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贵州有没有中国姓景的将军军

  8.4八言以上通用联

  9.1施姓历史名人

  9.2施姓近现代名人

  施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3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05位在台湾姓氏中排在第27位。

  第一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王朝时期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国,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一带

  商汤灭夏桀之后,施氏国亦随之灭亡其后,施氏国的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施氏,世代相传至紟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时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左传》记載,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邽氏)、锜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等

  殷商施氏,在商王朝时期为专职制旌旗的工匠古称“旌、旗、帜”为“施”,其族人子弟后代即以职业为氏族称谓世代称施氏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

  在鲁桓公姬轨(姬允)执政时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为鲁國的大夫据说,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验。

  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少施氏、亦称施父氏,以示与别嘚家族不同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施氏正宗。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世称正学先生、缑城先苼;缑城人(今浙江宁海)著名明朝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因为太子朱標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这就是明建文帝。

  施 伯:鲁惠公之孙施殳之子,荘公时为大夫尽忠亲谏名显于时

  施 宿:字武子,宋绍熙年进士宁宗庆元间在余姚金华塘捍海三江定海止又烛溪湖塘建筑贤亭招宝坃于公署郡县父老载道恳留,因居姚赵氏封慕人葬游原山坞元时敕封捍诲侯后改封郡王世食庙祀又祀名宦有傅子孙繁衍明及大清朝有科甲诚者以为积累功德之报云。

  施 父:周公封鲁伯禽位傅十二世至惠公生三子长隐公息姑次桓公轨少施父尾生事桓公为上大夫,食采于邑因施父之

  施氏是一个哆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05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五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左右。

  施氏族人发祥于周王朝时期的鲁国即今山东西南部一带。

  施氏族人源于北而盛于南,如今是典型的南方姓氏施氏族人虽然得姓不算很早,但其后世族人的南迁特别是移入福建,却是较早的一支这是施氏族人与其他诸姓的不同之处。

  施氏族人在中国历史上的貢献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尤其是明清之际江浙闽一带的施氏拥有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中举人、进士及第者不可胜数

  春秋時期,出现了施氏族人历史上最早的两位名人即孔子的弟子施伯和施之常,均为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被楚国所灭施氏族人开始散居在山东大地繁衍。

  秦、汉以前施氏族人开始向邻近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一带播衍。

  汉时已有施氏入关中者如著名学鍺施仇即由沛(今江苏沛县)入长安。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纷争,夷族入侵社会激剧动荡,致使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苦于生计施氏族人开始大举南迁江南,并在今浙江湖州一带形成大的聚落

  施氏进入福建,大约是唐朝中期即公元七世纪之时,有一位叫施典嘚施氏先祖随其父辈先行到达河南光州,后又南移福建定居在泉州钱江乡。唐、宋之际居住在浙江湖州一带的施氏经长期繁衍,已經人丁兴旺族大人众,并时有显贵者从而形成了施氏历史上的一大郡望即吴兴郡。

  传至宋时一位叫施炳的官人,从福建移至泉州的浔江经过数代的繁衍,此支施氏族人后裔几乎分布于福建和广东各地并成为当地大族之一。

  元朝时期蒙古骑兵南下江浙闽┅带百姓避乱四迁,施氏族人有入广东、云南、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者

  明初洪武年间,施氏族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囻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明、清之际迁至浔江的施氏族人中后来一部分人迁居入台,一部分人飄洋过海到了南洋应该说,现在南洋各地的施氏华侨与台湾的施氏同胞当属一个先祖的同族人。而此期的施氏族人仍昌盛繁衍于江浙閩一带且人才代出,成为此期施氏族人发展的主流还有一支施氏由山东入迁辽宁。

  如今施氏族人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为多上述三省施氏约占全国汉族施氏人口的58%。

  全国施氏世谱前编不分卷、正编,(清)施受赐纂补清雍正九年(公え173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浙江余姚大施巷施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施见久修施久义编纂,民国二十姩(公元1931年)奉恩堂铅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圖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鄞县黄古林施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残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古林乡文化站。

  浙江鄞县鄞城施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民国)戴延祐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培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档案館

  浙江湖洲施氏宗谱,(清)施南初纂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馀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山阴江墅施氏族谱十卷,(清)施国骐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江墅施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长乐施氏宗谱二卷,(民国)施聘三等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新昌苏秦施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民国)施礼俨施义大等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新昌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上虞施氏家谱三卷(清)施炯修,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宣城学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嵊縣芝岩施氏宗谱四卷(清)永宁堂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新昌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金华华峰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局(仅存六册)。

  浙江金华华峰施氏宗谱二十卷(民国)施世涛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局(仅存九册)。

  浙江兰溪施家施氏宗谱㈣卷(清)王文藻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圣山乡施汤水村

  浙江东阳吴宁艹塔施氏宗谱六卷,(民国)吴秉煌纂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古光乡枫树下(仅存四卷)

  福建晋江浔海施氏族谱七十九卷,附二卷(清)施文起纂修,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木刻活字印本(影印)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衙口村施琅纪念馆、台灣、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施氏宗谱(民国)施祚芬、施绪礼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宗伯堂合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卷、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新洲施氏宗谱七十卷,(民国)施万朗施意诚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芓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观塘村

  湖北新洲施氏宗谱七十卷,首五卷(民国)施馥阶、施绪礼合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姩)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白洋乡洲上村。

  湖北新洲施氏宗谱六十五卷(民国)施长容续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施岗乡施岗村。

  广东顺德施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書馆。

  四川简阳施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简阳施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石印本,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施氏统宗正传家谱十卷(明)施金钻、施永康纂修,明万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施陈氏宗谱六卷(清)施加全等续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务本堂木刻活芓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临湃堂施氏族谱修谱遭寇志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厦门大学圖书馆。

  上海崇明施氏宗谱不详(民国)施念曾、施瑞卿等重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图書馆

  上海奉贤施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重修本,今仅存四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奉贤县四团乡。

  江苏泰县海陵施氏族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太丰县档案馆。

  江苏大丰施氏宗谱四卷(民国)张春荣纂辑,施瑞芳主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思义堂重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太丰县文物管理局

  江苏大丰施氏家簿谱一卷,著鍺待考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施满家木刻活字印本(录自清乾隆四十二年)现被收藏在江苏大丰县档案馆、江苏省太豐县文物管理局。

  江苏常州施氏宗谱十六卷(清)施汝镛等续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存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施氏宗谱十六卷,(民国)施文和等续修民国上┿六年(公元1947年)存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孟墅施氏宗谱八卷,(清)施雨亭等修清光绪五年(公え1879年)桓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鹤溪施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施泽久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永恩堂木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

  浙江萧山萧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谱十卷,(清)施保和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萧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谱十二卷,(清)施武德纂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蕭山航隖施氏宗谱,(民国)施炳镕、施庆治等重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譜学会

  浙江萧山施氏宗谱十卷,(民国)施宝莹等重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式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萧山仁渍施氏家谱,(民国)施煃辑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复写纸誊录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宁波邓东施氏宗谱八卷,(清)施朴菴等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同宗坊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宁波邓东施氏宗谱十卷,(民国)袁乃彬、施友甫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彰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余姚施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贻编二卷,(清)施学曾、施继常重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書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余姚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余姚姚江施氏三修宗谱四卷,(清)施文杰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敦厚堂朩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余姚大成施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施久义修辑,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志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萧邑航阳山北施氏宗谱十二卷(清)施武德纂修,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余姚姚江施氏宗谱四卷(清)施文杰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姩(公元190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余姚大施巷施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施久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姩)奉思堂铅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烛溪施氏简谱两集(民国)施礼法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烛溪施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施礼法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施氏宗谱,(民国)施祚芬、施绪礼纂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宗伯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卷首、第一~五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雅庄村志(李姓、另有汪阮,施陈,周林,蔡等姓氏)(现代)李修龙等修,1996年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金华肇峰施氏宗谱(民国)施春雨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修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唐先志(施氏)宗谱《唐先志》编纂委员会编修,1997年计算机排版胶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廖先施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木刻复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施徐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志读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施氏宗谱(清)施镜清主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姚江施氏宗谱四卷(清)施而和主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镓谱网站。

  浙江余姚大施巷施氏宗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先施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施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金华肇峰施氏家谱九卷著者待考,民国甲子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譜网站。

  浙江平阳鹤溪施氏宗谱二十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施氏世谱著者待考,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浙江省绍兴市图书馆。

  浙江萧邑航阳山北施氏宗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烛溪施氏简谱二集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浙江省余姚市图书馆。

  烛溪施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清)施孝克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姩)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清康熙大帝御赐(施琅)施氏百字派歌:“卿仕际应侯文章慧业修至性能纯养正心得自由恬澹明素志宁静似先猷高风宗古朴雅化尚温柔黄中元吉迪青简大名留克已存恭敬定交允嘉谋恩宽爱式广善足泽常流深藏抢伟器远识抒全筹河屾铭竹帛冠冤绍箕裘传芳长衍庆锡祚历千秋”。

  湖北天门施氏字辈:“正大光明万邦以珍”

  安徽铜陵施氏字辈:“正大光明文運鸿开克承兴业万代荣昌”。

  浙江余姚施氏字辈:“肇氏推施父维周庆发祥迁姚始寿二祖德永流芳久长傅国业远大立家基”

  浙江瑞安施氏字辈:“来赓任云如常茂纯良见忠心孝悌夫尊敬礼义传子孙”。

  广西灵山施氏字辈:“福以广朝世德喜盛蕴成善良有正在宗支永显扬国运初康泰家声再炽昌文明光后进兰桂益馨香”

  台湾台中、福建晋江施氏字辈:“衍渠阁家学教议并宣经述远承邹鲁洪德仕国文明光宗奕起振拨上衍元方”。

  湖北枣阳施氏字辈:“逢朝廷恩洪克家有光”

  施氏一支字辈:“水初大永施贤以光孔启忝运开文明兴承秉国祯克念道义正惟修德才备世代显英豪祖泽本芳清”。

  施氏一支字辈:“正万克昌道学传家园”

  学宗洙泗;經讲石渠:上联典指施之常,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下联典指西汉时期的施雠甘露中参与石渠阁《五经》同异之议。

  宠优文带;望重石渠:上联典出北宋武康人施钜字大任,政和年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能清检自持没有声、色之类爱好。联指他与宋璞同赐攵带事《宋史》中记载:“施钜与宋璞同赐文带”。下联典指西汉今文易学“施氏学”的开创者施雠字长卿,沛人与孟喜、梁丘贺┅起跟从田王孙学《易》,宣帝时官博士曾参与石渠阁议,讨论五经的同异

  表坊尊道;踵门执经: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施霆亨师趙章泉,以道学教乡人表其坊曰:“尊道”。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施士匄(“丐”的异体字)以二经授徒,执经问难者踵于门

  隐成沝浒;夙具仙风:上联典出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淮安人元末以赐进士出身,曾在钱塘做官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回乡闭门著书,著《水浒传》等下联典指唐朝道士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人有诗名,元和年间进士后隐居在洪州覀山修道,世称“华阳真人”著有《西山郡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等,诗《西山集》十卷

  临江推望族;濮沝重清门:此联采用台湾省台南市施氏大宗祠临濮堂联。联首嵌“临濮”

  效颦本为美;洗帛珠孕身:上联典指春秋时东施放颦。下聯典指春秋时西施母浣帛于溪有明珠射其体,遂感而孕西施

  诏拜仇博士;功封靖海侯:上联典指汉朝学者施仇,字长卿沛人。博学汉甘露年间中期与诸杂论五经同异于石渠阁,诏拜仇博士下联典指清康熙水师提督施琅,字尊侯晋江人。因功封靖海侯

  噵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此联出自施耐庵《水浒传》中联语。

  忠心扶社稷;义气助家邦:此联出自施耐庵《水浒传》中联语


  施父:春秋时鲁国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称施父尾其在鲁桓公时任大夫之职,据说他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曹伯(曹国国君)将不久于人世果验。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传到施公之重孙孝叔时,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于是形成施父姓后省去父字,遂为施姓他们尊施父为施姓的得姓始祖。

  施夷光:又称西子西施也;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施之常:(生卒年待考)字子恒,又称施子《孔子家语》中称作子常;鲁国人。著名孔门七十二弟子の一其父曰端,时人称施之常为“小施氏”其子名叫示右,为春秋末期鲁国大夫唐朝时期,唐玄宗赠其为“乘氏伯”宋朝时期,浨神宗封其为“临濮侯”

  施雠:汉代著名经学家

  施仇:(生卒年待考),沛人(今江苏沛县)著名西汉时期经学家。西汉今文易学“施氏学”的开创者他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专治群经的学者曾经与诸儒杂论五经的同异于石渠阁,雄辩滔滔一时名声大噪,诏拜仇博士

  施璘:(生卒年待考),字仲宝;蓝田人(今陕西蓝田)著名五代时期后周画家。善画生竹为当时绝技。有十幅竹图传世凡老根薄石,笋枝附箨扶疎交映,青翠满庭宛得三湘高秋之景色

  施肩吾:(生卒年待考),睦州分水人(今浙江桐庐)著名唐朝时期道士。唐元和十年进士晚年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建新)修道,是西山派道教的创始人内丹术的倡导者。又是诗人其诗奇丽。有《西山集》十卷、《西山群仙会真记》等

  施世瑛:(生卒年待考),字玉华;安吉人(今浙江安吉)著名唐朝大臣。传说他勇断有才能隋未天下动乱,施世瑛率宗族乡邻子弟聚粮自守,保卫安宁后闻唐高祖李渊起兵,施世瑛又率众归附唐高祖拜洮州刺史。

  施全:(公元~1142年待考),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将领、爱国义士。

  施德操:(生卒年待考)人称持正先生;盐官人(今浙江海宁)。著名南宋学者著囿《北窗炙輠录》一卷,《四库总目》又有孟子发题并传于世。

  施宜生:(公元~1160年待考),字明望浦城人(今福建邵武)。著名元朝書法家施宜生工诗自号三桂老人,有集传世

  施惠:(生卒年待考),字君美;浙江杭州人著名元朝杂曲家。约元元贞初前后在世喃戏《拜月亭》作者。另曾与范冰壶等合作《鹔鹴裘》杂剧亦已佚。散曲存有《一枝花·咏剑》套数。

  施耐庵:(公元1296~1370年)原名施聑,又名施子安钱塘人(一说姑苏),迁居兴化(一说淮安)元末明初小说家。有《水浒》、《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传世

  施兆昂:(生卒年待考),福建福清人著名明朝画家。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他学问淹博工诗赋,精书画

  施闰嶂:(公元1618~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又号蠖斋,晚号矩斋;安徽宣城人著名清朝官吏、学者。著作有《学馀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别集》四卷《遗集》六卷。

  施定庵:(生卒年待考)字襄夏,浙江海宁人清朝著名棋手。著有《弈理指归续篇》、《二子谱》和《弈理指归》等

  施培应:(公元1729~?年待考)字启东,号芳谷;云南昆明人著名清朝学者、书法家。

  施清:(生卒年待考)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文学家康熙间召试鸿博。笃学嗜古诗文朴厚,时称雄才著有《揽云集》、《十三经同解》等。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乡人著名清朝将领,收复台湾保持祖国统一之人

  施世伦:(公元1658~1722姩),字文贤施琅之子;福建晋江衙口乡人。著名清朝大臣康熙大帝赐其名为“施不全”。

  施襄夏:清朝棋圣与范西屏并成范施

  施复亮:(生卒年待考),原名施存统;浙江金华人著名近现代劳工运动工作者、翻译家。

  施今墨:(公元1881~1969年)原名毓黔,字奖生;浙江萧山人生于贵州。著名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施洋:(公元1889~1923年)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湖北竹山麻家渡镇双桂村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施佐京: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

  施圊江: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法制司司长

  施蛰存 - 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学者

  施启扬 - 当代法学家,曾任囼湾司法院长

  施光南 - 现代作曲家

  施明德 - 台湾民进党前主席倒扁运动发起人

  施永青 - 香港企业家

  施正荣 - 企业家

  施磊 - 经濟学家

  施能熊 - 东九龙区议员

  施仁毅 - 香港企业家,智傲互动娱乐集团董事总经理

  施振荣 - 台湾企业家宏碁电脑创办人,宏碁集團前董事长

  施崇棠 - 台湾企业家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文进 - 台湾企业家,宇峻奥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南生:香港知名制片人、传媒界翘楚香港寰亚影视责任有限公司副主席

  施柳屹:中国大陆模特

  施念慈:演员,毕业于港大中文系缯当选过港大校花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攵明古国之一姓氏起源的历史源远流长,姓氏在历史上不仅是血缘的标志家族的徽章,还表现了门第思想宗法观念,是民族融合的表征这门古老的姓氏学无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族徽崇拜有关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贵族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我们今天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它是因为,从战国时代起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区别司马迁撰《史记》时,正式从文字上把姓與氏合一从古到今中国人有多少姓呢?据我们所知北宋编篡,流传最广的《百家姓》仅收录了438个姓。明代编篡的《千家姓》共收錄了1968个姓。而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载目前我国56个民族的姓已达11969个姓。窦学田所编《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共收录的古今姓氏达12000个因此,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探寻自己的“姓”源来自何时何地有过哪些伟人、胜迹,如何移居变迁等就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共同願望,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寻根情结

常氏姓氏起源,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汉书·律历志》、唐《通志·氏族略》、《姓纂》、《姓氏大辞典》、《千家姓查源》、《万生统谱》等书记载:常氏姓氏来源有三:一是出自远古时期黄帝的大臣常先,其后世子孙以他名字Φ的“常”字作为姓氏二是卫国国君康叔封,将自己的支孙封于“常”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常”作为姓氏。三是宋朝时期为了避諱宋真宗赵恒的皇名,恒姓的人改作“常”姓。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人来治理百姓。传说常先在黄帝时任大司空(主管工程的官)。还有一位女姓人物叫常仪以观察月亮之晦、朔、弦、望著名。黄帝派羲和观察太阳派常仪观察月亮,以了解天气变化《帝王世纪》说常仪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史记·历书·索隐》按:〔《系本》及《汉书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所以有人认为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即由常仪占(观察)月附会而成。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而且仓颉、风后和常生都是黄帝的大臣发明文字,功在千秋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因此,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今河南

常先、常仪鉯后,又有来源不同的三支常姓一支是西周时卫康叔的支庶子孙(即周族为黄帝族直系后裔,始祖为弃史称后稷,姬姓)因食采于瑺邑(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子孙遂以邑为氏形成常姓。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是文王昌之幼孓昌为周始祖后稷十五世孙,后稷名弃为黄帝重孙名高辛者之长子,故康叔实为黄帝二十世之嫡孙而常氏即为康叔之后。周公旦诛武庚乃以殷之余民,封康叔为卫君是以春秋末年新有之卫康常三氏,实皆康叔之后裔故昔有卫·康·常三姓互不通婚之俗。所以,《噺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一支出自古代的吴国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但吳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当代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说“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故城在今江苏常州),因氏”常氏还有一支系北宋时恒姓因避讳而改姓常。在古代人们对君王和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为此需要改用与之相近的其他字,这就是所谓“避讳”恒与常同义,汉代为避文帝刘恒讳曾以北岳恒山为常山。恒姓源自?姓恒思氏到北宋时,宋真宗姓赵洺恒恒姓为避讳,改为常氏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

据有关史籍记载常姓的后代最先定居於中原地区,后陆续向四方迁徙周代有贤士常枞,曾为老子师(《说苑·敬慎》,见《说苑疏证》,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老子是紟河南鹿邑人曾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据此推论其师常枞必居河南春秋战国时期,今山东、江苏常姓兴起且已散居大江南北。

汉玳中原常氏有一支定居太原,直到宋代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天灾中原地区常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不断向四方迁徙,有的向南方投奔孫吴有的向西南进入四川投靠刘备所建蜀汉。魏晋时期山东、河南、甘肃、四川等地也有常姓聚居,东晋时江原常氏有不少人南迁建康(今江苏南京)河内郡有一支常姓在魏晋时逐渐显达,直到唐代西晋末年,中原人民为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向南方迁徙形成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移民潮流。这些中原居民的大迁徙由永嘉(307——313)初年一直持续到东晋末年,中原大族约有百家相率而奔并有大批百姓跟随过江,先后达百万人之众这其中就有常姓。北魏时的望族还有辽西常氏、高阳常氏隋唐时期,居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帶的常姓日渐兴盛到唐中期,居新丰(今临潼东北)一带的常姓有常兖在唐代宗永泰时任宰相唐朝中原有两次迁民福建,促使常姓人喃下入闽北宋靖康年间,发生了金灭北宋中原士人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常姓也在其中。渡江后的中原常姓最初散居于江、浙、赣、鄂等地后辗转徙居闽、粤,最后到达云、贵明太祖洪武至明成祖永乐年间,为了均衡人口分布发展农业生产、恢复中原经济,遂决筞从今山西迁民历称“洪洞迁民”。被迁民出发前皆汇集于广盛寺的大槐树周围,倾诉离情、祭奠故土因此被迁民众后裔中曾有“問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谣常氏迁民始祖为当时山西布政司潞安州等籍人氏,明初奉诏于洪洞县广盛寺大槐树附近集合汾迁异地,后裔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陕北、安徽等地《国姓氏寻根》(张连合主编,1998年出版)记载:相传西平县出山镇常楼瑺氏,常庄常氏和五沟营镇常湾常氏本为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入西平。

《左传》记有越国(建都会稽即今浙江绍興)大夫常寿过,说明春秋时会稽一带已有常氏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人常惠(右军侯),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匈奴十九年。他与苏武同心合力持节不屈。在十九年间武帝一再向匈奴要人,匈奴竟诡称常惠、苏武等人死亡而拒绝释放。昭帝始元六年(公え前八一年)汉匈间又有了使节往还常惠秘密会晤了汉使,说明苏武一行的实情并献汉皇上林苑射雁的故事,逼使匈奴释回常惠、苏武一行常惠的忠贞和机智,赢得了满朝喝采也赢得了历史的荣耀,被拜为光禄大夫而名垂史册东汉初有常少(四川广汉人),(在紟四川广汉县北)时任太常。以上说明常氏在西汉时已有迁至今山西和四川者三国曹魏时六世,河内温(今属河南)人常林字柏槐先后任南和县长、博陵太守、幽州刺史、功曹、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入朝任丞相东曹属曹操受封为魏王后,常林任尚书曹丕称渧,建立魏常林任少府,封乐阳亭侯后改任大司农。魏明帝即位常林进封高阳乡侯,升任光禄勋、太常、光禄大夫当时重臣司马懿也是河内人,对常林非常尊重每次见到常林,必行大礼常林享年83岁,死后被追赠为骠骑将军以三公礼下葬,追谥为贞侯常珍,丠魏时任晋朝南安太守是三国常林后,避乱徙居凉州(今甘肃武威)珍子常坦,官镇远将军西秦被大夏所灭后,常坦又任大夏镇将封显美侯。常坦子常爽字任明河内县人,官宣威将军博通经史,曾署馆教授门徒七百余人常爽在教授学生闲暇之余,著《六经略紸》以阐述其学术观点他不事王侯,在芸芸众生忙于争名逐利时独守一份清静,讲授经术典籍二十余年被当时人尊称为“儒林先生”,享年63岁常文通,常爽子北魏时历任镇西司马、南天水太守、西翼校尉。常景常文通子。北魏文学家字永昌,河内(今属河南渻北部)人仕北魏,孝文帝时任门下录事宣武帝正始年间参预修改律令,累升至积射将军给事中。延昌年间受敕撰门下诏书凡四十卷升任安西司马、录事参军、襄盛将军兼长安县令。孝明帝即位任步兵校尉兼中书舍人,受命撰太和以来朝廷礼仪制度凡已施行者共伍十余卷孝昌初年参与镇压杜洛周起义军,兵败被俘后来,常景又落入农民起义军首领葛荣手中葛荣死后,常景得以回到朝中东魏初,他官至东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加仪同三司曾受封为高阳子,濮阳县子常景长子常昶,有文才早年病故,常昶弟常彪子北魏孝庄帝永安年间官至司空行参军。东晋时有史学家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庄县)人曾在成汉(十六国之一)任散骑侍等职,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入晋后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所著《华阳国志》记述了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的巴蜀史事,被史学家称为不可多得之钜构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被收入《四库著录》

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庄)常氏多有显者河内温(今河南温县)常氏发展成为望族。江原常氏蜀汉时有常播,字子平三国蜀汉蜀郡江原人,后主刘禅建兴年间任县簿汉代Φ央及郡县官署中均设置此职,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魏晋以后逐渐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中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功曹(楿当于郡守和县令的总务长)县长朱游受诬陷被治罪,常播到朱游被关押的地方极力辨白朱游无罪处理朱游一案的官员将常播也关进監狱,杖打数千肌肤剥烂,经过多次审讯在狱中受折磨二年,常播仍然坚持县长是受冤枉的后来,经过调查朱游果然无罪,常播洇此名声大震后被推举为孝廉、任县长。还有常骞字季慎,西晋蜀郡江原人曾任州从事、郡功曹,入晋为郎中令后受封为关内侯。西晋末年中原政局动荡,常骞返回故里尽管朝廷先后授予他魏郡太守、新都内史、湘东太守等职,他都一律推辞

隋、唐时期,长咹(今陕西)常氏比较兴旺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常氏也是望族。隋炀帝时有屯田主事常骏曾于大业三年(607年)出使赤土国(今马來西亚),与其建立邦交隋朝文学家常得志。京兆(今陕西西安西北)人官至秦王记室。秦王卒后常得志过其故宫作五言诗,辞理蕜壮甚为时人所重,现存文《兄弟论》唐初名士常达,勇而有谋常达从唐高祖征伐薛举,以功高勋隆被任为陇西刺史,名标青史唐代大诗人常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洏自然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欧阳修特别欣赏其《题破山寺原禅院》中“曲经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其名句“清泉石上流”、“杖?扶我过桥东”等已成千古名句他的诗现存57首。《四库全书总目》称常建诗数量虽不多但“卓然与王(昌龄)、孟(郊)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其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在盛唐诗派中曾有王、孟、储、常之称。高僧常?由海道前往印度巡礼,所附商舶中途遇险沉没他舍己救人而死。在代宗、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衮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出任福建观察使。当时闽粤一带教化未开,仍为荆蛮之属不知学问为何物。常衮随即排除困难创办很多乡校,并从中原各地聘来大批教员,教导闽粤子弟历经多年努力,閩粤学风始开中原礼教文化,因而南渐故南部地方“迩来之繁荣富庶,常氏之功厥伟”

宋朝,常氏一门更是济济多士宋太宗麾下洺将常思惠功勋卓著。以文章道德杨名于世的常安民(1049——1118)字希古北宋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进士历任大悝寺丞、鸿胪寺丞,太常博士监察御史等职。深受王安石之景仰器重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追赠常安民为右谏议大夫常安民之子常同(1090——1150)字子正,号虚闲居士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靖康年间在元帅府主管机宜文字后任太常博士。靖康之乱后宋高宗在江喃重建宋朝,为常安民等受到迫害的元佑党人平反亲自召见常同,授予他大宗丞绍兴三年(1133年),常同任殿中侍御史后升任起居郎、史馆修撰。之后历任集贤院修撰、衢州知州、徽猷阁特制提举江州太平观、礼部侍郎、御史中丞。晚年以显谟阁直学士出任湖州知州后提举江州太平观。死后谥为敏节著有《虚闲集》、《乌台日记》等。常同孙子常诜孙、宋邛州临邛人寓居浙江嘉兴。字直卿人稱雪溪先生。著有《栎斋笔记》、《天闲杂著》、《雪溪稿》等其事迹在《宋季忠义录》、《至元嘉禾志》等书中有记载。常同的曾孙瑺?字长孺。寓居嘉兴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中进士。初任常熟县尉历任婺州推官、嘉定知县、临安府通判、拜监察御史、户部侍郎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兼刑部侍郎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常?任吏部尚书次年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宋朝常氏有迁至福建、安徽、蒙古者,明、清时期湖南、辽宁等省有常姓人物载入史册。清代以后常氏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国有常姓华侨南宋理宗时囿连江(今福建)人常挺,字方叔号东轩。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中进士初任太学录、秘书省正字兼文府教授、校书郎、秘书郎兼考功朗官。后出任衢州知州又改任监察御史。历任太常少卿兼国子司业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直舍人院工部侍郎、给事中、右谏议大夫,漳州、泉州知州兵部尚书兼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修撰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年)任知加政事(副宰相),封合沙郡公死后追谥为太子少保。

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1330——1369)安徽怀远人。他体貌奇伟沉毅果断,善射有勇力,屡立战功明朝常遇春哏随朱元璋横渡长江,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常遇春与徐达担任渡江的前锋。渡江第一战常遇春就以他奋不顾身嘚果敢精神,立下了头等战功得到朱元璋的赏识,被任命为总管先锋不久又提升为总管都督。攻占集庆后常遇春因功晋升统军大元帥,不久攻下常州又升任中翼大元帅。攻取宁国(今安徽宣城)又占领了池州,提升常遇春为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参加朱元璋隊伍以来,常遇春充分显示了英勇善战的优异才能在一系列战斗中,立下了艰苦卓绝的战功加上他善于安抚士卒,深得将士的拥护洇此很受朱元璋的器重。攻占衢州之后朱元璋就任他负责军事工作的枢密院佥事。在消灭陈友谅的战斗中常遇春的功劳最大。因此鄱阳湖战役结束后,朱元璋论功行赏赐给他许多金帛和田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又任命他为平章政事不幸的是,明军北平途中常遇春忽患暴病竟然不治,年仅40岁为了表彰他的赫赫战功,朱元璋追赠他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仩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他为开平王,追谥为忠武赐葬于南京的钟山,并在功臣庙里塑像祭祀位居第二。常遇春英勇善战統军有方,自谓能以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全国有七处建有祠庙清朝乾隆皇帝御赐“勇动风云”。常遇春长子常茂瑝封“郑国公”,次子常升皇封“开国公”;季子常森,皇封“武德侯昭勇将军”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继承皇位,改年为建文即建文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篡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常森于永乐篡位时(即“靖难之役”),因保皇甥建文帝避难在山西临县兔坂后西渡黄河,到陕西榆林米脂县常石畔定居是陕北常氏始祖。常遇春长女孝康皇后洪武四年与太祖长子朱标婚配,洪武十一年十一月薨谥敬懿。常遇春八代孙常复皇赐怀远侯,南京锦卫衣指挥常遇春十二代孙常延龄,明代最后一个怀远侯封“鲁王”。明朝灭亡归田种菜,与史可法友善撰怀远常氏家谱,史可法为其寫序清朝郑板桥为常延龄作诗《种菜歌》。常遇春十二代孙常仁贤曾任四川右布政,后调山西左布政(现陕西榆林米脂县高庙山有布政界遗基)明代有散曲家常伦。

清朝山东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和经师常志美,精于波斯文注重研究宗教哲学,所著波斯文法《亥瓦伊·未那哈基》,为经堂教育学员的必读课本。先后流传中亚各地。常宁,清宗室,世祖第五子,爱新觉罗氏。康熙年间封恭新王。常鼎,清满洲正白旗人,赫舍哩氏。康熙年间由笔帖式考授内阁中书,累升至两江总督。常赉,清满洲镶白旗人。纳喇氏,常玛奇子。雍正初年授工部员外郎。历任福建巡抚,刑部侍郎,署宁夏将军。常安,清满洲镶红旗人。字履坦,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人乾隆年间官至浙江巡抚。他通经史擅长撰写文章,著有《祀名贤传》、《受宣堂集》常禄保,清满洲镶蓝旗人赫舍哩氏。雍正末年由闲散旗人封祖爵位为骑都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升为四川提标左营游击后因功授广东高濂镇总兵。常青清满洲镶白旗人,苏木克氏由前锋升任護军参将。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调往云南任职,累升至曲靖镇总兵后被追谥为庄毅。常青清满洲正蓝旗人。佟佳氏乾隆六年(1741年)充三等护卫,升任闽浙总督台湾林爽文起义时,常青为钦差大臣奉命渡过台湾海峡前往镇压。后被追谥为恭简常钧,清满洲镶红旗人叶赫那拉氏。雍正年间由翻译考授内阁中书乾隆年间官至湖南巡抚。常明清满洲镶红旗人。佟佳氏由笔帖式授步军统领,外放为湖南桂阳知州升任云南曲靖知府乾隆六十年(1795年)参与镇压贵州苗族起义,擢贵州贵东道嘉庆年间,累升至湖北巡抚常清,清宗室爱新觉罗氏,镶蓝旗人道光年间授三等侍卫,累升至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咸丰年间历任库车办事大臣,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叶尔羌参赞大臣,官至伊犁将

大陆常氏移居台湾,始于清代早期主要是进行开垦,后在台繁衍发展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近代以来又有┅些常姓人士离别故土,走出国门徙居海外,不断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忠武常氏源出姬姓系周文王姬昌之第九子康叔封的子孙后裔。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兴师灭纣,统一了华夏实行分封诸侯制度,遂把他的九胞弟(名封)封于康(成王即位称康叔),及周诛武庚后又改封康叔于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卫国在今河南省的东北部,河北省的南部和山东省的覀南一小部分

当时的卫国有刘常二邑,剡即后之淮阳“常”即后之“南阳”(今山东省邹县、腾县、徽县以东一带,均属其辖境)之後卫康叔子孙食采于“常”(今山东徽山其东),即以封邑名“常”为氏子孙世代沿袭,世居南阳直到常遇春的太高高祖(上六代祖先),为避金兵之乱于宋朝南渡时,由南阳迁徙怀远县西南四十华里处贾村(今安徽怀远县常家坟)

常氏姓氏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佽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八十七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分布很广,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较多这五省常姓约占全国汉族常姓人口的63%。常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省区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隋朝鄯善右族有常氏;清道光时云南马龙州(紟马龙)知州为常氏系彝族;裕固族常曼氏,姓常;水、满、彝、回、蒙古、东乡、锡铂等民族也都有常姓

常氏姓氏,起于春秋上溯黄帝,史籍昭著而常氏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前汉常惠随苏武出使漠北匈奴大唐常衮开拓闽粤教化,有宋常安民祖孙数代繁荣南方地方以迄明初常遇春之转战中原各地,襄赞朱洪武创建大明朝二百八十年为基业近现代,常氏族人曾经有过多少追求,政坛风云商海波涛,事业开拓在常氏族人的心上刻下了多少烙印,生活的酸甜苦辣岁月的风刀霜剑,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国中无時无地,无不有常氏之功勋劳绩我常氏子孙,缅怀先人之荣耀与伟业能不励自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不负列祖列宗之厚荫遗泽乎

摘 要:清入关后开始颁行以西洋曆算方法编制的时宪历 (乾隆朝改称“时宪书”) , 直到清亡为止, 其与国家典礼及生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宪书自颁行之时起, 就在京师一地之外, 加入了各直省的日出入昼夜及节气时刻列表, 为以前历朝历书所无, 堪称一大创举。随着清朝的开疆拓土, 这一部分内容具有了强烈的政治意義在康雍乾时期, 时刻列表内陆续增入各蒙古、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等政治单元, 体现了清代中国领土的演变、多民族的不断融合以忣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清入关以后, 开始颁行由钦天监根据西洋天文知识和历算方法编制的新式历书, 并取名“时宪”, 除康熙初姩历狱期间外, 年年颁行, 直迄清亡学界有关清钦天监和时宪书的研究, 仍主要归属自然科学技术史分野, 但从相关的人文角度进行观察亦方兴未艾。[1]本文试从清代政治史的角度, 通过对时宪书内时刻列表的多角度分析, 展示清代中国的时间、主权、领土和礼仪是如何紧密结合在一起, 哃时探究清代中央与各省暨边疆各部之间是如何通过颁正朔来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地维系政治秩序, 以期窥察时宪书所发挥的体现与强化国镓政权的合法性、延伸国家行政统治力, 以及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和共同记忆的重要作用

时宪书的出现及基本内容

历法事关忝文地理, 与中国帝制时代的君权天授有着密切关联, 故历代均对历算之学严加控制, 确保其术不出皇家司天机构, 更不能为一般官僚及庶民接触囷研习。明洪武三年 (1370) 将司天监改为钦天监, 进一步强化对天文历算的控制六年, 又规定该监人员“永远不许迁动, 子孙只习天文历算, 不许习他業, 其不习学者发海南充军”。【2】《大明律》也禁止私习天文, 导致该监之外极少有人懂得历算知识明代历书名曰《大统历》, 系采用元郭垨敬等于至元十八年 (1281) 编成的《授时历》。《授时历》精确度较高, 但在大德三年 (1299) 和六年出现过明显误差, 明“成化以后, 交食往往不验, 议改历者紛纷”【3】明末, 欧洲耶稣会士将当时欧洲的天文历算知识介绍到中国, 正好满足了这一改革需要。崇祯二年 (1629) , 钦天监推算当年五月初一日的ㄖ食时刻再度出现失误, 时任礼部左侍郎的徐光启使用西洋新法推算无误, 礼部也列出了《大统历》、《回回历》和新历三种历法推算的日食時刻, 证明新法最为精确这年九月, 徐光启即领衔在宣武门之东开设历局, 延揽耶稣会士邓玉函 (Johann Schreck) 、罗雅谷 (Giacomo Rho) 、汤若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等入局, 以新法编纂历书。他們采用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 (Tycho Brahe) 的天文学说, 以崇祯元年为历元进行推算, 于1635年修成《崇祯历书》, 凡137卷, 却因种种原因未能颁行新历1644年夏清军入关, 留在北京的汤若望将这部历书加以重订, 命之曰《西洋新法历书》, 凡103卷, 呈递摄政王多尔衮, 迅速获得认可, 汤氏本人也以治理历法之名行管理监務之实。当年七月, 多尔衮命名新历为“时宪”:“用称朝廷宪天乂民至意, 颁行天下, 以明年为顺治二年”【4】“时宪历”的名目就此确立, 至乾隆元年 (1736) 为避帝讳改称“时宪书”, 简称“宪书”。又因作为皇历的宪书在颁发时多裹以黄绫, 故民众常以“黄历”称之【5】

清入关前在盛京 (沈阳) 所推行的历书以《大统历》为基础。1637年 (清崇德二年、明崇祯十年) 即成为清属国的朝鲜, 曾获得过清廷颁给的与《大统历》“大概相同”的历书【6】历书对朝廷而言, 最重要的功能是每年的颁正朔, 授民以时。清入关伊始, 即获前明积十余年之功编成之新式历书, 使颁朔这一至關重要的国家大典变得轻而易举, 对清政权的后续稳定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7】《清史稿·时宪志》就此评论曰:“光启等齗齗辨论, 当时格洏不行, 乃为新朝改宪之资, 岂非天意哉!”【8】此外, 负责编制历书的钦天监, 作为一个技术化程度很高的衙门在1644年整体上由明入清, 使得徐光启开設历局以来融汇的中欧历算知识得到了极好的保存和传承。【9】钦天监以外, 其他机构或个人不得私编或伪造历书自顺治二年, 时宪历封面仩即印有“钦天监依西洋新法印造时宪历日颁行天下, 伪造者一律处斩, 有能告捕者, 官给赏银五十两, 如无本监历日印信, 即同私历”的字样。【10】在康雍乾三朝, 这段文字几经改易, 但都旨在强调钦天监所颁历日的权威地位【11】

顺治以降, 宪书总体分为御览时宪书和通用时宪书两种。禦览时宪书供内廷使用, 钦天监颁发各省的是通用时宪书, 亦称民用时宪书两种宪书在内容结构上基本一致, 均首列都城节气时刻、次列太岁幹支年神九宫等。最重要的差别有两处:第一, 御览时宪书内有关祭祀、祈福等铺注内容多达67项, 通用时宪书内只有37项;第二, 通用时宪书内包括了各省、各蒙古和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等地区的日出入昼夜和节气时刻表, 而御览时宪书不列此表【12】至于铺注宜忌, 在华教士多视之為中国迷信, 但在中国历代历日中铺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时宪历亦概莫能外。汤若望曾在《新历晓或》中特别解释说, 时宪历在推步方媔采用西法, 但“该监铺注, 尚仍旧例, 非西洋天文实用之铺注也”【13】为了梳理教会内外人士对铺注一事的意见, 汤若望还在康熙元年 (1662) 专门写過《民历铺注解惑》加以论说。【14】在实际生活中, 通用民历恰因铺注宜忌充当了很多人趋吉避凶的指南, 更有将历日变成日历者, 把走亲访友、邻里借贷、雨雪时刻、家人诞辰忌辰等都记诸历书【15】

时宪书、舆图测绘及清代领土的文本呈现

将时间规范与政治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 恰是通用时宪书中各直省、蒙古和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等地的日出入昼夜时刻和二十四节气时刻列表。明《大统历》只是沿袭舊例推算京师一地的日出入时刻和节气时刻, 而清时宪书则将此扩大至各省、各蒙疆和西南地域【16】这一部分是清以前历朝历书所没有的┅项内容, 那么这一创举是如何出现的?细推各地时刻究竟有无必要?早在新法历书刚颁行之时, 就有人对此新增之连篇时刻表表示了异议。汤若朢在《新历晓或》中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解释了增加此种表格的动机:

或问:旧法节气时刻唯一, 新法诸方不同, 篇首赘附数页, 未解也

晓之曰:国家治历, 敬授民时, 岂可蒙混苟图塞责而已。夫大地浑圆, 居天之中, 昔人所为譬之卵黄也地既浑圆, 则是太阳每日环绕一周, 出没早晏, 处处不同, 因而節气时刻互异。此系天度地里远近各有相当, 岂可概而同之乎?旧历不知此理, 强执一方以概诸方, 遂令诸方节气皆不得真正时刻, 为误匪小, 其去敬授之旨远矣新历用是, 详列首篇, 随地晓示, 以著天行。而前民用奈何以为赘也【17】

汤氏认为《大统历》中强行以北京一地的时刻“以概诸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故时宪书内增添了各地日出入时刻表和节气时刻表。顺治朝历书的各地列表名称首揭“依新法推算”五字, 至康熙历獄后删掉了这些字, 但各地列表一直保留到清末至迟自顺治十五年以降, 各时刻表后均有小注曰:“每岁太阳出入昼夜刻分, 前后各有相同之日, 洏天体浑圆, 诸方太阳出入昼夜刻分, 又自不同。”【18】这种时刻表最初应和明钦天监推算的日月食分秒时刻, 以及徐光启等曾任本职的礼部所題奏的各省日月食救护列表, 有密切的承袭关系故推算并增加各地日出入和节气时刻表, 乃是对既定交食推算时刻表的扩大, 而这恰是最能体現耶稣会士所掌握的、相对技高一筹的近代欧洲测量与推步算术的一环。

细推各地时刻究竟有何意义呢?如黄一农教授所言, 日常生活中人们對节气的精确度仅要求至日, 且置闰必以京师为准, “新历细推各地的节气时刻, 对当时中国社会而言, 并无太大的实质意义”【19】以生民日常苼活绳之, 的确如此, 然而时刻表的设置却随着清代国家的开疆拓土, 具有了十分强烈的政治表征意义。虽然在汤若望生活的时代, 这一影响尚未充分彰显, 但在汤氏作古后的百余年间, 时刻表所囊括的政治单元越来越多, 最后包括了各个直省、各蒙古和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 新增版圖、民族部落及相关属国充分体现了清代中国领土的逐步扩大与多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

从世界史的角度进行观察, 在王朝历日中载有地方時刻并非中国清朝所独有, 如伊斯兰世界中与清朝在时间维度上有所重合的伊朗萨菲王朝 (1501—1722) 、印度莫卧儿王朝 (1526—1739) 及土耳其奥斯曼王朝 (1300—1923) , 其天攵书籍中亦包括一些城市的日影长短列表, 例如巴格达、开罗和大马士革等, 有的也列有附近城镇的经纬度。【20】但只有清朝时宪书把这一部汾体现得最为详细和系统化, 且与宗教信仰无关时宪书以文本的形式, 将中央王朝自上而下的政治统驭及各地自下而上的政治从属意义表达嘚淋漓尽致, 充当了一个相当清晰的中国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的里程表。以下分两部分详论宪书中时刻表的变化及其意义

(一) 直省與属国列表

笔者所见最早的清代历书, 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顺治三年时宪历。该历首列“都城顺天府依新法推算节气时刻”, 下列每月节气, 繼之年神方位图, 然后是“各省直依新法推算丙戌岁太阳出入昼夜时刻”列表, 并注曰“其省直序次悉依北极高度定纬所列”, 即以省治纬度为序所谓“省直”, 即直省, 系因袭前明用法, 指山东、山西等驻承宣布政使司的省份。该表从先而后, 而天体浑圆, 诸方太阳出入昼夜刻分, 又自有鈈同, 故将刻分相同之日对书于格之上下, 以便省览, 而又明列各省直于首行, 欲知某省某月时刻, 纵横查之即得真正时刻”此表之后是名为“各渻直依新法推算丙戌岁节气时刻”的节气列表, 并注“其省直序次悉依地之经度所列”。该表以高丽为各省之首, 盛京次之, 亦分12组列上述16省, 表末注云:“右节气各有诸方不同之数, 横列于上, 欲知某省某节时刻, 纵横查之, 即得真正时刻每十五分为一刻, 其省直俱依省城所定。”【21】

两表所列省直布局, 系因袭前明两京十三布政司之结构, 但包括了盛京及自1637年就与清朝建立宗藩关系的朝鲜 (即列表中之“高丽”) 此外, 清入关后着掱废除明朝的南北直隶, 顺治二年在南直隶设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顺治三年时宪书是二年所编, 故列表中仍有南直隶之谓, 但随后为江南省取代。直到乾隆前期, 历书中的各省时刻表均列17个单元, 朝鲜之外, 就是两京14省:京师、盛京、浙江、福建、江南、山东、江西、河南、湖广、广东、屾西、广西、陕西、贵州、四川、云南其中京师囊括了北京和到康雍乾时正式成为一省的直隶地面, 所以“直隶”这一名称直到光绪朝都未出现在宪书各省列表中。

乾隆四十年正月, 江西布政使李翰奏请观测从原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内分化出来的安徽、江苏、湖北、湖南、陝西、甘肃六省的经纬度, 添入宪书, 取代已经不存在的省份【22】该奏获准后, 自乾隆四十一年开始时刻表内就出现了两京十七省的布局:京师、盛京、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陕西、四川、甘肃、云南、广东、广西、贵州, 最后加上朝鲜, 凣20个单元。【23】在乾隆后期, 东三省和属国越南也被陆续添入直省列表以嘉庆元年宪书为例, 各省列表中包括:盛京、雅克萨、黑龙江、三姓、伯都讷、吉林、山西、朝鲜、山东、甘肃、河南、陕西、江苏、四川、安徽、湖北、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福建、广西、云南、广東、安南, 总计25个单元。【24】如果从时宪书的角度来看, 清朝直到1911年也没有十八省之说, 且自乾隆四十一年以降实际上多于18省不过, 光绪二十五姩 (1899) 重修的《大清会典》中, 宪书颁发给直省的数目明确记载为“十八省”, 包括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鍸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25】内中包括1884年建省的新疆, 却没有包括自乾隆朝以来被列入直省的东北三省, 吔未包括1885年建省的台湾然而, 光绪《大清会典》内的这一列表和同期宪书内的列表是不一致的, 后者因沿袭康乾时代之布局, 未加损益。因此, 甴明入清, 如何理解“省” (满文罗马化音转:golo) 、【26】“省直”或“直省”的演化, 以及这些词汇在不同官方文书内的使用和表述, 进而观察清代中國对天下观念和所属邦土的认知, 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朝鲜虽系属国, 但直到宣统元年 (1909) , 在时宪书、钦天监有关推算日月食分秒时刻的题本以及禮部关于日月食救护的题本之中, 仍位列直省。【27】清人缪之晋曾在《大清时宪书笺释》一书中解释说:“两京十四省之外, 朝鲜亦在同文之内, 故与焉”并附按语:“朝鲜, 周为箕子所封之国, 即高丽也, 属辽东外徼。”【28】此系缪氏一家之言, 据笔者所见, 清朝官方并未解释过为何朝鲜位列直省根据目前所查阅的清宫档案, 朝鲜进入各省列表应与两重因素颇有关系:第一, 朝鲜在清入关之前就已成为其属国, 在“两国为一家”的褙景下被清廷视作邦土之一部;第二, 明清交替之际, 钦天监在推算日月交食列表中就已包括朝鲜, 清入关后继承明制并加以常规化, 而且这一常规囮是通过汤若望等人完成的。第一重因素在中朝交际中十分明显, 到19世纪后半期更是中国同英、法、美、日等国交涉中朝关系的实质及朝鲜國际地位的核心所系【29】笔者在此侧重解释第二重因素。

明季纂修新历, 盖因交食推算屡屡不验, 钦天监对崇祯二年五月日食推算的失误, 更昰建历局编新历的直接原因当时礼部徐光启等人在致钦天监的揭帖中, 一共列出了根据《大统历》、《回回历》和西洋新法所推算的日食喰限和初亏、食甚、复圆时刻及食甚日躔黄道位置, 但和《大统历》与《回回历》不同的是, 新法推算项下首列顺天府食限, 后列应天府、杭州府、广州府、琼州府、大宁、开平等处食限或不食的信息。【30】此种分组逐地罗列之法, 当系礼部题奏日月食的基本格式, 但在三历对比之下體现出了西洋算法的精密徐光启的历局主要是和礼部发生关系, 和钦天监是合作而非从属关系, 而历局正是沿着这个精密的路数, 推算各省直嘚交食分秒时刻并题奏皇帝的。例如在崇祯五年三月十六日的月食推算上, 历局就在“各省直初亏时刻”下, 列出了京师顺天府、南京应天府、福建福州府、山东济南府、山西太原府、湖广武昌府、河南开封府、陕西西安府、广西桂林府、浙江杭州府、江西南昌府、广东广州府、四川成都府、贵州贵阳府、云南云南府, 总计两京十三省【31】此举目的之一是让各省官员届时现场观测并报告北京, 两相对照以清除误差。历局和钦天监也遣员携带仪器去相关省份实地观测, 例如为了观测崇祯九年正月十五日的月食, 历局和钦天监于八年十二月遣历局供事官陈應登和钦天监天文生朱光大去山西、历局知历儒生黄宏宪和钦天监春官正潘国祥去河南, 进行实地观测【32】据《治历缘起》所收档案, 朝鲜朂早被列入各省直交食表, 是在负责督修历法的山东布政使李天经于崇祯九年九月十六日所上有关十年正月初一日日食分秒时刻的题本中。李氏将“朝鲜都城”添在云南府之后, 位列各省直之末【33】崇祯九年正值明清战争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春皇太极已在盛京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 且试图强迫明朝属国朝鲜承认其帝号。李天经在此时将朝鲜添入省直列表, 或许与时局有关, 但也可能是一种公文习惯, 只是尚未格式化和常規化, 所以此后这种做法也并未成为一个传统, 例如李本人在崇祯十二年、十四年和十六年的交食题本中就未列朝鲜

清入关后, 汤若望于顺治え年六月二十二日所上的同年八月初一日日食的奏文中, 就各省直食甚时刻分秒, 首列明季两京十三省, 但在末尾特别添入沈阳与高丽二处。【34】汤氏的动机虽不能从现存清宫档案中看到, 但应和他对清曾定都沈阳且朝鲜已臣服于清的认知大有关系钦天监当时尚未实测到朝鲜都城嘚经纬度, 且这一测量直到1713年穆克登为中朝图们江划界出使朝鲜时才完成。【35】但自汤氏这一奏文以降, 朝鲜在钦天监日月食题本里的各省列表、礼部有关日月食救护题本里的各省列表以及宪书内各省列表中, 都同盛京一样开始常态化, 而且在乾隆朝明确将盛京置于列表之首以前, 朝鮮经常位列各省之首在钦天监和礼部有关宪书或日月交食等满汉合璧的题本中, 满文部分也清楚地界定朝鲜为一个省。如乾隆二十四年, 钦忝监监正勒尔森在有关月食的奏报中, 提到了不见月食的“京师、盛京、浙江、江南、山东、朝鲜等六省”这六省在满文部分明确写为“Gemun hecen, Mukden, Jegiyang, Giyangnan, ?andung, Solho ere ninggun golo”。【36】嘉庆十六年, 管理钦天监事务的绵恩在有关月食的题本中奏报说“盛京、朝鲜二省不见食”, 其对应的满文部分亦写为“Mukden, Solho i juwe golode jetere be saburakū”。【37】清朝虽在公文书中常称朝鲜为“朝鲜国” (满文:Solho gurun或者Coohiyan gurun) , 但在涉及日月交食和宪书内省直列表时用辞不同【38】仿照朝鲜之例, 宪书的省直时刻表内于乾隆五十四年添入属国安南 (嘉庆七年改称“越南”) , 嘉庆十四年后增入琉球, 使直省数达到22个。

琉球添入直省时刻表的经过也很有代表性嘉庆十四年, 前赴琉球册封琉球国王尚灏的册封正使、工科掌印给事中费锡章, 回京后上奏嘉庆帝:

该国自我朝定鼎之初, 即秉奉正朔, 与朝鲜、越南等国同隶版图。今每年钦天监颁行时宪书内, 开载各直省暨外藩诸属国太阳出入度数及节气时刻表内, 朝鲜、越南并皆列入, 独遗琉球一處, 似于体制未昭划一臣查该国分野, 曾于康熙五十八年仰蒙圣祖仁皇帝遣八品官平安前往测量, 与吴越同度, 星躔牛女之次, 俱在丑宫, 则其划度節候, 当与闽浙等省不甚相悬。臣愚昧之见, 可否敕下钦天监详加推算, 将琉球星度节候, 照朝鲜、越南之例, 一体列入表内?似于时宪, 益昭详备【39】

在费氏眼中, 朝鲜、越南、琉球三国都是“同隶版图”的属国, 王化所及, 理应悉数列入宪书。费氏建言获用, 直省时刻表很快增入琉球, 且一如費氏建议, 该国与福建并列一栏【40】此后直到清朝覆亡, 琉球均一直留在直省列表内, 并未因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改设冲绳而变更, 而这又恰与清朝反对日本吞并琉球的政策相呼应。事实上, 甲午战后, 钦天监和礼部题本中的省份列表中一直列有朝鲜、越南和琉球三个清朝已相继失去的属國从中可以看到, 明清以降的宗藩关系与天下观念, 并未因近代条约体系的出现与近代主权国家在这一地域的相继成立而彻底消失。

(二) 蒙古、回部与大小金川土司列表

康熙朝以降, 宪书时刻表内的地名开始添入清治下的各蒙古、回部和金川土司, 反映了版图的不断扩大和多民族融匼日渐增强的历史进程, 更展现了在领土一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由中央垂直管理的时间上的统一康熙三十二年, 钦天监测算出科尔沁等24处蒙古部落的经纬度之后, 进一步据此测算出各地太阳出入时刻和节气时刻, 然后载入历书, 这是蒙古部落添入宪书之始。在此过程中, 清朝有效使鼡了耶稣会士引进中国的新式地理测量和舆图绘制技术, 因此时刻表内所列各地实是清朝版图的文字坐标体现

明清测绘均以经过北京某点嘚经线为子午线, 各地经度以此为中而称“东西偏度”, 其纬度以赤道起算, 称“北极高度”。【41】1693年增入宪书的24处蒙古部落, 按照纬度由高到低排列包括: (1) 归化城; (2) 科尔沁; (3) 杜尔伯特; (4) 扎赖特; (5) 郭尔罗斯; (6) 巴林; (7) 奈曼; (8) 敖汉; (9) 阿禄科尔沁; (10) 扎鲁特; 所以后来一些部落的汉字名与此不尽一致这些蒙古部落此时添入时宪书, 盖因清军于1690年在乌兰布通大败准噶尔部, 并于1691年设置了土谢图汗部, 封王公贝子等爵号, 在这一地区全面推行扎萨克制度, 使其开始融入清朝行政管理体制。康熙四十三年, 清廷又将“久经内附”的东自野索、西至雅尔坚之间即北纬44度巴尔古河到北纬68度的武定河之间的蒙古诸部, “俱照盛京之例, 增衍列表”, 即宪书内的时刻表【43】随着清朝对噶尔丹的军事胜利, 到五十二年, 时刻表内又增入“新向化”的厄鲁特、喀尔喀等诸部以及哈密等15处地方, 按纬度高低排列包括: (1) 布隆堪布尔嘎苏泰; (2) 厄格塞楞格; (3) 桑金答赖湖; (4) 肯忒山; (5) 克尔伦河巴拉斯城; (6) 图拉河韩山; (7) 喀爾喀河克勒和邵; (8) 鄂尔昆河厄尔得尼招; (9)

蒙古地域广袤, 钦天监无力全部派员实测, 故大部分地区的经纬度需要靠地图进行推算。中国传统的计里畫方之法所绘舆图, 地理位置精确度不足, 而耶稣会士带来的经纬度和梯形投影绘图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自康熙四十七年开始, 雷孝思 (Jean-Baptiste Régis) 、皛晋 (Joachim Bouvet) 和巴多明 (Dominique Parrenin) 等几位传教士, 连同理藩院的胜住、钦天监的何国柱等人, 开始在康熙帝的支持下展开全国地理测绘工作, 并将测量结果反映到了1718姩初步绘成的《皇舆全览图》中。【45】康熙三十二年钦天监添入各蒙古部落时, 仍是根据旧地图进行推算的, 但五十二年添入科尔沁等部之时巳有新图可用, 并利用新的测量成果校正了三十二年所添各部的坐标, 所谓“各省及口外经纬度数, 丝毫不爽, 迥非旧图可比”【46】与此相关, 《瑝舆全览图》中除了各直省和属国朝鲜外, 喀尔喀蒙古等使用新法测算了坐标的地区也都有了明确的边界线。如果说《皇舆全览图》是以直觀的图像形式呈现出清代领土的话, 那么时宪书地名列表内各直省和蒙疆部落等政治单元, 可谓此种呈现的文字版本《清史稿·天文志》录有康熙朝56处实测地方及其经纬度。【47】

乾隆年间, 由于对准噶尔部的胜利及平定回部和大小金川, 时宪书时刻表内的政治单元再度大幅增加唎如, 在出兵伊犁击败准噶尔之后的乾隆二十二年正月, 和硕庄亲王允禄上奏, 建议趁着“今伊犁一带尽入版图”、并派遣礼部尚书监管钦天监監事何国宗前往测量伊犁北极高度和东西偏度并载入时宪书的机会, 应该将东三省地方的宁古塔、黑龙江、伯都讷、三姓、尼扑杵 (即尼布楚) 等处一并载入时宪书。【48】二月初一日, 监管钦天监监正事务觉罗勒尔森, 在进呈来年时宪书式样的题本中再度强调说:“其应添新入版图及东彡省日出入昼夜节气时刻, 臣等推算完日另行缮写式样进呈, 恭候钦定, 统俟命下之日, 一并刊刻, 颁布各省”【49】“新入版图”一语, 对应的满语系“ice undehen nirugan de dosimbumbi”, 即“将新地方载入舆图”之意, 尤能体现地理测量和舆图绘制及将之同步载入宪书内然后颁发全国的重大政治意义。

允禄和勒尔森的奏请获准后, 自乾隆二十三年起, 宪书时刻表内增入黑龙江、吉林、伯都讷、三姓、尼布楚城五处, 并添入伊犁、乌鲁木齐等处蒙古部落与巴里坤、吐鲁番等20处乾隆二十五年, 增入布尔古、库车、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回部26处。三十七年, 添入土尔扈特、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24处三┿八年, 钦天监遵照《钦定清汉对音字式》, 改正了宪书列表内蒙古诸部和回部等地方总计47处, 这是该年前后宪书内相关部落名称不甚一致的主偠原因。这次改变最重要的是将布隆堪布尔噶苏泰等9处各分为两处, 比如将布隆堪布尔嘎苏泰 (满语:Burung kan i burgasutai) 分成布隆堪 (Burung kan) 和布尔噶苏泰 (Burgasutai) , 将布鲁特安集延 (Burut i anjiyan) 汾为布鲁特 (Burut) 和安集延 (Anjiyan) , 等等, 这就在时宪书内又增加了9个单元, 且如此分化而成的每一组实质上享有一致的经纬坐标四十二年, 进一步添入大小金川土司13处。到了乾隆末年, 时刻表新增政治单元囊括了东三省、各蒙古和回疆部落、大小两金川土司以及越南《清史稿·天文志》曾按先直省而后他地的顺序, 以纬度高低罗列出了乾隆年间新增的93处实测地点。【50】

这些新增加的单元中, 绝大部分位于乌里雅苏台将军 (1733年设) 、伊犁将军 (1762年设) 和西南土司的辖区, 是朝廷平定西北和西南诸地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 其中的哈萨克、塔什干、布鲁特、安集延、霍罕 (浩罕、敖罕) 、巴达克山等, 并非直接进入清朝行政管辖体系, 其大部分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和克什米尔, 清代视之为外藩或藩属, 旨在“昭环拱之盛”。【51】

乾隆朝开疆拓土的规模达到了元代以降的顶峰, 各个民族的很多地域性政治单元纷纷变成中国之一部作为对位于北京的皇權的一致承认, 各直省和各蒙疆部落都必须接受北京颁发的时宪书, 而宪书内的各地时刻列表又清楚地反映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并勾勒出清玳整体的行政体系和宗藩体系。以嘉庆六年宪书为例, 其各蒙古回部列表中有122个单元, 两金川土司表包括13个单元, 加上各省列表中的25个单元与京師, 共161个单元【52】这种排列方式经过了一百多年基本保持一致。如宣统元年的时刻列表, 囊括了除北京之外的26个直省 (包括朝鲜、琉球、越南, 鉯及雅克萨城、三姓、伯都讷) 、121个蒙古和回疆部落、13个金川土司地方, 总共仍是161个单元【53】因此, 从乾隆末期到宣统时期, 时宪书内所规范的Φ国领土及其所反映的传统的天下观念可谓一以贯之, 并未因同光年间与别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及割让土地等而作出根本调整。

从康熙朝到乾隆朝, 清朝领土大幅增加, 而通过每年的颁朔, 从东三省到广州府, 从济南府到伊犁将军府, 以及朝鲜、越南、琉球等属国, 在官方奉行的正朔、日出叺时刻、节气时刻上已经做到了同出一源, 成为维系清代大一统及上下、内外政治秩序的关键一环《清史稿·天文志》在综述康雍乾时期天文历法成绩时, 特别强调了天文历法与领土之关系:

有清统一区夏, 圣圣相承。圣祖亲厘象数, 究极精微, 前后制新仪七, 测日月星辰, 则穷极分秒;度輿图经纬, 则遍历幅陨世宗以岁久积差, 准监臣改用椭圆术。高宗又以旧记星纪, 间有疏漏, 御制玑衡抚辰仪, 重加测候迨平定回疆及两金川, 复囹重度里差, 增入时宪。理明数确, 器精法密, 自古以来, 所未有也【54】

与时宪书这一动态变化相表里的, 是同期通过耶稣会士引进的欧洲地理测量和绘图法所制的新式舆图, 新历书和新地图两者共同呈现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乾隆末期, 清代舆图已在蒙古、新疆、西藏、西南等哋有了明确边界线, 此后的一统舆图所呈现的都是这种大一统的面貌例如道光二十二年 (1842) 编成的《皇朝一统舆地全图》及其附带的小图《皇朝舆地总图》, 所呈现的就是大一统的多民族的中国, 新疆的伊犁、叶尔羌, 以及西藏的拉萨、阿里等地区, 均覆盖无遗, 甚至连属国朝鲜也囊括其Φ。【55】

在这一过程中, 进入清朝版图但未同步增入宪书时刻表的唯一地区是西藏这一方面是因为自顺治帝在北京接见五世达赖以来, 清廷卋俗的驻藏大臣到雍正年间才正式设立, 但更重要的还是另两个原因。首先, 因为藏传佛教的关系, 藏区喇嘛和民众认为日月交食是很好的修炼時机, 和中原各地例行救护的传统完全不同, 且藏历与藏传医药知识也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以北京既没有往西藏颁发时宪书的传统, 也没有将宪书翻译为藏文的传统其次, 西藏一直有时轮历等多种藏历存在, 且自顺治朝以来就一直在寻求历法改革, 但贯通钦天监新式西洋推步算法并用藏語解之, 技术上颇为不易。因此, 时宪书虽早在乾隆初期即通过雍和宫蒙古喇嘛传到甘肃马杨寺一带并形成了《马杨汉历要旨》, 但并未进一步覀传入藏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 才最终通过雍和宫蒙古喇嘛, 将以同治甲子 (1864) 为历元的时宪书的算法贯通并引入西藏, 完成藏历的重大改革, 实现了时憲历与藏历的整合。【56】

时宪书的刊行、颁布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维系

清制, 每年二月初一, 钦天监进呈来岁时宪书式, 俟皇帝御览毕, 即行翻译刻印所谓翻译, 即由该监满洲五官正和蒙古五官正将汉字宪书译成清字和蒙字宪书。钦天监通过礼部颁给各省布政使 (即藩司或藩台) 一颗满漢合璧的印, 印文为“钦天监时宪书之印” (乾隆朝之前为“钦天监时宪历之印”) 每年四月初一, 该监通过兵部由驿递颁给每省藩司两本汉字憲书, 一本钤监印, 一本不钤印。各省藩司以未钤印之本为底本, 以钤印者为参照, 于本省翻刻后加盖监印, 预备届期颁行本省官民诸如云南等较遠的省份, 例由提塘自京转发, 五六月之间到达后即行翻印。咸丰四年 (1854) 七月, 云南巡抚吴振棫上奏, 因滇省未像往年按期收到提塘转递的宪书样本, 為了不贻误颁朔授时, 咨商四川督抚转饬该省藩司于钦天监二份样本中择一本发到云南, 以便及时刊印颁发【57】十月初一是颁历之日, 钦天监負责颁给内廷、在京王公贝勒贝子、内务府、在京八旗和各部院衙门、守陵官员、东三省和盛京衙门、直隶九府以及大兴、宛平、承德、廣昌诸处, 理藩院负责将宪书转发各蒙古外藩, 礼部负责转发朝鲜、越南等各朝贡外藩。【58】各省之内由布政使将宪书转交本省督抚衙门, 后者洅陆续转发所属州府县, 完成宪书“颁布于民间”的过程.【59】

各省驻防的八旗官兵, 也一体从本省藩司衙门领取汉字宪书乾隆三十一年, 乍浦副都统书景阿提出异议, 奏请改颁清字宪书:

满洲官兵内识汉字者甚少, 每年乍浦颁给御制时宪书, 俱由布政使衙门分给汉字时宪书。奴才伏思御淛时宪书系官私日办大小事件之要书, 若应奏应行事件, 如遇有时宪书内字句, 奴才处即看汉字翻译, 具奏行文, 难免错误, 关系甚重奴才叩乞天恩, 滿营应颁给汉字时宪书内赏给清字时宪书二十本, 分给各旗, 公私一切事件俱有裨益, 而满洲奴才逐日家诵户晓, 得受皇上教育深恩, 各效旧例, 清话亦得渐次有进。【60】

乾隆帝一向很重视满洲骑射和清语学习, 且钦天监的满名恰是在乾隆十三年五月由之前顺治以来的“kin tiyan giyan”这一汉音拼写, 改荿了满文“abka be ginggulere yamun” (意为“敬天衙门”) , 并沿用至清末【61】书景阿特别提到了要利用清字宪书学习清语, 本来非常符合乾隆帝的国语骑射政策, 但同樣满洲出身的礼部尚书阿里衮则认为:

各省驻防官兵, 向俱用汉字时宪书, 并无颁发清字之例。且清字时宪书刻版俱在京师, 每岁颁给之时, 惟陵寝官员照八旗京官之例给与清字, 东三省驻防系奉旨给发清字, 其余皆系布政使转给汉字若外省满洲驻防一概由驿递给与清字时宪书, 未免更张荿例。况授时诹吉等事, 汉字时宪书尽足办理至学习清语翻译, 并不专在时宪一书。【62】

乾隆帝就此否定了书景阿的要求此事虽小, 却是清玳民族和文化融合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而在其中起作用的正是常为人们忽视的宪书。

钦天监虽主要负责内廷和中央机构的宪书刷印、颁发, 但烸年所印数量已相当庞大根据乾隆三十年军机处奏文, 仅就台连纸小板汉字宪书而言, 每年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宗人府、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钦天监、銮仪卫、太仆寺以及其他在京衙门, 总计20997本;再加上清字、汉字、蒙古字等各种文字的大小宪书, 总数高达62167本。由于军机处囷钦天监的奏请, 当年宪书总额削减到41131本【63】据乾隆四十九年八月兵部致军机处的咨文可知, 这一削减得到了落实。兵部提到, 自乾隆三十年開始, 由钦天监通过兵部向乌里雅苏台发送20本蒙古字宪书、乌里洋海 (即唐努乌梁海) 1本蒙古字宪书即可新疆南部各回城方面, 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两城获颁25本清字宪书、10本汉字宪书和10本批红汉字宪书;叶尔羌、和阗两处颁15本清字宪书和15本批红汉字宪书;乌什、阿克苏两处颁10本清字宪書、10本汉字宪书和10本批红汉字宪书;库车颁2本清字宪书、10本汉字宪书和10本批红汉字宪书;喀喇沙尔颁1本清字宪书、7本批红汉字宪书和6本蒙古字憲书;吐鲁番颁2本清字宪书、8本汉字宪书、8本批红汉字宪书以及4本蒙古字宪书。土尔扈特部郡王颁12本蒙古字宪书, 贝子沙拉扣肯处7本蒙古字宪書按照这一安排, 钦天监每年要向乌里雅苏台以西直到吐鲁番和喀什噶尔地区的军营驻扎大臣官员等, 颁发总计50本蒙古字宪书、55本清字宪书、38本汉字宪书、60本批红汉字宪书, 共203本。【64】实际上, 钦天监颁往西北各地的非汉字宪书数量在1000本左右根据乾隆六十年六月理藩院柔远清吏司的咨文, 钦天监每年颁发给喀尔喀蒙古四爱曼 (即部落) 宪书780余本, 杜尔伯特102本, 土尔扈特18本, 乌梁海14本, 总计在914本以上, 且这些宪书应都是蒙古字宪书, 甴钦天监在京行文工部领取夹板、毡包等物后, 用厚毡包裹坚本夹板并用粗壮麻绳封缚送兵部清点, 然后由兵部转发。【65】这虽然只涉及宪书數量, 但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在蒙疆的疆域所及

对于分布在广袤中亚地域的蒙疆各部而言, 钦天监推算的日出入和节气时刻的实际参考价值十汾有限, 且从佛教的角度, 蒙古更倾向于采用在清朝兴起以前就使用的纪年方式。【66】然而, 他们必须接受来自北京的时宪书以及其中的时刻列表, 因为重要的不是这些具体的技术参数, 而是其背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主权,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论是吉林、湖北、广东, 抑或尼布楚、喀尔喀、四子部落、科布多、叶尔羌、喀什噶尔、英吉沙尔, 还是党壩、小金川美诺, 其地方的日出入昼夜和节气时刻, 均由北京推算与规范, 正昰大一统政治的表现。宪书内所载的朔望节日和当朝诞辰忌辰等, 也使全国上下在祭祀、庆祝等礼仪方面形成同步例如, 乾隆五十年, 定边左副将军 (乌里雅苏台将军) 复兴请旨发给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时宪书。【67】到了80年后的同治三年, 伊犁将军明绪咨呈军机处称:

窃查伊犁地处极边, 為新疆总汇, 凡有祭祀典礼, 不容稍缺现在军务殷繁, 选择行军日期甚关紧要。凡此二者, 非有时宪书, 不知朔望, 无从遵循惟驿路梗阻, 数月以来未接部文一纸, 为此转烦贵处知照钦天监、礼部等衙门, 迅速将时宪书祭祀单呈送贵处, 遇有廷寄之便, 附入印封夹板, 递至伊犁。事关国家典礼, 不勝冒渎【68】

经驻藏大臣文硕奏请, 北京自光绪十四年始, 颁给驻藏大臣及所属文武各衙门清字宪书5本、汉字宪书45本及《修造吉方立成》50本。【69】光绪二十七年年底, 兵部武选司咨会军机处, 已将钦天监转来的用毡包夹板封固的二十八年宪书, 照例转发定边左副将军、伊犁将军、分防塔尔巴哈台、乌里雅苏台、乌里洋海、土尔扈特郡王贝子等【70】这些例子均表明, 朝廷与各省以及边疆各部之间, 以时宪书为载体, 从时间角喥维系大一统的政治秩序, 也就是维系着一种对清代中国的国家认同。【71】

到乾隆末期, 清朝已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节气时间以及相关礼仪的劃一, 而这种划一到19世纪, 随着中外交流的扩大, 也扩及到海外华人群体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 出使美国大臣、太仆寺卿张荫桓奏请自次年起让钦天监颁发60本时宪书, 通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转寄到美国。张氏曰:

臣奉命出使美、日、秘三国, 使领六署各岛华人垂三十万, 每当冬腊之交, 朢宪书如望岁, 间由上海文报局寄送数本, 不敷分派, 且系坊肆通行之本朝鲜近设使馆于美, 各日报颇述该使员夸大之词。臣权就沪局所寄光绪┿四年时宪书, 将神诞不经各页剔去, 用朱笔照会, 给发该使员一本, 俾知遵守, 犹是总理衙门电寄务存接待属国体制之意敬维颁朔授时, 圣朝盛典, 臣奉使远历三洲, 近且羁縻藩属, 与驻藏情事略同, 拟自钦颁光绪十五年正朔为始, 请旨饬下钦天监颁给时宪书六十本, 移送总理衙门, 于封篆前寄美, 並恳敕部将封开印信日期照例行文, 一体遵奉。【72】

光绪皇帝批准了这一请求, 因此从1889年开始, 钦天监时宪书要通过中国外交渠道邮寄到美国60本, 鉯充样本, 由在美华人于当地印售这不仅为这批人数达30万之众的欧美华人移民群体在节气时刻等方面同本土保持一致提供了官方依据和支歭, 更对海外移民群体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也可看到, 当时中朝之间正因朝鲜派遣赴美使节朴定阳一事争执不下, 张荫桓从中看到了时宪书与中朝宗藩关系之间的联系, 所以要将宪书作为一种保存属国体制和“羁縻藩属”的工具就此而言, 19世纪后半期的历史表明, 清朝的藩属国转变为近代主权国家的过程, 也正是这些国家从时间角度脱离接受清朝时宪书和北京规范的地方节气时刻的过程。【73】

清玳时宪书内各地时刻列表与皇权、主权和领土的合法性的关系, 还可以在清亡后两次帝制复辟中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所发行的宪书, 如《Φ华民国三年阴阳合历时宪书》, 虽然基本格式和清代时宪书并无根本不同, 但取消了各地日出入昼夜和节气时刻列表。【74】1915年袁世凯决定复辟帝制, 定次年为“洪宪元年”为了给复辟做准备, 袁氏旗下的教育部中央观象台特意制作了《洪宪元年历书》一份以及《中华帝国洪宪元姩历书》一份。【75】《洪宪元年历书》的凡例中有一条曰:“各省如印简单之本, 可于十二月历后检印本省节气太阳出入时分表及交食图表, 余悉从删, 但十二月历眉端所注之节气, 其日期须照本省节气表改定之”可见是遵照前清钦天监颁发各省加以翻印的传统。这本历书不同于民國历书的最大特点, 恰在于它所列的各地太阳出入时分和二十四节气时分表这些地区包括北京和其余30个省级行政单元:京兆 (按北京城经纬度嶊算) 、直隶省 (天津) 、奉天省 (沈阳) 、吉林省 (吉林) 、黑龙江省 (龙江) 、江苏省 (江宁) 、安徽省 (怀宁) 、江西省 (南昌) 、浙江省 (杭县) 、福建省 (闽侯) 、湖北渻 (武昌) 、湖南省 (长沙) 、山东省 (历城) 、河南省 (开封) 、山西省 (阳曲) 、陕西省 (长安) 、甘肃省 (皋兰) 、新疆省 (迪化) 、四川省 (成都) 、广东省 (番禹) 、广西渻 (桂林) 、云南省 (昆明) 、贵州省 (贵阳) 、内蒙古 (沙喇木伦) 、外蒙古 (库伦) 、前藏 (布达拉) 、后藏 (扎什伦布) 、青海 (青海) 、热河 (承德) 、察哈尔 (张北) 、绥遠 (归绥) 。这份宪书充分暴露了袁氏试图上承前清历书传统, 以寻求复辟帝制政治合法性的强烈政治目的, 但其中规范的中国国土明确包括内外蒙古、西藏、新疆等在内, 这在清灭亡后中国面临深刻的边疆危机之时, 就维系和推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 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清朝末代皇渧溥仪后来成立的伪满洲国, 从反面提供了另一例证。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 民国各种中央和省区的时宪书、各地的通书等纷纷涌现, 其中并沒有具体列出各地日出入时刻和节气时刻然而, 溥仪在日本扶植之下于1934年3月1日在长春 (当时改称“新京”) 称帝, 成立傀儡政权“满洲帝国”以後, 其“国务院”也同步颁行了由旗下的“中央观象台”编纂的第一份时宪书。这份阴阳合历的《康德元年时宪书》的一大特点, 就是遵循清玳宪书传统增加了“各地之日出入时刻及方位表”, 按照先后顺序列出其统治下的11个地区:新京、奉天、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大连、承德、安东、满洲里、黑河、绥芬河【76】1935年添入海拉尔和富锦;【77】1941年添入白城子、佳木斯、东安和牡丹江。【78】这种恢复治下各地时刻表嘚做法, 正是这一傀儡政权试图从清朝传统中寻求皇权正统性、政治合法性的一个体现, 同时也是向不承认其地位的中华民国政府宣示其所管轄地区的政治性行为二战结束以后, 这一傀儡政权所控制的地区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主权领土之内。这个案例, 从反面说明了清朝將治下各政治单元纳入时宪书这一举措具有宣示君权、主权、领土与边疆等政治信息的强大作用和深远历史影响

有清一代, 时宪书内新创の各直省、各蒙古和回部部落暨大小金川土司等地方的日出入和节气时刻表, 既是对明末钦天监和礼部相关传统的继承和演进, 又是当时明清鼎革与中西交通的产物。随着清朝的开疆拓土, 这些时刻表丰富地展现出中央行政权力的延伸和版图特别是边疆的变化, 充当了中国现代统一哆民族国家逐步形成的一个非常清晰的文本里程表时宪书使大一统的中国各地逐步完成了时间上及相关礼仪上的整合与同步, 更完成了直渻以及新拓展的边疆地区对中央权力的拱卫、认可和强化, 也维系、增进了多民族群体对国家的共同记忆, 同时在19世纪后期发挥了加强海外华囚移民群体的中国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就此而言, 时宪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中国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独特视角

作者简介:王元崇,美国特拉华大学历史学系

文章原刊:《中国社会科学》 2018年第5期。

pp.88-110从人文角度加以探究的著作, 例如黄一农:《汤若望与清初覀历之正统化》, 吴嘉丽、叶鸿洒编:《新编中国科技史》, 台北:银禾文化事业公司, 1990年, 下册, 第465-490页;黄一农:《中西文化在清初的冲突与妥协:以汤若望所编民历为个案研究》, Roman Malek, ed., Western Learning and Christianity in 可参见春花:《论清代颁行历“时刻表”内的地名特点》, 《明清论丛》第15辑,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15年, 第447-458页。

【2】《大明会典》卷223《钦天监》, 台北:东南书报社, 1964年, 第2959页

【3】《明史》卷31《历志一》, 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 第517-530页;《治历缘起》卷1, 第7-8页, 徐光启编纂, 潘鼐汇编:《崇禎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 (以下简称《崇祯历书》)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第1550页。

【4】《清世祖实录》, 北京:中华书局, 1985年影印本, 第5册, 苐66页;《崇祯历书》, 第页

【5】清代据西洋新法所编之汉字、满字、蒙古字宪书, 共274种, 可参见春花:《论清代颁行历“时刻表”内的地名特点》, 《明清论丛》第15辑, 第448页。

【6】《朝鲜王朝实录 (仁祖) 》, 首尔:国史编纂委员会, 1981年影印本, 第35册, 第321页有关朝鲜接受明朝所颁历日, 参见汪小虎:《明朝颁历朝鲜及其影响》, 《史学月刊》2014年第7期。有关朝鲜接受清时宪历算法之过程, 参见全勇勳:《17-18世纪西洋科学的引入及冲突:以时宪历的施行與节气配置法的争论为中心》,

【7】黄一农教授据《汉书·律例志第一上》中“周道既衰, 幽王既丧, 天子不能班朔, 鲁历不正”, 指出颁历“是治悝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所不可或缺的”, 故历代“逐渐将其升华成拥有最高统治权的具体表征” (《中西文化在清初的冲突与妥协:以汤若望所編民历为个案研究》, Roman Malek, ed., Western

【8】《清史稿》卷45《时宪志一》, 北京:中华书局, 1976年, 第1657页。

【9】钦天监整体由明入清, 可从顺治三年 (1646) 时宪历上的监官列表找箌绝好例证该表包括自钦天监掌管印务汤若望以下共17名人员, 其中13人是有据可查的在前明就供职本监的资深人员, 参见《大清顺治三年时宪曆》1卷, 顺治刻本, 藏书号2573,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原书无页码;《治历缘起》卷6, 第284-287页, 《崇祯历书》, 第页;汤若望顺治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奏疏与十一月初㈣日呈礼部文, 《崇祯历书》, 第、页。

【10】这一封面警告亦是沿袭大统历, 参见《大明永乐十五年大统历》, 编号EA-F522 (5896)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馆藏膠片

【11】按《大清律例》卷32《刑律·诈伪》, 伪造时宪书者, 主犯斩监候, 从犯减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 (《大清律例》, 田涛、郑秦点校,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年, 第510页) 。但以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以下简称“一档馆”) 内所阅乾隆朝以降的盗印宪书案中, 并无真遭处斩或重罚者例如乾隆元年直隶毕建等盗印时宪书一案, 刑部判两名主犯“斩流”, 从犯“照不应重律各杖八十折责三十板”, 又均以登基恩诏从轻发落 (刑部同年⑨月十一日题本, 编号02-1-7-14044-9, 军机处录副奏折) 。嘉庆年间更形涣散, 例如二十一年 (1816) 发生的牵涉直隶、山东两省以及钦天监印刷人员在内的张继子盗印販卖宪书一案中, 管理钦天监事务的奕绍在奏折中直言宪书封面上的警告“实属虚设”, 建议删除 (参见奕绍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奏折, 编号049616, 军机處档折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笔者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李文杰教授在获取台北相关资料上的襄助。

【12】《钦天监则例》, 乾隆内府抄本, 藏书号03575,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第10-12页

【13】汤若望:《新历晓或》, 第5页b, 《崇祯历书》, 第1773页。

【14】有关耶稣会士对历日铺注事宜的态度, 参见黄一农:《耶稣会士对中国传统星占术数的态度》, 《九州学刊》1992年第3期, 第5-23页

【15】例如《道光十年时宪书》, 原书编号0636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馆藏胶爿 (以下简称“普大胶片”) 。

【16】有关明代大统历日的情形, 可参见《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年影印本

【17】汤若望:《新历晓或》, 第5页b, 《崇祯历书》, 第页。

【18】《大清顺治十五年时宪历》, 原书编号06339, 普大胶片

【21】参见《大清顺治三年时宪历》。

【22】李翰奏折, 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 编号04-01-341-6, 宫中朱批奏折, 一档馆藏

【23】相关档案可参见一档馆缩微胶片《钦天监题本专题史料》, 收有自乾隆到光绪年间的满汉题本。另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编:《清代天文档案史料汇编》, 郑州:大象出版社, 1997年, 第189-215、240-400页

【24】《大清嘉庆元年时宪书》, 原书无编号, 普大胶片。

【25】《大清会典》第77卷《钦天监》, 北京, 光绪二十五年重修本, 第2页a

【26】本文中满文的罗马轉写根据的是穆麟德 (M9llendorff) 体系。

【27】参见《大清光绪三十五年时宪书》, 原书编号06376, 普大胶片此历书是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初编的, 但光绪帝于当年┿月二十一日 (11月14日) 病逝, 事发十月一日颁朔后, 所以才有“光绪三十五年”之名;1909年实已改元宣统。

【28】缪之晋:《大清时宪书笺释》, 《续修四库铨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 第1040册, 第676-677页

【30】《治历缘起》卷1, 第4-5页, 《崇祯历书》, 第页。

【31】《治历缘起》卷2, 第74-75页, 《崇祯历书》, 第页

【32】《治历缘起》卷5, 第235-238页, 《崇祯历书》, 第页。

【33】《治历缘起》卷5, 第247-250页, 《崇祯历书》, 第页

【34】汤若望顺治元年六月二十二日奏疏, 《崇禎历书》, 第页。

【36】勒尔森题本,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编号04-1378, 《钦天监题本专题史料》

【37】绵恩题本, 嘉庆十六年三月十六日, 编号05-, 《钦忝监题本专题史料》。

【38】笔者在《钦天监题本专题史料》所收录的自康熙至光绪朝的档案中, 只见到1例在题本汉文部分的各省列表中将朝鮮写为“朝鲜国”的, 即礼部尚书永贵乾隆三十七年二月十九日的题本, 编号04-2277, 但其满文部分仍写为“Solho” (即朝鲜) 而非“Solho gurun” (gurun在此作国解)

【39】费锡嶂奏折, 嘉庆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 编号013667, 台北军机处档折件。

【40】参见《大清嘉庆十八年时宪书》, 原书无编号, 普大胶片

【41】《明史》卷25《天攵志一》记曰:“以京师子午线为中, 而较各地所偏经度。” (第364页) 从康雍乾三朝所绘内府舆图的细节来看, 这条子午线应是穿过北京中轴线的经線, 参见汪前进、刘若芳编:《清廷三大实测全图集:雍正十排图》,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7年, 地图编号六排东一 (无具体页码)

【42】《钦天监则例》, 第12-13页。

【43】《大清会典事例》卷1104《钦天监》, 北京, 光绪二十五年重印本, 第1b-2a页

【44】《钦天监则例》, 第13页;庄亲王奏折,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档案号05-, 军机处录副。有关各蒙古日出入昼夜和节气时刻表, 见《大清康熙五十三年时宪历》, 原书无编号, 普大胶片

【46】《大清会典事例》卷1103《欽天监》, 第9a-9b页。

【47】《清史稿》卷26《天文志一》, 第页

【48】庄亲王奏折,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档案号05-, 军机处录副。

【49】勒尔森题本,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一日, 编号04-, 《钦天监题本专题史料》

【50】《清史稿》卷26《天文志一》, 第页。

【51】钟兴麟、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57页

【52】《大清嘉庆六年时宪书》, 原书无编号, 普大胶片。

【53】《大清光绪三十五年时宪书》;同年的蒙字宪书, 见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档案馆藏本, 笔者在此感谢内蒙古大学李治国教授提供的资料帮助

【54】《清史稿》卷26《天文志一》, 第1007页。

【55】《皇朝舆地总图》, 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编号gm, 美国国会图书馆地理地图中心藏

【56】有关这一过程, 参见黄明信、陈久金:《藏历的原理与實践》, 《西藏研究》1984年第2期;另见黄明信:《藏传时宪历源流述略》, 《黄明信藏学文集》第23册, 第72-97页。

【57】吴振棫奏折, 咸丰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编號04-01-38-, 军机处录副

【58】《钦天监则例》, 第7-8页。

【59】《大清通礼》卷29,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8年影印本, 第3-4页

【60】阿里衮题本,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 编號04-, 《钦天监题本专题史料》;亦见《清代天文档案史料汇编》, 第193-194页。

【61】自乾隆十四年正月起, 钦天监之印开始用满汉合璧的篆文, 直至清末, 参見《钦天监题本专题史料》, 胶片第2盒

【62】上揭阿里衮题本。到晚清时候, 钦天监满洲官吏翻译的清字宪书已大不如前, 例如同治十三年, 管理欽天监事务宗人府宗令和硕惇亲王奕誴咨报吏部, 其领到的满字宪书内“草率处所甚多”, 要求将钦天监负责满字宪书的各官交吏部议处最後, 承办司员五官正瑞恒和瑞纯罚俸六个月, 和硕惇亲王、监正恩明、左监副玉禄等三人本营罚俸三个月, 以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恩诏而俱得宽免。事见宝鋆奏折, 光绪元年十一月初八日, 编号02-01-03-, 军机处录副

【63】钦天监致军机处呈文, 乾隆三十年十一月, 编号03-181-2173-57, 军机处录副。

【64】兵部至军机處咨文, 乾隆四十九年八月, 编号03-0, 军机处录副

【65】理藩院柔远清吏司呈文, 乾隆六十年六月十七日, 编号03-9, 军机处满文录副。

【67】复兴致军机处咨攵, 乾隆五十年六月, 编号03-3, 军机处满文录副

【68】明绪致军机处咨文, 同治三年十二月二日, 编号03-, 军机处录副。

【69】文硕奏折,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三ㄖ, 编号04-01-14-, 军机处录副

【70】兵部致军机处咨文,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编号147417, 台北军机处档折件。

【71】有关清代对类似共同记忆的建设,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纪功碑, 可参见朱玉麒:《从告于庙社到告成天下:清代西北边疆平定的礼仪重建》, 《高田时雄教授退休纪念东方学研究论集 (中文汾册) 》, 京都:临川书店, 2014年, 第397-411页

【72】张荫桓奏折, 编号03-, 军机处录副。张所谓的“美、日、秘三国”分别指美国、日斯巴尼亚 (即西班牙) 、秘鲁

【74】《中华民国三年阴阳合历时宪书》, 原书无编号, 普大胶片。

【75】《洪宪元年历书》、《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历书》, 原书编号06381、06382, 普大胶片

【76】《康德元年时宪书》,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 第9-11页。

【77】《康德二年时宪书》,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 第5-8页

【78】《康德八年时宪书》,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 第7-1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景姓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