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开满楼是什么意思为名写一首诗词

诗词鉴赏-辛夷花开春满楼那些關于木兰花的古诗词!

又名望春花,木兰、色泽鲜艳,花蕾紧凑鳞毛整齐,芳香浓郁古人曾将玉兰和木兰统称为木兰,直到明代以後才将玉兰,木兰分开玉兰称玉兰,木兰多称辛夷有诗云:净若清荷尘不染,色如白云美若仙微风轻拂香四溢,亭亭玉立倚栏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绿堤春艹合,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

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

辛夷花烂开,故囚殊未来

愁看柳渐绿,更忍折残梅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辛夷才著两三花,花下开澊定几家

折赠一枝君莫惜,东风宁肯护繁华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辛夷馆

爱此幽人居,春风满庭户

指点辛夷花,忘却来时路

春雨湿窗紗,辛夷弄影斜

曾窥江梦彩,笔笔忽生花

东风日夜发,桃李不禁吹

检点浓华事,辛夷落较迟

梦中曾见笔生花,锦字还将气象誇

誰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

木笔花名映碧栏,词臣相对动毫端

晓来似惹松烟滑,疑向春风咏牡丹

木兰花 木笔 一名辛夷

心吐毫,枝折管细萼芳苞春日暖。

疑醮水欲书空,写出韶光留著款

藉斜晖,凝晓露俨似荷风浮紫碗。

怜倚槛笑含风,缘堤色与芙蓉乱

问题:词的上阕与下阕是甚么意思

在《礼》、《史记》中有”乐阕“的说法,暗示音乐吹奏竣事这里是终了的意思。

《吕氏年龄·古乐篇》中,阕,作为名词,暗示乐曲的一段: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唐朝诗人沈亚之所作的《文祝延二阕》多是最早的以”阕“为题的诗歌:

闽山之杭杭兮水堋堋,吞荒抱大兮香叠层
腾气清浑兮朝昏,神生此中兮宅幽凝
居如山兮惠如水,处端卓兮赴下而忘鄙.....

到了宋代就比力多了,一阕就是一首的意思唎如红杏尚书宋祁的《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五阙就是五首:

湖中新水照春辉绿遍垂杨万万枝。此地得非名细柳暖烟偏照亚夫旗。
闲驻春旟玩碧浔波光杳杳树阴阴。便将塞下风沙意回作江南烟水心。
浚湖栽柳重城下弄水攀条三岁中。谁见使君欹帽处鸭头波上雪花风。
弱柳毵毵湖上天天青湖碧此流连。东方千骑浮云骏折得春枝便作鞭。
古人杨柳咏依依曾与征夫说戍期。看尽春条君莫叹湖边雨雪是归时。

一首诗就是一阕一样,一首词也是一阙不外一首词的一段还叫做一阙,前一段叫做上阕后一段叫做下阕。例如柳永的木兰花慢:

《钦定词谱》中介绍:木兰花慢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前段就是上阕后段就是下阕。

文人常常在作品中称一首词为一”阕“下举2例:

  •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顿时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了解。 正冷静
明代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安在,惟有水池自碧

茬这首词的叙言中,姜夔用”阕“代表词”因度此阕“:

前人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大都词是要分段的所以又有单调,双調三疊,四疊的区分词的一段叫阕,也叫片单调的词不分段,常常就是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三疊四疊的词都是长調。单和谐长调相对照例小三疊的如"六丑",“兰陵王"四疊的好象只有一首叫"鶯啼序″。最多的是双调的词这类词分为前后也叫上下兩阕。就是两片两段的意思。这类两片的词里小令中调,长调都有如:"菩萨蛮″″西江月′,"念奴娇″″沁园春″等。

词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上阕写所见,下阕写所思上阕景中含情,下阕情寓于景

就是词的上半部门和下半部门

就是一首歌的开首和結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开满楼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