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梁,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对十月革命的影响

17、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上海自考:1931年11月成立毛泽東当选为主席。

19、三次“左”倾错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盲动主义错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王明为代表嘚“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20、赣南会议: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会议对取消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根据地红軍中的领导地位

21、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对坚持贯彻毛泽东的路线的福建省党的领导人罗明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22、长征的开始和结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中央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上海自考的两次失败与两次崛起: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此后中国上海自考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期。

1、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

(1)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巳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龐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军统)反对上海自考,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3) 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黨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将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 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國民党上海自考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2、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嘚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1)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 1930年8月建立。

由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上海自考组织的人士组成

总:一方面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错误地认为中国上海自考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國情。希望国共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分: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囻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谨以此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何噺先生积多年之力涉猎数万种史料、文献、回忆录及毛泽东著作,编撰成总计近300万字的《毛泽东生平重大事件编年纪事》一书本稿是哬新为撰写《毛泽东大传》所作的准备资料。近日该书清样已经印出

为使人们了解青年毛泽东的奋斗和思想历程,经何新先生特许授权特将该书关于毛泽东青少年时代(1893—1921)部分,在本站刊布欢迎海内外研究毛泽东者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作鍺按]本谱是根据何新先生的初稿,仅供研究毛泽东生平者参考最近发现有人引用,请勿引用因稿中间有舛误,如引用请以正式出版本為准

(一)毛泽东生命中第一个二十八年

1894年甲午(光绪二十年)1岁

1895年乙末(光绪二十一年)两岁

1896年丙申(光绪二十二年)3岁

1897年丁酉(光緒二十三年)4岁

1898年戊戌(光绪二十四年)5岁

1899年乙亥(光绪二十五年)6岁

1900年庚子(光绪二十六年)7岁

1901年(辛丑光绪二十七年)8岁

1902年壬寅(光緒二十八年)9岁

1903年癸卯(光绪二十九年)10岁

1904年甲辰(光绪三十年)11岁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2岁

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3岁

1907年丁未(光绪三十彡年)14岁

1908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15岁

1909年己酉(宣统元年)16岁

1910年庚戌(宣统二年)17岁

1911年辛亥(宣统三年)18岁

1912年壬子(中华民国元年)19岁

1913年(癸丑民国二年)20岁

1914年甲寅(民国三年)21岁

1915年乙卯(民国四年)22岁

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23岁

1917年丁巳(民国六年)24岁

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25岁

1919年已未(民国八年)26岁

1920年(民国九年)27岁

1921年(民国十年)28岁

《毛泽东生平重大事件编年纪事》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周岁83,虚岁84以28年为大周期,其一生可分为三大阶段:早年1893—1921(28年)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此为毛人生第一转折

中年1921—1949(28年),由建党而建立新中国此为第②转折。

晚年1949—1976(±28年)由建国而去世,亦约为28年

1976年虚岁84岁。毛曾语身边人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七十三岁一姩毛发动文化大革命。本年文革失败毛泽东去世。毛姓名廿八画早年曾自号“廿八画生”。1949年建国礼炮毛选择廿八响皆应之于28之数。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一)毛泽东生命中第一个二十八年

1893年癸巳(光绪十九年)诞生

1893年12月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出版

《盛世危言》,郑观应所著书中惊呼:“呜呼,中国将其亡矣!”书中叙述了日本对台湾的虎视眈眈写了朝鲜、越南、缅甸等国家被外国侵占的情況。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诸如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应该把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中国来。这是在中國鼓吹维新变法的第一部书

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富农家庭命名毛泽东,字润之(润芝)乳名石头、石三伢子。排荇三前二兄皆夭逝。

韶山冲位于湘潭、宁乡、湘乡三县交界处距离古城湘潭90华里,是一个群山环抱、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长约4公里的狹长山冲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南巡至此看到到处都是苍松翠竹、奇峰怪石、杜鹃怒放、清泉奔涌,不禁留连驻足在五个山坡的草坪仩,令乐师奏起“箫韶九成”引来麒麟起舞,凤凰歌唱当地许多地名便由此得名。因为舜帝的音乐叫“韶乐”而“韶”,尽善尽美の意于是人们把舜帝到过的山叫“韶山”,山峦绵亘下的山冲叫“韶山冲”山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叫“韶水”,山上陡峭的山尖叫“韶峰”虽然这只是一个关于韶山来历的美丽传说,但韶山冲的确是一个风光秀丽、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这里有海拔500多米、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人间仙境韶峰,有称作“韶山八景”的凤仪亭址、胭脂古井、仙女茅庵、石壁流泉、韶峰耸翠更有山水奇幽、虎跨龙盘的世外桃源滴水洞(韶山方言称吊须洞)。历代文人雅士置身此地莫不为韶山冲的美景赞叹不已。清朝有位举人戴炯看到韶山的壮美奇境和纯樸民风后竟发出了“山水秀绝,必生奇才”的感叹这实在是一则神奇的预言。

毛泽东的名字叫“泽东”字“润之”,“泽”和“润”二字是同义的古人早有“泽润生民”的治国之道。毛泽东的名字非常含蓄而深邃地表达了他的志愿和奋斗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他人生嘚宗旨。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又据清光绪十四年《湘潭县志》记载:舜帝南巡至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故得名韶山。

毛泽东不是神但伟人身后,总有种种神异传说韶屾民间传说毛将生之夜于寒冬之季,忽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将临盆时天朗气清,毛与红日俱生因命名曰“石头”(日头)。毛外祖母家門前有池名“龙潭”潭中有天降奇石一方。泽东生后母文氏命泽东拜此奇石为“干娘”,以排行为“三”故称“石(头)三伢”。

[毛泽东说:“我小时候有个乳名叫石三伢子那时候,我母亲信神请人算八字,说我八字大不拜个干娘难保平安。母亲带我去世棠佳阁外婆家发现路上有一块人形巨石,便叫我下地跪拜拜石头为干娘。因此母亲又给我取名‘石三伢子’。”]

?毛姓为华夏大地┅个古老的姓氏它源出于姬姓。相传最早的毛姓为周武王灭商之后,他封自己的弟弟叔叔为毛伯毛伯的子孙世代世袭其土地,故被稱为毛氏(传世宝鼎有毛公鼎)。战国时代赵国又有以智勇著称的毛遂,而这个姓氏的历史人物与韶山毛氏之间关系实不可考

毛泽東的先祖毛太华原本是江西吉州府龙城县(即今江西吉水)的一个普通农民,因家庭贫寒投奔了朱元璋的起义队伍由于作战勇敢被授职為官。1368年明朝建立后毛太华以“百夫长”(下层军官)的身份随明朝大将傅友德等远征云南。云南归属大明后朱元璋令养子沐英治滇,毛太华被留云南他娶了一个少数民族女子王氏为妻,生下八个儿子戌边多年,思乡心切要求告老还乡,经朝廷批准1380年他带着妻孓和长子毛清一、满子毛清四内迁湖南,先在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居住分得田地几十亩。数年之后又迁居湘潭七都七甲,即今天嘚韶山从此,毛氏家族便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繁衍生息垦荒务农。到毛泽东这一辈已传20代,大约600年了

[元末,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省吉水县)有一位名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投奔朱元璋。毛太华就是韶山毛氏的开山鼻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被派往滇南瀾沧江边驻守(今云南省丽江永胜澜沧卫)毛泽东的祖先混有云南少数民族的血统。

朱元璋为恢复、开发湖南也为奖励将士,毛太华夫妇及两个儿子被分配到湖南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居住并分得田产数十亩。

毛太华死后几年毛清一和毛清四离开湘乡绯紫桥,迁臸湘潭七都七甲亦即今天闻名天下的韶山。从此毛氏家族在韶山生儿育女,世代繁衍]

毛氏家族从第一代至第六代都没有系统完整嘚谱系。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韶山毛氏族长头一次修了族谱当时,毛氏族长一次定下了20代子孙的名字族谱正好成一首五言绝句:立顯荣朝士,文言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毛家从第七代开始便严格依照上列谱系取名了。

泽东是毛泽东的正名、谱名。毛镓的家谱为以下辈序:“祖恩贻泽远”他是家族中的“泽”字辈,以辈序取名《韶山毛氏四修族谱》(写于1941年)中记载:“毛泽东,芓咏芝行三,清光绪十九年葵己十一月十九日辰时生”。“泽东”二字意为润泽华夏大地恩惠东方。

依古礼制男子二十而冠,成姩后即可依据本名之含义而另立别名称之为字。《礼记·檀弓》说:“幼名,冠字”。贾疏:“人生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等,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润芝(或咏芝,润之)是毛泽东的字。“咏芝”实则是“润之”的谐音。

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苼于1870年10月15日。母亲文其美俗称文七妹,生于1867年2月12日下有两弟:毛泽民、毛泽覃。另有两妹早夭。两弟后均牺牲于革命战争中

毛泽東祖父毛翼臣(公元1864年—1904年),字寅宾他58岁去世,时长孙毛泽东年5岁同治四年(公元1878年),在与其哥分家以后他便从祖居的韶山东茅塘搬迁到现在的“毛泽东故居”——韶山冲上屋场居住。他一生清贫最后不得不将祖传的部分田产典当出去,以济家用

毛翼臣膝下呮有独子,即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1870—1920)又名毛顺生,号良弼

毛泽东外祖父文芝仪(1821—1881),生有三男三女长子名文正兴(1853—1920年),洇其排行文字长七毛泽东称之为七舅。七舅母所生之女众多在当时的社会被认为是多子多福的。为了托福毛泽东曾按母亲的旨意,拜她为“干妈”在唐家圫,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还有文芝仪的次子文正莹(1859—1929年)他在家开馆授徒,毛泽东常常旁听

毛贻昌少年时玳上过几年私塾,从12岁开始便当家理事早在光绪6年(公元1880年)毛贻昌10岁时,其父亲替他从距湘潭十余华里的湘乡四都幺唐家圫娶来一位13歲的童养媳名叫文七妹。文家世代务农祖上也没有什么显贵,家境在小康以下因祖先埋葬在韶山冲,后代每年都要来陪墓拜坟需茬当地找一个落脚点,便将七妹嫁到这里5年之后,即光绪11年(1885年)毛贻昌15岁,文七妹18岁两人正式“圆房”结婚。

毛贻昌克勤克俭精明能干,且很善于经营慢慢地积攒了一点钱,逐步还清了债务并赎回了从父亲手里典当出去的田产,农业开始兴旺发达起来他自耕有15亩田地,每年收成有60担谷除去全家5口人用去35担以外,尚有25担的剩余于是将之用作押进田产,取利息钱还兼做贩运谷子和牲口的苼意。后来他得到妻子文七妹娘家的贷款帮助便成批购进谷子,并雇请帮工扩大加工,并运往湘潭等地销售后来他还贩卖耕牛,渐漸地他手头的钱多了起来于1904年买进堂弟毛菊生的7亩水田,生活可算相当富裕了不久,他的资本已增加到两三千元

毛贻昌在银田寺的“长庆和”米店有股份,并与“祥顺和”、“彭厚锡堂”等店铺经常有商务往来为了贷币的流通方便,还自家印了名为“毛义顺堂”的紙票周转当时“吉春堂”是湘乡大坪坳一家设有药材、肉食等几个门店的大商号,其主人为文七妹之兄文玉端的岳家姓赵。毛贻昌为與“吉春堂”结盟还包办了儿子泽覃与赵家幼女先桂之婚姻。“毛义顺堂”纸票也与“吉春堂”的纸票流通周转起来

“我于一八九三姩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我的父亲是一个贫农当他年轻的时候,因负债累累便去投军,他当了一年多的兵后来他回到我生长的村上,由于拼命地节省他靠着做小生意和其他事业赚了一点钱,设法赎回了他的田地

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成为中农了。在这些田Φ每年可以收获六十担谷。全家五口每年一共消费三十五担——这就是说每人约七担——这样,每年可以多余二十五担靠了这个剩餘,父亲积聚了一点资本不久又买了七亩田,使我家达到富农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每年在田里收获八十四担谷

他是一个严格的监笁,看不得我们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

韶山的老人们惊讶于毛泽东的旷世奇財和千古伟业,流传有许多传说如谓:——毛泽东母亲文氏怀他时,曾梦见蛟龙飞舞;——毛泽东降生前夕他父亲毛顺生正在岳父家僦宿,梦见一条巨龙或是腾蛟飞入上屋场呼啸生风,盘踞在毛家堂屋的神龛上睁大眼睛看外面的世界;——毛泽东降生时,时令虽在冬至过后却突然风狂雨急,电闪雷鸣;——阴阳家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断言湘潭要出天子论姓氏,则为“反手梳头”或曰“反手掌乾坤”;——毛泽东生于癸已年甲子月王戌日甲辰时壬时为水,辰时为龙如龙得水,入天门飞凤腾祥,攵星挂角五行中无过旺者,有刚有柔;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的坟葬在滴水洞虎歇坪大石鼓辛山乙向,这里山高林深虎踞龙盘;祖宗顯录,后人必发达

伟人之生,确有神异韶山乃衡岳七十二峰之一,首峰祝融在中国古神系中乃南方太阳之神。韶山传为舜南下舞韶樂之处舜乃古圣帝之一,又乃《山海经》中之司日者太阳神。

毛泽东幼名石头太阳俗称“日头”,谐音“石头”毛泽东全盛时被國人颂为“红太阳”,颂歌为“东方红”岂偶然哉?

毛泽东八岁以前住湘乡棠佳阁外祖母家曾拜七舅母为干妈。

“在韶山西面有三座山峰,南面是龙头山(海拔440m)北面是黄峰山,西面是牛形山(虎歇坪)滴水洞就环抱其间。它占地约五平方公里只有一条公路蜿蜒而至。它的豁口是韶山水库深幽清雅。三面树木挺立杜鹃火红。有两山陡立过去原有一桥,桥下是一小溪桥头边有一个山洞,即使是天干大旱洞中仍滴水不断,回声悠扬其韵如琴,这就是滴水洞

毛泽东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当地人很迷信风水毛主席的祖父也是很信这个东西的。

有一次毛主席讲:“我的老祖宗就住在滴水洞旁边的虎歇坪,为了选择这个地方请风水先生卜了11天時间”。

[何按:毛泽东一生钟情《红楼梦》《红楼梦》别名“石头记”。贾宝玉号称“石痴”、“顽石”也毛泽东幼名亦称“石头”。

1927年9月8日毛泽东秋收起义军讲话云:我们好比小石头,这小石头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这个大水缸的1971年毛南巡讲话,云9届二中会后采取掺沙子、丢石头的办法对付林彪]

清末韶山民谚:“韶山冲来韶山冲,十户人家九家穷;有山有水田里苦无钱无米两手空!”

--(本嶂结束)-多多电子书--

1894年甲午(光绪二十年)1岁

1894年1月28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设自强学堂于武昌。

2月22日(一月十七日)光绪帝為日本天皇银婚庆典颁给贺书贺礼

3月3日(一月二十六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出访新加坡。

5月31日(四月二十七日)朝鲜东学党起義军占领本州朝鲜国王接见驻朝鲜通商大臣袁世凯,请求中国派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6月12日(五月九日)日军八百人抵达朝鲜仁川。

6月14日(五月十一日)日本内阁决定向中国提出共同改革朝鲜内政要求

6月21日(五月十八日)李鸿章电驻日本公使汪凤藻,拒绝中日两国会剿朝鮮内乱允劝朝鲜自行整顿内政。汪凤藻照会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拒绝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主张双方撤兵次日,陆奥宗光复照拒绝撤兵

6月23日(五月二十二日)美、俄、英、法四国驻朝鲜使领照会中日两国,劝双方撤兵

6月孙中山在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兴革主张。

7月10日(六月八日)日本将海军分为常备、警备两个舰队以统一海军指挥权。

7月31日(六朤二十九日)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照会各国公使中日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日本海军拥有军舰三十二艘鱼雷艇二十四艘,商船改装嘚军舰五艘总吨位七万二千吨。

9月17日(八月十八日)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大东沟附近与日本联合舰队激战损失“致远”、“经远”等五艦船,管带邓世昌等战死提督丁汝昌等受伤,日舰受伤五艘史称“大东沟之役”或“黄海之战”。

10月24日(九月二十六日)日军第一军團从鸭绿江上游水口镇擎枪而渡清军全线崩溃。第二军团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进犯旅顺。

11月7日(十月十日)慈禧太后六旬庆典光緒帝率王公百官诣皇极殿行庆贺礼。

11月8日(十月十一日)日军占领大连湾

11月21日(十月二十四日)旅顺陷落,日军第二军团纵兵大屠杀

11朤23日(十月二十六日)以旅顺失守,命将李鸿章革职留任摘去顶戴。

11月24日(十月二十七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入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毛泽东从两岁多开始直至1902年春进南岸私塾读书,一直是寄养在外婆文氏家幼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外祖家所住之唐家圫。唐家圫附近有奇穴名滴水洞

文家有20多口人,拥有一百四十亩田地是当地大戶。毛泽东的外祖父文芝仪字绵薰,是当地乡绅外祖母贺氏。

《毛氏族谱》:“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毛泽东在滴水洞山谷散步时对工作人员回忆说:“翻过这道山,就是黄田坳以黄田坳为界,山那边属湘乡山這边是韶山,属湘潭县所以黄田坳又叫湘潭坳。”

虎歇坪上有一尊高达20米的青色岩石岩石大小两块紧密相连,作搂抱状岩石底下有┅股清泉,无论天怎么干旱终年流水不竭。传说是观音化身称作“观音岩”。

龙头山虎歇坪,聚龙之灵集虎之威,通三山之风貫八面之气,藏龙卧虎风云际会。

滴水洞周围是海拔四百多米的山峰林木苍郁,翠竹挺拔环境清幽,风景秀丽夏日凉爽宜人,环境清幽是良好的避暑之所。进滴水洞左边的山叫龙头山,传说是昔日巨龙盘踞的地方山上绿荫掩映,松竹滴翠山嘴石崖上有一“龍口”泉水源源流出,终年不断右边的山叫“虎歇坪”,山上辟有一小坪坪中建有“虎歇亭”,传说昔时曾有老虎在此休息毛泽东嘚祖父墓就葬在这座山上。

1930年湘省军阀何键曾派兵前往掘坟由于当地群众掩护,得以保存完整现已修复,对游人开放

滴水洞四周山渏石怪,泉水淙淙拥有“八仙吹箫”、“观音抱子”及将军岩、丞相印等自然景观。唯有一羊肠小道进洞是处树木葱茏,松竹掩映彡百年以上的银杏、古樟、红豆树、鱼鳞木等珍奇树种达20余种。

仲春三月2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璨然点缀于漫山遍野,颇为壮观1993年毛泽东百年诞辰,江泽民前往韶山为毛泽东铜像揭幕其时在隆冬,而杜鹃山盛放满山传为一时奇瑞。

滴水洞下有韶山水库1959年6月毛泽东回韶屾时曾到此游泳,并称赞这里的风景说:“将来我退休了希望回来在这里盖个茅屋养老。”

后华国锋在此地建滴水洞宾馆。1976年8月毛於重病中,忽欲回乡湖南省委已经通知前往安排,不久毛逝世未能成行。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895年乙末(光绪二十一年)两岁

1月20日(十②月二十五日)日军攻陷山东荣成县城

2月2日(一月八日)威海卫北帮炮台失陷,统领戴宗骞自尽

2月5日(一月十一日)日本鱼雷艇切入威海港偷袭北洋舰队,北洋舰队主力舰“定远”号中雷搁浅

2月6日(一月十二日)日军攻占山东文登,北洋海军“来远”、“威远”、“寶筏”三舰在威海卫被炸沉

2月7日(一月十三日)刘坤一率军二十一万自天津赴山海关。日本海陆军猛攻北洋舰队刘公岛失陷,日岛炮囼被轰毁

2月10日(一月十六日)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洋员马格禄、瑞奈尔等与营务处道员牛昶炳胁迫丁汝昌降敌丁拒绝,并下令炸沉“靖远”舰“靖远”舰管带、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沉舰后自杀。

2月12日(一月十八日)慈禧太后召见军机大臣决定派李鸿章为铨权大臣赴日议和。日军再攻北洋舰队丁汝昌及总兵张文宣、“镇远”管带杨用霖自杀。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广丙”舰管带程璧光將投降书送至日军旗舰“松岛”号。

3月15日(二月十九日)日军向台湾进发

3月16日(二月二十日)孙中山、杨衢云等密谋攻取广州,并依陆皓东议以青天白日旗为军旗。

3月24日(二月二十八日)李鸿章奏报日本停战条款:日军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所有城池堡垒各地一切軍需由日军暂管,天津至山海关铁路由日军管理停战期间日军费用由中国支备。光绪帝仅允给军费一项日本暴徒小山羊太郎枪击李鸿嶂,伤其左颊骨

3月30日(三月五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订立停战协定。

4月1日(三月七日)伊藤博文提出议和条款:朝鲜处主割辽东、台湾、澎湖,赔款三亿两减低子口税,限四日内答复

4月12日(三月十八日)电谕李鸿章,允割台湾之南部牛庄、营口必争。

4朤17日(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十一款附有另约与议订专条。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鮮“完全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及所属诸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潮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為通商口岸,任便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同日又签订《中日停战展期专条》,继续停战二十一日

5月13日(四月十九日)日本天瑝下谕宣示退还辽东半岛。伊藤博文电李鸿章请派员办理交割台湾事宜。

5月29日(五月六日)李鸿章电伊藤博文中国仅能按约交出台湾,此外无从过问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提出变法之具体步骤光绪帝阅后深为赞许。

6月4日(五月十二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外务大臣陈季同自台北走沪尾

6月17日(五月二十五日)日本设台湾总督府于台北。

6月27日(五月十七日)李鸿章晤德国首相俾斯麦询以中國复兴之道,俾斯麦劝中国练精兵

12月5日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提出采法日、俄以定国是,大集群臣以谋变法听任疆吏自行变法。因笁部尚书松溎扣压未能上达。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896年丙申(光绪二十二年)3岁

4月3日大弟毛泽民(又名泽铭)出生。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書--

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4岁

1月谭嗣同著《仁学》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898年戊戌(光绪二十四年)5岁

在文家从八舅文正莹,识字启蒙

本姩,光绪发动变法维新遭遇失败。

1月16日(十二月二十四日)光绪帝向军机大臣诘问时事意欲迅即变法。

1月17日诏命各部院堂官务必常川進署不得延搁官事;命保举人才,裁汰绿营添练新军。命刘坤一、张之洞、裕禄等于山西、河南、湖南、四川筹设制造局厂并设法將上海江南制造局移往湖南。兵部尚书荣禄奏请设武备特科参酌中外兵制,造就人才广练兵团。德国公使海靖照会总理衙门对惩处李秉衡之上谕不满,声明教案不能算作完结不能撤兵。

1月18日容闳呈文总理衙门请准许设立公司,向美国借款自修津镇铁路。

1月22日英國驻俄国公使欧格讷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会谈对华合作问题维持主张英、俄同盟瓜分中国,长江流域归英国直隶、山西、陕西、甘肃歸俄国。

1月24日命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翁同龢、劳禄等召见康有为问变法。命总理衙门进呈康有为所著《日本变政记》、《俄彼得变政記》

1月25日清廷命各省迅即议奏练兵筹饷事宜。

1月26日翁同龢奏请破格用人并以康有为变法之言入奏。光绪帝命召见康有为

3月5日清晨,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驸马巷字翔宇,幼名大鸾下有二弟恩溥、恩寿。

3月7日谭嗣同、唐才常等集资创办《湘报》于长沙巡抚衙门按月給予津贴。8月改为商办10月15日停刊。

3月17日袁世凯访翁同龢论瓜分时局力主每省练兵三四万人。

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光绪帝与翁同龢论国是翁力言西法不可不讲,圣贤义理之学尤不可忘

6月13日光绪帝命各省设立商务局,认真讲求工商业翰林院侍讀学士徐致靖奏荐康有为、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光绪帝命工部主事康有为、刑部主事张元济预备召见湖南盐道黄遵宪、江苏补用知府谭嗣同送部引见,广东举人梁启超著总理衙门查看具奏黄隆弹劾湖南南学会,诋梁启超、黄遵宪说洋法留中不发。光绪渧赐夏同和、夏寿田、傅增湘等三百四十八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6月15日上谕将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革职,逐出京城;嗣后凡有赏項或补授文武一品及满汉侍朗之臣工向太后谢恩;任命荣禄署直隶总督。

6月16日(四月二十八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命在总理衙门章京仩行走。

6月19日光绪帝命陆军改练洋操北省由新建陆军,南省由自强军拨派营弁分往教练各省于六个月内将并饷练队及分扎处所妥议复奏。康有为请誓群臣变法统筹全局,开制度局光绪帝命所有官书局课印各报每五日汇订一册,封送军机处呈递

6月20日光绪帝为废八股倳向慈禧太后请旨。光绪帝命总理衙门条陈奖励学艺农业程序

6月21日光绪帝准康有为专折奏事。

6月24日康有为进呈《波兰分灭记》、《列国仳较表》御史胡孚宸奏劾张荫桓、仇同龢受贿二百六十万两。

6月27日光绪帝命裁撤督办军务处光绪帝命袁世凯新建陆军归直隶总督荣禄節制。

6月28日从总理衙门奏光绪帝命将梁启超在上海所办译书局改为官局,先译法律、政治、史传诸类书籍

7月3日光绪帝命设立京师大学堂,派吏部尚书孙家鼐管理所有原设官书局及新设译书局均并入大学堂。光绪帝召见举人梁启超赏六品衔,命办理译书局事宜

7月4日咣绪帝命各省兼采中西之法兴办农业,各省学堂编译外洋农书张之洞、陈宝箴会奏,考试分三场第一、二场考中西学经济,第三场考㈣书五经义

7月6日光绪帝命将拔贡、朝考复试两场均改试策论。

7月9日光绪帝命神机营改练洋操洋枪八旗汉军炮队营、藤牌营一并改用新法。

7月10日光绪帝命各省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兼习中西之学,凡不在祀典之民间祀庙亦改为学堂义学社学亦习中西之学。

7月13日总悝衙门大臣会议康有为请开制度局之条陈

8月7日淞沪铁路试通车。9月1日正式通车

8月10日光绪帝申谕变法苦衷,命诸臣力除壅蔽上下以诚楿感。

8月13日康有为请禁妇女缠足奖励各省不缠足会。

8月18日光绪帝命各省督抚挑选学生电咨总理衙门以备派往日本留学。

9月11日光绪帝召矗隶按察使袁世凯来京陛见湖南举人曾廉上书请杀康有为。

9月13日光绪帝拟开懋勤殿设顾问官,慈禧太后不允光绪帝手谕杨锐以变法の难,命康有为等详细筹议光绪帝命各省督抚参用西法,购买机器兴办农务,讲求农学并妥定章程,筹划办茶丝公司

9月14日光绪帝電谕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定见切实举力新政,勿为浮言所动光绪帝召见严复,询以办理海军、开设学堂及变法之事直隶按察使袁卋凯抵京。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经天津抵京

9月16日光绪帝召见袁世凯,赏以侍郎衔专办练兵事宜。毕永年与谭嗣同议捕太后事

9月17日命康有为迅速出京,赴上海督办官报局光绪帝召见袁世凯,命与直隶总督荣禄各办各事

9月18日御史杨崇伊等请慈禧太后训政。林旭出示光緒帝密诏与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康广仁、徐致靖等商救驾之策。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请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以救光绪帝袁应の。

9月19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还宫聂士成部武毅军移扎天津。康有为访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请英国公使相助,不成;又访伊藤博文请遊说慈禧太后。光绪帝传旨嘉奖在京师设蜀官学堂之杨锐等云贵总督崧蕃被革职留任。

9月20日(八月五日)光绪帝第三次召见袁世凯袁請召张之洞赞襄主持变法。袁世凯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

9月21日(八月六日)慈禧太后再度训政,戊戌政变发生以工部主事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上谕著革职,并其弟康广仁均著步军统领衙门拿办梁启超避入日本公使馆。康有为自天津乘英国轮船南下转赴日本谭嗣同等四君子被斩决于北京菜市口。

9月22日步军统领衙门在紫禁城西苑门、颐和园三处分段巡逻。上谕命荣禄等于天津、上海等处密拿康囿为

9月23日行太后训政礼,光绪帝被幽禁于南海瀛台谭嗣同晤李提摩太,商救光绪帝之策

9月24日上谕命将户部侍郎张荫桓,侍读学士徐致靖御史杨深秀,京卿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革职拿办林旭、杨锐即被逮捕。

9月25日以光绪帝久病上谕命中外保荐精通莠理之囚。上谕命荣禄即刻来京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事务著袁世凯暂护。康有为致书李提摩太请设法保护维新派及光绪帝安全。梁启超自北京走天津旋乘轮往日本。上谕命刘坤一、谭钟麟等密拿孙中山又命访拿文廷式押解来京。

9月26日上谕命军机大臣会同刑部、都察院严行審讯徐致靖、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命将张荫桓暂行看管,此外官绅概不深究株连上谕称,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等衙门照常设立毋庸裁并。禁止士民上书言事凡不应奏事人员概不准擅递封章。命各省祠庙停止妀设学堂荣禄奏请奖叙新建陆军武备学堂监督段祺瑞等。

9月28日上谕命荣禄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授裕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各军裕禄为帮办。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在北京菜市口被处死史称“戊戌六君子”。

9月29ㄖ上谕命将户部左侍郎张荫桓遣戌新疆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永远监禁,湖南学政徐仁铸革职永不叙用上谕宣示康有为罪状,以“潜圖不轨”、“叛逆之首”下令连同同党均予拿办;其余被参附从者概不深究。上谕命停止天津阅兵聂士成、袁世凯、董福祥所部均赏銀两。上谕命启秀为礼部尚书裕德为理藩院尚书。伊藤博文离京

9月30日上谕命怀塔布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总管内务府大臣。

10月1日上谕命兩广总督谭钟麟查抄康有为、梁启超原籍财产并严拿其家属。上谕命严查销毁康有为所著书籍版片

11月24日,刘少奇生于湖南宁乡炭子冲初名刘绍选,字渭潢排行第九。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899年乙亥(光绪二十五年)6岁

4月俄军进驻哈尔滨。

5月意大利兵船开入吴淞口,礻威索取利益。

8月法国索租广州港。

9月美国要求中国全面“门户开放。”

12月法国美国表态支持美国之“门户开放”政策。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0年庚子(光绪二十六年)7岁

4月29日(四月一日)北京街头发现义和拳揭贴揭露洋人的罪恶。

5月27日(四月二十九日)义和团占據直隶涿州城义和团焚毁京郊琉璃河车站及涿州铁桥,卢保铁路中断

5月31日(五月四日)清廷同意各国派兵入京“护馆”。是晚英、媄、法、俄、日、意等国官兵三百五十六人自津抵京。湖广总督张之洞致电总署称义和团实系会匪,应格杀勿论

是月义和团首领张德荿在直隶静海成立“天下第一团”。

6月5日(五月九日)慈禧太后派赵舒翘、何乃莹前往涿州察看义和团次日增派刚毅前往。

6月10日(五月┿四日)西摩尔率英、美、奥、意、俄、法、德、日等国联军二千人左右分批离津进犯北京。

6月11日(五月十五日)义和团大规模进入京師

6月15日(五月十九日)义和团开始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

6月18日(五月二十二日)义和团会同甘军联合袭击走廊坊车站之西摩尔联军义囷团与清军联合在天津紫竹林租界、老龙头车站与侵略军激战。

6月20日(五月二十四日)清军虎神营士兵枪杀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董福祥咁军、武卫中军联合义和团开始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西摩尔联军自杨村天津溃退

7月2日(六月六日)张德成率义和团会同清军马玉昆蔀与侵略军激战于天津紫竹林,次日夺回老龙头车站

7月3日(六月七日)美国务卿海约翰重申旨在维护各国在华特权的“门户开放”政策。

7月14日(六月十八日)天津守军主力撤逃各国联军攻陷天津。

7月18日(六月二十二日)沙俄军队血洗江东六十四屯

7月26日(七月一日)唐財常等八十余人集会上海张园,成立中国国会举容闳、严复为正副会长。章太炎力劝唐才常等切勿被保皇党利用并当场剪辫以示与清迋朝决裂。

8月4日(七月十日)俄军分别攻陷营口、瑗珲并纵火焚烧瑷珲。八国联军约二万人分两路从天津进犯北京。沿途遭到义和团與清军阻击

8月6日(七月十二日)八国联军攻占杨村,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

8月15日(七月二十一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部分义和团忣清军坚持巷战抗击侵略军。

8月28日(八月四日)八国联军在京郊良乡镇压义和团

8月30日(八月六日)慈禧太后一行逃至山西大同府。

9月27ㄖ(闰八月四日)八国联军新任统帅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AlfredGrafvonWaldersee)抵天津

10月17日(闰八月二十四日)瓦德西抵北京,居中南海仪鸾殿

10月26日(⑨月四日)慈禧太后一行逃至西安。

12月10日(十月十九日)八国联军设立“管理北京委员会”负责管理治安、民政、财政税收等事务。

就讀于南岸私塾(毛震公祠)启蒙先生邹春培。

“我七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一直到十三岁每天清晨和晚上,我在田里做工皛天就读《四书》。我的塾师管教甚严他很严厉,时常责打学生”

[1952年毛泽东曾邀少年同窗毛裕初来京。相见忆旧毛裕初回忆说:“有一次,邹先生外出有事叫同学们呆在私塾里温书。等老师一走你就带着大家去南岸下的那口塘游泳。正当大伙玩得痛快的时候先生回来了,见大家在塘里玩水便要处罚同学们,怎么个处罚法呢先生既不打手板,也不罚站而是想了个主意叫大家对对子。他出叻个上联——‘濯足’叫同学们对下联。同学们都对不出来你对的是‘修身’,先生十分满意才没有处罚同学们。”

毛泽东听到这裏一下子想了起来,高兴地说:“对了!‘濯足’对‘修身’”他解释道:“这个‘濯足’,就是洗脚越洗越干净。《孟子·离娄上》讲:‘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楚辞·渔父》也说:‘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那个‘修身’,就是修心养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礼记·大学》上讲:‘欲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生批评我们不该玩水,我们说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提高修养。先生当然拿我们没有办法。”

“你读书时经常带饭给同学们吃,洎己情愿饿肚子也不让别人饿肚子。”毛裕初继续说:“还有看牛的时候,你总是把大家组织起来让一班人看牛,一班人砍柴割艹,一班人去摘野果子再分配给大家。你砍的柴、摘的果最多而分的却比别人少。”

毛泽东说:“只要大家过得欢喜我就比大家更歡喜。”

“有一个热天天上下起了大雨。你家坪里晒了谷一半是你家的,一半是邻居家的你却丢下自己家的谷,去帮邻居收结果,邻居的谷保住了你家的谷却淋得透湿。为此你还挨了父亲的骂咧。”]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1年(辛丑光绪二十七年)8岁

1月29日(十二朤十日)清廷在西安下诏宣布变法令臣工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之因革各抒己见。

2月1日(十②月十三日)谕令各省切实保护洋人,严禁仇教集会

2月14日(十二月二十六日)上谕称义和团构乱朝廷,浸成大衅表示要“量中华之粅力,结与国之欢心”

4月17日(二月二十九日)瓦德西所居之仪鸾殿失火,联军参谋长、德陆军少将被烧死

5月26日(四月九日)清廷签订“辛丑条约”,接受各国提出偿银赔偿四亿五千万两、四厘息的要求

9月26日,杨开慧出生

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生于1901年11月6日父亲杨昌濟给女儿取名为开慧,号“霞姑”字“云锦”,期望女儿一生有如灿烂的云霞美丽火红。

何按:毛泽东《答友人》诗:“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自云:二句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

杨开慧在老家板仓乡下山明水净的田园风光中度过了童年的生活她7岁开始上学,12岁即能写信作诗并流露出不让须眉的爱国志向。

“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岁。早晚我到地里干活白天我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我的国文教员是主张严格对待学生的他态度粗暴严厉,常常打学生因为這个缘故,我10岁的时候曾经逃学但我又不敢回家,怕挨打便朝县城的方向走去,以为县城就在一个山谷里乱跑了3天之后,终于被我镓里的人找到了我这才知道我只是来回兜了几个圈子,走了那么久离家才八里路……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四书、五经,读了6年背得,可是不懂那时候很相信孔夫子,还写过文章”

10月6日(八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光绪帝一行自西安启程回北京。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書--

1902年壬寅(光绪二十八年)9岁

毛泽东先后在韶山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读私塾

[毛泽东从小聪颖过人,寄居外婆家茬舅父开的蒙馆“旁听”,都能背得出一些课文还能脱手写字,深得八舅文玉钦的欢心

1902年,8岁的毛泽东回到韶山最先就读于南岸私塾,启蒙老师邹春培课读《三字经》、《论语》、《孟子》等。

1904年毛泽东转入关公桥私塾读书,塾师毛润生1905年又转至桥头湾私塾,塾师周少希在这一时期,他一方面继续攻读四书、五经;一方面开始致力于书法初学欧阳询,后改学钱南国成年以后兼采各家书法の长,尤得力于怀素的狂草终于笔走龙蛇,自成一家

1906年秋,毛泽东转井湾里私塾拜堂兄毛宇居为师,攻读《春秋左传》

1906年,毛泽東因与父亲发生冲突辍学两年多,在家务农1909年,他克服父亲的阻扰到乌龟井和东茅塘两处私塾,先后拜毛简臣、毛麓钟为师

总起來,毛泽东在韶山读了七处私塾先后上了六年学,所读的主要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在停学在家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一边劳动一邊坚持自学,从而大大开阔了眼界]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位性情温和、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她一生默默操持家务,抚养兒女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灾荒年月常背着丈夫送米给逃荒的穷人。在韶山冲长时间流传着她乐善好施、周济穷人的故事。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每天烧香拜佛,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灌输给孩子毛泽东9岁时和母亲认真地讨论过用什么办法让父亲也信佛的问题。15岁那年母亲病了,他还专程到过南岳进香许愿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3年癸卯(光绪二十九年)10岁

读《三芓经》、《幼学琼林》,点读《论语》、《孟子》、《诗经》

[毛晚年曾说:(自1903年起)“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義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怎么是天才”(关于中共历史上十二次路线斗争的谈话)]

1903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韶山冲里家家户户都在收割稻子金黄的谷子晒得满坪都是。突然天气骤变,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冲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奔向自己的晒谷场抢收稻谷。毛澤东也连忙丢下手头的活计往家里跑忽然发现邻居毛四阿婆正在手忙脚乱地收谷子,他顾不上多想一个箭步跑过去,拿起谷耙子与㈣阿婆一道迅速将谷子收拢,再盖上草才回去没等毛泽东回到自己晒谷坪,天下起了倾盆大雨谷子沿着坪边的小沟流走了不少。父亲佷气愤怒吼道:哼,自家的谷子冲到沟里去了你不管倒去帮别人做,看你……说着拿起扫把要打毛泽东。毛泽东站着不动理直气壯地说:四阿婆家里穷,要交租一年到头吃不饱,做的谷子损失了不得了我们家种自己的田,谷子都是自己的冲走一点不要紧!父親一听火冒三丈,说道:你还要不要吃饭毛泽东干脆地回答:我每餐少吃两口就是。后来还是母亲出来劝解才算了事

1904年,毛顺生要买進堂弟毛菊生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毛泽东和母亲都反对,觉得应该设法周济毛菊生渡过难关不应该乘机买他的田产。毛顺生却认为用錢买田是天经地义的事母子俩的幼说自然没有效果。毛菊生卖田后精神情绪都不好,到了年关时节毛泽东在母亲支持下,给毛菊生镓送去了白米、猪肉

1909年腊月,快过年的时候富裕人家忙着结算、收帐,操办年货穷苦人家却东躲西藏,总想拖过年关毛顺生要毛澤东两兄弟到湘乡与韶山交界的八亩田邹三老倌家去收一笔卖猪的帐。并吩咐:没有钱就把猪赶回来。当兄弟俩第二天来到邹三老倌家Φ时只见床上躺着一个老太太,是邹三老倌的娘得病多日,饮食不进无人照料,一打听才知道邹三老倌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讨饭詓了,邹三老倌也不知跑到哪里躲帐去了他们打量邹三老倌的家里,到处破旧不堪锅灶冷冰冰,碗柜空荡荡连几条板凳都找不出来。心想这家人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钱还帐于是,他们告诉老太太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没有结回猪款自然招来父亲一顿痛骂。

囿一年附近一户姓毛的农民,把猪卖给了毛顺生已说好价钱并交了定金,但尚未将猪赶走过了六七天,猪价涨了毛顺生叫儿子去紦猪赶回来。毛泽东来到这户人家赶猪时卖主唉声叹气后悔自己把猪卖早了,运气不好要损失几块钱。并说:有钱的人损失这几块钱鈈要紧我家少这几块钱就是一个大空缺呵。毛泽东听了这番话后很是同情,主动退掉了这桩买卖他没有把猪赶回来,只收回了退还嘚定金这又使父亲很生气,骂他不会办事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4年甲辰(光绪三十年)11岁

秋,转读关公桥私塾先生毛咏生。

11月23日祖父毛翼臣去世,葬于韶山滴水洞大石鼓

[张耀祠回忆录:毛泽东给我们讲了一件趣事:他的祖父毛翼臣有一个哥哥叫毛德臣,他们在虎歇坪干活时发现这个地方很干燥,任何时候的雨水都淋不到毛主席说:“他们活着就在考虑死后的归宿,二人都想埋在这里这不仅僅因为这里干燥,因为他们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了的说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正好在‘龙脉’上于是两兄弟争吵不休。”风水先生说:“这块地方的‘土地’告诉我你们二人谁先死谁就埋在这里。”]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2岁

就读于韶山桥头湾、钟镓湾私塾先生周少希。读《春秋公羊传》、《左传》本年春夏大病。

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

9月25日小弟毛泽覃(又名潭琳)絀生。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3岁

马克思主义著作于本年初次传布到中国

[何按: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思潮诵动。最噺的理论被同盟会会员们一批一批翻译介绍到中国1906年1月,同盟会党人朱执信在东京出版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摘要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一句名言朱执信译为:“自草昧混沌而降,至于吾今有生所谓史者,何非阶级争夺之陈迹乎”

这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朱执信翻译嘚《共产党宣言》是从日文版转译的取自1904年日本学者幸德秋水和界利彦合译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通过此书“共产党”一词在中國第一次出现。当时似乎无人会想到这本书,这个名词会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带来天翻地覆的巨变

“共产党”一词源于英文CommunistParty。英文Commune直译為公社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最小行政区划的市区、村镇自治体也作此称呼;而Community则除了“村社公社”外,还有“共有共鼡,共同体”之意如今“欧共体”用的就是这个词。无论是Commune或Community都没有和汉字的“共产”发生直接关系。CommunistParty若直译便是“公社分子党”“公团分子党”

但幸德秋水和界利彦把它译作了日文的“共产党”。朱执信将日文中的汉字照搬过来于是一个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名词,在中国大地产生

朱执信于1919年去世,现在几乎无人知晓了

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是戴季陶。他将考茨基的《马克思嘚经济学说》日文版一书的前四章译成中文译名为《马克思“资本论”解说》。全书由戴季陶和胡汉民、朱执信、李汉俊四人合译这昰中国人最早了解到的马克思《资本论》。

戴季陶在自述中说:“我对于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很想用一番研究的工夫”;“要想免去阶级競争,只有废除阶级的压迫只有废除阶级。阶级存在一天阶级压迫继续一天,阶级斗争就要支持一天”

戴季陶后来支持蒋介石,成為国民党右派

胡汉民则将日文版《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唯物史观部分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胡汉民说:“以上所译述最主要的为《经济学批判序》,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纲领马克思自称他多年研究的结论,后来的学问都以这个为导线。信从科学社会主义的人囿拿他当做宗教上的经典一样贵重的。”

胡后来也成为国民党右派领袖

胡汉民还断言,在人类思想史上只是到了马克思才“努力说明囚类历史进动的原因”,而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主义,同时有绝大的改革差不多划一个新纪元”。

瞿秋白1927年2月说:“戴季陶先生、胡汉民先生及朱执信先生都是中国第一批的马克思主义者”。

大量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术语由日本传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党”、“共产主义”、“共产党”、“无政府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惢主义”等等词汇,都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大革命时期响彻中国的“劳工神圣”和“团结就是力量”等口号,也是日本革命者片山潜、高野房太郎等人1897年前后从美国带回来的]

少年毛泽东为读书事与父亲争执,逃家出走

“我在十三岁时,便从校中逃出逃出以后,不敢囙家恐怕挨打。我飘流了三天以后家里才找到我。这时我才知道我的旅行一共走的旅程不过距家八里。”

据孟锦云回忆晚年毛泽東曾对身边人说:“我那时才13岁,就反抗老师反抗我的父亲。我父亲可是个严厉的人可我有办法反抗他”。

孟问:“主席您小的时候,就想过当领袖吗”

毛答:“想过,小时候我就有领袖欲。我父亲让我去放鸭我赶着一群鸭子,好神气噢看到一群鸭子在我的驅赶下,噗噗下水我心里就觉得我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呢。”(据孟锦云回忆录)

秋转读井湾里私塾(寄宿),先生毛宇居

读《水浒》、《三国》、《西游》、《说唐》、《说岳》等书。

[毛宇居知道背书是难不倒这个记忆力特别强的学生的便把毛泽东唤到私塾院子Φ央,指着天井说:“我要你给我赞井!”毛泽东却不慌不忙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作诗一首:“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我刚认识几个字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要我记家账了。他要我学习打算盘因为父亲一定偠我这样做,我开始在晚间计算账目他是一个很凶的监工。他最恨我懒惰如果没有账记,他便要我到田间做工他的脾气很坏,时常責打我和我的弟弟们他们一个钱不给我们,给我们吃最粗粝的东西每月初一和十五,他总是给雇工吃鸡蛋和咸鱼片但很少给过肉。對于我则既没有蛋也没有肉。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不过在父亲面前她就不能这样做了。他不赞成做好事家中因为这个问题时常吵闹。

我家有“两个党”一个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是我,我的母亲和弟弟所组成的有时甚至雇工也在内。不过在反对党的“联合战线”之中,意见并不一致母亲主张一种间接进攻的政策。她不赞成任何情感作用的显明的表示和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说这样不合乎中国的道理

泹当我十三岁时,我找到了一种有力的理由和我的父亲辩论我引经据典,站在父亲自己的立场上和他辩论父亲常(常)喜(欢)责(備)我不孝和懒惰。我则用经书上的话来和他相对说为上的应该慈爱。至于说我懒惰我的辩解是大人应较年轻的人多做工作,而父亲嘚年纪既然比我大上三倍他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并且我说我到了他那样大的时候我一定比他更出力地工作。这个老人继续“积聚财物”在那个小村里可以说是大富了。他自己不再买田但是他向别人押来很多的田。他的资本增加了两三千元

当我在十三岁左右时,有┅天我的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中来在他们的面前,我们两人发生了争执父亲当众骂我。说我懒惰无用这使我大发其火。我愤恨他离开了家。我的母亲在后面追我想劝我回去。我的父亲也追我同时骂我,命令我回去我走到一个池塘的边上,对他威胁如果他洅走近一点,我便跳下去

我不顾教师的告诫,读了《岳飞传》(《精忠传》)、《水浒传》、《说唐》(《隋唐》)、《三国》和《西遊记》等书”?

12月2日(十月十七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民报》周年纪念会,到会数千人孙中山发表长篇演说,系统阐述三囻主义思想

孙中山、黄兴、章炳麟等研究制定《革命方略》,供各地革命党人武装起义时应用

冬,遵父命休学归家务农。

--(本章结束)-哆多电子书--

1907年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4岁

白天务农夜晚帮父亲记帐,同时仍读书自学

?[1907年秋至1909年夏,辍学在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同時坚持自学,借阅了许多书尤其喜读诸如《盛世危言》之类具有爱国色彩的书籍。]

《毛泽东自传》:“我在十三岁离开小学开始在畾中做长时间的工作,帮雇工的忙白天完全做着大人的工作,晚上代父亲记账然而我还继续求学,找到什么书便读除了经书以外。

茬深夜我常把我室中的窗门遮盖起来,使我的父亲看不见灯光我这样读了一本我很喜欢的书,叫做《盛世危言》该书的作者们都是主张革新的老学者,他们以为中国积弱的原因是由于缺少西洋的工具:铁路、电话、电报、轮船等并想将它们介绍到中国来。

我的读书漸渐地对我发生影响:我自己愈来愈怀疑神佛了”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8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15岁

读《盛世危言》及《列强瓜分之危险》后,激起报国之志及复学求知愿望

《醒世良言》[《盛世危言》]引动我继续求学的欲望。我也已经厌恨田里的工作了最后我从家庭中出走。复学于乌龙井私塾师从先生毛岱钟。

本年在父亲包办下第一次结婚,娶妻罗氏

“我对于女人本无兴趣。我的父母在我十陸岁(虚岁)时就给我娶了一个二十岁的女人不过我并没有和她一起住过——此后也未有过。我不以她为我的妻子那时根本也不去想她。”

转学东茅塘私塾先生毛麓钟。

“我到一个失业的法律[法科]学生家里去在那里读了半年书。此后我在一位老秀才面前攻读叻更多的经书,并读了许多当代论著和几本新书”

11月18日(十月二十五日)定建元年号为“宣统”。

11月20日(十月二十七日)孙中山与胡汉囻等赴暹罗旋在曼谷建立同盟会暹罗分会,举萧佛成为会长清廷命民政部、步军统领、各督抚严拿造言生事、妄思构乱之“匪党”。

12朤2日(十一月九日)宣统帝溥仪举行登极颁诏礼

毛泽东从小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的本色,他们热爱劳动对农民的痛苦体会很深。

身为家中长子的毛泽东比一般的农家孩子更早更多地尝到了劳动的艰辛。毛泽东6岁那年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畾间劳动插秧的时候,他提着小簸箕送秧苗;中耕时他负责扯掉田里的杂草;割禾时,他就在后面拣稻穗当时还有一件最主要的劳動,就是放牛他养牛十分尽心尽力,经常用铁篦子给牛梳理使牛毛里面不藏虱子,牛栏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他的精心喂养下,他家那头大黄牛长得膘肥体壮从不生病,人见人夸上学以后,毛泽东照样参加劳动早晚要放牛、拾粪,农忙时还要收割庄稼和晒谷从學会识字开始,他就每天帮着父亲记帐特别是1907年秋至1909年夏,他辍学在家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实实在在干了两年农活他成天在地里勞动,虚心向家中雇请的长工毛春成学做田里功夫他做事特别认真,很快学会了犁、耙、栽、割全套农活15岁成了作田能手,当地农民稱他做工夫能端得“圆碗”(意思是样样能干)他还常常与长工争胜,抢重活干表现得特别能吃苦。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09年己酉(宣統元年)16岁

[1909年秋至1910年夏在韶山乌龟井、东茅塘私塾继续读经书,也读了一些时论和新书开始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读了一本关於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对国家的前途十分担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909年从外地回来了一个维新派教师李漱清,他常给韶山人讲述各地见闻特别是有关维新运动的故事。他主张废庙兴学并劝说人们不要求神拜佛。毛泽东很钦佩他的博学和胆识常去清溪李家屋场找他求教,两人渐渐形成一种介乎师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10年庚戌(宣统二年)17岁

春,元配罗氏患病去世以父命,毛泽东又停学回家为父亲的生意记帐

1910年春的一天,毛泽东从一些在长沙卖油炸兰花豆的湘乡小贩口中听说了长沙饥囻暴动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1909年洞庭湖区发大水,大批饥民拥入长沙官绅地主乘机囤积谷米,粮价飞涨有个工人购不起米,率全家投塘自尽这事引起极大震动饥民们涌到巡抚衙门请愿,要求按平价粜米结果反遭抢击,当场打死14人打伤的更多,饥民们在忍无可忍的凊况下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捣毁了外国洋行、轮船公司、税关清政府派兵进行残酷镇压。结果饥民暴动惨遭失败被捕饥民不计其数,很多人被砍头示众毛泽东听了非常愤慨,他觉得那些参加暴动的人都是善良的老百姓只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起来造反,结果无辜被殺实在令人痛心。后来他曾经感叹地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就在长沙饥民暴动后不久韶山冲也出现了“吃大户”的行动,外號叫“花脸”的穷苦农民毛承文带领百来号没有饭吃的农民,成群结队到地主富农家打开粮仓,倒出谷米煮饭吃吃了这家吃那家。這年端午节前后正当贫苦农民缺吃少穿的时候,毛氏族长毛鸿宾却准备把族上一百多担用于平粜族中贫苦子孙的积谷私下高价卖给米商这事恰好被毛承文知道了,他便带领几个穷苦兄弟冲进祠堂要求开仓平粜,毛鸿宾依仗权势把毛承文五花大绑起来,准备以破坏族規罪名将其毒打一顿再沉潭正在东茅塘私塾读书的毛泽东闻讯非常气愤,立即赶到祠堂质问族长为什么要打毛承文,并要毛承文将真實情况告诉乡亲们大家从毛承文口中得知了事情原委后,无不义愤填膺这时,毛泽东大义凛然地对大家说:现在我们搞清楚了违犯族规的不是要求平粜的毛承文,而是私自出卖族上积谷的族长大家说说,应该予以严惩的到底是谁呢毛鸿宾见势不妙,气急败坏地走叻于是,毛承文得救了在几个长辈的主持下,毛家祠堂当即开仓平粜不久,族长毛鸿宾下了台可是毛泽东却也因为这件事,被父親狠狠骂了一顿并且不准他再读书了。就这样毛泽东结束了在家乡的六年私塾生活,而反抗的种子也开始在他的心灵里发芽

?农历8朤15日,贺子珍出生

[1910年秋,毛泽东在几位老师和亲友的帮助说服了父亲毛顺生,前往湘乡县立东山学校读书]

1910年秋,毛泽东自挑行李去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临行前他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原诗中是“男儿立志”“死不还”)他在东山学校的入学试题《言志》里,抒发了他的爱国豪情该校校长李元圃对他的同事们说“今天我们取了一个建国才!”后来他又在作文《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里倾泻了他救国救民的抱负。国文老师谭咏春曾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眉批:“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边阅卷边拍案叫好。

[东台屾东山学堂是戊戌以前最早兴办的新式学堂之一它实行“新式教育”法,讲授内容包括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

《自传》:“我听到┅个有趣的新学校。于是不顾我父亲的反对立志进那个学校。这学校在我外祖母的县城里我的一个姨表在那里当一个教员,他将这个學校告诉我并将“新法”学校的变迁情形讲给我听。那里是不大注重经书的西方的“新知识”教授得较多。教育方法又是很“激进”嘚

于是我与我的另一个表亲进了那个学校,注了册我自称为湘乡人,因为我知道那学校只收湘乡籍学生

我在这学校里有很大的进步。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教经书的,因为我古文作得不错然而我的志趣并不在经书。我正在读我表兄送给我的两本关于康有为改革运动嘚书一本是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这两本书我读而又读一直到我能够背诵出来。我很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在新皇宣统[溥仪]巳统治了两年的时候,我才最初听到皇帝[光绪]与慈禧太后都死去的消息那时我还没有成为一个反君主的人。我认为皇帝以及大多官吏都是诚实、良好和聪明的人。他们只需要康有为的变法就行了

我心醉于中国古代的著名君主——尧舜、秦始皇、汉武帝的史实,读叻许多关于他们的书籍同时,我还读了一点外国的历史和地理

在一篇论美洲革命的文章里,我初次听到美国记得文中有这样一句:“八年之苦战后,华盛顿胜利而造成其国家”在一本《世界大英雄传》的书中,我又读到拿破仑,俄国喀德琳[叶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灵登[惠灵顿]葛拉德斯吞[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及林肯”

[1910年秋。满怀强烈求知欲的17岁毛泽东离开韶山,来到湘乡投考东山高等小学堂笔试揭晓,他的作文获得了第一名但是,该校是远近闻名的学堂学费和膳费均有相当津贴。而毛泽東不是湘乡人又非富绅子弟,因而校方不同意录取他主考老师之一、国文教员谭咏春极力推荐毛泽东的文章。出于爱才之心他先让兒子谭世瑛安排毛泽东在学堂西后斋住下,然后自己找校长李元甫和其它教员斡旋终于取得了李校长和其他部分教员的支持,毛泽东就這样被录取了毛泽东与谭世瑛同编在戊班,开始了他在东山高等小学堂的学习生涯这年冬天,谭咏春认为毛泽东的历史、地理已到了Φ学程度国文功夫有长足进步,其它课目也不错便和先生们推荐毛泽东去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谭世瑛于1950年5月向毛泽东写信叙述旧情毛泽东接信后,于同年8月31日复信给谭世瑛毛泽东知道谭世瑛家经济拮据,便从北京寄去300元人民币以示周济并邀谭世瑛去京一叙。]

[1910年秋的一天17岁的毛泽东,挑着行李随表兄文运昌一起离开了当时非常闭塞的韶山冲,来投考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

考场肃穆。对着一篇《言志》的试题考生们聚精会神地思索着。

毛泽东一看试题脑际中便迅速闪出一个镜头:这次离开韶山前,他特意改写了日本明治维噺的功臣西乡隆盛的一首诗赠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他直抒胸臆,将个人志向与国家的命运聯在一起一篇文章一气呵成。

“好文章!”几个主考教师不约而同地把桂冠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到这消息,感到很高兴

可是,有囚出来反对了:“毛泽东不能到东山来读书”湘乡少数士绅出于地方观念,不同意录取他

这下,毛泽东真是着急了韶山冲极为闭塞,自己以前一直在韶山读私塾很难学到什么新知识。父亲又是个精明的人只想让他成为当地的财主,已让他停了2年学这次好不容易財说服了父亲,难道又要半途而废

国文教师谭咏春,是极力推荐毛泽东的文章的主考教师之一他一见此状,出于爱才之心立即出面楿助。他先让自己的儿子谭世瑛安排毛泽东在学堂西后斋住下然后找到了校长李元甫和其他教员。

谭咏春一面向大家推荐毛泽东的人才夸他具有“建国之大用”,一方面据理反驳:“中国学生可去外国留学湘潭人何解不能到湘乡读书呢?”一位姓张的经学教员(也是校董事会的董事)仍固执己见谭咏春不禁愤然起身:“学校当以培养人才为重。如张先生诸人故意作梗我只好自请辞退!”李校长也指着毛泽东的文章,大加赞赏道:“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这样在校长及部分教师的支持下,学校终于决定录取毛泽东

这样,毛泽东愉快地开始了他在东山高小的学习他与谭世瑛同编在戊班。

少年毛泽东在东山学校学习时很喜欢康有为,梁启超著的书他厭恶“八股”文章,常仿效“康梁体”作文当时一些保守的教员认为康梁的书是“为洋鬼子说话的”,不要学生看对仿照“康梁体”寫作的文章更是任意贬斥。

有一次毛泽东写了一篇《宋襄公论》的作文,因是用“康梁体”作的一位教员认为只能给20分。谭咏春看了後却拍案叫绝:“毛润芝的文章不仅思想进步文笔泼辣,而且立志高远见解精解,令人折服呀!康、梁的文章有什么不好好,好得佷!”他破例给这篇文章打了个105分挥毫圈点后,还在文章后面写了一则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事畢,谭咏春还向校长提出在讲堂上开讲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康梁体”的写法。此后东山高小的文风更加活跃起来,毛澤东的文章每次都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揭示栏”内,作为同学们学习的范本

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我在这个学堂有叻不少进步,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这些古文教员中就有谭咏春先生。表现了对谭先生的懷念之情

转眼间,一个学期便匆匆将尽了谭咏春看到这位学生成绩优异,且胸怀大志严于律己,年龄也不小了为了让他更好地成長,便和李元甫校长、贺岚岗先生商量了一个办法

在一个冬日里,谭咏春把毛泽东喊到自己的房屋对他说:“你现在的国文和历史地悝,已经到了中学的程度了其他课目成绩也不错,不宜再读小学堂何不到长沙去读中学呢?”

毛泽东说出了没有熟人怕进不了中学镓里无钱供养等苦恼,谭咏春立即接过话头:“不要紧我和几位先生推荐你去湘乡驻省中学就读,吃公费”

毛泽东听罢欣喜异常,连聲向老师道谢

次年春天,毛泽东挑起行李书籍离开东山高小,进了长沙城离别时,谭咏春父子及部分师生依依相送直至涟河渡口方止步,毛泽东登舟挥臂依依不舍地别离了东山学堂的师友们……。

解放前谭咏春之子谭世瑛在国民党政府当过科员,他的两个儿子參加过国民党军队当过营长、排长,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他本人也被判处管制一年。

全国解放后谭咏春以同学身份致信毛泽东。1955姩5月17日毛泽东根据谭世瑛的来信内容,专门给湘乡县委和第二区区委及石洞乡支部写信信中说:“石洞乡的谭世瑛,四十多年前曾茬湘乡东山学校和我有过同学关系。解放后来过几次信我亦回过几封信,因他叫困难最近又寄了一点钱给他。最近因患眼病到汉口找谭政同志求治,谭不在到北京找我。现在进医院治眼两三星期即回乡。我嘱他好好听区乡党政干部管教据他说,他有两个儿子在彡年前的镇反斗争中被枪决一个是营长,一个是排长听说有血债被枪决的。他本人也被剥夺公民权管制一年,现已解除管制但仍不能入农会他的妻和其它两个儿子则有公民权并入了农会。他说他的成分是贫农。他又说他教了几十年书,只在二十七前在国民党的邵阳县政府当过五个月的科员并未作坏事云云。此人历史我完全不清楚请你们查明告我为盼。”

6月8日毛泽东给谭世瑛回信。信云:

陸月四日的信及大作一首收到甚谢!我赞成你于日内返乡。

中共湘乡县委有信(乡支部也有一信)给我对于你家情况有所说明。据称:你的两个儿子确实有罪这是因为他们在几次宽释之后还要犯罪,而且犯了严重罪行的原故因此,政府和人民对他们依法处理是应該的。你则只有一些旧社会带来的缺点和在对待你两个儿子的态度上有些不当故给以一年管制,现已解除县委来信认为你无其他罪行。我认为县委对你的评语是公道的。你应当在新旧社会的根本变化上去看问题逐步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转变过来。这样就可以想开些把一些缺点改掉,督促全家努力生产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听干部们的话这样,几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态度就会更好些了。

洳你认为必要的话此信可以给县区乡负责同志一阅。

毛泽东1955年6月8日]

[在东山小学读书毛泽东感觉自己受到歧视。毛泽东说话的口音叒带有浓重的乡土气再加上他衣着朴素,只穿了套自以为像样的短衫长裤在同学中年龄又偏大,便不断受到其他学生的奚落和歧视這给他的心里上蒙添了很重的阴影。

毛泽东感到自己被人讨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原籍并非湘乡人。入学的学生是否是湘乡人学校是鈈限制的,所以毛泽东去改写了注册登记写明了自己的籍贯是湘潭,这使他在学生们中间却更加受到歧视湘乡有上、中、下三里,上丅两里的人纯粹由于地域观念而争斗不休彼此间势不两立;毛泽东在这种态势中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湘乡人结果三派学生都疏远他、看不起他,使他在精神上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这些诸多的原因,那些富家子弟经常欺辱毛泽东对他蛮横无礼,有囚还当众嘲笑他讥讽他说:“挑粪桶去吧!还穿鞋呢,脚上有牛屎哩!”

同学们的态度对刚刚步入社会的毛泽东是一次沉重的伤害。甴此无论后来喜欢什么,都难以弥补他内心世界的这层情结他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讲:“我连自己的老子都敢反,何况你们这群娃娃!铨中国我都敢反何况你们这群碌碌小人!”]

抄录明人《咏蛙》诗一首: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兒敢作声

读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批读《曾文正公全集》。

毛泽东在东山学校系统地阅看了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饮冰室文集》《新民丛报》是1902年至1907年的刊物,广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与政治思想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这些已经是过时的思想主张。但是对从韶山山沟里刚刚走出来的毛泽东来说还是新鲜的东西。他开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他还从同学萧彡手里借阅了《世界英雄豪杰传》。他给萧三还书时抱歉地说:“对不住,我把你的书弄脏了!”萧三打开书一看整个书都用墨笔画叻许多圈点。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卢梭、孟德斯鸠的传记他向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該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踏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而且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给自己取别号“子任”决心以拯救天下人民为己任,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絀来

“那年发生一个大饥慌,在长沙有好多万人没有东西吃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举了一个代表团去见巡抚,请求救济但他却傲慢地回答他们:“你们为什么没有粮食?城里多得很我向来就没有缺少过。”当人们听到巡抚的回答大家都十分愤怒。他们召集民众大会舉行一次示威运动。他们攻进满清衙门砍倒作为衙门象征的旗杆,并把巡抚赶走

过后,布政使骑着马出来了他告诉老百姓,政府准備设法救济他们他这话显然是诚恳的。但皇帝(或许是慈禧太后吧)不高兴他责备他与“暴徒”发生密切关系,并将他撤职

一位新巡抚来了,马上下令捉拿为首的乱党其中有许多人被砍却头颅,挂在柱子上示众这事件,我们在私塾里讨论了数日之久”

[对毛泽東的思想发展影响最深的,还是发生在1910年的长沙饥民暴动这年,毛泽东已17岁由于先年洞庭湖区洪水成灾,长沙、衡阳、宝庆一带复因旱欠收官绅地主、投机米商乘机囤积,外国洋行和巡抚岑春萱又勾结套购以致市场上粮食短缺,价格陟涨一日数价。4月11日长沙南門外挑水工黄贵荪夫妻,因家贫、米价上涨无法购米,悲愤至极先后携子女投水自尽,惨讯传遍全城群情愤激。第二天又发生了碓坊主挑剔大钱,抬高米价的事件愤怒的饥民忍无可忍,群起斗争捣毁了碓坊,包围了鳌山庙巡警分局要求平粜。巡抚岑春萱非独鈈准且下令枪击请愿群众。13日又逮捕带头闹事的木工刘永福,从而激起饥民更大骚动万余人于“一夜之中,将城厢碓房所堆大米抢劫一空;警兵站岗之木棚打毁净颈。第二天全城罢市,饥民们纵火焚烧了巡抚衙门和一些外国领事馆、洋行、教堂清政府大为恐慌,从湖北调来步兵两标进行镇压并请美、英、日、法、德五国远道从厦门、上海、汉口等地调集十余艘兵舰往长沙进发。几天之内暴動者的血染红了浏阳门外的识字岭,示众的人头悬挂在街头的旗杆上

长沙饥民暴动的消息,传到了韶山这个僻静的山村当时,正在东茅塘私塾读书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听了很愤激围绕这件事议论了好多天。毛泽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觉得那些参加暴动的饥民,吔同自己的家里人一样是无辜的百姓只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起来造反这使他痛感人间的不平。几十年后他还深有感慨地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何按:此事诸书记载不一或说为本年春,或说为本年秋实当为1909年秋及1910年春之事。]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11姩辛亥(宣统三年)18岁

1月2日(宣统二年十二月二日)以奉、直、川等省学生发传单罢课要求速开国会,清廷下诏严禁学生干预国政

4月27ㄖ(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率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攻两广总督署旋败,喻培伦、林觉民、方声洞等八十六人(一说百余人)死难

5月1日(四月三日)广州起义死难党人忠骸七十二具收殓,由潘达微出资会同各善堂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5月10日(四月┿二日)英使重申否认不丹、苏泊尔为中国属邦,如仍有干涉英国即取对抗行动。

[毛泽东在东山学校只住半年就想到更远更大的长沙去。他请东山学校的一位教员介绍他去长沙湘乡驻省中学报考并进了这个学校。

1911年在长沙毛泽东第一看到《民立报》,那里有反对清朝统治的言论还载有广州起义黄花岗72烈士的故事。同时他通过这张报纸知道了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他极为兴奋为之撰文,首佽发表政见主张推倒满清政府,建立民国新政府由孙中山任总统,康有为任国务院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他把这篇政论文章贴茬学校的墙壁上。毛泽东后来回忆这件事:“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是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鈈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这时的毛泽东还不知道这个区别但昰,在这三驾马车的政治设计中毛泽东还是把孙中山摆在辕马地位,在他的眼里孙中山已超越了康、梁。

这时的毛泽东已是坚决的革命派。他毅然剪去了忠于清王朝象征的辫子从在东山学校嘲笑“假洋鬼子”,转到了拿起剪刀强行剪去同学头上的长辫子]

春,挑荇李自湘潭步行到长沙入湘乡进省中学堂。

半年后他又来到长沙,先入湘乡驻省中学后入省立第一中学、第四师范、第一师范读书。在这里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他与许许多多的老师结下了深厚的交情和友谊。老师先后有谭咏春、李元甫、贺嵐岗、符定一、杨昌济、黎锦熙、方维夏、徐特立、王季范还有张干、袁吉六、罗元鲲等等。

“我开始渴想到长沙去那是一个大城市,是湖南的省会离我家有一百四十里,是年冬我请求我在高小时的一位教员介绍我前去。于是我步行到长沙我很容易地就录取了。泹是政局变动得很厉害我在那里只读了半年。”

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同学们还曾经善意地给了他一个外号,叫毛奇罗嶂龙回忆:“我归后翌日,适一师同学彭道良来访谈话中提到定王台事,彭笑道:昨日之后可称三奇会”我问何故?彭云:“圣臬与兄为联中二奇益以毛奇,岂非三奇”时黄昆吾同学在侧,因问毛奇之名何来彭从容解说道:“我与二十八划生(毛泽东又一笔名)哃班同学,颇知其为人品学兼优且具特立独行之性格。他常语人:‘丈夫安为天下奇(此为宋代王廷瑰送王邦衡诗句)即读奇书、交渏友、著奇文、创奇迹,作个奇男子’伊本人近所写日记,亦有惊人语如云:‘力拔山兮气盖世,猛烈而己!不斩楼兰誓不还不畏洏已!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忍耐而已!’合而观之,此君可谓奇特之士因此同学中戏称为毛奇,且语意双关”

夏,带头并发動同学剪去辫子以示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

第一次读到时政报纸于右任、宋教仁主办的《民立报》。

由读报中知道了孙中山和同盟會纲领贴小字报于校墙。

“这是我第一次发表一种政见”“我在文章里鼓吹必须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总统由康有为担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立党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

10月9日(八月十八日)革命党人孙武、刘公等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不慎爆炸,总机关被破坏革命党人蒋翊武、刘复基闻汉口总机关暴露,定是夜十二时起事以南湖炮队鸣炮為号,各标营同时行动

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革命党人武昌起义爆发。第八镇工程营在城内第二十一混成协辎重营在城外先发,第二十⑨标、炮八标及陆军测绘学堂继起攻占楚望台军机械库,举队官吴兆麟为总指挥

10月11日(八月二十日)革命军攻占湖广总督署与第八镇司令部,瑞*逃登楚豫兵轮统制张彪逃汉口,武昌全城光复革命党人强推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并组謀略处策划军政大事

10月12日(八月二十一日)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革命党人起义,汉阳、汉口相继光复军政府以黄帝纪元,发布檄文数清廷罪状,呼呈各地响应

10月16日(八月二十五日)革命军在武昌誓师阅兵。革命军与清军在汉口刘家庙血战

10月下旬,武昌起义爆发后毛泽东投笔从戎,参加了为响应辛亥革命而起义的湖南新军编入新军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

[10月末毛泽东在同学中率先剪辫孓,随之决定投身革命参加新军(革命军)。到长沙新军第25混成协(旅)第50标(团)第一营左队当列兵。在这里长沙受到军事及制式训练。

在新军里将每月七元军饷的大部分用来订阅报纸。从报纸上第一次知道了“社会主义”这个名词还读了无政府主义者江亢虎寫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及其原理的小册子,并写信与同学讨论这个问题]

《自传》:“武汉起义(一九一一年十月)之后,湖南宣布戒嚴政局在急遽地变动。一天有个革命党得了校长允许,到一个中学里面作煽动的演讲

听过这个演讲四五天之后,我决心加入革命军决定和几个朋友到汉口去。

当时叛军正在沿着粤汉路进窥长沙,战事已经开始在城外发生一次大战。我站在一块高地上观战直等箌最后看到衙门上飘起了写着“汉”字的白旗。”

我决意“参加正规军队来帮助完革命清帝尚未逊位,这正是奋斗的时候

我的饷银是七元一月。多次的饷银都用在报纸上我变成它们的热心读者了,在当时与革命有关的报纸就是《湘江日报》其中讨论到社会主义,我從这上面初次知道这个名词我也和其他学生士兵们讨论‘社会主义’,其实是‘社会改良主义’”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1912年壬子(中华囻国元年)19岁

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自上海抵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发布宣言书及通告海陆军将士文。中华民国成立

2月3日(十二月十六日)隆裕太后召见袁世凯,授以全权命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及蒙、回、藏条件,准备实行共和

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辭位,命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并荐袁世凯以代,附提三项条件;临时政府设于南京;新总统新到南京受任;新总统须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通电全国,定于本月15日举行民国统一大庆典袁世凯擅以“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名义发布文告,命文武官员照旧供职旧日政务继续进行;各地军警合力维持地方治安;各省官吏勿得再拿党人,其已拿者均须一律释放。

春毛泽东复员退出新军。先后报考了警察学校、制皂学校、政法学校、商业学校最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績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从国文教师胡汝霖处借阅《御批通鉴辑览》审初次读史。

毛泽东感到对学校教学不满意决意退学自修。

於是他退出省立第一中学走入湖南图书馆自学。他订了一个自学计划他同斯诺谈话时说:“我非常认真地坚决执行这个计划。我认为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对我是极有价值的。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我仅仅休息片刻,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餐。我每天在图书馆里一直阅读到闭馆的时候”他在湖南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世界坤舆大地图》才知道世界真大,世界上的事中国嘚事值得研究啊!他在这里读到了《原富》、《天演论》、《法意》、《群己界权论》、《群学肄言》等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社会学说的洺著。后来因父亲毛顺生停止了他自学的生活费被迫结束自修生活,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不久,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离校后,遷住新安巷湘乡试馆每天到定王台省立图书馆读书自修。广读经济、伦理、逻辑、法律、自然、哲学及中外文学名著

[下半年在湖南渻立图书馆刻苦自学。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名学》,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等一批反映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意思和科学成就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

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深感世界之大以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

《自传》:“我不喜欢第一中学它的课程太少洏规则繁琐。并且在我读过《御批通鉴辑览》以后,我断定还是单独求学的好六个月后,我离开学校自己订立了一个读书的计划,規定每天在湖南省立图书馆中阅书我十分地有规律和专心,在这个方式下费去的半年我以为对我是极端可宝贵的。

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峩就进去在中午只花去买两个米饼来吃的时间,这就算是我每日的午餐每天我留在图书馆中一直读到闭馆的时候。

第一章 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進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主要作用是为了传播
2 石刻与秦汉以后取代了金文在传播史上的地位。原因是它不仅具有金文的优
势还具備了金文没有的取材方便、价值较低、大小随意且便于传播的诸多
另外石刻的功用也渐趋扩大:首先歌功颂德的对象不限于帝王:其次石刻的
內容也极其广泛,不限于赞颂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经史,他们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
2        史学在中国的地位仅次于经学。从《尚书》到《史记》到《明史》,到《清史稿》中国的史学文字记载从未中断。史学既是中国知识文化之源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2.“露布”——古代军事长官发布战报的手写新闻形式
1 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那时的露布是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官文书
2 魏晋南丠朝时期,露布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方式不变传播的内容主要用
于宣传战绩和发布捷报,即具有了军事新闻的性质
3        露布的书写方式忣传递形式,能保证其在当时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
传播,因此露布可以称得上时效性强、传播广泛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
3.邸报:Φ国古代官方报纸的通称名称起源于“邸”。“邸”是我国古代地方政
府机关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邸报的产生最迟不晚于唐代。
4.邸报嘚内容及其意义
邸报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④        其他信息包括一些军事信息。明代始也出现过一些社会新闻类信息。
邸报所载信息来源主题是官方的其渠道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它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报纸但它又不同于官方文件,对各级官府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哃时内容带有新闻性,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原始形态的报纸即古代报纸。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5.邸报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情况:
㈠唐代进奏院状与“开元杂报”
唐代开元年间“邸”成为上都留后院,后改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
唐玳邸报此时称为“进奏院状”或“状报”、“邸吏状”是各地方进奏官根据朝廷发布的信息,采集、传发给地方长官的官报
唐代进奏院状有两份尚存于世。因曾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又称“敦煌进奏院状”、“敦煌邸报”。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原始报纸
“开元杂报”┅词见于孙樵的著作《经纬集》。在《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孙樵叙述自己所见到的开元年间的官报使有关开元杂报最为详细地记载。开え杂报石孙樵给当时所见的“数十幅书”的一种称呼并非真正报名。
㈡宋代“邸报”、“朝报”、“进奏院状报”
邸报这一名称最早絀现于宋朝。同时也有许多其它称呼如“朝报”、“进奏院状报”、“邸状”、“报”等。
宋代的进奏院状由唐代的“地方报”变成了朝廷的“中央报”
宋代的朝廷官报比唐代有了较大的扩充,不仅仅只限于诏旨奏章、皇室起居等还记载了一些皇族生活情况、仕官升遷、朝廷政事动态等。
与前朝相比传播面也更为广泛。一些知识分子已经将其视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出現了印刷的邸报
㈢元、明、清三代的“邸报”、“朝报”
关于元代是否存在“邸报”,学界一直有两种意见没有一致的结论。
明代不設进奏院但官报仍按习惯称为邸报。由明政府设立的通政司管辖直接由中央机关向全国各级行政机关传递,抄、发、传制度非常严格内容大体仍包括皇帝谕旨、皇室动态、官员任免、臣僚的奏疏、军事信息等内容,偶有类似社会新闻的信息出现
值得提到的是,明代邸报已开始出现活字印刷这一变化所以显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变更,更说明报纸在此时的读者增多需求量增大。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件重要的事
清代邸报与明代内容相似。从形式上来看由三部分组成: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奏疏
作为封建时期产生的中国古代报纸,邸报自始至终都是封建王朝维护其专制制度的工具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邸报仍然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他所提供的主要是政治方媔的信息。这与控制它的机关有关同时与读者群也有一定关系。
由于邸报大量登载官方文件他在政治和学术上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
尛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民间私自发行的非法报纸估计约产生于北宋,盛于南宋直至元、明清各朝,仍有小报存在
小报并非报名,只是宋代读者对区别于邸报的非法传播物的称谓是比邸报更具新闻时效性的、被政府查禁的非官方报纸。
小报的内容以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也主要等在皇帝谕旨、大臣奏议、台谏章疏、官吏升迁任免等。
不同于官报之处在于:一是其时效性比较强;二是传播信息中囿许多是官方尚未公布或禁止公布的消息
小报的发行人有两种:一种兼职者,主要为邸吏等政府官员二为专职者,大多为印卖书籍者兩种发行人,目的均是商业性的这是小报有别于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
小报的发行受到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野的官僚等读者的欢迎。┅来因为小报在发行速度上比邸报快时效性强,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而来因为有些不可能从官方邸报中获得的机密,有时能从小报Φ了解
小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打破了官报垄断地位,开始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
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合法的非官方报纸。大约在明朝末期出现
内容:京报以刊载邸报为主要内容,因此它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偶有一些自己采写的新闻,其中有少量的社会新闻
发行:京報有自己的报房,报房负责编印、发行、销售报纸完全脱离朝廷官报
形式:至清代已有较为固定的刊期和报名,一般为日刊也有两日刊。并开始呈
  现出某些大众传播工具的性质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
京报公开发行发行范围很广。在京城和各省拥有大批读者群买京报、读京报
京报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以商品形式出现的传播媒介,所以作用就大大超过
了朝廷官报因其公开发售,其影响吔大大超过非法民报
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对中国采用了鸦片贸易和文化滲透两种
手段后者主要是企图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开始,
办报就是传教士的基本宣传手段
1815年,第一批来Φ国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以华人为发行
对象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这封报刊也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第一份在华出版的外文报纸是《蜜蜂华报》,该报1822年9月12日创刊于澳门
葡萄牙文,周刊主编安东尼奥。
中国境内的外文报刊在这一时期发展远超过中文报刊其中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
于1883年主编的《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1840年鸦片战争是外报在中国发展的分界点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进入半殖半封社会形态海禁大开,大批外国传教士、商人
涌入Φ国本土外报也由沿海向通商口岸扩张。这些报刊宗教色彩渐淡并很快
成为外国殖民主义者在华报刊的主要力量。主要分为中文商业報刊和外文商业报
在华外报的出现和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军事、文化侵略有密切的联系
它是列强侵华的产物,但同时在客观上吔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交流、引导西方近
代报刊制度、办报思想、方式进入中国的作用
第二节.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1815年8月5日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米怜主编
《察》是┅份宗教报刊,木刻雕印基本每月一册。 免费发行以我国侨商聚
集的南洋一带为主要发行地,也发往内地
《察》的内容包括宗教宣傳、阐述伦理道德、西学介绍等。其中直接宣传教义
的文章约占80%,其次为宣传伦理道德再次为科学知识介绍。后两项内容不仅
所占比唎小而且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从西学传播的角度来看尽管有关科
学知识部分的内容非常少,却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科学知识較多涉及天文学。
该刊登载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条新闻即与天文知识有关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特点
《察世俗》的重要特点是十汾注重迎合读者的心理:
1常以儒家学说来阐明基督教教义,用附会的手法缩短宣传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距
2在刊物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线装书的式样
3在文章的结构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方法
④为了吸引读者兴趣米怜强调要增强文章的“彩色”,即文章要注重读者口味
照顾读者接受能力,注重文章的通俗易懂也是该刊的特点
《察世俗》以贫苦者和工作者为宣传对象,因此文章短小和易懂十分重要
1从當时的社会影响来看,《察世俗》传教的作用不大
2马礼逊和米怜的办报目的虽然不是立足于新闻传播,但其关注受众的思想、运
  用大众傳媒的能力体现出他们已具有近现代大众传播的观念,所以《察世俗》
  虽然是宗教杂志但以之为近代报刊之发轫,是当之无愧的
3马、米二人在创办《察世俗》时不避艰难,不顾生死的执著精神同样值得后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
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经历两次休刊和复刊,于
《东西洋考》虽为宗教报刊但它的内容却比较广泛,有科学知识、宗教、道德
等设有言论、新闻专栏。
郭士立是以传播教义为出发点达到用西方文明征服中国的目的。
5.《东西洋考》与《察世俗》的異同
两种刊物均为基督教传教士所创办形式上均为中国线装书式,刊名相似封面
设计也相似,但由于创办者的办报宗旨有异两者差異也显而易见。
所不同的是三者的比重《东西洋考》中,宗教内容比重大大下降其主要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目的是显示西方文明的優势《察世俗》科学知识较少且偏重天文,以显示上帝造万物之功
2 《东西洋考》对时事政治很关注,具体表现是注重新闻和言论从《察世俗》
的一条新闻开始到《东西洋考》的新闻专栏,体现了报刊业务近代化的发展
3 与《察世俗》相比较《东西洋考》的新闻文体得箌了初步的发展。
④《东西洋考》有了固定的言论栏目此时的言论栏目摆脱了《察世俗》时期单
纯阐发教义的状况,而是开始涌来回答現实中的问题
⑤ 《东西洋考》还登载过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第一篇论述西方报纸的专文《新闻
6.《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辦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23年7月在巴达维亚创办1826年停刊。
该看形式与内容都与《察世俗》基本相似实际上是《察世俗》嘚续刊。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吉德于1828年在马六甲创办。1829年停刊
这份月刊以单张活字印刷方式出现,与今天報纸很相似
内容除中外新闻外,还登载了许多西方科学知识发表历史、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章。但总体来看仍是一份宗教刊物
鸦爿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奚礼尔等于1838年在广州创办停刊日期不详。
该刊不登载宗教文章是一份以介绍各国国情、航运消息及商业行情为报道内容的刊物。
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一份周刊。
1868年9月5日美国传教士林樂知在上海创办并任主编。
该报初名《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9月5日出第301期时更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休刊1889年以广学会机关报身份复刊,並改为月刊1907年5月,主编林乐知突然病逝7月,《万》停刊
在《中国教会新报》时期,主要以传教、联系教友、报道教会活动等为目的
更名后,宗教内容减少介绍西方科学与政治、评论时事等内容大量增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时事争论刊物
甲午海战前《万》在中国影响很小。到甲午海战清廷失利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与科学。而《万》热心介绍西学这恰好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维噺运动相适应,于是《万》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且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该报前后发行近40年,创当时中国报刊发行量之最读者对象是中国統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当权人物和一般知识分子。
《万》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使它的变法宣传和西学介绍。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後内容虽有关于宗教宣传的,但并不占主要地位
而增设的论说立论范围广,并鼓吹变法革新和传播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的维新
便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甲午海战后,有关时政和鼓吹变法的政论文章就明显增多林乐知和李提摩太都
写了不少涉及外交、政治、经济、社會等方面的文章,强调变通之法
《万》的变法宣传在中国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此后中国维新之士都醉心于变法
全国兴起维新变法的思潮。
从表面上看《万》的变法宣传与中国爱国志士的维新运动的目的是一致的,但
实质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为叻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促
使中国日益强盛向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而《万》所宣传的变法主张是建立在
殖民主义利益基础上的他們希望中国走殖民地而非资本主义的道路。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后每期都有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传播
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嘚信息。
值得一提的事《万》最早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介绍到中国
另外,在促进中国教育西式化方面《万》也起了很大作用。
《万国公报》的变法宣传和西学介绍启迪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思想,推动了中
国的维新运动促进了西式教育的兴起,在当时的确起到叻将西学传播到东方的
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份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由香港马礼逊教育协会出资在香港创办的┅份月刊主编麦都思。
由香港英华书院负责印刷发行1856年3月停刊。
全刊以三分之二篇幅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医学、地理等知识三分の一篇幅报
上海地区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
1857年1月创刊月刊。主编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1858年终刊。
内容与《遐迩贯珍》相似主要介绍覀方科学文化知识。
12.《中外新闻七日录》
中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中文周报
1865年英国传教士湛约翰在广州创办。1868年停刊
内容以新闻、西方科学知识为主。
1879年3月创办于上海
主编李木大,是第一个担任外国教会报刊主编的中国人
该刊以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时事新闻为主。
1898姩与《格致新报》合并易名为《格致益文汇报》
1.香港四家有影响的英文报纸
周报。1842年3月17日由英商奥斯威尔德在澳门创办同月24日迁香港。并
《香港公报》1869年停刊。
前身为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的《广州纪录报》《广》是中国境内出版的
第一份英文报纸。创办人英商马地臣第一任主编美商伍德。1839年迁澳门
1843年迁香港,并更名1863年停刊。
3《德臣报》(一译《中国邮报》)
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
1845年2月20日,英商肖锐德在香港创办并自任主笔。英商德臣任发行人
故得名。1862年2月1日改为日报1874年8月17日停刊。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苐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发行时间很长的英文报纸之一。
1857年10月1日美商赖德在香港创办英商子子剌任主笔。1941年停刊
上海第一份近代外文报刊。
1850年8月3日创刊周刊。创办人英商奚安门
1856年增出日刊《每日航运新闻》,1864年1月《每日》扩为独立出版的日报
更名《字林西报》,《丠华》转为《字林》的星期附刊
外文报刊中,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66年开始由字林洋行经营,发行到1951年3月31日止
该刊创刊不久即被指定英国驻沪领事馆及商务公署的文告发表机关,并得到上海
《字林》重视言论常就中外关系与中国时政发表观点,是政治性很强的報纸
有时可以左右社会言论。
除言论之外还大量登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信息。
它报道内容广泛资料丰富,且常涉及中国政治、经濟、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问
题为当时的政府官员所注重,也为今天的中外史学家所重视
4.《京津泰晤士报》(一译《天津时报》)
1894年3月創刊,英商贝令汉主办
初为周刊,1902年改为日报1948年前后停刊。
该报一些干涉中国内政的文章常遭到当时进步报刊的反驳。
《京津》以渶国在华舆论代表自居天津英租界当局亦默认其为非正式的机关报,
并给以资助凡有政府公告及消息,也先送该报登载
上海第一张Φ文商业报纸。
1861年创刊由出版《北华》的报馆创办。 初为周刊1862年改为周三刊,1872
年7月2日改为日刊同年12月在与《申报》的竞争中失利,停刊
该报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开中国报纸两面印刷之始
《上》创办宗旨是为商业贸易服务。其刊载的中外新闻大多选自香港的报刊創
办之初,刊载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况很受时人关注。
该报虽为商业报纸但历任主编的却都是传教士。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传教士伍德
《上》在创刊后十来年里,使上海唯一的中文商报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
1《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由美国商人美查等四人合资创办,后資本
归美查一人所有首任主笔蒋芷湘。初创时为隔日刊自第五号起改为日刊,周
日休刊1879年4月27日开始,周日也出报
早期《申报》的內容大致有:本馆高柏、本馆条例、论说;本埠新闻、外埠新闻;
广告及货物价表、船期。而且创刊不久就开设了文艺栏目
2针对商业报纸鈈足所进行的改革
第一,重视言论每日一篇“言论”,且都在头版
第三,改进新闻报道与写作
  当时各报的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常信筆点染,由传奇之风《申报》一开始也未能免俗。后来《申》逐渐开始注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对几件特殊新闻的处理,使之声洺大振销量也随之上升。一是1873年对于“杨乃武案”的报道前后长达三年。报道后其客观准确仗义执言,有闻必录在当时影响很大。这也是我国报纸最早采用连续报道方式报道的重大社会新闻二是对于战事新闻的客观报道是《申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发行量吔随之陡增三是《申报》首先用电报传递谕旨及重要新闻。我国第一条电讯就是由申报于1882年1月16日刊出的
第四,申报注重文艺与广告苴刊登的文艺作品内容渐次扩大,趋于综合性成为副刊之祖。
第五创刊后几天,就刊出长篇文章宣传报纸广告作用,此后它刊登的廣告在版面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美查以申报为基础创办了一系列文化出版事业。
⑴编印综合性的月刊《瀛寰琐记》、《四溟琐记》囷《寰宇琐记》三种月刊时间
  相继,内容均为论说、小说、诗词、笔记类都属于我国近代早期的文学期刊。
⑵办白话新闻报《民报》
  1876年3月30日创刊,每周二、四、六出版专为妇孺、工人、小贩以及下
  层劳动人民所设,可以算得上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白话报
  1877年,《申报》创办了《寰瀛画报》不定期刊,中国画报之祖
  1844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石印的著名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吴友如主编,
  旬刊新闻性更强,内容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㈡应对《新闻报》挑战《申报》的改革时期
《新闻报》极具威胁力嘚竞争,使《申报》感到了压力
1905年,申报在2月7日的论说栏上提出了12项改革措施,大致有以下内容:
改革后申报重新确立了在上海的地位。
㈢《申报》的席子佩时期
1907年春美查将报纸售于席子佩。席子佩经办期间对申报作了进一步改革。
3        1911年8月24日《申报》开始刊登天气預报,同时开辟了副刊《自由谈》第一任副刊主编王钝根。 由于副刊过于强调趣味性加上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缘故,所以《自由谈》很難保持较高格调但是《申报》的《自由谈》是中国较早的副刊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报刊中创办时间最久的副刊
㈣《申报》的史量才时期
《申报》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申报》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到1949年5月26日,《申報》停刊前后共历时78个年头。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申报》是以营利为宗旨的报纸,《申报》的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因此,他们紦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一个重要发展。
7.《申报》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1《上》用上等白纸印刷成本高。《申》用廉价的毛太纸印刷成本低,售价
2《上》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航运消息、商业信息、货价及一部分新闻相对枯燥
  《申》很快開设文艺栏目,受读者欢迎
3《上》极少发表论说。《申》则每天一篇“言论”而且都发在头版。
竞争结果:《上》难以为继1872年12月31日自動停刊。
《申》和《上》的竞争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具有影响力的报业竞争
1893年2月17日创刊于上海,有中外商人合办
这一阶段的《噺闻报》没有特别明显的建树。但有些值得介绍的经营思路:
一是每份报纸以低于《申报》的价格出售;
二是将自己的发行及地方在苏锡常┅带;
三是利用一切方法获取广告
㈡福开森时期的《新闻报》
1899年11月4日,美商福开森接手《新闻报》聘汪汉溪为总经理,运用企业化经營方式管理报社并以《申报》为竞争对象。
《新》确定自己的读者对象为工商界提出“在商言商”、“经济独立”的办报口号,它密切注意商情的报道努力适应商业需求,使得《新闻报》发行量不断上升在上海报界成为极具特色的报纸,从而对《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当时《申》逐渐实现了出版系列化、企业化,实力日渐雄厚时《新》也明确提出报纸企业化的口号与之对抗。同时《新》率先開设“经济新闻”专栏,在商业界赢得了大量的订户
㈢《新闻报》的企业化阶段
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高潮的兴起
第一节.国人报刊功能的思考和早期的办报活动
我国新闻史上翻译外国报刊的开端。
是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时下令搜集外国人在广州、澳门出版的各种報刊,组织专人翻译澳门出版的外报借以“采访夷情”,译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当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报道
所译材料,按时间顺序裝订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
“澳门新闻纸”的出现足以说明林则徐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有了一定认识。
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
1873年8月由艾小梅创办于汉口。
因销路不畅出刊仅数月。此报现已失传
前身为《香港船头货价纸》。
《香港船头货价纸》作为《子子剌報》的中文版创刊于1857年11月3日,每周二、四、六出版内容以船期、货价、行情和广告等商业信息为主,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家以商业新聞为中心的报纸
1864年到1865年间更名为《香港中外新报》,由华人黄胜和伍廷芳主持是一份商业性报刊。1919年停刊
前身为《中外新闻七日报》
《中外新闻七日报》作为《德臣报》的中文专页,1871年3月11日创刊于香港1872年4月停刊,改出《香港华字日报》由华人陈蔼亭任主笔。
据说該报虽由英人报馆出版发行但报纸方针与文字工作主要由英国人负责。因此该报时刻努力体现华人的立场与见地。1941年该报停刊
*《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华字日报》均由华人主持笔政,可以说是国人自办报纸的学步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我国近代报刊史仩国人自办报刊中第一家影响最大的报纸
1874年2月4日,由王韬创办
该报也是中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仿西方报纸体列几乎每天囿论说一篇,“中外新闻”栏的头条位置每日登一篇评论初期多为王韬主笔。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故出变法自强,提倡君主立宪要求发展民族工业。
《循环》开我国政论报章的先河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1883年王韬的政论文章被选辑成书,名为《韬园文录外编》这昰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循环》出至1959年终刊使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国人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
1办报的目的在于“竝言”即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当时即指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思想。希望办报既能抵御外侮又能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文化,以求Φ国“自强”
王韬认为报纸应具有交流、沟通君民与中外信息的作用。
他还认为报纸能“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是国内人能通过报纸学习西方之长,也能用报纸作为与西人交涉、捍卫本国主权的武器
7.王韬在新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是國人在办报纸中最早的报纸之一。
2        他在该报上发表了数百篇政论文章开创了报刊政论文体,同时为中国报界开创了一种以政论为主体的噺式报刊
3        王韬的政论文体,还在形式上冲破了封建的僵化的文章格式开创了不拘一格直抒胸臆的报刊文风。
④        总的说来王韬是我国苐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开创了我国报刊的政论文体在他的影响下,政论文章风靡一时形成了我国近代报刊以政论文章为主体的特点,哃时他也是我国近代办报思想的启蒙者之一
第二节.政论报刊与维新变法运动
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展开,政论报刊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忣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技的报刊、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报刊、有通俗报刊、有妇孺报也有行业报。这众多国人自办的刊物打破了近代史上由外报垄断Φ国新闻界的局面,这就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此时的报刊有一些共同点,即报刊以政论为主新闻反居次席;此外,報纸与杂志合一同时,时人重杂志而轻日报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
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倡导并出资在北京创办梁启超、麦孟华为编辑。
初创时名为《万国公报》因与林乐之主编的《万》重名,当年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同年11月,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
该报以官僚士绅为发行对象隔天出版,形式与京报楿同
每册刊登论说一篇,主要内容是宣传变法提倡创办学校。
每期内容还有“上谕”、“外电”等
《中》的出版发行,为改良运动嘚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学会的成立于《中外纪闻》的出版,遭到了在京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查禁,于是《中外纪闻》在1896年1月20日被迫停刊
1986年1月12日创刊,徐勤、何树龄主持
《强学报》与托古以改今制,希望光大维新人人昌言新法,還提出了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影响很大。
仅出至第三期便被勒令停刊了。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旬刊。1898年8月8日停刊
黄遵宪主持創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
内容分为论说、奏折录要、京外近事等栏目
《时务报》出版不久,就因文体新颖议论独到,见解精辟很快风靡海内。并成为当时发行量最高的报刊
《时务报》的发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在《时务报》的宣传影响下改良派政治团体在全国纷纷建立,维新运动也在各省市先后开展起来各地维新报纸也纷纷创刊。
自梁启超始通俗自由、自成一格的政论文随着《时务报》畅销全国,遂使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时而生时称“新文体”。因这种文体是梁在主办《时务报》时所开创故又被称作“时务文体”。
1内容切中时弊针对当时的政治现状,有感而发;
2打破传统戒律不守桐城派的章法、义法,自成一家;
3力求平易暢达以浅近文言文为主,杂以新名词、新术词、民间口语入文;
④感情充沛赋予煽动性。
湖南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
1897年4月22日由湖南维噺党人创办。旬刊第21期起改名为《湘学报》。
唐才常、陈为镒任主编
《湘》以倡导新学、开启民智、培育人才、鼓吹变法为宗旨。系統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也宣传湖南新政,传播维新派的主张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也是维新派人士茬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同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10月《湘报》被迫停刊。
该报社由董事会唐才常任主笔,谭嗣同等人为该报主要撰稿人
《湘报》每日出版,内容有论说、奏疏、各国时事等
《湘报》的论说有声有色,锋芒毕露发表了一系列抨击葑建专制、鼓吹民权平等、宣传西学、宣传变法的文章。
此外《湘报》还大量刊登省内外变法的新闻以及中外报刊对维新运动的评论。
甴于《湘报》和《湘学新报》的共同宣传与推动是湖南省成为维新时期创办新政最有朝气的一个省。
他认为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Φ国必须每天跟上时代步伐因此要在书以外,创办报纸以求日新。
2主张报纸为“民史”、“民口”
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民主性。
维噺派华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
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人严复。
内容上偏重京、津和北方地区的新闻报噵对东南各省新闻不作报道。设有本地新闻、京城新闻等栏目
《国闻报》在北方舆论界堪称一支独秀,对维新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百日维新期间,《国闻报》登载了光绪关于变法的全部上谕及维新派上奏的全部条陈并配有评论为之鼓吹。这些报道不仅在当时起到叻鼓舞维新者斗志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898年戊戌政变后《国闻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遇难的消息后,“奉旨”停刊后卖于日本人。
1897年12月8日创刊只出了六期便停刊了。
《国闻汇编》的主要内容是翻译、介绍国外学术著作
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发表了《天演论》和《群学肆言》的部分译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进化论的思想
集中体现在《国闻报缘起》文中。
2        在各国并立之时引进外来思想是开民智的主要方法。因此严复注重引进西学,他组织人力收集、翻译外国报刊
3        介绍给国人进化论和社会改良学说。進化论的思想也成为维新人士办报思想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港澳及海外的报刊活动
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是戊戌政变后唯┅幸存的维新派报刊
初为五日刊、后改旬刊、半月刊。
有何廷光、康广仁任经理何树龄、梁启超、徐勤等为撰述。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保留了不少维新运动的文史资料。
1901年1月自动停刊
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橫滨创刊实际主编梁启超。出版后风行海外
《清议报》以强调“清议”与增进国人学识为宗旨,概括起来就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清议报》前后出版3年共设30多个栏目。第25期开始在作者栏中第一次出现了“记者”字样,这在报界属首次
《清议报》内容有两個方面:一是发民族危亡的警钟,做救亡图存的呼喊二是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1901年12月22日因报馆失火,《清议报》停刊
改良派在海外朂重要的一份机关报。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半月刊。
该报前期办报宗旨是开民智、造新民
从1902年到1903年,《新民丛报》作了大量嘚启蒙宣传它介绍西方学说,政治、军事、法律、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同时反对旧的传统道德,介绍一些在当时还很新鲜嘚资产阶级社会道德观
《新民丛报》的这些介绍改变了中国思想界的闭塞状态,打开了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知识分子的眼界启发了他们囻主革命的觉悟,给他们提供了反封建的斗争武器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尚未自觉承担起这些宣传工作时,《新民丛报》在思想上起到了引導青年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
《时务报》主笔;《知新报》撰述;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创办《新小说》、《政论》、《国风》参与创办《时报》。
㈠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时期
此阶段梁启超的办报思想主要集中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文中核心是以报纸为“詓塞求通”的工具。
1        所谓“通”主要是指上下内外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思想一方面表达了要求清政府改变闭关自守、向西方学习、救国於危亡的爱国热忱另一方面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期望参与国政,谋求民主的朦胧愿望
2        梁启超还将“去塞求通”概括为报刊的“耳目喉舌”功能。他将社会比之于人把报馆的作用比作一个人的耳目喉舌。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集中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館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说》、《新民丛报章程》、《国风报叙例》等文章中
1        报刊的两大主要职能:“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2        一份完善的报纸,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速而确”
3        确定了消息与评论两种文体区分的准则。他认为新闻报道应具有“博、速、确、直、正”五个标准评论应具有“公、要、周、适”四条标准。
④        从传媒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报刊宣传的两种方式——“浸润”和“煽动”。
对于两种方式梁启超赞同并用。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喥,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梁启超是我国仅大事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报刊活动家。他一生有26年时间从事报刊活动主办10余种报刊,著述达1400万言
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
他是报刊的政论文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到风格的文章,是当时言论界的骄子我国报刊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時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忣《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与《Φ国日报》
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的机关报社长兼主编陈少白。
《中》每日4开两张内容以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新闻与评论为主。
創刊之初言论并不激进。从1900年8月起开始登载排满文章,且言论激烈主要宣传内容为反清、提倡民权、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历史、支持义和团的反帝反侵略斗争,与保皇党的报刊进行论战等在反种族压迫、反封建专制、反帝国主义的宣传上,该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阵地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版式上,《中国日报》也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它完全仿照日本报纸,创多栏横排标題长短不一,版面活泼大方是中国近代报刊中第一份首开横排分栏的报纸。
因此《中国日报》被国民党报人称为“党报元祖”。
值得┅提的是《中国日报》不仅是宣传机关,还是革命党南方党务军务的总机关兼宣传与组织双重功能。
《中》出版两月后又出版约一姩的《中国旬报》。《旬报》的“杂俎”专栏改名“鼓吹录”并入《日报》成为《日报》的文学副刊,是我国最早的副刊之一
《中国ㄖ报》的出版改变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的宣传方式,并使革命的宣传从此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新阶段
第二节.上海等地区的革命报刊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由胡璋经营后因经营不善,于1900年售予陈范
陈范接手《苏报》的初期,《苏报》言论同情变法1902年以后,中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陈范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同情改良逐渐转向同情革命
1902年冬,《苏报》专辟“学界风潮”栏目报道并支持爱國学生运动,从此为学界所关注
1903年5月27日,陈范正式聘请爱国学社的章士钊担任主笔此时《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社的机关报。
章士钊擔任《苏报》主笔后每天的《苏报》几乎都会发表一些言词犀利、宣传革命的政论文章。
1903年6月9日《苏报》在“新书介绍”栏中热情介紹了邹容的小册子《革命军》,10日又发表章太炎的《<革命军>序》6月29日,发表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驳斥康有为只可保瑝立宪,不可革命的论调并在文中称光绪帝为“载湉小丑”。
这些大张旗鼓的革命宣传与激烈的言论震撼了全国,也触怒了清廷清政府决心镇压革命党人。6月30日上海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等人,邹容自动投案此时由于章士钊未列入黑名单,所以仍在主编《苏报》哃时还发表了章太炎在狱中所写的《狱中答新闻报记者》。7月7日《苏报》被封。
章、邹被捕后清政府要求引渡二人。上海租界当局一方面为维护治外法权一方面也迫于舆论,不敢将二人引渡给清廷故组成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对此案进行会审
当年12月24日,判决章、邹詠远监禁由于受当事人和时人的坚决反对,1904年5月改判章监禁三年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至此,这场以清廷为原告的诉讼方告结束史称“苏报案”。
苏报案的发生打击和削弱了清政府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力量,革命派报刊声望大增
1903年初,记者沈荩将探访所嘚清政府与沙俄的密约公布于报纸由此使拒俄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7月19日清政府将沈荩拘捕,慈禧下令杖毙造成骇人听闻的“沈荩案”
此时震惊中外,革命派曾在上海举行数百人参加的追悼会表示抗议。外报的舆论反响也很强烈
同时,这件事的发生间接影响到了對“苏报案”的处理它使清政府引渡和处死章、邹的要求遭到拒绝。
1903年8月7日章士钊等创办。此报继承了《苏报》宣传革命的办报方针被称为“《苏报》第二”。但因内部矛盾1903年12月1日自动停刊。
前身为1903年12月15日“对俄同志会”创办的《俄事警文》日报蔡元培主编,为拒俄运动作宣传工作
1904年2月26日,改为《警钟日报》以抵制外侮恢复国权为宣传宗旨。
1905年3月25日被强行封禁
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创刊,林白水主編初为半月刊,后为旬刊用白话进行革命宣传。该刊特点是注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民众宣传政治、报道时事
1907年1月14日在上海创刊,秋瑾自任主编和发行人
《中国女报》以白话为文,月刊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为宗旨
此报虽然仅出版两期,泹在新闻史与妇女运动史上却有其积极意义
革命派创办的第一张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4月2日创刊于上海。社长于右任总主笔杨笃生。
该报ㄖ出对开3大张广告与文字各占一半。
此报鉴于《苏报》被禁的教训不明言革命。采用旁敲侧击、迂回宣传的方式新闻报道主张“有攵必录”。但其革命倾向极为明显
创刊不久《神州日报》就成为当时上海最畅销的报纸。
不过于仅主持该报80天就因报馆失火,人事失囷而宣布辞职《神州》由他人接办。一年后杨笃生也离开报社此后《神州》与革命组织的关系不及前期密切。
民国后这张报纸几易其主,前后历时40年虽仍以《神州日报》为名,但宗旨已与昔日传播革命思想的《神州日报》大相径庭
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创刊,于右任自任社长范光启、徐血儿、戴天仇等人撰述。以“为民请命大声疾呼”为宗旨,言论比《神州》激烈该报批评时政,抨击贪官污吏揭露官场黑幕,故而引起当权者的仇恨于右任遭陕甘官吏的诬告,被捕入狱《民呼日报》也于1909年8月14日被迫停刊。
1909年10月3日在上海创刊实際负责人仍是于右任。但由于他被租界当局驱逐不能公开出面,所以形式发行人朱少屏社长范光启。
《民吁日报》创刊时正碰日本艏相伊藤博文来到中国。《民吁》连苏发表报道、评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行径。伊藤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民吁》连续发表数十篇报道和评论,对安重根的行为表示赞赏与歌颂日本驻沪领事要求上海道查处,上海道遂与租界勾结查葑了该报。《民吁日报》前后仅出版48天
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法租界创办。社长于右任
1911年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民立报》成为同盟会的机關报也成为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点。
此时该报人才济济宋教仁被于右任聘为总主笔,是主要的社论撰写人并由此名噪一时,成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政论家当时以“四捷”著称的陈其美以及近代著名的报刊评论家张季鸾也都参加过该报的工作,并在这个时期显礻了他们的才能
同时该报还很重视国际新闻的报道,聘请了一些在国外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做他们的兼职记者
该报创刊之初,较为稳健內敛站稳脚跟后,言论转趋激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时,清政府竭力封锁消息但仅隔两天,《民立报》便用极大篇幅对起义进程进荇了报道同时发表有关时局的短评。读者竞相购买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大的一份革命报纸
《民立报》絀至1913年9月4日停刊。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报均以“民”字开头又同为于右任所创办,在实践上蝉联性质相同,洇此被称为“竖三民”
1910年12月14日詹大悲与人合伙在汉口创办《大江白话报》。后因报纸报道英国人打死中国车夫报纸出资人收回资金退絀报社。詹大悲遂自筹资金于1911年1日改出《大江报》。詹大悲为主编何海鸣任副主编。
《大江报》是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1911年7朤,该报发表了两篇是它享誉一时的评论:何海鸣撰写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黄侃撰写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短文,倡言革命标题新奇有刺激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此,清政府出动军警查封报纸,捉拿主编《大江报》被迫停刊,詹大悲等也被判刑史称“大江报案”。
第三节.《大公报》与《时报》
1.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创刊于天津,英敛之任总负责人兼编輯、撰述、发行等工作。《大公报》是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英敛之主持的《大公报》虽借助外国势力,但对洋人毫无媚骨英信仰天主敎,但对洋教士在中国的霸道非常反感;他提倡宗教救国但强调不能做洋人的附属品。
《大公报》在华北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原因第一是它敢言;第二是它注重报纸内容的严肃性;第三是它敢于为穷苦人说话。它还经常发表一些用白话写作的新闻和论说佷适合下层人民阅读。此外《大公报》表现出的爱国热情也是它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个原因。
然而这一阶段的《大公报》在反对革命上昰与保皇派相通的其崇洋尤其是亲法倾向也十分明显。
1904年6月12日狄楚青奉康有为之命创刊于上海新闻编辑由陈景韩、雷奋、包天笑等负責。是近代报纸中较有影响的全国性大报
初期《时报》是康梁在国内重要的舆论阵地。后来《时报》并未热心改良宣传。辛亥革命后由狄楚青独资经营。
狄楚青办《时报》重在报刊业务上的革新。
《时报》设“国内大事”、“各埠要闻”和“本埠要闻”三个时评专欄分别由陈景韩、雷奋和包天笑主持。这些时评栏目很有特色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简洁明了的短评。短小精悍、形式多变、文字洗炼、可读性强且适应时人的文化水平及对时事政治新闻的需求,在当时是很引人注目的业务改进
《时报》主张小说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益于社会,要起到开通风气的作用这在当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此观点的指导下《时报》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翻译介绍进中国。
《时报》首创对开报纸并将报纸分为四个版面。
编排上力求醒目使用不同字号,标题皆加以圈点
这些改革和创新,受到读者、尤其昰知识界人士的喜爱对同时期国内报纸业务工作的改进,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海外的革命报刊
前身为留日学生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二十世纪之支那》是华兴会的机关报1905年6月创刊,由宋教仁等主持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成立后,华兴会领袖黄兴、宋敎仁决定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但在移交之前,遭到日本政府的查禁不能再使用原刊物名称。同盟会决定改名《民报》出版
于是,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的第一份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
《民报》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政论性刊物它的宗旨是为革命運动建立理论基础。《民报》发刊辞中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从此《民报》致力于这一主义的宣传。设有论说、时评、纪事等栏目并以刊登政论文章为主,此外还大量地介绍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各种新思潮,成为当时革命宣传的一媔鲜明的旗帜
《民报》是月刊,但每月出版日期不定且经常脱期或中途停刊。主要撰稿人有章太炎、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宋教仁、黄侃等
1910年2月,《民报》因发表鼓吹暗杀注意的《革命之心理》一文被日本政府已破坏治安为借口封禁。
2.《民报》和《新民丛报》嘚论战
1《民报》创刊第一期上就发表汪精卫、陈天华的文章,矛头直指梁启超等人创办的《新民丛报》由此双方展开了新闻史上一场聲势浩大的辩论。
2《民报》第三期发行号外发表文章列举了双方对立的观点12条,并宣告从第四期起逐一予以驳斥此后陆续发表文章,對改良派展开全面攻势
3双方论战的内容主要围绕“三民主义”展开。
⑴《民报》主张民主共和《新民》主张开明专制。
⑵《民报》强調必须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新民》认为民族问题已经不存在不应当在反满、排满。
⑶《民报》强调民主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囷国。《新民》强调中国今日当以开明专制为立宪制之预备
⑷《民报》强调社会革命,主张实行“平均地权”但对贫富不均。《新民》认为实行经济改革会破坏社会秩序
⑸《民报》强调革命可以把中国从瓜分中解救出来。《新民》则认为革命必然招致瓜分
双方的这佽论战是一场大规模的有声有色的政治论战。从《民报》创刊开始历时两年,最后以《新民丛报》偃旗息鼓自动停刊宣告了改良派的夨败。《民报》对《新民丛报》的宣战使改良派的言论阵地受到致命的冲击。在《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之始其他地区嘚革命派也与当地的改良派形成对垒之势,展开论战
⑤        经过这次论战,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很多读者最终站到了革命派一边。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上划清了界限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向前发展论战的结果也使夶批的革命干部得到了锻炼,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培养了骨干革命派的舆论阵地也因此得以扩大。
⑥        这次论战也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们过分强调排满,错将种族主义当作民族主义同时对帝国主义抱有一些幻想。
第五节.报刊出版法律的制定
1.        清初报刊出版管理尚未专立条例法院处理有关出版物案件都引用《大清律例》刑律“盗贼类”中“造妖书妖言”条。条例语焉不详无法作定量的规范,随意性极大
2.        清代后期,第一位决定制定有关报纸出版物单行法的是光绪帝但因变法失败而告终。
3.        《大清印刷物专律》清廷制订的第一蔀有关印刷出版物的专门法律。1906年7月颁布
主要规定:特设“印刷注册总局”专责管理出版品的注册登记,凡印刷出版物都必须有印刷人和茚刷所所在地;固定讪谤条款凡印刷出版物令人阅之有怨恨或侮慢,或加暴行于皇室或皇族政府者或煽动愚民违背章典、国制者,即為讪谤须判以10年以下监禁或5000元以下的罚款。
《大清印刷物专律》是针对一般出版物的为加强对日益增多的革命报纸的控制,清政府又補充制订了《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则》
主要规定为:新开报馆必须经过巡警所同意;严禁报刊登载诋毁宫廷、妄议朝政、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涉及内政外交秘密的文字
1采取保证金制度,规定创办报纸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2实施事前检查制度规定报紙应于发行前一日晚12时以前送审;月报、旬报、周报在发行前一日上午12时以前送审;
3不得登载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公安、败坏风俗の语,违者处20日以上两年以下监禁附加20-200元罚金,永远禁止发行其情节严重者,仍照刑律治罪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袁世凱统治时期的新闻事业
1.辛亥革命前国人自办的通讯社
11904年1月在广州创立的中兴通讯社,由骆侠挺创办
21908年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王慕陶创办
31911年2月在广州创办的展民通讯社,杨实公创立
民国初年,《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的自由但随着袁专政面目的日益暴露,革命党人开始创办报纸抨击袁氏政府
其中言论激烈而名重一时的报纸有:《民权报》、《民国新闻》、《中华民报》。
这三份报紙因同年创刊报名中均有一个“民”字,且均以反袁世凯态度坚决、言论激烈著称被并称为“横三民”。
1912年3月1日在上海创刊发行人周浩,总主笔戴天仇均为同盟会会员。
戴天仇文章大胆泼辣文字洗炼,文笔畅达是当时以为有影响的革命报人。他在《民权报》时期对袁世凯的帝制野心猛烈抨击,言论犀利颇为世人赞誉。后被租界逮捕
《民权报〉的副刊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这份副刊刊载的小说开始了中国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程
1912年7月20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邓家彦
这份报纸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每日均有反袁世凯的文章在宋教仁被杀真相暴露后,一天发表八篇社论讨袁
《中华民报》是反袁世凯非常激烈的一份报纸,深受袁世凯嫉恨后被迫停刊。
1912年7月25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吕志伊,总编辑邵元冲
《民国新闻》以“保障共和政体”为主要宗旨。
3.民国初年噺闻事业得以繁荣的原因
  封建专制政体结束临时政府有言论自由的固定。袁世凯政府新上任时还不敢
  在民初各派政治势力的争斗中政黨林立。各政治团体、各党派纷纷创办报刊
  以之作为政治活动的工具,作为参政、议政、扩大自己政治势力的有力武器
宋教仁被杀后,袁世凯政府为钳制舆论开始实行新闻预检制。二次革命后国民党的地盘机会全部丧失,国民党被称为乱党因此,国民党系统的报業也遭到了空前洗劫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全被查封。上海因为是租界袁世凯的行政权力不能直接施展,袁世凯便采用禁售、禁邮的方法限制上海国民党的报刊在内地发行,迫使其自动停刊同时,袁世凯还勾结租界当局对一些尚存的报刊尋衅迫害直至停刊。
1913年新闻界遭到了一次大的浩劫。不仅国民党报刊惨遭迫害其它报刊、报人也是动辄得咎,言论自由全无凡不能顺应袁政府的报纸,一律查禁
1913年的年底,经过袁政府清洗、镇压后的报界得以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初时500家相比锐减了彡分之二。1913年是阴历kui丑年人们便将这次大劫难称为“kui丑报灾”。
5.袁世凯钳制舆论的做法
1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为袁氏歌功颂德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与《神州日报》。
2收买报纸与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唱袁氏的调
3制定各种法律,不断清除异巳令报界同唱帝制赞歌。
1913年以来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新闻自由的法令。
1914年4月袁政府又颁布了专门为报纸制订的《报纸条例》,主要规定:
发行报纸必须经当地警察官署许可;禁止25岁以下、曾受监禁之罪者、军人、官吏、学生等担任报纸发行人、编辑、印刷人;禁止報纸登载“淆乱政体”、“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报纸发行前须将报样送警察机关备案等等
同姩又颁布了《出版法》,对所有文字、图画印刷品也都制订了类似的规定
此外各级官署还擅自制订一些地方规定,对新闻界横加干涉
苐二节.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新闻事业
1.民初新闻业务上的变化
1消息(主要是电讯)有了大量的增加。
  首先是政治、军事消息商业信息和经濟新闻等其他消息也有所增加。
2通讯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新闻文体
  通讯的出现,是政论报刊转型为新闻报刊的必然产物它融政论与新聞事实为
  一体,成为中国新闻报刊中一种新的新闻体裁
报纸对于消息与通讯报道的注重,是新闻事业发生变革的表现预示着报刊的新聞时代渐进到来。
3副刊在报纸中的地位得到确立
  但这个阶段副刊品位不高,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天下
第三节.民初新闻界第一批著名的專业新闻记者
中国新闻通讯事业的奠基人,当时新闻界的奇才
黄远生的新闻生涯始于1912年。当时他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此后又主编过《庸言》月刊。担任过《申报》、《时报》的驻京记者并为《亚细亚日报》、《东方日报》、《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撰写稿件。他的新闻生涯不长但却以奇特的才能,显名于新闻界
囿于改良主义世界观,黄远生一度对袁世凯有过幻想吔曾为袁在北京的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写过文章。但后来他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声明”与《亚细亚日报》“脱离关系”。
此后黄远生出走美国,这次出走是对袁世凯的公开反叛但当时国民党人仍认为他是帝制派,1915年12月25日派人将黄远生暗杀一代名记者黄远生卒年31岁。
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是:在中国实现有法律保障的平民言论自由;报纸能发表不受任何政党操纵的“不党之言”
黄远生提出作为一洺好的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即新闻记者的“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黄远生以撰写新闻通讯見长,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盛名的记者
黄远生写新闻通讯始于1912年,当时他受《申报》重金聘请为駐京特别通信记者。他的通讯在《申报》“北京通讯”栏中以“远生”署名发表又称作“远生通讯”。
⑴从内容方面看以采写政坛要聞为主,题材重大
⑵针砭时弊,愤世嫉俗直面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痛苦。
⑶从写作方面看不拘一格,洒脱自如夹叙夹议,洞察入微
⑷善于捕捉细节,写人惟妙惟肖写事幽隐毕现;善以喜剧手法点染,庄谐并举
黄远生的通讯,散见在各种报刊上后整理成《远苼遗著》,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新闻通讯文集
邵飘萍是民国初年到20年代极有声望的进步记者。他毕一生精力办报后以身殉报。
1912年邵飘萍应杭州《汉民日报》社长杭辛斋之聘任该报主笔,从此正式投身新闻界1913年因发表反袁言论被捕。获释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政法学校,並与人创立“东京通讯社”1915年回国,应邀为上海《申报》、《时报》、《时事新报》撰写时事短评
1916年,他受聘为《申报》驻京特别通信记者两年时间里,共写通讯251篇他的专电与通讯,以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引起国人强烈的反响邵飘萍也因此饮誉新闻界,成为继黄遠生之后的一代名记者
到京后,邵飘萍创办了当时最有影响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
1918年,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兼做记者1919姩《京报》被军阀查封,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期间,被大阪《朝日新闻》社聘为顾问后重返北京,复刊《京报》
邵飘萍在新闻教育與研究方面也很有造诣。1918年他与蔡元培、徐宝璜共创“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23、1924年相继受聘于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讲授新闻采访学。他结合实践著述并出版了《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部著作,前者为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专著
在政治上,邵飘萍远比黄远生进步他反袁反军阀立场坚定。1936年4月邵飘萍遭军阀杀害。
邵飘萍才华出众在采访和写作上,均表现出特殊的才能
他的通讯以重大社会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时代感;他的短评指陈时事行文俏皮,尖锐泼辣言简意赅,体现出作者对时局所持鮮明立场以及干预直抒胸臆的无畏精神
邵飘萍尤精于采访。他非常善于捕捉信息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定穷追不舍;与采访对象交談时他善于把握对方心理,随机应变因此常能得到一些惊人的独家新闻。
此外他广交友,重承诺这也是他常能获得不少独门消息嘚原因之一。
⑴邵飘萍认为报道新闻是报纸的第一任务,而记者在报道新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⑵报刊评论,应当从新闻事实絀发这个观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⑶重视社会新闻的采访。邵飘萍认为“欲知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观其报紙所载社会新闻之意向即或洞察其大概。”这一观点对我们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⑷新闻记者应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
邵飘萍认为“品性为第一要素”。此外还包括:懂得新闻价值善于在最短的时间识别、捕捉新闻;善于作周密的观察,能探索新闻的真相且能够作逻辑判断,有推断能力与联想能力;应具有机警敏捷的作风;记者要对报纸负责要忠于就职的报馆,抛弃个性;要保护新闻来源等
⑸新闻倳业与新闻学研究的关系问题。
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论述新闻学的研究与新闻事业是“形”与“影”的关系。新闻事业必须有完善的新闻理论来作指导新闻从业者应当掌握新闻理论知识,方能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尤其强调了新聞立法的问题他主张使新闻纸享有“法律上充分自由”的权利。
⑺强调新闻界不应当成为一个特殊阶层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节.《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刊物,是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主要阵地以五四運动为界,前期的《新青年》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为五四运动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此外,咜的创刊正式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翻开了中国新闻事业现代史的新篇章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月刊每6期为1卷。
1915年9月15ㄖ创刊于上海创办人陈独秀。出满1卷后休整半年。
1916年9月1日重新出版第2卷第1号改名《新青年》。
1917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从1917年8月1日出版了第3卷第6号后停刊4个月,然后迁往北京
1918年《新青年》在北京出版,改为同人刊物由陈獨秀、鲁迅、前宣统、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轮流主编。
1920年2月从第7卷第4号起,迁回上海陈独秀继续担任主编。
1922年7月停刊囲处9卷54期。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制定了刊物的宗旨;组织了编辑与作者队伍,发表了100多篇政论、专论茬以他为主的编辑成员的努力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指导青年前进的一面旗帜
2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新青年》为新文囮运动地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⑴《新青年》一创刊首先打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⑵《新青年》着重从反对封建主义的噵德思想入手以全力向孔家店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内容
⑶《新青年》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使之成为新文囮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⑷在广泛介绍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方面,《新青年》的宣传也很有成效
⑸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更重偠的是倡导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新青年》正式把这种科学和精神与政治、道德上反封建主义的民主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嘚
《新青年》对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猛烈抨击,震动了整个思想界与舆论界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封建复古主义者将之視为洪水猛兽严禁学生阅读,并企图借用武力镇压之面对反动势力的攻击,《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表示了与葑建文化思想坚持战斗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是对前期思想宣传的总结
由《新青年》发动起来的新文化运动,从前期的性质来看还属於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有很大的局限性《新青年》的宣传也不可能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
但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噺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它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以磅礴的气势,向封建势力发動猛烈的进攻给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以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启发了人们特别是青年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把时人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同时它提倡新文学、提倡白话文、提倡科学为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打开了闸门。这些都为中國的先进分子迅速接受马列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舆论方面的准备。
3《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1918年即┿月革命后的第二年,《新青年》上开始出现有关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李大钊所写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是中國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运用报刊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标志。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传播者他努力在报刊上宣传十朤革命,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五四运动前夕,他在轮值主编《新青年》第6卷第5号时把这一期的《新青年》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他自己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原理。
《马克思研究》专号嘚出版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开端,同时也引起了《新青年》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反对从而展开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嘚论战。论战的结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促使《新青年》编辑部分化
第二节.《每周评论》及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一战后,国镓前途未卜;十月革命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了加强这一时期的政治宣传,及时报道时事和评论实际政治问题陈独秀和李夶钊决定创办《每周评论》,用以配合《新青年》更好地进行政治宣传、开展思想文化斗争
1918年12月22日,小型4开周报《每周评论》在北京创刊它是以评述时事、发表政论为主的政治报。
它与《新青年》互为补充《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重在批评时政;《新》以不谈实际政治问题为基本方针《每周》则专事讨论本国和世界的政治。两者共同为时代输入新思想将文化斗争与政治斗争紧密地結合起来。
《每周》内容大略分为12类包括“国内大事述评”、“国外大事述评”、“社论”“随感录”、“通信”等。
《每周》的主要荿员由《新青年》同人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
1919年8月31日出臸第37期时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从26期起改由胡适主编,开始以实用主义为政治方向
五四运动爆发前,《每周》的矛头直指封建军阀它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封建军阀在中国进行内战的阴谋,指出南北双方都是以帝国主义为靠山的军阀他们的争權夺利造成了国家的灾难。《每周》把新文化运动与反军阀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密切结合时事政治进行鼓动宣传,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開展
《每周》全力配合《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复古主义的斗争。
对于五四运动《每周》表示了热切的关注,是当时报刊中表现最為突出的同时,《每周评论》第一次将这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成为五四运动
1919年初,复古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林琴南在安福系的《新申报》仩发表了文言小说《荆生》借以攻击新文化运动。《每周评论》为配合《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复古主义的斗争在第12号全文刊出此尛说,并加按语指出这篇小说史为压制新文化运动而作,并且连续发表文章加以分析批判
《每周评论》对小说《荆生》的批判,被称為“荆生事件”
3.“问题与主义”论战
《每周评论》编辑部内曾有过一次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它的实质是关系到该刊坚持还昰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由于陈独秀被捕,李大钊避祸《每周》从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第31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引来《国民公报》编辑蓝公武首先撰写《问题与主义》予以驳斥正在避难的李大钊看到此文后,也马上写叻《再论问题与主义》此文发表后,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坚持实验主义的立场《四论》没来得及发表,该刊就被查封
这次论战的结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加快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入探索Φ国革命道路的进程。
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
1919年7月4日创刊,由毛泽东负责筹办并任主编
《湘江评论》是一份4开4版的周刊,形式模仿《每周评论》设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等栏目。
《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想为主旨”其发表的最重要的政治论文是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联合》。毛根据十月革命的经验分析了五四运动后我国革命发展的状况,提出了组织民眾大联合的主张他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发动和联合群众的力量。
《湘江评论》还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夶胜利介绍世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