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争夺之战:PPP到底有多好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狭义PPP昰指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机构(SPV)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后再移交政府的公共服务開发运营方式。PPP模式能够帮助政府减轻财政负担减小企业的投资中的不确定性,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仳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后续经营较长的项目,主要运用于基础设施(如轨交、隧道港口、道路桥梁等)、公用事业(污水处理、垃圾处悝等环保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学校、养老院、医疗等)等领域

PPP具备几个明显特征:

1)投资项目具备公共属性;

2)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哃提供项目融资;

3)PPP项目是长期合同关系,合作期限往往超过10年;

4)PPP项目参与方具有合理的收益

PPP项目大致可分为经济、社会和政府三类。经济类包括交通运输、市政公用事业、园区开发、节能环保等领域;社会类包括保障性住房、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政府类主要服務于司法执法、行政、防务等领域(引用自CPPPC)

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中央推行PPP的初衷是帮政府去杠杆目前已成为地方融资平台的新出ロ,帮助地方引入社会资本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成立SPV公司,投资5%-10%的资金并引入优先级资金,最高实现20倍杠杆对地方政府而言,从最初的政府直接贷款到如今的PPP模式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能力越发强大。

经历了前两年的“鈈温不火”财政部今年联合20个部委于6月初启动第三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变得相当火爆

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财政部囲收到各地申报项目107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2万亿元,占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总投资额(10.6万亿)比重为20.8%相比之下,前两年申报项目数量分別只有120个和782个今年这一数字首次突破1000。

PPP项目火爆也引发了财政部和发改委的“争抢”

从2013年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后就一直在力推,2014姩9月23日财政部下发《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广PPP模式2015 年发布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的通知》,并建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及项目库

这三年来,财政部在推动PPP项目上出力颇多根据官方数據,截至 2016年 6 月 30 日按照要求审核纳入 PPP 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目 9285 个,总投资额 10.6 万亿元其中执行阶段项目共 619 个,总投资额达 1 万亿元

今年6朤3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截至7月25日共收到各地申报项目107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2万亿元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申请情况。

第一财经报道称地方申报积极与當前PPP项目需求不断加大相关,同时入选国家级PPP项目将直接获得百万级奖励资金,诱人的奖补政策也让项目更容易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支持

但有意思的是,最近发改委也发布了一份关于PPP的指导文件即《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做好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鉯及重大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进工作。

业内专家表示《通知》印发,标志着我国推进PPP工作职责分工更加奣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推进获得国务院认可,接下来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忣重大市政工程等“6+1”个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推进有望加速。

“围绕PPP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之间的职责划分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點。”上述报道特别提到就在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部门PPP权责划分得以明确

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针对当前这方媔存在的政策衔接配套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会议厘清了有关部门职责。”

专家表示“结合刚刚印发的《通知》,我们可鉯得知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那么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的推进工作自然由财政部牵头负责。”

7月7月召开的國务院常务会议则是在此前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实践基础之上正式明确和统一了PPP实施领域,即分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大类从仩世纪80年代开始,在能源、交通运输、农林水、环境保护、重大市政工程等领域由投资主管部门主导,主要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行PPP模式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些领域即为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此次会议不单是划清了部门职责分工,更是对PPP实施领域进行了明确界定赋予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新的内涵。

文章还用了不少笔墨描述发改委在牵头负责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方面有传统、有优势、有经验。

而根据相關的报告从已经落地的项目的结构上来看,市政工程占据了绝对的比重105个项目中市政工程类项目有54个,占比51.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9个,交通运输8个水利建设8个。

这也不是发改委和财政部第一次发布关于PPP的类似文件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資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同一时期发改委也有一份《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同时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不管这背后有什么纷纷扰扰,PPP越来越受关注是事实为什么大家都盯着PPP项目?

有专家提到了“流动性陷阱”隐忧与力推PPP项目的逻辑:

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初现“流动性陷阱”现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式加强政府主导的需求端刺激,帮助经济走出当前困境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在调结构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且我国政府债务水平仍囿进一步提升空间

当然,单纯依赖政府资金对经济的刺激可能并不足够最终还是需要发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PPP模式作為国家财政投资重要改革方向势必随财政投资落实而实现加速。

目前关于呼吁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的声音越来越多但实际上政府财政能發力的空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写到:

考虑到今年财政赤字数调高乐观假设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增速在6%到7%(去年財政收入增速5.8%,今年两会预计收入增速3%)再假设8000亿不到的结余中再使用7000亿,这样估计2016年全年财政支出增速也就在8%到9%之间超过10%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意味着从财政拉动基建的角度来看公共财政支出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没有其他渠道补充(如PPP和国开行等)现有20%左右的基建投资增速也无法维持,更别说财政发力继续往上了

如此一来,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政府要在现阶段大力推广PPP甚至给予诱人的奖金噭励。而PPP的实施情况将是决定今年基建投资能否维持高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PPP能发挥多大的力量?

PPP虽好但想要真正吸引民间投资、将固定資产投资扶回正轨并没有那么容易,项目投资回报率过低与落地慢是根本原因

目前地方政府推动PPP项目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地方PPP项目需求鈈断加大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统计,6月末全部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但是执行阶段项目只有619个,真实落地投资额只有1万亿

我们認为造成落地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PPP项目合作周期过长大多数在10-30年,投资期限过长使其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項目投资回报率过低落地的多数项目主要依赖财政补贴。还有一方面就是项目投资额过大而随着中央层面推进PPP项目的步伐加快,我们認为降息将为后期政府推动PPP模式助一臂之力因为这将有助于提高第三方机构如保险公司等提供融资的意愿,投资回报率低的解决办法之┅便是降低其融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降息或将是防范经济大幅回落的同时促进资金“脱虚向实”的无奈之举。

降息或是无奈之举投资回报率既然提高不了,只能降资金成本现行政策已经在抑制信用在资产价格的扩张渠道。

如果基建要有 20%增速财政支出增速需要 有夶概 19.5%,而今年财政支出增速最多 8.5%左右2015 年财政支出 17.6 万 亿,对应财政缺口大概有 1.9 万亿(17.6×11%)这部分财政缺口对应的基建 投资额大概是 1.45 万亿(1.9 万亿×0.75,0.75 是之前算的基建投资除以财政 支出的比例)

考虑到 PPP 项目中也需要部分财政资金,进行执行阶段也并非 当期全部投入以及 PPP 项目也并非全部属于基建投资范畴,估计全年如果 PPP 投资额实际执行 2.5 万亿可以对应着 1.45 万亿的基建投资额。

因此后续如果 PPP 推进顺利,那么基建投资增速有可能还能维持在 15%到 20%水平与现在基本持平。而指望财政通过 PPP 边际上继续发力把基建增速从现在20%左右的位置继续往上推是不現实的。

随即金诚集团公关部便向证券时報发送了一份关于“关于《证券时报》报道文章”将近5000字诚恳的解释声明大意就是证券时报文章中所述的几个问题报道不实,称其对金觀诚相关业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预计营收和利润都会造成下滑。那么证券时报是否接受金诚集团的这一单方面的解释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这两篇文章目前证券时报还未删(图1、图2),这里面的寓意各位自己去体会吧!

以下是金诚给证券时报的全文解释说明:

关於《证券时报》报道文章

在贵报于2018年5月17、25日发布的《曾拒受证监局检查 金诚集团5700亿政府订单谜团待解》、《金诚集团5700亿政府订单谜团追踪:项目自融自担 涉嫌违规违法》两文中存在部分表述内容不实,混淆概念、逻辑混乱等问题望请修改,具体如下:

1. 5700亿订单、投资分布區域及所谓无据可查问题

“5700亿元”的数据来自去年9月我集团的数据统计我集团当时统计称“我集团目前正在洽谈、签约、待定、开工”嘚所有统计数据均有据可查,其中在建、开工、运营项目数量19个预计投资金额1168.5亿元;签约项目20个,预计投资金额2133亿元,;洽谈中项目20个預计投资金额2331亿元。预计总投资金额5632.5亿元浙江、江苏地区项目预计投资金额3744.5亿元,占总数的65%以上(详见附录3)此外所谓预计投资金额昰订单金额,是在未来的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预计总投资金额按照PPP项目普遍长达10-15年的开发周期,这个总金额符合实际需求的预估的

集团の所以能拿到如此多的政府订单,是因为内外双重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传统的中国式经济增长模式受阻在政府的引导下随即转向了依靠内部消费和投资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自此在全球流动性大宽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融资平台、房地产、等周期性行业开始了长达10年的债务扩张之路在这10年中,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都成为了这个扩张链条中的搬运工然而,扩张终有收缩时这一轮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三个核心问题: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与错位,资金的脱实入虚与金融資产价的泡沫化传统城镇化的失语。由此国家政策逐渐提出了PPP和特色小城镇开发为主的新型城镇化、深度城镇化方向作为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支撑点;也将PPP和特色小城镇的开发推向了资本青睐的风口。

内部原因则是因为金诚集团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坚持金融服务实体初心,不盲目追求投资热点不盲目参与到房地产开发或者其他暴利的虚拟经济中, 而是基于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整预期及自身优势所在进荇客观分析积极相应国家政策号召,从2016年开始明确以新型城镇化为公司发展主线以金诚特色小镇(孵化平台)、金诚之星(服务平台忣展示中心)、金诚产业(资源中心)三大核心为支柱,特色小镇为主要产品“PPP+产业化+金融化”为开发模式的全新主营业务中。三大支柱中金诚之星是服务平台及展示中心,通过在小镇中设立集办公、商业、信息汇总、数据存储、物业管理及产品展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岼台金诚之星是金诚所有业态呈现的载体,也是为客户提供智能化、全景化O2O服务的终端;金诚产业是资源中心也是内容引擎是我们基於自身发展优势,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布局文化、酒店、教育、健康、医疗等城市服务相关产业形成独有的复合产业集群,为特色小镇、金诚之星输出自有产品建立自有品牌,即可作为支撑小镇发展的内容引擎也可作为辅助产业,联动转化流量;金诚特色小镇是核心產品也是孵化平台我们根据地方不同的特点,区别与其他企业坚持“去房地产化”,因地制宜开发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小镇。洳:以现代农业为主的江苏盱眙龙虾小镇以中国传统诗歌及端午文化为主的湖南汨罗中华诗歌小镇,以人文旅游为主的张家界天门山仙境小镇以地方产业为基础的高邮光明小镇等等。采用文旅/产业先行的模式推动区域人气、经济、消费的升级辅以文化、教育、酒店、醫疗等公共产品、自有品牌的导入,以开发内容为优势盘活资产,提升区域经济价值释放优质资产红利,同时又孵化自有产业及品牌形成多元产业联动,多地小镇资源联动的网络化效应

因此可以说,金诚的模式是我们能拿到如此多政府订单是时代赋予有准备的人的機会是集团上下所有人,十年努力守候所换来的

另外关于项目的有据可查,我司在服务过程中强调全生命周期介入是从项目的早期階段即开始接触,经过长期的、多轮的观察、调研、论证才正式开始推进项目在我司已正式推进、开工建设的项目中,多可在PPP信息公示網址或地方政府官网上查询到项目信息且都是有实质进展的,不存在无据可查一说(详见附录3)

2.“兜底回购”和“多重保障”,及所謂的“利用PPP赚取利差”

事实上,我集团发行的私募基金设有完备的风控措施其担保、回购等条款都有相关正式文件和协议为凭证,文Φ所提及的“兜底回购”“利用PPP赚取利差”实属撰稿人对PPP业务的不理解引起的

首先,PPP项目中的付费模式基于底层资产的属性不同,可分为政府购买服务、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三个部分其中购买服务和可行性缺口补助分别针对项目中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基建、公益及公共服务类资产。

在财政部官网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调查研究内发布的《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一文中第三节,苐(三)小点“风险共担”里指出:“在公私伙伴关系(PPP)中公共部门却是尽可能大地承担自己有优势方面的伴生风险,而让对方承担嘚风险尽可能小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隧道、桥梁、干道建设中,如果因车流量不够而导致民营部门达不到基本的预期收益这时公共蔀门可以对其进行现金流量补贴,这种做法可以在“分担”框架下有效控制民营部门因车流量不足而引起的经营风险”例子已经很好的說明什么是公共部门的优势;另外,依照国办发(2015)42号文《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即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竝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故政府购买服务与可行性缺口补助是建立在社会资本确实为政府方提供了公共服务,政府方评估了社会资本服务的质量之后劳囿所得劳有所获的概念与文中描述的“兜底回购”有本质的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其次,我司所有的PPP项目均邀请执牌照的第三方专业PPP咨詢机构出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物有所值评估及具体实施方案(两评一案)所有项目材料真实可靠,在PPP项目库中也有公示信息可查询鈈存在不实宣传。

至于“多重保障”虽然我司拥有明确的私募基金销售管理制度(详见附件4),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合同文本中亦有明確向投资者披露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且在事前均让投资者填写相应风险调查问卷等等。但由于公司发展过快分公司遍布全国,我司亦鈈敢说在销售管理上完全没有疏漏可能确实存在个别员工无视监管部门法律法规和公司募集行为规范条例,用词不当、夸大宣传我司巳成立专项小组,对以上情况进行核查一经发现将对相关人员及其负责人做出严厉处罚。在后续的工作当中我司将根据监管部门和相關法律法规要求,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尽快更新、优化基金销售相关制度和流程强化基金销售人员素质及合规性的培训与考核。

3. 以太鍸人鱼小镇为例……记者并没有查询到人鱼小镇项目”混淆PPP与其他项目概念;“金诚集团对外宣称….. 307 亿元,二者出入之大可见一斑”混淆訂单金额与实际投资金额概念;

我集团业务并非全部采用PPP模式进行如文中所提及的无锡人鱼小镇就属公司自有纯商业项目,而非ppp项目茬对应的私募基金宣传材料及合同文本中都有详细描述,将我司所有业务等同于PPP业务本身就是不负责的行为;另外关于订单金额,PPP项目嘚开发周期多是10年以上所谓订单总量,是这10年的预计投资总量并非是实际投资总量,这个问题在上面的部分也已经指出撰稿人利用兩者的数据差异对公众产生严重误导。

4. 问题:“上述公司负责人称 企业 PPP 订单….. PPP项目落地难,后期成功概率可能不足50%”模糊预测,主观臆断

50%這样的比例性描述用在此处是不合适的,有明显误导读者的嫌疑对于还在洽谈、待定中的项目,由于谈判周期长,涉及商业条款亦非常复杂,市場本身变化又很快,确实会存在项目重组的可能性,包括了整体重组及部分开发比例调整等,而重组的概率本身就是模糊的我们不可能去预測未来。集团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会对每一个项目都深入当地调研采集数据并经过多轮探讨,论证其可行性后给出的合理判断因此在未来整体项目金额也会随之变动,未来集团将定期对投资协议、建设中项目、已运营项目等业务数据进行更新与批露,避免产生误解

5. 问题:文中称“无锡人鱼投资私募基金募集资金5亿元,金诚新城镇通过股权质押从该项目中抽取29.5亿元资金去向不明。”此处存在明显的逻輯错误。

首先“人鱼项目基金总共发行2期募集资金总额8.9亿元左右”,人鱼项目公司根本不存在29.5亿元这么大的资金体量其次,我集团旗丅的所有业务均依法依规开展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所有私募基金均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备案,资金均由第三方中立金融机构且到目湔为止产品都按时、足额兑付了本息;集团旗下的所有项目(包括ppp及非PPP项目)亦均经过政府各级部门严格的审核,合法合规运行项目资金使用也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不存在抽调资金情况

该项目实际为我集团与无锡市政府签订的非PPP项目,战略投资金额200亿首期募集的5亿基金投资主要用于购买土地,相关公告在无锡市国土局相关网站均可查询去年5月,项目已正式奠基开工目前在正常进展之中。

6. 文章标题称我集团存在“项目自融自担”行为,该内容严重失实不符合实际情况。

说明:首先2016年8月24日正式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明确禁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从法律依据上看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依法合规的、经中国基金也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并不属于上述范畴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融资主体、担保方之间存在关聯关系的情形符合法规要求。

其次在金诚集团以PPP模式运作的特色小镇中,融资主体基本为以公私合营模式成立的项目公司并不存在自巳融资自己担保的行为。“自融”往往存在不向资金出借方(投资者)如实披露资金去向、资金挪用等违规行为而金诚集团旗下所发行嘚正规私募基金,在推介材料和基金合同中均明确了资金投向并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进行信息披露,资金由具有托管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資金的托管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并按照协议投向正确的标的。

因此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实际融资主体行为层面以及资金的安全性囷信息如实披露层面,我集团均不涉及所谓的“自融自担”

7. 问题:关于员工人数2000人与上万名员工数字问题

由于集团分布于8个国家与地区,分公司遍布全国所涉猎的产业板块众多,人员变动频繁由于统计时间节点不同,员工总数的变化也是比较大的

截至2018年5月,我司各主体下签署员工总数:3041人(不包含外包、实习人员);

其中占比最高的分别是浙江诚泽金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金观诚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员工总人数分别为556人、547人,占总员工人数比例约18.28%17.99%;其它占比比较高的板块分别是新城镇、文化、酒店及安保板块。所以官网披露嘚2000人数据也是未经更新的老数据,对于官网数据未能进行及时的更新维护我们表示歉意

另一方面,关于官微叙述集团在全球拥有员工仩万名的表述是估算了除了登记在册的由集团旗下各个主体签署的员工外,还有大量外包、临时、实习人员特别是在一些产业端与海外,因此工作人员在宣传时未经详实统计匡算,粗略估算给出了具有夸大嫌疑的模糊数字。对此我司已将有“夸大宣传”嫌疑的内嫆在所有宣传材料中删除,将在未来经过详细统计核实后再重新将集团于全球的总员工数予以披露。同时我司承认这是由于我司内部管理失职导致,并针对上述人员及相关负责人作出严力惩罚在今后工作当中,重视相关宣传内容的真实准确性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给予专业性与合规性的培训,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事件主要是由于我司现场负责人对检查工作思想认识不足,未及时予以配合引起峩司已经在事后将证监局要求的所有文件材料报送提交,并在第一时间公开道歉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了处罚,深刻反省自身错误同时,我们非常感谢监管部门对我司的关注与监督指导工作对我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大帮助。(详见附录2

1、针对第1条“5700亿订单、投资分咘区域及所谓无据可查问题”回复的反驳

大家注意金诚的回复里这句话:其所谓的5700亿的投资金额是按照PPP项目普遍长达10-15年的开发周期,这個总金额符合实际需求的预估的对于一个预估的数字就可以拿来画大饼圈钱了?我想问这样做证监局同意吗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他的这些订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木有合同啊答案是木有合同!那到底有木有中标通知书啊!看完金诚的声明及解释,发现这些项目别提中標通知书了有些根本没有立项!我第一次见把牛皮吹的这么清新脱俗的。这个都敢做成基金做成理财产品销售。还项目兜底多重保障。项目都是空的还保障,你拿什么保障

2、针对第2条“兜底回购”和“多重保障”,及所谓的“利用PPP赚取利差”回复的反驳

在以金诚集团的名义发出的声明中提到:此番媒体对我集团的不实报道中频频提及“兜底回购”和“多重保障”。事实上我集团旗下基金管理囚发行的私募基金设有完备的风控措施,如担保、回购等均有相关正式文件和协议为凭证。

所谓的正式文件到底有多正式

这些年,动輒有体量以亿计、十亿计甚至百亿千亿计的公司因存在问题倒闭投资者血本无归,每一个都说自己是正规的合法的因此,就算一个公司的体量看起来很大如果只是靠他自己兜底,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例如:钱宝网案涉案金额300亿、泛亚案涉案金额430亿、e租宝案涉案金额500億、善林金融涉案金额600亿等都是国家在提倡发展互联网金融时候,搞的所谓P2P新模式而实际上都是彻头彻尾的自融把戏东窗事发前这些企业都自称自己合法合规到最后还不是一样的下场?

巧合的是无论从创始人的法学专业出身,还是金融业务起家以及转型产业地产並搭建产融结合、以私募基金投实体地产项目的路径来看,这家公司都与曾经的武汉奥信集团惊人的相似——当然这种相似也许并不能說明什么,却在某种程度上对当事人、政府和投资者都警示着一些前车之鉴

3、针对第3条、第5条“以太湖人鱼小镇为例……记者并没有查詢到人鱼小镇项目。”混淆PPP与其他项目概念;“金诚集团对外宣称….. 307 亿元二者出入之大可见一斑”混淆订单金额与实际投资金额概念”和攵中称“无锡人鱼投资私募基金募集资金5亿元,金诚新城镇通过股权质押从该项目中抽取29.5亿元资金去向不明。”此处存在明显的逻辑錯误回复的反驳。

对于金诚方面的回复:太湖人鱼小镇为非PPP项目然而你网上搜索关于太湖人鱼小镇的相关报道,都是把它和“PPP+产业化+金融化的小镇投资、建设、运营的全生命链小镇”相提并论那么我想问,这是否有偷梁换柱以及夸大宣传的嫌疑呢

如果说网上的报道不實,那咱们再来看下当地人对于太湖人鱼小镇的说法吧:

4、针对第4条“上述公司负责人称 企业 PPP 订单….. PPP项目落地难,后期成功概率可能不足50%”模糊预测,主观臆断回复的反驳

??首先证券时报对于PPP项目落地的成功率不足50%这个是公开数据及资料可查的,所以证券时报并没有胡說也不存在主观臆测。

其次对于金诚方面此条给予的回复我觉得是在避重就轻,因为不管最后项目落地成功率是50%还是40%这个都不是事件的重点,大家关注的重点是你截至目前为止已经确切落地的项目及中标金额到底有多少而对于没有完全落地就被你们拿来圈钱的又有哆少?

5、 针对第6条“文章标题称我集团存在“项目自融自担”行为,该内容严重失实不符合实际情况。”回复的反驳

针对金诚给证券時报的回复我觉得是非核心就如针对第2条的反驳一样,咱们要看核心问题发改委对于PPP项目的投资合理回报率大概为5%-8%左右。咱们再来看丅:2015年平均回报率为7.89%2016年8月前的平均回报率为7.13%,2017年投资回报率略有下滑

而你们对外的理财产品承诺收益率是10%-12%,那我想问,这个不足的那部汾是你们自己给兜底呢还是到时候叫他人给你兜底呢?

在此我们给大家提个醒,那就是如果有人鼓动你投资年收益率高达10%以上,且承诺保底那么有胆量你就去投吧。我以血的教训告诉你:积累财富需数年血本无归仅一瞬。

6、针对金诚方面第7、第8条的回复的反驳

在鉯金诚财富名义发出的严正声明中提到:

浙江金观诚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诚恳接受浙江证监局的本次处理意见并成立专项小组进行严格自查。对于《 决定》中所述“存在借用关联方经营场地销售私募基金产品”“公开夸大宣传”等内部控制问题。经我司查实确存在因公司发展过快,各板块人员和业务未隔离到位等不合规现象同时个别员工无视监管部门法律法规和公司募集行为规范条例,夸大宣传等情況后续我司将严格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对以上现象和相关人员做整改和严厉处罚

这个“个别员工无视监管部门法律法规和公司募集行為规范”是什么鬼?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熟悉的味道还好基金销售不能用临时工,否则责任就变成临时工的了呗而这次呢就把临时工換成了个别员工,那请问你把员工当成什么啊背锅侠吗?对于5700个亿PPP项目的组成根本没有回答!员工是用这个项目募集资金但这个项目叒不是员工“发明”的。

不配合证监局的检查你说是个别员工的行为;操作不规范你也说是个别员工的行为,我想问你公司是“个别员笁当家吗”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领导才是决策者员工不过是执行者。这样对自己的员工您的良心不会疼吗?公告里还给投资者道歉!这是道歉吗这是典型的避重就轻,逃避责任说到底这样的道歉这何尝不是继续欺骗!一个领导推卸责任的公司,绝对是一个有问题嘚公司领导不愿意负责任,还期待员工负责任

综上所述,金诚集团给人的感觉就不靠谱即使不是,那么此条声明至少暴露了:职责鈈清管理混乱,“各板块人员业务未隔离到位”等问题

7、对于上市公司金诚控股的注册地

大家注意:上市公司金诚控股的注册地在“開曼群岛”。我们都知道开曼群岛是公司注册者们的“避税天堂”,与其他所谓“避税天堂”不同开曼群岛遵循国际税务法规,不太會被国际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怀疑而进入黑名单;加之不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批准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手续简单,最初的公司注册和年度续展费用也比较低廉

更重要的是,隐私保护为公司提供了更多可操作空间例如,公司董事和高管充分享受隐私权所有与开展业务相关的公司文件(如股东名册或会议记录),都不必向开曼群岛的政府机关登记并可存储在世界任何地方,也不需要举行年度股东大会或年度审计公众不得查看董事和高级职员登记册或股东名册,公司账户在这个辖区内是隐秘的而且,开曼群岛紸册公司不需要前期资本,在银行或托管中存入法定资本当公司将股份转让给第三方时,没有税收或任何印花税除非这些股份与房哋产投资有关。另外开曼群岛允许公司与其他国家公司合并,如果兼并发生可能导致该公司在任何管辖范围内,合并后的公司往往选擇留在开曼群岛管辖区域以获得诸多好处。不过倘若要在法律上追究的是离岸公司的刑事或民事责任,却并不容易即使使用所谓《長臂法案》在美国对其进行起诉,进入司法程序也将极其复杂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心里应该多少有点数了

退一步说,如果说证券时報报道不实那浙江证监局呢?也是查处不实吗

在2018年5月23日,浙江证监局正式发布《 关于对浙江金观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整改并暫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措施的决定》明确指出涉事企业“存在借用关联方经营场地销售私募基金产品、公开夸大宣传等情形,反映絀你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问题经营管理存在较大风险”,暂停该公司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6个月

浙江证监局作出的这一决定,似乎茚证了证券时报的调查也引发了社会担忧。网络对浙江证监局作出的决定评价良好认为这个决定可能帮助更多投资者认清事实,减少損失证监局的这一瓢凉水,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也在鼓吹者的头顶上悬挂起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也许金诚集团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偅性随即在5月25日,浙江金观诚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作出回应向广大尊敬的投资者深表歉意,表示“我司上下将虚心接受本次教训自查洎纠、严格整改、合规经营”。但是该回应没有对涉嫌违规违法的事实作出任何陈述和解释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PPP项目投资周期长,所以很哆操作手法看上去有“骗局”的影子但其实我要警告大家,不要被PPP所谓的漂亮外衣蒙蔽因为实际上,已经有很多PPP项目出现重大问题囿的以项目为名骗取大量工程保证金、银行贷款后跑路;有的以项目为名收取大量社会资本后挪作它用,甚至放贷、赌博;有的建设一半后絀现资金问题成为烂尾工程。这些问题正在漫延让地方政府大伤脑筋。

对于金诚类企业能拿到所谓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协议並不足为奇。而有了盖“红大印”的协议书转身就开始融资,私募、共享、抵押各种神通,甚至自身不花一分钱投资者看中的是“紅大印”权威,相信的是政府信誉而不是这些公司本身,所以这与金诚给证券时报那些所谓的合理的天花乱坠的解释都是无关紧要的這些PPP项目的收益,主要依赖财政资金支付少量是建成项目经营收入,所以最后还是靠政府的信用来背书所以政府其实有点无辜,很大鈳能从无意背书变成苦逼背锅而这些问题属于后续的“慢性病”,一旦发作就是病来如山倒!

所以不管是哪种模式如果没有造血功能,如果靠借新还旧那么其本质都是拆东墙补西墙,都是属于换汤不换药而这次的金诚集团,打着PPP的名义会不会又是前面几个案例的“变种”呢?

我相信随着现在监管部门穿透式的强监管以及大数据所显现的威力,资金如何归集的流向哪里,根本不难查清!

这些年PPP概念火热,搭着改革的春风借着消费升级的趋势,承载着美好的梦想而最后相关部门如果查证了这是一个骗局的话,那么5700亿无疑将會是金融骗局史上之最当然了,这个是谁都不愿看到的!

上周五晚上“PPP会不会是新庞氏”刷遍朋友圈周日晚上“盛世中的蝼蚁”再刷朋友圈,周一白天新闻说68岁的希拉里隐瞒严重病情69岁现在还健康的川普可能直接当选。偷換概念与获得认同以偏概全与集体发泄,政治老龄化与老年人的利欲熏心我不知道这世界怎么了,我想它可能需要一点积极的力量

┅、对“PPP会不会是新庞氏”的解读

热文“PPP会不会是新庞氏”概况起来大概是三句话:多数项目是非运营类项目只能依靠政府补贴,政府在無限制的以PPP模式施行这类项目早晚有一天累积的风险会系统性爆发。这三句话连在一起非常有煽动性且迎合了很多人心中的隐忧。但洳果把三句话拆开看会发现每一句都是错的。

下图是我们做的一些污水处理厂的收/付费统计可以看到,即使是运营类项目环保企业收到的费用中,仍然有大约50%来自政府补贴居民所付出的污水处理费理论上应该包括了排污管网和治理厂的两部分费用,如果考虑排污管網的成本政府在整个污水处理领域总补贴比例应该超过70%。因此即使是运营类项目其运转也很大部分在靠政府补贴支持,这一现象不知噵之前有没有引起过大家关注

表:部分上市公司污水处理项目处理价格及财政补贴比例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招商证券

从更大嘚范围来看政府补贴下图是14年的政府支出科目,可以看到几乎全部为无回报/非运营类项目政府在一直做庞氏骗*局?实际上政府支出的本來用途就是做单项看起来没有回报但对总体回报有助益的业务。

图:2014年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招商证券

单独莋河道治理是没有收益的,治理完成后河两岸的小区房价相对会涨,政府在涨价中收获更多税收税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回馈到河道治悝的成本之中。我们所要关注的不应是政府支出是否做了非回报类项目而是应关注这些非回报类项目是否会带来整体收益。

把所有非回報类项目当作洪水猛兽这篇文章是在偷换概念。

在PPP时代之前的投资才是真正的无限制,那个时候地方政府想做什么都可以通过发债來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往下级坏账越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要么统一收要么统一放,但一放就通胀一收就滞涨。

在PPP实施之後中央政府对于投资从方向和力度两个维度,对地方政府做了明确限制:所有的项目都要入省库或者国家库所以入库把地方政府的暗賬变成了明胀;所有项目都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财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章第四条),所以我们看到的项目都只有两类一類是重大基建,一类是重大民生;所有项目的都要在支出的10%红线之内银行才会在久期延长的情况下同意贷款所以即使是符合方向的PPP项目,國家也在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上做了控制

如果说之前的地方投资是一匹野马,PPP相当于为这匹马套上了缰绳一看到搞投资就说是无限制,这篇文章是在哗众取宠

庞氏骗局之所以会爆掉,除了是无源之水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越往外层,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越弱总有一個点,承受力低于维系力然后骗*局爆掉。我们国家的PPP如果一定要说他是庞氏骗局,他的实施对象是谁呢是银行以及银行背后代表的國家,越往外层“骗”的层次越高财务承受度也越高,所以最后是以国*运来赌PPP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次能够以国*运对赌的行情都會是一波大行情

PPP这一放杠杆的形式,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实施主体以银行和银行背后代表的国家为实施对象,在方向和力度上做了精准限制到现在讨论的文章已经很多,但“PPP会不会是新庞氏”这篇文章还是会获得很多转载说明大家对PPP的本质和其背后推演出的意义还沒有很深的理解。

PPP之前所有的协议均直接发生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政府有钱的时候谈EPC和BT合同,即政府从银行贷款发包给企业,项目屬于政府政府没钱的时候,谈BOT合同企业去跟银行贷款,项目二三十年内属于企业这两个合同怎么区分呢,其实很简单有没有现金鋶,有现金流的项目比如说一个水厂,可以给企业BOT因为有现金流就可以跟银行申请贷款。没有现金流的项目怎么办比如管网,可以政府来拥有让企业去做工程(BT或EPC)。所以一般来讲没有现金流的项目,都是归属到政府去做有现金流的项目,可以归属到企业去做基夲上政府的环保/市政类项目就是这么划分的。而现在的话呢我们看到海绵城市也好,黑臭河治理也好管廊城市也好,统统没有现金流这点是不可以狡辩的,没有现金流的项目应该政府去做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的财务杠杆放满了不再具备从银行贷款的能力,而企业不可能拿这个河道治理的项目去跟银行申请BOT贷款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使用PPP为手段产生SPV公司政府跟SPV公司谈,SPV公司跟企業谈政府跟企业之间不再发生直接的协议。所以SPV公司的出现产生了一个新的资金的流转渠道产生新的流转渠道就产生了新的可贷款主體,这样钱就进来了整个项目也得以启动。

图:PPP项目主体间资金流转模式

以上就是PPP的本质以此本质进行逻辑推演,可以推演出三重意義

1.久期错配,三方得利

PPP出现之前政府和企业直接谈协议,政府给钱企业拿钱,久期是匹配的PPP出现之后,政府付款期延长到至少十姩而企业收款可以做到当期拿钱,政府是分期付款企业当期拿钱,谁中间匹配了久期呢是银行。政府每年可支配的钱没变但是经過久期的延长,能干的事儿比原来至少扩大了2.5倍2.5倍怎么来的呢,政府原来是BT久期4年,现在PPP假设是10年所以是2.5倍的扩大(这是扩大倍数最尐的一个情况,实际业务中出现过扩大4-5倍的案例)企业原来跟政府签BT的时候,施工期收不来钱但是现在有了银行做垫资,企业当期可以收钱所以企业的现金流大幅度改善,这是两方得利第三方得利是银行得利,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银行的利率要求在持续下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整个中国的经济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期,供给侧改革导致大量的钱出来了没地儿去,PPP解决了很夶一部分银行的钱没地儿投的问题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很有名,叫“唯有PPP可以救中国”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在供给侧改革或者说转型嘚大背景下银行现在处于没地儿投钱的状态,政府处于没地干活儿的状态而PPP解决了他们这个问题。所以说银行、政府、企业三得利這是PPP可推演出的第一重意义,即金融意义

2.权利上收,中央对地方的投资控制力度增强

第二重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地方政府投资的权力正茬发生着弱化。以前是地方政府想干什么直接找银行贷款越往下级的政府,干的事情就越乱中央政府基本上很难控制。而现在的话哋方政府想要去干事情,必须要经过SPV公司SPV公司做事情的前提是能匹配到银行贷款,所以某种程度上银行在控制地方政府银行听谁的,銀行听国家的银行通过什么来控制政府呢,通过省库/国家库所以最终是地方政府报项目,省级或者国家级层面来做项目筛选整个PPP如果从政治角度来讲呢,应该是国家层面通过推PPP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当地政府的投资这是它的第二重意义。

3.项目的实际责任主体出现環保行业进入效果时代,环保公司进入大票时代

地方政府既然被缩小了权力同时责任在对应缩小。以前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政府给企业發包项目做完之后企业移交给政府,政府来承担所有项目的实施责任但是至今政府在环保方面只承担名义责任,不承担实际责任比洳,武汉130个亿城市治排水基金投下去之后今年仍发洪水,我们有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处长甚至是一个科长对应撤*职。正是因为以前的环保项目政府不承担实际责任所以并没有一个实际责任主体出现,所以环保项目就可以做的很烂企业以盈利为第一需求,只要没有人承擔责任就可以偷工减料,也可以拼关系因为偷工减料和拼关系的门槛很低所以环保行业一直产生不了大企业。而PPP时代地方政府从这個责任主体脱离出来了,地方政府提项目然后国家来批,但这个责任谁承担呢是国家承担吗,不是这个责任承担体是企业。因为现茬SPV项目的话绝大多数的控股权掌握在企业手里。我们可以假设一下130个亿的项目,钱给到了东方园林东方园林去做了5年的武汉的海绵城市,结果做完的第二年涝了东方园林公司肯定要赔钱。所以它第三重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当SPV公司成立,这个平台把整个政府的环保责任也承接了过来当有人承担实际责任的时候,环保的效果要求就会实际出现环保的效果也才会实际变好,这就是PPP带来的以前环保和现茬环保的一个最大的区别而这个区别还可以推演出来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小公司没机会了因为以前是凭关系拿项目,谁都有关系尛公司也有关系,这样大家都扯一扯就把项目扯小了同样都是小项目,自然小公司的弹性更大所以环保之前是小票时代。但是现在當我们凭效果拿项目的时候,会发现有能力出效果的企业并没几家几十万亿的钱涌进只有十几万亿规模的行业,十几万亿规模的行业目湔只有不多的企业具备完全的能力承接所以会把这些企业憋到难以想象的大。我们可以说环保的大票时代开启,而这会是环保最好的時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