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州民居特点的特点2?

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已经找不到了, 还有其他店铺销售此图书。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中国最美民居TOP10(2)_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国内:023 -
出境:023 -
周边推荐线路
国旅自组团,品质之选
KFC早餐+自助午餐
全程含景区讲解+纯玩
游船航向:重庆 → 宜昌
游船航向:重庆 → 宜昌
游船航向:重庆 → 宜昌
三峡普通游船
香港直飞;可配全国联运
重庆川航直飞白班机;全程“0”购物
重庆直飞,全程沙滩别墅
每天受理办证
成都往返+自由行
重庆直飞,全程沙滩别墅
国旅自组团,品质之选
厦门母港起航
保证入住4晚五花酒店
中国最美民居TOP10(2)
中国最美民居TOP10(2)
(发布时间:日 信息发布: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 游客/发表人:老子想笑)
中国最美民居TOP10(2)
中国最美民居:福建土楼(接上)
宫殿式土楼--奎聚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山而建,山环水绕,虽历经200年风雨但岿然如山,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颇有布达拉宫气势。
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
奎聚楼之美不单单是建筑和文化,而更在于艺术,楼中的雕刻、彩塑和绘画中的花鸟、人物、山水、台阁、故事都显得活灵活现,充满了浓郁的客家历史韵味和乡土气息。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
府第式土楼--福裕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此楼结构高低有序,主次分明,与楼后的山坡走势浑然一体,更显恢宏威严。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黎元洪任总统时,林逊之(林仁山之子,振成楼的设计制造者)为中央议员,其书画、对联也很出名,“振成楼”对联几乎全是林逊之一手之作。
此楼鼎盛时期曾住有近30户200多人。中厅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耕读文化”;后堂的“胞衣窟”,更让人感受到“叶落归根”的深刻内涵。
袖珍土楼--如升楼。如升楼是永定众多土楼中小巧玲珑的土圆楼,单圈圆楼,直径仅17米,屋内天井圆形,屋顶瓦面内侧连缘为八卦形,外侧边缘为圆形。楼内住有六户人家,家居紧凑,井然有序。
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最小的圆楼。因为楼小,像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的“米升”。许多游客称之为“袖珍土楼”。
其实,取名“如升楼”,乃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向往过上富裕生活。
中国最美民居:开平碉楼
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开平碉楼还是《让子弹飞》电影外景拍摄地。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
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是重庆市成立的“首批国际旅行社”
一键加入尾单群,坐等特价送上门
旅游指南最新更新
南靖土楼相关信息
南靖土楼旅游推荐线路
报名电话:国内旅游 023- / ;出境旅游 023-
传真电话:023-
总部地址:
邮编:400010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许可证号:L-CQ-CJ00005
旅游局监督电话:12301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页中的图文资料版权属原作者或合作媒体。图文资料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在本网站刊出,或发现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023-。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图文资料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处理。
技术支持:
友情链接: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二宜楼、承启楼、振成楼、绳武楼以及田螺坑土楼群五;从明崇祯年间(年)破土奠基至清;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历时十二年竣工;户的壁画,更多出当地名家之手,惟妙惟肖;由1座方楼(步云楼)和4座圆楼(和昌楼、文昌楼、;此外,振成楼,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筑质量而言;日
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与田螺坑土楼群,平和的绳武楼,是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
二宜楼、承启楼、振成楼、绳武楼以及田螺坑土楼群五座中的四座,皆是闻名于世的圆形土楼,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闽南的福佬语系和闽西的客家语系土楼建筑的异同,又体现了不同时代土楼建筑的特色。
从明崇祯年间(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落成的永定承启楼,位于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整座楼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石基土墙砖木结构,通廊式。环与环间以天井相隔,石砌廊道相通。楼墙周长1915.6米,总面积5376.17平方米。其中,外环4层,高12.4米,设4部楼梯上下,每层用穿斗式木构架和浆砌泥砖分隔成72开间;底层为厨房,2层为谷仓,3、4层是卧室,并在外墙开窗;二环高两层半,每层44开间;三环为单层,作为书房,计36开间;四环是厅堂与回廊组成的单层“四架三间”两堂式院落,是楼内族亲议事、婚丧喜庆等活动场所。公共设施除了凿有2口饮用水井外,还有一个大门、3个中门、8个侧门、8个檐廊拱门、8个防卫巷门和百余米的上下楼梯、千余米的通廊,安排之巧妙,令人折服。鼎盛时期这里居住着江氏族亲达80多户、600余人,现尚住有50多户、300余人。这种通廊式土圆楼,是福建闽西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最早被作为圆形土楼的杰出代表载入《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名胜词典》、《中国住宅概说》等书,制作成模型参加国际联展,印成面值1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向国内外发行,被日本组织的世界邮票年度评审定为当年最佳邮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历时十二年竣工的华安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蒋氏家族36户200多人聚居之宅。此楼背靠杯石山,面临交汇于楼前的小溪,取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意作为楼名。楼的平面呈圆形,石基土墙木结构,内外环,单元式内通廊,对外开一大门和左右两侧小边门。外环四层,高18米,每层52开间,除三个楼门和祀堂占4开间外,其余48个开间分隔成12个单元,各备楼梯上下,相对独立。底层为客厅或卧房,2、3层作卧室,顶层是祖厅。内环单层,高4米,分12单元,作为厨房、餐厅和谷仓等,并有过廊与外环楼连接,围合成每个单元内的小天井。楼中央是公用的庭院,凿水井2口。外墙底层以花岗岩块石垒砌,二层以上用生土夯筑,1-3层不设窗,仅在外环的四层楼设通廊将各开间联成一体,向外凿墙开56扇窗户,广布枪眼以备防卫匪患。楼内装饰繁简有度,重点突出:正对大门的祖堂、各单元顶层的祖厅和底层小天井的檐廊,雕凿彩绘,精巧绚丽;每家每
户的壁画,更多出当地名家之手,惟妙惟肖。这种单元式土圆楼,整体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系统构思独创,建筑装饰精巧华丽,是福建闽南土楼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明显有别于闽西的客家土圆楼。
由1座方楼(步云楼)和4座圆楼(和昌楼、文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成的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乡上坂村。它以方楼居中,4座圆楼立于左右上下,疏密有间,错落有致。楼与楼之间,鹅卵石阶曲折相连。每座楼皆为三层的石基土墙木结构,通廊式,底层是厨房,中层为谷仓,顶层是卧室,中为共享的庭院,皆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除方楼设四个楼梯上下外,4座圆楼皆设2个楼梯上下,一个大门出入。从第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年)至最后一座竣工于1966年,繁衍生息在这里的黄姓子孙前后历经了近二百年,方才造就了人间此般奇景。从山顶往下看,以平面呈“器”字形,近似奥林匹克的五环,酷似山间绽开的梅花,外国人说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中国人讲更像“地上长出的蘑菇”,倍受赞赏;从山脚往上看,座座土楼顺山势而建,壮丽得宛若江南“布达拉宫”,令人倾倒。充分展现了土楼建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特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研究员见状,赞不绝口,赋诗曰:“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有,环球建苑出奇葩。”
此外,振成楼,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筑质量而言是近代土楼建筑的上乘之作。绳武楼,结构精巧,雕饰精美,是单元式与通廊式土楼相结合的典范。和贵楼,为方形土楼,兴建于淤泥地上,以木桩垫基,高达五层。福裕楼,为五凤楼,又称府第式土楼,是客家土楼与闽西南传统民居建筑手法的有机结合。奎聚楼,为宫殿式土楼,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财力。皆各有千秋。
日,福建土楼被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承启楼、振成楼、和贵楼、奎聚楼、福裕楼、绳武楼和田螺坑土楼群与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二宜楼合并,名称福建土楼。
保护范围: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平和的绳武楼,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前至田,后至公路,左至山,右至田。
(四)、云南民居
干栏式竹楼是滇南傣、佤、苗、景颇、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南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竹楼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多用作碾米场、贮藏室及杂
屋;上层前部有宽廊和晒台后部为堂和卧室;屋顶为歇山式,坡度陡,出檐深远,可遮阳挡雨。
多彩多姿的中国传统民居折射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差异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改造和利用自然适应环境的生动体现。讲课时不妨引用“邮票上的各地居民”,让学生认识各地特色不一的民居文化,有助于进一步使学生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及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五)、南方天井民居(以徽州民居为主)
“天井”其实也是院落,只是较小。中国南方炎热多雨而潮湿,人稠山多地窄,故重视防晒通风,布局密集而多楼房。天井民居以横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正房即堂屋前向天井,完全开敞,狭高的天井起着拔风的作用。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山墙,可防火势蔓延。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砖墙抹灰,覆以青瓦墙檐,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是南方建筑一大造型特色。天井民居以中国东南部皖南赣北即徽州地区最为典型。
徽州民居的特色:
1、村落选址的重要性。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 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
2、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形如“一颗印”为徽州民居的独特风格。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果木花卉,甚至叠山 造泉,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大门上几乎都建门罩或门楼,砖雕精致,成为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少数民族民居
(一)、西南少数民族盛行的干阑住屋民居
干阑住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
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傣家竹楼由十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永宁纳西族的楼房为木质结构,中央住人,也是经堂、休息的处所。崩龙族矮脚竹楼分前厅后厅,以竹篱笆隔开,男人住前厅,女人住后厅,前后厅各有火塘。景颇族竹楼以长脊短檐式屋顶为特色。壮族的“麻栏”则比较接近木构建筑。
广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楼房,全部木结构,有外廊式小楼,也有连幢的大楼,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瑶族的竹楼,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食杂物,畜厩不在楼内,而在楼后。白族的楼房,以坐西朝东为正向,三间为普遍,布局平均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厨房、畜圈分开,人亦住楼下,中间一间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楼十分简单,用竹片编成,茅草盖顶。楼上,中央设火塘,火塘边吃饭、待客,四周安置床位。
1)、侗族鼓楼
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菲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此击鼓。就这样,一寨传一寨,消息很快就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历史的贵州从江增冲鼓楼为宝塔形,双葫芦顶,楼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四大柱,每根直径为0.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为3.6米,构成高耸的锥形方架,为鼓楼的栎梁骨干部分。距内四大柱的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将四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四柱相连,呈辐射形状。再叠上数层,每层则用8根短瓜柱层层叠竖,依内四柱将穿枋逐层缩短,紧密衔接,竖到第11层。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层的上面,另立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为鼓楼的顶部。
2)、傣族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传统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筑成。竹楼为干栏式 建筑,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由竖柱支撑,与地面距离约5 公尺左右。铺设竹板,极富弹性。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上桐油。房顶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一道竹篱 将上层分成两半,内间是家人就寝的卧室,卧室是严禁外人入内的。外间较宽敞,设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人的场所,又是生火煮饭取暖的伙房。楼室门外有一走廊,一侧搭着登楼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摆放着装水的坛罐器皿。
傣家人的习惯进屋都要脱掉鞋子,光脚踩在竹席上 ,天长日久竹席就变成亮锃锃的。当人们步上木梯,坐在金黄色的篾席上,喝着主人送来的茶水或米酒,眺望着窗外绿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树,听着鸟儿的歌声 ,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欢独家独院,当孩子成人娶亲,便有新的院落出现。谁家建造新竹楼,全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送 草排,赠青竹,来帮工。因此建房速度相当快,一幢楼一两天即可竣工。新楼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贺。傣族人民喜爱的“赞哈”,更是以自己的歌声,祝福主人迁入新居后的美满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演变进化。不少竹 楼已不是全竹结构了。有的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用砖块砌墙,有的屋顶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毡,青瓦或铁皮铺成。楼下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室内的陈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彩电、录音机、音响等家用电器,已习以为常。
(二)、藏族碉房
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当地并无专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筑,形似碉堡,故称碉房。碉房一般为2~3层。底层养牲畜,楼上住人。过游牧生活的蒙、藏等民族的住房还有“毡帐”,这是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可移动的帐篷。
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
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82等内容。 
 浅谈中国民居建筑 19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 隐藏&& 中国六类传统...  下面从多个角度对我国传统民居进行大致的介绍。 一...这类民居形制,可以说是中国民居的常式,即以院落为...[6] 单德启等著, 中日居住文化:中日传统城市住宅的...  六.西北民居: 西北民居主要指宁夏、 山西一带的...十.西藏民居: 西藏传统民居主要有碉楼和帐房两类。...十大特色民居介绍及图片 15页 免费 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四合院 Siheyuan: Traditional...  传统民居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 论文题目:下沉...下沉深度一 般为 6 ~ 7 米,大小通常是 12 到 15 米坑的地面入口(窑洞的...  中国传统民居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分析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积累了丰富...  6.藏族民居――在西藏广阔的区域,散布着形式多样的民间居住建筑,藏北的帐房,...可归纳为下列几类: 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  中国传统民居开放分类: 开放分类: 建筑、民居、住宅、中国传统中国传统民居 I.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 中国在先秦 (...  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 同, 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 组成...中国传统民居 12页 1下载券 中国传统民居分析 19页 免费 中国传统民居调研 6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家民居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