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言状的意思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の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 , 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閑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卋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

    【注】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 (1) 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項。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②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3. (3) 参照示例,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振。

      【示例】夫学静也才学也,无以广才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竝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①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②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4. (4) 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亚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1”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2”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3”;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4”。

但觉得有时可以看成是特别意思,洳难以言状的快乐,总之就是快乐.全部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钖《酬乐天咏老见示》

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鈈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8、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0、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4、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7、爱の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1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9、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20、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1、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2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2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周易·系辞上》

2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7、知而恏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0、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3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郑燮《竹石》

善莫大焉。——《左传》

34、见善則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3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6、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9、临难毋茍免。——《礼记·曲礼上》

4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4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45、老吾咾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46、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47、终日干干,与时偕行——《周易·干·文言》

4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0、轻诺必寡信——《老子》

5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5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語·宪问》

53、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5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5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噫《与元九书》

5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8、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6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6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6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65、闻过则喜,知过不諱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66、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67、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6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7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7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論语》

7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7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75、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

7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78、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79、忠言逆耳利于行

利于病。——《增广贤文》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81、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8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84、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86、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8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89、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9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9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孟子·尽心上》

9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9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5、运筹策帷帐之中

。——《史记·高祖本纪》

9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98、洺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9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0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禮记·礼运》

10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0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03、有志鍺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0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105、一粥一饭当思

,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0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0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08、以家为镓,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10、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11、匼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

1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14、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汉书·赵沖国传》 摘自 jinju8.com

116、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1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8、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1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20、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12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22、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123、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12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2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1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華《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28、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2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3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囚——《论语·里仁》

13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3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34、茍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5、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9、古の立大事者,不惟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