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文化熏陶输出大国,多少国人在它的熏陶下成长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小题1: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分)小题2: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小题3: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分)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小题1: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分)小题2: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小题3: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小题1: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分)小题2: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小题3: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分)科目:最佳答案小题1:动漫产业是日本出版业龙头,为日本赢得了动漫大国的地位,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小题1:全民爱读漫画,精英加入动漫产业,政府大力倡导,漫画出版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每点1分)小题1:耐住寂寞,长期修炼;师从名师,实地见习;借鉴合作,扩大宣传。(每点2分)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关于日本文化的论文 【范文十篇】
关于日本文化的论文
一位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说:“我们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日本人具有“亲自然”的情感倾向,在思维模式上重感觉,轻抽象、重经验,轻思辨。日本文化具有重学习、模仿和综合在创造的倾向。说到底是它文化的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而形成实用主义。“家”是日本文化的基质。日本传统的整体结构是“家”的联合,其顶端是皇室,这种多层次的同组关系形成作为日本社会整体的政治组织即国家。这种纵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严格的等级特征。与日本人为什么很少出叛徒息息相关。
摘要:日本是个喜欢侵略的国家,发动了侵华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参与国。但在战争中却很少出现叛徒的情况,这与日本的民族精精神的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武士道精神
日本民族精神的表现
一:集体精神
日本号称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在正规场合下,日本人的上下级关系,给人以地位十分悬殊的印象,下级对上级总是那么鞠躬顶礼,但在非正式场合的相互关系中,下级会感到同上级亲如一家,社会没有阶层化,杜绝了阶层亚文化的产生,从而保证了日本文化的同质性。
“团队精神”、集体意识,是日本民族精神的突出特点。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是“同叶小舟”而漂泊在惊涛骇浪之中,如不能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为必须个人融化在集体之中,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为整体分忧解难,把整体作为自己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二:恩与孝
日本的社会组织,以纵式社会为主,国家观念极强,等级制度相当严密,人际关系也强调和谐,这往往是由于恩情伦理观念来加以维持的。日本民族对恩情债务重视程度,是世界各民族罕见的。
“报恩“思想在日本,既是一种自觉的愉快行为,有时无形的近乎于强制。它以渗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转变为潜在意识,成为道德、
行为的规范。在所有的恩情中,对天皇的欠负是最大的,“自己有幸生在这个国家,安居乐业,万事称心,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
在日本,恩情观与忠诚紧密相连,他们把忠诚、孝顺和对长者的义务相结合,塑造了一个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并以此来调节权威、血缘纽带和各年龄为基础的等级关系;沟通感情,沟通人际,弥合社会间的缝隙;同时也激发人们献身集体,报效国家的内在感情。
三:武士道精神
(一)武士道的渊源
(二)武士道的内涵
勇——敢作敢当、坚忍不拔的精神
仁——恻隐之心
礼——殷勤而郑重的礼貌
诚——信实、诚实
忠义——武士道精神中,忠诚获得了至高无上的重要性
三:企业精神
在企业中普遍表现为“团队精神”,一种为群体牺牲个人的意识。许多日本企业家认为,企业不仅是一种获得利润的经济实体,而且还是满足企业成员广泛需求的场所。因此,日本的企业管理十分强调员工对企业要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认同感,要与企业共存共荣。 终身雇
用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这三大支柱都是紧紧围绕着人这个中心的 。
日本企业家认为:“人才开发的利益大得无穷”、“企业教育训练投资的投入产出利益最大,是最合算的投”,“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日本企业通过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支持"经营即教育"的思想,不断发展的巩固企业文化。日本企业进行员工教育培训主要从满足员工自我成就的需要出发,竭力使员工在受教育中增长才干,不断创造新的成就,使员工感到企业是自己实现理想的场所,自觉为激发出为企业"尽忠效力"的内在动力。
日本的民族特征是显著的,也是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日本的独特的历史发展历程形成了日本的民族精神,形成了日本人独有的思想模式和信仰,造就了日本的经济神话,也是为什么日本在战争中叛徒很少的重要原因。
《菊与刀》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 商务印书馆
《武士道》 [日]新渡户稻造 著
商务印书馆
范文二:日本文化论文
——日本动漫与民族精神
日本动漫盛行至今。我们90年的都是在日本动漫的熏陶下成长的,从《铁臂阿童木》《一休》《机器猫》到《名侦探柯南》《死神》《网球王子》,日本动漫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即便大力支持国产动画的现在,特别是大学里,日本动漫的市场也是很大的,原因我看主要是日本的动漫不管在剧情还是在宣传制作上都比国内的要好。日本动漫这种流行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到今日日趋完善,迎合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欣赏水平和领悟力(不像大多数国产的美国的剧情幼齿,主角不是猴子就是熊猫之流的),且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整个日本社会面貌和精神状态的方方面面。我个人认为,日本动漫完全可以成为了解日本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手段。
现在从我看过的一些动漫浅谈日本的民族精神。
一、 精神和意志的无限超越性
日本人的基本生存观念就是人的完满,但是物质条件总是有限的,对人的完满和神性
的向往促使日本人无限的拔高自己的精神和意志。要想达到神的无限和全能,只能依靠精神的无限性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即小宇宙的爆发。
几乎所有的动漫,尤其是运动类题材的,积极向上,为了理想而奋斗。风靡全国的《网
球王子》中王子们对网球的热情就是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球技的保障,河村隆可以为了网球罔顾自己的手臂。作者许斐刚用夸张华丽的手法表现网球的无限可能性——天衣无缝之极限,但其实能打出这种最强网球的就是最初学习网球的热情。
二、忠诚与报恩,极端的自我牺牲
这些在古代类的题材中非常明显,《遥远时空中八叶抄》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解救
龙神,不论需要的是什么,甚至是生命,因为是龙神创造了那片大陆,赐予了后世的一切。
欠负——报恩是日本人独特的道德理论体系,就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对天皇的忠
诚与报恩为起点。日本真正的民族叙事诗《四十七士物语》赞颂的就是属下对主君的忠义。为了替主君报仇,报答主君的恩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父亲、妻子、妹妹。当
他们为主君报仇后,又在其坟前集体自杀,因为他们的报仇行为虽成全了他们对主君的义,却导致了他们对幕府的不义,他们只有以自杀来偿还。这种抛弃爱情亲情的忠义故事深得日本人的青睐。这种欠负——报恩的伦理体系就造就了日本人性格中的一极:极端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耻感文化,强烈的自尊
日本人的自尊就是小心谨慎的生活,不是做自己想做的,而是做别人想让他做的,不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是要成为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偿还别人的恩情,不辜负别人的期望成了日本人最大的尊严。人与人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依靠,英雄而存在的。《网球王子》中手冢国光就是为了青学网球部而存在,《棋魂》中进藤光就是因为佐为而开始下棋的。日本的强者就是抛弃个人感情和幸福去履行义务的人。日本人害怕别人眼中的嘲讽和批评,会令他们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因此重名誉成为他人心目中的人就是日本人的行为准则。
四、宿命论
CLAMP创作的《魔卡少女樱》、《翼·年代记》、《xxxHOLIC》就将这种宿命论演绎得淋漓精致,外号有『次元之魔女』及『极东之魔女』等等的『只要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便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商店的主人壹原侑子经典名言:1、世界上没有什么偶然,有的只有必然。2、代价啊,对于被给与的东西,必须要付出与其相当的报酬或是代价!不能给的太多,也不能拿太多!更不能太过,或不足,,,, 对等,,,, 均等,,,, 否则的话,是会受伤的!现世的身体、星世的命运、天世的灵魂。3、石头啊,是不会自己停下来的呢,只会继续滚动,滚向坡道的终点。 ,,,, 石头会继续滚动,而且会加快滚动速度。 ,,,, 石头停止了吧。不过已经毁坏了。
五、战争中的“泛正义论”
日漫里的战争题材并不仅仅是“好人打败坏人”,其中善与恶的界线并没有那么径渭分明。在日本动画中(非弱智的),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有着所谓不得已的苦衷,于是便有了为了让人类唾弃战争而去发动战争的杰克斯这类角色。也像《死神》里为了停止战斗而战斗的东仙队长——并没有仇恨,但是为了和平也不会讨厌杀戮。动漫人物都是为了自己所谓的道义而战,但日漫中是不可能出现‘正义战争’和纯粹的‘大坏蛋’这种角色的,也就是说日本真正意义上的反战动画比例相当低。
日本动画中对战争的态度始终遮遮掩掩,现在细想来通常都是着力于战争双方人物的活动,有意识的安插一些被侵略的一方做坏事的情节来混淆观众的判断力,让观众以为一切都是活该,是‘正义’的。宣称战争没有绝对的对错,否认着真正意义上的正义的存在,或认为战争的原因只是因为双方互相不能理解。这与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里没有善恶标准,只有杀戮和尽忠的思想是相当契合的。他们喜欢给人看自己被原子弹炸过的伤疤,却又千方百计的否认南京大屠杀。他们可以为发动战争找到一堆借口。这种整体极力粉饰战争的“泛正义论”是绝对的诡辩论。
日本民族的唯美是异常执着的,雅致的茶道和浮世绘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日漫的画风唯美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对唯美的执着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动画人物外型。看着动画中那一个个大眼睛,手脚修长,服饰光艳华丽的的帅哥美女,观众大喊卡哇伊。可以说,日本动画愉悦视觉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善了。但是日本民族有着追求极端之美的狂热,人们认为最美的时候是樱花凋落的一瞬间。BL和GL以及乱伦畸形之恋等偏激题材恰恰满足了日本人的这种喜好。最有知名度的《绝爱》里有这么两句话:“如果是我的话,无论他是男是女,是猫狗也好,是植物也好,是机器也好,我一定会把他找出来,然后决对会喜欢上他。”“就算这个世界上有一百万个人需要我,就算他们每个人都肯为我而死,如果我爱的人不爱我,我宁愿那一百万个人全部死光!”爱到连对方的物种都不在乎,爱到宁愿死掉一百万人,爱到两个男主角中的一个要另一个用碎玻璃杀死自己来结束这段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畸恋,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扭曲了。
这样看来,日本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崇尚精神和意志,追求人之完满,强烈的“耻感”, 报恩的观念,矛盾的性格,善变的伦理,极致的唯美的民族,通过动漫向我们灌输的日式思想观念,有好的,但也有偏激的,需要我们自己来体会。
范文三:从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看日本文化
【内容提要】
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中日简体字的字形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既吸收和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脱离中国文化束缚的、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日本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及其原因
根据日本内阁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1945个)和我国通用汉字表中的一级、二级常用汉字(3500个),可以发现大约有600多个汉字存在着字形上的差异,其中属于结构字形上差异的大约有588个,如:県(县)、伞(伞)、(亲见)(亲)、気(气)、机(几)、里(里)、默(默)等;属于外貌字形上差异的大约46个,如:亚(亚)、渴(渴)、穂(穗)、鸟(鸟)等。(括号外的汉字为日本简体字,括号内为我国的简体字)。
中日汉字在字形结构上出现差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双方在汉字字形整理中遵循的取字或用字原则有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日本《常用汉字表》取字比较注重“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如果从大处着眼,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字形与字义两者完全契合的。如:“为、昙、碁、车、马、风、竜、贝”等字;另外一类是取字或者用字意图与本义并不完全契合,而只具有某种曲折的间接联系的。与前一类相比,后一类的情况在数量上占了绝对的优势。另外,如果数体都符合“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那么则选择以笔画少的为正体。如:“竜”与“龙”本是一对异体字,都能体现字的“初形本义”,但是由于前者笔画少,所以取其为正字。我国在整理字形时,本着从简,便于应用的原则。“整理字形的标准是:同一个宋体字有不同笔画或不同结构的,选择一个便于辨认、便于书写的形体;同一个字宋体和手写楷书笔画结构不同的,宋体尽可能接近手写楷体,不完全根据文字学的传统。”
2.从深层次上讲,日本取字、用字的原则还与其文化息息相关。字形是文字内容的形式承载,是文字能够成其为文字的物质依托。对于文字实现其消除有声语言传递的时间障碍来说,字形固然是必要条件,而文字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其文化蕴涵功能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字形来实现的。字形是汉字文化蕴涵的镜像。同一个字如果存在不止一个字形,也就是所谓异体字,其形义之间便有了多维的联系,而这种具有多维
的形义联系的字形又有更多的机会蕴涵某种文化信息。同字异形不光有历时更替的,而且也有同时共存的。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
日本的汉字文化蕴涵
1.单字文化蕴含考
“灾”和“灾”,均属会意字。《说文,川部》:
之灾。日本列岛濒临太平洋,属于著名的地壳变动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火山、海啸、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岛国,日本选用“灾”字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该字形描绘的是字义所指现象发生的原因——水、火,更符合“初形本义”,而且也符合日本的自然环境。而我国简化了的“灾”的字形只是勾勒字义所指现象的典型表现——房屋遭火焚。
“羲”和“义”,“羲”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羊,从我(刀锯),表示用刀锯屠宰牛羊以祭祀。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羲。而“我”是象形字,本义当为锯类工具,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部》:“羲,己之威仪也”,日本依旧以“羲”为字形,未作简化,取字意图首先是为了确保该义所指概念密切联系的现象(我国则将其符号化,简化成了“义”,已无法看出字源)。另外,日本的“羲”,既不来自中国的儒学,也不来自东方佛教,是一个日本的范畴。包括良心、名誉、情面、义气等,实际上含有不让自己的名字和声誉被任何诋毁所玷污的责任。这种“羲”的责任在大量传统文学中得到赞颂,并被同武士的德等量齐观。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堪称日本民族叙事诗的《忠臣藏》(又名《四十七浪人的故事》),讲的就是47位忠义浪人抛弃自己的一切,为主君挽回面子而复仇、然后集体剖腹的故事,起因就是一位地方大名自尊心受辱,觉得有损威严而已。虽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却被选人本国的教科书,在剧院里演出,拍摄成现代电影,印成通俗出版物,成为今天妇孺皆知、日本生气勃勃的文化的一部分。
“耻”和“耻”本是一对异体字,我国以“耻”为正体选用字,日本《常用汉字表》以“耻”为正体选用字,中日正好相反。《说文》:“耻,辱也。”小篆字形作“耻”,从耳从心,会意,给人以“听到批评时,心里羞愧”这样的联想。这是“耻”之“初形本义”。“耻”写作“耻”,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从耳止声,这是汉字经过隶变,很多偏旁和笔画混同了,这使汉字的理据性大大减弱。
因而,学者们都认为“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由此可见,日本《常用汉字表》取“耻”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耻”这个字形更符合该字隶变前的“初形本义”、“传统字理”,即该字形是以本义所指概念引出的结果来表示本义的(我国则根据从俗原则取“耻”),而且从另一方面看,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至今也仍然谈不上开放,封闭、保守、排外等特色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日本人已经完全习惯了在一个狭小、封闭的集团空间中生活,每时每刻都注意着他人的眼色、目光行事。著名的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先生在自己每天行为的根本准则)。”所以日本人的“羞耻心”源于企图掩藏自己的毛病、弱点以及与他人的不同之处,避免因暴露了这些而受到歧视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为核心,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卑心理。
2.字组文化蕴含考
(1)“颜”和“裹”——表和里的矛盾性格写照。“颜”为形声字,篆文从页,彦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颜”。《说文,页部》:“颜,眉目之间也,从页,彦声。”本义为眉目之间,俗称印堂。后来又引申为额头、面容、面子、色彩等。“裹”,表示衣服的内层:绿兮衣兮,绿衣黄衣。后引申泛指里面。日本常用汉字表保留着这两字的初形,我国则简化成“颜”和的才是真心话)。”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颜”和“裹”的行为观念。日本人一直用“颜”这个词来表示人格、人品、权力、名誉等,一方面注重表面上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他们更重视“隐藏着的、朦胧的、模糊的”“裹”。日本人之所以注重“颜”,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关系到人格、人品、名誉等,但是能左右这些的本质东西的还是“裹”。日语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发现日本人不喜欢露骨的、直来直去的说法和行为,因为一旦事情太明了,事物的任何价值也就随之消失了。
(2)男汤(男澡堂)、女汤(女澡堂)、钱汤(澡堂)、秘汤(坐落在深山中鲜为人知的温泉)——日本的澡文化“汤”,形声兼会意字。金文和篆文从水,汤声也兼表热义。隶变后楷书写作汤。《说文,水部》:“汤,热水也。从水,昜声。”本义为热水。又特指温泉(海内温汤甚众,有新丰骊山汤)。日本取其“初形本义”,未作简化,而我国则取其引申义(带汁液的菜食),简化成“汤”。基于火山众多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日本成了一个温泉的王国,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天然温泉,为日本人满足肌肤之悦、养生休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不仅温泉浴场遍布东瀛列岛,而且投币式淋浴箱也随处可见,公共澡堂
生意兴隆,使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民族。洗澡在日本有着宗教上的意义,即洁净、清静及信仰,表现出对神的感谢和佛教中的无我无欲、身心皆融入净土般的“圣境”。追求“洁净”自然也就成为超越时代的、绝对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感觉、道德意识乃至文化心理,给这个民族打上了鲜明的精神标记。如进门脱鞋的规矩和礼仪;还有千百年来,统治着日本主流画坛,最能拨动日本人心弦的,始终是那种清爽、明净,或略带朦胧的风格。
3.字系文化蕴含考
(1)“门”旁文化考——日本的和式建筑、空间文化一瞥。日本是寸土寸金的岛国,日本人合理地利用空间,巧妙地使狭窄的空间表现出美感、协调感和实用性,形成了特有的空间文化。而日本的和式建筑就是空间文化的代表杰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门”旁的汉字——“関”、“间”、“闲”。
《说文,门部》:门,闻也,从二户,象形。日本为保持其象形度,借用该字后没有简化,(我国则省作“门”)。日本人说的“门”,几乎都是建筑在“边界线”上的门,是意味着与外界隔离开的大门,总称是“出入口”,一般都不上锁,而房屋内的门多用“~口”、“~户”。中国的宅院,一般都有好几个“门”,而日本的宅院只有一个。再看“関”字,为会意字,金文从门,中像有闩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关,异体作阴。《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 声。”本义为门闩。日本把“房门前后的一块地”称为“玄关”,该处一般要比屋里低出十公分左右,日本人在接待外人时,常常在“玄阴”应酬而已,如轴、插一束鲜花,别无他物。看起来好像白白占去了一块空间,可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它是体现房屋主人审美情趣的重要空间。“同”,原为“闲”,会意字,用门中可以看到月光会空隙之意,篆文将月移到门中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闲。俗改月为日写作同。《说文,门部》:“闲,隙也,从门,从月。”本义为空隙。上述的“玄関”也是“间”的很好体现。“玄阴”既不属于房屋的“内”也不属于“外”,而是“内”与“外”的“间”。“玄阴”给主人和客人一个回旋的余地,主人可以在“玄関”判断是否请客人进屋。即使不请客人进屋,因为已经在“玄阴”接待了,所以也不算把客人拒之门外。日本人之所以很注重“玄阴”,留心把它搞得整洁明亮,就是因为“玄阴”是生活中重要的“间”。“间”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它给人留有充分的想象、判断的余地,而这种“余地”是日本文化特别注重和推崇的
。如果用“日”代表日本民族,用“门”代表社会环境或规则,那么,“间”字形就恰是日本的人际关系图。从外面的“门”到内部的“日”,中间存有空间,下边留有开口。这空间不是物理上的隔断,而是自己给自己定位并与外界保持联系;这开口是给人留有思考或回旋的余地,以便求得调和。即使是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所以日本人在表示时空意义上的范围时,更注重把它作为一个空白区的垫在意义。甚至干脆把“人”称作“人间”;伙伴儿称作“仲间”;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子、笨蛋)”。不管与谁交往都要注意“间柄(关系)”。有人把日本文化称为“间人文化”(《间的日本文化》,剑持武彦著,日本朝文社)或“间人主义”(由日本著名教授滨口惠俊提出,相对于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而言),意思就是行动时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组织的立场、心情及相互间的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日本人觉得“同”是一种平衡的感觉,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可以通过其来介入,使原本不平衡的东西变得平衡起来,这里面深藏着日本人对人或事的一种调和感,并反映在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日本人很少用握手来表示致意,而一般会和对方保持一段距离,用点头、弯腰鞠躬直至双膝跪下、上身伏地来表示。又如:俳句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种诗歌形式,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歌,一共只有17个音符。日本人认为好的俳句,并不要求它表达什么思想、主张、情感,更不允许出现什么议论、评判,而是能用语言描绘一个情境,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即能创造令人产生种种遐想的“同”。江户时代的著名俳人地用一个“跳”字传神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时空相交,天地浑然的立体画面。而且它所描绘的那种空凉、寂寥的情境十分符合日本人遐想联翩的审美意境。日本的国技——相扑比赛也极好地体现出“同”的文化。每场比赛之间总穿插发悬赏金、喝大力水、撒盐净化土台等内容,用“间”把紧张的比赛分开,使比赛既紧张又轻松。观众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相互交替的间隔中,尽情欣赏心、技、体融为一体的古老竞技。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在有意无意地磨练自己的“间”意识和“仲间”(伙伴儿)精神。日语里采用“兜圈子”式或婉转的否定式的中性、暧昧的语言也特别多。孕育出这种“间”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古以来的农耕作业要求众人的协调、配合和耐心。同时,年复一年发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使他们习以为常并采取积极对待的态度,人们学会了从变化中体会“美”的存在,
对于一种状态向一种状态的转变即“间”倍加欣赏。二是日本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十分接近,所以意识形态也相对稳定,相互间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感。日本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可以心照不宣地表达感情,“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无须多费口舌。还有一个“闲”字,《说文,阴部》:“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为栅栏。后来借作“闲”,由空隙引申为闲寂,这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另一种审美追求。由于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变迁十分敏感,常常流露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性”的特征,使得日本人产生了“物哀、幽玄、闲寂”的美学理念。称作“和室”的日式房子干净整洁,在不奢侈的质朴中,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古雅和闲寂的美,从字形上看,日本人不愿意把含有自然之物的“木”(日本人更愿意理解成树木)的“闲”字进行简化,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在“门”旁汉字中,不仅蕴涵了日本民族居住空间的审美意识,而且透示出他们对“距离产生美”的审美意识。
(2)“気”字短语一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体现。我国简作“气”,象形字,甲骨文像云层形,因与数字“三”形近易混,金文与篆文稍加弯曲,以像云气升腾流动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气”。《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本义为云气。后来做了偏旁,“云气”之意便借用“气”来表示,日本简作“気”,即下半部多了个“乂”。《康熙字典》:“五”,古文为“乂”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汉字源流字典》:“五”,象形字,甲骨文本像两物交叉形,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以突出纵横交错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五”。《说文,五部》:“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这是就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附会,本义当为纵横交错。而日本根据《说文》的解释,以与本义密切相关的现象来表示本义为取字意图:“気”实为五行之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王充曾在《论衡》中说过,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做万事,如果五行之间不能相制,则不能相使,不相克则不能为用。诸物之间相害相利,动物之间相胜相食,都是五行之气在起作用。指出了五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排斥、相互克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协调、结合,才使宇宙万物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尊重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而且非常注重人的心灵感受,良好地保持着和他人的和谐关系,在引进“气”的同时,根据自己本国的生
活习惯、思维等对“气”的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使得日语中的“気”更具有一种形象的、生动的色彩。“気”的意义随搭配词及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不仅能表达变化、流动的自然现象,而且更钟
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方面,日本的取字原则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体现了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另外,日本对会意字的保留情有独钟。所谓会意,就是字形构成、形义联系比较松散,需要借助某种程度的联想来领会其理据。这种性质决定了由会意方法构成的汉字有较多机会传载有价值的文化信息。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凡是构成理据所蕴涵的取字或用字思维不符合异国人的思维规律或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会意字,一般都有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异域文化信息蕴涵其中。反之,其构成理据只反映了共同思维规律、普遍观念意识的会意字则一般无跨国文化蕴涵可言。
范文四:我眼中的中日文化之不同
姓名:石家宝 学号: 专业:土木工程 电话: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彩、引人深思。要比较深刻地、内在地理解中、日两个民族,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都是难于达到全面地和内在地理解。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深刻蕴含和充分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性。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茶文化,然而,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我通过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来说明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和未来可能的不同发展走向。
茶文化在中、日两国之所以能不断地发展、丰满起来,其共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茶对人的实际功效,这就是养生的作用。然而,品茶作为一种文化的发展,一个共同的重要精神因素就是通过茶艺或茶道能舒放性灵。
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塑造了中国的国民性。中国的国民背负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积极进取、刚健奋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为己任。而在紧张的奋斗之中,必然要休闲、娱情和审美,这时老庄的道家审美观念就起重要作用:冷静、理智、不狂热、不走极端,把一切苦乐、生死、贫富、毁誉等统统放下,进入“绝对自由”“、独立自足”“, 吾丧我”的状态,自自然然地和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合为一体“澹然无极而众美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佛教的传入强化了中国文人的这么一种审美心理。因为禅宗的瞬刻永恒和老庄的审美境界是相通的,都是要现实的人放下现实人生,进入和美的境界,求得精神的愉悦和欢乐。因为品茶能放松身心,进入庄禅审美境界,能对人世的艰辛、对生活的苦难、社会的纷争暂时放下,进入一种美的,和谐的境界,因而茶成为中国国民舒放性灵的媒介,特别是中国文人积极进取时娱情的媒介,而面对生活的追求无可奈何时生命的安慰。
日本国民所背负的内在压力远大于中国国民。在古代和近代,日本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从天皇到将军,大名、武士、庶民,构成明显的卡斯特社会。在家庭生活中,以性别、辈份和长子继承权为基础的严密等级制度。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行为的细节,以及各个人所处的地位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个日本人先是在家庭内部养成了遵守等级制度的习惯,然后把他学到的这种习惯用于政治、经济等广阔领域。几个世纪以来,日本国民把遵守等级制度看成是一种艺术,小习翼翼地“各守本分”。因而,日本国民给人的感觉是彬彬有礼,但却胆怯,有时甚至是战战惊惊。
因为要崇尚和遵守等级,进而必须规范礼仪。日本国民以彬彬有礼而著称,他们从小在家里就严格训练遵守礼仪,从婴儿开始就被按着头学鞠躬。
他们本身肯定习惯于这种等级制度和种种礼仪,但实际上却是很累人的生活,这需要很强的内在控制力,时时小心,事事小心。
“偿恩”心理也是日本国民一种内在的强大控制力。所谓偿恩,也就是负有报答某人的义务,一种报答是在量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如皇恩、父母之恩、老师和师傅之恩;另一种报答是在量上与所受之恩相等,并也有特定期限,这就是人情债。日本人是不喜欢随随便便受人之恩而负上人的情债的,积极献身于报恩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美德,对恩的敏感与不快也是一种美德。所以“偿恩”的心理时时在压迫着日本人。
“义理”观是独特的日本民族心理和道德戒律,是日本国民种种奇特外在行为(如自杀) 的强大内在控制力。义理就是一系列色彩不同的责任,主要有两种:“报答性义理”和“对名誉的义理”。前者是一个人对其同伴报恩的责任,后者是一个人不让自己的名字和声誉被任何诋毁所玷污的责任。正是出于这两种责任,产生了种种独具日本民族特性的外在行为,如崇尚自杀、好斗、洁癖、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忍等。日本人把名誉看作永恒的目标,为家业、为家庭、为自己生命的荣誉而作出牺牲,被称为有德之人。他们一生的心中都有一种强大的驱使力,这就是“迫于义理”、“仅为义理”、“热心地为义理尽力”。
所谓民族性格,就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是文化精神的外化表现。众所周知,日本是岛国,面积小而人口却快速增长,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并非易事。因此,日本人尊崇武士道精神,努力在苦寂中发展,人际关系协调也强调“忍”,重视自我克制和坚强的意志训练。从茶室入口的狭窄需俯身而入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隐忍精神。其次,自然条件的恶劣也促成日本人有更强的集团意识和协作精神,表现在茶道上就是集体参于茶事,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再次,日本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特别重视规范和礼仪。因此,茶道中也是非常重视特定而严格的程序,整个过程中还必须在形式上和礼节上说些尊敬、客套的话。可见,茶道的目的并非真正饮茶,而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一种礼法教育,是进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茶道虽说是一种精神修养,但却过于拘泥于形式,茶道的四大流派实际上相互实质性的区别很少。这种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实际的文化发展到极端的话,会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往,定会养成遵循古代沿袭的礼节,重视形式的国民性格。
饮茶这种习惯中国比日本普及,且早好几个世纪,然而却没有形成日本形式的茶道。与此相反,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却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茶艺。中国的茶艺虽然没有日本茶道那样拘泥于形式,然而也有盖碗茶、工夫茶等精细复杂的茶艺形式。而且,日本茶道对于服装、茶室的设置及自然景色有严格的规定,而中国却几乎看不到。中国是礼仪之邦,茶表现了亲友和朋友的情谊,以茶交友的方式不仅深入普通百姓家,也应用于集团、国家的礼仪。新年之际,公司、工厂常常召开茶话会,领导向员工的一年辛劳表示感谢。因此,中国的茶表示礼仪,又象征友谊。对中国人来说既不能理解日本的茶道,也不喜欢它。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人更重实际,讲实用。对中国人来说,喝上自己喜欢的茶远比在茶室里遵循礼仪小心饮茶来得畅快得多。中国的亲友间也不拘泥于礼仪及形式,比起礼仪及形式更重视“义”。
总之,中国茶文化在历史上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在当今和今后也不可能成为主体文化,中国茶艺在国民的生活中主要是休闲、娱情、舒放性灵,而没有成为修炼中国精神、中国国民性的手段。无论中国当今的茶馆在如何地增多,中国茶艺表演的招招式式多么值得观赏,但由于缺乏神韵、没有熔铸中国精神,没有成为修炼国民性的手段,因而在中国不可能像在日本那样有几十万人去学艺。因为日本的茶道也具有休闲、娱情、舒放性灵的作用,但它已远超这个层面,而成为了修炼日本精神、日本国民性的媒介。
范文五:论文之日本文化————日本温泉文化的形成
一.日本的温泉旅游
? 日本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温泉王国”之一;也有了“风吕民族”的称誉。
? 对日本人来说,冬天去泡温泉等于是去旅行的意思。据日本温泉协会2001年的调查统计表明,当年共有1.37亿人次享受过温泉,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国民当年都有过一次和温泉的亲密接触,泡汤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在日本,各地温泉度假村林立,温泉区内大街小巷中遍布着各种各样的温泉浴池,有所谓“三步一小池、五步一大池”的说法。日本温泉也成为旅游的重点项目,境外游客到日本,泡温泉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行程了。
? 靠泉吃泉的温泉旅馆等设施有6500多个,大大小小,各具特色,加之日本温泉旅馆所独具的日式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使日本温泉在日本旅游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日本温泉文化简史
? 实际上,日本温泉旅游起源于朴素的形式,由最初的入浴抵御严寒、消除疲劳到治疗疾病、神圣信仰化,逐渐演变到巡礼和游山玩水、进一步发展到洗温泉兼有参拜神社、迎送宴会等多种内容的观光形式。
? 日本温泉的发展,也经历了由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过程。史料记载,日本温泉在古代主要是皇室、贵族、官宦,以及具有特殊
身份与地位的人如僧侣在享用,只是到了近几百年来,才逐渐平民化。发展至今,日本温泉遍布,人人都可享用。日本温泉也成为旅游的重点项目,境外游客到日本,泡温泉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行程了。
一、史前时期,温泉主要作沐浴和生活所用;
二、奈良时代(710~794年)—平安时代(794~
1192年) ,温泉洗浴成为佛教活动;
三、进入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以后,民间
的浴场慢慢地成为一种具有游兴意味的场所;
四、平民温泉旅游始于江户时代(),
在明治时代()得到加强;
五、“故乡创生”政策促使温泉利用从朴素的
入浴、温泉疗养向现代化观光形式发展
一、史前时期,温泉主要作沐浴和生活所用
? 日本是个火山国家,早期由于当时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所限,泡温泉一直是人们劳作归来,用于解除疲劳及相互交流、朴素的生活方式之一。在许多神话故事中也出现了泡汤的情节。
? 有据可查的日本人泡汤历史可以追溯到绳纹时代,从长野县出土的遗迹中可以证明古代人与温泉的关系,根据发掘的器物来看,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知道使用温泉。
二、奈良时代(710~794年)—平安时代(794~1192年) ,温泉洗浴成为佛教活动,浴场主要集中在寺院中,僧侣对温泉开发起到了很大
的促进作用。
三、进入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以后,民间的浴场慢慢地成为一种具有游兴意味的场所。
? 洗浴由佛教活动向娱乐、卫生方向发展
? 都市中公共浴室的兴起
? 战国武将与士兵的“秘汤”
四、平民温泉旅游始于江户时代() ,在明治时代()得到加强
? 江户时代医学还不是十分发达,温泉的医疗效果备受重视,从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 “汤治”(温泉理疗)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流传;都市中的公共浴室数量骤增,实行男女同浴。
?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机。从80年代开始,原有的以男性为主体的温泉旅游转向女性为主导的秘汤以及露天温泉洗浴为内容的静谧型,可谓是温泉旅游的志向发生了变化。
? 二战后,日本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大都市周边的温泉,为了适应团体旅游的需求,各大旅馆开始建设能容纳100人左右的大宴会厅。20世纪60~7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除边远小温泉地外,多数的温泉地已丧失了过去温泉疗养功能,成为众多旅游活动的住宿地。
五、“故乡创生” 的政策促使温泉利用从朴素的入浴、温泉疗养向现
代化观光形式发展
? 进入平成年代(1989-- )日本经济整体进入了不景气阶段,温泉地的经营困难。
? “故乡创生”使人们相信开发温泉和建旅游设施可以振兴地方经济,各地掀起了挖掘温泉的热潮,霎时间“一村一泉”迎来了温泉开发和旅游的新时代。
? 随着旅游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兴建主题博物馆,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利用区内各种组织(旅馆协作、旅游协会)统一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并结合各种农业观光资源进行温泉地的再开发。温泉旅游在现代生活中定型,成为大众化休闲娱乐项目。 温泉的医疗效果
日本的温泉很多都是因为医疗效果显著才名扬天下的,如: ? 草津温泉——别名“药出汤”
? 明眼护目的明眼汤——佐渡温泉
? 驻颜养容的美人魔法汤——月冈泉
? 改善女性体质的送子汤——伊香保温泉
对温泉的定义和分类以对人体有健康作用的矿物质含量等为依据
? 日本境内历史悠久、著名之温泉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三大名汤为草津温泉、下吕温泉、有马温泉 。
? 伊豆半岛新井旅馆连续25年被评为百选温泉旅馆第一名,大多数日本人最向往的温泉居所。同时也是日本天皇皇室度假住宿的首选的温泉旅馆。
在日本,几乎每个著名的温泉乡都有一个温泉街。温泉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有的在工作,有的在休闲,有人以温泉为营生,熟悉街上的每一个拐角;有人在此偷寻浮生半日闲,对于他们,温泉街的每一片屋檐下都存着一个惊喜。
? 在日本,每一个老店,每一个温泉世家,世袭流传的不止是经历风雨的古老建筑和园林,还有对传统的一种敬仰之情。 ? 在每一代继承者的心中,传统并非一成不变,但缺少了敬仰,传统便失去了生命力。
? 在这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传统在许多人的眼中,就是前人留下的遗产,是可以任意享受的财富。
? 也许,从这些温泉世家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传统对于继承者来说,也是一种责任,,,,
《日 本 文 化》
上课时间:周一下午7、8单元课
一.对日本文化的感受
刚刚进入大二选课的时候,我就被《日本文化》这门选修课深深的吸引住了,因为我感觉身为日本的邻国的国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以及传统习惯。通过一学期的老师讲解和学习,我了解了日本的节假日,日本着装礼仪,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上老师生动的讲解,与细致的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让我对学习这门辅修课程有了极大兴趣,那么我就对我本学期的学习成果与认知做出如下总结。
二.日本传统节日及风俗 1.新年:在日本的传统里,新年是感谢带来五谷丰登的神的时候,也是欢迎保佑自己的祖先神灵的时候。日本人习惯在门的两旁悬挂松、竹和草绳,就是为了欢迎这些神和神灵。一年之始,人们向神和祖先的灵表示感谢,并且祈祷新的一年有好收成。对于日本人来讲,新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许多人都在这个时候定计划、下决心。新年期间,人们收到亲戚朋友和熟人寄来的贺卡,叫做“年贺状”。2003年新年日本人寄出的贺卡大约是35亿张。在新年的日子里,亲友团聚,大家相约同去参拜神道教或者佛教的寺庙,这种活动叫做“初诣”。如果去神道教的庙,人们会选择相对家庭来说处于“有利方位”的神庙。参拜的目的也是乞求丰收和家庭平安。
2.人日:日本新年第一个节日就是「人日」节,也就是吃七草粥的日子,在1月7日这天喝七草粥预示着神祗保佑自己在这一年健康无病,同时也预示着日本人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向往。
3.成人节:成人节的日期改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为成人节。过节的是在这一年进入20岁的年轻人。这天,他们一般都要穿上传统服装,到神社拜谒,感谢神灵、祖先的庇佑,请求继续“多多关照”。 这一天全国放假,各地都为年满20周岁的年轻人举行祝贺仪式。各报社、大学和企业单位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报告会、讨论会、讲演会和茶话会。年轻人在会上阐述自己的主张和理想。各地邮局还给欢度成人节的年轻人,免费提供向亲友们打长途电话报喜的便利。年轻人自己也举办歌咏会和音乐会,演奏自己谱写的乐曲,他们还会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如植树、去医院献血等。也有些年轻人会穿上华丽的传统和服,到神社拜谒,感谢神灵、祖先的庇佑。
4.立春:春天的到来即立春(“立春”或“节分”)被指定在新年第二个月份的第三或者第四日。立春的纪念活动有些在二月三日或四日举行,虽然这个时候刚好是日本最冷的冬日。日本人在这个节日,开门开窗、人们一边喊着“鬼出去,福进来”,一边撒豆子。据说,在这天吃掉与年龄数相等数目的豆子,会有利于健康。这种习惯原来是在宫廷里面,在阴历的最后一天举行,象征着将鬼、冬天寒冷和阴郁驱逐出去,并且欢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来。
5.女孩节:家中有女儿者均于当天陈饰雏人形(小偶人),供奉菱形粘糕、桃花,以示祝贺并祈求女儿幸福,即所谓雏祭。在这天女孩多穿着和服,邀集玩伴,在偶人坛前食糕饼、饮白色甜米酒,谈笑嬉戏。在这天家中最高处的地方摆放日本传统布制人偶,同时女孩的母亲需要准备“散寿司饭”(寿司饭上添加许多鱼、蛋丝等)与蛤蜊汤,招待来庆贺节日的亲朋好友们。
6.赏樱花;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是日本自南至北樱花开放的季节,人们穿上美丽的和服在樱花树下摆上丰富的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请三五好友,一边吟诗作画,一边赏樱,一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青年男女们在樱花丛中追逐嬉戏,谈情说爱。更多的人是携带米酒等,樱花祭时日本个别地区也举办庙会,各种活动。
7.男孩节:在日本,一到男孩节这天,由七色彩旗和红黑两色的“真鲤”“绯
鲤”组成的。鲤鱼旗,就会在蔚蓝的天空里迎风飘动。
日本的儿童节是5月5日,它的标志鲤鱼旗,有孩子的家庭用竹竿挂起鲤鱼旗,有几个孩子就挂几条。原来江户时代中国“鲤鱼跳龙门”传入日本,传说鲤鱼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黄河的龙门处如果能逆流而上,越过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头地成为龙,所以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好运的象征,为了祈祷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所以立起鲤鱼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对于《日本文化》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了解了日本的民俗风情,虽然中日现在的局势非常紧张,但是日本民族的一些风俗特点还是值得我们起借鉴的,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这样,吸收了他国的优质精华,我们才会得到发展和进步。通过了解日本民族民俗风情,让我知晓了日本是以一个礼数非常多非常规范的国家,这也之所以日本人很少成为叛徒的原因之一吧。
日 本 文 化
首先,很开心我选择了日本文化的校选修课程,十分感谢老师的精心讲解,老师的声音很温柔,读日语的时候虽然我听不懂,但是还是很好听。经过半个学期日本文化的校选修课程,我从一开始仅仅是想简单了解日本文化,到现在自主的搜索有关日本文化的信息,对日本的茶道、花道也产生了兴趣,当然,对老师推荐的电视剧也正在看,的确很吸引人,也明白老师为什么说日剧让人“欲罢不能”。
日本相扑,是一种具有日本民族特点的摔跤形式,它是江户时代大众喜爱的三大娱乐之一。日本相扑的历史非常久远,相传在公元前就已出现,它源于日本农耕文化,是民间用来占卜丰歉的祭祀仪式,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扑运动趋于成熟和完善,形成了现代的相扑之道。相扑运动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日本的国技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日本的文化系统中也有其特殊的地位,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相扑也作为日本的“形象大使’’而成为其一种外交手段,也就是所谓的“相扑外交”。它蕴含着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凝聚和体现了日本传统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相扑也是日本文化中非常深奥、最难理解的文化之一。原来我认为,相扑就是两个很胖的人在进行力量的角逐,但是经过课堂的了解,发现了其中蕴含了许多智慧,相信这也是那么多人喜欢相扑的原因吧。
日本相扑运动反映出日本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做一个
相扑选手是有门槛的,身高低于1.73米无缘如门。这些孩子从小在相扑部屋中接受严酷的训练,低级别选手要伺候高级别选手,除了吃“力士火锅”催肥增力,严格打磨身体素质之外,他们还要苦练相扑技术“技麻利”七十手和传统技术四十八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平均寿命只有57岁。森严的等级选拔制度,以及短暂的生命,使得优秀的相扑力士因稀缺而价值不菲。老师说,横岗具有高度的社会地位,极度受人们的敬仰,并且他们的生活很简朴,长年在寺庙中静修,我觉得这也是他们备受敬仰的一个原因。
在日本有著名的
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由于茶道的盛行,日本人普遍喜欢饮茶。他们认为,饮茶有助于健康,可以延年益寿。他们还常常以茶祝寿,把108岁称为“茶寿”。因为“茶”字的最上面为“廿”,下面其余笔划为“八、十、八”,2O加 88,总和为1O8。其实,在这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并加以栽培利用的国家,其实,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关于喝茶的礼仪,只是没有日本那么普遍盛行。
花道是日本传统的文化遗产。花道也称“插花”、“华道”、“生花”,即把适当剪下的树枝或花草经过艺术加工后,插入花瓶等器皿中的方法和技术。花道是日本的一种室内装饰艺术,也是培养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在日本十分盛行,甚至成为每个日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日本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花道讲究艺术造型,最完美的造型为三角形,即造型分为三面,各自代表天、地、人,最高的一枝象征天,最低的一枝象征地,中间的一枝象征人,表示圆满如意。花道的基本要素,即“花道三要素”,包括色彩、形态、质感。如色彩由明度、色调、饱和度构成。赤橙黄绿蓝紫六色,分别代表热情、喜欢、愉快、温和、敦厚、忧郁。三个最基本的美感要素通过花材表现出来,即为花道艺术。
书道在日本,书法艺术被称为书道。书法艺术自古盛行中国,后来普及到朝鲜、越南和日本。奈良时代,日本全面吸收中国唐朝文化,书道也不例外,在大学寮里设有书法博士,教学生学中国书法。公元754年,中国僧人鉴真东渡,带去“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真迹,使“二王”书法
在日本流传,并产生空海,嵯峨天皇,桔逸势等著名书法家。17世纪中叶,中国黄檗宗名僧隐元等赴日,带去了中国造诣很深的书法,使日本书道得到了极大转折,出现北岛雪山、细井广泽等隐元流派书法家。到了清末,从中国来日本的清朝公使馆官员杨守敬,带来13000件拓本碑帖,给日本书法带来划时代变化,被尊为日本书道的现代化之父。如今,日本书道极为普及,有3000万人学书道,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书法课,有4所大学本科四年学制。日本书道繁花似锦、流派繁多,书道组织远超过中国,最大组织是全国书道联盟,其次是关西的日本书艺院。
最后,我觉得日剧相比国产剧或者韩剧,它的情节更紧凑,至少我感觉《胜者即是正义》是这样的,并且,它的表现形式也和其他电视剧有所不同。第一次看日剧,感觉确实很好看的。
总之,很感谢老师,让我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新的理解,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
范文八:日本的节日文化
一月一日----元旦 规定是休息一天,实际上前后休息一周左右。
一月第二个星期一----成人节 为20岁的青年祝贺。
二月十九日----建国纪念日
三月二十日或者二十一日----春分
四月二十九日----绿色之日 已故昭和天皇的诞生日
五月三日----宪法纪念日
五月四日----国民休息日
五月五日----儿童节(端午节)
七月二十日----海之日
九月十五日----敬老日
九月二十二日或者二十三日----秋分 十月第二个星期一----体育日
十一月三日----文化节 已故明治天皇的诞生日
十一月二十三日----勤劳感谢之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当今天皇的诞生日
以上是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民间节日,下面把主要的记录如下。
二月二日----节分 立春的前一天,撒黄豆,招福驱鬼。
二月十四日----情人节
三月三日----偶人节 又称桃花节,是女孩子的节日
四月上旬----赏樱花
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黄金周 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七月十七日----京都祗园花车游行 八月六日----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八月十五日----战争结束纪念日
八月中旬----盂兰盆节 民族大移动 八月十六日----京都大文字送灵火
九月一日----防灾日 纪念关东大地震,加强防灾意识。
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 为7岁、5岁、3岁的孩子过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年三十
范文九:日本的节日文化
行管1001班 黎美杉 李冠群 李鸿宇 李昊昱
日本的节日大多是依照各地神社(庙宇)的祭祀活动而沿袭下来的,因此日本称节日为“祭”。古代日本的“祭”纯属是一种向神祈祷保佑的行为,但是今天的“祭”却充满了娱乐性、戏剧性和商业性。据统计,日本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地区举行“祭”。
日本许多传统节日有很大部分都深受中国影响,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一、法定节日
1、 元旦节(1月1日)
元旦是日本最重要的节日。 元旦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好比春节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按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
2、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
日本的成人节源于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是受 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的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日本仿我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1948年,日本政府根据民俗规定满20岁的人要过“成人式”,目的是
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
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成人节这天要身穿传统服装参加官方或民间团体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内容包括年轻人宣誓、长者的祝贺和参拜神社以及参加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等。
3、 日本建国纪念日(2月1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为纪元节,是按照《日本书纪》传达的神武天皇即位之日2月11日而制定的日本节日,作为使日本人想起自己国家的建立、培养爱国之情的国家性节日。
神武天皇是神话中日本第一代天皇,天照大神后裔,传说他建立最早的大和王权,为日本开国之祖。根据记载,神武十五岁立为太子,四十五岁时开始东征,十月即横渡濑户内海,历经半年的旅程,终于在河内国登岸。经过六年的东征西讨,方平定各方势力,始建立起大和朝廷。
1966年根据日本祝日发的改定,将日本建国纪念日增加到国民祝日里,第二年日开始正式使用。2月11日这个日子是明治时代初期,1948年被废除的纪元节同一天。纪元节的日期,纪元节是为了纪念日本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几位的日子,1872年被正式确定。1948年时,根据祝日相关法律,废除了这个纪念日。1951年前后纪元节又开始被使用,日,自由民主党的议员们提案制定“建国纪念日”。但是,当时的在野第一党,日本社会党指出提案里的“建国纪念日”的日期,从历史上和力学上,没有足够证据判断是神武天皇即位的年月,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虽然此
提案在众议院内得到通过,但是在参议院中最终废止。在此之后,“建国纪念日”的设定法案,反复的提出了9次,但是没有一次最终确定。 从建国纪念日的设立背景可以得出这个纪念日的实质:明治天皇出于政治目的而创立此节日,真正用意是为了想要中央集权并强化其统治合法性,同时取消德川幕府的国定假日,以打击地方政权的法统。借由日本第一位皇帝的登基日与此相映,明治天皇透过这个作法告诉日本人民,自己才是日本真正的统治者。
4、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
天皇诞生日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之一,是庆祝今上天皇(在位中的天皇)生日的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又称为天长节。现在于皇居会有一般祝寿仪式。当今天皇为明仁天皇。日出生,所以天皇诞生日为12月23日。
天皇诞生日原名天长节。天长节这种叫法源于奈良时代光仁天皇,之后曾废止了一段时间。到了维新政府的时候才又以四大节日之一的名目再次恢复,并在1873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国家的节庆。随着时代的不同庆祝天皇诞生的日子也会随着不同,明治天皇时为11月3日,大正天皇为10月31日昭和天皇时则为4月29日。1932年的时候在上海虹口举行天长节祝典时炸弹来袭,朝鲜司令官白川大将因而爆死。因为如此,战后废止了天长节,但将之改名为天皇诞生日而一直持续。
其实说到天皇诞生日,最不得不说的就是日本的天皇制度。在日本,从古至今,天皇一直都是以“神的代言人”自居,正因如此,天皇
都没有姓。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昭和天皇向世人宣布否定天皇的神格性,天皇是普通的人(人間宣言),但天皇至今仍然作为日本的象征,不可抹灭,这也是为何天皇的生日能以法定节假日的身份被大家庆祝的原因吧。而在这一天,会举办各种庆祝的仪式,在皇居会进行祝寿的仪式,天皇皇后也会接受参拜,各种神社寺庙也会各自举行天长祭(天長祭),可谓十分之热闹。
二、民俗节日
1. “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也叫中元节。关于这个节日,有两个传说:
传说一: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半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传说二:佛教传说佛教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莲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给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目连虽有神通,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供养僧众以祭其母。
盂兰盆节在早先盛行于中国和印度, 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如今在中国虽然还举办盂兰盆法会,但民间已经没有相关活动,国人甚至直接把盂兰盆节当成了日本的节日。现今的盂兰盆节已成为日本除了元
旦之外最大的节日。盂兰盆节前后,不但学校放暑假,公司企业等也会有7—15天的假期。于是,日本的各个交通干道都会十分繁忙拥挤,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到处都挤满了回乡祭祖的人们。因此有“民族大移动”之说。盂兰盆节除了家家户户扫墓、祭奠先祖外,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日本人合家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
2、京都祗园祭
祗园祭同东京的神田祭,大阪天神祭是日本的三大祭礼之一,其中以祗园祭最为盛大。从7月10日的神轿洗礼到24日的还兴祭,要整整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在京都的四条行政区划一带展开祭礼。 祗园祭是八坂神社的祭礼,起源于9世纪末;从平安时代(约1100年前)开始。传说1100年以前,日本流行瘟疫,夺去了很多生命。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叫牛头天王的鬼神在作祟,就用66个棍子(当时日本被分为66个地区)建造了神轿,送到神泉苑,游街祈祷,使得事态得以好转。这次神事活动叫做祗园御灵会,成为祗园祭的前身。 在南北朝时期,街坊上拉着山藜游行来祈祷健康、驱除病魔,成为了一种民间习俗,演变成了祗园祭。
每年的7月13日至16日,城镇的旧式家庭在屋檐下挂着神灯、青帘,铺上席子,装饰鲜花,竖起屏风,给节日增添光彩;在京都市的各个街头,都会响起传统打击乐的器乐声。17日绚丽多彩的神轿巡行,祗园祭达到最高潮。
现在的祗园祭已不局限于祇园,而是遍及整个京都市中心地区。祇园祭在整个七月进行,其中以月中(14日至17日)与24日这五
天是高潮。这五天四条通、乌丸通及崛川通等旺街变成步行者天国,路上满是临时小店及游客。最引人注目的是叫“山鉾”的传统花车巡游及叫“花伞”的千人艺妓巡游。街上满是穿着浴衣的少女 。
三、日本节日的特点
日本1948年实施的《关于国民祝日的法律》(即节日法)明确规定:国民的节日是迫切追求自由与和平的日本国民为培育美好风俗、构建更好的社会、更丰富的生活而全民庆祝、感谢和纪念的日子。因此,节假日在日本不仅是单纯的休息日,而且承载着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树立良好风尚的使命。
日本的节日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对保存日本的传统文化、树立社会新风尚起着重要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二是日本的正月和五一前后几个法定节日组成的黄金周以及盂兰盆节等长假期受欢迎。国民利用这些节日返乡或出游,对活跃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三是日本对外国的节日并不排斥,虽然不放假,但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和圣诞节等都在日历上标得清清楚楚。这些节日为广大年轻人所接受,也成为日本各大商场促销的最佳时机。
范文十:[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思想越来越丰富,人们认识到的文化业具有了更多的类别和涵义。但有一种社会现象正在以不可忽视的力量迅速流行,人们逃避生理上已经成熟的事实,在生活中寻找可以保留童年时的物品、装扮和语言等。大量夸张,可爱的卡通造型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这种现象如今被称为“可爱文化”。   [关键词]可爱文化 日本 社会 现象   “可爱文化”是当今社会上十分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电子产品、交通工具,还是复式、装扮、办公学习用品等等都有“可爱”身影。而提现可爱,活泼,甜美则成为了一类设计师的表现风格。大家都不难发现,街头,屋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可爱风格物品,令人爱不释手。“可爱文化”已经不知不觉中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并且已悄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道时尚风景线。   在现代汉语中,“可爱”有值得爱和让人喜爱的两层含义,而日本相对性的词“KAWAI(卡哇伊)”,其应用的范围远远大于这两层含义,像日本女生给喜欢的男生做爱心便当,外观应是叫做“好看”但也成为“KAWAI”,看海族馆形形色色美丽的鱼应该说“很漂亮”,在日语中也说“KAWAI”。社长的眼镜很“KAWAI”,说上司发福的肚皮“KAWAI”。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可爱包罗万象,使用频繁且多义,也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中的一个总要文化——“可爱文化”。   曾经也有人说过:“崇尚可爱的社会倾向在日本至少已持续了20年,却丝毫不见衰落的趋势。可爱文化已经融入了日本的现代化中。”   日本三丽欧公司设计的kitty猫等卡通形象红遍全球。在日本,帮小朋友过马路的志愿者,婚礼上的伴郎和伴娘都扮成kitty猫形象。20世纪出日本推出印有皮卡丘肖像的飞机;侦探动漫“名侦探柯南”虚构出的人物工藤新一作为日本警视厅的一位警员被大力推出。日本Resona银行用小白兔形象的Miffy来装饰ATM的提款机。日本全国JR的交通卡上也统一印着“青蛙君”这只大嘴青蛙(“青蛙”一词与“归来”一词在日语上读音相同),而这只“青蛙君”又这般可爱,由此推动了这种交通卡的发放率。各种可爱形象还被运用到日本邮政系统中,比如日本邮政公社邮筒上的“Yū-Pack”吉祥物及邮票上的各种可爱形象。可见,可爱形象已经渗透到日本各个领域,让人不禁觉得如果没有“可爱”这一道关卡,什么事情看起来都了无生趣了。   日本青少年杂志CREA称“‘卡哇伊’的使用最为广泛,广受喜爱的,习惯性的词在现代生活的日本人。”据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莎朗·金塞拉写的主题中提到,可爱的热潮始于1970年左右,日本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用圆润、幼稚的字符写笔记和信件,而刮起一阵可爱风。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是对于“可爱”的东西,都会降低杀伤力,对它爱不释手。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对于“可爱”毫无杀伤力。   但喜欢“可爱”与本身可爱的人,往往被一些人称之为“幼稚”。   小孩无疑使幸福的,无论什么样的小孩子都会得到别人的喜爱,无论犯了什么样的错,都会得到对方的原谅。   人必须要长大,长大就意味着身上担负的责任更大,要走向成熟,这是普遍常识与社会要求,它与发展经济、富国富民这一社会目标相并列。但是,当日本的社会富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谋求更大发展的积极动因就减弱了,加上日本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大,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加冷漠,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难免更希望自己可以不要长大。然而,现在的状况是,人们追求永远年轻,年轻活泼被认为是人的价值所在。人们用“KAWAI”来表示自己年轻,抵制向成年阶段迈进,以致成为一个用途广泛的词。   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里,有很多不值得赞美但又不得不违心给予称赞的东西,例如对朋友家里缺少品位的窗帘,或是对上司戴着的式样俗气的新领带。   当你是在无法用“好酷”或是“高雅”等词汇来赞美时,便可以使用卡哇伊来给予肯定性评价。还有,当同事或恋人因受惊而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声时,你也可以搬出卡哇伊:“你的叫声太可爱了!”这句话能帮助当事人缓解难堪。   卡哇伊之所以能派这么大的用场,原因在于它包含着诸多语义和语感。它以含糊其辞来掩饰自己的价值判断,并让对方感到自己与他的看法或感受是同样的,是得到支持的。无论在什么场合,互不伤害,圆满收场,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最要紧的。所以,可以这么说,“KAWAI”是日本人处理人际关系时,一个十分便利的工具。   对“可爱商品”的追捧来说,整天沉溺于这种动漫游戏、书籍饰品,或以收藏和交换“可爱玩具”为乐,以至成人玩具占整个日本玩具市场七成,从18岁到69岁,84%的人至少有一个,50%的人有二十个以上。有些男性玩家,玩具对于他们,就如英国儿童学家温尼考特所说的,简直成了一种“过渡性客体”,用以替代其对母亲执拗的臆想。这是幼稚吗?   喜欢归喜欢,但是也要适而可止。   参考文献   [1]陈淑聪、余晓丰.《童趣元素在女装产品中的应用》.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2期   [2][日]四方田犬彦著. 孙萌萌译《论可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一版   [3]佚名.在线文章   责任编辑:刘小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熏陶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