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的抗战ppt抗战的兴起中全民族的抗战ppt抗战的力量是什么为什么不回答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ppt课件_八年级历史课件免费下载
记住我们的网址:www.pptkj.net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ppt课件介绍及下载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ppt课件内容预览:30
易错点: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的认识
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所犯罪行并非只有南京大屠杀,
ppt是无数的。如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
中国活人做试验,害死了大批中国人等等。我们应牢记,在
反思的基础上,维护和平。
卢沟桥事变
1.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A.1935 年
C.1937 年
2.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B.1936 年
D.1938 年
B.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南京大屠杀
3.下图为在一次劫难中遇难人数,这次大劫难使得人们更加
反对战争,祈求和平。与图中数字紧密相关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C.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课件关键字: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民族,抗战。
上一课件:
下一课件: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 - 首钢日报 - Powered by SGdaily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
作者:王明 杨玉玲/文
杨杰/图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间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由沉沦衰弱、走向复兴强盛的重要转折点。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迅速兴起与长期坚持,是实现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和锐利武器。&&&&一、全民族抗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举国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新局面,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必胜的斗志与自信&&&&对于这场侵略战争,日本法西斯蓄谋已久,周密部署,养精蓄锐,且国力强盛,武器先进,举国一致,疯狂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华民族面临鸦片战争以来最严重、最紧迫的亡国危机。面对强敌悍侵,实行全民族、全社会总动员,形成举国一致、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抗击外敌入侵的洪流,是挫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的唯一出路。卢沟桥守军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标志着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全民族抗战终于开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首倡者和行动者。“九一八”事变一爆发,中共中央就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一致动员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又率先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声疾呼,震醒了全中国。从此,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无论是曾经血战十年的国共两党两军,还是昔日相互芥蒂很深的对手,都放下恩怨,民族大义当先,在抗日的爱国主义旗帜下,超越阶级、阶层、党派之争,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重新走到一起,共商御敌大计,共赴抗敌战场,共同担负起抗日保国、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海外侨胞,都积极投入抗日洪流,在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全民族共同抵御外敌的斗争新局面,把“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人民长达6年的局部抗日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开启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新局面。&&&&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一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被动地挨打、被动地反抗、屡战屡败的斗争困&&&&境,从而造就出空前的威震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势力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斗志与信心,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全新面貌,使1937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二、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国战场以持久抗战实现由弱转强、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国难当头,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旗帜下,一般民众动员起来了。卢沟桥战事爆发后,我29军需要麻袋修筑工事,北平学生和市民发起捐献万条麻袋、一万件背心运动,不到两星期,麻袋已征集得像山一样高。9月5日,川军数万将士主动请缨出川抗日,御寒冬衣一时缺乏,成都、重庆各界民众首先发起劝募和捐献活动,继而全川响应。仅重庆一地就捐寒衣款20多万元,制作棉被4万余件,赶制棉衣30万件。人民群众自发组成各种各样的战地服务团、募捐团、救国团、救护队、运输队、慰问队、看护队、宣传队、后援会、妇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奔走于后方与前线之间,形成了一股无法阻挡的抗日洪流。人们心中充满了为国牺牲的激情。无论在哪里,只要你高举抗日的大旗,人民群众就会踊跃地聚拢在大旗之下。救国会领袖李公朴曾在书中写道:“在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动员新战士要怎样去做……就拿着一面锣,在村子里一面敲一面喊:‘当兵去哟,当兵打日本,当兵保家乡’……于是老乡们就三五成群地都来了。”&&&&爱国实业家和工人职员们动员起来了!文艺家们动员起来了!海外华侨也动员起来了!&&&&在民众支援抗战的热烈情绪鼓舞下,前线将士无不抱定誓死报国的决心。佟麟阁、赵登禹牺牲了,郝梦麟、吴克仁牺牲了,杨靖宇、赵尚志牺牲了,左权、彭雪枫牺牲了,……无数抗日将士在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用鲜血和肉体在侵略者面前筑起一道铜墙铁壁,书写着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新篇章。&&&&三、全民族抗战的坚持和发展,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一击而胜”和分化瓦解中国抗战力量的阴谋&&&&卢沟桥事变一爆发,毛泽东、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即以民族大义致电蒋介石:“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并迅速作出四项承诺以示诚意。国民党也开始放松党禁,同意国共合作,设立国防参议会,聘请一些其他党派和团体的知名人士为参议员,作为共赴国难的咨议机构。国内其他党派和团体,也纷纷表示拥护团结抗日。全民族抗战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著名作家巴金写道:“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日本侵略者妄想利用中国各种势力之间的历史恩怨和利益冲突,分化瓦解中国抗战力量的企图破灭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很快就使日军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先后发动平津保卫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等一系列大的战役。仅淞沪会战国民党就派出包括中央军、桂军、粤军、川军、滇军、湘军、东北军等在内的70多万精锐部队投入作战,抗击日寇达三个月之久,使日军逐次投入兵力达30余万人,伤亡4万多人,彻底打碎了日寇三月亡我中华的幻想。而与此同时,在忻口会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不畏艰险,深入敌后,先后在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皖南、苏北等地区开辟一系列敌后抗日游击战场,创造出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一系列新的作战方法,使大量日军深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全民族抗战大大增加了日军的战争消耗,使其严重超过了日本国力所能负担的程度。1938年12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后,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被迫规定“如无特别重大的必要时,不企图扩大占领区”,标志日本侵华战争不得不转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场也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至此,日本帝国主义一击而胜狂妄企图也彻底落空了。&&&&四、全民族抗战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抗战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援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九一八事变”后,当世界大国还在坐视旁观或谋求与法西斯妥协的时候,中国军民就独立承担起反法西斯的重任;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又举全国之力,艰苦奋战,粉碎了日军企图在短期内征服中国、变中国为其争霸亚太地区的战略基地的侵略计划,把上百万日军精锐死死钉在中国战场,延缓了整个法西斯勾结起来扩大侵略的进程,为主要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国军民所表现出的高亢的斗争热情、顽强的斗争意志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有力地鼓舞了亚洲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壮大。&&&&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不仅感动了世界人民,而且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战场的极端重要性。国际社会和国际友人纷纷伸出援手,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给予有力的支援。&&&&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启示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都会被我们克服和战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来源:人民网)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反思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反思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反思
反思一: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本节课书本上内容不多,需要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这部分内容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我想,如果事先让学生准备,去查找资料,由学生自己讲出来,效果会更好。
虽然,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积极踊跃。课堂讨论是开展新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课堂讨论我认为有以下好处:首先,是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有些问题,经讨论,思路一下就清晰多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其次,是新教材所提倡的学生主动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但我也发现个别同学并没有容入讨论之中,或者依附于他人的思考,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讨论是种好办法,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学生明确的目的,不能坐享其成。在学生自主思考基础上的有效讨论才是课堂需要的,千万不能为讨论而讨论。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制定合适的讨论题目,更加有效的组织讨论。
教学中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避免在学生中出现盲目的民族复仇情绪。
反思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反思
周一,我在八年级二班上了一堂《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的公开课,回到办公室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课堂情况,有很多成功之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自己注意并改正的地方。
成功的地方:我正确的把握了课标的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由于月牙湖地区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较差,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范围很狭小,针对学生的学情,很好的利用了教科书上的提供的图片和历史史料的资源;为了更真实的还原历史的现场,我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教学方式多样,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将知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开始掌握论丛史出的。通过学生回答,老师质疑和其他同学质疑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的探究历史。
失败的地方:把握课标,不仅包含本课的教学目标,还包括单元目标和历史教学的目的。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教会学生历史知识,更要通过阅读、联系现实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重视精炼学生回答的答案,用PPT展示,这样即是尊重了学生的成果,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的学科,教师要注意锤炼自己语言的功力,让他富有感情。
反思三: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图片展示、课堂讨论等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紧扣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和拓展,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是课堂的&领头羊&。
3、着重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能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落在实处,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历史要为现实服务。
4、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分析、比较、讨论、体验、质疑、释疑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5、如何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反思四: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反思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终于宣告结束,可是我心里并没有把它放下来,不像别人说的那样,上完就轻松了。事实是我从准备到把课上完,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从选题到准备,我真是想了很久,总觉得第4单元的内容都挺慷慨激昂的,而且要达到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效果,似乎我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在思考了几天我选了17课,后来又出现波折,变成了18课。
黑色星期一终于来临,当我准备完毕,发现从后门走进来的领导、老师越来越多,于是我开始沉不住气了&&
随着上课时间的流逝,我的失误逐渐增多:先是导入新课时间太长,在带领学生复习时没有起到鼓励、促进的作用。在讲述第一部分时,当我把问题抛向学生后,没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短了些,因为我认为那些问题很简单,不用想太久,结果一上来课堂氛围就不活跃,经过冯主任以及姚主任的指导,我这才想明白我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没有注意到设计问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向我那样的做法只有思维活跃的学生才能跟得上,或者是集中注意力的学生才找得到答案。综观从开头到结尾的课堂总是那么几个人在发言,其他的学生都不会吗?原因还在于我&&
接着到了第二部分&南京大屠杀&从这开始我上课的速度明显加快,因为我发现第一部分我耗的时间太多了,于是首先要放映的&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片段被我省略了,直接过渡到书上的知识点,同样也是如此,一问一答,我就纳闷了学生今天怎么就不吭声呢,即使我提示后声音依然小得可怜,最后进入讨论阶段,可惜的是没有形成很好的讨论氛围,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所以才会出现干巴巴的字眼。原因还在于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原先我也有很多相关的材料,可是在试讲过程中,发现学生很难回答,于是我又省略了&&
然后是第三部分的学习,这时我才发现时间还有很多,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我认为我讲得不够深入,虽然书上也是作为小字部分介绍的,也许是主观上没有对此足够的重视&&
最后是小结复习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而且很多知识点都是我提示学生才回答出来的,没有起到引导、巩固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得改进。
这节课是结束了,留给我的思考很多很多&&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探讨的能力,使得课堂出现沉闷的现象。也许是因为这节课的内容过于庄重吧&&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以上的失误,争取不断改进、提高!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北师大版八上历史课件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共22张PPT)&&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限制普通会员25份/天,赞助会员50份/天。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您。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佛子岭中心校刘勇说教材教材讲述了日本帝国主义为加速灭亡中国,不断扩大对华战事.1937年7月,发动卢沟桥事变.国难当头,爱国的中国人团结一致,全民族掀起了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国抗战进入第二阶段――全面抗战时期。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和标志。南京大屠杀充分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这一阶段穷凶极恶、灭亡中华民族罪恶目的。面对侵略,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国共两党与其他各阶层的民众共赴国难。蓄谋已久---痛苦的记忆①年甲午中日海战迫签《马关条约》。②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签《辛丑条约》。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趁机出兵侵入山东,强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④1915年,日本强迫北洋军阀政府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⑤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抛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内容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北知识链接―日本大陆政策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济侵略政策,日本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1868年3月,明治天皇颁布“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确立了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大陆政策思想理论基础。一、卢沟桥事变1、时间:2、地点:3、经过:4、国民政府:5、影响:日北平西南卢沟桥中国军队奋勇抗战(第二十九军)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和标志日军在宛平城外进行军事演习,慌称有士兵失踪,要进城搜查,遭到守城国民党军的拒绝,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动脑筋: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全面抗战开始?⑴日本侵略目的:规模:⑵中国抗战背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战力量组成:国共双方的武装力量、社会各个阶层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全国人民共同抗敌参考资料:“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历史照片佟麟阁赵登禹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佟麟阁体现了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也体现了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同祖国命运连在一起的精神二、共赴国难――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军1、背景: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②社会各阶层抗日救亡运动高涨③中共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1937、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936、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7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7、7共产党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抗战第一次胜利新四军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太原会战2、中国政府军队1937、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936、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成)1937、7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1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三、南京大屠杀1、概念、时间:2、性质:3、对象:4、人数:1937年12月,持续六周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最本质暴露!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不____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凝视300000,――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多行不义必自毙,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后来他俩见面时,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难分胜负,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到150人。材料二1937年12月,大约有1万名年龄在13-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的尸体被抛到江里……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2)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1)南京大屠杀。杀害了30万人以上。 (2)从日军两少尉进行砍杀中国人比赛可以看出,日军杀人如麻,没有人性,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十分残酷和野蛮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我们要不忘国耻,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发愤学习;要时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的和平。 四、历史不容忘却日本首相小泉日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日本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日本修改教科书,企图否认侵华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日本新版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作这样的叙述:“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日本右翼势力这些行为,居心何在?右翼势力妄想掩盖事实真相,歪曲历史事实,向青少年灌输虚假的历史知识,从而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招魂,敌视社会主义的中国,破坏中日人民友好关系.拓展训练(一)有人说:古代,日本是中国的学生,近代,日本是中国凶恶的敌人。还有人说:算历史帐,日本欠中国是最多的。请问:1.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2.列举出历史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唐朝时,日本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日本还学习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例如仿照中国的文字创造日本的文字片假名;仿照中国的服饰。1894年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地赔款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东北三省1935年侵略华北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7年南京大屠杀,杀戮30多万中国人古代近代
亲!请或新用户?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