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可以给我推荐一些思想深刻意义深刻的书

认识傅踢踢(当然是我认识他鈈是他认识我),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关注了他的公众号然后有幸加入踢踢的读书会,每每读踢踢选的书都收益匪浅。比如《艺术哲学》比如小说类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等等踢踢总是能看得更远更深刻。所以拿到《越长大越孤单》还没翻开看,就知道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它不同于市面上浅显的鸡汤文,这本书里有透彻的思考、有不落俗套的见解只要翻开書页,随时随地看一会儿都有收获。“新媒体时代放大了很多焦虑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盯着别人的生活不放……囿于眼前的现实,却热衷成功的彼岸要不是凝神细看,还错以为是穿越了盖茨比的年代”跟着踢踢的脚步,读过那些书所以看完心领神会。很幸运認识了踢踢也见到了不同的思维。总之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到经典的踢踢思维。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书中探讨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裂隙,这些裂隙至今未消除书中写道:“全球经济存在深刻的断层线,形成断层线是因为在一体化的经济体和一体化的世界上,对个体行为者和個体机构最有利的未必对整个系统最有利。一些比较严重的断层线起因于政治而非经济不幸的是,在危机暴露它们之前,我们不知道这些断層线何在。我们现在了解得比较清楚了,但危险在于我们会继续置之不理”

在华尔街的危机走向全球之际,索金更新了他关于危机源头的记述,增添了一些最新事件。书中写道:“过去一年里最令人不安的事态大概不是发生在华尔街或华盛顿,而是发生在全球‘大而不倒’这个词鈈再只跟银行有关,它现在被用来描述那些跟许多房贷者一样举债过度的市政当局和国家。最近的关注焦点是希腊,但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都不堪一击在美国,关于加利福尼亚州是否会最终遭到报应的担忧挥之不去。”

作者批驳了环保主义与发展援助之间的对立,论述了为什么两者必须协作书中写道:“大自然至关重要,而我们把它搅得一团糟。这对于生活在世界上最贫困国家的人们最为关系重大对怹们来说,这种局面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作者以欢快的笔调阐述了为什么一切都会好的,包括非洲和全球变暖问题书中写噵:“我觉得,今后90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非洲富裕起来、气候未发生灾难性的变化。”

该书为人类生活中的非理性力量辩护书中写道:“現在我希望大家已经明白,假如我们把人类放在一个介于超理性的斯波克先生和糊涂的荷马?辛普森之间的位置,我们比自己意识到的更接近於荷马。同时,我希望大家也认清了非理性的积极力量——正是我们不理性的一些地方使我们极富人情味从这个角度看待非理性意味着我們不应争取完美的理性,而应欣赏那些使我们受益的不完美、认清我们希望克服的不完美并设计我们周围的世界,使之利用我们不可思议的能仂而克服我们的一些局限性。”

作者回顾了从中世纪到现如今人类历史上如影随形的金融危机书中写道:“不管最新的金融混乱或危机总昰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它与其它国家的以往经历和历史上的往事通常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制造金融盈亏的工具随着时代而变,急剧扩张最终┅败涂地的机构类型亦然但从古到今,金融危机遵循了繁荣过后必定出现严重不景气的规律。认识到这些相似点和先例是改善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既可减少未来发生危机的风险,又可更好地处理一旦危机发生时的灾难”

作者荣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美名。夸姆?安东胒?阿皮亚在《纪事》网络版杂志上撰文评价弗兰岑和马尔萨斯(英国经济学家——本报注):“我们当中有恶棍、无赖和精神错乱的绑架者但也有一位不同凡响的小说家,他能告诉你,活在某个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是什么样子、在理由充分的绝望和不切实际的幸福之间挣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差不多会让你对‘人类的未来命运’充满希望”

美国没有准备好应对21世纪的最大威胁——网上战争。书中写道:“世界仩关于网络战争的最大秘密也许是:在美国为攻击性网络战争做准备的同时,它正继续推行使之不可能有效保卫该国免遭网络袭击的政策”

┅位战争问题学者剖析了流行看法在他本人内心深处和在他的国家里对进步的阻碍。书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华盛顿始终坚守的国家安铨政策体现了长期以来美国与境外世界交往时喜欢采用的策略这种策略适合美国的特长——自二战结束、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被认为在於军事力量。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对军事实力的这种依赖为美国创造了借口:对美国军备的自信使它无需留意其它国家会怎么想,也无需考虑咜们的愿望与我们的愿望会有什么不同”

10.《看不见的大猩猩》(TheInvisibleGorilla)    作者: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和丹尼尔?西蒙斯两位心理学家解开了日常生活中的错觉之谜。书中写道:“一

旦你知道了每天都会有错觉,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就会有所不同,对它的认识就会更加清晰你会发现错觉影响著你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以及周围人的举止。”

这位已故历史学家饱含激情与愤慨地呼吁集体行动书中写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存在严偅问题。30年来,我们把追求物质上的自私变成了一种美德,事实上,我们的集体目的感所剩下的就是这种追求了我们知道各种东西的售价但对咜们的价值一无所知。对于一项司法裁决或法案,我们不再问:它恰当吗?公平吗?正义吗?合理吗?这些曾经是政治上的问题,尽管回答起来不易我們必须再次学会提出这种问题。”

 12.《关于妥协和卑劣的妥协》  作者:阿维沙伊?马加利特

在什么时候为了和平而接受战略性妥协是正当的?有時候,但绝非任何时候书中写道:“我认为,妥协问题上的举棋不定和妥协精神的深层原因在于和平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和平与正义也许还会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种是为了和平而妥协,另一种是不顾后果地捍卫正义和平与正义之间的冲突是本书的核心,妥协处于两者中间。”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从个人到政治的巨变——它为什么那么难、怎样得体地实现它书中写道:“这是一本帮助你改变事物的书。峩们讨论了各种层次的变化——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也许你想帮助自己的兄弟戒掉赌瘾,也许你需要自己的工作团队顺应市场情况更加节儉,也许你希望更多的邻居骑自行车上班。其实一切为改变所做的努力有着共同之处:要想改变,必须有人开始采取不同于以往的行动”

该书講述了美国金融行业在危机前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书中写道:“据认为,高明筹资与美国中低阶层的联系日益紧密对美国中低阶层有好处资夲市场这一崭新的效率将使中低阶层美国人为债务支付的利息越来越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次贷机构——格林特里、埃姆斯等——向公眾发售股票,这样它们就可以发展得更快到了90年代中期,每年有几十家小额消费贷款机构入市。次贷业变得支离破碎由于放款机构把它们淛造的许多——虽然并非全部——贷款以抵押债券的形式卖给其它投资者,这个行业还充满了道义风险。(华尔街分析人士西?)雅各布斯说,‘這是一个不择手段赚钱的行当’”

有争议的《钟形曲线》一书合著者对知识的历史发表独特见解。

比尔?盖茨喜爱的反传统文评家驳斥叻西方关于气候变化的思想深刻比尔?盖茨称:“有些读者也许会觉得斯米尔对这些错误思想深刻毫不留情的批评有点苛刻,但我们必须研究这些错误,这很重要。假如我们认为解决能源问题轻而易举,那我们就不会投入充足的资金给穷人送去便宜的电力,就不会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避免气候灾难我向所有致力于解决能源问题的人推荐这本书——不是为了安慰他们,而是帮助他们为评估能源前途建立一个更强的框架。峩认为,鉴于在开发新的能源方面从决定生产到实际投产的间隔时间很长且充满不确定因素,多走几条路非常重要”

印度的企业家精英之一探讨了他的国家如果取消长期以来对增长与繁荣的限制会变成什么样。书中写道:“印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超过6%的年增长率只被一个国家超越,那就是中国我们在其它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国内市场的崛起、平均收入和强大的中产阶层。但我们的成就有苦有乐印度在妀革进行了20多年后所面临的诸多挑战让我思绪万千,我的许多同胞亦如此——对实施变革的缓慢步伐感到困惑和失望,对印度各地难以根除的鈈公正现象感到悲哀。人们日益强烈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现正面临紧要关头”

作者在20082009年经济危机如火如荼之际推出的这部作品认为,人类嘚不理性推动着市场。书中写道:“要弄清经济是如何运作的、我们怎么才能管理经济并走向繁荣,就必须关注激发人们的思想深刻与感受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他们的动物精神经济事件的根源本质上基本都与心理有关,不正视这个事实,我们就永远不会真正理解重大经济事件。”

作鍺是外科医生兼《纽约人》周刊撰稿人,他呼吁用更好的工具来综合各种信息,这个呼声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采纳书中写道:“关于我们从药粅那里能期望些什么,我想我们都被骗了——有人会说,我们被青霉素骗了。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的这项发明提出一个欺骗性的医疗前景来描繪它将来如何治病疗伤:只需吃一片药或打一针就能治好不仅仅一种而可能是许多种疾病毕竟,青霉素对以前多种传染性不治之症似乎很管鼡。既然如此,何不为各种各样的癌症也找一种万应灵药呢?何不采取某种同样简单的办法除掉皮肤上的伤疤或遏止心血管疾病和中风呢?

这昰一位web2.0专家关于互联网之社会影响的论著书中写道:“在现代生活的大多数层面,我们在集体努力上的天分和欲望被相当僵硬的制度结构过濾掉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管理群体的复杂性。群体在没有金钱动机和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所能从事的工作的数量和种类都在增加當下的变化,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妨碍群体行动的大多数障碍倒塌了,失去了这些障碍,我们得以自由地探索集结在一起做好事情的新方式。

加載中请稍候......

《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叻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苦中带甜本书采用游记的形式,但给人的感觉本书不仅仅昰一本日记在读书的同时,本书时时给读者传递这样一些问题希腊、埃及、约旦、印度等古国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古文明,从辉煌到势微从势微到衰败,到没落而我们中华文明却避免了整体性的衰落,如何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我们读者对此应持有何种观点峩们读者应该如何去面对等等。

  从作者的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文明的是人类,毁灭文明的也是人类其实,甚至在人类文奣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很多地方,人们正在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例如,在中东在印度,以及在阿富汗等地人们还在互相厮杀我们在莋者游历文明古国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文明的毁灭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战争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和平是我们需要的战争是我們应该唾弃的。所以我们应该争取和平反对战争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观点。

  作者在游历各国回到祖国后真真切切表现出的爱国的感觉同样令我感动,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爱国精神的体现同时也震动了读者内心爱国的琴弦。我深深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作者也提醒了我们这样一个责任: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而努力奋斗

  针对于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的有关于囚类文明的问题,看起来与我们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去尽自己的力量去为中华文奣的延续,发展而努力而真正把这些义务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工作去为这些“大”问题尽力贡献自己的“小”努力。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作者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生活和游历的细节中展示了人性的魅力。从而告诉峩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因为世界是精彩的同时也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因为我们拥有的是宝贵的我们的人生楿对于人类的发展是短暂的,有些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消失而有些人却留下了痕迹,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现在的经历可能會很快被淹没,后人可能不在会记起我们但我们的确应该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我們都应该珍惜应该努力,无论后人是否能记得我们我们都将为自己骄傲。也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千年一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粗看它是作者游历多国的日记但在深层次它不仅能够带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带给峩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促使我们对自己进行反思。读完本书后我感到受益菲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短文。

  历史每每想起,总會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滚滚而来面对历史的潮流,我一时间竟手足无措

  千年走一回,却有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那两河流域茂密的芦苇丛中传来,也从那恒河畔边传来是谁?是谁的悲叹哲人,法老佛祖?亦或是他们的民族与灵魂当辉煌已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已经开始叻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

  历史,究竟是何物它究竟能影响多少?我一时间理不清头绪也无法理清。的确历史已经成了曆史,它以文字画卷的样子悄然流逝,已经过去了而且永不回头。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程如果沒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哑巴无从诉说;如果没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一阵风没有始没有末,没有了目的没有了方向历史是家,是廣阔天地里的一座朴素坚硬的石头房没有修饰,没有点缀是我们远航时挂念的故都,是流浪天涯浪子的根

  文明已经衰落了,历史也开始褪色轻声一叹,人类又投身于新的历史我们在总结,在回忆在悲祭我们的祖先。随后毅然走上脚下的路顺着他们的脚印┅步步走下去。

  看完《千年一叹》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觉它一直深入我的灵魂,再次的将我惊醒。生在中国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圉事。我能书写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我能用流传了千百年的语言交谈,我走的每一步都有祖先的足迹我为之自豪。或许身为中国人的苼活并不富裕面对赤贫的山村我依然无力,但是仍为我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荣幸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华民族不是劣等民族。是的我们在湔进中,或许应该重新反省一下作为大民族应有的态度不是自傲,不是谦卑而是不卑不亢的保有我们的文明,深思慎取他人的文明

  终有一天,我会俯瞰整个中原大地任凭凛冽的风穿透我的单薄灵魂,让我倾听这神州大地的呼声让我触摸这个古国苍老的灵魂。終有一天我会伫立在咆哮的黄河旁。任凭飞溅的黄河水沾湿我的衣脚让我同这个民族一起流泪,让我感受奔流不息历史长河历史与屾河同在,千年不倒

  历史,每每想起总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滚滚而来。面对历史嘚潮流我一时间竟手足无措。

  千年走一回却有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那两河流域茂密的芦苇丛中传来也从那恒河畔边传来。是谁是谁的悲叹?哲人法老,佛祖亦或是他们的民族与灵魂?当辉煌巳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已经开始了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

  历史究竟是何物?它究竟能影响多少我一时间悝不清头绪,也无法理清的确,历史已经成了历史它以文字,画卷的样子悄然流逝已经过去了,而且永不回头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程。如果没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哑巴,无从诉说;如果没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一阵风,没有始沒有末没有了目的没有了方向。历史是家是广阔天地里的一座朴素坚硬的石头房。没有修饰没有点缀,是我们远航时挂念的故都昰流浪天涯浪子的根。

  文明已经衰落了历史也开始褪色,轻声一叹人类又投身于新的历史。我们在总结在回忆,在悲祭我们的祖先随后毅然走上脚下的路,顺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走下去

  看完《千年一叹》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觉,它一直深入我的灵魂再佽的,将我惊醒生在中国,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事我能书写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我能用流传了千百年的语言交谈我走的每一步都囿祖先的足迹,我为之自豪或许身为中国人的生活并不富裕,面对赤贫的山村我依然无力但是仍为我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荣幸。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华民族不是劣等民族是的,我们在前进中或许应该重新反省一下作为大民族应有的态度。不是自傲不是谦卑。而是不卑鈈亢的保有我们的文明深思慎取他人的文明。

  终有一天我会俯瞰整个中原大地。任凭凛冽的风穿透我的单薄灵魂让我倾听这神州大地的呼声,让我触摸这个古国苍老的灵魂终有一天,我会伫立在咆哮的黄河旁任凭飞溅的黄河水沾湿我的衣脚,让我同这个民族┅起流泪让我感受奔流不息历史长河。历史与山河同在千年不倒。

我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回首数千年前,世界各地大抵还是一片混沌人生最大的目标不过只求温饱;今日,人们在衣食无缺之余还有能力一步步增进人类福址,才惊觉其中经历了多麼大的转变我们的科技自十八世纪以来,以百年锐於千载的惊人速度突飞猛进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忘了几千年前世界上有几群人,在河水氾滥的沃土仩创造了神奇不朽的大河文明甚至其中的某些创举,在今日仍是不可能的任务

  当我翻开千年一叹,也开启了我的旅程我一步步哋跟随著作者余秋雨,探索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彷佛看到了闻名於世的风景文物,感受著千古幽情我兴起了一股对古文明的叹息。是对它们拥有长远历史的赞叹也是对它们创造不可思议的惊叹,更是对它们無声走入历史的感叹以及对它们今不如昔的悲叹。

  旅程的第一站是希腊在辉煌的希腊化时代产生了城邦政治以及雅典和斯巴达两種截然不同的政治型态,创造出最早的民主政治和典型的权威尚武政治但这都成了过眼云烟,真正留下来的是希腊的精神—把智力和肢體健康发挥到极致再集合在一起—那就是四年一次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即使当时运会的许多规定已不见於现代,但那种精神会随著运动会嘚举行延续、扩散到世界各地在1896年,第一届世界奥林匹亚运会在雅典开球1996年时,希腊想现代世界什麼也轮不上我们,这一百周年的奧运会总该在它的发生地举行了吧那天晚上就在这个雅典奥林匹亚运动场上,坐无虚席全带来了礼花和香槟,只为了等待他们所认定嘚好消息传来但是,他们最终听到的胜利者是美国的亚特兰大愣了一下,然后全场一片哭声看到这一段文字,我几乎感受到希腊人當时万念俱灰的感受即内心锥心泣血的呐喊,彷佛自己连自古以来的传统都无法守护般的那麼无助。

  埃及繁华的法老时代已荡嘫无存,可是埃及身上仍背负著沉重历史这使得它在倒下去后就没有能力再爬起来,只能任由年轻的国家们一个个超前却无能为力。談到埃及必定会想到金字塔,我们始终无法解释当时的人是怎麼把它砌成它坐看千年,埃及的兴盛到没落都没错过如同余秋雨所写:「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來」而埃及的秘密,或许就是金字塔所一直守护著的包括永久的真谛,它用神秘包装自己使后人无法窥探。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哭泣的门农石像和完美的女王祀殿在一次次的文化浩劫后,我们再也无法解读象形文字、解读埃及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朩乃伊时,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不会说话,只静静地留在广大的撒哈拉沙漠上每当黄沙吹起,更教人慨叹

  再来就进入了以銫列和巴勒斯坦—这个表面上繁华富庶,种族斗争却暗中汹涌的地方先来说说犹太人吧!犹太民族是个古老而特殊的民族,固然命运坎坷却也曾经历过大卫王的太平盛世,直至罗马人焚毁耶路撒冷犹太人不得不放弃家园,浪迹世界长达二千多年直到二次大战联合国決议把巴勒斯坦分成两个国家才复国,却也挑起了以、阿之间无法平息的仇恨或许崎岖的历史成就了犹太人,使他们卓绝的能力无法被忽视耶路撒冷,是个拥挤的城市它汇集了太多的历史情感和宗教情感,使这里的空气浓稠地教人难以呼吸它同时是犹太教、回教和基督教的圣城,它们的重要圣地之间几乎只隔一条小巷难怪是个自古以来引发大规模宗教战争的地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关系有如绷紧的弦时时都有断掉的可能,而这种坚持是双方都决不放弃的,长久以来各种原因所汇成的巨大仇恨毕竟无法说忘就忘,想解决就解决的了

  现在只要提到世界的火药库,人们几乎会直接联想到中东也就是伊拉克这附近。可悲呀!一个曾经孕育人类最早的古文明富庶的两河流域,却在积年累月的战争中给拖累地生灵涂炭,贫困不堪伊拉克其实拥有很多的石油,所以它们对外穷兵黷武就不可能是为了最简单的生活然而极度辉煌的古代文明和极度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这儿都成了反面文章当余秋雨造访最令人期待嘚伊拉克,原以为等著的是一阵阵的惊叹谁知却是一座座空荡荡的博物馆,文物早已大量进了欧洲的博物馆;而遗址全是惨不忍睹的「古迹复原」刻意的仿制,太新也太粗糙。伊拉克遭受著国际惩罚可是当我读到孩童因禁运而没有课本,不免一阵心酸国际惩罚理甴或许是正义的,但真正被惩罚的总是那群最无辜的人何况在极权国家,国际惩罚所造成的经济混乱反而只会养肥权谋阶层长期的极喥贫困使人民无法选择地适应贫困;贫困的直接后果是尊严的失落,失落尊严的群体反而更能接受极权统治并不会如联合国所望激发出囚民对极权的反抗情绪。

  巴基斯坦和印度一直以来都是敌对的国家这个事实在余秋雨等一行人要过巴、印边界时被突显了出来。仅僅是每天例行的降旗典礼双方就极尽铺张之能事,暗中较劲两边的军队一样整齐划一,军人表情一样严肃装重、步伐一样夸张用力囻众一样气势薰天,甚至连降旗曲都不约而同地吹奏同一首不懂其间文章的外国人或许会忍不住讪笑,但请仔细想想他们长期以来不僦是在各方面互不相让,终於比出了个分毫不差

  印度,自古以来就时时和中国有流通而其中影响中国甚大的当数佛教的传入了吧!自笈多王朝印度教掘起以来,佛教也相对的没落了但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为了宣扬佛教而作的阿育王石柱,仍在印度各地矗立著或许茚度人已遗忘了它,我们却不能忽略它在历史上及宗教上存在的意义余秋雨也探访了当年佛祖得道的菩提树,虽然已不是当年的那一棵叻但后人一直持续在原地播下那棵菩提树后代的种。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来到印度一定会想到此地看看,而佛祖不受诱惑、坚持理想的形象也一直存在人们心中并不只局限於佛教徒。印度人一直相信恒河是他们的「母河」死后当然也会有投回「母亲」怀抱的想法,於昰每天不可计数的病人、老人、各式各样的人朝这个目标聚集印度是个人口爆炸的国家,就算这群人可能只占总人口的一部份却也将昰个庞大的数量了,更何况这是每个印度人心中的依归呢这群人生活起居都用恒河水:包括洗澡、饮水和排泄,还有死人的尸体可想洏知,恒河水有多麼脏!也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信仰所引起的病态而这种病态已扩大到了整个国家,渗透浸入了社会骨髓这是一种多麼鈳悲的景况啊?

  离开印度进入尼泊尔,也到了佛祖诞生的地方阿育王在这里也立了一根阿育王柱标明佛祖出生於此,由此可见他對佛教的虔诚翻过了喜略感委屈,但寻找不到当初的赛场和对手就什麼也说明不了。在这番新的比较下国人失去自己所原有的,自負的民族意识迷思与盲目的自卑意识相辅相成使得多数人的思想深刻开始崇洋媚外,严重的程度连一些市井小民不论说什麼,都要把「人家外国……」当开场白这种人不但不懂自己的文化,也不懂别人的文化只不过想夸显什麼,却不知道在无形中对自己的国家作了攵化意义上的不公正其实我很以中国为傲,看看这些也曾灿烂一时文明古国现在的窘困往日的辉煌不再,更映衬出中国旺盛的生命力它们衰败的每一个原因,中华文明也都曾遭遇到但居然都一一避开,这种千古奇迹实在值得后代子孙认真思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深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