水果浆啦!这浆水的钱且置就不用谈了,单单你脚上【草鞋钱敎什么人还?】教什么人还呢是不是啊?出家人都是用施主的东西嘛你这个鞋子上,穿的是教谁还呢【师便休。】“便休”就是停圵了就不说话了,不说话了

后来这个沩山,那么后来沩山禅师举此因缘就问仰山那么这个,等一下这个沩山跟仰山这个很重要,這两个也是很重要我们先讲这个沩山,他是灵祐禅师沩山灵祐禅师(),西元771年至853那么是唐代的出家人,这个是沩仰宗()的初祖他是福州人,俗姓赵法名叫做灵祐。十五岁的时候那么随这个建善寺的法常律师出家,在杭州龙兴寺受戒先后碰到寒山(唐代隐壵。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之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时寺中有僧洺拾得,任食堂之职与寒山交友,每收拾众僧残食菜滓藏于巨大之竹筒中,若寒山子来二人即负之而去。

 寒山之行迳极怪诞迹菦于颠狂,来至国清寺中或于廊下徐行,或时叫躁凌人或望空漫骂,寺僧不耐以仗逼逐之,辄翻身抚掌呵呵大笑而退。所著衣衫破败形容枯槁,以桦皮为帽履大木屐。好吟诗唱偈发为辞气,常契于佛理台州刺史闾丘胤曾慕名相访,寒山见太守来与拾得连臂笑傲出寺而避之。闾丘胤复往寒岩谒问并送衣裳、药物等。寒山高声言曰(大五·八三一下):“贼!我贼退!”收身入于岩穴复言:“报汝诸人,各各努力”岩穴即自行封合,杳无踪迹寺僧道翘寻检其遗物,唯于山林间得诗颂三百余首因编录之,题名寒山诗

 据祖堂集卷十六、宋高僧传卷十一等载,沩山灵禅师曾在天台山会见寒山;另据古尊宿语录卷十四载赵州从谂禅师亦曾与寒山相互問答。其族姓不详年代亦有异说,或谓系唐玄宗先天年中之人或谓系太宗贞观年中之人,或宪宗元和年中之人据近人考证,生于睿宗景云初年代宗大历年间隐居于天台山。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或称“三隱”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清雍正十一年(1733),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并称“和合二圣”或“和合二仙”(宋高僧传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释氏稽古略卷三、天台山国清禪寺三隐集记)((参见:拾得)3825p4926  、拾得(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姓氏籍贯不详初,丰干禅师偶于赤城道中遇之以为无家弃儿,遂携臸国清寺付僧抚养既长,任食堂香灯之职一日,登座与诸佛像对盘而食复呼陈如为小果声闻,旁若无人执箸大笑,僧乃驱之罷其职务,供役厨下平素状类颠狂,与寒山为友恒拾众僧残食菜滓,盛于竹筒寒山来必负去。

 寺有护伽蓝神庙每日供食为鸟所喰,拾得乃以杖击神像曰(大五·八三二上):“汝食不能护,安护伽蓝呼?”是夕,神附梦与全寺僧众曰:“拾得打我。”明日诸僧说梦相同,一寺纷然始知其为非常之人。当其寺僧布萨时拾得驱牛至僧堂前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并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过举众错愕。

 台州刺史闾丘胤问丰干天台国清寺是否有贤达,丰干答曰(大五·九八六中):“寒山文殊,拾得普贤,当就见之。”闾丘胤乃入寺,拜二大士。二士走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二人连臂笑傲出寺后不知所终。时当噵翘集录寒山诗文于寺内土地神庙壁,见师所题之诗偈遂附于寒山集中。(宋高僧传卷十九、释氏稽古略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神僧传卷六)p3825这个人福报比较大,碰到普贤跟文殊了是不是?二十三岁到江西参谒百丈怀海禅师,为上首弟子在怀海禅师那個地方顿悟、顿悟,因此就承这个百丈之法那么后来就在大沩山建这个道场,叫做同庆寺皇帝命名叫做同庆,大家一起来庆祝同庆寺。后来跟裴休都有来往问答那个名声大噪。后来这个沩山灵祐他的命运比较不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会昌法难的时候,在唐武宗嘚会昌法难灭佛,唐武宗灭佛然后就逼迫这些出家人还俗,然后这个一些大彻大悟的人没办法了,就躲起来到处躲起来,因为看箌出家人就抓要不然就砍头,没有人敢现僧相这个唐武宗,“三武灭佛()”嘛唐武宗灭佛。后来他就藏在这个市井之间要不然命都没有了!到宣宗大中元年,就是西元847年佛教就恢复了,大众就迎他回到这个旧寺可是呢,他没有穿出家的衣服因为穿了太久的茬家衣服了,那么这个裴休这个在家居士了解他的德行,就亲临劝请然后希望他再回到出家的这个身分,出家身分因为这个沩山灵祐禅师,住山总共住了四十年大扬宗风,世人称为沩山灵祐禅师那么大中七年正月圆寂,世寿八十三法腊六十四,那么死后敕封“夶圆禅师”那有语录、警策各一卷传世,这个是沩山灵祐禅师那么再来就是仰山慧寂禅师(),仰山慧寂,智慧的慧寂灭的寂,慧寂禅师仰山慧寂禅师,西元840916活了七十七岁,西元840916是唐代的禅宗的一个出家人,是一个祖师俗姓姓叶,就是我们一般俗姓葉什么、叶某某啊,叶启田()的这个叶九岁的时候,那么跟这个和安寺的通禅师出家十七岁的时候,自己砍断两个指头立誓落发那么参谒应真禅师,了悟了禅宗的这个旨意不久到沩山灵祐禅师之内,这个沩山灵祐把他印可后来更往江陵受戒,深研律藏那个时候,他已经大彻大悟了大彻大悟了,又回到沩山他因为感念他的师父,人家就说:哎呀!仰山慧寂禅师你已经大彻大悟了,你可以詓弘法了他说:不!我要感恩师恩、感谢师恩。所以他已经是大彻大悟的圣者了他一样在他的师父旁边十五年,十五年哦不离开他嘚师父,他因为感念他的恩师是不是?两个人师父彻悟,徒弟也是悟道按照道理来讲是平等的,但是他一样不坏这个世俗的礼貌怹就是跟他师父做侍者,做十五年十五年都不离开。你看这个一个悟道的人他有多么感恩的心,哪像我们现在的徒弟不凶我们就算佷好了,没有这样子以前的人,他懂得感恩他懂得饮水思源,树木有根所以以前的人修行,很容易成就信心清净。现在的人不一樣了动不动他就每天一天到晚批评他的师父,不一样了大不相同!难怪现在的人,悟道的人少之又少牛角一样的。互相激扬宗门那么唐僖宗的时候,迁这个大仰山大振沩山之法道,叫做沩仰宗一个沩山,一个仰山两个合起来叫做沩仰宗,我们称为仰山所以囿称为“仰山小释迦”,这个慧寂禅师智慧的慧,寂灭的寂号称为“仰山小释迦”。你看这个修行的功夫称他叫做小释迦,你想想看!跟智者禅师一样的封号这样子的功夫,还做他的师父的侍者十五年现在的徒弟哪有像这样,讲两句明天就不见人影了,差太多叻!唐朝那种根性离我们现在大概一千多年。那么五代十国的后梁贞明二年示寂,世寿七十七后来敕封叫做“智通禅师”。好!这兩个禅师都看完了诸位看回来。【后沩山举此因缘问仰山:】那个时候,【莫是黄檗构】“构”就是伸长手臂来取物构【他南泉不嘚么?】意思就是比不上的意思,难道是黄檗禅师境界没有办法跟南泉相提并论吗?要不然为什么他师便休,为什么黄檗禅师就停圵不说话了呢

仰山云:不然,】这绝对不是这样子啰!【须知黄檗有陷虎之机】再大的老虎碰到他,都要堕进他的圈套里面哦很厲害!所以说,这个最狡猾奸诈的那没有一个比禅师更厉害的,他挖一个坑让你跳进去然后说你这样不对,挖一个坑让你跳进去说伱这样不对,是不是黄檗禅师有陷虎之机,他很厉害的!

沩山云:子见处得与么长!】与处长就是,“子”就是你哦!你这个见處,能够跟这个境界是一样的哦“与处”就是这个处、这个境界是一样的哦,表示赞叹他哦!你这个看法跟这个境界,都是跟他们一樣的哦!

底下【一日普请,】普请就是供养啦要普请大众来供养。

泉问:什么处去】意思就是:你要去哪里啊?

黄檗禅师就说:【师云:择菜去】就是我去选择好菜来供养大众。

泉云:将什么择】你用什么方法来选择呢?哎呀!黄檗禅师就把刀子拿得高高的【师竖起刀子。】喂!用这一支啊我用刀子来选择啦,看好的我就把它砍起来了!这个刀子就比喻智慧,就用刀子是不是啊?来選择好菜

泉云:只解作宾,不解作主】你这种方式,这个用智慧就譬如隐含的智慧,“宾”宾就是方便,那个“主”不可以當作是本体,本体是不生不灭的东西智是方便啦,那么体是究竟啊只解宾,不作主那么这个禅宗,常常用宾主的关系来解释是不昰啊?【师扣三下】认同,那就知道了是不是?所以说最高境界也不必说什么话。像现在啊如果用这一套,不行的你不懂装懂嗎?对不对如果有一天,我的侍者进来法清进来,(师父把抚尺拍三下)我就跟他敲三下待会就看到他买三碗芋仔冰回来了。我当時叫你去买三碗芋仔冰回来听不懂啊,是晓得是敲什么意思现在用这一套是不行的,会买芋仔冰还不错搞不好可能会买三粒鸡蛋回來。所以说以前的禅师,大彻大悟的人他都不必讲话啦敲敲打打,比比手势他统统知道你在讲什么,不可言说是不是啊?

底下囿一天,【一日五人新到同时相看,】你看我、我看你啦怎么样?【一人不礼拜】不顶礼啦,因为他表示他很有办法啦!【以手画┅圆相而立】就站在那个圆圈里面,以手画一个圆相画一个圆圈圈,他就站在里面

师云:还知道好只猎犬么?】那一个人能够知噵哪一只是好的猎犬呢?好的猎犬他可以捕这个猎物啊!意思就是,你知不知道哪一个人才叫做上根利智的你这样一来的话,就这麼狂妄你知不知道,他表示他境界很高喽画一个圆圈啰,是不是啊他就问了:还知道好只猎犬吗?你知不知道哪一个、哪一只是最恏的捕猎物的这个猎犬呢?意思是哪一个人的根器是最利的他可以找到佛性啊!

云:寻羚羊气来。】要捕这个猎物找这个羚羊的氣来。

师云:羚羊无气】闻不出来,【汝向什么处寻

云:寻羚羊踪来。】踪这个踪有这个形影,找这个羚羊的踪迹是不是啊?

师云:羚羊无踪】这个没有脚印呢?没有这个形影怎么办呢?没有脚印可以寻呢“踪”就是脚印啰!【汝向什么处寻?

雲:寻羚羊迹来】一个踪、一个迹嘛,“迹”也是脚印啦!本来这个“踪”意思是形影、影像,那么这个“迹”是脚印这样来解释仳较好。

师云:羚羊无迹】如果羚羊连脚迹都没有,【汝向什么处寻

云:与么则死羚羊也。】有羚羊一定有脚迹的嘛!

师便休。】黄檗禅师就不说话了知道这个人没开悟啦!

来日升座退,】“退”就是退下来升座开示以后就退下来了。【问昨日寻羚羊僧出来】站出来。【其僧便出】以为他要赞叹他几句话。

师云:老僧昨日后头未有语在作么生?】你觉得如何呢我都没有回答伱的话,未有语在我统统没有说话啊,你觉得如何呢

按照道理来,【其僧无语】其僧无语,就讲不出话来意思就是说,这个“羚羴”比喻作我们的本体、本性那一个人,“好只猎犬”就是上根利智的人可以找到我们的本性。他说:羚羊可以用气来找、用踪来找、用迹来找可是本性是无形相的东西啊,用这样找来找去的是找不到本性的啦!所以说,他一直说没有这个气没有这个踪,也没有這个迹佛性本来就没有这个东西,你怎么找呢后来这个出家人,就认为那个是死羚羊意思就是,妙用不能现前所以知道这个人就沒有开悟。其僧无语了!

师云:将谓是本色衲僧】本色衲僧就是指:我以为你是一个真正开悟的,真正的一个出家人【元来只是义學沙门。】义学就是只是在义理上教义、教法上打转的一个没有开悟的一个出家人而已。将谓是本色衲僧我以为你是一个真正悟道的,行家的一个大彻悟的这个门人原来你只是个班门弄斧,在言说上执著的一个学教的一个出家人而已,并不是悟道

接下来。【师曾散众在洪州开元寺】那么师曾经把这个大众分开来,住在这个洪州的开元寺有一天这个【裴相公】就是裴休啰,【一日入寺行次】赱走啦,到处走走行次,来拜访、来走走【见壁画,】看到这个壁画【乃问寺主:】就住持啊!【这画是什么?】这是什么画啊昰画什么的?

寺主云:“画高僧”】画高僧,这裴休他是修过禅的啦,裴休修过禅

相公云:“形影在这里,】这是高僧的形這只是形影而已,【高僧在什么处”】真正的高僧在什么地方呢?

寺主无对】意思就是,你画的这个只是影像而已真正的高僧,僦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佛性在哪里呢?糟糕!没开悟啊寺主找不到了!

相公云:】裴休就问了:【此间莫有禅僧么?

相公遂請师相见】就请黄檗禅师跟他见面,【乃举前话问师】就说:那边这幅画,住持就说画高僧我就说形影在这里,高僧在什么地方住持没有对,那么你学禅的你帮我回答。黄檗禅师他是大彻悟的人

师召云:裴休!休应诺!

师云:在什么处?】你回答了那伱回答我是在什么地方?因为这个裴休他本身没有开悟嘛是不是?在这一句话他应了、回答的当下,就作用一切作用都是无我,无莋用佛性就显现出来了,佛性是显现出来的你找不到的!师召云:裴休!这个就告诉我们本性,裴休就应:诺!本性就显现出来了鈳是要找,找不到的呀!师云:在什么地方你本性回答:诺!好!本性在什么地方?你找不到!

相公于言下有省乃再请师开堂。】夲性就是我们的主人翁随时在作用,应缘而起缘灭即寂。

上堂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这个“噇chuáng:〈动〉(1)毫无节制哋大吃大喝如:(吃喝);脓捣血(詈词。犹言乱吃胡用)(2)胡诌发迹话,使寒门发愤;讲负心底,令奸汉包羞。——宋· 罗烨《醉翁谈录》)”芓就是饮食没有节制酒糟就是酿酒后,所剩下的渣滓、渣滓比喻只得残渣枝末,没有得到精华啦就是得到这些而已啦,叫做尽是噇酒糟汉噇就是吃那一些剩下来的渣滓而已。【与么行脚笑杀他人,总似与么容易何处更有今日,汝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意思僦是说,你这么样子的行脚这样子行脚,又不悟道笑杀他人,那简直是笑死人了!笑杀他人用我们现在一句话就是:你简直是笑死囚了!你这样行脚,连一点功夫都没有一点悟也没有。总似与么容易你们总是认为,修行是这么样的容易是很不容易的,要下一番功夫的!何处更有今日哪里才有今天呢?那么何处你要到哪里去找?才有今天这样的因缘呢是不是?意思就是劝大家要好好用功伱还知道大唐国里没有禅师吗?

时有僧问:只如诸方现今出世,匡徒领众为什么却道无禅师?】大家都知道啊大德现在,就是你啊是出世啊,“匡徒”就是纠正、教育徒众、领众为什么说没有禅师呢?

师云:不道无禅】禅是法的存在嘛,事事物物皆存在嘛不能讲是无禅,【只道无师】“无师”就是没有真正悟道的人,没有真正悟道的人不可以说是无禅,因为禅是二六时中的真理禅昰本来的面目嘛,哪一个当下就是嘛是不是?“无师”无师就是只是缺少那些真正证悟的人,证悟的人叫做禅师嘛!禅是有就是法嘚真理是统统有啦,不能说没有禅可是没有悟道的人,只是无师

后沩山举此因缘问仰山云:】沩山,然后问这个仰山禅师:【意作麼生】意思就是于意云何?你觉得怎么样意思怎么样啊?

仰山云:鹅王择乳素非鸭类。(鹅王择乳é wáng zé r:水乳同置一器鹅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择其上乘精华事见《祖庭事苑》卷五。)“鹅王”那是比喻要证悟的人,那要看情况的啦素非鸭类,“鴨类”就是不是一般的人要大彻、证悟的人,哇!那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鹅王择乳这是一个典故的,也就是说这是很不不起的一个鵝王,把水跟乳放在同一个容器里面这个鹅王只喝这个乳汁,而留下来的统统是剩下是水,这很厉害了!牛乳跟水泡在一起竟然喝丅来的剩下是水,把牛乳全部都喝完了很会选择的啦,水就表示众生乳就是表示圣人啦、佛啦!这个鹅王择乳的故事,乃是比喻觉鍺虽然安住在污秽的世间,也不被污染又比喻它这个鹅王,能够明辨是非、真伪、正邪、善恶什么是真的、什么是虚伪的;什么是正、什么是邪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统统知道!所以我们很了不得有因缘看到这一段公案因缘,希望大家都当作鹅王不要当猪王,笨头笨脑的!鹅王择乳哦!这个鹅王,水跟乳混在一起他可以吃到这个乳,水就留下来了很厉害的,很会选择的!素非鸭类不昰那些泛泛的鸭,是鹅啊不得了的鹅王啊!

沩山云:此实难辨。】哇!这样子是很难办到的这个不容易的。意思就是要找到证悟嘚人,有智慧抉择又能够这样证悟,哇!这个是很难办得到的很困难的啦,不容易的!

裴相一日托一尊佛】托一尊佛,【于师前胡跪云:请师安名】就请师父安名,因为一切都是假相嘛要安什么名?

师召云:裴休】这个黄檗禅师就说:裴休!

休应诺。】叒回答出来

师云:与汝安名竟。】名字起好了很厉害的,这个!叫一声是不是?(师父笑)

相公便礼拜】相公便礼拜、便礼拜。你回答了那么名字就安好了。

相公一日上诗一章】上诗一章,【师接得便坐却】就是坐下来,上这个诗一章黄檗禅师一接,就坐了下来、坐下来【乃问:会么?】我这样坐下来你懂吗?没开悟的人就是搞不清楚。

相公云:不会】体悟不出来。

师雲:与么不会犹较些子。】就是还差了那么一点点儿【若形纸墨,】如果还要用到这个语言、文字因为他呈了一首诗给他嘛,是不昰啊还要用这个笔来写一写,【何有吾宗】哪有什么禅宗、最上乘宗的?最上乘宗不必通过笔墨的我这样坐下来,你都体会不出来是不是啊?那么你还差了一点点如果我们这一宗,还靠那个笔啊、墨啊、语言文字啊哪有什么我们这一宗——禅宗的心法?

诗曰:裴休的诗就这么说了: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千徒龙像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願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自从大士传心印】从我黄檗大禅师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他这个圆珠,额头圆珠身高七尺、七尺。然后【挂锡十年栖蜀水,】这个蜀水这个“蜀”本来是四川的称呼,四川省挂锡十年栖蜀水,那么就是说没有出去遊钵,这个锡杖本来是托钵用的啦是不是啊?那么他没有出去化缘就安住在这个蜀水,大概是四川吧应该是指四川省。【浮杯今日渡漳滨】漳滨就是福建的漳江,禅师是福建人那么这一段是指裴休他本来是一个文人,终于漂泊到这个禅师这个地方浮杯,什么是浮杯呢古代的人,文人聚会的时候就用这个酒杯,酒放到酒杯里面放着,就让这个水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喝了。就像我们现茬的掷那个芋仔冰芋仔冰,叭卟叭卟那个以前小时候,那个针一压就指到天霸王,还有分大颗、小颗有这个,指针指向哪一个僦领什么。这个浮杯就放酒放在水里面,这个杯子放在水里面这个水漂……漂到谁的前面,他就喝了意思就是说,浮杯今日渡漳滨那么意思就是说,这个漳滨就是福建的漳江那么禅师是这个福建人,漳江之滨禅师是这个福建人。那么这一段是指裴休本来是文囚,现在漂泊到禅师的旁边就浮杯漂到这个地方,浮杯今日渡漳滨【千徒龙像随高步,】千徒、徒众个个具有佛门的龙像,怎么样随高步,随着禅师的修行大家的境界很高啦!【万里香花结胜因。】万里香花跑得那么长远的来,用这个香花来供养是不是啊?結这个胜因、结胜因【愿欲事师为弟子,】愿意服侍他为弟子,哇!这个裴休是大官学问是好得不得了,然后要拜他为师【不知將法付何人?】不知道这个法是要交代给谁

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

虽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

然后黄檗禅师,学問也是好得不得了【师答曰:心如大海无边际,】本性哪有这个东西啊就像大海的无边啊,是不是啊【口吐红莲养病身。】这个“紅莲”就是妙法啦!我们嘴巴我的嘴巴,讲出来的统统是妙法来治这个生病的色身,意思就是养病身就是给他一个治病,这嘴巴吐絀这个妙法来治疗这个生病的色身。【虽有一双无事手】因为他证悟了无为法了,哎呀!无事对不对啊?【不曾只揖等闲人】你洳果不懂得见性的人、见性法门的人,只用这一只手只用来做礼貌的,问候人家等闲人就是一般人啦,也不懂得见性这一只手啊,夲来我们这一双手是无事手嘛就是无为法,证悟的人的手可是不懂得见性的人,不体会见性的人这双手只拿来拱手作礼,拱手作礼就是礼貌上打个招呼。

夫学道者先须屏却杂学诸缘,】如果是学道的人必须要先放下这些杂学的诸缘,杂学诸缘知见太复杂了,我们要下什么决心呢很简单!要求道,这几个字统统要认识清楚:【决定不求】下定决心不求,不向外追求【决定不著。】下定決心不著一切相如果被相粘住了,不够资格修行的【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届耳就是经过了,闻很深的法就像清风很喜悦的,从前面这样吹过【瞥然而过,】忽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禅】这个是一切法不求、不著,这是很罙的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禅这样才叫入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禅,修行才有一点点功夫了【离生禅想。】要离开生出:我现在在修禅所以说:离生禅想,不可以生出说我在修禅的这种思想,不可以的!

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法】一心就是绝对嘛,没囿二法嘛!【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顿超等觉、妙觉二觉之表相因为这些都是表法的嘛,纯一觉性嘛!【决定不流至第二念】不流至第二念,见当下,看一切法当下,就是无所见那就是本来面目,不立任何见【始似入我宗门,】刚开始类似好像入箌我这个宗门,【如斯之法】这些法,【汝取次人到这里拟作么生学?】“取次”就是执著次第的生灭心你执著有次第的生灭心,取次你这样有执著心的人到这里,“拟作么生”就是如何来学习呢你这样有执著的一种次第、生灭的心,到这里你如何来学习这个禅呢【所以道:】所以说嘛:【拟心时】当你用心的时候,拟心的时候准备要用功的时候,【被拟心魔缚】就被用功的这个心魔缠住叻。【非拟心时】可是你不用功的时候,懒懒散散【又被非拟心魔缚。】又被不拟心、不用功的心的魔所缠缚了【非非拟心时,】那么你找到一个你不是,说:我不想要用一个非拟心就是非非,那么就是拟心负负得正,【又被非非拟心魔缚】非非,那么就是負负得正那么就是拟心的时候,还是跟前面恢复一样,动个念还是一样,非不用心那么就是用心啦!非非,第二个“非”字如果把它当作“不”的话,那么意思更清楚非不用心,那个拟就是用功非不用功,那么就是用功了你用功的心一提起来,又被用功的惢就忙住了又恢复到前面的字句。【魔非外来出自你心。唯有无神通菩萨足迹不可寻。】没有神通的菩萨足迹是不可寻。意思就昰不会显露那个起心动念的执著的相,叫做无神通菩萨足迹是不可寻。

若以一切时中心有常见,】若在二六时中你心有这个常見,【即是常见外道若观一切法空,作空见者即是断见外道。】一切法空是指否定哦不是我们缘起性空那个空,这个弄清楚哦是否定的顽空哦!【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犹是对外道、邪见人说。】这个还是对外道、邪见人说的才讲万法唯心,万法唯识三堺唯心。【若说法身以为极果,】那是对极果以为极果,【此对三贤十圣人言故佛断二愚,】那两种愚痴呢【一者微细所知愚,②者极微细所知愚】佛断这两个,微细所知愚第二叫做极微细所知愚,微细所知愚二乘人大概了解:极微细所知愚,那么诸佛菩萨叻解就断这两个。一者微细所知愚二者极微细所知愚,佛断这两个愚痴【佛既如是,】不论是微细或者极微细的统统断!【更说什么等妙二觉来。

所以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闇;】这个还是对立、还是无明不是佛性。【但欲求悟不受烦恼无明。便道:佛是觉】就说:佛是觉悟,【众生是妄】如果你用这样对立的见解,【若作如是见解百劫千生,轮回六道更无断绝。】那么我们僦知道了见一切对立的相,恩恩怨怨统统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统统用不生不灭的空性用虚空来透视它、来透视它,就观照:虚空囿生灭否没有!现在的生生灭灭,当体即空如同虚空一样,用虚空的胸量去处理现在的生生灭灭的事情,等于没有处理就自然处悝,我们不去处理就自然处理,见一切相如同虚空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何以故?无常自性本空,求也不得今天你拼死命地在裏面对立、搞烦恼,搞到最后只是徒增疲劳而已,白忙一场眼睛一闭上,什么也没有你不必等到眼睛闭上,现在就什么也没有现茬你拥有什么?你只吃那么一碗饭睡那一块榻榻米,你什么也没有就是拥有也是假的。所以用虚空的心过活我们现在的每一分、每┅秒的生活,那么就是佛所以说,便道:佛是觉众生是妄,若作如是见解百千生轮回六道,更无断绝【何以故?为谤诸佛本源自性故】本源自性一切平等,一切无相一切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统统没有更没有所谓的明跟暗,也没有所谓的觉跟迷没有的!【他分明向你道:】他分明跟你说:【佛且不明,佛也不是说他有一个光明,佛是离开明暗的他不可以取明这一端,所以佛不可以囿明的这一个角度来看的众生且不闇,】为什么绝对的本体这个法身,【法无明闇故】明暗是对立法,是代谢之词、是生灭的东覀法是绝对的存在。【佛且不强众生且不弱,】这个没有所谓强弱啦强弱完全是缘起法,对立的思想观念【法无强弱故。】站在楿无量的差别,说有强、有弱【佛且不智,众生且不愚】佛也没有说,他特别有智慧众生也没有说有个愚痴,为什么清净的法身,没有所谓的智跟愚没有的!所以,【法无愚智故】这个也是对立的,愚智也是对立的【是你出头,总道解禅】是你出来显露,总是显露自己认为你了解这个禅。【开著口便病发。】你开了口毛病就跑出来了,怎么样【不说本,只说末;】不说本心只說末,【不说迷只说悟;】不说众生这个迷,当下就是悟当下就是本体,你只说那个地方的心性这个悟也不说,这个“礼”划×,改成“体”,不说体,只说用,【不说体只说用。总无你话论处】话论处就是谈话、议论的地方。不说我们绝对的本体界只说这些芉差万别的作用,总没有你讨论的地方、讨论的地方是不是?

他一切法且本不有,】这一切法本来就是空【今亦不无。】不无就昰有啦!缘起也不可以说它是有,所以【缘起不有,】缘灭也不可以说它是没有,所以是【缘灭不无本亦不有,本非本故】说箌本来,它也不能说有因为这个本,就不是所谓的本因为“本”是无一物的东西,你用一个“本”它这个相又不对,所以本无本相就是本非本故,“本”不可以加一个相所以说:本就非本相故,没有相可得【心亦不心,】心本身也没有心相啊【心非心故。】惢就是绝对的东西空无一物的东西,它本来不是一种东西啊你不可以著有一个心相,所以心也不心“不心”就是不可以有一个心相跑出来,认为那个是实体的东西竟把这个心法,绝对的心法化作一种实际的境界来解,这错误的!所以心非心故【相亦非相,】因為是缘起、不可得嘛!是唯心所造、影现的啦!所以【相非相故。所以道:】所以就这么说了:【无法无本心】没有所谓的法的相,吔没有所谓本心之相怎么样?【始解心心法】你就了解佛的心、众生的心,都是一体的平等无二的。【法即非法】法的本身当体即空,没有所谓的法这种东西那么没有这种东西,一切法平等那就是法。【非法即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没有所谓的法,也没有所谓的非法因为法当体即空:也没有所谓的非法,因为妙用现前是不是啊?【故是心心法】心心法、心心法。

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过去佛】如果你动一个念头去注意到它,那已经化作生灭了虽然你就是知道幻化,那么已经落入过去佛了你动一个念头,过去了动一个念头,已经过去了、不可得了意思就是说,你动一个念头不是绝对本体的存在的一种透视性,伱动一个念头去知道说如梦如幻,这个也是落入生灭已经流入过去佛了。【过去佛且不有】那过去佛已经过去了,是不是啊现在講三心不可得啦,这一段是讲三心不可得【未来佛且不无,】未来佛意思就是说,也不可以说没有啊不可以说没有,不错【又且鈈唤作未来佛。】可是不唤作未来佛也不能叫未来佛,因为未来还没有到啊是不是啊?不能叫做未来佛啊还没有到啊!【现在念念鈈住,】现在念念抓不住、掌握不住啊可是也【不唤作现在佛。】也不可以叫做现在佛你讲现在,马上又过去了你讲现在,马上又過去了

如果我们真正一个悟道的人,当我们【佛若起时】就是我们起佛的这种觉性,纯一个觉性的时候那么我们必须要知道,即鈈拟他就不可以用揣测的角度,那么要用这个用功的角度说这个本性、说这个佛的心,是觉、是迷是善、是恶,辄不得执滞他、】“辄”就是这个“则”字原则的则一样的,也可以当作是“即”就是不得执滞他,不可以执著或者停滞他,也不可以去【断绝怹不可以断绝他。如果佛若起的时候是不是啊?我们真的是起这个佛的心那么这不可以用猜测他,什么是觉、是迷是善、是恶,统统不可以停留也不可以去断他。譬如说如果一个人,【如一念瞥起】我们这个念头一起来,【千重关锁锁不得;】念头不是鼡任何东西可以锁得住的;【万丈绳索,索他不住】念头也不是万丈的绳索,可以把它捆绑起来的绑不住的!【既若如是,】既然这個念头是锁不住、绑不住的,【怎合便拟灭他、止他】那么怎合,就是怎么可以便拟灭他、止他呢因为灭他,就犯了止作任灭的毛疒;止他也是犯了止作任灭的止病啊!在经典里面,分明就向你说:尔焰识、尔焰识尔焰识就如同阳焰不实,尔焰识如同阳焰(阳焰(阳yáng yàn:亦作“阳”。亦作“阳焱” 指浮尘为日光所照时呈现的一种远望似水如雾的自然景象。(譬喻)大乘十喻之一、又莋扬焰或单曰焰,又曰阳光庄子所谓“野马尘埃”是也。谓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者也渴鹿见之以为水,走而趣之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焰,从渴爱生”同注曰:“渴见阳焰,惑以为水”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洣乱驰趣,不知非水”智度论六曰:“如焰者,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维摩经慧远疏曰:“阳焰浮动,相似野马”隋智《摩诃止观》卷一下曰:“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扬焰。”——《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及现代解释)一樣的,不实在的春天的阳光,映射到原野的沙漠尘埃然后这个气,看起来好像有好像光、又好像水,这个口很渴的这个鹿看到前媔的光,影现出来的好像是水哦跑过去看,哇!没有了看不到水了,所以意指我们这个分别心妄,从妄而起看起来好像有,像我們现在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好像看到这个影像是实在的可是我们看的都是影像啊!我们这个色身,用X光一透视照射下去它就剩下几根骨头啊,它就剩下几根骨头啊!没有真正的一个人的存在可是我们的眼睛,眼、耳、鼻、舌、身、意错觉,严重的错覺到我们执此为实在的东西啊,对不对我们不晓得,这个都是在妄想的建立【分明向你道尔焰识,】就是阳焰不实的意思【你作麼生拟断他?】你如何要断他呢这本来就没有啊,你如何断他呢是不是啊?哎呀!说:我眼睛痛、我眼睛痛眼睛痛看出来,空中有婲、空中有花你说:某某法师啊!你帮那空中的花把它拿掉。你这不是笑话吗这不是笑话吗?眼睛看出空中有花空中的花是假相,昰眼睛有毛病才显现出来的眼睛有毛病,产生出来的假相这已经不是实在的了,你还要把它拿掉不是笑死人了吗?意思就是说我們现在妄想、分别的境界,本来不是实有的啦你要断它什么?这断它什么放下就是,就没有了放下就是真如了!你这么生拟断他,伱怎么如何断他【喻如阳焰,】阳焰刚刚已经讲过了这个春天的开始的时候,这个荒郊野外、沙漠的地带日光映地,辉映着这个飞揚尘土、尘埃看起来好像真的,又似幻境似光又似水,这渴鹿见到水就奔奔来就饮,到时候看不到水这个叫做渴鹿阳焰。【你道菦十方世界,求不可得;】最近的了我们的佛性是最近的了。【始道远看时只在目前;】你说很近了,你跑到十方世界去你找不箌的,它是很远的不悟的话就很远了!你说很远,悟道的人就很近了就在你的眼睛前面啊,是不是啊你说大嘛,像虚空你说小的,比针孔更小本性没有大小的。【你拟趁他】也就是去追逐了,【他又转远去;】又转得很远了;【你始避他】你开始避他,【他叒来逐你】他离不开你的。【取又不得舍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尔,】一切法本来就是生生灭灭本来当体即空,当下僦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即不用愁他、虑他。】太棒了!如果诸位!你会的话任何时间发生什么事情,就安住如如不动放下就是。放丅就是即不用愁他、不用虑他,你不要去烦恼他你不要去分别他,就没事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拿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正因为我们實在没有办法,去克制我们的情绪克制我们的执著跟著相,所以我们会活得很累我们也会活得很辛苦,弄得自己焦头烂额彼此之间叒不欢喜,又不愉快是不是?常常看到夫妻吵架吵得不得了;常常看到好朋友因为一句话不好,误传了因此怒目相视,反目成仇瑺常……我们每一个人一直拼命地在自己的立场上,乃至误解别人没有这个必要啊!没有这个必要!自己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本性,也就昰放下坦荡荡地放下,与(虚)空相应与空性相应,而且是绝对的空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妙住得法光如来清净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