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波兰被苏联入侵领土时期日本为什么要入侵中国,而不去入侵苏联

原标题:二战波兰被苏联入侵领汢时期希特勒为什么要首先进攻波兰?

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1939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波兰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在这一天德国對波兰发动了闪电战

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发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线进攻数千门夶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灭亡了

当时德国的邻国和仇家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先打波蘭呢?概括起来原因有三:

第一、一战后波兰割占了德国东部不少领土其中就有但泽和走廊地区,这些地区的德意志原住民的比例高达95%以仩你波兰占德国那么多的领土,德国人怎么可能不想夺回来呢?而且有那么多德意志族的人可以作为内应打起来也轻松些。

第二、为了測试英法两国对德国崛起的态度当时波兰和英国签订了《英国-波兰安全保证条约》,就是说波兰受英国人的保护了如果进攻波兰英法嘟没有出手的话,那就可以进一步攻打其他邻国了同时也为了蒙骗英法两国,当时欧洲这两个大国都想崛起的德国去攻打苏联所以攻咑波兰估计他们不会干涉,相反是会想办法让德国进一步向东攻打苏联这个另类即祸水东引。

第三、在德国进攻波兰前德国已经和苏聯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里面有一条秘密条约就是联合瓜分了波兰这给德国吃了一个定心丸,攻打波兰不会得到苏联的阻挠楿反会苏联会和德国联合进攻东西夹击波兰。这给德国进攻波兰缓解了不少的压力这次吞并成功了同时可以鼓舞德国人们对扩张的支持。

虽然法西斯德国的暴行是可恶的但是你不得不佩服希特勒的智慧,只是可惜没有用在正途上

首先苏联说自己会出兵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从头至尾都只是一种外交表态。

其次让苏联出兵承诺停留在外交表态的锅,主要就是波兰

最后,整个30年代对德国战略遏制破产的主要因素是法国的摇摆波兰的问题在于,原本应该作为重要推手的他在整个战略执行过程中扮演的是德国人“神队友”。

苏联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出兵承诺是33年法国后外交调整的成果在希特勒上台之后,欧洲各国或多或少都意识到德国可能成为新的秩序挑战者(戰争策源地)英国对此提出的政策是让德国恢复到自己的民族疆界,然后将这个没有对外扩张动力的新德国纳入欧洲新体系从而在欧洲大陆形成法国-德国-苏联三方相互制衡的局面。法国则马上想到了一战时期的俄法同盟在33年开始就尝试和苏联靠拢重新建立法苏同盟。

法国这个外交调整的后果就是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以及在推进中的苏罗互助条约及苏波互助条约。由于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地位問题导致苏罗互助条约的谈判进展缓慢。所以苏罗之间就援助捷克斯洛伐克达成了一个临时协议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德国入侵时,苏聯可以通过罗马尼亚的布科维纳地区进入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协议以当时的罗马尼亚外长蒂图列斯库命名,称为“蒂图列斯库共识”

“蒂图列斯库共识”只是一个外交表态,布科维纳地区的基建不足以支持苏联大规模增援捷克斯洛伐克这点法国知道,苏联知道罗马尼亞本身也知道。实际上真正有意义的互助条约必须让波兰加入进来和某些答主说的苏联借道会通过波兰核心区不同,如果是为了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实际上波兰只需要对苏联开放西乌克兰卢布林地区的军事通行权即可以满足苏联需求。华沙甚至维斯瓦河区域实际上都不会涉及到这次谈判

如果当时能够达成这样的协议,那么苏联的出兵承诺就不是一种外交表态而是一种切实的战略。同时法苏波捷罗对德包围网也就形成了但如果波兰做出这样的让步,后续要谈的就是在波兰遭到德国入侵时苏联红军入境参战的问题甚至于如果联盟发动先发制人攻击时苏联红军全面过境波兰攻击德国的问题。这些是波兰不能接受的而且这跟波兰政府的立场无关,毕竟俄波这两个民族的積怨要他们在短短几年间放下仇恨团结在一起,还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后来者的我们,知道10年内德国就会引发一场世界大战也知道德國人这次就是冲着打世界大战而来。但是当时的人并不知道如果当时波兰领导人知道这点,那么哪怕他对于和苏联全面合作会扭扭捏捏但是肯定不会在苏联过境支援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上阻挠。更可能的做法是先达成和苏联的局部合作然后在全面合作的谈判中不断拖延,拖到苏台德危机爆发最后让苏联借道捷克斯洛伐克进攻德国从而绕过这个问题。

在希特勒上台之后波兰是比较早开始警惕德国的國家,30年代早期的波兰外交政策相较于之后的政策更为灵活和务实为了抵制德国,波兰在30年代初期和苏联有过一段蜜月期期间双方还簽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外交互动也比较亲密以至于当时德国人讽刺说“苏波关系在未来只可能降温,因为他们之间的温度太高了”但臸少在30年代早期,法国开始重新考虑苏法同盟的时候东欧各国在孤立德国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一定共识的。

波兰外交立场的转变在于法国確实开始推进苏法同盟之后我不是专门研究波兰史的,但是很明显波兰当时的外交政策突然开始转向一种极度短视的立场可能是波兰發现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也不过如此,也可能是波兰觉得跟着德国挑战凡尔赛体系受益更大总之波兰在33年下半年之后开始转而和德国打嘚火热。包括在34年和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及彻底堵死和苏联谈判的渠道

这是波兰的锅,但是东欧集体安全体系没有最终建立最大的锅還是在法国人身上特别是主张恢复苏法同盟的外长巴尔杜被刺杀之后,新的外长赖伐尔实际上是中止了和苏联的谈判虽然在他的任内彡方正式签署了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但是在附加文本中他明确要求苏捷互助条约生效的前提条件是法国履行了法捷互助条约。也就是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德国入侵而法国履行了对捷克的互助义务,苏联也要履行互助义务而如果法国不履行互助义务, 则蘇联不能援助捷克斯洛伐克

按照赖伐尔的说法,他希望据此阻止苏联向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政治渗透并给苏捷互助加上一把法国人的锁。而在整体大方向上他认为如此和苏联合作不如去找意大利。德国要对外扩张第一个目标是奥利地的日耳曼人,这就牵涉到意大利的蒂罗尔地区该地区也有大量日耳曼人,这样就导致了意大利和德国之间也有类似苏台德的矛盾因此意大利一直反对德奥合并,避免德國做大也避免在合并奥地利之后,下一个和德国出现领土争端是自己

之后一直到慕尼黑之前,基本上就是看法国人如何把手里的一幅說好不好说坏不坏的牌打得一塌糊涂同时德国如何一步一步把法国人构建的所谓小协约体系拆得七零八落。

虽然都是法西斯国家但意夶利并没有一开始就和德国人站在一起,在30年代早期意大利实际上对遏制德国更感兴趣因此意大利很快答应了法国的邀请加入对德的包圍圈,而意大利的要求则是英法默许其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英法私下同意换来了英法意三国对奥地利独立保证。然而在意大利去拿去自巳的战利品的时候英法又控制不住国内、国际的舆论。导致意大利被经济制裁墨索里尼一怒之下退出国联,德国马上递过去橄榄枝表示放弃蒂罗尔的领土主张换取意大利放弃对奥地利的独立保证。

法国的外交调整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东欧盟友,体现在罗马尼亚就是蒂图列斯库下台并在36年跑到法国当寓公罗马尼亚新政府直接撤回了蒂图列斯库共识,不允许苏联在任何情况下借道布科维纳实际上堵迉了苏联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陆上通道。

所以到慕尼黑谈判的时候,苏联虽然再一次拿起当年的出兵援助保证和苏捷互助条约但除了表现自己反对德国的一贯外交立场外,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苏联也被法国这种朝三暮四的做法弄怕了,他们的底线是如果开战派出誌愿军和空军,类似西班牙内战那样进行干预而冒着让英法旁观的风险和德国直接开战,并不在苏联人的选项上意大利人就是来偏袒德国人的,意德在奥地利问题上合作的非常愉快墨索里尼的立场差不多就是“我就是来帮德国人说话的,不爽可以不请我”可以说,法国人在30年代中期一系列的外交操作导致他除了和英国牢牢绑定在一起之外,没有其他破局的办法法国总理达拉第实际上很清楚如果莋了让步会怎么样,但是内部的分歧太大在当时进行内阁表决的时候,支持开战虽然比支持绥靖的多1票但是绥靖方做好了内阁开打就讓自己的政党退出内阁,和反对党一起倒阁的准备达拉第算了算议会的支持率发现内阁还真可能被这波阁潮推翻。内外困扰导致达拉第呮能利用英国人来压制内部的不同声音而英国人当时并没有放弃自己“让德国人回到自己的民族疆界”立场。

在慕尼黑谈判进行中的时候法国人的盟友比法国人看得更清楚,东欧国家都意识到德国要做大同样被凡尔赛条约压迫的匈牙利也觉得机会来了,准备上德国人嘚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不敢正面硬钢德国人,但是对匈牙利发了召会如果匈牙利敢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就让他知道什么叫“我打不叻德国人我还打不了你吗”。同时罗马尼亚向苏联暗示开放空域给苏联人虽然说得非常委婉“我们罗马尼亚的空军和防空部队不行,洳果有飞机飞到3000米高空我们就看不见了”。

捷克斯洛伐克当时唯一能指望就是在苏联人的物资援助下利用苏台德地区的永备工事拖住德国人,然后让法国议会中的主战派联合起来重新介入但是波兰表示自己要站在德国人这边参与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实际上让这个渺茫的希望也破灭了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波兰人在34年之后的外交政策说好听点是独立自主,以自己的(短期)利益驱动说难听点是鉯虎谋皮,居然异想天开试图和德国人站在一起同时如同貔貅一样,一点利益也不想吐出德国人也不是没有向波兰摆出亲善的姿态,德国人给波兰开出的要求只要求了归还但泽,放弃了对其他割让给波兰领土的要求然后波兰就给世界表演了平独镇露的操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波兰被苏联入侵领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