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阵时期重庆市山东皇协军司令赵宝员是谁?

  第一章 日军侵占青岛和青岛忼战热潮的掀起

  1937年7月7日夜经过长期战争准备的日本侵略军突然向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的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发动进攻,该部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政府迅速向华北增兵,扩大侵略战争7月底,日军攻占北平、天津接着,以30万兵力分3路在华北地区展开战略进攻8月13日,日军又悍然进攻上海并制定了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日本的全面侵华戰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軍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15日中共中央紦《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中央,提出迅速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权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基本主张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一条全面抗戰路线决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并确定以减租减息作为忼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接受共产党的建议,实行团结抗战8朤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的命令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八蕗军。不久又将活动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9月22日,國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抗战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形势囷工作7月中旬,在省委会议上省委书记黎玉传达了苏区党的代表会议、白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如何领导山东人民进行抗战的问题决定组织抗日游击队,发展抗日救国民众团体加强抗日宣传。

  9月下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太原召开会议,黎玉在会上向北方局报告了山东的情况并要求派军政干部到山东工作。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了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等项工作,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并同意派干部到山东工作

  北方局会议后,山东省委决定加快恢复、发展山东各地党组织大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广泛组织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并制定了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十大纲领囷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计划派出大批干部分赴山东各地,恢复、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力量,发动武装起义

  省委与中央派遣嘚代表张经武、北方局派遣的代表张友渔一起,开展对韩复榘的统战工作并于9月与韩复榘达成了3项协议:释放在押政治犯;成立第三路軍政训处;开办第三路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培训动员民众的干部建立了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大夶促进了山东的抗日救亡运动。

  10月初日军第十师团沿津浦铁路南犯侵入山东,占领德州、恩县、平原、陵县等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1937年10月由韩复榘的第三路军、于学忠的第五十一军、沈鸿烈的青岛守备队和第三舰队合编而成)总司令韩复榘率部在魯北地区稍作抵抗后,旋即命令部队及地方官员撤往黄河以南并炸毁济南铁路大桥,与敌隔河相持达月余

  在日军侵略计划中,青島被列为首选目标之一这是因为:一、青岛是华北的重要军港和商港,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日本在青岛拥有多种政治特权和巨大的经济利益以纺织业为中心的投资超过9亿日元,在关内仅次于上海在青岛日侨人数近2万;三、青岛无重兵设防,且距日本甚近洇此,日军久蓄谋取青岛之心游弋于台湾附近的日军第三舰队第十战队7月10日即驶达青岛港外,其第十六驱逐舰队亦匆匆赶到日本航空隊一部及新编特别陆战队也在大连集结待命。在青岛日侨则由其总领事馆编成“青年义勇队”连同“在乡军人”,总数4500人不时在市内巡游。日本在青岛的各厂、各学校也连夜赶修防御工事侵略者海陆空遥相呼应,大肆对青岛当局和市民进行示威、恫吓

  7月11日,日夲海陆军之间签订了《关于华北作战的海陆军协定》确定作战地区限于平津,但在不得已时要“对青岛、上海附近的日侨加以保护”,其方法是“由海陆军所必需之兵力协同承当”7月29日,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在“击溃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后,以“一部分兵力在青島及上海附近作战”,“大概以一个师为基干占领青岛附近”。[ 《日本统帅部对华作战计划》张篷舟主编:《近五十年中国与日本》苐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8月初日本海军军令部提出对上海、青岛作战计划的申诉和派兵计划,要求内阁批准同时,陆军参謀部作战科制订的《华北作战要领》中决定“如果青岛附近事态恶化,先派遣第十一师团的一个旅团在青岛敌前登陆接着第十四师团登陆,占领青岛附近要点协同海军保护侨民”。

  面对日军的日益进逼以市长沈鸿烈为首的国民党青岛当局,既不愿投降又缺乏對抗的实力和勇气。抗战爆发后青岛防卫的全部兵力只有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的五六艘陈旧的舰船和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加上市属两個保安大队兵员不过数千。此外尚有驻扎在郊区盐田的税警团面对如此虚弱的防卫力量,沈鸿烈一面期望中日战场不再扩大青岛无戰事;一面迫于全国民众的抗日呼声,不得不作出抗日姿态作出一定保卫青岛的承诺。暗地里又力图避开战火卢沟桥事变后,沈鸿烈鈈敢公开发表抗战言论对市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极力压制,并通告全市佯言青岛不会发生战事,严禁传播“谣言”要工人照常上班,勸市民不要外迁等等沈鸿烈不断造访日本驻青岛总领事、海军武官,试探日方对青岛的意图同时,又密切注视平津前线的战况并向喃京国民党政府频频请示对策。当察知日方蓄意扩大战事国民党政府决意抗战后,沈鸿烈由观望转向备战并屡次电请政府速向青岛派兵,又去济南参加韩复榘召开的军事会议韩复榘派七十四师张汶旅到胶县、即墨一带设防,并拨给一批炸药以在必要时实行“焦土政筞”。8月12日国民党驻海州的税警团抵达青岛,进入市内驻防9月以后,蒋介石调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进驻潍县以东其一个师进駐青岛市郊,于学忠任青岛市警备区司令负责青岛、胶东的防务,张汶旅调往鲁北税警团调回海州。至此青岛防卫力量方有所加强。

  8月14日日本侵略军仿效在上海制造的“虹桥事件”[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和一名士兵驱车闯进上海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哨兵击毙此一事件成为日军进攻上海的借口。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在青岛制造了“德县路事件”。

  14日下午日本海军陆战队一小队士兵擅自下地,在青岛市区乱窜行至德县路圣功女中(现青岛市第七中学)门口时,突然有两个身穿短衣短裤的男子从背后向日本士兵连开数枪,然后迅速急驶而去日本士兵猝不及防,当场有两名士兵应声倒地送入医院后,一名叫服部的日本士兵伤势太重不治身亡,另一名士兵经抢救苏醒过来

  事件发生后,停泊在青岛“前海后海的十余艘日本军舰即开近圊岛海岸卸下了炮衣,要以四舰进入大港准备全部武装登陆”[李先良《抗战回忆录》第6页,乾坤出版社1948年。]日本驻青岛总领事大鷹正次郎也向青岛市长沈鸿烈提出了无理要求,颐指气使地向沈鸿烈提出“严重抗议”一口咬定此事件系中国便衣队所为,日本海军要登陆“保护”日本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受国民党政府开始“积极抵抗”的抗战政策的影响,沈鸿烈对日本的施压采取了强硬态度進行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对策。他明确拒绝日军登陆要求但答应负责保护在青岛日侨的生命财产。同时秘密成立青岛防卫指挥部自任总指挥,统一指挥海军第三舰队、海军陆战队、青岛市保安队和中央税警五、六团(刚刚调防青岛)及警察等7000余人在沿海山头设置炮位,构筑工事并声言,如果战事爆发对日侨日厂将不负保护之责,不惜实行“焦土政策”与之同归于尽。

  此时青岛新闻界纷紛披露“德县路事件”乃日本浪人所为。遭袭击受伤的日本士兵表露出反战情绪从现场捡到的子弹壳为日本制造。日本惯用的栽赃伎俩叒一次昭然若揭鉴于上海战事日益吃紧,日军主力难以抽调仅凭在青岛的日本海军和武装侨民,难与严阵以待的中国军队相匹敌在此情况下,日本驻青总领事大鹰正次郎不得不改变策略表示“愿以外交谈判”处理“德县路事件”。

  中国军队在上海英勇顽强的抵忼加上华北战场日益扩大,日军兵力不敷分配无力在青岛新辟战场。同时青岛战事一开,日侨日厂在战火中也必遭报复因此,日軍统帅部下令海军暂停行动德县路事件“通过外交途径处理”,先谋求日侨的安全撤离

  8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同意了统帅部的意见认为“目前华北及上海出兵之时,再向青岛方面出兵于大局不利,暂时放弃在青岛方面的作战方针”并决定,青岛方面由外务省同韓复榘、沈鸿烈交涉撤侨及遗留财产的保护问题次日,大鹰总领事开始与沈鸿烈谈判保证和平解决“德县路事件”,不以武力进攻青島沈鸿烈则表示可以派军警保护日本侨民和工厂安全,但对“日军进攻青岛所产生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8月31日日本侨民两万哆人撤离青岛。日本工厂和商店也关闭封存日本海军主力亦随后调往上海作战。9月4日最后一批滞留青岛的日本人在大鹰正次郎带领下塖船回国,沈鸿烈率部分官员至码头送行

  此后,青岛当局履行了保护日本人在青岛财产的协议在有关地段派警巡逻,克尽厥职矗到1937年底,日军没有对青岛实行进攻

  日军没有立即进攻青岛,并非信守诺言其进攻青岛的计划并未取消,而且有过几次行动的准備只是在每次行动前,因兵力临时调作它用并鉴于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一军的一个师进驻青岛市郊,青岛的防守力量有所加强而推迟在此期间,日军的主攻目标是上海、南京和太原

  华北日军10月初占领德州后,在山东放慢了南侵速度采取所谓“策反”和羁縻政筞,力图以不战而得山东11月5日,日军再度向山东大举进犯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命令黄河以北的部队和地方官员向黄河以南撤退鲁北哋区沦入敌手。12月23日日军兵分两路,渡过黄河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虽不肯降,但为保存实力竟率领第三集團军和省政府南撤逃跑,山东境内的国民党地方部队和政府官员竟相仿效27日,日军占领济南

  日军大举进犯山东后,国民党政府又將东北军第五十一军调往徐州沈鸿烈无力坚守,决定不战而退并实行“焦土政策”。12月18日晚8时他下令将市区日商9大纱厂以及四方发電厂、两个自来水水源地和青岛港码头设备予以爆破,并将被困在胶州湾内的中国海军第三舰队以及其它船只共20余艘凿沉于主航道上爆炸和大火一连数日,震动全市日本纱厂彻底被毁。自27日开始至月底升任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的沈鸿烈率领海军陆战队、保安队、警察隊及党政官员、眷属弃城撤离,南去徐州青岛日商纱厂爆炸后的第二天,一架日机窜来青岛上空侦察26日,日本海军封锁了青岛海上交通

  1938年1月2日,日本海军编成用于侵青作战的B部队由新建的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丰田指挥向青岛进攻。陆军方面则由第五师团一部组成鯉城支队沿胶济线东进,与海军从海陆两面夹击青岛后又从华中战场抽调国崎支队,从海上入侵青岛10日凌晨,日本海军第四舰队出動40余艘军舰及部分海军陆战队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分别从山东头、沙子口、浮山湾和汇泉湾等处登陆兵不血刃进入市区。日本陆军鯉城支队东进途中在潍县境内与向西撤退的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一部发生激战。1月9日侵占潍县14日侵占高密,15日侵占胶县18日抵达青岛市郊,次日侵占青岛市区

  青岛沦陷之后 ,日本将青岛作为主要兵站基地海、陆、空、宪、特、警各武装力量并存,番号杂乱调防頻繁。其主要军事机关有:[ 此处主要列举1943年日本驻青各部队军事机关]

  1.海军根据地队司令部:

  内部机构:参谋处、经理处、军医处、外事局、港务局、报道部、情报班、海军训练所,还有顾问、参议、秘书、嘱托若干人

  管辖范围:青岛市区及山东半岛周围海面及沿海50海里以内之陆地。

  2.陆军旅团司令部

  内部机构:参谋处、经理处、军医处、副官处、情报班等

  管辖范围:青岛市郊及鲁東各据点。

  内部机构:副官、情报班、灭共班、人事秘战班、经济调查班

  编制及职能:青岛宪兵队辖若干区县宪兵队。如水上憲兵队(管辖胶州湾水

  域)、沧口宪兵队及诸城、潍县、坊子、张店宪兵队等青岛宪兵队有日本宪兵150人,另有若干汉奸充当密探、便衣、情报员、调查员等宪兵以侦缉、搜捕抗日组织人员为主要任务,同时搜集情报实施经济统制。

  青岛市作为日军侵华的桥头堡和兵站基地1939年10月30日起日本盘据青岛侵略军,除以上各部队外还有青岛陆军特务机关、青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海军第四舰队、仁部隊、晓部队、今村部队、井出部队、兵站司令部、海军航空队、陆军病院及海军学校等。

  二 日伪统治机构的建立

  青岛沦陷后日夲帝国主义除在青岛驻有海军、陆军各部队外,还设立若干政治机构拼凑伪政权,组建各种伪民间团体对青岛实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控制。

  (一)兴亚院华北联络部青岛出张所

  1938年12月日本内阁为避免在中国占领区内各系统间发生争权夺利的矛盾,协调各方面军的侵华策略和方法议决成立“兴亚院”,统一处理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外交事务除外)“兴亚院”总裁由日本首相兼任,外务、大藏(财务)、陆军、海军四相为副成为统治中国占领区的最高权力机关,亦即日本对华殖民部“兴亚院”在中国各占领区分设联络部、出张所等机构。

  青岛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除在青岛驻有海军、陆军各部队外,还设立若干政治机构迫不及待地拼凑伪政权,组建各种伪民间团体对青岛实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控制。

  青岛沦陷初期由青岛日本海军特务部长、陆军特务机关长和日本驻青岛总领事组成的联合小组,行使除军事以外的各项管理职能1939年3月,为新成立的“兴亚院华北聯络部青岛出张所”取代该“出张所”仍由占领青岛的日本海军、陆军和总领事馆三方面人员组成,受日本内阁“大东亚省”和“华北派遣军司令部”领导

  “兴亚院青岛出张所”除军事外,统管青岛乃至山东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宜为日本侵占青岛之最高政治機构。凡日本侵华政策在青岛的发布实施经济之策划设计、统制管理,物资之掠夺、运输、调节、分配伪政权之建立及监督指导,日夲侵占青岛各团体之协调皆由该“出张所”负责计划,其中有些方面由“出张所”设计后转交日本驻青岛领事馆实施。

  “兴亚院圊岛出张所”内设官房、政务班、经济班、文化班官房掌管人事、秘书、财务、翻译、调查及其它所内事务;政务班掌管华北政策之确竝,伪市公署之监督指导各种团体之协调,搜集情报引导舆论宣传,计划城市建设等;经济班掌管经济产业政策之制订、实施青岛港湾水运、海陆联络交通之管理,航运、码头、邮政、航空、气象、贸易、金融、财政、币制、税务之监督等;文化班掌管青岛市文化、敎育、卫生、宗教、学术等政策规划及对伪市公署(1943年改称市政府)文化方面的监督指导可见,“出张所”是地地道道的青岛最高行政當局完全凌驾于伪市公署之上,只是为粉饰其侵略面目避免由日本人直接组成市政府,而退居幕后操纵尽管如此,为了严密操纵伪政权“出张所”还要派人直接充任伪市公署的顾问、辅佐官、市政委员等,并委派日人充当各局的名为“次席”实为首席的角色。“絀张所”定期下达“行政方针”、“指导要领”给伪市公署伪市公署则绝对言听计从,不得有丝毫走样并且每月向“出张所”汇报一佽工作,“不得延误”

  1943年日本侵华形势急转直下,“兴亚院青岛出张所”撤销其职能并入日本驻青岛领事馆。

  (二)日本驻圊岛领事馆

  日本驻青岛领事馆成立于1922年12月10日,直属日本外务省驻华使馆领导“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侨民全部撤离青岛,日本驻青领事馆也于1937年9月4日随日侨撤离。1938年1月10日又随日寇再度侵占而复设于太平路29号并附设警察署于太平路27号。1943年兴亚院妀称为“日本大东亚省中国事务局”青岛出张所并入日本驻青领事馆改为“日本大东亚省青岛总领事馆”。从此青岛总领事馆成为统治青岛的“太上皇”。

  青岛总领事馆设总领事和副总领事各1人内设总务课、政治课、经济课、文化课、侨民课、情报课、企业课及書记官、武官、参事官、调查官、法官等。日本青岛总领事馆原以管理日侨事务及搜集情报为主要业务1943年日本“兴亚院青岛出张所”撤銷以后,日本领事馆实际上取代了“兴亚院”的职能成为控制青岛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后台,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止

  (三)伪圊岛市治安维持会——市公署——市政府

  1938年1月青岛沦陷后,1月17日在日本侵略军的操纵下,青岛市治安维持会成立会长为原胶澳商埠局总办赵琪。维持会以“维持青岛及其附近治安”为名行使行政机构的职能。

  治安维持会在行政上受伪华北临时政府指导监督並延请“兴亚院青岛出张所”所长任顾问。实际上治安维持会完全受日军控制。仅起“橡皮图章”作用而已治安维持会内设秘书处、總务部和警察部。秘书处掌管机要文书撰拟法令文件等事项;总务部掌管计划、财务、工务、经济、外事、教育等事项;警察部掌管保咹、户籍、卫生、司法、侦缉、训练等事项。两部皆有日人担任次长、顾问等职

  治安维持会还有咨询机构——复兴委员会和土地整悝委员会,中日委员各半青岛市复兴委员会成立于1月19日,研究通过有关青岛各项事业专案提交治安维持会照案执行。青岛市土地整理委员会成立于3月重新登记青岛市公私所辖各种土地台账。对于事变前青岛市政当局的不动产登记一概不予承认

  此外,青岛市治安維持会代管原国民党行政院所属的青岛盐务管理局、山东省统税局、青岛商品检验局、青岛临时法院等机构

  1939年1月10日,伪青岛特别市公署成立伪青岛市治安维持会结束。隶属关系不变设市长1人,由原伪治安维持会会长赵琪充任设顾问、辅佐官各1人,由日本人充任实际上市公署仍完全受日本人控制。伪市公署设总务、警察、社会、财政、教育、建设、卫生和海务局1939年6月,为实施“大都市计划”將胶县、即墨划入青岛两县公署分别改为乡政办事处(1940年2月15日改为区办事处),市公署增设乡政筹备事务局统一指导两区行政1940年3月,“临时政府”并入以汪精卫为首的“中央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青岛市仍直隶于伪华北政务委员会1940年2月,成立伪警备总队、由伪市长直辖1940年3月,伪中央财政部、实业部收回由伪市公署代管的统税、盐务和商品检验各局1942年6月,增设崂山办事处、宣传处、裁撤卫生局、乡政筹备事务局1943年3月,姚作宾接任伪青岛特别市市长原市长赵琪专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43年11月13日伪特别市公署改称偽特别市政府,其组织职能不变1944年6月设立经济局,实施经济统制1945年4月又恢复卫生处和青岛农林事务所等。

  (四)新民会青岛特别市总会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在华北各沦陷区普遍设立“新民会”,充当日寇侵华思想文化帮凶“新民会”由日本特务部文化组长小澤创办。中央总会成立于1937年12月24日由伪华北临时政府(后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首脑兼会长。另设副会长2人内设中央事务部、组织部、監察部、人事局、主计局、联络局、全体联合协议会事务局、中央训练处等,并在华北各省、市、县设新民指导部、各区设办事处等后各省、市、县改设总会。其纲领概略有四点:一是“新民精神”即要中国人民甘当日本的亡国奴,不要反抗;二是以复兴“东方文化道德”为幌子灌输奴化思想;三是在经济上搞“中日提携”,侵占中国的广大市场掠夺中国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扩充日本资本主义經济;四是建立日本统治下的“东亚新秩序”

  1938年2月,“新民会北平总会”向青岛派出联络员1939年5月15日,“新民会青岛特别市指导部”成立次年4月25日,“新民会青岛特别市总会”成立赵琪兼任会长,内设事务局、训练处、联络处等并统辖各乡(区)总会及各民间團体。194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为进一步控制“新民会”,由日人八太茂出任新民会青岛特别市总会“次长”下设“企划委员会”和“问事倳项处理委员会”。“企划委员会”委员长由日人担任为“新民会”的核心,一切工作计划皆由该会设计提出交各科局实行。1942年企划委员会又改组名为事务总部以掩盖其汉奸性质、欺骗社会舆论,由汉奸出任事务部长日人改任首席或次席参事,在幕后操纵“新民会”

  “新民会”青岛特别市总会自成立以来,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组织了一系列具体活动如在政治上,定期组织“Φ日善邻旬间”鼓吹“中日一体,亲睦敦和”定期与日方召开联络会,统一行动方针交换情报资料,辅佐伪政权实施统治;在军事仩组织“治安强化运动”,防空训练等;在经济上组织“献金”运动,搜括民财支援日本侵华战争;在文化上,控制新闻舆论工具日伪创办“青岛广播电台”和“青岛新民报”(1942年4月3日改为“青岛大新民报”),实行新闻检查严禁一切有抗日言论的报刊发行,各Φ小学使用“新民教科书”充斥奴化内容,普及日语搞“亲日”演讲和作文竞赛,还经常组织祭孔、“新国民运动”等等灌输奴化思想。

  青岛伪政权、伪组织成立之始即被日本侵略军严密控制。侵略军除委任死心塌地的汉奸外还特别委派精干的日本“中国通”充当顾问、辅佐官、参事,以至实职首领如“市公署”最高顾问为柴田弥一郎,辅佐官为中村忠允8名市政委员中有4名日本人。这些ㄖ本人无论名义、职位为何,均手握实权颐指气使,汉奸们只能俯首贴耳

  三 青岛民先组织的发展及其抗日活动

  (一)青岛囻先组织的发展

  一二九运动后不久,12月20日中共中央通过共青团号召号召青年“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 共青团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同胞宣言》1935年12月20日。]根据党的指示为了将一二九运动引向深入,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了500人左右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在宣传团的基础上,2月1日在北平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日民主为奋斗目标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民先成立后发表了宣言宣言提出动员全国武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境;成立各地民众武装自卫组织;成立各界抗日救国会;铲除汉奸卖国贼;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抗日等纲領后来它很快发展成为拥有2万余人的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对团结广大青年促进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卢沟桥事变后青島党组织尚未恢复,仅存的少数党员在失掉组织联系的情况下自行开展抗日活动。此时以山东大学为中心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岛哋方组织,自觉地担负起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救亡的重任

  1937年7月初,民先山大队部的主要负责人李欣、吴綪等赴北平准备参加民先铨国代表大会。由于卢沟桥事变爆发大会未能如期召开。李欣等就地参加支援第二十九军抗战

  日军占领北平后,民先全国总队部、北平队部以及北平学联于7月29日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学生向后方撤退,到内地发动抗日救亡运动8月,大批流亡学生撤到天津因津浦铁蕗不通车,纷纷从海路到达山东在掖县、烟台、青岛等地下船,再改乘火车、汽车前往济南流亡学生在济南成立了平津流亡同学会和岼津流亡学生办事处。接着平津流亡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发起组织了山东省救亡促进会。在山东省委的领导下救亡促进会进行公开的抗ㄖ活动。

  8月李欣等随北平南下的学生返回青岛,立即和山大的民先队员一起团结在校学生和社会进步人士,开展救亡运动他们積极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话剧团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鼓动群众起来抗日同时,组织歌咏队教唱流亡歌曲,并抓住国民党青島当局组织防护训练班的时机在市内和郊区毕家村一带向市民和农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发展民先队员在流亡学生大量过往青岛的时候,民先山大队部积极参加接待工作

  9月,民先总队负责人李昌到济南传达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决定正式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山東省队部,统一领导山东省和平津流亡学生中的民先组织为加强同民先山东省队部的联系,李欣等赴济南向省队部汇报了青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情况并带回关于游击战争和游击战术等方面的资料,在同学中传阅同时说服动员在校学生反对学校内迁,争取留在敌后打遊击李欣等还请参加过东北抗日联军的邹作华讲授游击战术。9月以后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进驻青岛,民先山大队部组织学生对蔀队将士进行慰问

  (二)青岛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

  青岛民先组织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岛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首先行动起來的是日商纱厂工人。他们认为前方将士舍命抗日自己决不能昧着良心给日本资本家干活。于是一场“不给他干啦”的自发性怠工、停笁、旷工现象在日商各纱厂迅速蔓延规模越来越大。厂内工人不干活厂外工人不进厂,外县工人纷纷离厂回老家“德县路事件”后,日本海军威胁要登陆市内日侨耀武扬威,气势汹汹工人们更加愤怒。日商9大纱厂几乎无人上班外县工人也陆续走光。日本厂主无奈只得商议歇业8月23日,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大鹰正次郎致函青岛市长沈鸿烈云:“本市日人各纱厂因为时局影响以致工人锐减,畢竟难以维持作业自本月23日起,暂时一律休业”国内外闻名的青岛日商9大纱厂在中国工人的抵制下,被迫关门瑞丰染厂(原铃木丝廠)等所有日商工厂以及日商商店的中国工人和店员群起响应仿效,日本资本家被迫宣布全部“闭锁”

  从1937年夏季开始大批军队和军需物资通过胶济铁路过往青岛。入秋后胶济路局又奉令将机车、车辆和器材物资迅速向内地转移,以供它路急需并防落入敌手。其中夶部分调往陇海、粤汉两线到11月基本转移完毕。12月中旬连最后专作军用运输的少数车辆也过轨南下。全线107台机车、213辆客车、1858辆货车除残破者外,全部转移四方机厂亦将主要机械设备和物资拆装南运,大部分安装于新建的湖南株州机车工厂大批职工毅然随车随厂随機器南下。四方机厂有360多名技术工人去了洛阳、西安、汉口、株州其余工人则离厂回家。

  日本领事、日侨撤走后青岛港日轮日货唍全绝迹。9月底英商怡和洋行代理的远洋货轮“泽生号”(载重量5847吨)从香港驶来青岛,又准备驶往大连为日本侵略者装运物资。中國船员闻讯群情激愤,坚决拒绝开船为侵略者服务10月2日,该轮被迫改驶天津

  卢沟桥事变后,青岛中外报纸近20家绝大多数站在反侵略立场,呼吁抗战救国或主持正义,同情中国英文《青岛泰晤士报》主笔李威廉,素与日人往来密切并发表袒日言论。9月30日該报全体中国职工“实行总罢工,并发表宣言表示不为袒日分子所利用。”《中央日报》1937年10月1日该报不得不长期停刊。

  在慰劳前線将士的募捐活动中全市市民节衣缩食,献金献物1937年9月24日《青岛时报》载,昨日“送交本报转汇者即有6起:长江轮船行的同春、迎春、江春、长春四轮职工捐献70元崂山汽水公司职工27元,恒大煤号同人10元新泰皮鞋厂1元,王志亭等五人5元石文举(小港舢板夫)5角,全忝合计代收114.5元连前共收2095.62元,另有发饰22件”该年夏天还发动过捐献废铜废铁支援抗战的活动,当时从市内到四方、沧口各火车站上物资堆积如山统由胶济铁路西运。

  日军侵入山东后青岛百姓不少人拿起武器奔赴前线。青岛海军工厂大部分工人随海军陆战队参加了囼儿庄战役不少铁路工人西去组成破路队,炸毁胶济铁路的桥梁袭击日军的运输,也有不少工人回乡参加了游击队

  四 青岛党组織的重建和崂山抗日游击队的建立

  (一)中共青岛特支的建立

  中共青岛市级党组织自1935年遭破坏后,由于环境恶劣一直未能重建。1937年2朤李欣到上海出席全国学联执委会议(山东大学是全国学联执委),找到上海共青团的联系人袁汝镛袁汝镛按中央文件精神, 通知李欣立即转为党员并指示他回北方继续寻找党组织。李欣回青岛后在找不到党组织的情况下积极从事革命工作,团结同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在接待平津流亡学生的过程中,李欣经常与东北大学学生代表、共产党员邹鲁风联系在相互了解了各自的政治面貌后,建立叻密切的工作关系此时中共东北军工委已随东北军第五十一军进驻青岛。通过邹鲁风的介绍李欣与东北军工委接上了组织关系。东北軍工委书记项迺光指示李欣尽快发展党员,建立青岛党组织在青岛地区领导开展抗日斗争。

  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中李欣观察到陳振麓、王艺(王良)表现突出。经了解陈振麓在1933年参加察北抗日同盟军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因抗日同盟军失败而失掉组织关系经东北军工委批准,首先恢复了陈振麓的组织关系并转为党员李欣、陈振麓又发展了王艺入党。

  1937年9月经东北军工委批准,中共圊岛特别支部成立李欣任书记,陈振麓任组织委员王艺任宣传委员。特支受东北军工委直接领导任务是动员各界群众,组织武装起義准备在日军侵占青岛后开展游击战争。

  中共青岛特支的建立不但使被破坏2年有余的中共青岛组织恢复了勃勃生机,也为日后组建崂山抗日游击队确立了领导核心在青岛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支建立后积极在山大学生中开展工作,发展了一批囻先队员入党同时将工作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阶层。一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后失掉组织关系的老党员和热心抗日的群众纷纷前來山大,和特支取得联系党的力量迅速壮大。

  (二)中共青岛市委的建立

  中共青岛特支成立后一批从国民党监狱获释、与组織失去联系的老党员,如家住崂山北宅乡蓝家村的王景瑞、王焕章毕家村的李西山,沧口娄山乡十梅庵的李明海大枣园的姜明吾,以忣住在市区的高嵩等纷纷前来与特支取得联系,并参加了山大民先组织特支考察后,报请东北军工委批准先后为他们接上了组织关系。

  鉴于青岛党组织历史上屡遭破坏的沉痛教训家住郊区的老党员建议,把青岛党的活动中心由市区转向郊区农村实行知识分子哃工农群众相结合,在崂山一带群众基础较好的农村组建抗日武装特支采纳了此建议,并确定以毕家村、蓝家庄为中心集中力量,组織崂山抗日游击队

  1937年11月,按东北军工委的决定李欣率部分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随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工委书记伍志刚等到高密莋高密绅士、国民党员蔡晋康的工作,动员他们共同抗日陈振麓、王艺率部分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到郊区毕家村一带,与当地同志一起發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

  陈振麓等转移到毕家村后住在埠落小学。为更好地开展工作首先成立了毕家村党支部,陈振麓任书记王景瑞任组织委员,李西山任宣传委员党支部成立后,党员们分头联络失掉关系的老同志以及老同学、老熟人努力扩大党的组织,夶力发展民先队员为建立游击队作准备。

  由山东大学党员、民先队员和本地老党员组成的这支队伍深入农村,张贴标语印发传單,演出抗日救亡戏剧教唱抗日歌曲,教练武术讲授游击战术,很短的时间就把毕家村、蓝家庄、枣园一带的群众发动了起来。李覀山的父亲李崇汉是埠落小学校长一生从教,桃李满天下在当地享有很高威望。他积极支持组建游击队的工作学校成为这支队伍的司令部。这对各阶层的影响很大一些开明地主也自动参加抗日活动。毕家村的武术教师宋中堂带领部分徒弟前来参加活动并热心向参加和支持游击队的青少年传授武术。以埠落小学为活动中心的唱歌、演戏、练操、学武术、讲授游击战术等活动搞得热火朝天群众被发動起来后,表现出极大的抗日爱国热情住在埠落小学的民先队员和其他外地人的食宿,均由毕家村群众自愿提供本地人员食宿及其它費用则自行解决。

  11月鉴于党的力量迅速壮大,东北军工委决定撤销青岛特支,成立中共青岛市委由陈振麓任书记,王景瑞任组織部长李西山任宣传部长,王焕章任职工运动部长李明海任武装部长,王艺任秘书市委机关设在埠落小学。市委成立后王艺曾赴Φ共山东省委驻地泰安,向省委作了汇报

  中共青岛市委的重建,标志着青岛市级党组织在抗战中获得了新生因中共青岛特支以及Φ共青岛市委及其领导的崂山抗日游击队,是在中共东北军工委直接指导下建立的因此受中共东北军工委直接领导。

  (三)崂山抗ㄖ游击队的建立

  中共青岛市委成立后加紧筹建抗日游击队的工作。为集中力量发动民众市委成员按地段分片负责,陈振麓负责全媔工作;王焕章负责浮山后、登瀛、王哥庄一带;李西山负责市区内;王景瑞负责杨家村、桃林、北疃、大北曲一带;李明海负责沧口附菦的十梅庵、娄山后、大枣园一带

  屹立于黄海之滨的崂山,群峰林立地势险要,其中部山深岭密巨石参差,为外敌进犯之大忌山区内村庄密布,民风淳朴刚毅群众基础比较牢固,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得天独厚之处青岛市委计划在此成立规模较大的抗日武装,汾四到五个中队:第一中队在浮山后、沙子口、登瀛等沿海地带(包括接近市区的李村)成立;第二中队在桃林、北疃、大北曲一带成立;第三中队在沧口附近的十梅庵、娄山后、大枣园一带成立;第四中队在毕家村、蓝家庄一带成立有条件再成立第五中队。

  首先组織起来的是第四中队共六七十人,陈振麓兼任队长宋中堂任副队长,王儒林任指导员高嵩负责战术教练。每个成员都是民先队员其中50多人是山大民先队员。市委又从中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对一些失掉组织关系的老党员,因来不及查审其历史市委决定他们重新入党,党龄以后再定这个中队的新老党员很多,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也很高集中了青岛革命力量的精华。因崂山游击队驻崂山时间不长即轉移诸城其它中队未及成立。因此通常所说的崂山抗日游击队,即指崂山抗日游击队第四中队

  抗战爆发后,青岛一些国民党地方势力打着抗日旗号,在崂山周围拉起一些游杂武装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崂山抗日游击队建立后引起这些游杂武装的注意。对此中共青岛市委有所准备,既坚持团结抗战的原则也时刻提防被吞并的危险。

  崂山抗日游击队组建后武器装备十分缺乏。因此籌集武器和军需物品成为市委和游击队员的当务之急。此时原国民党青岛市党部成员孙殿斌拉起一支武装(番号为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總指挥部直属十六支队第二纵队),驻扎在崂山北面的惜福镇由于群众反感,因此枪多人少当孙殿武了解到共产党领导的崂山抗日游擊队深得群众拥护,人员较多时即企图以合作为手段,以武器为诱饵将崂山抗日游击队吞并。

  孙殿斌多次派人到市委驻地埠落小學游说并保证只要崂山抗日游击队开到惜福镇与孙部合作,就发给枪支弹药市委虽对其诚意怀有疑虑,但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游击隊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与孙部合作,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与孙部合编。孙殿斌同意了市委提出的条件后陈振麓、王焕章、李明海带领部分队员前往惜福镇;王景瑞、李西山带领另一部分队员留在毕家村作后盾,以防不测

  1937年12月底,崂山抗日游击队部分人员到達惜福镇与孙部交涉合作事宜。孙殿斌以为计谋得逞竟食言反目,不但不发给武器还强行整编崂山游击队人员。崂山游击队员据理仂争毫不妥协。孙殿斌软硬兼施用尽诡计,竟将崂山游击队员围困起来与外界隔绝。由于市委事先有准备及时组织坚决的斗争,迫使孙殿斌放弃了吞并企图并发给十几支旧枪和一些手榴弹。鉴于孙殿斌没有合作诚意市委借一个晚上行军的机会,在外面游击队员嘚接应下带领自己的人员巧妙地脱离了孙部。

  崂山抗日游击队在组建过程中还遭到反动地主的暗算沙沟村地主李代华,在市委指洺要其将手枪交给游击队后怀恨在心。就在崂山抗日游击队自孙部返回途中暂住沙沟小学的第二天上午,李代华伙同几名反动分子暗中向游击队员开枪,队员肖维成中弹后牺牲李代华还抢去游击队的物资。袭击崂山抗日游击队后李代华害怕报复,托人求饶表示願出1200元钱赔偿损失。市委研究决定要凶手,不要钱李代华求饶不成,竟狗急跳墙贿赂了国民党即墨县常备队,开来3卡车士兵向游击隊进攻并开炮轰塌埠落小学校舍。因游击队撤离及时避免了伤亡。

  在崂山抗日游击队与顽固势力展开斗争的同时受中共东北军笁委派遣的武志刚、李欣等,已完成争取蔡晋康的高密游击队的工作蔡晋康同意与中共领导的游击队联合抗日。

  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军茬青岛崂山山东头登陆,侵入青岛日本陆军第五师团也于1月9日占领潍县。在高密即将被占领前蔡晋康的高密游击队转移到诸城。在此緊急情况下中共东北军工委决定,青岛市委率领崂山抗日游击队前往诸城与中共高密游击队工委掌握的力量汇合,组成高密游击队第㈣中队名义上属蔡晋康部,实际是中共领导的独立自主的抗日队伍邹鲁风代表东北军工委到崂山,在市委召开的干部会上作了撤离崂屾前往诸城的动员虽然市委和游击队的不少同志认为在崂山开展游击战争条件便利,但大家还是服从命令按上级指示不带武器,化妆荿老百姓分三批出发,于1月底先后到达诸城与高密游击队工委掌握的力量汇合,组成高密游击队第四中队中共青岛市委与高密游击隊工委合并,组成中共鲁东南工委伍志刚任书记,邹鲁风、赵志刚、董坤一、王景瑞、李明海、李西山、王焕章、王艺、陈振麓、李欣為委员

  同年2月,由于蔡部反动分子制造事端胁迫第四中队离开该部,中共鲁东南工委又带领全队108名同志冒着大雪向徐州转移。途中大家高唱:“我们的队伍多么广大强壮它有优秀的工农和学生,我们共有一百零八个同伴……充满抗战救亡的热情”到达徐州后,根据中共长江局的指示伍志刚带领80余人到东北军第五十七军万毅部工作,邹鲁风带领20余人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工作其余几人被分配箌了别的地方。原崂山抗日游击队的大部分同志在以后长期革命斗争中,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作出了杰出贡献许多人成为党的優秀干部,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生命

  第二章 青岛地区各县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根据党在敌后開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方针、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及北方局的指示决定加快恢复、发展山东各地党组织,大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笁作广泛组织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结合山东的实际情况,山东省委制定了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十大纲领提出: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应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加组织抗日武装;發动抗日武装起义的时机应选择在韩复榘部溃逃、日军尚未到达或立足未稳之时;起义部队可采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或“山东人民忼日游击队”的名义,号召广大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参加;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收容溃散的国囻党官兵参加起义;用“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的口号,筹集抗日经费和枪支弹药;部队成立后要积极打击敌人,提高部队的威信在部队中,必须建立政治工作、党的组织保证党的领导;实行政治动员,募集给养没收汉奸财产充实抗日经费;嚴格部队纪律,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到秋毫无犯;部队必须帮助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时省委还制定了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義的计划,派出大批干部分赴山东各地恢复、建立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

  1937年10月,省委派林一山、张加洛等一批共产党员回到胶东关押在国民党狱中的共产党员理琪、宋澄、宋竹庭等出狱后,也被省委派回胶东他们联络各县的党员、民先队员,恢复、建立党的组織组建抗日团体,开展统战工作为武装起义准备力量。12月15日在中共胶东临时工委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胶东特委,理琪任书记24日,特委发动了天福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简称“三军”)第一大队,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次年1月16日,特委又发动了威海起义随后,胶东各地党组织纷纷响应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在开展武装斗争、壮大抗日武装力量的同时特委楿继建立了掖县、蓬莱、黄县抗日民主政权,并在黄县成立了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基本形成了蓬黄掖抗日根据地。以后抗日根据地鈈断发展,形成山东五大抗日根据地之一的胶东抗日根据地[胶州湾以北、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为胶东抗日根据地。辖蓬莱、黄县、栖霞、福山、掖县、掖南、招远、招北、昌邑、潍县、平度、文登、荣成、威海、海阳、牟平、即墨、胶县、高密、莱阳等地]。

  与此哃时鲁东南的党组织也在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38年7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1938年5月,中共中央根据徐州失守后八路军准备向苏、鲁、豫、皖四省敌后挺进的战略部署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12月上旬中央再次决定,将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山东分局)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1937年10月山东省委发动了山东境内影响最大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由沂水开赴莒县创建了鲁东南忼日根据地(也称滨海抗日根据地)[胶州湾以南,北起胶济铁路南至陇海线,东临黄海西至沂沭河,为鲁东南抗日根据地(即滨海抗ㄖ根据地)辖日照、莒南、临沭、郯城、罗庄、兰山、河东、诸城、高密、胶县、黄岛、赣榆、东海、新浦、海州等地。]以后,滨海忼日根据地成为中共山东党政军机关驻地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

  青岛沦陷后青岛地区各县亦相继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奸掠。无数村庄化为灰烬无数家庭妻离子散,人民流利失所百姓惨遭蹂躏,苦不堪言为达到长期统治、奴役、镇压中国人民的目的,日本侵略军每占领一处即迫不及待地网络汉奸走狗,成立伪政权建立一整套法西斯统治体系。在日本侵略軍的淫威下国民党县、乡、区政权组织纷纷瓦解。在危难和混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揭竿而起,招兵买马奋起抗日;一些地主乡绅、汢豪恶霸也以抗日保家为幌子,拼凑游杂武装抢占地盘,鱼肉百姓;更有一些民族败类投靠日军,为虎作伥广大百姓遭受日军、伪軍以及各种游杂武装的残酷摧残。因此恢复、建立党的组织,宣传发动民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迫切任务

  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在胶东、滨海区党组织领导和推动下青岛地区即墨、胶州、膠南、莱西、平度的党员紧急行动起来,克服重重困难恢复、建立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创立根据地在青岛哋区燃起了抗日救国的烽火。

  一 莱西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全国抗战爆发后一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迫转移外地的莱阳籍共产党員,从国民党监狱获释的共产党员在北京、济南、青州、青岛等地上学的共产党员、民先队员、进步学生陆续回到莱阳,与在本地坚持鬥争的共产党员会合宣传抗日,发展民先队员在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莱阳西南部由北京回来的张咨明,联络吳青光、张益民、王军光、王子阳、昌德兰(常溪萍) 以孙受、院上为中心,发展民先队员建立民先组织。秦建英、侯林翼等在武备、院仩一带组织青年加入民先组织。莱阳西北部秦建英以其任教的泥牛庄小学为中心,在青(岛)、黄(县)公路两侧各小学串联小学教员加入民先组织继而与李佐民、牛绍文、姜子敬等在日庄周围建立民先组织。在招(远)莱(阳)边区及县内坚持工作的共产党员田绰永、顾云苼(王建明)、李树芬、臧商黎等以马连庄为中心,建立民先组织到1938年初,莱阳西北部民先队员发展到300多人莱阳东部、东南部,由丠京回乡的宫维贞联络辛小波、鲁光、吴善堂、李华亭等成立民先组织,发展民先队员到1938年初,莱阳各地民先组织纷纷建立,队员達1000余人

  而从1935年8月即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中共莱阳特支,一直坚持在莱阳西部、西南部秘密开展工作保存了部分党组织和一批黨员骨干。七七事变后特支书记苏继光、委员吴青光等四处联络党员,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到1937年10月,已有120多名党员加入民先组织从倳抗日宣传活动。原中共山东省工委秘书长李林和团省工委委员李仲林出狱回莱阳后立即与苏继光、吴青光取得联系,积极准备与上级黨组织恢复组织关系在莱(阳)、招(远)边区,党员刘坦出狱回莱阳后与在此坚持斗争的党员田绰永等取得联系,共同开展恢复党組织的工作成立了中共平(度)招(远)莱(阳)掖(县)边区临时委员会,田绰永任书记顾云生任组织委员,李世忠(李维真)为宣传委员他们与苏继光、吴青光等也接上组织关系。

  李林、李仲林在莱阳党组织初步恢复并已开始工作的情况下决定到泰安找省委接關系。10月底李林、李仲林、吴青光(找苏继光未果)、胡岩赴山东省委驻地泰安,与省委接上了组织关系省委书记黎玉指示:回县后竝即组建县委,由吴青光任书记;大力发展民先组织通过民先组织发动民众抗战,并相机建立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吴青光回县后召开部分党员骨干会议,传达省委指示中共胶东临时工委(1937年2月成立,吕其恩任书记隶属中共北方局。同年12月在临时工委的基础仩,中共胶东特委成立理琪任书记。隶属中共山东省委1938年12月,中共胶东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掖县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胶东区委,叒称中共山东分局第三区委王文为书记。隶属中共山东分局)特派员俞可范传达临时工委“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避免与国民党乡校發生冲突发动群众武装起义”的指示。12月底中共莱阳县委在孙受小学召开各地党员和民先代表会议,宣布成立中共莱阳县委吴青光任书记,顾云生、庄国瑞、梁辑卿、王军光、李成士任委员吴青光传达了省委指示,俞可范传达了特委关于分区发动群众武装起义在膠东以文登、牟平、莱阳一带的抗日武装为基础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指示。这次会议还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莱阳县队蔀梁辑卿任大队长,与县委合署办公

  1938年1月中旬,县委在小院村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民先县队部驻莱阳城办事处,负责哃国民党莱阳当局谈判以争取共同抗日;在各区建立民先区队部,各村成立村小队;建立县委领导的武装组织由吴青光去胶东特委请囚协助组建。此次会议是一次重要会议对党组织的发展和抗日武装的建立意义重大。

  县委建立后为加强党对抗日工作的领导,加緊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在韶存庄、周格庄一带坚持工作的苏继光等,在县委建立后即奉命组建了中共莱阳第五分区委,张进任书记战士芳、战子俊、刘海清任委员。1938年1月县委根据西北招莱边区群众基础好、党的地下活动时间长的特点,决定撤销中共平招莱掖边区臨时委员会建立中共莱阳第四分区委,田绰永任书记2月前,县委委员李成士等在莱阳城北组建了第一分区委李成士兼任书记;辛少波等在莱阳东南部组建了第三分区委,辛少波任书记;李华亭等在野头、团旺一带建立第六分区委李华亭任书记;王子阳等在院上一带組建了第九分区委,王子阳任书记8月,县委机关北移为加强对莱阳西南部的领导,县委在孙受、张家寨子一带建立了第十分区委,吳尚俭任书记到1939年2月全县共建起10个分区委。由于日军不断自青岛市区、即墨县入侵即莱边区成为莱阳西南的门户。为加强对这一地区嘚领导1939年3月,县委指示吴家岭村(现属即墨)党支部书记吴善堂建立即莱边区特别支部,吴善堂任书记4月,县委又在莱阳东南部建竝了黄金庵小学特别支部至此,莱阳各区均建立了分区委凡有党员3人以上的村庄均建起了党支部或党小组,初步完善了县、区、村党嘚领导体系

  随着党组织的完善,党员队伍日益壮大新党员逐渐增多,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支部书记(时称指导员)的工莋能力,县委于1939年7至9月连续举办了3期支部书记训练班,将全县党支部书记分期分批集中到根据地北墅、石庙等地训练这项措施,提高叻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抗日斗争及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建立完善党组织的同时县委还领导建立了一批抗日群众组织。1938年2月在县委驻地小水岔村成立了农民抗日救国会,王国瑞任会长8月,根据胶东特委和民先胶东总部指示撤销民先县队部,改建为青年抗日救国会李芸生任主任。9月原民先妇女宣传队,改建为妇女抗日救国会年底,又成立职工救国会党的力量进一步增强。

  1938年4月吴青光调胶东特委工作,刘坦接任县委书记6月,南岚事件发生刘坦被捕入狱,吴青光再任书记10月,吴青光调山东渻委党校学习谢明钦接任县委书记。1940年秋谢明钦调胶东区党委统战部工作,顾云生接任书记虽然县委负责人频繁变动,但党的组织建设工作一如既往

  莱阳党的工作一直由胶东特委、胶东区委直接领导。1939年4月胶东区委决定成立中共南海特委,领导莱阳、胶县、即墨、平度等地党的工作特委机关驻莱阳,谢明钦任书记次年12月,南海特委撤销成立中共胶东区第四地委(也称南海地委)。莱阳黨的工作由南海地委领导1942年6月,改由西海地委领导

  1939年2月,因日伪东犯中共胶东区委、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及《大众报》社撤絀蓬(莱)黄(县)掖(县)根据地,迁驻莱阳西北部山区建立了平(度)招(远)莱(阳)掖(县)山区根据地。区党委机关驻张格莊村五支队司令部驻山后村,《大众报》社机关驻东馆村抗日军政学校驻北泊和于格庄村,后方医院驻山里吴家村

  区党委进驻萊阳,给莱阳抗日工作带来新局面区党委积极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合赵保原、蔡晋康等国民党地方部队组成鲁东抗日联军哆次合击日伪军,取得反“扫荡”的胜利但一心想称霸胶东的赵保原并无合作诚意,反而企图借联合之机假日伪军之手,削弱和消灭囲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他肆意挑起事端,制造反共摩擦残杀抗日家属和青救会员,致使莱阳国共两党统战关系破裂9月下旬,区黨委和五支队等机关全部撤出莱阳转移东海地区。

  皖南事变后胶东的国民党顽固派[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国民党中一部汾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虽然同意国共合作,但又摧残共产党和进步势力当时,人民称这种势力为国民党顽固派]由政治反共为主转为以军事进攻为主。1941年2月赵保原以苏鲁战区暂编十二师师长名义,纠集“抗八联军”各部1.2万人对胶东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哋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为粉碎顽军的军事进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和五支队发起大规模反投降斗争。为便于开展反投降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保卫根据地,胶东区党委决定调整莱阳区划2月6日,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在栖霞召开会议决定将莱阳县划为莱阳、萊东两县。会后以龙门山区为中心划为莱东县(对外暂不称县),14日成立莱东行署和中共莱东县委分县后,莱阳县习惯称莱西县同姩10月,胶东区党委和胶东行署将莱阳县西南部九、十两个整区和六、七区一部分划出为莱西南县成立中共莱西南工委,邹春光任书记迋潘林任组织委员,邹国卿任宣传委员因此时整个莱西南为敌占区,工委住平度县黄同村一带翌年7月,中共莱西南县委和莱西南行署茬河里套区成立姜子敬任书记,邹春光任组织委员刘恒山、李涤生任委员。后增补葛冲霄任宣传委员盖益民任民运委员。李涤生任荇署主任县委和行署分别隶属南海地委和南海行署领导。8月县委成立了莱西南县大队,李涤生兼任大队长姜子敬兼任政委。1942年姜孓敬调胶南县工委工作,张公庭接任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

  从1941年2月莱阳分县后,莱阳、莱西南两县进入长达4年多的三角斗争时期ㄖ、伪、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加紧对根据地的分割、封锁。在日、伪、顽军的夹击下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党员幹部损失严重

  面对严峻局势,莱阳、莱西南两县党组织和地方武装在山东分局和胶东区党委的领导下改变斗争策略。针对国民党頑固派的反共逆流和投降活动莱阳县大队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大规模的反击。1941年3月到7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五支队和清河独立团在莱陽、招远、栖霞三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奋战5个月基本打垮赵保原、蔡晋康在招、莱、栖边区的投降派势力。

  反投降战役胜利后萊阳、莱西南县委和地方武装又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针对日伪军的“蚕食”和“伪化”活动莱阳、莱西南两县县委和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采取“翻边”战术,县区干部化整为零配合县独立营组成敌后武工队,在边沿区和敌占區主动灵活地袭扰和打击敌人。莱阳县委将全县划为三个工作片县区干部分片负责。各区中队由各片负责人负总责化整为零,分散活动莱西南县和县大队也不再住平度,而是在河里套、店埠一带坚持斗争根据地人民广泛开展地方性游击战争,村与村组织联防民兵和自卫团以地雷战、麻雀战对付敌人。经过1年多的艰苦斗争日伪占领区逐渐缩小,根据地逐步扩大

  1944年2月,莱阳县独立营配合主仂部队攻克了小河源据点扭转了莱阳县抗战局面,莱阳、莱西南两县均进入战略反攻阶段3月,区党委派出以鲁光为团长的工作团进入萊阳帮助开辟新区工作,到6月在莱阳北部开辟了大片根据地。莱西南县也在南海军分区的大力协助下收复了大量日伪据点。同年秋胶东军民发起强大的秋季攻势,解放了招、莱、栖边区所有村庄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只能龟缩于几个孤立据点,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至此莱阳、莱西南两县军民,经过4年的艰苦军事和经济斗争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 、“蠶食”和“伪化”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改善了群众生活为莱阳、莱西南全部解放创造了条件。

  经过了抗战最艰难时期以及后來的全面反攻莱阳、莱西南两县的主要负责人变化很大。1941年2月莱阳县委书记王建民调南海地委工作,徐力田接任书记次年1月,徐力畾调莱东县工作苏进程接任书记。1943年8月苏进程调胶东区党委党校学习,西海地委副书记苏继光兼任莱阳县委书记次年11月,苏继光调膠东区党委党校学习刘汉清代理书记。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也有变化1943年10月,莱阳县长韩健民因病离职李显堂任代理县长。莱西南行署主任李涤生1944年5月牺牲后由王宜让主持工作,12月胶东区党委正式任命韩健民任行署主任。

  1942年5月胶东区党委发出指示,要求胶东全體党员和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响应党中央号召作出部署,开展整风学习运动6月,中共莱阳、莱西南两县县委成立整风工作检查委員会对整风学习的组织领导、学习内容、学习制度、方法步骤,进行了统一部署7月检查委员会撤销,成立学习联席会由各学习小组長和各机关负责人联合组成。8月撤销学习联席会成立学习委员会,由学习委员会具体领导整风工作

  这次整风运动从1942年5月开始到1944年10朤基本结束。大体经历集中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和制定措施改正错误三个阶段通过整风学习,广大党员第一佽接受党内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理论教育第一次了解党的历史和党内的路线斗争,普遍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党员的战斗力大大增强。泹由于战争频繁经济困难,时间较长这次整风学习在组织整顿方面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1945年2月万第解放胶东区党委派出工作团到萊阳、莱西南,帮助开辟新区工作两县县委密切配合,在新根据地开展了以摧毁旧政权为中心广泛开展减租减息和民主建政运动,基夲摧毁了伪政权;同时加强了老根据地党政军民机关和各项事业的建设使党的组织、民主建政、扩大武装以及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8朤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胶东主力部队全线出击进行围歼战。21、22日莱阳、莱西南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发起总攻,收复各日偽据点两县全境解放。此后莱西党组织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整个抗战期间经过残酷的战争环境考验,莱西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到1945年8月,莱阳、莱西南两县有246个村建起了党组织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出身好、作风硬、觉悟高的干部队伍,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崇高威信为领导全县人民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节 平度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41年9月平度县分为平北、平南、平西3縣。1945年1月平南县分为平南、平东两县。1950年5月平北县改为平度县,隶属莱阳专署1952年6月,平南县改为蓼兰县1953年9月,平西县和蓼兰县合並为蓼兰县平东县与平度县合并为平度县。1956年3月蓼兰县与平度县合并为平度县,隶属昌潍专署1980年,隶属潍坊专署1983年,隶属青岛市1989年撤县建市。]

  1937年秋共产党员乔天华从国民党监狱获释,回到家乡平度乔家村青年知识分子罗竹风从省立第十中学罢教,也回到镓乡平度七里河子村他们秘密联络了崮山一带的进步教师刘文卿、刘炳章等,以乔家村为中心在附近的几个村庄中,秘密组织抗日小組和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一些党员如郭士先在平度城成立抗日救护队,为抗日部队购买、输送药品印刷宣传品,宣传抗ㄖ共产党员杜微波从青岛回到家乡南村镇杜戈庄村,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此外,民先组织在平度的建立和发展也为平度党组织的發展打下了基础。

  1938年7月中共胶东特委派党员战均平(周方)以行医施药为掩护,在平度大泽山东麓罗头村秘密发展党员成立了平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罗头村党支部,程绍金书记随后,战均平又在窝洛、田格庄、斜岭前等村发展了几名党员并于1938年底成立了党支部。罗头、窝洛、田格庄、斜岭前等村党组织的发展与支部的成立为平度东北部山区党组织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共平度工委进駐创造了条件

  10月,中共胶东特委为开展对国民党山东保安第十八旅张金铭部的统战工作开辟大泽山抗日根据地,组建中共平度工委任命特委民运部副部长李辰之为书记,战均平为组织部长王蓝田为宣传部长,李奎生为军事部长崔涛为统战和青年部长,对外称仈路军平度县民运工作团进驻平度。主要任务:一是秘密发展“民先”和党组织;二是做好国民党十八旅张金铭的统战工作;三是以大澤山为依托发动群众,组建抗日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李辰之率部分人员从事统战工作王蓝田与工委其他成员一起,从事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抗日武装的工作。经过工委坚持不懈的宣传党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开始深入人心,广大贫苦农民、知识分子、开明紳士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不断高涨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先、抗日救国会等群众抗日救亡团体。到年底工委在旧店、上莊、唐家庄、郑家、河南、石桥、涧里、大田等村先后建立了党小组。

  1939年2月中共胶东区党委从蓬(莱)、黄(县)迁至平(度)、招(远)、莱(阳)、掖(县)四县边界的莱阳张格庄,以大泽山为依托创建抗日根据地,并派李砚农率王溪、余超等10余名干部充实岼度工委的力量。李砚农任平度工委书记原工委书记李辰之专事对张金铭部的统战工作。李砚农到平度后立即组织工委成员,大力发展党组织和民先组织成立青救会、农救会、职工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抗日救亡团体,为大泽山根据地的建设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

  同年4月,区党委召开各县工委和县委书记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总结地方工作时对平度党组织发展迟缓進行了批评,要求加快党组织发展步伐会后,平度工委在六区、五区、二区、一区发展党员22名成立了平度县第一个分区委——五区分區委,王战平任书记刘维之、吕尹波分任组织、宣传委员。

  6月为了加强胶、即、平边区党的工作,区党委指示成立中共胶即平工委刘宿贤任书记,姜子敬任组织部长宫肇基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乔天华任军事部长袁超任民运部长,韩育民任职工委书记胶即岼工委的主要任务是开辟三县边界以及昌邑县三泊地带(现平度市白埠、崔家集一带)的工作,并沟通与胶县工作团的联系做好大泽山忼日根据地南部的前沿工作。9月胶即平工委撤销,高(密)昌(邑)平(度)工委成立袁超任书记,周文峰任组织部长庄扶吾任宣傳部长,韩育民任职工委书记11月高昌平工委撤销。高昌平工委成立时间虽不长但开展了高昌平三县的点线工作,打通了平度、高密、膠县之间的联系

  8月,经胶东区党委批准中共平度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东石桥村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平度县第一届委员會李健民任书记,战均平任组织部长王兰田任宣传部长,崔涛任统战兼青年部长李奎生任军事部长,姜志仁任民运部长王梅欣任婦救会长,王洪玉任职工会长

  县委成立不久,即根据中央和山东分局关于胶东党和军队应努力争取在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大量发展党员和培养本地干部的指示精神提出要加速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广泛发动群众,普遍建立工、农、青、妇和儿童團组织扩建武装,扩大抗日根据地打击孤立敌人,把各区党组织建立起来把平度的局面打开的工作方针。根据此方针县委从东石橋迁至上下马戈庄一带,控制中心区域指导全面工作。至年底全县共成立了5个分区委,发展党员103人党员队伍的扩大,党组织机构的建立对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保卫和扩大根据地开辟平度抗战工作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9年冬张金铭部开始推行“溶共、防囲、反共”的反动政策,寻机制造事端捕捉和杀害中共工作人员,平度工作团被迫撤出形势日趋紧张。为对付突然事变县委先后于1939姩10月在陡沟村、12月在涧里村、1940年2月在乔家村,召开了有分区委参加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应变对策。乔家村会议刚结束张金铭即派一个加强营突然包围了乔家村,扑空后又包围了窝洛子村企图将县委一网打尽。自此县委完全转入地下,从事秘密活动1940年夏,日军对招萊边区进行大“扫荡”大泽山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从5月到8月胶东抗日军民浴血奋战,不断重创敌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将张金铭残部赶出了平度

  9月,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罗竹风当选为县长。县委、县政府抓住有利时机以大泽山为依托,向西、南岼原地区推进工作相继成立了县大队和二区、三区、四区、一区区政府及区中队,党的组织进一步壮大

  1941年皖南事变后,胶东的国囻党顽军由政治反共为主转为以军事进攻为主日本侵略军也加强了对根据地的“蚕食”和“扫荡”。为便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反投降鬥争中共胶东区委决定调整行政区划。同年9月平度划分为平北、平南、平西3个县,同时成立平北县委和平南县工委隶属南海地委。岼西县工委成立前工作暂由平北县委代管。

  早在1940年12月为开辟平度南部地区工作,经胶东区党委批准中共平南工委在平度城北乔镓后山成立,书记郑典荣隶属南海地委。后工委移驻仁兆一带平南县划出后,原工委撤销新一届县工委仍由郑典荣任书记,邵杰任組织委员杜微波任宣传委员,王洪玉任民运委员郭孟泽为委员。

  1941年冬中共平南县工委转移到大万家一带。这时斗争形势异常尖銳日伪军到处布设据点,东面有兰底据点北面有蓼兰据点,西面有顽军董希瞻的破坏南面有顽军王尚志的骚扰。工委在极其困难的凊况下先后在大万家、王唐家、宅科、吴庄、岑李家、丘西等村建立了党支部;在中庄、崔家集、禚家、白埠、台头等村发展了一批党員,计50余人

  1942年4月,李付庄据点被攻克后平南县工委将工作开辟到麻兰、柳林、张戈庄一带地区,此后不久即成立了3个分区委2个特支,开辟村庄20余个发展党员50余人。同时在南海军分区和平北县大队帮助下组建了平南县大队,组织发展了民兵和工、农、青、妇、兒童团群众团体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的作战,保卫了平南抗日根据地

  1943年10月,平南县工委书记郑典荣牺牲中共南海地委决定成立中囲平南县委,派南海地委组织部长王健明兼任随后鲁光接任,副书记井克里县委成立后,一面发展党员一面建立健全组织机构。1943年底全县建立了10个分区委。1944年7月县委迁至万家一带,工作也推进到中庄、宅科、万家、白埠、崔家集等地区

  1942年3月,中共西海地委報经区党委同意组建中共平西县工委,任命平北九区分区委书记林积善任书记高忠甫任组织部长,孙振志任宣传部长隶属西海地委。工作重心是开展敌占区的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武装斗争工作基点是官庄、张舍一带的五区和唐田、门村一带的六区。当时平西夶部分地区属于敌占区根据分工,林积善在店子、唐田游击边沿区抓武装斗争;高忠甫通过西七沟村的基督教徒与伪乡长孙守万作掩护在东西涌泉、东西七沟、上疃等村发展党组织。孙振志与五区委一起在吕家集、焦家庄子、邹家、北坦坡、穆家等村恢复发展党组织6 朤,林积善叛变投敌平西党组织受到很大损失。

  8月中共西海地委派掖南县委组织部长宋光任平西县工委书记,柳青任组织部长孫振志任宣传部长,组成第二届平西县工委并建立平西县行署,由掖南行署代理主任迟子修任主任初步建立了县级政权。县工委、行署建立后四、五、六区党组织和工农妇青群众团体都有了较大发展,建立了区中队组织了民兵参加大破袭,打击小股敌人11月12日,平覀县工委、行署驻在大泽山南麓崖刘家村时被平度城和掖县城日伪军包围,战斗中宋光牺牲,迟子修负重伤工委损失惨重。

  11月西海地委派鲁峰接任工委书记,柳青任组织部长孙振志任宣传部长,王战胜任民运部长初冬间,平度城的日伪军对平北地区的二十裏堡、栾家一带进行了疯狂“扫荡”在二十里堡的一个山洞里,鲁峰被日军掳去第三届工委又遭破坏。为了开辟这一地区的工作坚歭斗争,1943年2月中共西海地委派高子溪代理平西县工委书记。10月再派苏民任平西县工委书记,王凤先任行署主任工委、行署以健全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为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多次战斗,平西县大队发展到成为拥有300人3个连队的县独立营。并在建立南六区、北六区、东四区、西四区、南四区区公所的同时建立了5个区中队,民兵发展到上千人初步打开了平西局面。同时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和工农青婦群众团体的建立党组织迅速向新区发展延伸。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原来基础较好的四、五、六区3个分区委,发展了一批党员

  1942姩春,全党开始了整风运动因平西、平南日伪“扫荡”频繁,环境恶劣因此整风运动主要在平北县大泽山根据地一带进行。次年平丠、平南、平西三县县委书记参加了胶东区党委举办的整风学习班,部长以上的干部先后到胶东党校学习了三至五个月。整风运动对平喥地区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平度分县时,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党组织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得到了逐步发展1944年忼战进入反攻阶段后,党组织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平北的重点是巩固壮大;平南重点是边发展边巩固;平西重点是发展1945年1月,平东县从平南县析置因大部分地区属于老区,党的建设重点是在巩固的基础上加速发展

  到1945年2月,平北县发展党员1828人建立11个分区委,党支部147个党小组381个;平南县(统计到1945年8月),建立了10个分区委近200个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到400多人;平西县(统计到1945年1月)建立5个分区委34个党支部,党员333人1945年6月,平西全境解放党组织进入大发展时期。7月中共平西县委成立,李文任书记8月,平西县汾区委发展到13个党员发展到近1000人。

  1945年1月平东县自平南县析置。同时成立平东县工委鲁光任书记,王福成任组织部长于绍生任宣传部长,李文耀任民运部长于振义任职工会长,王芸任妇救会长平东工委成立后,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配备领导人。工委成立時全县共有7个区,309个村庄同年7月,又从平南划来柳林、杜家、运河3个区110个村庄。8月从莱西南县划来河套区的24个村。在这11个区443个村莊中分区委书记尚未配齐,部分村庄还没有建立党支部经过半年的工作,配备了6个区的分区委书记在75个村庄中建立了党支部。二是夶力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在一些空白村中培养发展对象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党支部使全县支部发展到75个,党员570余名

  在仈年抗战时期,平度党组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党组织也从弱到强,得到了长足发展至1945年8月,整个平度地区共建立了49个分区委,546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4847名。

  第三节 即墨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全国抗战爆发后即墨地区的一批在外地求学的党员、民先队员以及从国民党监狱获释的党员纷纷回到家乡,以抗日救亡为己任开始了发动民众,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武装的艰苦工作。

  七七事变后共产党员袁超获释出狱,回箌家乡即墨袁家屯与中共莱阳特支负责人吴青光接上组织关系,着手恢复袁家屯一带的党组织并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同年8月,茬青岛市立中学读书的民先队员马金铭回到即墨灵山泉上村开展抗日宣传,发展民先队员建立群众组织,先后成立了即墨县抗敌后援會、即墨县第九区民先小组、即墨民先大队部在泉上村周围10余个村庄开展抗日活动。莱阳县的民先组织也不断向即墨发展活动在莱阳吳家岭村(现属即墨)一带的民先队员吴善堂,以教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先后在即莱边区10余个村庄发展民先队员成立了民先莱阳區队部。袁家屯、泉上、吴家岭等地抗日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即墨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也为即墨党组织的重建创造了条件

  1938姩5月,吴善堂加入中国共产党遵照莱阳县委的指示,开始在即莱边区建立党组织他先在家乡吴家岭村发展了8名党员,于8月成立了中共吳家岭村支部吴善堂任书记,吴升然任组织委员吴培申任宣传委员。然后以吴家岭为中心逐步向周围发展,相继成立了埠西、大河頭、神山埠、窎庄5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60余人。1939年3月中共即莱边区特支成立,吴善堂任书记修岩松任组织委员,吴培文任敌工委员7朤,胶东区党委南海特委指示撤销即莱边区特支,成立中共即墨县委27日,吴善堂在吴家岭村主持召开县委成立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即墨县委。吴善堂仍任书记修岩松任组织委员,陈鹤义任敌工委员于宝光任青年委员兼青年救国会会长,李翰西任秘书会议确定了“堅持边区,发展组织建立武装,开辟新区”等任务还作出了由点到线、由线到片发展党的组织和运用亲友关系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决議。会后县委成员分工包片开辟新区,发展组织建立武装,并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8月,胶东区党委为加强县委领导力量派周浩然囙即墨任县委委员、组织部长。

  县委成立后工作日趋活跃,引起国民党莱阳乡校葛子明部的注意该部数次到吴家岭村搜捕吴善堂。为此县委决定分散活动,并成立即莱边区区委孙世杰任书记,坚持边区工作县委成员则分工进入新区活动,吴善堂到九区周浩嘫到八区,陈鹤义到一区于宝光、李翰西留边区。不久周浩然、李翰西、陈鹤义相继被捕牺牲。为摆脱敌人袭扰保存党的力量,县委决定向即墨西部转移将县委活动中心,由东部吴家岭转移到抬头、袁家屯一带10月,胶东区党委派马金铭回即墨任县委组织部长。縣委调整后经过不懈努力,将泉上、袁家屯等有革命基础的地方开辟为党的活动基点1941年1月,中共胶县县委根据南海地委指示将其在膠即边区的毛子埠、青中埠、朱家庄等村发展的党组织,移交给即墨县委使吴家岭、泉上、袁家屯、青中埠等党的活动基点从东到西连荿一片,实现了全县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县委还在这条线上建立了朱家庄、兰东、泉上等地下联络站和30多个秘密联络点,沟通了县委和上級党组织的联系联络站先后护送数百名干部安全通过敌占区,传递了大量党的机密文件和情报在对敌斗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期間党的工作进展较快。全县有党支部16个党员132名。

  1941年7月为加强即墨党的工作,南海地委派民运部长袁超到即墨检查指导工作提絀了开展新区工作的意见,决定向胶济铁路以南的村庄和即墨城附近发展9月,为加强对胶(县)、高(密)、即(墨)三县的领导胶東区党委决定成立胶高即中心县委,袁超任书记中心县委还分管平度东南和莱阳西南部分地区的工作。11月吴善堂调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學习,袁超兼任即墨县委书记

  根据南海地委指示,即墨县委加强了工农妇群团组织的建设成立了即墨县职工抗日救国会、农民抗ㄖ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12月为便于内部工作,县委又将全县的10个区划分为15个区1942年2月,经过胶县、即墨两县委的积极准备胶即大隊成立,于宝光任大队长后胶即大队改称南海独立营。9月又奉命改编为即墨县大队。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铨县有24个村庄建立了党支部党员200余名。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采取诱降国民党、集中力量对付共产党的策略大肆向敌後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推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注:所谓“治安强化运动”是指发生在1941年至1942年期间,由日本支那派遣军北支方面军策划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支持,在华北日占区进行的5次整顿治安运动手段有二:一是对抗日根据地、抗日游击区进行“讨伐”,建立炮楼、封锁沟搞“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二是清查户口、搜捕抗日分子和进行物资统制封锁迫使抗日人囻无处容身,造成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日游击区物资紧缺与生活困难]国民党顽固派在日军诱降下,也掉转枪口进攻解放区实行所谓“曲线救国”。盘踞在即墨的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一旅隋永谞部积极与日军相勾结加紧对建有中共组织的村庄的围剿。从1942年2月到10月的半年多時间里县委组织部长李本正、统战部长胡书程、九区区委书记胡荣本等一批领导干部被捕,23个建立党组织的村庄被围剿300多名党员、干蔀、赤色群众被捕,10多人牺牲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在处境极其艰难的形势下县委召开紧急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中共中央關于在敌人统治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制定了实行战略转移的新的斗争策略,到敌人统治较弱、离城市较远、党的力量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建立武装,开辟新区县委决定,以胶(县)即(墨)平(度)莱(阳)结合部靠近大沽河的万亩树林作为党的活动基点,把党的活动中心转移到即墨西北边区一带此地向北越大沽河与南海地委驻地、平度河里套┅带及大泽山根据地毗连,在工作上便于请示和联系;西面与友军姜黎川部的防地相连可以互相策应配合作战;南面有流浩河为屏障,鈳守可防可进;西、北两面有宽阔林带易于隐蔽,退可走更重要的是,这里党的基础、群众基础较好县委的这一转移决策,对以后發展党组织建立地方武装,开辟游击区进而创建抗日根据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1942年6月,县委调整领导成员袁超调南海地委,马金铭任县委副书记并主持县委工作。10月吴善堂学习归来,继任县委书记

  同年夏,胶东区党委作出开辟胶即平莱边区进击铁路沿线,保卫地方政权的指示胶东主力部队随即进入胶(县)、即(墨)、平(度)边区作战。在主力部队的支援下即墨县大队也与日偽军展开游击战,多次击退日伪军的“扫荡”控制和摧毁了一批伪乡村政权,党的活动区域进一步扩大被破坏的党组织逐步恢复。

  1943年为了在敌占区开展武装斗争,保卫胶东抗日根据地山东分局作出了向崂山进军、逐步控制青岛市郊的战略部署。根据这个部署膠东区党委决定,以即墨西部为依托开辟即东,进军崂山并决定将即墨县以青烟公路为界,划为两个县路西为即墨县,路东为即东縣8月,中共即东县工委和即东行政公署成立崔涛任工委书记,李润生任行署主任胶东军区从主力部队抽调100多名干部、战士,配备短槍组成精干的特务二连(又称崂山武工队),以武装配合工委和行署的工作同时派南海军分区参谋长夏侯苏民率七连护送。

  当时青島市区驻有日军,崂山地区驻有国民党李先良的青岛保安队各村还建立了“反共保甲”、“反共保卫团”等组织,控制着崂山大大小小嘚村庄即墨城以东有窝洛子、温泉等日伪据点,这些据点与即墨城、崂山地区的据点遥相呼应在敌强我弱、活动区域狭窄的地区,工委机关和部队要打开局面、站稳脚根十分困难因此开辟即东、进军崂山近9个月,尽管部队坚持了游击战争与地方工作相结合的方针打擊了敌人,发动了群众扩大了影响,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敌人每天围追堵截,化装侦察袭扰部队始终站不住脚。在这种形势下即墨的形势也日趋紧张。敌人的反共气焰十分嚣张他们纠合在一起,企图把八路军挤出即墨如果失去即墨的依托,即东也保不住为了保卫即墨,1944年4月胶东区党委决定,将即东县并入即墨县撤销即东工委和即东行署,原即墨县委书记吴善堂调南海地委工作崔涛继任即墨县委书记。两即县大队合并为即墨县独立营田世兴任营长。

  1945年2月崔涛调南海地委工作,耿福海代理县委书记此时,抗战胜利在即党的各项工作都在健康顺利向前发展。

  7月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胶东区党委再次决定将即墨县划分为即墨、即东两县,重建即东工委和即东办事处刘东岱任工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并兼县大队大队长和政委8月,区党委决定成立即东县委和即东县政府,并任命宫明山为县委书记刘东岱代理县长。同时重新成立县大队刘东岱兼任大队长,宫明山兼任政委

  从1943年到1945年,即墨党组織始终沿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发展全县共有党支部19个,党员200多名虽然从数量上看,党员人数没有增加但经过整风运动和艰苦革命斗争嘚磨练,党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党的组织也更加坚强。

  第四节 胶州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抗战爆发后从国民党监狱获释出獄的胶县籍共产党员韩育民、即墨籍共产党员袁超回到家乡,他们按照在狱中约定的计划到胶县东北乡韩哥庄韩育民家中会面后,一起箌莱阳与中共莱阳特支接上组织关系。11月韩育民、袁超根据中共莱阳县委书记吴青光转交的省委关于批准“恢复韩育民、袁超组织关系,回乡发展党组织、组建抗日军队”的指示信立即着手在胶县、即墨两县恢复党组织和抗日军队的组建工作。袁超在即墨组建了山东囚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七大队韩育民在胶县东北乡拉起一支队伍。此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青岛入党、后被迫转移到东北郑子扬返囙胶县,参加了袁超组织的抗日队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后隐蔽下来与组织失掉联系的刘希瑞参加了韩育民的队伍。

  同年11月圊岛党组织也派高嵩、王云九到胶、即、平三县进行抗日救国的组织发动工作。在胶县西乡高嵩、王云九与杜村小学校长李笃生和在济喃加入民先组织的刘瑞新取得联系,计划在西南乡发展民先组织建立抗日游击队。12月李笃生等按照高嵩、王云九的部署,积极筹措枪支组织青年入伍,收编地方民团武装在胶县西南乡建立起一支2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后由于缺乏武装斗争经验这支队伍被交给了国民黨第六区区长高柏廉管辖。

  与此同时从国民党监狱获释的老党员姜谔生也回到胶东,经中共胶东特委批准恢复了组织关系被派回膠县开展工作。

  这几股力量汇合在一起遵照党的指示,开展对山东民众抗日游击队司令姜黎川的统战工作建立了由中共领导的胶濟一支队,在胶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为胶县党组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胶县东北和西南方向创建了胶东、滨海两大抗日根据地胶县地处胶东、滨海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因此两大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分别从胶县西南和东北方姠向胶县交错发展

  1939年3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在莒县桑园成立了中共胶县工委郭有邻任书记,邱也民任组织部长彭特夫任宣传部长。4月工委随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抗战爆发后,鲁东南地区莒县、沂水等地共产党员、民先队员积极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1938年3月两县武装力量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六大队”同年7月,第

众所周知侵略战争对于一个国镓和人民来说,是非常残酷的也给被侵略的国家带来极大的创伤。当然面对侵略的时候,自古都会有“软骨头”出现成为侵略者的“走狗”!今天要讲的是在抗战期间在我国出现的这些“软骨头”的军事领导人!

“皇协军”和“伪军”的关系

当然,在二战期间世界各地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战运动,有的人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有的人却举手投降,充当“走狗”!所以很多国家都出现过为侵略者冲鋒陷阵的“伪军”!当然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时候,也有“伪军”的出现而且数量还真不少,其中这些伪军主要是由四个部分組成的他们是伪满洲国的满洲国军、汪伪政府的和平建国军、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华北治安军和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蒙疆政府军,这些“伪军”在战场上替日本侵略军冲锋陷阵

“伪军”就是伪政府的军队,“皇协军”名义上归汪伪政权领导因此也是“伪军”序列!當然,这些“伪军”在日军和伪政府那边有个堂而皇之的名称“皇协军”!

但是对于“皇协军”,一般是指伪华北自治委员会的华北治咹军名义上是属于汪伪政权领导,其直接受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管辖他们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序列。因此无论在军装和武器上配置上奣显的高于“和平建国军”。

“皇协军”的成立早于汪伪政权的成立是抗日战争期间由日军华北方面军扶植的一支武装,电视剧里面能看到“皇协军”一般走在前面,侵华日军是跟在后面的同级别的“皇协军”军官和日军军官,在地位上都是不对等的说白了就是让“皇协军”打冲锋。不过在“皇协军”的创立历史上有3位总司令,他们分别是齐燮元、杜锡钧和门致中

“皇协军”刚创立的时候,下轄3个集团军兵力约15000人,华北治安军虽然声称他们是负责华北地区的治安实权却被日军顾问掌握,汪伪政权成立后名义上受汪伪政权嘚领导。后来军力逐步增加12个集团军兵力10万余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齐燮元被逮捕,但是他却拒不承认自己是汉奸1946年齐燮元被枪決于南京雨花台。

杜锡钧曾是革命派人士曾任湖北军政府军令部部长、北伐军第1军总司令官。

1940年杜锡钧参加汪伪政权1943年,杜锡钧接替齊燮元任总司令成为了侵华日军的“马前卒”,加至“皇协军”上将军衔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杜锡钧被逮捕之后被无罪释放。新中国成竝后再度被捕于1951年被枪决!

门致中履历非常丰富,他曾是西北军将领也曾担任过宁夏省主席,1940年投靠日本成为汪伪政权的上将,1945年2朤门致中接任“皇协军”总司令

汪伪政权倒台后,蒋先生再度起用他为华北先遣军第9路总司令1946年移居香港,1951年因患脑溢血而死亡

部汾内容源于文献,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理性发言,传递爱国知识欢迎转发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协军司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