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为什么用香料来可以建造房子的游戏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精品专业论文】香料与唐代社会生活,史学论文,史学理论,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硕士论文,历史,文学,精品专业论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香料与唐代社会生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趣闻:唐朝人为什么用香料来建造房子?
趣闻:唐朝人为什么用香料来建造房子?
香料是人们生活中珍贵的用品,不但一般人难以有条件使用,而且使用上一般制成粉剂和香水,只是微量地用来香身除臭。然而,在唐朝香料还有惊人的用法,譬如用来建造房子。
根据《新唐书》《旧唐书》和唐人笔记载录,我们惊奇地发现唐朝人竟然用香料建造亭台楼阁。例如,唐玄宗在兴庆宫里为杨贵妃全用沉香木建造了沉香亭;杨国忠家里也曾以沉香木建造了一座楼阁。此外,武则天面首张昌宗、唐中宗小女儿安乐公主以及中宗宰相宗楚客、德宗宰相元载等也都曾把沉香用在建筑上。
令人更为惊讶的是,用沉香建造房子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流行成风。有什么根据呢?《资治通鉴》记载,以理财大家杜佑为代表,唐人对沉香取材的认识已经形成一套理论。
杜佑说:“沉香所出非一,形多异而名亦不一:有如犀角者,谓之犀角沉;如燕口者,谓之燕口沉;如附子者,谓之附子沉;如梭者,谓之梭沉;纹坚而理致者,谓之横阳沉。今其材(指当时刚由波斯人李苏沙进献到朝廷来的一批沉香)可为亭子,则条段又非诸沉比矣。”看来,唐人已经非常清楚什么样的沉香材质可以建造房子。
其实,唐人能用沉香建造房子不是偶然的。首先它与唐代香料贸易的发达有直接关系。大约自唐朝中期开始,海路交通超越陆路而发达,海船可以直接往来于南中国海与波斯湾之间,从而使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等地的香料大量涌入中国。《大唐和尚东征传》就记述,鉴真和尚曾在广州看到珠江水面云集着各国海船,船上香料山堆海积。另据其他各种文献透露,香料品种琳琅满目,至少几十种。
如此一来,香料就不像其他朝代那么稀奇难得。其次沉香不比其他香料。乳香出自一种树木乳液,麝香是一种类似鹿的动物的分泌液,苏合香是多种香粉调配而成。然而沉香出自一种珍奇的树木,质地特别坚硬沉重,放进水里就会沉底,故而得名沉香。
据说中南半岛南端的土着居民,将这种树木采伐成段,埋藏在地下,多年之后树皮腐烂,只留下坚硬的木质部分,黑硬如铁,就成为沉香。用这种木料来建造房子,不但香气满庭,而且坚固异常。再次这还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唐代是人们物质生产丰富而且精神视野广阔的一个时代,人们攀比豪奢,在建筑上也无奇不有。除了使用香料外,其他奇珍异宝多不胜数。例如,张易之宅第“红粉泥壁,文柏贴柱,琉璃沉香为饰”;宗楚客房子“皆是文柏为梁,沉香和红粉以泥壁,开门则向其蓬勃。磨文石为阶砌及地,着吉莫靴者行则仆地”;元载芸辉堂“以沉香为梁栋,金银为户牖”。因此,尽管千年过去了,但是唐代建筑业仍有许多神秘奇特之处值得我们探讨。唐朝人吃什么?老陕得知道!-陕西旅游资讯网
唐朝人吃什么?老陕得知道!
唐朝人吃什么?老陕得知道![ 新闻]
发布时间:[ 17:00:38]更新时间:[ 17:00:38]
作为当之无愧的吃货帝国,关于吃的历史自然久远。别的不提,今天就单来看看盛世唐朝的人们都吃些啥吧。主食:以饼为主唐朝的主食,以面食为主(米饭还是有的啦),或者可以更具体地说,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其实各种馒头什么的也叫饼,当时饼包含的类别比现在大多了),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各类史书、小说、诗歌里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饼,比如蒸饼、煎饼、胡饼、汤饼 等等。肉食:以羊肉为主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在名义上是犯法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而羊肉有个问题就是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当时地位极高,价格也非常贵。什么,你问怎么不吃鸡鸭鹅肉?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啦,因为在唐朝有的时候,鸡鸭鹅等禽肉是不算肉的——这里有个小故事,唐初一度禁止御史到地方时吃肉,但唐初名相马周到地方特别喜欢吃鸡肉,然后就被人告了,唐太宗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意思大约是我怕铺张浪费所以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吃鸡怎么能算肉呢?关于肉食,再补充点,当时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兔子、野猪、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蔬菜:种类极少再说蔬菜,现在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答案是零,这些当时都没有。即使现在常见的大白菜(当时叫“菘”)、菠菜(当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那么当时最常见的蔬菜是什么?秋葵,叫“冬苋菜”,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现在已经不大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吃。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现在这菜也还有,名字叫“藠头”,但同样也很不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调料:没有辣椒当时辛香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陈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豆豉、豆酱,葱姜蒜也都有了,盐肯定是有的啦。不过味精、鸡精这些近代才有的当时肯定没有,辣椒也没有。很多古诗里都提到了当时做饭用的调料,诸如“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猪肉蒸了蘸蒜泥、烤鸭蘸椒盐、生鱼片、带皮的羊或者猪头肉)、再如“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等等,都能看出来唐人对于调料使用跟现代已经很接近了,做法也很多样。当时也有醋,用酒烹饪也屡见不鲜。另外,唐朝也有糖,不过当时更常见的叫法是“饧”,更具体来说应该是麦芽糖,也有把饧加入做成饮品的,这种饮品叫做“饴”(是不是想到甘之如饴这个成语了?)当时制饧的工艺很精湛,制作出来的饧品质很高,如李商隐所说“粥香饧白杏花天”;至于蔗糖则是刚刚兴起,还是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制作工艺,自那之后,砂糖才渐渐普及。烹制方法:煮、蒸、烤当时菜肴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饮食风俗:具体来说,唐朝全国各地饮食风俗肯定是不大一样的,我就以长安市民为主写了:有句谚语,叫做“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意思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早餐:先是早餐。唐朝早餐,最常见的“馎(bó)饦(餺飥)”。简单地说,就是面片汤。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对馎饦的做法有详细描述:“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简单说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属于我前面提到的“汤饼”之一。另一个常见的早餐是“粥”,话说粥这种简单又营养的东西,也是唐人最爱,比如白居易的“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再比如皮日休的“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其中的饘,也是粥。彼时粥的做法之多样,比起当代也不遑多让,在唐朝的医学著作《食医心鉴》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讲粥的,其中提到各种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麦、小麦、粳米,辅料从蔬菜到肉到水果到干果,堪称包罗万象。随便举几个出场率高的:胡麻粥胡麻粥(芝麻粥)。当时很喜欢在饭里加芝麻,诸如王维的“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粥里也少不了啦,于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寒食麦粥寒食麦粥。寒食节的时候,据《唐六典》,公务员们的食谱里有寒食麦粥。至于民间,寒食节的时候多吃冷粥。寒食麦粥寒食麦粥。寒食节的时候,据《唐六典》,公务员们的食谱里有寒食麦粥。至于民间,寒食节的时候多吃冷粥。当然,除了面片汤和粥,早餐肯定还是有其他可选的,比如:蒸饼。简单说就是一切上笼蒸出来的面食,都可以叫蒸饼。(其中当然包括了馒头,但不限于馒头,还有一些类似包子的),有直接蒸的、有加油蒸的,还有放入干果、馅料蒸的(已经很像包子了)。另有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提到:“仁宗庙讳贞(应作‘祯’),语讹近蒸,今内廷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想到武大郎了吧。挑个有名的介绍吧:子推蒸饼子推蒸饼,这也是寒食节的时令食物,今天也能吃到。另一个超级超级有名、出场率极高的主食,就是胡饼了。白居易(咦,怎么又是白居易,这才是真吃货啊)有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讲的就是白大诗人山寨了京城里一家著名胡饼店,然后做出来送个友人的故事。胡饼的做法大约是白面饼胚,抹油撒芝麻,放炉子里烤熟——考虑到这玩意来自西域,做法跟馕也如出一辙,我觉得就是馕了。跟烧饼什么的,也是同源。胡饼应该和今天的囊差不多嫌单调?还有豪华版的做法。在《唐语林》里看到有这么个做法: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一斤羊肉裹到大胡饼里,调料就是黑椒豆豉,抹上酥油,放炉子里烤,叫做“古楼子”,听起来就够豪爽。下一部分,就是煎饼了。煎饼煎饼也是种时令美食,《唐六典》里就提到百官在三月三的时候要吃煎饼,但迄今为止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唐时煎饼做法的文献,所以煎饼到底是加油条还是薄脆还是大葱,我是不知道了。好了,逗你的,补充个可能是最早的煎饼做法(和唐朝很可能不是一种)。元代王桢《王祯农书·谷谱二》:“(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你看,所以正宗的煎饼,是加蒜的。正餐:之前都是各种主食,下面该说正餐了。唐朝的正餐,说肉当然是首推羊肉,彼时羊肉的做法还不太丰富,举几个有名的:生羊脍,这道菜是从隋朝传下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羊肉切碎拌调料,味道什么的自行想象吧——对不起这个真没有图了。黄耆羊肉黄耆羊肉,算是道药膳,就是黄芪和羊肉煮汤。浑羊殁忽还有一道,可以算作当时名菜中的名菜——“浑羊殁忽”,做法也很奇葩,《太平广记》是这么说的:“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简单说,就是把羊和鹅杀了之后去内脏褪毛,然后在鹅的肚子里放上调好料的糯米饭和肉,把鹅放到羊的肚子里,然后烤羊,等羊肉烤好了,去吃鹅。说完了羊肉,再说说牛肉。虽然名义上禁止吃,但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能力,不允许我杀牛,但是牛意外死了,我就可以吃了吧?所以牛肉做的菜还是有的,比如这道:煲牛头,在《北户录》里是这么记载的“南人取嫩牛头火上燂过,复以汤(烫)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葱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调以苏膏椒橘之类,都内于瓶瓮中以泥泥过,煻火重烧,其名曰褒”。做法很复杂,能牛头先烤了,再加上各种酒、豆豉、葱姜煮了,再拌上香料封在大瓮里用泥封口,埋起来点上火慢慢烤。味道怎么样?作者称赞比熊掌还美味。还有一道名菜“鹅鸭炙”,据说是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的最爱,但是非常残忍,把鹅鸭放到金属笼子里,生炭火烤,再放上调好的调料汁,鹅鸭一热就开始浇调料汁,直到鹅鸭被烤死,味道也进去了,肉也刚好熟了。蒸猪肉就蒜泥再说说存在感没那么强的猪肉,当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了就蒜泥吃了。鱼鲙=生鱼片此外还有需要重点提的,就是“鱼鲙”,这是啥?上面说了,就是生鱼片。没错,日本的生鱼片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只是今天又从日本传了回来。生鱼片这东西,海内外也差不多,取新鲜的鱼,或切成片、或切成丝,蘸调料吃,这可是当时的顶级菜肴了,因为切鱼片对刀功的要求很高。杜甫有首《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详细记载了吃的过程:“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东未渔不宜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大冬天,一条刚捕上来的鱼,两眼闪着还活着呢,厨师刀工娴熟,鱼下面还特意铺了层白纸吸水,只见片刻间,白色的生鱼片如雪花一般切了出来,配上葱末的蘸料,特别是鱼肚附近腴肥的那一块,太美味啦!最后再配上一碗热热的米饭,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盘子就空了,此时再看砧板上的白纸,连湿都不曾湿。)说完了肉,咱说说菜。先说秋葵,这玩意当代也有,最常见的做法是炖汤。醋芹另有一道名菜“醋芹”,是唐初名臣魏征的最爱。就是现在的醋渍芹菜。韩熙载夜宴图最后,唐朝人吃饭,还喜欢搭配“果品”,就是水果啦,橘子、荔枝、琵琶、龙眼、梨、桃、枣、杏、李子、樱桃都是当时常见的果品。其实总体来说,大唐盛世的人们自然没有今天的吃货幸福,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这从顾阎中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杜甫的《丽人行》中即可窥得一豹。“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颜色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而韩熙载夜宴图描述的是一场在当时非常奢华的餐宴,平民吃什么可想而知。杜甫《丽人行》倒是描述了许多山珍海味,但是都过于绮丽夸张,估计是杜甫的想象产物: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素鳞:指白鳞鱼。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厌饫:吃得腻了。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这种只写更贵,不写更美味的写法,一点都不写实,估计杜诗人也不是个专业食客。(来源:西部网)责任编辑:王婉婷 司政洋帖子主题:舌尖上的历史:唐朝人吃什么?
共&16808&个阅读者&
军号:4122112 工分:941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舌尖上的历史:唐朝人吃什么?
文章提交者:泾渭居士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尽管有米饭,但唐朝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更具体地说,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其时各种馒头也叫饼,饼的概念比现在大)。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各类史书、小说、诗歌里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饼,比如蒸饼、煎饼、胡饼、汤饼等等。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是犯法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而羊肉有个问题就是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当时地位极高,价格也非常贵。为什么唐朝不吃鸡鸭鹅肉?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在唐朝有的时候,鸡鸭鹅等禽肉是不算肉的——这里有个小故事:唐初一度禁止御史到地方时吃肉,但唐初名相马周到地方特别喜欢吃鸡肉,然后就被人告了,唐太宗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意思大约是我怕铺张浪费所以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吃鸡怎么能算肉呢?关于肉食,再补充点,当时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兔子、野猪、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再说蔬菜,现在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答案是零,这些当时都没有。即使现在常见的大白菜(当时叫“菘”)、菠菜(当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那么当时最常见的蔬菜是什么?秋葵,叫“冬苋菜”,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现在已经不大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吃。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xiè),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现在这菜也还有,名字叫“藠 ( jiào)头”,但同样也很不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再说做法,当时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再来说说调料。当时辛香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陈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豆豉、豆酱,葱姜蒜也都有了;盐肯定是有的啦。不过味精、鸡精这些近代才有的当时肯定没有,辣椒也没有。很多古诗里都提到了当时做饭用的调料,诸如“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猪肉蒸了蘸蒜泥、烤鸭蘸椒盐、生鱼片、带皮的羊或者猪头肉);再如“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等等,都能看出来唐人对于调料使用跟现代已经很接近了,做法也很多样。当时也有醋,用酒烹饪也屡见不鲜,另外,唐朝也有糖,不过当时更常见的叫法是“饧”,更具体来说应该是麦芽糖,也有把饧加入做成饮品的,这种饮品叫做“饴”。当时制饧的工艺很精湛,制作出来的饧品质很高,如李商隐所说“粥香饧白杏花天”;至于蔗糖则是刚刚兴起,还是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制作工艺,自那之后,砂糖才渐渐普及。以唐朝时长安一代为例,说说他们一天都在吃什么。唐朝早餐,最常见的“馎饦(餺飥)”。简单地说,就是面片汤。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对馎饦的做法有详细描述:“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简单说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属于我前面提到的“汤饼”之一。另一个常见的早餐是“粥”,话说粥这种简单又营养的东西,也是唐人最爱,比如白居易的“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再比如皮日休的“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其中的饘,也是粥。彼时粥的做法之多样,比起当代也不遑多让,在唐朝的医学著作《食医心鉴》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讲粥的,其中提到各种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麦、小麦、粳米,辅料从蔬菜到肉到水果到干果,堪称包罗万象。随便举几个出场率高的:胡麻粥(芝麻粥)。当时很喜欢在饭里加芝麻,诸如王维的“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粥里也少不了啦,于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寒食麦粥。寒食节的时候,据《唐六典》,公务员们的食谱里有寒食麦粥。至于民间,寒食节的时候多吃冷粥。杏仁饧粥。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饧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按玉烛宝典,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别以饧沃之”(《邺中记》),简单说就是大麦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饧(麦芽糖)。当然,除了面片汤和粥,早餐肯定还是有其他可选的,比如:蒸饼。简单说就是一切上笼蒸出来的面食,都可以叫蒸饼。(其中当然包括了馒头,但不限于馒头,还有一些类似包子的),有直接蒸的、有加油蒸的,还有放入干果、馅料蒸的。另有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提到:“仁宗庙讳贞(应作‘祯’),语讹近蒸,今内廷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想到武大郎了吧。挑个有名的介绍吧:子推蒸饼:这也是寒食节的时令食物,今天也能吃到。另一个超级超级有名、出场率极高的主食,就是胡饼了。白居易有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讲的就是白大诗人山寨了京城里一家著名胡饼店,然后做出来送个友人的故事。胡饼的做法大约是白面饼胚,抹油撒芝麻,放炉子里烤熟——考虑到这玩意来自西域,做法跟馕也如出一辙,我觉得就是馕了。跟烧饼什么的,也是同源。感觉胡饼应该和今天的囊差不多。在《唐语林》里有豪华版胡饼做法: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一斤羊肉裹到大胡饼里,调料就是黑椒豆豉,抹上酥油,放炉子里烤,叫做“古楼子”,听起来就够豪爽。再有就是煎饼。煎饼也是种时令美食,《唐六典》里就提到百官在三月三的时候要吃煎饼,但迄今为止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唐时煎饼做法的文献。倒是元代王桢《王祯农书·谷谱二》中,讲到“(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所以,至少元代的正宗煎饼,是加蒜的。主食之外,唐朝正餐里,肉食首推羊肉,彼时羊肉的做法还不太丰富,举几个有名的:生羊脍,这道菜是从隋朝传下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羊肉切碎拌调料,味道什么的自行想象吧。黄耆羊肉,算是道药膳,就是黄芪和羊肉煮汤。还有一道,可以算作当时名菜中的名菜——“浑羊殁忽”,做法也很奇葩,《太平广记》是这么说的:“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简单说,就是把羊和鹅杀了之后去内脏褪毛,然后在鹅的肚子里放上调好料的糯米饭和肉,把鹅放到羊的肚子里,然后烤羊,等羊肉烤好了,去吃鹅。不过居然还有地方在做。说完了羊肉,再说说牛肉。虽然名义上禁止吃,但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能力,不允许我杀牛,但是牛意外死了,我就可以吃了吧?所以牛肉做的菜还是有的,比如这道:煲牛头,在《北户录》里是这么记载的“南人取嫩牛头火上燂过,复以汤(烫)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葱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调以苏膏椒橘之类,都内于瓶瓮中以泥泥过,煻火重烧,其名曰褒”。做法很复杂,能牛头先烤了,再加上各种酒、豆豉、葱姜煮了,再拌上香料封在大瓮里用泥封口,埋起来点上火慢慢烤。味道怎么样?作者称赞比熊掌还美味。还有一道名菜“鹅鸭炙”,据说是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的最爱,但是非常残忍,把鹅鸭放到金属笼子里,生炭火烤,再放上调好的调料汁,鹅鸭一热就开始浇调料汁,直到鹅鸭被烤死,味道也进去了,肉也刚好熟了。再说说存在感没那么强的猪肉,当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了就蒜泥吃了。此外还有需要重点提的是“鱼鲙”,就是生鱼片。没错,日本的生鱼片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只是今天又从日本传了回来。生鱼片这东西,海内外也差不多,取新鲜的鱼,或切成片、或切成丝,蘸调料吃,这可是当时的顶级菜肴了,因为切鱼片对刀功的要求很高。杜甫有首《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详细记载了吃的过程:“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东未渔不宜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说完了肉,咱说说菜。先说秋葵,这玩意当代也有,最常见的做法是炖汤。另有一道名菜“醋芹”,是唐初名臣魏征的最爱。就是现在的醋渍芹菜:最后,唐朝人吃饭,还喜欢搭配“果品”,就是水果啦,橘子、荔枝、琵琶、龙眼、梨、桃、枣、杏、李子、樱桃都是当时常见的果品。其实总体来说,大唐盛世的人们自然没有今天的吃货幸福,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这从顾阎中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杜甫的《丽人行》中即可窥得一豹:“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颜色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而韩熙载夜宴图描述的是一场在当时非常奢华的餐宴,平民吃什么可想而知。杜甫《丽人行》倒是描述了许多山珍海味,但是都过于绮丽夸张,估计是杜甫的想象产物:“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素鳞:指白鳞鱼;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这种只写更贵,不写更美味的诗,一点都不写实,估计杜诗人也不是个专业食客。
延伸阅读:
泾河人家,渭水一鸥;
巍巍秦岭,朱鹮常鸣;
放马南山,我心悠悠。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舌尖上的历史:唐朝人吃什么?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96641 工分:2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又是一个读书不认真的自己去看看这个古代粮食变迁的历史。隋唐时期,北方食用粟,就是小米 还很普遍含嘉仓:位于洛河中下游的隋唐洛阳城。是隋唐时期国家大型皇家粮仓,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的皇家粮仓。含嘉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1971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含嘉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现已在仓城内探出密集且有秩序的排列着287座地下粮窖。史载,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含嘉仓储粮总量达到580万石,是全国著名的大型官仓。含嘉仓城设有管理机构,且有驻军守护仓城。<font color="#ff年再次发掘时,发现在一座仓储内,保存着大约50万斤已炭化的小米,颗粒清晰可辩。&founder-title&&/founder-title&&founder-title&&/founder-title&&founder-title&转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小米&/founder-title&&founder-author&&/founder-author&&founder-content style="line-height: 25"&
&/founder-content&&founder-content style="line-height: 25"&&/founder-content&&founder-content style="line-height: 25"&&/founder-content&&founder-content style="line-height: 25"&14世纪中叶,朱元璋正忙活着指挥麾下部队开展屯田,并指示大臣们组织地方上的农民垦荒的时候,远在万里之遥的威尼斯正被层层军队围困。那是来自热那亚的强大军队,为了争夺商业利益,两个如今同属于意大利的城市当时正陷入一轮接着一轮的激烈战斗。最长的时候,热那亚军队将威尼斯包围并封锁长达半年。漫长的一百多天,威尼斯军队守在城内不被饿瘪,仰仗的是平时囤积的大量小米。据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分析,当地缺乏粮食的时候,运来的小米往往比小麦多得多。看来和在中国养活的老百姓数以百万计一样,小米在欧洲同样牛气,由于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克服恶劣天气所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种植范围不断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口粮。 早在隋唐时期的中国,虽然面食开始流行,小米仍占据着重要地位。诗人李绅在《悯农二首》中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说法。唐代的贵族也吃黄米饭,但要玩点花样,比如将肉丝鸡蛋等浇在饭上,类似现在的盖浇饭,属于当时既时髦又讲究的吃法。从国家政策看,按当时的租庸调制规定,凡属授田之民,每年要上交粟米两石,不产小米的地方才可以交稻和麦,稻麦在此被称为“杂种”——好难听的名字,地位怎样不言自明。和威尼斯一样,小米还是唐代军粮的主力军。在安禄山蠢蠢欲动准备造反之前,就在范阳以北修筑了雄武城,对外宣称保家卫国,对内则作为自己的武备库,大量囤积军械武器,并且“积谷为保守之计”,收储了大量小米作为军粮。安史之乱爆发后,有的军事重镇因囤积了小米六万斛,声言可坚守一年。唐朝末年,讨伐黄巢起义的军队收到上级拨来的军粮,基本也都是小米。有的地方甚至“储粟至百万斛”。到了宋代,稻米和小麦开始占据市场。等进入明代,米麦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粮食作物。仅大米的品种就有蒸稻米、花红米、花白米、白晚米、白米等等。根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的记载,南方以水稻为主,山陕、山东、河北等地则被小麦占了一半。小米则退居二线,身处替补队员之列。不过,在军队,小米仍旧发挥着作用。作为贫下中农后代的朱元璋,对小米是有感情的。虽然他出生在一个不怎么种植小米的地方,长年行军打仗的生活,给他与小米创造了亲密无间的机会。比如,其他军阀送来黄金玉石做礼物,朱元璋却发表声明,称自己所需的是人才、小米和布帛。当他率领军队攻打婺州,攻下城后从军粮中划拨小米抚慰城内饥寒交加的百姓。而一旦迈入和平,小米很快便被水稻和小麦取代。在欧洲也差不多,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及小麦产量的扩大,原先仰仗小米的地方能够获得更多小麦供给,导致小米的地位江河日下。无论如何,威尼斯的战士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里,在相隔万里的两地,为了维持生存或是夺取胜利,共同度过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吃的小米的日子。&/founder-content&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72067 工分:9383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40楼&中世纪西方的面包就是死面疙瘩烤一烤,不发面的41楼&是哦据说他们必须要用汤配面包。不然得噎死。呵呵!44楼&正解。。。。。。看看大列巴 为啥要配红菜汤 就明白了。现在的面包,是用机械合面 加了很多配料 还要在醒发箱里醒面貌似好几个小时能不扯么?西方的面包的地位就和中国馒头一样。放几天的馒头会好吃?新蒸出的馒头当然好吃。列巴还是很好吃的,微酸,涂上黄油,配红菜汤,味道很好。俄罗斯的食物没有想象那么单调,甚至饺子人家都有。土豆炖牛肉更是一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8157 工分:2505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农耕民族,肠胃已经不适应那些高动物性油脂的东西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1247 工分:7916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 前几天吃了一碗蘑菇奶油汤,和我肠胃不消化吐出来的东西一样外观,还难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9773 工分:1170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 教我当一次早餐我都受不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30846 工分:132
左箭头-小图标
看到第一句就想不通了?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唐朝时南方地区也是主要种植小麦,而不是水稻.否则就很荒唐了:1,南方的稻子都去哪了?2,北方的麦子足够和南方人一起吃?3,就算产量足够,把北方的麦子运往南方做主食,那运输的工程量唐朝时就能达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36815 工分:15652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40楼&中世纪西方的面包就是死面疙瘩烤一烤,不发面的41楼&是哦据说他们必须要用汤配面包。不然得噎死。呵呵!有面包吃都算贵族了,农民只有大萝卜加蒲公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974 工分:17279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40楼&中世纪西方的面包就是死面疙瘩烤一烤,不发面的41楼&是哦据说他们必须要用汤配面包。不然得噎死。呵呵! 正解。。。。。。看看大列巴 为啥要配红菜汤 就明白了。现在的面包,是用机械合面 加了很多配料 还要在醒发箱里醒面貌似好几个小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974 工分:172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8楼&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9楼&求解???26楼&呵呵。要看你吃的是什么样的面包。 别是什么副食店里根据中国人口味加工过的玩意……纯正的西式面包有各种口味的,也有各种蔬菜沙拉、肉类、汤搭配,老实说,还不错,比大米饭更经济实际,浪费还少。说白了,就和我们中国南方北方面食和大米主食的区别是一样的。29楼&唐朝的时候,欧洲人能吃上面包就不错了。中世纪的时候农民都是种蒲公英吃。。。倒是挺清热败火。面包经济实惠?我第一次听说。。。。。。。。面包 要放这油 那油 还要醒面 加个蛋 放啥奶酪啦,必须要用烤箱高温烤制。。。。。。。。面包光准备面都要个把小时,还不说要醒面 工业化生产的面包 也得好几个小时才能吃到 烤面包的烤盘一个都可以卖上几十斤米了一锅白米饭,你算算吧1斤米多少钱 水电煤气 多少 半个小时 可以做好 上桌面食的加工太过麻烦,废水费电费时间 预加工时间太长。哪怕是加工中国的馒头 都太浪费时间美国人大量在种植水稻,西班牙 葡萄牙 意大利 是非常喜欢吃大米的 不过鬼子貌似啥事都复杂化 还弄得不好吃 西西班牙的 米饭 貌似要2-3个小时才能做好,意大利的海鲜饭 都是夹生饭水稻的产量 是小麦远不能比,至少高50% 还不算南方 一年可以种2-3季 有的地方可以种4季。中国人是靠水稻养活的,北方的那点小麦 真不够中国人吃 自足都是问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8518 工分:15319
左箭头-小图标
30楼&据说魏征特别喜欢吃菠菜大力水手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1247 工分:7916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40楼&中世纪西方的面包就是死面疙瘩烤一烤,不发面的 是哦据说他们必须要用汤配面包。不然得噎死。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86278 工分:1880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 中世纪西方的面包就是死面疙瘩烤一烤,不发面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34313 工分:390
左箭头-小图标
韩熙载是五代南唐人。和唐是一回事吗?虽说时间间隔很短,但是你标题在那摆着呢。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34313 工分:390
左箭头-小图标
没想到红薯和玉米都能被楼主列为蔬菜。由此可见本文的价值几何了。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83829 工分:3293
左箭头-小图标
反正我是晕了,你们看着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35816 工分:61715
左箭头-小图标
看了这篇才知道小鬼子爱吃的生鱼片
原来是盛唐时跟咱们老祖宗学的! ““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92593 工分:7468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33楼&西方的面包也是有进步的,例如据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的时候,面包还是不发酵的。看过糟糕的历史吗。欧洲人自黑的电视。专黑自己的古代历史。吃饭的时候别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7608 工分:35719
左箭头-小图标
那个豪华版胡饼看起来咋像打卤馕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7608 工分:35719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 西方的面包也是有进步的,例如据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的时候,面包还是不发酵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65249 工分:1188
左箭头-小图标
31楼&西班牙国王对哥伦布没带回大量黄金很生气,但中国人应该感谢哥伦布,因为玉米、土豆、红薯、烟草、辣椒、花生、西红柿、南瓜、菠萝、可可都是他带到欧洲,又从欧洲传播到中国的。估计哥伦布也是个大吃货,不然他怎么不专心去找黄金而是找了这些东西回来。事实证明玉米土豆这种东西是万金也抵不了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98016 工分:58581
左箭头-小图标
西班牙国王对哥伦布没带回大量黄金很生气,但中国人应该感谢哥伦布,因为玉米、土豆、红薯、烟草、辣椒、花生、西红柿、南瓜、菠萝、可可都是他带到欧洲,又从欧洲传播到中国的。估计哥伦布也是个大吃货,不然他怎么不专心去找黄金而是找了这些东西回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12396 工分:7376
左箭头-小图标
据说魏征特别喜欢吃菠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36815 工分:15652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8楼&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9楼&求解???26楼&呵呵。要看你吃的是什么样的面包。 别是什么副食店里根据中国人口味加工过的玩意……纯正的西式面包有各种口味的,也有各种蔬菜沙拉、肉类、汤搭配,老实说,还不错,比大米饭更经济实际,浪费还少。说白了,就和我们中国南方北方面食和大米主食的区别是一样的。唐朝的时候,欧洲人能吃上面包就不错了。中世纪的时候农民都是种蒲公英吃。。。倒是挺清热败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0983 工分:24147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8楼&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9楼&求解???26楼&呵呵。要看你吃的是什么样的面包。 别是什么副食店里根据中国人口味加工过的玩意……纯正的西式面包有各种口味的,也有各种蔬菜沙拉、肉类、汤搭配,老实说,还不错,比大米饭更经济实际,浪费还少。说白了,就和我们中国南方北方面食和大米主食的区别是一样的。白人吃的也叫食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0932 工分:2011
左箭头-小图标
唐朝疆域面积多大?真的以面食为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06 头衔:铁血社科院之美男 工分:119431
/ 排名:9388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8楼&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9楼&求解???呵呵。要看你吃的是什么样的面包。 别是什么副食店里根据中国人口味加工过的玩意……纯正的西式面包有各种口味的,也有各种蔬菜沙拉、肉类、汤搭配,老实说,还不错,比大米饭更经济实际,浪费还少。说白了,就和我们中国南方北方面食和大米主食的区别是一样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58261 工分:10689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8楼&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9楼&求解???面包一般来说只是早餐。要知道欧洲是事宜放牧的,所以肉类很充足!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65290 工分:2343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西餐除去法餐意大利餐,剩下的恐怕也只剩下面包土豆大香肠外带一个乱锅炖啦了。还有炸薯条和炸鱼——约翰牛喜欢的!让你吃到吐!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73545 工分:222
左箭头-小图标
啥吃的都没有你就不会吐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1942 头衔:市井真小人 工分:1568031
/ 排名:100
左箭头-小图标
唐朝应该有不少像我一样的吃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05372 工分:3597
左箭头-小图标
西餐除去法餐意大利餐,剩下的恐怕也只剩下面包土豆大香肠外带一个乱锅炖啦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97453 工分:4834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8楼&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9楼&求解???黄油吧,奶油不是做蛋糕的么?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01450 工分:14848
左箭头-小图标
馎饦按照介绍的做法来看应该就是陕西的猫耳朵,我挺爱吃这个,简单易做,滑润劲道,口感甚佳,比面条好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0516 工分:12134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理解:丽人行中的美食不是没有,而是很难或不能出现在所描述的场景中。三十年前国内市场上有的蔬菜、水果,大部分唐代应该都有,只是在各自的产地销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7941 工分:1020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8楼&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求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86048 工分:598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 你可真够搞笑,也够文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00992 工分:2308
左箭头-小图标
想想西方这么多年都是面包面包奶油面包面包面包奶油真是醉了,面包叫我吃上两天我会吐。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75606 工分:2782
左箭头-小图标
大唐尚如此,不敢相信西方人的怎么办。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48752 工分:82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难道是于庚哲吗?怎么跟百家讲坛里说的一模一样?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62255 工分:2694
左箭头-小图标
真好,没有地沟油、没有农药,原生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34346 工分:1534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吗?写的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99014 工分:299
左箭头-小图标
辛苦楼主,涨知识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43条记录]&分页:
&对舌尖上的历史:唐朝人吃什么?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洲小哥徒手建造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