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人间 修辞手法有哪些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怎样把作文写得有文采
  内容摘要: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有文采斐然,历来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人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结合具体的学生作文来谈一谈加强作文文采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 文采; 教学体会;   孔子提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文”就是我们说的“文采”,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下来。怎样才能写出文采呢?   (一)活用词义。这是指在文章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用那形象词语,取代那些抽象的词语。高考佳作《眼泪是什么》写道:“有的眼泪在脸颊上一滑而逝;有的眼泪却躺在深深的皱纹中,润湿着,不肯离去。”句中“躺”的本义是动物仰卧,写出了泪水浸在皱纹中的形象,能使人联想起人们躺着的情态。这要比用“停”字生动形象多了。   (二)活用词性。这是把本属于甲词性的词语,临时活用为乙词性。从而增强语言的形象性。高考佳作《春天是多彩多姿的》写道:“一阵东风吹过,红了桃花,绿了小草,季节又春起来了。”句中出现了三个活用词:“红”和“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是使动用法,可以理解为(东风)使桃花红了,使小草绿了;“春”本是名词,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为(季节)又到春天了。这样活用词性,使语言精炼而且新颖,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   (三)拟声绘色。这是指把客观事物的声音和色彩描写出来。以增强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色。高考佳作《春天是多彩多次姿的》写道:“春天是什么,春天是桃花的绯红,是蚕豆花的淡紫,是垂柳的水绿;春天是黄莺的嘤咛,是燕子的呢喃,是蜜蜂的吟哦。”句中分别描写了三种植物的颜色:绯红、淡紫、水绿,三种动物的声音:嘤咛、呢喃、吟哦。真可谓有声有色,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如果去掉这些描写,文章必然苍白无力。   (四)摹形状物。这是指如实地描写客观事物的形状,从而给人具体生动的形象。赵翼如的《味,在酸咸苦辣间》写道:我还尤爱吃粘粘的糕团,如小巧珠子般滚滚溜溜的元宵,甜丝丝,软乎乎,粘在唇上,粘在胸口,仿佛把心也弄柔了。那绵绵软软的糯米粉儿,就此揉进了我的生命中。句中用“滚滚溜溜”、“甜丝丝”、“软乎乎”、“绵绵软软”等词语,描写了元宵的形状、质地,显得生动形象。   (五)增加修饰语。有的句子只有主干,没有枝叶。这样的句子只有骨架,没有血肉,苍白无力,读来乏味。如果能给中心语恰切地增加修饰语,定能使语言增色不少。高考佳作《世界因多彩而精彩》写道:“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这段话分别在“豪放”、“低沉”、“旷达”、“婉约”前边,增加诗人优美的诗句,作为修饰语,从而使文章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六)引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这样做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显示作者的学养深厚。学生佳作《谈开卷有益》开头写道:“培根有句名言,‘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修辞与逻辑使人善辩。’一言以蔽之,开卷有益。”这段话运用名人名言,给文章增色不少。   (七)句式灵活多样。从语气上来说,可用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从结构上说,可用整句、散句。从字数上说,可用长句、短句。高考佳作《世界因多彩而精彩》:“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就给我一双慧眼吧!用它,去领略春华、秋实,夏炎与冬寒;用它,去笑对阴晴圆缺、潮起云落。我相信,只有百花齐放,才是春满人间,那又何必去追求一枝独秀呢?因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这段话有长句、短句,有感叹句、疑问句、陈述句。运用多种句式,显得行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   (八)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通感是为了把话说得生动形象;反问、夸张、反复是为了把话说得铿锵有力,排比、顶针、对偶是为了把话说得整齐而富有气势。高考佳作《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写道:“雨后在墙角的牵牛花,有人说它像是一个受了伤的小姑娘,在慢慢地舔着伤口;又有人说它是一位刚洗过澡的快乐的天使,在等待临风绽放……面对满是沟壑的地方,有人说它是后羿射日的立足点;有人说它是精卫填海的取料处;又有人说它是夸父追日的歇脚地……”这段话运用排比、反复,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运用比喻、拟人,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刘相,教师,现居江苏铜山。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系统分类:&>>&作文入门19:学会修辞
十九、学会修辞
1、学习运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方法就叫做比喻。
无论是阅读他人的文章,还是自己作文,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文中用到的最多的修辞方法就是比喻。的确,好的比喻句可以使事物的&特征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平易化、通俗化,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练、鲜明生动,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学习运用比喻时要注意的是:
(1)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即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事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
如:“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无暇的白云。那白云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昂首挺胸的雄鸡;有的像缓缓流淌的小河——真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这段话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山峦、雄鸡、小河来比&喻姿态各异的云朵,我们一读就懂。
又如:翠绿的荷叶像一张翡翠盘,积存在荷叶上的雨珠,好似颗颗珍珠。”这句话,作者用“翡翠盘”比喻“荷叶”,用“珍珠”比喻“雨珠”,读起来就令人费解。因为珍珠并不多见,人们更少看见翡翠盘到底什么样。
(2)比喻要贴切。即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但二者之间又必须具有某种极其相似之处。如果把相同或基本类似的两种事物相比,或者用没有共同点的两种事物相比,比喻也就&失去了作用。
如:“这是一个男孩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窠;浓浓的眉毛下边摆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似的滴&溜溜地乱转。”这段话把小男孩乱蓬蓬的头发比作喜鹊窠,把他大眼睛中乌黑的眼珠比作算盘珠,多么贴切呀,真是如见其人。
又如:“老师像妈妈。”“星期天,我的小伙伴们像一群蚂蚁似的&来到我家,祝贺我的生日。”前者,把老师比作妈妈,是把两种相同的事物作比,根本没有写出老师的特点。后者,是把没有共同点的两种事物相比,比喻不妥,属于滥用比喻。
(3)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有位名人说:“第一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人才;第二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蠢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认为:如果要用比喻,“便须惊人,不然就干脆不用。”这些言论足以说明比喻新颖的重要性。&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了要表现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他的妻子,不愿再套用类似“像爱护眼珠一样”的语句,冥思苦索了&三天,终于写出了下面的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士兵,爱护着他唯一的一条腿。”作者为了这一新颖、&独特的比喻,真可谓用尽心力,“采取&1000&吨的字矿,只是为了一个‘新’字”。
(4)要体现正确的思想感情。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褒贬,体现正确的感情色彩。
如:“歹徒趁着人们忙乱之机,顺着高梁地,像兔子似的跑了。”&这句话用“兔子”比喻“歹徒”,既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了歹徒逃跑的狼&狈相,又表达了作者憎恶的感情。
又如:“妈妈的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像两个大灯泡。”“同学们整齐地站在操场上,好像一排排粗壮的大葱栽在菜园里。”这些既属滥用&比喻,也属于褒贬不当,弄巧成拙,不利于原意的表达。
同学们,只要平日认真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物,抓住他(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联想,并在作文中大胆尝试,加之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好的比喻句,为自己的作文增辉添彩。
【思考练习】
(1)什么叫比喻,它有什么作用?学习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什么?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的习作,看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比喻句,想想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句子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来写,然后动笔改一改。
2、学习运用拟人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这是锤炼语言、把语言写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
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已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世界》)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2)把植物拟人化。如:“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养花》)“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我爱故乡的杨梅》)前者,花草怎么能“自己会奋斗”呢?这里显然把花草比拟成人了。后者作者把杨梅树比拟成人,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枝叶在雨雾中“欢笑”,这样就生动地描写出了春天的杨梅树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大海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这里把“兴安岭”人格化,更加突出了兴安岭的美。
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有些文章(如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水彩们的争吵》——主人画了一幅画,被评为美术作品一等奖。水彩姐弟们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而争吵不休。《我家的“好朋友”》——洗衣机“姐姐”是我们家的“特殊朋友”,她漂亮、勤劳,具有为主人无私奉献的好“品质”。当然,在这些文章中,拟人已不再是一种锤炼语言的方法,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构思、写作的方法了。
作文中,正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活跃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抒发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
(1)运用拟人的手法必须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也就是说:作者对事物必须要有真实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才可以运用拟人手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比拟自然、逼真、感人;否则就不要用,生拉硬扯,无情“挤”情,反而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2)只有事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物的特点或心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时,才可以把“物”人格化,不能乱拟。如: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很像人在歌唱。因此可以把麻雀人格化,写成“麻雀为他歌唱”。
(3)使用拟人手法的目的要明确。使用拟人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借物抒发作者内心之情,从而突出文章中心思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使用拟人手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思考练习】
(1)什么叫拟人?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哪几种?运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读读下面这段话,画出其中的拟人句。然后自己观察一种动植物,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它的外形特征。
菊花那墨绿色的茎神气地把腰杆挺得笔直笔直。片片翡翠般的叶子像张开的手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朵朵菊花,有的弯弯曲曲,像蚊龙的爪子;有的昂首挺胸,像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魅力;有的低头不语,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3、学习运用借代
“借代”,从字面儿上讲就是借来,代替。具体地讲,“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一个和他(它)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或名称)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我国陈毅元帅在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一次,他看书入了迷,家里人把糖和蒸好的糍粑端来放在他的书桌上。他头也没抬,伸手捏起糍粑放到砚台里蘸了一下,便送进了嘴里。家里人进来,见他满嘴是墨水,大吃一惊。陈毅这才醒悟,诙谐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党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墨水是书写用的,显然在这句话中,陈毅是借“墨水”来代指文化知识,多么生动啊!
可见,借代是人们交谈用语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当然,它更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去。
在作文中正确运用借代方法,可以使语句简洁含蓄、富于变化、丰富多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可以使语言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如:“这时,一位红领巾走过来,把果皮捡起,扔进了垃圾筒。”红领巾怎么会“走”、“捡”、“扔”呢?显然句中的“红领巾”代指的是一位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又如“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小英雄雨来》)刺刀怎么能走“进来”呢?很显然,这里的“刺刀”代指的是手执刺刀的日本鬼子。
(2)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如:“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多么令我神往啊!”显然,句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代替的是祖国的一切。又如:“自从当上了班长,我觉得每天都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很显然,这里的“几十双眼睛”代指的是几十个人。
(3)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如“他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谋利益,因此大家再次把乌纱帽戴在了他的头上。”显然,这里的“乌纱帽”代指的是“官职”。
(4)借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去代替人或事物的通名。如:“无论是三月还是平时,我们这些小雷锋们照顾张奶奶的行动,从没有停止过。”显然,这里用雷锋的名称代指广大的少年儿童。
总的来说,借代没有固定的模式。在特定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会更加生动。运用借代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用来借代的名称或事物,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人人皆知的代号或特征,必须和要表达的人或事物密切相关;否则,不但失去了借代的作用,还会使语句含混不清、令人费解。另外,用形体特征代指人或事物时,还要注意褒贬色彩和使用的场合。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借代?借代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运用借代手法需要注意什么?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哪些句子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有什么问题,想想还有哪些语句可以运用借代的手法来写,然后动笔改一改。
4、学习运用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现实中的人物、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夸张。
夸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等处说。如:“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金色的鱼钩》)嗓音再响,相隔十里地,也不可能会听到他的声音;搪瓷碗再重,也不可能会有千斤。显然,这两句话运用了扩大夸张的手法,极言声音传得远,人物心情激动的程度深。
(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等处说。如:谁敢动刘代表一根毫毛,我们就把路矿两局打得片甲不留。”(《工人代表》)“一根毫毛”并不会损伤人的身体。显然,这句话运用了缩小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工人们对刘代表(少奇)的关心,又写出了大家对敌人的愤怒。又如;“五岭逶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诗《长征》)诗中说在红军眼里,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就像可爱的“细浪”一样,磅礴的乌蒙山就像大地上滚动的“泥丸”。显然,这两句诗也运用了缩小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岭矮小,以此反衬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超前夸张,即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如:“看到这鲜绿的麦苗,我就闻到了白面馒头的香味。”看到鲜绿的麦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闻到馒头的香味。显然,这句话运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获得了大丰收,蒸出了香味四溢的馒头)说成先出现的事。
作文时,正确运用夸张手法,可以加强语言表达的力量,生动地表现作者对人或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提高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不似真实,胜似真实,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
运用夸张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夸张允许言过其实,但必须要有依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人或事物的特征要进行合情合理的渲染。否则,夸张就失去了真实感。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讲: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夸张就真实,因为那里下雪;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因为广州一年四季或温暖或炎热,根本不下雪。
②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夸张”,说话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如:说“白发三千丈”,这是明显的夸张;但如果说“白发三尺长”,这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
③运用夸张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不要抄袭前人的,或简单地模仿、套用。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夸张?夸张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夸张具有什么作用?运用夸张手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写一篇记人或叙事的短文(题目自拟),要求有目的地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或事件的主要特征。
5、学习运用双关、反语
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有意地使某一个词句同时表达双重的意思——表面上说一个意思,内里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双关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句同时表达双关的意思;另一种是利用词句的多义现象,使一个词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双关。如:
①这条路啊,下雨时是“水泥”路,天旱时是“扬灰”路。
②“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例&1&中,“水泥”和“洋灰”本是一种建筑材料,但它们与“水泥”(又是水又是泥)、“扬灰”(灰尘飞扬四起)同音。
例&2&中,“碰壁”&一词,表面上是说走路不小心碰到了墙壁,内里隐含着与敌人斗争中的挫折和打击;“黑洞洞”一词,明说天黑,四周光线暗,暗指当时的社会黑暗。
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一点儿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以使语言明快默,饶有风趣;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的语言环境的需要,使表达更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运用双关时要注意的是:句中两重意思必须明显。就是句中含而不露的意思,也必须要让读者能够根据生活经验或上下文的交代,自然地体会得到;否则,不仅起不到双关的作用,还会出现句意混乱的现象。反语,就是说反话,即使用同本来意思恰好相反的词句来表达原本的意思。例如:
①妹妹的胆子可真大,就是一只猫也会把她吓得赶快跑到妈妈的身后躲起来。
②钓鱼虽然乐趣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欢声笑语,但却遭到大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有危险。因此我们只得停止进行这类“犯罪活动”,关在小屋里,“努力”学习。
例&1&中的“大”字是反义词语,说妹妹的胆子“真大”,实际是说她的胆子小得可怜。
例&2&中的“犯罪活动”是反语,实际是说在大人们&的反对之下,我们只得被迫停止了钓鱼这项极其有意义、有乐趣的活动。说反语,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往往能够增加语言的幽默感和讽刺性,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反语,要力求鲜明,切忌含混。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双关?双关的形式有哪些?运用双关手法需要注意什么?什么叫反语?运用反语手法需要注意什么?
(2)读读下面的开头、结尾,想想句子中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任选一个题目,把文章续写或补写完整。
《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开头:我们的学校比较大,小商小贩看中了这块“宝地”,都聚在这里卖东西。这样一来,白色垃圾挂在树上,漂在水面,飞在半空中,景象甚为“壮观”。
《我的爸爸》开头:奶奶临终前再三嘱咐爸爸:“不要把我送火化厂,我怕。”可爸爸是一村之长,几百口人都看着他。结尾:夜深了,很凉。我去奶奶屋让爸爸早点休息。推开虚掩的门,我看见爸爸跪在奶奶的骨灰盒前。清冷的月光投照在他身上,身躯略显单薄,却又那么正直。
6、学习运用对偶、排比
对偶,又叫“对仗”、就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相近)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列,来表达相对、相近或意义上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
①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②在住院的那些天里,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跟前;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高大的背影》)
例&1&从天上、地下两个角度,生动地描写出“天安门广场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时的壮观景象。
例&2&从形式上,间隔反复两次“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跟前”&又与“实实在在的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对仗;从内容上,“高大&的背影”又一语双关,既写出那位三轮车工人背影高大,又含蓄写出他没有虚伪,没有浮夸,对人朴实,品质高尚。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内容上语言精练集中,概括性强。作文中,自然、恰当地运用对偶句,可以使两个相对的意思对比更鲜明;可以使两个相近或相关的意思互相映衬、补充,意思更完善。运用对偶时,需要注意的是:表达形式要为思想内容服务,不能单纯追求语言形式对仗工整。一句话便可以说清楚的,就不要硬对成两句;几句话才能说清楚的,又不能强缩成上、下两联。
排比,就是把内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等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成一串说出来。例如: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开国大典》)
③老师,您像地下的一条树根,把知识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们;您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您又像一名勤恳的清洁工,不让一颗纯真的心蒙上尘垢。
例&1,作者先以“我看见过……欣赏过……却从没看见过……”的句式,把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来突出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波澜壮阔,也不同于西湖水平如镜,而有它自己独特之外;随后,作者便运用一组排比句,从自身感觉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漓江水独具的静、清、绿三个特点,并自然地融情于景中。
例&2,写毛主席庄严的宣告所产生的巨大反响:先写听到宣告,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接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例&3,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既写出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又表达出了对教师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很富于表现力,比对偶更自由灵活,更丰富,更能增强语言气势,提高表达效果。用排比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的特征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用排比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更深,更加淋漓尽致。因此,作文时排比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
运用排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不能为了排比而排比,生硬地拼凑排比的语句,牵强附会。
②要设计好排比中各项排列的顺序,注意各分句间的内在关系。如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范围的大小为序,或以程度的轻重为序等。总之,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把意思一层一层地写下去。这样才能使读者得到的印象也跟着步步加深。
③排比的方法不仅可以构成排比句,也可以构成排比段。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对偶、排比?各有什么作用?作文时如何自然、恰当地运用?
(2)读读下面这段话,画出其中的排比句,然后仿照例段也写一段话。
我家院中的平台上摆着十几盆月季花。有紫红的,有桃红的,有淡黄色的,还有乳白色的……在碧绿的叶子映衬下,月季花显得更加鲜艳、美丽。它们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含苞欲放。它们姿态各异,有的昂着头,就好像在望着天空上的小鸟飞翔;有的低着头,就好像美丽的公主穿着花裙子跳舞;有的坐着,就好像是弹钢琴的小音乐家;有的躺在叶子上,就好像在舒服而又柔软的床上休息;有的歪着头,就好像小专家在思考问题;有的身体挺得直直的,就好像在老师面前严肃地回答问题……一股股地香味沁入了我的心脾,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幻觉世界。
7、学习运用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在文章中特意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反复。
反复的具体使用形式主要有三种:
(1)连续反复,即反复的语句紧连在一起用。例如:
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②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例&1&连用两个“望着”,写出了红领巾们耐心等待总理灵车的情景;
例&2&连用两个“站着”,写出了人们站的时间久,表现出了人们对总理的深切怀念。
(2)间隔反复,即相同的词句段间融开来反复运用。例如:
①我看见了他(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一夜的工作》
②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
例&1&间隔使用两个“多么”,既写出“我”在回来路上的感受和激动的心情,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2&中的三个自然段,间隔反复两次“再见了,亲人!”这一句,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们对朝鲜人民惜别的感情。
为了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突出,增强语言气势,间隔反复还可与排比句结合起来使用。如: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蹿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又中途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上来了一个!(《趵突泉》)
这是一组间隔反复的排比句,通过“有的”反复运用,展示了泉水中水泡的多种姿态。
另外,在写某些文章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将间隔反复贯通全篇。如《林海》一文,文首、文中、文末三次出现兴安岭叫人感到“亲切、舒服”,既反映了作者随着景色描写,越来越强烈的思想感情,又分清了层次,逐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3)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结合起来使用。如: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这句话三次间隔反复“永远那么”,两次间隔反复“永不”,三次连续反复“冒”,强调了趵突泉的美,展示了大泉喷涌的旺盛气势,突出了泉水不畏难艰、蓬勃向上的品格,同时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力量的思想感情。
作文中,正确运用反复手法,不但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而且有助于分清层次,强调感情,突出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运用反复手法需要强调的是:
①运用反复,必须要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反复不是“重复”,不必要的反复,会使文章语言啰嗦、累赘;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一味采用反复的形式,会让人厌烦。
②&必须要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进行反复,不是随便重复某些语句都可以的。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反复?怎样运用反复?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
(2)读读下面这段话,画出文中反复的语句,想想是哪种形式的反复,具有什么作用。然后仿写一段话。
“越是脏的东西,才越需要干净!”老爷爷一边笑眯眯地说着,一边继续擦着。果皮箱渐渐显露出原来的颜色,恢复了它洁净的原貌。我拾起刚才那两个时髦青年扔在地上的香蕉皮,小心地放进果皮箱,生怕玷污了老爷爷辛勤劳动的成果。老爷爷朝我点点头,笑笑,我也朝老爷爷招招手。然后,我离开了这里,向家走去。老爷爷讲的那句话“越是脏的东西,才越需要干净!”我要永远记在心里。
8、学习运用设问、反问
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某种看法或结论,于是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紧跟着把自己的看法、见解或结论说出来,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设问。设问,最主要的特点是自问自答。例如:
①春天在哪里?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青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②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海底世界》)
例&1,先设问,问后立即写出自己的见解,意味无穷。
例&2,先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然后马上加以断定,并用一组排比句具体写出事物的结论;显然,这比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要醒目得多。
设问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而又灵活的修辞方法。可以直接用设问作文章的标题,以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可以用在文章一段的开头或结尾,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可以在记叙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上设问,以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在“问”与“答”的形式上,一般的设问都是问后立即回答;个别的设问也可以在问后不立即回答,而是在下文中逐步作答,或是用整篇的文章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叙。
需要注意的是: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反问,又叫做“反诘”或“激问”,是正话反说,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确定的观点,即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问句的反面就是答案。因此,反问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既不需要别人回答,也不需要自己作答。例如:
①我看见了他(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一夜的工作))
②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林海》)
③朋友们,当你们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谁是最可爱的人》)
例&1,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并由此想到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最后以反问句作结,表达了“我”对总理的无限热爱和为我们国家能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幸福、自豪的心情。
例&2&是一个比喻与反问交叉结合的句子,作者以反间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内容,表达了对“兴&安岭”产生的亲切、舒服之感。
例3,作者将设问与反间连用——先提出问题(感受如何),接着连用两个反问句做了确定、有力的回答(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我们应该为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感情强烈,耐人寻味。
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加重了语言的力量,可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因此,这也提醒我们:不要滥用反问,一定要在有必要时才用,用在感情激动、意气昂扬的情况下。
【思考练习】
(1)什么叫设问、反问?在语言表达上,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如何正确运用?
(2)写一种自己喜爱的事物(自拟题目),要求学习设问、反问的修辞手法。
9、学习运用引用
作文时,借用名言、诗词、谚语、俗语、术语、成语、典故、他人的话等,来描写事物,表达观点或抒发感情,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引用。引用分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就是在引用部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说”等字样,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引用内容的出处、来源。暗引,不单独引出,也不说明出处、来源,直接把引用的话组织到文章里,使它和作者自己的话浑然一体。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边读边画出当中引用的内容,想一想是明引还是暗引,并体会一下引用内容所起的作用:
常听妈妈说,故乡武汉的黄鹤楼是那么雄伟壮观。寒假里的一天,我终于登上了巍峨的黄鹤楼。
那天,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江边,去游览江对岸的黄鹤楼。船开了,我透过玻璃窗,望着烟雨渺茫,一望无际的江面,不禁想起诗仙李白的千古绝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船到码头,我迫不及待地跑出船舱,直奔蛇山的黄鹤楼。远远望去,一对金灿灿的铜鹤,一只抬头远望,一只低头沉思,体态轻盈,让人浮想联翩,谁说“黄鹤一去不复返”呢?
绕过铜鹤,我们来到了黄鹤楼前。啊!几十米高的阁楼式建筑金碧辉煌。黄鹤楼共有5&层,每层楼周围都是用汉白玉栏围成的,上面刻着花虫鸟兽,栩栩如生。楼内大厅的墙壁上,画着许多巨幅壁画。有象征着炎黄子孙的龙,和展翅飞翔的凤,真是“龙凤呈祥”。
沿着迂回的楼梯,我来到了黄鹤楼的顶层。瞩目远望,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那屹立在蛇山上的电视塔直插云霄;秀美的东湖宛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灿烂的阳光照耀在奔流的长江上,波光粼粼,好似一匹银色的锦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真是一幅难用笔墨描绘的画。
黄鹤楼,你真美啊!古今中外,多少诗人在这里吟诗作画,多少游人在这里流连忘返。我爱你,故乡的黄鹤楼!
【点评】这是一篇十分精彩、优美而流畅的短文。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文章根据表达的需要,多处运用了引用手法,明引唐代诗仙李白的千古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暗引唐朝著名诗人崔颢“千古擅名”的览胜之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名句,暗引典故(龙凤呈祥),而且引用得自然、贴切,与正文血肉相合,恰到好处。这样就大大丰富了短文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提高了作品的神韵和文采。
&由此,我们不难悟出:作文时,要重视运用引用手法,要根据需要大胆引用,只要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好处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
①要全面、准确理解引文内容,不能牵强附会或断章取义。这是学习正确引用的前提。滥使引用,引文与实际不符合,与正文内容不符合,就会出笑话。
②无论是明引还是暗引,引文和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必须配合得当,水乳交融,自然和谐,避免生搬硬套。
③引文的用字、标点,都不容半点有错漏。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引用?引用分哪两种形式?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2)以《游____》为题,写一篇游记,要求记叙中学习正确运用引用手法。
馆藏&18986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辞手法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