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自己”用工作文言文怎么说说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自我肯定欣赏的能量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自我肯定欣赏的能量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4:47:4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自我肯定欣赏的能量
官方公共微信晋书白话文 【范文十篇】
晋书白话文
范文一:素书· 原始第一》白话译文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德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 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 代。
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著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 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德、即是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满足,自然界万事 万物也是如此。
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关心、同情人,各种善 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
义、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 惩恶,以建立功业。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循礼的 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 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
这五个条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的。
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 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 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 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 立业位极人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而已。也就因此, 像这样的人物常能树立极为崇高的典范,名重于后世呵!
21:00 回复 2楼 《素书· 正道第二》白话译文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 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 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 处义而不回, 见嫌而不苟免, 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 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 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 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 他为人中之俊。
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
决疑难问题。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 止不立。 如果能忠诚守信, 这是立身成名之本。 君子寡言, 言而有信, 一言议定, 再不肯改议、 失约。是故讲究信用,可以守约而无悔
。廉洁 公正,且疏财仗义。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 中之豪。
见嫌而不苟免,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 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 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 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21:02 回复
3楼 《素书· 求人之志第三》白话译文 飞翔之王
绝嗜禁欲, 所以除累。 抑非损恶, 所以让过。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
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 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彰。亲仁友 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任材使能, 所以济物。瘅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 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 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 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 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 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 除各种牵累;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 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谢绝酒色侵扰,这样可 以不受玷污;回避嫌疑,远离惑乱,这样可以不 出错误。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样可以丰 富自己的知识;行为高尚,辞锋不露,这样可以 修养身心、陶冶性情;肃敬、节俭、谦逊、简约, 这样可以守身不辱;深谋远虑,这样可以不至于 困危;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 在逆境中得到帮助。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 这是待人处世之道。
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 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 乱;推求往古,验证当今,这样可以不受迷惑; 了解事态,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应付仓卒事变; 采用灵活手法,施展权变之术,这样可以解开纠 结;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从时机,这 样可以远怨无咎;坚定不移,正直刚强,这样才 能建功立业;勤勉惕励;心地善良,这样才能善 始善终。 4楼 《素书· 本德宗道第四》白话译文
夫志心笃行之术: 长莫长于博谋, 安莫安于忍辱, 飞翔之王 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
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 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 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 败莫败于多私。
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
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
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
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最神奇的效验,莫过于用心至诚;
最高明的做法,莫过于明察秋毫;
最吉祥的想法,莫过于安分知足;
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求太多;
最悲哀的情形,莫过于心神离散;
最麻烦的病态,莫过于反覆无常;
最无聊的妄念,莫过于不劳而获;
最愚昧的观念,莫过于贪婪卑鄙;
最孤独的念头,莫过于目空一切;
最危险的举措,莫过于任人而疑;
最失败的行径;莫过于自私自利;
5楼 《素书· 遵义第五》白话译文 原文: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 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 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 者惛, 女谒公行者乱, 私人以官者浮, 凌下取胜者侵, 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 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 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 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 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 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
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在部下面前显示高明,一定会遭到愚弄。有过错而不能自知,一定会 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一定是神志惑乱。因为语言招 致怨恨,一定会有祸患。思想与政令矛盾,一定会坏事。政令前后不 一,一定会失败。发怒却无人畏惧,一定会受到侵犯。喜欢当众侮辱 别人,一定会有灾难。对手下的大将罚之过当,一定会有危险。怠慢 应受尊重的人,一定会招致不幸。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怀异志 的,一定会陷于孤独。亲近谗慝,远离忠良,一定会灭亡。亲近女色, 疏远贤人,必是昏瞆目盲。女子干涉大政,一定会有动乱。
随便将官职到处乱送,政治就会出现乱相。欺凌下属而获得胜利的, 自己也一定会受到下属的侵犯。所享受的名声超过自己的实际才能, 即使耗尽精力也治理不好事务。对自己马虎,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无 法处理事务。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一定被众人遗弃。因为小 过失便取消别人的功劳的,一定会大失人心。部下纷纷有离异
之心, 必定沦亡。既然用了人却不给予信任,必定导致关系疏远。论功行赏
时吝啬小气,形于颜色,必定使人感到沮丧。承诺多,兑现少,必招 致怨恨。起初竭诚欢迎,末了又拒于门外,一定会恩断义绝。
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富贵之后就忘 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念及别人旧恶,忘记其所立新功 的,一定遭来大凶。任用邪恶之徒,一定会有危险。勉强用人,一定 留不住人。用人无法摆脱人情纠结,政事必越理越乱。失去自己的优 势,力量必然削弱。处理问题、制定决策时向不仁之人问计,必有危 险。秘密的计划泄露出去,一定会失败。横征暴敛、薄施寡恩,一定 会衰落。奋勇征战的将士生活贫穷,鼓舌摇唇的游士安享富贵,国势 一定会衰落。贿赂? ??政? ??员的事到处可见,政治必定十分昏暗。知道 府 官 别人的优点长处却不重视,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反而耿耿于怀的,则是 作风粗暴。使用的人不堪信任,信任的人又不能胜任其职,这样的政 治一定很混浊。
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人民,人民就会团结;若一味地依靠刑法来维 持统治,则人民将离散而去。小的功劳不奖赏,便不会建立大功劳; 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便会产生。奖赏不能服人,处罚不能让人 甘心,必定引起叛乱;赏及无功之人,罚及无罪之人,就是所谓的残 酷。 听到谗佞之言就十分高兴, 听到忠谏之言便心生怨恨, 一定灭亡。
藏富于民, 以百姓的富有作为本身的富有, 这样才会安定; 欲壑难填, 总是贪求别人所有的,必然残民以逞。 7楼 谭威:黄石公《素书》 飞翔之王
黄石公《素书》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 甚广,影响很大。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 《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 一卷,张良所传。"???
《素书》 问世以来版本甚多。 有明朝窜眇阁刊 《先 秦诸子合编》本、《汉魏丛书》本、明朝唐琳刊 本、《说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书》 本、 明朝王士祺本、 明朝溪香馆刻杨慎评本等等, 不一而足。
《素书》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全书六章共 讲了五个问题,兹简介于下。
一 、阐明了作者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 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 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
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 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二、 阐明了作者用人的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之 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是故其无异 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平的准则。作
者认为 ,,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 不任者疏"、 ,,用人不正者殆, 强用人者不畜"等等, 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有著指导性意义。
三、 作者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个 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 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 ,,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 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 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 罗万象。
四、作者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 短于苟得"(反对短期行为),,后令缪前者毁"(政 策必须备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
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 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 对于后人参政有一定的启发。
五、作者阐述了他自己的处世之道。我们中国人 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 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好众辱人者殃, 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 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 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出了 借鉴。
大凡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都是以,,人"为主体 的活动,都和个人的修养,能否协调好个人与个 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著千丝万缕的联 系。在古人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程序是不可打乱的, 因此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 国人认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军事的高 度集中, 是一种高层次的军事。 ,,败莫败于多私"、 ,,阴计外泄者败"、,,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
赦则大怨必生"等,对于指导政治或军事行动, 有著同样的意义。
8楼 张商英 (宋)《素 : 书原序》 原文:
《黄石公素书》 六篇,按《前汉列 传》 黄石公圯桥所 授子房《素书》, 世人多以,,三略"为 是,盖传之者误 也。
晋乱, 有盗
子房冢, 于玉枕
获此书, 凡一千
百三十六言, 上
秘戒:,,不许传
不道、 不神、 不
不贤之人; 若非
人,必受其殃;
人不传,亦受其
殃。"呜呼!其 重如此。
黄石公得子
房而传之, 子房
得其传而葬之。
五百余年而盗获
之,自是《素书
始传于人间。 然
传者, 特黄石公
言耳,而公之意
其可以言尽哉。
余窃尝评之
“,,天人之道,未
不相为用, 古之
贤皆尽心焉。 尧 若昊天,
9楼 舜齐七政,禹 叙九畴,傅说 陈天道,文王 重八卦,周公
设天地四时之 官,又立三公 以燮理阴阳。 孔子欲无言, 老聃建之以常 无有。"《阴符 经》曰:,,宇宙 在乎手,万物
21:15 回复
生乎身。道至 于此,则鬼神 变化,皆不逃 吾之术,而况 于刑名度数之 间者欤!"”
黄石公, 秦之隐君子 也。其书简, 其意深; 虽尧、 舜、禹、文、 傅说、周公、 孔、老,亦无 以出此矣。
然则,黄 石公知秦之将 亡, 汉之将兴, 故以此《书》 授子房。而子
房者,岂能尽 知其 《书》 哉! 凡子房之所以 为子房者,仅 能用其一二 耳。
《书》 曰: ,,阴计外泄者 败。"子房用 之,尝劝高帝 王韩信矣; 《书》曰:,,小 怨不赦,大怨 必生。 "子房用 之,尝劝高帝 侯雍齿矣; 《书》曰:,,决 策于不仁者 险。"子房用 之,尝劝高帝
罢封六国矣; 《书》曰:,,设 变致权,所以 解结。 "子房用 之,尝致四皓 而立惠帝矣; 《书》曰:,,吉 莫吉于知足。 " 子房用之,尝 择留自封矣; 《书》曰:,,绝 嗜禁欲,所以 除累。 "子房用 之,尝弃人间 事,从赤松子 游矣。
嗟乎!遗 粕弃滓,犹足 以亡秦、项而 帝沛公,况纯
而用之,深而 造之者乎!
自汉以 来,章句文词 之学炽,而知 道之士极少。 如诸葛亮、王 猛、房乔、裴 度等辈,虽号 为一时贤相, 至于先王大 道,曾未足以 知仿佛。此 《书》所以不 传于不道、不 神、不圣、不 贤之人也。
离有离无 之谓,,道",非
有非无之谓 ,,神",有而无 之之谓,,圣", 无而有之之谓 ,,贤"。非此四 者,虽口诵此 《书》,亦不 能身行之矣。
秦朝末年 的隐士黄石公 的《素书》共 有六章。大多 数人以为黄石 公在圯桥传授 给张良的《素 书》就是《三 略》,这实在 是以讹传讹
西晋时 期, 天下大乱。 盗墓贼发掘了 张良的坟墓, 在头底下的玉 枕中发现了这 本《素书》, 共计有一千三 百三十六字, 上面题有秘诫 说: ,,不允许将 此书传于“不 道、不神、不 圣、不贤之 人”, 否则必遭 祸殃;但是如 果遇到合适的 传人而不传 授,也将遭
殃。"可见像 《素书》这样 一本关系到天 下兴亡、个人 命运的,,天 书", 是否要传 世,是一件极 其慎重的事 情!
当年黄石 公遇到张良这 样的豪杰,经 过几次无情的 考较后,才慎 重地传给了 他;张良因为 没有遇到合适 的人选,只好 将它和自己一 起带进棺材。
五百余年后, 因盗墓贼得到 了它,才从而 使这本,,奇书" 得以在人间流 传,然而公之 于世的,也只 不过是黄石公 的极其简略的 言词,至于其 中的玄机深 意,浮浅的言 语怎么能穷尽 呢?
范文二:山川的秀丽景色、山河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话题。正所谓“山水美景,人人皆爱。”
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抬头仰望,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高高的山峰耸入了云霄,好像擎天大柱。低头俯视,清澈的溪水轻轻地流淌,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看那两岸石岩壁立千仞,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彩虹一般,色彩斑斓、五色争辉、熠熠耀眼、交相辉映,美丽极了。又有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实为“天下第一美景”。山脚下,一株株古松,批鳞挂甲、昂然挺立,好象是一个个威风凛凛的战士。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落日的余晖,为群山抹上了淡淡的红晕,潜游
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接着又陷入无边的静谧。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尽可以不必担心吃的东西。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范文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藏而不露的力量。……语言的实践反映一种并未公开宣布的霸权。”[1]这种霸权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即“统治形式”和“精神与道德的领导形式”[2]中。前者表现为国家机器,后者则体现为国家机器对文化或者说话语的领导权。“话语即权力”,米歇尔?福柯认为,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话语代表着一种权力,拥有话语权就是拥有统治权的一种表现。[3]   自古以来,话语权就被统治阶级牢牢地掌控在手中,统治阶级通过对话语形式与话语群体的操控来稳固其统治地位,实现其统治权益。这一操控行为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延续或选择,而是由权力机构控制、选择、组织和传播的结果。在对话语这种隐形权力进行运作的过程中,国家往往通过其“霸权”的实施机构之一――教育机构,对话语形式进行规则化,明确享有话语权的社会群体,从而规范其权力话语的使用和传播。   一、白话文运动与清末教育改革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为选拔官吏、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进行的,以培养“明人伦”的“君子”为目标的英才教育、精英教育。选择四书五经等宣扬人伦规范的文言文为教育目标的载体,以文言作为统治权力的话语形式。这种教育的结果是:社会分化为两种话语形式、两大话语群体――用文言的士大夫阶层与说白话的平民阶层。前者是社会的统治阶层,后者是社会的被统治阶层。   当这种教育模式持续到19世纪后期,由于封建王朝的没落与受辱,迫使此时的一些仁人志士“放眼看世界”。他们强烈地意识到,故步自封、闭关锁国绝非强国之路,“富强治理,在各精其业,各扩其识,各知其分之齐氓”[4],所以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少数之英隽”,而应普及开来、惠及民众。“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将“语简理丰”的“二千年前古书”“一切学堂功课书”“农书、商书、工艺书”等均“用白话编辑”[5],以此作为“开启民智”的手段和工具。   随着1901年9月废除八股取士,1902年公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l月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形成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据统计,至1909年,学校增加到59,117所,学生有1,639,641人。[6]作为“办理学校者所挟之利器”[7]的教科书的改革也随之而来:各类新式教科书陆续面世,如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读本》(190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1904年)、《简明国文》(1907年)等。   二、白话文运动与文言文教科书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社会的梦想在学校里呈现的话,那么教科书便是国家实现其统治利益与未来的强有力的武器。统治者将其统治理想寄托在教科书中,以教科书为文化载体来塑造未来的国民、塑造理想的国民,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完善国家的权力机制。因此,对于国家而言,教科书的话语形式代表着国家话语权力的表现形式。   可是,在清末教育改革之中诞生的这些新式教科书,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话语形式却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可以说,这些教科书仅是出于普及教育与开启民智的目的,简化了文字而已;只是将学童从四书五经的八股文中初步解放了出来,却并没有将真正的民间白话融入到新式教科书中。因此,直至五四时期的民国教科书,仍然是以文言文为教材文本,以文言为话语形式。   正如黎锦熙先生所说:“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我们这些知识分子也不是不写白话文,那只有三种场合:第一是办通俗白话报,这是教育性的,这显然是对另一阶级说话,要将就他们的语言,其实就是自己的语言,但对自己的阶层是绝不会‘写话’的;第二是写作或翻译白话小说,这是文艺性的,这也显然是对元明以来传统的旧白话作品的一种不严肃的摹仿;第三是在理论文中偶然流露一些‘语录体’的白话词儿,这也是唐宋以来一种文化的传统,但不多见。”[8]   为什么已经意识到“言文一致”是“开启民智”的钥匙,却仍然坚持用文言文教育民众,并不放弃文言呢?   首先,清末的教育改革是“由逼于外力的一种反动所产生的……虽然此种反动是以‘图强’为主要元素,但当时之改行新教育制度而将旧的‘书院制、私塾制、考试制’一笔勾销,并不是主持者真正明白新教育制度的优点与洞悉旧者的缺点,不过眼见得外力日逼,国势日弱,特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推证,而极力模仿其种种设施”[9]。因此,“这些改革并没有完全破除传统帝制的价值、意识形态与行为模式”[10]。社会的文化主流、统治阶级的话语权的掌控者,依然是“居庙堂之高”的上层人士;尽管“处江湖之远”的普通民众是普及教育的主要对象,但终究是社会文化的细枝末流。教育的执行者与设计者要维护的仍然是封建统治者的权益。   其次,文言是士大夫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旧儒们思想中始终有种对文言的尊崇与认可,骨子里也并没有改变对“引车卖浆”的“贱民”的不齿。他们所推行的白话文运动、开启民智的运动,出发点都是维护或挽救他们的统治。躬身与平民说同样的话,看同样的文章,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的文字,对于大众,除了身份、经济这些限制之外,却还要加上一条高门槛:难。跨过了,就是士大夫,而这些士大夫,又竭力的要使文字更加难起来,因为这样可以使他特别的尊严。”[11]可见,不同的话语形式,本身就在地位不同的人之间制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这群士大夫们又怎能容许自己的特权与“贱民”一起分享呢?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尽管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持续了30多年,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科书这一行使话语权力的主战场仍然被文言所占据着。因此,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战果仅仅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启民智”的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   三、白话文运动与白话文教科书
范文四:语言是学习、求知的一种工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掌握语言文字,而且要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来学习生活与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拓展知识的领域和空间。当社会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我们古典经学的范畴,当社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事物太多了,新的知识太复杂了,新的思想太广博了,那种简单的古文体,无论怎样变化,终不能应付这个新时代的要求”[12]。难以承载新思想的文言,又怎能驾驭这思想所生存的时代与社会呢?正如蔡元培所言:“白话是用今人的话,来传达今人的意思,是直接的。文言是用古人的话,来传达今人的意思,是间接的。”[13]“白话文直接是平民教育的基础,宣传文化的利器;间接是增进文明的捷径,改造社会的张本。”[14]“热心教育的诸君呀!看现在世界的潮流,和中国国民知识的幼稚,非普及教育不可。但要普及教育,必定用白话文去宣传。”[15]   因此,编写、出版白话文教科书,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但当务之急是:如何编写白话文教科书,通过什么形式来传播规范的白话文。   胡适认为:“国语并不是单靠几位语言学的专门家就能造得成的。若要造国语,先须造国语的文学。……天下的人谁肯从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字典里面学习国语?所以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字典,虽是很要紧,决不是造国语的利器。真正有功效有势力的国语教科书,便是国语的文学;便是国语的小说,诗文,戏本。”[16]这里所说的“国语乃是区域最广,流传已久,通行于现代有文化的社会,而又能随时改进的普通语”[17],即白话文。我们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头脑中预设的读者群是全体国民;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头脑中所预设的对象是全体国民。他们用白话的国语创作白话的文学作品,将白话的文学作品选作教科书的文本。借助教科书自身的强大优势,将白话推广开来。这样才会实现真正的“言文合一”――书面语形式与口语形式的统一。   1920年4月,教育部通告全国:至1921年冬,国民学校原先采用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各科教科书均采用语体文。当年商务印书馆便出版了第一部小学国语教科书――《新体国语教科书》,第一套中等学校国语教科书――《白话文范》。“据历届统一会审查工作的报告,民九(1920年)审定的教科书凡173册,民十(1921年)凡118册,民十一(1922)约100册。民十以后几年间,各书坊竟出儿童课外读物,种类很多,还不在教育部审定范围之内。大抵‘儿童文学’这一股潮流,自周作人等提倡以来,在民十一新学制公布时,达到最高点,……初中用的也依了‘新学制课程标准’,将语体文与文言文合编,文言文中,所采从来不给中学生读的新材料也颇不少(如王充、崔述之文,从此才入选本),于是乎教科书大改观了。”[18]   “五四”运动以后,“不论教育性的书刊、文艺文和理论文,白话文都成了‘正宗货’”。[19]20世纪20年代以后,不仅官方文告逐渐以白话文予以公布,而且白话翻译作品大量涌现,许多本土作家开始用白话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本土原创文学作品。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白话文作品被精选进新式白话教科书中,从而又逐渐发展、改进并巩固了现代白话文这一语言形式。   自此,通过白话文教科书的广泛使用,白话取得了国家教育机构这一国家话语权力的执行与推广机构的合法保障,从而成为代表国家统治权力的话语形式。同时,随着白话文教科书的广泛使用,“现代汉语”这一在语法、词汇、句式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古代汉语的全新的语言系统也逐渐形成并得到确立,“现代汉语史”这一汉语发展的全新的历史阶段也从此开始。   参考文献   [1]海然热著,张祖建译.语言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葛兰西著,葆煦译.狱中杂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   [3]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9.   [4][6]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原序[A].清末文字改革文集[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5]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A].近代文论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   [7]申报.-12期.转引自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8][17][19]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今序,2,今序.   [9][10]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5.   [11]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A].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2.   [12]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25.   [13]蔡元培.国文之将来[J].新教育,1920(2).   [14][15]劳泽人.小学校与国语[A].朱麟公.国语问题讨论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51.   [16]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J].新青年,四卷四号.   [18]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   【本文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0AYY004)、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民国白话教科书与汉语词汇系统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L13BYY013)研究成果】
[内容提要] 魏晋时期是一个处于重大变革的时期,这时是文学、艺术自觉的形成期与成熟期,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出崭新的特异的面貌。表现在书法艺术,在汉末成就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从而成为卓越的典范。至东晋,王羲之等对行草书的拓展与创造,甚至可以说是绝响。
关键词:魏晋书法 自觉 书法流派 书法世家 楷书 行书 草书 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主流书风 书法理论
魏晋书法在我国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成就,它的影响,被认为书史上第一座里程碑。这个时期,作为文字的意义,书法完成了隶向楷转化的关键一环;作为艺术的意义,书法在形象、情性与神采上,出现了本质的突破,书法由形体美的观照上升到意境美、神韵美的追求。 一、书法由自然向自觉的转化
(一) 汉字字体的发展到魏晋时期发生了质的变化,各种字体都已出现,已由古文字过渡到今文字阶段,汉字摆脱了象形,更加符号化了。各种字体满足了汉字的实用需求,推动汉字发展的内在动力转化为对汉字本身的造型功能和审美潜质的挖掘,人们以文字应用为手段,去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以及通过这种美去寄托个性、品格和情感。
(二)汉字字体的多样化为书法家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且不论甲骨文、钟鼎金文等上古文字,仅以真、行、草、隶、(小)篆而言,它们不同笔法的互相渗透,结构造型的不同特点,同一字体中风格的差异以及一些边缘字体(如章草、古隶、隶楷)等为书法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使得书法创作语言极为丰富。特别草书,虽也产生于应用之求,但由于与正体文字距离较远,不易识读,渐为书家专用。
(三)书法的赏评和鉴藏渐成社会习尚,表明书法家的艺术价值渐得社会承认。书家个体意识觉醒的同时,书法艺术的欣赏者也以艺术的眼光审视作品,而不仅仅着眼于文字应用了。
(四)一系列书法理论著作的产生及其审美意识的强化成为书法走向自觉的标志。而书写材料、书写工具的发明与改进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概言之,正是由于魏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与书法自身内在发展逻辑的相互融合,使书法由自然走向自觉,书法以独立的艺术形态登上历史的舞台,揭开了书法流派演变的历史 二、汉字字体演变的基本完成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实际是从士人们普遍研习章草开始的。相对部分士人为展示个性而热衷于章草之书,另有一部分士人仍然恪守汉八分隶。相对于章草之 草 ,这种极为工整的汉八分隶便被称为 楷隶.在刻意求工的风气影响下,楷隶逐渐发展为 正楷.
从汉隶到章草与正楷的字体演变,为魏晋士人施展书法艺术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过,正楷要求一笔一划的准确工整,不利于速写,影响士人的一般性思想交流,于是又出现了 行书.唐张怀瓘《书断》说: 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 行书'.刘德升即行书之祖也。 又说: 夫行书者,非草、非真,离方,进圆,在乎季孟,兼行草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 看来行书在东汉末年也已出现,不过流行却在魏晋,西晋卫恒《四体书势》的《隶势》说: 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其巧,今盛于世。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东渐,导致部分士人更游离到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中。于是,利于发挥个性的章草书体更向 草 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草书.草书较章草与行书更为简捷奔放,干脆连笔行走,称 连绵草.卫恒《四体书势》的《草势》说: 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
汉字字体演变基本完成,楷书、行书、草书作为新兴字体得到了蓬勃发展。
三、魏晋书法世家
书法风格流派的形成是书法真正走向自觉的标志,而书法艺术的师承,特别是家族间的师承是书法风格流派形成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三百多年的漫长历史阶段。众多的书家,不胜枚举,而首推第一位留有书迹的今楷大家钟繇。他生活于151年至230年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魏明帝时官至太傅,世称钟太傅。钟繇在书法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隶、楷、行、草书无所不精,但以楷书为最善。据载,他师法于曹喜、蔡邕及刘德升等人而自有建树,其楷书天然朴茂,结字每求奇险而能于稳。虽是今楷,却甚得汉隶中古拙之意。后民世学习楷法者可以说必从钟繇书中出才以为上法,王羲之亦多有得宜。庾肩吾《书品》赞钟繇“天然第一,工夫次之”。梁武帝《书评》称:“钟繇书发云鹤游天,群鸿戏海。”都赞到了钟书古朴自然之一关键处。钟书现可见《宣示表》《荐季直表》《丙舍帖》等作品。
钟繇之外,三国时期著名书家有魏国的韦诞、邯郸淳、卫氏家族、胡昭、虞松散吴国的皇象、苏建。贺劭等人。只有蜀国书家尚未见著录。西晋书家,优秀者有索靖、成公绥、杜预等人,而以索靖为代表人。
东晋短短百年,书法史上却能写下重重的一笔,一是由于这时出现了众多家族集团(多是在朝显贵)垄断书坛的奇妙场面,二是因为其中的王氏家庭中出现了此后为中国书法发展标程立范的人物,即王羲之的出现。众多家族即:四庾、六郗、三谢、八王等等。
四庾:庾亮、庾怿、庾翼、庾准。亮为怿、翼之兄;准为亮之孙。三代俱善书法,庾翼(字稚恭,车骑将军)最为突出。翼少时曾与羲之齐名。《晋书.王羲之传》说:“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
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在未见到羲之此书之前,翼内心本不服羲之。翼在荆州时,其子弟皆学王羲之体,翼不悦,曾与都下书云:“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骛,皆学逸少(羲之)书,须吾还,当叱之。”
六郗:郗鉴、郗愔、郗昙。郗俭、郗恢。愔、昙为鉴之子,超为愔之子,俭、恢又为昙之子。郗鉴,官至太傅,为王羲之岳父。六郗之中,郗愔最为有名,工楷草二体,与庾翼并列。
三谢:谢尚、谢奕、谢安。尚为长兄,奕、安为弟。谢安书法尤为突出。谢安字安石,官至太傅。安初未仕,隐居会稽之东山,常与羲之同游。谢安长于尺牍,看不起王献之(羲之子),献之曾作书与安,以为必被安珍视,可谢安却将就来书之后作答回复,并不为珍,献之甚憾。不过谢安可与郗愔、庾翼同列,实不及献之。
八王:王导、王劭、王珉、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王蒙、王述。要论东晋书法家族之中,王氏一门最著,不只众人皆之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王导、王珣等都相当杰出。王珣的《伯远帖》便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合称“三希”。清高宗曾将此三帖藏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养羽殿中,以为稀世之宝,并以“三稀”作堂名。
王氏有三宗。一宗属琅玡临沂,王祥之后。王导(元帝时丞相)即是王祥之孙。王劭(车骑将军)为王导之子。王导第三子王洽(劭之兄)之子即是王珉(继献之为中书令,献之世称大令,献之,羲之叔父王廙。而王廙是王导之孙。另一宗属太原,魏司空王昶之后,王昶曾孙乃王述(尚书令,封蓝田侯)。王蒙也属这一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二王”父子是王氏家族乃至整个东晋书家中的杰出代表。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玡沂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于篆、隶、楷、行、草书无不精绝。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渡江北游,得见李斯、曹喜等人书作,又在许下见到了钟繇、梁鹄书法,洛下见到蔡邕手迹,遂变初学而自成家法。一变汉魏以来质朴风格,形成妍美流便的新书风。王书历来为世人所重,虽与唐太宗的极力推举有关,但更主要是书法至王羲之时代,笔法、结体、章法都已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书风虽主妍美,但却摒绝了凡俗之气,下笔时,婉转中透着刚韧,用笔京华莫测,极耐人寻味。尽管王书真迹已无存,但自唐宋以来传下了数量可观的双勾摹本或刻本,仍能观到王羲之书作的佳处。特别是永和九年(353年)暮春,羲之与同道四十一人会于山阴兰亭,在饮酒赋诗之际,用茧纸与鼠须笔所写的行书序文《兰亭序》(现存唐代摹本),尤能见王书风范,所谓行书天下第一,为后世研习者所必学的范本。
王羲之学书,极其勤苦。曾巩《墨池记》说“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的确,王羲之书法,到晚年始登峰造极,是用一生的时间换来,也才使他成为历史上书法的大成者。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羲之共有七子,善书者就五人,献之为第七子,书法最佳,与父亲合称“二王”。献之七八岁时已学书,羲之密从献之背后挚其笔不得,而叹:“此儿当有大名。”正像当年羲之曾慨叹羲之书才那样,献之后来每想与父亲争高下,谢安曾问他:“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胜。”谢安又说:“外论不如此。” 献之说:“时人那得知敬。”不过就历史地看,献之还是难列羲之之上。
“二王”的成就是全面的,但就其对后世的影响论,更多的是行、草书作,或者说“二王”书法之精华,尤在行、草上。清代书家梁献在谈到晋以后各代整体书风时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评书贴》)这个“尚韵”二字,正道出了代表晋人成就的“二王”书法风格的特征与妙处,且这些特征与妙处,在“二王”行草书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四、书法艺术的基本模式
东汉时的正楷都未能脱尽八分隶书的痕迹,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楷才达到今日所见整齐形态。楷书在点画运动、空间造型上丰富多采,使中国的字体趋于稳定。
行书较正楷简便,又较章草工整,于是很为那些既依恋仕途富贵,又向往山水自然的士人们所喜爱。这种字体的出现,无疑又是对魏晋书法艺术的推动。
后有崔瑗、崔寔,亦皆称工。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这里说的崔瑗,著有《草书势》,介绍了草书连笔行走的简便形式与左右飞扬的绘画般动感。这里说的张伯英,名张芝,时称草圣 ,西晋时索靖、张华、陆机、陆云均学习这种书法,可知草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已定型。
由于中国文字的字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汉隶而演变为正楷、行书、草书,同时又保留部分汉隶的痕迹,于是,书法艺术在这个富于创造性的时代,获得异军突起的天机。在历史的大潮中,楷书行书的新成果奠定了书法艺术的基本模式。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从曹魏到西晋、东晋,整个时期就是一个精神时期。尤其是东晋,是士族获得精神上的最大解放和自由。因此,东晋书风便是这自由、解放的充盈着精神人格的象征和表现。当然,这种象征和表现与欧洲的所谓“文艺复兴”有异。“文艺复兴的艺术带有浓郁、华贵、壮硕的色彩,而魏晋人则倾向于简约玄淡、潇散脱俗。在书法这一艺术门类中更表现得浑运自如、优哉游哉。“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如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汉列。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王羲之书法对洒脱自然的美的热情和礼赞,成为中国书法审美的最高典范之一。
六、魏晋书法理论
书法艺术得以在魏晋时期脱颖而出,又与书法理论建立有密切关系。当士人们发现书法并非一个简单的写字问题,而且是一种关系到个人的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特殊技能时,便有了非常认真的讨论,这便是魏晋书法理论产生的基础。
三国时有关书法的论著,主要是钟繇关于书法的言论。宋代陈思《书苑菁华》卷1《秦汉魏四朝用笔法》载:繇曰:' 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者所知。' 临死,谕曰:' 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繇解三色书,然最妙者八分也。点如山摧陷,摓如雨骤,纤动如丝,轻重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灿灿分明,遥遥远映者矣。
这里至少提出了三点理论:一是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实际将 筋 、 骨 与人的智慧、精神、品格联系起来,以个人之 力 ,来树立代表人格的 筋 与 骨 ,让书法的线条贯穿和充溢内在的生命力,这是中国书法艺术造型最根本的内容。二是 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 这是说书法家创造书法美,有如天以其自然元气赋与万物,产生和创造了地上万物之美。这虽然是一种天然之美,却又不能不通过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人进行书法创作,正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书法作品出来了,自然风貌便也表现于其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置身于天地自然的自由境界感觉,便不会产生具有艺术性的书法作品。重' 意' 的玄妙深微和' 象' 的自然美丽,是魏晋书论的重要特征。 相对于汉末士人对书法的理解,魏晋书法理论更突出主体情感的表露,尤其突出个人在进行书法艺术作品创作与欣赏时的具体感受。三是 每见万类,皆画象之.这既是讲学书法的艰苦,也是讲书法艺术内容的广博。既如坐如行,又如飞如动,既要有穿针引线的细致,又要有披坚执锐的力度。将人生体验集合于书法艺术创作,才能出现感人至深的作品。钟繇不可能将他的书法思想一一道来,但他终于提出了关于书法是一门艺术的理论基础。
西晋时的书法理论著作保存较多。成公绥著《隶书体》,提出 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举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心,非笔不能宣,实天地之伟器也. 这是将儒家 寓教于乐 思想推及书法领域的尝试。成公妥卫恒的《四体书势》是中国书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将书体、书论、书史融为一体的长篇著作。通过叙述中国文字的产生与演进,讨论书法艺术的必要性与适应性。并且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两个基本关系问题,即 意 与 象 、 骨 与 筋 如何具体把握的问题。索靖的《草书状》表达了在研习草书时的自由情感,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理想在观念上的实现,更进一步使书法接近了艺术的实质。
范文六: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体式、样式、体制。它是作者对现实世界洞察把握下建立起的自己的表达模式,既是作者思想可感性的载体,又是作者把握世界方式,同是也是作者连接受者的中介,其话语方式取决于文本叙述的性质和叙述方式的选择。新闻文体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和评论的各种方法。即“新闻的形式问题,是新闻写作表现内容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方法。”①从文体的角度透视新闻文体创建之初的语言变迁情况,更贴近新闻本体,也是探讨一个时期的某种体裁流变较为独特的视角与切入点,尤其是对于新闻这种与时代变化结合紧密的文体,本文拟从新闻文体语言由文言到白话的历史变迁轨迹,探寻新闻文体在时代风潮中的语体建构和理念的更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我国文体的基本状况是文言文占正统地位,无论是新闻文体、文学文体还是实用文体,都是用文言文写成,不分段落,没有标点,文字又艰涩难懂,别说一般民众,就是能识字断文的“秀才”读起来也未必轻松。当时的新闻文体虽冠以“新闻”之名,其体式语言与旧文学如出一辙,因艰涩的文字,难断的字句,难以达到新闻传播信息之目的;加之它在文体形式上的程式化、单一化,呆板单调,千篇一律,难学难听难用,大大地阻碍了社会交流和文明思想的传播。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启迪民智、振兴民族,必须对艰涩难懂的文言文进行彻底改造,改变“手口异国”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分离的状况,使书面语言成为大众化的交流工具,打破统治阶层垄断书面语言的局面,解放文体。   19世纪90年代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率先提出“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以文体变革为触介点,明确呼吁建立一种适应现实需要的新文体。他们在报刊文章的写作上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亦称“新民体”、“时务体”)。梁启超曾对这种新文体作过概括性评述:“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②正如他的代表作《少年中国说》,打破了旧文体界限,既是新闻时评,也是文学散文,论述了老年人保守,少年人上进的道理,借形象艺术之力,一口气连用了几组多个形象:“老年人如夕阳,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白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殒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行文明白易懂,一泻千里,极富鼓动性。梁启超所倡导的“新文体”,以其“平易畅达”、“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的文风影响着国人,“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③作为同时代的见证者,黄遵宪毫不吝啬对梁启超新文体的赞美,他在1902年致梁启超的信中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自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也。”新文体以“震惊一世,鼓动群伦”的辉煌,也深刻地影响了“五四”中的青年。胡适在谈到读《新民丛论》等文时的感受说:“他在这十几篇文字里,抱着满腔的血诚,怀着无限的信心,用他那支‘笔锋常带情感’的健笔,指挥那无数的历史例证,组织成那些能使人鼓舞使人掉泪使人感激奋发的文章。”新文体是中国文体的一次空前的带有革命性的解放。它的出现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转化做了必要的准备,揭开了文体改革的序幕。在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新文体之风影响下,新闻文体的写作在语言上有明显的突破,注意语言的节奏,词汇的选择,语言技巧的选用,同时在撰文中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显现出一般报人对新闻语体所具有的构建意识。   文体作为报人说话和写作的主要方式,最突出的是语言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于别的文类的特征。如果说当时的文学体裁作品是文本的体例特征和结构形式等方面的成规,它是文体的显在层面;那么语体则是对体裁的默认与确证,它是当时文体规范下的一种话语系统,可以说新闻文体的语体是与文学纪事说理体裁相匹配和对应的一套语言成规,因为当时的新闻学正处于启蒙和创立阶段,报人与文人是融为一体的,新闻的写作技法也是从文学写作中借鉴的,其话语模式连接着报人的思维方式和风格特征。一般而言,语体既是一个报人特有的对词语的选择、修辞技巧的运用,以及语气、调子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它还包括这一时期报人对于语言形式的共同选择与创造。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选择与创造,便形成了“五四”前的新闻语体特征,虽然此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中尝试着更新与演化,但与那个历史时期文学语体一样有着深深的“时代文体”烙印。因此,从文体学的意义来说,语体是文体的核心,也是它的基础。它既是识别一种文体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个时代文体风格的标记,但对当初的新闻学者而言,新闻语体的形成有一个从成熟的文学语体借鉴的过程,新闻语体形成之初,其表达方式更多来自文学话语,来自对文学话语的改良与变革,比如这场梁启超倡导的新文体变革。但真正使新闻文体变革取得成功的是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五四时期强烈的自由意识,打破了文化领域文言文大一统和一元化局面,开启了一个兼容并蓄的文体多元化时代,白话文得到从官方到民间的普遍认可,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取代了文言文的正统地位,新闻文体也逐步构建成自己的语体结构,进而形成新闻文体体系。   从文言文到半文半白再到白话文,报业先驱者经历了从追求语言形式的变化到写作理念更新的过程,因为从文体变革的整体看,作为文体基本材料的语言的白话化,只是一个初级的战果,更深层次和更高形式的变革还在于文体式样的变革。譬如造屋,土木泥石虽换成钢筋水泥,如设计理念不变,也只能造成低矮土陋的小屋。文言文既然能产生老八股,白话文也能产生新八股。程式化、单一化、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文言文的弊病,同样也会在白话文中出现。文体变革的目的在于文体的独立化、系统化和多样化。因此,文体变革不只是文章材料的变换,而是文体理念的创建和革命,任何文体外在的话语形式和结构方式都是根源于作者内在的对事实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就新闻文体而言,新闻“语言”是其核心所在,也是报人对事实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所在。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对旧思想彻底清算、彻底批判、彻底否定的思想解放运动,作为思想载体的语言形式不可避免地也在批判否定之列。于是,白话文在“破旧立新”的呼声中顺应时代需要被报刊普遍采用,通俗上口、简洁明快的白话文成为当时新闻文体的主要特色,是新闻语体的重要标志。试看日《每周评论》一篇题为《新纪元》的评论:   新纪元来,新纪元来!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今日是一九一九年的新纪元,现在的时代又是人类生活中的新纪元,所以我们要欢欣庆祝。   我们今日欢祝这新纪元,不是像那小儿女喜欢过年;喜欢那灯光照旧明,爆竹照旧响,鱼肉照旧吃,春联照旧贴,恭喜的套话照旧说,新衣新裳照旧穿戴。那样陈陈相因生活,就是过了百千万亿年,也是毫无意义、毫无趣味、毫无祝贺的价值……   这篇世纪之交的时评,李大钊以激情昂扬的白话语体表达出人类对新世纪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体心灵自由的热烈追求,他曾言:“自由之价值与生命有同一之贵重,甚或远在生命以上。”④“余爱自信之言论,余尤爱自由之言论。盖言论而基于自信本于自由者,虽不必合于真理,而与真理为邻。……余故以真理之权威,张言论之权威,以言论之自由,示良知之自由,而原与并世明达共勉之矣。”⑤这些充满启蒙思想的言论都发表在当时传播力极强的《每周评论》上。
  《每周评论》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于1918年创办的以政治评议为主的报纸。而这篇《新纪元》的评论由李大钊亲笔所写,放在报纸的头篇,大体相当于如今报纸主笔的新年献词之类的重要文章。该文完全采用白话,且分段用标点,是一篇写得有声有色视野宏阔气势磅礴能代表“五四”时期最高水准的新闻评论。此文虽然完全采用白话,但在行文布局、语句安排和语势处理上,也明显留下了文言文的痕迹,如铺陈、排比句式的运用,剥笋似的层层说理等,都是古典议论文常用的手法。因原文较长,仅从它开篇,便可见端倪,如读完全文,这方面的感受会更深。这说明,作者李大钊在一片打倒旧文化的声浪中能保持清醒头脑,有数千年积累的文言文写作经验不容否认,“古为今用”,适当吸取,对白话文写作非常必要,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文章中凝练含蓄、意蕴丰厚、声音节奏优美的语言功能,使文章显得更自然、更亲切、更生动和细腻;同时又结合西方新闻评论中的时效、鲜明、冷峻、犀利的风格,从而也使传统语言借助现代语言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语言是一种工具。“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得心应手的白话文“利器”为报人掌握并运用于新闻写作后,随之“五四”新思潮的鼓动以及西方新闻文体的影响,新闻文体日趋完善成熟,新闻体式日渐由单一的消息报道发展为速写、特写、述评、调查报告、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等诸多体式。而且,为适应社会政治变化的需要,新闻文体形式在不断创新中又出现了许多的样式,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30年间,新闻文体已发展到数十种,如战地通讯、旅游笔记、长篇通讯以及具有文学特征的新闻故事、杂谈、报告文学等品类,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新闻文体体系,为新闻写作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从文体纵向看,新闻语言经过30年间的变化发展,完全脱去了稚嫩与粗放,一套崭新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新闻话语方式已形成,并得到读者大众的普遍认可,显现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这勃勃的生命力正是在传播中产生的,正如语言大师巴赫金所言:“语言的生命在于由这个人之口转入那个人之口,由这一语境转到那一语境,由此一社会集团转到彼一社会集团,由这一代人转到下一代人。与此同时,词语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来龙去脉,更没有可能完全摆脱它所栖身的具体语境的影响。”⑥作者所说的“栖身的具体语境的影响”,其实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政治氛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工具为人所运用,必然烙上时代的浓烈气息、个人的主观情感以及社会变革的历史印迹,这在新闻语言上较为明显。   从以上探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报人在建构现代新闻体式之初,既有对传统文体的继承,也注意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更重视对新闻文体的语言选择与创造,并寻找与现代新闻的内容和主题相适应的话语方式方面。可以说中国新闻文体的开拓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新闻语体对于新闻文体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建构一种既符合“五四”自由精神,又贴近新闻本体的新闻话语而不懈努力。在科学理性和思想启蒙的时代精神感召下,报人们在反复的新闻写作实践中使白话语言走向了求真、写实、严谨、绵密的“欧化”之路,此后新闻学开始尝试用新的语言方式感知和把握世界,形成自己独立的科学体系。(本文为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A06090)      注 释:   ①张晋升等:《实用新闻写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②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五》,见《饮冰室合集?专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④⑤李大钊:《李大钊文选(第一版)》,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页、第167页。   ⑥巴赫金著,白春仁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77~278页。   (作者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编校:郑 艳
范文七:白话文起源之唐朝的河南
在1492年的时候,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由此哥伦布成为了一位名人。像我这种对历史很白痴的人也记得了小哥的名字,不得不看出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征途之中带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能大家有些觉得我用词的不恰当,但是征途一词在此地还是比较合理的。至少我觉得是这样······那么哥伦布为什么会没事儿去寻找什么新大陆呢?在当时的西亚有着一个帝国:奥斯曼,其国中的基督教教徒与伊斯兰教教徒阻碍了欧洲人劫掠中国与印度资源的途径,所以哥伦布被迫去发现新大陆了。欧洲的统治者希望在海上寻找到一条通往亚洲的大陆,所以世界上也就有了美洲。
前段时间一位老同学和我说:“不怕笑话 我喜欢古文 那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是现代文比不了的 总觉得现在的白话文是西方的舶来品····”不得不说,孩子很有想法啊!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加上,我差点儿没看懂。我也很喜欢读,毕竟是个上过十多年学的人了,没事儿张嘴胡诌几句看起来也是那么回事儿。只是觉得舶来品一词有些扎眼,后来慢慢看着竟然有种小小的很气愤的感觉。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古代有文言文而近现代却通行白话文,文言文只是古代中国的书面语言,其实古代人平时讲话并非“之乎者也”,同样也是用类似我们今天的白话在交流啊!很多人都觉得白话文是近代才发明的,倒不是说这种想法有什么错误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没接触文言文时觉得这个观点是错的而已。那时候我还不会说话,基本的生活用语都是家人和老师教的。虽然其他老师都是很恶劣的存在,但是我对于不断地教我说话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是心存敬意的。可能大家看不出来吧······那么老师的白话文是谁教的呢?毫无疑问老师的老师,虽然我脑袋不太灵光但是还看得出来。老师之上还有老师的老师!一直都在教白话文···我相信在古代的课本上面肯定有着类似于:“一行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贻字”的儿歌,只不过上不了大雅之堂。在拍电视剧电影这种高雅的艺术展现之中给大家来了些小误导,我想应该不是导演故意而是大家没有在意罢了。
在师说一文中提到:“李氏子潘,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同习之······”由此可以看出在一代大文学家眼中什么是古文呢?六艺经传···还有很多我也不知道。那么明朝的古文是什么呢?六艺经传;唐朝的呢?六艺经传。我们在第一段提到过基督与伊斯兰之间的扯皮时间,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划分的话上古文化也不过四种而已:基督、伊斯兰、佛、儒。唐朝之时佛教传入了华夏,这个时段就是白话文诞生的开始。其实白话文在出生的时候难产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生出来的呢?宋,准确点儿说是南宋。可能这期间已经够生很多个哪吒了,但是白话文却只生出来了一个。五代是一名医生,十国是一把手术刀。明朝则是一个催化剂,促使其成长的催化剂。其原因在于朱元璋是个放牛长大的孩子,没上过几天学说话之时则多是大白话而又当过几天和尚那就更小白了。而又不像前朝又或前前朝的一些皇帝大多是官宦子弟,说起话来···就是这个味儿。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大家可以读得懂的明清小说,让广大的劳动人民更接近上层文人的思维境界。南陵的出现则是让人民们知道原来文人也是个人····
其实只要是仔细的人都会发现不管是唐还是宋这些朝代的的都城都在河南,而河南也成为了白话文的发源地。不管是对于佛教经幢的制作或者经文的翻译都是使用的这一地区的言语,而自古以来黄河流域的发源地也在全国的人口上相对于其他地区有着绝对的优势。两湖的北部地区与安徽省的部分地区都是属于中原地带,其中心地带人民言语平仄起伏的波动幅度小且语速不快成为了当时的白话
文最初的形态。而明朝皇帝朱元璋原名朱八八(好恶心···)则是安徽省凤阳县人士,在哪儿放牛慢慢的其大白话也是地方味儿十足。当地人经常骂他屌儿郎当的,后来为此他不惜发动文字狱强行将这一词汇彻底删除。但奈何词汇使用率较高后来没办法改成了如今官话中的吊儿郎当,其实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后来都城定于当今的北京城,北京建都虽晚但是建成极早。而当时不规范的混合型白话文也在此地得到了规范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官话,而此时的汉式拼音也在这个时段出现了。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拼音而是声调,原来只有平与仄只要不读错世人不会笑,但是现在却规范为阴平阳平上前声去声四类。最为案例之典范的就是体现在数字之中,其阴平发声居多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将“七”字读作阴平调儿,但是其官话则规范为阳平。所以虽然白话文官话出现但是老百姓则是一如既往的操着各地的地域性极强的白话文谈天说地。最具特色的要数信阳与阜阳及其周边地区的语言极尽到几乎只有阴平与上前声的地步,所以官调儿十足的鼻音也就无从谈起了。由此可见这一地域的人民是多么顽强,几千年没有普通话依旧坚强的活着。
返回到本文第一段:很多国家都存在着一些泛西化的情况,而在民国时期中国在进行反地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时候白话文由于胡适先生倡导之下出现在了课本之上。但是认为白话文是红毛鬼子带来的是对中国文化对河南深厚的华夏底蕴的一种玷污。现在文言文读的人慢慢的少了,所以推崇的人也就慢慢的多了。但是由于对一种文字的推崇而去盲目的将白话文贬低的一无是处那么我只能送你四个字:骨质增生,诶!不会骂人···见笑了各位。无可否认文言文读起来更具有书生气息,其词句段之间衔接耐人寻味爷们也很喜欢。爷们也很喜欢娶个长发飘飘的妻子回家,但是你每顿饭吃个毛啊你!哪天煤气灶把你家那口子头发点着了你吃什么?古文可以当做生活日常热爱中的调剂,可以是味精可以是食盐但不会是大米。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谈了否则又要回到杜正胜与余光中的皮条之中。在没有学会对异议的宽容和体谅之前,口水似乎成为了唯一能够流到地上的东西
“宋王之后无华夏,明王之后无中国“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说起来有些悲痛。随着南北宋时期中国出现分裂局面,北方胡人势力的逐渐强大和南侵,其之所以能够入侵成功主要是白话文的普及。华夏古典文化的白话文翻译使得不擅言语交流的各族胡人不仅学会了如何种地还有如何杀敌,而言语障碍的解决不仅使国人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风车更知道了什么是毛瑟。
回到本文第二段:作为一名中国白话文发源地的人,将中国的传世瑰宝说成是舶来品。我斟酌再三用上了老同学一词,虽然内心仍然有些不安但是希望可以拉远些关系吧!1920年北洋政府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书本地位,从而使得中国文学上取得了近(为什么是近大家可以多数数46年就知道了)50年的繁荣发展。其代表的人民在思维上对与自身的自由以及人性的追求,新文化在内容上反应了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光芒。现在看来北京话是官话,当时的官话则是文言文。社会高层的书信往来之间还是以这种形式来代表个人那盲目的相互之间的尊敬,而打破其僵硬形式的白话文不仅是解放人民的思维更是唤醒人民对各阶层的压制的抵抗。
所以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书并不是只用文言文才有着深厚的内涵,中国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都不会文言文,但照样在推动中国思想进步、社会发展、政治进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范文八:一个疲惫的屠户,跳着长长的担子,在那一抹晚霞下有气无力的拖着步子,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嗯,那是什么?屠户皱了皱眉头,定睛一看,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是两只垂涎欲滴的恶狼,贪婪的目光里隐含着一丝杀机,口水一滴一滴的流在地上。怎么办?今天生意好,肉都卖光了,只有一些碎骨头而已。干脆,我把骨头扔给他们,就趁机溜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骨头都扔没了,两只狼还在不慌不忙的跟着。这两只狼可是有大志向的,怎能因为一点小诱惑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呢?  屠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手拿屠刀,紧紧地靠在,不,是倚在一堆小山似的柴草堆上。狼害怕了。要知道屠户现在可相当于穿了一件坚不可摧的背心,这样他就可以专心致志的与狼进行正面冲突了。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则假装睡觉。屠户火了:喂,伙计,我在跟你打仗呢!狼眯着眼瞅了瞅屠户,不理他。好哇你,屠户气不打一处来,冲了上去,一刀一刀的将那狼杀死了。嘿,再叫你看不起我,还睡觉!哎,走开的那一只狼应该不会那么快就放弃了呀,难道是……阴谋!  于是,屠户一个轻功越到柴草堆后面,果不其然,那狼正扒洞呢!屠户暗笑着,看我给你来个半身不遂!拿刀就往狼的大腿砍去,不想用力过度,又没打麻醉药,且受到了惊吓,狼活活给疼死了。  屠户这才明白,那一只狼睡觉原来是为了设伏!不过还好如此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我怎会不明白呢?还白得了两张狼皮,这一天,高兴!  于是,屠户背着狼皮,唱着《披着羊皮的狼》回到了家。  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初一:李士范
范文九:摘 要:以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探讨了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揭示了语体演变对于语文学科及语文教育的意义,同时对当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语体选择和“当代经典热”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文言
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   文言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即书面语,文言文是脱离现代口语的书面语言。白话是口头语言,白话文是以现代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1868年,黄遵宪在《杂感》一诗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主张用白话写诗。白话文运动真正发轫于1919年五四时期,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1920年,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地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语文教科书由此开启了语体转换的历史进程。本文以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探讨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阶段、意义及对当今的启示。   一、从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阶段   (一)国文教科书():文言文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要求的改革。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在课程设置上废止了“读经讲经”科,改设“国文”科。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形式上称“国文教科书”,语体为文言文,在本阶段末出现了少量的文白语体混合编写的教科书。北师大图书馆馆藏建国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12套小学国文教科书,一律为文言文。   (二)国语教科书():白话文的确立   1920年,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地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学科名称从国文改成国语。名称的改变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学习,宜先从现行的口头语言即活的语言(即白话文)开始。语体文,是白话文的俗称,是与文言文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偏向于当时的口头语言,更侧重于一个语体概念。现代意义的白话文,起始于1919年“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发展到现在已有明确规范的语音、词汇、语法标准。   从言文不一的文言文教科书转换成言文一致的语体文(即白话文)教科书,开创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新局面,减少了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困难,有利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语文教育真正迈向了大众化和普及化,是语文教科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虽然1920年起官方确立了白话文教科书的地位,1923年吴研因起草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指出六年的小学国语教学内容必须是在国语范围内的语言文字,阅读与写作均改用语体文。但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7套初小课本中,只有1925年商务印书馆的《新撰国文教科书》是国文,其余6套是国语教材;9套高小教材中,有4套是纯文言文,另5套是文白混编。   (三)国语教科书的巩固():白话文的成熟   据北师大图书馆库本馆藏,该时期的国语教科书共有42套,其中初小教材20套,高小教材22套,全部采用白话文编写。该时期的白话文教科书语言规范典雅、类型丰富。既有综合型白话国语教科书,又有分块型白话国语教科书,如《复兴说话教科书》《复兴说话范本》;既有面向汉族的白话文教科书、又有针对少数民族编写的《汉蒙合璧国语教科书》;还有针对不同地域编写的白话文教科书,如《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中部国语》(针对中部地区)、《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南部国语》(针对南部地区)、《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北部国语》(针对北部地区);还有根据某种教学理念编写的教科书,如《教学做儿童千字课》;更有根据时局需要而编的短时之需的《修正短期国语读本》。   二、从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意义   (一)语文学科真正成为独立学科   传统教育中的语文学科一直是包含经、史、哲、地知识的综合学科,开设的目的是传达圣人之言,供学习模仿。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于1904年开设“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和中学开设“中国文学”,跟“外语”“算术”等科并设,被学界认为是语文独立设科的标志。《章程》指出设立“中国文字”目的在于“识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1];设立“中国文学”目的在于“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2]。可见,语文独立设科的目的已由解读圣人之道转向了实际应用。而远离现实、远离学生经验世界的文言语体,显然与人们的现实需要格格不入,一种语体的转换势在必行!   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使语文学科真正成为一门语言学科存在,而不仅仅是“文以载道”的工具。   (二)语文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言文不统一,说的是白话,学的是文言。文言难学,传统教育沦为精英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官吏服务,远离广大劳动人民。清朝末年,一些仁人志士看到西方列强的富国强兵的主力不在于少数精英阶层,而在于广大庶民,而民智大启最需要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因此,言文合一的白话语体成了资产阶级改革派提倡的重点。到“五四”时期更是掀起了“白话文运动”的高潮,致使1920年1月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地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初等小学国文科改为国语科。以掌握书面语言读写能力为基础培养统治阶级接班人的文言文教学,走向了以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面向大众的白话文教学,语文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普及大众的现代教育。   三、从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语体选择   1920年,虽然教育部官方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要求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二年级改作白话文教材,学科名称改为国语,1922年推行新学制,小学全部采用白话文教科书。但1920年到1929年间高等小学还有大量的文言或文白相混的语文教材存在。缘于20年代的中国社会通行的还是文言文写就的报告、书信、调查报告,小学升初中的要求还是文言文考试。在升学压力和社会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家长自然要求加强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科书应需而生。1929年后,白话文运动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文学创作、社会交流、升学都用白话文,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语体都是白话。   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回眸近百年前的文白之争及小语教科书编写的语体选择,我们多了辩证和理性。文言既不是裘廷梁口中的“愚天下之具”,也不是胡适叙述的“死了的语言文字”,且“死文字决产生不出活文学”。[3]实际上,虽然文言与民众口语有距离,但还是被部分人用来“表情达意”,并非“死了的语言文字”,而且二千年来也创造了一些有价值的文学。白话自然也不是林纾所叫嚣的“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粗俗低劣。白话存在于现时的生活中,是一种有活力有生命的语言。文言与白话,本是我们汉民族的两种语言形式,二千多年来如影随形,词汇、句法、篇法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同一语言系统,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   由此可见,民国前期20年代高等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律使用文言文是不可取的,反之,三四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味废除文言文、废除古诗词同样存在问题。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语体应以白话文为主,适当加入经典优秀的古诗词,使孩子们不仅通晓现代汉语,而且也必须知晓我们古老民族的另一种语言形式――文言。   (二)对于“当代经典热”的反思   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诵读经典的热潮。民间各地不断涌现的“国学班”,带领孩子们身穿汉服诵读《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官方不断组织举办各类比赛,推进“经典诵读”。如200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单位共同启动了“中华诵――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系列活动;日,国家语委和中央文明办调研组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赞?2009诗词歌赋创作大赛”的通知》;从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这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普及和发展。   进入后现代主义的21世纪,一方面,“经典诵读”活动在海内海外反响强烈、“民国老课本”受到热捧;另一方面,对当今小学语文教科书指责不断的状况,一线教师甚至发出了“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呼声,更有学者反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白之争”,认为“胡适先生提倡言文归一,此事恐怕弊大于利”[4]。抚今悼昔的热潮,折射了人们对当今白话文教科书、白话文教育的不满,由于当今社会传统美德丧失、道德沦丧严重,引发人们对承载传统文化的文言文的追思。我国大力提倡的“经典诵读”,更多提倡的是对文言文所承载的大公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勤俭节约、三省吾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华精神的传颂,而不是重回“死抱古书”的老路。   综上所述,当今声势浩大的“经典诵读热”,并不是否定文言语体向白话语体的演变,更不可能重回文言老路,历史已证明语体演变对于语文学科独立和教育普及的意义。另一方面,“经典诵读热”的出现,提醒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撰者应多融入言简意赅、富有趣味、承载中华美德的经典古诗词篇目。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的教科书应引导学生多背诵经典诗文,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美德的同时,体验文言文通过汉字呈现汉语形象的审美特色;也要背诵一些洋溢着中华传统精神的至真至性的白话文,体验白话立足于口语化诉求、注重流畅通俗的审美意义,共同走向“文白相融、和谐共生”的汉语言语体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文系浙江省社联课题“教学论的视角:新时期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热研究”[项目编号:]、宁波大学校学科项目“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研究”[项目编号:XKW14D2021]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   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   教育出版社,.   [4]郝志景.反思文白之争与欧式中文[J].浙江社会科学,2012,   (11).   (戴梦媛 沈玲蓉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范文十:2小学校歌(1915年5月)病骸(半文半白)
(一)小小小,高等大学即此建根苗。精神教育宗旨高,起点在今朝。内政与外交,他日担当在吾曹。前途茫茫,后头浩浩。勿谓规模小!(二)学学学,廿纪风潮竞争在脑力。列强共逐中原鹿,及时须振作。政治与实业,武备强求水与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努力快向学!
(三)校校校,英雄豪杰陶铸趁年少 。韶光易如流水杳,地球不数绕。转瞬怜汝老,珍重时光莫消逝。立志易坚,求学易勤。即早去学校。(四)歌歌歌,我学校气象最巍峨。众志成城攻不破,兴我新巴科。挥我鲁阳戈,整顿轩旧山河。闻鸡起舞,拔剑斫地。酒酣又悲歌! 7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校 (年期间)叶圣陶词(白话)
吴淞江呀,你这样的美丽和光明。洋泾两岸的田呀,你这样的自然和美丽。我们在这里考察、思虑,共作游戏。很感谢你们的美意,我们是人类里的一群,人类之花快开了,我们应当快活奋励,我们愿世界:更活动;更光明;更自然;更美丽,我们应当快活奋励!(叶圣陶词) 9象山县立女子小学校歌 (1920 )傅规清(文言)
圆颅方趾天赋同,嗟我女子何聩聋。改造社会兴母教,并负国事愿始宏。德育智育暨体育,努力进取毋自封。骋昨一颗蚶城审,愿为巾帼立新风。
10安徽省立宣称第四师范附属小学校歌(1921)词:恽代英 曲:王志达(文言)
敬亭拱北,宛水环东,山川明秀郁葱茏。高宅荫影,叠嶂重重,吾校巍然镇其中。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将来东亚主人翁。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难。
11通州小学校歌之(1921年)张謇(文言典型)
(一)朝暾兮熊熊,照吾州兮海之东。犹日初兮儿童,勤学兮开智,昭昧兮发蒙。光吾州兮日华再中。通州小学校歌之二淮南止有狼山高,兴学止有通州早,市市村村小学校。山之高兮积石成,成国民兮小学生。学生爱国须聪明。(二)淮南止有狼山高,兴学止有通州早,市市村村小学校。山之高兮积石成,成国民兮小学生。学生爱国须聪明。
12道南小学校歌
太湖之滨万象涵卓著我道南。初级高级儿童成集,相顾乐且陶。东临闾江南望龟山,灵秀好共探。况味诗书早夕弦诵,滋味更潭潭。
13营口县第七十区第一小学校的田庄台小学校歌(年)(文言)
观吾校所居地势,佳胜复雄奇。辽河襟抱闾山伏,毓秀钟灵姿色。更有良师善教育,循循为启迪。莘莘学子作春风,乘用勿旷时间。
14昆山县角直小学校歌
(1925)沈秉廉词(文言)
古阁凭市梢,宝塔接云霄,胜地名区建成校。远镇避尘嚣,近乡水群抱,平原十里风光好。广场上踏绿草,校园里听鸟叫,小朋友同坐同行乐陶陶。爱我学校,爱我学校。同学勤修业,先生勤指导,不让光阴空过了。立言重实践,作事求实效,敦品励学趁午少。入教室,细探讨,退休憩,聚谈笑,实在是同学同游乐陶陶。爱我学校,努力深造。(沈秉廉词)
15荣县旭光小学校歌 (1927)谷醒华为私立旭光小学而创作的,由丁鹤年谱曲。(白话) 开校在旭水之阳,少年如旭日之光。活泼精神新气象,从黑暗里放出一线光芒。好身手,敏捷知方,拨开云雾,蒸蒸日上。 更努力向前,好装成新世界,灿烂辉煌。
18峄县县立小学校歌
(1 927年),词曲曲作者均为县立小学教师周寿亭 词吕松云曲(白话)
檀山高高 承水清清,水呀明秀水呀灵。县立小学县立小学山作帷屏水作明镜,整齐的校舍,优雅的风景。规模尚宽阔空气亦清新,先生同学笑语盈盈相爱又相亲。我们在这里读书呀游戏呀多欢欣;学友们提起精神谨遵守我们的校训勤俭忠诚。
19江苏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校歌(1927年)(白话)
惠山高高,翠泉清清,水呀明亮,山呀美,锡中实小作围屏,水作明镜。高大的校舍,美丽的风景,规模多宏敞,空气多清新,先生同学笑语莹莹,相爱又相亲,这身上我们的乐园,第二个家庭。 我们在这里工作呀,读书呀,多起劲。小朋友们来,来提起精神,向前进,发扬我们的第二家庭。我们在这里唱歌呀,游戏呀,多开心。小朋友们来,来提起精神,向前进,发扬我们的第二家庭。
26慕贞校歌(1933年用)(文言)
(一)古城古校慕贞,悠悠天地共含芬芳。培养性情昌明学术,习武且修文。慕贞慕贞我慕贞,春霞般懿名四海闻。中西友朋戮力同心,大哉大哉我慕贞慕贞。(二)美轮美奂慕贞,济济多士似熊军。崇尚忠信力行勤俭,自淑以扶人。慕贞慕贞我慕贞,春霞般懿名四海闻。中西友朋戮力同心,大哉大哉我慕贞慕贞。
慕贞校歌(1933年以前用)
(一)慕贞学校立中华, 真淑为本名目佳。德沐恩海何其深, 培养道德为根本。慕贞发望如奇花 ,日蒙浇灌似嫩芽。如琢如磨受师教, 中华慕贞女学校。(二)主爱慕贞如小羊 ,终日引导队操场。我闻教主慈声唤 ,急速趋向活水源。(三)慕贞学校诸声员 ,同声谐唱乐舞连。声音洪亮似金锁, 震动山谷亦雄鹰。。
28崇德县立第三小学的校歌
(1933年)丰子恺 (文言)
歌词为:“古时吴越此分疆/北通沪滨南达杭/是我第三小学校/运河流泽长/今东邻/毒焰正肆张/愿同学/急起图自强/强则生存弱则亡/天演公理自昭彰/他年努力雪国耻/增我邦家光。”歌词既有乡土气息,又充满了爱国激情,催人奋进。
29广明小学校歌(1934)(白话)
(一)广明!广明!好鸟枝头唱天晴。大家来做小太阳,放出一缕小光明,照着广大的民众,向前进行(二)广明!广明!河底朝天望天阴。大家来做小雨点,半天落下成甘霖,洒在广大土地上,万象清新。(三)广明!广明!不管天晴与天阴。拿起头脑和双手,干它几个小发明,攻进广大的自然,,,毫不留停下。(四)广明!广明!天阴过了又天晴。帝国主义倒不倒?联合起来自分明。收回广大的东北,万众齐心。
30安徽省霍邱滋小学校歌(1934年)(文言)
巍巍大别峙西山,沣绒(这个字有误)带左右缠,气势复压三百里,
锤多少英杰古今传。欧化东渐学海腾狂澜,车事任流迁移,挽救端赖,及时乎勉旌。 31文庙小学校校歌 (1934)孙伯龙于校长(白话)
骇浪惊涛,华夏在风雨中飘摇。冲风冒雨,是我们的学校。肩负重担,是我们英勇儿童大众。 坚毅沉着向前进,我们是中国的主人。前进!用我们的热血,争取民族的生存。前进! 用我们的全力,打倒最大的敌人!不怕艰险,团结一心。提起脚步,迸!进!迸!进!
中国儿童勇敢向前进!文庙儿童勇敢向前进!
32湘城小学小学校歌 (1935年) 民国时吴县教育局第一任督学王国昌先生于韩钧四忆(文言)
唯我湘城小学校,卜境绝嚣尘。阳澄湖畔灵应观北,僧舍近为邻。壬子成立迄于今,变迁几度经。妙智遗址厚生故里,人杰地斯灵。愿我学生争自勉,毋忘勤与诚。 政治法律实业文学,师范又军人。将来卓然成大家,为国建功勋。国之光兮家之荣,母校有庆幸。 33南京逸仙桥小学校歌 吴研因词 赵元任曲(1936) (白话)
中山路,逸仙桥,平坦坦的大道,朋友多先生好,闹哄哄的学校。愿望山林叠叠高,想起总理的遗教育,近听飞机轰轰隆隆叫,感到国防的重要。快快起来研求探讨,来把自身建造。预备去做革命的战士,把国家永保。
34小西湖小学校歌 ( 1936)(白话)
小西湖城之东,校舍宽宏气象新。你游戏我做工,努力读书乐无穷。现在做个好学生,将来为国争光荣。
35短期小学校歌(1937)(白话)
念书,念书,我要上学念书。学唱歌,学体操,同学多么好。好姊妹,好兄弟,大家赶快上学。念书,念书,我要上学念书。
36健民小学校歌. (1938)邝任生(白话,略带文言色彩)
华北辽西日暗风凄,;到处传着敌人的铁蹄,健民的同学虽在潦溪,哗'我们不愿徽奴隶讧冲破那黑暗的重围,杀尽汉奸,拼死反帝:;团结到底,奋斗到底,健良的同学,可慰,可慰 37临溪小学校歌(1938)(白话,略带文言色彩)
怒潮澎湃,红旗飞舞,这是临溪的学府。主义需贯彻,纪律共放松,领导各族齐奋斗!领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进,打日本,救生存。亲爱精诚,永远向前,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49严家桥小学校歌 (1940年左右)(文言)
后来大概在三四年级时,学校又制定了《严小校歌》,歌词是由程荫岩先生填写的:“虞山之西,胶阜之东,吾惟严小,实处其中。言子是式,胶鬲是崇,蒙以养正,化雨春风。矢精矢勤,弥坚不攻,弘毅相勖,道远任重。乐育多才,校誉永隆,百尔小子,来格来同!” 50市立大水清沟小学校歌 ( 1940年10月)(文言)
“右临沧海,左倚山林,形势天成,朝气氤氲。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兴亚众人在新民。启蒙养正,亲仁善邻。怨我同学努力前进,莫负好光阴 51通海县立男子小学校歌(1941)王汝德作词姚鸿章谱曲(白话)
我们的园地,秀山之麓,杞湖之滨。我们的同学天真烂漫,我们的学习严肃活泼。德、智、体、群、美锻炼我们的身心。礼。义、廉、耻陶冶我们的品性。我们是“礼乐名邦”的小天使,我们是“士秀民良”的后备军。同学警醒!勿忘国难,勿耗光阴。大家努力求学,大家努力前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我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