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李鸿章章分活动时段评述,也可以分活动领域评述,也可以进行综合评述。请你比较这些评述方法的优劣

> > >评述曾国藩李鸿章的功过第一篇:《李鸿章的功过评价》
李鸿章的功过评价
摘要:对于充满争议的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他的一生中有许多功绩也有许多过失。开办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等一系列事件是他的功绩,而指挥北洋水师失误导致全军覆没,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是他的过失。对于这样一位影响中国历史几十年的人物,我们应给予客观的评价。
关键字:李鸿章、功过、评价
说起晚清那段耻辱的历史,没有人不知道李鸿章。然而对于这位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让我们看看李鸿章的功与过。
他的过失主要有以下几点:1.签订不平等条约。晚清时期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败了。于是,清政府只有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于是李鸿章作为外交大臣与列强签署里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几乎把当时的中国瓜分的四分五裂。2.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让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断送了清政府海上的全部家底。
但是,这些过失又岂是李鸿章想做的,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当时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 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 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 这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 只能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除去这些已经无法改变的,在其他方面,李鸿章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
献:1.开办洋务运动;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级,又进一步拓展洋务,以增加财赋收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开始。 “洋务运动”初期,是在“自强”的口号下,以筹建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军为主的。
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 同治二年正月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同治九年十月设机器局于天津;同治十年四月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同治十一年五月请开煤铁矿;光绪元年十一月筹办铁甲兵船;同治四年八月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九年闰十二月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同治十一年正月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设轮船招商局;光绪元年十一月请遣使日本;光绪元年十二月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光绪二年三月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光绪六年二月始购铁甲船;光绪六年八月设南北洋电报;光绪七年四月设开平矿务商局;光绪八年二月筑旅顺船坞;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成军;光绪二十年五月设医学堂于天津。尽管后来的历史书对于洋务派多有贬低之词,但回到历史现实去考虑,洋务派在工业,商业,军事以及文化的近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已属不易。而无论是办机器局,招商局,设电报,修铁路,还是派留学生和陆军海军的近代化,这些大事件,都与李鸿章密切相关,都和李鸿章的支持和努力分不开。作为改革家的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 “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正是一个改革家应有的精神和风骨:我们现在若不能顶住压力,把事情办好,那后来的人恐怕都不一定想得起来要这样做呢!且不论他兴办洋务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单就他创立了中国近代早 期军工企业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这点来看,他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外界对他的评价也说明了他的伟大。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双眼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彩,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颧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他从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那类人。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而又不会使与他交谈的人感到紧张,,,,他对妇女尤其礼貌,也很喜爱儿童。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这位贵宾的举动非常令人感动,他很虔诚地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他的这一告别仪式使他的随从人员和美方陪同人员始料不及。然而这却是饱含敬意的最真诚的悼词和最意味深长的告别:”别了,我的兄弟!”——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
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当时的《伦敦每日新闻》曾有报道:”他以最强劲的语言声称,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强烈反对鸦片贸易。这种贸易是列强通过战争强加给中国的,中国政府根据条约不得以允许印度鸦片进入大陆。李总督最后明确宣称:你们也许明白,如果你们停止毒害我的的人民,我们就会立即禁止他们获得鸦片。我(约瑟夫)告诉他,英国议会已经通过投票,将指定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华调查鸦片是否真的像有人指控的那样有害时,他气愤地回答:‘荒谬绝伦!’似乎十分的愤怒和蔑视,缓和了一下语气又说:‘任何人都知道,鸦片是有害的。’当我起身告辞时,他仍很善意地用热情的语言赞扬了英国公民为使中国摆脱鸦片所表现出来的仁慈。”这位秘书结束访谈时还发表了一通感慨:,,,,中国的政治家们反映出了这个国家的国民热爱和平的精神,如果任何制止战争的手段可以找到,他们不可能为了报复而认可战争的持续。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中国差点驱逐满清,提前共和。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对这种方法我们还缺少研究)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种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来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但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
李鸿章死后,外国报纸对他的评论,则是”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美英各国都对李鸿章评价甚高,甚至连宿敌日本都对李鸿章礼誉有加。早在奉命考察欧洲诸国之时,李鸿章以自己得体从容不失风范的言行备受赞誉。在欧洲雕塑”当世三雄”中,李鸿章是正中的一个。李鸿章死后,皇太后与皇上闻报泣下,认为”艰危之交,失此柱石重臣,曷胜怆恸!”震悼之余,赐予了李鸿章无尽的哀荣。”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入祀贤良祠,赏银五千两治丧,立功省分建立专祠;政功战绩,宣付史馆,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汉族大臣入祀京师,李鸿章是一个”异数”。
所以,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看待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不无夸张的说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历史,他们两个人的悲剧不完全是个人造成的,是历史的悲剧,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在后来着看来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其实我认为对他们不能轻下结论。我们不会忘记李鸿章的历史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物的重要代表,但中国近代史上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他也难拖干系,李
鸿章是忠臣,自古忠臣就没有完人。李鸿章是一个有着优良品格又有着严重缺点的人物。历史就是一种探索,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资格把他定性为”卖国贼”。历史不是某个人所能左右的,对于他的功绩我门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才算公正。
参考文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
2.《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10年第一期——龙源期刊网
3. 百度文库
第二篇:《浅谈李鸿章之功过》
浅谈李鸿章之功过
晚清时期时局动荡,中国遭受种种前所未有的创伤。而对于李鸿章的是非功过,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笔者认为,他提出洋务运动,带领中国第一次打开向西方学习的大门,其功劳不可磨灭。虽然最终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洋务运动彻底失败,而且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中签字,这确实是我们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但是这并非是他一人的责任。 关键字:李鸿章,功过,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正文:
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李鸿章可谓是占据了一定的篇幅。最引人注目的是,晚清社会遭遇内忧外患,时局动荡,而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的一举一动都对当时有所影响。笔者对于李鸿章其人并不算很了解,但是根据我所学的知识和看过的文章,李鸿章应该不像当时的人们所看的那样不堪。站在今天的角度,我想说,李鸿章不敢说有功无过,但至少其功大于过。
李鸿章早年用功读书,中进士。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他以诗言志,胸怀大志。与和他同科的优秀考生互相切磋来往,这对其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后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历练,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作为可谓不小。 但是晚清时期,国力衰弱。再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更加令人深思。当时很多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不禁引起很多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的注意。当时内忧外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诸人亲眼目睹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不得不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他们提出洋务运动,期望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从而自立自强。这其中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的历史记录:第一家机器制造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支远洋海军、第一支洋枪队洋炮队、第一家外文翻译馆、第一条铁路、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业绩。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它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打开了西学之门。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这在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次运动,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而作为洋务运动带头人之一的李鸿章,功劳不可谓不小。
李鸿章之所以被一些人诟病,不外乎有两点:洋务运动中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不堪一击;甲午战败后李鸿章签署了《马关条约》。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这其中,李鸿章的水师原本为全国所瞩目,期盼能依靠先进的德国“定远舰”打倒日本侵略者。可是没想到,拥有强大的舰船北洋舰队还是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的遗憾让李鸿章深有感触,他说他练了这样久的兵,原来都是纸老虎!
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到,其实原因并不完全在他。众所周知,晚清时期腐败成风,即使从德国购买了两只舰船,但是由于底子差,训练管理并不算好。当时慈禧60大寿,耗费巨大,也从军库中拿了钱财。相反,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变得无比强大。两相对比,战败在所难免。而正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清政府不得不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代表清政府去谈判、签字的正是李鸿章!
时人都将李鸿章描述为一个罄竹难书、不堪入目的卖国贼,然而上过课后我才有所了解。原来当时清政府不便派遣皇室成员前去签字,因为这样有损皇室颜面,于是万般无奈下,年逾古稀的李鸿章第一次东渡日本。试想一个老头子出国,竟不是游览山水,也不是考察风土人情,而是要以战败国的名义签署丧权辱国的条款!当时清政府政治军事都很落后,财政方面也不宽裕。李鸿章谈判的时候为了国家着想,还三番四次与日本提出将赔款减少,但是可恶的侵略者毫不松口,以至于老头子差点都要软下心来,苦苦哀求了!他平生笑看风云变迁,何曾受过这样的待遇,但是为了国家,为了稍稍减轻百姓的负担,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恳求。离开谈判地会驿馆的路上,甚至造人刺杀,幸而只是伤及眼睛,身体无碍。也正是这次刺杀,日本无法面对国际舆论,赔款才稍微减少了些。但是由于基数大,对国家的伤害无与伦比,国人还是一致认为李鸿章是个卖国贼,我真替他惋惜、不平!
李鸿章离开日本,当他踏上船的第一步时,他就决定永远不再来这片伤心的土地。日本,永远是他心头之痛,他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回国后的李鸿章便身体抱恙,但他仍然勤勤恳恳的奔波着。看过老师播放的一个视频,里面提到李鸿章晚年的外交活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李鸿章又是代替清政府出使西方各国谈判。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他几乎每天都在准备着各种会议和谈判,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和压力。终于积劳成疾,享年79岁。想他一生抱负,尽毁在晚年20年中,实在惋惜!好在现在很多学者也为其平反昭雪,这也算有所宽慰吧!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我想后人都是能看见并铭记的。很多前人壮志难酬,而我们身处和平的
年代,享受着舒服的生活,两相对比,我们更应该不忘国耻,再创辉煌!
参考资料:《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如何评价李鸿章》
《看洋八股的坚船利炮如何打开清朝大门——中国近代
当代西方学术中国化问题探谜》
第三篇:《李鸿章的一生功过》
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袁世凯评李鸿章
?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媒体评李鸿章
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国媒体评李鸿章
? 拼命做官——曾国藩评李鸿章
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袁世凯评李鸿章
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美国总统格兰特(U.S.Grant)评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评李鸿章
? ? 水浅而舟大也。——毛泽东评李鸿章
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孙中山评李鸿章
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蒋廷黻评李鸿章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媒体评李鸿章
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国媒体评李鸿章
? 拼命做官——曾国藩评李鸿章
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袁世凯评李鸿章
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美国总统格兰特(U.S.Grant)评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评李鸿章
? 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蒋廷黻评李鸿章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媒体评李鸿章
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国媒体评李鸿章
? 拼命做官——曾国藩评李鸿章
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袁世凯评李鸿章
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美国总统格兰特(U.S.Grant)评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评李鸿章
? ? 水浅而舟大也。——毛泽东评李鸿章
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孙中山评李鸿章
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蒋廷黻评李鸿章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媒体评李鸿章
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国媒体评李鸿章
? 拼命做官——曾国藩评李鸿章
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袁世凯评李鸿章
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美国总统格兰特(U.S.Grant)评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评李鸿章
身处晚清大变革时代,李鸿章选择了一条与他的老师曾国藩行程迥异的道路,几乎以一人之力,引领北洋集团,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大幕。他不计毁誉,办交涉、修铁路、建工厂、组海军,最终的目的却与曾国藩殊途同归,在保持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应对中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作为一个活跃在近代国际舞台近四十年的弱国外交家,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无疑是相当复杂和十分丰富的,实非“投降”、“卖国”一类的贬词所能涵盖。在长期主持对外交涉事务过程中,李鸿章始终以1861年恭亲王奕沂等人奏准成为清政府对外关系最高原则“按照条约,不能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71.页18。)为指导,并广泛吸收和发展了曾国藩、郭嵩焘等人阐述的“诚信”、“循理”外交思想的合理因素,努力将传统的儒家“和戎”思想应用于近代对外事务,力图寻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
保证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由于传统的儒家“交邻”之术与近代外交理论格格不入,这就使得李鸿章的外交实践成效甚微。但他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平等独立地位所作的理论探索及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在很多方面却具有开拓性,并值得我们借鉴。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内政外交紧密地联系起来。无论他在早期提出“委曲周旋,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1.页26。),或是晚期提出“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19.页43。)的主张,都渗透了这样一种基本观点,那就是:“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李集》.《奏稿》.卷25.页23。)其寓意很清楚:第一,内政是外交的基础,一个制度健全、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和实力鼎盛的国家,才有可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第二,外交是内政的延长,一国政府之所以能够经常性地与其他国家保持联系,并从其他国家的进步实况获得借鉴,或将不利的国际形势转变为有利的局面,缔结商约,发展贸易,都有赖于运用灵活而结构健全的外交。
李鸿章的“外交内政表里论”,是建筑在他对“西势东渐”局面的较为清醒的认识上。 抵沪之初,李鸿章对西方参战的政治后果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特别怀疑西人对上海、宁波两地怀有领土野心。1862年,他曾多次致函曾国藩和左宗棠,谈及他的焦虑。8月14日,他函告曾国藩:“……其实沪城内外各事,实皆系洋人主持,惟所欲为,不过关税捐厘仍为华官收放耳。鸿章前复总理(衙门)公函云:,,难保无他日占据",果有是说,全在中朝衡夺,履霜坚冰,殊为隐患。”(《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1.页46。)10月1日,他谈到英法联军驻防宁波的情况:“该城两面滨江,洋船甚多,城内全靠西兵,当能自存,惟后患则不可思议。”他竭力主张让左宗棠“速分一将二三千人前去,徐图挽救,庶粤人(太平军)可尽去,洋人之权可渐分,此城终不致竟为异域耳。”(《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2.页3(参郑1,页44)。)随着与洋人交往的增多。李鸿章逐渐认识到,西人来华,意在谋取商业利益,并不在于直接的领土占领。(根据史学家刘广京的研究.李鸿章至少在同治二年春就有此种认识.参见刘广京:《儒家爱国者》 (Liu kuang—ching,The confucian Patriot and Pagmatist:Li Hong—chang"s Formatic Year。),哈佛亚洲研究杂志》,第30卷
(1970).第30页。)但他同时亦认为,“若辈贪利狡猾,究其国之君臣未有占我土地之意,仍视我兵将之强弱为向背。”(《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3.页34。)“我能自强,则彼族尚不至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3.页13。)
1864年,清政府在镇压“心腹之患”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就着手考虑对付“肢体之患”的西方侵略者。李鸿章鉴于“兵制关立国之根基,驭夷之枢纽”,提出了“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以御外侮的主张。他认为,“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实能持我短长,无以扼其气焰,吁衡当时兵将,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
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实甚。”(《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5.页34。)1870年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后,对国内外形势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他感到,中国“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我实已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奏稿》.卷24.页10、11。)纵观当时世界形势,“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为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而知其故耶?为此,他大声疾呼道:“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李集》.《奏稿》.卷39.页28。)“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李》.《奏稿》.卷25.页23。)世界在发展,各国在前进,中国唯有酌度时势,变法自强,才是正道。
李鸿章认为,“自强之道,在乎师其所能夺其所恃。”(《李集》.《奏稿》.卷24.页
12。)俄罗斯和日本已向我们提供了短期内迅速自强的范例。它们“从前不知炮法,国日以弱,自其国之君臣卑礼下人,求得英法秘巧,枪炮轮船渐能制用,遂以英法相为雄长,”(《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3.页17。)“若我果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李集》.《奏稿》.卷17.页
45。)李鸿章还进而意识到,国家之间的较量,固然表现为军事实力上的雄长,但归根结蒂却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他指出,“练兵制器”,不过是“治标”的手段,发展近代工农业和交通、采矿、冶炼,才是寻求国家富强的根本之策。“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有裨民生日用品,原不专为军火所设。”(《李集》.《奏稿》.卷19.页45。)他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臣惟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先富在民,而国本乃可益固。”(《李集》.《奏稿》.卷9.页34~35。)欲求自强,首先就得求富,广开煤铁等利源,使“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李集》.《奏稿》.卷43.页43~44。)既“利民用”,又能满足海防所需,抵御外来之敌。换言之,只有变数千年祖宗之成法,发愤图强,使国富民强,才能向外国侵略者“渐收利权”,杜绝其觊觎之心,并与英法“相为雄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得一平等独立地位。
将传统儒家学说应用于复杂国际背景下近代外交领域的所谓的“诚信相交论”,构成了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
为了体察洋人之性,他命令会防局逐日翻译英文报纸,奏请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洋务人才,并且逐渐摆脱体制上的束缚,主动与洋人接触。“鸿章之营,则无日不有洋人过从,实苦烦扰,然因此气脉通贯。”(《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
2.页46。)在与洋人的交接中,李鸿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评论道,“吴道(煦)与杨道坊暨会防局官绅,外交之术过趋卑谄,”而“薛公(焕)尚持大体,于体制末节,辄与洋人龃龉,彼族甚不亲附,相形之下,意见殊多。”李鸿章认为,同洋人打交道,既不能象“沪道媚夷,失之过弱,”又不能象“汉道抗夷,失之过刚,”(《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1.页10、36(参夏东元:《晚清洋务运动研究》,页208)。)而应介于两者之间,采取“刚柔调剂”(《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4.页17。)、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儒家信条“忠”、“信”、“笃”、“敬”四字处之。 在外敌压境的情况下,李鸿章较为清醒地认识到,敌我之间的较量,往往表现为武器和实力
上的较量。“唯军实以简器为先……,有兵而无器,与无兵同。”中国虽拥有在数量上远远超过远道而来的洋兵的四万万民众,但近代文明所带来的科学技术,已使战争的武器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外国军队不仅拥有“无坚不摧”的新式枪炮,而且还有“瞬息千里”的快船战舰,如果说晚至明王朝时期,我尚可依仗民气,以“徒手搏战””,击退外寇,那么今已”非其时,非其敌矣。”(《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22.页15。)
“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弓矛小枪,不能敌彼后门进子之来福枪炮,向用之帆蓬不敌彼轮机飞驶之军船,用之帆建舟楫,不敌船巨舰,是以不得不受制于西人。”(《李集》.《奏稿》.卷19.页61~62。)显然,李鸿章的和战论,首先是一种权宜之计,旨在尽可能地维护现状,避免列强的进一步吞并和掠夺。李鸿章认为,和战的选择,必须以国家的最高利益为转移。为达此目的,即使暂时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或扩大其一部分通商利益,也应该忍痛而为之。,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时的“委曲”,是为了“求全”,也只有“委曲”,才能“求全”。只要中国能够求助于韧性的外交手段,利用列强的矛盾和均势,“委曲周旋”,保全和局,避免战争,何愁不会有强盛的一天?鉴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在后半生从不轻言战争,每遇中外冲突,总是设法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息事宁人”。在他看来,“息事宁人”或“委曲周旋”,并不意味着“遇事曲从”。他认为,同外人交涉,亦应敢于抗争,“争得一分,即免一分之害。”相反,一味求和,“平日必为外人所轻,临时只能拱手听命。”(《李集》.《奏稿》.卷1.页44。)他的原则是:若有碍国体者,虽绝交亦不可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5.页8。)
李鸿章的和战论,同时还表现为一种拖宕战术,旨在赢得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以保证国内变法自强运动的顺利进行。他在对西洋科学文化的考求中发现,“洋人以船炮为性命,不惜倾数千百万之赀财,竭亿万众人之心思,积数百年之动力,乃能精坚若此……。”(《海防档》,《机器局》,页3。)同样,“中土若于此加意,百年之后,长可自立。”推行自强新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百数十年”这样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此段时期里,唯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才能集中足够的人力物力,用于国家的建设事业。相反,轻率主战,只能加速国家崩溃的时日。为此,李鸿章一再呼吁清政府放弃“有事则急图补救,过则乃事嬉娱耳”的懵懂之态,及早励精图治,“愿我君臣上下,从此卧薪尝胆,力求自强之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3.页17。)中国“欲自强”,“断非空谈所能有济”。(《李文忠公(鸿章)全集》(以下简称李集),《朋僚函稿》,卷
14.页30不同。)要在维持和局,精求理财强兵之术。
外交的特色,在于它的伸缩性以及对于继续改变环境的适应性和敏感性,而李鸿章的和战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意义正在于此。这不仅因为该理论是建筑在对敌我实力较为客观的估价上,而且因为它将和战较为辩证地揉合在一起。他的看法是:“鄙见则谓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庶和可速成而经久。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而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李集》。《译署函稿》.卷4.页30;卷2、页33;卷2,页33~34;卷1,页3~4;卷6,页4~5;卷3,页6;卷4,页31。)可见,在李鸿章的眼里,“和”,不过是一种从长计议的手段,通过和,积蓄力量,抵御外侮,才是终极的目的。
他强调道,“从来御侮之道,必能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无论用刚用柔,要当预修武备,确有可以自立之基,然后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清末海军史料》,上册:页21。)
李鸿章把“练兵制器”看作“保和局”、“御外侮”的一把双刃剑。1872年1月,内阁学士宋晋疏请停造轮船,李鸿章即撰奏相驳:“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我中土”,“彼之有枪炮轮船也,亦不过创制于百数十年间,而凌被于中国已如是之速,……日本小国耳,近与西洋通商,亦添设铁厂,多造轮船,变用西洋军器,彼岂有图西国之志,盖为图保计也。日本方欲自保,而逼视中国,中国可不自为计乎,”他呼吁道:“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船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不得强矣!”(《李集》.《奏稿》.卷19.页48。)李鸿章在力主保和局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练兵制器购船炮,并派学生出洋学习军事技艺,为实现其“明和局阴战备”的策略方针,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采用远近交攻的合纵连衡之术,使强敌相互对立和相互牵制,以维持中外相安局面的“以夷制夷”论,构成了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
“联俄制日”为李鸿章晚年推行“以夷制夷”策略的最高目标,他原以为因此找到了一个真心助我又足以抑制日本侵略野心的强大“盟友”,在离俄回国途中,对自己“联络西洋,牵制东洋”的成果沾沾自喜,不无得意地向人夸口:“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蔡尔康:《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岳麓书社1986年,页11。)然而《中俄密约》订立不到一年,俄德即相互勾结,俄皇以胶州面许德皇,德占胶澳而俄侵旅大。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李鸿章始领悟到受骗上当,“俄之干涉还辽,原为俄而非为中国也。有联有拒外交尝试遂告失败。”(李伯玄:《李文忠使俄与中俄密约》,《大陆杂志史学丛书》,辑1.册7.页148。)但此时悔悟,为时已晚矣。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弃“藩邦”,保疆(本)土。构成中国屏藩的朝贡国,固然是防止外敌入侵的缓冲地带,但在万不得已之时,亦应忍痛割爱,不必为争“宗主国”的虚名引火烧身,造成中外直接冲突,使国家陷于战争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李鸿章的弃藩邦保疆(本)土论,来源于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敌我力量对比,以及对清王朝实力的综合分析。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代,是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列强急于开拓新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于是就掀起了一个新的“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列宁选集》,卷2·页789。)
在强敌压境、造成对中国属国侵略既成事实的前提下,李鸿章主张放弃宗主国的虚名,力守本土保和局,虽为一种消极策略,却也见其“丢卒保帅”的一番苦心。
从综合国力考虑,中国实无与列强多条战线作战的实力。甲午战争前,中国虽号称拥有数量庞大的陆军和威力超过日本的海军,但实际上不过是“徒有其表。”中国自六、七十年代举办洋务和海防设施,可经办多年,收效甚微,根本不可能为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清王朝财政匮乏,入不敷出,从六七十年代起就大举外债。到1894年以前,已签订了总数为四千万两的九笔贷款,而中国全年的财政收入亦不过八千万两。中国自
1862年起用西法练新兵,但国内的主要武装却是湘淮军。其中尤以李鸿章的淮军为精锐。该军不仅驻防直隶、山西、湖北、江苏、陕西等省,而且还被派往台湾、越南、朝鲜等地。在七十年代,淮军的岁入平均为三百多万两,可从八十年代后期起,每年平均不到二百五十万两,连士兵的薪饷只能发到四分之三,武器装备的购置自然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至于海防建设,1875年清廷许诺每年拔四百万两,但至1877年后期,李鸿章总共收到不到二百万。(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中国史》(中译本)。卷下,页76~83;页283。)1884年,他奏道,“海防经费各省关历届短解,习以为常,以致购器、筑台规模遽难远拓。”(《清末海军史料》,上册:页235。)次年,清政府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再次下令各省提供原定每年四百万两的海防经费,但李鸿章收到的仍寥寥无几。1888年,清廷有停购船械之议。年,李鸿章每年收到一百三十万两,勉强维持北洋舰队船舰设备的维修和人员的薪饷,根本无资金购置新的舰只和器械。李鸿章深知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日本。这个新兴的海上强国正在加紧备战,广泛购置一种新型的战舰,一旦开战,中国将难以与之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一方面采取海陆纵深防御战略,以防不测,另一方面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坐视列强对中国传统藩属琉球、越南、缅甸等国家的吞并而不愿多作甚至于必要的抗争。但是,这种“不得以而为之”的下策,与有些论者强加的“卖国求荣”之举是有本质区别的。
历史学家蒋廷黻曾指出,“在中国的藩属中,从国防上看来,最要紧的是朝鲜,因为这个原故,李鸿章对伊犁及越南问题都主张消极,以便集中力量来保卫朝鲜。”(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料辑要》,中卷。页364。)显然,李鸿章主张集中力量来维护朝鲜的安全,固然因为中韩关系要比中越关系密切得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出于国防上的考虑。在他的眼里,对中国怀有领土野心、威胁最大的敌人,不西方国家,而是新兴的日本。一旦朝鲜这个屏藩被侵占,中国就将暴露在野心勃勃的日本炮火之下。为此,他从七十年代起就呼吁加强海防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日本的进攻。由于清政府未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未能及时地励精图治,致使朝鲜最终成为日本的刀下之俎。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最基本立足点在于“弱国”与“和戎”两个方面。所谓“弱国”,是相对于以科学、民主和机器大工业为主要特征的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劳动人民曾经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但是到了十八、九世纪,当欧美国家大踏步进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之时,中国却仍滞留在中古的发展水平上。李鸿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象大多数抱残守阙的封建士大夫那样生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而是能够体认到世界的发展大势,对于中西关系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他敢于将中国放置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范围中,从而意识到一个相当简单、却又是大多数封建儒学者所不愿接受和不敢承认的道理:既然长矛短铳不能与洋枪大炮敌,舢板骡车不能与轮船火车比,手工业小农经济不能
与机器大工业比,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中国的落后,欧美国家的先进,就得去旧图新,变数千年祖宗之成法,“一国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清代四名人家书》。页144。)
李鸿章所阐述的弱国和戎思想,以及他为将这些思想付诸实施所作的不懈努力,尽管存在着种种的缺陷,但对于推动晚清政府的外交现代化,对于尽可能消弭战争的灾祸,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保证自强运动的逐渐开展,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起过一定的、乃至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李鸿章在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作为辞令巧善的谈判者,作为守护着通往北京外交通道的忠实卫士,作为中国冤情的主要申诉者,作为试图尽可能减轻因战争失败而导致外国施予的阶段性惩罚和折磨的周旋者,他明显地成为清王朝唯一可藉以依托和不可缺少的人物。”(濮兰德:《李鸿章传》J.O.P.Bland,Li Hung chang).伦敦1917年版,页126。)关于这一客观事实,是谁也不能抹煞和否认的。
甲午战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局者(即慈禧太后及满人亲贵集团)的战略无知及其私心所导致。 李鸿章,晚清时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因其被贴上过于鲜明的政治标签,其形象很模糊。以往对他的脸谱化解读,带给我们一种深深的疑惑:如果李鸿章是一个片面的龌龊形象,那么,国人的智商岂不是更成问题?文化渊深的中国,又怎么会受到如此简单的人物的影响? 李鸿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近代的中国历史无法绕开他?为什么他能够影响中国历史如此之长久?他所领导的洋务运动,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而人们最为津津乐..
李鸿章的谋略与智慧 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势同水火,外部列强环伺、步步进逼,李鸿章如何纵横捭阖,既能敢于任事,支撑危局,又能精于自保,身居高位40年,掌控晚清军事、经济、外交权柄于一身,历经飓风骇浪而不倒?
甲午战争失败给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自信心造成了沉重打击,甚至导致他们在未来100多年间对文化本体价值的迷失。这种情况,说到底仍不过是成王败寇观念的延续罢了。而李鸿章所谓的失败,不在方向却在速度,尤其是在日本这个参照国的对比下,这种罪恶被无限放大了。而放大的人,恰是失去自信的中国人自己。
第四篇:《关于李鸿章之功过漫谈》
1 近代临床
盖棺难定论——李鸿章功过之漫谈 目录
盖棺难定论——李鸿章功过之漫谈 ........................................................ 2
引言 ............................................................................................................. 3
李鸿章的功过 ............................................................................................ 3
一、 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 3
二、洋务运动 ...................................................................................... 4
三、创办北洋水师 .............................................................................. 6
四、镇压太平天国 .............................................................................. 6
总结 ............................................................................................................. 8
俗话说“盖棺定论”,然而当李鸿章这位晚晴重臣来说,在他盖棺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依旧无法给出他一个统一的定论。
谈到李鸿章人们对他的人生轨迹无一例外的定为:镇压踏平天国,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然而很少有人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正面性悲剧人物来评价”。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那么李鸿章这个和近代密不可分的名字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呢?
李鸿章的功过
一、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从1871年干到1895年,在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江大臣的25年时间里,他和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在这些条约里,大多数都是不平等条约。李鸿章负责具体的谈判、具体的签字、具体办理了这么多的条约,所以人家骂他卖国贼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是个悲剧色彩非常浓的人。客观地说,在那个非常腐败、非常落后的时代,少了李鸿章,自然会有王鸿章、孙鸿章出现,李鸿章只不过是奉命行
事,况且又有谁能扭转这样一个局面呢?不过透过历史的种种,我们还是能看到李鸿章并非仅仅是卖国贼,他对清朝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甲午战争战败后,慈禧和光绪让李鸿章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到了日本之后被日本浪人打了一枪,当场倒地,整个朝服全都是血,当时世界舆论都攻击日本,日本还召开了御前会议,但李鸿章坚决不在日本做手术,最后日本决定无条件停战。李鸿章和日本谈判条约的时候,朝廷和李鸿章往来的电报都被日本人截获了。日本人当时破译了中国的电码,所以朝廷给李鸿章的指示,李鸿章向朝廷报告谈判的情况,日本人统统知道。李鸿章根本不知道这些情况,所以朝廷告诉李鸿章,谈判签约赔款的时候,要2亿两为断,不要超过这些。日本人对此清清楚楚,所以伊藤博文和李鸿章在最后谈判的时候就一步到位了,说战争赔款是2亿两,一下子就到了朝廷给李鸿章的权限范围之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说,你看我受了伤,还要回去,你给我一点盘缠,我给你1亿8000万两,他要给国家争回2000万两银子。可伊藤博文哈哈大笑说:“没有这个必要吧。”李鸿章做了再多努力都没有用,最后不得不以2亿两签了字回来。当时国内已经把李鸿章骂得一塌糊涂了,他卖国的名声便由此《马关条约》开始。
二、洋务运动
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李鸿章的思想迅速转变。他清醒的认识到清王朝的腐朽与落后,在1862年给朝廷写的一个奏章中,李鸿章
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并提出了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方略。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会见外宾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在同治四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鉴于原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同治九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已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尔后,在引进西方设备进行近代化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他又进一步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其认识的深化。
同治十一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先以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三、创办北洋水师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不仅使李鸿章认识到了工业的落后,也认识到了清朝海防力量的缺陷。1874年底同治末年,李鸿章给朝廷上了一个奏折,这个奏折是“筹议海防奏折”,是专门讲了清政府要关注海防建设,要加强、要投入钱。没想报给清政府讨论之后,意见分歧非常大,李鸿章的意见就没有被朝廷所采用。
李鸿章建海防一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一共花了2130万两银子,用这些银子建立了一个舰队。1888年北洋水师建立的时候,中国是世界排第六位的海军强国。可是,从那以后,朝廷再也没有为海军拨过款,没有再扩大军队、更新装备,这使中国海军由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力量渐渐地衰落下去。那个年代,李鸿章提出海防的观点是了不起的,应该说是有远见的看法,但是当时没有被重视,清政府也没有拨足款项去建设,使得李鸿章海防的战略“流产”,直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将李鸿章苦心经营的海军以图他日强盛的愿望随着“黄海大战”的失败一起葬送在了威海卫中。
四、镇压太平天国
尽管在史学界中,对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很高的评价,但近些年也有很多人对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随之而来的是对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也有了新的观点。
尽管太平天国是一场由农民发起的反帝反封运动,但其所到之处,诗书礼仪人伦扫荡殆尽,孔庙、岳王庙、关帝庙、佛寺一扫无余,
曾文正公言:“我孔子、孟子之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旁观,不死一为之所也。”即使是当初对太平天国运动抱有热切希望的马克思,他知道了太平天国推行的各种暴政之后,也只能感叹:“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十八日,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李鸿章乘机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常的战役。经过与前来平叛的太平军反复激战,淮军最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初步扫清苏州外围后,李鸿章制订了三路进军计划,中路程学启统率,由昆山直趋苏州;北路李鹤章、刘铭传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的道路。二年(1863年)七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自天京往援,与北路淮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十一月初五,郜永宽等杀死守城主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但淮军入城后,太平军八降王率部屯居半城,不愿剃发解除武装,而是索要官衔及编制。为此,李鸿章采纳程学启的建议,诱杀了八降将,并遣散余众。苏州杀降,尽管引起戈登的不满,一度闹得不可开交,但就李鸿章来说,毕竟消除了“变生肘腋”的隐患,正如其在禀母亲的书信中所称“此事虽太过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曾国藩接报后,赞赏李鸿章“殊为眼明手辣”。
甲午战败,媾和东京,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痛遭国人唾骂。此李鸿章之悲,清廷之悲,亦国人之悲也。甲午一战,丧师辱国,其罪在何?罪在李鸿章择人不善,用人不当;罪在顽固守旧大臣不知洋务,多方阻挠;罪在慈禧骄奢淫逸,靡费钱财;罪在大清国力之衰弱、官员之腐败、国民之愚昧。岂李鸿章一人之过!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其二十五岁中进士授翰林,清名早著;后怀才不遇多年;直至师从曾国藩,创淮军、剿发捻、督江苏、后总督直隶、建北洋,功绩卓著,权贵显赫。而后大清一败再败,割地赔款,李鸿章忧愤羞辱而死。 李鸿章妄以洋务而图自强,振兴华夏,宣扬国威,然而只知洋务而不知国务。外国船坚炮利乃是皮毛,其根本实由体制所致。只办洋务行经济体制改革之道,而不触及根本,焉有不败之理。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梁任公曾言“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我亦有同感。
第五篇:《李鸿章评价》
第六篇:《论李鸿章的是非功过》
论李鸿章的是非功过
班级:会计111班
姓名:周赣明
【摘要】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有才华,有胆识,有能力,有气魄,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他所缺少的,是天时,是大环境对他的支持,是清政府的清明廉洁
【关键字】李鸿章、功与过、起义、甲午战争
李鸿章,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他少年聪慧,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他20岁便作《入都》诗10 首以抒发胸怀。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篇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他日燕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其胸怀之广之大不由得令人惊叹。
成功与失败
1.镇压起义
李鸿章受任之初,形势严峻。李鸿章牢记恩师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但上海官绅组建的“中外会防局”和外国军队对淮军“笑指为丐”。李鸿章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独立进行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上海,令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 由此可见李鸿章身为将领的充分自我肯定与不愧为将领的超强军事素质,可谓将才。
李鸿章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他不仅仅只是一员大将。站稳脚跟后,在人事上他罢免媚外过甚的官吏,起用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在军制上他“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招降纳叛,扩充实力;在军费上他“关厘分途,以厘济饷”,确保饷源。由此可见,李鸿章实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人才,从打仗到管理,从治理内忧到处理外患,他样样精通。
2.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自己就创办了三个——“练兵以制器为先”。在实际操作中他又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其认识的深化。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
3.甲午战争
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在黄海遭遇,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护航时弹药都没带足,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加重了损失的程度。丁汝昌战前提出在舰船上配置速射炮需银六十万两,李鸿章声称无款,直到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败,他才上奏前筹海军巨款分储各处情况,对北洋水师的覆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战后李鸿章赴日本议和。行前清廷已授李鸿章割地赔款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他在《马关条约》签字前的最后关头,老泪纵横地对美国顾问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条约签订后,全国反响强烈。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李鸿章虽也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并倾向变法,但在“国人皆曰可杀”的汹汹舆论下,成了清廷的替罪羊。
4.最后谢幕
1900年清廷再度派李鸿章收拾八国联军之役的残局——每当满清政府把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当77岁的李鸿章登船准备北上的时候,他感叹道:“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日,代表大清国签订《辛丑条约》的李鸿章签字回来后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难以想象即将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时是什么心情;难以想象吐血中的李鸿章被国人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时是什么心情。他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此时说出来实在是一种前途渺茫下的伤心无奈。
日,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而且也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正面的,他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并被曾国藩一再赞叹“才可大用”。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
李鸿章还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西方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负面的,李鸿章的外交政策深为清末不少文士所不满。张伯驹的《红毹纪梦诗注》一书中记载,《马关条约》的签订招致民间物议沸腾。有一个在京城唱苏昆曲的名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时,公开嘲骂李鸿章,冒出一句另加的台词:“拔去三眼花翎!”“李二先生是汉奸 ”一说也在民间广传。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我认为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下面说说我自己对李鸿章的看法:
李鸿章确实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但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他本心是爱国的,只是他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李鸿章是汉奸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我认为,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有才华,有胆识,有能力,有气魄,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他所缺少的,是天时,是大环境对他的支持,是清政府的清明廉洁。
最后,借用梁启超的词句作为我对李鸿章的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参考文献】
1赵焰《晚清有个李鸿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 《李文忠公全集》
4. 《近现代史资料》
第七篇:《简评李鸿章历史功与过》
简评李鸿章历史功过
李鸿章(),安徽合肥县东乡磨店乡人,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创导者之一,晚清的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运与李鸿章密切相关。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子;他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影响;《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谈判而最后缔结,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诚如梁启超《李鸿章传》中所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李鸿章的功与过。
一、镇压农民起义
李鸿章的起家,是曾国藩邀他成为他的手下,他成为湘军的一员。后来他自己组建了一支地主武装——淮军,用来镇压太平天国,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接着李鸿章又镇压了捻军,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随着湘军的日益强盛,李鸿章的政治权利越来越膨胀,淮军由地主军事武装组织逐渐演变为左右时局的政治集团。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支撑了晚清40年的局面,活跃在晚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满汉矛盾乃至君臣之间的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从军事而至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清政府正是依靠李鸿章的淮军来安内攘外,防患固本,李鸿章正是凭借自己掌握的兵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被誉为“中兴名臣”。
二、洋务运动
同治年间,洋务派代表人李鸿章扩建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并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创办北洋舰队。后又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
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他还派遣了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虽说只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但他为中国的军事、经济、文化近代化做出巨大贡献。洋务运动客观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朝鲜战争平息后,日本拒绝撤兵,并且跟准备撤兵的清朝军队在黄海激战,双方均伤亡惨重,但李鸿章命令军队退守威海卫,拒绝出战,最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遭到日本浪人的刺杀,但是是受了伤,他就说:“为什么没把我杀死,如果我遇刺生亡,朝廷就好有借口来拒绝签字了!”后来他的受伤换来了大清少1000万两的赔偿。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和谈代表,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订。其实,李鸿章曾多次向翁同和讨要北洋海军军饷600万两,却得到其百般搪塞,最后居然慷慨的拨给了一个将他们父子书法编撰成集的人,给圆明园购之所谓南洋木!由此看,李鸿章也是迫不得已,有心无力。
四、对变法与革命的态度
李鸿章不仅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戊戌变法中,李鸿章也是支持变法的,他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暗中保护维新人士,在慈禧太后问他时,他也承认:“臣是康党。”可见他的改良精神。甚至在孙中山游说他造反后也没有杀他。可见李鸿章内心深处还是支持革命的。只是由于深受中国古代封建礼教的影响,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清政府对抗。
总结:李鸿章在晚清政坛上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李鸿章举办洋务运动在不同程度上起了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利、抗衡的作用,维护了清王朝的苟延残喘,这是李鸿章的本意。但他没有想到引进的先进科学技术、近代教育会冲击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破坏封建制度的根基,增强了独立自主的竞争意识,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垮台和资本主义发展。这种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不是李鸿章
的预期目的,但这些进步因素的萌发,又无不与李鸿章“超卓之眼孔”、思想、行动紧密相联系。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或许这些就是他曾作为一名外交官的印记。西方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总和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十九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人物。是封建末世的机运成就了李鸿章的辉煌,也是封建末世的霉运颠覆了李鸿章,对此只能表示惋惜,,,,
第八篇:《功过难评——李鸿章》
功过难评——李鸿章
学习中国近代史,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鸿章,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我们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然而,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没有定论。这不得不从他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和晚清很多汉族大员一样,李鸿章的发迹,走的也是从书生到带兵官的路子。李鸿章在给曾国藩做幕僚时,以其见识独特和文笔优美而深得曾氏的赏识,曾国藩赞许他,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是一个很会在官场运筹帷幄的人。1898年戊戌政变,慈禧太后重训朝政,光绪被囚,康、梁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维新人士。李鸿章却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并和康有为、梁启超暗中联系。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在这里,慈禧太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是支持自己主政还是支持光绪主政,其他事,诸如是不是支持维新主张变法,则在其次。李鸿章作为洋务健将,改革口号喊了很多年,主张变法这一条是怎么也赖不掉的,但既然当权的是太后,那只要表明自己并没有紧跟皇上就行了。由此李鸿章的官场智慧可见一斑。
对于做官,曾国藩曾有批评:,少荃拼命做官'。但李鸿章虽然,拼命做官',精于自保,他却也并没有在戊戌政变中落井下石,大造冤假错案,我觉得从这一
点来说,李鸿章还是值得称赞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李鸿章也并非那种为了做官而丧失本性大奸大恶之人
二、洋务运动
从18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在中国这个充满专制和封建压力的国度中从事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句话也不可否认的体现出了李鸿章作为一个改革者所具有的风骨了。
在此期间,李鸿章从事了大量的活动,大致有:成立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成立江南机器制造局、成立天津机器局、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选学生赴美国肄业、请开煤铁矿、成立轮船招商局、筹办铁甲兵船、请遣使日本、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成立天津水师学堂、设南北洋电报、请开铁路、开平矿务局、设公司船赴英贸易、招商接办各省电报、旅顺船坞、上海商办织布局、天津武备学堂、北洋海军成军、创办天津医学堂。不难看出其中很多活动都是关于军事的,由此可以看出李鸿章强国的强烈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来使国家富强,免受外族侵略。虽然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而宣告失败,但洋务运动的队总过近代史的意义却不容忽视。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在19世纪末期,他不但在旧的封建海军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海防理念,还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营造起远东规模最大的海防制度,这不可以不说是一个创举。修建铁路,这是一种进步,也充分体现出了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其实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为了满足侵略的野心,西方列强早就想在中国修建铁路了。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的形势,他认为,他有责任反对外国人追求铁路修建让与
权的企图,因为这种企图会使他们在中国获得过分的势力。'可以说,洋务运动时李鸿章功绩的体现,虽然在军事方面失败了,但这并不是他一人造成的。军事的失败李的消极抵抗政策固然有错,但当时腐朽的统治阶层也难辞其咎。根据《剑桥晚清史》,在1875年,清帝答应每年拿出四百万两作为海防军费,但到了1877年,李鸿章总共才收到不到两百万两。从1888年到1894年,清朝海军没有添臵一艘新舰,而且,,出于财政的原因,英国顾问在战前建议买的两艘战舰变得竹篮打水,而这两艘战舰却驶进了日本人的港口,其中有一艘叫'吉野'号的,在后来的海战中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然而世人却很多不了解这些情况,只清楚地知道李的消极抵抗政策导致北洋水师覆灭,故而李鸿章的洋务运动自然也就毁誉参半。
三、外交 外交应该是李鸿章最受唾弃的方面吧,学过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国近代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几乎都与李鸿章有关系。也因此有人甚至骂李鸿章是卖国贼,然而梁启超认为他不同意人们把李比作秦桧。当人们说李鸿章是卖国贼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三场战争和四个条约,那就是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和《辛丑条约》。然而我们仔细想一想,,弱国无外交',在当时那种请况下,李鸿章夹在封建主义和帝国列强之间,他需要在当时的统治者和帝国列强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使统治者满意,又要使帝国列强满意,对于一个晚清的重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倘若李鸿章做得不对,那么为何他一次次地被派去与外国谈判?因为当时除他之外没人可去。当清政府面对一个烂摊子的时候,统治者第一个想到的能够收拾这种局面的人就是李鸿章。对此李鸿章也无可奈何。他承认,中日甲午战争,至一
生事来,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他无奈地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这几句话也可谓道出了真实情形,李鸿章虽为重臣,但掌握实权的还是统治阶层,他李鸿章不过也就是一打工的,虽然他代表天国进行谈判,然而最后定夺还是由君主说了算,然而骂名是他李鸿章背负无疑了。
总结:李鸿章注定已成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功过也难以一概而论,然而我觉得不管如何评价,骂他为卖国贼却万万不可,他的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也难以磨灭,我们可以批评他的过错,但也不要忽略他的功绩,全面的认识他,客观的认识他,也许是我们对待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所该具有的根本理念吧。
参考文献:《李鸿章传》作者:梁启超 著,雾满拦江 译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作
者: 雷颐 出 版 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剑桥中国晚清史》(美)费正清编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 著 II 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9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评述曾国藩李鸿章的功过”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评述曾国藩李鸿章的功过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鸿章 左宗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