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想世界观

  量子纠缠:/view/95051.htm  实证科学受冲击 新的世界观正在出现   一九八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爱斯派克特(Alain Aspect)和他的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作“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的关系[1]。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许多试验室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这也许正是解释国学风水中为什么祖辈的墓的好坏能影响后代,为什么人之间存在心灵感应,中医的玄妙医人之法、、、、、、等等  让无知的人认为是迷信的东西。东易先生按,)  其实中国的老祖宗很早就知这道理,发生在汉朝的“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东易注解:西汉时期,皇宫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天三夜不停止。汉武帝召问王朔,王朔说可能有兵争。武帝不信就问东方朔。东方朔说铜是山的儿子,山是铜之母,钟响就是山崩的感应。三天后,南郡太守上书说山崩了二十多里。)[东易按:汉朝的东方朔是我国的著名《易》学家,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  本人祖传风水,职业玄学工作,欢迎大家有关于命理、风水、相人、起名、等等玄学问题来   一、宇宙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表明,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是有严重缺陷的。从笛卡儿、伽利略、牛顿以来,西方科学的主导世界观是,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没有意识,没有目的,宇宙的组成部份相互独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时空的限制(即是局域化的),可以通过研究个体来认识整体,整体是个体之和。现代科学是实证科学。实证科学就是在这种世界观的前提下发展的,把物体分割成越来越小的个体,认为通过研究这些个体就可以认识整体。典型的例子是机械制造,一个机器的整体就是所有零件之和。实证科学甚至把人也当成象机器一样来处理,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量子纠缠证实了爱因斯坦不喜欢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量子纠缠超越了我们人生活的四维时空,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量子非局域性表明物体具有整体性。简单地说,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属于一个系统中的两个物体(在物理模型中称为“粒子”),如果你把它们分开了,有一个粒子甲在这里,另一个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遥远(比如说相距几千、几万光年)的地方。如果你对任何一个粒子扰动(假设粒子甲),那么瞬间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瞬时的,超越了我们的四维时空,不需要等到很久信号传递到那边。这边一动,那边不管有多遥远,立即就知道了,即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立即影响到很远的地方。这说明,看起来互不相干的、相距遥远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着联系。   非局域性表明物体之间存在现代科学还认识不到的内在联系,所显示的整体性大于组成整体的个体之和,这和实证科学的假设相抵触。所以有个说法,现代科学是见点不见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中国传统哲学、科学、医学都具有整体性的观点。   量子纠缠表明了宇宙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物体在冥冥之中存在着联系,整体大于个体之和,这使得实证科学的基点是错误的,西方主流世界观有严重的缺陷。   二、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     西方科学的世界观认为,宇宙的行为就象一台机器一样,生活在宇宙中的人与其它生命也象机器一样。具有意识的科学家们用机械世界观研究自然和宇宙,用几个世纪时间研究出来的结果和意识没有任何关系,不知道意识是什么。意识(consciousness)对西方科学来说仍然是个迷。   西方科学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困难是,无法用我们人类熟悉的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来测量意识,但是我们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识是存在的。如何来研究无法用常规方法测量而又存在的意识呢?   人们在总结各个学科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研究生命现象所遇到的困难时,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认识到,长期被西方实证科学所忽视的意识,必须要被考虑进来,唯物世界观必须要发生根本性转变。   * 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难题   现在有些学科在神经和大脑上对意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虽然对大脑的许多功能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对于意识本身仍然是个迷,仍然无法解释“意识的难题”(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意识的难题”是指体验与感受的问题(the problem of experience),例如对颜色、味道、明暗等等的感受,对价值观的判断等等。“意识的难题”近年来重新触发了哲学上长期解决不了的争论,即意识是从物质中突然出现的,还是万物皆有意识(中国古代叫万物皆有灵性)?   自笛卡儿以来的西方主流世界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在物质中产生的副产品,这种唯物论观点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与挑战。例如,(1)许多科学家认识到,要从没有意识的物质中产生意识,这需要奇迹的发生,而唯物论是不承认有超自然现象的,换句话说,这是不可能的。(2)在长期研究大脑工作中,神经科学对大脑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但是许多人怀疑唯物论能够解决“意识难题” [2,3]。(3)现在有科学研究者从量子测量的角度分析,认为意识不能够被进一步简化,也不是在物质运动中突然出现的,因为如果意识只是物质的副产品,那么这无法解决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难题”。量子力学认为物体在没有测量之前,都是几率波,测量使得物体的几率波“倒塌”(collapse)成为观测到的现实。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意识是从物质中产生的,那么从根本上讲大脑也只是由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几率波,大脑的几率波如何能够使得被观察物体的几率波“倒塌”呢?对于更大的宇宙的现实来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存在宇宙之外的具有意识的观察者?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测量佯谬”。为了解决这个量子测量佯谬,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是从根本上仍然无法绕开意识的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威格纳(Eugene Wigner)认为,意识是量子测量问题的根源。虽然物理学认识到意识在量子力学的层面上就存在,但是量子力学本身无法解决意识的问题。从量子力学创立时起意识就一直困扰着量子力学,但是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试图逃避这个令物理学尴尬的难题[4]。   基于现代科学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问题,现在在哲学界、神经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领域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就象时间、空间、质量、能量一样,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现在许多研究人员在主流学术刊物上,在学术会议上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5,6,7,8],这是近年来思想界、学术界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基于上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认识到,沿着笛卡儿以来的唯物世界观来研究意识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他们(其中很多是西方人)认识到,必须要改变西方实证科学的世界观,转而向东方哲学的世界观。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无几,所以许多西方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转向印度,例如近年来,印度瑜伽和神秘主义在西方流行就有这些背后的原因。   * 需要在量子水平上认识意识   当代神经科学的批评者们说,长期以来神经科学领域有意无意的用经典物理的观点来研究大脑的功能与意识,即物理系统是由独立的部份组成,这些部份只能和最近邻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并且行为是确定的。而量子力学早就明确指出了经典物理的根本错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识到,基于经典(牛顿)物理原理来研究大脑的功能与意识的基点是错误的,经典力学的观点对意识并不适用,但是根深蒂固的错误世界观仍然在很多人的头脑中起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在大脑神经层次上无法真正了解意识,意识是在大脑的微观下就出现的,即真正要研究意识,要在微观领域里找,要在量子的层次上进行研究[9]。我们知道,微观领域是量子力学描述的世界,而量子力学本身又遇到了意识的难题(测量问题)。因此,物理学和生物学在微观领域里,在量子的层次上遇到了意识这一共同的研究对象。   大家知道,物理学定律和生物学规律是不一样的,基于实证逻辑的物理规律是指令性的,而生物规律是选择和反馈性的,是非线性的。如何把物理和生物的规律统一起来?虽然它们的特征非常不同,但是它们都遇到了意识这一共同难题,要把物理和生物统一起来看来和意识有关。   与此同时,如果说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那么在微观粒子中同样存在着意识,即意识在量子水平、在微观领域里就自然存在着,这也就会引导物理学和生物学在微观领域里、在量子的层次上研究意识。   * 量子纠缠是微观粒子意识的反映?   意识对人来说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概念来测量,不过意识具有一些人们熟悉的特点(征)。如果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那么微观粒子自然也具有意识,自然也会表现出意识的特点。如果在实验中微观粒子表现出意识的一些特点(征),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是在一个侧面证实了微观粒子具有意识?   前面说的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人们从中认识到物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但是无法全面认识量子纠缠的意义。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们习惯于用物质的角度来看待微观粒子。   实验表明,量子纠缠这种关系一旦发生后,就保持了下去,微观粒子能够保持这种记忆能力,能够区分和识别和其有“纠缠关系”的特定粒子,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认识”和“记住”这种纠缠关系,这用纯物质的观念是无法理解的,其实微观粒子的这些特征和人的意识相似。   西方有一句谚语,叫“走起来象鸭子,叫起来象鸭子,那么很可能就是鸭子”,因此,我们可以说,量子纠缠和所表现的就是两个微观粒子意识的反映,这种观点能够给量子纠缠一个合理的解释[10]。即量子纠缠的存在是微观粒子具有意识的证据,给“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提供一个好的证据,其意义非同寻常。   三、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   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和西方唯物世界观非常不同,中国传统的哲学、科学、医学等等都是整体观,讲“天人合一”,量子力学在实验上也证实宇宙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在西方哲学界、科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意识和质量、能量一样重要,是物质的一个根本特性,在微观粒子中就存在着意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有物质的一面,同时也有精神(意识)的一面。量子纠缠可能就是微观粒子具有意识的证据。量子力学描述的是微观粒子的物质的一面,意识那一面是无法用量子力学描述的。   如果认识到意识是物质的一个根本特性,那么就不难理解人们发现的“有感知的水”,“祈祷的治疗效果”,“巴克斯特效应”,“轮回”等等实证科学无法解释的和灵界有关的现象。   中国古代科学从根本上承认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万物皆有灵。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正在认识的新的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科学和修炼界早就认识的。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中同时存在,物质和精神(意识)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意识超越我们可以看见和感觉到的四维时空,如果人的眼睛能够看到微观,那么就可以看见意识的存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预言和期望,一个新的世界观的时代就要来临,科学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和信仰的界限将会消失。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东易Q 提起《周易》,大家自然想到周易预测,而且不少人大概还知道,像毛泽东、蒋介石这些人的名字都来自于这个《易》,想起个好名字呀,就得求人使劲来把个《易》翻翻,那才中。  实际上,当你真正了解了咱祖上留下来的这部神奇的宝典以后,就会晓得,它的用处远不止于此。像算命、起名这些个事呀,都是它的基本用途,而它的那些个大用处,早被运用得四处都有,遍地都是。譬如,中医就是运用《周易》的道理来治病救人的。因此,唐代大医孙思邈才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再如,现在商界正在热心研究的那部《孙子兵法》,也是用《周易》的道理来作就的。还有,像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人们一时都离不开的那个计算机的原理,它也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早年间从《周易》里找出来的。甚至,就是马列主义哲学的鼻祖,都是咱祖上留下来的这部《易》。所以,在清朝人编的那部大书《四库全书》的《提要》里赫然写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傍及天文、地里、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炼丹术),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易》说至繁。”这《周易》,老早就被认作群经之首,众学之源。可以说,没有《周易》为主的先人的这些大智大慧,便没有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没有这部《周易》,世界就会缺掉不少光明。  因而,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他的《观书有感》一诗里感叹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体意思是,您都来望望那半亩方塘呀,就似一面刚打开的镜子一般,天光云影在里面漂移徘徊,无休无止,酷毙了哇。可俺问问你,你说它这是从哪来的如此清澈的一汪水呢?告诉你吧,那根本原因呀,就是因为它源头上有不尽活水在源源不断地淌进来哦。中华文明为啥能源远流长,日新不息?这就是因为在它的源头上,有像《周易》里的那些大智大慧之活水在源源不断地往里一个劲地流淌啊。  那么,今天咱们来翻这部《易》,你道它能淌出些什么水来?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今天学习《周易》能有些个啥用处呢?  你瞧瞧呀,几千年前的孔子、孟子都活到七八十岁上,可现如今的人,不少正活在个四五十岁上,还没活够呢,好端端地竟就长出个毛病来死球了。按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都提高得不得了,本不该这么老早就回去了。可这到底是为啥呢?诸如这类问题,在《周易》里就有圆满的解析。再比如,人们都感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几年就要更新一次。一个学管理的大学生举尽吃奶之力才好歹闹得个鸟大学来上。可还没等他毕业呢,俺娘喔,原来他学的那些个的熊东西,就大部分都不中用了,就都被更新没了,你说这个大学,这不就白上了嘛。真能活活郁闷死个人。若要问,在管理上有没有永远更新不掉,永恒不变而老是管用的东西呢?当然有。就在这个《易》里,它讲的便净是些个千古不变的东西哩。  当今世界,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已经给人类居住的这个世界造成了诸多严重问题。像空气严重污染,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变薄,到处都在研制原子弹,满世界的人都在被核武器吓得尿裤子等等这样一些灾难性的问题,时刻都在困惑着人们。你说,面对人类发展遇到的这些难题,该咋办?你是不知道,在这个《周易》里,便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那些个大智大慧呢。因此,1988年,世界上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时共同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咱老乡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主要就集中在他为诠释《周易》所作的《周易?十翼》里。  总之,咱们祖上给咱留下来的这部《周易》呀,它大可安邦治国,让天下一派繁荣昌盛,小能安身立命,使一身长命百岁。它的大智大慧足能让每个人,让全人类,稳步走进那种无过错的崇高之胜境。所以,欧洲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G.Jung)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唯一的智慧宝典。我们在科学方面所得的定律,十有八九都是短命的,只有《易经》沿用数千年,迄今仍有价值。”  一句话,祖上留下来的这部《易》,你就放心大胆地去使劲学吧,敢保你今天学了立马有用,明天再学长远管用,天天学来不散伙呢,一辈子都受用。假如天下人都能天天闷起头把个《易》来学呀,我操,整个人类便会步步走向未来那一片光明,最终稳步趋向永恒哇!  把话说到这,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部神奇的《周易》它是啥人什么时候创作的呢?  据考证,《周易》的第一位作者是伏羲。有专家说伏羲距今已有七千多年,而殷旵先生认为,伏羲距今至少也有八千年的历史了。相传伏羲和女娲都是华胥氏的儿女,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时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那时就有了彩陶、网罟、结绳记事等这样一些人类文明的萌芽。后来,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就作出了个《八卦》来。这《八卦》就是常说的那部“无字天书”。它里面没有文字,只有三条爻组成的一些三画卦,也叫八经卦。八经卦啥模样?你抬起只手,伸出中间那三根指头往脸前这么一横,哎,这就是三画八经卦乾的样子了。关于八经卦,后头咱还要仔细说,这里就先把它放一放。  在伏羲氏作出八卦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就对这个《八卦》进行了反复不断地推演,后来便演绎出了各种不同的《易》。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说是这个《易》喔,在那时代的“太卜”手里掌握着三种方法不同的《易》:一是《连山易》;另一种是《归藏易》;第三种呢,便是《周易》。到如今,《连山易》已经完全失传了,《归藏易》还剩下个残本,就只有这个《周易》,被完整流传下来。现在人们所说的《易经》(也简称《易》),一般就是指这个《周易》咯。  你要问,这《周易》是谁作的?它是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姬昌和他儿周公旦父子俩依据伏羲《八卦》而作。周文王,姓姬名昌,当时称周伯。他因为见商纣王做事不义,便叹了口气。只因叹了这口气,就为那鸟操的小人所害,被商纣王囚禁在河南羑里,一囚就是七年(也有说是三年的)。在七年监禁生活里,他天天吃饱了却捞不着别的营生做,于是便把那不尽的精力全都用在演这个《易》上了。演来演去呢,哎,最终就将伏羲所画的《八卦》两两相重,重叠成六十四别卦,并为各卦都作上了《卦辞》。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个儿子。他继承父志,又为六十四卦每卦的六条爻,一一都作上了《爻辞》。这样,一部既有卦画又有文字的图文并茂,象意兼参的经典《周易》,便被人家爷俩就这么料治出来了呢。  《周易》作出来一千多年之后,就传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手里。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人,正好与俺是老乡。俺这个老乡孔夫子呀,他是年近半百时,才碰上的这个《周易》。他一见这个东西呀,便俩眼放光,如获至宝,只恨相见太晚。所以,他晚年研易,如饥似渴,一溜烟地就把个《易》读到了个“韦编三绝”上。  啥叫“韦编三绝”?原来,孔子那时的古书是写在竹简上的,每片竹简之间呢,又都是用牛皮绳串联着的。“韦”,就是编连竹简用的牛皮绳子。“韦编三绝”即是说,孔子他老人家读《易》读得那个用功呀,你是不知道,他把个竹简《易》翻来复去地读个不停,连那牛皮绳子都搬弄断了无数次,还都止不住啊。你说他这种学《易》的劲头子有多大?咹?简直就是没法说了。“三”,在此为数词虚指。其实就是指那牛皮绳断了不知是多少次。  正因为孔圣人潜心参悟,所以,他深有体会,最终就带领着他那拨弟子,为这部《周易》写下了十部大《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十翼》,也叫《十传》。这《十翼》,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孔圣人学习《易》经的十部心得体会喽。  在《周易》的经文里,原本就只有卦画和周文王的《卦辞》及周公的《爻辞》。经俺老乡孔子为它作了《十翼》之后,这才完成了现在咱们看到的这部《周易》全书。《周易》全书完成以后呢,《周易》就分为“经”和“传”两大部分了:六十四卦的《卦画》、《卦辞》、《爻辞》是“经”,孔子解释“经”文的《十翼》呢,便是“传”了。俗话说“名不见经传”里的这个“经传”,它就是这么来的。  孔圣人为《周易》写下的那十部大《传》,也即是这《十翼》,它们都是些啥稿呢?这《十翼》里面,一部是《文言》,分前后两节,主要诠释“乾”、“坤”两卦,前节称为“乾文言”,后节叫“坤文言”。为便于阅读,常被人们分开,放在乾、坤两卦的腚后头。  第二部是《彖传》。也分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别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和卦体,分析每卦的卦德和卦才。东汉末年,也被人拆开来,分别拴在了六十四卦各卦的卦后,成为各卦后头“彖曰”的那一部分。  第三部是《象传》。《象传》除了分上下两部分外,还分“大象”和“小象”。“大象”,从六十四卦的卦象来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小象”,则进一步分析每一爻的爻象所象征的道理。汉魏以后,又让人拆散开分置于每卦及各爻之下,成为“象曰”的那一部分。  第四部是《系辞传》。这《系辞传》呀,可不得了。你参悟起这个《易》来,要是不仔细将它来看看,就想把个《易》悟出个道道来,啊哟,那简直就同与虎谋皮一般,根本就没有门儿。所以,《系辞传》历来都被当成悟《易》的金钥匙。《系辞传》,也分上下两篇。
  @东易Q 第五部就是《说卦传》;第六是《序卦传》;第七是《杂卦传》。  以上,《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各一篇共四篇,加上《彖传》、《象传》、《系辞传》各上下两篇,合计六篇,总共是七种十篇,合起来就被称为《十翼》了。  “翼”是啥?“翼”,就是翅膀。《十翼》咋讲?这就是说,孔子那十篇大文章喔,就像给《周易》安上了十只大翅膀一样。你想想,“鲲鹏展翅九万里”的那个鲲鹏,一呼扇翅膀就是九万里,而它所依靠的,不过也就是翅膀一双,可俺老乡孔圣人,用了二十多年的功夫,一股作气便给这《周易》装上了五双大翅膀,你说这《周易》,它不就不得了喽嘛。可以说,正是仰仗着这五双大翅膀,它才飞抵了那个神而又奇、千古不朽之境的啊。不用说,它还行将世代普照,万古流芳。所以说,不是俺吹,这个《十翼》哟,它的那个贡献,确乎是大得太粗了哇。君不见古人早就有诗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你道为啥《归藏易》没有流传好?《连山易》已经完全失传?就只有这个《周易》才一直流传到如今?那主要原因,或许就恰在没有人给前头那俩《易》安翅膀哦。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里说,这部《易》呀,它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同时代的大经学家郑玄也说:“易历三圣,世历三古。”意思都是说这个《易经》的成书呀,它经过了像伏羲氏、周文王、孔子等等这样一代又一代众多圣人们的撰修,历时上古、中古、近古这样一古又一古悠久岁月的锤炼,尔后才精化出了这本富含人类无穷大智大慧的无比神圣而又弥足珍贵的天下第一奇书。今天,人们砖头厚的书几个月就可拼凑作就。偶有用个十年八年写成的,喔唷,那便不得了,就成经典咧。可与这个《易经》比起来,俺娘喔,这不就是马尾栓豆腐,提不得了嘛。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世界观的意思是什么_读音拼音如何_怎么解释 - 汉辞网
在线查询“世界观”的意思如何、世界观的读音怎么读、世界观的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
前一篇: 后一篇:
世界观的意思:
【词语】: 世界观
【拼音】: shìjièguān
【解释】: 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在阶级社会中,世界观带有阶级性。阶级立场不同,世界观也不同。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相对立,辩证法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相对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
◆查看更多:关于词语
的意思;含有
大家都在看:
&&&相关词语:
《汉语词典》客户端界面如下,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词语解释大全。关于世界观是什么意思,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Copyright(C)2005 汉辞网?版权所有 可搜索:微信公众号 hydcd_com 加入我们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世界观究竟是何物?可以用庞大来形容吗?
2回复 303浏览
最近看到两篇帖子,其中分别两个回帖让我大为不解,因为他们在探讨影视作品时涉及到世界观的问题,可是我认为他们并不是指的世界观。据我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皆为哲学概念且互相不可分离,大致意思就是指的人怎么认识世界,怎么认识人生,怎么对待人生事物的中心思想基础。但是在这两篇回帖中,两位JR都提到了“庞大的世界观”。其中一篇回帖是在夸奖《龙珠》,我也是龙珠脑残粉,但是我觉得那个JR在夸奖龙珠的时候的论据是,龙珠有比另一篇作品更加庞大的世界观,请问此处可以用“庞大”来形容龙珠世界观吗?我个人认为他只是想表达龙珠的构造世界庞大吧?也就是故事的空间延展性很高的问题。另一篇回帖是此帖中的亮帖。其中一位JR同样说道:“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作品,魔戒的世界观极其庞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而射雕三部曲世界观小得就像舞台剧,一点气魄都没有……”。我觉得这句话与龙珠评价异曲同工,都是意图在夸奖作品对世界的重新创造是庞大的,但是这不代表其世界观庞大吧?我觉得世界观并不分大小,只分层次和类型。这就像人大多分为两大类,相信“性本善”或“性本恶”,对本善本恶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同理世界观,人们整体世界观类型并不多,有的人认识的深远一些,有的人认识肤浅一些。再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和《魔戒》,也许金庸的构造世界依附于历史现实,并且故事圈较小,但是一样体现了他怎么认识世界的,也就是他的人生观,并不因为故事构架小而存在什么世界观不如《魔戒》庞大这种理论吧?多谢指教!
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看法方法论是以此人的世界观对世界进行改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反映世界观应该是这样 好久没背政治了
很讨厌你们总是背地里花痴一样地说我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的世界观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