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 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精神

《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分析
2008年,好莱坞的“梦工厂”推出了一部以主打中国文化牌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它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该片将中国元素运用得出神入化。被媒体誉为“好莱坞写给中国的情书”。影片主要讲述一个叫阿宝的大熊猫,在面馆里做伙计,又肥又笨,梦想做一名功夫高手。在一次比武选秀时,被阴差阳错地选为龙斗士,吃尽苦头,最终习得一身功夫。打败大反派太郎,保卫了和平谷,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功夫熊猫》的成功,其首要原因就是对“中国元素”的成功运用。包括建筑、音乐、拳法、龙图腾、鞭炮、面条、包子……当然也包括用熊猫做主角和用功夫做卖点。
  一,“中国元素”的定义
  “中国元素”是指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民俗事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科技、法律、伦理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宫长城,小至窗棂门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多元素,但中国元素不完全等于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
  “中国元素”具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固有元素:比如说中国的领土(包括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中国的人种,中国的气候等等;第二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说儒家传统文化;第三是中国的现代文化:包括北京的奥运精神、中国的航天精神、中国的电影文化、中国的著名企业文化等等。
  二,细读《功夫熊猫》里面的“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的导演将各个中国元素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主旋律”的内容:故事发生在中国,影片中阿宝是一只充满功夫梦想的熊猫,他被委以重任,从一只笨熊猫成长为抵御强敌入侵的“神龙大侠”。影片宣扬一个积极的主题“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能成功”。影片中每一个细节都遍布中国元素:面条,鞭炮,包子,寿字,汉服,庙宇,通天的云梯,高耸的楼宇,喜庆的爆竹,设计巧妙的龙,甚至包括瓷器上的纹路都是中国化的。还有熊猫、虎、蛇、鹤、猴、蝗螂等武术大师的动物形象都是来源于中国功夫里面相应的拳术。古典诗词中一直强调的意境也在影片中得到体现,比如说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白云缭绕的深山老林、深邃黑暗的地下世界等等,都描绘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式的武侠世界。还有乌龟大师对人生的感悟,凡是乌龟大师出现的地方都会出现禅语,比如说“There
are no accidents”(从来没有什么意外),蕴含着深深的禅意。总之,《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是非常丰厚的。
  第一,《功夫熊猫》这个片名,就很有中国的味道。
  功夫和熊猫,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世界性的内容,代表着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将这两个元素挖掘出来,结合在一起,其文化想象力非同一般。让人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中国文字“功夫”在西方被直接译为“kungfu”,
不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融合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全世界范围内,功夫成为积极地表达中国文化的力量之一。它让人想到一群群武者上下翻飞,行云流水的打斗场面。想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被视为中国的国宝,熊猫憨态可掬,动作笨拙,惹人喜欢。梦工厂对熊猫的选择没有文化的隔阂,这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容易接受。由于熊猫是具有唯一性的中国符号,且熊猫性格温和,外形可爱,比起丹顶鹤、金丝猴这样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动物来说,在形象上更容易加以娱乐化的描绘和夸张的表现。熊猫的选择同时也规避了对特定民族的外表特征的限定,亦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对角色种族文化背景的深层次解读。影片中主角熊猫被称为“阿宝”也直接地表达了熊猫在中国的珍贵性。熊猫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第二,《功夫熊猫》中五大高手是虎、螳螂、蛇、鹤和猴子。
  五大高手的形象都来源于中国武术中常见的象形拳的原形——老虎、螳螂、蛇、鹤和猴子。五大高手的招数是对中国象形拳的致敬,悍娇虎的虎拳,出手快而有力,可以说是“虎虎生威”,突出了虎的刚猛勇健。快蟑螂的蟑螂拳,它身形最为轻巧,在打斗中往往因为体型小而被对手忽视,在打斗中体现了蟑螂的刚毅机智。俏小龙身体刚柔并济,上身松软,下身灵活,可随时盘起,能以灵活的身形躲避攻击,而且在影片中还配以声音助势,在影片中显示了蛇的速度、流动性和爆发力。灵鹤的鹤拳,灵鹤有两条长长的腿,轻轻一跃,就能飞身而起,随后而来就是一阵迅猛的攻击,在影片中灵鹤轻盈优雅。猴王的猴拳,猴王的武功招数颇多,在影片中他遇事比较急躁,同时也灵敏善变,出手脆快。符合传统印象中猴子的敏捷灵活。“五大高手”所暗含的中国功夫的五种拳术,在潜移默化中飘进观众的脑海。
  第三,中国功夫的展示。
  在片头的时候一个身穿唐装、头戴斗笠、手持少林棍的猴子,在中国传统的水墨丹青背景前面展示中国武侠片中的轻功“燕子三抄水”在水面轻轻掠过,瞬间跃上中式建筑的楼榭翘角,最后坐在月牙上垂钓。从片头一开始就用足了中国元素进行了包装。从开篇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还有比武选神龙大侠的武打场面时,五大高手展示了各自的拳术,各自的特长。还有浣熊师傅的“一指禅”把一圈蜡烛熄灭,也是来源于《天龙八部》里面的虚竹的少林功夫。在五大高手与太郎的对决中,五大高手被打败之后,均被点穴了,无法动弹。点穴在中国古代是指通过击打人体上的某些薄弱部位或者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者疼痛难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体伤亡,从而制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攻击术。这里的点穴法就是来源于中国古老的点穴术。全片的最高潮部分,就是阿宝突然领悟到“太极”的真谛,用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接住了沈王爷的炮弹,并把它们扔回沈王爷的船队。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令观众十分激动,他们纷纷在香港经典武侠片中寻找相似的镜头。有人认为阿宝击败沈王爷的桥段,在画面上与《少林足球》中赵薇用太极掌守球门的场景十分相似。
  第四,影片中的对话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比如说:you mind is like this water, when it is agitate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see, but if you allow it to settle ,the answer
becomes clear.
  其翻译是说你的思想就像水一样,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你很难把它看清楚,不过当他恢复平静以后,答案就一览无余了。他的意译的翻译应该是:你的心情便如这搅乱的池水,混沌不清;等静下来,答案自见分晓(心如波澜,神思混沌;心如止水,茅塞顿开)这句话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思想中静的理解!
  再比如: The secret ingredient of my secret ingredient soup
is...nothing.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 you just have to believe
it’s special.
  其翻译为:我私家汤的绝密食材,就是……什么都没有。认为它特别,它就特别了。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通过对整部电影的观看和理解,它折射出编剧对中国武侠的一种特定理解!“功夫”一词是我们佛教专用名词,武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功夫从拳理、名称、到具体动作都容易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比如前面讲的仙鹤Master
Crane)的太极拳、金猴(Monkey)的八卦拳,蟑螂(Master
Mantis)的螳螂拳等等,他们的拳理都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的。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 you
just have to believe it’s special.
包含着丰富深奥的佛教思想。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主角阿宝在经历很多磨难之后,获得了神龙秘籍,一开始面对着空无一字的神龙秘籍,他实在无法理解,这在传统的武侠叙事和道教想象中或许不新鲜,但镜头的推进让我们看到,熊猫阿宝在这里看到了它自己。他的精神得到升华了,在他失望,决定放弃之时,突然听到鸭子爸爸说所谓的面条秘方就是不放任何佐料。他突然领悟了功夫的真谛——相信自己,没有不可能的。并且最后打败了魔头,成为大家拥戴的英雄。
  第五:电影中丰富的佛学思想
  在影片中,凡是乌龟大师出现的地方,都有命中注定的意味,而这正是中国佛家文化的精髓之一。乌龟大师的一番颇有禅宗的话令人深思,There
accident.翻译过来大致的意思是:世间本无意外,一切皆由自然,信则有,不信则无,万事由心而发,虽然有些唯心主义的命中注定的思想,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6]乌龟大师劝导浣熊“:My
old friend, the panda will never fulfill his destiny,nor yours
until you let go of the illusion of
control.”(只有放下心中的疑虑,才能助熊猫完成它的使命,从而完成你的使命。)“let
go”(“放下”)也是佛家的偈语。当浣熊师傅说可以控制在哪里播种桃树时,乌龟智慧地笑笑,说“:Ah,yes but no matter
what you do,that seed will grow into a peach tree.You may wish for
an apple or an orange,but you will get
peach.”(无论将种子播到哪里,它长出来的还是桃树,不会长成苹果树或桔子树。)
意思就是说这是命中注定的,也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一种宿命论的体现。他相信,阿宝就是神龙大侠,所以他规劝浣熊师傅“you just
need believe.”(你要相信它。)这个“信”字也是佛教的偈语。
  最后,乌龟大师自称“My time have
come”(我的时辰已到),他的身体随着满天飞舞的桃花逐渐消逝,这是一种佛教唯美的羽化成仙的境界,体现了佛家的轮回思想。同时,命运(destiny)一词在影片中出现了20次之多,强调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谁也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太郎尽管武艺高强,却因秉性不好,注定无法拿到武功秘籍;熊猫阿宝呆头呆脑,动作笨拙,尽管一开始只是个卖面条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成长后注定成为拯救和平谷的英雄。这种命中注定的思想,是中国观众熟悉的,也是他们在潜意识中所预料到的。
  结论:总之,《功夫熊猫》成功地运用了众多的中国元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武侠世界。影片通过插入仙鹤、龙、面条、禅学思想等一些物质符号和精神形态,很好地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的独特文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作为好莱坞投资拍摄的一部美国大片,却将不少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也体现了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文化,中西文化在彼此的碰撞中渐趋融合。我们期待更多的具有中国元素的电影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地方,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袁 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以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为现实文本,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运用冰山模式对其进行解读,通过对《功夫熊猫》中的中美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和应用,说明文化的协商和借鉴是电影的发展趋势。在多元化文化并存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部落主义,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实现异质文化的成功对接。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吸收国外好的文化元素,依靠宣传推动其国际传播的进程。
关键词:《功夫熊猫》,中国文化,美国精神,跨文化传播,全球化
  2008年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了,电影一上映就备受国人关注,并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不禁让人瞠目,《功夫熊猫》成为异质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它的传播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大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元素,暗合了中国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心理;二是秉承了好莱坞一贯式的搞笑风格,迎合了当下消费者的文化心理。
  一.《功夫熊猫》中美文化元素的糅合
  (一)影片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文化可以被分为两部分,可见文化和不可见文化。首先,功夫和大熊猫是影片中最突出的中国民族符号。可见文化在以下方面都得到体现:服装、饮食、民俗、节日等。另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现便是宗教方面。首先,这里表现了儒家思想:和平谷里的和平安宁,居住的都是善良的居民(兔子,猪,鸭子)。他们有着&善最终会战胜恶&的观念,有着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第二,这里也蕴含着道家思想:1.影片中一语道破天机的乌龟,源自《周易》中用龟壳来占卜的传统,奉龟为至尊是传统道家思想的体现,龟的隐喻是道家的最高思想境界,龟仙代表的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道。2.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逍遥游,是离开一切相待或者条件,才能达致真正的自由,有所待则有束缚,自由则不能发挥。道家思想最核心的理念是&法自然&,龟仙挑选熊猫阿宝作为神龙斗士,就是因为熊猫代表的就是天命,就是自然。3.龙之典的秘籍就是&无&。最厉害的武功招数&无极拈花指&,以无招胜有招。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的&道&一定不是能用某种具体的东西或者语言描述出来的。第三,这里还有佛教禅宗的理念:对禅宗而言,则是杀活的方法,只有&死&透,才能大活。想依靠他人解除自己的问题,对禅宗而言,都是妄想,问题是自己起的,只有自己才能灭掉,这也就是大乘佛教讲的真空妙有思想。
  (三)影片中暗含的美国元素
  首先,影片中对大熊猫形象的刻画有别于我们的传统定式。中国的大熊猫是以体型大,行动缓慢而著称的,它笨拙,慵懒又沉默憨厚,而影片中的熊猫是个近乎玩世不恭的小人物,以自己独特的气质感染别人,使气氛轻松愉快。
整个影片中,美国梦从头到尾都有体现,任何人,不论出身,都可以做总统,都可以有梦想,这正好迎合了美国人认为孩子应该有去实现自己理想的权利和自由,也体现了美国式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实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十分推崇的一种,在这部影片中有很好的展示。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明显的特征,以平民英雄居多,一个人拯救许多人甚至是世界。&小人物&担当起英雄的角色,它极好的满足了大众的需求,更能被大众普遍理解和接受。而在中国,个人英雄主义向来是被人们反感的,集体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化强力弘扬的主题。&人多力量大&就是一个体现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很好例证。
  二.《功夫熊猫》对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
  跨文化传播只有架构起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对话,在对话中求同存异,才能达到本土文化意义的增殖与文化中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冰山模式&。以《功夫熊猫》为例,这是一部典型的使用中国元素包装的美式励志动画片。在视听层次方面,电影中通过运用多种符合中国传统特色风格的元素来营造一个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画面,牢牢把握住观众的心理。在故事层面上,影片《功夫熊猫》瓦解了神话式的功夫明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亲切温暖的美式平民英雄,影响消费的同时,受众也在消费着具有共识意义的价值理念。另外,影片中搞笑的语言风格迎合了当下青年消费群体关注的流行文化元素。在深层结构方面,影片中很多情节和对白无不激发人们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禅宗思想的深思,却又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植入美国文化的主导文化模式个人主义,阿宝的成长是对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的一种折射,它无不体现了美国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这种巧妙的结合方式,不得不让我们叹为观止。
  《功夫熊猫》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映之后,引发了诸多的争议和思考。实践证明,文化协商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趋势,每种文化都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本文认为,我们应该抵制的不是外来电影带来的空前成功,而是进行更深的自我反思,为什么中国的电影迟迟走不出国界,我们应该通过不同的视觉发现自己的文化中可能被忽视的内容,从更全面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了解自己的文化,理性的看待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才是一种成熟的对待文化的应有态度。我们应该注重本土文化的国际化,世界化;要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最后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民族文化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俊峰.口译与听力{M}.沈阳:辽宁出版社..
[2] 梅仁毅.现代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9.
[3] 陈安.新英汉美国小百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 鱼文全.评《》中的文化趋同现象{J}.电影文学,2008(18)
[5] 雷键坤.看《》中的哲学思想{N}.山西日报,
[6] 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8
[7] [美]约翰.斯费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同栏目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电子杂志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国产动漫需把中国文化精神当成最根本创意来源
 您的位置:
国产动漫需把中国文化精神当成最根本创意来源
日 09:20:19
 来源:辽宁日报
】 【】 【】&
&&&&国产动漫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又是什么?站在不同的领域来思考这一问题,会得出侧重点不同的答案,或者是与技术相关的,或者是与市场相关的,又或者是与人才相关的,也可能是与文化相关的。而起到最关键性影响的,无疑是站在文化角度来考察所获得的结论。当国外动漫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不断扩大,不断赢得中国观众的时候,当诸如《功夫熊猫》之类的以中国元素为包装的外国动漫产品开始出现的时候,中国人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国产动漫的核心优势是中国自身的文化精神,而在当下所暴露出来的核心劣势恰恰便是文化精神的缺失。  & 文化精神应当成为最根本的创意来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精神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动漫产业作为融合艺术、科技、出版、玩具制造、商业、旅游、服装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早已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文化产品,更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的动漫创作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但许多经典作品产生于解放后,许多50岁以上的中国老百姓大概都记得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以水墨画形式制作的动画片曾经获得瑞士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银帆奖。谈起中国的“动画大片”,《大闹天宫》一定是不可不提的作品,作为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大闹天宫》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浓郁的中国特色,不仅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动画电影,更是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曾经获得了世界性回响的国产动漫作品,拥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了带有中国元素的丰富的想象力。然而,在今天的国产动漫作品中,观众却很难“重温旧梦”,作品与观众之间难以产生心灵呼应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那种充满中国元素的想象力被稀释了,进而使作品成为失去精神根系的空中楼阁,无法在感情上打动观众,更遑论带来深刻的思考。 &&&&2008年,当《功夫熊猫》出现在中国人面前时,一种近乎震惊的情绪弥漫在持续数月之久的社会性讨论过程中。这种“震惊”并不单纯是因为具有中国标签式意义的符号出现在外国制造的电影中,更来自于一种关于国产动漫生产现状的深刻反思。因此,当《风云决》在7月下旬公映时,许多报道出现了诸如“《风云决》,比《功夫熊猫》更中国”之类的比较式标题。显然,中国的动漫从业者以及中国的观众,抱持着同样的潜在心理:希望最能代表中国味道的动漫作品应当产自中国,并且能够传播中国的文化精神。以中国传统式武侠故事做包装的《风云决》,确实讲述了一个非常中国的故事。且不论其中的文化含量有多少,是不是能够完整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仅以故事本身和人物塑造来看,它有着很清晰的中国特色。因此,当许多国产动漫产品还停留在一味抄袭外国故事构造、人物塑造以及台词设计的阶段时,《风云决》的出现并获得票房成功,至少提醒了中国的动漫制作者们,不是只有舶来品才能够拥有市场,与其制造出“四不像”的作品,不如更关注于发掘民族自身的文化因子,以本国的文化精神作为作品的灵魂。中国文化精神,理应成为中国动漫创作的最根本的创意来源。 &&&&文化产品的认受性取决于所附着的精神价值 &&&&已届90高龄的著名漫画家方成,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动漫创作,他认为目前国内的动漫产业,模仿的痕迹过重,原创作品也太少,文化含量比较低,而商品化的痕迹却十分明显,缺乏个性化的创意,想要建成属于自己的动漫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尽管我国在2007年的电视动画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万分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动漫大国的行列。动漫产业的强大,需要广泛的受众,而吸引受众的方法是建立起个性化的特色,中国动漫最根本和最核心的特色,正是中国文化精神。今年8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到,要实施国产动漫振兴工程,鼓励、扶持动漫企业创作、推广和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富有中国文化精神、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时代特点的动漫产品。 &&&&世界动漫巨头迪斯尼公司制作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动画电影,虽然它们都诞生于美国,但是,感染力却遍布全球。同一只米老鼠,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语言影响着不同国籍的观众,甚至影响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生态。一个动画人物,可以因为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和精神魅力,跨越世纪,存活在不同年代的观众面前,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依然不断被书写着,时代的更迭丝毫不影响它们的生命力。英国儿童文学作家阿兰?亚历山大?米尔恩创作的动画形象小熊维尼,已经诞生了超过80年,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小熊,尽管它已经将近百岁,但是,每一个有关它的新故事,依然在打动着观众们,维尼可爱的形象并未因时间而褪色。是怎样一种力量使这些故事、这些形象,经久不衰地生存着,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呢?原因是故事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的精神价值。 &&&&毋庸置疑,文化精神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无论是哪种文化产品,如果失去了文化精神的附着,最终能够留下的只会是苍白无味的感觉而已。当观众在消费作为文化产品的动漫作品时,如果无法获得任何启迪、感动乃至思考,那么,这样的产品将会在失去认受性的命运下自动灭亡。
浏览更多传媒资讯,欢迎点击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夫熊猫中国票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