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boost跑鞋什么时候出boost鞋垫

你们久等的Boost来了|Boost+织物鞋面 adidas Wucht P8体验评测 - 神兵利器 中羽在线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49|回复: 243
你们久等的Boost来了|Boost+织物鞋面 adidas Wucht P8体验评测
微信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从2014年开始,我最盼望见到的两件事——羽毛球鞋用上编织鞋面,和达斯给羽毛球鞋配上Boost。随着时间推移,我都快感觉不到希望了,没想到在2016年的中旬,兴许老天抑或是赫伯特海纳看我太过虔诚,放了一双Wucht P8在我面前,告诉我孩子你梦想成真了,还是俩一块儿。
U.jpg (19.76 KB, 下载次数: 103)
17:36 上传
我拜的就是他,特别灵,真的
从外观开始
这双神赐一般的羽毛球鞋简直让人欣喜若狂群魔乱舞,你们能想到的最顶尖的鞋科技都用在上面了——碳纤维,Boost,Powerweave织物鞋面。漂亮的流线型,高高翘起的后跟带着一丝Ultra Boost的影子,看上去是那么的美。不过硕大的鞋身和凸出一圈的Boost后跟,又有点让我联想到adidas的网球鞋BARRICADE 2016 BOOST。从Boost后跟的设计,前掌大底外侧上包,还有中底和大底的架构来看,我感觉二者还是有着一定联系的。Barricade 2016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款网球鞋,以超强的稳定性和坚固耐用著称,看来P8也是朝着稳定型方向设计了。
AQ2261_01_standard.gif (114.73 KB, 下载次数: 103)
17:39 上传
近距离观察Boost,就会发现称呼它为“爆米花”还是很有道理的——看起来真的像一颗颗白白胖胖的爆米花躺在鞋底。Boost中底外凸约4毫米一圈,这是Boost鞋底的一大特色,个中原理我不是很明白,大概是为了增加中底体积,提升稳定性和回弹?用手指按压,就能直接感受到Boost中底的特色:尽管看上去它是一大块整体,但按下去明显能感受到一颗一颗球形的物体在和你的指尖对抗,这也是分辨真假Boost的一个好方法。
P8的大底依旧延续了adidas设计羽鞋时较真的个性,这次又设计了和QF7完全不同的全新大底纹路。前掌部分,拇指下方的发力点做成了多槽三角形;中线附近则增加了蓝色的三角形吸盘设计,加强抓地性能;外侧主攻止滑的部分则是三角形波浪设计,就像百叶窗一样,静止时如百叶窗打开的状态,面积小,摩擦力小,而急停急转需要额外制动力时,足部施力,百叶窗就关闭,面积增大,摩擦力加大提升止滑力,非常巧妙的设计。而整个大底都遍布着细小的菱形防滑纹路,细节都做得如此,防滑性能自然没得说。
沿着大底往上,就是一片和鞋面热熔合在一起的透明TPU,起到支撑脚面和增加耐用度的作用。P8的橡胶大底在易磨部位全部使用了上包设计,这样能减少鞋面磨损,然后拖步损害最严重的内侧鞋面使用了凸起的透明质感adituff,整体耐用性相较QF7来说都进步了不少。侧面热熔合V型TPU能量带,比较薄,但做了内凹三角形的立体设计,强度不是一般平面热熔合TPU可比。鞋后跟方面,P8用上了一大片内嵌式碳纤维板做固定,几乎占了鞋面积的四分之一,面积之大绝对让碳板爱好者喜笑颜开。这下可是彻底解决了QF7的脚踝稳定性问题,下踩Boost,上套碳板,真正的武装到脚后跟。
P8有着和Ultra Boost相似设计的细长鞋后跟,不需要借助后跟带都能轻松穿脱球鞋,穿上后还能进一步支撑你的肌腱。后跟内侧的衬布也有防滑颗粒设计,P8真是在后跟稳定性下了狠功夫。不过防滑颗粒可是袜子杀手,棉袜十分容易摩擦起球,只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了。鞋舌的材质类似潜水布料,很有弹性,也采用了袜套式设计,如今没有这个包裹性十足的袜套鞋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端羽毛球鞋了。P8里面配的鞋垫也不是普通羽毛球鞋常见的EVA发泡鞋垫,而是更加经久耐用的PU鞋垫。PU鞋垫一般只出现在大牌高端球鞋上,柔软有弹性,而且不会像EVA那么容易踩扁。
最后就是另一个重头戏:POWERWEAVE织物鞋面了。找遍网络,我都只能找到它作为光伏发电纤维的资料,看来编织成弹性布料还是首例。从adidas的介绍材料来看,它灵活柔软,还具有不错的支撑性能。编织鞋面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把整个鞋面完整地编织出来,不需要任何缝合,而且更具弹性和延展性,包裹性能会得到大幅提高。缺点就是支撑性较差,但POWERWEAVE显然不是一般的织物纤维,到底强不强,还是要在实战中体验了。
到实战了解
在我手上,这双P8感觉沉甸甸的,看来这么多重量级科技上身,真的轻不起来:实测Wucht P8重量为369.74克(左脚),374.12克(右脚)。说明它是一双稳定型球鞋,偏重,并不走轻量的风骚路线。P8的鞋内空间比较高,脚趾部位也额外留了空间,适合较高脚背的脚型,同样也适合宽脚,因此购买时不需要刻意买大一码,按脚长买就好,例如下午裸足长26.3cm,那就买265mm的码数,否则鞋子会偏大。在此奉上本人脚型具体数据,以供大家对比参考。我穿265mm的P8感觉大了,鞋内空间富余很多,无论是宽度还是高度都有5mm以上的空余空间,因此我会选择260mm的P8。
feet-vector-1007326.jpg (33.49 KB, 下载次数: 103)
17:49 上传
把鞋子套上脚,我第一个感觉到的并不是POWERWEAVE的包裹感,而是两侧TPU和后跟碳板包围的切实的支撑感。这种两侧的支撑感让我觉得鞋子很硬,一下竟体会不出什么其他部位给我什么感觉。过硬的支撑感兴许也有PW纤维的一份功劳,导致P8一开始上脚的感觉并不太舒适,甚至在头20分钟里坚硬的碳板还会顶得我脚骨生疼。然而这一切还是值得的,POWERWEAVE作为织物,它的支撑性能我是体会到了,但它的延展性却需要时间来展现——在半小时至45分钟的穿着打球后,它终于敞开胸怀,渐渐形变成贴合我的脚型,整片PW鞋面都产生了一定幅度的变化,本来会顶得脚骨发疼的部位也神奇地消失了,要不是这块地方咯得我要死要活的,我可能还发现不了鞋面的变化。果然第一次,还是要靠勇气和毅力扛过去,才能找到极乐仙境啊…
PW纤维按照脚型变形之后,配合袜套式内衬和高跷的后跟,让P8的包裹感和舒适度都无与伦比。连外露的鞋舌都充满弹性,好好地贴在小腿上。鞋子穿着感终于变得贴服舒适之后,鞋子的性能也渐渐能品味出来了。Boost中底如果刻意去踩,是能感觉到它那特殊的软绵感,但在激烈的跑动时,它的存在感很低,只会默默地吸收走震动,然后回馈给你恰当的力道。你不会感觉到脚底好像有一个弹簧,并没有这种刻意的存在感;你只会觉得自己在尽情发挥,却再也没有落地时恼人且令人疼痛的震动。
由于我体重不大,脚部力量也比较好,P8的支撑性对我来说简直好得有点太过分了。即使是羽毛球最难处理的急停急转侧向支撑,P8应对起来都毫无压力,简直浪费我长久锻炼的踝部力量。大面积碳板的存在,也彻底解决了QF7的踝部支撑问题,稳得不能再稳。在大底性能上,P8也是完全冲着高止滑能力和稳定性去的,大底和地面的咬合力实在太强,以致于我都有点不适应:穿着P8并不需要以往那么大的力量去下压制动,那样反而会因为制动力太强而影响自己下一步的启动,有时候直接回蹬都可以了。如果适应了P8的摩擦力,那么会发现它在重量级球鞋中属于相当灵活的,比较跟脚,回弹充足,完全不会拖泥带水。它在高高跳起后落地的瞬间最能体现价值,其次就是跨步上网的那一下后跟蹬地,Boost的缓震回弹性能和整鞋稳定性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启动对我来说并没有轻量速度型球鞋那么迅速,但对大体重球友来说这点速度变化微乎其微。
WUCHT P8评分.jpg (39.56 KB, 下载次数: 102)
17:58 上传
先送上久违的K评分:一开始比较糟糕的穿着感是舒适度扣分的主要原因,当然之后就非常不错了,所以还是给了8分。稳定性和缓冲性是主打,高分得自然。370克的重量确实偏高了一点,所以无法上8。总分8.5依然是非常棒的表现,和QF7并列成为K评分球鞋部分最高分。
Wucht P8一次过满足我两个梦想,Boost搭配POWERWEAVE编织鞋面堪称豪华。370克上下的它走的是稳重路线,大面积碳板和强悍的包裹性能令它在稳定性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鞋内空间比较大适合亚洲人高脚背和较宽的脚型。比较可惜的是我个人步伐较轻,没有严重拖布习惯,无法测试出它侧边adituff的防磨性能。总的来说它非常适合大体重的,或是下肢力量一般的,又或是足部/膝部有着慢性伤病,想寻求一双安稳保护型球鞋的,以及步伐较重,经常跳步/跳杀进攻的球友。Boost在后跟的缓震性能无需解释,从adidas Boost上天的销量和其几乎应用到所有项目的运动鞋上可见一斑。Powerweave也是一款独特的自带支撑属性加成的纤维,让织物鞋面可以直面支撑性问题,代价也只是一开始比较僵硬需要穿着来“开鞋”。它或许仍带着一些Barricade网球鞋的影子,但这也意味着它很好地吸收消化了Barricade的稳定性设计,应用到羽毛球鞋上。
也许下一次我该祈祷Primeknit来到羽毛球鞋上?分分钟就成真了呢!
ioggpsiyltkzhunq03pd.jpg (390.23 KB, 下载次数: 102)
17:59 上传
延伸阅读:
(142.74 KB, 下载次数: 141)
22:48 上传
<p id="rate_24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原创内容&金币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5
" class="mtn mbn">
省队选手, 积分 2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0 积分
是有点心动,1000多有点卖不动啊~~
专业高手, 积分 14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3 积分
跟他家的拍子一样,开始往死弄,没人买,最后烂大街
省队高手, 积分 36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6 积分
大神帖要顶
国家一级, 积分 70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4 积分
初级选手,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专业高手, 积分 15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1 积分
那个男的是谁
省队选手, 积分 29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什么!要一千多!
全国冠军, 积分 117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0 积分
全掌就更好了。。。alphabounce怎么样 想买
省队选手, 积分 2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3 积分
最近阿迪很火啊。
业余选手, 积分 4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我穿nmd打球
省队选手, 积分 24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0 积分
前排,中毒
专业高手, 积分 17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7 积分
卖相不错,现在900多吧,鞋底花纹看着够呛啊。
国家二级, 积分 48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boost跑鞋已经穿两年了
业余选手, 积分 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4 积分
侧面看着更像网球鞋
入门选手,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就是想知道 从那儿能买到
初级选手,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业余选手, 积分 3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6 积分
阿迪不按羽毛球的套路玩,还是死路一条
业余选手,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2 积分
大爱阿迪达斯,致使我我买了一双阿迪达斯网球鞋来打羽毛球
eyc199xpogdx55.jpg (103.17 KB, 下载次数: 102)
23:35 上传
省队选手, 积分 25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6 积分
看着挺不错。即便不用来打球,平时穿着也挺不错。谁有商家?
社区公告 /1
网络喷子是个大毒瘤,即日起将严格整治。可直接私信链接地址,将视违规程度直接封号。
Powered by这双全掌 Boost 的特殊鞋款你会穿来压马路么?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高尔夫球鞋一直是较为冷门的鞋款,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好看有趣的款式出现!
近日,adidas Golf 推出一款全新配色的 Cross Knit Boost,将甜椒奶酪三明治为灵感元素注入到球鞋设计中,鞋身采用白色织物网面打造,辅以全掌 Boost 中底,搭配生胶大底呈现,细节处以一抹亮眼的绿色示人,并在鞋垫上印有三文治图案突出主题,外观不俗,细节满满!
将于 4 月 3 日发售,熟悉的通掌 Boost,全新呈现的鞋面及外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adidas Cross Knit Boost
货号:Q44966
发售日期:2017 年 4 月 3 日
发售价格:$180 美元
-- 赞助商内容 --
JUST SAY IT!
Copyright &
All Rights
| 京ICP备号-1扫码下载极果客户端
阿迪Pure Boost跑鞋:彭于晏同款,全新Boost脚感超轻
帮我消消黑眼圈
之前阿迪达斯曾公布将推出全新的 Boost 科技,而目的则是为了把科技与舒适和时尚结合一体;现在我们在 Pure Boost 跑鞋上可以领略到全新的 Boost
技术带来的新感受;这款鞋是由 adidas Sport Performance、Y-3 和 adidas Originals 三条支线的设计师共同设计而成,并在经典跑鞋的基础上采用了轻便透气的网眼材质构成鞋身,旨在为提供一款兼具时尚外观与舒适脚感的跑鞋。原价 1099 元,现在当当网仅售 559 元,是历史新低价格,不要错过。
“这款让人眼前一亮的鞋子,运用了最新升级的 Boost 科技,”James Carnes(阿迪达斯全球创意总监)如是说,“ Pure Boost 科技,这双鞋的设计理念就是将 Pure Boost 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强调的是 Pure Boost 科技的革命性。因此,鞋子的外观设计也十分的简洁且富有现代感。”这款革命性跑鞋男款仅重 235g,无缝鞋面以及无鞋垫的设计,都是为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证 Pure Boost 出色的缓震效果;后跟辅以 TIRRENINA 麂皮后跟,在增强保护性的同时不失时尚气息。除去全新 Boost 带来的新体验,Pure Boost 还在鞋带部位设计了一条横向的束带,这一设计大大提升了跑步时的脚感,包裹性能一流,丝毫不会感觉双脚在鞋内晃动;大颗粒的防滑外底适应多种跑步地形;搭配时尚的外形设计,无论是跑步还日常休闲上脚都没有任何问题。关于品牌阿迪达斯,德国品牌,主要生产运动鞋服装备,是世界著名体育运动用品制造商。查看: 57067|回复: 315
【IN版鞋评】你所不知道的Adidas Ultra Boost !!!
本帖最后由 intofun 于
22:04 编辑
& &&&&&本来节前就买了这双鞋结果拖了快一个月才做介绍,大家见谅
& && & 每一日我都会默默的回复着众多跑友对我的咨询与提问,而近段时间,我见到最多的问题是:in版你穿过Ultra Boost没有?听说这鞋子性能特别棒,对这款给我们做个评价吧!
& &&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买了这双 Ultra Boost,也才有了如下的这篇寥寥数字的文章。
正文开始:
& &&&记得十五年前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双Adidas,从那时算起,这些年穿过的各款产品数目已然可观,一个个像Adistar,Adizero系列经典的产品都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本以为对于鞋类产品已然淡默的我,竟然能够再次被震撼到,这也是我之前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当这双ultra boost穿在脚上,我似乎又重拾起多年前初次穿过的阿迪之感?每一步抬脚与落地的过程中,似乎都能感觉到中底所带来的反弹感受,自己由于伤病早已没有了当年那高配速永往直前的小伙模式,但不服输的我有时也会尝试一下尽可能快的速度,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对于跑鞋的选择越来越苛刻,很多以前认为不错的鞋款都逐渐被我冷藏,优秀的缓冲效果与回馈力已然被我提升到选择鞋款的首位,当然初穿这双Ultra Boost之后,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同时带来,那就是这双Ultra Boost还是很重的。。。。。。
& & 下面正式为大家做一下Ultra Boost这款鞋的介绍
& & & & & & & & & & & & & & & &
到底怎么样,建议看下这里的资料和评论吧。 别受误导骗了,详情: http://jhcha.net/adidas&
Ultra Boost的Logo其实可以再弄的更绚一些
& & & & & & & & & & & & & & & &
之前只在高端竞速款里采用的Primeknit鞋面编织技术则成为了Ultra Boost的标配,而这种细密的一体化编织鞋面,包裹性还是不错的,但要注意,脚上肉多的兄弟们穿起来可不太舒服,选大半码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底是这双鞋最吸引人的地方,怎么有效的将3000粒Boost能量胶囊集中到整个中底里是Adidas设计人员多年来攻克的最大难题之一,要知道弹性很足的圆型颗粒,想把他们无缝隙的压缩到一起可是很难控制的,所以,每一粒的Boost能量胶囊都坚持在德国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的最佳可控性。谈到这里我想起了Boost材料一个最为实用的物理特性,即使在零度这样的寒冷室外天气下,Boost依然不会像传统Eva,Phylon那样的材料变硬,而依然保持着柔软的特征,舒适自然的脚感不会有任何改变,这在我们冬季寒冷地区实际意义最为重大。
& & & & & & & & & & & & & & & &
金陵春www.sosoxiaoshuo.cc/so/12/12450/&
在Ultra Boost身上同样采用了Torsion System稳定科技,但与常见的跑鞋不同,这款Ultra Boost上采用的Torsion System是被高倍压缩过的,是常见的两倍密度,这个从实物按压时我深刻的体会到材料确实比以往接角过的Adidas跑鞋硬度要更高,恐怕此项殊荣也只有这款Ultra Boost才能享有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撤出鞋垫,可以看到在夹层中同样用到了网状的辅助结构。
& & & & & & & & & & & & & & & &
因为迫不急待的使用过这双Ultra Boost一段时间,外底有些旧痕大家可以忽略掉。
& & & & & & & & & & & & & & & &
谈到这里,很多朋友都会问了,以前经常见到的Adiwear跑那去了?实际上这款Ultra Boost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Stretch Web外底,它比以往的外底都更加有韧性,在我的实跑体验时确实增分不少,独特的抓地效果是以前我所没有感觉过的,当然其耐磨性依然要打个问号!这就需要时间更长久的体验才能知晓。
本帖最后由 intofun 于
15:13 编辑
& && & 相较于同门的Energy Boost,Ultra Boost的中底多采用了20%的Boost材质,这也是Adidas目前全部产品系里采用Boost材料最多的一款跑鞋,更多的材料应用意味着什么呢?穿过这双Ultra Boost你就能明显的体会到它的不同,前掌多采用的部分对于习惯前掌跑法的人来说是个最大的福音,无论你采用何种跑法这款Ultra Boost全部皆可以胜任,一款跑鞋就可以达到如此目标,这也是我同样多年前不敢去想的。
& & & & & & & & & & & & & & & &
& && & 虽然接触这款Ultra Boost时间还尚短,但我还是迫不急待的将一些使用感给大家分享一下,前面谈过由于伤病在身我对鞋子的缓震效果最为看重,而这双Ultra Boost给我的感受是整个中底弹性控制的力度刚刚好,在跑动过程中脚掌过渡时的平滑感令人印象深刻,全掌Boost材料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以往跑鞋嵌入式减震材料所造成的突兀感,穿上它的感觉,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放心去跑,其它什么也不用管”,同时加强型的Torsion System科技对于整支鞋子的稳定性贡献很大,否则以Boost材料的特点,这样的全掌中底可能还真会让人有点担心,现在这样的处理就相当到位。当然这款Ultra Boost最大的制约之处也来自于它超强的缓震效果,这么厚实的中底掩盖了更多的路感,跑在公路上你只会感觉到脚被安全的保护着,并且自始至终皆是如此,路感一直有些模糊,我想也许在未来,Adizero产品线里会有一款更为轻量化的产品出现,来适合一些有速度要求的跑友来选择吧。
本帖最后由 intofun 于
22:31 编辑
对Ultra Boost这款鞋,我们想说的
第一,Ultra Boost优异的缓冲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对缓冲有特殊要求的跑友 完全适用。
第二,从产品本身的定位来说,这双Ultra Boost为了解决Boost材料的不稳定性,在中底内部套嵌了太多的部件,重量依旧偏重了,仍然需要很大的改进空间。
第三,Primeknit技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适应脚型,但实际体验后,脚宽的朋友依旧需要买更大的号码。
第四,这双Ultra Boost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取消了AdiWear之后,耐磨性方面要打一个大的问号?& && && &&&我穿的还很少,但已经有磨损的痕迹出现了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回答有网友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Boost产品中底只有单一的白色?不考虑多生产一些其它配色呢?”& && &这个问题同样也有了答案:Boost材料由于物理特性,并不适合简单的在外面喷一层漆处理这样简单,而应考虑在发泡过程中就做到上色完毕,想信Adidas已经找到了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不同中底配色的Boost可能很快就要与大家见面了。
& && & 后面大家有什么Adidas产品类的问题都可以跟贴留言,我一定有问必答,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帖最后由 这样不行的 于
15:27 编辑
Ultra Boost这鞋太沉,跑长跑快都会拖后腿。我有入一双用来压马路的想法,但配色又太单一,男款只有黑蓝和橙黑两种。另外这鞋全身没有一点反光元素,穿着夜跑也不够炫。
Ultra Boost这鞋太沉,跑长跑快都会拖后腿。我有入一双用来压马路的想法,但配色又太单一,男款只有黑蓝和 ...
重量的问题我最后也总结了,确实是比较重,不过也符合这款鞋的定位,顶级款都不算轻。配色等我上图,别的颜色都有了。
同意二楼,样子实在是不入时啊
Ultra Boost这鞋太沉,跑长跑快都会拖后腿。我有入一双用来压马路的想法,但配色又太单一,男款只有黑蓝和 ...
新款有其它配色的了。但我在最后谈到有一点,中底的配色目前依旧无任何变化,清一色的白色。。。
& & & & & & & &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intofun 于
07:15 编辑
更多的配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意二楼,样子实在是不入时啊
其实我也觉得不太好看,哈哈,无耐买的时候只有黑白配色的。
楼主一次跑多少公里?上15公里以后这款鞋性能表现如何?有些人说跑时间长了偏硬。
重量的问题我最后也总结了,确实是比较重,不过也符合这款鞋的定位,顶级款都不算轻。配色等我上图,别的 ...
重量大是Boost材质的硬伤,就连Adios这样的马鞋配备了Boost底之后都能达到8oz的重量,所以如果阿迪不推出新配方Boost泡沫的话,重量问题解决无望。
楼主一次跑多少公里?上15公里以后这款鞋性能表现如何?有些人说跑时间长了偏硬。
不是偏硬,是回弹变弱了,ADI这种Boost材料已经算做的比较好的了,但长距离后依然会弹性削减,体感上会不如初段的感受,整体来说中底的性能已经算不错了,我给的评定好过早些年的Adistar系列!
重量大是Boost材质的硬伤,就连Adios这样的马鞋配备了Boost底之后都能达到8oz的重量,所以如果阿迪不推出 ...
不光是Boost材料,这双Ultra你看一下我照的细节图,为了解决Boost材料的不稳定性,在中底内部套嵌了太多的部件,要是不重倒是奇怪了。
不是偏硬,是回弹变弱了,ADI这种Boost材料已经算做的比较好的了,但长距离后依然会弹性削减,体感上会不 ...
楼主那你说我跑半马买k21还是这款?
不是偏硬,是回弹变弱了,ADI这种Boost材料已经算做的比较好的了,但长距离后依然会弹性削减,体感上会不 ...
楼主那你说我跑半马买k21还是这款?
不是偏硬,是回弹变弱了,ADI这种Boost材料已经算做的比较好的了,但长距离后依然会弹性削减,体感上会不 ...
我倒觉得主因是跑者的脚丫子疲劳麻木了,因而产生了鞋底变的越来越硬的错觉。
我倒觉得主因是跑者的脚丫子疲劳麻木了,因而产生了鞋底变的越来越硬的错觉。
运动实验室都能测,只不过一般大众消费者都不会去关注,Boost这中底估计厚度也就控制在这样,重量上难突破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迪yeezy boost35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