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地白树栖鸦的下一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 【范文十篇】
中庭地白树栖鸦
范文一:栖息在红树林的白鹭
作者:陈小帝 蔡仁烨
指导老师:陈坤
关键词:红树林 白鹭 飞行叫声 捕食
内容摘要:在三亚的三亚河及白鹭公园里栖息着一群美丽的白鹭,本文主要是对白鹭的一些捕食,飞行等日常行为的观察。
白鹭是什么,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笔下的一首散文诗,白鹭是从天上下凡来的仙子。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种类树分为13中,本文中所观察的是白鹭中的中白鹭。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是属于白鹭中体形中等的;它全身雪白,眼睛看上去是淡黄色的,脚和址黑色。
候是呆在水里的,所以它长着一双修
有25-35厘米. 中白鹭通常只在白天活中白鹭很多时长的腿,大约动,夜间通常都栖息在树林里面,步行时颈劲收缩成S形,走路的姿势很婉美,就像是舞台上的模特在走台步,优雅而大方。
白鹭主要栖息在河边的红树林里,那么为什么白鹭那么喜欢在红树林里住呢?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落,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根据资料得知,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
树林看上去是一片绿色,可见红
密,这有利于白鹭栖息的隐蔽富。从远处观看红树林长势非常的茂性。红树林四季常青,在三亚的我们所观察的红树林都集中在三亚河和临春河靠岸,这两处地方靠近人们居住的地方所以红树林周围不会有白鹭的天敌和凶恶的食肉动物,
栖息在红树林比较安全。红树是一种多用的植物,它的叶子掉到沼泽里腐烂,被许多微生物分解,所以其地下的有机物就特别多,从而底下就有着许多的白鹭喜欢的小鱼、两栖类和甲克类等动物这些都是白鹭喜欢的食物,所以这又为了白鹭的捕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么多有利的条件也就吸引了白鹭把红树林当成自己居住、欢乐的天堂了。
白鹭经常单独、成对或者小群的生活,在观察时未见到3只以上的白鹭在一起活动,所以白鹭并非
水里不知道是在发呆
捕食。白鹭是涉禽,常我群居动物。白鹭经常呆在还休息,但更多时候它是在去红树林底下的沼泽地及附近的湖泊里捕食。白鹭捕食的时候是安安静静地站在水里,远远看上去一动也不动,但当靠近它的时候就能发现它正在机灵地盯着水面呢。它安静的站着,水里的鱼儿就被它吸引过来,一切都很平静......它耐心的等待着,突然!它往盯着已久的水面猛地一扎,长长地嘴里就多出了一条小鱼。但它并不单单只在河水里捕食,有时候它就站在树林里的枝头上,也是像一位耐心的老人优雅的观察着树底下的动静。在红树林的底下湿地里有着许多甲壳类动物和两栖动物,这些也是白鹭喜欢的捕食对象,红树林里特别多的是一种叫做招潮蟹,招潮蟹之名是因他不断的挥舞钳子,好像就在召唤潮水,故名招潮蟹。三亚的红树林不糊的很好,所以里面的招潮蟹很多,白鹭随便一扎就可以捕食到了。白鹭一般一天的捕食次数不多,而且很没有规律有时几次,有时十几次,捕食时间也没有规律。白鹭捕食的幽美的姿态是一 幅美丽的画面。
白鹭飞行时颈缩成“S”形,两脚直伸向后,超出于尾外,两翅鼓动缓慢,飞行从容不迫,且成直线飞行。白鹭飞行时是没有声音的,被人们称为最安静的飞行
者。与很多鸟类不一样白鹭无论是在觅食,繁殖,飞行等活动时是不会叫的,古人有云: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恰恰说明了白鹭与其他鸟类不同的优雅,但是是否白鹭真的不
叫的,而且白鹭的叫声很幽
有,人间怎得几回闻?那么会叫呢?其实白鹭是会美,有到是此声只因天上白鹭什么时候才会叫呢?早上早早来到临春河附近的白鹭公园,就可以听到白鹭那优美的歌声。于很多动物一样,白鹭也是种敏感的动物,当我们拿起一块石头丢向它时,白鹭却显得惊慌而乱叫起来。也许这是它在警告它的同伴有危险吧。
白鹭就是一个幽静,美丽的仙子,它那幽美的身姿和行为,引来了多少文人的笔墨赞赏,像是郭沫若笔中的《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鹭的美在他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白鹭就是从天上下凡的仙子,一身洁白的羽毛,优雅的身姿,无论是早上晨练散步还是饭后消遣,不仿到红树林里看看那优美的白鹭,看他们优雅的舞姿,必定会使你忘记烦恼体验自然。在白鹭公园里,傍晚的暮色降临时,成群的白鹭站在那茂密的树上就好像那红树开了花,美极了!想郭沫若先生所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本文为自主创作,主要参考文献为百度全科(),图片为自主采集。
范文二:出自清代纪映淮的《咏秋柳》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柳树所处的环境。清秋时节,几点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上,清凉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缓缓流淌,微泛波光,这些风物,点染出一派清冷萧瑟的气氛,对下句诗中秋柳的萧疏神态起了适切的陪衬作用。次句写女诗人此时的心情。秋季的柳树已不像春天那样生机蓬勃、婀娜多姿了。随着树叶黄落,秋柳已显得有些萧条稀疏,特别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行,就更令人增添萧疏之感了。“萧疏”二字,突现出秋柳的风神资质;而女诗人偏偏爱看秋柳这萧疏的神态,这不仅因为秋柳本身显示出一种与春柳迥异的清朗的美,而且也因为女诗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气质和孤寂的心境,正是这种主客观的交融才使诗人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在前两句诗曲尽秋柳妙处的基础上,诗人在末两句又进一步抒写了内心的情思。春天时节,柳色青青,柔条依依,人们常折柳以表惜别之情,如今秋柳这般萧疏,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别友的游子行人了,可是,曾几何时,当柳树扬花吐絮,它曾撩起多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以飞絮比雪,应声成佳句,后世遂用“咏絮才、咏雪才、柳絮才、谢女才”等称扬工于吟诗的女子,或指其才华。此处女诗人反用此典,以雪比飞絮,“飞香”二字,又点化了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显得更为凝练优美,使读者仿佛嗅到杨柳吐絮飞花时节的清香。显然,诗人是以谢女自况而又并不逊色的。无怪乎王士祯闻此诗,因作《秦淮杂诗》云:“十里秦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盖赏其风神也。
范文三:在网上看到一句话:红庭是一处可以栖身的洞穴。 莫非我们三人是注定要前往此洞? 是夜,三人挤在一把伞下,屏息走过沉睡的长廊,雨水凉凉地湿了衣角。 在灯笼的暗光下,蓦然抬头,看见红庭。 后来疑惑:西塘那么多酒吧,我们这三个毫无方向感的人,是怎样穿过黑暗径直来到这里的?
惊世骇俗的红墙涂鸦。 当时我很杞人忧天地问红庭的老板,这天花板上的酒瓶子会不会掉下来。 老板人称胖子,当然其本人并不胖。很有意思一人。 过后会专写此人。
小姿拍的我。鬼魅的灯光。
还是小姿拍的我。
在拍完角角落落后,我找胖子要来纸条和胶水,把自己名字贴到红墙上,继续拍。 吧台边一个小男孩过来帮我们拍合影。这人就是焦阳。是胖子的朋友。我们后来都叫他小P孩。 他说他也有一家客栈,粉红的房间,临水的,可浪漫了。 他拿出名片给我们。我们一看名片:小P孩客栈,立刻全笑到趴下。 没有订到临水房一直是我们的遗憾,所以他的描述对我们还是很具诱惑力。
范文四:《庭中有奇树》教案
1、知识和能力:学会从意象入手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背诵此诗;了解《古诗十九首》。
2、过程和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2)品读法:就是精读、深读,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情感,了解古人朴素自然的情感,从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2、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
2、课前做好ppt
导语:(ppt展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
大家知道以上这些评价指的是什么吗?对,它们都是后来人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看了这些评价,我想大家都对古诗十九首产生了一定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诗
歌会让不同朝代的一流诗评家都对其有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通过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来领略古诗十九首那数百年依然璀璨的魅力。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古诗十九首简介(ppt展示)
引入:大家知道吗?其实《古诗十九首》原本并不是一个文集,也不是同一个作者所写,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却统称为《古诗十九首》呢?它们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写的?它们又是在什么时候合成一个文集,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诗十九首》呢?他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又占有怎样的重要地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2、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
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诗歌细读与讲解
大家知道《庭中有奇树》是五言律诗还是五言绝句呢?对,是五言律诗。那你们知道五言律诗又分为哪几个部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对,看来大家的文学常识还是记得非常牢固的。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部分进行讲解。现在我们先来一起朗读一下整首诗。
1、全班诵读诗歌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意思
2、字词分析,理解句子大意
首联: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1) 奇树:犹“嘉木”,珍贵的树。奇,不一般
(2) 华:同花,本草之花曰华
(3) 滋:当“繁”解。“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大意:庭院中有一棵珍奇的树木,绿叶间正绽放着繁盛的花。
颔联: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1) 荣:花,木本之花曰荣。“荣”与上文“花”上下互通。
(2) 遗(wei):赠。
(3) 所思:指思念的人。
大意:攀低枝条折下它的花,准备把花赠送给所思念的人。
请同学们自我体会其中意境,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再鼓励同学发言。启发同学。 大家觉不觉得这像是一幅画呢?如果这是一幅画的话,这会是怎样的一幅画呢?
请同学发言,讲述他们的看法。
参考: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一个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颈联: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4) 馨(xin)香:香气。 盈:满。 莫:无法。 致:送达。
大意:花的芳香充满衣襟和衣袖,可是路途遥远无法送达。
尾联: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 别经时: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大意:“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小结:从以上的讲解中,我们初步知道了一些关于课文的知识,了解到了文章的大意,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地对文章进行鉴赏。
第二课时:鉴赏与细品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情感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对诗句进行赏析
思想内容: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第一层,诗人用朴素的诗句,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与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形成一种含有深沉意蕴的意境,引起读者的联想。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只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
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更令人难以忍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的。
第二层,“馨香盈怀袖”,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而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点明了全文相思怀念的主题。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十分清晰生动的画面。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非常暗淡无光的。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是经不住几番风雨的。
诗歌中的“花”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从几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一是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败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用花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
二是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
然又说“此物何足贡”,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小结: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到应该从背景,诗歌大意,意境,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关键字句的深入探讨等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是我们对文章进行赏析,并不能仅仅根据字句的翻译和解释,而是要通过联系背景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和细部揣摩来理解文章。
作业:结合讲解对诗歌进行感受和体会,试背诵诗歌。
课外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之一,试着了解和体会其大意与思想内容。如《冉冉孤生竹》
范文五:庭中有奇树
起初接触《古诗十九首》时,便对这首《庭中有奇树》颇有一览即晓之感。朴素的文字里流露出满怀的思念之情,因而想让我细细咂摸一番。
由于《古诗十九首》多搜集的诗歌均无作者,也无标题,因此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代为标题。而咋见这首诗的第一句:“庭中有奇树,”不禁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庭中这棵奇树到底如何呢?作者通过接下来的起承转合向我们表述了其中的情感——妇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为何是“妇人”而非“人夫”呢?这里我们需要从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是出于汉末时期,社会动荡,许多的男性青年被迫服兵役上战场,亦或是为了一家是生计而漂泊在外。在我国古典诗歌里经常有类似的主人公,这和封建时期女子的礼节有关,女子不能踏出闺门,丈夫在外妻子只能在家等候而不能出门寻找。在三从四德的约束下,要孝老爱幼。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妇人,而且丈夫在外远游人未归来。
这样的思妇主题的诗歌作品在《诗经》里也屡见不鲜,这篇《庭中有奇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诗中第一句写到“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这里的“奇树”我们可以理解为“嘉木”即美好的树木。基本大意就是,庭院中有一株美好的树,枝叶茂盛,花团锦簇,绿叶的衬托下花儿更加生机勃勃。然而这样的的描述不禁让我们的脑海浮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阳光微醺,微风穿过庭院,我抬起头,风过而花叶相交,簌簌作响,幸福而美妙的情感溢满心海,美好的回忆也钻了出来。在这么美好的情景中,我们的女主人公又做了些什么呢?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攀着枝条,折下心中认为最美的一朵,想要送与所思之人。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事物都想与人分享,而女主人公摘下花儿后想要送与远方所思之人,也是如是想法吧。这里与《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涉江采芙蓉》里的:“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均是采集美好的植物想要赠与所思之人。
以上两句写得极为朴素,然而在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的女主人公的存在,却将这样的朴素的场面衬托出万分的忧思。女子在那样的时代被困闺中,在等待中任凭芳华流逝,青春不再,而所等之人却未归来的痛苦,盈满心头。
通过这两句我们也可以产生许多联想,思妇终日在树下怀念丈夫未出远门时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许在某年的花开时节,妇人也曾摘下枝头最美的一枝花送给丈夫,丈夫迎笑收下,继而也摘下一朵,佩于妇人的发髻之上,两人相视而笑。春光融融,甜蜜的情感流淌在两人的心间。然而当下的现实是,无数的寒来暑往,花开花落,妇人每年依旧会折下花朵,想要赠与心中所思之人。春去秋来,花落人断肠??满枝繁花只留下凋谢的痕迹,而红颜易逝,韶光易老。妇人内心的苦闷也日增三分,最终糜烂于心头。
继而后面的两句就是这篇诗歌的一个转折点。“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采下花儿久久伫立,香盈满袖而不自知,花儿也不能送达丈夫的身边。呆呆的望着门外,无奈的叹息。其中的“盈”字即体现出妇人怀抱花朵之久,而不能送出的悲伤之感。亦或是沉醉于美好的回忆中而忘了自己怀中的花儿,幻想破灭之时又徒添了几分落寞。这里的转折即在于妇人情感的变化,前面写庭中树上花开的美好灿烂,并且想要将采下的花朵送给所思之人。情感中还是夹杂着一些幸福之感,然而这里却有着满心发无奈与失望。
然而本首诗歌情感的升华还是在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里的大意是指,这花儿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花寄托相思罢了。我们可以看到妇人的落寞失望之感,对于自己所采的花朵也没了欣赏的兴致,因为丈夫不能收到,这份思念也无以寄托。这一句也会让人想起王维的《红豆》中的那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而这里的红豆能够寄托相思之苦,妇人怀中的花儿却只能独自欣赏。
诗歌的最后两句作者对情感有所着重,这也是诗歌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夫妻分离,家人不能团聚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对于百姓家庭生活的破坏。
范文六:庭中有奇树 原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2、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3、荣:犹“花”。
4、致:送达。
5、贡:献。一作“贵”。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
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
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
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范文七:从春到秋,鹅掌楸一直充满生机。它是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森林中最高的树之一。它茂密的树冠高达45米,是多层栖息地的顶部。鸟类和哺乳动物通常把树当成基地,但是对许多昆虫来说,这里是永远的家,储备着富有营养的食物。这些小小的树木居民数量非常庞大,甚至能毁坏最高的树。   以量取胜   蓝松鸦既聪明,适应能力又强,能在鹅掌楸树上和周围找到各种食物。它们彼此之间通常不来往,但是当有猎食者靠得太近时,它们会聚在一起把敌人赶走。   从卵到威虫   虎纹凤蝶通常在鹅掌楸的叶子上产卵。它们的毛虫独立生存,在丝质帐状物里躲过饥饿的鸟类的袭击。它们在茧中过冬,在下一个春天变成成年蝴蝶。   夜间飞行   白天的时候,北美鼯鼠在树洞中睡觉。它在天黑后醒来,用展开的皮膜“翅膀”在树间滑行。大部分鼯鼠都是J素食者,它们最爱吃的是真菌类。   不速之客   虽然昆虫的体型很小,但是它们胃口很大,能够给树木造成持续性的破坏。大部分昆虫对所吃的食物很挑剔,无法靠吃其他东西生存。有些昆虫在木头中钻孔,或者咬穿树叶。还有一些昆虫完全靠树液生存,用小注射器―样的口器吸食树液。   突然袭击   红尾鹰站在高高的树枝上,耐心地观察着猎物的动向。它的猎物包括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会突然发动袭击,悄悄无声息地从后面猛扑过去,用弯曲的爪子进攻猎物。   挂在外面   白天的时候,红毛尾蝠用一只脚挂在树枝上睡觉。当夜幕降临,它们飞出去猎食飞蛾和甲虫。这些蝙蝠在冬季来临前会飞向南方比较温暖的地方。   攀爬者的尾巴   北美负鼠通常在附近的地面生活,但是当遇到危险时,它会爬到树上。它锋利的爪子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它还能用盘卷的尾巴吊在树上。
范文八:第一章 英格丽德   大雨毫无预兆地下了一天。  
我捧着书,坐在暖炉旁,却无心看一个字。   刚刚的电话很匆忙,父亲接完后就离开了家,而在此之前他沉默得可怕。   父亲总是这样,不管什么都藏着,好像有意不让我知道镇上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呢?我总有一天会接替他的责任,到那时我会手足无措。   我怎么也想不出头绪,只好揉揉太阳穴,放眼窗外——发现厚重的雨帘盖住了一切,像个迷。   我从躺椅上起身,把书放回书架,俯身用铁棒拨拨壁炉中的干柴,火花星子在木柴上蹦溅,烧得越来越旺。   火焰的热量确实驱散了屋内大部分的潮湿寒冷,但总有烧不到的地方。    “叮铃铃——”    客厅的手机响起来,我转头快步走过去,按下接听键:“你好——”    “英格丽德!你听说了吗?太恐怖了!!”好友安洁拉激动地在电话一头尖叫,“我简直不敢相信会发生这种事!!我们去看看吧?你的雨衣还在吗?”    我见怪不怪地塞住一边耳朵,把手机举得远远的;等安洁拉安静下来后,再不紧不慢地把手机移回耳旁:“安洁拉,你好像忘了两件事:第一!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第二!我不可能在这种天气出家门。明白?”    安洁拉可不会就这样妥协。    “不,丽德(我的昵称)!你肯定会来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车祸!就在镇口的大树下!”    “什么?!”我难以置信,但随即想到窗外的雨,改口道,“……但是今天雨那么大,他们为什么还开车?”    我听见安洁拉轻叹一声:“丽德,你难道没有同情心吗?”    “同情也没用啊。”我忽然想到了,“对了,那车上的人呢?”    “你终于想到啦!他们被送到镇上的医院了,不知道怎么样了。”    “有几个人?”    “大概是一家子吧,有五个呢!诶,听说你爸爸去看他们了!做镇长还真可怜,这么大的雨还要出去……”    听到这,我站在那儿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下定决心:“安洁拉,医院见!”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我从柜里找出雨衣,展开,瞟了眼窗外,冲出家门,冲进雨里。    医院离我家很近,人不多,我进门后就脱下雨衣,把一衣的水珠抖到外面去,回身把衣服放在前厅的雨衣架上,理理被水汽浸湿的淡金色长发,走到前台询问:“请问镇长有来过这里吗?”    前台坐的是一个护士,她伸手指向右边走廊尽头的病房:“在124病房。”    我点头表示感谢,一路小跑到病房门口,按下门把手。   病房很大,放了三张床,床上好像都躺着人,他们手上的线连向不知名的仪器,它在他们旁边“嘀,嘀,嘀”地叫着。床边摆着漂亮的小花,墙壁却被刷得惨白惨白,我很不喜欢这样的白色。   我站在门口打量了一下房间,发现爸爸不在这里。   怎么回事?我心下疑惑,护士在骗我?   我回头望向前台,依稀看见护士正在打电话。   我有些不爽,刚想跑回前台理论一下,余光瞟见病床上有人动了动,于是停下脚步,进了房间,慢慢靠近病床。   床上的人呻吟着,自己使力缓缓爬起,一头漂亮的淡金色长发有点刺眼——那几乎和我的一模一样!   病人转过头来,五官精致的脸上略显憔悴,但是,但是我不可能看错!!   我僵在原地,急促地呼吸着,瞪大了双眼。   那个人,那个女孩,和我长得一模一样!                                                 完
范文九:第二章 有五个人    “我必须说,丽德,你们俩真是太像了!”安洁拉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发表了一句综合性评论。  
 我撇撇嘴:“安洁拉,你说和不说没什么区别。”    病床上的少女静静地靠在墙上,一直瞥向我的眼神表明她也很好奇我们的相像。    “你好,我叫英格丽德!你呢?”我友好地向她伸出手。    “我叫伊芙,你好。”她也伸出手来握了握。    “我是安洁拉,丽德的朋友。”安洁拉也插进来。    “你好。”伊芙微笑。    的确,我和伊芙几乎一模一样,算是造物主的奇迹,但是仔细点看我们却还是有一点区别。   比如说她的眼睛是灰蓝色,而我是灰色;她的头发本质上偏深色,而我从头到尾都是浅色;她似乎要比我矮一点,眼睛圆一点,脸颊上还有几粒雀斑……   “请问,这里是鸦栖镇吗?”在我打量她的期间,伊芙开口了。   “没错。”我回答,“你们一家人是来旅游的吗?”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伊芙却愣了半天。   “怎么了?”安洁拉用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伊芙渐渐皱紧了眉头,眼睛飞快地眨动着:“我,我好像有点不记得……”    “忘了?”我扬了扬眉毛。   伊芙没有作答,显然是在思索。   安洁拉靠近我,悄声说:“会不会是车祸的后遗症?”   “后遗症?”我惊讶。   谁知安洁拉极其认真地继续说:“对啊,一般来说都会这样的吧?车祸?”   “但是……”我看了看伊芙,“不会这么巧吧?”   伊芙突然抬起头,揪住我的衣袖:“英格丽德,你能带我去车祸的地方吗?”   “现在?”我愣了一下。   “嗯。”她咬紧了嘴唇,看了看右边——右边的两张病床上躺着她的父亲和弟弟,他们依然在沉睡,但机器上显示的指标都很正常,“我爸爸和托马斯不知道什么时候醒。”   “可是,你现在身体还没恢复,而且……”我刚想说雨下得很大,却瞧见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只有雨珠从树叶上滴答滴答地滑下来,仍然是阴天。   “没事,我去那边看一看,说不定就会想起来了!”   伊芙说着就要走,我把她拦下:“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再等等吧。”   伊芙挣扎了一会儿,还是道:“拜托了!我必须去。”   “给我一个理由。”我只好说。   “我的直觉告诉我的。”伊芙说。   我望向安洁拉,她耸耸肩膀,拿起外套,意思是说这也算一个理由,我再瞅瞅一脸恳求的伊芙,心软了:“好吧,走。”   一路上,伊芙走得飞快,好像如果晚了他们的汽车就会被谁偷走一样,我和安洁拉对视一眼,加快脚步跟上。   很快就到了镇口,熟悉的大树和车影在水雾下隐隐若现。   “谁?!”伊芙突然叫了一声。   只见雾中一个戴帽子的人回过头来瞥了我们一眼,迅速从开着的车门里拿了什么,飞快地逃走了,等我们跑到车旁时他已经不见了。   伊芙气呼呼地看他消失在雾里,却也无能为力,于是转回来在车上做研究。   这是一辆很新的香槟色别克,不过撞在树上的车头基本已经报废,走近一点似乎还有热度,车门大开,有撬门的痕迹,估计是他们被人救出来的时候强行打开的,伊芙在外面看了看,然后钻进车里。   车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不过后排有几个布娃娃和一辆玩具小车,都已经很旧了,但看得出主人很爱惜它们。   “等一下,我记得……”伊芙好像想起了什么,在副驾驶座位下寻找,很快,她掏出来一本笔记本,打开,上面写着伊芙的名字,“这应该是我的日记!”   我们都靠拢在一起,伊芙翻开日记,上面是从今年的一月开始记,到昨天——也就是二月十二日戛然而止,今天的日记还没开始,他们就发生了车祸吧。   二月十二日 雾(估计要下雨)   终于来到了鸦栖镇,我们一路上都很顺利。门口的告示总有些吓人,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托马斯终于睡着了!老天!他终于没再拽我头发!   爸爸停了车,去抽烟了,莉莉和丹尼在扔布娃娃……噢,看起来莉莉的布娃娃被扔到了车外,他们不得不去捡。   我有点担心,外面雾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两个小家伙再三保证不会走远,我才同意让他们出去。   希望一切依然顺利!!   日记到这里就没写下去。   “莉莉和丹尼?”伊芙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他们……”   “他们应该是你的弟弟妹妹,也住在医院里吧?刚在你们的病房里没看见,估计在别的房里。”安洁拉说。   “不对……”伊芙没有听安洁拉说话,在自言自语,“不对!”   她的神情变得慌乱,好像回忆起了什么,终于惊恐地回头道:“不对!我想起来了!他们之前失踪了!!在雾里!!!”   “……那就更不对了……”我脸色惨白,逐字逐句地说,“如果,你的弟弟妹妹在车祸前失踪,那被送到医院的,为什么有五个人?”                                                     完
范文十:第三章 无人医院     三个人呆呆地站在慢慢稀薄的雾里,对她们刚刚发现的细节震惊不已。  
  “要不……先回医院看一看?”安洁拉小心翼翼地打破寂静。     “目前也只能这样了。”我苦笑一声,“可以问一下前台的护士,她应该……咦?”     “怎么了?”伊芙问道。     我纠结了片刻,说:“之前我来医院找爸爸,前台那个护士说他在你的那个病房,结果我进去之后没有找到他,然后你醒了。”我顿了顿,“你们说现在这世道是不是很奇怪?护士为什么要骗我?”     “……她可能不是要骗你,她是要拖延时间。”伊芙振振有词地说。     “拖延时间?!”我和安洁拉异口同声,安洁拉的声音意外地尖锐。     话音刚落,我和伊芙诧异地转向安洁拉。     真是奇怪,安洁拉的反应怎么会那么大?     似乎知道自己过激了,安洁拉清清嗓子,尴尬地辩解:“我只是比较……那个……奇怪。”     我耸耸肩,表示不见怪,可伊芙紧紧地盯住安洁拉,眼神犀利。“没事啦,伊芙,安洁拉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我拍拍伊芙的肩膀。伊芙没有接茬,表情是放松了一点,眼睛依然在安洁拉身上徘徊。     “好了好了!我们回医院吧!”我只好出来打圆场。     我走到伊芙前面,与伊芙擦肩而过的时候,伊芙冲我低声念了一句:“这场大雾不寻常,小心安洁拉。”     在雾中绕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医院的门。     我有点不太习惯。     这场大雾不寻常,小心安洁拉。     伊芙低哑的嗓音在我耳边徘徊,她为什么那么说?     要说雾不寻常,那只是来自城市的旅游客的一面之词,从小到大,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镇上都会有浓雾弥漫,只不过雾比较大,城市的人没见过而已。     至于安洁拉,伊芙肯定是误会什么了,我们儿时就是邻居,玩得很好,长大后安洁拉家搬到了镇东靠近树林的地方,我们虽然住远了,可交情依旧不断,还保持得很好。     所以,伊芙肯定是多心了。     “我不太喜欢这里的雾,把这个小镇都变成了一座迷宫!”伊芙向雾中看去,却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迷宫……吗?     走进医院,我们首先回到病房,伊芙看到她父亲和弟弟仍旧无声地躺在床上,无奈地叹了口气。     “少了拽我头发的托马斯,生活忽然无趣了不少。”伊芙幽幽地说,“待会儿我们去找找另外送来的两个人的病房吧?那有可能是莉莉和丹尼。”     “伊芙……”     “没关系,丽德,我还好。”     “不,伊芙……”     “我真的没事。”     “不是!你有没有发现这里不太对劲?”我问。     “不对劲?”伊芙问,“哪里?”     “你确定这里是医院吗?”我说,“太安静了,而且你刚刚进来没发现吗?前台没有人。”     伊芙愕然抬起头。     是的,太安静了。     没有护士在巡查,没有医生在奔走,没有病人在交谈,走廊里空空荡荡,所有人都像瞬间蒸发了一样,或者,成了幽灵。     “我觉得这里不像是医院。”我又说。     “那像什么?”安洁拉问。     我抿了抿嘴唇。     “像坟墓。”     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春的诗句哪个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