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濑tnt火药制作和tnt哪个好

北洋水师大东沟海战失败的最大因素_北洋水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686贴子:
北洋水师大东沟海战失败的最大因素
转载: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苦味酸”炮弹 1771年英国人沃尔夫用浓硫酸、浓硝酸处理苯酚,获得了一种黄色固体:三硝基苯酚,用作黄色染料。没人想到这是一种威力无比的烈性炸药,就这样被全世界浑浑噩噩地作为染料用了100年还没有揭开“庐山真面目”。直到整整100年后一次偶然机会,1871年,巴黎郊区的一家染料商店的一桶苦味酸由于铁桶生锈无法打开,伙计找来铁锤,用力砸去。随着一声巨响,火光冲天,黄色染料竟然发生猛烈爆炸,染料商店顿时化作一片废墟,死伤无数。法国军方得知了这个悲剧却欣喜若狂。因为根据现场调查,这桶黄色染料造成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同质量的黑火药:他们发现了一种大威力的炸药!‘苦味酸’即黄色炸药,由苯酚制成,爆炸反应方程式为:2C6H3N3O7→3H2O↑+3N2↑+11CO↑+C经过测试,苦味酸的爆炸速度、爆破能量均远远高于黑火药,于是法国开始将苦味酸用于装填弹药,应用于战争之中。苦味酸为淡黄色鲜艳的片状结晶或粉末,溶于热水,熔点122.5℃,密度1.763g/?3。爆热3977.5KJ/?,爆速7350m/s(ρ=1.70g/?3)。威力和猛度均大于著名的TNT炸药。在烈性炸药中,苦味酸的威力仅次于硝化甘油,安定性好,制备方法简单,是军事上最早使用的一种猛炸药。它的爆炸威力到什么程度呢?简单对比说吧,黑火药的威力只有硝氨炸药的10分之一,硝氨炸药的威力只有苦味酸的10分之一,也就是说1斤苦味酸相当于10斤硝酸氨同时也相当于100斤黑火药!而当今18世纪这个时代军事强国使用的炸药只有黑火药,如果有了苦味酸,就意味着立即拥有了比其他大国厉害100倍以上的爆炸装药!苦味酸比TNT的威力还要大,在现代炸药里民用TNT炸药的猛度在8-13之间,苦味酸在116左右,虽然这只是“猛度”的比较,不过猛炸药的威力不是黑火药可以比拟的,即使没有100倍的威力80-90倍的威力还是有的。实际上21世纪特种兵使用的C4炸药威力比苦味酸也大不多少! 这是因为,苦味酸的威力虽比TNT大,当然它的缺点也是很致命的,否则和它几乎同时代的TNT就该被历史淘汰了,结果反而是苦味酸湮没于历史之中。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苦味酸的古怪特性,那就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苦味酸是很“安静”的,按专业术语说就是摩擦感度小。小到什么程度呢?你用铁锤砸,毫无反应;用火烧,它只是冒出了浓浓的黄烟;甚至用子弹射击,贯穿也不会引爆!从这方面来说,苦味酸是非常安全的军用猛炸药。这时候又有人说了:放屁!什么铁锤砸没有反应,上面不是说巴黎那个染料店的伙计用铁锤砸苦味酸引起大爆炸吗?这就要提到苦味酸的另一特性,就是它会从极其“安静”变得极其“敏感”,稍一碰就爆炸!条件就是它与金属发生反应。苦味酸的晶体本身是“安静”的,铁锤砸、子弹打毫无作用。但是苦味酸由于具有酸性,与金属铅、铁等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苦味酸铅、苦味酸亚铁等物质的安定性很差,稍微加热或摩擦就可能引发爆炸。所以巴黎那位伙计用铁锤砸的不是苦味酸晶体本身,而是装苦味酸的生锈铁桶,这时的苦味酸已经与铁桶发生化学反应了,所以变得极其“暴烈”。因此苦味酸装药的炮弹很不稳定,其中的苦味酸一旦与制作炮弹的金属发生反应生成苦味酸盐后,炮弹常常不用引信引爆就会在炮管里因为发射时的振动而直接爆炸。因此它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在军事上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要安全使用它时唯一的方法只能随时制造,随时使用,而这在剧烈的战争环境下是不方便的。所以不久苦味酸就被TNT代替了。不管怎样说,这苦味酸毕竟比这时代的黑火药厉害100倍啊!绝对是这个时代的核武器!把苦味酸作为爆炸药安全使用的现实问题,日本人就用石蜡涂层解决了这个难题。按照历史记载,苦味酸应用于战争已是20世纪初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军首次使用。其实,这是日本人“打埋伏”,日本人早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著名的黄海大战时就使用了苦味酸炮弹,之所以隐瞒是为了证明日本海军对北洋水师是“以弱胜强”,替自己吹嘘。苦味酸作为炮弹的爆炸药对黑火药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 为了达到破坏、毁损目标的目的,开花炮弹的弹头内都填装有炸药,以便击中目标后能引起爆炸,弹头装药的威力直接影响到炮弹的爆炸效力。19世纪中后期,用来填充在弹头内的炸药大都还是古老的黑火药,北洋海军从创建开始,通过外购和自造等途径获得的开花弹装填的都是黑火药。用黑火药来充当炸药,其威力显然是极为有限的,只能通过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炸开的炮弹碎片来杀伤敌军、破坏敌舰。黄海大战时,北洋海军的大口径火炮曾多次命中日本军舰,但是从未能直接使得日本军舰造成大的损坏(“松岛”舰中弹爆炸等事为特例),甚至如排水量不足千吨的浅水炮舰“赤城”,在接连被北洋水师“定远”舰305毫米口径的巨炮炮弹击中后,都能侥幸逃脱,黑火药炮弹的破坏力之弱可见一斑。北洋水师3条巡洋舰的30发大炮弹打不沉小炮舰“赤城”号1888年9月,日本工程师下濑雅允开始着手研究苦味酸,至1891年配制成功了以苦味酸为主要成分的烈性炸药,定名为下濑火药,并于日正式开始在日本海军中换装填充下濑火药的炮弹(下濑火药的研制经过、特性,以及甲午战前装备日本海军等事,参见黛治夫著《海军炮战史谈》,第102-105页,东京原书房,1972年版)。这种炮弹具有一系列惊人的特性,首先炮弹的灵敏度极高,即使命中细小的绳索都能引发爆炸,而且爆炸后不仅会形成普通黑火药炮弹爆炸时那样的冲击波和炮弹碎片,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对钢铁都能点燃!这种火药爆炸形成的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即使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另外采用苦味酸为成分的下濑火药炮弹爆炸时,还会出现有毒的黄色烟雾,与黑火药炮弹爆炸时产生的白色烟雾完全不同。通过对下濑火药特性的分析,黄海海战中很多中国军舰为什么会受困于大火,乃至火灾屡救屡起的原因已经大致可以判明。此外,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因为大量装备了速射炮,为了保证速射炮在战时能不间断地高速射击,而预先将大量弹药堆积在炮位附近,结果导致己方在中弹时引起连环爆炸,同样遭到下濑火药炮弹爆炸而产生的破坏,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海军是技术特征相当鲜明的军种,海战也是充满了技术色彩的较量,技术装备在海战中的作用可谓重要。炮弹的装药直接决定着海战中火炮武器的攻击效率,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严重差距,有助于解释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失利的技术原因。日本人自甲午海战中尝到苦味酸炸药的甜头,以后更是大量装备,连军事强国德国也予以效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德国均采用苦味酸原料制造手榴弹、炮弹。那么他们是怎么解决苦味酸容易与炮弹的金属发生反应极易炸膛这个难题呢?原来日本工程师下濑雅允研制的苦味酸炮弹比“原创者”法国人更胜一筹,他的方法是在炮弹内壁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石蜡,阻止了苦味酸与金属直接反应,所以制造出来的炮弹、手榴弹可以长时间储存,这样虽然炮弹的装药量有所下降,但更加安全可靠。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中国媒体时有报道某处发现日本人侵华战争遗留下来的未爆航空炸弹、炮弹,有人在不知晓的情况下(以为几十年过去了,炸弹也该失效了)去搬动,造成爆炸和人员伤亡,原因就在于经过几十年的侵蚀,苦味酸已经渗透了石蜡,直接与炮弹内壁钢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极其敏感的苦味酸盐,一碰就炸。 不仅如此,北洋海军用以发射弹头的发射药,也采用的是黑火药,后来因为黑火药燃烧速度过快,担心会引起炸膛等事故,而改用栗色火药(即加入水汽钝化处理的黑火药,燃烧速度较一般的黑火药慢,因为颜色比黑火药略浅,故名),这种由黑火药钝化而来的火药,燃烧时温度过高,容易烧蚀炮膛,而且燃烧后产生的火药残渣附着在膛线上不易清除,每次发射后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清洁炮膛。另外,黑火药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刺鼻的白色浓烟,发射后必须等待浓烟散尽才能重新瞄准、发射。受这些因素制约,在黄海海战时,北洋海军旧式火炮本就不快的射速更形滞涩。在弹头装药性能方面超越北洋舰队的同时,日本联合舰队火炮使用的发射药也具有极大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发射弹头的药包内,包装的是白色的棉火药,或称棉花药。这种将植物纤维素(棉花)沉浸到硝酸溶液中而生成的混合火药点燃后不会产生烟雾,即是一种无烟药。这意味着日本联合舰队的炮手发射完一发后,无需等待硝烟散近,可以立刻进行下一发的瞄准、射击,与采用栗色火药作为发射药,发射完后需要等待浓烟散去的北洋舰队,差距不可以道里计。与北洋海军截然不同的是,黄海海战中的日本联合舰队,无论在弹头装药还是弹头发射药的效能方面,都完全超越了中国。 1885年,法国正式将苦味酸作为炸药来装填弹头。就在清廷陶醉于“亚洲第一”的时候,日本却在与法国谈判,希望大量购入这种炸药,最终因为价格问题未能达成协议。1888年富冈定恭少佐从法国获得了苦味酸炸药的样品,于同年9月由技师下濑雅允对此进行分析、仿制,即所谓的下濑火药。这难不倒大和民族,经过不懈努力,至1891年终于成功配制出了以苦味酸为主要成分的烈性炸药,定名“下濑火药”。日,日本海军正式开始换装填充了下濑火药的炮弹。此举充分显示了日本人勇于超越的精神。下濑火药炮弹配发日本海军军舰进行测试,是甲午海战前一年1893年的事情,当年1月28日,装填下濑火药的150、120毫米炮弹进行生产,此后6月日本常备舰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下濑火药炮弹的使用测试。实际上海战中日方使用的炮弹中填充的是下濑火药的初始型号,即下濑火药的仿制原型。这种早期型号的下濑火药炮弹,填装物也是苦味酸炸药,特点就是命中目标后会剧烈爆炸,并引发大火。严格意义来说,这种炮弹称为苦味酸炸药炮弹更精准。上述内容,主要参考自黛治夫著《海军炮战史谈》,日本原书房,昭和47年版。由于苦味酸炸药爆性不稳定,即便当时的欧洲列强,也未在海军中采用这种烈性炸药。日本人青出于蓝,他们在炮弹内壁刷上漆,还在苦味酸和炮弹内壁中间灌上一层蜡,巧妙地克服了苦味酸极易与金属反应的不稳定特性。这种填充了下濑火药的炮弹威力大100倍。它灵敏度高,即便命中细小的绳索都能引发爆炸;爆炸后除形成冲击波和炮弹碎片外,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足以把钢铁融化;爆炸形成的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就算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日午后,满载新式炮弹的12艘日舰与北洋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经过5小时鏖战,参战的12艘中国军舰4沉2逃,其余被重创以致难以修复。而中国军舰的炮弹命中率虽也不低,但却无法直接对日舰造成大的损坏( Mod毫米口径后镗钢箍套克虏伯大炮的开花弹头重292千克,内填充黑火药10千克 ),唯一明显的战果是镇远发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舰的弹药房,引起日本炮弹连环爆炸,形成大火,导致军舰重创。 两名参加了黄海海战的中方人员回忆,即“镇远”舰的马吉芬和“广甲”舰的卢毓英。前者“马吉芬”在回忆文章中提到日方炮弹爆炸产生的烟雾颜色与众不同,并直指其为“梅里那衣特”炸药炮弹,而“梅里那衣特”即英文melinite,意指烈性炸药,当年只有“苦味酸”一种。后者“卢毓英”的回忆中着重提及日方炮弹的特性十分怪异,即爆炸燃起的大火难以扑灭,而这也正是&苦味酸&的特征。在有关黄海海战的中日史料中都不难找到有关于日方使用《下濑火药炮弹》的迹象。以下仅试举几例:  “……敌舰中好像有使用‘梅里那衣特’榴弹,一眼望去其有毒颜色的烟雾和一般火药不同……”(马吉芬《鸭绿江外的海战》)   “‘超’、‘扬’&起&火,烈焰腾空,左顾‘定’、‘镇远’亦燃。盖敌人火药甚异,无论木铁,中炮之处随即燃烧,难于扑灭。” (《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手稿) “……‘定远’火势愈来愈猛,舰体全被黄烟包围,终于不能自由运动……”(《高千穗舰某尉官亲笔记述的黄海海战实况》)--------------------------------------《下濑雅允的回忆录》中关于下濑火药研制装备日本海军的记录该炸药如何优秀,如何能够充分发挥威力,已毋庸多言。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役中,大量下濑火药得到使用,三景舰的320MM火炮也配备此种弹药。但是炮弹的贯彻力无法对付定远镇远的装甲,总体而言,我方的准备尚不充分。1889年1月,原田宗助大技监作为试验委员长监督下濑火药试验,成绩良好。1890年,下濑火药试验继续进行中。1891年5月,下濑火药第二期试验开始,7月结束,成绩良好。经过技术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正式编列为海军火药。日,装填下濑火药的150、120毫米炮弹进行生产,此后6月日本常备舰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下濑火药炮弹的使用测试。日本防卫厅档案中有大量关于日本海军在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使用了下濑火药炮弹的档案,而且还有日本陆军向海军提出申请,在陆军的臼炮等大口径炮弹中使用下濑火药作为填充药的档案。甲午海战之前,日本军舰在存储“下濑火药”时发生过事故,为此日本海军出过专门的文件强调《存储下濑火药时的注意事项》。这个证据现在海研会手里有影印件。另外引信方面不出所料,有直接的档案显示,为配合下濑火药炮弹的使用,日方将以前用于黑火药炮弹使用的山内引信进行改进,生产出了专用的山内改进型弹底引信。现在这一问题已经可以完全定论! 大东沟开战没多久,悬挂着五彩提督旗的“定远”舰,就被日军的炮火击中了,丁汝昌的左腿被破碎的甲板压住不能动弹,炮弹引发的大火又点燃了他的衣服,水兵们最后不得不把他的衣服给撕掉,但他的右脸和脖子已经被严重烧伤。有一份文件收录在《李鸿章全集·电镐》里边,这是一封丁汝昌向李鸿章发的电报:“十八日与日接战,昌上望台督战,为日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焚烧,虽为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伤,彼时虽为人抬,上下不觉过重,现头脚皆肿,两耳流血水,两眼不能睁开,日流黄水,脚日渐肿,皮肉发黑,疼痛异常,言语稍多,心即摇摆不宁,不能自主,请于两镇中饬一人暂行代理,昌伤稍愈再行办事”。这里面对丁汝昌的伤势做了详细地描述,严重烧伤,皮开肉裂,显然这不是从高空摔下来摔的,而是大火烧伤。把丁汝昌伤势搞得这么惨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下濑火药”。 所谓“甲午海战”,就是“苦味酸”打败“黑火药”而已!海战胜负的所有其他因素,都没有这一条重要 如果“甲午海战”日本仍然用黑火药的话,那么交战结果是双方都不能击沉对方一条军舰。世界海战史,没有一条钢铁军舰是被黑火药炮弹击沉的!
梁玉玺洗地机特价优惠 全国连锁 7天无理由退换货
北洋舰队就算是黑火药炮弹都没多少靠谱的,多数穿而不炸,不然赤诚这条小船中了近30发100mm以上口径炮弹会没沉没?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中国造出不受条约限制的亚核武器 实用性远超核弹-百家号
摘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要求军队必须做到攻防兼备,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而执行进攻作战就离不开打得“稳准狠”的高能弹药。众所周知目前人类制造的威力最强悍的就是核弹头,然而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核武器
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要求军队必须做到攻防兼备,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而执行进攻作战就离不开打得“稳准狠”的高能弹药。众所周知目前人类制造的威力最强悍的就是核弹头,然而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核武器是不能随便使用的。不过人类还有一款被世人称为“亚核武器”的弹药早已成为江湖上的一个传说,它就是温压弹。温压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温压弹的发展以及中国在温压弹领域的进展情况。什么是温压弹?温压弹的原理是利用空气炸药产生温压效应研制的炸弹,故取名为温压弹。温压弹是在云爆弹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可以说是云爆弹的高级发展型。温压弹产生的高热和冲击波无孔不入,特别适合于杀伤洞穴、地下工事、建筑物等封闭空间内的敌人。温压弹最恐怖的是高温与高压,能将空气中的氧气成份在极短的时间内烧干,敌方人员无论是在多么坚固的防御工事或者防护性能再好的坦克装甲车辆里都无济于事。因为如此一来,即使没有烧死也会因为没有氧气窒息而死。温压弹目前最为经典的代表作莫过于美国的炸弹之母与俄罗斯的炸弹之父。美国于2002年4月开始“炸弹之母”的研制工作。日,美国空军在艾格林空军基地进行首次试验,随后很快投产并装备部队,型号定为GBU-43/B也被称为MOBA炸弹。其用途是摧毁坚固目标或者在较大区域内消灭地面部队和装甲武装。MOBA炸弹MOBA炸弹内部装有约8,170公斤梯铝炸药。梯铝炸药是80%的TNT炸药和20%的铝粉的混合物,添加的铝粉使梯铝炸药的威力比单独使用TNT时提高了约18%。与美国的炸弹之母相比,俄罗斯的炸弹之父威力更是堪称恐怖。2007年9月,俄罗斯成功试爆了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代号“炸弹之父”。其爆炸当量是美国“炸弹之母”的四倍威力。炸弹之父爆炸场面炸弹之父的真空设备能产生44吨TNT的威力,爆炸半径300米,使用新式7.8吨的高爆品,此高爆品以纳米技术开发。炸弹会在半空中爆炸,而主要破坏是由爆炸产生的超音速冲击波和极高温,而极高温能把附近的一切烧成灰。据俄罗斯新闻频道报道,“炸弹之父”内装7.8吨新型高爆炸药,尽管总装药量少于美军“炸弹之母”的8.2吨,但因其配方先进,所以威力反而要大得多。根据俄罗斯军方的消息指出,炸弹之父将会取代俄军数种战术核武。继俄罗斯推出炸弹之父后,美国人又整出了一个“炸弹之祖“,其威力是炸弹之父的三倍之大。温压弹是大国在无法使用战术核武器战略背景下做出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温压弹已经具备与战术核武器相当的作战效能。如今的温压弹早已不是自由落体的打击套路,加挂精确制导组件依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敌目标实施精确而又毁灭式的打击。防区外巡航导弹例如美国的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欧洲的风暴阴影都可以换装温压弹战斗部进行防区外投射。&&&&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虎妞此时突然想到1894年爆发的甲午海战,参战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日本联合舰队则无一舰沉没,其中的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是炸药威力上中日两军存在的巨大代差,更是压垮北洋水师的最后一根稻草。北洋水师当时所用开花弹使用的是爆炸威力一般的黑火药,而日本则已利用英国人沃尔夫发明的被称为“黄色火药”技术,研制出名为“下濑火药”的烈性炸药。用此生产出的炮弹,能引起上千摄氏度的大火,号称连钢铁都能点燃。可见基于化学工业基础药剂的研发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是多么的直观。温压弹固然威力惊人,但是其庞大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限制了其作战运用,我国则将这种高能弹药运用在战术级弹道导弹的战斗部上。例如东风15型弹道导弹的钻地改进型,比美国人的钻地炸弹有着先天优势,弹道导弹的巨大引力势能可以让我军的温压弹获得更深的钻地深度,效能更高。东风1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回望历史,我们需要从中汲取教训与经验,今天的中国军工已经能够制造出与其它强国相比毫不逊色的先进武器。从老照片上寻找黄海战场上日军使用下濑火药的线索_北洋水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686贴子:
从老照片上寻找黄海战场上日军使用下濑火药的线索
本帖为个人的一些看法,与高手们共同讨论。欢迎大家指导。
梁玉玺洗地机特价优惠 全国连锁 7天无理由退换货
也有说法是日本从西方进口了一部分KWS炮弹
这两张照片大家都很熟悉的了,我就不多加说明,就是黄海战后来远号后甲板的照片。在分析照片之前,先明确一个事实:来远作为装甲巡洋舰,后甲板上一定有一层钢甲板,而且有一定的厚度。若只有木甲板的话,随便落一发炮弹就打烂了。好,下面对这两张照片开始分析:1、这么严重的伤势,一定是一种持续燃烧的火焰造成的。无论多高,若只能持续几秒钟的话,那顶多把钢板和木板烤脆,而不会烧光。所以,来远后甲板上一定是大火持续燃烧,直到把后甲板全烧没了才罢休。2、一定是一种蔓延性很强的火焰,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来远的大火是炮弹造成的,若火焰只在弹着点燃烧,甲板上只会烧几个大洞,最多甲板垮塌,而不会像这样烧个精光。所以,当时炮弹爆炸造成的大火一定是在甲板上到处流淌——像液体一样——才能造成这种大面积的烧伤。3、不知大家见过钢铁被烧化的火灾照片没有。我见过一张的照片,一辆吉普车被烧化了,铁水流得满地都是。可是从这两张照片来看,根本找不到铁水流淌的痕迹——支撑钢梁上干干净净的。若是钢甲板被烧化了,钢梁上应该挂满凝固的铁水才对。这说明,钢甲板不是烧化了,而是被作为燃料烧光了。我们初中化学课上讲过,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所以这一定是一种含有过量氧化剂的造成的,它能让钢铁燃烧。综上所述,来远后甲板的大火有以下几种特点:火焰持续燃烧;蔓延性很强,甚至会像液体一样流淌;能够让钢铁燃烧。
下边的证据就不那么肯定了,不过我还是发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应该只是小范围试用,因为当时在日本国内,下濑火药还没有进入量产阶段
最好的证据就是下濑雅允的回忆录,里面清楚的记载着下濑火药投入使用的时间。不过国内貌似没有翻译。因为真相太打脸了。
这两张大家也是再熟悉不过了,被俘后日军修理的照片。本来这个是用来做主要证据的,但照片太模糊了,真正的伤痕看不见,就只好作为一种推论了。请大家仔细看日军工人画的白框。这些框是日本人为了方便修理,给舷侧的伤口加的标记。大多数的白框都是近正方形的,然而在这两张照片上,至少有三处方框是长方形的,而且长边是垂直的,直上直下。而且这三个长形框的宽度不大,有两个的宽度与其他伤口完全一样。当然,这可能是日本人图省事,把挨得很近的几个伤口放到一个框里了。但从其他方形框来看,基本是一个伤口画一个框,挨得很近也不例外。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几个长形框里的实际伤口也是细长的,而且是垂直的。那么,是什么样的情况会造成这样细长而垂直的伤口呢?若是几发炮弹偶然造成的,当然可能。更何况我们看不见伤口,完全是推论。但这么多垂直的伤口都是偶然造成的,可能性就有点小。所以,有较大的可能性,当时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攻击,它能造成细长而垂直的伤口。让我们想像一下:一枚炮弹在舷侧爆炸,腾起一团火焰。但爆炸过后火焰没有熄灭,而是顺着舷侧甲板向下流,一边流动一边燃烧,甚至把钢甲板也点燃了,最终烧成了一个又细又长、垂直向下的深深的伤口。
下边是百度百科对下濑火药的描述。虽然百度百科闹出过无数大笑话,但可以作为参考,供大家讨论。
谁说甲板上就一定有一层钢甲板?你这个假设首先就不成立呀下面这些都是同时代的军舰:致远 松岛秋津州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发了。在这些照片上,木甲板全都清晰可见,也没看见你说的那层“有一定厚度”的“钢甲板”你所有假设的立足点已经不存在了吧
一次新的奇迹玩法?你想成为霸服大魔王吗?
另外关于你怀疑的长方形弹着点,下面这张图要清楚得多:可曾看到你所怀疑的“最终烧成了一个又细又长、垂直向下的深深的伤口”?
那是在钢甲板上铺设的木板好吧?这又不是,上甲板只有木板的话,一发就足以将其炸碎。那还有什么防护性可言呢?
楼主说甲板“上”有钢板,所以我发图说甲板最上面是木板如果楼主是说甲板下层的钢板的话,请看楼主发的第一幅图,右边那个黑洞里没有看到钢板吧?难道上层的木板还没烧光呢下层的钢板就已经烧没了?这是什么火药这么厉害可以隔山打牛
当时的军舰上甲板应该是钢梁上面铺钢板,最上面铺木板的,因为对方桅盘里的机关炮是个很大的威胁,如果仅仅是钢梁上铺木板,对方的大口径机关炮弹可以穿透木板打击船体里的人或设施
而且济远、致远等船的后主炮是炮台直接安在上甲板上,底下就是军官舱室,仅仅是木板能承受射击时的后坐力?
近代军舰上的上甲板一般都是标准钢甲板,然后为了防滑再在之上铺设木制甲板
各层甲板都是钢铁结构。最上甲板的木材并不是甲板本身,根本不起建筑结构的作用。从铁肋木壳船开始,就是用钢铁了。前吧主在海研会被拍晕了以后消失了好久,这又冒出来继续发表奇谈怪论了。
简单来说,一般甲午那个年代的战舰多数装备有37-57MM口径的,其威力足够打穿一层标准的钢制甲板甚至两层,如果最上甲板只有那层木甲板,那意味着法国人喜欢装备在中层桅盘的小口径速射炮足以从上方打穿对手的最上甲板和下一层的甲板穿透到舰体靠近水线的舱室,这将造成极为恐怖的破坏。但是实战中并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因为最上甲板是钢制甲板加铺防滑木制甲板,所以小口径速射炮没法穿透到那么深的地方去。
楼主的小图啥都看不清,猜来猜去都只能是瞎猜给大家一张清晰大图吧: 固定木板的钢钉都还在呢,单纯把钢甲板烧坏了?下濑火药没有这特**?
这照片本来就是维修时拍的要么为了维修方便把钢板被整体移除了要么就是钢板并非紧贴木板,而是在工字梁之下一些,所以照片上见不到
“上”字的歧义说开了就好,而“下”面的钢板到底要下多远呢? 紧贴着木板?你都用不着推理这么多,我是什么意思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到现在依然认为你说的那个钢板并非是紧贴着木板的,所以照片上看不到,否则请解释19楼的大图
我到现在依然认为木板并非紧贴钢板铺设,而是铺在钢梁之上木板在钢梁上的铺设方式跟下图类似:而钢板在钢梁之下多远我不清楚,但是从楼主的照片上我看不到钢板
回复 XFR_2011 :如果你觉得钢板肯定紧贴木板的话,可不可以解释一下13楼图片上那个洞?这个可是贯穿伤,请问钢板在哪呢?到底钢梁能干啥用咱们可以讨论不过现在至少可以证明钢甲板并非被火药烧毁
:请看19楼的大图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有一层钢板被烧毁了”,那么为什么钉子还在呢,难道钉子比钢板抗烧不成?
刚刚找到一张1908年的的deck planarmour deck protections to vitals按这个说法装甲甲板只是保护船上的重要部位,而非从船头通铺到船尾的图中的网格标示装甲厚度,可以清楚看到在船头和船尾部分装甲甲板离上甲板(那层木板)还有很远所以我坚信我猜测,在楼主照片的那个部位,木板应该是铺设在钢梁上的,而非铺在装甲甲板之上
19L那个图上横梁上还剩下一条窄的,可能是钢板
这张示意图引用自《北洋海军舰船志》,特此说明。
@yso_me:1,出于对老骨灰的尊重,我再说一次,我说的钢甲板在钢梁之上,其上直接铺设木甲板。它不在其它任何地方;2.那张照片上,被打个大洞的就是钢板,你说呢?不过那不是我说的被烧掉的那层甲板。绝对不是。3.船甲板属于,不属于装甲,所以装甲分布图上看不到很正常。4.钢梁上的看得很清楚,但那绝不是固定钢甲板或木甲板用的,因为几乎所有的螺钉都拧得紧紧的。螺钉和钢梁都在钢甲板下边,所以保留下来了。很合理吧?
谢谢吧主加精!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下火药 不吃消炎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