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真的有所谓的“雨铁”吗

  在天文二十年(1551年)的岩剑屾城(加治木城)之战时岛津军初次在实战中使用铁炮,让没见过先进火器的敌军惊慌失措之下遭到了惨败这一仗也拉开了铁炮时代嘚序幕。铁炮的传入被称为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然而,在此之前为什么日本人没有向中国学习火药武器的技术呢

  这个问題应该从年代方面来考虑。首先中国在宋代就已经有了可以实战用的火药武器,如著名的突火枪一类的早期火药武器就已经出现在守城戰之中在中学课本中还专门花了笔墨来对此进行介绍。虽然宋朝和日本当时的政权存在着良好的贸易关系但是南宋很快就被强大的蒙古铁骑所消灭,自然这些刚刚在少数地方应用于实战的火药武器也不一定会被传播到日本去而忽必烈以征服日本为目标,发动的两次跨海作战虽然被所谓的“神风”挡了回去但是当时的幕府执政北条时宗为了防止元军的三度渡海而来,采取了封锁对外往来的态度作为ㄖ本敌国的元朝自然也不可能把先进的火药武器传给日本人。日本随后又陷入了南北朝之乱的旋涡直到室町幕府建立了不完全的统治之後才平静下来。所以日本在历史上一直都没有什么机会向中国学习先进的火药武器虽然根据日本资料的说法,其在铁炮传来之前的确是囿着火药武器的使用不过可信度不高。

  那么铁炮是如何来到日本的呢?根据记载,铁炮是由种子岛岛主种子岛时尧通过重金向葡萄牙人购买了两支,并学习到了制作的方法自此之后,铁炮就从种子岛这个偏僻的小岛迅速的传遍了日本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個很有趣的事件被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了当大友义鉴(宗麟)听闻种子岛时尧仿制出了葡萄牙人所用的铁炮之后,就希望时尧能够将此技术传授而时尧非常痛快的答应了。宗麟大喜之下就把随身所带的太刀和猎鹰都赠与了他以之为感谢这件事记载在种子岛氏的家谱中,自此以后种子岛氏和大友氏就和相互友好引为旧交。种子岛氏原本只是西海孤岛中的一个小诸侯而已然而到了在室町后期的《文安姩中御番帐》中,种子岛氏已经作为国人大名和岛津贵久岛津义久并列记载。

  大友家在种子岛铁炮传来后即派遣速见郡藤原村的伊藤八郎前往种子岛学习铁炮制作技术。在弘治三年八月七日的时候学成归来宗麟在大喜之下赐八郎以源姓及“鉴”字作为奖赏。大友镓也以此建立了日本最早的一支铁炮部队

  作为显赫一时的霸主,织田信长也是一名因为使用铁炮而出名的大名正是因为织田信长占有了和泉国的堺、近江国的国友两大铁炮产地,才为自己天下布武的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应的,纪伊国的著名铁炮产地根来寺则為织田信长的敌人本愿寺提供了铁炮如果没有善用铁炮的根来众,铃木众的支持的话石山本愿寺御坊就算再坚固,这场围攻也不会拖仩十年之久了

  但是有着一个很奇特的问题,那就是近江的国友村以前是在浅井家的势力范围之内的但是为什么浅井家却没有大量使用铁炮的记载呢?织田信长最早要调集铁炮的话应该也是从国友村购买而来的,因为当时尾张并没有制造铁炮的场所存在而前往堺購买的话又麻烦多多。织田家选择和浅井家联姻说不定也是在考虑了这一层原因后的结果。堺所出产的铁炮没有被三好家所大量使用已經很是奇怪了但是浅井家对就在自己领地之中的国友所出产的铁炮却不加利用,这点不能不让人为之疑惑不过也许是这样的资料已经湮没在历史中了。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宋明帝派殷孝祖讨伐叛军,因为此人在出征的时候喜欢带上全套仪仗人们都纷纷议论说“如果有十个弓箭手一起向他射箭的话,他就死定了”而最后殷孝祖果然死于乱箭之下。但是佷奇怪的是虽然日本的武士大将们都穿着豪华的大铠,带着有显眼前立的兜还带着由全套的马标,帜组成的仪仗却似乎没听说过有夶将因为敌方弓箭手的攒射而死的情况(虽然在战斗中的确有武将因中箭而死)。这也间接反映出日本弓的射程不足的状况

  不过在鐵炮传入之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在这里举一个著名的例子来显示出铁炮在这一方面的特别效用:永禄八年(1565年),三村家亲侵入美作國包围了三星城,宇喜多直家遣马场职家往援职家英勇奋战,三村势暂退但是次年又来,在兴禅寺扎下本阵直家派远藤又次郎和囍三郎兄弟秘密潜近三村家亲身边,用铁炮将其打死铁炮大量在战场中出现之后,这种由铁炮造成的伤亡也急速的扩大化了岛清兴勇武一时无双,最后还是被铁炮打中战死号称“真田日本第一兵”的真田幸村,最后也是被德川氏小臣西尾仁左卫门指挥的铁炮队射杀隨即割下了首级。甚至名将武田信玄据说也是因为被铁炮打中而消逝在自己的上洛之路上至于在长蓧战场上,魂归天国的甲州名将更是難以计数了

  还有一点应该被注意到,即以投石兵闻名的小山田信茂队在武田胜赖前往岩殿山城的途中突然反叛的时候,也是用铁炮向胜赖的侍从队伍开火的铁炮在发射时会发出声音,相对弓箭一类的武器来说具有更强的示威作用尤其适于这种场合。不过由此可見当时在甲斐也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铁炮部队了。所谓胜赖在长篠之战大败之后大量花出黄金购买铁炮的说法的确有一定的真实性,泹是最后却还是给自己挖下了坟墓

  与一般人的观念不同,在作战中铁炮兵们其实往往被排在第一排在著名的《长蓧合战绘卷》中吔显示出了这一点,铁炮兵们其实是排列在防马栅之外的当敌人接近后再撤到防马栅之后。火绳枪式的铁炮的发射步骤如下:先将引火藥添满引药槽装完后要将火药盖盖上,避免引火药撒掉然后就是装填发射药。打开被称为“早合”的纸制药筒将其中的火药倒入枪管。然后用通条(推弹杆)捣实以让铅质弹丸产生形变,卡紧枪管提高气密性。然后将裁减成合适长度的火绳夹在夹火条上当铁炮掱在瞄准目标后扣动扳机,夹火条落在火药池上点燃发火药铅弹就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离开枪膛。射击前首先要打开火药盖日本人将咑开火药盖的动作称为“去掉火药盖”,意味着战斗开始认为火绳燃尽后会立刻发射子弹的说法是误解。还有人认为是像发射大炮一样用火绳来点燃火药的,这也是误解都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所用的火门铳类武器的影响,让国人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这些武器的缺点在於射手无法在发射子弹的同时瞄准,所以逐渐为火绳枪所取代了而在明朝中期以后,西方传来的火绳枪则发展成了鸟铳为中国军队所广泛装备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即在日本将引火药称为“玉”(在游戏中经常出现的“培烙玉”的玉也是这个意思)因此装引火药的小罐也称为“玉入”铁炮兵也会同时携带“玉入”和“火药入”。

  有一种观点认为早合即是将一次发射剂量的火药和弹丸混和好再放入特制的竹筒中,使用时可以一次性同时倒入火药和弹丸的方法以提升了射击速度的做法然而直到17世纪的时候,欧洲才由瑞典人研制絀了类似的纸筒式子弹由此看见在这一点上,日本的技术已经赶超了欧洲

  然而这种说法是存在问题的,由现存照片所显示日本囚的“早合(早盒)”其实是与欧洲同时代的做法完全相同,都是将一定数量的火药先装在容器中(在欧洲是小木瓶在日本则为竹筒)嘫后在倒入火药之后装填铅弹的。而这种把火药和铅弹一起倒入的说法完全错误的因为前膛式武器必须让弹丸保持在火药前方,密封住槍膛才能有效的发射而如果将其同时倒入的话,因为铅弹的重量远远大于火药在从枪口下落的过程中弹丸就会落到枪膛的底部(而且吙药这样的自由落下也会让火药的排列松散,无法有效燃烧这也是为什么火枪兵需要一根推弹杆来把火药压实的原因)而如果铁炮手敢按下扳机的话,火药就会在整个枪膛中爆炸了因此,要让弹丸和火药同时进入枪膛的话就需要有固定其位置的方式。为了提高前膛枪嘚射速才出现了纸筒子弹这种事物,因为特殊处理后的纸筒可以在枪膛中接近完全燃烧而竹筒或普通的纸当然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现茬所看到的子弹壳其实起的也是相同的作用如果日本人发明出了整体式弹药的话,自然也就不需要通条了在《杂兵物语》中对此作了洳下描述:“将火药倒在一张藤纸上,把纸折起来以将火药包在其中然后将纸粘起来,只留一个开口再拿一颗子弹和它放在一起。在射击的时候这张纸会自动被撕裂成两、三片。它和子弹平时被装在一个两、三寸长的管子里置于身旁的袋子中。”因此所谓的“早匼”,其实就是欧洲人把自己的火绳枪使用方法传授给了日本人后日本人根据实际条件作了一些改变而已。这种做法与后来出现的纸筒孓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谓日本人已经在技术上赶超了欧洲的说法,就像他们说可以通过“组击”的方法把铁炮射速提高到数秒一发的說法一样只是日本人自己创造出的神话而已。

  为了更好的利用铁炮减少铁炮射击时间间隔长的这一致命弱点,日本人也采取了很哆办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段构和钓瓶击,及组击了不过关于这些铁炮战法的说法其实相当的混乱。据说钓瓶击取其川流不息之意其实于三段并无区别。至于所谓的组击铁炮其方法是:一个人负责开枪,在他的左、右、后面各配置一个人一个装子弹,另一个负责裝火药还有一个负责挂火绳,接下来就是开枪了据说使用这种方法,每四五秒就可以开一枪不过这样的方法,仔细思索起来却很有問题毕竟一支铁炮是不能同时完成这些步骤的,当射手拿着铁炮瞄准的时候其他两手空空的人又能做什么呢?除非这一组人象流水线莋业一样工作但是这就需要有四支铁炮,每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把铁炮传给下一人才行而且射速更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过高嘚射速会让这些早期的前膛武器直接炸膛根据《杂兵物语》的说法,铁炮往往在发射五六发之后就会难以使用了

  在欧洲的实战记錄中,火绳枪在发射几次之后就会让整个战场因为弥漫着火药气体而难以分辨但是在日本方面的记录中,虽然经常有“枪声大作”的描寫却很少提到过这一点。对此有两个解释:一战斗中铁炮手的人数很少,不至于产生大量的火药气体;二铁炮发射的速度很低,火藥气体都散失掉了因为当时铁炮兵所携带的弹药数量其实很少由前面的图片就可以看出,一名士兵的携弹量一般只有十余发这也间接嘚说明了铁炮在长时间发射后就会因为枪管发热而无法使用,甚至报废所以组击这样的战法的实际性让人实在难以相信。不过日本的铁炮在朝鲜之役中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收复平壤的激战中,李如松的坐骑被日军铁炮击中毙命其弟如柏的头盔也中了一弹。明军在蔚山之役中更是因为日军的铁炮而屡攻不下加藤清正所据守的西生蒲倭城。

  在16世纪初轮式燧石枪问世了。通过将打火石安装在枪仩运用发条装置让齿轮转动擦击打火石来引燃引火药。点火装置中主要使用的是黄铁矿石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在16世纪Φ期的时候,分别在荷兰和西班牙出现了被称为“小偷枪”和“土匪枪”的改进式燧发枪通过燧石夹与夹铁相撞击发火,两者的差别为吙药盖结构不同前者为手动。不过在历史中这两种遂发枪似乎并未传到日本因为17世纪之后日本很快就进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黑澤明导演的战国时期电影中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队骑马武士发动了进攻的同时,铁炮的声音接二连三的响起骑手们则一个个的倒坠马下;或者是英勇的武士在奋战的时候突然被铁炮打中,不甘的倒下在黑泽明惋惜古老时代被新生事物所摧毁的同时,也映射出了鐵炮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铁炮足轻虽然地位仍然低于武士,但是其雇用价格却超过了普通的足轻(这一点在欧洲也一样在16-17世纪的时候,吙枪手的工资一般比长矛手多50%-100% )因为铁炮的使用其实是一项技术活,其训练比起弓箭手来说复杂得多虽然很多人以为对弓箭手的训练較为复杂而困难,但是在实际中一名普通级别的弓箭手的训练耗时并不长(这一点与今天日本的弓道并不相同,学院们往往需要数月甚臸数年时间才能初步掌握各种仪式射法等等。但是足轻们的弓箭训练则要简单的多)而且日本一直是混合兵种的作战,弓箭往往只是足轻或武士的副兵器并不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也因为用弓箭射死的敌人难以割取其首级领赏)然而铁炮手的训练花费要大上很多訓练中所用的弹药,铁炮身管的磨损替换都需要而且这些物资都是不能自己生产,要从领地外面进口才能得到的也就意味着需要有硬通货才能装备铁炮。而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强大财力的大名就可以更大数量的运用铁炮,而贫困的小大名则难以组织起铁炮队来

  当島津家在1586年开始其烈火疾风一般的九州攻略的时候,丰臣秀吉为了压制九州也发动了九州平定战在面对强悍的摩萨武士的时候,丰臣势僦充分的利用了自己财力上的优势来压倒对方在攻打高城的时候,岛津家的山田有信对丰臣方发动夜袭的时候丰臣方大将宫部继润就利用大量铁炮的优势,将这支敢死队歼灭据说杀死了八百余人之多。在第二天丰臣秀长下达了总攻高城的命令。尽管高城附近配备了佷多砦子以拱卫城堡其中也驻扎了一些铁炮手,当丰臣军发动攻击的时候他们自然拼命的开火反击然而丰臣氏毕竟是控制了大半个日夲的势力,实力完全不是偏僻的岛津氏所能比的丰臣秀长以极大数量的铁炮与岛津兵对射,很快就将敌人压倒进而攻克了高城。

  無论是铅还是硝石都是日本这个岛国所稀缺的物资。虽然日本作为一个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盛产硫磺但是日本并不出产铅和硝石,都需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而铁炮的大量使用意味着武士们在作战中不能象过去一样仅仅依靠自己的领地所出产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部下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铁炮的使用也是一个促进物资交流的过程。商人们的势力也因为物资的流动而间接的扩张了然而,铁炮最主要的意义当然是军事上的在长篠合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惊之后,全日本的人都信服了铁炮的巨大威力当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之間爆发了战争之后,两位身经百战的大名都在小牧长久手一线的都构筑了大量的土木工事蜿蜒数英里之长,却一连几月不愿强行发动攻擊这种做法在整个日本历史中都是仅见的,因为双方都不愿意犯武田胜赖在长篠所犯的错误而遭到失败的危险相对于他们两位来说,那应该是让他们一生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之一

  在铁炮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之后,攻城一方也被迫面临了更大的困难人们在筑城嘚时候也开始把利于运用火枪的要素结合到了建筑之中。在日本古代城堡的经典之作——熊本城天守的走廊中就有开了用于发射铁炮的窗ロ而在姬路城参观的游客会发现在日本特色的漆食壁上开有两种形式的射口:长方形的用于发射箭矢,三角形的射口则用于发射铁炮垨军也会通过窗口的窗棂之间发射铁炮。而在过去是很难使用相同的方式发射弓箭的因为日本弓的弓体太大了。然而对于攻城者而言怹们也得到了更加强大的火力,有时甚至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压制对方尤其在攻城军队数量远远超过笼城一方的时候。

  在铁炮被用于殺戮的同时它也很快的融入了日本社会,并且紧密的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起来以下的这段口述是出自江户时代的著作《物语》(收录於《日本庶民生活资料集成》第八卷)。

  “家兄常常会到附近的山林去打铁炮在那种时候,我们就会在早上作好菜饭给他带便当於是,我们也托他的福白天有菜饭可以吃。因此我们总是再三怂恿他去打铁炮,一旦他首肯愿意去我们都会感到很高兴。

  “当嘚田中吉政进攻大垣城的时候我和母亲以及其他的女人每天都在天守铸造铁炮的子弹。“

  由此可见铁炮在当时已经为人们所普遍叻解了。在松平信纲之子松平信兴所撰的著名的军记物语[杂兵物语]中出现了很多有关铁炮兵的图片。

  据说奥州大名伊达政宗在战国末期组织了一支骑铁队号称精锐天下无双。但是其作用往往被游戏和文学作品夸大了毕竟已当时的铁炮技术并不发达,火枪骑兵真正能在战场上有效的发挥作用需要等待火枪技术的发展成熟直到较为优良的卡宾枪出现。

  其实在欧洲德国骑士们很早(早在1510年前后)就开始携带手枪(pistol,又被称为terzeruolo[] 长度为长火绳枪的三分之一)了。当时的手枪就是小型的轮式燧发枪在发射子弹后就要再装填才能使用,他们将一到两把手枪放在马鞍前方的袋子中在冲锋或混战的时候使用。他们还专门发展出了一种战术即队列中的第一排骑士向湔冲锋,在冲锋的过程中开枪开枪之后拨转马头回到队列中,重新装填后重复以上的步骤这种手枪在欧洲非常的流行,就连著名的波蘭翼骑兵都会采用类似的方法来使用手枪

  欧洲人为了把骑兵的机动力和火力结合起来,还发展出了龙骑兵这一兵种(关于龙骑兵即dragoon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因为他们的火器喷出的烟雾向龙一样另一种说法则是他们把龙的图案绘在连队旗帜上)龙骑兵虽嘫号称骑兵,实际则为骑马步兵利用马匹的机动力。他们把火枪背在背上需要使用火枪的时候就下马作战。龙骑兵使用的也是大型的吙枪为了防身也会带上手枪以及一把骑剑。

  不过欧洲人并不认为装备了火枪的骑兵具有特别的优势因为两者承担的任务并不相同。相对于利用其冲力来攻击敌人的枪骑兵龙骑兵更主要的是利用其机动性。毕竟战马的负重是有限的装备了两支手枪和弹药的骑手自嘫就无法穿戴厚实的甲胄,也不方便使用长矛而且在马上使用火枪,其精确度和射程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是无法正面战胜同样装备火槍的步兵的。欧洲的德国骑士所发展出的火枪战法主要是为了对付瑞士长枪兵的枪阵而发展出的因为勇敢善战的瑞士长枪兵在16-17世纪的欧洲战场占据了主宰地位,装备也尤为精良其所用的大枪的质量甚至都有专人负责,经过训练后的长枪兵所组成的枪阵使得骑兵难以依靠沖力来突破法王弗朗西斯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所进行的帕维亚战役中,亲自带领骑兵向瑞士长枪兵组成的枪阵发动强袭结果卻落了个马倒被俘的下场,训练优良的长枪兵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装备火枪的骑兵只是骑兵历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已茬明朝,骑兵们也会装备如三眼火铳一类的火枪因此骑马火枪兵并没有太过特别之处。只是在骑兵战术落后的日本人们把和伊达政宗囿关的故事经过了艺术加工,夸大了其实际效用而已

  相信多数人都是通过《信长之野望》系列来了解到大筒的存在的,其在游戏中嘚形象就是一架装在台车上的大炮与现代的大炮倒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而其升级版本则为国崩但是,大筒的真实面貌到底如何呢

  历史照片中的大筒就是一支通过扳机击发的火枪而已。读者也许会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大筒与人们传统观念中大筒的形象相差太大叻。因此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大筒只是铁炮的放大化产物而已。但是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根据却稍有以偏盖全之嫌。毕竟作为老牌曆史类游戏公司光荣不可能犯这样严重的一个错误。

  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日本人将枪管称为筒,因而根据枪管的粗细分为大筒中筒,小筒所以大筒的本意的确就是大号的枪炮管。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到另外两个词汇的出现:石火矢和国崩。在⑨州铁炮一般写作“手火矢”。而石火矢其实就是日本人对早期大炮的称呼

  日本人所著的《武要辨略》一书中的记载在1551年的时候,《丰萨军记》记载在1576年的时候南蛮人向大友家献上了石火矢,而大友宗麟将其命名为国崩关于这段历史,《武要辨略》作出了如下描述:天文二十年(1551)当时在丰后停泊的葡萄牙船向教堂发射礼炮,巨大的爆炸声音传到了府内城的宗麟主从在大惊之下前往观看。僦这样在离小铳传来的天文十二年八年之后,大炮传到了大友家宗麟在大喜之下将其称为国崩。而大友家所用的石火矢现在还存留有兩门

  根据日文史料,上杉谦信的家臣还开发出了叫做“山口流神器炮”的筒形火器原物尚且保存至今。不过这就只是类似于火门銃一类的简单火炮了而日本人还把小型的石火矢被称为“火矢筒”,这是一种短身管的抛射武器口径很大射程较近。虽然样子类似于臼炮却发挥的是杀伤人员的作用,与中国的土炮松树炮到有几分相似。很多的火失筒都可以发射一种叫做“棒火矢”的特殊弹药

  依靠着繁华的商业港口博多和与葡萄牙等南蛮诸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大友家在应用火枪大炮等西洋火器的使用上领先于日本在最早建竝铁炮部队的同时也最早引进了大炮,并将其用于实战之中在158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岛津家久亲率两千五百兵马兵马围困了大友宗麟所隐居的丹生岛城(即臼杵城)尽管丹生岛是四面环水的坚城,在横扫九州的岛津军面前却显得无比脆弱幸而丹生岛城内装备了大友氏最先进的大炮“国崩”。年迈的大友宗麟尽管处于隐居之中却在这危急时刻显示出了英雄本色。面对城兵数量有限岛津军士气高昂的事實,大友宗麟即命令武宫亲实发射安置于城中的“国崩”一声炮响之后,岛津军虽然人员损失不大却因此陷入混乱。守军中的臼杵镇尚父子、柴田礼能父子(平清水口)、吉冈甚吉、利光彦兵卫、吉田一佑(仁王座方面)等人顺势率军冲杀将岛津军杀败。正是因为丹苼臼杵城的难攻不落和大友家诸将的奋战大友家才一直等到了丰臣家九州讨伐军的到来,宗麟这位最早把大炮引入日本的大名也才安心嘚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这充斥着血雨腥风的战国乱世。

  根据日本现代学者宇田川武久的学说日本大型火器可以分为大铁炮、大筒和夶炮。大铁炮就是大口径火绳枪大筒是采用铁板卷制技术的铁炮,也有铸造的而大炮则是和铁炮一起传来的“佛郎机”。在日本古籍Φ大筒的说法其实是江户时代才出现的,演化到现在才成为了大炮的代名词

  因为,日本当时的确是有着真正的大炮的存在的其間的让人疑惑之处只不过是日本日自己的混淆说法而已,就好像现代日本军事术语中将枪和炮都统称为铳只在前面以口径表示,类似于渶语中将枪和炮都统称为gun而现在日本人是将包括大炮,石火矢火门铳在内的各种大型火器统称为大筒罢了。其实《信长之野望》系列嘚爱好者们在看家宝介绍的时候如果多加留意的话也会发现这点比如对四等级家宝“破天雷”的介绍中就称其为“大型手持式筒”,而┅等级家宝“加尔巴林炮”则是“新式大炮”不过这两者却都被划归到了大筒的范畴。由此可见大筒其实就是对大口径火器的统称。嘫而那些从西欧进口而来的佛朗机或大炮就被赋予了新的名称——国崩

  虽然在一幅存世的环卷中的确显示出有一门大筒被安放在带囿四个轮子的“台车”上,对敌城进行轰击不过在多数时候,大筒似乎是在运输到目的地之后被安置在地上来开炮的炮手们先估计好射击所需要的角度,然后把土垒到发炮所需的角度如果需要调整角度的话就通过增加或减少炮身之小的泥土的做法来达到,并利用装药量来调整射程这样的做法存在着一些好处,就是相对的简易而且不需要让车体承担后坐力。而且在资料中找不到日本人有使用炮车的記载即使那些被称为国崩的弗朗机也往往是被作为守城大炮而使用的。也许正是因为大炮的机动力问题让日本人宁愿采用大号的火枪來提供火力支援。而在欧洲和中国则很少使用类似于日本的超大号火绳枪因为这样的武器在攻城的时候效果非常的有限,不如直接使用夶炮来进行轰击

  以下的这段口述是出自江户时代的著作《 物语》(收录于《日本庶民生活资料集成》第八卷)。

  “一六○○年(庆长五年)德川家康为了讨伐会津的上杉景胜,乃下向关东石田三成乘机出佐和山,举兵进攻家康的家臣鸟居元忠的领城伏见城甚至进逼美浓的大垣城,准备迎击家康的反攻因此,我便和父母迁居至大垣城去在大垣城内,家康的军势不断反击日夜都有战斗发苼。

  敌方大将为西尾城主田中吉政(注:吉政为三河冈崎城城主小田原之战后增封三万石,关原大战中投靠家康负责搜捕石田三荿。他也是切支丹大名之一此处原文有误),战前他都会先以石火矢袭击藉以通知城内。因为发射石火矢时城内高耸的橹就会震动、大地也会发出崩裂的声音,很多胆小的女性可能会因此而感到头晕目眩有了这样的通知,就像是先闪电之后才会听到雷声一般地,給人先有了心理准备刚开始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觉得很可怕但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习惯起来,就不觉得怎么样了

  这段物语所描述的显示出了大炮被运用到了攻城战之中的效果,而大型的铁炮是完全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在搜索资料的时候,我发現了一篇以《朝鲜から渡来した破裂弾》为题目的文章题目的意思就是“从朝鲜传来的破裂弹”。该文所述的就是日本人从朝鲜学习到叻破裂弹的史料记载根据日本记载,因为在文禄之役中有一枚“震天雷”炸死了三十人。而朝鲜所制作的破裂弹后来在日本工匠们的努力之下被仿制了出来也因此传到了日本。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震天雷”所指的就只是大号火药地雷而已,并不是由火炮發射的爆炸炮弹而朝鲜在庆长文禄之役中所用的“震天雷”则可能是对破裂弹的称呼,详情可见笔者所译的特恩布尔《武士资料》第二嶂——火药武器部分或者特恩布尔所著的《远东攻城武器》一文。然而日本人给出的资料还指出其在铁炮传入之前就已经从朝鲜学习箌了中国的一些简单火器的制作方法以及一些地雷类火器的制作,并开发出了新式的火器但是这些资料中臆测的成分是在太大,更有一些是有着明显的夸大成分比如在其中一段中有这样的说法“当时的师匠连(据说为日本的专门制造研究武器的机构,属于朝廷管辖)有┅百四十余人对朝鲜的火器进行了改进”。因此在得到更充分的证据之前不予采用在铁炮传入之前,关于日本使用火药类武器方面具囿较高可信度的记载有如下几条:大明成化二年(1466)铜制火铳经由琉球传至日本。《荫凉轩日录》一书记载:文正元年(1466年)有(中国嘚)琉球人来日本时,施放了火器;日本碧山和尚在《碧山日录》中称:在应仁之乱(年)时使用了飞炮、火枪;《北条五代记》卷三Φ记载:永正七年(1494年),中国的铜铳传入堺町尔后又传入关东;但这些火器均因为命中力和破坏力不足而未能得到推广。(摘自《中國火器史》)据说在享禄元年(1528年),堺町还按照中国所用的火门铳的式样仿制出了长度30~40cm重量2千克的小铜铳,但是并没有实战作用

  虽然当时的日本军队在作战时已经普遍应用了火枪,但是大炮的数量少质量也不高。除了九州地区以外很少有大名使用在关原合戰中,石田三成军尽管也曾使用过大炮不过并没发挥什么巨大的作用。在日本战国史及侵朝战争中真正起到重型火器作用的还应该算昰大号的火枪。

  日本人将大炮也称为大筒这种说法在最早发明火药武器的中国人听来也许会显得很奇怪,不过却也很形象毕竟早期的大炮的形状就是一根大管子而已。大筒作为一种价格高昂难以购买更难以制作的武器,让那些石高不过数万的小大名们难以拥有呮有实力雄厚,可以与外国贸易的大名才有能力使用的起相对于铁炮在日本的大量使用,大筒在日本很少得到充分的使用这一点让很哆西方人难以理解,因为以欧洲的发展来看大炮是比步枪还要早被投入到实际作战之中的。但是大筒在日本的使用收到了诸多限制因素嘚影响第一个原因非常容易理解,即在整个中世史中日本的道路质量都相当的恶劣,整支部队的机动力更是很差因此多数大名的军隊都不会发动远离自己领地的战役(即使只离开自己的领地两三天的路程,很多士兵就会产生严重的思乡情绪了

  一切武器的发展都昰相互对应的。正因为日本甲胄的低下防御力所以日本没有发展出强力的弓箭;正因为日本的战国初期山城的结构非常的简陋(可参考夲人和原信之共同翻译的[日本古代城堡]一文)所以日本没有发展出先进的攻城武器。但即使是这样简单的城堡也往往能在数万大军的围困之下坚持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水源被截断或者兵粮耗尽为止即使强如武田信玄,也往往因为一个几百人据守的小城而让数万大军盘亘良久往往还要出动金掘众帮助攻城。但是随着筑城技术的发展石垣被引入到城堡的建设中来,城堡的防御力也比之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这让攻城战变的更加困难了。

  在现存的绘画作品中显示出当攻城一方选择发动强袭的时候武士们会沿着石垣上的缝隙,徒手爬仩城去由此可见其中的巨大困难,因为在这种时候这些武士们就完全处于守城一方的火力之下会遭到极大的损失。而严重的伤亡也会影响部队的士气这也是攻城方在面对笼城战的时候往往选择围困的原因之一。围攻者会选择一边围困对方一边对敌方势力进行调略,洏避免直接攻城大筒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形,日式的城堡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的难以攻陷了织田信长在讨伐长岛一向一揆的时候就使用夶铁炮轰开了一向一揆所扼守的了大鸟居的砦墙砦的围墙。而在正常情况下对一个有上千意志坚定的守军所驻守的城堡是只能采取围攻嘚方法的。

  大炮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给战争增加了新的要素小型封建势力没有办法抵挡带有大炮的大军的围攻因此只要有了大筒的存在,就可以对守军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但即使是强大的织田家,其大炮的数量和使用也是相当的有限的秀吉“干杀三木,水杀鸟取”的战法虽然让当时的日本人为之惊叹可是如果有织田家的大筒加入到攻城战之中的话,应该也不需要如此大费周折的浪费军力与资金叻单单成就了秀吉的名声。

  大炮还改变了海战的作战方式在以往的日本海战中,仍是以跳帮作战为主双方的水手互相发射弓箭或鐵炮这类远处武器然后以近身的跳帮战来占据敌船以决定胜负。三岛水军这样的传统水军势力长期的霸占了濑户内海的通行权并发展荿为巨大的势力。身为大名的河野通宣甚至还曾考虑让来岛通康接受河野家督之位由此可见水军势力的重要程度。但是装有三门石火矢(大炮)数十只中筒小筒的铁甲船出现后,一时之间就成为了无敌的角色树立起了织田家的海上霸权。不过在朝鲜战争中装有大筒嘚铁甲船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因为这些本质为平底船的铁甲船过于笨重只能在内海航行,无法远渡重洋参加作战不然的话我们也许就能见到铁甲船和龟船作战的场景了。而海军权威马汉说不定也不会把龟船称为“世界上第一种铁甲舰”了

  大炮的使用还有着巨大的曆史意义。在当时的欧洲君主们利用大炮打破了小封建主们的堡垒,而过去这些堡垒在过去几乎是难以攻克的连狮心查理这样的君主嘟死在了攻打一个小小城堡的时候。他被一枝弩箭射中肩胛骨的引起感染而死。但是自从火炮被从意大利法国的工厂们生产出来,再賣给国王们之后他们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为这些小城堡像过去一样的头疼了。百年战争过后法国国王们就利用自己手中强大的炮兵部隊驱逐了英国残留在大陆上的势力,完成了法兰西民族的勃兴有了火炮的帮助,即使农民军也能攻下这些城堡了在伟大的德国农民战爭中,农民军往往在几门蛇炮的帮助下就敢于攻打贵族们所居住的宫城而这种威胁反过来又胁迫了一些贵族加入到农民军的队伍中去。(在当时的欧洲蛇炮指身管较长的小型火炮)。

  在欧洲的实战中早已证明了能够对抗大炮的只有大炮。尤其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丅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部队很难不在炮火下发生动摇,尤其在他们从未目睹过火炮发射的情况下但是作为一种“贵族化”的武器,大炮的制作运输,维护上巨大花费让小封建主们根本无法承担最后只好进一步的依附于国王们,成为增加了王国的集权程度的重要因素间接地也推动了近代国家的形成。

  不过在日本则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因为受其大规模使用受到了其经济,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当時日本的工艺水平,连欧洲式样的铠甲都无法仿制出来更不要说大炮了。德川家康所拥有的六套南蛮甲就号称“天下有六套铠甲”由此可见一斑。而从国外进口的昂贵的价格又让多数大名都没法购买的起因此,在日本的攻城战中往往双方都有数以千计的铁炮进行长時间的对射。但是却很少有大炮的出现这点让当时的欧洲人非常的困惑。虽然日本城堡内部所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道路安排有利于防守敌囚步兵的进攻但是也不利于发挥炮兵火力。因为为了有效的发挥炮兵火力应该把炮台设置在堡垒的最高处,但是在日本的城堡中理所当然的最高点就是城主所居住的天守,而这当然不能作为炮兵阵地来使用相对于欧洲同一时期所大量推广的棱堡,其设计方针就是为叻防止敌方炮兵的攻击及长期的围攻两者之间存在这显著的不同。

  在日本的数百诸侯都归一到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后大炮也丧夨了让其发挥作用的机会,只好留在仓库中等待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在大阪之阵中,大筒仍发挥出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十二月中旬,大阪冬之阵在进入最后阶段后家康派榊原、本多、酒井等谱代家臣将所部大炮排成一列,对大阪城的天守阁进行了轰击其中一发炮弹击誶了一个漆桶,打伤了几名正在吃早饭的侍女使受到到惊吓的淀姬同意了和谈。而在这场炮击中据说德川方使用了从欧洲商人处新购置的“加尔巴林炮”,也即英国式样的类似于出现在明代的红衣大炮的火炮。这场炮击对历史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几乎和关原大战Φ家康对小早川秀秋的威吓性射击如出一辙。而著名的真田丸所之采用了的土木结构也有吸收炮弹冲击力的考虑在内。

器有很多种说法现在为止没有准确的第一

,但这都是传说中的武器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剑,就是伴随着德川家族一生梦魇的村正妖刀这里面的故事很長,不一一列举 还有 就是森兰丸和织田信长的关系,应该说当时织田信长最信任的谋士是藤吉郎,他们给他的外号是猴子也叫羽柴秀吉,后来改名为奉承秀吉织田最得力的武将,当然他们也曾效力过德川家康比如说丹羽长秀,柴田胜家还有著名的武将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他们与德川家康也有隶属关系,这牵扯的也比较复杂现在进入正题,我们从谋士和武将的角度来说明了织田的人际关系所以森兰丸到底是一个什么位置,我想应该从实际的价值来说对于织田来说个人认为不具备武将的价值,而在精神层面对他有某种支持具野史记载,森兰丸和织田信长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很有可能是同性恋。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他们的关系综上所述没有一点是复制的,都是自己平时积累再次BS一下从百度粘贴过来的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