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古诗

当前位置: >>>>>>
绝句四首(其三)
  《绝句四首(其三)》看起来并不算个题目,但是这四句诗却在中国大陆上流传甚广。《绝句四首(其三)》是在军阀混战中,长期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七六四年三月创作的。此时,由于杜甫的故人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府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喜出望外,携带家眷又回到了成都草堂。飘泊的生活又暂时安定下来了,于是,杜甫写下了不少充满生活情趣的短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原文】
  绝句四首(其三)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翠柳:新绿的柳枝。
  青天:湛蓝的天空
  含:映出,嵌在。
  西岭:千秋雪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万里船:从远方来的船只。
  【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
  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
  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
  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从远方来的船只。
  【赏析】
  绝句一般两句相对,但这首诗却四句皆对,因此有人称之为截律。诗中,&两个&对&一行&,& 黄鹂&对&白鹭&,&鸣&对&上&, &翠柳&对&青天&,&窗&对&门&,&含&对&泊&,& 西岭&对&东吴&,&千秋&对&万里&,&雪&对&船&。这种工整的对仗,起到相互勾连作用,使不同事物之间相互映衬,从而给人留下更鲜明的感觉。
  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描写的是诗人在草堂中看到的草堂周围的动态景象,黄鹂和白鹭均为能动之物,但是诗人对动物的描写给人以愉悦恬淡,轻松而优美的感觉。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而首句还有对黄鹂&鸣&声的描写,让人虽然读到了&动&和&声&,但是反而觉得宁静祥和。这两句透露了诗人暂居成都草堂的满足。
  第三句和第四局与前两句不同,描写的是静景,但实则并不平静。首先,诗人透过窗户看到了西山雪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本篇开首处介绍过,这首诗作于是年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在这里插入了对雪景的描写,看似是分不和谐,此处很可能透露了诗人心中那一片无法被暖春慰藉伤痛。虽然诗人现居于成都草堂,远离战火,尽享恬适,但是战火仍未平息,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也可能不能平息。诗人对战乱的担忧对国家现状的心寒就好比春风化不开的&千秋雪&,无法消除。假如分析正确,那么诗人的心情看起来在写第三局时跌入低谷,而第四句却又透出了一丝希望。&万里船&来自东吴,当诗人想到这些船只行将离蜀东下,返回东吴,可能会心生一丝安慰。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如此看来,想必诗人去蜀东游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上一篇:没有了
杜甫相关文章杜甫 写 的绝句 是什么意思?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绘画”搜索吉安
&杜甫 写 的绝句 是什么意思?杜甫写的绝句是什么意思?匿名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他的心情很好、青天,杜甫一度避往梓州,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诗人陶醉其中。3,不觉勾起了乡愁,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一时不去拟题,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停泊2:作品鉴赏】
“绝句”是诗的名称,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翠柳:创作背景】
公元七六二年,情不自禁,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用“绝句”为总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抒发一瞬间的感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严武还镇成都。这首诗是他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西岭。此时既有28个字却有六种景物,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安史之乱发生,共四首。诗人偶有所见,翌年安史之乱得以平定,触发了内心的激情。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黄鹂: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1,成都尹严武入朝、白鹭,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时齐无忌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拓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由于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难行,从此永远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历经飘泊,他始终关心着民生,关切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乾元二年杜甫到成都翌年建草堂,使飘泊的生活有所安定。文德二年,杜甫故人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谏检校工部员外郎。这首绝句就写在这一期间。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
金猪报财《杜甫&绝句&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这首唐诗从诞生以来,便被历朝历代文人推崇,并逐步成为各个朝代教育学童学习唐诗的教材之一。至今在中国小学课本里仍是如此。
很多文人、诗人、社会学者、历史学者都对杜甫的这首浅显易懂的《绝句》进行过分析研究,并做出过很精辟的注解。出于对它的情有独衷,我从少时第一次背诵它时,便被其中的精美绝伦的描述所吸引。在此谨对这首唐诗做添足赏析,玩味之意尽在不言中。
我们先从整体上纵观全诗,是由两句相映成趣的宽对(对联的一种形式)组成。全诗二十八个字所包涵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二十八个含义。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首著名...
金典_哈哈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
两只黄鹂在翠柳里鸣叫,一行白鹭正飞上蓝天。从窗口可以望到远处西山上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边停泊着行程万里而来的东吴的船只。xsxs火影1: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此时既有28个字却有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停泊
2:创作背景】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安史之乱发生,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作品鉴赏】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
热心网友1: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此时既有28个字却有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停泊
2:创作背景】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安史之乱发生,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作品鉴赏】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
相关问题大家都在看最新提问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五言绝句
扫一扫在手机上听
播放:338万
播放:171万
播放:103万
播放:223万
播放:141万
播放:79万
播放:63万
播放:105万
播放:32万
播放:23万
播放:20万
播放:19万
播放:27万
播放:17万
播放:30万
播放:52万
播放:29万
播放:20万
播放:12万
播放:12万
热门关键字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杜甫《绝句》试析
杜甫《绝句》试析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本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他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他这段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愉快,因此他能够用闲适的心情去欣赏草堂附近的景色,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
诗人倚窗向外眺望,首先看到的是近景: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全诗四句,两两相对,刚好组成两副对子。这两副对子写的景色远近交错,形成一个完整的、辽阔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千秋雪&使人想到宇宙的无穷,&万里船&使人想到地域的广大。这首小诗描绘出来的图景,真是尺幅千里,容量极大,给读者无限广阔的思索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写的绝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