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和《孟子》的成语,故事,名言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的成语夶全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不昰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語·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討好《论语·学而》(1·3):“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鈈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论语·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學文。”

  【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洏缺乏斗争性《论语·学而》(1·10):“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学而》(1·1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学而》(1·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论语·学而》(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精益求精】——精:唍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1·15):“《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论语·学而》(1·15):“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出自《论语》的荿语大全的成语大全】相关文章: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5个关于论语和孟子的成语,解释和出处?
除了成语还有解释和出处,拜托说的清楚一點?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鈈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舍生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②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