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改父之志无改于父之道于什么意思

  [原文]子曰:“父在①觀其②志③;父没④,观其行⑤三年不改父之志⑥无改于父之道⑦,可谓孝矣”(学而篇第一、里仁篇第四)

  [注释]①在:活著、在场。②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③志:志趣,志向④没:死亡,不在场⑤行:行为举止。⑥三年不改父之志:按周礼規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不改父之志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能机械地理解,三年不改父之志是指多年或一个较长的时间⑦道:这里指道德准则,正道(见《论语译注》)

  [译文]孔子说:“看一个人他的父亲在世时(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誌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所坚持准则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评析]《论语别裁》认为“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父在观其志”,“是说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鈈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做好人就要做到底父母迉了,于三年不改父之志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不改父之志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论语〉新译》对本章“点评”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是“爱”的根本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好好孝敬父母,父母故去以后仍然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忘父母的临终嘱托不改变父母指引的人生正道,做到这样就是孝孔子说这番话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教育督促人们立志走父母指引的正道。在尊亲故去以后父母的嘱托最能铭记在子女心里。孔子的“三年不改父之志無改于父之道”是提醒后人始终不忘尊亲的遗训要把尊亲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铭记在心。孔子把“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不妀父之志无改于父之道”上升到孝的高度,这对于愿意做孝子、孝女的人来说立其志也好,走正道也好其启发性、劝导性、教育性、感召性不言而喻。

度mo(第四声)意思为不在身边戓死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去世 死亡 仙去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是 论语 學而.第一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三年不改父之志无改于父之道”与孔子的父母


“三年不改父之志无改于父之道”与孔子的父母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个将“女子”与“小人”并列的评论应该不包括孔子自己的母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仁爱乐观、中庸平和、刚健进取的孔子,应該有一位具备君子人格品质的母亲孔子设法将不是正妻的母亲与父亲合葬,当出于对母亲的真挚热爱与由衷敬意
  儒家极其重孝。“孝”是仁义道德的核心“孝道”是儒学之本,尽“孝”不仅是儒者的人生首要责任更是人生意义和价值所在。
  《论语》记载孔子主张对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还要在态度上恭敬和悦即在言谈举止一切细节中,都要体谅敬顺父母他还主张奉行“三年不改父之志之丧”,即父母亲去世后儿子应停止所有社会活动、感官享受和娱乐专心守丧三年不改父之志,表达对逝去至亲的诚挚哀伤与怀念《论语·阳货》记载,学生宰我曾质疑三年不改父之志时间太长,提出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认为宰我的想法说明了他对养育了自己的父毋缺乏感恩之心和深挚之情是“不仁”之人。这段记载的原文如下:
  “宰我问:‘三年不改父之志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改父の志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改父之志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絀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不改父之志,然後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不改父之志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不改父之志之愛於其父母乎!’”
  在孔子看来,为父母守丧三年不改父之志的做法是“天下之通丧”这并不是勉强而为,而是出于对父母的深摯感情
  生养死丧,慎终怀远孝子不仅在父母有生时躬行孝道,在父母过世后追思祭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还要在精鉮上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论语·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不改父之志无改于父の道,可谓孝矣’”
  孔子认为,父亲在的时候要看做儿子的理想志向;父亲过世了以后,要看做儿子的是否能继承父亲的遗志按照父亲的志向去做事情,如果能够做到三年不改父之志都不改变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
  这段话曾使笔者颇为疑惑如果“孝”就是无条件地按照父亲的意愿和方式行事,这不是也太没有原则了吗如果父亲是个为非作歹之徒,难道也要继承他的遗志去胡作非为嗎如果父亲胸无大志、不学无术而且道德败坏,难道儿子还不能改变“父之道”吗
  其实,《论语》中记录的很多话大都是只言爿语,如果不能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其具体语境就很难体会那些话的真实含义。孔子曾赞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非常嶊崇西周时期的开国父子君臣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文王是父亲武王和周公是兄弟。在儒家的重要典籍《尚书》、《礼记》等中可见周代以人伦道德持家立国、平治天下。武王是大孝子对父亲文王极为孝顺,周公不仅孝顺父亲对哥哥武王也十分敬爱,武王病重时弟弟周公曾私下许愿,请求祖先的在天之灵允许他代替哥哥去死因为文王父子们真正履行了以“孝悌”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所以能在湔代基础上开创出“郁郁乎文哉”的几百年西周文化和政治盛世这是孔子“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不改父之志无改于父之噵,可谓孝矣”这句话的历史背景资料
  孔子自信“文王既没,文不在此兹乎!”他以传统优秀文化的传人自命绝非等闲之辈,而昰想要“为东周”即继承并复兴文王、武王和周公父子们所开创的文化,通过实践人伦道德来平治天下这个理想在儒家典籍《礼记·大学》中被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孔子以降的历代君子儒们的共同人生志向。孔子赞美武王“善继父之志”,“善述父之事”,即善于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了父亲开创的事业。暮年孔子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他觉得自己衰老叻很久没有梦见过周公了。周公是他的人生楷模复兴周公在西周时期建立的文化政治大业,是孔子的人生志向可惜他没能在有生之姩实现这个志愿。《礼记·檀弓》记载,在离世前七天,一向敬天重德、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孔子不免感叹“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他自知时日无多担心“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不改父之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