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中国画坛第一有怪咖有怪咖到底怎么死的

中国画坛第一怪咖,史上最寂寞山水大师!-luoart929-酷饭网()
推荐公众号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
济南佳姿化妆发型艺术学校http://www.jiazipe...
第一时间推送美国中学留学热点,定期发布新东方美中资深顾问原创...
本产品酵素产地台湾,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
俗话说,懂得保养的女人是老样子,不懂得保养的女人是样子老。这...
中国画坛第一怪咖,史上最寂寞山水大师!
他是一位任性富家子弟,拥有着最时尚的癖好!洁癖洁癖洁癖赵元《倪瓒写照》1352年作TOP. 1“逛窑子、找妓女”让其一遍一遍的洗澡全身闻味检查,最终因洗到天亮而作罢。TOP. 2他的香厕是一座空中楼阁,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杨竹西小像》,元代/1363年,王绎/倪瓒,长卷,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TOP. 3一日其好友夜宿家中,夜晚忽听朋友咳嗽一声,天亮便命人寻找痰迹,佣人找遍也没发现,怕挨骂便找了树叶顶替,他斜睨了一眼,便厌恶地闭上眼睛,捂住鼻子,叫佣人送到三里外丢掉。▲倪瓒《画寒烟清静》TOP. 4后因故入狱,到吃饭的时候,却让狱卒把碗举到眉毛高度,狱卒问他为什么,他说怕把唾沫喷到饭里。狱卒大怒,把他锁到马桶旁边,后经人求情方得释放。▲李可染《倪迂洗桐图》TOP. 5文房四宝有两个佣人专门负责,随时擦洗。院里的梧桐树也要每日早晚挑水揩洗干净。TOP. 6好饮茶,于是亲身特制,好友慕名而来得此茶招待,友觉此茶一般便生气道,吾以子为王孙,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风味,真俗物也,遂与之绝交!倪瓒 《幽涧寒松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这样的谨慎孤高,使其不仅激怒了敌人,也丧失了朋友作为报复,其死因酿出了多种版本,一说临终前患痢疾,“秽不可近”,一说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可就是这样一位清冷孤僻的人,明代江南人却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其至今仍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他就是↓↓↓&倪瓒&()中 文 &名:倪瓒别 & & &名: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沧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国 & & & 籍:中国职 & & & 业:画家(擅画山水、墨竹,)诗人信 & & & 仰:道教代表作:《松林亭子图》《渔庄秋霁图》《怪石丛篁图》《容膝斋图》所处时代:元代星 & & &座:疑似“处女座”艺术地位: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其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父早丧,弟兄三人,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倪瓒 《秋亭嘉树图》【年代】元代【简介】立轴,纸本,墨笔。纵134厘米,横3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亦号“倪迂”,常年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入世理想迥异其趣,故而一生末仕。倪瓒 《容膝斋图》【年代】元代【简介】纸本水墨,纵74.4厘米,横35.5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青少年时期的倪瓒虽然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但未染上纨绔子弟习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挺紧。家中有一座三层的藏书楼“清閟阁”,内藏经、史、子、集、佛经、道籍千余卷。&倪瓒 《水竹居》【年代】元代【简介】纸本设色,纵55.5厘米,横28.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倪瓒每日在楼上读书作诗,除精心研读典籍外,对佛道书籍也多有涉猎。“清閟阁”内还藏有历朝书法名画,倪瓒对这些名作朝夕把玩,心摹手追,潜心临摹,揣摹其神韵气质。倪瓒 《雨后空林图》【年代】元代【简介】纸本,设色,纵:63.5 厘米,横:37.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同时,他常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和物随手描绘,他精细地观察自然界种种现象,认真地写生,归后往往画卷盈笥。倪瓒一方面注意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所长,勤奋的学习,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倪瓒 《虞山林壑图》【年代】元代【简介】立轴,纸本,墨笔。纵94.6厘米,横34.9厘米。(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泰定五年(1328),长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继之,母邵氏和老师王仁辅相继去世,使倪瓒悲伤不己。他原来依靠其长兄享受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倪瓒变成了一般的儒户,家庭经济日渐窘困,他怀着忧伤的情绪, 自作述怀诗,详述当时自己痛苦的环境。倪瓒 《六君子图》【年代】元代【简介】纸本,水墨,纵:61.9厘米,横:33.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元天历三年到至正十一年的20年内,是倪瓒绘画创作的成熟期。这时期,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他作的诗作多半也是和这类人酬唱之作。他的至交张伯雨是有名的道士,倪瓒曾为其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梧竹秀石图》&元 倪瓒&纸本水墨 纵95.5厘米 横36.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位他所推崇的名画家黄公望亦是当时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学深邃,比他年长32岁。黄公望曾花10年时间,替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是黄氏浅绛山水中的杰作之一。  那时倪瓒48岁,此时,他开始信仰道教(全真教),养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倪瓒 《琪树秋风图》【年代】元代【简介】立轴,纸本,墨笔,纵62厘米,横43.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从元至正十三年(1353)到他去世的20年里,倪瓒漫游太湖四周。他行踪飘泊无定,足迹遍及江阴、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以诗画自娱。  这时期,也是倪瓒绘画的鼎盛期。他对太湖清幽秀丽的山光水色,细心观察,领会其特点,加以集中、提炼、概括,创造了新的构图形式,新的笔墨技法,因而逐步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倪瓚 《紫芝山房圖》 台北故宫藏  作品个性鲜明,笔墨奇峭简拔,近景一脉土坡,傍植树木三五株,茅屋草亭一两座,中间上方空白以示淼淼的湖波、明朗的天宇,远处淡淡的山脉,画面静谧恬淡,境界旷远, 此种格调,前所未有。  这一阶段,倪瓒创作了《松林亭子图》(1354)、《渔庄秋霁图》(1355)等许多力作给后来的明清绘画以巨大的影响,成为元四大画家之一。《渔庄秋霁图》&元 倪瓒 纸本水墨 纵96厘米 横4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九月十八日(10月25日),其妻蒋氏病死,倪瓒受到很大的打击。长子早丧,次子不孝,生活越觉孤苦无依,内心烦恼苦闷,无所适从。明初,朱元璋曾召倪瓒进京供职,他坚辞不赴。作《题彦真屋》诗云:&“只傍清水不染尘”,表示不愿做官。他在画上题诗书款只写甲子纪年,不用洪武纪年。倪瓒《枫落吴江图》 立轴 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洪武七年(1374),倪瓒在江阴长泾借寓姻戚邹氏家,中秋之夜,他身染脾疾,便到契友名医夏颧家就医,夏筑停云轩以居之。倪瓒一病不起,于阴历十一月十一日死于夏府,享年74岁。他的遗体埋葬在江阴习里,后改葬在无锡芙蓉山麓的祖坟,周南老撰墓志铭。书法倪瓒42岁的书法落款书于至正二年(1342年),按:倪瓒()。  倪瓒工书法,擅楷书,他的书法作为在野的高人韵士,参禅学道,浪迹天涯 ,以一注冰雪之韵,写出了他简远萧疏,枯淡清逸的特有风格。倪瓒真正做到了既“隐”且“逸”,其书既遒劲、精美,又率意、简逸,无怪乎后人多称其为“倪高士”。倪瓒 65岁时的作品结构倪瓒52岁时候的作品倪瓒64岁所书作品(落款是至正甲辰,1364年)诗词  倪瓒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想逃避现实,放弃田园产业,过着漫游生活。倪瓒对现实常常采取消极姿态。他有一首散曲《折桂令》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他不隐也不仕,漂泊江湖,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倪瓒《画寒烟清静》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总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好像听不到城市的喧嚣只有风声和水声他既属于这个时代,又不属于这个时代。子曰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非本公众平台观点或直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将及时改正。公众微信号:luoart63扫描二维码:申请加入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师协会,请加QQ:
微信号:luoart929 angwei9198 电话:010- 罗萍 王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众号
公众号 luoart929 最近发布的文章当前位置:&&正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 后台回复“上课”
查收近期公开课预告 /// (周六晚)20:00听温老师娓娓道来……编辑/猪猪意识▽ 艺术公开课 元代四大家史论鉴赏四连播听温老师聊中国美术史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经历了国土的分崩离析,最终统一,在经济文化上得到了繁荣。我们口中常常提及的《窦娥冤》就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书画也在元代走向意境、写意的精神追求,此次公开课也以元代四大家中另外两位为内容收尾。开课时间:01月07日
晚20:00开始主讲老师:温翔然课程内容:元四大家之"洁癖王"倪瓒 与 "天下第一"王蒙报名费用:40元/人报名方式▽长 按 识 别 二 维 码 ,进 店 报 名艺术公开课,元代四大家公开课四连播课程纲要▼第三期(两课时)主要内容:倪瓒艺术概述及作品赏析第四期(两课时)主要内容:王蒙艺术概述及作品赏析【"洁癖王"——倪瓒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处女座他是中国画坛第一怪咖他是最著名“洁癖王”他就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 —— 倪瓒元 倪瓒 安处斋图他有句名言“我和他一说话自己就变俗了”元 倪瓒 容膝斋图元代在东吴地区有三大巨富倪瓒家是其中之一然而有钱不算什么关键是他还总惦记让自己不俗元 倪瓒 筠石乔柯图倪瓒是一位志趣高雅的富门公子孤傲自恃不入俗流玩世不羁故事是酱的传说男神女神从来不上厕所但倪瓒让拉粑粑也变得如此优雅他家的“香厕”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用香木建了个空中楼阁下面填土,中间铺满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可怜的小仆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随时移走秽物,不然倪瓒就不高兴了元 倪瓒 梧竹秀石图对员工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脏乱的场面而是一个处女座的老板他的书房里可怜的仆人们每天拿起扫帚就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就连院里的桐树也得从树叶洗到树皮全部光洁如新……元 倪瓒 秋亭嘉树图长此以往蓬勃茂盛如朝阳的桐树不堪这般折腾竟挂掉了几株元 倪瓒 江渚风林图晚年的倪瓒不幸沦落入狱狱卒送饭的时候倪瓒要求他把碗举到与眉毛同高不然唾沫会喷到饭里狱卒大怒竟要把他锁到马桶旁边让你作!!!这真真是对处女座最恶毒的惩罚....倪瓒有一个好友叫王蒙(字叔明)也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是那位 “全能小王子” 赵孟頫的外孙倪瓒这么挑剔的人都写诗称赞他为“五百年来无此君”明末的画坛第一大佬董其昌也说过“天下第一王叔明”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刚才说了倪瓒是东吴三大巨富之一另一个巨富——顾瑛在江苏昆山盖了一个“玉山草堂”园林Club或赋诗作文或即兴作画或品鉴古物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文人的雅集是一个庞大的“文艺沙龙”王蒙和倪瓒都是那里的常客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王蒙的笔法繁密,厚重浑穆有气势充沛“牛毛皴”又变化多端“解锁皴”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 皴法局部元 王蒙 东山草堂元代四大画家里他的技法最为高超但和吴镇正好相反世俗心也最重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图他晚年62岁再次出山又让他深陷囵圄被朱元璋诛杀他的画面充满了世俗和归隐的矛盾和纠结深邃而惆怅...想了解更多美术史故事了解画家们的爱恨情长欢迎关注温老师教你读懂中国画 主讲教师 ▼ 温翔然798手绘网 · V课教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史专业硕士长城书画协会会员曾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中国研究院任教心动了吗?快来报名吧元月7日(周六晚)20:00点报名方式▽长 按 识 别 二 维 码 ,即刻 报 名上课形式▽语音讲解+图文介绍开课时间▽周六(01月07日)晚20:00点客服微信▽报名成功后请主动发送付款截图与电话姓名给客服我们的客服小哥就会拉你入群啦客服微信号:V798886注:报名人数众多,如有延迟请耐心等待▽▽▽点击阅读原文即刻报名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左边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Relevant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热门文章最新文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中国画坛第一怪咖!他的画700年来无人能仿学
我的图书馆
中国画坛第一怪咖!他的画700年来无人能仿学
中国画坛第一怪咖!他的画700年来无人能仿学 河南省书画网笔墨即人“康熙年间,以史才著称的倪灿说过一句话:“每叹世人辄学云林,不知引镜自窥,何以为貌!”话虽刺耳,但细细回味,却也道出了一个事实:倪云林不可复制。倪云林的人不可复制,笔墨同样不可复制,因为他的笔墨即人。1严重洁癖倪云林的洁癖是出了名的。他居所院前的梧桐树,非得让让佣人每天擦洗干净,若有疏忽,则遭挨骂。长此以往,竟洗死了几株。李可染 倪迂洗桐图即使沦落入狱,在吃饭的时候,倪瓒也要求狱卒把碗举到与眉毛同高,不然狱卒的唾沫会喷到饭里。有次,倪瓒对一位歌姬有意,就让她在家中留宿。但又怕她不洁,于是让她反复洗澡,洗完以后,他总觉得她身上还有异味,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回,直到“东方既白”,好事只好作罢。赵元 倪瓒写照相比那,要扔掉刘姥姥用过茶杯的妙玉,他的洁癖更甚。紫芝山房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初,朱元璋曾召倪瓒进京供职,他坚辞不赴。还作《题彦真屋》诗云: “只傍清水不染尘”,表示不愿做官。他不隐也不仕,飘泊一生,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无所谓。“只傍清水不染尘”,这便是倪瓒精神上的洁癖。幽涧寒松
北京故宫博物院“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有一次差人拿了画绢请倪瓒作画,并送了很多金钱。倪瓒大怒曰:“倪瓒不能为王门画师!”并撕绢退钱。不料,一日泛舟太湖,正遇到张士信,被痛打了一顿,倪瓒被打得半死,却始终不吭一声。事后有人问他,他答道:“一说便俗!”。倪瓒曾作一诗以述其怀“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他为了守住自己人格的洁白,面对侮辱,鞭打下连声都不出,我们对他的洁癖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这是一个为了维护自己精神的纯净而洁净成癖的人啊!在被羞辱之时咽下过泪水的人,就能懂得倪瓒被鞭打时咽下言语的骄傲。琪树秋风图轴倪瓒的洁癖还被他自己真真实实的画了出来。他不喜欢将画上色或在画中盖章(画中印章皆为后人所盖尤其是乾隆),而且,只画山水,从来不画人,顶多画个凉亭。让人觉得过于简单,甚至有些单调乏味了。但是在懂得了他的洁癖之后,再来看他的画,方能体味到他笔墨简练之意境。他的画中从无人物,只因他目中无“人”。他有一首散曲[折桂令]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有人问他,为什么画中无人,他说“天地间安有人在!”这不是他的狂妄自大,而是他对“人”之一字的偏执之爱。他心中必有一个“人”的样子和标准,用这个标准去看世人,哪一个可以入他的画的呢?这就是他的洁癖。偏执走向极端,便成为癖。渔庄秋霁图 上海博物馆藏若是许多画作放在一起,倪瓒的画绝不会是最抢眼的那一幅。但如果你细细品味其笔简意远,你一定会记住倪瓒,那疏林坡岸,没有一丝云翳,也不见一痕鸟影的倪瓒,那笔墨都素净得几乎透明的倪瓒。六君子图
上海博物馆藏恽南田的花鸟活色生香,可是他最欣赏倪云林的“真寂寞”之境,他说云林的画,“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再细看倪瓒的画时,却似乎发现他的笔上有霜色,一木一石经他的笔一扫,全都染上幽冷高寒。这或许与他的家族经历有关,倪瓒是富贵过的,他的祖父是本乡大地主,长兄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但他的长兄病故之后,逐渐家道中落,归于贫穷。倪瓒在繁华落尽之后空余一身寂寞,于是在他的画中只有秋的萧瑟和冬的幽寂,就如他的后半生。徐渭说倪瓒的画看上去是一个人间不存在的世界。到哪有那么空到净,净到高逸的世界呢?找不到与自己内心相一致的纯净的“人”,倪瓒便抛弃了世界。但他珍藏在心底的那个“人”的形象,那个他心中干净澄明的世界,在他的画中留存。那个世界不是人人能画得出。这大概就是倪瓒的画之所以难仿学的原因吧。2极度傲娇“倪瓒首创了许多香茶的饮法,如“莲花茶”和“清泉白石茶”,也因此名噪一时。宋朝宗室后裔赵行恕,慕名前来拜访,却在饮清泉白石茶时神色如常,引起倪瓒不悦。居然品不出我的茶的好,竟然就此与赵行恕绝交。倪瓒 容膝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倪瓒的孤傲个性及洁癖,确确实实地反映在他的画中:他不喜欢将画上色或在画中盖印章(画中印章皆为后人所盖尤其是乾隆),而且,只画山水,从来不画人,顶多画个凉亭。曾有人问他为什么都不画人,他回答说,“当今哪有什么人物呢?”可见他的孤傲。3散发弄舟真名士“倪瓒,总让人想起魏晋风度、孤高旷远、迂腐抜俗、目中无人等字眼。这的确是他标准的形象。倪瓒生于乱世,又富甲一方,除了精于书画诗文,不事生产,也不谙世事。他在这种既优渥,又有强烈危机感的存在中,出现这种清高自许、与世俗迥异的性格是不难理解的。倪瓒 渔庄秋霁图 上海博物馆藏倪瓒轻视俗人,他修造的清秘阁乔木修篁,蔚然深秀,不是佳客跟本不让进去。曾有人慕其大名,带上百斤沉香求其一见,他却借口外出不见。暗自让人打开,让他自己去看,里面陈列奇石、古鼎、玉器、书画让来客大惊。倪瓒 古木幽篁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国的文人,历来是注重生活趣味的。倪瓒除了艺术,也表现在生活上的用心。他曾经自制莲花茶,日出前,把荷花的花瓣剥开,放入茶叶,用麻丝扎好,放一夜,第二天收取,晒干,放入锡罐收藏。这也看出古代文人的悠闲心境,如果忙碌烦闷是不会有此有次雅兴的。倪瓒 秋亭嘉树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白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用在倪瓒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有人赠倪瓒诗:“鲍谢才情世不多,手持诗卷寄江波。宅边东海鲸鱼窟,好看轻舟一钓蓑”。倪瓒颇有唐朝隐士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风范。在中年散尽家产,归隐湖上,俨然一烟波钓叟,逍遥江湖,但其间的滋味恐只有倪瓒自己知晓。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号云林子等。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元代四大家'之一。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倪瓒其他作品欣赏凭栏人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绕。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口摇。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展开全文
发表评论:
馆藏&14664
TA的最新馆藏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技术支持: 监督电话:025-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京ICP证 040089号
|法律顾问:|||||||||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怪咖有怪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