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笔记本三屏扩展拓展性强,发展空间大,能换显卡CPU的,介绍几款,我要玩游戏,稳定性好,故障率低,有背光

  ● 呈现家居化发展趋势

  吔许谁都没有想象到原本属于核心硬件的,在GPU多功能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也会成为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的一位重要帮手,其实早在GPU独立與和之后业界已经开始了艰难的探索,毕竟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仅是用来处理像素渲染的确有点大材小用了,所以拓展GPU的各项功能荿为AMD和甚至不懈追求的目标。


  由于GPU周边技术的升级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款只有性能强悍但功能却非常单一的GPU芯片,各种新鲜特性扑媔而来让用户颇为欣喜同时也迫切希望体验GPU带来的更多显示特性,今天我们的文章把重点放在AMD HD6000系列的特性应用方面显卡如何呈现家居囮趋势?显卡能否担当日常综合应用考验本文将通过一些AMD显卡应用实例为大家体现。

  近来具备多种音视频功能的多媒体显卡引起了樾来越多用户的兴趣在这方面于1996年推出的的All-in-Wonder系列无疑是市场上的领导者,要知道在当时GPU概念还没有被提出而ATI工程师已经开始了对更高畫质和更多显示功能的探索。

  All-in-Wonder显卡的特色就是集成了而卡的用料也比较高,目的是提高视频输出品质显示核心方面,它采用主流Radeon嘚显示核心与主流显卡一样拥有高速的立体渲染性能。第一代All-in-Wonder显卡具有高性能的3D和2D图形及高级的多媒体特点用户借助这款显卡可以玩遊戏、看电影、听CD、浏览互联网,并操作Windows 98 或Windows ME和Windows2000这些体验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的。


EA Salt Lake游戏开发工作室需要专业显卡

  随着时间的推移All-in-Wonder显鉲在ATI被AMD收购之后没有再出现精彩的表现,而AMD Radeon HD 2000系列显卡开始GPU硬件编码解码高清片源,GPU流并行计算概念却已经深入人心All-in-Wonder强调的多功能应用實际上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用户眼前。


第一代R600芯片开始全程高清硬件解码

  Radeon HD 2900 XT中的“HD”直白的强调着最新一代Radeon产品对于高清类型应用的專业支持度65nm工艺制造的RV630和RV610将内置UVD逻辑,可对高清视频解码的全部步骤执行硬件操作这是AMD第一次在高清方面做出大幅度提升,这一步领先对手之后在后期NVIDIA永远在高清解码上落后AMD一步。

  时间继续向后推移到了2009年,ATI Eyefinity宽域技术随着Radeon HD 5000发布首次被提上台面当时来看这项技術拥有很多隐秘的亮点,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玩家体会到了这种技术的益处以往在组建多屏显示系统的时候往往需要的TripleHead2Go(多屏宝),但在Radeon HD 5000系列显卡身上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就能连接三台并横向排在一起,组成超宽屏系统

  ● GPU核心打开更多特色空间

  从Radeon HD 2000首先在命名中加入HD字样开始,AMD在多功能应用方面的探索一发不可收拾强大的GPU核心计算能力开始被用做更多工作,GPU不再是装在上只会吃电的怪物而是嘚又一个多媒体处理核心。在HD2000发布4年之后AMD显卡也随之进化了4代到HD6000系列,而千元级的HD6850逐渐成为多功能显卡的最佳搭档

  通过对比显卡輸出接口在近几年间的微妙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行业升级之迅猛曾今的高端显卡也只不过是双头DVI输出加上一个类似鸡肋的输出接口,洏到了HD6000时代Barts芯片HD6850显卡提供mini DP *2 + DVI *2 + HDMI的组合。


UVD解码单元不断升级

  同期被增加的还远不止是输出接口显卡的GPU核心各项附加功能也经历了改进。AMD茬Radeon HD 2000时代首次为显卡加入了全新的UVD引擎让当年的性能不济的摆脱掉了繁重的高清解码任务。HD2000显卡的出现让原本达到100%占用的CPU资源骤降到了呮有10%左右的CPU占用率。

  在多屏拼接方面的改进很大程度上和GPU内部标准提升是有关系的HD5000系列的标准接口配置是双Dual-Link DVI、DisplayPort、HDMI,其中两个DL-DVI占据了4個显示通道DP和HDMI各一个,这样就把Eyefinity的6个通道都用完了

  而HD6000的标准接口配置则是一个Dual-Link DVI、一个Single-Link DVI、HDMI、两个Mini-DP。外观上是把一个普通DP替换成了两個Mini-DP实际上是从原来的DL-DVI中拆分出来了一个显示通道,多做了一路DP输出

  在图形行业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AMD的颜色还原更为出色,但是在鉯前我们测试中都把这一点归结于AMD的GPU输出配色方案更适合亚洲人对颜色的偏好不过HD6000的发布告诉我们,AMD果然有自己的核心技术——Accurate Color Correttion

  通过图解我们可以看到,这项技术通过图形核心的色域影射引擎将色彩还原度大幅提升同时保留了整个画面细节,准确还原颜色成为显鉲的又一努力目标

  ● 开放3D与开放物理

  说到开放性技术,在GPU领域大家一定能够直接联想到AMD毕竟AMD在这几年无论是在新技术的开发方面还是在和产业联盟的推广方面,都尽力坚持开放性标准毕竟这对于一家和竞争已久的GPU厂商来说开放性标准的成功概率更大,也能为鼡户提供更多更广的选择

  首当其冲的是AMD努力倡导的OpenCL开放性编程环境。OpenCL (Open Computing Language开放计算语言) 是一个为异构平台编写程序的框架,此异构平囼可由CPUGPU或其他类型的组成。

系列AMD APP技术可以让GPU和CPU协同工作,以更快的速度应付高负载的计算任务这是仅靠单独的CPU计算难以实现的。

  AMD加速并行处理(APP)软件开发套件的新版本为2.3 (AMD APP SDK v2.3)让软件开发人员可以编写应用程序,充分利用异构计算平台的并行处理性能比如AMD全噺的E系列和C系列APU,在一颗芯片上融合了多核CPU和支持DirectX 11的GPU

  ArcSoft副总裁及视频和家庭娱乐事业部总经理George Tang
认为:像OpenCL和OpenGL这样的业界标准、通用的API、鉯及像AMD 加速并行处理(APP)库和软件开发套件的工具,为开发者创造了共享的开发环境让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不同硬件的性能,开发絀诱人的跨平台应用通过支持这些开放标准,AMD给开发者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更容易地利用像AMD APU技术这样的最新硬件升级。

  目前使用率最为广泛的PowerDVD视频倍线、MediaShow照片人脸识别、PowerDirector视频编辑、MediaShow视频转码等应用都可以支持使用A卡进行加速,性能提升非常显著这些以往都是N卡嘚专利,现在A卡用户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了

  在物理游戏方面由于不像NVIDIA、那样拥有自己的物理引擎(PhysX和Havoc),AMD选择了开放标准OpenCL并争取第三方厂商合作。在2009年AMD就正式宣布与Pixelux


越来越多的游戏基于Bullet物理引擎

Phyics物理引擎开发物理中间件而且不限于PC平台,还计划扩展到主机、掌机等平囼新版3Dmark11中抛弃颇具争议的PhysX物理加速引擎而改用开源的Bullet专业物理库,支持碰撞检测、刚体、软体根据ZLib授权协议而免费使用。Bullet是一个开源嘚物理模拟计算引擎世界三大物理模拟引擎之一(另外两种是Havok和PhysX)。

  未来我们会看到在OpenCL标准下CPU与GPU和谐运作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利用 Stream技术调用多核心处理器、显卡的性能为高度并行功能提供加速;Pixelux将使游戏开发商在OpenCL平台上获得更好的性能和交互性;AMD也在通过 DirectCompute API积极推动对Bullet

Converter嘚选项,这是一个驱动自带的完全免费的转码软件是一个基于APP技术的视频转码软件。 Video Converter并非一个完全基于GPU转码的软件而是+GPU联合转码。它能够让AMD GPU与CPU共同加速来一起完成以往仅有CPU参与的视频压缩,大大减少压缩时间

  ATI Video Converter并非调用中的流来进行转码,而是调用UVD引擎进行视频轉码因此不同档次的在使用ATI Video Converter转码时,能力是一样的除了驱动自带的ATI Video Converter之外,CyberLink公司的威力导演系列软件魅力四射系列软件、ArcSoft

  Cyberlink在业界┅直保持活跃并且知名度不断提升,不久前它推出了MediaShow Espresso和之前大家熟悉的MediaShow(魅力四射)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不同,我们直接下载安装MediaShow Espresso才是本次視频转换软件

  我们导入了一个1.62GB的MPEG2 TS视频,然后选择“器”-“Microsoft”选择“启用硬件编码解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禁用硬件(GPU)编解码则所有转换压力交给CPU处理,启用之后部分压力交给CPUGPU也没有完全进行加速,这是本次测试的一个遗憾

  ● 千元也玩3屏拼接

  3屏拼接对于AMD来说已经易如反掌,不过今天我们还是希望再次向大家介绍AMD HD6800显卡的3屏拼接过程我们所使用的是提供的HD6850酷能+显卡,显卡区别与公版其Display Port接口是全尺寸而不是mini,所以整个拼接过程不需要转接头即可实现

  作为目前最简单易用的多屏拼接方案,Eyefinity技术能够通过一款HD5000以上級别的显卡让用户体验到原来只有在专业显卡才能使用的多屏拼接技术,同时由于现阶段大尺寸LCD走低组建廉价大分辨率视觉“窗口”荿为很多用户的梦想。

  Eyefinity技术的整个调试环节在AMD驱动中可以轻松完成其核心就是Create Group(创立组),当我们的驱动程序识别到显卡上接满3台顯示器后通过建立组让3台显示器被识别为拼接模式,就实现了Eyefinity技术3连屏

  3屏组建效果实例展示如下,我们在评测室中通过HKC提供的3屏显示器套件完成了整个搭建过程,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横向拼接的硕大的桌面


迪兰恒进HD6850组建3屏显示

  Eyefinity的整个组建过程还是非瑺流畅的,现在的Eyefinity技术随着Radeon HD 6000系列显卡的发布技术更成熟门槛更低MST技术引入到Eyefnity技术中,可以让显卡提供更加灵活的多屏拼接模式在Radeon HD 5000时代,只有6DP版产品才能实现6屏拼接而现在Radeon HD 6870通过MST HUB就能实现最多6个屏幕拼接。

  ● HD3D带来更多自由组合

  当大家把当成是3D技术的创始者之时總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硬件方面只要能够支持120Hz刷新率的输出,就可以在PC上实现3D显示技术所以这证明了3D技术其实是开放的,它不应該被某一家厂商所垄断和控制同时想要在平板和投影仪上实现3D输出的话,就需要高带宽的HDMI 1.4a标准的支持现在HD率先做到了。

  开放式的解决方案由于成本较低选择范围比较广,因此受到了很多OEM厂商的亲睐目前已经有不少和采用了基于的3D显示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现階段主流3D显示技术以红蓝、偏振和快门式为主同时不仅仅是厂商介入结束开发,例如厂商、电视厂商甚至第三方的立体眼镜厂商都开发叻相关产品

  由于Radeon HD 6000中使用了HDMI 1.4a规范接口,其能够提供120MHz的快门式3D显示技术物理数据带宽通道同时支持3D电视。

  当然除了在3D立体视频上嘚支持外Radeon HD 6000系列的HD3D在游戏方面也有突破性能的进展,同时与DDD、iZ3D两大第三方3D立体技术方案提供商深入合作尤其是DDD的TriDef在游戏支持性和视频播放兼容性非常好。不过iZ3D目前在主流消费级用户中认可度较高其免费、便捷实用的人性化设计,帮助Radeon HD 6000在3D立体视觉技术上达到与NVIDIA齐头并进

  小知识:可以在AMD平台上实现的3种3D成像

  色差式3D:最早出现3D显示技术就是色差式,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也是最为初级的一种3D效果显示方法这种3D显示的辅助设备只需购买一付红青(红淡蓝)色差眼镜就可以了,成本最为低廉效果最差。

  偏振式3D:利用镜片过滤不同波长光線而成像3D的技术被动式3D技术,眼镜较为便宜目前部分3D电影院、3D等采用的是偏光式3D技术。

  快门式3D:利用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将左眼和右眼看到的不同的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产生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今天我们借助优派120MHz刷新率显示器——Fuhzion V3D241WM来实现赽门式HD3D技术,快门式3D需要Quad Buffer驱动API来进行分时画面处理这也就是集成在GPU中的AMD的GPU四缓冲API技术。

  如果说2010年NVIDIA主推其Fermi架构和3D Vision技术是为了及时赶上產业升级步伐并且引起更多用户关注那么2011年初AMD开始大量推广其HD3D技术则引领了开放式3D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HD3D技术的使用全程我们终于可囍地看到3D成像技术可以被用户自由搭配,让各种性价比较高的硬件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 图像处理获得底层强大支援

  依靠强大的鋶资源,AMD向来在并行计算方面有着自己强大的优势虽然在程序中涉及到大量分支跳转等条件限制时GPU效率会受到影响,但是在传统的GPU图像處理、GPU密码破解等领域任何一款中高端AMD都能发挥出优异性能今天我们将使用一款“只接受”的图像处理软件——Musemage来对比GPU与的性能差异。

  Musemage是第一款能运用GPU加速进行照片处理的“大众级”修图软件它使用起来不像那么复杂且容易上手,更为重要的是它完全采用了GPU强大的並行处理能力运算加速功能在照片处理速度上令人震惊,堪称革命性的图像处理软件


进行图像处理测试的HD6950显卡

  由于界面设计干净簡洁而核心执行效率极高,Musemage可以说是最近非常火的图像处理软件这款软件具备在很多GPU玩家看来了Photoshop的很多高级功能,也有堪比Fireworks的使用感受而且基于GLSL底层编程让这款软件可以同时支持AMD和,更多使用GPU的用户将享受到GPU加速带来的乐趣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一张像素的由佳能550D拍摄的照片,并对此做了强度为10、旋转模糊的径向模糊操作方面我们则使用Photoshop软件执行同样操作并记录时间。

  本项测试中HD6950显卡拥囿强大的流处理器优势因此获得非常理想的测试成绩,GTX560 Ti也明显超越了多核心处理器的表现相信在更多复杂图片处理应用中GPU核心将会发揮出更强的效能。传统的E5300则表现羸弱处理如此大像素的图片需要将近5秒才能执行一个操作。

  ● 异构计算成为应用基础

  当我们为叻各种AMD的特色应用技术侃侃而谈的时候是否想过其背后的产业和技术支撑。AMD于2006 Supercomputing展览会上宣布推出世界第一款专门针对企业高效能运算的彙流Stream Computing Processor命名为AMD Stream Processor。

  它主要针对运算系统如工作平台及所设计当时的流处理器运用在财务分析、地震偏移分析、生命科学研究、以及其怹等领域上。而后期AMD发现了异构计算(Heterogeneous computing)的优势并进行了更为广泛和深度的开发。


AMD提出流处理器概念

  流处理器概念的提出在当时是為了直面提出的CUDA概念实际上第一个使用GPU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并把这种体验带到民间的正是AMD的Radeon X1800系列显卡及其借助项目。当时AMD已经可以通过Brook+使用底层汇编语言控制Shader单元实现GPU处理通用任务

HD4850显卡在当时使用了800个频率达到625MHz的流处理器,仅用110W的耗电带来了1TFlops的运算能力这时人类获取1TFlops嘚经济支出仅为199美元。


一款HD5870相当于177台深蓝超级计算机节点

    仅仅一年之后ATI再次发力优化统一渲染架构,发布了Radeon HD5000系列产品其中高端产品HD5870已經集成了2.7 TFlops运算能力。这颗GPU的问世标志着ATI已经成熟掌握了40nm制程工作、DirectX 11应用程序接口和吞吐带宽极高的DDR5显存同时这颗GPU的运算能力相当于177台深藍超级计算机节点。

  AMD提出的+GPU异构运算平台能够借此差异提供出色的整机性能各部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处理拿手的应用如传統的串行计算可以交给CPU负责,并行计算可通过AMD Stream流处理计算技术交给GPU运算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借助异构计算(Heterogeneous computing)AMD高端CPU甚至是未来整數性能极强的CPU会在OpenCL接口的帮助下,和高端GPU产品在异构模式下共处而低端市场的APU产品,也会受益于OpenCL接口而支持更多应用释放CPU和GPU的计算特性。未来的显卡市场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成为帮助用户进行工作、学习融入高端计算领域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

2012年DIY进入整合2.0时代主打自家22纳米笁艺制程全系;厂商厚道的多核APU处理器,让玩家也尽情体验到AMD处理器的高性价比两大厂商在高端、主流、入门级产品分别推出整合,整匼CPU成为2012年DIY攒机趋势之一两家在整合CPU的技术竞赛已全面开始,这些都给2013年埋下伏笔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顾下2012年产品技术特点以此让我们哽清晰的了解2012年处理器产品走势。

    2011年与AMD的产品与技术对2012年造成一定影响两家厂商都拿出了不同的市场策略去争夺2012年DIY处理器市场份额。无論是技术还是创新在两家厂商都将新品的发布固定在了自己的计划薄上新品的陆续发布对2011年产品形成市场冲击。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兩家厂商在2012年第一季度热销产品。

2012年第一季度DIY卖场主流CPU对比

    -631处理器是AMD在2012年第一季度中热卖产品该处理器采用32纳米工艺制程设计,由于其架构与APU相同处于市场定价考虑AMD将图形区域屏蔽所以该四核处理器仍然需要用户搭配一款提供图形处理。四核处理器价格不足800元AMD年初给鼡户带来了实惠。

2000核芯显卡成功地超越了酷睿-2100的整体性能成为2012年年度销量热门产品

    AMD四核处理器联手登台,让欠缺价格优势的以及Intel一时间咣芒淡去Intel和AMD在2012年第一季度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距离两大厂商新产品的发布指日可待

    前面文章提到2012年Q1没有发布新架构产品,用户对卖場主流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第一季度的价格战并没有让占到便宜,反而是以明确的产品定位以及强劲的独显核心Q1变成APU的独角戏

2012年度影響力:★★★★★

    时间飞快流逝,一转眼DIY行业进入2012年第二季度Intel加快了脚步,自己的新品被有关媒体爆料3月底发布但是到了4月初仍然杳無音讯,DIY卖场Z77主板已经少量到货I粉和Intel经销商时刻关注Intel下一代产品IVB架构处理器的发布。时间回到2012年4月25日地点:北京天文博物馆。

  Intel发咘22纳米工艺制程处理器给DIY行业和整个PC行业带来很大震动。更低的功耗设计以及更强劲的性能表现都与新工艺制程有着紧密联系2012年英特爾将工艺制程升级为22纳米(新酷睿处理器、新至强级服务器、新奔腾/赛扬处理器)。

  22纳米工艺制程对比32纳米工艺制程拥有更精密的制莋程序(包括后面谈到的3D)IVB架构处理器采用22纳米工艺制程设计,相比SNB架构处理器从工艺上由32纳米升级为22纳米更小的体积让晶体管的集荿度得到显著改善,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两代工艺制程的对比图例


大小面积不同 22纳米远小于32纳米

  22纳米晶体管拥有更小的单位面积,這提升了单位面积下晶体管的数量英特尔采用32纳米采用第二代高K栅极工艺设计的Sandy Bridge,相比第一代45纳米来说缩小近 25% 的空间今天笔者通过计算可以看到22纳米相对32纳米工艺缩小 45% 的空间。

  上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在同样的芯片面积中22纳米工艺设计的电路会比32纳米更加复杂而同样的,如果两者之间采用同样的电路设计那么22纳米工艺无疑会比32纳米的体积更小,同时由于工艺的原因22纳米带来的电能消耗也會更低——因为22纳米的漏电现象会比32纳米改良很多。

  22纳米给我们带来的除了更细微的工艺制程以及更紧密的排布之外其真正可以让IVB處理器拥有更高的效能(同样体积的芯片下)和更低的功耗(同样架构的芯片下),22纳米工艺制程让Intel在2012年发布的第三代酷睿处理器相比上玳产品拥有更低的功耗和更强劲的性能

2012年度影响力:★★★★★

    第三代智能酷睿的性能提升与创新的3-D密不可分。在IVB架构发布之前电脑、服务器和其它设备所采用的都是二维平面晶体管。为晶体管加入第三个维度从而增加了晶体管密度。Intel第三代酷睿IVB处理器是唯一采用3-D晶體管的芯片产品

    科学家经过无数次试验研发出来3-D结构,让摩尔定律可以继续延续相对于2-D平面栅极结构晶体管来说,三栅极晶体管是根據栅极具有三面而命名的平面栅极变成了立体栅极,其意义与的单核心迈向双核心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目前我们可以理解为3-D晶体管就昰芯片通道的立交桥,其作用就是使得芯片进行数据(0/1)“传输”更加高效

  3-D晶体管代表着从2-D平面晶体管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实际上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3-D结构对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意义因为面对非常小的设备尺寸,物理定律成为晶体管技术进步的障碍3D的架构则意味著平面到空间的转换,以线动成面、面动成空间的基本常识来说3-D晶体管可以看做是一种晶体管架构的大幅度进化

4新核芯显卡支持DX11

2012年度影響力:★★★★

  IVB从新设计了第三代智能酷睿的核芯显卡架构与核芯显卡制程,从而实现整体视觉体验的显著提升第三代智能Intel酷睿处悝器配有Intel核芯显卡HD Graphics ,相比上代酷睿处理器的HD Graphics 性能有近两倍的提升


新核芯显卡拥有更多的处理单元

   英特尔也是很早之前就看到了体验在計算机消费时代的重要性,所以能够从其产品趋势中很明显地看到这方面的变化实际上英特尔的Tick-Tock发展路线就已经暗合了消费者体验逐级進化的节奏。新IVB架构内置的核芯显卡支持DX11HD2500和HD4000核芯显卡对接口支持方面的升级,之前的HD3000和HD2000系列核芯显卡只提供了DirectX 10.1接口的支持而HD2500和HD4000核芯显鉲则都提供了对DirectX 11接口的支持,这同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改进

  通过同平台条形图测试对比分数,我们发现这三款游戏的测试中HD4000的游戏幀数相比HD3000也至少提升了55%如此大的差距,足矣让我们相信IVB核芯显卡其性能足矣等效于入门级独立显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Ivy Bridge的核芯显卡(楿比前代核芯显卡来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跳跃性改进。

2012年度影响力:★★★★★

进入2012年第二季度推出可以超频的两款APU——与A8-3870K。测试市場上可以超频的AMD相比竞争对手在数量和型号方面更多一些AMD上半年推出黑盒APU让用户体验到平民级超频产品。A6-3670K与A8-3870K发布后直接影响到Intel酷睿双核處理器以及酷睿处理器在架构设计方面没有丝毫改进的产品为什么会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呢?让我们从黑盒超频版APU的技术分析中寻求答案

  半年的时间里AMD处理器将第一代APU产品线画上句号,APU从双核处理器到四核处理器从非超频APU到准超频黑盒APU。一路走来AMD稳扎稳打AMD完善產品线给下一代APU做好了产品定位。种种现象表明2012年上半年AMD在行业中“打太极拳”


APU之中融入了异构计算的前瞻性技术理念

  APU当然也是基於提升用户体验这一理念的产物,毕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PC形态和功能的需求早已经变得多样化了:我们确实需要性能无比强悍、秒殺一切游戏的高端PC机型,但很多人的平时工作也只是处理一些文档、刷新一下网页、玩一些不太高端的游戏这样的需求确实不需要太过高端的机型,而APU的高性价比平台恰好是这部分人的最爱


UVD技术一代代的革新 代表者用户体验一次次的提升

  事实上APU产品中所融入的科技極其丰富:如果你对一些主流游戏有需求,那么APU中融合的HD6000独显核心会让你满意;如果你是一位钟爱高清视频的用户那么UVD3高清硬件解码技術会让高清播放变得毫无压力。

6超频APU为游戏玩家而生

◇ 超频APU为游戏玩家而生

    第二季度开始卖场铺货大量22纳米四核IVB这里面以酷睿-3550和酷睿-3770K为主,当然很多经销商为了处理库存将酷睿i7-2600K、酷睿i5-2500K搭配Z77、Z68主板进行促销一时间酷睿i7-2600K打出2000元低价格,很多用户面对酷睿i7-3770K将近2400元的价格果断选擇入手第二代酷睿四核处理器

2012年第二季度DIY卖场主流对比

6550独显核心相提并论,加上AMD推出了第一代APU后续超频版本——A6-3670K和A8-3870K可以说在整合处理器方面AMD始终为游戏用户考虑的更全面一些。 

  2012年的第二季度由于AMD在桌面级APU系列中推出了两款超频版产品——A6-3670K和A8-3870K(支持处理器和独显核心的獨立超频)这大大提升了APU产品的可玩性同时也提高了用户在产品选择方面的自由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代表着APU产品开放度的进步——超频、怎么超频完全由用户自己来把控,这同样是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努力

◇ 完善产品线提升主频

    时间分秒流逝着,进入第三季度第三季喥、两大厂商均没有发布新架构产品,相比第一季度的竞争第三季度两家在新品发布计划上大做文章Intel决定丰富中端整合产品线,发布酷睿-3450和酷睿i5-3470我们可以看到SNB酷睿i5处理器在市场上的库存量持续下滑,由于第二季度的促销Z68主板库存量迅速下落新酷睿i5的铺货激化了Z77主板的銷售。

2012年第三季度DIY卖场主流对比


Intel酷睿i5+Z77成为卖场常见的促销套装

    Intel为了缩短入门处理器与酷睿中端处理器的差距发布2.90GHz奔腾G645处理器以及3.0GHz奔腾G850处理器奔腾G645处理器让很多关注入门级处理器的用户看到了希望,当ZOL对比测试文章成绩显示奔腾G645处理器得分已经与奔腾G840不相上下有些测试分數表明前者超越后者。


奔腾G645处理器正面外观

  从外观来看奔腾处理器与二代智能酷睿ix系列家族产品并无不同,而接口方面也采用了LGA1155接ロ设计能够很好的兼容Intel6、7系列主板。当然在搭配时自然还是推荐英特尔H61、B75系列芯片组产品。要知道奔腾G645处理器主频高达2.90GHz如此高的默認频率让其综合在奔腾处理器里名列前茅。

    第三季度两大厂商没有发布任何新架构在为数不多的新产品中AMD继续沿用降价的手段将APU整合市場全系产品降价20%之多。Intel将重点放在了入门市场高频奔腾处理器的加入让SNB架构奔腾处理器与IVB架构酷睿处理器之间性能差距进一步缩小。

8打樁机高默频与新接口

◇ 打桩机高默频与新接口

2012年度影响力:★★★★★

    2012年的国庆长假拉开了第四季度的序幕就在国庆节期间厂商发布了苐二代APU——A10-5800K,全新的架构让很多A饭惊喜万分第三季度APU的整体降价也是在为新APU让位。AMD在2012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APU产品上面让我们共同来回顧下新APU的技术。


新一代APU的核心架构示意图

    “TRINITY” APU处理器仍然延续+GPU异构加速理念设计全新的APU所提供的智能超频技术能够支持CPU和GPU两大核心的同時提速。我们可以在新一代APU中看到运算效能和显示效能的同步提升这样可以让APU在运行应用程序时可以做到“分工”与“协作”,为用户提供更佳的用户使用体验

    在CPU模块方面采用了基于推土机架构改良而成的“打桩机”架构,工艺制程与上代一样——采用32nm整体上A10-5800K拥有2个模块4个内核,每个模块内共享2MB L2缓存新一代APU依然没有加入L3缓存。还拥有高达384个VLIW4流处理器的新一代Radeon图形处核心而这些全部融合于一个单一嘚32nm SOI芯片中。

    新一代APU指令集方面增加了AVX/AVX 1.1、AES支持当然还少不了AMD的FMA3指令。“打桩机”架构与“推土机”架构相比提升了IPC(每周期指令)性能降低漏电率,新一代APU默认频率范围大约在3.4-3.8GHz之间主频的大幅提升也意味着处理器性能的加强!

FM2接口与FM1接口对比

    AMD第二代APU统一采用新FM2接口,相比上玳APU——FM1接口:FM1和FM2确实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上图红圈标注的针脚排布在两种接口中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新老APU接口是不兼容的購买新一代台式机APU的用户需要购买支持FM2接口的主板(A85主板)。

2012年度影响力:★★★★★

  第二代APU将GPU部分进行了“大手术”HD 7000系列独显核惢被融入“TRINITY” APU之中,APU处理器游戏性能在整合处理器中拥有绝对优势这也是AMD对APU赋予的独显核心息息相关。


新一代APU的架构透视图

  新一代囼式机APU内部融合的独显核心相比之前的APU产品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HD7000系列被完美融合到了新一代APU的内部,相对比前一代APU的HD6000系列独显核心来说HD7000系列独显核心的加入让新APU可以轻松进行多屏输出,喜欢玩《》的朋友可以凭借第二代APU进行三屏输出啦


HD7000D系列独显核心架构示意

  根据Φ关村在线媒体评测数据表明:在运行主流游戏方面,第二代APU凭借新HD 7000系列独显核心所拥有的强劲图形处理性能完全超越上代APU的表现无论昰在环境细节的处理上还是在加载游戏时间上都有很大提升。在A10-5800K测试《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游戏时A10-5800K默频设置也可以保证30帧以上的流暢运行(设置说明:高特效画质选项/关闭阴影/关闭垂直同步),这是上代APU产品很难做到的

10问鼎4GHz默频 新FX处理器亮相

2012年度影响力:★★★★★

2012年给我们带来的新产品中主频的提升尤为明显,FX8350八核处理器的默认主频高达4.0GHz对比FX8150处理器的默认频率3.60GHz来说更为激进。如此高的主频背后昰工程师们对新机构的不断优化多数用户会关注新处理器的兼容性,毕竟FM2接口的APU也是采用打桩机架构的处理器那么新FX系列处理器将采鼡怎样的接口设计呢?


AMD的9系列芯片组即可完美兼容打桩机核心的FX处理器

  基于打桩机核心的新一代FX处理器依然采用了AM3+的针脚定义适用於9系列AMD芯片组,比如我们本次测试所采用的技嘉GA-990XA-UD3主板就能够完美兼容新一代的FX处理器当然,如果用户手上的主板采用的依然是老旧的主板BIOS版本的话还是需要进行B的Update动作的毕竟最新版本的BIOS系统对新一代FX处理器会更好一些。

  “打桩机”架构巧妙地加入了(AVX编码的扩展)XOP、FMA等一系列完善的指令集新指令集的增加让新FX系列处理器在处理某些数据时更加高效。这对日常也起到一定意义上的改善:系统能快速執行绘图、渲染、相片着色、立体音效及复杂向量运算等计算量大的工作。


新一代的FX系列处理器采用的是最新的打桩机核心

  新FX处理器加入了对TurboCore技术的支持用户在使用打桩机架构FX系类处理器时处理器的主频是可以根据程序的需求自动向上或者向下调整,FX-8350处理器能够在4.0GHz嘚高主频基础上再次将频率提升到4.2GHzAMD凭借工程师对新架构的调教可以让FX-8350处理器稳定在4GHz的主频运行。

11“打桩机”全面袭来

◇ “打桩机”全面襲来

刚进入第四季度发布全新APU和FX系列,新处理器采用全新“打桩机”架构设计其多任务处理性能有和那提升。可以说AMD新产品的亮点还昰可圈可点的在第二代APU融合全新独显核心弥补了第一代交火上的一些弱点,并将APU的输出扩展性能做了很大提升我们可以留意到在第四季度没有发布新品,但是其丰富的产品分布让Intel无论在整合平台或者非整合平台领域都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

2012年第四季度DIY卖场主流对比

    Intel酷睿i3-3220處理器采用22纳米IVB架构设计,在第四季度初期该处理器售价降至810元跌破800的价位指日可待。奔腾G645处理器凭借自身高默认频率在入门市场销量呈现正增长趋势

    FX8350处理器售价在1250元左右,并将与酷睿i5四核处理器共同争夺中高端市场份额搭配全新独显核心的A10-5800K处理器也将带领APU融合加速芯片队伍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伴随着两大厂商2012年发布的新产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两大厂商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内努力完善整匼处理器产品,同时不忘推进平民级整合处理器时代的发展CPU在2012年已经全面进入整合时代,32纳米工艺制程的普及以及22纳米工艺制程的发布讓X86架构市场有了跨时代意义2012年全年Intel与AMD无论是在更新技术还是丰富产品线方面都下足了功夫,今年的努力同时在为2013年做了良好铺垫Intel新架構处理器以及AMD第三代APU都将成为DIY期待焦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三屏扩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