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a62.4可以装涡轮增压器吗

  • 举报视频:途乐Y62加载HKS机械增压器套件越野动力升级改装,马力提升40%扭矩提升30%,就是这么暴躁!!!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介绍奥迪为什麼放弃机械增压A6L三十周年年型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它搭载的是一台V6机械增压发动机,因为最近很少看到有单独搭载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车型而且目前为止也没仔细研究过这台曾经连续获得过多次沃德十佳的经典机头,就去查了点资料

查完资料发现这台发动机还是有它的过囚之处的,便想以工程师的视角从技术层面来解读一下这台发动机为什么能蝉联多次沃德十佳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台发动机的前身。

这裏插播一则名词讲解——FSI是什么意思

相信在神车宣传团队的宣传攻势下很少有人没听说过涡轮增压+双离合的黄金组合的。

但大众发动机型号里的FSITFSI,TDITSI一般用户可能并搞不清楚指的是什么。

弄明白以后其实也不算太复杂有没有T表示有没有增压器(之所以不说是涡轮增压昰因为本文中的机械增压发动机也叫TFSI(我也是这次查了资料才发现这个问题),TSI里的T有的代表双增压有的代表涡轮增压总而言之命名规則乱成一锅粥VW销售很多也并搞不清楚);FSI的全称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也就是分层喷射(关于分层喷射的原理我就不展开讲了毕竟网上一搜一大把);TDI是渦轮增压柴油直喷发动机(Deisel)。

朱思远:国产的TSI发动机基本上都省略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部分国际上是一种什么情况?

解释完什么是FSI鉯后我们回到3.2L FSI这台发动机本身上来。

最近查了资料发现这台发动机也曾经在2005年被评为沃德十佳发动机,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台机头上搭載的技术就能看出德国人在采用先进技术上还是很激进的。

十几年前的机头已经搭载了分层燃烧可变进气歧管,进排气门连续可变正時等技术

3.0L TFSI作为这台发动机的后继机种,可以说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底子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本文主角3.0TFSI的解析环节。

Audi 3.0L-V6-TFSI发动机是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公司首款使用机械式增压器的发动机这是一种使用罗茨式增压器的发动机,它是以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V型发动机家族Φ的3.2L-V6-自然吸气式发动机为基础而开发的

新技术再结合FSI燃烧方式,就形成了一种发动机结构该结构在紧凑性、声响效果、响应特性和燃油消耗方面具有极为出色的表现。

该发动机的特性曲线展开得很宽所以它可以满足从舒适到极具运动性这样一个很宽的使用范围。这种運动性设计是专为美国的特殊顾客群体而准备的这方面重要的是所谓的“起步特性”,其目的是要在城市循环中能获得尽可能好的加速性能(指在任何两次红灯之间行驶时)

3.0L-V6-TFSI发动机的动力展开性能绝佳,但也非常适合舒适驾驶方式因此这种发动机在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系列车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从历史上来看使用机械式罗茨增压器对于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传奇赛车AUTO UNION(银箭)的发动机上就已经使用了罗茨增压器这种赛车配备的是大排量发动机,可多达12个汽缸采用一个甚至是两个罗茨增壓器来增压。在年著名赛车手Hans Stuck和Bernd Rosemeyer驾驶AUTO UNION赛车多次获得国际汽车大奖赛的胜利并打破车速的世界记录。

其中的重点就是首款使用机械增压器嘚发动机了

这里插播一段技术讲解——机械增压好处都有啥。

从基本原理上来讲机械增压最大的好处就是响应快,不像涡轮增压必然會有涡轮迟滞然后就是不像涡轮增压需要大量空气来推动,中低速时就能提供较大的扭矩增幅当然相应的机械增压肯定也有缺点,比洳会消耗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以及在本身动力性能不足的发动机上完全无法发挥功能(这也是小排量发动机只能搭载涡轮增压的原因)。

順便贴一个机械增压工作原理的视频

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到底孰优孰劣,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那么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当年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机械增压呢?自然是工程师们根据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综合判断

立项的时候,工程师们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机械增壓,另一个是双涡轮增压那到底应该选哪个好呢?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工程师和键盘车神的区别就是,他们会用数据而不是键盘来說话在经过一轮实验后,就有了下面那张图在take-off和Emissions两项性能上,机械增压完爆双涡轮增压在Package上机械增压也要明显优于涡轮增压。虽然Power仳双涡轮增压差了少许但整体来讲机械增压的优势更为明显,最终选择机械增压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图2 机械增压和双涡轮增压的性能对仳

话题偏得有点远,我们继续介绍发动机

先贴一张这台发动机以及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过往的V6发动机的技术参数。

图3 奥迪为什么放棄机械增压V6发动机技术参数

单从数据上来讲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数值并不是太过亮眼但在八年前的发动机上能有这个数值,其实已经昰当时的顶级水准了并且和他的前身相比,动力性能有了极大幅提升(虽然是理所当然的毕竟3.2L FSI是自然吸气)。

这里关于动力提升有一個问题值得一提那就是耐久性的问题。3.0L TFSI是基于3.2L FSI进行开发的动力大幅提升的背后,是燃烧后的最大缸内压力也会大幅提升用脚趾头想想大家应该都能想到,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发动机寿命肯定会大幅缩短

为了不让耐久性下降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的工程师们做了什么笁作呢?

针对缸体他们通过改变热处理方式,以提升材料强度并把主轴承螺栓强度等级从9.8提升到了10.9。

针对曲轴也进行了强度的提升。

针对活塞进行了抗磨涂层处理,在降低串气和机油消耗的同时也减轻了磨损。

在这里我插一句题外话那些热衷于刷ECU提升动力的车伖,如果改装店没有配套给你改装硬件你就要做好发动机寿命变短的心理准备。

接下来摘录一些关于这台发动机的增压器的设计细节

汽车发动机的机械增压器一般都是罗茨增压器,相比于老式的三叶片罗茨增压器3.0L TFSI采用的是四叶片设计,每片叶片间的间隔是160°,供气更连续,波动更小。

而且通过合理的设计这台增压器正好整个内置于发动机的V型缺口中,完全没有破坏整体结构而且也满足行人保护要求。

罗茨式增压器由曲轴通过第二套皮带来驱动这个驱动是永久式的,不是由电磁离合器来接通和关闭的这两套皮带通过公用扭转振動减振器内的橡胶层将曲轴振动隔离开。这样可在低转速和全负荷工况改善谐振情况而且降低了皮带负荷。

罗茨式增压器的联接是通过詓耦合元件(SSI = Single Spring Isolator)来实现的这个去耦合元件集成在增压模块的传动壳体内。其作用是在负荷变化过程中优化扭矩的变化曲线该增压器运转極其安静(优化了噪音),且提高了传动皮带的寿命皮带更换间隔里程为12000km。

图5 优化前后扭矩对比

该增压器的两个四叶片式转子以扭转160°的方式布置。两个转子都采用免维护滚动轴承来工作。为了使磨合阶段的磨损尽可能小,转子表面涂有一层石墨层该涂层可保证零件处于朂佳密封状态,防止漏气(转子与转子之间以及转子与转子孔之间)从而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

另外关于增压器的压力控制,因为罗茨式增压器的驱动是永久式的(就是一直在被驱动着)因此如果没有增压压力调节机构的话,罗茨式增压器在任何转速时都会产生相对於这个转速的最大气流(也就是最大增压压力)但是,并非在所有工况都需要增压因为增压时增压器压力侧会形成很高的阻力,这种阻力会造成发动机出现不必要的功率损失因此,必须有相应的措施能调节增压压力在较旧的系统上,采用电磁离合器来关闭皮带驱动機构从而达到限制增压压力的目的。3.0L TFSI发动机则是采用调节翻板控制单元来调节增压压力该控制单元用螺栓固定在增压模块内,将压力側与进气侧连接起来旁通翻板打开时,输送过来的部分空气就可通过打开的旁通通道被引回到罗茨式增压器的进气侧这个旁通翻板的莋用类似于涡轮增压器的泄压阀。

图7 不同工况下增压器的工作状态

因为增压器设计出色发动机进气系统,燃油系统炭罐,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布置都是和3.2L FSI是一样的,节约了重新设计布置方案的开发成本

接下来讲一讲燃烧系统。

直喷可以提高充量系数降低爆震倾向,本身就是和增压相性非常好的技术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通过机械增压+直喷的系统,充分挖掘了这台发动机的潜能

通过合理设计燃烧室性状以及进气道性状,使得进入气缸的空气能够形成强烈的滚流并稳定地和燃料进行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充量系数且提高了燃烧效率。

在开发燃烧系统的过程中于开发初期相比,3000rpm的扭矩提高了35Nm断油转速也被提高到了7000rpm,从而得到了一个宽广的动力区间

这台發动机的喷油嘴是与Continental合作开发的。这种六孔式喷嘴被设计成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都能保证燃油和空气能够充分混合还大幅提高了单位时間喷油量(提高了25%,为23cc/s)这样就减小了相同喷油量下的喷油持续时间(在全负荷时小于4毫秒),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喷油时期还降低了燃油喷射到气缸壁和活塞顶部造成机油稀释的风险。而且这种高相应喷油嘴可以做到在一个循环内最大三次的多次喷射

从最终结果来看,这款喷油嘴大大降低了HC的排放提升了燃烧速度,并降低了爆震倾向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款发动机的动力响应和油耗。

超高的動力响应是这款发动机最大的卖点在300ms时就能完成从0负荷到满负荷的压力提升,并且在150ms就能达到90%的最大压力它的动力响应速度超过了很哆自然吸气发动机。尤其是在车重较重的车辆以及驾驶环境恶劣的路面行驶时它的这个特点就会显得极为重要

然后就是油耗。在2,000 rpm/2 bar的工况丅它的BSFC是368 g/kWh,在机械增压发动机中属于优秀水平油耗最低点的数值是238 g/kWh。从下图可以看出通过变速箱齿比和换挡曲线的设计实际使用区間基本沿着最低油耗区间走(但毕竟是八年前的发动机,那时候没有9速变速箱不然可以更靠近最低油耗点)。

通过写这篇分析文查阅的楿关资料个人认为搭载了这台结合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技术,且有宽广扭矩平台的发动机的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A6L三十周年年型应該是一辆兼顾舒适和运动取向的好车而且搭配上现在的7速双离合变速器,油耗应该会比过去更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囚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同一个人其它因素不改,唯有壓力增加其工作效率往往会提高。发动机也是如此由于具备降低油耗、提升功率的双重优点,增压发动机愈加普遍但是,任何汽车技术都是利弊共存增压技术也不例外。

    如果对动力特别渴望最好的选择,是增压发动机

    增压发动机分为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两种。茬咱们的市场上多数增压发动机都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主要是多了个增压器(见题图),增压器靠發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把空气压缩,发动机的进气量因此加大功率与扭矩随之提高。

    机械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器不靠废气驱动而是靠皮带由发动机带动。相对来说这种增压方式在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效果好一些,高转速时给发动机带来的负担会比较明显

    与之相反,涡輪增压在加速初期有迟缓的感觉达到一定转速时,它会突然发力转速骤然飘升。由此可见机械增压发动机更适合在道路上使用,涡輪增压发动机更适合在公路上使用

    给发动机加装涡轮增压器,可以提升功率输出并能节省燃油消耗,这是增压发动机最大的优点比洳,广汽丰田的汉兰达2012款车型配备2.7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38千瓦最大扭矩252牛米,综合油耗9.9公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5款汉兰達配备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62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综合油耗8.2公升。

不过涡轮的运转依靠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废气量小,增压值也小所以,涡轮增压的亮点在中、高转速时低转速不是它的强项。有人以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转速时不启动达到一定转速之后才启动,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涡轮增压器的动力是发动机废气,只要发动机运转即使是怠速运转,也有废气产生涡轮就会随之轉动,只不过转速太低增压效果小的几乎可以忽略。并无“启动”之说

比如,在市区道路驾驶1.8T会有这样的感受——缓缓踩下油门,總会伴随着轻微的振动扭矩明显不足。这是因为当时速在70千米以下时,发动机的转速不会超过1转/分钟在这个转速区间,压缩机的增壓作用几乎可以忽略此时1.8T的动力与1.8发动机没什么差异。也就是说如果在市区驾驶,带“T”的技术优势并没有得到展现毕竟,在市区噵路上能把车速开到70千米/小时以上的机会并不多。

    如果深踩油门发动机转速提升,扭矩加大发动机振动的现象就能立即消失。但是这种驾驶方式在城市道路中并没有实际价值,每次瞬间加速之后往往伴随着踩刹车。快感至多持续几秒钟有些得不偿失。

    有位途观車主对此的经验是换成S挡给予解决。因为此时换挡转速会提到转/分钟,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油耗随之上升据仪表显示,换成S擋后油耗从7公升/百千米上升到12公升/百千米。而且此时油门与车速太直接,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如果主要用于行驶不畅的路段驾驶涡轮增压发动机不如自然吸气发动机更舒服、更实惠,建议购买配备自然吸气发动机或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车

配备机械增压发动機的主要车型(表中数据仅供参考,下同)

    如果主要用于长途驾驶,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优势比较明显经济能力允许的话,建议选择

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主要(部分)

    结合两种增压器的特点,有些以动力为主题词的车装备了双增压器,低转速时靠机械增压提高动力高转速时靠涡轮增压提高动力。装备这种发动机的车子开起来提速超快,一脚油门踩到底的话有种勒不住缰绳的感觉。

    每当上市洳果有几款发动机可选,且其中有1款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候媒体关注的焦点便会停留它的身上。日子久了难免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潒:涡轮增压发动机非常强悍,在它面前自然吸气发动机不堪一击。

    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首先看看市面上最常见的5款型车(见下表)。这5款车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在自然吸气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发动机之间做选择两种发动机的差异通常是1万元,由此换来的性能是:最高時速提高10-45千米(最低最高);0-100千米/小时的加速时间缩短2-3.9秒(朗逸最低,科鲁兹最高)油耗则是有高有低。

5款紧凑型车的性能对比

这1万え花得值不值只能看每个人的追求了。喜欢强动力的人肯定会选择多花钱;务实的人,十有八九不会这么做因为,不管时速是180千米還是190千米都没什么实际意义——真要是把开到这个速度,驾驶执照恐怕也就难保了此外,加速成绩缩短2秒钟的意义也不大因为这是靠全油门得到的成绩,日常驾驶谁也舍不得这么踩油门除非汽油是白来的,而且必须没有突然窜出的行人或自行车

    其实,从2014年销量统計就能看出(见下表)绝大多数的人们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涡轮增压车型的销量均低于自然吸气车型。

从销量统计看大家的追求(部分緊凑型车)

    在下表中列举了市场上常见的的性能数据。与紧凑型车不同眼下不少中型车的动力起步便是增压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即使有也是大排量的。

21款中型车的性能对比

    从2014年销量统计能够看出(见下表)中型车消费群体所注重的内容与紧凑型车消费群体略有差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选择更好一些的动力配置,而不是一味地节省开支比如,帕萨特拥有1.4T、1.8T、2.0T和3.0四种发动机性能与价格都比較居中的1.8T最受欢迎,而低与高的动力配置——1.4T、2.0T、3.0问津者不多。

从销量统计看大家的追求(部分中型车)

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在功率和油耗方面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有优势但在购买成本上比自然吸气发动机高出至少1万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合成机油,保养成本同样仳自然吸气发动机高此外,增压器一旦损坏更换的花费也不便宜。这道理就如同乘火车时间得靠钞票换。打算5小时到上海得花553元唏望8小时到上海得花408元,不着急的话花160元也能到上海,就是时间长一些得要20个小时。选择哪趟车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钞票而定,买車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您的收入不是很充裕面对动力就应该量力而行。

    我对此的看法是如果自己的钱袋里非常宽裕,自然应该考虑強大动力的车子动力强大其实不仅指的是动力,还包括着整车的做工与配置昔日,汽车的材质与配置与排量呈正比,近年这种做法囿所突破但多少还保留着一些。

    如果您的钱袋里并不宽裕在考虑买车、养车支出的同时,还得算计着房贷、子女等诸多开销甚至盘算着不买商业保险,每天把车停在路边以节省停车费的话过分追求动力就有些华而不实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迪为什么放弃机械增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