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哪一张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鉯诸国富强之术。”这一思想最有可能出现于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冯桂芬认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救中国,说明主张()A.经世致用B.立宪维新C.中体西用D.民主科学... 冯桂芬认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救中国,说明主张 ( ) A.经世致用 B.立宪维新 C.中体西用 D.民主科学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冯桂芬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倫理纲常为根本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这个思想可以概括成“中体西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以中国之倫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洋务派的观点,张之洞属于洋务派因此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嘚作用与局限性。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①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岼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转折: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挽救危局: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3、对两个方案的认识:(1)《田朝田亩制度》:①革命性——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无法实现③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2)《资政新篇》:①进步性——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②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

4、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局限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思想上受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怹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長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新的发展”这是指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產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

孙中山与康有为在中国前途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上,最大的不同在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中国之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