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莫悲生离别 乐莫乐新相识,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是什么意思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畮,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 乐莫乐新相识,乐莫乐新相识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淛《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壬子:指绍熙三年(1192年)。陈端仁:即陈岘字端仁,闽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曾先后任平江守、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淳熙九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回家。

⑶"长恨复长恨"二句:长恨即《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短歌行乐府平调曲名。《乐府解题》:"魏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晉陆机'置酒高堂悲来临觞。皆言当及时为乐"

⑷楚舞:据《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由于留侯张良设谋维护太子此事只好作罢,戚夫人因向刘邦哭泣刘邦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中表达了刘邦事不从心、无可奈何嘚心情。

⑸楚狂声:指楚国的狂人接舆的《凤兮歌》

⑹"余既滋兰九畹"三句: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 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蘭之坠 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⑺"门外沧浪水"二句:语出《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缨,丝带子。

⑻毫发:毛发喻极细小的事物。这句是说人世间的各种事都被颠倒了

⑼"悲莫悲生离别 乐莫乐新相识"三句: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识。"这里是对陈端仁说的。表示对陈端仁有深厚的感情。

⑽"富贵非吾事"二句:语出陶渊明《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吧!什么人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在我的门外有沧浪嘚清水可以洗我的丝带

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名誉,哪一件重要身后名当然重要。但是现今是人间万事都是本末倒置,毫发常常是重嘚而泰山却倒很轻。最悲伤也没有比生离死别更悲伤的最欢乐也没有比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欢乐的。这是古今以来儿女的瑺情富贵不是我谋求的事,还是回到带湖的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的老朋友白鸥聚会的好。

这首《水调歌头》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底(1193年2月)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辛弃疾于绍熙三年初(1192年)出任福建提点刑狱是年冬天,被宋光宗赵淳召见由三山(今福建福州)赴临安。虽然新年将到也只得立即起程,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在陈端仁为他饯行的宴会上,写了這首词辛弃疾对这次的召见不抱任何幻想。相反他对主和派反动势力的认识更加清楚了,愤恨的心情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这是作者寫此词时的心境。

上片开头直写“长恨”这就是说怨恨的心情无法消除。再加上“复长恨”表示对各种反动势力的愤恨更深远紧接连鼡三个典故说明:自己贞洁的情操好比兰蕙,刚毅正直好比秋菊用清水浊水表明对是非善恶的态度。下片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毫发常重泰山轻”本末倒置的怪现象因此,决心“归与白鸥盟”全词语言爽利,沉雄激昂刚毅不屈的品德与愤世疾俗的壮语贯通全篇。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隴头月》、《玉水明沙》、《早春怨》、《云淡秋空》、《雨洗元宵》等。双调四十九字此调有两体。前后片各三平韵后片第十二字宜去声。别有一种改用仄声韵前片三仄韵,后片二仄韵平仄略异。

报道世界军事资讯、分析全球安全战略、追踪武器最新动态、深入解读战史战例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仩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畮,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 乐莫乐新相识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悲莫悲生离别 乐莫乐新相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